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可行性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3:47:55

技术可行性分析篇1

关键词: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2-0136-02

一、投资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

项目技术分析与经济分析是可行性研究中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分析主要针对所开发的产品,采用的工艺条件以及生产过程进行经济分析,确定它的经济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实现最优化的经济效果。而技术分析评价着重于对所采用的技术事项进行技术上的分析,确定它的先进性,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产生的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优化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基础,只有在一定的经济效果基础上,才能谈到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现的可能性。如果仅谈到技术的先进性,不讲经济效果,要实现也是不可能的。某项技术是十分先进的,也没有公害,生产率很高,工人劳动强度很低,但由于投资额庞大,经济效果很差,投资回收期限很长,那么这个项目的建设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实现的。

另一方面,经济效果受制于技术手段,经济分析的结果也要建立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用技术分析作为保证。提出过高的经济效果指标,不考虑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必将会给项目分析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经济效果也受制于技术方法和手段。技术评价与经济评价并非总是相矛盾的,先进的技术带来的往往是较好的经济效果和较高的生产率。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实际过程中,应该首先分析采用工艺技术等有关技术问题的先进性,实现可能性,产生的有害影响等,然后进行经济效果分析。在有了经济效果的基础上,再反过来修正采用的技术。这样的过程反复交错进行,以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采用最适合的技术,保证项目的有利可图和顺利实现。

二、投资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基本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

投资项目拟采用的技术,其先进性具体表现为工艺的先进性,设备选型的先进性,设计方案及产品方案的先进性,技术经济基础指标参数的先进性。从设备的选型来看,生产工艺设备的先进性,不仅要求主机先进,与之配套的辅机及备品备件也应是先进的。在坚持技术先进性的同时,还应与科学性,即与技术合理性相统一。

(二)适用性原则

技术上的适用性是指拟采用的工艺和设备能适应生产要素的现有条件。适用的先进技术应该成为技术评价和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一般来说,判断技术适用性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充分地,合理地、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降低原材料,特别是能源的消耗,相对地节约资金。

2.能否改善产品质量,并有利于新兴产业和创新产品的开发,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是指投资项目拟采用的技术,应能以一定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项目技术分析,必须对投入与产出进行研究与衡量,说明需要投入多少费用。衡量和评价其经济上的合理性,这是技术经济性的核心内容。

三、投资项目技术分析的基础及方法

在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对象技术的性质,只有对技术的性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以后,才可能对技术进行分析评价。技术的性质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的形态,有物质和方法的区别。如机械制造系统的自动线生产、专机生产、生产所具有的技术形态应不尽相同。

其次是技术的相关领域影响技术的主要方面,技术连接的相关程度。

最后是涉及的基础技术学科领域,通过对对象技术的分析研究,明确对象技术的性质,这样才能找出比较相近的技术方法和竞争技术,从而加以对比和分析评价。

(一)技术分析的一般内容

一般来说,对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技术分析主要涉及到技术的内容,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工作原理、工作机构、构成要素、使用方法、生产方法等技术问题。

2.制造过程动作原理、装置的组成及材料的消耗、输入输出物(包括原材料、产品、排出物、中间产物等)的联系。

3.服务方式。使用方法、采用装置及基本原理等技术问题,以及建筑方式、结构和功能,地区风貌及建筑风格。周围环境、交通状况,气候条件,工业布局等有关问题。可行性研究的技术分析主要围绕着这些内容展开的,最主要内容是工艺与设备分析和选择。

(二)技术分析的方法

方法一:

1.确定分析范围,明确进行技术分析的前提条件,技术范围,应该讨论和确定一些事项以及主要产生影响的种类、范围等。

2.说明对象技术的概要:相关的一些技术和竞争技术的分析对比。

3.确定对象技术的先进性程度和技术实现的可能性。

4.寻找对象技术给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带来的和将要带来的影响。

5.明确这些影响所属的领域,明确这些影响的特点,并就采用的相应对策作简单的说明。还要有详细的研究对策,明确评价的标准。对对象技术的先进性,实现的可能性及影响的分析结果和对策作综合评价,从而确定采用对象技术。

方法二:

1.根据对象技术的概要,明确技术应用的目的,了解社会的要求,确定技术的范围,把握现有技术,整理技术内容,确定对象技术的先进性及实现的可能性。

2.影响的整理、分析。确定影响产生和原因,后果及影响涉及的方面和程度,寻找对象技术的影响,指出预想的影响,从多方面反复进行这一工作。

3.研究对策,探讨为消除或减少预想的危害应采用的措施,综合评价,对最后的选择提出意见。

(三)项目生产工艺分析评价

生产工艺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艺流程是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它不仅直接涉及项目投资多少,建设周期长短,对未来产品质量和产量,对项目经济效果有直接影响。确定生产工艺路线时,还涉及到采用不同设备,不同的工艺方法和其它工艺因素,即不同的实施工艺方案。要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对具体的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除技术因素外,还要考虑生产工艺过程中劳动与物化劳动的占用与消耗。为了选出既符合技术标准,又有较高经济效果的工艺方案,必须进行全面综合的工艺方案比较。工艺选择除遵循技术先进性、适用性;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等总的原则之外,还要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工艺技术的选择要考虑主要原材料影响:在某些情况,原材料对工艺选择有着决定性影响。对拟建项目工艺方案的技术分析时,需要确定同某种工艺相适应的主要原材料是否有长期稳定的供应。

2.前后工艺要注意均衡协调,每一道工序要顾及前后工序的影响。评价工艺技术,主要应从生产过程角度看其总工艺技术的选择考虑是否合理,是否最优。

3.工艺选择应考虑市场需求的影响。不同工艺可以得到不同性能、不同质量、不同品种的产品。市场需求经常在发展变化,工艺技术要灵活,要尽量保证产品多品种、多功能以及产品升级换代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要有应变能力。这一点,对于生产消费品的建设项目来说尤其重要。工艺技术应尽量满足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

总而言之,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技术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力图选择精湛的技术工艺,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与财富。

参考文献

[1]韩静轩,马力.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与测度[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4L200l,(3).

[2]刘梅.浅析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

技术可行性分析篇2

关键词:含磷杀菌剂;磷元素;排放;化学除磷;生物除磷

1引言:

磷是生物圈中重要的营养元素,通常情况下,污水中的磷以磷酸盐,聚磷酸盐和有机磷的形式存在。一般认为,磷是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素,水体中的含磷量过高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会导致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造成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微生物大量死亡。同时,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一旦形成,水体中的营养素被水生生物吸收,成为其机体的组成部分,在水生生物死亡后的腐烂过程中,营养素又释放到水体中,再次被生物利用,形成植物营养物质的循环,从而加剧水体富营养化。磷不同于氮、硫的性质,无论它的氧化态还是还原态都不可能成为气态而被排放到空气中。因此,各种除磷的方法,原理都是通过把污水中的磷转化为固化物而将磷除去。目前,污水除磷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两大类。本文主要对两种除磷技术进行对比并分析其可行性。

2化学除磷技术

2.1化学除磷技术的原理

化学除磷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向水中投加化学药剂,生成不溶性的磷酸盐;然后利用沉淀、气浮、或过滤的方法将磷从污水中除去。磷的化学沉淀通常分为四个步骤:沉淀反应,凝聚反应,絮凝作用,固液分离。用于化学除磷的常用药剂有石灰,铝盐和铁盐三大类。一般认为,磷酸盐沉淀是配位基参与竞争的电性中和沉淀。即通过磷酸根离子与铝离子、铁离子或钙离子的化学沉淀作用加以去除。

2.2化学除磷技术的种类

钙盐除磷是向含磷的污水中投加石灰,但是由于形成氢氧根离子,导致污水的pH值上升,与此同时,污水中的磷和石灰中的钙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此类方法实际上是水的软化过程,所需要的石灰投加量与污水的碱度有关,但与水中的磷含量无关。其原因是,在使用石灰法时,pH值必须调到较高值才能使残留的溶解磷浓度降低到很低水平。而污水碱度所消耗的石灰量比实际除磷消耗的石灰量要高很多,因此该种方法的投资和运营费用较高。

铝盐除磷的原理一般认为是当铝盐分散于水中时,一方面铝离子和磷酸根离子反应,另一方面,al3-首先水解生成单核络合物al(oH)2+、以及al(oH)2+及alo2-等,由于单核络合物进一步缩合,进而形成了一系列的多核络合物aln(oH)m(3n-m)+(n>1,m

铁盐除磷的投加量取决于溶解氧、pH值、生物酶、硫和碳酸盐含量等。传统的铁盐混凝剂有硫酸铁、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等,新型的铁盐混凝剂主要有聚合硫酸铁,聚氯硫酸铁,聚合氯化铝铁等。有研究表明,利用聚合氯化铝铁混凝剂对城镇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磷含量可低于0.5mg/L,达到生活污水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镁盐作为沉淀剂,处理含磷和氨氮的污水,可同时去除污水中的氨氮和磷酸盐,生成可作为肥料的沉淀物――磷酸铵镁,当pH值提升到10.5时,氮和磷的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83%和97%。

3生物除磷技术

3.1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

生物除磷的本质其实是通过聚磷菌过量摄取废水中的磷,以聚磷酸盐的形式积累于细胞内,然后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目前的研究发现聚磷菌分为两类,两者都是在厌氧条件下释磷以及吸收水中挥发性脂肪酸,它们的区别是:一种以o2作为电子受体在好氧的条件下完成吸磷,称之为好氧聚磷菌。一种则以no3-作为电子受体在缺氧的条件下完成吸磷。该种细菌称为反硝化聚磷菌。

3.2生物除磷的种类

厌氧/好氧除磷

反硝化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细胞内聚积的聚磷酸盐,,摄取环境中的有机碳源,在细胞内以聚-β羟基丁酸的形式储存。当聚磷菌转换到好氧环境后,细胞内储存的聚-β羟基丁酸被氧化并且释放能量,环境中的磷以聚磷酸盐的形式被过量吸入细胞内,使磷以细胞的形式表现为污泥的形式被去除。

反硝化除磷

高酸菌在厌氧条件下分解大分子有机物为低分子脂肪酸,兼性厌氧反硝化除磷细菌则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体内的多聚磷酸盐产生能量atp,以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脂肪酸并合成聚β-羟基丁酸盐,与此同时释放出po43-。积累了大量聚β-羟基丁酸的兼性厌氧反硝化除磷细菌进入缺氧状态后,以no3-作为氧化聚β-羟基丁酸的电子受体,利用降解聚β-羟基丁酸以产生能量并提供还原力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并以naDH+作为电子运输链的载体以排除质子,从而形成质子推动力,质子推动力将体外po43-输送到体内,在atp酶作用下合成atp,将过剩的po43-聚合成多聚磷酸盐。在缺氧条件下兼性厌氧反硝化除磷细菌通过电子传递链产生的atp超过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分解体内聚磷酸盐产生的atp,所以缺氧摄取的磷多于厌氧释放的磷。因此兼性厌氧反硝化除磷细菌具有过量摄取废水中磷的作用。

是必须在好氧区供给足够的溶解氧,以满足聚磷菌对储存聚β-羟基丁酸盐进行降解,释放足够的能量供其过量摄磷之用,以便有效地吸收废水中的磷。一般,厌氧段的Do要严格控制在0.2mg/L以下,而好氧段的Do要控制在2mg/L以上。

4结果讨论:

综上所述,化学除磷效果较生物除磷效果显著,但运行成本及污泥产量明显增多,增加了后续污泥处理阶段的压力。生物除磷效果较化学除磷效果更稳定且运行成本较化学除磷成本更低。因此,在污水处理的工程中,宜采用生物除磷为主化学除磷为辅的除磷方式,根据前方来水磷含量的具体情况选择生物除磷或化学除磷辅助生物除磷的具体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天齐,林肇信,刘逸农.环境保护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29~130.

[2]邓雁希,许虹,黄玲等.矿物材料对城市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J].有色金属,2005,57(2):136~138.

[3]邓聪,邓春玲,杨育喜等.污水除磷技术[J].云南环境科学,2003,22(1):52~55.

[4]邱维,张智.城市污水化学除磷的探讨[J].重庆环境科学,2002,24(2):81~84.

[5](日)宗宫功.污水除磷脱氮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l987.3~4.

[6]郑敏,张代均.废水化学法脱氮和化学法除磷的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154~156.

技术可行性分析篇3

关键词: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应用可行性;缺陷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66-04

一、认识流媒体技术与三分屏课件

1.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是指在互联网中以数据流的方式实时音、视频多媒体内容的媒体。流媒体技术就是将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存入视/音频服务器中,用户可以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无须等待整个文件下载完毕再使用,大大节省了用户的时间。

2.三分屏课件

三分屏课件顾名思义是将计算机屏幕分为三个区域,一个区域显示教师授课的课堂录像,其余两个区域分别显示教学内容,包括教师电子讲义(ppt、word文档等)和电子讲义的索引目录,方便学生有选择地学习。

基于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是将三分屏课件至点播服务器,利用流媒体技术这种传输方式向客户端传播课件数据,用户可边下载边观看学习。

二、基于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制作工具及总体制作流程

目前常见的三分屏课件制作工具较多,国内某些高校采用SmiL语言(同步多媒体集成语言)编写制作,除此之外有微软公司的microsoftproducerforpowerpoint2003、CyberLink公司的Streamauthor(串流大师)、webCreator、课件快手和课件梦工厂等。

三分屏课件制作软件操作简便,总体制作流程大同小异,如图1所示。

三、基于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应用可行性分析

1.从“双重编码理论”角度看其应用可行性

美国心理学家佩维奥(paivio)于1969年提出了“双重编码理论(Dual-Codingtheory)”,如图2所示。该理论认为大脑中存在两个功能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认知系统处理不同的信息:来自语言经验的语言系统和非语言系统(心理表象系统)。语言系统处理语言信息,并将它以字符为基本单位编码储存在文字记忆区;非语言系统则是处理非语言信息,编码是以心象作为其基本单位存储在图像记忆区,也在对应的语言记忆区留下一个文字对照版本,这两种系统同样能够相互关联地工作,两种系统能直接地被特化的刺激激活,非语言系统被物体或物体的形象激活,语言系统被词语激活。[1]许多研究也表明,听觉和视觉有机整合在一起的效果比单独使用任意一种的记忆效果更好,它并不是两者效果的简单相加。基于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有机整合各种学习素材于一体,能同时触及学习者的听觉、文字视觉、图像视觉。讲解的语音信息与文字、图片、动画视觉信息同步时,学习者可以在听觉工作记忆中加工对文字内容形成的表征,在视觉工作记忆中加工对图片、动画形成的表征,增加学习者在言语和视频表征之间建立联系的机会。视频信息是基于语音和视觉的,可用来了解静态媒体中得不到的动态思维信息。[2,3]

2.从学生自主学习角度看其应用可行性

高校课堂教学信息量大,同时学生拥有更加自主和开放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我校是一所医学高专院校,课堂教学中各种医学技能性操作内容较多。据笔者调查,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时,大部分仍然是阅读纸质教材,只能针对理论性知识进行复习,课堂中教师的实践操作部分难以复现,加之学生长时间停留在文字教材上容易产生厌倦心理,自主学习效率和质量较低。

随着高校校园网建设和个人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学生拥有计算机的人数逐渐增多,这为他们基于网络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然而深入了解目前我校学生计算机的用途,多用于游戏、聊天、看电影等娱乐活动,真正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我校没有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是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此,如何开发适合本校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资源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提高学生个人计算机利用率,成为我们每位高校信息技术领域教师应深入探讨的课题。笔者不断探索在实践教学中应用“1t+3L”混合教学模式,“1t”指课堂教学(Classroomteaching),“3L”分别为课前导学(GuidedLearning)、课后教师助学(HelpLearning)和学生自学(SelfLearning)。引入基于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资源后,将会使此教学模式如虎添翼,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原料。针对某门课程的初学者或某些难度较大的章节,教师可事先录制课前导学三分屏课件,学生通过校园网点播进行预习。根据“双重编码理论”,将获得比单纯阅读书籍和ppt课件更好的预习效果。课后可通过课堂实录三分屏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再现实践操作内容,教师通过各种手段助学和答疑。

3.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角度看其应用可行性

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既“吃得饱”又“吃得好”,是每位高校教师一直关心的问题。我校医学专业课程中对实践操作内容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以《人体解剖学》为例,教师在实验室讲解解剖操作内容时,通常是许多学生围绕在一具尸体旁观看教师操作,站在后排的学生由于距离远而看不清甚至看不到教师的操作内容,学习效果欠佳。如果能将授课录像与相关课件进行整合,形成基于流媒体技术的三分屏课件,将真实课堂环境在课后最大程度地再现和延伸,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复习,可有效缓解实践操作内容观看不清造成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补充作用,同时对如何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环境下进行教学改革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4,5]

4.从现阶段我校信息化建设情况看其应用可行性

目前我校已建成校园网,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还未建成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师之间教学资源交流平台,现有教学视频资源库不能够实现有效共享,校园网未能充分服务于教学,有效利用率低,严重制约了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与此同时,学生利用校园网自主学习的愿望愈发强烈。为了有效缓解应用与需求的不平衡,笔者认为在本校建设基于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资源平台,支持学生自主和开放式学习有着充分的可行性和迫切性。

5.从现阶段教学课件类型及三分屏课件的优势看其应用可行性

目前各类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较多,著名的有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Director、toolbook和action等。课件按使用目的可以分为教学演示型、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训练复习型、资料工具型等;按传播形式分为网络多媒体课件和单机多媒体课件。[6]这些课件在使用场合和效果方面各有千秋,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实际应用情况看,使用最多的是教师自行开发的课堂教学演示型课件,占92%,而这其中ppt课件又占绝大多数。[5]其他类型课件由于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加之一线教师精力和制作水平等原因,多只用于公开课、示范课、教学比赛和课件大赛中。

ppt教学演示型课件有其自身的优势及不足。优势集中体现在制作过程“短、平、快”,即简单快捷,技术门槛低,教师可快速制作出符合自身要求的课件;可整合各种常用媒体,便于演示。不足之处体现在交互功能欠佳,容易出现文字搬家的情况;更适合在课堂中演示,课后复习时触及感官单一,且课件中许多只是讲义的提纲,教师生动的讲解内容和场景无法呈现,并不适合自主学习。为了在技术和效果层面进行平衡,笔者认为采用基于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有其独特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制作技术与应用效果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基于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可有效整合ppt课件和教师课堂实录,教师具体制作时同样简单快捷,技术门槛低,只需将ppt课件或其他电子讲义与课堂实录同步整合,使用场合可以是课堂教学或课后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效果优于单纯使用ppt课件。

(2)可同步播放多种媒体,最大程度再现课堂情境,符合“双重编码理论”。学生比较乐于接受的教学形式之一是课堂教学,基于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恰如其分地将教师的授课录像和电子讲义有机整合在一起同步播放,再现了课堂情境,延长了教学时间,对多感官进行有效刺激。

(3)具有索引功能,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学习内容中的重点和疑难问题,学生可利用其索引功能选取其中一段反复播放学习,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建设成本低,占用网络带宽小,播放环境要求低,传播方式灵活,适合教学资金紧张的院校。基于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资源建设成本低,就其制作软件而言,有完全免费的microsoftproducerforpowerpoint2003。某些制作软件分为个人版制作系统和专业版制作系统。个人版制作系统只需准备摄像头、麦克风和普通pC机,完成的课件可上传至点播服务器供学生通过校园网点播。专业版制作系统是将录制系统安装在专用录制服务器中,使之与教师使用的普通pC机分离。点播时,由于采用流媒体技术,传输体积大大减小,占用网络带宽小;用户只需在客户端计算机利用ie浏览器即可播放,无需第三方软件支持;除了采用网络传输外,还可作为单机版课件使用。

四、基于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缺陷分析

1.从“教学信息三项流”角度分析其缺陷

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完整的教学过程存在教学信息的三个流向,简称“教学信息三项流”,如图3所示。第一条信息流是教师按照预定的教学要求,将有组织的教学信息梯次传递给学生,称为“教的信息流”;第二条信息流是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作出必要的反应,并把该信息传递给教师,称为“学生反应信息流”,它可以是单个学生的反应或者若干学生的集体反应;第三条信息流是教师针对学生反应做出的反馈,称为“强化信息流”,这个信息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巩固成绩或者改正错误,即正强化或者负强化。“教学信息三项流”反映了教学互动的基本规律。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或者学生除了借助语言、文字表达教学信息外,还借助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表达教学信息。三条信息流中教的信息流信息量最大,约占所有信息流60%以上,其它两条信息流约各占20%左右。[7,8]

对照“教学信息三项流”理论,不难看出基于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应用于自主学习时的缺陷。由于时空分离和教学环境虚拟化,学生学习后的“反应信息流”无法及时传递给教师,致使教师无法实时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应,进而阻断向学生传递“强化信息流”。整个教学过程只强调了“教的信息流”。

2.从制作技术角度分析其缺陷

基于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从制作技术层面分析,缺陷集中体现为两方面:

(1)某些三分屏课件制作软件对屏幕区域划分自由度和对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欠佳。典型代表是微软公司开发的microsoftproducerforpowerpoint2003(以下简称producer)。利用该软件制作的三分屏课件无专门用于调整各区域大小的可视化功能。如需调整,必须修改模板所在的网页文件,需要一定的网页编程知识。由于微软公司对producer升级较慢,目前只能在其官网下载producer2003版本,对最新的windows7或windows8操作系统兼容性较差。

(2)课件后产生的文件较多,包括ppt文件、HtmL文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等,不利于教师的知识版权保护。[8]

五、针对缺陷提出建议

1.通过实时通讯进行师生交流

如果说基于流媒体技术三分屏课件是连接真实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之间的第一道桥梁的话,那么可在两者之间架起第二道桥梁:通过实时通讯手段来传递“学生反应信息流”和“强化信息流”。例如通过手机、QQ、e-mail、微博等通讯手段及时进行师生交流,或在三分屏课件中录制导学课、答疑课、习题课等作为补充,如图4所示。

2.下载三分屏课件打包工具

针对课件后产生文件较多的问题,目前可在互联网中下载到三分屏课件打包工具,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此缺陷。

参考文献:

[1]陈长胜,刘三娅,汪虹,陈增照.基于双重编码理论的双轨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3).

[2]RobertB.Kozama著,缪蓉、赵国栋译.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与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6-128.

[3]张燕敏.同步多媒体课件对学习认知的优势及其制作[J].现代教育技术,2007,05(17).

[4]白万清.用情景互动和评价机制提升网络在线课堂质量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5):74-75.

[5]教信息中心[2011]22号.关于举办第十一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的通知[Z].

[6]刘跃军.课堂多媒体课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宜宾学院学报,2011,11(11).

技术可行性分析篇4

[关键词]人文科学实验科学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2-0067-04

实验作为一种基本的、有效的教学和科研方法,最早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学科中开始运用,20世纪以来逐渐在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学科中得到运用,而在人文学科特别是在关涉人文科学实质内容的所谓“形而上”领域内,运用实验的方法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作为一种体现科研和教学规律的实验方法,是否可能在人文科学得到运用,需要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给予理论梳理和经验总结。

一、不同学科的实验性基础

科学实验的可行性前提首先是该学科必须具有一定的实验性。按照实验科学的基本理解,所谓实验性就是某种学科理论或知识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具备能够通过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或描述的属性。学科的实验性既与学科对象以及学科的方法论特征直接相关,又与具体的实验技术密切相关。

1自然科学的实验性基础

最早的实验完全是自然科学实验。科学家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选取自然中的典型过程,并通过仪器、设备等媒介对这些过程加以控制或改变,以便进行观察分析,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和运动的规律。《辞海》对实验科学的解释是:“实验科学亦称‘经验科学’,同理论科学相对。一般指19世纪以前的经典自然科学或以实验方法为基础的科学。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伽利略的动力学、牛顿的经典力学以及后来的热力学、电学、化学、地质学等等,都是实验科学典范。20世纪以来,由于现代科学的高度综合性,数学和理论思维在科学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故一般只把一些实验性较强的科学称为实验科学。”即在科学史上,乃至今天,人们通常所说的科学实验主要是指自然科学实验,这主要取决于自然科学拥有的“较强的实验性”。

在自然科学领域,科学家可以最大程度地摆脱各种外在影响,科学家的个性、爱好、性格、或政治倾向等因素并不会影响到他所研究的物质对象。一种物理结构与化学现象,并不因为观察研究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自然界本已存在的各种规律,是独立于人的主体意识而存在的,同时也是人可以逐渐认识并发现的。尽管这种认识与发现的正确程度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越来越接近真理的过程,这主要受制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和认识方法,而与其他主观因素关系不大,研究者只要遵循正确的研究过程或研究程序,都可以达到共同的认识结论和结果。自然物质世界所具有的这种内在规定性、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重复性,为自然科学实验提供了客观前提,而这一点恰恰是人本身和由人组成的社会所难以比拟的,因而也是实验方法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应用迟滞的主要原因。

2社会科学的实验性基础

大约从19世纪下半叶起,自然科学所采用的包括实验在内的科学方法逐渐被社会科所学采用,并以法国哲学家孔德和社会学家涂尔干等人为代表,发展了一套被称之为“实证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宏观地看,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规律当然是人的规律,但却不是个人的规律,而是构成社会的无数个人和各种团体、集团、阶层、阶级、机构等社会因素合力作用下的规律。社会体系与结构的运行发展,它的经济、政治、法律关系的存在与变迁,公共制度与公共政策的选择与调整,都是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有其内在规范、过程与法则。因而社会运行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类似于自然物质世界那样的独立于个人主观意愿的客观性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通过实证的方法(包括实验的方法)加以认识和把握的。微观地看,社会科学实验所表现的人和人的行为,并不是从人的主观意愿、个性特征、情感世界等个体性因素出发的,而是从社会关系和公共政策选择的角度,从社会的结构、体制、功能、作用的角度出发的。从这种角度出发,个人不过是社会的一个“角色”、一个群体中的“成员”、一个社会有机体中的“分子”。因而在社会科学实验中,人和人的行为可以表现为政治学中的“一张选票”,或经济学中的一种“资源”,或社会学中的自杀行为统计数据,或管理学中的“管理对象”,即人和人的行为是一种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具体社会科学意义上的“符号”存在或“信息”显示,这种去个性化的实验对象既提供了实验的客观依据,也提供了实验技术的实现可能。正因为如此,在目前的社会科学实验中,除了少数学科专业(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法学等)采用实地实验之外,在现代实验技术条件下,更多的社会科学实验是借助人和人的行为的“符号”存在或“信息”显示,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实验室实验,并集中在金融、财会、工商和行政管理等学科专业领域。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如金蝶财务系统、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财务分析系统等;一类是情境模拟实验,如股票实时交易模拟实验、eRp(企业资源规划)模拟实验、集装箱运输业务模拟实验、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实验等等。

3人文科学的实验性基础

人文科学包括了诸多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同的知识性或事实判断问题,比如关于文学史、哲学史中的许多知识性内容,关于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基本的历史事实,关于道德行为的经验性判断,关于艺术特点的描述性分析等。因此,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20世纪以来,在人文科学领域,许多来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认识工具、认识手段甚至概念术语,诸如结构、程序、编码、概率、反馈等等,都出现在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美学的研究过程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实验的方法开始被引入到人文科学,并主要通过计算机技术运用于人文科学的一些技术操作性领域和某些知识性整理、考订工作,突出集中在语言、文学、艺术、新闻、传播等学科专业领域。如多媒体写作工具、应用语音实验、计算机图文处理高级应用、文献检索与利用、inter-net应用技术、图形标志设计、电视摄像、数码编辑、新闻摄影、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电脑报纸编排等。其中,应用技术类实验占主要部分,情境模拟实验相对很少,而且主要限于对一些技术手段或技术环境的模拟实验,如“网络新闻实务课程实验”等。

客观地说,上述实验并未触及到人文科学的实质内容,即使是在知识性问题或事实判断的领域里,实验的适用范围和程度也受到很大限制。我们知道,人文科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在于它不仅是一个知识体系,更是一个价值体系,是关于人的信仰、信念、道德、宗教、文化、善恶、美丑等方面的意义体系。这使得人文科学不能以事实判断、经验陈述以及技能训练来代替应然性问题,它一定要有主体性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说明,这是人文科学的实质内容,而这恰恰是上述实验所缺少的。这也意味着信念、情感、善恶、美丑等主观判断和应然性问题很难用某种抽象的“符号”或“信息”来显示,这也是目前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相比较,其实验性相对薄弱的原因所在。

二、人文科学实验的技术路径

实验科学的历史表明,实验是一种历史范畴,其范围和深度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扩大和深化。在传统实验技术条件下,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较强的人文科学,其实验性较弱,很难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检验、解释和描述;但在现代实验技术条件下,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这种状况有可能得到改变。

1“人”的“出场”与情境模拟

在计算机技术背景下,目前人文科学实验主要是以辅“工具”类即应用技术类实验为主,而实质性“价值”类实验几乎没有,至于基础性“知识”类实验则与社会科学的模拟实验类似,主要是针对少量能够作为“符号”存在或“信息”显示的个别人文现象进行模拟实验。人文科学在实验科学的这种“边缘”状态是与人文科学对象的基本特点直接相关的。如上所述,人文科学的核心是“人”和人的精神世界、意义世界,这里的“人”既不是自然科学中可以被解剖的具体的“生物人”,也不是社会科学中可以被“符号”化的抽象“社会人”,而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个性、有情感现实的“人”,这种“现实人”构成了人文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实验对象。当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也离不开人,也与人密切相关,但其出发点和实验呈现方式是完全不同的。自然科学是对“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或自然条件”的研究,因而实验可以直接通过自然物质方式来呈现;社会科学是对“人所组成的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研究,因而实验可以通过某种“符号”或“信息”来呈现;而人文科学则是直接对“人本身”、对“人的存在、精神、价值、意义、情感等”这样一些“内在的”、“形而上”或“终极性”问题的研究,因而实验只能通过“人本身”才能较完全地呈现。

这意味着,要通过具体的人文科学实验表达抽象的人文科学内容,必须要有富有个性的、鲜活的“人”的“出场”以及相伴随的“情境”表现,这与人文科学的方法论特点是相呼应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事实判断、必然性问题倾向于客观性和普遍性,所使用的主要是逻辑与实证的方法。而人文科学的价值判断、应然性问题却倾向于主体建构性,具有明显的主体选择性和个体感受性,所使用的主要是情感体验与心灵感悟的方法。一定程度上,具有活生生的“人”的“出场”的情境模拟实验,恰好提供了以主观性、个别性、多变性为特征的互动平台,因而更有助于主体亦即实验者更好地进行体验和感悟。

2多媒体技术及其提供实验的可行性

实验离不开技术,所谓技术就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所采用的工具和规则的体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被应用于实验科学和实验教学的实验技术的水平,决定了实验的范围、深度和水平。如果说在传统实验技术条件下,实验还主要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那么在计算机技术条件下,实验迅速扩展到社会科学领域;而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随着实验中“人”的“出场”和相应的情境模拟的实现,实质性的、更广泛的人文科学实验越来越成为可能。

以往的计算机技术主要是对文本、数字、图形等相对单一信息的处理,还很难做到“形声兼备”,因而要实现鲜活的“人”的“出场”和相伴随“情境”的表现还很难做到,但在多媒体技术条件下则完全可以实现。多媒体技术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广泛的综合性,它将计算机、声像、通信技术等合为一体,是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音响、游戏机、传真机性能的大综合;二是充分的互动性,它可以形成人与机器或人与人通过机器的互动,且互动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这两个特点恰好满足了人文科学模拟实验的基本要求。对于“人”的“出场”和相应的情境模拟要求,以往只能在影视片中实现,但却完全是单向的,无法进行互动,且制作成本较高。现在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些不足。多媒体的综合性特点,可以将所需要的人物、场景、物品、图形、图象、视频等元素按照要求进行设计、组合和呈现,并较方便地创设出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的“人”和相应的情境。实验的本质在于操作,多媒体的互动性特点,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人――机或人――人的互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实验的操作性要求。

三、人文科学模拟实验的相关问题

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人文科学模拟实验不仅与传统的自然科学实验完全不同,而且也与以往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计算机模拟实验迥然相异,实验中有人物、有场景、有情节,有实验者的个体感受性和主观选择性,甚至有情感色彩。人们或许会质疑,这是科学意义上的实验吗?抑或应该属于艺术的范畴,甚或还是一种电子游戏?

技术可行性分析篇5

关键词:煤改气;燃气改造;可行性;节能技术

abstract:accordingtofueldivisionofcoal-firedboiler,fuel,gas-firedboilertype,etc.atpresent,thecoal-firedboilerwithitscoversanareaofbig,coaldust,noise,sewageseriousshortcomings,suchas,insomecitiesaregraduallyreplacedbythegasboiler.transformationofcoal-firedboilerforgasboilerinthispaper,thenecessityoftheanalysisismainlyfocusedontheenergysavingeffectandthefeasibilityoftheproject.

Keywords:coaltogas;Gastransformation;thefeasibility;energysaving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S2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我国能源供应以煤炭为主,燃煤锅炉占锅炉总数的83%,其中燃煤工业锅炉更是我国主要的动力设备。近年来,人们意识到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是造成大气污染加剧、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然而燃煤工业锅炉作为我国能源大户,能源浪费相当严重,同时燃煤工业锅炉还排放大量的烟尘、So2和nox等污染物,也是我国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因此,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政策下,许多地方政府要求企业将原有燃煤锅炉更换为燃气锅炉,而此时企业出于经济考虑,“煤改气”成为企业节省资金、工期短、见效快、切实可行首要选择。

1.燃气改造技术分析

在燃煤锅炉改造为燃气锅炉的工作中,应以不变动锅炉本体受压元件部分,减少对原有锅炉改动为原则。改造过程应着重从燃气燃烧器的选择、燃烧器数量的确定、燃烧器布置、炉膛布置的匹配性设计、选择防爆措施等方面考虑,循序渐进,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从实用性出发。

1.1燃气燃烧器的选择

在燃煤锅炉改造过程中,首先要选择或设计合适的燃气燃烧器。常见的燃气燃烧器按照空气供给方式可以分为引射式燃烧器、鼓风式燃烧器和自燃引风式燃烧器三类。引射式燃烧所需的空气由燃气射流吸入,鼓风式燃烧器需鼓风设备将空气送入燃烧系统,自然引风式燃烧器则依靠炉膛中的负压将燃烧所需的空气吸入燃烧系统。对于燃烧器的选择应对比三种燃烧器的特性结合锅炉原有炉膛的特点进行考虑。

1.2燃气燃烧器的安全程度,也就是要求降低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坏。燃烧的完全度主要与燃气和空气混合均匀程及空气是否充足有关。一般在空气量充足、混合良好的情况下,使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失为零并不困难。当燃用高热值燃气时,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坏不应超过0.5%;燃用低热值气体时,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坏不应超过1.5%。在采用预混燃烧器时,容易使不完全燃烧损坏控制得比扩散燃烧时低一些。

1.3降低烟气中的过剩空气系数是降低排烟损坏有效措施。排烟中的过剩空气量与烟气通道漏入的空气量之和。对微正压运行的锅炉,烟气通道漏入的空气为零,此时主要过剩空气量取决于燃烧时的过剩空气量取决于燃烧时的过剩空气量,实际上在任何情况下,降低燃烧时的过剩空气量,对提高锅炉的热效率是有好处的。燃烧器能否保证在尽量低的过剩空气系数下运行,是燃烧器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1.4燃烧器的火焰特性与炉内换热和锅炉的其他特性密切相关。比如,扩散燃烧时,其半发光火焰比无焰燃烧时的火焰辐射能力强,对炉内传播有利。燃烧器喷口的气流应有较高的速度和较大射程,以使炉内火焰充满度较好。在利用耐火材料加强炉内传热时,需要与辐射面相适应的火焰形状和火焰速度。

1.5充分考虑燃烧速度。实际生产中,由于中小型锅炉常在负荷多变的情况下使用,因此,要求燃烧器有很宽的负荷调节范围。改造后的燃气锅炉在运行时,应使炉膛火焰充满度比较好,不形成气流死角,避免相邻燃烧器的火焰相互干扰,同时未燃尽的燃气、空气混合物不应接触换热面,以免形成气体不完全燃烧。但高温火焰要避免高速冲刷换热面,以免换热面热强度过高使管壁过热。因此,在选择燃烧器时,还要根据不同的燃气和负荷,近似估算燃烧火焰的长度。

2、燃煤锅炉与燃气锅炉不同之处

2.1燃烧方式

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是将煤通过破碎设备,经皮带进煤仓,通过给煤机利用播煤风,撒入炉膛;通过循环灰加热,流态化燃烧过程。而煤改气后将焦炉煤气和驰放气混合合由四个燃烧器喷入直接燃烧。

2.2燃烧产物

煤主要是由C、H、o、n、S等元素和灰分及水分组成,煤燃烧放出热量后,生成So2、So3、nox灰分和水分,而So2、So3、nox由烟气排入大气,污染环境,对人类造成危害。

而焦炉气和驰放气的主要成分是Co和H2,经过燃烧后,主要生成Co2和H2o,相对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的排放So2、So3、nox要少得多。

2.3通风方式

燃煤锅炉一般采用负压燃烧,基燃烧过程是由鼓风机和引风机的配合配合的配合来共同完成,煤在燃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空气,而由于炉墙烟道的漏风,过量空气系数可达2.1-2.5之间。

燃气锅炉采用微正压或微负压燃烧,需要的风量小,在燃烧器内空气能较好的与天然气预混。微正压燃烧没有炉墙和烟道的漏风因素,运行中烟道出口空气系数可为1.05-1.2。

2.4燃料易爆性

燃煤锅炉燃烧安全,炉膛不易发生爆炸危险。而燃气锅炉在爆炸浓度界限内,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危险性较大。

2.5锅炉自动控制

燃煤锅炉由于受到煤种、料层厚度、鼓风量、引风量、风煤配比等原因,要做到根据负荷来自动调节锅炉运行参数的难度大。

而燃气锅炉所受影响因素较少,可根据负荷调节燃烧器阀门大小,容易实现自动控制。

3.燃煤锅炉改燃气锅炉技术上的可行性

燃煤锅炉变燃气锅炉有两种更换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把原燃煤锅炉通过技术改造变成燃气锅炉,第二种方式则根据原燃煤锅炉出力等技术参数彻底淘汰燃煤锅炉,买一台同样效果的燃气锅炉,但这两种方式都要对原有厂房,水泵房、防爆措施等技术改造。

3.1燃煤锅炉通过技术改造转变成燃气锅炉

3.1.1根据用户使用燃料的类别不同,如油、人工煤气、天然气应对不同的燃料应用必要的分析资料:煤油、柴油应有发热量和密度,燃气应有发热量、供气压力和密度。

3.1.2根据锅炉性能及炉膛结构来选择燃油燃烧器中喷咀雾化方式或燃气燃烧器的类型。

3.1.3燃烧器输出功率应与锅炉额定出力相匹配,选择好火焰的形状,如长度和直径,使之与炉膛结构相适应,从火炬根部供给燃料所需要的空气,使油雾或燃气与空气迅速均匀混合,保证燃烧完全。

3.1.4燃气锅炉的燃烧器可以根据不同燃料的热值、热负荷、压力和燃烧势而更新设计,满足了燃烧器稳定燃烧的需要。

3.1.5燃煤锅炉的煤斗位置可放置燃气燃烧器,炉膛的炉篦及活动链条去掉后改成燃气双回程加热装置。

3.1.6炉膛设置二次辐射面并设置烟道调节风板和防爆门。

3.1.7公共软水部分均可与燃气锅炉通用。

3.2改造中应注意的问题

3.2.1消防安全方面:燃气锅炉房属于甲类厂房以及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消防安全方面远远高于燃煤锅炉厂房,因此把燃煤锅炉改造成燃气锅炉时,锅炉厂房应重新按规范进行改造,注意防爆抗耐火级的选择。

3.2.2自动控制方面:应特别注意锅炉水位自动联锁保护,以及燃气锅炉熄火自动保护,蒸汽压力、燃气压力、风压低等自动联锁保护,在自动控制程度方面燃气锅炉要远远高于燃煤锅炉。

3.2.3锅炉房与调压室设置两路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报警系统应与紧急切断阀和强制排风设施联锁。

4.燃气供热节能技术研究

4.1气候补偿系统

建筑物的耗热量因受室外气温、太阳辐射、空气湿度、风向和风速等因素的影响时刻都在变化。要保证在上述因素变化的条件下,维持室内温度恒定(18℃±2℃)或满足用户要求,供热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就应在整个供暖期间根据室外气象条件的变化进行调节,以使锅炉供热量、散热设备的放热量和建筑物的需热量相一致,防止用户室内发生室温过低或过高的现象。通过及时而有效的运行调节可以做到在保证供暖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最大限度的节能。室外温度的变化决定了建筑物需热量的大小也就决定了能耗的高低,运行参数必须随室外温度的变化每时每刻进行调整,始终保证锅炉房的供热量与建筑物的需热量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

4.2烟气冷凝热能回收系统

中小型燃气(油)蒸汽锅炉(包括进口锅炉)大部分都不带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因而造成锅炉排烟温度偏高,一般在160℃以上,有的甚至达到200℃,锅炉的排烟损失较大。由于燃气锅炉没有机械未完全燃烧损失和灰渣的物理热损失,所以燃气锅炉排烟热损失占锅炉总热损失80%以上,合理控制排烟温度对提高锅炉热效率,节约能源将起很重要作用。

4.3供暖系统水力平衡

供热系统能耗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热源,而且与整个管网系统有关。在供暖系统中,普遍存在着水力失调的问题,水力失调造成系统冷热不均,距离热源较近的用户,室内温度较高,距离远的用户室内温度偏低。为保证远端用户室内温度,不得不提高管网供水温度和加大循环水量,不但很难保证供暖质量,而且造成巨大浪费。

4.4燃气锅炉房供热集中控制系统

燃油(气)锅炉的热效率比燃煤锅炉要高得多,一般可达到92%以上(大气式燃烧的模块锅炉除外),但锅炉厂家所提供的锅炉热效率是在额定负荷下的热效率,当锅炉运行工况偏离设计点时,锅炉的热效率是变化的。目前,进口锅炉一般可以提供出锅炉热效率随负荷变化曲线或数据,但国产锅炉很难提供出锅炉热效率随负荷变化曲线或数据。在实际运行中,外界所需热负荷始终是变化的,运行的锅炉不可能恒定在最佳工况点定负荷运行。

在锅炉房设计中不仅要选择热效率高的锅炉,同时也要采取措施提高锅炉房的总热效率。多台并联运行的锅炉通过群控来提高锅炉房总热效率是必要的。所谓群控就是根据外界所需热负荷的变化合理确定锅炉运行的台数,科学分配各运行锅炉的运行热负荷,尽量使每台锅炉都在最佳工况点运行,从而提高锅炉房总热效率。

对于不进行群控的多台并联运行的锅炉,当外界所需负荷变化时,运行锅炉则同时降负荷,同时升负荷,使每台锅炉都不在最佳工况点运行,势必造成锅炉房总热效率不高,甚至比不上安装模块锅炉的锅炉房。

技术可行性分析篇6

关键词:公交指挥、信息化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p2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12-0000-02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概况

城市公共客运系统尚未(或正在)引入先进的高新技术,基本上还是采用"定点发车、分散调度"的手工作业的调度方式,导致公交车辆的行车速度下降、行车间隔不均衡,时常出现“串车”、“大间隔”现象,严重影响了公交客运的服务质量。尤其是缺乏现代化通信手段,调度人员无法实时了解运营车辆情况,难以及时有效地采取调度措施。公交车辆调度处于"看不见、听不着"落后现状,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公交公司均采用传统的手工调度的方式,计划式的调度,而且这种方式较为分散,各个分公司负责本所属线路的调度,需要较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智能公交,是一种系统概念。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地图技术等,运用系统工程方法,遵循相应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实现公交生产、经营、管理的自动化、科学化、智能化。智能公交系统在管理软件方面充分利用了无线通讯系统和智能车载终端设备实时采集到的各种车辆运营信息,利用软件工程方法和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技术、电子地图技术对传统公交企业的管理进行分析,将公交企业几十年来积累、沉淀的管理经验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优化,从而建立起一套现代公交企业管理模型,通过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讯系统对车辆运营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共享公交企业各种信息。智能公交系统包括:智能化调度、智能化信息查询、智能化收费、智能化安全管理、智能化车辆管理、智能化统计分析、智能化信息等。

二、项目建设目标

智能公交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运用车载GpS定位、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技术,对公交车辆进行全程定位监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集行业监督管理、企业营运调度为一体的综合智能公交管理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坚持适当超前、安全可靠的原则,建成行业管理中心平台、公交企业管理分平台和场站企业管理分平台,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车辆排班自动化——建成科学的公交营运管理系统,即时掌握公交线路运行情况,实现科学智能化调度。

运营全程可视化——建成技术全面的公交车载系统,通过公交车辆安装GpS和车内监控设备,对公交车的运行和车内实施全程监控,实现调度中心与公交车辆的及时沟通和有效调度。

报表统计智能化——完善信息分析系统,实现上下客自动识别,即时进行客流统计,对公交客流进行科学分析,为新开和调整线路提供依据,提高公交车辆使用效率和企业内部管理效率。

出行信息实时化——建成智能公交场站系统,通过建立电子站牌实现车辆到达站台的提前预报,主要换乘枢纽通过设置出行信息查询系统方便市民选择公交线路,开通市民手机公交查询业务,多渠道服务于市民出行。

行业管理科学化——建成有效的行业管理系统,掌握公交营运数据和服务质量的第一手资料,提高行业管理部门的服务能力,为开展公交规划、线网优化、日常考核以及政策研究等提供决策依据。

三、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

智能公交将采用了以下应用技术做为技术支撑点: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Sm/GpRS(全球通数字移动电话网)、GiS(电子地理信息系统)、光电显示、以太网技术等,下面分别对上述应用技术做简要说明:

(一)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是真正实现了全球、全天候、连续、实时、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系统。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能够给出准确三维位置、速度和精确的时间信息;GpS由地面控制站、空间设备(SV)、GpS用户接收机和地面通信网部分组成。随着GpS模块的成本不断下降和地面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应用于车辆监控调度管理的GpS系统正如火如荼的向前发展。

(二)GpRS

GpRS的英文全称为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中文含义为通用分组无线服务,它是利用“包交换”(packet-Switched)的概念所发展出的一套无线传输方式。所谓的包交换就是将数据封装成许多独立的封包,再将这些封包一个一个传送出去,形式上有点类似寄裹。GpRS网络是基于现有的GSm网络来实现的。

GpRS技术优势

GpRS是一种新的GSm数据业务,它是通往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必经之路,称之为2.5G技术。GpRS打破过去电路交换的形式,以分组形式交换信息,这样用户在传输信息时可不用占用固定的线路,分组交换是支持数据业务的必要条件,它使得相同的网络容量条件下可以容纳比电路交换多出数十倍的用户。与短消息(SmS)相比它有如下三大优点:

1.GpRS用户永远在线、接入时间短

GpRS是一个支持无线互联网应用的理想基础,分组交换接入时间缩短为少于1秒,能提供快速即时的连接如互联网接入,可大幅度提高一些事务的效率,并可使已有的internet应用(如e-mail、网页浏览等)操作更加便捷、流畅。通过GpRS网络与移动服务,便能建立快速连接。而无须使用拨号方式进行连接。

2.高传输速度、大传输量

GpRS可将数据分组传送,最高传输率可达171.2K,是现有GSm的10倍以上,其巨大的数据吞吐量使图片、视频的高速传送得以实现。

3.突破现有手机上网收费模式

技术可行性分析篇7

关键词:低聚糖;乳酸盐;电渗析;异相离子交换膜;脱盐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029

0引言

低聚糖集营养、保健、食疗于一体,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饮料、医药添加剂等领域。它是替代蔗糖的新型功能性糖源,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未来型”新一代食品。是一种具有广泛使用范围和应用前景的新产品,我国的低聚糖开发和应用近几年发展迅猛,在长春的大成集团、山东枣庄丰源集团以及山东济南的保龄宝生物科技公司都已经形成生产线,各大中院校也对低聚糖的研发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1低聚糖的生产现状

低聚糖又称寡糖,低聚糖的获得主要有四种方式:天然原料中提取(如玉米秸秆等)、微波固相合成法、酸碱转化法、酶水解法等。一般来说,低聚糖很难或者基本不会被人体所吸收,因此,它所提供的能量是很低的乃至于为零,基于这种特性,低聚糖能最大限度的满足那些喜爱甜食又担心发胖者的要求,同时低聚糖还可供糖尿病人、肥胖人食用。低聚糖虽然有种种好处,但是目前低聚糖的提纯是一个难点,因为无论是天然原料中提取还是酸碱转化法合成,都会使低聚糖产品料液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盐和无机盐,这就使低聚糖产业受到工艺上的困扰,从而阻碍低聚糖的开发研制。

2低聚糖的脱盐提纯

低聚糖生产过程中会产生氯化钠或者一些例如乳酸盐、柠檬酸钠的有机盐,有效的去除这些盐类,可以提高低聚糖的纯度品质,目前国内生产低聚糖,脱盐提纯的主要方式是离子交换法,简称离交,离交确实能有效的对低聚糖料液脱盐,但是基于离交的特性,离子交换树脂很容易就达到饱和状态,这时就要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因为再生会用到大量的酸碱,故此在操作的时候比较麻烦,并且再生的同时,很产生很多的废酸废碱,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危害,那么能不能用传统的电渗析脱盐工艺对低聚糖进行脱盐提纯呢?

3电渗析的原理介绍

电渗析过程是电化学过程和渗析扩散过程的结合;在外加直流电场的驱动下,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即阳离子可以透过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可以透过阴离子交换膜),阴、阳离子分别向阳极和阴极移动。离子迁移过程中,若膜的固定电荷与离子的电荷相反,则离子可以通过;如果它们的电荷相同,则离子被排斥,从而实现溶液淡化、浓缩、精制或纯化等目的。

4低聚糖的电渗析法脱盐实验分析

实验准备低聚糖料液20.075Kg(山东保龄宝生物有限公司提供)、浓水采用去离子水19.154kg、配置naCl极水15kg(电导率约为10000μs/cm),设备采用eD-t-Ⅳ-1×2-50型号的实验型电渗析(金华市金秋环保提供)。运行过程中料液、浓水、极水的流量均控制为500L/h,每1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并对水样进行及时分析。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实时进行观测,保持液位的稳定,避免因为操作原因对数据产生影响,实验数据如表1。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渗析可以很好的对低聚糖料液进行脱盐提纯,在实验过程中料液、浓水、极水的液位基本没有变化,而通过折光的简单观测,糖液的有效含量并没有减少,在后续的检测中也验证出糖液整体的损失率

5结果分析

经过多次的实验验证,电渗析装置能有效的对低聚糖料液进行脱盐提纯,并且低聚糖料液的有效成分损失很少,使用不同厂家的异相离子交换膜会对低聚糖的脱盐速率产生影响,因此在工艺设计的前期要选择合适的异相离子交换膜。当然放大工业生产还要进行很多实验论证,比如糖液的生菌污染,电渗析装置的清洗,以及料液的损失都要充分的考虑进去。

6结语

低聚糖料液产品在脱盐提纯的工艺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电渗析在实验和理论上均能满足其脱盐提纯要求,后续配合其他工艺,会使低聚糖脱盐提纯工艺更加完善,使其品质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学智.工业微生物[J].1997(01):30-39.

技术可行性分析篇8

【关键词】GpSRtK;控制测量;精度分析

1前言

GpSRtK技术是伴随着GpS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并且其发展是与GpS接收机空间定位精度的不断提高密切相关的。GpSRtK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相当广泛,主要已经在控制测量、地形地籍测量、房产测量、工程测量等测量领域得到了实际使用,并且得到了良好的评价。使用GpSRtK技术是因为这种技术具有一些显著的优点,比如定位精度很高、节约观测时间、测站之间无需通视、操作简便和全天候作业等优点。这些优点是其得到广泛认可的前提。

2GpSRtK技术的基本原理

GpSRtK测量技术是一种实时差分的GpS测量技术,主要是根据载波相位观测测量,这种技术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接收机,以此实现对所有可见GpS卫星的观测,主要特点是这种观测是具有连续性的。经过观测之后得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电传输的方式实时地向流动站进行。

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不但可以接收GpS卫星信号,还可以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对基准站传输的数据进行接收。然后便可以根据相对定位原理,实时地对整周模糊度未知数进行解算,并且还会对流动站的三维坐标以及精度进行计算。在这一系列的计算完成之后便可以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对监测基准站和流动站观测成果的质量、解算结果的收敛等情况进行监测。也可以对解算的结果成功与否进行初步的判定,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多余的观测量,大大的缩短了观测的时间,提高了观测的效率。GpSRtK测量系统一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GpS接收设备、数据传输设备、软件系统。基准站的发射电台和流动站的接受电台组成了数据的传输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基础性设备。软件系统则主要是用于实时解算流动站的三维坐标。RtK测量技术不但具有GpS测量的优点,还具有缩短观测时间以及实现实时的坐标解算等优点,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作业的效率。

3GpSRtK测量的精度分析

相对传统的测量技术,GpSRtK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方面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可以实时的获得定位结果,还可以同时获得定位的精度,这些都有利的保证了作业的质量和效率。RtK技术在进行实时定位时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除了精度极高的控制测量仍然在使用GpS静态相对定位技术之外,RtK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地形测图中的控制测量、地籍以及房地产测量等多种控制测量。界址点点位的测量也开始采用GpSRtK技术。另外,GpSRtK技术也在地形测量、面积测量和建筑测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测量料场及土石方工程量;还用于道路、输电线路、油气管线及地下管线的放样测量等。在这些测量中,RtK系统比传统全站仪系统的效率要高。

3.1GpSRtK技术与控制测量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GpSRtK技术由于其各方面的优点能够很好的满足控制测量的基本要求。同时,因为GpSRtK技术与常规的控制测量有很多不同之处,不可能完全采用常规控制测量时所采用的技术标准来进行衡量,尤其是在边长较短的相邻点,表现更为明显明显。GpSRtK技术的测量误差均匀、独立,不存在误差积累,因此精度可靠程度较高。

3.2GpSRtK技术具有提供测量结果上的优势

GpSRtK技术能够实时地提供测量成果,而不需要分级布网,这大大的减少了生产的成本投入,也从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从技术上提高了测量的速度和质量,降低了时间成本,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3.3点位误差与流动误差的关系

点位误差与流动站至基准站两者之间距离有关,随着距离的增加点位误差将会变大。所以,在控制测量中GpSRtK的作业半径一般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大多数是5Km。

3.4测量过程的基本要求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应该尽可能地检测一定数量的测区内和相邻的控制点,以全面了解情况和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剔除原有控制网的粗差点,便于做好与已有地形图或工程项目的接边工作。

3.5测量时要进行方法的选择

测量时需要选择一些方法来提高测量精度。用于提高测量精度的方法主要包括延长测量时间、架设对点器、选择有利观测时间、增加观测次数或改变基准站等。在同一点不同时段,GpSRtK的2次测量值的较差也应该保持在一定范围,一般选取3cm为宜。

3.6影响GpSRtK测量精度的因素

3.6.1基准站的选取

基准站的选择是GpSRtK测量的关键环节,关系到GpSRtK测量能否顺利完成,能否达到良好的效果。GpSRtK测量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准站的选择是否正确,是否在合适的站点上进行安置。为保证观测的精度和提高工作效率,基准站的安置应满足下列条件:基准站应选择设立在精确坐标的已知点上,或者可以选在未知点上,但是未知点的条件应该符合一定要求。基准站安置的地方应该选择具有地势较高、通视良好以及电台信号覆盖良好覆盖等特点的区域,最好是测区中央地区。同时,为防止多路径效应和数据链的丢失,基准站200米范围内不得出现高压电线、电视差转台、无线电发射台等有干扰作用的外来物质,周围应该避免出现GpS信号反射源。

3.6.2仪器设备和设备使用者的影响

GpSRtK的测量精度还会受到仪器设备使用差异的影响,还可能会由于GpSRtK测量设备,仪器性能和抗干扰能力等的不同影响到观测结果。另外,由于设备使用者的经验和操作不同,施测时,作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经验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使用软件系统的熟练程度,也是对GpSRtK的定位精度产生影响的因素。

3.6.3观测时间的选择

GpS测量是采用的是接收机对卫星转发的信息进行接收来确定三维坐标。测量结果的误差可能会来源于GpS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过程以及地面接收设备。在这些误差来源中,来自GpS卫星和卫星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误差,是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消除的。为了避免减少这些干扰因素的存在,在实际工作中,应做好卫星星历预报,选择有利的观测时段,保证观测时GpS接收机的pDoD值小于6,这是保证GpS的定位精度、减小GpS的误差的有效途径。

4结语

相对于传统的观测方法,GpSRtK技术具有集成化和高度自动化的特点,适应动态测量和经常化的要求,因此,GpS-RtK在很多测量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GpSRtK作业精度很高,并且不会受到环境以及距离等因素的限制,,在一些地形条件困难和局部重点工程地区等施测也很方便。GpSRtK还可以实时地得出所在位置的空间三维坐标,这将彻底颠覆传统测量的模式。只要我们进行科学设计和精心施测,GpSRtK完全可以满足我们多种多样的测量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子路.GpSRtK技术在控制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04).

[2]丁爱华.GpS-RtK技术在岩层与地表移动观测中的质量控制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11,(08).

技术可行性分析篇9

关键词:盐碱地;水稻;膜下滴灌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4-48-1

1自然概况

1.1地形地貌

吉林西部平原区,属松嫩平原,地势平坦,绝大部分属于白城市、松原市。总土地面积4.34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23.15%。草原辽阔,湿地面积较大,是科尔沁草原的延伸带,区内地势低洼,光、热条件较好,是农牧业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

1.2降雨蒸发

吉林西部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夜温差大,冬季少雪寒冷,十年九旱。年平均气温4℃~5℃,平均降水350~40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6~8月,年均蒸发量1800~1900毫米,是年降水量的4.5倍左右,无霜期130~140天,年积温2800℃~2900℃。

1.3盐碱地土壤状况

吉林省西部盐碱地多为内陆性苏打盐碱地,土壤pH值在8以上,盐化严重,土壤渗透性差。

2盐碱地种植面临的难题

2.1气候恶化

由于受全球温室效应等原因的影响,加之不合理的灌溉制度,及多年来过度放牧,造成降水偏少,年均蒸发量呈增加趋势,沙尘暴频发,气候恶化。

2.2土壤和灌溉水质盐碱化

现在,吉林西部所开凿灌溉水井井深较浅,潜水位接近地表,水质盐碱化严重,矿化度变化较大,多数为矿化度1~2克/升的微咸水或3~4克/升的咸水;而且,凭经验灌溉,灌溉水量不科学,不经济。

2.3劳动力缺乏

吉林省西部人少地多,加之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插秧工作量大而且集中,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较差,多年来比较效益较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劳动力季节性短缺在所难免。

2.4育秧、插秧技术风险高

吉林省西部稻区是我国的寒地稻区,传统种植水稻第一步就是育秧,而育秧是一个风险大的高技术含量工作,温度控制及育秧苗床土质的把握是育秧工作的关键所在,因此育秧也是水稻种植业的一个门槛。水稻要求集中插秧,技术要求高,熟练的老插秧手由于年龄原因退出此行列,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造成插秧后继无人,结果导致插秧质量差,不符合生产要求,不仅基本苗数没有保证,而且,良莠不齐,为后续的田管工作带来不便。

2.5肥料利用率低

吉林西部农村在施肥问题上,还是按习惯、凭经验、随大流的盲目施肥,普遍存在盲目过量施肥、表施、撒施,“一炮轰”等,造成肥料利用率低。

3盐碱地膜下滴灌技术种植水稻的可行性

3.1相似地区的情况比较

新疆在纬度上同吉林省基本相近,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相近,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有种植水稻的历史,因此可以在吉林省西部盐碱地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水稻,利用此技术既可规避诸多不利因素,又可节约灌溉用水量,缓解土壤次生盐渍化,充分利用更多的不良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增收致富。

3.2水稻膜下滴灌种植技术

水稻膜下滴灌种植技术即采用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技术,采用膜下滴灌铺管铺膜精量播种机将铺设滴灌带、覆膜、打孔、穴播、孔上覆土作业一次完成;把膜下滴灌技术与水稻种植有机结合,根据水稻的需水规律适时、适量进行滴水、施肥;该技术通过改变传统水稻育苗插秧方式,膜下滴灌水稻全生育期不建立水层,改变了“水稻水作”的传统方式。

3.3技术优点

采用机械化播种,通过膜下滴灌铺管铺膜精量播种机将滴灌带铺设、覆膜、打孔、穴播、孔上覆土作业一次完成,减少了育苗及插秧等工序,大大降低了劳动投入和劳动强度。

节水效果明显,根据水稻的需水规律,对水稻进行适量灌溉,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与当地传统水田种植相比,膜下滴灌水稻仅用700~800立方米水,比传统水稻种植节水60%~70%。

采用随水滴肥的精准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做到适量施肥,比传统灌溉节肥20%。

全生育期不建立水层,改“水稻水作”为“水稻旱作”。

4结语

随着“节水增粮”项目在吉林省展开,滴灌这一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在吉林中西部的玉米上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一定的效果,得到农民的认可,农民对滴灌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作为国家优质商品水稻主产区却未见应用;因此,农业科研部门可以借鉴新疆的做法在吉林西部开展试验,先从品种筛选开始,选育出适合的栽培品种,确定合理的亩苗数,进行栽培试验,总结需水需肥规律,摸索出适应当地的高产栽培管理方法,生产出适合吉林西部地区的播种机械。

参考文献

[1]沈娟.吉林省水稻施肥现状的调查分析.吉林农业科学,2011,02.

[2]孙强,志,江振东.吉林省西部盐碱地水稻开发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吉林农业科学,2010,35(2):53-55.

技术可行性分析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前儿童;想象旅行;静心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11-04

一、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前儿童“想象旅行”新模式的提出

想象是人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因素,想象力的培养要从幼儿开始。近几年来,开发学前儿童想象力一直是中外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进一步探究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开发显得更为重要。

“想象旅行”这一模式是由德国的埃莉萨·迪肯佩2002年提出来的,并撰写了《儿童的幻想和创造力——关于想象旅行》一书。“想象旅行”是内心进行的旅行,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开发学前儿童想象力的一种新尝试。通过想象旅行,儿童可以处于松驰的状态,并“看到”和感觉到幻象。想象旅行的一个基本效应是:激发、增强和促进想象力的形成,让孩子在无限广阔的幻象世界里自由行动。

埃莉萨·迪肯佩的想象旅行实施的对象是3-6岁的学前儿童,由于学前期儿童活泼好动、自制力差,简单地按照埃莉萨·迪肯佩的某些做法来组织儿童进行想象旅行,使儿童真正能进入到老师所期望的心理状态是颇具难度的。又由于学前儿童缺少生活体验和表象积累,直接影响了想象的发挥。使得埃莉萨·迪肯佩的想象旅行在德国受到不少教育界人士的质疑。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想象旅行新模式,是在肯定德国埃莉萨·迪肯佩“想象旅行”模式的基础上,以全脑发展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打破时空界限,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形象逼真的媒体资源丰富儿童的表象积累,同时创设心静环境,为“想象旅行”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信息技术与学前儿童表象形成的特点分析

表象也称意象,是对当前不存在的物体的一种心理表征。表象代表着一定的事物,具有鲜明的感性特征。表象按照刺激的性质以及刺激所作用的感觉通道的不同,可以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触觉表象、味觉表象等。其中,视觉表象在人类认识活动中作用巨大,人的表象总量中,大部分外界形象信息是通过视觉输入大脑的。

表象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可操作性。表象的形象性是指: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出现在头脑中,就像直接看到、听到、尝到某个具体事物或事物的某种特征一样;表象的概括性是指:表象反映的事物多次被感知结果,它表现出事物的一般形象,带有概括的性质,如头脑中关于书的表象,并不是指具体的某本书,而是书的一般形象;表象的可操作性是指人可以在头脑中操控表象;对它进行认知加工,就像人通过外部动作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有效地采集、传输、存储各种信息,从而为思维加工提供丰富的表象材料。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可对知觉形象进行有效加工与表达,使得表象材料具有选择性,即不是对可见物的忠实、完整和逼真的复制,而是去除一些复杂、干扰性的成分。

1.学前儿童想象思维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年龄小,小班幼儿年龄一般为3-4岁,想象很简单或是零碎、想象水平较低。中班幼儿的年龄为4-5岁,已经有了创造想象的萌芽,此时创造想象多依赖于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或听过的故事,或由成人语言的描述而产生创造想象。大班幼儿的年龄为5-6岁,想象以不受意志控制的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2.信息技术在表象形成中的作用

人体所有行为和思想的最高统治者是自身的大脑,左脑负责语言和逻辑思维,右脑则做一些难以换成词语的工作,通过表象来进行思维。传统教学由于多呈现的是语词,因而思维加工多依赖于左脑,缺乏表象加工,信息的提取速度较慢。而信息技术可以合理呈现语词和表象材料,并使之有效匹配,从而为获得正确思维提供了条件。

(1)创设情境,形成表象

由于时间或空间的限制,一些真实的情境儿童不能亲身体验,因而缺乏表象积累。此时,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呈现有关真实情境的图片、视频等,创设出一种情境、一种气氛,能有效激发儿童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引起他们的共鸣,使幼儿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从而激活儿童的思维,促进相关表象的形成。

(2)动态模拟,清晰表象

很多现象是儿童无法感知或不易观察到的,获得感性材料就存在着困难。利用信息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显示与再现,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与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把整体构成的事物分解,使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具体化,帮助儿童建立清晰的视觉表象。

(3)声图并茂,深化表象

根据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表象系统与言语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结,图像的形式形成了记忆表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图像和语词有效的整合,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大大扩展了人们用视觉模式呈现材料的具体途径,具有形象生动、信息刺激性强、时空宽广等特点。这种引人入胜的动态图画,伴随着深情的朗诵与动人的音乐,声图并茂,使得思维的加工材料大大拓展,加工方法也更加科学,充分调动了幼儿视、听、说多种感官,促进儿童的理解,有利于表象的稳定,从而更有效地开发了人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