小学班级管理策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8:29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篇1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探索

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到集体内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要积极采用情感管理,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率先垂范,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进取,让班级真正成为学生们成长的殿堂。

一、以人为本的策略

班主任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班主任工作繁多,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事半功倍。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通过培养学生骨干对班级进行管理、引导、传递学校的管理思想和育人目标。学生在管理班级事务中思想上有所提升,能力得到了锻炼。如班主任找一些贴近学生思想的先进人物事迹,让学生去品味、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骨干如何与同学交流,如何组织活动,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指导学生策划、组织、参与班级活动。学生在组织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将理论的东西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积累经验。在活动中,学生骨干不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提高了自信心,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有利地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给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希望激励对学生的学习乃至成长产生巨大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类本性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教师要千方百计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毫不吝啬地表达你由衷的赞美,多让学生体验到希望、信心、成功的喜悦。

二、制度策略

作为一个集体,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并使之成为全体成员行为的准则。班级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卫生制度、学习制度、作业制度等,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法”可依。制度出来后,班主任还要及时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协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并随时做好个别调查,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定期评定,奖优罚劣。同时,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例如,可以把班内几十名学生进行组合,分成小组。小组之间围绕班内日常事务积极开展竞赛活动,从而形成互相激励、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班主任应该让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切不可让学生囫囵吞枣。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行性、操作性,进行量化管理。应该在班级中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通过让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制定规章,达成一致的认可,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培养班干部策略

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往往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是否有得力的班干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成与败。班干部是班级体的骨干力量,班干部个人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级工作的开展。因此,选择与任用班干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观察,我选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能起带头作用,并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级的各项管理责任到人,由班长全面负责,班主任及时督促,既信任他们,更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为全班同学服务。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全体学生形成共识,热爱班级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在选用班干部时,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通过多方面的考察了解,挑选出那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热情、办事认真、愿意为同学服务,又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同学担任办干部。第二、班干部选定后,要注意对他们的培养。首先,要根据每个班干部的特点和实际,分配他们的工作;其次,要努力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让他们确实负起责任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能身在其位不谋其职。第三,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工作的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偏低,各方面的能力还很有限,往往凡事都要问老师。这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他们大胆工作,独立解决一些问题。第四,要培养班干部的榜样意识。不仅要制止班干部的优越性和骄傲自满心理的产生,而且使他们意识到,越是班干部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四、家校配合策略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外,我还经常通过电话、短信、QQ或微信与家长沟通或亲自外出家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思想动态、家庭作业有关情况,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做到齐抓共管。针对作业完成不及时等情况,除了每天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记在小本子上之外,还针对特殊家庭情况的学生或其他情况特殊的学生,把作业通过电话告诉家长。根据学生家庭区域范围,还设立学习片区小组长,督促、检查同学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以方便他们协助我们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明显提高。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作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主要方式有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开展一日对外开放活动,电话联络,聘请班级校外辅导员等等。家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产生1+1>2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要定期开展家长会,做到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并督促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进行了解与管理。在家长会上,教师要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表扬与鼓励,对学生在学校的缺点,尽量采取私下交流的方式通知家长。教师通过与家长交流分析,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管理上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从而能够正确及时地引导家长对孩子的管理。

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篇2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43-01

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对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落实学校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主任教师积极的从自身出发,为学生做好榜样,充分的去关爱、尊重学生,积极联系学生家长,及时选取班干部帮助管理,科学、有效、全方位的去提高管理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肤浅看法。

一、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好榜样,提高管理效率

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地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从教师人格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言教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通常学生都有很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所以我们需要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这样才能使班级的管理更加容易。因此,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想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我们教师首先就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做好榜样。教师一定要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必行,行必果。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建立起崇高的威信。班主任的这种示范表率作用在学生的身上会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动力。比如,要求学生按时进教室准备上课,迟到2秒钟都不行,许多学生为此觉得太不通情理,那么作为班主任,就要首先严格要求自己,绝对不拖延进教室的时间,也尽量做到不拖堂,不提前上课,除非征得学生的同意。这样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自觉遵守班级规定。除此之外,对于言行举止、衣着穿戴方面也要为学生起表率作用,我们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注重自身良好品德的形成,以身作则,一视同仁,以身作则,各方面都要为学生做好表率,潜移默化的去影响学生。这样不仅能够让同学心理上得到平衡,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尊重、关爱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管理效率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保障,也是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关键。集体氛围是否良好,关系到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以及学生是否能有个正常的学习生活。一个喜欢教师的学生,他会认真的对待教师的安排和交代,一个和同学之间相互亲近的学生,他们会互帮互助。班级是一个集体,处在集体中的每个人都应该积极的贡献,班主任也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作为班集体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在为学生做好榜样的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的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同学关系,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为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学生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应多关心和帮助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同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心感化学生,既要有母亲般的慈爱,又要有父亲般的严厉,既能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又能处处给学生热情的关怀和鼓励。这样,在教师用自己的爱心、精心、耐心、细心、恒心营造学生学习的空间,博得学生的信任,班级管理就顺理成章了。

三、选取班干部帮助教师管理班级,提高管理效率

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如果一个班集体中,只有一个班主任在进行管理,那么难免有力不从心的时候,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选取一定的班干部,组建一支办事效率高,有独立见解、执行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面对表现欲强、争强好胜心强的孩子们,我们要多去发现他们的特长,积极的在班上多设岗位,积极的吸引他们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一方面锻炼他们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能起到共同影响、约束的作用,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在班干部的选取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演讲竞选法、班主任指定法、民主推举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科学、合理的选择班干部。在班干部确定以后,班主任教师还应进一步的对其进行培养,注重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团结一致,使他们具有独当一面的能力,让他们带动整个班集体的发展,形成班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此外,还应制定一个班干部职责,让班干部按照职责去管理班集体,做到班干部管理有章可循。这样,有了班干部的参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会有所减少,管理效率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积极和学生家长沟通,强化班级管理

小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以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家长的监护下成长。因此,积极的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的管理好孩子,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必不可少。班主任作为联系班级任课教师、沟通学校与学生家庭以及社会教育力量的桥梁,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充分的发挥这一重要最重作用,积极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交流彼此的教育想法,及时发掘孩子在学校没有表现出来的一些优缺点,同时纠正家长的一些教育错误行为,优化管理策略,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教育。

总结: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苦的工作,责任重大,班主任需要以先进、科学的方法作指导,以教育者的专业素养作基础进行班级管理。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主任教师应不断的总结管理经验,积极交流,进一步创新管理途径和方式,不断的去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篇3

【关键词】班级管理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171-01

1强化各项规章制度。使之转化为日常行为习惯

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先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响声),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

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按时上学和认真做作业时,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儿歌的内容是:“上课铃声晌,赶快进课堂。书和文具盒,摆在桌子上。小小嘴巴快闭上,等着老师把课上。”“早上起床,穿衣叠被,洗脸刷牙,快吃早饭,背起书包进课堂”。“本子到,文具齐,拿起笔,细心做。”

最后,注意了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小学生日行为规范》像一面镜子,时刻对照着学生的品德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随时间的推移,有些习惯固定下来了,就影响学生将来的生活。对那些不好的习惯都应当用心改正的,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呢?这是一项重要环节,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抓反复,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班级50多位学生,我主要采用小组互帮互促的方式进行比赛、竞争、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具体做法:1、请指出我的习惯一给4人小组写信,我的习惯是这样的,请告诉我你的想法,于是4个人就说出对这个习惯的看法,然后自己写出改正不良习惯的做法,教师利用班队会进行检查。2、请帮我改正坏习惯,指出了坏习惯,接着再请同学监督自己。这样就能在一种良好的环境中互助督促,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2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细致化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首先,班主任要学会“蹲”,也就是班主任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平起平坐,试想,如果一个班主任高高在上,凌驾于学生之上,他怎么能听到学生的心里话呢?其次,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学会“听”,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听到学生的真话。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

3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管理班级仅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培养小干部,发挥小助手的作用。学生入学后,我就注意培养有特长的学生干部,即使是后进生也要他们当干部来改变自己的不足。一年级下学期我对班干的选举,改变往常评选方法,而是人人申请:你想当选什么;以你的条件符合当什么;当选后又准备怎么当好呢。班集体中设立不同类型的职位:班长、护花队队长、路队长、课间活动监督长、早读课上的领读员、有责任心的语数组长等,给他们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展露,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性。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经常指导班干部怎样管理班级,对班干部很信任也很支持,让他们大胆放手,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这些小于部在班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班长协助老师管理班级的全面工作,其他每个班干部每人负责一项,给他们明确的岗位,让他们成为班主任的眼睛和左膀右臂,充分发挥班干部的职能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

我还针对学生年龄和智力有差异的特点在部分学生中开展了“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被带的同学进步大,双方都有奖。这样一来,带的同学有信心,被带的同学有上进心。

4采取家校结合的办法对学生进行教育

通过家长会的形式,与家长互通信息,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交朋结友的情况等等,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学生在学校里,迫于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很少暴露自己的缺点,但是在家里,却毫不掩饰。班主任如果能够掌握学生的这些情况,工作中就能对症下药。针对有的学生说谎,不按时上学,在家里与学校表现不一样等情况,在家长会上,我专门请部分家长介绍他们的教育孩子的经验,效果是非常好的。同时我还通过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征求他们对班级工作的要求和建议。首先,指点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与途径,要让家长走出思想误区:老师找家长就是想“治”学生,使他们明白:老师的出发点和家长是相同的,都是希望学生克服缺点、健康成长,这样,家长才能与班主任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其次,对任何家长都不能有偏见。因此班主任见到这些家长时一定要态度端正,心平气和,让家长理解老师的苦衷,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

5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好的榜样可以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使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班内的刘思形同学每次午饭过后,回班的第一件事就是为班内去倒纸篓,发现后我大家赞扬了他。以后,我发现主动为班内倒纸篓的同学多了,帮人拿书包的人多了,同学们比以前更友爱了。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篇4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探索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到集体内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要积极采用情感管理,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率先垂范,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进取,让班级真正成为学生们成长的殿堂。

一、以人为本的策略

班主任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班主任工作繁多,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事半功倍。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通过培养学生骨干对班级进行管理、引导、传递学校的管理思想和育人目标。学生在管理班级事务中思想上有所提升,能力得到了锻炼。如班主任找一些贴近学生思想的先进人物事迹,让学生去品味、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骨干如何与同学交流,如何组织活动,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指导学生策划、组织、参与班级活动。学生在组织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将理论的东西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积累经验。在活动中,学生骨干不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提高了自信心,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有利地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给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希望激励对学生的学习乃至成长产生巨大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类本性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教师要千方百计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毫不吝啬地表达你由衷的赞美,多让学生体验到希望、信心、成功的喜悦。

二、制度策略

作为一个集体,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并使之成为全体成员行为的准则。班级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卫生制度、学习制度、作业制度等,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法”可依。制度出来后,班主任还要及时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协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并随时做好个别调查,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定期评定,奖优罚劣。同时,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例如,可以把班内几十名学生进行组合,分成小组。小组之间围绕班内日常事务积极开展竞赛活动,从而形成互相激励、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班主任应该让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切不可让学生囫囵吞枣。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行性、操作性,进行量化管理。应该在班级中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通过让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制定规章,达成一致的认可,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培养班干部策略

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往往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是否有得力的班干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成与败。班干部是班级体的骨干力量,班干部个人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级工作的开展。因此,选择与任用班干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观察,我选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能起带头作用,并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级的各项管理责任到人,由班长全面负责,班主任及时督促,既信任他们,更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为全班同学服务。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全体学生形成共识,热爱班级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在选用班干部时,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通过多方面的考察了解,挑选出那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热情、办事认真、愿意为同学服务,又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同学担任办干部。第二、班干部选定后,要注意对他们的培养。首先,要根据每个班干部的特点和实际,分配他们的工作;其次,要努力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让他们确实负起责任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能身在其位不谋其职。第三,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工作的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偏低,各方面的能力还很有限,往往凡事都要问老师。这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他们大胆工作,独立解决一些问题。第四,要培养班干部的榜样意识。不仅要制止班干部的优越性和骄傲自满心理的产生,而且使他们意识到,越是班干部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四、家校配合策略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外,我还经常通过电话、短信、QQ或微信与家长沟通或亲自外出家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思想动态、家庭作业有关情况,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做到齐抓共管。针对作业完成不及时等情况,除了每天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记在小本子上之外,还针对特殊家庭情况的学生或其他情况特殊的学生,把作业通过电话告诉家长。根据学生家庭区域范围,还设立学习片区小组长,督促、检查同学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以方便他们协助我们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明显提高。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作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主要方式有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开展一日对外开放活动,电话联络,聘请班级校外辅导员等等。家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产生1+1>2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要定期开展家长会,做到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并督促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进行了解与管理。在家长会上,教师要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表扬与鼓励,对学生在学校的缺点,尽量采取私下交流的方式通知家长。教师通过与家长交流分析,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管理上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从而能够正确及时地引导家长对孩子的管理。

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篇5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校园文化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校园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良好的管理策略,可以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由此看来,重视小学班级管理实施策略,教师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具备良好沟通能力,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小学生,有效拉近与小学生的心理距离,积极建立与小学生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小学班级管理影响因素

(一)班级管理方法单一目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管理方法、形式过于单一,往往只关注小学生学习习惯、纪律意识等方面的管理,严重忽视了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发展特点的培养,另外大多数的管理方法都是运用说教方式,依靠这种单一的管理方法来对小学生灌输一些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等,这样非常容易导致小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小学生认同感不高,很难取得良好的班级管理效果。在新时期教育下,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也需要积极做出创新和改革,积极拓展一些丰富多样化的班级管理方法。

(二)班级管理观念落后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下,小学生日常学习成长环境和小学班级教育目标的改革,给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受应试教育观念影响,仍旧采取传统管理观念,过于注重小学生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对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进行管理即可,往往还是以批评教育为主,严重忽视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从而限制了小学生其他方面潜能和优势的提高[1]。

二、校园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升班级学习效率班级作为学校的构成单位,良好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帮助小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对于和谐平等班级环境的建立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小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遵守班级公约,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有效提升班级的整体学习效率。

(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中指出:给孩子创造机会是教育管理的关键一环,不让学生动手实践是摧残学生创造力的教育旧观念。校园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集体精神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高校实现班级管理目标,解放学生双手,培养小学生的集体责任感,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提升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小学生对班级管理进行深入了解,促使小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制度实施中,鼓励小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意见,为班级管理注入新鲜血液,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校园文化视野下优化班级管理策略

(一)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校园文化建设背景下,教师需要从自身做起,积极提高自身管理素养,科学引领班级发展。教师需要正面解决当前班级管理中所存在的影响因素,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对一些真实教育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熟悉作为一个班级管理者应该具备的责任、权力等,充分了解小学生实际情况,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作为班级管理者,需要对小学生倾注爱心,不只是单纯地停留在知识学习层面,对待学生要向自己的孩子,努力打造良好班级文化,站在学生视觉来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以此来增加班级学生的凝聚力,充分带动小学生的班级荣誉感,改善班级环境,促使小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条件下团结同学、爱护班级。作为班级管理工作者注重自身形象,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要作为小学生学习模仿的楷模,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从自身的举止、谈吐做起,为小学生树立一个学习榜样,提高自己在班级学生中的威信,促进班级文明班风的有效形成,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例如发现教室的地上有一团废纸,教师需要在小学生面前主动地捡起来,丢进垃圾桶,而不是指使小学生进行清扫。又或者在课余时间和小学生间进行课间游戏,以此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日常中所存在的问题,便于帮助学生及时地解决,教师的这种教育行为非常有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新课改教育背景下,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做好与小学生间的良好沟通,建立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帮助学生提高对教师的关注和认可,及时对小学生的行为思想进行正确引导,真心对待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切身地感受每一位学生的需求,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树立正确、科学的管理理念,热爱班级管理工作,将学生视为自己孩子进行良好管理教育,促进师生关系可以更加紧密,从而促使形成一个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进而在班级内树立起良好的学风、班风增强教师与小学生间的互动沟通,同时也可以以小学生的新鲜活力来有效缓解教师长期班级工作管理的紧张和压力,进而增强小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尊重,促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3]例如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就需要主动地靠近他们,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指导,细心地为他们讲解学习难点,给予充分的关心和耐心,增进与学166生间的情感培养,营造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利用引导的方式来与小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成长之路,促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燃起对教师的敬畏之情,从而与学生一起构建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三)创设良好班级氛围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教育思想,充分地说明了爱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班级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校园文化视野下,关心学生学习、关心学生班级、校园内的各个方面,保证学生的健康、快乐安全成长,注重小学生生理健康以及心理健康,努力给予学生一个家一样温暖的班级氛围,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促使学生可以保持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心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爱护,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教师、遵守班级管理制度,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间建立和谐舒服的互动沟通方式,实现班级内高效的双向互动,从而为自身成长发展和班级荣誉不懈努力。[4]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班容班风主题班会,引导学生针对班级卫生、自身仪表仪容、清洁工具摆放、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自主讨论思考,让学生在合作讨论思考的基础上,认识到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而播种一种性格,则会收获一种命运的重要作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小组内讨论的结果进行分享,然后对班级内学生进行责任分工,促使全班学生动员起来,为创造良好班级管理氛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集体情况来组织开展班级内的进步之星、劳动之星、优秀班干部等活动,利用这种评选活动来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行为的约束,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行为习惯,有效促进班级内良好氛围的形成,进而实现校园文化视野下小学班级管理制度的优化实施。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篇6

一、科学设定班級管理目标,明确班级奋斗方向

班级管理目标的建立,是班级管理核心所在。它的制定应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意向为基础,教育理念与学生需求相统一,这个目标应在教师指导、学生广泛参与下共同制定,具有导向与凝聚作用,是实现班级科学管理的一项规范化措施。制定科学的班级管理目标还应注意:

(一)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层次性

学生的个人目标是有层次的,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是根据学生年龄、学期、学年的变化而循序渐进的。在班级管理的目标建立中,要考虑到其层次性和递进性。后一个目标的进行必须建立在前一个目标达成的基础上,前一个目标的实现又激发更高层次目标的出现。制定近期目标,既要能使班级奋斗目标明确,制度常规日臻完善,逐渐使班级管理有序进行,正确舆论与良好班风逐步形成;制定长远目标,目的是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建立坚定信念,激励学生为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

(二)目标的制定要具有先进性

在班级的目标管理中,要求目标必须为发展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服务,给予学生磨练意志并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班级共同努力,会使好班风较快形成,并得以持续下去。目标的价值能否得以体现,关键还取决于既能照顾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又要掌握好目标水平与现实水平的差距。

二、开展小组合作,落实平行管理,促进班级管理效能的提升

传统的班级管理层级是:班主任——班长——组长(学生)——学生。在管理过程中,决策、行动指令一般由班主任发出,其他的层级则以执行为主,出于一种被动状态,班级管理效率低下。而且,大部分管理的班干部的管理范围都是直接面对班级所有学生,管理幅度大且得不到有效支持,难度大且效果往往不容乐观。

深受“平行管理”理论的启发。建立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单位的管理模式,则能改变效率低下的状况。其管理结构是:在班主任、班长的协调管理下,建立“执行”和“考核”双线管理模式。“执行”这条线,主要由课代表、组长构成,负责组织相应的活动,落实班主任、任课老师的各项要求。“考核”这条线则由一日班长、监督员组成,负责每天对班级整体情况的监督和考核。“执行”和“考核”均直接对班主任、班长进行反馈。这样的管理,职责明确,层级简单,大大提升了班级管理的效率。

三、建立多元交互的信息平台,建立多重交流的立体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要求班主任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信息时代,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拓宽了,加上学生年龄的特点,他们对多种事物感兴趣并且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班级教育管理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人格的完善,这也就是要求形成学生独立的精神本体,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自我精神和健全人格。所以我们实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平台的多元化、交互性。

尝试(一):“班级文化”的制定和使用。

大多数班级,都重视“班级文化”的编制和使用。每两周一期的“班级文化”,则提供了班级学生群体的信息,为家长、学生更好地审视、评价学生提供了直观可信的信息。班级文化一般包括以下栏目:荣誉榜(罗列近两周班级、个人所取得的荣誉)、改正区(指出最近班级、个人存在的不足)、活动区(罗列学校、班级近期活动)、教师寄语(班主任点评两周班风、学风等情况)、美文苑(选登学生近期所写美文或发生的美事)、反馈区(由家长反馈近期孩子表现)。

尝试(二):借助网络,搭建多重方便的交互平台。

现在的小学生成长在网络发达的时代,他们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班主任需要适应网络时代学生的需求,做工作不能光是传统的说服教育。那么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发挥网络绿色环保、传输迅速、交流便捷的优势,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有以下方式:

1.设置公共邮箱或云网盘

许多班级都设置了班级管理的公共邮箱或云网盘,每位同学以新的方式交流信息,资源共享。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也及时把班级管理、学习的有关规程、过程资料等发往邮箱,以便家长、学生及时掌握。

2.建立朋友圈、QQ空间等新的交互方式

老师可以经常性发一些关于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养成、学习问题解决的一些动态,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发表看法,无形当中引导了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而学生平时在家也喜欢看看状态,发状态,发表评论,这时就需要老师进行一个引导,使手机变成一个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而不是一个让人玩物丧志的工具。

四、加强自身素质,用良好的品质感染学生

班主任是主要的班级管理者,他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好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具备的学识,不仅包括深厚的专业知识,还应包括在社会经验、人生感悟,以及其他各种方面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制造良好的集体气氛,引导学生个性发展。作为班主任,除了应具备令人信服的学识和对学生的责任心之外,还应该拥有良好的品质。良好的品质是教师从事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面对的是变化发展的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作为一个称职的优秀班主任,必须不断学习,探索,创新,才能激发学生乐观、上进的品质。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近些年,随着农村小学教学网点不断调整深入,生源差异化日益突出,同时也使得农村小学班级的管理呈现出复杂化的趋势。如何引领孩子们走向健康成长的道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一、德育从“细”入手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但一个人的道德成长比成才更为重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农村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和隔代教育的现实,教师更应重视学生的思想成长,用无私的关怀滋润一颗颗成长的心灵,指引他们前进的道路。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德育目标转化为现实具体的行为指导。班主任应当养成随手记录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习惯,对每个学生的行为表现了然于心。每周,在班会课上对本周的事进行讨论、剖析、总结,使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得到及时的反馈和正确的评价,建立纵向和横向比较,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看见自己的进步。同时,来自身边的榜样更有引导作用。这样,学生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从细处入手,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安全从“实”入手

前一段时期,全国各地校园安全事故屡见报端。校园安全事故,已成为如今学校工作不可承受之重,安全工作已经上升到压倒一切的高度。因此,安全工作警钟长鸣,来不得半点虚假空。为保证学生的安全,班主任需要敏锐把握一切教育契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学生不恰当的行为给予一定的教育和约束。如上学期,笔者班学生在打扫卫生时,曾发生从二楼直接向下倒水的事情。水虽然没有倒在人的身上,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警觉:大冬天,如果有学生刚好从楼底经过怎么办?学生毫无顾忌地向下倒水的根源到底在哪?(可见,学生对这件事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完全没有认识的)我们仅仅靠禁止能有效防范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吗?为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笔者专门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不仅明白了安全问题不仅是关心自己的安全,还要关注他人的安全。同时,班主任应善于结合学校各部门和多方面的力量,形成安全管理的合力。这样,牢牢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把不安全因素消除在萌芽阶段。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既要教给他们安全知识,更要使他们形成安全意识。

三、教育从“巧”入手

1.加强班干集体的建设,选出合格的“领头雁”。创新班干选任模式,通过竞争,把真正热心于班级事务、具备一定能力的学生吸纳到班干的队伍中来。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将班级管理精细化。这样,班上的事,事无巨细,皆有人负责;班级人员,各行其是,有条不紊。管理起来,不仅轻松,而且效率较高。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篇8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人本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15-02

正文:小学是学生人格塑造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技能、规范、价值观等社会行为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一个重要起步阶段,学校必然也成为了学生个体社会化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反映了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既有教学,更有育人,即引导小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小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发展小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和学下教育都离不开的命题。落在教育工作者肩上就是沉甸甸的担子和责任。而管理好一个班级,是实现这一立德树人目标的前提和保障。

在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形成的是一n以班主任为核心,以班干部为助手的强权式的管理格局,班主任往往是以一种"老夫子"一般的,权威的身份出现在班级管理中,往往以提到班主任,人们脑海中出现的刻板印象就是背着手、阴沉着脸、爱训人、害怕等。班主任就是班级的权威,且老师都追求班级的稳定,强调集权主义和控制主义,以一种自上而下的姿态来管理班级。这样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特性和感受。过多的控制和压制,影响了学生个性发挥,也容易造成师生关系之间的矛盾,同时学生在一种必须服从和规规矩矩的环境下成长,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我们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必须要实行人本管理,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作用,根据学生心理和特性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首先,要实现人本管理就必须要明确班级的组织特性和现在小学是的个性及心理特性。在学校教育中,班级作为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是一个集教育性和管理性为一体的组织,而班级的目标又分为两个,即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而第一目标是教育目标,第二目标是管理目标,人本管理就是要将班级打造成为学生的"家",营造一个温馨、友爱、轻松的环境。接下来再说现在小学生的心里特性,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学生出生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获取的途径更加便捷,现在的小学生从小便接触了大量的信息,在认知上相较于以往的小学生更广泛,思维更活跃,还有非常强的好奇意识,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也更强。

在人本管理策略中,第一是要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作为老师管理班级的小助手,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在班干部的任用中,要废除"终身制",选拨中,采取"竞聘上岗"的方式来产生,而且每届任期一学期,如果想连任,必须要从新"竞聘";第二是要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要清楚每一位学生的状态,建立学生信息卡,时刻关注和记录学生的动态,关爱每一位学生,给不同需求的同学提供不同层次的关爱,而要重点关注班上活跃分子和不活跃的同学,这两极分化的群体是最容易产生问题的;第三是要和学生做朋友,要摒弃现行的一些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现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论是同学与同学之间,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学习伙伴关系,老师扮演的角色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来引导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第四是要注重团队建设,抓住小孩子爱"玩"的天性,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素质拓展类活动,提升孩子们的协助能力,养成集体意识,让班级充满活力;第五是要进行必要的激励,要鼓励学生为班级和集体做贡献,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事务,例如,在学生提出了针对班级管理的好的点子的时候,要进行一定激励和表扬。主要是要让学生有一个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的认知,认识到我是这个班级的一员,是班级的主人。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我们的老师要实现人本管理就是要充分的转变管理理念,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让管理本身成为一种自主促进教育的力量,让我们的学生在过程产与中有收获、有成长,充分展现自我风采和独特个性,实现学生的自我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汉默:《未来的组织――51位世界顶尖管理大师的世纪断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谢维和:《论班级管理中的管理主义倾向》,《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30页.

[4]钟启泉编著:《班级管理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0,231页.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篇9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生学习小组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06-01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强调教学及管理模式的多样化,以体现学生为主的教学形态。初中班级组建学习小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途径,有助于强化合作学习的实际效果。但是,如何对学习小组进行有效管理,是体现学习小组价值的重要因素。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学习小组的有效管理,在于基础前提―学习小组的科学组建、管理效力―小组成员的责任,以及组规和评价机制,这些都是实现学习小组科学管理的有力措施。

一、科学组建班级学习小组

科学的进行学生分组,是班级学习小组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在学习小组的组建中,首先依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各小组成员确定之后,再依据考试成绩按高、中、低进行“蛇形”排列。当然,在小组成员的配置上,应该强调人数、性别及成绩的均衡性。小组学习的关键在于稳定组员间的合作,强化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学习效果。但是,学生处于发展的个体,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小组势必会出现不均衡的问题。这时候,教师应该在教学及管理的过程中,细心的观察发现,并全面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性特点,强化组与组之间进行合理的“微调”。不过,在进行组员微调之前,教师应该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消除怀疑及恐惧。

在学习小组的组建管理中,值得注意的是:学习小组处于一尘不变的“稳固”状态,成员搭配在长时间的小组合作中失去新鲜感,与其他小组成员间缺乏交流,反而会造成学习小组效力降低。同时,在学习小组的组建中,应该强化交流讨论空间的营造,适当的进行学习小组调整,让学生在优势互补的学习小组里面更加自由、快乐、自信,形成良性的班级学习小组。

二、明确学习小组成员的责任

在学习小组的管理中,明确的成员责任,是发挥管理作用的关键。教师在管理中,需要针对各小组情况,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以更好地突出各成员在小组中的作用。在明确责任的同时,也要明确各种成员的义务,形成责任与义务并重的学习小组,更有助于成员间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关系。所以,教师可以在每组中设置组长、副组长和学科负责人,做到每个成员都有事做。小组组长作为学习小组的管理者,负责小组的学习及活动组织,充分做好学生与老师的桥梁作用,并协调小组成员的关系,凝聚小组成员的向心力。在小组组长的选择上,笔者认为可以是这样的标准:具有加强的组织能力、责任心及号召力。在学习小组中,具有较强的合作与协调能力。同时,教师应该放开各小组的手脚,让学习小组形成自治模式,也能有效的实现小组的管理。总之,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并在明确的责任引导下,促使小组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并且,学习小组成员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在学习上相互帮助、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习小组的学习价值,并营造积极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制定学习小组组规

制定学习小组组规是规范管理的重要举措,就如俗话所说:“没规矩,不成方圆”,说的就是制度的约束力管理。所以,在学习小组的管理中,教师需要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组规,以规范和约束各小组的思想行为。从实际来看,在没有明确组规的条件下,小组内成员不服从组长管理,作业不按时上交、学习合作缺乏纪律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也进一步强调组规制定的必要性。在组规的制定上,教师可以把权力交给各组组长,让组长针对实际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组规。这种组规制定的方式,更能体现组规的适用性和针对性,更能及时的规范及约束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所以,在学习小组的管理中,要制定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组规,进而更好地强化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四、合理评价学习小组

在应试教学的影响下,师生更倾向于分数的追求,也就是说,分数成为了学生的命根。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评价机制应该是多元化,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笔者在学习小组的评价中,主要采取了如下评价模式:设计了两个班级记录表,一个主要用于记录每个小组的课堂学习情况,另一个用于记录每个小组的日常操行情况。并另设一块“明星小组”评比台用于评出优秀小组,加强榜样作用。这样,可以将学习小组的评价做到天天进行,让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并发现问题,并基于各组情况的记录,便于各小组之间相互学习、借鉴,具有积极引导的作用。所以,通过合理的小组评价,强化小组间的竞争意识,进而不断营造积极而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也为学习小组的管理创造了有利环境。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大潮下,我国初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学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学习小组的教学模式,是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全面教学的重要体现。但对于学习小组的有效管理,是学习小组发挥其价值的关键所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小组组建、小组整理、组规制定等方面,阐述了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杨建国.初中班级小组合作管理模式的实践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1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篇10

班级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素质教育一、充分调动班干部的职能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使学校的规章制度,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班风。及时教育和培养有责任心、能力强、可以信任的,并且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学生干部,对他们进行不同的分工。所以,管理班级光靠班主任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培养小干部,发挥小助手的作用。学生入学后,要注意培养有特长的学生干部,即使是后进生也要他们当干部来改变自己的不足。对班干部的选举,改变往常评选方法,而是人人申请:你想当选什么;以你的条件符合当什么;当选后又准备怎么当好呢?班集体中设立不同类型的职位:班长、小小读书站站长、护花队队长、路队长、管理图书的管长、课间活动监督长、能教广播操的小教练、早读课上的领读员、有责任心的语数组长等,给他们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让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展露,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性。二、培养“特殊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消除阻碍其进步的心理因素1.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进步的动力,特殊生往往缺乏这种心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每个学生都抬头来走路。”这就是要使每个人都看到自身的力量、价值、对未来都有希望,充满信心。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进步的动力,特殊生往往缺乏这种心理。如犯过错误或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都有一种态心理,认为别人瞧不起自己,即使自己尽力做了好事,别人也不会说自己好,因而存在“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像这种学生我班上就有好几个,那么,在学习上我就放低要求,只要他能尽力去完成就行了,对行为方面就要认真观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苗头,就给予表扬,倍加和扶植,这样他们得到了老师的尊重、信任和支持,从而迸出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2.发动群众,育思想各方面教育影响协调一致,并连续持久地坚持,就构成教育特殊生良好环境、促进他们转化的重要条件。例如,教学中建立“一加一”学习小组,把一个后进生搭配给一个各方面较进步的中等生或优生,让他帮助督促、检查、辅导学习;班主任经常与任课老师联系,交换意见共同商量对策的方法;与家庭、校外教育机构取得联系,互相配合,让他们处处有人管教,关心和帮助。这样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三、尊重后进生,注重后进生的行为转化工作后进生就是学习差、品德也差的学生,他们往往上课不专心,不遵守纪律和小学生规则,与同学不合作,不听老师父母的话,这些学生最难教育,最容易引起学校、家长的关注,但是,后进生也是可以进步的,只不过比其他学生进步慢一些罢了,他们的行为需要长期教育才能矫正。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足够尊重每一位学生,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以慈母般的爱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正确对待他们的弱点、过失和错误,切忌冷淡、厌恶和嘲笑,要对问题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仔细分析,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教育。除此之外,我们还请好生,班干部“手拉手”帮助教育,力求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报告老师,表扬鼓励他们。作为一位班主任,平时更要贴近这些学生;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找他们谈心,努力了解每个后进生的内心世界,用爱的情感去感化滋润学生的心田,逐渐消除他们不良的心理状况,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差的学生也有长处,班主任要注意观察、了解,及时地扑捉他们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抹掉心中自卑的阴影。并且,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要让他们利用自己的长处为班集体做出贡献,从而,使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交朋结友的情况等,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学生在学校里,迫于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很少暴露长,再差的学生也有长处,班主任要注意观察、了解,及时地扑捉他们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抹掉心中自卑的阴影。并且,在各种集体活动中要让他们利用自己的长处为班集体做出贡献。从而,使他们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增强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交朋结友的情况等,对于班级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许多学生在学校里,迫于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很少暴露自己的缺点,但是在家里,却毫不掩饰。班主任如果能够掌握学生的这些情况,工作中对症下药,效果是非常好的。四、教师努力做到言行一致,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表率教师的言行对低年级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老师自己必须先做到。小学生迟到的现象较普遍,为了让学生不迟到,我坚持每天早晨7点多到场,经常是班级第一个到场的人,每天放午学,放晚学,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都和学生一起走。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本班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良好的班风和学习风气逐步养成,她们都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凝聚着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教育是一门艺术”,我们是艺术的创作者也是艺术的传递者。总之,小学低年级阶段班级的管理是一件既辛苦又充满乐趣的工作。我们要想桃李满天下就要认真学习,精心构思,用心创作。因此,在班级管理上,安排各项工作要统筹兼顾,善于把学校教育要求同本班的实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部分。并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善于培养学生自主、自治、自理的能力和精神,使学生发挥班级主人翁的作用,从而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让班级集体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