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2:57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篇1

一、如何实现学校的新跨越、新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在追求学校新跨越、新发展的进程中,我们一直在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追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哪些能够成为学校课程的资源?学校课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发展新的突破点在哪里?

徐特立先生曾经说过:“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经过思考我们看到,红席文化、董家口建设等这些乡土资源,为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对这些乡土资源进行开发,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还可以让学生接受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健康还给孩子、把能力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

二、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在明确学生发展需求、学校育人目标以及社区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学校逐步开发与实施了30多门乡土课程,为保证这些课程能够实施下去,我们采取了有效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章立制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乡土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建立了校长室、教科室、教导处、教研组、家委会五级管理网络,群策群力,民主开放。建立并完善了《校本课程申报审议制度》《校本课程“选课走班”管理办法》等。

2.组建团队,重视培训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教师是关键。我们成立了10个开发团队,分管学科干部为队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为队员。为了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开发团队,我们深化校本培训,引领专业成长。一是开展以“课程意识培养”“校本课程开发”为主题的培训。二是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三是走出去,学进来。四是举办论坛,思维碰撞。

3.合作探究,走出课堂

为确保有更多的合作探究时间,让师生参与乡土课程开发,我校确立了以“导学案”为载体的“332、五环节、40分钟”课堂教学模式,将每节课45分钟改成40分钟。

从2011年开始,每年九月份,学校乡土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历史、思品等学科教师30多人,带领七年级的6个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或双休日时间,走出校园,走进社区,探寻“红席”文化。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探究方向和任务,开展问卷调查、走访老人、查阅资料、实地观察、拍照摄影、编席体验,并在筛选、分析、整合大量数据和材料的基础上,师生一起编写出了乡土教材《我的席乡,我的家园》,系统介绍了红席的发展历史。

4.学科整合,回归课堂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为了增强乡土课程资源的知识性和实践性,丰富教学内涵,真正实现课程目标,我们要求教师在制定学科教学计划、集体备课、开展研讨活动时,要做好统筹规划,科学整合。集体备课时,坚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主讲人,依据校本教材,充分利用《备课组工作手册》,精心钻研学科整合。如《我的席乡,我的家园》与《中国历史》《综合实践》学科整合;《崛起的董家口》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太极拳》《太极扇》与《体育与健康》的整合等。

5.家校携手,“选课走班”

我们按照以下流程实施“选课走班”:课程设置编制――开会动员――发放《选课指导手册》――指导教师选课――教师、家长指导学生选课――整理统计调整――确定课程、学生――调配任课教师。

为了给“选课走班”提供广阔的空间,学校投资千万元,先后建设了综合实践活动室、舞蹈室、图书室、阅览室等,功能室设施齐全。截至目前,我们共有30多门课程进行“选课走班”。校本课程指导教师大部分是兼职的,也有专职的。同时,还专门聘请民间艺人作为校外辅导教师,定期进校指导,拓展知识。

6.聚焦乡土,开设讲座

学校定期开展乡土文化专题讲座,介绍家乡的风光、风俗、风情、历史等知识。每年清明节之际,邀请本地的老革命者到校进行抗日宣讲;还邀请董家口相关领导为学生做家乡美专题报告――《青岛董家口港区托起“蓝色”发展之梦》,以此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爱国、爱家乡之情。

7.言情立志,组织竞赛

利用“海之韵”文学社平台,让学生说家乡、写家乡、赞家乡、畅家乡,抒情励志,刊登优秀作品;结合每年的读书节活动,举办“爱我家乡”优秀习作评选;定期开展“家乡美”“烽火岁月抗日情”主题演讲;还组织学生开展“董家口港杯”摄影比赛、“我手绘港口”创意绘画比赛、红席编织大赛、红席文化广告语设计比赛,等等。

8.阶段总结,考评激励

教导处每月对指导教师的备课、上课、学生成果等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其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每学期末,学校组织“优秀乡土课程”评选活动,颁发获奖证书和赠送一年的教育期刊。组织家长、学生调查问卷,满意度达不到半数的课程,下学期取消课程设置。

指导教师每节课从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通过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点评等手段,对学生参与选修课程情况进行a、B、C、D四个等级的评价,评价结果存入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和《学生感恩教育――社会大课堂记录手册》。每学期末举办“泊中达人秀”比赛,获奖学生被评为各类素质发展之星,如,剪纸之星、读书之星、科技发明之星等。

三、收获与反思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课程建设和教育改革催生了丰盛的硕果。主要收获是:

1.课程开发成为提升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

我校乡土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增强了教师课程意识,提高了课程开发能力,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开发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好国家课程,又要做好学校课程,对各级各类课程的理解能力把握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学校课程引发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教学理念等均发生重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教师对国家课程的实施能力,也相伴着获得了各种奖励。

2.乡土课程的开发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篇2

与此同时,乡土文化还蕴含着独特的语文课程资源。乡土文化中蕴含着独特的语文课程资源,却尚未发掘,这些课程资源是我们现有语文教材无法提供的。以导游词篇单元教学和楹联篇单元教学为例:平时的作文教学是学生在老师提供材料的基础上来写作,但能将写作和口语表达结合运用的资源几乎没有,如果在作文教学中,把乡土资源与写作素材结合起来,那么学生写作的视野更加开阔,学生也会觉得有东西可写。而导游词篇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在结合景点介绍或特色饮食的基础上完成导游词的写作,最后上讲台演讲,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楹联是传统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目前学生对楹联已非常陌生,而楹联篇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在搜集丹阳各处景点楹联的基础上,总结出它的内在规律,这是目前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缺乏的内容。

《丹阳市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研究价值如下:

第一,研究校本课程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强化实践能力。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要求语文教学既要考虑提高语文素养,又要注重强化语文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该努力去设计贴近现实、容易操作的活动方案,力求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家乡名胜古迹相关的解说词为例,学生先要搜集相关名胜古迹的资料,也需要实地考察,再把资料整理出来,写成导游词,最后上台演讲,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实践能力得到了强化。

第二,研究校本课程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丹阳乡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是为了学校开发一本校本教材,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不是学校,而是教师自身,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参与者、探究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视野变得更开阔,自信心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强,教师从过去教材的被动使用者,转变为主动编订者、完善者。

第三,研究校本课程可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形成学校的独特风格。学校的办学特色主要取决于学校的课程理念、办学指导思想、学生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求、能够获得的课程资源等。乡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改变以往全国或省编课程“大一统”的局面,为学校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独特风格,开发本土丰富的课程资源提供了一条独特的渠道。笔者所在学校以艺术类为特长,尤其是其中的美术绘画,几乎校内每个学生都有兴趣拿起画笔,为你画一幅素描图像、画个简单的风景图等,本课程的完成有利于彰显学校艺术类特长学校的特色,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独特风格。

第四,研究校本课程可以传承乡土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丹阳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很多人对于丹阳厚重的历史文化知之甚少,更不用提现在的年轻学子。也正是因为如此,丹阳的一些文化正在逐渐面临失传的境地,如丹剧,虽然被确定为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丹剧团却每年只有60万的政府拨款。这对于其保护和发展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对保护丹剧这样的乡土文化遗产,我们也应发出自己的呼声,加强对丹剧这样的传统文化的宣传保护。从文化传承及认同的角度来看,只有将乡土文化资源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了解丹阳的过去,把握丹阳的未来。开发丹阳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的同时,学生会系统地了解丹阳的古今人物、文物古迹、民俗风情、自然山水等,最终学生也会在学习本课程时爱上自己的家乡,对家乡也就有了文化意义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根才能枝繁叶茂。

第五,研究校本课程可以培养人文情怀,感悟生命的美好。当时代的推土机气势如虹地碾过故村旧巷,砖瓦青石发出骨骼断裂的声息时,我们在做什么?大部分人其实都是旁观者。参加编写丹阳乡土文化高中语文校本课程,我才明白:为什么很多美好的事物没有毁于岁月侵蚀、没有毁于战火、没有毁于外族蹂躏,最终却在这个和平盛世轰然倒塌?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篇3

关键词:乡土文化课外学习资源中学教育

利用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课外学习资源的研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形式。笔者希望通过有效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积累编制以乡土文化资源为内容的校本课程,让其成为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成为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理想空间。

一、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

国家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对“教材就等于唯一教学资源”的传统教学思想、传统课程体系提出了挑战,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领域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善于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校本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与实践

徐特立先生认为:“最原始的、最基本的、最唯物的教材,就是乡土教材。”基于家乡――瓷都德化这块土地独有的乡土文化资源,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挖掘家乡乡土文化资源,将家乡独特的乡土文化资源与中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深化教育改革,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1.制定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加强不同学科、不同知识间的交流与联系,让学生快乐地生活,开心地学习,在活动中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达到乡土文化育人的目的,深入推进新课程教育。

(2)通过研究,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深化学校教育改革,推进新课程教育的发展,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形成一种校园文化,一种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突出实事求是、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学校精神。

2.组织开展研究活动

(1)研究的思路:调查、了解搜集文献、组织理论学习、统一认识确立课题设计研究方案、进行课题申报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收集资料、总结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与推广。

(2)研究的步骤:本课题自2014年11月起,实验周期为一年,实验研究基本分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4、07―2014、11)

根据每个学科的特点,设计、开发乡土文化资源采集方向,收集学习有关文献,邀请市教科所、县教育局有关专家来校指导,完成课题论证准备材料,建立课题领导小组,确立课题研究方案和课题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11―2015、11)

2014年11月―2015年5月,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全校教师在各个领域开展实施,各组制订计划,3月进行阶段成果汇报,5月写出阶段总结。

2015年5月―2015年11月,提出下一步实施方案的意见,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召开经验交流会、研讨会、理论讲座、评选优秀成果、外出考察等活动。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12―2016、04)

整理分析研究实践的有关资料,撰写相关的研究报告,汇编师生文集――《乡土文化之瓷韵》、《教师论文集》等研究成果,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对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性研究鉴定,推广研究成果。

3.活动特色与成效

(1)教师改变传统的“资源观”,实现角色的转变,优化教学资源组合,充分发挥各种课程资源的人文教育功能。

(2)让学生从活动中得到情感体验,享受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探究现象和规律,强化学生在乡土生活中的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联系学科学习收集资料,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

(3)构建全面发展学生素质与家乡乡土文化资源相互渗透的新模式。我们课题组组织学生开展德化旅游资源调查,了解德化陶瓷文化和历史,形成幻灯片或手抄报等形式宣传家乡、服务家乡、建设家乡。我们参与汇编校本课程《德化旅游英语》,并制成书本全县交流,深受社会各界的肯定与认可。通过此次研究,学生对家乡的文化和历史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了解,增强了对家乡和家乡文化的热爱之情,初步树立了建设家乡的理想信念,为德化大地培养了一批建设家乡的地方人才。

三、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1.转变观念,打造办学特色。

通过研究开发,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展课程资源,结合学科教学,合理开发利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文化发展,丰富新课程教育的理论与内涵,推动学校教育改革,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理念。

2.精心选择,健全学生人格。

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为他们学会生活,提高生活品位,学会生存,增强生存能力,学会创造,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对孩子今后的成长,走出家乡对家乡文化的传播,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3.挖掘素材,积累编制资源。

通过研究,挖掘一系列有特色的乡土素材,有利于我校校本课程的积累编制,便于形成课程化、正规化、校本特色化的学校教育“个性面孔”。

总之,乡土文化与课外学习资源开发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工程,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将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注重对教学对象及开发课程资源的研究,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深化新课程教育的内涵,探究新课程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总结出带有普遍规律的东西,以进一步指导实践,促进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整合、提炼、归一,让他们“快乐学习,健康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篇4

纵观21世纪初的整个人类社会,大多数国家都是口头上宣称文化多样性教育,但实际上执行的却是一体化教育。这种以工具理性为中心的政策模式已经造成了很多问题。当我们以工具理性思维模式诉求的时候,社会经济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可能会被破坏,社会发展不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我在借鉴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和国外“文化多元一体”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也可称为“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在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起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容,除了主体民族文化外,还要含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一方面,少数民族不但要学习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学习主体民族文化,以提高少数民族年轻一代适应主流文化社会的能力,求得个人最大限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主体民族成员除了学习本民族文化外,还要适当地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民族平等和民族大家庭的意识。

在中国,要实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一般而言,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大致由三个部分构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中小学教育的共同标准。国家教育目标是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的基本依据,因此每个区域、每所学校都应认真贯彻实施国家课程,以保证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地方课程则主要是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实际情况与地域特点设计的课程,它是国家课程的补充。校本课程必须在贯彻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以地方课程方案为依据来加以设计。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的关系及其比例不同,宏观课程结构的状况就有差别。在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家课程规定的是国家教育最高标准而不是起码标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没有应有的地位。而在地方分权课程管理体制下,国家课程门类较少,且它仅仅规定着中小学教育应达到的起码标准,而非最高标准。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居于主导地位,其中,地方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基本依据。

长期以来,中国基础教育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强调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为培养统一的国民素质和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质量标准。可以说;建国60年来,中国大约有三十多年是“一纲一本”的时代,这个阶段中国的课程结构实行的是“过度的”国家普世主义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高度统一的课程结构开始松动,出现“一纲多本”的现象,但这个阶段的课程结构仍然贯彻的是国家普世主义教育理念,只是将国家权力下放到了省级地方政府,县市以及基层学校课程开发的权力较小。一直到21世纪初期,我国才正式确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文件的出台为地方性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促进了我国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但很遗憾,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念至今仍未充分进入教育领域,也未引起课程专家足够的关注,尤其是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普遍缺少跨学科专家的参与。这导致到目前为止,我国开发的大部分地方性教材和校本课程质量不高、理论意识不够。因此,我们建议国家应重新制订乡土教材开发的政策,尤其在乡土教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专家学者给予理念上的指导和培训。

为了加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推动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五年来,我带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学术团队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类型与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该项目得到国家“985”工程项目和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它以文化人类学的经济文化类型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的个案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地方性校本课程建构的一般范式,为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经验支持和参考范例。该项目选取了两所分别代表西北高原牧业和西南丘陵稻作经济文化类型的学校开展实验。我们首先对当地社区进行经济文化类型调查,根据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观点确定对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最有用、最有价值的知识,然后选择哪些内容进^乡土教材,怎样进入,进入多少,同时考虑文化变迁因素。该项目已实施将近四年,历经“经济文化类型田野调查”“制定校本课程标准”“开发校本课程教材”“教师培训与实验教学”四个阶段。

另一方面,在香港乐施会、国家“985工程”的资助下,我们还开展了“中国乡土教材收藏与研究”项目,抢救性地搜集、整理从清末以来散落在全国各地的乡土教材。这些乡土教材记录并承载了当时当地的乡土文化知识,既是有形的资产,也是无形的遗产。通过官方与民间的协同努力,我们形成了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搜集、研究队伍。经过三四年的努力,我们收藏了3000多册乡土教材,其中既包括清末、中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乡土教材,也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字乡土教材以及台湾地区的乡土教材。搜集乡土教材是保留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这个项目意义重大,希望所有有识之士支持我们的收藏工作。在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应关注乡土知识,保证乡土文化占有一定的比例。这样,既贯彻体现了我国教育的国家意志,也充分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篇5

关键词:本土化;人文教育;审美能力;校园文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生对家乡的风土人情的认识越来越缺乏。乡土美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作为乡土文化的标志,乡土美术能给学校的美育工作提供素材。在校本课程如火如荼地开展的今天,正是乡土美术的良好发展契机。重新甄选和整合乡土美术并将之融入美术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一、乡土美术的内容

说起乡土美术,人们往往会联想到那些充满亲切感、古老、质朴且稚拙的老物件以及上面的各种图纹装饰。其实,乡土美术的范围十分广泛,包含某个地域范围内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与通俗美术。首先,乡土美术的内容包括当地的自然景观,可以是青山绿水,也可以是高原沙丘。艺术来源于生活,大自然的美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其次,乡土美术的内容包括当地群众创造的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与作品,大到房屋桥梁,小至生活用具,如陶瓷器皿、竹木器皿、彩绘、木石雕刻、印染花纹、刺绣、神像;还有民俗节庆、红白喜事和宗教活动用品,如花灯、风筝、神像、观音和门神等。

二、乡土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现状

当前中小学使用的美术教材中,乡土美术内容遭到删减,或已经不适用。部分中小学使用的教材非本省编印,教材里的乡土美术内容是其他地区的,教师只把它作为学生的自学内容,没有补充本地区的乡土美术内容。此外,部分美术教师自己不了解本地区的乡土美术,也无意了解和收集乡土美术,自然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融入乡土美术。因此,部分中小学的乡土美术教学较为缺乏,导致学生对本地域的乡土美术知识了解甚少。笔者所在的闽南侨乡晋江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已连续多年在暑期面向全市中小学美术教师举行民间绘画培训。此外,晋江还出版了民间绘画作品画册,举办了作品展览,拓宽了美术教师了解和学习闽南本地乡土美术的渠道。近年来,乡土美术在晋江中小学校的实施情况较好。

三、乡土美术走进课堂的途径

美术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并且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整合,从而不断丰富和拓展现有的美术教材。1.巧借多媒体在低年级班级,教师可将本地的民间传说、民居建筑、民俗物件等做成课件,在课堂上播放视频资料和图片,向学生介绍乡土美术。在高年级班级,教师可以在课前发动学生收集某个乡土美术主题的资料,并制作成ppt在课内进行交流。如,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有《家乡的老房子》一课,旨在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作业,上网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然后制成剪报、手抄报等;学生也可在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进行线描画创作。2.组织参观、游玩教师可以尝试把美术课堂移到校外,实地开展美术教育,让学生在游玩中感受人文景观之美,寓教于乐,以培养学生考察、研究乡土美术的兴趣。通过写生、摄影、日记画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乡土美术的热爱,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其爱乡情感。当地的民俗活动或文艺演出也是良好的学习契机,教师可以发动学生观察民俗服饰、民俗用具、人物动态等,然后尝试用各种材料、形式和方法创作美术作品,举行主题美术展览等。3.依托校园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途径,承载着文化育人的重任。把乡土美术融入校园建设,既能让校园充满浓郁的地方文化韵味,又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学校可以打造乡土美术主题文化墙,也可以在节日中发动学生尝试用各种材料、形式和方法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用它们装点校园,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气息,构建精神家园。乡土美术是多元化的,教师在美术教学中渗透本土文化,能加深学生对优秀乡土美术的认识,使学生回归自然,获得美的享受。这样既能传承与保护地方文化,又能促进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娜.乡土美术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渗透.新课程•上旬,2015(6).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篇6

关键词:本土资源;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情感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因此,教学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更应该充分发挥人格教育,尤其是通过乡土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在峰峦竞秀、绵延起伏的大南山脚下,坐落着美丽的蔚州城,城内有一所享有美誉的前进路第一完全小学。学校创建于1993年,2006年被评为“张家口市示范性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694平方米,现有32个教学班,2200多名学生,一百多名教职员工。近几年来,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积极组织开展从地方资源走向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逐步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教育途径,更好地体现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由此看出,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亮点。自课改以来,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响应县政府的文化立县,教育局的办特色学校,选准教材改革的突破口,组织全校教师深入研究,积极开发乡土教育资源,开发出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的校本课程《蔚州古城》。

一、走特色化发展之路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理念,以本土教育资源为主要内容框架,以教师为主体、以社会为背景,充分发挥校内、外的有利因素,尽其可能地挖掘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符合学生兴趣、适合本校实际,给学生操作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尽可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立足本校实际,挖掘身边教育资源,就地取材,形成特色的原则。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对学校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筛选出最符合本校情况、能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

二、走课程内容系列化之路

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是一个科学、理性的过程。我校校本课程《蔚州古城》整体内容共有七章,分别是“古城概况”“历史文化街巷”“古城寺庙”“古城建筑”“民俗风情”“特色美食”“历史名人”。每章教材,我们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年段要求,对这七个章节的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螺旋式的安排。如,“古城概况”这一章的内容,一年级只是让学生知道蔚州城是河北省张家口市的一个县市,能从河北省的政区图上准确找到蔚县;二年级则需要学生知道蔚州古城的由来及古城的城墙、鼓楼、护城河、寺庙等建筑;三年级要让学生知道古人建城的指导思想,知道蔚州古城不同于汉民族传统“礼制”规划而呈现出特殊的城建形制,改变了方正端庄、经纬分明、中轴对称的规划而建,形制为不规则的多边形;四、五年级则需要让学生知道奇特的古城形制;高厚峻整的古城墙;别具一格的马面、敌楼、角楼;环城带绕的护城河;风格迥异的瓮城、逻城;初步认识这些建筑对我县文化旅游发展的影响等等。

三、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篇7

兴贤小学校创办于1920年。2008年,因政府并校再次重建,2013年6月,因区域调整由大沥镇划归狮山镇管理,是佛山市一级学校。

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00多人,在职教师43人,有8人为狮山镇学科骨干教师。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读书、读人、读社会,尚德、尚智、尚健康”为培育目标,打造“贤文化”。其中“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弘扬乡土文化”是学校的办学特色,通过开展弘扬乡土文化教育,不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而且构建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学校先后被评为佛山市首届书香校园、佛山市德育示范基地、南海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样板学校、南海区优秀学科教研组、镇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研究基地。

二、“贤文化”的内涵

1.“兴贤”溯源

“兴贤”二字始见于王安石写《兴贤》:“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王安石变法使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兴贤》是他为后来的改革制造声势的文章。兴,举用也;贤,引进用人才。推举有贤德的人,发扬贤德。而“兴贤”既是社居的名字,也是学校的名字,学校更赋予她丰富的内涵,“兴贤”――兴教育、育贤人,从而构建“贤文化”。

2.“贤文化”的内涵

传统文化中“贤”指有德行,多才。当代社会,“贤”指德才兼备,有才华、有爱心、敢负责、敢担当等。“贤”代表一种优秀的内在品质,是一n生命内涵,一种人生境界,一种时代精神。

“贤文化”是一种以“贤“为核心价值的社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兴贤小学特色地域文化演绎的结果,是开展“以综合实践为载体,弘扬乡土文化”研究的不断体现,是“读书、读人、读社会,尚德、尚智、尚健康”办学理念的综合体现。

3.“贤文化”的定位

首先,现代社会,创新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动力,人才成为各国首要争夺的第一资源。而我国的综合实践课程,正是实现素质教育的结晶。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可以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以及从小关注、关心社会的意识,这是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

其次,现在的学生由于家庭的溺爱及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少参与社会活动,导致学生缺乏社会交往与劳作经验,缺乏吃苦耐劳及在挫折面前仍能坚持完成任务的精神。也由于时空的限制,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学生对本土文化知之不多,传承文化传统后继无人,作为本土后人的自豪感将会荡然无存。爱乡才能爱国,了解乡土文化尤其重要。

最后,地方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学校的招生社区是兴贤和高边。这两个社区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如,省级历史文化古村落璜溪就坐落在高边村,兴贤的四大门楼是明末皇帝所赐,还有每年评选各村的贤达之士都是学习的榜样。社区中有知名企业如庆联食品公司,唯尚家具公司等。“树本”精神是狮山镇的文化名片。放眼南海和佛山,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秀丽的江山、辈出的人才、淳朴的民风及历史古韵就更值得让学生去了解,以增进对岭南文化的认识,激发学生爱乡爱国、发愤图强的豪情壮志。把乡土文化教育与学校素质教育结合在一起,就能达到以文增智,以文辅德的目的。

基于以上背景,学校决心坚定不移地走“综合实践炼能力,乡土文化育贤人”之路,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实践中成长,知乡爱国,全面发展,成为“尚德尚智尚健康”的“贤达之人”。

三、“贤文化”的建设

学校扎根兴贤热土,积极组织师生开展“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弘扬乡土文化”的研究。刚开始为了充分盘活社区和地方的资源,学校全体家长和学生开展“家乡特色大起底”的调查活动,涉及范围有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民俗风情、贤达之士、文明家庭等。最后围绕“读书、读人、读社会,尚德、尚智、尚健康”的办学目标,制定了“贤文化”教育的基本框架:以“综合实践炼能力,乡土文化育贤人”为主线,以省市区三个课题作支撑,以“追贤史”“寻贤物”“学贤人”和“践贤事”四大方面为内容,通过“六大优化”来落实“贤文化”建设。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不断传承文化,锻炼能力,完善人格,让每一名师生都向“贤人”看齐、靠拢。

“三大课题”:省级子课题“基于乡土文化的主题活动促学生高阶能力发展研究”、市级德育课题“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弘扬乡土文化的研究”和区级学科课题“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研究”。这三个课题紧密联系,互相支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共性,也有个性,在“贤乡”教育上达成育人共识,在学科教学上融入乡土文化,教学方法又各有特色。使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贤文化”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平台。

“四大内容”:学校根据收集到的乡土文化相关内容,共同研讨确定课程内容划分为四大特色体系。一是“追贤史”。引导学生走进乡土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感受独具民风民情,不断激发学生对贤文化的热爱之情;二是“敬贤物”。通过典型的事例,使学生学有榜样;三是“学贤人”。以可近、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典型来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明辨贤恶、是非、美丑,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四是“践贤事”。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精神。

“六大优化”: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向“贤人”看齐、靠拢,学校从“校园物象化”“课程结构化”“特色科研化”“活动多样化”“项目精品化”“办学开放化”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实施,以落实“贤文化”的目标。

1.校园文化物象化

学校以“乡土文化”为主题,把学校墙文化、廊文化、楼文化、班文化等作为校内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把花草树木、板报橱窗、墙壁走廊、书架展屏等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媒介。学生通过对校园物质景观进行反复解读与体味,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形成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扩展自身的生活视野。如,一楼大堂南海文化的展示,通过读书、读人、读南海的活动,弘扬南海精神,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2.课程建设校本化

学校把国家课程校本化,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一至六年级的课程架构,涉及“知贤史、敬贤物、学贤人、践贤事”四大方面,并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修正“实践亮风采”的校本课程,形成高中低三段的校本课程体系。同时,具体课程架构见下页两个表。

3.实践活动多样化

实践活动多姿多彩,有体验角色转换的劳技周,如校长助理、主任助理等;有同学们积极参与的科技节;有各项采访调查活动,如参观庆联食品厂、采访村书记等;有贤达讲坛,每学期邀请乡史达人、企业名家、美德之星、树本印记等贤达人士到校宣讲历史、文化和道德修养等。还有寒暑假举办的“2+1亲子体验行”(父母+一个孩子),关爱孤寡老人活动等。

4.特色建设科研化

坚持以科研促特色建设为原则,以“弘扬乡土文化”教育为引领,深化课题研究,并下设子课题、微型课题,教师100%参与,扎实开展层级的课题研究,做出一批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如,省、市、区级三个课题。每年还举办成果分享会或综合实践汇报周活动,并编写了三本校本课程“实践亮风采”“善美印记”和“魅力南海我的家”。其中,“实践亮风采”荣获狮山镇校本课程评比一等奖。完成省级课题研究“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弘扬乡土文化”,成果荣获南海区二等奖;“发掘乡土资源,弘扬乡土文化”“语文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培养学生访谈能力的研究”均评为南海区优秀小课题;“四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评为狮山镇小课题一等奖。

5.特色项目精品化

在“贤文化”的建设中,学校做细做实做强,使之成为精品。如举办实践活动周,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搭建一个全校交流的平台,展示优秀实践活动班级和优秀实践之星风采,培养一支实践能力强、表达能力优、思想素质高的精英学生队伍。如,乡土文化擂台赛、读书读人读南海的展示活动等。

6.特色办学开放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社区为学校、学生提供了实践基地和探索的平台,家长为学生走向社会调查采访提供了协助,学校主导、学生主动参与,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w络。学校现有多个社区实践基地,有一支庞大的家长义工队伍,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形成合力,实施开放办学。

四、“贤文化”的成效

1.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目前,乡土文化的主题活动开发已经成为学校综合实践科组成员的共识,教师在实践摸索中成长起来,他们善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善于学习,冲劲十足,创新思维能力强。通过参加课题实验,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个性得到张扬,从昨天的课程消费者转变为今天的课程开发者。一批老师在学校发挥“顶梁柱”作用。如,罗婉云、叶竞怡、麦柳清成为狮山镇骨干教师;高志勇副校长、黄瑞华副校长、李玉霞、黄敏仪、谢雪娇、郭韶璇、叶婉梅、高山等一批教师在论文、案例、录像课、课题研究和辅导学生方面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在片、镇内小有名气。

2.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拓宽了德育的新思路。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锻炼了学生的高阶能力。近几年,学校学生参加南海区寒暑假“综合实践假期好作业”实践活动,作品100%获一二三等奖,是狮山镇中成绩较为突出的一所学校。2015年,五年级学生参加狮山镇综合实践学科检测,综合指数名列前茅。

3.转变了家庭的教育行为

校本课程的实施引领了家庭教育的走向,家长的教育观念由过去只重视文化课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合力。家长积极参与家长义工活动,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课程开发。

4.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以乡土文化为研究主题,它整合了德育和学科教学。因此,它支撑起了学校“贤文化教育”的办学特色,多年的沉淀,学校的特色建设越发充满生机。综合实践活动科组多次评为南海区优秀教研组,学校于2010年评为南海区综合实践活动样本学校、2011年评为镇综合实践学科研究基地、举办南海区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2013年更是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狮山镇特色评估中荣获一等奖和“特色评估先进单位”殊荣,并成功举办了“读书读人读南海,弘扬乡土文化”教育超市活动。特色课程荣获南海区一等奖,并以展板的形式在“南海区特色课程交流”活动中展出。2016年,综合实践活动科组被佛山市教育局评为示范教研组。2017年,被佛山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家长学校。

“贤文化”建设带动学校全面提升。学校田径队参加狮山镇中小学生田径比赛荣获团体冠军;女子足球比赛荣获狮山镇小学团体第三名;学校武术队荣获狮山镇咏春拳健身操比赛团体三等奖;学校宣传组评为狮山镇微信宣传“十佳”单位;校报《兴教育贤》狮山镇2016学年优秀校报奖;学校英语组参加2016年狮山镇英语口语大赛团体电影配音特等奖,南海区二等奖;少先队大队部委员参加南海区首届菁英少年演说大赛获三等奖。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篇8

乡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类别,包含了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和语言环境。当前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原先承载乡土文化精神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逐渐消失,对乡土文化有着深刻记忆的群体逐渐衰老甚至离世,这些都给乡土文化传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大量增加,乡土文化更是受到巨大冲击。乡土文化档案客观记录了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的诞生与发展过程,是乡土文化的综合体现,在传承乡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有关部门围绕乡土文化传承开展的档案管理实践不断增加,本文以杭州市萧山区某中学为例,就加强乡土文化档案管理谈点认识。

1实践分析

1.1加强对乡土文化档案的收集一般来说,一个地区虽然蕴含丰富的乡土文化档案资源,但这些档案往往没有实现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安全和完整得不到有效保障,档案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加强乡土文化档案的收集力度,可以采取很多方法。可以用开展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例如,学校于2000年提出《走进沙地——萧山某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并明确了相应的子课题,集中全校力量投入到乡土文化的研究之中,收集并积累了大量反映乡土文化的档案资料,再把这些档案资料按照一定规范和要求进行归类整理,使这些档案成为开展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料。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组织学生收集档案,学校以校学生会为主体,通过参观访谈、田野调查、考证研究等手段,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厂矿企业、民居民宅,收集大量的乡土文化档案,不断丰富本校的乡土文化档案资源。

1.2加强对乡土文化档案的研究学校主动邀请教育科研机构和高校专家对研究工作进行指导,并邀请本地区的乡土文化专家参与进来,以他们的专业视角推动研究工作的开展。具体方式是邀请专家利用档案资料举办乡土文化讲座与座谈、撰写乡土文化方面的文章、为学生授课并组织学生参加乡土文化读书会,通过多种渠道教会学生研究乡土文化的方式方法,激发他们传承乡土文化的兴趣。专家还与本校教师编撰了《乡土文化研究》一书,通过档案资料对乡土文化作深入挖掘、探究和诠释,多角度展示萧山区的地理、物产、人文和风俗,推动乡土文化传承工作进程。

1.3加强对乡土文化档案的宣传展示第一,建设校内乡土文化展示场馆。在区教育局和当地街道的支持下,学校在校内辟出专门场地,建立了一座建筑面积达650平方米的乡土文化馆,在馆内举办乡土文化展览。展览通过大量实物、书籍、图片、视频等档案,全面展示萧山区的乡土文化。此外,学校还在文化馆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成果、举办乡土文化节等,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今,文化馆已成为萧山区开展乡土文化教育与研究的重要平台。第二,编纂校本教材。学校利用乡土档案资料编纂《乡土文化》一书作为校本课程的教材,并以教材为蓝本组织常态化的乡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本土、融入本地,不断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

2若干建议

2.1做好乡土文化档案的收集与保管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精神活动及产品,它离不开物质活动与物质载体,乡土文化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前,乡土文化的传承依赖乡土文化档案这一载体,因而必须做好乡土文化档案的收集工作,并确保档案实现集中统一管理。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篇9

【关键词】广西河池市;高中历史;乡土史资源;开发利用

GuangxiHechiHighschoolhistorylocalhistorycurriculumresourcesdevelopmentusediscussion

LiaoXinhui

【abstract】theGuangxiHechiisone“old,few,side,themountain,poor”thearea,itslocalhistorycurriculumresourcesareveryrich.However,asaresultofvariousaspectsreason’srestriction,thelocallocalhistorycurriculumresources’developmentuseisalsoverylimited,manyschoolsdonotuselocalthelocalhistoryresources.therefore,howtodevelopusesthegoodlocallocalhistoryresources,regardingstimulatesthestudentstudyhistoryinterest,improvesthehistoricaleducationqualityofteaching,trainsthestudenttodeeplylovethemotherland,todeeplylovethehometownthemood,hastheveryvital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GuangxiHechi;Highschoolhistory;Localhistoryresources;Developmentuse

课程资源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界逐步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都明确提出了历史学科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问题。历史课程资源既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乡土史资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1乡土史的概念及内容

乡土史即通常所说的地方史。《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乡土”是指县(含市、区)一级的行政范围。乡土史就是指在这一区域范围内的本乡本土的历史。乡土史具有一定的地方性,它既是全国历史的一部分,又有着地区、民族的特色。

乡土史课程资源从广义上讲,它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体系,包括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文化特征、人口状况、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等许多方面的内容。从狭义上讲,它主要包括本地区的历史沿革、风土民俗、文化传统、名胜古迹、革命遗址、重要人物和事件等。

2河池市概况

河池市原为河池地区,始建于1965年8月,2002年6月,撤地设市。河池市地处广西西北边陲、云贵高原南麓,东连柳州,西接百色,北靠贵州,南邻南宁,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全市土地面积3.35万平方公里,现辖金城江区、宜州市以及罗城、环江、天峨、南丹、东兰、巴马、凤山、都安、大化9个县,全市总人口约为383万人。全市共有民族自治县5个,境内有壮族、汉族、瑶族、仫佬族、毛南族、苗族、侗族、水族8个世居民族,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少数民族占全市人口的83.81%。河池市是一个“老、少、边、山、穷地区,境内地形多样,结构复杂,山岭绵亘,岩溶广布,属举世闻名的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之一,卡斯特地貌占全市总面积的66%。全市有9个县是部级贫困县。

河池历史悠久。先秦时属百越之地,秦时属桂林郡、黔中郡;汉时属郁林郡、郡;隋属始安郡;宋朝设“庆远府”,是河池建制“府”之始;元朝设“庆远南丹溪洞军民安抚司”;明清属“庆远府、思恩府和柳州府”;民国属“庆远、武鸣、百色行政督察区”。

河池是广西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是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更是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广西农民运动领袖韦拔群的故乡。全市有9个县市108个乡镇属革命老区,现全市保留的革命遗址有列宁岩、魁星楼、红七军河池宿营地、红七军二十一师部等。

河池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河池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有色金属矿产在全国和广西都占有很大比重,保有储量居广西首位的有锡、铅、锌、锑、银、铟、镉、硫、砷等9种,其中,锡金属储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居全国之首。河池河流众多,水能资源蕴藏量极为丰富,全市水能资源蕴藏量约1000万千瓦,占广西水能资源的二分之一以上,著名的天峨龙滩电站,装机容量仅次于三峡水电站。

河池还是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旅游胜地。有千姿百态的山水景观、有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有源远流长的民族风情等等。

河池市有着十分丰富的乡土史课程资源,能否开发利用好当地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后由于各方面原因,河池乡土史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很多问题。

3河池市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高中历史教学忽略乡土史资源的利用价值:首先,教师开发利用乡土史资源的意识淡薄、能力不足。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能否开发利用好乡土史资源取决于历史教师,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一直呼吁要重视和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在现实当中,很多历史教师并未意识到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和程度。长期以来,历史教师都是执行上级指令性的课程计划,缺乏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而,历史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先天不足”。而且,一些教师自身素养不足,特别是容易受到实用主义和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因为无论是本校、全市组织的段考、期考还是全区组织的会考,乡土历史都不作为考试内容。因此,很多老师认为开发利用乡土史资源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而没有意识到乡土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高中历史教育的促进作用。当然,也有不少历史老师意识到乡土史资源的利用开发对历史教学的促进作用,于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会有意识的补充、穿插一些乡土史。也有不少老师想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历史活动课,比如组织学生参观本市的历史遗迹遗址,参观博物馆,访问一些名人等等,但是迫于教学任务繁重、学校领导不支持、经费不足等等困难,很多活动计划都没有办法实现。

其次,学校领导支持力度不够。学校领导出于安全的角度考虑,一般不会同意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参观学习活动。此为,他们认为乡土史不是考试内容,只要老师把与考试有关的教科书教好就行了,不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学习乡土史,不必要增加学生过多学习负担。

3.2乡土史教材在高中未得到普遍使用和重视:河池市有着丰富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如果能够开发利用好,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服务家乡的人格品质是大有裨益的。然而,多年来,河池市各类高中,都没有使用有关河池市的乡土史教材。虽然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等,但是,学生手中都没有一本乡土史教材,要想更好了解家乡、进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确有些说不过去。虽然新课改已经进行好几年了,但是河池市各个学校并没真正走进新课程,由于以选拨性升学考试为核心的应试教育机制没有改变,各个学校依然把升学率视为唯一的生命线。长期以来,河池各中学为了比升学率,相互之间竞争十分激烈。由于乡土史没有列入中学各种考试范围,加上历史学科在各校均视为副科,所以,乡土史教材在各个学校没有得到使用和重视也就不足奇怪了。

3.3乡土史资源开发利用得到的支持力度不足:在河池各个高中,历史学科一直被视为副科,历史科都很少得到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重视。

首先是学校重视不足。受到功利主义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在河池各个高中,学校都普遍重视理科,很多学校从高一结束就开始分文、理科班,学校往往做大量思想工作,千方百计鼓励学生选择理科,因而,绝大多数成绩优秀的学生都选理科,而文科班的学生普遍被当成“差生”看待。历史学科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开设,基本没有发挥历史学科育人的功能,学校认为只要教好国家编制的全区统一的历史教材,学生考试过关就满足了,没有必要开发、开设有关乡土史课程资源,所以各个高中都没有开设乡土史课程,老师和学生也就没有乡土史教材了。

其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不够。主管部门看重的是学校的升学率,至于开发多少乡土史课程资源,并没有量和质的规定,也没有给予足够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支持。再者,家长不支持。大多数家长受到社会上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都要求子女选择理科,他们看重的是子女的考试分数,一般不太赞成各种外出参观活动。

最后,学生参与性不积极。很多学生受到应试考试的影响,他们只忙于研究与考试有关的教材和资料。而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乡土史资源,很难激发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4对河池市高中历史乡土史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

4.1历史教师要强化、提升开发利用乡土史资源的意识和水平。新课程改革指出,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个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历史教师要意识到自身是开发利用乡土史课程资源的主体,积极开发利用好乡土史资源,并灵活应用到教学当中。在历史教学各个环节中注意系统的渗透乡土史资源,自觉地把乡土史资源穿插到国家教材的教学中。这样学生既能了解祖国大的历史,也能了解家乡的历史,从而利于激发学生学史的兴趣。积极争取和创造条件,在一定的时期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历史遗迹遗址、博物馆、访问本地一些名人等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利用乡土史资源编写校本教材,通过校本乡土史教材,传承乡土文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情怀。当然,历史教师应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在颂扬家乡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同时,对一些消极落后的东西予以批判和摒弃。

4.2学校应加强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尽管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家长都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尽管升学率是每个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标准;尽管应试教育机制没有改变。但是,学校应该大胆创新,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从忽略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转变为积极主动开发利用,组织本校教师或联合兄弟学校开发利用乡土史资源,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建设和电子阅览室建设,让乡土史课程资源更好为学校教学服务。学校重视校本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一方面把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真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4.3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高瞻远瞩,重视河池乡土史资源的开发利用。继续组织人力、财力、物力开发利用好乡土史资源;定时组织各校老师参加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培训;建立奖励机制和监督机制,对开发利用好乡土史资源的学校给予奖励,并不定期检查督导。

5结语

河池市有着十分丰富的乡土史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和开发好这一资源优势,从而提高河池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河池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河池、进而热爱祖国的人格素养。尽管当前全面落实好河池市高中历史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仍困难重重,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政府、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一起参与、一起重视、一起努力,河池市乡土史课程资源将会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陈方南.新课改形势下的乡土历史教学[J].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1期

[2]刘胜民.用乡土史激活历史教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7期

[3]谭烂良.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年第9期

[4]王玲.初中历史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永州市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5]龙明洲.广西河池市中学语文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6]宋丽婷.中学历史教学中乡土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以周村乡土史教学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7]刘筱.乡土史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淮南市大化地区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乡土文化校本课程篇10

乡土史即本乡本土的自然、人文、社会资源,包括了一个地区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人口状况、风俗习惯、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和环境保护等许多方面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可见乡土史教育对于爱国主义情感培养之重要性。作为职校历史教师,笔者深深地感到开展乡土史教学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概而言之,乡土史的教学有助于影响人和教育人。

二、职业学校开展乡土史教学的实践

1.开发乡土史教学资源

乡土史教学的第一步就是乡土史教学资源的开发。

笔者所在的桐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这块古老土地上,有着浙江省迄今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罗家角遗址,以及最近发掘的距今4000多年的留良新地里良渚文化古墓群;有千年水乡古镇——乌镇;有江南名刹——福严禅寺;有人文景点——茅盾故居、丰子恺缘缘堂、君匋艺术院、金仲华故居、侯波徐肖冰摄影艺术馆等一大批名人文化场馆。在这里有着大量可以开发的历史资源:乡土类资源即文本类资源、非文本类的实物资源、音像类资源、口述类资源、民俗乡风类资源。其中文献资源是笔者开发乡土史的主要资源。

2.乡土史教学实践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史资源。笔者所在学校虽是一所职业学校,但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历史教育的功能,每周开设有两节历史课,这为笔者提供了一个最基本的教学平台。笔者最初的乡土史教学实践就是从历史课堂开始的。为达到课堂渗透乡土史的目的,笔者主要做了以下两项工作。

一是平时整理好乡土史资源库。现在的历史教学是专题模块教学,分别是政治文明史、经济文明史、思想文化和科技文明史,涵盖古今中外的三大文明发生发展的历史。笔者在搜集整理桐乡地方历史乡土资源的时候,依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按照下表分门别类,进行归档研究,以备教学之用。

二是课堂运用好乡土史资源。在讲述对应历史时期相关内容时,笔者十分注重引入乡土史资源。如在讲到古代中国起源时,适当介绍桐乡已发现的两大早期中国文明,即:马家浜文化与良渚文化的遗存;罗家角遗址和新地里遗址。它们是古老桐乡的见证。通过引入这些乡土材料的介绍,给学生以教育和启迪,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讲到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时,笔者向学生介绍了濮院的“濮绸”。濮绸品种繁多、质地细密、柔软滑爽、色彩艳丽、强度高,有“天下第一绸”之称,跟当时的杭纺、湖绉、菱缎合称江南四大名绸,不仅远销海外,而且是历代朝廷的贡品。在讲到三省六部制之时,笔者引入司马高桥(崇福镇南门)。司马高桥旧名南高桥,明洪武间(1368—1398)建,清乾隆十四年(1749)重建,同治三年(1864)毁,光绪二年(1876)知县余丽元再建。据《周礼》载:周时设置六官,以司马为夏官,掌军政和军赋,后用为兵部的别称。通过这些介绍,学生加深了对明清时期桐乡经济发展的了解,以及对古代政治制度的印象,唤起学生对家乡古建筑的热爱保护之情。

多渠道、多角度地挖掘相关乡土历史,适当合理地与教学内容相整合,能够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乡土史的教学除了课堂教学的渗透,还有一条重要的途径,那就是引领学生开展有关乡土史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3.开展依托乡土史资源的研究性学习

(1)乡土历史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当下的课程内容已不再只是单一的、理论化的、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更主要的是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而且我们也知道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知识和结论,而应当将学生学习历史当作一种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即历史教学要运用史料证据,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所以在这样的认识下,乡土历史就成为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收集的有关资料显示,各地研究性学习课题有一半与乡土史有关。这些课题主要包括各地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名人故居的维护与开发,民族的产生和发展,老城市改造的利弊思考,桥梁民居街坊的演变,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状况,历史人文景观的开发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等等。可见乡土化已成为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发展方向。学生通过诸如设计课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历史和社会的直接感受,了解历史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体会与他人的交往合作,使整个德育过程潜移默化、悄然无声。

(2)挖掘乡土史资源,确定研究性学习主题。在进行研究性学习内容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乡土历史进行充分发掘与利用,通过构建研究主题模块的形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本乡本土问题,构建历史研究性学习内容体系。

主题是指在设计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整体方案时,设置一些研究主题,从而引导学生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方向,让学生围绕主题提出一些课题,从而使课程内容相对集中。通过设置研究主题,可以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开发乡土资源,使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比较系统规范。如笔者给学生设置了像桐乡行政制沿革、桐乡古代经济发展、桐乡古代文化、古代遗址研究、乡风民俗研究等主题,希望通过这些主题的设置,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3)整体设计研究课题。历史研究性学习是以课题研究为主要载体的学习,选择好恰当的研究课题十分重要。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后,围绕主题,可从不同角度、切入口进行设计。同一主题切入口不同,研究的内容也就不同。如在“乡风民俗”的主题模块下,可以选择研究节日民俗、礼仪风俗;可以研究生产、生活习俗、饮食习俗;可以研究民间体育、文艺、谚语;可以研究地方方言等等。学生在进行课题设计时,可以将主题模块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子课题再分解为若干次子课题。这样主题模块通过分解细化、层层相嵌,呈现立体结构。通过这样的设计,逐步形成主体研究系列。

当然,在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和设计课题这一过程中,要遵循四条原则。第一,现实性原则。课题要符合学校的层次和学生能力的实际。第二,兴趣性原则。课题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钻研的。第三,可操作性原则。课题不要是纯理论的,要避免大而全,可以选择乡土历史的一个侧面进行探究。第四,可依托性原则。课题尽量与乡土历史相结合,与历史基础型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相结合,从中寻得理论和实践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