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37:18

中小银行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中小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科技外包

近几年,中小银行改革发展不断深入,纷纷向流程化和集约化发展,信息科技作为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由于信息科技资源有限,中小银行纷纷引入信息科技外包服务,外包范围涉及开发和维护、备份和灾难恢复等多个领域。银监会指引出台以来,中小银行在制度建设、资金投入、人员配备等方面下足功夫,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控略有提高,人员资金投入少带来的操作风险等风险水平已大幅降低,集中度风险等风险水平未有明显改善,而一些过去不被关注的风险逐步显现成为近期的主要风险。笔者选取江苏地区6家中小银行作为样本,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形成此文。

一、近期发展趋势

(一)信息科技外包发展势头强劲

一是信息科技投入逐年递增。样本行的信息科技外包投入占整个信息科技投入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2012年样本行信息科技外包投入占比平均值约为48%。二是信息科技外包项目数量大幅增长。信息科技非现场报表显示,2011年样本行的信息科技外包项目共111个,比2010年增加37个,同比增长50%。

2012年各样本行外包投入占it入比重情况表:

(二)外包服务商筛选水平略有提高

过去,银行选择外包服务商的政策流程不够全面有效,未能很好地评估其人员、技术、财务及其他状况,片面地考虑局部优势,而忽略了it外包的总体服务水平,相对容易选择低劣服务商。现在,经过近几年的经验积累,通过行业内的相互推介,根据中小银行依据指引要求,全面系统地比对服务商,有效提高了筛选水平。样本行中,除C银行以外的五家银行均设定了严格的筛选制度。

(三)外包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一是外包合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法律风险明显降低。样本行的大部分外包合同签订流程更规范,合同文本均明确了服务范围内容、连续性要求、法律合规、服务变更等具体内容。二是外包人员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信息更加安全。样本行均对外包服务安全明确发文,就物理环境安全、外包人员安全培训、信息资产使用权限、源代码检查与安全扫描提出一定要求。三是外包服务监控与评价体系初步建立。样本行中有三家银行针对外包需求、合同、服务水平协议等建立了服务质量监控指标,指标包含故障统计、程序上线时序、需求变更率、外包人员考核等具体内容。

二、主要问题

(一)科技外包业务发展欠缺规划,依赖度加剧

一是一部分中小银行自身科技力量有限,将部分不宜外包甚至不能外包的核心业务系统、网银系统、零售业务系统外包开发,致使系统后期维护、升级甚至与新系统的对接都过度依靠外包服务商。二是部分中小银行缺乏战略发展眼光,上线的各信息系统,均由一或两个外包开发商完成,高集中度导致高依赖程度。

(二)外包服务供应不稳定,业务连续性无法有效保证

目前,为中小银行信息科技外包服务供应商,多为中小外包服务公司。这类公司具有投资主体和组织形式多元化、内部管理松散、人员更替频繁、生产质量掌控能力不足等典型的信息科技小企业特征,给中小银行带来的业务中断和终止的风险远远高于服务于大型银行的外包公司。虽然中小银行在合同中明确了服务连续性要求,但服务中断与终止带来的损失往往仍然由银行自身承担。调查发现,Z银行外包开发的信贷管理系统曾发生过因外包服务商倒闭而终止外包服务,最终导致该行延期数月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三)信息系统外包项目各自为政,系统间“信息竖井”现象较为突出

调查发现,样本行由同一外包服务商开发的不同系统之间缺乏高效统一的数据通道,兼容性较差。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点:一是信息系统外包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系统开发由不同业务部门需求被动推动,且开发过程中业务需求反复变动,系统即时性、孤立性的特点明显。二是信息系统数据未实现标准化。中小银行尚未实施全行的数据标准化工作,未建立全行统一的数据字典、api标准等数据标准,各信息系统的数据标准由外包开发团队定义,系统间缺乏统一的数据口径。

(四)信息科技外包管理不成熟,风险难以有效掌控

调查中发现,样本行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外包项目风险管控制度,但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即时性不强。外包项目进行阶段内控审计严重滞后,目前各行仅由信息科技部门单方面向管理层做项目进度汇报,风险管理部门未能全程对外包项目进行评估和跟进管理,内审部门也未能开展专项审计,外包风险难以及时发现,项目实施的优劣只能由最终上线结果判断,形成了类似信贷业务的“子弹合同”。

三、近期对策与建议

(一)减轻信息科技外包依赖程度

一是基于信息科技战略、外包市场环境、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和风险偏好制定相应的外包战略,确定外包边界,防范因过度外包而受制于人。同时,完善外包分级管理策略、供应商关系管理策略、和资源能力建设方案。二是针对不宜外包的内容制定迁移计划,通过人员补充、提升技能、知识转移等方式,有针对性的获取或提升管理及技术能力,逐步降低外包依赖,最终自主掌握信息科技核心业务。三是外包项目评审阶段注意降低集中度风险,有意识避免因外包服务高度集中于个别外包服务商。

(二)降低服务中断与终止的可能性,减少损失

一是降低可能性。制定有针对性的外包业务连续性计划;识别重要业务涉及的服务商和资源;通过合同等形式明确提前准备并维护好相关资源;对服务商业务连续性管理进行监控;要求服务商参加业务连续性的应急演练。二是减少损失。在服务实施过程中,收集外包商服务信息,尽早发现可能导致发生的情况;在意外情况下购买其外包服务资源;要求服务商制定中断相关的应急处理预案。

(三)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外包系统兼容性

一是加强信息系统规划,指导和整合业务部门的不同需求。以规划指导外包系统开发和升级,改变原有的打补丁式的系统建设模式,努力消除系统间的“信息竖井”。二是尽快推动实现全行数据标准化,制定全行的数据字典、api标准等数据字典,为系统外包项目提供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各系统间具备一致的数据口径。

(四)尽快建立三道防线,全面掌控外包风险

一是对重要外包商进行定期风险评估。深入开展尽职调查,关注服务商能力与技术、服务经验、人员技能、市场评价和监管评价。二是对重要外包项目进行定期风险评估。审慎检查项目与信息科技外包战略的一致性,根据项目内容、范围、性质对其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定的剩余风险处置措施,确保不因外包进行而增加剩余风险。三是定期开展信息科技外包审计活动。审计服务商合规情况、服务执行效果、项目执行进度。

四、长期规划:重构中小银行信息科技外包流程

(一)信息科技外包的支持流程

按照流程与银行价值创造的关系,流程可分为价值创造流程和支持流程,银行业的贷款审批、单证等业务流程属于价值创造流程,而信息科技外包属于支持流程。

作为支持流程之一,信息科技外包流程主要内容就是为各类为银行创造价值的业务流程服务。同时,其他支持流程如监督评价流程,也在为信息科技外包流程提供支持。

现在信息科技外包主要问题,集中发生在流程的相互支持上。如上文所提的“系统兼容性差,效率较为低下”,是外包流程对业务流程支持问题;“内控审计严重滞后,风险难以掌控”,是监督评价流程对外包流程支持问题。而要从流程支持入手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引入一个概念——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的流动曲线。

(二)风险的流动曲线

旧风险有的弱化,有的仍然存在,新风险又呈现出不同态势。要控制信息科技外包风险,就必须先梳理信息科技外包存在的风险强弱,而通过现场调研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信息科技外包的风险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条流动曲线。

信息科技外包主要有六个风险点,分别战略风险、集中度风险、合规风险、项目实施风险、风险、应急风险,上文描述诸类问题都可以归为此六类。如果以外包项目上线的时间为X轴,可以得到三个数值,即外包项目规划阶段、实施阶段、运行上线阶段。而以风险程度为Y轴,可以得到下图:

(三)实施方案

所谓重构中小银行信息科技外包流程,其核心内容在于落实在信息科技外包流程中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的职责、落实三道防线。09年新版《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明确要求该委员会必须包含主要业务部门代表,就是强调外包流程对业务流程支持。而信息科技风险三道防线是监督评价流程对外包流程支持问题。

根据上文的阶段分析,为适应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的流动性,信息科技部门、主要业务部门和内审风控部门在外包各阶段的主要责任如下:

1、规划阶段

一是将业务部门成员纳入项目规划体系,不仅由业务成员提出大体需求,更应该培训一批业务成员了解基础信息科技知识,加入到系统设计的整体规划中,与外包人员、信息科技部门成员一共决定系统的各类细节。二是落实内控制度,做到“逢项目、先评估”,全面评估外包商的资格准入情况,如外包商资质、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市场评价等,以保证外包商可长期持续提供服务保障。充分发挥信息科技三道防线作用。

2、实施阶段

一是严格执行外包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外包人员使用的信息资产,经内部审计审批后对其进行最小授权。对外包人员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提高风险管理意识。二是关注项目开发质量,业务部门人员驻点参加外包开发,对重要系统的开发交付物进行源代码测试和安全扫描,三是内控合规部门对服务商进行安全检查,判断其经营状况。

中小银行发展趋势篇2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各银行业存款资金的变动较以往呈现出变化较大的特征。而如何利用政策调控方式充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发展存款业务,增强存款稳定性,防范经营风险是一个值得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存款普遍快速增长,因同业和理财业务的不断创新发展,存款增长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征。为此,2014年9月银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月末存款偏离度不超过3%,防止银行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这一政策的出台一方面可以降低存贷款波动带给货币政策的干扰;另一方面能够抑制银行存款“冲时点”的行为,减少短时间内市场资金的剧烈波动,降低银行流动性风险。

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建立和规范存款保险制度,有效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完善我国金融安全网,人民银行起草了《存款保险条例(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存款保险制度又称存款保障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权益的重要措施。存款保险制度地建立,一方面大大增强了中小银行的信用和竞争力,为大、中、小银行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推动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同等竞争和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通过加强对存款人的保护,可以有效稳定存款人的预期,进一步提升市场和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性。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要求,2015年起,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纳入存款统计口径,包括证券及交易结算类存放、银行业非存款类存放、SpV(资产证券化中的特定目的机构)存放、境外金融机构存放等,明确了同业存款纳入存款统计口径。

二、保山市银行业存款发展变化趋势

近几年来,保山市加快实施转型跨越发展战略,全市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出了信贷支持与保障作用。而作为信贷资金主要来源的存款,其稳步快速增长为落实国家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基础。随着保山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生态环境的逐步改善,全市银行业存款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结构也发生了明显改变。

(一)银行业存款起伏波动趋势较为明显

2014年以来,保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央行流动性管理和调控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各项调控政策,切实加强自身流动性资金的管理,保持合理的融资规模,同时,根据新出台的政策调控要求,切实加强存款偏离度管理。增强存款稳定性,在这一政策背景下,保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资金的变化趋势较以往呈现出波动较大的特征。从各项存款整体变动的趋势上看,2014年,保山市各项存款10月下降幅度较大,2月、3月、6月、7月和11月存款增幅较大,4月、5月、8月和9月存款增势平稳。从存款增长情况看,6月份,保山市各项存款环比增加了30亿元,增长5.09%;11月份,各项存款环比增加15.83亿元,增长2.54%,这两个月的存款呈现高位运行态势。从存款减少情况看,10月份,保山市各项存款环比减少9.82亿元,下降1.55%,存款呈现大幅回落趋势。从存款总体变动情况看,1~12月,保山市各项存款呈现波动起伏较大的特征。

(二)单位存款增势总体平稳,呈现短暂性波动特征

2014年以来,保山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稳健货币政策调控的相关要求,紧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合理把握信贷投放的节奏和力度,积极助推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增强了企业的资金实力。从单位存款变动发展趋势看,2014年,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2月、3月和6月增长幅度较大,而10月份下降幅度较大,其余各月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从增长情况看,6月份,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环比增加20.12亿元,增长9.03%,存款增量达到最大。从减少情况看,10月份,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环比减少5.66亿元,下降2.34%,存款呈现出回落趋势。从单位存款总体情况看,1~12月,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在平稳运行中呈现临时性波动特征。

(三)财政存款呈现持续性波动趋势

从财政存款变动趋势看,2014年,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3月份和12月份下降幅度较大,4~6月,财政存款连续呈现下降趋势,7月份,财政存款呈现回升趋势,增长幅度较大。从增长情况看,7月份,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环比增加8.15亿元,增长141.25%,存款呈高位运行态势。从减少情况看,3月份,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环比减少6.38亿元,下降44.68%;12月份,财政存款环比减少10.54亿元,下降42.59%,这两个月存款呈现大幅回落趋势。4~6月,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呈现持续性小幅下降趋势,8~10月,财政存款则呈现起伏波动趋势。从财政存款总体运行情况看,1~12月,保山市金融机构财政存款持续性波动特征较为明显。

(四)储蓄存款呈现短暂性波动趋势

1~12月,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体上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增速较为稳定,占比稳步提高。但从月度增长情况看,全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在6月和10月两个时点上呈现波动较大的特征。其中:6月份,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环比增加10.28亿元,增长2.87%,增量较大,储蓄存款处于高位运行,而10月份,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环比减少3.17亿元,下降0.84%,储蓄存款增速首次呈现回落。从储蓄存款总体增长情况看,1~12月,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体上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三、保山市银行业存款波动因素分析

从存款发展趋势看,保山市存款波动既有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原因,又有政策调控、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及社会融资方式转变等方面的因素。总体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管政策调整和实施对存款波动产生一定影响

自9月份以来,央行、财政部、银监会联合《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要求商业银行不得采取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或高套利率档次、通过返还现金或有价证券、赠送实物等不正当手段和方式来吸收存款,同时,商业银行应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约束月末存款“冲时点”,月末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在此政策调控和指引下,保山市各金融机构按照要求,进一步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改进绩效考评制度,设立存款偏离度指标,约束存款“冲时点”行为,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促进相关业务规范健康发展。受此影响,9月份,保山市银行业存款增势平稳,10月份,存款则呈现大幅回落趋势,环比减少了9.82亿元;而12月份,保山市银行业存款环比减少了1.86亿元,呈现小幅回落趋势。总体上看,银行业存款季末冲时点现象有所缓解。

(二)银行自身信贷管理模式对存款波动产生一定影响

在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政策出台之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实行“以存定贷”的信贷管理模式。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实施“增量存贷比”管理,即将贷款增量与存款时点增量挂钩,根据前期(通常为前一个月)的存款增长幅度确定当期的贷款计划和规模。在这一信贷管理模式的压力下,各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加大吸收存款力度,集中安排理财产品赎回等多种手段在月末、季末等考核时点使存款实现大幅增长,而这些突击性增加的存款往往缺乏稳定性,随时会从银行体系内流出,从而造成存款呈现持续波动的特征。受此影响,3月、6月等季末时点,保山市银行业存款呈现大幅增长。

(三)企业融资方式短期对存款波动产生一定影响

近几年来,为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改善企业融资环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各地方政府不断调整和优化融资结构,积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股票、债券等方式的直接融资,积极发展企业股票、债券、信托、租赁等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在这一发展趋势下,6月份,保山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发行18亿元公司债券,对企业进行债券融资。受此影响,保山市金融机构单位存款环比增加了20.12亿元,环比增量及增速均创历史新高,短期内使存款呈现高位运行态势。

(四)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及股票分流等因素对储蓄存款波动产生影响

今年以来,由于理财产品、基于互联网的货币市场基金得到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理财及储蓄方式及观念,极大冲击了银行的传统存款业务,对居民储蓄存款短期内产生了分流效应,受此影响,居民储蓄存款也随着出现短暂性的波动。1~12月,储蓄存款占各项存款的比重从年初的62.16%下降年末的59.63%,下降了2.53个百分点。此外,自三季度以来,a股行情明显回暖,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储蓄存款波动产生了影响。总体上看,2014年以来,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体上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增量较小。截止12月末,保山市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比年初增加41.89亿元,新增额同比减少11.25亿元。

四、政策调控引导下银行业存款发展需关注的问题

(一)大型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由于社会公众对限额赔付制度以及赔付效率的担忧,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大型银行存款较安全的认识,可能会出现存款从中小型银行向大型银行,从农村金融机构向城市商业银行转移现象。这将会给中小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正常经营带来一定程度影响,甚至造成支付困难、挤兑,对其流动性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从中长期来看,小型银行很可能通过大幅提高存款利率应对存款搬家吸引储户,从而带来存款资金成本大幅上升。同时,中小型银行和农村金融银行由于风险相对较高,在实施风险差别存保费率情况下将缴纳更多的保费,经营成本显著增加。考虑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利差收窄以及互联网金融等挑战,各种压力叠加下中小型银行的盈利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

(三)金融脱媒对商业银行存款高增长的可持续性影响较大

目前,我国银行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经营环境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社会投融资方式转变的影响,存款逐步向银行外体系流动,金融脱媒态势凸显。金融脱媒一方面它是推动金融市场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它使商业银行面临着储蓄结构分化和新型投资工具出现的挑战,经营管理压力日益增大。从实际情况来看,2014年以来,全市银行业普遍感受到资金脱媒压力,存款资金逐渐向高息资产流动,对传统银行负债业务产生较大冲击,存款高速增长或将难以为继。

五、政策调控引导下银行业存款业务展的政策及建议

(一)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增强存款稳定性

一是进一步树立审慎经营理念,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科学的指标管理体系。要摒弃以月末、季末时点数据进行业绩考核的不科学做法,切实落实月度日均存款的统计制度,并按照月度日均存贷款监测流动性水平、考核存款任务,防止银行员工由于存款考核机制不完善而引发的违规行为,确保存款市场有序竞争和流动性的稳定。二是各金融机构及上级主管行要根据地方经济增速合理设定属地银行机构的存款考核指标,认真分析资金流向,根据资金流的分布,逐步形成一个不断延伸的循环网络。同时,注重负债的动态管理,增强吸引稳定存款的能力,不断创新,改进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银行,切实增强存款稳定性。

(二)加大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增强资金来源能力

一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通过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以金融产品为纽带,不断增强和拓展客户能力。同时,要积极改善存款结构,摆脱过度依赖单位派生存款的局面,切实增强存款的稳定性。二是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通过金融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引导企业合理运用资金,为企业提供理财等创新中间业务,切实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在实现银行和企业经营效益双赢的同时,促进单位存款稳定增长。

(三)加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一是完善监管体系。监管部门应严格控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加强对理财产品、销售和理财风险的监管,对理财产品的规模要严格把关。同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信息披露的内容,及时披露经营状况、资金流向、财务状况等信息。二是加强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监管部门要重视对商业银行风险的监控,对银行所发行的理财产品进行严格的风险监测和审批,对银行本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定期测评,保证银行系统具有稳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中小银行发展趋势篇3

一、银行业“营改增”的必要性

从现阶段来看,商业银行“营改增”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因为,营业税本身就存在着一些弊端问题。如,累计税负、重复课征等等。同时,不允许银行抵扣部分增值税进项税额,最终造成了增值税抵扣链条的中断。此时,若加快“增改增”政策实施步伐,有利于借助增值税的税制优势,解决营业税的缺陷问题[1];

第二,因为,增值税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自2012年1月1日“营改增”试点建设工作开始后,产业链减税效果越发明显。即在2011年“营改增”政策试点方案后,上海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铁路运输业、邮政业、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均开始尝试推广“营改增”。如图1。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加快银行业“营改增”政策实施步伐,可更好的顺应营改增趋势发展要求;

第三,在p2p、股权众筹等新型金融业态涌现的背景下,中小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份额逐渐缩小。此时,若实施“营改增”政策,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水平,改变商业银行竞争劣势的局面。

二、营改增对中小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的具体影响

“营改增”是中小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但它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税务制度方面。即在改革之前,中小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所提供的基准利率确定自身存贷款利息利率。在?@种税务体制下,将由商业银行自身承担部分营业税,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负担。“营改增”改革后,商业银行的利润核算刨除了营业税金和附加项。这样一来,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费用支出,满足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经营需求;

其二,经营制度方面。即在“营改增”政策实施背景下,原有的经营方案已经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的各种业务开展需求。因而,需要根据“营改增”特点,对业务关系进行重新确立,由此保证银行的经营制度可顺应“营改增”发展趋势。贷款业务、中间业务、投资业务、金融商品转让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在改革后,银行贷款利息收入中增值税的缴纳可不缴纳逾期90天的以上的利息。所以,减少了相应的税额。而从中间业务角度来看,直接收费金融服务中的佣金、酬金、服务费、经手费等等,可以考虑税负转嫁。这种方式,可帮助商业银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2];

其三,银行成本方面。即在改革后,进项抵扣范围被扩大。所以,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可考虑把无形资产、装修费用等各项费用列入到进项抵扣中。这样一来,固定费用的实际支出就会因此减少,最终有利于商业银行的利润有所增长。

三、中小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营改增后的经营

中小银行发展趋势篇4

关键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趋势

个人理财(Financialplanning)是指由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客户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顾客的希望、要求、目标等,为顾客制定投资组合、储蓄计划、保险投资对策、财产继承及经营策略等财务设计方案,并帮助客户施行的过程。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们对理财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这意味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步伐,未来几年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将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一、个人理财市场环境的优化将推动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1.外资金融机构大举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将促使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实现质的飞跃。外资银行于2006年12月31日开始陆续进入中国市场。从国际经验来看,个人理财业务将是中外银行争夺的焦点。外资银行拥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而中资银行拥有庞大的存量客户群体和对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入了解。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国内金融机构将加大对个人理财业务软硬件建设的力度,个人理财业务将从咨询建议上升到实质性的规划和操作层面,实现个人理财服务质的飞跃。

2.投资市场环境的改善将扩大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空间。股权分置改革和证券业务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股市的结构性缺陷,扭转了股市长期低迷的局面。与此同时政府大力规范房地产市场,抑制楼市炒风。在人民币利率和汇率制度改革方面,在稳健中有加速的趋势。这些政策和举措使得投资渠道、投资产品和规模相应扩张,极大地增强居民个人理财的愿望和参与程度。

3.混业经营趋势的不断强化将从体制上推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2005年4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确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为首批直接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银行;2005年9月29日,银监会正式公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使我国金融业务混业经营的趋势进一步明朗,预示着我国金融市场格局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革。另一方面,加入wto和开放金融市场后,国际金融混业的模式从外部波及我国,金融混业经营将从体制上大大地促进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二、国内商业银行及时适应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趋势的转变

1.从单一的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转变。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个人金融需求的多样化,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范围逐步拓宽,品种逐步丰富,除向客户提供传统的银行业务外,国内银行已经逐步向着为客户提供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甚至黄金买卖等金融服务,各类支付结算业务以及理财规划服务等金融产品综合服务平台的方向转变,客户可以从银行获得一揽子金融服务。加入wto和开放金融市场后,国内银行将充分依托渠道优势,进一步深化与同业合作,整合服务资源,搭建完整、统一的个人理财综合业务平台,为个人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

2.从单一网点服务向立体化网络服务转变。银行个人理财服务渠道未来的发展将不受营业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能提供24小时的银行服务,传统的分支网点数量比重逐年下降。客户对银行服务渠道的选择日益向安全、快捷、方便等方面发展,个人理财网络的发展趋势是一个随时、随地可进行个人理财服务的立体网络。自助服务、电话银行服务、网络服务将进一步整合服务系统平台,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向个人客户提供3a(anytime、anywhere、anyway)理财服务。

3.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服务转变。作为金融业竞争发展新趋势的金融品牌竞争,正越来越受到各家金融机构的重视。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步深入,各家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了自己的品牌。个人理财面对的是广大个人客户,因此,个人理财品牌将进一步体现出个性化、情感化、人文化的发展趋势,体现银行服务的准确定位、文化内涵。个人理财品牌一旦在用户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就会大大提高金融品牌的附加值和银行的商誉。

4.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变。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银行逐步引入市场细分理念,以目标客户为基础,有差别地、选择性地进行金融产品的营销和客户服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重点优质客户。因此,商业银行将逐步对客户服务实行分流,低端客户主要使用电话、网络、自助设备等自助服务,而高端客户则主要通过客户经理实行“一对一”服务。个人客户经理制正以其服务的全面性、主动性及人性化特点,成为各家商业银行吸引黄金客户的重要服务手段。

5.从无偿服务逐步向收费服务转变。商业银行提供服务会发生一定的成本。银行作为企业,依据服务成本和市场竞争情况合理地收取费用,为投资者带来回报,是无可非议的,也将进一步体现银行服务的价值。从客户角度来讲,付出费用就要获取相应价值的服务甚至超值服务;从银行角度来看,既然实行了收费机制,就要通过提供优质服务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与满意度。

个人理财业务是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金融创新而诞生的。人民群众日益殷实的小康生活,为个人理财业务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个人理财业务已逐渐成为国内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主要领域,凭借银行服务网络和科技手段的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呈现组合化、品牌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商业银行将加大创新力度,完善个人理财服务体系,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彦: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和趋势[J].大众商务,2009,(2)

[2]刘素琴: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发展[J].消费导刊,2008,(9)

中小银行发展趋势篇5

一、房企入股银行的现状

1.至少有23家房企入股银行

房企入股银行源远流长,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有泛海控股集团和香江集团等民营房企入股民生银行和广发银行。但是房企真正“批量”进军银行业是从2007-2008年开始的,以重庆农商行为代表,一批地方房企开始入股银行。2013年以来,房企又掀起一轮新的入股银行热潮,特别是万科、恒大、新湖中宝、冠城大通、中天城投、合生创展等龙头房企和品牌上市房企纷纷入股银行,成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事件。

截至目前,根据市场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已有至少23家国内房企“涉银”。具体名单如表1所示。

2.入股的银行以中小型地方商业银行为主

从房企入股的银行类型来看,多数以入股中小型地方商业银行为主,包括城市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这些银行多是由当地的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机构改制而来,在改制组建过程中,房企等民间资本顺势步入金融领域。

少数涉足银行较早的房企,如香江集团、鲁能集团和泛海控股集团等,参股的银行多为规模较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广发银行、民生银行以及交通银行等,但股份比例不高。

3.入股银行的方式以发起股东和认购增资扩股方式为主

通过分析23家房企入股银行的方式,概括共有5种:发起股东(48%)、认购银行的定向增发和增资扩股(30%)、银行重组(9%)、公开市场收购(9%)和参与ipo。可见,担当城商行的发起股东和认购增发股份是房企入股主要方式(见图1、表2)。

二、房企入股银行的六大原因

1.政策鼓励:国家逐步放开民间资本进军银行等金融领域的限制

政策上的支持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到金融领域。2012年,银监会又接连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有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降低民间资本进军银行业的政策障碍。特别是2013年以来,中央又先后强调要“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正是国家不断降低限制门槛,大力鼓励民间资本进军银行业的政策举措,为房企入股银行,进军金融领域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2.机遇稀缺:各城市银行相继成立急需社会资金,入股银行具有一定的战略投资价值

近些年随着银行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地方中小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据银监会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44家,农村商业银行337家,村镇银行876家(800家已开业,76家在筹备中)。如此数量巨大的中小银行相继成立,需要大量的社会资本介入。截至2012年,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为54%;村镇银行股本中,民间资本占比超73%。而同时各类商业银行在经营压力加大背景下,也急需机构投资者介入。据普华永道与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3)》显示,超过七成银行家对未来三年银行的收入及利润增长预期有所下调。政策的支持与现实的考虑,使得房企与银行一拍即合。

3.具备实力:房企发展迅速,相对财大气粗,拥有一定的资本

随着过去十年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2013年,有万科、绿地、保利等7家房企的销售金额超1000亿元,超500亿元的有4家,超300亿元的有10家,超百亿的企业有70多家。与其他行业企业发展相比,房地产企业已摇身一变财大气粗,拥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成为促进各地方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4.融资趋紧:融资环境日益严峻,入股银行一定程度保障渠道畅通,降低成本

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对资金的需求量十分巨大,但近些年国内融资环境都变得日趋严峻。特别是去年6月份爆发流动性紧张以来,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严控态势。各银行纷纷收紧额度、拉长审批流程和提高贷款利率,通过银行来融资的难度加大。而房地产信托、基金等方式的融资成本更高。进入2014年以来,房地产领域的贷款仍保持紧张的局面,并未出现以往年初信贷较为宽松的态势。甚至,近日兴业银行等部分商业银行传出暂停房地产供应链金融业务融资、房地产夹层融资及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消息。在这种国内融资环境日益趋紧、难度增大和成本提升的态势下,部分房企入股银行,可以利用银行的牌照为自己融资,委托贷款和表外融资也是非常高效的融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拓宽融资渠道,能优先保证贷款按时到位,同时降低融资成本。

5.战略布局:房企多元化发展战略以及为房地产衍生服务提供金融支持

房地产企业的发展一直存在着两种道路选择:专业化和多元化。两种方式的孰优孰劣,见仁见智,在不同企业和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选择。以万科为例,作为我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一直专注于住宅领域的开发,直到2010年开始进军商业地产,2013年又参股徽商银行,布局银行业。万科对于入股徽商银行曾明确表态:参股银行属战略性入股,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公司客户在金融服务方面的需求。万科最近两三年一直在筹划为其管理的社区提供金融服务,入股后将侧重徽商银行所在的华中地区,主要为万科所管理的社区提供网上银行和零售银行等各类服务,从而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向城市配套服务商的企业转型。恒大入股华夏银行也是恒大集团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从体育到饮用水,从医院到银行,恒大的多元化布局正在初步形成。

6.国际趋势:房地产金融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国外发达国家看,房地产业本质上属于金融行业。以美国为例,通过Reits、mBS等金融工具,将房地产产品证券化,最终以金融产品的形式在市场中流通和买卖。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房地产企业向金融业融合主要有3种思路。第一种是通过入股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这不仅可以让企业获得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同时可以通过与金融机构深度合作挖掘潜在商机;第二种是向资产管理者转型,即“凯德模式”,通过资产与物业管理获取服务收益;第三种是向财务投资者转型,通过入股优质地产公司或项目以获得股权收益。

中小银行发展趋势篇6

编者按:在国内商业银行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资本运作,推进国际化运营的背景下,海外并购将是实现银行各类战略目标的一条可选捷径。事实上2007年以来,国内一些大中型商业银行已经掀起了新一波的收购浪潮,在此之中显然也有许多战略亦或操作层面的东西值得后来者学习与借鉴。为此,本期特组织了一系列文章,力图通过展示各路专家的最新见解,抛砖引玉,为势必到来的更多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活动提供可能的智力支持。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银行业也正加速向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战略目标迈进,这种国际化经营的发展进程蕴含着我国银行业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全过程,外资银行的“引进来”与我国银行的“走出去”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全景。对中国银行业而言,通过在国内市场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与合作,自身在经营制度、机制、方式、规则等方面日益与国际接轨,国际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有了很大提高。然而,全球金融一体化和国内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客观环境要求中国银行业必须选择多样化、风险分散化的经营战略,在有效巩固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积极发展海外业务,主动参与国际银行业的竞争与合作。在经济金融一体化增强的背景下,如何审时度势,科学地、积极稳妥地制定自身的海外并购战略,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与增强国际竞争力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

以海外并购推进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

在当今经济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银行业国际化经营趋势使得大规模的银行跨国并购风起云涌,银行业务综合化和组织体系集中化趋势进一步加剧。为了逐步融入世界金融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并为国内客户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贸易活动提供全过程的金融服务,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国银行纷纷发展跨国经营。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银行的海外机构发展已初具规模,截至2006年底,中国工商银行等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总资产达2267.9亿美元。国有商业银行在美国、日本、英国等2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47家分行、31家附属机构和12家代表处。但与国际领先的跨国银行相比,中资银行海外业务的服务对象基本上还是中资机构和华人华侨,业务品种较为单一,在国际市场上处于边缘化的地位。究其原因,固然有体制、机制以及战略等多方面的因素,但从国际化经营的方式上来看,中资银行在发达国家或地区设立分行或者子行具有较高的进入门槛。与设立分支机构相比较,并购更容易让中资银行进入到壁垒较高的发达国家市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近年来我国较少通过并购的方式来推进国际化经营也是制约我国银行海外业务发展的主要原因。

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并购是现代商业银行提升综合化和国际化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扩大银行规模和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在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大银行进行全球扩张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手段。从国际银行并购的实践来看,并购对银行经营的意义在于:第一,并购能够迅速增强银行的资本实力,是银行扩充规模的最佳和最快的途径,是银行进行业务扩张最便捷的方式。根据国际经验,银行规模与客户信任度以及市场占有率呈正比变化,规模大小对银行获得竞争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纵观当今全球l00家大银行,几乎都是通过大规模的并购迅速壮大的。如果以汇丰金融集团为例,我们可以发现汇丰银行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收购史,正是通过并购重组,从而扩张自己的金融服务领域,使其由一家注册在香港的地区性银行扩张为全球性银行(见表1)。又如建设银行收购美国银行持有的美国银行(亚洲)后,建行在香港的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客户贷款从原来的第十六位升至第九位。第二,并购能够通过经营、管理和财务上的协同效应,大幅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例如l999年德意志银行并购美国信孚银行后,其每股收益从l998年的3.5欧元上升到其后两年的5.05欧元和9.02欧元,净资产收益率同比增长39%;并购后的第二年,投资银行部门创造了整个机构50%的利润,而两年前投资银行业务的利润仅占整个机构的29%。第三,通过跨国并购可以实现经营风险的分散。对于并购银行来说,它兼并收购的目标银行所处地理范围和业务领域范围越广,其承担的系统风险越小。如花旗集团的分行、附属机构和参股银行遍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而对于被并购的银行来说,参股的外资银行越多,其股权配置机制越趋于合理与公平,这也是各国商业银行积极引进多个外资战略合作伙伴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7年以来,工商银行并购澳门诚兴银行、购入南非标准银行股权,民生银行参股美国联合银行,国开行战略入股英国巴克莱银行等收购案不断增多,国内商业银行纷纷通过收购或者并购的手段不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拓展自身业务的范围(见图表2)。种种迹象表明,随着金融市场全面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我国银行业的两极分化程度将不断加深,中资银行正在兴起一轮前所未有的市场化并购浪潮。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在当前流动性过剩与资产规模扩张的背景下,伴随着中资银行股改上市后资产规模和财务实力的极大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内商业银行将选择通过并购来增强自身的综合化与国际化经营能力。未来几年,银行业的跨国并购是大趋势,我国的金融资本将加速在国际市场的融合。

国际间银行并购的趋势与特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银行并购风潮此起彼伏,“航母”式的新银行不断出现。1997年美国银行兼并了美国国民银行;1998年德意志银行并购了美国信孚银行,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合并为花旗集团,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1999年汇丰集团收购美国利宝集团;2000年Jp摩根和大通曼哈顿合并为美国第二大金融机构摩根大通;2004年摩根大通收购美国第六大银行美一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收购美国第一银行,西班牙桑坦德中央银行收购英国阿比国民银行一举成为欧元区市值最大的银行。2007年以来,仅法国银行业用于并购的资金就达到252亿欧元,达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仅巴黎银行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并购资金就达到了100亿欧元。从整个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发展演变历程来看,主要呈现如下趋势与特征。

并购主体由过去的“弱弱合并”和“以强吞弱”逐步转向“强强合并”。上世纪90年代以前,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国际银行并购主要以“弱弱合并”和“以强吞弱”为主。然而,进入90年代以后,银行并购开始转变为以强强联合为主。日本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后,总资产超过7030亿美元;美国花旗银行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成为美国最大金融集团;瑞士银行和瑞士联合银行合并,资产总额超过5000亿美元,成为欧洲大型银行之一。

并购的区域由过去以国内并购为主逐步走向跨国并购。并购区域由美国延伸到世界各国,欧亚地区以及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国际银行并购的重点战略区域。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直接投资和相互并购成为热点,而且推动了欧盟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跨国并购。其中,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荷兰的国际银行集团、瑞士的瑞士联合银行、英国的巴克莱银行和德国的德意志银行均发生并购活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亚洲金融危机后,各国也纷纷放宽外资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条件,欧美银行大举并购亚洲有经营特色、有发展前景的中小金融机构。仅1998年,涉及亚洲各国的银行并购案例超过100例。

并购形式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横向并购转向混合并购。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银行并购主要以横向并购为主,可以减少同业竞争对手,扩大相关市场份额。随着西方国家金融管制的放松和混业经营的发展,近几年的银行并购出现了混合并购的态势,银行业的经营逐步向全能银行发展。如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以及汇丰集团的全球并购,使其合并后的经营范围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与信托等业务,成为了真正全能化的银行集团。

并购目标和功能定位日趋多元化。近年来的银行并购主要着眼于业务的互补和服务功能的多元化,通过国际化并购来完善银行的服务手段和金融功能,形成新的技术、产品和市场优势,并购的具体目标包括调整结构、争夺市场、降低成本、获取技术等,银行并购趋于务实。如汇丰银行通过收购米德兰银行,奠定了自身在英国主要清算银行的地位;通过收购美国利宝银行,拥有了纽约州最大的银行服务网络;通过收购法国商业银行,扩大了在欧盟的市场并积极推广“财富管理”服务。

并购的方式趋于多样化。当前国际银行并购通常采用的交易方式有两种:现金收购与股权兼并。其中,后者主要包括证券交换证券、证券交换资产和证券交换债权等三种方式。在实际并购交易中,常常出现多样化的并购方式。如工银亚洲对华比富通银行的收购采用了现金收购与股权收购相结合的方式,即在约25.3亿港元的收购交易中,有7.5亿港元以9%的工银亚洲股权支付,其余部分以现金支付。

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战略抉择

海外并购是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的必然选择,中资银行在制定海外业务发展战略中,应遵循三大原则:一是准确把握全球和区域发展环境,审时度势,知己知彼;二是以利润为核心,找准适合自己的业务领域和并购对象进行重点拓展;三是循序渐进,因时因地制宜,科学组织并购整合,有效控制风险。结合国际银行并购趋势,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并购战略。

积极稳妥地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第一,国际化发展是我国银行业共同的战略目标,但并不是所有银行都要跨国经营,各银行要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实施不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第二,中资银行在实质性拓展海外市场时,选择采取何种组织形式进入海外市场要进行多方位的考量,既可能采用设立分支机构、收购兼并或者投资参股等方式的其中一种形式,也可能同时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比如,拥有最大海外机构网络的中国银行,可重点采用资本重组方式,通过整合海外市场资源,实现海外业务的发展;而以国际性银行为发展目标的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等,可采用并购建立控股或参股子行的形式,高起点地进入新的海外市场和业务领域。此外,也要充分考虑海外目标市场的准入管制和业务限制。比如新加坡、泰国与印尼允许外国投资者拥有100%的国内银行股权,菲律宾允许在本国银行中拥有60%的股权等。第三,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并购初期应该以中小银行为主,逐步增强实力。以汇丰银行为例,正是通过“由小到大、逐步推进”的并购重组来扩张自己的金融服务领域,使其由一家注册在香港的地区性银行扩张为全球性银行。第四,银行并购最大的挑战在于并购后的整合问题,只有把人员、业务、企业文化等资源有效整合,才能在不断发展中壮大实力。贝恩管理咨询公司的调查研究显示,80%左右的国际并购失败案例直接或间接源于企业并购之后的整合,而只有20%左右的失败案例出现在并购的前期交易阶段。

从长期战略布局的角度可重点考虑综合化经营的并购战略。综合化经营是当今国际银行业的主流趋势,多元化发展也是经济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当今发达国家的银行业普遍实行混业经营,通过收购兼并、战略性合作或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来开展综合经营。从国外银行业的并购趋势来看,并购形式已由过去比较单一的横向并购开始向混合并购转化,银行业的经营逐步向多功能的“金融百货公司”发展。目前,交通银行、工商银行设立基金公司,平安保险联手汇丰银行收购福建亚洲银行,工商银行通过债转股直接持有长航集团的股份等更体现了监管当局鼓励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思路。那么,中资银行的海外混合并购将可能成为国际化综合经营的首选路径。

实行差异化的并购战略。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条件实施必要的差异化并购策略,应主要着眼于业务的互补、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以及资源的有效整合。首先,从业务的互补上和服务功能的多元化来看,未来的海外并购战略重点可能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并购发展个人零售业务。零售业务以其风险分散、资本占用少、利润空间大等优点已逐步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基础和大部分国际领先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如建设银行收购美国银行持有的美国银行亚洲分行后,获得发展香港业务所需的网点渠道、人员、系统、产品和客户,从而快速搭建起在香港的零售业务平台,增强为零售客户与商业企业提供服务的能力;二是通过并购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可以改善商业银行的整体收益率,增强商业银行的资本实力。其次,从资源的有效整合来看,应注重选择符合自身发展战略和目标的收购对象,包括其市场地位、品牌价值、企业文化以及特有的网络、客户、产品优势、服务经验等。如民生银行收购美国联合控股9.9%股份,原因之一在于联合控股旗下的美国联合银行是全美最大的以华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商业银行,不少管理层人士具有华人背景,这样更有利于双方经营理念和文化的整合。

确立良好的区域发展战略,将并购地域锁定在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中资银行海外收购和投资应多关注新兴市场,比如非洲和部分亚洲市场,因为中国企业更容易驾驭和整合这些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而且新兴市场具有高成长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资银行可以通过设立机构和兼并收购的方式有选择性地进入和中国有互补关系、在文化上认同感较强的高成长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而不是过多专注于欧美发达国家。如工商银行制定了“壮大亚洲、巩固欧洲、突破美洲”的海外扩张路线图,其中将尝试通过兼并重组、股权互换等方式扩大市场规模的区域放在了亚洲和非洲地区,2007年工商银行收购澳门诚兴银行79.93%的股权与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则是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

中小银行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6-0070-05

伴随着银行业的对内对外开放,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尤其是人世以来,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使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经历着快速的变革与调整,并将进一步改变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因此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无疑有助于了解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与发展,更好地掌握商业银行业的发展动态。笔者将以市场集中度作为衡量市场结构的指标,在不考虑进入与退出的基础上,运用1996-2005年间的时序数据,考察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集中度的发展趋势。

一、相关研究

自mason和Bain(1951,1956)开创产业组织理论以来,有大量的文献开始运用该理论来研究市场结构、行为及绩效之间的关系,即S-C-p范式,而市场结构的主要度量指标就是市场集中度,但是市场集中度一直被作为外生变量,对于集中度影响因素的考察以及这些因素如何作用于产业集中度则有待进一步研究。汉纳和凯(1981)发现合并在提高1957-1969年间英国的产业集中度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韦期(1965)解释了合并对1926-1959年间6个美国制造产业的集中度的影响,并且发现内部的增长和退出要比合并对集中度的影响更大。卡布罗(2002)的研究表明,在美国7500张信用卡消费群体中,前10家信用卡公司的集中度达到了20%,由于没有明显的市场壁垒,这种产品市场集中度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差异化。芝加哥学派的Stigler(1968)和Demsetz(1973)认为银行市场集中可能是效率提高的结果。StevenJ.pilloff(2004)认为,正是银行业的兼并和收购活动明显地改变了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国内初期的研究是从宏观金融结构层面涉及到银行产业的分析,从银行产业组织层面进行深入研究的有于良春和鞠源(1999,2000),两学者对中国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种类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测度,全面阐述了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的研究。其后,秦宛顺和欧阳俊(2001)以市场集中度为衡量市场结构的指标,研究了市场结构、银行效率与绩效之间的关系,郭建伟(2003)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程度进行了测度,刘伟、黄桂田(2004)则对运用SCp(结构―行为―绩效)框架及其从行业结构的角度揭示中国银行业主要问题的思路及提炼出的政策含义提出了批评,主张从产权的角度去改革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但是上述文献都没有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集中度)的因素给出说明,而专门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的有于忠、王继翔(2000)和林毅夫、章奇、刘明兴(2004),其中于忠、王继翔运用1986-1996年10年间的数据,对中国银行业产业集中度变化的决定因素作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产权结构及经营效率、期初集中度、产品差异性、市场需求成长率、最低经济规模等因素对中国银行业集中度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新兴商业银行高效运作对集中度的影响最大。而林毅夫、章奇、刘明兴从经济学的角度证实了经济发展水平和要素禀赋结构的特点、发展战略、管制和法律传统都对银行集中度有着显著的影响,金融发展水平提高会降低银行集中度,但这种效应是不太稳定,另外,对外贸易的发展会对银行集中度产生显著影响,而一国的企业、银行国有化程度、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格局并不影响银行集中度。

然而上述研究没有考虑在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的影响,特别是在五年过渡期结束后,市场准入和业务准入全面放开后,外资银行影响不容忽视。另外,银行产业内日益增加的并购行为、改革后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提高也是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需要加以考虑。

二、数据与模型说明

产业组织理论一般认为,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主要包括:新厂商的进入、政府管制、期初集中度水平、最低有效规模、在位厂商采取的策略、市场规模、市场需求成长率、产品的差异性、产业内的并购行为等。然而,自1996年民生银行成立后,中国主要商业银行的布局基本已经形成,新银行进入很少,基本上都是在产业内的重组,如恒丰银行和浙商银行,2001年开业的三家农村商业银行也是在原信用社基础上改制而来,同时,由于于忠、王继翔(2000)的检验显示新银行的进入对结构的影响并不显著,故笔者不将其作为解释变量。同时,由于在中国当前情况下,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因此厂商通过采取定价策略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较弱,故将其纳入期初集中度合并考察。而政府管制和最低有效规模作为进入壁垒亦可纳入期初集中度进行合并考察。

鉴于此,笔者最终将模型设为:其中:

CRt和CRt-1分别表示当期和上一期的市场集中度,取中国最大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各年的资产、存款、贷款和净利润集中度的平均值而得。通常认为两者成正相关关系,原因在于传统S-C-p范式表明集中度与银行绩效之间往往存在正相关关系,将会导致集中度进一步增加,另外,在位银行往往能采取定价策略阻止新银行的进入从而增加集中度,在相反的情况下,期初集中度与当期集中度之间则呈现一种负相关关系。

FB代表外资银行的影响,用外资银行总资产表示。外资银行的进入与外资银行各项业务的扩展会稀释中国商业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导致集中度的下降,故预期其系数为负。

me表示各年发生的并购次数,一般认为并购会增加市场集中度,但是如果并购是发生在中小银行之间,则无疑会增加并购后新形成银行的竞争力,造成大银行业务的流失,并进而导致集中度水平的下降。

mS是市场规模,用各年存款货币银行类机构的存贷款总量之和表示,市场规模的扩大不仅会吸引更多的银行加入,同时也会导致当前产业内各家银行市场份额的变动,故市场规模与集中度之间应该是负相关的。

GR代表市场需求成长率,用各年的存贷款总量增长率表示,较快的市场需求增长率将会导致市场份额的重新分割,该变量与集中度的关系同市场规模与集中度的关系较为相似。

aD为产品差异性,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将造成银行利润水平的差异,处于竞争优势的银行将会凭

借其价格优势与成本优势取得较高的利润,因此,这里用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各年营业费用之和比上人员数之和表示,产品的差异程度越大,集中度水平将越高。

eFF是效率变量,该变量由采用CeS生产函数(不变规模弹性生产函数),根据数据包络方法(Dea)测度出的技术效率平均值表示。如果前四家银行的效率较高,集中度与效率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相反,如果其他银行的效率较高,则呈现负相关关系,在中国当前情况下,股份制银行的效率较高,因此效率变量的系数预期为负。

在笔者所使用的数据中,外资银行资产项来源于各年度的金融年鉴,银行并购数来源于个人进行的统计,其他使用的数据均来自于欧洲金融信息服务商BureauvanDijk与银行业评级机构FitchRatings合作开发的BankScope数据库。

三、实证结果及趋势研究

通过对上述模型的第一次拟合,发现拟合优度极高,并且以较小的p值通过了F检验,但是mS,aD变量均没有通过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极高的R2(拟合优度)值和较小的p值意味着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的问题,因此,在剔除t值较小的mS变量后,进行第二次回归,发现aD项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于是,在剔除aD项后进行第三次检验,发现总体的拟合优度很高,F检验显著,并且各个变量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回归结果见表1)。

从表1的各次回归结果可以看出:

期初集中度CRt-1对当期集中度的影响为负,这一结论与于忠、王继翔(2000)的结论一致,也符合赵旭、蒋振声、周军民(2001)“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与利润率不相关”和秦宛顺、欧阳俊(2001)“市场结构与银行绩效之间并无显著的统计关系”的结论,大银行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集中度并不能带来其利润与市场份额的增加,大银行亦不能采取有效的定价策略阻止新银行的进入和业务的流失。

外资银行资产FB的系数为负符合预期,外资银行以其丰富的银行产品,先进的风险管理水平,将会造成国内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的流失,稀释市场集中程度,但是在目前情况下,这种影响较弱,不过,随着2006年底5年过渡期的结束,人民币业务的放开,外资银行影响可能会得到强化。

me的系数为负,并且对集中度的影响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国当前的银行并购,大多发生在股份制和城市商业银行之上,如1999年光大银行整体收购原中国投资银行;2001年浦发银行收购浙江瑞丰城市信用社,兴业银行收购浙江义乌市商城城市信用社,10月国际金融公司入股南京市商业银行;2003年招商银行收购盘锦市商业银行;2004年兴业银行收购佛山市商业银行,汇丰控股收购交通银行19.9%的股权;2005年渣打银行买下渤海银行的19.9%的股权。这无疑会增加股份制和城市商业的力量,强化市场竞争,故对其集中度的影响为负。

市场需求成长率GR与集中度呈负相关,且最为突出,这与林毅夫、章奇、刘明兴(2004)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市场规模与市场发展阶段是决定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的重要因素,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由资源约束型向需求约束型转变,经济起飞,金融资产快速膨胀与金融深化程度日益提高,中国的商业市场结构必将经历深刻的变化。

产品差异性aD与集中度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相关关系,这集中表明当前中国各银行产品或服务严重趋同,银行间的竞争仍停留在较低层次上,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不足,各银行构建其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的能力较弱。

至于效率变量eFF,其系数为负,反映了当前四家国有银行的效率较低,在当前中国各类银行效率比较中,股份制银行的效率最高,而一些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也要高于国有商业银行,根据张健华(2003)对2000-2001年间51家商业银行效率的计算,扣除不良贷款后排名,四家国有银行中只有中国建设银行进入前20名。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可能会进一步下降,但是从2001-2005年中国商业银行各个项目上来看,存在着背离的现象。其中,资产、存款、贷款三项的CR4集中度与2001年之前的趋势保持一致,呈下降的趋势,净利息收入集中度变化不大,略有下降,而净利润的CR却有上升的趋势。

此种现象是由于在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传统银行业务的进入壁垒比较小,可复制性较强,同时由于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及“软信息”的存在,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在传统业务上不具有比较优势。另外,由于对不良资产处置进程的加快,导致其传统业务与总资产不断下降,可以预期我国商业银行业总资产、存贷款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下降。而净利润集中度的上升,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使得其效率与绩效有较大改善,表外业务的发展使得国有商业盈利能力增强,2001-2005年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不断上升,同时采用Dea方法测算的国有银行效率值也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另一方面表明中国银行体系内存在着大量低效或无效资产,以2005年为例,前10家银行的资产份额为72.288%,占净利润的比例为94.1%,这意味着余下的27.712%的资产只产生大约6%的净利润,如果再分别加上农行(2005年平无资产收益率为0.02)的资产份额13.837%和占净利润的份额0.72%,其结果是接近41.5%的资产只产生不到7%的净利润。

可见,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仍将会有一个下降的过程,但是这种下降不会一直持续下去,随着中国经济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由直接向间接方式转变,下降的趋势可能会发生扭转,这种扭转主要体现在三个因素上: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的提高;利率市场化赋予大银行以更有效的定价策略进行竞争;大银行对中小银行的并购。但是这种由下降到上升的过程持续的时间难以确切地预知,它将取决于中国经济金融市场化的深度与速度。这一趋势也符合国际银行业在纵向上的发展规律。tschoegl(1982)发现20世纪70年代所有国家的银行集中度都下降了。Bayerandmote(1985)调查了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英国和美国在1930-1980年期间的银行业集中趋势,发现加拿大、德国和英国的集中度下降了,日本的变化不大,而美国、法国有所上升。StevenJ.pilloff(2004)发现美国最大10家银行资产和负债集中度分别从1980年22%和19%上升到2003年的46%和41%。以欧洲为例,结合Baverandmote(1985)的研究可以发现1930-1999年间英国和德国银行业集中度经历了较为明显的由下降到上升的过程,与此相似,这种趋势可以在比利时、法国、希腊、爱尔兰、卢森堡等国集中度发展过程中得到证实(参见表2)。因此,结合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规模,可以认为中国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必将经历一个由分散到集中的过程。

四、小 结

中小银行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银行监管框架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影响

一、我国现行的银行监管框架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体系主要由外部监管、社会监管、行业自律、内部监管四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监管当局的监管,这是最高层次;第二层次是社会监管,即由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级机构对银行做出评估;第三层次是行业自律,一般由银行业协会监管;第四层次是银行的内部监管,即为银行通过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来规避风险,保障安全。

(一)政府部门监管

1.银监会的监管

银监会于2003年4月28日成立,其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审慎有效的监管,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增进市场信心;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的了解;努力减少金融犯罪。

2.国家审计署的监管

国家审计署对商业银行实行外部监管的基本目的也是维护和促进商业银行的安全与稳定。

3.财政部的监管

财政部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主要表现在对商业银行的财务监管上:制定和修改金融会计、财务制度;财政部通过制定和修改商业银行的会计、财务制度,规范商业银行的财务收支活动,维护和促进商业银行安全和稳定运行;对财务制度执行予以监督。

(二)社会监管

社会监管主要是由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按照公认的审计准则,对银行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公正性进行审计,并提出审计报告。

(三)行业自律

行业自律主要是由中国银行业协会来操作。银行业协会实行行业内的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保护行业共同利益并促进行业共同发展。主要是通过建立行业规范、行业标准,指导行业走规范诚信发展道路;通过建立举报监督系统,强化会员单位和行业的自律和互律,并对违规会员单位做出自律性处罚,维护和提高行业的整体利益和社会形象。

(四)内部监管

内部监管是通过一系列组织机构、岗位责任和操作规程,建立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借以控制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其着眼点在于促进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运行,保证银行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防范经营风险。商业银行内部监控石油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等实施的自我监管。

二、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现存的监管体系及问题,借鉴各国成功的经验,个人认为我国银行监管的发展有如下趋势。

(一)更加重视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目前,我国银行监管中社会监管还比较少,英国银行监管当局在监管实际中把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交给社会中介机构去完成,而自己集中精力于风险的辨别。美国的银行监管虽然不要求各个银行必须接受社会监管,但各大银行都委托社会执业机构进行年度审计,以获得公众的认可。

(二)加强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管

随着服务手段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网络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银证转账等在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没有一部与之配套的法律对这些业务进行相应的法律规范,这一方面不利于银行类机构业务电子化的发展,也加大了相应的经营风险。

(三)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

当前,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化的基本趋势,这在客观上推动了金融监管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如果说分业监管强调的是对不同金融领域分别监管的话,那么,随着1999年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废除和同时覆盖所有金融领域的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的建立为标志,混业监管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监管发展的主流。我国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中,银行的混业经营也应该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混业监管也是我国银行监管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现行监管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下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鉴于我国银行业的监管现状及其可能的趋势,在金融危机之后不可否认的是对银行业的监管是会越来越严格,一旦商业银行出现违规现象,对其的处罚肯定是非常严厉的。因此商业银行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一方面做到符合现行监管制度,同时也要追求自身的发展。所以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促使银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资本管理体制

次贷危机的重要启示,就是单一资本监管是不够的,所以巴塞尔Ⅲ在提高资本要求的数量和质量的同时,还针对银行的流动性、杠杆率等设置了明确的监管要求。同时,严峻的同业竞争形势对资本实力的要求,决定了建立在先进管理技术之上的专业化资本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因此加强资本管理不仅是应对监管的要求,更是关系到银行自身经营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促使银行更加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必须处理好中央银行监管审计、财政部门审计、税务部门审计等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积极配合中央银行等外部机构的审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外冲审计的要求,并根据外部审计结果,适时调整内部审计的对象、范围和重点,以共同发挥审计的整体功能。

(三)加强商业银行合规建设

商业银行高风险的经营特性,决定了合规经营的任务始终相生相伴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全过程。随着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面临金融监管当局更加严格的监管。所有这些,都要求商业银行必须不断强化合规经营,加强合规文化建设,以保证整个运行机体能够始终保持正确的运行方向和运行轨道,始终保持最佳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的风险最小和效益最优化。

(四)做好迎接混业经营趋势的准备

上述已经提及了现在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使得各金融机构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性的金融产品,也论证了我国金融机构可能的混业监管。同时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渐开放;以及国内居民和企业基于金融资产需求的有效多元化和综合性,要求金融机构能提供“一站式”的全程金融服务;与此同时,国内证券业的融资困境,银行业的利润空间缩减,以及保险业的投资渠道狭窄与承保能力下降,使得金融各业纷纷呼吁对分业“松绑”,为混业放行。市场需求推动了银、证、保三业的合作和渗透,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做好迎接混业经营这一趋势。

参考文献

[1]姜建清.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J].中国金融家,2009(04).

[2]张丽娟.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综合经营模式选择及监管研究[J].理论界,2007(10).

中小银行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商业银行;贷款;目标定位;实践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面对国际金融环境所带来的不乐观因素

(一)外向型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

1.汇率方面的挑战。众所周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存在着上升压力。这一压力的形成不仅受到我国长期净出口增速的影响,也受到国际经济政治大环境的作用。

2.贸易壁垒方面的挑战。贸易壁垒主要表现在技术性贸易壁垒方面,其中又以绿色壁垒最为常见。不难理解,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已逐步奉行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在有效规避wto惩戒风险的驱动下,它们必然引入技术性壁垒。这一国际贸易壁垒的引入,直接加大了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的生产技术难度,并同时增大了生产成本。

(二)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1.放贷资金紧缩。近年来的金融危机对于我生产制造行业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由于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趋势,或许在今后的金融风暴中对我国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2.放贷质量难以保证。为了响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各级政府着眼于招商引资一些绿色环保的现代项目。这样做符合国家发展的大趋势,同会给当地行政部门带来业绩需求。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当地的政府会对相关银行施加压力,影响了放贷的质量,对于银行放贷产生了很大的风险。

通过上面两点我们可知,中小型企业与商业银行密切相关,中小企业有个稳健的发展趋势,必然也将带动商业银行的发展。所以,两者只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共同建立一个和谐,诚实守信的循环关系,必将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二、不利条件下的企业融资风险形成的机制分析

1.生产结构升级。主要就是人们的消费结构的转变导致了生产结构的升级,中小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然调整自身的生产结构,从而提升了在销售领域的的地位,进而进军国际市场。

2.低碳发展方向。中小企业的低碳发展方向,使其生存下来的必然趋势,只有符合发展的大趋势,开发新产品,不断提升自身地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会大大的降低企业融资的风险。

三、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目标定位

(一)在现有制度框架内展开创新

商业银行的形式存在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本着为了对客户负责的态度,商业银行的一切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在银监会的监督下,进行各种商业活动。防止其做高风险投资,把客户的利益推到浪尖上。

(二)创新初衷应是提升服务质量

商业银行的目的就是盈利,只有不断的优化自身的服务质量,不断地增加新业务,在投资市场中稳步发展,才会占有一席之地。对于银行的服务高效率高素质,对其内部行为既要高度监管,又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四、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实践模式

(一)引入外部专家团队

对于商业银行由于种种原因吧,对于一些创新型企业进行信贷时,对于考察是一大难题,对于其领域不熟悉,缺少技术把关,对于许多商业活动不能正确的做出判断。因此,在商业银行可以构建由外部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一个专家外部考察小组。这样大大的降低了风险的发生,有助提升在金融界的地位。

(二)建立与政府的沟通机制

由于现阶段我国经济趋势发展的态势,政府对于商业银行的投资方向还是有一些影响的作用。所以,和政府做好沟通很必要,可以大大的降低投资的风险。关于一些相应政策的贷款项目,与政府协调好关系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三)资产结构优化的放款倾向

对于银行内部的监管制度要严格,在放贷选择上要严把关,对于一些发展前景好,能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的,风险小,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企业优先。通过优化放款机制,不断完善业务水平。此外,还要看当地的政府的扶持方向,最终确定放贷的决定。

(四)以项目为导向的团队工作模式

银行的性质决定了贷款的种类繁多,有些贷款项目比较复杂,为了加大监管的力度,必须进行系统的调查。最好组建组建一个内部导向团队。非别对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进行核实,对于借款的的用途,产品的预期效果,等等多方面进行考察,提高自身的监管效率,同时也提升了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商业银行内部监管工作建立的发展方向

对于商业银行内部监管工作建立的发展方向,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1)效率提高方向,体现在有效缩减监管周期,从而提高放贷效率;(2)组织优化方向,通过组织架构的适应性调整,来为建立工作的开展建立职能部门间的配合机制;(3)内控强化方向,以内部控制为基础,建立全过程的监管途径。

总结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我国的经济在蓬勃的发展,企业的种类与数量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正是因为这样企业的扶持离不开商业银行的信贷,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商业银行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政府应该鼓励商业银行的的发展,提供适当的便利。商业银行更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越来越专业化,投资理念明确,监管力度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应运而生,将来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半功劳来自于商业银行。我相信,商业银行在未来的贷款业务会越做越好,定位会更加的准确。我坚信商业银行的明天会更好。

参考文献:

中小银行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业务个人信贷“十二五”规划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6-027-05

一、背景

中国目前处于一个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银行业发展的经营环境在未来也将面临着重大变化。最近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出台,对下一个五年乃至未来20年的经济发展有了一个框架性描述,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点:刺激消费、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这三点和个人信贷三大主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刺激消费与个人消费贷款、产业升级与个人经营贷款、城市化和房贷。因此,在未来可预计的时间内,银行个人信贷业务也必然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从国际经验来看,个人贷款在全部银行贷款中的比重是一个上升趋势(见图2和图3)。利率市场化下,传统高资本消耗的工商企业贷款难以为继,银行纷纷转向个人贷款业务,因为个人贷款具有市场空间大、议价能力强、交叉销售能力强和资本消耗较少等多方面优点。从银行业历史发展轨迹来看,中国银行业也必将经历一轮发展模式的转变。

二、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最优金融结构理论(林毅夫等,2009)认为实体经济特征决定了各种金融制度的安排。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具有不同的要素禀赋结构,这决定了其实体经济的最优产业结构是不同的,而不同产业中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规模和风险特性、融资需求和信息特征,因此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存在系统性差异。因此分析我国个人信贷业务发展趋势必须把握好未来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未来5到10年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将发生诸多重大变化,除了前面“十二五”规划提到的三点(消费代替投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还有两点与金融业直接相关: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化。下面我们简要谈一下上述五大趋势。

(一)利率市场化。利率是宏观经济中最重要的变量之一,其代表了资金的价格。我国早在1996年放开了商业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由此揭开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序幕。经过十多年的渐进式改革,包括同业拆借利率、票据贴现和转贴现利率、国债及公司债的发行和回购利率等在内的大部分利率都已实现了市场化定价,但是最关键的利率--存贷款利率仍未放开。尽管如此,利率体系市场化仍为大势所趋,其结果是: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导致的竞争加剧将极大地缩小银行利差,导致银行利润下滑;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商业银行面临逆向选择、重定价、储蓄分流、债券资产缩小等诸多风险,引发银行倒闭现象。由于我国银行业收入来源的80%以上依赖于存贷利差,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银行业而言,无疑是一场生死考验。

(二)金融脱媒化。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金融工具的推出,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市场融资功能的逐步强化,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尽管银行贷款仍占据了融资结构中70%以上比重,但其下降趋势已成定局。此外,技术性脱媒也正在加速,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在蚕食着银行在支付领域的垄断地位。商业银行必须加快转变传统的经营与盈利模式。

(三)城市(镇)化。我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与全球平均城镇化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为45.68%,全球平均为51.30%,而发达国家城市化率都在80%以上。城镇化率的提高,可以极大地扩张消费市场的需求。近年来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是农村居民的3倍,按照2009年人口基数简单测算,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带动消费增加1100多亿元,城镇化建设通过拉动投资和消费共同作用于经济增长,是我国将坚持的长期战略方向。

(四)产业结构转移、升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向:1.升级传统制造业。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是制造业增加值十分低,仅为日本的1/16,美国的1/10和欧盟的1/6。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中占比只有10%,仅相当于日本1970年的水平。未来产业结构升级大有可为。

(五)消费取资。这是一国发展的必然阶段,除了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消费推动外,中国目前的人口结构也决定了中国目前必然面临一轮消费潮的到来。1963-1973年段出生人口处于人生黄金时期,目前是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最强的阶段,1982-1992年段出生的人口,也将迎来成家立业的阶段,他们大多是80后的独生子女,加之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观念更加时尚开放,一轮消费高峰值得期待。

三、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方向

在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个人信贷业务在我国银行发展壮大中大有可为,并将取代工商业贷款成为银行主要利润的来源。因此,未来个贷业务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抗经济周期性、交叉销售性。我们也将从上述三个角度探讨房贷、消费贷、经营贷等个贷产品。

(一)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最优金融理论告诉我们金融制度内生于经济结构。通过前面对我国未来经济走势的分析,我们认为个贷业务也应顺应经济发展趋势。房贷业务而言,在十二五“规划”中“城市化”因素和人口红利引发的刚性需求推动下,仍是个贷业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房贷业务会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并在全部个人贷款中比重会下降;消费贷款,也受上述两大因素影响在个贷中的比重会持续上升。以汽车消费为例,中国在2009年人均汽车保有量只相当于1990年的韩国,1968年的日本及1950年的美国,车贷市场的潜力也十分巨大。

个人经营性贷款同样潜力巨大。据最新统计,2010年全国中小企业已经突破1000万户,个体工商户3400万户,并且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每年以10%-12%的速度在增长。即使目前领先的民生银行,其商贷通客户也只有11万。小微企业客户融资需求量很大,但80%以上的融资是通过民间借贷来实现的,通过银行融资的部分尚不足20%,银行可以挖掘的余地相当大。

(二)抗经济周期性。银行经营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稳健,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方向也必须稳健,业务抗周期性是稳健经营的一个重要表现。经济出现波动是必然的,如何在变幻莫测的经济环境中使个贷业务在快速发展同时保持稳健的增长一直是个难题。我认为必须根据经济周期变化协同各项个贷业务,并寻求一个最佳比例,使个贷在总体上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具体的,房贷受经济周期影响最大,消费贷款次之,经营性贷款影响最小,因此,在经济处于下降趋势时,应大力降低房贷比重,调高经营贷款和消费贷款比重;在经济处于上升趋势时,应适当调高房贷比重。平衡的业务组合可以分散收入不稳定的风险,如果集中侧重某一业务,其风险可想而知。

(三)交叉销售性。充分发挥个贷业务的“管道”作用,提高个贷业务之间、或与其他零售业务,甚至对公业务之间的交叉销售。国际银行的趋势表明,利用基本账户进行交叉销售将为零售业务的深入提供支持,如富国银行在2010年向每户家庭卖5.70个产品。而招商银行个贷客户在所有统计的9个产品中平均只持有2个产品,如果剔除存款(98%个贷客户在招行有存款),剩下的8种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中个贷客户平均只持有1个,因此可挖掘的潜力十分巨大。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个贷客户和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在保证个人贷款正常还款同时通过交叉销售力争提高客户的综合贡献度。例如房贷和优质经营贷业务客户由于具有稳定的现金流是目前商业银行保险产品力争交叉销售的对象。

四、商业银行个人信贷运营模式

明确方向后,具体的运营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银行的产品往往高度同质化,一种产品的推出,很容易被其他银行复制。如以个人经营性贷款为例,在目前,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推出了面对个体户和中小企业主的经营性贷款,如民生的“商贷通”、兴业的“兴业通”、招行的“生意贷”等等,但唯独民生的“商贷通”一枝独秀,其成功的主要秘诀就是“批量化营销、工厂化审批、标准化作业”模式,有效地控制住了银行的经营成本。可以说,未来银行的竞争就是经营成本的竞争,同一种业务,谁的经营成本低,谁就占领了市场。因此,从经营成本角度,我们认为未来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业务将朝如下三个方向发展:

(一)产品工厂化。个贷业务面对的是成千上万的个体,因此其异质性很强,如果产品不能标准化,成本很难降低。因此,银行必须对客户需求进行分类,对产品工厂化,即所谓“产品工厂”的概念。国外银行经验表明,70%的个人信贷产品各个银行均会涉及。要确立产品优势,必须以标准化的产品模板低成本、快速地实施,从而迅速占领市场,这就要求在全行层面建立产品研发团队,集中开发适合全行的产品;另外30%业务银行应根据自身比较优势,通过建立个性化产品模板来发掘其中的“金矿”,与分行队伍协调,来共同开发定制本地化的产品,因为分行更了解本地客户的需求。根据上面分析,对于一个完整的产品周期而言,从想法的提出到最后效益的追踪的一个理想模式就是:

(二)运营集中化。降低营运成本另一个关键点在于中后台业务的“集中”。汇丰、花旗等国际知名银行已经实现了全球层次的集中,在国内平安集团也建立了类似全国运营中心。对银行而言,运营中心好处在于通过自动化、标准化和规模经济提高运营效率、降低处理成本,并且解放了前台和分行的员工。处于转型时期中国的银行应该逐步建立区域或全国的运营中心,将运营从前台解放出来,使分支行集中提供销售和售后服务。但是目前中国仍实行省级监管体系,运营中心的建立也必然有一个过程。

(三)平台开放化。银行未来应采取开放的业务平台,支持产品开放的外包和集团内部成员开放的第三方产品。目前,大中型银行综合化经营趋势较为明显,许多旗下已经控股了基金、租赁和保险等公司,其旗下很多产品是适合个贷客户的;产品开发外包也一样,银行未来也能像工厂一样进行“贴牌生产”,即只是提出一个产品概念,然后将产品研发等各项工作外包,最后只需系统对接,贴上本银行品牌就可以进行销售。

(四)资产证券化。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约束是“光出不进”,即前台源源不断地接单,而后台缺乏一个合理的信贷转让出口,这极大地限制了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虽然目前已经有了贷款转让市场和少许资产证券化产品,但大多数仍只针对对公贷款产品。个贷产品由于其设计主体众多,实施证券化具有一定复杂性和难度,但在资产证券化大趋势下,何种个贷产品适合证券化,如何构建资产池,如何定价等关键问题仍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从国际上来看,资产证券化标的资产到期时间不能太短,并且在持续期内有稳定的现金流,因此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成为资产证券化的首选资产,消费贷款是下一个证券化目标,而经营性贷款由于期限较短并不适合证券化。具体策略上,可以先从存量的个贷入手,选择证券化的资产池。未来理想模式是把增量信贷资产与证券化结合,即从证券化的目标出发,来评审发放新增贷款,构建增量资产池,在发放之日同时实现证券化的操作。这样就能实现客户与市场的直接对接,不占用银行的信贷额度。

五、个贷业务风险管理模式

银行信贷除了前述业务系统外,还有一个重要系统:风险管理系统。以往的个贷业务以房贷为主,抵押物的存在使个贷风险管理的问题并不突出,但随着个贷业务多元化的推进,尤其是个人经营性贷款在近年的迅速发展,个贷风险管理日益复杂,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十分必要。

风险管理系统基础是数据仓库,就个人信贷而言,可根据业务分类构建,并纳入全行统一的数据仓库,可随时调用客户相关资料信息、宏观市场信息和对公信贷信息。之所以这样,一方面零售业务的风险加权资产进行估计时需要的参数有:pD,LGD,eaD,这些数据的计算都有赖于历史数据;另一方面个人贷款,尤其是经营性贷款,信用驱动因子有时与对公相同。比如,如果我们已知零售池的交易对手就业于石油天然气行业,那么石油天然气行业指标就是该零售池的一个信用风险驱动因子。因为当石油天然气行业不景气时,其从业人员的还款能力很有可能受到影响。在数据仓库基础上,我们可以建立相应的决策引擎来管理风险,由于个贷与对公贷款存在较大的差异,应建立独立的风险计量、定价、监控和预警等工具。当然贷款风险管理也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调用对公风险管理工具也十分必要。因此,一个基本的个贷风险管理系统可以用图8表示(蓝色背景为个贷独有的系统,其他为和对公等业务共享的系统)。

六、银行个贷发展战略路径设计

综合前面内容,我们讨论了银行个贷业务的两个重要系统:业务处理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目前我国银行个贷业务的这两个系统仍相对落后,表现在:1、业务处理系统处理效率较低。首先,营销模式为传统的分支行接单模式。面对成千上万的潜在个贷用户,接单成本居高不下,在庞大的市场上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其次,审批效率低下。对于多数个贷客户,尤其是经营性贷款客户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资金的可获得性,而不是资金成本本身,因此贷款审批效率至关重要。最后,作业标准化不够。个贷客户异质性很强,只有通过作业流程标准化,用做批发的方法做个贷,才能实现业务的迅速发展,而这些恰恰是当前许多银行在做个贷业务时所缺乏的。2、个贷风险管理仍处起步阶段,主要是根据银监会的一些法规要求外加现场检查方式对风险进行定性管理,系统化运用模型定量对个贷风险进行计量才刚刚开始。而国际上做法是,根据个人贷款类别建立不同的贷款池,分别将住房抵押贷款、消费贷款、个人经营贷款等根据业务类型、贷款分池、贷款同质特征资产组合要素纳入SpV资产池来考察风险,在这方面国内银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要达到理想位置,在理论上有三条路径可以选择:销售现行路径、风控现行路径及折中的平衡路径(见图9)。销售先行主要是先进行销售个贷,然后再逐步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管理系统,风控先行主要是先建好风险系统,在进行个贷销售,当然理想路径就是二者的结合,同步建立两个系统。结合我国银行业现状,最优战略路径是:短期应该走销售先行的路径,在中长期内过渡到平衡发展的路径上。因为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大量的高质量个贷基础数据,而这些数据的获得唯有通过贷款的销售才能获得,在这个阶段贷款销售重要性强于风险控制,但要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当数据积累到一定阶段,随着风险系统的基本建立,银行也将跨越式进入一个平衡发展阶段,即同步协调发展前台接单系统和后台风控系统。

七、结论

从国际经验来看,个人贷款在全部银行贷款中比重的上升是趋势,而我国银行贷款中个人信贷还远低于国际水平,“十二五”规划的出台为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通过分析我国未来20年经济发展趋势,本文探讨了银行个贷业务未来发展模式:在业务发展方向上,个贷应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综合协调发展房贷、消费贷、经营贷等产品,并在此基础上交叉销售,使个贷业务在经济周期变动下仍能平稳发展;运营模式上主要是集中运营使异质的个贷产品工厂化,并运用资产证券化工具使个贷产品能够源源不断的生产和销售;风险管理模式向国际先进银行靠拢,采用分业务类型的分池方法管理风险。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银行个贷业务必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春天。

注:

本文入选2010年第四届中国银行业博士后论坛,并获得征文一等奖,作者感谢与会专家的精彩点评。

参考文献:

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