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市委研究地方立法工作计划汇总7篇市委研究地方立法工作计划汇总7篇

市委研究地方立法工作计划汇总7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02:44

市委研究地方立法工作计划第1篇

(一)关于长江新区立法工作

起草《湖北省^v^常务委员会关于武汉长江新区行政管理有关事项的决定(草案建议稿)》,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市委同意后,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形成议案,报省^v^会。

(二)关于规章立法正式项目

《立法计划》确定了4件正式项目:市公安局负责起草的《武汉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试行)》,围绕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切实维护公共信息安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武汉。市交通运输局负责起草的《武汉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安全保护区管理办法》,聚焦建设“轨道上的武汉”,通过立法完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安全保护区管理机制和职责划分等,加大安全保护区管理力度,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市自然资源规划局负责起草的《武汉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及房屋补偿安置办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规范集体所有土地及房屋征收,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市城建局负责起草的《武汉市城市管线管理办法》,主要通过立法规范全市范围的地下管线及综合管廊建设管理,深入推进精细建设、精致作业、精心管护,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此外,根据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需增加计划外项目的,及时完成相关起草工作,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三)关于规章立法调研项目

(四)关于地方性法规议案项目

根据市^v^会2022年立法计划,按时报送地方性法规议案。

(五)关于政府规章清理项目

组织开展市政府规章清理工作,根据清理结果,集中修改和废止部分市政府规章,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立法计划》的贯彻执行

各责任单位应当高度重视《立法计划》的贯彻执行,加强组织领导,制订工作方案,明确项目负责人、工作进度安排等内容。应当严格执行立法工作程序,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立法调查研究实效,加强立法协商,增强公众参与立法的广泛性、有效性、针对性,积极开展立法宣传工作。《立法计划》中的正式项目明确了责任部门和报送审查时间,调研项目明确了责任部门和提交调研报告时间,实现任务分解并压实责任。市司法局将完善立法工作机制,认真做好草案送审稿的全面审查工作,及时跟踪了解立法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围绕立法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大立法协调力度,会同责任单位积极开展立法调研论证,依法稳妥处理争议分歧,确保《立法计划》按时完成。

市委研究地方立法工作计划第2篇

市政府2022年立法工作重点是:坚持以^v^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市委对立法工作的领导,通过立法保障中央及市委的决策部署得到有效实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安排立法项目,不断提高立法质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v^胜利召开。

市政府2022年立法工作计划共安排立法项目36项,其中,力争完成项目22项,包括地方性法规草案11项、政府规章11项;适时提出项目14项,包括地方性法规草案7项、政府规章7项。具体项目安排如下:

市委研究地方立法工作计划第3篇

第一类是正式项目,是拟于本年度完成的立法项目,共33件,包括地方性法规18件、政府规章15件;

第二类是预备项目,是根据项目成熟情况和推进情况争取在本年度完成的项目,共18件,包括地方性法规7件,政府规章11件;

第三类是调研项目,是年内拟开展立法调研的项目,共8件,均为政府规章;

第四类是立法后评估项目,是拟于年内完成立法后评估的项目,共7件,均为政府规章。

立法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需要作出调整。比如,2020年突发新冠疫情,当年紧急出台的《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条例》就属于计划外的新增项目;2021年,国家层面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相应的本市也适时组织修订了《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让“三孩”政策及时落地。这些均属于调整变化的情况。

市委研究地方立法工作计划第4篇

一是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草案起草工作进度。今年立法工作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各起草单位要倒排工期,早部署、早安排,地方性法规草案项目至少提前两个月报送市政府,为草案法律审查工作预留合理时间。二是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各起草单位要加大研究论证和协调力度,力争把重要问题、重大分歧解决在起草阶段,切实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三是加强督促指导。市司法局要跟踪立法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指导起草单位解决立法中遇到的疑难、复杂问题,推动相关立法工作有序进展;严把法律审查关,充分发挥法律审查在平衡、调整、规范各种利益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注重对各方权利的平等保护,努力实现良法善治。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4月16日

市委研究地方立法工作计划第5篇

(一)地方性法规草案项目(7项)

1.招标投标条例(修订)

(市发展改革委起草)

2.实施《^v^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修订)

(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起草)

3.绿色建筑发展条例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起草)

4.社会信用条例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起草)

5.实施《^v^土地管理法》办法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起草)

6.人才发展促进条例

(市人才工作局起草)

7.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管理条例

(北京城市副中心管理委员会、通州区政府起草)

(二)政府规章项目(7项)

1.实施行政处罚程序若干规定(修订)

(市司法局起草)

2.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修订)

(市园林绿化局起草)

3.消防安全责任监督管理办法(修订)

(市消防救援总队起草)

4.无线电管理办法(修订)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起草)

5.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管理办法(修订)

(市公安局起草)

6.地名管理办法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起草)

7.“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修订)

(市城市管理委起草)

此外,对于有关部门正在研究但未列入立法工作计划的项目,由有关部门继续研究论证,市司法局加强工作指导。

市委研究地方立法工作计划第6篇

制定《立法计划》的基本原则包括:

一是坚持服务中心大局。从市委市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重点和焦点出发,切实做好立法调研、意见征集、选题确定、计划拟定等工作,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聚焦省委、市委关于区域发展的决策部署,稳步推进长江新区管理立法工作。聚焦市域社会治理、城市建设管理等重点领域,扎实抓好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办法、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安全保护区管理办法等规章立法工作,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

二是坚持“小切口”解决“大问题”。紧盯经济社会发展特定领域和具体问题,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小切口、精准介入”立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立法质效,确保“立得住、真管用、行得通”。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行政征收问题,计划出台征收集体所有土地及房屋补偿安置办法;聚焦城市精细化管理,计划出台城市管线管理办法。

三是坚持做好统筹协调。计划编制过程中,注重加强与市^v^会法规工作室的实时沟通协调,确保规章立法与地方性法规立法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衔接。同时,尊重立法客观规律,丰富“小快灵”立法形式,既做到立法工作层层递进,又根据实际对条件成熟的调研项目及时转化为正式项目。

市委研究地方立法工作计划第7篇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了不断加强上海营商环境建设的法治供给,更好服务“五个中心”建设,2022年市政府计划推进8件相关立法项目,包括7件法规和1件规章。

比如,聚焦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拟修改《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现行《条例》于2009年施行,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更好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和国际化程度,今年将对这部《条例》进行必要的修订。

再比如,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拟新制定《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条例》。人工智能被列入上海“十四五”重点发力的三大先导产业,也是上海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关键所在。及时制定条例,有助于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此外,《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务保障条例》《促进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发展条例》《浦东新区仲裁若干规定》等项目也都是围绕上海改革发展大局、着力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