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十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十篇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52:37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篇1

[关键词]高效课堂误区

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都在大张旗鼓地搞高效课堂建设,组织教师相互访问和学习高效课堂模式。似乎课堂上讲的时间越短,就越能体现高效课堂的宗旨。仿佛一节课,只要教师设置几个问题,学生做几个有趣的活动,或是看几个相关的视频,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就是高效课堂。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些所谓的高效课堂已经变得华而不实、虚有其表,偏离了有效教学的初衷。现笔者将发现的高效课堂误区进行分析总结。

一、讲授时间过短,无法将知识点讲透彻

某些学校为了搞高效课堂,建立了固定的课堂模式,将课堂时间进行严格的分配,甚至规定教师讲课的时间不能超过多少分钟。这种固定模式在某些科目的某些内容里,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要求所有的课都按照这个标准去进行就适得其反了。例如,在讲授必修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时,课程标准要求减数分裂部分的教学课时为2课时,其中第一课时包括减数分裂概念和的形成过程。这部分内容是高中生物学习内容的重点之一,同时也是难点之一,是连接遗传定律与遗传物质内容的重要节点。这节课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四分体、联会、交叉互换、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等初次出现的一系列概念,还要理解掌握形成过程中染色体形态与数目变化、Dna数目变化等抽象内容。若要求教师在二十分钟内将教学内容讲清楚、讲透彻,这必将要求学生有较长的时间预习和具备非常强的学习理解能力。要求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如此能力,显然与实际是极其不符的。如此一来,必将导致部分学生无法掌握好本节的知识,而一旦学生没有理解透彻,就去学习后面的内容,就会导致整个遗传知识体系的混乱。

二、活动组织不佳,导致自主学习效

率低下

学生活动是高效课堂的一个典型特征之一,它占据了高效课堂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时间。高中生物新课程在每一节课的设计上基本都引入了问题探讨、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等内容,教师一般以小组讨论、自主探究、问题驱动等活动形式将其贯穿于课堂中。这些活动如果组织得好,无疑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增强学习效果;但是如果组织不佳,那么不仅会导致课堂纪律散漫,还会使整个活动空洞化、形式化和表面化。例如,在学习必修二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2节《Dna的分子结构》时,要求学生动手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个模型需要五边形的脱氧核糖模型、圆形的磷酸模型、四种四边形状的含氮碱基模型、代表化学键的别针等一系列的材料。如果教师不做精心指导,让学生完全自由化地去制作这个模型,结果就会出现很多错误,比如两条链上五碳糖的朝向、磷酸与五碳糖连接的位置、含氮碱基与五碳糖连接的位置等出错。若再按照学生制作的模型去思考探讨Dna分子中碱基的比例和数量之间的规律,那么就会导致连锁式的错误。即使教师在总结时展示正确的模型,告诉学生单双链中(a+G)/(C+t)的比值公式,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也仅限于记住公式而已。

三、教学模式化,使得课堂缺乏个性

现如今,一旦某个名校的某个学科创立了某种高效课堂模式,并获得了成功,往往会进行大力的推广。同省市周边的学校甚至更远的学校就会一阵风似的组织教师访问学习,拼命地模仿和照搬这种教学模式。试问学校的层次不同,学生的能力有差异,照搬过来的教学模式就一定适合自身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而且都采用同一教学模式,教师的个性化课堂将被无情的抹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不应该是一枝独秀,而应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高效课堂应当是根据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情况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照搬照抄别人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只能是邯郸学步,最后落得个什么也不像。高效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不能生搬硬套。真正的高效课堂要考虑到每个学校的差异性,考虑到各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厚薄程度、学习能力的强弱。

总之,高效课堂应该是建立在高效教学的基础上,在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的一种效率较高、效果较好的课堂模式,体现的是有效教学。教师应该在有效教学的前提下,自由地进行时间分配,采用多种课堂组织形式,去寻找适合自己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没有终点,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反思和探索,去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得高效课堂的层次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篇2

关键词:微课教学;大学物理;应用

微课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的产物,利用微课构建翻转课堂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大学物理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借助微课优势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物理的教学效率。

一、微课应用于大学物理课堂的优势

1.时效性强。微课教学模式下,大学物理课堂往往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重点教学环节展开设计,时间较短,一般集中在十分钟以内,因此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聚焦教学核心内容,时效性很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合理选择学习内容,提升大学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2.重点突出。微课由于时间较短,在设计时往往针对某一知识点、关键环节或围绕某一主题展开设计,因此微课教学模式能够突出大学物理教学的重点,根据物理教学的需要直指教学重点,简化物理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抓住物理课堂学习重点,有的放矢。3.学习便捷。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学习平台实现便捷化学习,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选择性地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消除学习的知识盲区,节约大量的学习时间,提升物理学习效率。

二、微课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1.教师素质分析。大学物理教师队伍素质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主要表现为年龄结构不断完善、知能结构越来越合理。目前大多数高校物理教师年龄趋向年轻化,学历层次越来越高,他们具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信息化素养较高。从教师素质结构来看,已经具备应用微课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2.学生学情分析。当代大学生信息接收渠道广,思维活跃,他们都是经过高考遴选出来的佼佼者,综合素质相对较高,能够快速适应大学物理微课教学模式。从大学生信息化素养来看,大学生基本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接受能力强,这使大学物理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成为可能。

三、微课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1.课堂教学前期准备。教师要根据大学物理教学目标、物理知识体系与教材编排体系等进行合理的目标分解。如按照物理知识体系可以分解为振动、波动、力学、电磁学等,再将不同的知识体系进行细化。教师可以制作微视频,广泛收集素材,注意密切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微视频的制作要做到短小精悍,主题集中,营造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学习。2.课前学生自主预习。课前学生自主预习是微课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课堂中应用的关键环节。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合理安排时间,自主学习微视频,自主完成预习任务。在课前自主预学阶段要鼓励学生质疑,带着问题与疑问进入课堂,以提升大学物理课堂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效率。在课前自主预学阶段,教师还要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充分发掘的学习潜能。3.课堂教学实施环节。课堂教学实施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环节:成果展示、质疑释疑与深度学习。在微课学习模式下,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机会,以激发学生自主预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成果展示推动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质疑释疑阶段以小组学习的模式进行,对学生课前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典型问题等进行交流探究。深度学习是关键,教师要做好课前预设,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典型问题、难点等进行预设,在完成前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发挥微课主题集中、短小精悍等优势,突出学生在物理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4.课堂总结与课后反思。课堂总结与课后反思是大学物理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对物理课堂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学生学习质态等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严谨的物理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课后反思是学生对微课学习的一种自我审视,学生可以利用微课对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盲点、薄弱环节等进行回顾,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自我反思,以健全自身物理知识体系,不断调整物理课堂学习行为。

四、结语

总之,微课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优势,它也是物理课堂改革的大势所趋。教师要基于微课优势不断提升信息化素养,利用微课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大学物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雒向东.微时代大学物理教学模式研究—微课教学的有效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5(1):230-232.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篇3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策略和措施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老师和学生通力配合,在课堂的学习中认真利用好每一分钟,努力使课堂的每个环节都能有其价值的体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教学。

1地理高效课堂模式的定义。在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注意到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只通过重复无趣的解读知识点来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成绩在这样的课堂中难以得到提升,于是,在新时期课程改革中,我们需要重视对课堂教学的深度改革,努力把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学工作重点。高效课堂,其实在近年来已经有了一定方面的研究和论述,通常来讲,一个高效的课堂,必须能够切实地做到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通过投入相对少的精力及物力,最终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综上分析,高效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在三个方面做到突破,既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和教学效果,面对这三个方面教学问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不断更新教学模式,将现代化教学体系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以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2传统地理课堂教学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2.1缺乏教学目的,课堂纪律混乱。传统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由于在教学上缺乏教学目的,老师在课堂上不停地照本宣科,不过多的追求形式上的改变和内容等方面的创新,不会寻找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难以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做不到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讲解,在面对课堂纪律松散的情况下,更没有起到一个教师在一个课堂必要的主导控制作用。学生同样视老师于无物,面对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缺乏进一步配合的兴趣和激情,也没有认真地做笔记,课堂秩序混乱,导致少数想要听课的学生受到影响,最终致使整体课堂教学效率降低。

2.2教学体系建设不够完善。教学体系的不够完善,也是目前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一大障碍。地理课堂由于得不到重视,导致教师在备考松散的情况下得不到良好的开发,然而整个教学系统中没有监督机制,没有对教师的备考内容进行必要审查,同样缺乏的是对于教学成绩的反馈工作,没有对教学所取得的成绩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看不到实质性问题所在,纵容不良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在面对学生对地理课堂不够重视的现状,没有及时的进行调查研究,教学管理机制也由于一系列督查工作的松散而致使自身得不到发展,渐渐地失去了一个管理机制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总体上看,教学体系的完善工作还有待提升,切实的为地理课堂教学提供保障。

3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施行策略

3.1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地理教学在课时方面相较于以前明显少了许多,这样的情况下,要求授课教师需要更加明确教学目的,并能够及时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明确的教学目的,能够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容易迷失方向,积极地向有利于教学目的的方面靠拢,并能够激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的教学方式手段,对创新的课堂教学有促进性作用。现代教学要求教师在借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情况下,抛弃陈旧的教学思想,通过认真研读书本内容,制定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突出的重点难点,确保知识点的没有遗漏。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中,教师同样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3.2情境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高效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融入新的教学手段。新时期关于探索高效教学已经有了一定成果,诸如情境教学法、定向自学法以及“先学后教”等,都是可以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加以实践的。施教之功,贵在引导。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在熟悉课本各知识点的情况下,思考学生关于知识点的学习习惯,并围绕教学目的,为学生创设富有引导性情境,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对于地理学习的热情,并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性思考。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应该学会转变自身角色,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抛售者晋升为一个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学习能力,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对知识求索的专注和耐心,以提升个人价值观和世界观,并能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通过同学间的讨论来解决问题。情境教学和自主学习相互配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找到其平衡点,并能切实地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3.3善于总结,强化练习。高效的地理课堂,需要老师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不断的总结学过的地理知识,并能够把知识点进行分类和细化,通过总结的方式,不断复习学过的知识,在巩固的过程中查缺补漏,以此,发现曾经出现错误的问题,改正认识上的相关错误,在回顾学过的知识点中寻找更为高效的学习方式方法,同时运用到日后的学习中,达到总结的最终目的。高效的课堂教学中,同样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进行强化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熟悉知识点,并能够通过不断练习,发现知识点的缺漏,并在缺漏中完善自身学习体系,强化练习时课堂教学上的反馈机制,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在练习的结果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得做出改进和修正,诸如此类的练习,将切实地保证课堂教学上的高效。

4结语。新时代下,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老师和学生在相互配合中共同探索和进步。每一节课,都需要老师和学生在课前做足准备,明确教学目的,完成常识性地理知识了解,在课堂上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等新的学习模式,并及时的进行知识的总结,最终形成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体系,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广君.对“有用”地理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上旬).2010(12).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高效性;教学法

1.高效课堂内涵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指的是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能够产生高效率、高成果以及高收益。在高效课堂中,教师必须对学生学习基础、理解能力以及兴趣爱好等进行全面的掌握,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切实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最大程度的内化知识,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最重要的是,在高效课堂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对知识产生较强的好奇心。

2.问题式导学案教学法

2.1课前准备

要想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变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进行明确,从而提升学习效率,而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功能是不容忽视的。

教师在利用“问题式导学案”时,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总结,将重要知识点总结成几个问题体现在导学案中,接下来,教师可以在课前将这些问题布置给学生,为学生在对新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提供一定指导,而学生就可以根据导学案内容进行自学,并总结知识点和疑问,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促使其不断梳理自身的学习框架,为提升高中生物知识学习高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编写问题式导学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教师应明确导学案的应用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设计导学案的过程中,应提升内容和形式的趣味性、生活化以及问题化的特点,从而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其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其次,科学掌握导学案难度。适当的难度才能够将导学案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导学案难度过高,学生无法对内容进行理解,导学案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功能就会丧失,而如果导学案难度较低,是无法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应促进学生基础知识能力以及知识点的融合,才能够正确掌握导学案难度。

2.2教学案例分析

例如,在进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课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将豌豆相对性状、人工异花传粉以及分离过程等应用挂图的方式展现出来。并通过多媒体设备发挥教学导案的功能,教师在设计ppt的过程中,从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步骤入手,科学罗列出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其中包括:第一,孟德尔在对性状遗传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用了哪些实验材料?第二,人工杂交实际操作流程是什么?第三,孟德尔假说的提出以及证明方法?第四,解释并说明显性基因、显性性状以及隐性基因和隐性性状等之间的关系。以上问}是根据教学内容层层递进的,是学生逐渐深入掌握知识重点的关键。

而这一系列问题同挂图内容在呈现在学生面前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点和知识结构,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清晰的思路,并能够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3.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3.1自主―合作模式的合理应用

众所周知,变学生为课堂主体,积极主动的进行知识的学习,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高效性。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讨论、搜集资料、思考和总结。这一教学模式,彻底将学生变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体,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产生深刻的记忆,同时在活跃、欢乐的课堂气氛下,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得到提升。

在应用自主-合作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将教学导案作为学生小组学习的重要基础,引导小组学生紧紧围绕教学导案中的重要知识点展开讨论和学习,从而更加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对重点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最终提升学习高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该教学模式应用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功能,通过观察学生小组学习活动以及成果,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在其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及时的帮助其转换思路,对其进行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小组的学习中取得一定成就,并体会到自豪感,从而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3.2教学案例分析

在进行《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一课的讲解过程中,在自主-合作模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5~6人。接下来,引导学生对人体衰老以后的特征进行思考,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总结衰老后同现在身体特征之间的差异。学生通过讨论,教师在利用多媒体,将一个人逐渐衰老的过程应用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生动画面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在布置小组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产生衰老的原因进行总结,此时部分小组会提出,衰老产生的原因是身体机能的不断退化;还有部分小组会认为细胞的凋亡和衰老是导致人体发生衰老的关键等。

学生在以上小组讨论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分工和各抒己见,会对知识点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最后由教师进行知识点总结的过程中,学生会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学习效率和质量都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为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高效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特点入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从课堂教学内容出发,经过精心的课前准备,制定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模式,逐步提升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好奇心,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真正成为课堂主体,在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实现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篇5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网络技术;实验教学

0引言

高校的传统实验教学以“固定的课时、固定的实验教学形式、固定的总结性评介方式”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影响着实验教学效果。高校应不断探索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适合社会高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近年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给我国高校教学方式注入新的活力。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及影响因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2011年引进我国以来一直被教育工作者研究实践着并取得不少成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翻转,是将传统课堂上教师讲授内容通过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教学资料来实现对知识的初步学习,将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与老师、同学交流探讨。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组织设计课堂活动,扩展学习内容,通过问题的探讨,分组合作学习等形式,进一步内化知识,提升认知。这种翻转了传统教学流程的模式,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拓展了学生思维,延伸了学习时空,照顾到个体差异化。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包括的内容很多,没有适合于各种情况的教学模式[1]。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都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学习环境、课堂活动、评价体系等。教学微视频等学习材料、信息技术工具、交流平台、实验条件等学习环境是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监督学生学习并能为遇到问题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与指导,鼓励并引导生生之间进行协作学习,对学习内容初步内化是进入课堂学习的前提。课堂是翻转课堂的主阵地。对学生最有益的改变不是在课前的学习,而是在课堂活动中[2]。教师需要在对学生课前学习过程了解基础上才能高质量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学生学习主动性是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3]。除了适宜的学习环境,教师的监督帮助,还要有明确合理的评价体系督促激励学生日常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受到环境、过程和结果等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4],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总结经验,优化影响因素有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翻转课堂在网络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技术实验教学是教育技术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涉及硬件、软件和网络工程等实际操作,强调互联网最新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与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由于目前网络技术实验课时不足,学校经费有限,实验设备更新缓慢。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按部就班的讲解固定的实验教学内容,学生按既定的实验步骤操作,被动学习。甚至有的学生在课堂上完不成操作内容,实验报告在课后“参考”其他同学的实验报告,造成部分实验报告雷同。这种教学模式古板无趣,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解决目前困境。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网络技术实验教学中,应注意虚拟技术与真实实验环境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2.1虚拟技术与真实实验环境相结合为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点之一。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除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视频,还需要提供实验操作环境。实验操作技能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才能掌握,仅学习资料与操作视频的堆积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5],必须有实验操作环境配合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到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效果。网络实验环境需要两台以上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搭建一组实验平台。由于学校经费有限,实验设备投入不足,以前一般3-4人组成一个实验学习小组,因实验课时有限,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另外在网络实验中需要硬件连接、软件安装、删除、重置等操作,频繁的插拔、删除对网络设备带来损坏,使学生做实验时畏手畏脚。引入虚拟机技术可以很好弥补了实验条件不足问题[6]。利用VmareVSphere套件构建虚拟化服务器连接校园网。学生随时可以通过校园网的任意终端,用自己的学号与密码登录进入虚拟实验环境,进行www、DH-Cp、Ft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实现不同之网之间的安全互访等实验操作练习。实验操作完成后只需一个命令就可以恢复到实验环境的初始状态。学生可以在虚拟机中大胆操作,不必担心实验材料的消耗,可以反复练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操作熟练并通过设定问题来检测是否已经具备进入实验室进行实物操作的能力。通过检测后,预约到实验室进行实物操作,达到对虚拟环境的现实场景的回归。虚拟技术与真实实验环境相结合,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为学生课前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学习环境。

2.2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教师要关注学生课前线上线下的学习动态,跟踪学生的学习轨迹,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指导,因为学生的疑惑无法得到立即有效的解答将会影响学习效率[7]。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沟通渠道收集的信息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学习过程的顺利进行。网络技术实验中“www服务的配置”这一实验项目可以分解为iiS的安装、www站点的建立、局域网中web网站的访问三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操作视频在课前完成这三个基本问题操作练习。教师通过技术记录了解每一位学生会完成情况及问题所在,课堂上可组织学生开展基本操作比赛,巩固练习,在完成练习基础上给出进一步的问题:在iiS中添加更多的web站点,包括多个ip对应多个web站点,一个ip地址对应多个web站点、多个域对应同一个web站点等。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操作,培养团队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有效的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使问题的设计有明确的指向性[5],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促进知识进一步内化。

2.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为翻转课堂提供保障

传统实验教学的评价一般是学习结果的总结性评价,评价滞后且不够全面。对学生的评价既要重视学习结果的总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评价的主体不仅是教师,还应有学习伙伴及学生自身。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才能有效确保学生完成课外的翻转课堂活动[3]。翻转课堂有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流程,教师要在各流程设定明确任务并有相应的评价及时地反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始终[8],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督促与激励学生的学习。如学生课前线上理论知识的学习,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实验操作情况,课中以小组为单位的操作比赛,课前课中问题的提出与解答,课后实验报告的撰写等评价元素,占实验总成绩的70%。实验总结性报告与学期末随机抽题的综合测评操作考试占实验总成绩的30%。日常学习的形成性评价与学期末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能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规范实验过程,达到实验教学目的。

3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产物,能有效地扩展学习时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注意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与实现条件,恰当合理运用,有效实施,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锐.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7(12):69-72.

[2]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3]李赟,林祝亮.高等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6(2):82-87.

[4]杨春梅.高等教育翻转课堂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2016(1):59-63.

[5]杨九民,邵明杰,黄磊.基于微视频资源的翻转课堂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现在教育技术”实验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36-40.

[6]汪小会.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有机结合的教学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4(3):66-68.

[7]戴宁,曹辉.“互联网+教育”:颠覆、应对与重构[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7):16-20.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篇6

依据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根据学校七、八年级学生知识结构的实际情况,我分别尝试着用三种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性教学。

一、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各班学生自愿组成3人或4人学习小组并分别选出小组长。在课堂上,由各小组找出课程的重、难点或应知应会的知识点,然后把这些知识点分配给各小组去探讨相关的教学内容并提出相关问题,小组成员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去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由各组长分别公布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他各组成员可以分别说出自己的观点,老师作总结性的说明。最后,由各组成员分别说出本课小结部分,老师布置下一课预习内容。

二、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前5分钟给同学们预习课程内容,由老师提出本课的重点、难点,教师用电子教室软件切换全体学生机边讲解边演示相关的教学内容,然后向学生们布置教学任务,同学们上机有针对性的操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同学举手,教师再进行个别指导。在距离下课前10分钟,要求全体同学上传自己所作的作品到教师机。最后,教师给学生作品分别评分并作总结性发言。

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个别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

前提是每位学生一本教材,一台电脑,整堂课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学内容,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查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答案正确与否通过电脑相关软件去证明。如果互联网上没有找到相关的解决问题方法再向老师请教。最后,下课前5分钟由学生总结本课教学内容,老师补充总结内容。

综上,第一种教学模式课堂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各个环节,同学们的课堂学习效率有很大提高,所以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第二种教学模式课堂学习氛围枯燥、单调,主要是老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先听讲后上机操作练习,问题是有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根本不听老师讲课,你讲你的,我玩我的,同学们的课堂学习效率大大降低。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篇7

[关键词]翻转课堂课题界定模式设计思路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30088

近几年,在世界各地兴起了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已被众多教师所熟知并在各科教学中得到广泛的推崇和应用,我国大部分教师对翻转课堂的评价很高,有多数研究表明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比没有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好。在教学模式改革的浪潮中,实现课堂翻转势在必行。处于教育不太发达的西部地区,我们也不能迟疑,而应该积极大胆地尝试研究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构建高效课堂努力。

一、课题界定

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就是以“微课视频”为载体,把“教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反转过来,变成“学生晚上在家学习新知识,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消化”的“先学后教”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翻转数学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讲授新知识,无法在课前诊断学生关于这节课的问题,另外,学生在课后做练习题巩固,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反馈,或者要很久才能得到反馈。经国内外很多教育家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翻转课堂的实施结构模型(见图1)。

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特征,以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笔者在国内外很多教育家实践与探索总结的基础上构建出更加完善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见图2)。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之处

翻转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和学生的学习观。教师树立了“以生为本”的理念,重视自身地位的变换,逐渐从传统的“教书匠”角色过渡到“导演者”的角色,学生变成教学中真正的一群“演员”,教师只是他们的“导演”,尊重、信任学生,教师能自觉地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汲取教学科学提供的新知识、新理念,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成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评价学生方式也变得多元化。学生多次观看微视频为课堂交流、讨论奠定了基础,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发展了他们思维、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让他们终身受益无穷。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思路

1.重视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指导培训,聘请北京四中专家学者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专题讲座,举办研讨交流会、专题研究论文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一支稳定的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教师队伍。

2.研究课题组成员积极大胆地尝试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也可以走出校门经过市、省、国级家培训提高研究能力,然后在全校加以推广。

3.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每一个学生在各科学习上形成一系列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方法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篇8

【关键词】高中地理;翻转课堂;教学理想

【中图分类号】G633.55;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概述

翻转课堂来源于英语术语“FlippedClassmodel”的翻译,国内称之为翻转课堂式的教育模式或者颠倒教室、反转课堂等[1]。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颠覆了原本的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传授知识,学生吸收知识通过课后的作业、实践或操作来完成的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外针对翻转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研究并不多,但是单纯针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自从翻转课堂引入我国以后,我国许多教育界的研究学者也陆续展开了这种教育模式的研究,根据我国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特点,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能够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尽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在我国大面积大规模的展开,只有部分教育实验基地展开了翻转课堂模式的实验研究,比如山东省昌乐一中,该学校挑选了两个班作为实验班,分别对高中课程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和历史八门专业课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本次实验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将引进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同我国改革后的教育模式以及学校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寻找最优的教育模式和融合点。实验结果的调查研究表明这种教育模式能够被大学数的学生所接受和喜爱,他们认为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加,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教师的授课质量和教学成果。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地理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颠倒传统的教学流程――教师在上课之前为学生提供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学习教学内容并掌握一定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另外一种是将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和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的过程颠倒――学生提前通过观看和学习老师提供的教学视频和资料,在课堂上面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同探讨、相互协作,完成作业问题答疑[2]。

由于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故而翻转课堂的学习评价也不再类似传统的教学评价只侧重于定量评价,而是立足于更宽广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更关注教学模式对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评价。目前,教学研究者大致将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内容分成学生的学习态度、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的效果以及课堂之后的总结反思等等[3]。当然,同传统教学评价相同的是评价的主体和多元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地理教学评价主体包括参与的个人、学生家长、学生同学和授课教师。评价等级的设定根据教学模式的特点以及学生在该教育模式下的表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等级:a级、B级、C级。其中:a级是最优的结果,该评价等级表示在翻转课堂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能够非常积极主动的去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果;B级是中等的结果,该评价等级表示学生态度不够端正,不能够非常自主的完成学习任务,而是需要老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取得的学习成果一般;C级是最差的结果,该评价等级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的情绪低落,不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老师和家长布置的学习任务。评价方式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趋于科学化。

三、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策略

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一方面翻转课堂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侧重于学生的课前阶段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机制,课后阶段教师和学生对学习质量的总结和反思、知识体系梳理[4]。

(一)教学的课前阶段

在翻转课堂高中地理教学模式中,教学的课前阶段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结合地理课程的具体知识和教学任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参考资料,当然学生也是这个评价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需要自主地将老师提供的资料结合所要学习的知识提前预习,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让自己在地里课堂上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更强。

(二)教学的课堂阶段

翻转课堂教育模式对课堂的要求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和老师进行探讨和交流,老师则需要把握课堂的节奏,既要解决学生的疑难杂症,又要安排好教学的进度安排,保证高中地理教学的质量效果,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教学的课后阶段

教学的课后阶段也是翻转课堂的高中地理教育模式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需要老师、学生、同学以及家长的共同配合。这一阶段不仅需要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和实践练习来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还需要他们对前面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做出评价和反思。这个时候的评价和反思就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对后期工作的建议和展望,也是翻转课堂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的意义之所在,所以需要评价体系的各个主体认真地完成。

四、结束语

我国对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策略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本文通过概述翻转课堂视角下的教学模式理论及现状,分析了目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地理教学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翻转课堂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策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大规模的普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还学要时间,也需要在更多的实践和实验中去检验和突破各种障碍,并作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志军.翻转课堂视角下的吴地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江南大学,2014.

[2]方慧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篇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数学是重要的科目,在学生的中考成绩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加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并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当前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下面对课堂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初中数学课堂开展互动教学的作用

课堂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提升了初中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数学教学的效率,下面详细分析初中数学课堂开展互动教学的作用:

1、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数学素养。数学学习需要较强的数学思维,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时刻,良好的数学基础对学生下一阶段的数学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数学的课堂教学要侧重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而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给予了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学生的学习思维更加科学化和全面化,同时提高其数学语言应用能力;再者,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数学问题,并准确寻找数学问题的解题思路,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数学知识框架。

2、集思广益、扩展学生的学习思维。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增加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重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但是忽视了学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容易造成学生数学思维的定向化,部分学生受制于原有的数学思维而很难突破固定的思维模式,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见解和思维亮点,通过多渠道的解题模式来解决数学问题,同时引入了学生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有助于学生增强小组合作精神,实现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开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实际的课堂中存在着如下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课堂练习,教师的讲解时间依然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从而造成学生缺乏充足的时间开展互动教学,部分学生只能疲于应对教师布置的作业,难以有效地参与课堂互动教学练习,从而不能真正地实现课堂互动教学的目的,反而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秩序。互动式教学缺乏有效的创新,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为互动式教学设置相应的数学习题,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要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但是当前互动式教学缺乏创新,数学学习和课堂教学联系较少,从而削弱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成效。

三、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开展对策

1、教学环节增加情境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教师应当把数学教学和情境模拟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互动式教学中保持全程的关注度,同时将数学知识和生活问题进行完美结合,培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调动其学习热情。再者,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创新课堂互动教学的数学习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2、尊重学生的观点,增强师生交流。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数学思维,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思维方式存在多变性,对相同的数学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互动时,应当许可学生进行全面交流,允许学生对教学提出相左的意见,例如,在平行线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相关定理的证明,通过多渠道的证明方式来验证定理的真实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再者是教师要尽量避免“越俎代庖”式的教学方式,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以此来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增强初中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开设小组式学习模式,强化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按照小组的方式进行,教师要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发挥学习成绩优良学生的帮带作用,把数学习题交给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完成,并让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讲解,从而起到了学生共同进步的作用。再者,小组内部要把悬而未决的数学问题进行集中统计,然后进行跨小组交流讨论,突破思维模式的限制。最后,教师要进行数学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建立初中数学学习框架,同时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完善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四、总结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篇10

一、微格教学的基本概述

微格教学是“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的总称,其中心思想是压缩课堂时间,将教学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以内,在短期的课堂时间内,教师需要将原本40分中的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促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本节课时的中心内容。微格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是对传统课堂进行全面调整,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重点内容概括,余下的课堂时间用于内容讲解以及学生的自主练习。微格教学具有时间简化、教学内容精简的特性,教师在对微格教学进行实践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时间的控制以及知识叙述的方法,“力求简洁、内容全面”是微格教学的核心特色。[1]

二、微格教学应用的可行性及效用分析

将微格教学模式融入到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学法”课程中,对学生了解以及掌握“音乐教学法”的多元化应用有指向性作用,虽然微格教学模式的难度相对较高,单思,再讲微格教学模式进行时间分化、内容分化后,在“音乐教学法”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可行性会相对提高。教师在对“音乐教学法”课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可以相对课堂内容进行时间安排,例如,前五分钟进行课前回顾,中间的五分钟进行本堂内容总结与概述,后面的时间细分为难点讲解与学生的自主练习,微格教学的全过程,其难点是本堂内容的总结与概述,在对内容进行概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音乐教学法”分化,对音乐教学法的应用技巧、特点、开展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化总结,最后以精炼的语言进行讲述,这是优化微格教学可行性运用的有效形式。另外,微格教学的应用是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此确保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效果提高。微格教学对学生的“音乐教学法”技巧运用以及注意事项掌握等方面有指向性作用,这也是实现分类教学以及引导的有效途经。[2]

三、微格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1、以微格教学理念进行课堂设计

教师在对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学法”课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微格教学理念的有效融入,以制定“微格教学计划”的方式,实现“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流程相对简化,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首先,教师需要在“音乐教学法”课程开始之前进行准备,对课堂内容、教学内容以及时间控制等方面进行预算。假设“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工作开展需要以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式进行,那么教师需要对实践活动的内容、实践活动的开展方式以及时间活动时间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进而确保微格教学的特性发挥。其次,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对下一节课堂内容进行准备,例如,对“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创新思路、注意事项、开展方式等方面进行思考,进而缩短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时间。最后,以微格教学理念对“音乐教学法”课程内容、开展方式进行设计,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编排,最后是以最短的实践,实现课堂中心内容的概括与简述,实现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综合提高。[3]

2、注重“示范教学”在课堂中的效用发挥

“示范教学”在“音乐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是充分考虑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学生的就业方向是幼师,从事的也是教育工作,教师的微格教学方式,是学生对学前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应用的“模版”,所以,教师需要对“音乐教学法”的注意事项、开展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讲解,例如,教师将自身定位为“幼师”,将学生看作是“幼儿”,以“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中的实践模拟,实现微格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在示范教学的影响下,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并分析“换位思考”对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教师的教育理解以及教学方式创新发展等方面,会因为示范教学的作用而得到提升。

3、采用“角色转换”的方式进行教学模拟

注重“角色转化”是对微格教学进行创新应用的有效途经。在以微格教学的方式,对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时,教师可以选取不同的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法”的讲述,教师本身采用旁听的方式进行思考,这对教师的“音乐教学法”课程信息反馈、信息总结以及教育情况掌握等方面有指向性作用。例如,教师可以鼓励三名学生扮演“音乐教学法”的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不足之处等方面进行信息汇总,并结合微格教学理念,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总结,以此确保“音乐教学法”课堂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

4、以反思教学实现微格教学的运用效果提升

反思教学是运用微格教学模式的关键性工作,这是对“音乐教学法”课程进行上下衔接的重要步骤,教师需要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堂表现、知识理解情况以及“音乐教学法”的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信息收集,并以课后反思的方式,对微格教学的运用情况以及优化方向等方面进行总结,进而实现下一节“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最主要的是在利用微格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对微格教学“举一反三”的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育能力以及“音乐教学法”课程的时间掌握等方面会相对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