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06:17

经济管理方式篇1

【关键词】循环经济;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经营战略

1.循环经济视域下煤炭企业面临的挑战

在循环经济视域下,我国煤炭企业正面临着多方面挑战,如财务危机、循环经济管理能力较低、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低等。1.1财务危机。受长期以来的煤炭价格下跌影响,我国很多煤炭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企业的正常运营也因此受到了直接影响。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我国很多煤炭企业出现了营业利润呈下降、运营亏损严重、营业风险提升等问题,煤炭企业面临的风险因此不断提升。受煤价小幅提升、产销量增幅加大影响,2018年我国煤炭行业实现了一定回暖,煤炭企业的利润也出现了一定增长,但长期以来煤炭企业净利润亏损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无法完全解决,很多煤炭企业不得不通过降低循环经济必要成本的方式提升自身短期利益,由此催生的财务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得到重视。1.2循环经济管理能力较低。配套的管理机制直接影响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管理能力高低,但结合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现状可以发现,近年来煤炭企业的技术投资、技术人才投资、污染物治理投资不断增加,但企业的污染物处理率、资源循环利用率以及财务状况仍存在一定不足之处,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煤炭企业的管理水平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为解决此类问题,我国很多煤炭企业开展了新的管理模式探索,如山西焦煤的对标管理模式、大同煤业的“搭优”管理模式等,但这类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大多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由于煤炭企业存在管理人才缺乏、员工环保意识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类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管理能力。1.3其他挑战。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低同样属于现阶段我国煤炭企业面临的挑战。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主要是由于我国很多煤炭企业存在过于重视煤炭开采而忽视技术创新的问题,在粗糙的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的技术设备、稀少的研发人员、严重不足的科技经费支出影响下,仅注重短期利益的煤炭企业往往存在创新能力不足问题;相较于国外先进水平,我国多数煤炭企业的资源循环利用效率较低,在固废处理技术和设备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不先进的影响下,煤炭企业自然无法较好满足循环经济的实施需要。

2.基于循环经济视域的煤炭企业经济管理方式

2.1经营战略选择。为更好践行循环经济理念,煤炭企业应基于循环经济视域选择经营战略,具体的战略选择如下:(1)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产业。为较好应对煤炭企业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企业必须加大各类新技术的引入与应用力度,如引入和开发洁净煤技术,由此即可保证煤炭企业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与服务产业迈进,企业的耗能和排放均可得到较好控制,煤炭资源的使用效率也能够实现长足提升。在循环经济理念下,煤炭企业必须保证工业化生态效应的最大化发挥,煤炭相关的资源发展产业应成为企业关注的重点,以此形成能源可循环使用的产业链条,煤炭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即可获得有力支持。(2)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条。作为产业集聚化的具体表现,产业链条的拓展可保证煤炭企业更好践行循环经济要求,因此企业应以煤炭产业区域工业化发展作为基础,以此推动产业链条的进一步拓展。具体来说,煤炭企业需以煤炭资源洗选为根本、以资源洁净燃烧为中心,以此真正实现煤炭资源的优化与转化,以煤炭资源为中心产业链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可由此得到保障,煤炭资源的高效、洁净使用也能够顺利实现。(3)坚守环境保护职能。煤炭企业必须认识到自身的环境保护责任,并合理应用经济措施实现环境的保护。结合循环经济理念,煤炭企业可结合实际构建环境责任机制,并基于区块划分将环保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由此企业全体员工均可参与到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工作中。同时,煤炭企业还应探索煤炭资源的开发补偿与环境补偿机制,真正践行“破坏者恢复、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原则,通过应用市场调控和价格杠杆,即可实现最优化的煤炭资源配置,环境保护也能够获得更为有力支持。2.2核算形式选择。为更好满足循环经济要求,煤炭企业还应建立绿色会计制度与绿色审计机制,具体路径如下:(1)建立绿色会计制度。煤炭企业应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作为参考,并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由此实现会计学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建立绿色会计制度。绿色会计制度可用于分析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及资源消费三者关系,并通过确认、计量、分析、报告的会计处理明确煤炭企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管理工作开展可由此获得有力支持,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管理效益可由此明确。(2)建立绿色审计机制。为解决传统会计处理方式下煤炭企业存在的核算失真问题,绿色审计机制的建立必须得到重视,由于绿色审计能够将环境、能源、资源纳入审计范围,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得到较好保障。绿色会计核算需严格遵循合法性、公允性、真实性原则,煤炭企业也需要重点推广绿色审计机制,以此按照企业先行环境保护资料即可明确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真实性以及合法性,配合检查、监督与意见发表,煤炭企业绿色经济责任便可得到直观评价,企业循环经济管理投入的准确判断、发展新机遇的掌握均可得到绿色审计机制的有力支持。2.3制度体制选择。制度体制选择同样关系着煤炭企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推进,因此煤炭企业在制度体制选择中需关注以下几方面要点:(1)制定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煤炭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循环经济规划制度,通过组织专业人员负责循环型经济发展规划的编制,并在自身发展制度和战略规划编制中结合循环经济理念,煤炭企业即可通过完整系统的工程理论明确循序经济视角下自身的发展原则、方法、目标,循环经济发展可由此大幅深化。(2)构建循环经济教育培训制度。为提高员工的创造性、自觉性、主动性,煤炭企业应加强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同时结合“十三五”煤炭产业发展规划为方向,即可更好践行循环经济要求,有效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培训制度,煤炭企业即可保证所有员工均能够较为正确、深入的理解循环经济发展概念。2.4其他方式。除上述方式外,煤炭企业还可以采用践行绿色管理理念、引进技术创新主体、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等方式,具体方式应用如下:(1)践行绿色管理理念。煤炭企业应建立绿色文化并设立绿色组织机构,以此实现对员工的潜移默化影响,配合专门建立的绿色管理委员会,企业即可通过形成完整的绿色管理网络更好服务于循环经济建设。(2)引进技术创新主体。在依法组织生产的基础上,煤炭企业应引进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并加大科技型人才的培养,通过引进技术、吸收技术、创新技术,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可实现长足提升。而通过科技型人才的培养,煤炭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优势均可实现长足提升,这同样能够为循环经济的建设提供支持。(3)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为真正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煤炭企业需要改变自身不合理消费、引进和改造环保设备,并充分利用剩余能量,结合提高能源效率目标、针对性开展环保设备的升级与改造、煤矿排放热能利用与矿井水循环使用,煤炭企业即可更好应对循环经济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结论:

经济管理方式篇2

一、国家宏观调控和国家经济管理权

所谓宏观调控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弥补市场失灵而采取的各种办法的综合,其基本目标是经济稳定增长、重大经济结构优化、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充分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必要条件。

宏观调控是一种国家行为,而国家行为必须由一定的代表机构来实施,为此,国家必须设立专门机构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其职权。因此,国家这种行为和实施的手段在法律上表现为国家的特定权力及其行使职权的各种形式。

对国家来说,宏观调控是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承担的新的职能,是在过去的政治职能、社会职能的基础上增加的经济管理职能。国家要以宏观的调控者和管理者的身份,积极地介入经济运行。而从国家的一般理论出发,国家的一切活动不外乎对经济运行的规划、协调、引导、限制和禁止,就国家功能的角度而言,这些活动都是管理活动。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国家的宏观调控就是国家的管理;在法律探究方面,也就可以从国家经济管理权方面展开对经济法的熟悉。

经济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自有人类社会之始,即有了经济管理。经济管理作为社会化生产的必然要求,首先是对物的管理,即对生产、分配、消费、交换过程的经营、处理和协调。只是到了阶级社会,有了国家,管理才变成了对人的统治。我们这里所理解的经济管理,应该包括对物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两方面,它不仅仅是行政管理,也不仅仅是利用行政权进行的控制、取缔、监察等行为,而是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综合体系。

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既是一种权力又是一种责任,为探究的方便,我们从权力的角度来界定国家经济管理职能,考察国家权力在经济运行中的规律及特征,这便是经济管理权。直言之,经济管理权是指国家经济管理职能部门依法行使的对经济运行的猜测、决策、组织、指挥、监督等诸权力的总称。它是国家行政权力在经济保护领域的运用和实施。

国家经济管理权的产生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一)传统经济体制的不足

经济体制是指一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在近现代史上,世界上曾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市场机制和命令经济。而这两种经济组织形式或经济体制都存在不足。

在完全的市场机制下,社会的一切活动都要通过市场来进行,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上起着基础性功能,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信号来反映各类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调节和实现社会资源的分配。但是,市场并非万能,它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假如对于市场机制调节不足国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其结果将是直接危及一国的政治经济秩序,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规模的经济危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也从实践上证实了国家担当宏观调控职能的必要性。

传统的计划体制下,虽然政府拥有包括经济管理在内的社会经济管理权,但由于忽视和排斥市场主体的功能,将动态的社会经济运行过程和经济保护的关系当作静态的事物对待,并不能很好地调控经济。

(二)国家经济管理权是一种社会管理权

传统市场体制和计划体制在经济管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表明了国家经济管理权存在的必要性以及独立性。单纯市场机制对社会整体利益的无功能显示了国家必须在经济运行方面发挥功能;而计划体制或命令机制对经济运行调控的不足则显现出国家单纯依靠行政命令手段保护经济的缺陷。由此,我们认为国家经济管理权是一种社会管理权,它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国家经济管理主要是通过计划、规划、引导、激励、促进、限制、扶助和救济等手段,采取对有害于整体经济利益行为的事前预防办法以及发生危害社会公共利益事件后的迅速、紧急排碍办法和其他适当办法。因此,它需要行政权的运用,需要国家或政府的积极参和。因此,很多人都据此认为经济管理权就是行政权,甚至认为经济法就是行政法。然而,深入分析便不难发现,经济管理权和传统的行政权存在着显著区别摘要:

1.经济管理权产生于国家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弥补市场失灵的必要补充。其目标是解决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和公平,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协调发展,经济管理权产生的基础是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行政权产生于国家的警察职能,是维护社会生活秩序和公共平安的必要手段,其目标是在不干预经济个体自由意志的前提下,维护自由竞争的市场秩序,维持公共平安,传统行政权产生的基础是国家利益。 2.国家经济管理权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干预权,它具体地表现为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和办法,积极主动地对经济个体的自由意志施加影响,通过禁止、促进、激励、诱导、扶助等各种方式对经济个体和经济有关的行为进行干预,以保证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尤其是在宏观调控的思想指导下,事前的预防办法在国家经济管理权的行使过程中有更为重要的功能。而传统行政权则是一种消极的限制权,它是在市场主体的行为严重侵害社会或他人利益以至造成后果时才发挥功能,并且仅将其范围限制在恢复原有秩序的范围之内,行政主体不得干预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更不得直接参和到他们的关系之中去。

3.经济管理权的行使既包括传统的权力手段,通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的行政行为直接地对相对人进行管理,以命令方式单方面为相对人设定权利义务;还包括非权力手段,行政计划、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扶助等各种非权力手段在经济法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非权力手段运用得更为广泛和普遍。传统的行政权的行使主要是依靠权力手段,行政机关在有限的裁量权范围内行使行政权力。

4.经济管理权行使的主体比较广泛,它尤其重视经济发展的社会性特征,尊重社会管理权的自治,并且保障公民参和,广泛地吸收公民和社会团体参加经济管理的猜测和决策。传统行政权的行使主体比较单一,仅限于行政机关及其法律授权的组织,强调行政的统一性,和相对人之间不存在协商或妥协的关系。

诚然,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行政权也显现出各种变化,其行政范围、行政手段、行政办法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相应的变动。但是,我们看到摘要:这些变动恰恰是国家职能的变化和扩展的结果,正是这些变化引起了新的权力理论的产生和新的权力的确立。因此,传统行政权的变化既是国家经济管理权产生的基础,又是国家经济管理权产生的结果。从理论上正确地熟悉国家经济管理权的性质和特征是把握经济法的性质和特征的又一角度。

二、国家经济管理权行使的非凡方式-经济行政合同和经济行政指导

如前所述,国家经济管理权作为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干预权,具体地表现为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和办法,积极主动地对市场主体的自由意志加以影响,通过禁止、促进、激励、诱导、扶助等各种方式对市场主体和经济有关的行为进行干预,以保证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在宏观调控的思想指导下,事前的预防办法在国家经济管理权的行使过程中有更为重要的功能。

为适应国家经济管理目标实现的需要,国家经济管理权的行使既包括传统的权力手段,即通过国家经济管理机关的行政行为直接地对相对人进行管理,以命令方式单方面为相对人设定权利义务;还包括非权力手段,行政计划、行政合同、行政指导、行政扶助等在经济法得到了广泛运用。由于权力手段在过去的经济法探究中已有很多成果,且从本质上看,权力手段是国家行政权在经济领域的直接运用,法律必然赋予这类手段以强制执行力,因而,它们应该也必须遵循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而非权力手段则不然,虽然它们也经常由国家或政府所采用,但是,国家或政府在运用这类手段时,主要是积极地鼓励和诱导,不能对市场主体采取强制办法,因而,这类手段并不具备也不可能具有强制执行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或鼓励诱导办法能否得到实效,必须取决于市场主体的接受和认可。仅此而言,就不难发现经济法中权力手段和非权力手段的巨大差异,对于经济法规范中的这一非凡现象,应该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在此,仅探究非权力手段中运用最普遍的两种-经济行政合同和经济行政指导。

(一)经济行政合同

经济管理方式篇3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内地的经济市场逐渐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活动在政府推动和企业自身努力下,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着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在企业管理创新内容方面,由单一生产管理方面的创新向营销管理创新,并进一步向财务管理创新和资本经营创新的方向发展。在企业组织机构方面,以前的生产工厂,加工车间都是归属于政府所有的,而现在已经逐渐转化为股份制公司或者其他经济实体。随着我国市场的逐渐开放,企业的管理对象和范围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管理理念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同时更加注重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管理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很大提高,许多企业开始注重学习管理新经验,新方法。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培育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塑造充满个性的企业形象,改变了以往万家企业一个面孔的现状。总体来说,我国企业与其他国外大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存在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没有找到正确的创新主体,造成创新动力不足;缺乏有目的和针对性强的合理设计;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配套措施不合理,政府干预过多等。因此在我国,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无论以智力、无形资产、软产品等资源为第一要素,还是对自然资源等经济要素通过科学、合理、优化和集约的配置,都是以实现知识价值为目的。所以,要遵循价值原则。理性原则对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管理创新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实践。全球化、国际化、世界化的浪潮席卷全球,管理在吸纳和改造资本、技术等方面时,只有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分析和接纳,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中,无论是国际间还是地区间的信息交流、商品交换以及各方面的联系都日益密切,生产技术发展迅速,社会需求一直在变,市场的发展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整个经济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整体,因此管理创新必须遵循动态性原则。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对手更多,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树立独特的企业文化,帮助企业在全球化中独树一帜。因此管理创新还要遵循发挥优势的原则。

3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3.1创新管理观念

创新管理观念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管理理念,主要是超越传统的经验性思维,开拓眼界,积极的寻找创新的思路。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加需要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组织、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企业需要坚持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积极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并注重开饭员工的创新能力的开发,促使员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率的提高。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要把人看成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还要同时注重关心人、尊重人和发展人,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局上做到真正的人本理念,才能更好地完善企业管理理念的不足,帮助企业实现从传统到先进的转变。总之,企业在管理观念上实现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能充分的发挥创新精神,实现了个人、组织和社会之间和谐共处。

3.2创新管理方式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适应信息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管理方式必然由传统管理转向整合管理。这就意味着,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就必须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创新发展机制,并把企业的经营目标定位在实现所担当的社会责任上面,同时整合自身资源优势,优化互补,在整合的过程中还要做好协调发展,有机互动,相辅相成进而共同得益。这种管理方式强调管理目标实现的可延伸性。创新管理方式还包括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管理创新的最高层次,它是管理决策者智慧的结晶,在管理创新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制度创新,其他一切创新就难以实施,或者步履艰难。具体来说,制度创新包括:管理方法手段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内部的各类管理制度的创新。

3.3创新组织形式

管理组织的创新是要改变传统的组织形式。传统的组织规模庞大,职权过于集中,组织效率低下,应变能力差,沟通不通畅,不利于员工创新能力的发掘,已经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形势。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通信和信息革命,将给企业带来更多发展的机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基本上都实现了信息化操作,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成熟发展的今天,许多企业的组织成员已经不具备这种先进的知识和素质,进而也就需要企业在管理组织上进行创新。只有不断变革组织形式,才能使企业的发展适应快速多变的知识经济的发展。在未来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组织变革的趋势及创新形式,应当是从过去刚性的组织状态转变为柔性的组织状态。企业的机构构成应该随着时代的要求而发展变化,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要建立一个能够及时适应时展的机构组织,这样的组织应该懂得通过创新思维的思考和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实现自我进步,才能适应时代的迅速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3.4创新管理知识知识管理就是对企业知识资源及其使用环境进行有效利用和整合的过程。企业通过整合各渠道的信息资源、市场讯息、人才资源等,建立起文化氛围浓厚的企业内部环境,帮助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它强调人力资源和知识的开发和利用。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在经济领域中,文化知识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当今时代中,知识的来源渠道更加广泛,知识传播的速度更加快捷,知识创造的速度和更新的速度都是空前绝后的。因此,知识创新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知识要素与劳动力、资金、设备等要素相比仍然是核心要素。知识是创新的基础,它能帮助企业的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占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市场领域。所以,企业想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知识经济中的知识因素。

3.5创新管理目标

在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应该树立具有更高水平的目标。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在对企业目标进行定位时不仅要看重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要看重社会效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要忽视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能为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把实现自身的经营经济效益与企业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相统一,这就意味着企业需要创新经营管理的目标。企业需要把发展的眼光放得更长远,懂的只有实现社会效益才能更好的保证实现经济效益。总之,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管理,要注重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整体效益的有机统一,要坚持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经济管理方式篇4

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的资本,机电生产企业围绕资金这根主动脉展开生产经营活动,一定要强化财务管理对企业各个环节运营的控制力度。机电生产企业在投资上,有时存在着投资决策很随意的倾向。同时机电生产企业一般是采用先发货再收款的形式,其回款受到客户支付能力的影响很大。若机电生产企业一旦出现资金吃紧的问题,一般是偿付力度严重不足,抑或有负债构成的风险具有隐蔽性,给财务带来的潜在风险极大。尤其在当前产能过剩和国家信贷收紧的形式下,极易发生现金流断裂而使企业出现生存危机。

二、机电生产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及特征

机电生产企业财务工作一般可划分成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及收益分配和并购等五个方面的活动,其相应的财务风险可划分成筹资、投资、资金运营、收益分配及并购等风险。对于机电生产企业来说,其财务管理的重点一方面是要保证现金流的稳定,另一方面要控制好生产过剩中各个环节的财务结算,能够为精益化生产提供管理依据,因此财务管理者要时时更新观念,努力提升熟悉和把握政策的能力,在协助企业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监督机制。

三、导致财务风险的原因

风险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在中国许多企业不具备专业风险管理体系与风险控制机制,致使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日趋恶化,危胁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财务工作的复杂性是财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机电生产企业属于财务主体自然要面临财务风险,可在现今企业管理中,有很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未从根本上了解及掌握风险的本质,存在只要管理好企业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的偏见,对企业外部环境或宏观经济形势判断不足,忽视了外部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变化对企业融资能力、回款和现金流的影响和冲击,最终发生财务风险。

四、机电生产企业财务有效管理的模式构建

1.企业财务与事业部物资采购的一体化模式。根据资本循环原理可知:企业经过G—w—G`路径的资本循环,依次产生了三种职能,即货币职能、生产职能、商品职能。其中,处于货币职能阶段的G源于企业上一次资本循环过程的回笼资金。企业在以扩大再生产为主要特征时,财务对于事业部物资采购所需资金(G)必然须进行合理分配。在此背景下,企业财务若要对G的量进行合理确定,则须建立起与企业战略目标、产品市场份额,以及事业部生产进度等环节的联动机制。借助企业内信息系统这一载体,财务管理将在及时、敏捷、低成本的信息资源下,完成对事业部物资采购领域的资金确定与划拨。2.企业财务与事业部项目成本控制的一体化模式。伴随着市场环境的演变,企业在组织架构方面也动态地发生着调整。以“任务小组”为业务单元的生产经营模式,成为了企业下属事业部的首选。从而,企业财务对任务成本控制便显得格外重要。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作为企业的成本中心,必然须全程执行、监控项目资金的预算、使用,以及最终的绩效评价。为此,企业财务部门应委派专人进入事业部的任务小组,通过信息收集与成本控制建议的形式,理性引导任务小组的事前与事中活动。针对某些风险性与不确定性较高的任务,企业财务部门还应建立专家咨询团队,来进行预期收益率的测算。3.企业财务与事业部生产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模式。企业利润的产生,源于企业下属事业部的生产领域。事业部生产领域,通过后向联合产品开采;前向联合产品销售,形成了企业的利润中心。企业生产管理系统本身则处于动态调整中,其归因于企业产品的国家宏观调控意图使然,以及产品价格参数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为此,若要实现财务与事业部生产管理系统的一体化,企业财务部门便须通过信息平台,与事业部生产、销售等环节建立信息共享机制。4.企业财务与事业部物资管理系统的一体化模式。事业部为规避产品市场及要素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干扰,必将对物资进行弹性储存。从组织资源的范畴来考察物资管理,不难知晓:在管理过程中,在“人”的方面会产生劳务费用;在“物”的方面,则会产生物理磨损与精神磨损。这一系列的成本支出,将造成企业的资金流量发生漏损。为此,企业财务部门应与事业部物资管理部门之间建立起联动机制。物资部门向财务部门呈报物资管理系统中的各关键参数与事由;财务部门则通过对其进行成本控制、绩效评价环节的测算,给予优化物资管理系统提供建议。

经济管理方式篇5

关键词:航材;管理;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飞行学院也不断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航材管理也势必由早期的以保障航材供应为主发展到目前的经济效益为主。航材费用(维修费用中的绝大部分)占飞行训练成本较大,约占60%,因而建立经济效益型的航材管理方式以降低维修成本势在必行。

1转变航材管理观念

首先要把航材保障观念从减少飞机停场(aog)转变到减少资金投入上来。传统上认为航材保障应不发生aog、减少保留故障。航材储备量与保障率的关系符合泊松分布正态曲线,在合理库存时要增加保障率将增加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保障率由95%上升到97%时需增加资金投入3倍,因此,为了避免aog而追求保障率将造成大量的资金积压。而经济效益型的航材管理是建立合理的库存,保障率(或航材可达率)控制在一定的水平,这必然要导致aog的出现,因此要承认合理的aog,同时也要从其他领域着手研究减少aog的办法。从国际上看,aog已经被认为是航空公司的一种正常现象,也不规避合理的aog。

其次要把航材管理模式从航材部门独立实施转变到各部门对航材的联合管理上来。传统上航材储备只是航材部门的责任,在航材管理的各个环节上都由航材部门单独负责,但由于航材部门缺少对航空器和航材部件技术知识的了解,极容易造成不合理库存,所造成的资金损失极大。但如果航材部门能够联合质控、技术等部门对航材储备进行共同的分析,则会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合理库存,使航材储备更加经济合理化。如技术部门根据最低设备清单(mel)和维护经验对一些组合部件的分析将有助于有寿命的部件拉开梯次,这可以降低库存量。对一些故障部件采取预防性维修措施,可以减少维修费用。各部门联合实施航材管理,特别是对机队较小、技术力量较弱的维修单位,可以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

最后要把航材管理人员从单一的库房管理型转变到技术、经营等综合素质全面型上来。传统的航材管理人员多倾向于库房管理型,要实现航材管理的经济效益,航材管理人员也要面对航空市场,掌握航材管理知识和市场常识,了解市场状况,与航空界相关单位建立长期、稳定、信任的关系,对世界范围内的相关航空器、航材部件的生产厂家、修理厂家了如指掌,掌握其分布情况、产品质量、售后服务、销售渠道等。同时还要有相应的库存储备、规划能力。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航材管理是一门专业,这种具有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建立经济效益型航材管理的一个条件。从保障安全生产来讲,维护技术人员是尤为重要的;但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讲,一个合格的航材管理人员对学院成本控制的作用是很大的。

2提高航材共享意识

目前国际上航空公司的航材互援十分普遍,方式为协会制,自愿加入,加入后遵守共同的规则、承担相应的义务。目前飞行学院成本意识增强,航材互援意识在增强,范围也在扩大。各分院应该在对彼此航材储备、筹措调配、消耗情况及特点进行认真交流的基础上,基于共同的认识和愿望,成立以航材资源共享互助,使彼此间松散的互助关系变得更加紧密。

航材共享有以下突出作用:第一,有利于周转件互援。从技术角度分析,因为飞机的使用时间长短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维护技术人员不同、航材的短时间内消耗不同,这样会出现某一项航材在一段时间内一个地方消耗大、而别的地方基本不消耗的情况。这种差异在洛阳分院和绵阳分院tb航材的消耗上表现较为明显。所以航材互援能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单方库存,增加整体库存利用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第二,有利于消耗件调配。众所周知航材消耗件周转速度慢,容易造成积压。这是因为大部分消耗件消耗量低,但因价值低,有最低定量要求,或考虑到经济定量(每个合同不低于50美元)原因,订货就有一定批量。如果航材共享开展得顺利,可以在共享的各分院间调配,这样积压航材就被盘活,订货又可以节约资金,双方有利。每年各分院的航材调剂交流会,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三,有利于信息交流。通过航材储备管理行业间的交流,可以逐渐总结出储备经验数据,总结出先进的管理方法,在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第四,有利于增大对生产厂家的影响力。航材共享使得共享的各分院紧密联合起来,当某一项航材出现问题时,共同对厂家质疑,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航材共享对各分院都有利,学院机务处应该从发展的角度确定航材共享互惠互利细则。

3强化航材成本控制

航材消耗和航材储备是航材成本控制的两个重要因素。只有在航材周转的全过程都中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才能真正地实现低成本运营,发挥航材的最大效益。

航材消耗控制主要靠维修单位的维修技术能力和各部门间的工作配合。航材周转件约占航材消耗的80%,排除故障过程中由于错误分析导致错误拆换的误判件都是周转件,因而提高故障判断能力以减少误判件是成本控制的有效手段。各部门相互配合对故障情况、航材消耗做跟踪分析,如对重大故障分析、对拆换量大的航材分析、发动机和apu的有效监控等,查找相关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可起到较好效果。但维修单位首要保证的是安全,要在安全与效益上找好平衡点,既不能因为安全而不讲效益,又不能为追求效益而不顾安全,主要是要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支出、增加赢余。

航材储备控制主要依靠首批订货及选型(bfe)时的合理性和库存储备的宏观控制。前者是航材储备的重要环节,也是主动性较强的环节。在做bfe方案时,直接导致将来库存的大小。首先要选择与原有飞机相同或相似的系统,增加航材的通用性,减少库存。学院以前的初级教练机是tb飞机,之所以选择172r飞机,很大程度上基于上述理由,应为两者都选用的是lycoming发动机。其次是首批订货不可追求大库存,特别是周转件更要慎重,机队建设初期要高aog、小库存,逐渐增大库存,避免积压。这一点在tb航材的订货上,学院是有深刻教训的。再次是要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的产品。最主要的是与生产厂家的合同,目前大多数合同只是签定索赔期,但实际中如果拆换率大,即使厂家接受索赔,飞行学院也不得不投入资金增加库存去保证周转,超过索赔期后在这类航材上消耗的成本很大。因此在合同中要体现这几点:1.生产厂家保证索赔期。2.生产厂家保证产品的平均拆换时间(mtbr)。在库存数量计算时mtbr与库存量成反比,mtbr的减少,使库存量急剧上升。当产品的mtbr小于厂家保证值时,厂家要提供免费周转件并免费修理。通过对周转件的统计,找出拆换率较高的航材,与生产厂家就产品拆换率、产品质量、修理周期、售后服务等问题提出质疑、谈判,通过这种方式争取厂家提供免费库存。3.产品不允许无休止地改装。产品经常改装不是产品质量不稳定就是出于技术垄断考虑,这对飞行学院都不利,若产品出现改装时生产厂家要提供免费交换件,这样就不会影响库存储备。4.生产厂家保证修理周期(tat)。在库存数量计算时tat与库存量成正比,减少tat会使库存量下降。要通过与厂家谈判取得航材修理周期保证函,如果在保证期内不能修理完毕,在供应紧张时由厂家提供交换件或免费租用航材。

另外,航材储备控制中的库存储备要根据航材类型的不同进行宏观控制。封圈、螺钉等标准件投入资金少、适用机型多、使用量较大,容易影响工作这种储备资金投入很少,对成本影响不大,对供应利益却很大,效益较好。维修单位技术部门可根据最低设备清单(mel)、维护经验对影响航班正常性的航材进行普查,根据部件重要性分为三类nogo(停飞件)、goif(可保留件)、ifgo(可以飞行,但需处理或飞行人员同意)整理出航材清单,根据消耗情况核定数量,再根据部件的重要性谨慎增加库存,按这种方式进行的储备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是十分合理的储备。

订货渠道也是航材成本控制的一个因素。简单的货比三家只能得到相对价格低廉的航材,要选择原生产厂或实力较大的库存分销商。特别是独家库存分销商,有时价格低于原厂,因此处航材科要广泛建立这种订货渠道。

4加强航材管理评估

建立经济效益型的航材管理要定期对一些相关项目和参数进行评估,以保证航材管理方式的不断更新完善。

(1)航材供应网络评估航材供应网络是航材管理部门市场运作能力的直接体现,因此航材供应网络应十分完善,包括订货、送修、互援、运输、海关报关等,都应渠道多并且通畅,同时还要求厂商供应能力强、信誉高,最好是原生产厂或厂家独家分销商,一方面可以节约资金;另一方面可以缩短供货周期、提高质量、减少库存。

(2)库存总量评估。

这个参数是宏观评估航材管理的储备情况,是被普遍采用的参数。学院各机型储备多少合适,因目前很多都是新机型,学院还在摸索中。同时因为可用件计算价值多少也不同,因此库存总量也不同。当然根据维修深度不同,储备量也不同,学院修理厂的航材储备就明显大于其它分院。

(3)库存周转时间评估。

这个参数是对库存合理性进行评估,实际表示航材被使用前平均库存存放时间,数值越小越好。合理库存的周转时间一般为8-10个月,对于较大机队,维修深度较深(有飞机大修能力)的维修单位,这个参数相对稳定。否则变化很大,这也说明各分院短期评估时,要做到航材储备合理难度大。

(4)航材可达率评估。

航材可达率是指领出航材次数与全部需求航材次数比率,是对保障能力的直接评估,一般要求90%到95%。如果航材可达率长期过低,就应增加库存,航材可达率与航材保障率意义相同,它是对出库数量和缺料数直接统计计算的,是实际工作中的统计参数。

(5)计算机管理软件评估。

因为航材日常管理数量大,合同跨越时间长,要实现合理完善的航材管理,没有完善的航材计算机管理软件是不可能实现的。航材管理软件目前学院已开发出几种,但功能全面、性能稳定的还没有,应该进一步开发出一个十分完善的管理软件应用于各分院并联网运行。这个软件不但要包括日常库存管理、财务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计算评估功能,能计算航材管理的各个参数,通过数据计算整理出部件订购、出售参考资料。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做出生产厂家、供应商、修理商的评估数据。

(6)厂商控制和计划人员能力及工作方法评估。

对厂商要有完整、全面的评估,通过评估发现问题,从而实现对供应厂商的控制,有时这种评估需要多个部门配合进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9000中对此也有要求。在航材管理中人员能力因素较大,因此人员能力如何、工作方法如何,关系到各项参数的监控、分析和改善。

综上所述,要建立经济效益型的航材管理方式,不仅需要转变航材管理观念,树立航材共享意识,还需要我们从各个环节加强航材成本控制,加强航材管理评估,用科学的态度,以科学的方法,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真正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降低飞行训练成本,才能使学院的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经济管理方式篇6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其推动着企业创新当下的管理模式。

一、企业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会有所改变,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主要手段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企业管理创新是受到经济、文化、政治发展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环境,在管理方面加以创新,进而正确的认识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障碍与阻力。企业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与保障,企业管理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必然结果,因为企业的发展是随着经济发展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直接推动着企业管理创新,而企业管理创新则可以使得企业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变化,进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

二、基于经济发展变化,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首先,使得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变化。近年来,虚拟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在虚拟市场中,服装行业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并且以快速增长的趋势,远超实体服装产业,加之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职能变化,在《摘编》中,同志对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关内容,发表了相关讲话,可以将其解读为未来政府要科学的干预市场经济,这将会使得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与发展方式,有着极大的变化,加之我国国民经济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企业而言目前的市场经济,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因此需要其及时做好企业内部调整,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因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且需要随着市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创新改革。

其次,市场资源配置是企业发展的主要核心。伴随着科学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新时期企业发展的旗帜,互联网市场资源配置正在逐渐的主导着市场资源配置的发展,因此企业在管理方面,除了加强技术创新,开发利用管理资源,还需要进一步革新企业管理方式,加快朝向互联网+模式转型的步伐。

最后,企业管理创新能够适应经济结构调整。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速度较快,国民经济结构发生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由于受到人口数量与人口流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使得经济发展有所变化,而企业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因此企业想要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则需要加强企业管理的创新,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且创新是当下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基于经济发展方式,企业管理创新路径

(一)创新产业形式,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经济发展方式日益变化,且在不同时期下,其发展的特点不同,在当下时期,互联网+是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向,为了加快企业创新转型,需要从产业创新入手,构建现代化产业,要基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特点,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拓宽企业经营渠道以及经营范围,构建线上与线下双重产业链,尤其是生产经营类企业,在目前的市场经济形势下,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或者转型是必然趋势,而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在管理方面紧跟产业发展的步伐,创新管理机制,根据企业产业业务情况,配套实行双重管理渠道,其管理构成包括市场部与网络市场部,实行相对应管理模式,使得企业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变化形式。

(二)深化精细化管理理念

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企业管理创新是必然趋势,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经营与生产水平得以提升,未来经济市场中,企业立足不仅依靠产品与服务,更是依靠企业管理,企业的管理水平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是否能够适应经济发展,同时也决定着企业发展的命脉,而精细化管理理念,是社会精细化分工,是在企业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其引向更深层次,进而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企业发展成本,进而获取更多的市场资源。

精细化管理主要是将企业发展的目标细化,分解成不同的过程并加以落实,将企业战略规划贯彻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进而提升企业的执行能力。企业精细化的深化,不仅要着眼于企业内部管理,同时还需要充分的考虑企业外部环境,基于经济发展形势,构建企业管理机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与方法,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企业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是人员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发展中人员是主体,其也是管理创新发展的重点对象,需要提高人员创新的能力,发挥其能动性,为企业管理注入新的动力。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管理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现代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速度快,且发展方式较多,因此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中,占据更多的地位,则需要加强企业管理创新,企业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前途命运,同时也是经济发展方式变化下,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措施,需要企业依据经济变化,做好相应的管理创新,以此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伟,郭浩.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对策[J].企业导报,2011(01)

[2]黄文杰.试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工业企业管理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1(08)

[3]尹华.论政府管理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07)

经济管理方式篇7

【关键词】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变革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模式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行政管理的模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就显现出不适应的状况。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我们不仅要对经济全球化有清醒的认识,有正确的对策,必须对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模式进行变革。以认真的态度和充分的准备,积极应对,迎接挑战。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

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就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

经济全球化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但是,经济全球化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任何一个国家既无法反对,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行正确得当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扬长避短,迎接挑战,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求得本国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现代化。

2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的弊端

当前我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只能逐步解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进程,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一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经过历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尚未完全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政府职能尚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管了很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行政审批事项仍然过多。在一些地方,政府仍然在资源配置领域发挥主要作用,加之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还难以充分发挥。

二是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层级过多,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协调不力。在机构设置、职权划分、运行方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在某些方面,既存在中央权威和统一性不够,中央宏观政策在有些地方实施受阻,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的问题,也存在向地方下放权力不够,发挥地方自主性和积极性不够的问题。运用法律手段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还不够,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较低,难以保证必要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四是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行政法制建设不相适应。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导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和结果缺乏法律保障。现有的个别法规和政策性文件,缺乏详细的责任条款。弹性过大的条文表述和国家法律、法规与地方法规之间的不协调,也增加了实施中的矛盾。

3为适应“经济全球化”,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必须变革

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要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以转变地方各级政府职能为重点,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经济法律制度,健全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模式。

3.1转变政府职能是中国地方行政管理模式改革的关键

政府职能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市场和社会的需求。经济和社会有序运行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则主要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有效调控经济、监管市场,做到政市分开,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

3.2设置规模适度、权责明确、结构优化的行政机构

政府规模与人员应当与其担负的职能相匹配,尽可能做到规模适度。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界定不同层级的职能和权责,以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落脚点,建立一个规模适度的政府。

设置行政机构的关键在于理顺职能关系,合理配置权力。明确权限职责。优化内部结构,调整机构内部分工,相对集中行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权力。

3.3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政府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担好各项管理和服务职能,保持自身顺畅、高效运作,就要理顺内部关系、完善运转机制。首先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要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事权与财权,确立规范的利益和激励机制。其次是行政层级问题。发达国家的政府层级一般不超过三级,而我国是五级政府的体制,因此在政府运作效率上就产生很多问题。

3.4改革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模式

长期以来,有些行政机关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管理模式,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

首先,充分运用间接管理、动态管理和事后监督管理等手段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施管理。

其次,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现代行政更加强调政府的服务与合作关系,政府应当与相对人加强沟通与交流。

改革行政管理模式,要求我们更多地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进行管理,更好地体现依法行政的要求,通过民主、透明、高效的行政程序,解决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3.5加强行政法制建设

在加强行政法制建设中,要重视行政立法和经济立法,用法律手段推动改革进程,保障改革成果。要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法治保障。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但目前更需重视执法和司法环节,为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行政执法是行政管理的重要方面,如果法律得不到有效实施,人民群众对行政执法不满意,会直接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效果。

参考文献

经济管理方式篇8

农业经济发展随着社会新形势的到来有了变化,人们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做了规划调整,通过各个方面知识的整合,加强并丰富了有关的管理概念。

一、农业经济管理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体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还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发展,所以说,农业经济管理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农业经济管理就是根据国家现今发展形势、政策方针、社会环境等情况进行管理。根据当地的具体发展情况,确定相应的经济管理形式及目标,计划协调农村的生产、分配、消费等,使农村经济发展走向正轨。

二、现阶段的管理现状

新形势的社会下,农业经济没有及时适应社会变化,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1.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发展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现阶段的农业经济管理并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不仅与社会发展结构不适应,而且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不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甚至一些管理上的缺陷给还会给农村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管理人员对管理的忽视

我国对农业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拥有一系列有关农业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但是落实的效果差,制度到地方农村后并没有的到人们的重视,执行力度得不到保障,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效果不明显。具体表现在: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偏低,对管理的方法与制度结合不到位,国家下发的政策没有执行到位,农村经济管理的意义没有渗透到管理人员的思想中。

3.管理人员缺乏执政能力

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不高导致管理结构单一,农业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产业化发展得不到满足。

三、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要求,管理的水平也要得到相应的提升,使其不断的发展。

1.经济管理思维的转变

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走上了轨道,这种管理模式渗透到农村经济的各个部分,这种管理主要针对农村经济加工产业链,对深加工和产品的质量安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使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得到改变。

2.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各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了变化,其中也包括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信息化深入到农业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借助科技手段转变农业生产力,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不断加强我国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能够将我国的农业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3.产业化管理

产业化的形成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农村产业与其他组织合作,能够更加迅速的扩大发展,其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也有高速度的发展,通过将这些联系起来,产业机制整体性发展。一些大型的企业带动农业产品发展,能够使产品质量得到提升,生产更加标准。

4.管理制度改革

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管理制度的存在有很大的意义。管理制度的改革仓噺能够将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障碍清除,使发展更加健康。对经济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就是对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对现阶段问题的解决措施

面对在管理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要结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方式。

1.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

农业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该对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将管理的内容规范化,将管理职责分配到人,做出相应的部署。并且要对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教育学习,首先要让他们了解到管理的意义,这样才能使管理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2.对农业经济管理的体制建立完善

在对农村的建设中,首先要对农村的发展进行规划,再去根据规划内容一步步发展,所以在规划时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得出最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制度,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呼应。在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制度让人们心中对农业发展有新的认识,农业结构的转型得以实现,促进经济增长;然后要解决农产品的方面,利用加工手段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市场,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最后要通过科技的手段对农业经济加以提高,使农业生产更加安全,农民的权益得到保障,不仅提高了竞争力还能有效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3.对群众利益完善维护

农业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就是要保障农民的利益,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机制,能够有效的将矛盾、权益、利益等权衡协调,得到统筹,使群众的问题得到解决,制止损害利益的行为。同时也要提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和群众服务部门的能力,有效保障群众的利益。

4.对管理队伍的有效建设

管理队伍的思想水平影响着地方农业经济管理的成果,对管理人员的挑选与后期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个具有高业务水平、超强责任感、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的同时也要进行相应管理内容的培训活动,使其业务管理水平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明确国家下发的各种农村经济政策,适应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

5.对农业经济实行产业化管理

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经济增长,在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还能够对农业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发展农村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使整体效益提高。完善农业经济的发展的体系,全面推进实现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推进农村经济发展。

经济管理方式篇9

论文关键词: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三次分配,社会管理

 

十七大明确提出,以“经济发展”取代过往一直强调的“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虽然只是两字的改动,但却有着十分深刻的摘要求。

2008年到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但冲击了发达国家,而且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对于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出口导向,为了扭转外贸状况的恶化、出口萎缩的局面,就不能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地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体制与机制的问题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障碍

体制与机制是一个比较笼统又抽象的问题,对体制与机制,我们平常比较多地讲经济体制。实际上,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情况下,还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也只有这四个体制同时良好地协调运行社会管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更加地顺利进行。

然而我国目前经济处于转型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影响因素仍然未能完全退出,比如说,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仍然在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市场经济的一些体制与机制还没有完全健全起来。社会财富的分配,特别是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呈现出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市场价格形成缺乏有效反映资源、环境等方面成本的价格机制。

从地方政府来看,地方政府目前所谓的“诸侯经济”也存在体制的弊端,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很多事权是下放给地方的,特别是下放到县乡基层,这些基层在没有足够的财权的情况下,只好自己设计游戏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又成为老百姓头上新的社会负担。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各种各样的寻租空间就有存在的可能,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健康的运行。

在文化科技教育体制方面,仍然存在阻碍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在物质财富得到大大增长的情况下,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已抛到背后,一些低级的文化与行为时常触及道德底线。劳动光荣,这个概念我们现在已经淡化了论文网。而我国当前的教育也是问题比较严重,存在重数量、轻形式;重形式、轻内容;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承、轻创新等现象。

社会管理体制亟需改革创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国现代化建设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社会发展短板的矛盾亟待缓解。”对于如何处理好外来工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交往与冲突需要有一个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但外来工的不平等待遇应引起社会管理部门的关注,也需要制定相关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外来工的合法权益。还有各行业协会、各种社会团体、各种社会自治组织,包括人们因各种兴趣爱好组成的团队,这种社会的多元交融是一个社会协调共生、充满创新活力的一个机制保障,但是在这一块很多地方缺乏,就算存在,其影响力也是相当小。

二、改革创新当前体制与机制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改革政府体制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严重问题,是与我国当前的经济模式相一致的,在这样一个经济模式中社会管理,政府在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面担当了主导作用。因此,形成了政府主导推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模式。如果政府继续在经济领域里扮演主导角色,市场化的投资力量就很难得到更大的扩张和发展,政府也就很难从经济领域里抽身出来承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这应该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所以,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体制方面的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

因此,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强调从管理的本质上去改变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但总的来说,政府要提供三种基本性的公共服务:一是为企业、社会提供的经济性公共服务。即通过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和管理政策、严格地规范市场监管、及时公开地向全社会提供经济信息、提供最基本的设施保障等,为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要针对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提供最紧迫的社会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比如建立和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提供基本的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我国作为一个经济转轨的大国,政府应该提供制度性的公共服务。比如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设一个良好有效的金融制度、建设有利于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环境等,这样可以为人们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中长远的预期。

(二)对干部的考核与评价机制方面,要尽量向贴近民生、反映社情民意的公共评价体制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长期存在的一个严重弊端,就是各地方政府认为扩大投资、铺摊子、上项目、争项目是经济增长的一条重要途径。甚至有的地方政府通过人为造城来创造新的GDp。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错误的政绩观。由于不正确的政绩评价机制导致领导干部忽视了民生问题而盲目崇拜GDp数据。

因此应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进行转变,对考核指标体系进行改革创新:一是要从过去侧重于考核GDp指标和经济数据指标,转向注重考核以人为本的民生指标和经济社会效益指标,如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二是从过去侧重于经济发展速度指标和社会治安稳定指标,转向注重考核经济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指标,政府、企业与居民的平衡发展指标及社会和谐指标;三是从近期利益指标转向注重考核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指标,如企业与公民的创新能力等;四是由侧重于上级考核转向注重民意考核,如公众的满意度、社会的公平度、弱势群体是否得到有效服务等。

(三)加快收入分配体制的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被称为低成本的发展模式,这个低成本主要体现在我国使用劳动力的成本低,资源环境几乎是无成本,而收益大量被资本所获得。当前,我国财富分配不平均,除了资本所有者和劳动所有者之间的巨大差距之外,还有行业之间的差距和行业内不同阶层的差距。这就说明需要有一个合理地评价不同的劳动者贡献的机制,还需要一种合理地评价不同的生产要素对社会财富创造的贡献份额的机制来解决资本、劳动、土地等各种要素相应得到多少的合理份额。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管理,改革收入分配体制应该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更加关注公平。这个公平必须包含机会公平、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首先要提高劳动收入在整个工资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消费群体。其次要贯彻减税的原则,要大幅度地提高个所得税的起征基点。通过减税使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得以提高,使高收入群体能够对社会税收有更大的贡献。再次要加大对垄断企业和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力度,要用税收手段来调整垄断企业和高收入群体的收入状况,要采取更为有效的财产税、遗产税、交易税来改善社会的收入分配状况,运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手段保障社会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最后,要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使得更多低收入群体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同时,在三次分配领域里,要税收体制上有所创新,鼓励和引导富人对于穷人、对于弱势群体的捐赠行为。

(四)转变教育政策与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本身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论文网。一是行政化,中国教育行政本位、行政主宰、权力崇拜的突出特征。二是关系化,裙带发展、拉帮结派、利益分割、打招呼等现象存在。三是产业化,高校扩招,利益分化,教育发展的产业化使教育偏离了正常发展思路。一些中小学忙于不断地抢生源,办补习班,将课堂教育变为课后教育,正规教育变为社会教育。

教育体制的创新关键在于解决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以及相关制度机制,要从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层次整体考虑,系统改革。一是政府的错位、越位和缺位应予以界定。政府应在经费保障、质量监督和公平透明办学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二是要引导教育回到教育本身上来,教育应使学生具有勤劳、善良、勇敢、挑战的精神,教育侧重于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培养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情感。三是要转变科技政策,一方面改变科技研发投入模式,另一方面要推动产、学、研良性互动发展。四要推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社会管理,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需要政府在财税政策上给予扶持,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给予保障。

(五)推进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

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是在中低收入阶段建立、经济体制改革并不断完善而政治改革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起来的,它适应于“生产型社会”。在这种的情况下,人口结构特征是农村人口多、城镇人口少,低收入人口多、中等收入者人口少;经济结构是生产多、消费少。今后随着中国逐步跨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结构将发生三大变化:一是人口结构将以农村为主转为以城镇为主;二是社会阶层结构将从“哑铃型”转向“橄榄型”,中等收入群体将在人群中占大多数;三是经济结构将由“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

推进社会管理制度一要改革阻碍农民进城落户的户籍以及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给予他们平等的权益。二是今后我们的管理与服务工作需要从以往用很大精力组织招商、组织生产和做大GDp,转向做大居民收入、组织消费。三要主动加快改革步伐,提升领导水平与政府工作者的素质,建立一个与“橄榄型”社会结构相配套的现代社会管理制度和政治经济结构。

三、总结

面对当前国内消费需求不足,贫富差距悬殊,经济增长过重依赖于出口和政府主导的投资以为我国大部分产业仍处于低端环节的情况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迫在眉睫。我们不仅要从观念、思想上进行转变,更要从制度与体制上进行转变与创新,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万东、张建君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土派”与“海外派”》【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1

[2]林光彬.《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外部条件变化与政策选择》【J】.中国流通经济,2011.02

[3]王一鸣.《我国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J】.宏观经济研究,2010.12

[4]简新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2

[5]陈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m】.研究出版社,2010.09

[6]马晓河.《社会管理制度必须创新》【n】.新华日报,2010.12.28

[7]刘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01.4~11

[8]高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三重“陷阱”及其规避路径》【J】.探索与争鸣,2011.01.60~63

经济管理方式篇10

 

会议于12月4日上午开幕,由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速建研究员主持。汕头大学副校长王伟廉教授代表汕头大学致欢迎辞,对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选择汕头大学承办此次年会表示感谢。汕头市政协副主席谢铿也作了欢迎致辞,表达了对此次年会取得丰硕成果的期望,并希望国内管理学界多为汕头特区的发展出谋划策。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代主席、经济学部主任、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陈佳贵研究员作了主题发言。

 

陈佳贵研究员简要回顾了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并强调了管理学理论研究对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贡献。陈佳贵研究员指出,改革开放以前计划导向的企业管理体制导致我国企业生产率低下,职工工作积极性不足。生产计划、流程管理、成本控制等等环节呈现粗放式管理状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对企业的放权让利,企业在激励内部活力、提高员工积极性、全面质量管理等等各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而这些正好构成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保障。陈佳贵研究员在此基础上指出,本次会议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中国企业管理为主题,旨在通过学术研讨,探索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如何继续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以推动经济向更好更和谐的方向上长期持续发展。

 

开幕式之后,本次会议组织了三阶段的大会发言,并在12月5日上午组织了四个分会场的学术研讨活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经济管理出版社、《经济管理》杂志社、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汕头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方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展开了热烈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纵论中国企业管理之道,助力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经济发展的目的与企业扮演的角色

 

北京大学张国有教授围绕经济发展的真正目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展开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由世界银行和其他机构提供的中俄两国过去10年左右时间之内GDp增长、国家财政收人增长以及居民收人增长等数据,张教授得出结论,相对来说,俄罗斯的居民收人水平增长水平要高于GDp增长水平和财政收人增长水平,而中国同时期居民收人增长水平却低于GDp增长水平,且远低于财政收人增长水平。如果考虑到俄罗斯财政支出中用于改善民生等国民福利的比重超过中国,实际上俄罗斯国民享有的福利还超过其经济增长的绝对数量。而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普通居民并没有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张教授对此提出疑问,经济发展的真正目的不就是“国富民强”吗?为什么国家富强了,而普通百姓却住不起房、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了?张教授认为,要真正实现“包容性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非常重要,而这一转变又应以经济发展的真正目的一国民福利为导向。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戚聿东教授给大家分享了有关中国垄断产业改革进程测度的研究。戚教授认为,垄断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推进并深化垄断产业改革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垄断产业改革已经严重滞后于整个改革进程,改革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与回潮现象。垄断产业已经制约了我国经济领域活力的进一步释放,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障碍,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障碍。戚教授及其合作者参考oeCD测度垄断产业规制改革的方法,对我国电力、电信、民航、铁路、邮政、燃气、公路等7个产业在进人规制、市场结构、运营模式、价格规制等方面的改革进行评价,测度各产业的垄断程度,并加总得到我国总体的规制指数。他们发现,从总体水平来看,我国垄断产业规制指数平均为4.73。而同期oeCD主要国家的规制指数平均为2.08,二者相去甚远。事实上,我国垄断行业规制指数与oeCD1987年的水平相当,1987年oeCD主要国家的规制指数为4.78。由此可以判断,我国垄断行业改革滞后于oeCD主要国家近20年。戚教授得出结论:我国垄断产业垄断程度过高,需要进一步放松规制,引人竞争机制。中国垄断产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要顺应世界潮流而放松规制,制止目前强化规制的倾向。戚教授认为,在下一个三十年的改革中,我国经济领域必须启动第二次改革,而垄断产业改革则是第二次经济改革的重点。垄断产业改革将成为拉动中国下一个三十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施建军教授从自己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这两个不同概念的看法开始,讨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一创新。施教授认为,经济增长更多地体现为“增量”的变动,而经济发展则体现为“增量”和“存量”的共同变动,即“增量”的变动应能带动“存量”的变动,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企业的创新机制。施教授指出,企业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其自身则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不同层面的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有所不同。第一阶段是R&D层面,主要体现为技术创新,以“样品”的形式出现;第二阶段是R&D拓展,主要体现为工艺创新、流程创新,实现“样品”向“产品”的转换;第三阶段可概括为包括市场创新在内的六个体系,真正实现“产品”向“商品”的提升。施教授认为,在某种意义上,第三阶段的创新可能更为重要,也更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品牌、营销渠道、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创新活动,提升已有“产品”的市场价值。施教授认为,企业的创新主要取决于企业家的创新性思维,而这种思维的典型特征是发散性,没有对市场的“悟性”,要实现任何一个层次的创新都很困难。而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则体现为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施教授最后指出,企业管理没有“定律”,只有“案例”,企业家创新永远都是“多人多面”。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企业创新

 

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推动力,围绕着企业创新这一主题,与会专家学者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研究所副所长黄速建研究员做了有关中国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主题演讲。黄研究员提出,产业集群研究最核心的任务是回答什么是集群创新绩效的决定因素,而创新能力是解释持续创新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黄研究员认为,环境、创新意识、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构件,是影响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主要因素。在“环境-资源-意识-行为-能力-绩效”这一概念性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利用这一评价体系进行问卷调查所获的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升集群内企业对于市场和技术的认知度、提升企业研发水平、提升产品开发和商业化能力、合作创新、制定和落实相关创新激励政策等对于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至关重要。黄研究员认为,培育和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是破解传统产业集群的“低端锁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端不足”的有效途径。基于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他们得到了如下政策启示:为了促进传统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以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需要以“创新能力”提升作为各项集群政策制定的核心价值导向。与此同时,技术融合发展是产业集群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领军企业培育是产业集群政策制定的突破口;建立高水平的产业配套体系是产业集群政策制定的核心内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产业集群政策制定的重要支点。

 

山东大学徐向艺教授报告了有关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的研究。徐教授认为,我们正在经历后经济改革时代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这一转变是指由改革驱动向创新的驱动转变。企业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就制度创新而言,我们需要对垄断性国有企业进行重新定位与调整。徐教授指出,目前中国经济中存在行政、市场、自然三种不同形式的垄断。对三种不同形式的垄断,主要应采取市场化、反垄断和建立政府管制制度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政府管制解决不了行政垄断问题,还会使行政垄断严重化、复杂化。针对反改革者提出的阻碍继续改革的理由,徐教授将其归纳为三个伪命题并予以一一驳斥,即:国际金融危机的后果提出了国进民退的要求、发展国有企业关乎于国计民生、资源型国有企业的垄断是维护国家安全。徐教授认为,制度创新的出路主要在于,国有企业应该继续退出并让渡市场;继续推进国有产权的市场化和可交易性;推动国有公司及国有控股公司股权的分散化。谈到技术创新,徐教授将其理解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他指出,后经济改革时代企业没有了体制转换过程政策机会和投资机会,企业低成本资源耗费型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才可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发展。徐教授最后总结了管理创新的几个要点,即: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方法创新、组织创新。

 

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党兴华作了核心企业与技术创新网络的大会发言。党教授关注的问题是,在技术创新网络中,什么样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最有助于创新?他特别强调了技术创新网络中核心企业的独特作用。党教授比较了几种技术创新网络的治理模式,并指出,技术创新网络组织治理结构的演化;技术创新网络对治理绩效的影响关系;技术创新网络治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技术创新网络治理机制设计是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