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案例与解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52:39

高效课堂案例与解析篇1

[关键词]案例分析法eSBp教学中国商务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张丽丽(1977-),女,河北承德人,北京物资学院外国语言与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eSp及商务英语教学。(北京101149)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159-02

作为一种重要的eSBp(englishforSpecialBusinesspurposes,商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正逐渐成为教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案例分析法最初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哈佛大学,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被普遍认为是非母语商务英语课堂上颇具价值的有效教学方式。随着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也被逐步引入课堂,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比较有效的运用。受文化、历史、社会、心理等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案例分析教学在我国商务英语课堂上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相关研究与大量实践的不断跟进。

一、案例分析法与eSBp教学

英语是国际商务活动的第一语言,全世界诸多的专家学者,如芬兰的Charles和marschan-piekkari、土耳其的akar、香港的Bilbow等,都指出英语是国际商业往来沟通中最基本的工具和组成部分。eSBp是指在国际商务活动殊语境下使用的包括书面和口头的英语语言。二十多年来,eSBp逐步兴起并得到广泛关注,eSBp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在eSBp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案例分析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商务教学,尤其是eSBp教学。

案例分析法的核心是案例,案例是指“对一个真实场景的描述,一般涉及组织内部当事人所面对的决策、挑战、机遇、问题或者事件”。案例分析被认为是一种技能,这种技能源于对问题事件的分析、讨论及决策。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它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交际、分析、决策能力,使之理论联系实践。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语言顾问、小组讨论协调者、辩论的仲裁者等,时刻关注作为主体者的学生的需求。作为主体参与人,学生要积极地发现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具体的情况,给出可行性方案,最终做出建议和决策,从而延伸至其他的公司或相关情境。在真实的商务英语案例教学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问题式的商务案例情境,学生要去思考、探讨、担当角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熟练地掌握运用英语,所以语言技能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一大考验。案例分析教学就是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如何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真正的商务实践中去,因此被认为是eSBp课堂上最具价值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二、案例分析法在eSBp教学中运用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从根本上讲,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讨论与“头脑风暴”,而这种讨论是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他们首先要熟悉案例背景,掌握具体细节,然后充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思考、团队合作,最终调动一切语言资源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预设的问题可以作为讨论的线索、提供讨论的思路。在案例分析的教学课堂上,学生始终是作为活动的主体参与者,而教师只是管理者和协调者。这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思路与模式。

案例分析法的另一个显著优势在于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没有案例分析的介入,商务英语课堂片面传授商务理论以及语言规则,内容空泛、形式单一,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了解实际情况,严重脱离实际,使得商务英语的实用性大打折扣。案例分析教学则将真实的商业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巧主动地运用到模拟的商务环境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强化语言能力、掌握沟通及团队合作技巧、提升理解分析及决策各方面的能力,理论和实践得到很好的结合。当学生真正进入到现实的商务世界中时,他们才会更有信心和能力。

2.劣势分析。案例分析法是eSBp课堂上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但在真正的教学实践中,却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在适应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商业案例一般篇幅较长并具有一定的语言难度和深度,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理解及驾驭能力,这对非母语英语学习者是一个考验。正如westerfield和Boyd所指出的,eSBp教学中的案例分析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长篇阅读,其中夹杂艰涩的专业词汇和行业习语,还要进行书面分析整理、小组辩论,需要了解商业文化背景、规避语言表述错误等,这些都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专家,而是以组织者、协调者或顾问的角色出现,有时会感觉无所适从,导致课堂效率极低。同时,为保证案例分析教学的效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业务素质以及大量的课前准备都是十分重要的。准备合适有效的商业案例并不容易,很多eSBp案例都是商业机密性的,这就给教师的备课增加了负担。课堂上的一些突况,也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当然,如何对案例分析教学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成绩作出判断和评价,也是教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商务英语课堂案例分析教学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国传统教育体制和模式的影响。受传统教育体制和模式的影响,我国目前仍然强调严格的考试制度,教师习惯了主动地传输,学生习惯了被动地接受,导致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压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在课堂上,学生总是指望老师给出标准答案,但事实上案例分析并没有唯一的准确答案。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注重结果而不知道如何分析,而案例分析本身却在于过程。

2.我国学生特殊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模式的影响。与西方国家的学生不同,我国学生大部分在课堂上都表现得很被动、很内敛,他们更习惯于传统的“传输型”教学模式,更愿意安静地听讲和记笔记,而不愿意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这与我国传统的儒学思想推崇谦逊和内敛有关。受此影响,学生在课堂上不愿主动发言,即使表达观点,也总是过多地考虑别人的看法。案例分析教学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表现,我国学生内敛的性格和被动的学习模式成为一大障碍。

3.商务英语教师的案例分析教学素养及技能不足。在商务英语案例教学中,教师扮演着领导者、协调者和顾问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公司面临的问题,指导其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教师案例分析教学的素养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和最终的教学效果。在我国,很多教师不适应这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不具备应有的教学技能,而且缺乏相关的培训。一些案例教学培训没有切实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没有将中国特殊的语言和社会文化特征考虑进去,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案例教学在中国商务英语课堂上的开展效果。

4.案例分析教学所需的软硬件环境不足。作为一种问题探究式、实际能力应用型的eSBp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在商务英语课堂上的有效运用需要相应开放自由的教学环境。然而,受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商务英语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在软环境方面,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教学环境相对保守和封闭,教师经常通过一些硬性规则对课堂进行控制。在硬环境方面,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课堂的学生人数较多,每个学生主动发表观点的机会很少,这对于有效地组织案例讨论是个障碍。另外,中国传统的教学课堂布置是按照讲座式的,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以排和列的形式坐在下面。而对于案例教学来讲,理想的教室布置应该是会议室,课堂就是一场“会议”,而学生就是“参会者”。welty认为,最理想的案例教学课堂应布置成U型,U型开口处应设有指导者(教师)位置,案例讨论者(学生)应该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自由交流。

四、提升我国商务英语课堂案例分析教学的对策建议

1.教师的充分准备。为了案例分析教学在商务英语课堂上的有效开展,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大量的学习和相应的培训是必要的。考虑到我国商务英语教学课堂的特点,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案例教学课前准备,选择合适的案例给学生,有些案例甚至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改和丰富。为了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背景参考资料和线索性的问题加以支持。学生在回答或解决问题之前习惯于一些提示和参考,教师可以考虑在课前为学生准备相关的提纲和资料。在多数情况下,学生面对一个案例往往不知从何下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建议支持和具体操作方法。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室布置和课堂安排上多下功夫,如时间分配、后备方案、辅助设备、桌椅摆放等。

2.学生的有效激励。如何有效启发激励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和积极表现一直是我国商务英语案例分析教学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避免在案例分析讨论环节的“冷场”,教师可以改进提问技巧,激发学生发言的主动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老师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跟进式的提问。通过老师的这种敦促和指引,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案例分析当中,实现有效的激励。另外,分组讨论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学生被划分为几个小组,先进行组内讨论,然后面向全班进行演示或探讨。对于某些不愿表现的学生来说,其所在的小组是一个“避风港”或者是通向全班的“过渡站”。在讨论组这样的一个小环境里,他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身的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之后,他们将能够进一步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大范围的案例分析讨论,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对于大容量的班级教学来讲,分组讨论无疑能够使学生个体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身的表达、交际、谈判、领导等各方面的能力和技巧,这正是商务英语案例分析教学的目的所在。

3.评价措施的完善。为了更好地实现案例分析法在eSBp教学中的运用,我们需要有一套有效、全面的测评体系。传统的测评体系不主张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竞争性互动,不符合案例分析教学的特点,非传统的质量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则是商务英语案例分析教学不错的选择。在整个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要通过实时观察、跟踪提问、评价笔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和能力进行评判。一些书面的作业,如课堂日志、调查报告、案例分析报告、互评笔记、自评档案等,也都会成为教师对学生做出最终评价的有力参考资料。值得强调的是,在案例分析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评价方式是倾听和观察。总之,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地改革和完善测评体系和方法,使案例分析法在中国的商务英语课堂上得到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高晓东,吕林.案例教学在高师成人教育学课程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2(30).

[2]谢宗云.浅论案例教学[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11).

高效课堂案例与解析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63-02

1.前言

案例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分析教学的基本目的,合理的带领学生根据课文案例的需求进行评价、讨论以及研究等教学活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达到智力发展、能力培养、知识获取等要求[1]。案例教学模式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是以重视学生的主导地位,并且将培养与塑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用案例教学的资料得知,案例教学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得到实现以及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案例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2.1合理的呈现案例,使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激发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该合理的将案例呈现,确保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2]。例如,在学习《加强宏观调控》这一章节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对我国市场宏观调控的意义、宏观调控的具体手段、宏观调控的目标等进行理解,学生在基本了解“宏观”调控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目前市场出现的涨价风潮作为主要例子,让学生对通货膨胀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亲身感受。使学生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对社会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观察,教师根据学生了解该章节内容的程度,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将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进行全面展现。同时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1)什么原因导致物价出现疯狂增涨的情况,商家对物价进行炒作有什么意义?(2)政府与党对通货膨胀颁布的相关调控正常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自己熟悉的案列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兴趣,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教师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对该章节进行学习,能够让学生发现社会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缺陷,社会市场经济在调节资源的工作中具有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等缺点,教师可以将较为典型、真实的案列在学生面前展示,使学生能够在案例中认真的讨论、分析以及思考,促进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使学生理解基本概念与原理得到加深,对学生解决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较大的帮助。

2.2带领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合理的引导学生对政治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学习,采取综合分析现实以及案例等方式,深入带领学生探究相关知识。例如,根据上述例子,让学生思考采用何种措施才可以将社会市场经济存在的缺陷全面克服,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将国家调控效果与调控政策相互结合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得到有效的结论。由于课文中讲述国家通过宏观的方式进行调控与社会市场经济有着较大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对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进行全面理解,并且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过程中,对于调控手段、调控目标等进行主动学习。教师通过在国家宏观调控章节的学习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结合现实生活与书本理论知识,同时通过理论知识对社会上复杂多样化的情况进行分析说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大的收获,且深刻的理解课文中所学的知识[3]。

2.3开拓思维,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深化

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模式主要是为了促进教学目标得到有效实现,并且使学生的价值观得到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与学生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进行关注,让学生预测国家下一步计划采用怎样的策略对经济进行调节。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对时事进行全面关注,进一步研究政治知识,通过相关的知识将问题解决。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对于社会经济主义制度进行亲身体验,同时让学生对于社会主义的工作有着坚定的信心,促进情感价值观、能力、知识等教学目标得到实现。例如,对《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这一章节进行学习时,教师应该采用学生较为熟悉的“违反规定实施了一系列行为”为主要例子,教师可以通过该案例和学生对政府权利产生监督与制约的意义进行全面探究,接着让学生通过“民主监督”的方式提出相关的看法,在政治生活中积极参与。教师让学生在理解该章节主要知识的基础上,对政府监督体系发挥的作用进行全面探究,使学生对于我国政府在民主政策、依法治国等推行工作中能够深有体会,让学生了解到政府对于人民群众的监督有着主动接受的态度,确保学生对政府产生的信任感得到有效增强。

2.4通过因势利导,相互结合学生的情感与行动

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将政治课文中具有的德育能力全面发挥,使教师与学生有着融洽的感情。教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关心学生,采用自我人格与学识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时能够充分信任教师。[4]通常情况下,德育教学并不是通过口头说教便能实现的,应该将学生的理解能力与现实生活相互结合,通过鲜明的学习案例作为基础,清晰的向学生讲解道理,学生认同政治知识的情况下,才能够全面发挥德育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强化学习能力,对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进行强化,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落实德育教育,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主题活动的展开,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有效时间,对德育的效果起到强化的作用。

3.结束语

为了顺应素质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需求,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用案例教学属于必然发展趋势,案例教学的应用能够促进教学质量有效提高,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用案例教学的实践中仍然面临较大的问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全面实践以及探索,积极找到改进措施,给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毕红轶.浅析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史志,2010,1(05):192-193.

[2]王培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体现的教学原则及功能[J].教育与职业,2009,7(03):369-370.

高效课堂案例与解析篇3

关键词:会计教学;案例教学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1

会计专业知识在应用方面的实用性较强,然而现阶段面对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相关教育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改变会计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必然之势。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更加具体的内容,学生将案例与知识进行结合,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实践应用,为此在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文章中笔者针对会计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选择合适的会计教学案例

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会计教学时,其前提是要选择合理的会计教学案例,将教学案例与会计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另外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1]。教师挑选合适的会计教学案例,不仅体现出会计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案例能够开拓学生思维。会计教学案例本身具有一定的应用性,不仅可以作为教学案例使用,还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应用于生活实践。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会计教学案例时,要体现出时代性的特点,在教学案例中融入会计最新论点与知识,在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案例分析的同时理解会计知识,深化会计理论。教师通过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水平,增强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实践中应用会计理论。

二、合理设计会计案例分析课程教学

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要提高课堂效率,则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在分析案例时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全面发挥学生在会计课堂教学中的主观意识。教师在进行会计课堂教学时一般情况下会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其一,教师要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如果会计教学案例中没有涉及到丰富的教学内容,但是却能够从案例中分析到较为全面的会计知识,这时如果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会计案例,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案例中蕴含的会计知识理论,实现会计案例分析的高效教学[2]。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会计水平。其二,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讨论,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分析一则较为复杂的教学案例时,案例中蕴含着十分繁琐的会计知识,那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详细探讨案例中关于会计的相关知识,以及所涉及到的会计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不仅能够实现会计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小组团结合作的意识,在不断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会计知识的认知。例如教师在教学企业中的财务会计方面知识时,面对企业中涉及到的多种会计结算方式,教师如果一味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在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相反,如果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将所涉及到的企业会计结算方式全部融入案例中,以“某企业的财务会计结算”的案例呈现于课堂,这是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此案例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不仅能够提高对会计知识实践运用的能力水平,在小组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有利于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案例中对会计的结算方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会计课堂教学效率。

三、确定会计课堂教学方向

在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希望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够在提高会计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会计能力水平,可以通过定期测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评[3]。所以,教师在开展会计课堂教学时,不仅要确定会计教学的教学方向,还要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会计案例内容进行明确,进而通过案例教学法展开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理论的实践应用水平。明确会计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向,教师要从以下两点着手,其一是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水平,其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优化会计知识结构,通过案例分析形成归纳知识的能力,进而将学生的会计学习能力、案例分析、会计理论实践运用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组,学生在组内对案例进行分析,当学生完成案例分析后,可以将自己对于案例的理解陈述,教师根据学生的陈述进行评价与总结。在这期间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点评时,要一步到位,点明关键,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点评了解到自己认知中存在的缺陷,同时教师也要通过自己的点评呈现会计专业素质,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内容进行点评,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会计知识理论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同时也将书本理论与实践项目进行了一定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在日后会计工作中对于事件的处理。教师对学生案例分析进行点评,其一要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肯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其二要对回答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会计案例分析能力,提升会计水平。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受时展的影响,传统的会计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为了提高学生在会计问题分析、实践应用等方面的能力,在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必然之势。文章中笔者针对会计教学过程中,从选择合适的会计教学案例、合理设计会计案例分析课程教学、确定会计课堂教学方向三方面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其中的应用,希望以此提高学生会计知识水平,提升实践运用能力,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佳.会计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探讨[J].企业导报,2014,08:144-145.

[2]高艳.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09:370.

[3]赖程,赖丹.案例教学法在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5,15:112-114.

课题名称:案例教学法及其在会计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课题类别:国家重点

高效课堂案例与解析篇4

关键词:高中数学案例教学学习技能

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严密严谨等特性.在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借助数学案例这一“抓手”,进行数学知识内容的巩固强化,以及数学学习技能素养的锻炼和培养活动.案例教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教育学指出,由于数学案例在数学知识内容方面的概括提炼特性及在数学学习技能培养提升方面的显著功效,案例教学成为其主要教学形式.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推进,学习能力素养培养成为“主旋律”,如何开展有效、深入、高效的数学案例教学活动,成为重要的课题.笔者现结合案例教学感悟,对高中数学案例教学活动进行阐述.

一、案例教学要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特性

案例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活动,同时也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方面的一项重要形式.案例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理应遵循和按照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案例教学过程,既包含教师讲解指导的活动,又包含学生探知分析的活动.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各自活动,又有深刻密切的联系和包容.但通过大量观摩课堂案例教学发现,部分高中数学教师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将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探析”二者之间的活动过程进行割离,未能将“讲”与“探”有效融合、渗透,影响案例教学效能.因此,案例教学应生动体现课堂教学的显著特性,将互动交流特性在案例教学中予以有效体现,把教师对问题内容的讲解,解析方法的点拨,以及学生解题活动的指导等活动,融入整个案例教学的活动过程中,让教师的主导特性有效呈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达到教学共进的目标.

如在“已知函数f(x)=|log(x+1)|,满足f(m)=f(n),m0.”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归纳活动,针对解析过程所应用的数学知识点内容及解题思路,指出:“在该类型的问题案例解答中,要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

二、案例教学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能力培养要义

案例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或阶段,需要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高中阶段与其他教学阶段一样,其学习技能、学习素养及学习品质等方面,始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任务和唯一追寻.案例教学,不仅是为了教会学习对象感知案例、解析案例的方法和策略,更重要的是,让学习对象借助案例教学这一平台,其数学学习技能得到深刻的锻炼和有效培养.因此,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将案例教学作为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载体,还要将案例教学作为数学学习技能培养提升的有效“平台”,提供高中生自主探知案例、合作探析案例、归纳解析策略等活动时机,同时切实做好实践过程的引导和点拨工作,实现高中生在数学案例的探究实践活动中,数学学习技能的有效锻炼和提升.

问题:已知有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1≤x+y≤4y+2≥|2x-3|,如果a>0时,在(x,y)所在的平面区域内,求函数z=y-ax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学生分析:该案例是关于简单线性规划的问题,先画出不等式组的平面区域图,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条件,画出可行域,通过观察图像内容,可以发现需要采用分类讨论的解题思想,就直线z=y-ax的斜率a>2时和直线z=y-ax的斜率-1

教师指导:该案例是关于不等式的线性规划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线性规划知识的应用能力.学生开展问题解答活动.小组讨论得出解题策略:正确地画出不等式的线性规划可行区域,准确深刻认知函数的几何意义是本题解答的关键.

三、案例教学要渗透高考政策的数学考查要求

高中数学阶段案例教学活动的开展任务,应达到高考政策的命题考查要求,以便高中生更好地达到高考数学命题要求.案例教学为数学高考活动“服务”,是案例教学的重要要求之一.因此,在案例讲解活动中教师不能“就问题讲问题”,开展浅显的案例讲解活动,还应该深刻研析近年来高考政策制定中,有关数学知识内容的考查要求和命题趋势,在案例讲解过程中,选取和设置近年来的典型高考试题,开展讲解和练习活动,拓展案例讲解的外延,丰富案例讲解的内涵,提高案例综合解析能力.

求函数f(x)的最小值及此时x的值的集合”高考试题,组织学生开展探析和解答活动.学生通过对典型模拟试题的研究、分析、解答等活动,认识到:“平面向量章节更注重学生对解题思想策略的运用,更突出向量与其他数学知识的交汇.”同时,也对数学高考考查要求有所认识和掌握.

总之,案例教学为教师数学知识讲解提供了有效平台,为学生数学学习技能锤炼提供了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案例与解析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职photoshop教学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53-02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要求我们必须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理念,使课堂设计更具时代性。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对photoshop的学习兴趣,强化素质教育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法。photoshop软件以其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成为各界广泛使用的广告设计、影视编辑及网页设计最实用的重要工具。在高职的photoshop课堂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图像的编辑处理、创意设计和对色彩的良好运用的能力。

1.高职photoshop课程案例教学的实践性

案例教学抓住的就是如何将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生活中具体操作,就是人类利用认知本领,来完成一组能力、才干或技巧。其实,经过研究发现,每个人都在某些方面拥有多项技能,能够充分利用案例所学转化为具体实践的能力。photoshop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图像处理的理论知识,还要能够真正地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2.案例教学在photoshop中的具体实施

2.1案例教学事先做好准备

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加入案例分析,那么就要求老师在进行课堂讲解之前,首先要自己对于接下来讲授的内容有一个充分的理解,然后再根据课堂的需要,合理的将所讲的知识点进行案例化。要想在课堂上成功的实现运用案例教学,这就要求我们要在上课之前,将要涉及的知识和准备的材料做成案例效果图,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

2.2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进行

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案例分析的目的就是复习之前所学的知识与在本节课上所延伸的一些知识内容。最后就是老师需要在事先进行自己模拟案例分析,在模拟过程中,总结所需要涉及的理论知识,自己先了解这些知识点,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不但可以让学生复习这些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还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的重点讲解新的理论,也就是本节中的新的知识内容。

2.3合理选择案例,提供多样的案例教学

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的是教师先讲解知识点,学生被动接受后再做练习题的方法,造成课堂知识讲授的枯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photoshop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我进行了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将案例教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结合具体实际案例进行知识的渗透。在进行photoshop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要考虑到学生需求多样性因素,合理设置案例的内容,争取选择最佳案例。案例的选择对课程教学模式的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案例的多样性与选择性一定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能够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教学案例。案例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的提升,实现案例教学的启发作用,达到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的目的。

2.4合理分析案例,提高学习效果

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深层挖掘案例所包含的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理论知识及重难点,通过分析操作前后的原图与处理后的效果图的对比,展示photoshop工具在图像处理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例如,在进行数码照片的修复、装饰等处理过程中,通过分析原图像的缺欠和不足,强调软件处理的功能应用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表现出处理效果的重要性,让同学们体会photoshop工具强大的处理功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认真学习的意念。很多情况下,对于同一张图像采取不同工具的处理,处理的效率和结果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想达到图像处理的最佳效果,就要认真分析不同工具的特点和功能区别,分析同一效果的不同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提高图像处理的实际运用能力。

3.小结

结合案例教学的特点与photoshop软件学习具体情况,可以组织一些案例讲解过程策划的活动,探究photoshop工具近阶段学习的专题、与实际结合的具体案例、photoshop工具的实际应用活动等相关专题。这些活动都能不同程度地激发学生探索的精神,可以作为数学教学选择的学习课题。在策划案例讲解的过程中,能够加深同学们对案例的认识,进一步挖掘案例中隐藏的生活实例,在多次的实验中体会实践活动中真正地生活实例。

参考文献:

[1]李振汕,蒋萍.“案例教学法”在photoshop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

高效课堂案例与解析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职;《应用文写作》;现状;应用

引言:

在以往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中,侧重于应用文格式的训练,忽略了国家政策、社会问题等方面知识的传授。在这种状况下,学生对资料的整合能力、归纳能力、再创造能力等普遍低下,在日后的岗位中无法发挥所学。文章通过实施案例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学习主动性等,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teaching)指的是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课堂案例的深入解释,从而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研究、讨论,指导学生从课堂案例的个体出发,进而上升到抽象、一般规律认识中。通过课堂案例分析,让学生容易理解知识点的原理、应用文的原则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案例教学法的引导下指导学生对具体课堂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讨论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了解案例的真是情况下客观的做出判断,从而来培养学生分析事物和正确判断的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职场上更加睿智、出众。

二、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传统教学模式现状

纵观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普遍都采用的教学流程为:由文种特点介绍,到基本格式介绍写作要求,再到例文解析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上大致采用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写作知识的传授为主线,从格式概念等入手,通过解析例文引出文忠作用、类型、写作要求,并传授学生一些写作上的技巧,视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传授的理论知识过多,学生实践不够,而过多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在课堂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同时讲授的课程内容大同小异,学生在文种格式、结构等方面极易产生混淆,再加上乏味的理论要求导致课程氛围枯燥、教学方式呆板,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主动性,导致教学效率底下。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下的案例选择

在案例的选择上应选择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案例选择是否其当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法效果的好坏。教学在分析教学目标后再选择与教学目标相符合的案例。教学中采用的案例可以是教材中的,如果教学中案例不够完善,可从网络、书籍等方面寻找。也可以从学校各个部门中收集真实的文件进行应用文教学。在课堂中和,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的教学同样重要,使学生理解怎么做是对的的同时也知晓怎么做是错误的。教师以正面案例来佐证知识点的同时可提取一些出血中容易犯的错误进行讲解,避免学生犯同类错误。教学通过正面案例与反面案例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深刻的理解应用文知识点,进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实现应用文写作水平大幅提升。

(二)案例教学法下的分析与讨论

科学的进行课堂教学规划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以基本理论知识为出发点,规划课堂教学。从而形成一个教师提供案例,学生分析案例的良性循环,学生在案例中发现问题,教师加以启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一些难以解决的难点,教师可从旁指导,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和归纳。在案例教学法中讨论与分析是中心,学生进入案例情景后,教师需给出先准备好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在此需保障学生在讨论中的主体性,教师听取学生们的发言,适时将提升讨论层次。激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发挥创新意识,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在分析与讨论阶段,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和指导,保障文种解析不置于偏激教学目标即可,不应给予过多的干预。

(三)案例教学法下的写作实践

从案例分析从最初的感性认识,到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思考,再到学生自身认知体系的完成,这是一种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但这与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提高还有一段距离。在案例讨论和信息共享中,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情景进行应用文写作的练习,这种写作实践为的是将学生从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这也是验证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学生在写作实践过发现问题便会促进他们更深入的思考,进而寻找解决之法,这对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再创造和深层次理解有极大帮助。

四、总结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可创造性的使学生进入到《应用文写作》的课堂时间中来,将原本范围枯燥的课堂知识融入丰富多彩的案例解析中,这一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促进学生理解并掌握常用文体的基本写作技巧。因此,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是有益于高校教学发展的方式。不仅提高《应用文写作》的课堂效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整合能力、归纳能力、再创造能力等综合素质。(作者单位: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案例与解析篇7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案例-互动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由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兰代尔提出,最早应用于法学教育中,后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之后被广泛应用到教学法律教学、企业管理、中医教学、经济数学、导游专业等学科和专业。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开始注重案例教学,因为一些来自企业经济管理的真实案例和情境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互动式教学法源于上世纪70年代,英国学者布列克里局等人在对师生互动模式研究作出概括,认为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过程主要是师生之间重新界定情景定义、修改策略、进行磋商的过程循环往返的过程。因而师生之间的互动便不再完全是由一方控制的,在更多的课堂教学情景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需要经过“策略”和“磋商”这中介得以实现的。

国内一些学者认为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借助沟通、交流、合作的方式,充分发挥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愉悦、真诚、和谐的多元互动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和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学习思维方式,从而达到相互促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与法律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相比,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具有经济与会计学科的一些特点,可以更多地利用一些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所以,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可以结合案例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的长处和优点,并对二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形成“案例-互动式教学法”。

一、“案例-互动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互动教学法”是以课程相关模块的知识为线索,由老师或学生找案例,要求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采取案例讨论、案例表演、模拟法庭的形式工,进行老师和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形成教学成果,并对教学成果进行有效评价的教学方法。“案例-互动教学法”倡导的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和创新式的教学,并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影响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实现课堂的全方位教学。

二、“案例-互动教学法”的实施

(一)课前准备

“案例-互动教学法”需要老师和学生在课前做更多的准备,除了传统的预习课程,了解这堂课的知识点,选择合适的案例,确定合适的表现形式。

1.学生分组。在学习课程之前,以班为单位将学生按3~4人一组进行分组,确定每组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学习过程中的分工和总结;学生分组的原则要把握好每个小组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能有优、中、差的学生,按学习能力的高低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让善于学习的带动怠于学习的,起到以先带后的。让善于学习的学生分析案例,让关于表达的学生辩论案例,让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总结案例,调动大部分同学积极性的作用。

2.案例的选择。《经济法》课程包括的法律种类很多,在对案例的选择上,一是要尽可能地往会计、经济方向靠,尽可能地彰显《经济法》课程的会计和经济特性,这样也能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专业,形成更多的专业意识;二是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疑难性,这样的案例能形成有效的情景模式,能更多的训练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发生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三是案例的选择还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即案例所涉及的问题是和一定的法律原理相关的,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引导案例分析,让案例分析反哺课堂教学。

(二)课堂组织

1.找案例。《经济法》课程里的法律包括《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法律制度》等与会计专业息息相关的各种法律条款,具有浓郁的会计特色。在课前准备打案例的环节,老师和学生通过网络、课本等各种途径寻找案例的过程中,应更多地注意所找的案例应该更具有会计的特性,这样学生才能在找案例的过程中将《经济法》课程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结合起来。

2.做案例。对案例进行有效的分析是“案例-互动教学法”最主要的教学方式。做案例可以是老师与学生一起就某个案例进行分析,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分析,在小组成员进行激烈的诉讼后,由小组长将案例分析详细的记录下来并总结,这样能起到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的作用。

3.演案例。对于一些工作工经常发生的案例或者说具有典型特点的案例,可以要求学生表演出来。比如说《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中的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制度,这些知识点学生毕业工作后都有可能经历,而且相对于别的法律制度来说,更容易理解。这样的形式可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活跃课堂,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让枯燥的《经济法》课程瞬间活起来。

4.判案例。模拟法庭是法律专业课堂中经济用到的教学方法,《经济法》的课程中也可以借用。挑选合适的案例,由一个小组的成员扮演法官,书记员,原告和被告,各种陈述,再辩论,再由法官宣判,这样的过程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巩固知识,扩展知识。

三、“案例-互动教学法”的教学过程

(一)以案例做为引入,老师进行课堂讲授对案例的分析

首先应该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讲解,而且每个知识点应该是具体的、立体的,以便学生能直接将知识点用于案例分析。在讲解相关的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穿插的举例,将与引入的案例做相关的互动,让知识点活起来,帮助学生记住知识点。

(二)以案例为素材,鼓励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

在老师讲解完知识点后,布置学生进行必要的文献检索,查阅法律、案例、图书资料甚至相关的视频,这个步骤也可以安排在课前,总之是让学生先进行资料收集,再进行深入讨论。

(三)以案例为支撑点,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辩论

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整体剖析后,对案例进行必要的引申,让学生在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后,对相关的法律条文的解释做必要的延伸,激发学生的分析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努力思考再得到答案。

(四)以案例为情景,鼓励学生将案例的情景再现

这个环节可以是学生早就准备好的视频,或者由学生自己模拟演示出来,对于有不同立场的学生由老师将不同意见和想法进行总结,再逐条进行分析,以巩固课堂讲解过的知识点。

四、“案例-互动教学法”的教学评价

(一)提高学生的总评成绩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对《经济法》课程的评价按照40%的平时成绩,60%的期末成绩来确定,在这样的教学评价中,学生更在完成相关练习后学生的重心放在准备期末考试。但在“案例-互动教学法”下的《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我们把教学评价的按60%的平时成绩和40%的期末成绩来确定。平时成绩由课堂参与情况、案例完成情况和案例的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来确定,并且,以小组为单位来确定小组的平时成绩和个人平时成绩,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中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传统的《经济法》教学是以老师教学生听,老师、学生、教材都是课堂的有效组成部分,但却没有让课堂活起来。所以,很多学生反映法律的课程很无趣。但是“案例-互动教学法”下的《经济法》课堂,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教材是学生查阅的众多资料的一部分,老师鼓励学生在课前和课堂上利用新媒体查阅资料,促进了学生资料整合和组织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改变了之前被动参与的学习状态,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表达的能力。

五、结论

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探索,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经济法》课程中运用“案例-互动教学法”是科学可行的,教学效果也是显著的。对于学生而言,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案例分析的活动,不管是讨论案例还是辩论案例,不管是表演案例还是复述案例,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对新的案例的发掘能刺激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去发现教材上没有的法律条文的解释,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在快乐地学习过程中,积极地参与还能提高期末总评成绩。对于老师而言,把枯燥的课堂变成生动活泼的课堂知识的传授兼顾严肃性和趣味性;对知识的传授不再是死板地灌输,而是轻松地引导,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积极的探索与思考。总之,“案例-互动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理论教学与案例互动教学的关系,组织好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和课内的案例讨论与表演,确定科学的课程考核标准与方式是保证“案例-互动教学法”取得预期教学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兼论案例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6).

[2]李淑贤.社会学视野下的有效教学交往研究[D].2010.4.第5页.

[3]李淑贤.社会学视野下的有效教学交往研究[D].2010.4.第5页.

高效课堂案例与解析篇8

[关键词]技术案例案例分析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151-01

[Doi]CnKi:22-1010/C.20110714.1048.001

前言

高中阶段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目标。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技术发展,各种门类的技术数不胜数,如今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技术门类越来越多,如何在有效的课堂时间里把握技术的脉搏,让学生获得较高的技术素养,精选一些典型的技术案例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使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觉好象是在生活中学,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然而,在目前通用技术的实际教学中,对技术案例的使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下面结合本人多年从事通用技术教学的经验分析在通用技术教学中技术案例使用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通用技术教学中技术案例的使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教材中的经典技术案例理解不透、挖掘不深

例如《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第一章第一节《走进技术世界》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技术案例,就是“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很多教师认为这个案例太过简单,学生可以自己看懂案例内容,因此教师讲解时往往弃之不用而启用其他案例。殊不知:能看懂的内容未必能真正理解,简单的内容往往蕴含着深奥的学问。

在思想方法方面,教材是想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理解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技术问题和分析技术问题;另外,灯火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用它来说明技术的价值更具有典型意义。所以,我觉得将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替换掉实在可惜。这也反映了有些老师并没有理解教材选用此案例的深刻用意。因此对教材中案例的理解不能停留在文字表面,而要更深一步理解、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技术原理、技术思想和方法,深入挖掘技术案例的内涵。

二、技术案例选择随意、没有针对性

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通常任教的班级较多,而不同班级之间由于学生基础、学生习性、班风等有差异,为了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而技术案例的选择也有所不同。比如,我校就有好几种不同类型的班级,有文科班、理科班、美术班、音乐班、体育班等,为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技术案例的选择也应明显带有专业的特点。如果跟体育班讲解乐器的发展历程,可能效果不是很好,反之也一样。我曾经上过这样的一堂通技课:上课时我没有考虑到这个班中女生多、男生少的情况,这堂课中我选了一个军事方面的技术案例进行讲解,结果很多女生听得不以为然,课堂气氛不太理想。后来我在另一个类似的班级中改用化妆品的技术案例进行讲解,结果课堂气氛相当不错。

三、使用技术案例太多,对技术案例分析不够深入

在只有40分钟的课堂里,有些老师举了十多个案例进行分析,这些案例中没有重点讲解的案例,而是所有案例平均花费时间,没有一个技术案例能分析透彻。这样的课堂表面看起来容量大,效率高,殊不知: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听课听得也很累,而且听得一头雾水,似懂非懂。其实,课堂中的技术案例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如果选择一两个典型技术案例讲细讲透,学生们在掌握了典型技术案例后,那么对其他的技术案例也能够触类旁通。这样不但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更能让学生掌握技术案例的分析方法,掌握技术课程的技术思想,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四、技术案例的选择没有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

有些教师对技术案例的选择太拘泥于教材。选择的技术案例陈旧,不能贴近生活实际,不能反映当今热点问题,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对此本人有过切身感受,后来本人对技术案例的选择特别注意与当前热点问题相结合,课堂气氛大有改观。譬如本人在讲授知识产权时,列举了“中山市歌厅播放歌曲要交使用费”这一案例,让学生懂得知识产权制度以保护智力创造的无形财富;在讲授优选试验法时,本人选择了科学家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优选试验中选出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的技术案例,袁隆平使我国的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解决了中国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关于技术案例使用的几点建议:1.充分挖掘课本上的典型技术案例,让学生充分把握其技术思想与方法;2.技术案例分析在精不在多,精选典型技术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兴趣,通过对典型技术案例的分析可以让学生掌握技术案例的分析方法;3.典型技术案例的选择一定要联系贴近实际,并尽量反映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典型技术案例的选择应因人而异,因班级而异,提高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

[2]技术与设计2(苏教版).

高效课堂案例与解析篇9

一、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将众多的知识点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师生之间也没有太多互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政治课堂枯燥乏味,所以更不用提课堂效率。而采用案例教学法,在学习了一个知识点之后接着给学生举出一个生动形象的案例,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很多教师认为,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只要把重要的知识点背过就可以了,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这种教学观念是不正确的,首先学生学习思想政治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主要的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接班人。其次,高中阶段有很多政治内容比较难理解,很多学生虽然背过了但还是不理解。鉴于此,采用案例教学法就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促进学生对艰涩难懂的知识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探究能力的发展。采用案例教学法,学生可以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教学案例相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可以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案例在课堂上的引入,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进而寻找恰当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此外,案例分析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政治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教学案例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观点,对于学生提出的质疑给予恰当的解释。

(二)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备课

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具有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摒弃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具备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能力,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解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教师在课前要充分地备课,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这样才能真正指导学生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了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知识点后,教师可以举这样一个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据说有一个地方突然发洪水了,一位神父在教堂里祈祷上帝来解救他,一会儿一位救生员过来了,对神父说:“神父,神父,快点上来,大水就要淹没教堂了。”神父摇摇头,对救生员说:“他要等上帝来救他,上帝一定会来救他的”。大雨倾盆而下,最后洪水淹没了教堂,神父也没有等来上帝。学生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就能够轻松地理解什么是唯物主义和什么是唯心主义。其中要注意的是,恰当的案例需要教师的充分准备。

(三)教师要调动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案例教学在政治课堂上的运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观点和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次,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主导地位,遵循案例分析的步骤,将思考、探究、分析的过程交给学生,对于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恰当的指导。即是说,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探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案例分析法是政治课堂改革的一个新方向,对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案例分析法的具体实践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素养和转变教学观念,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

作者:林早钦单位:福建省漳州市东山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案例与解析篇10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62

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新理念,促发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这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是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转变。现阶段的高中政治课堂更具开放性和活力,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创新,致使课堂教学有了新突破,其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在肯定改革成果的同时,我们更要时刻关注教学改革下出现的新问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在不断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少新问题。这些新问题给不少教师的教学带来困扰,甚至动摇了对新课改的信心。笔者认为问题是深化新课改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的,所以一直坚信新课程改革的道路。因此,笔者结合教学深入研究,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做出几点尝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提高教学效率是解决高中政治课堂容量较大的有效策略。而提高教学效率要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入手。因为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创新,“灌输式”的死记硬背只会造成课堂教学的低效,实在不可取。只有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思考、交流,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做好指路人的角色,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学会运用知识。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其在自主学习中摸索出学习方法,自然而然会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提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课堂容量便可适当增加。这就较好地解决了教学课时与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

二、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

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尝试、创新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不能沦为“走过场”“表演化”,创新教学要避免浅尝辄止。在学习和运用新理论于教学实践时,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注意研究各种先进思想理论之间的异同,分析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教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做法,造成学生只图好玩好看,却“云里雾里”。因此,教师应该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以及研究自身的前提下,去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新理念、新方法并将其改善,使之适用于教学实际。教师一定要具有长远的眼光,注重教学时效性的长期发挥。例如,有教师在学习名师教学时,一味照搬模仿,而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就教学方法的创新而言,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关注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实现活用教法。此外,在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整合,力争实现教法发挥其最大的效果。

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多媒体技术综合性的功能能够帮助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因此,作为高中政治课教师应该主动学习和使用,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让课堂更加生动充实,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现如今,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之中,所以,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与时俱进,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助力。在高中政治课堂实现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声音媒体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来。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会相对容易、轻松。值得注意的是,高正政治课多媒体教学的实现离不开教师深入研究高中政治课与多媒体教学的特性,以及学生的特点。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提高其驾驭、掌控的课堂的能力,才能较好地协调各方,共同实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四、以案例分析促进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单凭对知识的讲解,容易让学生感到无趣、乏味。而高中政治知识中的概念、规律等,都是基于在实践中长期研究总结而来的。若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案例分析,以案例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讲解和探究,将会推动学生认识的深化。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学生能够逐步掌握高中政治的一般性原理、方法和规律。将案例用于教学,将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高教学效率;而分析案例对学生学习来说,促进学生的学习由表及里,学以致用,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运用的能力。对案例的分析,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突出其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案例分析中,学生是在独立思考问题,自主分析问题。只要教师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长期实行案例分析,那么必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教师既可以将教材中的案例于教学中分析,也可以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案例。

五、教学基本环节必不可少

在新形势下,不少高中政治教师更关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对先进的教学手段的运用,而忽视教学最基本的环节。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要确保每一个基本的教学环节必不可少。

首先是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前预习让学生能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主动对即将要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浏览梳理,把握重难点知识。在课前预习时,当学生遇到要联系所学知识时,会及时复习回顾。其次是n堂探究活动。教师将重难点知识采用问题探究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带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先让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形成初步的结论。再通过全班展示各个小组的探究成果,学生共同得出最终的结论。教师在最后做一些强调和补充。若学生遇到问题,教师从旁予以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再次,当堂检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再进一步适当讲解和点拨。让学生在做题训练中将新旧知识融合起来,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后,教师还应该适当拓展。为深化学生的学习,教师还应该在最后一个环节提出更高水平的问题,推动学生深入思考,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完善教学的基本环节,将教学内容划分到各种环节当中。在改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对于教学的基本环节要格外重视。教学基本环节是教学的基础,在新形势下同样要发挥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