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线上教学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7:37

高校线上教学方案篇1

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会。会上介绍,春季开学后,高校将执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坚持非必要不出校。各地和高校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教学方案和突发疫情的在线教学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情况,各高校坚持常规教学与非常规教学相结合,对正常返校和未能按时返校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对补考、重修、毕业设计等特殊教学环节进行详细部署。

教育部要求:春季开学后,各高校:

①执行校园封闭式管理,坚持非必要不出校,有特殊情况确需出校的,严格履行申请审批制度;

②对正常返校和未能按时返校的学生制定针对性学习方案;

③原则上不组织大规模集中性校外实习、社会实践和企业参观考察等活动;

④注重校内后勤人员的健康防护和监测排查,杜绝安全隐患。

具体内容: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高校春季学期开学工作举措。

具体分三大部分:

返校前准备工作

一、多个高校成立寒假和春季学期师生返校专项工作专班,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动态调整春季开学工作方案,做到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寒假留校师生学习生活保障和春季开学师生返校安全、平稳、有序。

二、摸排师生健康状况和出行轨迹。

三、各高校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做好物资储备,定期开展重点人员和环境核酸检测、重点场所环境消杀,确保安全开学。

四、各高校完善应对突发疫情工作机制,对接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机构,不断优化应急工作流程、信息报送、舆情管控等环节,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五、各高校对学生在返校前开展疫情防控、交通安全及人身安全教育,确保学生掌握旅途防护措施,知晓并严格执行当地、学校所在地及学校内的防控规定,要求学生严格按照通知的时间返校,合理规划行程,避免途经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及不必要的中途停靠、旅行和走亲访友。

科学规划返校流程

一、统筹安排错峰开学。

各高校根据“分期分批、错时错峰”要求,制定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返校时间。

二、明确学生返校条件。

对暂不能返校的学生,安排参加线上学习、线下辅导或返校后集中学习。

三、规范返校申请流程。

多数高校要求学生返校前履行申请审批手续,学校批准前,学生不得提前返校。

四、周密规划入校安排。

返校后学习生活管理

一、完善教学工作预案。

各高校加强教学准备工作,科学制定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教学方案和突发疫情学生推迟返校的在线教学应急预案,确保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两不误。

二、分类制定学习方案。

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情况,各高校坚持常规教学与非常规教学相结合,对正常返校和未能按时返校的学生制定针对性的学习方案,对补考、重修、毕业设计等特殊教学环节进行详细部署。

三、布局“双线”教学工作。

各高校探索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教学方式,激励老师参与到线上教学中,鼓励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深度学习创造条件。提供优质的网络学习资源,支持学生运用多样化在线平台培养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充分整合现有在线课程资源,加快提升在线教育步伐。

四、合理安排实习实践。

学生春季返校后,各高校进一步加强校园管控,原则上不组织大规模集中性的校外实习、社会实践和企业参观考察等活动。必须赴校外开展的实习、实践类课程,应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要求以及实习实践地区和单位要求,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高校线上教学方案篇2

中高考改革方案何时出台?今年北京市小升初政策是否会有调整?昨天,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就近年的教育热点进行了回应。他表示,中考改革方案预计今年上半年会出台,但高考改革方案还需要等国家改革方案出台后,才能确定最终的实施步骤。

(北京)正在研究制定促进校长和优秀教师流动的办法,这种办法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根据整个教育资源的布局和校长、教师的实际情况,在相对范围内合理流动,同时给予流动的校长和教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北京市政协委员、市教委主任线联平

【中高考改革】

命题方法调整死记硬背没用

新京报:去年10月,北京出台了中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正式方案大概什么时候出台?

线联平:中考改革方案正在论证中,经过审定程序后将向社会公布,预计今年上半年出台。北京高考改革方案要跟国家改革方案结构、内容、颁布时间上保持一致,目前还在等国家高考改革方案出台。

新京报:对比征求意见稿,中考改革方案会不会有一些调整?

线联平:中考改革方案内容进一步丰富,主体是对考什么、怎么考做一些调整。去年10月公布了征求意见稿后,社会各界都有一些意见和建议,我们已经做了研究。

新京报: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线联平:社会各界对中考改革方案的意见,主要集中于命题的角度、对学生考核的方法、怎么让有潜力的学生更好的发挥这些方面。

新京报:根据之前公布的考试说明和一些研讨会,今年的中高考在命题上都有调整,这些调整对今年学生会不会产生影响?

线联平:在命题的方法上做一些调整,会有利于学生正常的发挥并且灵活的运用知识。在这个问题上,考生和家长不必把分数看得过重,而是要着重平常的积累,改变以往死记硬背的方法或者押题。

【高校招生监管】

将厘清社会培训和学历教育界限

新京报:前阵媒体曝光了首师大高等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学生被中介培训机构骗招的事情,对于这种高校与中介机构的合作,我们如何进行监管?

线联平:这种专业培训和学历教育是有严格政策区别的。首师大正在深入调研,查找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我们下一步会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将面向社会培训和承担国家学历教育的界限搞得更清楚一些。

【入园入学难】

总量上可以满足入园入学需求

新京报:今年起到2017年,北京将出现入园入学高峰期,人数逐年增加,今年北京适龄儿童入园人数大概是多少?

线联平:入园人数目前还在测算,一般要到4、5月份才知道。按现在的趋势,估计会比往年略多一些,但还没有到峰的时候,往年入园人数在20万人左右。

新京报:北京目前学位足够应对这20万余人吗?

线联平:这几年通过“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每年都能多提供2万多个入园学位。目前总量上可以满足需求,但在区域结构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小学入学人数今年也会比去年有所增长,但这都在意料之中,各区县都有准备。

新京报:在入园入学高峰期,我们如何保证非京籍学生的入学?

线联平:还是会按照以往的政策,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接收入学。

新京报:今年非京籍学生占整个学生的数量是多少?

线联平:在义务教育阶段,非京籍学生占整体学生的48%左右。

【小升初政策】

今年继续执行就近免试入学

新京报:这几年北京一直在进行优质教育均衡化的改革,这些改革是否会导致今年小升初政策有些调整?

线联平:今年小升初基本原则没变化,继续执行就近免试入学政策,但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各区县会根据实际情况有一些调整。

新京报:今年小升初政策大概什么时候出台?

线联平:今年小升初出台时间和往年差不多,有可能会稍微提前一点。

新京报:马上就进入今年的招生季了,针对幼升小、小升初的择校问题,我们会不会出台一些相应的措施?

线联平:正在研究相关的办法。

【优质教育资源】

正制定办法促进校长教师流动

新京报: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近些年择校热、补习班热等诸多社会问题,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线联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任务和要求,也是广大市民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期盼,我们会通过多种方式推进优质教育的合理布局。现在来看,优质资源总量不足,布局还不太合理,最近我们正在积极地跟各区县研究,通过扩充办学规模和数量,同时促进优秀教师更广泛交流等方式来解决优质教育均衡问题。

新京报:进展如何?

线联平:现在几个区县都已做出规划和计划,今年暑假之后会有新的进展。争取几年之内,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上优质校的需要。

新京报:能否举例讲几个区县比较好的做法?

线联平:前一段我们去区县进行调研,看到一些成功的例子,东城区实行区域化办学,把一个区域内分成若干个学区,每个学区都有大家喜欢或看好的学校,学区内的居民不用跨学区甚至跨区去挑好学校。西城区推出五个教育集团,以五所名校为核心,划定发展范围,扩充优质资源总量,效果也很明显。再如海淀区名校办分校,总体看质量有保证,老百姓是满意的。

新京报:这些区县的做法是否会在全市推广?

线联平:我们目前在总结各区基本做法的基础上,形成一些优质教育布局的有效模式,由各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市区两级给财政支持,争取把效果做得更好,让人民群众更满意,

新京报:一所学校办得好不好,除了硬件设施外,关键还在于这所学校的师资。在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方面,如何保证优秀的教师合理流动?

线联平:正在研究制定促进校长和优秀教师流动的办法,这种办法不是简单的一刀切,而是根据整个教育资源的布局和校长、教师的实际情况,在相对范围内合理流动。同时,给予流动的校长和教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政策,这样我想效果更明显。

高校线上教学方案篇3

唐宇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高校办学正经历着多校区办学模式,跨校区的网络建设为教学资源配置和管理实效影响很大。在物理实现成本还比较高昂的情况下,如何能更好的解决跨校区的教务管理系统运作。重点就基于反向公网服务器的学分管理系统,基于分布式的考试系统以及基于虚拟专用网的教学资源共享系统进行了解决方案的探讨。希望以此促进网络应用推动网络建设。

http://

关键词多校区;教务管理系统;反向;分布式;虚拟专用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高等教育的普及,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初步形成了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的格局。多校区大学的含义,一般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有至少两个在地理位置上不相连的校园的高等院校。一校多区的办学实践对于拓宽新的教育发展空间,弥补教育资源的不足,增加高校的竞争优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校区在地理位置上的分散而给教学资源的配置与管理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教务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几乎高校都具有学籍管理、教学水平评估数据平台、学分系统、考试系统和教学资源平台等几大方面的应用系统。教务管理系统依据这些应用系统特点的不同,需要重新组建网络来应对解决。

1多校区物理组网解决方案

所谓多校区物理组网是在校区之间建立专门的连接通道,把多校区互联起来,形成一个大的局域网。现在一般采用两种办法:

1.1光纤专线接入

光纤专线接入,即校区之间拉专门的光纤,把校区之间局域网对接上。不考虑到行政手续及花费,以及维护成本等,根据一般用24芯光纤计算,以及综合考虑到埋管或者走电线杆方式,只估算中国电信的施工成本,目前市场情况约每公里3万元。

1.2租用电信的数字链路建网

租用电信数字链路建网,是直接租用电信运营商的已有网络,电信运营商帮建立一个专用带宽通道,只估算中国电信宽带租用费用,满足两个校区之间的使用带宽,百兆宽带一年平均费用约40万。

由上可以看出多校区物理组网上,不讲究技术成本,只硬件成本,均是比较大的支出费用。尤其是在校区之间网络访问可能并不是这么频繁的情况下,闲置资源浪费太大,所以我们更应在软件上来寻求更佳更节省的解决方案。

2多校区软硬结合的组网解决方案

2.1反向和均衡负载解决公网访问

对于学分系统和学籍管理等这种公用网络访问即可解决。学分系统中一般除了选课集中几天时间外,一般查询访问,外网访问即可完成。一般采用反向方式以及反向负载均衡技术就可以完成:

反向(Reverseproxy)方式是指以服务器来接受internet上的连接请求,然后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网络上的服务器,并将从服务器上得到的结果返回给internet上请求连接的客户端,此时服务器对外就表现为一个服务器;反向负载均衡技术是把将来自internet上的连接请求以反向的方式动态地转发给内部网络上的多台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达到负载均衡的目的。

实现方式一般采用ningx作为负载均衡器的同时也是反向服器,配置语法相当简单,可以按轮询、ip_hash、url_hash、权重等多种方法对后端的服务器作负载均衡,同时还支持后端服务器的健康检查。在国内,nginx不仅作为一款性能优异的负载均衡器,它同时也是一款适用于高并发环境的weB应用软件,在新浪、金山、迅雷在线等大型网站都得到了应用。

2.2基于分布式服务器的在线考试解决方案

在线考试系统,是比较集中和统一的访问。而且不同科目同时的考试,服务器访问的不同请求和写入多。因此采用分布式服务器方式,事先将考试科目下载考务编场数据到考场服务器、然后试卷接收与下发、最后考试答案的回收以及上传。具体流程如下:

各考场使用监考系统在规定时间内下载指定场次的考务编场数据,然后各考场使用监考系统在规定时间内下载题库数据,接下来各考场使用监考系统在规定时间内下载试卷授权码,开考时间到自动进行考试和写入数据到本机以及考场服务器,最后回收答案,考试结束后,上传回网络中心考试服务器。

这种方式正好利用现有高等院校的机房特点,服务器配置要求不高,一般机房教师机配置足够去完成。目前像ata考试,会计初级无纸化考试等均已采用这种形式。

2.3虚拟专用网(Vpn)对教学资源共享解决方案

教学资源共享一般是只精品课程建设,以及现在的像微课、说课等各类视频教学资源等的访问。这类访问由于读取内容大,占用宽度时间长,对服务器要求高,所以一般是内网访问。多校区后,这类访问就问题突出了。如何组建个多校区之间互联内网,除了物理实现外,我们还可以软件上采用虚拟专用网技术。

Vpn虚拟专用网,是指依靠网络服务供应商将各校区的局域网与公共网建立连接,在公共网络中建立起内部网络间的专用数据通道,而这类专用通道并非真实的物理专用线路,只是在现有的公共网络中临时搭建的,是虚拟的。主要采用了彩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和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

Vpn有远程访问虚拟网(accessVpn)、企业内部虚拟网(intranetVpn)和企业扩展虚拟网(extranetVpn)三种方案,这三种类型的Vpn分别与传统的远程访问网络、企业内部的intranet以及企业网和相关合作伙伴的企业网所构成的extranet相对应。对于我们多校区之间的访问,主要选择是采用企业扩展虚拟网(extranetVpn)。因为多校区之间主要是资源共享,各种信息交换。extranetVpn通过一个使用专用连接的共享基础设施,将多校区连接到学校内部网。学校需拥有与专用网络的相同政策,包括安全、服务质量(QoS)、可管理性和可靠性。能容易地对外部网进行部署和管理,外部网的连接可以使用与部署内部网和远端访问Vpn相同的架构和协议进行部署。

3小结

多校区的办学形式,将会是未来很长时间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多校区复杂的网络现状,以及教学管理、教学资源交互等问题,必然也更加突出。在物理组网成本高和会形成资源浪费的形式下,更多的研究和实现软硬结合,尤其是软件解决方案将会具有现实意义,推动网络建设的发展。本文就多校区教务管理系统中公网访问、在线考试和教学资源共享等问题进行了解决方案的探讨,希望以网络应用推动网络建设实现多校区网络建设的统一。

.

http://

参考文献

[1]卫雪梅.浅谈高校多校区教务管理[J].广东化工,2014(22):173,177.

[2]周泉.反向浅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98-100.

[3]李霞.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网络安全应用技术与应用,2014:27-29.

[4]刘艺培.浅谈虚拟专用网(Vpn)在校园网下的具体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3:28-29.

高校线上教学方案篇4

关键词:行动导向;校本教材;典型任务;案例教学法

一、行动导向理念和本课程的性质

行动导向理念最早源于德国,并备受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所接受和推崇,这种理念和模式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种主流。行动导向即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一般采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模式,重视“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园林photoshop”课程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需要学生能够利用photoshop软件来画出不同类型的园林设计图纸。鉴于岗位的需求和课程的性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直接以不同类型的设计图纸为学习案例成为一线教师的渴望。

二、当前中职学校校本教材的概况

1.现状

(1)在现有中职学校的教材案例中,能够直接反映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岗位的典型任务较少。大部分教材主要以介绍软件中所有工具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为主,教材内容过多、理论性太强、案例缺乏典型性。

(2)统编的教材难以顾及高职学校与中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异。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本土性,中职教育自身的教育传统、专业特色对教材内容都有特殊的要求,目前市场比较完善的园林专业教学教材多为高职高专教学专用,而中职教材可选性较少。

2.开发的必要性

(1)行业的社会性。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房地产、旅游休闲产业的推动下,园林产业高速发展的外部条件已经基本成熟。行业昌盛,需要大量面向园林建设一线的技能型专业人士。

(2)专业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给广告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和园林景观设计等领域带来了快捷、准确和方便。在与客户沟通设计方案时,可以借助photoshop软件将设计方案的构思和效果更加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

三、开发校本教材的途径与方法

基于该理念的指导,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教改的现状,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理念下,我们将从“园林设计”岗位上分析出适合课堂教学的典型任务编写成书籍,主要采用以下途径:

(1)成立“园林专业校本教材”小组。本课程主要以实践案例为主,理论为辅。教材内容源于实际岗位中的工作任务,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授课。小组成员采用了“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模式,企业人士提供更多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建议;校方人员提供教育教学的经验以及解决课程教学的实际问题。因此小组主要由我校园林专业高级讲师1名、市规划设计院设计员2名、我校双师型专业教师2名共同组成。

(2)制定课程的主线。“企业与学校”相结合的小组成员模式,为制定课程主线奠定了良好基础。经过小组成员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大家一致认可两条主线:一为设计方案总平图、分析图;二为方案的景观效果图。主线确定后,需要我们更深一步地拿到企业中去论证是否合理和准确。

高校线上教学方案篇5

【关键词】中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衔接差异

本文以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阐述在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衔接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1.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培养目标决定培养方向和培养实施的过程。基于此,中职学校在化工技术专业类学生中的培养为以化工生产需要的职业岗位技能为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掌握化工工艺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化工总控工(中级)或化学检验工(中级)岗位操作能力,面向化工、医药及相关产业,能胜任化工生产一线的工艺操作、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保养、分析检验及营销等岗位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而相关类专业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以区域经济内的典型化工产品所需要的职业岗位技能培养为主线,掌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化工总控工(中级及以上)岗位操作能力,面向院校所属区域内及周边地区化工、医药及其相关产业,能胜任化工生产一线的化工工艺操作、工艺控制、设备维护保养、产品质量检验、营销及化工生产一线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从表面上,这两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落脚点都是相似的,其完成的岗位工作任务也是难以界定,但是中职院校的专业培养目标明显是出于生产岗位上操作的低层级,完成的是基于工作任务的简单重复操作,对于复杂的技术含量高的操作是难以完成。特别是随着现代化工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地发展,高新技术和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中职毕业学生就难以满足岗位能力要求越来越精细化操作,控制运行更加严谨细致的需要,因此中高职人才培养过程衔接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2.中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的差异化分析

高等职业院校招生生源主要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三校”(即中职、中专、技校的简称)生。这两类生源学生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学生专业基础不一样。普通高中生源学生在高中阶段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基本为零。而中职类生源的学生学习过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对专业基础和技能有一定的基础;(2)学生整体学习能力与基本素质不一样。这两类学生学习起点不一样,普高生源的学生虽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不了解,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性较强,后劲足;而中职学生学习理解能力和自主性较弱,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薄弱,其实践操作能力相对较强。针对如此不同的这两类学生群体,如果采用单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其打造成具备一样水平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是否会出现培养过程中的脱节与失衡,身处教学一线的专业教师面对这个问题也难以实施教学过程。

3.中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差异性的思考

3.1采用多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性

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源,采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们的长短,就会出现培养标准是统一了,但是培养效果最终却会大相径庭,也就是采用单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去完成对不类型人才的培养,其适用性就会出现明显的缺陷。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就难以把握教学进度与教学效果。表面上看,教师把教学任务完成了,但是最终在一样的考核模式下,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教学考核效果。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不容回避。如此各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者是否在思考,关于教学投入与产出的问题,这应该引起教育管理者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应引起教育管理者反思当下的职业院校所肩负教学使命与教学责任是什么,哪怕是处于对家庭、社会和学生未来负责的前提下,也应该加大投入,积极地开发适应于不同层次类中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人才培养方案,采用的不同方法,把不同类型生源的学生培养成一样具有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也是因材施教的差异化教学的具体体现。

3.2采用多层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

通过对中高职学生不同生源的差异性的比较,不难发现,从高中阶段经过高考录取的生源的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要远高于从“三校”内经过春季高考或学院单招录取的学生,这样就可以将校内的高职学生按生源来源进行整合分班,按照易于管理和便于教学实施的原则,将高中生源的学生单独组成大班制,每班40人至50人,单独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他们的有利因素发挥到极致,采用按部就班的方法,系统化地培训其专业技能的提升与职业素养的养成,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这不是本次思考内容的重点。

那么对于从“三校”内录取的学生的培养是否就要另起炉灶,另开火了,其实这个“炉灶”,这个“炉灶”实际上就是开小灶,实行慢火、小火来炼,基于来自“三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激情不高,缺乏对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热情,这该怎么办?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发现,这些学生不适合大班制管理与教学实施,更适合于小班制(每班的人数不超过30人),来进行管理与教学实施,因为这样才能把他们的优缺点充分地显露出来,让老师及时地发现并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态与学习情况,便于及时地调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实施的任务与目标。因而就有可能制订与实施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了。

4.中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

为了培养满足区域内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学校要从顶层开始,明确高职与中职培养起点的培养目标差异,设计合理科学人才培养途径。要针对中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线上教学方案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安全教育;混合式教学;线上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

(一)安全教育课为合班大课堂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行“2+1”的教学模式,学生外出顶岗实习一年,在校学习仅两年,受限于学习时间不足,故公共必修课大多采取合班授课的方式进行。

(二)授课方式大多为教师单向讲授

现行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授课的共性是:课堂(线下)教学为主,教师作为课堂主导,单方面对学生进行知识讲授,合班课由于人数较多,专业混杂,授课教师只能随机点人回答问题,课堂互动十分有限。

(三)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欠佳

合班教师受制于班级人数多,教室大,部分教师对课堂的管控度不深,只顾讲述知识。因此合班课大多沦为学生的“休闲课堂”,除自觉性较好的学生主动听课,大多数学生在课堂睡觉、玩手机,已成为高职院校安全课堂的“常态化”。

二、混合式教学在高职院校安全课的推广的作用

混合式教学即:将网络在线教学和课堂传统教学的优势有机结合,两者实现优势互补,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由于其互动性强,能较好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广受高校青睐。在高职院校的安全教育课堂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有着积极的作用,一是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课堂引入线上方式,使用手机端与学生互动(如随机点人回答问题),可以较好的提升课堂气氛,每一个角落的学生都有参与感,上课不再打瞌睡;二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下教学完成后,学生的学习要在线上继续学习,教师可以设置线上作业(如观看视频、在线答题等),学生完成线上作业后,才能得到日常的作业得分点,收获平时成绩,有效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混合式教学可以设计翻转课堂,即学生翻转角色做课堂的“主讲”,学生抱着对问题的疑惑、对知识的好奇、甚至是对担任课堂主讲的责任,会主动去寻找、发现所需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能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四是能实时安全教育、宣传资料,向学生手机端推送最新的资讯和案例,使学生能实时得到警醒教育。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安全教育课实践运用探析

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以手机移动端app工具为载体,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激活传统教学的手段,最终实现学生移动端、教师管理端、教学督导端、课程管理端在网络平台的一体化应用。

(一)移动端辅助学习,提升安全课程教学质量

安全教育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在传统线下课堂授课的基础上,引入线上学习方式(手机端、电脑端)。课前,通过线上资料引导学生通过手机app进行预习、加入了安全视频、图文案例等元素,结合当下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学生更易接受此类方式,往往三五分钟可大致了解即将接触的上课内容;课中,打造基于小组讨论行为的互动式教学,教师不再做单向的安全知识灌输,只针对安全案例中的难点进行解释,学生根据预习内容有针对性的提问,教师针对性的指导反馈,形成良性互动;课后,学生利用手机app提供的课外阅读、课程作业,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理解、加深印象,教师根据学生线上反馈的疑问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线上教学的引入,能有效突破传统的40分钟课堂的限制,线上移动端给予了学生更多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讨论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app的统计反馈,更加清晰了解自身在学习安全行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寻找差距。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详细学习数据,随时调整教学重点,实现教学相长。最终形成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端翻转角色,双向教育优化安全课程资源

安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混合式教学手段中翻转课堂的运用,可以将“备课”的任务交给学生,学生在课余时间针对课前预习的资料做研究,形成课堂讲授的一系列内容,这些来自学生群体的案例,可能比教师准备的案例更贴近学生生活,更能引起课堂共鸣,翻转课堂将不再是教师单向教育,教师和学生也都是被教育的对象,形成了资源互补、双向教育。而学生翻转角色讲述的案例,可通过教师筛选后进行优化选择,把经典案例作为特色教案永久保存,教务端提取此类源于学生、源于学校的教学材料,经过整合、优化和提升,最终能够能使分散的数据集中,实现课程建设发展规模化、科技化、可视化。可成为学校独有的教学资源,推动高职院校安全课的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三)督导端辅助教学评价,监控安全课程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安全教育课的合班式大课堂教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评价、监督,人数过多往往导致一名授课教师难以有效监督上百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懈怠,教师也只能听之任之,教学效果欠佳。混合式教学可在通过手机端的app学习,以大数据分析、教学监控、评价体系为手段,以安全教育大纲和课程思政为标准,以学生学习端app学习统计为依据,通过学生线上作业对教学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督促、评价、预警。有线上技术的支持,教师能较好的针对学生的在线作业情况,及时在线下课堂对教学重点做调整,例如:线下课堂对学生线上作业错误较多或掌握不足的知识点做专项讲解,有的放矢,教学的靶向性和授课的针对性都能明显提高,有效帮助教师提高安全课线下教育教学的质量,实现线上督导辅助功能,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和“线下”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

(四)课程端更新实时案例,提升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教育与其他课程不同之处在于其提醒、警示作用,绝大多数高校的安全问题源于安全意识淡薄,如钱包手机随手放被顺手牵羊、上网不注意被骗情况时有发生;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在宿舍内吸烟导致的火灾案例屡见不鲜。而现实中学生往往“好了伤疤忘了痛”,线下课堂教学的弊端在于上完课后,学生就远离了教师的监管,使得线下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混合教学模式的课程管理端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课程管理者不断收集、实时更新安全案例,通过手机端定期向学生推送,对学生起警示作用;二是通过制定线上学习课程,弥补高职院校课程,安全教育线下课堂学习时间不足的缺陷,通过线上手段延长学习时间;三是通过建立班级讨论群,引发大学生对安全案例的不断讨论和思考,起到实时鞭策、警示的作用,即使学生不在课堂,也能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关注安全、讨论安全、参与安全的氛围。混合式教学模式让高校安全教育持续进行,永不“下线”。

四、结束语

高校线上教学方案篇7

为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完善评价奖励制度,充分发挥评价、奖励的诊断、导向、激励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提升我市教育发展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优化教学流程管理为手段,以提升教学研究实效为基石,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推动我市教育事业优质、均衡、高位发展。

二、奖励的项目、依据和标准

(一)质量奖

1.高考质量奖

以学校前一届上线情况、本届毕业生生源基础和一、二本实际上线人数(以招生办认定的数据为准)为依据对学校进行奖励。①一批本科每上线1人,奖励200元、二批本科每上线1人,奖励100元;②以我局划定的优质生源情况为基数,一、二批本科上线人数每超过1人,奖励1000元;③清华、北大每录取一名,高中学校奖励5万元,选送的初中、小学各奖励1万元;④参加学科奥赛,获省级一等奖,每1人次奖励学校5000元,获部级二等奖及以上,每1人次奖励1万元。

2.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奖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奖按正考合格率对学校进行奖励,进入全省同类学校前10%的学校奖励10000元;进入湘潭市同类学校前两位的,奖励5000元(不重复奖励)。

3.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质量奖

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质量奖以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质量综合评价方案、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体育测试和优质生源贡献量为依据对学校进行奖励。

①综合评价质量奖。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质量综合评价分乡镇办中心学校、民办市直初中、学校学生人数在210人以上的农村初中学校、学校学生人数在210人以下的农村初中学校4个类别分别确定一定比例进行奖励。一等奖奖10000元,二等奖奖5000元。

②综合评价提高奖。在普通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质量综合评价中,中心学校提高5个名次,初中学校提高30个名次,奖励5000元。

③优质生源奖。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乡镇办前500名、市直民办前500名,且在湘乡就读高中,按每生500元标准对生源学校进行奖励。

4.小学质量检测奖

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期末质量检测中,按各学校检测学科生均分、合格率、优秀率进行综合评价,分市直城区和农村乡镇两个系列对学校进行奖励,乡镇前三名的中心学校奖励5000元,第四至第六名的中心学校奖励3000元。市直城区第一名奖励5000元,第二名奖励3000元。

(二)教学教研成果奖

以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评价结果和教育教学质量为依据进行评价和奖励。

1.基础教育奖励基金奖。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类别,每年奖励12名,奖励标准每人5000元。其产生办法是:小学以我局及湘潭市组织的质量检测和学校常规管理为依据,由中心学校(市直以学校为单位)推荐,我局考核认定;初中以同一科连续三年在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获全市一等奖的对象(当年连续三年获奖人数不足的情况下,考虑同一科连续三届获一等奖教师)中产生,并有论文(评奖年限内)或成果在湘乡市级以上获奖,由中心学校(或学校)推荐,我局考核认定;高中根据学考、高考和学校常规管理情况,学校推荐,我局考核认定。

2.基础教育改革课题成果奖。本项奖励每三年一届,由我局统一组织,逐级评审,奖励标准:一等奖奖励1200元;二等奖奖励1000元;三等奖奖励800元。

3.艺体成果奖。在湘潭市中小学“艺术百佳”评选中,荣获“艺术百佳”称号的学生,按每生200元标准对学校进行奖励。在湘潭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荣获团体前六名的学校分别给予奖励,团体第一名奖1000元,第二至三名奖800元,第四至六名奖500元。由我局委派代表湘乡参加湖南省和湘潭市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大型文艺竞赛活动,获一等奖的奖3000元,获二等奖的奖2000元,获三等奖的奖1000元。

(三)教育教学管理奖

1.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在各中小学中每年评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先进单位15个,每个单位奖500元。

2.义务教育阶段控流保学工作先进单位。根据各乡镇办的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每年评选控流保学工作先进单位8个,每个单位奖500元。

3.教学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奖励在每年高考、学考、中考指导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每个单位奖3000元。

三、奖励的控制条件

1.凡出现乱收费、节假日成建制补课、违法生育、超计划大班额、安全责任事故等问题的,取消相应单位教育教学管理奖参评资格。

2.在我局组织的学生考试和质量检测中,因组织管理不到位出现大面积舞弊(集体舞弊)、弄虚作假、试卷泄密等问题,经查属实的,除取消其综合评奖资格外,还取消对应内容的参评资格。

高校线上教学方案篇8

[关键词]课程建设混合教学mooCSpoC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10-0161-02

一、引言

SpoC是英文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的简称,按照字面意义理解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其中,small和private是相对于mooC中的massive和open而言。“small”是指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是指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SpoC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指出,当前mooC对大学实体课程的影响很小,而这原本应该是大学的最初目标和出发点。也许正因如此,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顶尖名校开始跨越mooC,尝试一种小而精的课程类型――SpoC。

21世纪的大学应该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创新人才,目前多数高校的课堂学习现状远不能满足这样的需要,这种形势迫使我们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进行有效的高校教学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施密德特说“青年必须用文明人的好奇心去接受知识”。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创造知识,而不只是传递知识,是“教育产出”而不是“教育输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采用了以“能力为导向”,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软件项目管理这门课程是与实践结合很紧密的课程,我们多年逐步进行课程改革,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获得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充分体现“做中学”、“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理念,增强了自学和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工作和沟通的能力。

本文介绍了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组在课程教学方面的探索研究,结合最新教学理念,进行课程创新和课程建设。通过“爱课堂”平台进行了SpoC课程建设,在校内教学中进行课堂与在线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在课程设计、学生评价等方面探索在线课程教学规律,研究在线课程的质量规范和标准,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和特点,推动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提升,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软件项目管理的混合教学模式

软件项目管理是iBm-教育部精品课程,本课程开课10年多,教学团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经随堂录制2次。本课程在实践中经过多次的改进、完善,也经历了网络课程实践,基本实现了面向软件学院学生的SpoC授课模式,同时体现了混合教学过程,而且也不断总结经验,提供了可以推广的教学模式。本课程参考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SpoC模式,基本模块如下。

(一)学习前提

本课程是面向软件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或者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他们基本掌握了开发语言、数据库等软件开发的一些工具,同时,学生需要遵守相关的网上学习要求,完成项目实践。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学习”,学生们通过做项目来学习课程。在实践中分组进行,5人一组,需要课前对学生进行分组。

(二)学习资源准备

本教学团队在原有教学平台http:///Spm/JSp/index.jsp的基础上,借助“爱课堂”平台,建设了课程的线上资源。它们内容丰富,使用方便,互动教学便捷和频繁。平台包括课程主页、课程介绍、教学大纲、网络课堂、在线测试、课程实践、课程小组、交流互动、课程案例分析、课程资源等等,其中网络课堂不但有课件,也包括了教学视频,课程实践不但包括了实践指导书、实践提交结果,也包括了学生的讲述视频等。

为了方便学生观看视频,将每章的教学录像按照知识点给出视频片断,视频时间基本控制在5-10分钟左右,最长的40多分钟,方便使用。

本课程2007年建立了课程教学网站http:///Spm/JSp/index.jsp,而且此网站也经历了多版本更新,2014年借助“爱课堂”平台又进一步得到完善。网上教学资源,尤其课件、视频、教材是经过多年多次的不断磨合、修订完善的结果。

教学团队出版了《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软件工程案例教程》《软件过程改进案例教程》等多本教材,其中《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软件工程案例教程》在实践中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近百所高校采用这个教材,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第2版)》是“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011年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软件工程案例教程》获得“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本课程的教材《软件项目管理案例教程》自从2005年出版到目前已经出版了3版。

(三)学习计划和实施要求

本课程有16个教学周、2个考试周,学生可以按照教学计划,在线学习课程内容,完成在线测试。在线测试是自动评分的,及时得到反馈,可以验证学习结果。在线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在线提问,参与讨论,通过博客发表自己的想法。此外,学生线下分成5人一组的团队完成实践项目,按照实践指导书完成项目,之后在线提交项目,在指定的期限内可以随时修改提交内容。在课堂教学上实现了师生混合授课模式:对于学生,按照要求讲述对章节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讲述和展示相应项目实践过程;对于老师,课堂上总结重点、难点,回答学生的问题,评价学生的项目实践。

在课程的16个教学周内,学生按照教学计划,结合自己的节奏、进度和方式随时随地地通过网络学习基础内容,课堂时间更多地用来进行师生间的深度互动,讨论重点和疑难问题。每章的在线测试是自动评分的,自动评分功能允许学生多次提交作业,在获得更高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每个实践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开发并管理项目,成功完成后可以随时网上提交结果。

(四)学生成绩评价

学生成绩由线上、线下以及团队合作项目等评价组成,对于学生的成绩评价是综合性的。

1.在线学习评价

学生在线学习时间、发表的帖子、博客内容都是评价的依据。

2.课堂讲述评价

每个团队在课堂的讲述也是评价的指标。

3.项目实践评价

每个团队在线提交项目实践结果,包括项目文档,程序,运行结果,针对每个团队的实践结果,采取自评、互评、老师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其他的团队也可以给予建议或者批评。这些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基础。

4.期末考试

当然,为了适应学校的要求,期末也有试卷考试评价。

三、结束语

针对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实现了基于SpoC的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型,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认可。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的理念,通过重构学习流程、学生在线参与、自主学习、互动讨论与协作、课堂讨论、即时测试、反馈和评价等形式,激发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热情,改善了教学质量与效果,创新了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

[2]徐晓飞.抓住mooC之机遇促进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4(1).

[3]罗九同,孙梦,顾小清.混合学习视角下mooC的创新研究:SpoC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7).

高校线上教学方案篇9

【关键词】案例可视化教学问题应用

一、我国高校现行案例教学的主要方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行案例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是案例枚举法。这种方法又分为两种:一是案例例证法,比如教师系统讲授理论知识后举例,然后通过理论进一步验证;二是案例导入法,即教师先利用案例作为开端,再讲述基本理论,然后引出所要讲的法律概念或问题。

二是案例讨论法。一般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系统讲授相关理论知识,针对理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提供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体或分组讨论分析。这种方法有益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选择案例一般选用关系较为复杂,涉及很多相关点的问题,需要运用多种知识来解决问题。

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一边听,一边记笔记,手忙脚乱,水过地皮湿,风过地皮干。这种方法仍然是秉承中国古代“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古道,与中小学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并无二致。而且课程的讲授主要是围绕相关概念展开,最后学生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知其应然”。

(二)现行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和改进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案例教学法正因符合这一要求而备受高校教育工作者青睐,成为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主导方向。不少高校教师进行了尝试、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出版了一定数量的案例汇编或案例教材,形成了高校教育“案例热”。但在“热”的背后,高校课程案例教学法仍然存在一些典型问题。

一是现行案例教学法被认为是种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采用案例枚举法时,往往处于主导地位,从陈述事实、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到实践等环节,都由教师控制。并且所选案例大都是虚拟案例,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听案例”与“听讲课”并没有质的区别,教师将命题、推理、判断的思维全过程都一手包办了。在运用案例讨论法时,教师一般会选用真实案例,学生感兴趣,而且方法本身也是学生乐于接受和富有启发性的。但是教师对案件的分析都是事先搜查资料准备好的,而对学生来说则是未知的。为了维护教师的权威性,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

二是现行案例教学法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目前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分析案例时,一般会引导学生按照法律的先后关系顺次展开,即从案件事实出发,理清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寻找对应的法律知识。如此长期下来,学生的思维就会形成一种定性,会认为教科书或教师所讲的理论肯定是正确的,现行制度是完备的,从而不会主动思考案例引用的相关规则可能存在的漏洞。这种做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倾向和方法,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是缺乏Π咐教学法在方法论上的研究探讨和与之相适应的案例教材研究。由于采用外国的案例教学方法能适应部分课程的需要,有些课程可以照搬“洋案例”。但在国内法的教学中,照搬外国案例教学法往往会令教师们感到困难。因此,必须摸索出适合我国高校教学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同时,还必须选编与案例教学法相适合的教学用案例,编撰成为案例教材。而这是一项极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专业劳动,没有系统的案例研究和教学实验很难取得满意的成果。

二、案例可视化教学及其意义

(一)案例可视化的定义

可视化又称为“可视思考或视觉化思考”,是将案例或者故事转化为可视的图或文字,便于简化复杂性,以增强研讨过程中的思考。可视化可改善理解、对话、探索和交流。

面对复杂、混乱、陌生的事物,人的心里往往有一块蒙眼布去防御,去抵触。这时,无论外人把外面的世界说得多么漂亮,也只能是白费口舌。因为在蒙眼布的遮挡下,他的世界永远是一片漆黑。

逻辑、道理的表达力是匮乏的,因为以它们为媒介的信息的传递是一维的――从最开始到结束,从前提到结论。而人对信息的接受是多维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第六感。因此,可视化的本质就是――摘掉头上的蒙眼布,扩展其接受信息的维度。比如近来流行的诉讼可视化,诉讼的本质是去给法官讲一个故事,而可视化则是配合这个故事去构造一个场景,用色彩、线条、形状去叙说这个故事,给法官营造“代入感”,将法官置于这个故事当中,顺着律师的思路,在律师的帮助下走向正确的目的地。

(二)案例可视化的意义

应当肯定的是,案例教学法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突出作用不言而喻。流行于英美法系国家的案例教学法主要优点在于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环境,提供进行案例分析的素材和机会,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专业技巧训练,像专业人员那样思索,训练,在毕业后很快地适应实际的专业操作。相比之下,我国高校课程教学更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理论的训练。有时虽然学生有了扎实的理论功底,但可惜的是却不知如何在实践中使用这些理论。

如前所述,在传统案例教学模式中,“知识加工”和“问题解决”的思考过程往往是不可见的,而且教师和学生都更多关注结论,忽视结论的生成过程。然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不来自“结论的累积”,而来自“生成结论的思维方法和过程”。要提高教学效能,教师就必须变“强调结论”为“强调结论的生成过程”。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把“看不见的”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运用可视化案例教学,创建思维型课堂,开发案例可视化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发展系统思考能力,同时掌握专业相关知识,是我们推进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正确途径,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事情,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新领域、新天地。

三、案例可视化教学应用

案例可视化实际上也是思维可视化,即把思维可视化学习模式应用到专业课上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进行教学和能力培养的一种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最根本的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知道,任何问题不是仅仅知道相关知识就可以解决的,关键是如何思考,也可以说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或者思维模式才是决定其解决问题能力高低的关键因素。运用案例可视化教学,把教学关注点从“知识”转移到“思维”,可以持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教学效能的倍增。下面以法学教学中的法律可视化案例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法律是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在法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经常引用案例(包括视频)教学法来引导学生思考实际法律问题,但是实际上大多数法律专业学生仅仅是阅读案例,或者观看相关视频,仅仅是很直观地知晓了案件的结论。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惯性焦点也都集中在结果上,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十分明显,即为什么看似理解了法律知识,知道有相关法条却不会举一反三,实际操作不知如何下手。归根结底在于教师和学生忽视了教与学过程中思维意识、思维模式的形成与锻炼。

那么在法律教学中如何应用思维可视化呢?首先,法律的教学依然离不开案例教学,实际生活中大量的法律案件为我们进行思维可视化的案例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其次,案例思维可视化不仅仅是一种方法,它更是一种贯穿整个案例教学的思维;可视化思维与说故事(案例)的方法密不可分,可视化就是在叙说故事(案例),同时为故事(案例)构造场景。

所谓的可视化并非在案件最后进行可视化加工,而是从一开始就让可视化思维贯穿整个案件的全程。举个例子:某一案件,有多个主体,之间有多个复杂的法律关系,于是,案件参与者把这些主体一个个列出来,连线,标记法律关系,做出一张法律关系图(如下图):

从上图可知,在对案情基本了解的基础上,利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争议双方和非争议双方,利用实线和虚线来表示双方现在是否具有法律关系(控股、债权债务、管权转让),简洁明了、恰当地突出了本案的法律关系,并且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通过不同颜色的对比和左右明显的分布,读者的视觉刚刚触碰到图片的时候就得到了第一层模糊的感觉――今天有“两个东西”。于是,读者便带着“两个东西”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去阅读整个案件,当看到“南京铝厂”和“南京铝业”的时候,由于色彩区分的先入为主,在心理上并不容易在二者之间建立强烈的关联;相反,左边一致的、鲜明的颜色在视觉上引导读者将“南京铝厂”与“南京工行”建立联系。随着“债权债务关系”文字的适当点明,读者就被强烈地传达出一个信息:债权债务是“南京工行”和“南京铝厂”两者之间的事情,和“南京铝业”没有关系。

以上图为例,要运用可视化思维,参与者还需要思考的是:要更好地传达我方的观点,每个主体要用什么颜色,要用什么线条(例如实线、虚线)去画法律关系,线条的粗细如何选择,线条要用什么样的颜色,主体之间的平面空间位置该如何安排,哪些信息是必要的,哪些信息是不必要的,案情是什么,背景是什么等等。所谓可视化的威力,应该是说文字之不可说,解语言之不可解。让学生自主参与进行案例梳理,并且像“设计师”一样去构建案例场景,体验案件当事人身份或者法律工作者身份,在这个过程中真切w会在解决实际案件时如何思考,从哪些方面着手,需要用到哪些法律知识,如何运用等等,从而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形成、强化、锻炼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同时,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做出来的案例图有种创作感、满足感和成就感,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也锻炼了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

四、结语

大学教学方法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教学效率的高低和把学习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总理指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显然,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方法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高校教师应从更深层次来思考整个教学改革。从顺应时代与社会需求到顺应新时期学生特质的需求转变;从专注于知识的传授到专注于人的最根本的思维习惯,如此才能真正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需要与教育培养能力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涛.对法学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探讨[J].实事求是,2005(01):78-80.

[2]赵宇先.你的三维是什么――可视化的“维度”体系[eB/oL].http://chuansong.me/n/915996841157,2014-02-17.

高校线上教学方案篇10

为贯彻落实XX市委、市政府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做好我市普通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根据《XX市普通中小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育教学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实际,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持“五育并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市县统筹组织、学校具体实施、班级全程管理、家庭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通过电视频道、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在全市普通中小学全面实施线上教育教学工作。

二、实施时间

自2020年3月2日起至学生到校正式开学前止。

三、实施形式

(一)电视频道直播与网络教学互动互补

根据XX市统一的各学段、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进度及每周课程安排情况,XX市每天定时播放课程教学,学生主要以收看电视直播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可通过网络点播的方式学习(XX市教育局将拟定“在线教育教学收看指南”提前推送给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

各校可在保证教学进度的基础上,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将电视教学、网络教学与微课教学等有机结合,将网络优秀教学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有机结合,实现电视直播与网络

教学互动互补。

(二)录播教师授课与任课教师辅导同步

全市统一线上教育教学期间,采用录播教师统一授课与本校任课教师网上辅导相结合的“双师课堂”方式同步教学。在播放教学视频的同时,班级任课教师要同步听课,课后根据班级学生学情,对需要补充的内容及时通过钉钉、QQ、微信群、教师个人空间、班级空间、电话等通讯手段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做好线上答疑、作业布置批改和反馈以及个别辅导等工作。

(三)线上教学与线下自学结合

教师和家长要积极引导学生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发挥班级、学生学习小组的管理沟通作用,督促学生提前预习、按时听课、及时完成作业等,养成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习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知识传授与身心健康并举

坚持“五育并举”,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运动习惯,确保学生在适度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熟练掌握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健康防护意识和能力。加强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思想引导,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锻炼、自主劳动、自主探究,实现自主成长。

四、实施要求

(一)加强领导,分级负责。

按照“市县统筹组织、学校具体实施”的原则,推进在线教育教学。XX市教育局、文旅体局、经信局及有线电视、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加强对疫情防控期间普通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电视频道能满足各学段学生的学习需要,确保网络运行畅通,保障教育教学顺利开展,引导规范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市教育局成立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地在线教育教学实施方案,组织辖区所有普通中小学在线教育教学活动,协调本地师资和专业技术人员力量,资源共享,整体推进;统筹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管理工作,指导学校认真研究和制订在线教育教学计划及疫情解除后返校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学校是在线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要“一校一案”制定在线教育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本校学生的在线学习。正常开学后,学校要及时精准分析学情,对学生居家线上学习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对学习质量进行诊断评估,根据学情调整新学期教育教学计划,及时查缺补漏,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以及因故没有参加线上学习的学生,要在返校后实施个别辅导。

(二)精心谋划,认真实施。

各校从即日起再次对本校学生开展线上教学的智能设备、网络运营情况等硬件条件进行精准摸底清查,确保学生有途径接受在线教育教学。要发挥年级组、班主任的作用,提前将电子教材、教学计划、课程表推送给每一位学生及家长。加强对教师、学生、家长在线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指导,并认真做好各学习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答疑和学习情况的管理督促,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实效。班级要结合学生健康监测、控辍保学等工作建立班级工作日志。学校要主动公布线上学习咨询热线,及时听取学生、家长意见建议,回应社会关切。要建立激励机制,将线上教学工作计入教师工作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三)家校共育,协同推进。

各校要加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合理的线上教育教学效果预期。指导学生、家长提前熟悉掌握线上学习方法,点对点解决技术操作问题,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课程学习。指导、支持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和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尽可能让孩子随班级同步学习,帮助孩子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安排制定并落实个人学习与生活计划,要督促孩子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控电子游戏和上网时间,保护视力健康。要引导孩子科学文明用网,确保网络学习空间清朗、纯净,传播正能量。

(四)统筹兼顾,分类施策。

义务教育阶段一至八年级、普通高中一、二年级的线上教学根据XX市统一的教学进度及课程安排,以组织收看省教育厅统一录制的各学科教学视频为主,九年级和高三年级可继续通过原有行之有效的线上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类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和复习迎考工作。3

月上旬开始,XX市将推出部分正高级教师、特教教师、学科带头人录制的高三专题复习课。对确因特殊原因无法通过电视或网络参与在线学习的学生,要一人一案,精准施策,确保教育教学全覆盖、无遗漏。要特别关注防疫阻击战一线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随迁子女、困难家庭子女及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学习帮扶落实工作,力争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五)规范行为,严明纪律。

要严格控制线上教学时间。小学一、二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60分钟,每次连续学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80分钟,每次连续学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初中七、八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150分钟,每次连续学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高一、二年级每天线上学习时间不超过180分钟,每次连续学习时间不超过30分钟。要增加课间休息次数、延长课间休息时间,注意用眼健康。要严格教学进度,严禁超标准、超进度、超难度、超负荷教学。

要严格控制作业量。学校要根据线上学习的实际,科学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布置弹性作业和分层作业。要统筹学生作业量,不得安排过多、过难和学生无法独立完成的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安排书面作业,其他年级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半个小时;初中不超过1个小时,高中不超过2个小时,不得强行要求学生家长每天上网“学习打卡”、上传学习视频、打印和批改作业,不得向家长布置作业。

各校推广使用的线上教育资源面向学生全部免费,严禁各类搭车收费行为。建立严格的资源审核机制,不得推送与教育教学无关内容,禁止进行商业宣传和误导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等活动,严禁有害app进入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