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管理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4:09

房屋管理解决方案篇1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房地产事业的飞速发展,同时,房地产事业又反过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事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依靠。房屋档案对于各类房产都具有极端重要性,可以说是房产的身份证,它不仅仅包括房产本身的信息,还涵括了其它相关人员各类信息。对于房屋档案的查询不仅仅是对房产情况的了解和把握,同时,对于房地产商作出科学的决策也具有极其重要的辅助作用。

1房屋档案管理概念及特征

房屋档案,顾名思义,即对房产的各类信息进行登记的档案。房屋档案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档案,它专业性极强,且涉及产权、法律以及测绘的方方面面,内容十分复杂。房屋档案的特点以及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房屋档案可以作为有效的依据来对民事纠纷进行解决。房产建设中由于工程的复杂性,往往会出现经济纠纷,要合理地进行纠纷的处理,房屋档案便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为案件的处理提供参考依据;其次,在房地产商的投资决策中,房屋档案也起到了重要的参考作用。房地产商在对开发区进行实地考察时,需要以房屋档案为依据,对房产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从而成为开发的有效依据;最后,房屋档案在处理刑事案件中,也作出了极大贡献。由于房产的建设涉及到资金问题,且极容易与贪污受贿案件相关联,对房屋档案的查询不仅仅有立案,对于案件的侦破和处理也起到了辅助作用。

2房屋档案的查询管理工作

房屋档案的查询工作在房屋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占有极大的比例。对于房屋档案的查询管理,只有准确认识房屋档案的特征,才能更好的完成房屋档案的搜索查询工作,从而为实际操作提供参考依据。

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房屋档案的管理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在这种技术背景下,房产档案往往是以电子影像资料的状态进行录入管理的,并经过数字化扫描仪进行扫描录入,从而使信息批量记录于房产档案中。这种方式虽然极其便利,但往往容易造成房屋档案信息的疏忽和遗漏,从而无法保障房产档案的完整性。

为了提升房屋档案查询的准确性和便捷性,在进行档案查询时,不仅仅是依靠电子档案录入的信息,同时还要适用房屋档案的实体查询,与电子档案加以比对与补充,从而提升房屋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档案信息进行全面精准的了解和把握。由于房屋档案的电子录入方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和误差,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档案查询工作时,对实体档案的查询不可疏漏。目前针对我国房屋档案的查询工作来看,查询条件相对来说不够完善,只有与实体档案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房产信息的精确把握。

3房屋档案的利用管理工作

房屋档案利用范围包括多方面,应用性极强。不论是房地产商的投资决策,还是刑事案件的立案与侦破,还是经济纠纷的处理与解决,都可以利用房屋档案来作为参考,以助于事件的解决。对于房屋档案的合理利用不仅仅推动了事件的解决进程,与此同时也方便了对于档案的管理和核实。

在房地产商的投资决策中,房地产商若对房屋档案进行合理的利用,对其中的信息进行理智的参考和分析,才能保证房产开发进程的顺利高效。不论是对商品房的建设还是荒废地的开发重建,都需要对房屋档案进行研究与思考。在对房产的投资之前,对于房产档案的参考有助于房地产商结合实际情况和需求做出决策和计划,并对开发场地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评估。

在刑事案件的侦破上也可以合理利用房屋档案,使其作为有效的证据和参考。我国的官员贪污腐败现象一直是我党坚决杜绝的现象,但贪污腐败屡禁不止,十分猖獗,警方对于贪污官员的追究和调查一直都未停止,并一直是侦查立案的核心工作。我国官员的房产受贿现象非常普遍,在这种情况下,房屋档案可以说是调查官员是否廉洁的有效参考。利用房产档案信息的查询对于官员所持房产数量的调查,便可对其廉洁程度进行有效的判断。合理利用房屋档案进行案件的侦破,不仅打击了我国贪污腐败现象,从而也推进我国的执法进程。

在解决民事纠纷方面,房屋档案的合理利用也能有效推进事件的进展,以促进事件的解决。在房产建设过程中,由于涉及的金额数量巨大,极易引起经济纠纷和争斗,双方各执一词往往使案件更为复杂,难以解决。但是房屋档案的利用可以使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理论更加清晰明确,通过对档案的提取分析便可对事件作出合理解释和解决。

房屋管理解决方案篇2

被告:郭明华。

第三人:兴义市交通运输管理总站(下称交管站)。

1985年,交管站欲用其座落于七舍乡街面的3间瓦房,与他人调换有附属空地可建停车场的房屋。范怀知悉后,愿将其用9760元向朱金友购买的七舍乡街上的瓦房3间及其厨房、厕所和房前约400平方米的空场,与交管站互换,因双方意见不一,未能达成换房协议。范怀未 住在其所购房屋内,仅在房内放置一些财物。郭明华得知范怀与交管站换房不成而想出卖该房后,多次找范怀商议购买该房,以便在购买后和交管站的欲换房屋交换。1987年12月8日,郭明华与范怀达成口头协议,范怀将其向朱金友购买的房屋出卖给郭明华,价款11000元;双 方于同月10日到交管站立契交清全部价款,并由郭明华和交管站签订换房协议。10日,范怀未按约定到交管站,郭明华与交管站签订了换房协议。同月12日,范怀到郭明华处,因郭明华不能付清全部买房款,双方口头议定:郭明华先付4000元,余款于同月15日付清,房款付清 后正式立契。郭明华当即付给范怀4000元。15日,范怀依约到郭明华处,但郭明华只付出1000元,另6000元双方商定延至1988年1月2日全部付清;郭明华还向范怀借该房的原买房契约和房屋钥匙,并写借条于20日归还。同月17日,交管站住进范怀之房,次日,郭 明华住进交管站之房。1988年1月2日,郭明华只付了2000元给范怀,双方再次商定限郭明华于当月28日付清4000元余款,逾期每日按30%计息,郭明华并出具了欠条。同月13日,交管站对所换房屋进行维修,并在门前空地四周打围墙。相邻的七舍乡第五村民组金内成 等户因围墙将阻断其出入通道,而与交管站发生争议。交管站、郭明华及受影响的几户村民经协商,由郭明华出资2000元,另修一条路供受影响的相邻户出入。同月30日,范怀到郭明华处索要欠款,郭明华提出原协商买房时,范怀未向其说明门前土地中有相邻住户的通道,要求范怀 承担部分改路费。范怀不同意,郭明华则拒付所欠房款,双方发生纠纷。同年3月19日,范怀以郭明华与交管站恶意串通、秘密签订换房协议,侵犯其房屋所有权,郭明华并擅自拿走其房内财物为理由,诉至兴义市人民法院,要求废除与郭明华的房屋买卖口头协议,恢复房屋原状和返还 财物,郭明华并应赔偿其经济损失10000元。郭明华辩称:双方有房屋买卖的口头协议,且已付了部分房款;所买房屋已和交管站调换,要求维持双方的房屋买卖关系有效。

「审判

兴义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范怀与郭明华的房屋买卖未经房管部门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是不合法的。但郭明华已付给范怀房款7000元,并出具了4000元的欠条,约定了付款日期,买卖关系已成事实,该房屋买卖关系应予维持。郭明华未按约定期限给付欠款,致合同未能全部 履行,应承担一定的过错责任。郭明华在其与范怀的房屋产权过户手续还未办理时,便和交管站调换房屋的做法欠妥。据此,郭明华应负本案的主要责任。七舍乡第五村民组的通行道路被交管站修围墙堵塞,以及范怀要求赔偿其他财产损失应另案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 七十二条、第八十五条、第九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百三十四条之规定,于1988年11月10日判决: 一、当事人双方口头订立的房屋买卖协议有效,双方必须依法补办契税等手续; 二、郭明华所欠范怀房屋款4000元及其利息253.04元(1988年1月28日至8月31日月息6厘,计183.04元;9月1日至11月10日月息1分5厘,计70元),在判决生效后1个月内履行完毕。

范怀不服此判决,上诉至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废除双方的口头房屋买卖协议,废除郭明华与交管站的换房协议,返还房屋。郭明华同意原判。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范怀与郭明华虽口头协商买卖房屋,但尚未正式立契完税,亦未交付房款和房屋,不能视为买卖关系已经成立和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郭明华无权将尚未属于己有的房屋予以处分。事后,范怀对郭明华无权处分房屋的行为进行了追认 ,郭明华应及时履行义务,付清房价款,促使房屋买卖关系成立。然其逾期不付清房款,导致房屋买卖合同不能履行,应负全部责任。因郭明华无履行诚意,范怀要求解除双方的房屋买卖合同,应予支持。郭明华擅自与交管站签订的换房协议自始无效。鉴于交管站对该房确进行了维修,维修费用应由范怀支付,其余添附的设施和围墙,由交管站自行撤除。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不当,应予改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二)项之规定,于1989年6月26日判决: 一、撤销一审判决; 二、范怀与郭明华所立房屋买卖合同予以解除,范怀返还7000元房价款给郭明华,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付清; 三、废除郭明华与交管站的房屋调换协议,范怀付给交管站700元房屋维修费,判决生效后10日内付清;交管站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将房屋返还给范怀,并自行拆除所添附的设施及围墙。 终审判决后,交管站未执行判决,又自行平整了地基,安装了铁门,支付费用1600余元。

郭明华不服此终审判决,以该判决适用法律不当等为理由,多次申请再审。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按审判监督程序对本案予以再审。经重新组成合议庭再审,认为:房屋买卖系要式法律行为,买卖双方应依法订立书面契约,有中人证明,并按约定付清全部房款和交付房屋,办理过户、契税等有关手续。郭明华与范怀虽有口头房屋买卖协议,但未书写契约,也没有中人参与,对买卖房屋的具体事项未协商出一致意见,以致发生纠纷;且未按约定付清全部房价款,不具备房屋所有权转移的基本条件,买卖关系不能成立。郭明华在未合法取得房屋产权时,即持范怀的买卖契约与交管站调换房屋,系侵权行为。交管站明知郭明华未与 范怀订立书面买卖契约,仍与郭明华签订调换房屋协议,亦有过错。范怀在未正式达成房屋买卖书面协议时,即将原买房契约和钥匙交给郭明华,使其产生误解而与别人换房,并在明知交管站维修房屋、修围墙时未提出异议,造成双方不必要的损失和损失扩大,应承担主要责任。本院终审判决解除范怀与郭明华的口头房屋买卖合同,废除郭明华与交管站的房屋调换协议,正确。但对当事人间过错责任的判定显失公平,未结合当事人的各自过错和受益情况解决交管站、郭明华维修房屋、建围墙、修路等损失。交管站维修房屋、建围墙,终审判决后又平整地基、安装铁门,共 花费3450余元;郭明华调换房屋后,在房内安装水、电表,维修房屋共花费2800余元。以上费用,除受益方实际应支付部分外,其余部分应由三方当事人酌情分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九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于1992年12月8日判决: 一、维持本院原判第一项。 二、变更本院原判第二项为:范怀与郭明华的口头买卖房屋协议无效,范怀返还郭明华房价款7120元。郭明华与交管站的房屋调换协议无效。交管站应自接到本判决之日起40天内将房屋返还给范怀,郭明华应在上述期限内将现住房返还给交管站;范怀应付给交管站房屋维修费7 00元和修围墙费用500元;交管站自本判决下达后自行将铁门拆走,范怀须在本判决下达之日起一个月内将部分围墙拆掉,恢复相邻住户原行走通道。 三、郭明华维修、购买房屋(一小偏偏),安装电表、电线,水表、水管等费用1600元,由受益人交管站负担;修路、搬迁等损失费用1200元,由范怀赔偿800元,其余由郭明华自负。 四、上述各项费用均在接到本判决之日起一个月内付清,拒不执行者,逾期部分按同期银行贷款利息计息。

「评析

房屋买卖要式法律行为,买卖双方应订立买卖契约,按约定交付房价款和交付房屋;要求办理契税和过户手续的,还应依法办理该项手续后,方能认定买卖成立、有效。这是认定房屋买卖关系有效成立的基本条件。本案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以范怀与郭明华双方未订立 书面买卖房屋契约,亦未按口头约定付清房款,不具备房屋所有权转移的基本条件,买卖关系不能成立为理由,判决范怀与郭明华的口头买卖房屋协议无效,从而判决郭明华用口头协议所买之房屋与交管站调换房屋的协议无效,亦是按上述基本条件来判定的,应是顺理成章。

房屋管理解决方案篇3

2003年3月,原告凌某委托其子与D公司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购买位于X县w镇“XX商城”1-4-9号房屋。双方于2003年6月11日在X县房管局进行登记备案。同时,凌某于2005年3月占有使用该房屋至2013年9月。

2005年5月,第三人郑某与D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购买位于X县w镇“XX商城”2栋1单元4-9、10号房屋,同年5月8日,该合同在X县房管局进行了登记备案。2006年4月28日,郑某就上述备案房屋向X县房管局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并提交了相应的申请资料。X县房管局受理审核后于2006年5月28日颁发产权证,产权证上载明该房屋地址位于X县w镇w路317号1-5栋9、10号。

2007年,郑某向X县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凌某搬出X县w镇w路317号1-5栋9、10号房屋。X县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XX商城”原房号1-4-9号与郑某购买的1-1-4-9号和郑某所持产权证栋号为1-5,房号为9、10号房屋为同一套房屋,并于2007年11月作出民事判决,判决凌某搬出该房屋。此判决书生效后,在执行过程中,凌某不服判决,向C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后经法院调解,双方于2013年9月自愿达成调解协议:凌某搬出该房屋;郑某一次性补偿凌某10万元。2013年9月郑某将10万元补偿给凌某。同年10月,凌某向X县房管局申请将此房屋的备案注销,并自行搬出该房屋,由郑某占有、使用。

2011年11月,凌某向X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在民事诉讼审理过程中,诉请撤销郑某房屋登记,确认X县房管局的登记行为违法。C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指定S县人民法院管辖此案。2012年12月S县人民法院作出裁定,认为凌某原告资格不适格,驳回。凌某不服此裁定,上诉至C市中级人民法院。C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4年4月作出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凌某不服,向检察机关申诉。2014年3月17日S省人民检察院向S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2014年4月28日S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定C市中级人民法院再审此案。C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撤销C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行政裁定和S县人民法院的行政裁定;指定S县人民法院继续审理此案。2015年9月,S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目前,本案正在C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中。

二、案情分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有两个:第一,购买的房屋已备案但没有进行产权登记的买受人对房屋登记是否有提起行政诉讼的主体资格;第二,X县房管局的颁证行为是否合法。

关于第一个争议焦点,本案中,原一审、二审法院均认为,凌某购买D公司的房屋只与某公司之间形成债权关系,对该房屋不享有物权。且有生效的民事判决确认凌某无权占有使用该房屋。因此,凌某对该房的占有、使用缺乏合法性,其对该房屋的登记行为不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对该项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规定,因此认定,原告主体资格不适格。

检察机关抗诉认为,凌某与D公司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他不仅对D公司享有债权,还实际占有、使用该房屋,并对该房屋依法享有申请房屋管理部门办理产权登记的请求权,这是一种可以从债权转化为物权的期待权。如果没有X县房管局向郑某颁证的行政行为,凌某的债权就能顺利的物权化。但是,X县房管局将房屋权属证书颁给第三人郑某,致使民事判决依据该权属证书认定凌某的房屋所有权归郑某所有,凌某限期搬出房屋。正是X县房管局颁证的具体行政行为导致凌某对该房屋的债权无法转化为物权,失去了对该房屋的占有、使用权利。因此,该具体行政行为对凌某的合法权益产生了影响,凌某失去房屋的物权期待权和排他请求权与X县房管局的颁证行为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即凌某与涉诉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凌某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的规定,“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是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具体行政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凌某与D公司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办理了备案登记,同时实际占有、使用该房屋,X县房管局将该房屋登记给第三人的具体行政行为已经对凌某的民事权利造成了影响。因此,凌某与此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适格主体。

关于第二个争议焦点,一审法院认为,根据《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的第十七条第二款“申请转移登记,权利人应当提交房屋权属证书以及相关的合同、协议、证明等文件”和第二十七条“登记机关应当对权利人(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凡权属清楚、产权来源资料齐全的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应当在受理登记后的30日内核准登记,并颁发房屋权属证书”的规定,X县房管局的颁证行为未违反法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由于X县房管局的颁证行为发生在2006年,因此当时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和《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根据《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第六条“下列房屋不得转让:(五)权属有争议的”和《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登记机关应当对权利人(申请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凡权属清楚、产权来源资料齐全的,初始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他项权利登记应当在受理登记后的30日内核准登记,并颁发房屋权属证书”办理产权登记的前提是产权来源清楚,无争议。但根据当时X县房管局的备案信息可以看出,本案所涉房屋办理了两个备案登记,分属两个不同的主体(即凌某和郑某),作为备案管理部门的X县房管局应当知晓这一情况。在该实上已经存在“一房两备”的情况下,X县房管局仍然为郑某办理了产权登记,从合法性来说值得商榷。但由于本案发回重审后双流法院于2015年作出的一审行政判决是在凌某与郑某已达成民事调解,并自愿到房管局注销备案登记之后作出的,因此,一审法院以凌某缺乏对该房享有所有权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为理由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是恰当的。

三、本案启示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虽然审查的是原告主体资格适格与否和产权登记合法与否,但引发后面一系列诉讼的根源是“一房两备”,即同一房屋,备案给两个不同的买受人。登记机构查找原因是当年没有建立楼盘表,因此对开发商的备案无法进行有效地管理。通过对本案的反思,我们认识到,目前对于商品房备案管理虽然比以前日趋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工作中去不断改进和加强。

1.备案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较少,规范性文件内容与上位法有一定冲突

目前,备案管理的依据主要是《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其中,《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仅在第四十五条,《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仅在第十条规定了预售合同应报主管部门备案,属于原则性的规定。

2.备案管理“进口太松、出口太严”,管理尺度标准不统一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将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视为一种事后监督的行政手段。但从本案中法院的认定和实践操作来看,备案已经成为一种实质上可以对第三人产生对抗效力的行政行为,这种行政行为具有可诉性。而对于这一行政行为的管理形式和标准存在着“前松后紧”的情况。根据“C市商品房买卖合同登记备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商品房预售合同进行备案是由开发商根据合同直接在网上进行,除了几种不予备案的情形,房管部门对备案申请人主体资格、申请方式(单方或者双方申请)、合同内容均不做审查,即进口太松。但如需变更或者注销备案,则要详细审查变更或者注销原因、申请主体、申请方式(单方或者双方申请),尤其对于不能更改或者注销备案的情形作了多方面的限制,即出口太严。虽然严格管理备案的变更和注销是为了更好地规范和管理房地产市场,但对于进行备案和备案变更、注销的标准不统一,会造成行政机关过多干涉合同双方的意思自治权利,引发窗口矛盾,甚至一些规定要求过严,却无法律法规依据,甚至与上位法冲突而导致行政行为有诉讼风险。

房屋管理解决方案篇4

一、行政诉讼是高效与公正的纠纷解决机制

郑州的登记案件量相对较大,这具有特定原因。第一,与我们重视行政诉讼在解决产权纠纷上的高效有关。房管局作为行政主体,在调查事实的能力上有很大局限,并且辛辛苦苦所作裁决或决定并不具有终局效力,相关当事人往往会复议或者。对复议结果不服的还可以,后一般要走完两审程序,有的还会进入再审。根据笔者对2008-2010年案件所作统计,除撤诉外,64%的一审案件会进入二审,这些案件中发还重审或改判的比例为16%,约10%的案件还会进入再审。在人员和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在多种纠纷解决机制中优先适用诉讼,对当事人和登记机构来说都是高效的。

行政复议效果有限。房产登记案件在法律上不要求先行复议,而由于《行政复议法》规定“复议机关改变被诉行为的,申请人不服,可以复议机关为被告。如果维持,则以原行政机关为被告”,所以复议机关往往倾向于维持,以避免自己卷入案件。效果也有限。是我国一项富有特色的制度,有效但争议也很大。它给当事人提供了一种反映问题和寻求救济的途径,但能否被支持、何时得到解决却很不确定。

行政诉讼更能公正处理纠纷。“我把房管局告了”,这和“我找房管局很多趟”,带给当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行政诉讼的本质就是通过制度设计,使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关和行使权利的人民群众平等坐在一起,按照已经比较完善的规则,由公正而权威的第三方即法官审理裁决。这种解决机制从形式上说很公平,实体上的公正也是有保障的。因此,我们对一些不信任房管局公正处理的当事人,主动建议他们。

有时对个别吃不准的,我们也可以提醒当事人。例如使用已故配偶工龄购买的房子是否属于夫妻共有财产,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曾复函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建议根据购房款是否属于共同积蓄来判定。然而这个复函无助于帮助房产登记机构认识房产属性,反而使问题复杂化。这种情况下,可由申请人提起一个不作为之诉,我们阐述我们的理由,由法院判定是否可以办理。

当事人喜欢选择行政诉讼解决产权纠纷,这和产权纠纷的特殊性质以及长期以来没有明确区分民事基础法律关系和登记行为有关。因为行政案件的费用极其低廉(原来大约是100元或200元每起,2007年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实施后,每起房屋登记行政案件更是仅为50元受理费),而民事案件的受理费通常要和标的额挂钩,这使得许多人希望以行政诉讼的方式一并解决民事争议。而一些法官也可能存在“大民法”的思维,容易用审理民事案件的思路来审理行政案件。这使房屋登记机构在应诉时增加了诉讼风险。

二、行政诉讼促进房屋登记工作不断完善

郑州市房屋交易和登记中心是全国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发生较大的房屋登记错误,没有发生实际的房屋登记错误赔偿。从笔者对2008-2010年案件的统计看,胜诉率达到百分之八九十,败诉绝大多数是他人原因,被认定登记机构具有过错、未尽到审核职责的极少。根据诉讼反馈的情况,我们相应加强了制度建设,并吸纳到地方性法规的制订或修订中。

郑州的应诉史见证着房产登记和行政诉讼理论与实践不断完善的历程。在国家缺乏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通过诉讼,对许多问题做了探讨。如民行交叉案件的处理,登记机构的审查责任(这是一直争论不休的,最终形成共识,即登记机构对来自自家的材料例如房产证要承担实质审查责任,对不是出自自家的则基本是形式审查责任),房屋登记错误赔偿(通过诸多案件,探讨了对“违法”的认定,对因果关系的判断等),房产善意取得问题(金水区法院2003年就根据法理和案件实际,作出一个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判决),业委会权限问题(二七区法院2003年就审理了一起业委会案件,探讨了它的主体资格和权限)。

郑州的房产登记行政诉讼使群众以及法律从业者对房产登记更加熟悉了,特别是2008年以来,河南各级法院的判决书一律上网。位于本市的各级法院在对房产登记案件处理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对登记案件很重视。市中级法院编写的《2010年郑州市两级法院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报告》重点谈到了不动产登记行政案件的审查。许多优秀法官因审案而研究房屋登记,他们的判决和见解有助于登记机构对工作的完善。我局聘任了市法院资深法官和著名律师担任登记审核委员会委员。此外,还每年聘请专家学者、法官、律师培训授课,研究案例,交流碰撞,酝酿共识。

《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但近年来,重视行政审判中行政协调的作用,成为从学界到实务界的共识。房屋登记是典型的民行交叉案件,在审判过程中由法院主导进行协调,往往可促成既不违背法律又各方和谐的结果。我们从不单纯追求“无讼”或具体案件的胜诉,而是考虑各方正当权益,找出纠纷的真正原因,力求寻找最恰当的处理方案,争取案结事了。这种公允的态度为法院所认可,也容易被当事人接受。这在房产登记案件审理中体现为众多案件以原告撤诉结案。据统计,2008-2010年的原告撤诉率为30%。

三、《物权法》等法律法规带来的新变化

房产登记案件的产生和处理与法律规定的完善关系密切。例如在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协助执行的相关解释出台前,当事人房屋登记机构依据法院协助执行办理的房产登记,是可诉的。而在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这类案件不可诉之后,处理方式完全不同。我市房产案件前些年比较集中的是这样几种:1.房改房颁证产生的纠纷,这往往由于产权单位优惠出售房产时未妥善处理好职工关系造成的;2.基于夫妻关系的房产匿名共有造成的产权争议;3.房产继承纠纷,这往往存在公证书内容虚假的问题;4.身份证、房产证等证件的造假,还有的是证件是真的,人是冒充的;5.一房多卖问题。

房屋管理解决方案篇5

第一条  为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保护城市建设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凡在我省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迁用《条例》和本细则。

第三条  本细则所称拆迁人和被拆迁人是指《条例》第三条规定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四条  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和有利于城市旧区的改建,适应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

第五条  云南省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全省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主管部门。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设置的房地产管理局(处),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

没有设置房地产管理机构的地方,由州、市、县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所属的建委(建设局)主管城市房屋拆迁工作。

第六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城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城市房屋拆迁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

(二)负责审核城市房屋拆迁方案,核发《拆迁许可证》,城市房屋拆迁公告,管理房屋拆迁档案,统计上报房屋拆迁数据资料等工作;

(三)对本区域内的城市房屋拆迁活动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纠正和处罚违反《条例》和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拆迁、补偿、安置行为,会同有关部门查处违法拆行或者拆迁中的其他违法案件;

(四)监督拆迁协议的执行,在本实施细则授权范围内直辖市、裁决拆迁纠纷,受理行政复议。

第七条  州、市、县人民政府、地区行政公署应当加强对城市房屋拆迁工作的领导,健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机构。对在城市房屋拆迁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奖励。

第二章  拆迁管理一般规定

第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因建设需要拆迁房屋,必须持按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批的设计任务书或者下达的年度建设计划、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拆迁方案和拆迁计划,向房屋所在地的市、县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并发给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进行拆迁。在直管公房集中的地方进行拆迁应当首先征得市、县房管部门的同意。

经批准拆除的危险房屋,拆除涉及补偿、安置的,按前款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市、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确定拆迁范围、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同时,应当通知拆迁范围内的被拆迁人停止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改建、扩建及新建工程,并通知被拆迁房屋所在地的市、县房管部门。

第九条  进行拆迁的单位或者个人,在申请拆迁前,应当向房屋产权管理部门申请进行房屋勘估和权属认证工作,并提出拆迁方案。其内容应当包括准确的拆迁范围、拆迁的实施步骤、拆迁的单位和个人总户数、对原居住者或者原使用者安置的初步方案,估算的各项补偿、补助费用,从事拆迁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第十条  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在收到拆迁申请材料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括建设项目批准文件是否具有法定批准效力,拆迁范围与批准的用地范围是否一致,是否有能力承担拆迁经济责任,拆迁范围内的房屋产权、产籍是否明确无误,是否有争议等。经审查无误后方可发给拆迁许可证。

拆迁许可证应当明确表述拆迁范围和拆迁期限。

第十一条  房屋拆迁需要变更土地使用权的,使用人必须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十二条  拆迁人必须在拆迁许可证规定的拆迁范围和拆迁期限内从事拆迁。因特殊原因需要改变批准拆迁范围和拆迁期限的,必须重新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三条  市、县人民政府可以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由有资格从事拆迁的单位具体承担的统一拆迁,也可以由拆迁人自行拆迁或者委托拆迁。拆迁人委托拆迁的,被委托人应当是取得房屋拆迁资格证书的单位,并不得再委托。委托方与被委托方应当签订协议书,报送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审查。经审查的协议可以办理公证。

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不得接受拆迁委托。

第十四条  房屋拆迁许可证一经发放,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将拆迁人、拆迁范围、搬迁期限和其他需要让被拆迁人了解的事项以房屋拆迁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和拆迁人应当及时向被拆迁人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拆迁人不得房屋拆迁公告。

第十五条  拆迁范围一经确定,在公告之前,市、县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知房屋拆迁所在地公安部门暂停办理向拆迁范围内迁入居民户口和居民分户;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暂停核发营业执照。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市、县政府批准,可准许办理常住户口迁入、落户手续:

(一)居住在拆迁范围内有常住户口的妇女所生婴儿;

(二)按规定分配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和批准退学、休学及取消毕业分配资格的学生,其户口原是从拆迁范围内迁出的;

(三)未安置住房的军队转业干部、复员退伍军人户口迁回拆迁范围家中的;

(四)干部、职工因离退休从外地迁回拆迁范围内家中的;

(五)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迁回拆迁范围内家中的;

(六)其他确需入户或者分户的。

第十六条  房屋拆迁公告公布后,对拆迁房屋存在产权、使用权争议的,被拆迁人可  向市、县房屋产权管理部门提出申诉,由房屋产权管理部门进行调解和裁决。被拆迁人提出的有关房屋所有权或者房屋使用权的证明文件、资料,必须是在房屋拆迁公告前具有法律效办的。

第十七条  拆迁人必须在完成房屋拆迁后及时到市、县房屋产权管理部门做好拆迁房屋产权注销手续。被拆迁人应配合做好这一工作。

第十八条  依照《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签订的补偿、安置协议订立后,可以向公证机关办理公证。协议不论公证与否,均应送市、县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或者人民政府依照《条例》第十四条规定作出的裁决,应当以裁决书形式通知当事人。裁决书内容应当包括:提请裁决各方当事人的姓名、住(地)址;提请裁决的事实理由和裁决的结论;行使裁决权和作出裁决结论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当事人对裁决偿服时的诉讼权利等。

裁决书应当注明裁决单位的名称、作出裁决的时间,并加盖裁决单位的印章。

第二十条  在房屋拆迁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或者在裁决、判决限定的拆迁期限内,被拆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拆迁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作出责令限期拆迁的决定,逾期不拆迁的,由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城市建设管理监察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迁。强制拆迁时,被执行人所在单位和房屋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应当根据裁决机关或人民法院的通知,派人协助执行。

第二十一条  强制拆迁时,应当通知被执行人到场,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到场,强制拆迁照强执行。因被执行人拒不到场和拒不收理财物造成损失的,由被执行人承担。

第二十二条  法律、法规对拆迁涉外房屋、军事设施、教堂寺庙、文物古迹和华侨、归侨、侨眷的房屋等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三条  市、县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拆迁档案制度,加强对拆迁档案资料的管理。

房屋拆迁档案由以下文件、资料组成:

(一)拆迁人从事房屋拆迁、建设的有关批准文件,拆迁方案、拆迁计划及房屋拆迁许可证;

(二)房屋拆迁方案和计划的补充、调整文件资料,向拆迁主管部门备案的补偿、安置协议,补偿、安置的结算资料;

(三)拆迁过程中的检查处理文件、材料,有关裁决、诉讼文件、资料;

(四)其他与拆迁有关的文件、资料。

拆迁人应当及时整理并保管好拆迁档案资料,在拆迁完成后的一个月内,向市、县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报送前款第(二)、(三)、(四)项规定的档案材料。

第二十四条  房屋拆迁管理费按拆除房屋评估价、补偿、安置补助等费用总额1-2%的标准,由市、县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向拆迁人收取。管理费主要用于拆迁管理各种证书、表格印制、公告、档案资料整理、器械设备购置、人员业务培训及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其他业务开支。

第三章  拆  迁  补  偿

第二十五条  拆迁补偿形式依照《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执行。其中,作价补偿应当由产权人提出书面申请。

第二十六条  因城市道路、供水、排污、煤气、供电、通讯、输变电站、公交站场、环卫、公共绿地等市政设施建设拆迁交通岗亭、交通标志、交通护栏、树木绿地、公共汽车停靠站点、消防栓等各类公共设施,由城市人民政府按规定规划统筹安排。

因施工需要迁移的管线或者铺设临时管线的费用由拆迁人负担,但结合道路改、扩建的建设费用,拆迁人不予负担。

第二十七条  产权调换的面积按照所拆房屋的建筑面积计算。计算建筑面积应当执行国家《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规定。国家对建筑面积计算有新规定的,按新规定执行。

作价补偿的金额按照所拆房屋建筑面积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结算,重置价格由州、市人民政府(不含县级市)、地区行政公署确定。

第二十八条  拆除文教卫生、社会福利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共福利非生产经营性事业用房,或者属经营性但盈利少的,拆迁人应当按照其原性质、原规模、原装修标准予以重建或者按照重置价格给予补偿,或者由城市人民政府按照城市规划统筹安排。按城市规划重建超过原规模、原装修标准部分的资金,由市、县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第二十九条  以产权调换形式偿还除本细则第二十八条规定以外的其他非住宅房屋时,依照《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结算。

第三十条  拆迁非住宅房屋,采取作价补偿形式偿还的,或者由被拆迁人负责易地建设的,拆迁人应当补偿下列费用:

(一)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属物按重置价结合成新计算的赔偿费用;

(二)无法恢复使用的设备按重价结合成新计算的赔偿费用;

(三)按国家规定的货物运输价格和设备安装价格计算的设备搬迁费用;

(四)被拆迁人因拆迁而停产、停工按实际停产停工时间计算的补贴(一般按在职职工月标准工资总额的40-60%计发,但最长不超过六个月,由财政拨付工资的单位不补贴);

(五)法律、法规规定补偿的其他费用。

第三十一条  以产权调换形式偿还住宅房屋的结算办法如下:

(一)用新房(新建单元成套住宅)偿还私人住房和单位自管住房的,无论是异地偿还(用城郊区偿还城区或者用无城郊区偿还近城郊区)还是原地偿还(城区偿还城区或者近城郊区偿还近城郊区、远城郊区偿还远城郊区)与原建筑面积相等的部分,按照重置价格结算结构差从。偿还房屋建筑面积超过原房建筑面积的部分,在一套住房以内的,异地偿还按新房土建造价的70%结算差价,原地偿还按新房售价全价结算差价;超过一套住房的,均按新房售价全价结算差价。对结算差价私人和单位无力承受的,可实行本细则第三十二条规定的作价补偿办法。

(二)用新房偿还房管部门直管住房的不结算结构、面积差价,实行拆一户还一套的办法。原住户住房建筑面积少于国家一类住宅建筑面积标准的,偿还一类住房;超过一类不足二类的,偿还二类住房;超过二类和超过三类的,均偿还三类住房。偿还的房屋应以幢或单元划拨。

(三)用旧房偿还的,按同等结构、同等面积、同等质量进行偿还,偿还房屋与被拆除房屋存在明显差异的,由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协商解决。

第三十二条  房屋产权人自动放弃房屋产权,不要求安置,书面申请作价补偿的,由拆迁人按重置价格结合成新对原房屋给予作价补偿。原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相应注销,也不再另行划给宅基地或者安置住房。

对产权人居住条件难以保证的,不实行放弃房屋产权作价补偿的办法。

第三十三条  拆除出租非住宅房屋,补偿形式由拆迁人与产权人根据本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商定。产权人保留出租房屋产权的,产权人与使用人应当保持原租赁关系,原租赁合同作相应修改;产权人放弃出租房屋产权的,原租赁关系可以终止,使用人因搬迁腾房发生的费用由拆迁人承担。

第三十四条  拆除产权人下落不明的房屋,比照《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办理。

第四章  拆迁安置

第三十五条  拆迁人应当依照《条例》和本细则的规定,对在拆迁范围内无务自行解决用房,具有正式居民户口或者具有营业执照以及作为正式办公地的合法使用人,给予安置。对私自转让、转租或者通过其他非法渠道获得住房使用权的不予安置。

第三十六条  安置用房不能一次性解决的,或者采取产权调换形式进行补偿,而房屋一时不能落实的,可以采取临时过渡的办法过渡。临时过渡可由拆迁人提供周转房,也可由被拆迁人自行寻找过渡房自行过渡。临时过渡期限,拆迁房屋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下的,过渡期限不得超过二年;5000平方米以上的,过渡期限不得超过三年;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过渡期限的,须经批准拆迁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批准,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第三十七条  拆迁范围内的住户人数,按拆迁公告公布之日在册的常住户口人数计算,但他处另有住房且居住无困难,以及因入托、上学等原因,户口报在拆迁范围内亲属处,而父母在本城镇有住房的,均不予计入。

拆迁房管部门直管住房应当安置的使用人户数,按租住公房的凭证计户;拆迁其他居住房屋应当安置的使用人户数,按市、县房管部门认可的徂房凭证计户。安置一般不分户,对在本城镇内另有住房的住户一般不予安置。

拆迁单位自管住房时,原分配给该单位职工居住的住宅,因各种原因,实际被其子女或者其他亲属占用的,以占用人不实行本细则规定的安置办法。

第三十八条  对使用人的安置地点,属建新房安置的,由市、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的要求和安置用房的性质,按照有利于实施城市规划和城市旧区改建的原则确定;属用旧房安置的,由拆迁人根据房源情况和房屋性质与使用人协商确定。

安置房为住宅楼的,对烈属、残疾人、孤寡老人应当给予照顾。

第三十九条  拆除住宅房屋,原地安置的(城区住房安置城区住户或者近城郊区住房安置近城郊区住户、远城郊区住房安置远城郊区住户),按原建筑面积安置;异地安置的(城郊区住房安置城区住户或者远城郊区住房安置近城郊区住户),不论安置房新旧,昆明市市区每户在原建筑面积基础上增加8平方米进行安置,其他市、县每户增加6平方米进行安置。

用城郊区新房安置城郊区使用人的不增加安置面积,城郊区用旧房(非单元式成套住宅)安置的,或者城区用旧房安置的,一般不增加安置面积。确因使用人住房困难,属住房困难户的,拆迁人视房源情况可以适当增加安置面积,但增加的建筑面积每户不得超过6平方米。

第四十条  对按照原建筑面积安置住房有困难,或者异地增加建筑面积安置住房仍有困难,家庭常住人口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的,拆迁人视房源情况,可以在一套住房内增加安置面积。人均居住面积已超过6平方米,或者虽未达到6平方米,但增加面积涉及到两套住房的,不再增加安置面积。

第四十一条  因执行国家住宅设计标准造成实际安置面积大于应当安置面积的,由拆迁人按照超出的建筑面积,向使用人收取改善用房补偿金。改善用房补偿金原地安置的每平方米按房屋土建造价的三分之一收取,异地安置的每平方米按房屋土建造价的四分之一收取。

收取的改善用房补偿金用于冲抵拆迁成本。

第四十二条  属于安置对象的个人,提出书面申请自愿减少安置面积的,除按本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发给搬家补助费外,可按减少一平方米建筑面积,给予房屋每平方米造价三分之一费用的一次性补偿。安置对象由所在单位解决住房的,按每户2500元的标准给予单位一次性奖励,对安置户除搬家费外不再给予其他费用。各项奖励和补偿费用列入拆迁成本。

第四十三条  拆迁人向被拆除房屋使用人付给搬家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的条件,依照《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三条规定执行。

搬家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的发放标准,由州、市人民政府(不含县级市),地区行政公署制定。

本条规定的搬家补助费和临时安置补助费由拆迁人承担,列入拆迁成本。

第四十四条  被拆迁的公民因拆迁搬家,由市、县房管部门出具搬家证明,由单位给予公假三天。

第四十五条  被拆迁人自城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公告之日起五天以内搬迁完毕的,由拆迁人给予每户150元的奖励;十天以内搬迁完毕的给予100元的奖励;十五天以内搬迁完毕的给予50元的奖励。并在调换产权、安置正式房屋时,视房源可能在房屋新旧、楼层、朝向等方面,按序给予优先安排。

第五章  罚  则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县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或者城管监察部门予以处罚:

(一)未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擅自拆迁的,责令停止拆迁,对拆迁单位处以2-5万元的罚款,并对主要责任人处以200-500元的罚款;未按房屋拆迁许可证的规定擅自拆迁的,予以警告。警告后未改正的,责令停止拆迁。

(二)委托未取得房屋拆迁资格证书的单位进行拆迁的,责令停止拆迁,对委托人给予警告,对接受拆迁委托的单位处以2-5万元的罚款,并对主要责任人处以200-500元罚款。

(三)擅自提高或者降低补偿、安置补助标准的,予以警告。警告后未改正的,按其超过或者低于补偿、补助标准的总金额处以罚款。对擅自提高或者降低安置面积的,按其提高或者降低的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100元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  拆迁人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拆迁期限或者擅自延长过渡期限的,由市、县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对拆迁人予以警告,并处以2-5万元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  被拆迁人违反协议,无故拒绝腾退周转房的,超过腾退期限一个月以内的,由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对被拆迁人予以警告,责令限期退还周转房;超过腾退期限两个月以上的,处以200-500元的罚款。

第四十九条  拆迁人违反本细则第四十一条收费规定或者无合法依据擅自收取除《条例》和本细则规定以外的其他费用的,其收取的费用由市、县物价管理部门全部没收,并处以主要责任人200-500元的罚款。

第五十条  拆迁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未提交本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拆迁档案材料的,由市、县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超过规定期限一个月以上仍未提交的,按拆除房屋建筑同积第平方米5-8元的标准处以罚款。

第五十一条  本细则规定的各项罚款,由个人承担的,单位不得报销;由单位承担的,不得列入拆迁成本。因拆迁人停止拆迁造成的损失由拆迁人承担。

对个人的罚款,可由本人所在单位扣缴。对单位的罚款,可由其开户银行扣缴。各项罚款全部上交市、县财政部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分成。

第五十二条  被处罚的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申请复议、起诉和强制执行的程序,依照《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单位拆除自管危险房屋及其附属物不涉及补偿、安置的,按省计委、省建委的《云南省城市危险房屋管理及拆除重建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四条  在城市规划区内因国家建设征用的集体土地上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的补偿、安置,按《云南省土地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执行。

房屋管理解决方案篇6

原告宏润公司诉称:我公司于1996年1月23日与海口首力酒店有限公司签订了首力大厦第二十一套房产的销售合同,并付清了房款。1996年1月双方一同向海口市房地产交易所申请办理预售登记手续,经该所审查批准给予登记备案。现海口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所仅凭海口首力酒店有限公司的单方面申请,即作出了撤销首力大厦二十一套房产预售登记的决定,对此我公司认为没有法律依据,严重侵犯了我公司的财产权利,依法应予撤销。

海口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所辩称:海口首力酒店有限公司向本所报称,其与原告海南宏润公司签订的首力大厦第十三层、第二十三层、第二十四层房屋共21套的销售合同是假销售、真借款,并提供了其偿还借款的凭据;第三人符某也来函称:首力大厦第二十三层a2房是海口首力酒店有限公司于1995年12月6日出售给符某的,该房一直由符某居住,符某提供了购买合、付款凭证、装修该房的凭据,缴交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的单据,据此,可以认定原预售备案是不真实的。根据国务院的《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27条,建设部《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第10条规定,备案登记是预售人的单方行为。申请撤回预售备案登记,是海口首力酒店有限公司的意思自治行为,应充分尊重其对不实的行为进行修正,没有法律禁止海口首力酒店有限公司不得撤回房屋预售备案登记,况且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海口首力酒店有限公司在本案申请中隐瞒了事实。

第三人海口首力酒店有限公司述称:我司与海南宏润公司签订的首力大厦二十一套房屋的销售合同是一份虚假的合同,是我司与海南宏润公司合意欺骗公证处及房地产交易所而实施的行为。因此,公证处及房地产交易所在得知事实真相后,作出撤销公证书及预售登记的决定并无不当。

第三人符某述称:原告凭借假合同,将我已购买的房屋在海口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所进行了所谓“预售登记”,严重侵犯了我的合法权益,海口市房地产交易理所撤销了原告所进行的首力大厦第二十三层a2房等房产的所谓“预售登记”是正确的。

海口市新华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海南宏润公司与海口首力酒店有限公司签订的首力大厦第二十三层a2房等二十一套房屋的销售合同是在第三人符某与海口首力酒店有限公司签订的房屋销售合同之后,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房地产管理法施行前房地产开发经营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二十七条之规定“预售商品房合同签订后,预购方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前预售方未经预购方同意,又就同一预售商品房与他人签订预售合同的,应认定一个预售合同无效”。因此,原告海南宏润公司与海口首力酒店有限公司签订的房屋销售合同无效;符某才是海口首力大厦第二十三层a2的真正业主。被告海口市房地产交易所作出的撤销决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本院应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该院判决维持海口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所作出的《关于准予海口首力酒店有限公司撤回首力大厦第二十三层a2房等二十一套房产预售申请不予备案的决定》。

一审判决宣判后,海南宏润公司不服,以被上诉人海口市房地产交易管理所撤销预售登记的决定没有法律依据,侵犯其财产权利,原审判决予以维持错误为由,向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参照海口市人民政府1990年12月20日颁布的《关于海口市房屋交易管理的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五项“房屋交易经市房地产交易所确认后,发给承办人”房屋买卖临时契证“,承买人应在三十天内持此证到房屋产权登记部门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规定,可看出,首力公司与宏润公司的销售合同,仅是在市房地产交易所申请预售备案登记,但未发给承买人“房屋买卖临时契证”,承买人也未到房屋产权登记部门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由于该预售房产备案登记中的房屋有第三人符明提出异议及原办理的公证书被撤销,市房地产交易所作出准予首力公司撤回预售申请不予备案决定,该决定对相对人不具有强制力,市房地产交易所的行为,系对相对人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第六项和第七十九第一项的规定,该院裁定撤销一审判决,驳回海南宏润公司的起诉。

房屋管理解决方案篇7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自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到商品房所在地的县级以上房地产主管部门和负责土地管理工作的部门备案。可以确定备案机关的权利为:有权对所辖地区的商品房预售合同进行备案登记;有权要求并督促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已签订的商品房预售合同送至备案机关进行备案。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有关规定,可以确定备案机关的义务为:对备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及统计、;协助法院或有关部门对备案信息进行查询;按照人民法院的生效法律文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对已备案的房屋办理协助执行事项。

二、合同备案业务的流程

开发商或业主持商品房买卖合同及有关材料(附件一)备案窗口申请工作人员查档录入合同信息誉表登记发放备案证明合同归档。

三、解除合同备案业务的流程

业主本人持商品房合同备案申请表及有关材料(附件二)来备案窗申请工作人员审核资料收件工作人员查档后录入信息审批表登记发放撤销合同

四、合同备案的主要业务

(一)商品房合同备案登记

(二)解除商品房合同备案登记

(三)经开发企业申请对已进行网上登记备案的合同,打印并发放备案证明

(四)配合产籍科查询有关商品房合同备案信息

(五)每月定期将合同整理归档

(六)将购买商品房屋产权证明书进行出售登记

(七)统计商品房备案信息

(八)备案证明遗失补办

五、手工备案时限:为十个工作日,目前合同备案及解除合同备案都是免费办理。

六、常见问题:

1、常有法院判决过户的商品房前来申请备案到过户后的名下,一般都不受理此类的要求。因为如果未符合办证条件的,法院只能先办理该套房屋的查封事项,而不能将备案的名字凭判决书直接更改,应等该房屋符合办理产权证的条件后,再由法院下达协助执行书将该房过户,新的房主可执法院判决书及相关办证材料直接申办房产证,按法院判决的办证类型办理。理由如下:合同登记备案期间,备案机关不应协助法院更改买受人姓名。关于依法规范人民法院执行和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制作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转移裁定送达权利受让人时即发生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应当明确告知权利受让人及时到国土资源、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土地、房屋权属变更、转移登记。合同登记备案并不是房屋权属登记,依据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办法第三条关于房屋权属登记的定义,可以确定,只有第一手买受人办理了权属登记后,才能由权利受让人执相关法院裁定,到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权属变更、转移登记。

2、离婚后前来解除合同备案的,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受理:购房者在未办理房产证前离婚,离婚协议中协商房屋归夫妻某一方所有。前来将原备案撤销,并重新备案为新的一方。所解除的房屋合同备案须无抵押、无查封。解除合同备案与新的合同备案同时办理。

七、业务发展情况:

最初开始实行备案大概是93年,当时商品房开发量少,比较简单,递来合同登记,盖备案章;96年开始慢慢建立较完整的楼盘表,利用电脑进行管理,20xx年7月左右,利用新系统进行合同备案,发放商品房备案证明,取消在合同上盖备案章的做法。进行网上备案,到目前为止,每月网上备案量大概占总备案量(每月约4000份左右)的1/3。

八、近三年的业务量:

合同备案总量为50443份(含撤销4536份);合同备案总量为46684份(含撤销5609份),比上一年减少约8%。备案总量为56552份(含撤销5389份,网上备案16588份)。

房屋管理解决方案篇8

原告:北京军区天津房地产管理分局。法定代表人:舒启泉,分局长。

被告: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法定代表人:夏荣茂,局长。

被告:河西区房地产管理局。法定代表人:李汕源,局长。

第三人:河北省公安厅。法定代表人:俞定海,厅长。

1958年河北省省会设在天津市期间,河北省公安厅经天津市建设委员会批准,在河西区原挂甲寺住宅第一街坊(现改为小围堤道31号)自建两栋宿舍楼及车库。1966年初,河北省省会迁往保定市。河北省委办公厅、省人委办公厅联合下达了《关于省会迁保工作中注意事项的通知》,该通知第四项规定:“迁保后,原由天津市统一安排和对口解决的房子交天津市;由中央主管部门和省拨款新建的交省人委办公厅,一律不许自行处理和转让。”1966年9月27日,河北省公安厅革委会派刘志勇、翟成玉二人到河北省省直机关天津留守处办理房屋移交登记工作。刘、翟二人将河北省公安厅使用的天津市内四处房产以及公安厅在小围堤31号自建的宿舍楼一并在留守处作了登记。每处房产的移交说明上都印有刘志勇个人手章并一式两份,一份交留守处,另一份带回公安厅。公安厅审核后认为小围提道31号不属移交范围,故未盖章认可。河北省省直机关留守处将刘、翟二人登记的五处房产全部列入移交清册中,并将移交清册连同刘志勇等的移交说明交给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此后,小围提道31号由天津市房管局交给部队使用至今。小围提道31号楼房因年久失修于1991年被鉴定为危房。北京军区天津房地产管理分局(以下简称军房管分局)欲对此处开发改造,经与河北省公安厅协商,于1991年7月河北省公安厅以220万元价格将房产有偿转让给军房管分局。1993年4月,军房管分局在河西区房地产管理局(以下简称河西区房管局)领取了房屋所有权证,同年7月在河西区土地规划管理处领取了土地使用证。1993年4月30日,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以下简称天津市房管局)与天津天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协议,将小围提道31号院交由天源公司开发建房,由天源公司给付天津市房管局补偿费100万元人民币。天源开发公司到小围提道31号院钻探时受到军房管分局的阻止。同年12月,天津市房管局以小围提道31号房产已由河北省公安厅移交给天津市为依据,函告河西区房管局吊销军房管分局的房屋所有权证。1994年3月,河西区房管局依据天津市房管局(1994)房权60号的批复,作出了津西房(94)发9号《关于吊销河西区小围堤道31号房屋所有权证的通知》的行政处理决定。

军房管分局不服这一行政处理决定,向河西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案件影响较大,由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原告诉称:座落在天津市河西区小围提道31号院内危楼两栋原为河北省公安厅所有。1991年7月10日河北省公安厅以有偿转让方式将该房地产移交原告,并签有书面协议。被告河西区房管局依照法律规定向原告颁发了房屋所有权证,土地管理部门向原告颁发了国有土地使用证。之后,原告已将该房地产造册上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成为军产。天津市规划管理部门也已批准了原告的建房规划。正当原告准备建房之际,被告天津市房管局却与天津市“天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定协议,将诉争之房有偿拨给“天源”公司开发,随后被告河西区房管局向原告下达了吊销原告的房屋所有权证,使原告无法再行建房。原告认为,原告已有偿取得诉争之房的产权,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房地产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军队房地产的权属统归军委总部”,军产地方不能随意处理,必须通过军委总后勤部解决。因此,要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被告吊销原告房屋所有权证的行为。被告辩称:诉争之房第三人已于1966年移交天津市,有正式移交手续,第三人无权转让,要求维持被告吊销原告房屋所有权证的行为。第三人述称:诉争之房1966年并未正式移交,也未办理正式移交手续,诉争之房第三人有权进行处分。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根据本案具体情况决定追加河北省公安厅为第三人。

「审判

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河北省省会于1966年迁回保定市后第三人河北省公安厅指派刘志勇到天津市办理房屋移交手续,应视为职务行为。由于文化大革命客观历史原因,第三人没有在移交手续上加盖公章,但移交房屋的行为客观存在,刘志勇的移交说明足以证实,应视为诉争之房产已由第三人移交给天津市有关部门,故第三人无权将诉争之房再行转让。被告河西区房管局在未查清事实的情况下,向原告军房管分局颁发房屋所有权证的行为是错误的,属工作失误。被告天津市房管局发现河西区房管局发证行为有误,函告其予以纠正是正确的。故被告河西区房管局吊销原告持有的河西区小围提道31号房屋所有权证的具体行政行为事实清楚,应予维持。对于原告及第三人提出的诉讼请求本院难予支持。据此,该院于1994年11月3日判决如下:维持被告天津市河西区房管局(94)发9号《关于吊销河西区小围提道31号房屋所有权证的通知》的行政处罚决定。

一审判决后,军房管分局和河北省公安厅不服,向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军房管分局上诉称:该分局通过有偿方式合法取得了小围提道31号院的房屋所有权,已成为军产。被上诉人吊销其合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证没有法律依据,是侵犯军队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河北省公安厅上诉称:小围堤道31号是自建房产,根据省委办公厅和省人委办公厅联合文件的规定不属移交范围。移交手续上既没有公安厅加盖公章认可,也没有监交部门的印章,说明该处房产未办理合法有效的转移手续,其房屋所有权仍属河北省公安厅,因此有权对该处房产进行处分。被上诉人天津市房管局、河西区房管局辩称:河北省公安厅派刘志勇等人到天津市办理房屋移交是履行公务的行为。河北省驻天津留守处将小围提道31号连同公安厅其他四处房产一并造册移交给天津市有关部门,其移交是有效的。由于上诉人蒙骗发证机关领取房屋所有权证,故依据《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暂行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吊销其房屋所有权证的决定是合法的。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上诉人军房管分局、河北省公安厅不服被上诉人天津市房管局、河西区房管局所作的吊销房屋所有权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房屋产权的归属,系河北省省会迁出天津市后遗留的历史问题。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应由天津市与河北省两地政府协商解决。被上诉人河西区房管局对小围提道31号的发证行为和依据被上诉人天津市房管局的批复所作出的吊销房屋所有权证的行为,都是确认产权归属的具体体现,两个具体行政行为均属不当。天津市房管局与河北省公安厅对小围堤31号房产权争议,在有权解决该问题的政府机关尚未作出处理决定之前,任何一方采取任何形式的转让都是无效的。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三项之规定,该院于1995年7月31日判决如下:一、撤销天津市中级人民法院(1994)中行初字第6号行政判决;二、撤销河西区房地产管理局依据天津市房地产管理局(1994)房权60号批复作出的津西房(94)发9号《关于吊销河西区小围提道31号房屋所有权证的通知》;三、河西区房地产管理局核发的“津西房字第2690号房屋所有权证”的具体行政行为无效。

「评析

本案是因吊销房屋所有权证这一具体行政行为引发的行政案件,争议的实质是房屋产权的归属问题。而产权归属的焦点在于小围堤道31号的移交行为是否成立,这个问题是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合法与否的关键所在。根据河北省委办公厅、省人委办公厅冀办(66)3号、(66)办发字1号联合文件的规定,小围堤道31号的楼房是河北省公安厅自建的,不属移交范围。但该处房产确被公安厅派出的刘志勇送交到河北省留守处,由留守处将该处房产列入移交清册中移交给天津市有关部门。如果移交的手续健全,即使河北省公安厅认为是误交,再主张权利也是很困难的。然而,从河北省和天津市各自保管的移交房屋的档案中都反映出每个单位的移交文件上都有移交部门、接受部门和监交部门三方加盖的公章。由此可以看出移交房产三方加盖公章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移交单位盖章是必不可少的。而刘志勇书写的移交说明上只加盖了他个人印章和天津市房管局的公章,这种移交缺乏完备的法定手续。

房屋管理解决方案篇9

1、本合同文本为示范文本,由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共同制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屋租赁。

签订合同前,当事人应仔细阅读本合同内容,并对房屋的物理状况、权属状况等情况充分了解。

2、根据法律相关规定,承租人租赁已被抵押、或被司法查封、或已办理预告登记的房屋,在租赁期间如房屋发生所有权变动的,承租人的租赁权将存在风险。当事人在签订合同前,应到房屋所在地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机构查询该房屋是否存在抵押、查封、预告登记等情况。

3、当事人签订合同后应及时到房屋所在地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

4、本合同所指经纪成交,是指租赁各方通过合法的房地产经纪机构提供居间或服务,达成租赁意愿,自愿签订房屋租赁合同的行为。

5、通过房地产经纪机构提供居间或服务达成房屋租赁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应当向租赁各方出示工商营业执照、经纪机构备案证明。

6、本合同中凡带“”的选项,应在选择项前的“”内打“√”,并在未选择项前的“”内打“X”。

出租人(以下简称甲方):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_______国籍:____________【身份证】【护照】【营业执照注册号】【其他:】: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手机);

【人】:____________国籍:____________【身份证】【护照】【营业执照注册号】【其他:】: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手机);____________承租人(以下简称乙方):____________【法定代表人】【负责人】:____________国籍:____________【身份证】【护照】【营业执照注册号】【其他:】: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手机);

【人】:____________国籍:____________【身份证】【护照】【营业执照注册号】【其他:】: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手机);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经协商一致,就乙方承租甲方可依法出租的房屋事宜,签订本合同。

一、出租房屋基本情况(一)房屋坐落:

(以下简称“该房屋”)

(二)该房屋权属证明名称:____________ 编号:____________(三)该房屋建筑面积:平方米,套内建筑面积:平方米。

(四)该房屋权属证明记载用途:.(五)该房屋现有装修及设施设备情况,由甲、乙双方分别在本合同附件中列明。除双方另有约定外,该附件作为甲方按照本合同约定交付乙方使用和乙方在本合同租赁期满交还该房屋的验证凭据。

二、租赁期限(一)该房屋租赁期限共个月,自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日至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____________日止。

(二)租赁期满,甲方有权收回该房[:请记住我站域名/]屋,乙方应如期交还。乙方需要继续承租该房屋的,则应于租赁期届满前日通知甲方。

三、租金及支付方式(一)该房屋租金为:元/(月季半年年);本合同期内租金总额为:元。(大写:)

(二)该房屋租金支付方式:

四、押金及其他费用的约定(一)甲方交付该房屋时,乙方应向甲方支付房屋租赁押金。押金为元(大写:)。甲方收取押金后应向乙方出具收款凭证。

(二)租赁期间,使用该房屋所发生的水、电、燃气、通讯费用由方承担;有线电视、物业管理费用由方承担。

(三)租赁期内,因该房屋租赁产生的税费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承担。

(四)租赁期满或合同解除后,甲方应退还乙方支付的房屋租赁押金。

(五)其他约定:.五、成交方式甲乙双方系通过以下第种方式成交。

(一)自行成交。

(二)房地产经纪机构成交。提供服务的房地产经纪机构名称为:

备案证书号为:____________通讯地址:___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提供服务的房地产经纪人员职业资格为注册证号六、关于房屋转租与出售的约定(一)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将房屋转租、转借他人。

(二)租赁期间,甲方出售该房屋的应在出售前日书面通知乙方,在同等条件下,乙方有优先购买权。

七、关于甲方交房的约定(一)甲方应于年月日前将房屋按约定条件交付给乙方。《现有装修、附属设施及设备清单》经双方交验签字盖章并移交房门钥匙后视为交付完成。

(二)甲方延迟交房超日的,乙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乙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的,合同继续履行,甲方自约定交房时间之日起至实际交付房屋之日止,向乙方每日按已付租金的%支付违约金。

八、关于乙方付款的约定(一)乙方应按本合同第三条的约定向甲方如期支付租金。

(二)乙方未按约定时间支付租金超日,甲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甲方不解除合同的,乙方应向甲方按应付租金的%支付违约金。

九、其他约定(一)租赁期内,甲方应保障该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处于正常使用的状态,并承担乙方正常使用下房屋及附属设施损坏或故障的修复义务;甲方不承担房屋的维修义务,致使乙方无法正常使用房屋及附属设施的,乙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对于乙方的装修、改善和增设的他物甲方不承担维修义务。

(二)乙方应合理使用并爱护该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因乙方保管不当或不合理使用,致使该房屋及其附属设施发生损坏或故障的,乙方应负责维修或承担赔偿责任;乙方保管不当或不合理使用导致附属物品、设备设施损坏并拒绝赔偿的,甲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三)在租赁期内未征得甲方书面同意以及按规定须经有关部门审批但未核准前,乙方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用途。不得在该房屋内进行违反法律法规及政府对出租房屋用途有关规定的行为。乙方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甲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四)租赁期内,甲方提前收回该房屋或乙方提前退租的,应提前日通知对方,并按月租金的%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属甲方违约的甲方还应退还相应的租金。

(五)租赁到期或合同解除后,乙方应将房屋钥匙及正常使用状态下的附件中所列物品交还给甲方,乙方应当保证该房屋附属设施、设备、装饰装修保持良好,结清应由乙方支付的相关费用。

(六)甲方保证已如实介绍该房屋权属状况、附属设施设备、装饰装修情况,出租该房屋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及有权决定此租赁事宜。乙方保证已对上述房地产作充分了解并实地看房,对该房屋现状无异议,愿意租赁该房屋。

(七)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本合同。

(八)关于租赁期间房屋被征收的约定:

十、登记备案甲乙双方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十日内,由甲乙双方共同甲方乙方按相关规定向房屋所在地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

租赁期内,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内容发生变更的,甲乙双方应当在十日内,到原租赁登记备案的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变更手续。

租赁期满房屋续租或者租赁终止的,由甲乙双方共同甲方乙方在期满后三十日内到原租赁登记备案的部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的延续或者注销手续。

十一、争议的解决方式甲、乙双方在履行本合同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依法选择:向人民法院向重庆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十二、补充约定十三、附则(一)本合同所列地址为各方准确联系地址,相关文书送达到该地址,即视为送达给其本人。任何一方地址变更,应及时书面通知相关方,否则自行承担相关责任。

(二)本合同一式份,甲、乙双方各执份,、和登记机构各执一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本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房屋管理解决方案篇10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范围内的私有房屋、公有直管房屋的房屋租赁和为从事生产、经营的房屋租赁以及实施房屋租赁管理的活动。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有自管住宅用房的房屋租赁,可以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条  本条例所称房屋租赁,是指房屋所有权人作为出租人将其房屋出租给承租人使用,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

第四条  房屋租赁,应当遵循自愿、公平、互利、信用的原则,实行登记备案制度。

第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以下简称房产管理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房屋租赁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对房屋租赁实行管理。区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在市房产管理部门委托范围内对房屋租赁实行管理。

市、县、区人民政府土地、物价、工商、公安和税务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房产管理部门做好房屋租赁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其依法取得所有权或者国家授权经营、管理的房屋可以依法出租。

第七条  本条例第六条规定可以出租的房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出租:

(一)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产权利的;

(三)共有房屋未征得共有人书面同意的;

(四)房屋所有权及其该房屋所占土地的土地使用权权属有争议的;

(五)不符合房屋安全标准的;

(六)已抵押房屋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七)有关法律、法规禁止出租的。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房屋租赁:

(一)房屋所有权人以提供房屋作为经营场所与他人合作经营但不参与管理、不承担经营风险而收取费用的;

(二)私有房屋所有权人与该房屋使用人不一致并收取费用的;

(三)公有房屋由其单位职工、职工家属或者其他单位、个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以承包费、管理费、利润或者按照营业额比例提成等形式向使用人收取费用的;

(四)出租柜台的。

第九条  房屋租赁,出租人和承租人应当签订书面租赁合同。

租赁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姓名及住所或者单位名称及地址;

(二)房屋地点、装修及设施状况和租赁面积;

(三)租赁期限;

(四)租赁用途;

(五)租赁价格及支付方式;

(六)修缮责任;

(七)转租约定;

(八)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条件;

(九)违约责任;

(十)当事人约定的其他条款。

第十条  房屋租赁,当事人应当在租赁合同签订后提交下列证明文件向房产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部门办理登记备案:

(一)租赁合同;

(二)房屋所有权证;

(三)当事人的身份资格等合法证件;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证件。

第十一条  下列房屋出租,出租人办理登记备案,除提交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证明文件外,还必须提交相应证明文件:

(一)共有房屋出租,应当提交其他共有人授权出租的书面证明;

(二)委托代管的房屋出租,应当提交委托人授权出租的书面证明;

(三)被设定抵押权的房屋出租,应当提交抵押权人同意出租的书面证明;

(四)房屋出租给暂住人口居住,应当提交出租人与公安派出所签订的治安责任书。

第十二条  房屋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根据租赁合同中转租约定或者征得出租人书面同意,可以将其承租的房屋转租给他人,但公有住宅用房的承租人不得将其承租的房屋转租给他人。

第十三条  房屋转租,当事人办理登记备案,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文件:

(一)转租合同;

(二)转租当事人的身份资格等合法证件;

(三)原租赁合同。

转租合同应当具备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的条款。

房屋租赁合同中没有转租约定的,转租人在办理转租登记备案时,除提交前款规定的证明文件外,还必须提交原出租人同意转租的书面证明。

第十四条  房产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部门办理房屋租赁或者转租登记备案,应当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对房屋是否符合租赁或者转租条件进行审查并作出书面答复。对符合租赁或者转租条件的,发给《房屋租赁证》。

第十五条  《房屋租赁证》是租赁行为合法有效的凭证。租用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房屋租赁证》作为其经营场所合法的凭证;租用房屋用于居住的,《房屋租赁证》作为公安机关办理户口登记的凭证之一。

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租赁或者转租当事人可以变更或者解除租赁合同:

(一)符合合同约定可以变更或者解除合同条款的;

(二)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

(三)当事人协商一致的。

一方当事人违反前款规定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使另一方当事人遭受损失的,应当由责任方负责赔偿。

第十七条  房屋租赁或者转租合同的变更,当事人应当提交下列证明文件向房产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部门办理登记备案:

(一)原租赁或者转租合同;

(二)原房屋租赁证;

(三)经双方同意的变更合同的书面报告。

房产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7日内作出书面答复。对符合变更条件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八条  房屋租赁或者转租期满,合同随即终止。

承租人需要继续租用房屋的,应当在期满前3个月告知出租人;出租人不再继续出租房屋的,应当在期满前3个月告知承租人。

出租人继续将房屋出租的,在同等条件下,原承租人有优先承租权,并按照本条例规定重新签订书面租赁合同,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第十九条  当事人办理租赁合同或者转租合同终止、解除登记备案时,应当提交租赁合同或者转租合同和《房屋租赁证》,并由房产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部门予以注销登记,收回《房屋租赁证》。

第二十条  公有房屋出租供居住的,租金按照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执行。

私有房屋出租供居住的,租金由当事人协商议定。租金标准实行最高限价。最高限价由市、县人民政府物价部门会同房产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

租用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租金由当事人参照市场指导价协商议定。市场指导价由市、县人民政府物价部门会同房产管理部门制定并公布。

第二十一条  公民出租房屋,在租赁期限内死亡的,其继承人应当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出租房屋,在租赁期限内因破产、合并、分立或者终止等发生产权转移的,变更后的房屋所有权人应当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

住宅用房承租人在租赁期限内死亡的,其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有权依照原租赁合同继续承租,如不再继续承租的,应当提前1个月告知出租人。

第二十二条  房屋租赁期限内,以出租的房屋依法设定抵押权的,其房屋所有权人应当将抵押情况书面通知承租人,原租赁合同继续有效。

第二十三条  房屋租赁期限内,出租人的房屋依法转让后,房屋受让人应当继续履行原租赁合同。

转让已出租的房屋,房屋所有权出让人应当提前3个月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承租人有优先购买权。

第二十四条  承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出租人有权提前解除合同,收回房屋;造成损失的,由承租人承担赔偿责任:

(一)擅自转租、转让、转借或者调换房屋的;

(二)擅自改变房屋结构、用途的;

(三)人为损坏房屋及其设施不维修的;

(四)拖欠房屋租金累计6个月以上的;

(五)利用承租的房屋传播黄色或者反动音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或者进行、销赃、卖淫嫖娼等违法活动的。

第二十五条  出租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给承租人造成损失的,出租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商得承租人同意提前收回房屋的;

(二)不按照租赁合同约定期限提供房屋的;

(三)房屋自然损坏不及时修复的,但租赁合同约定由承租人修缮的除外;

(四)擅自提高房屋租金的。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办理租赁或者转租登记备案的,其租赁行为无效,按照本条例规定该房屋可以出租或者转租的,责令限期补办登记备案;按照本条例规定房屋不可以出租或者转租的,责令停止租赁行为;并由房产管理部门按照以下规定予以处罚:

(一)出租、转租房屋用于居住的,没收出租人或者转租人违法所得;

(二)出租、转租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没收出租人或者转租人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5%的罚款。

依照前款规定,出租人或者转租人逾期不补办登记备案的,责令停止租赁行为;逾期未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转租公有住宅用房的,由房产管理部门没收转租人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1至2倍的罚款,并终止其房屋使用权,由该房屋所有权人收回房屋。

第二十八条  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必须出具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并全部上缴同级财政。

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属于人民政府土地、物价、工商、公安和税务等行政部门管理职责的,由上述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依法处罚。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部门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一条  房屋租赁管理工作人员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审查登记手续的,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房产管理部门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十二条  房屋租赁管理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由所在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  房产管理部门办理房屋租赁或者转租登记备案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必须按照省和市财政、物价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房屋租赁经营中国有土地收益的收缴办法,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外的国有土地范围内进行房屋租赁,实施房屋租赁管理,参照本条例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