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生物技术专业行业分析十篇生物技术专业行业分析十篇

生物技术专业行业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52:56

生物技术专业行业分析篇1

随着现代物流理念在商业、交通运输及制造业领域的不断深入,以物流识别标识技术为代表的自动识别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越来越普及。物流识别标识是对在物流与供应链中运转的物品进行标识,通过识别标识迅速、准确地采集信息,以实现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目标。物流识别标识技术主要由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物流条码符号技术以及符号印制与自动识别技术等构成,专利是技术创新活动最直接、最主要的体现,Cant—well等指出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充分利用专利文献信息资源,可以节约60%的开发经费和40%的开发时间。专利地图分析方法在专利信息开发和利用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将专利数据库中有关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与对比,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支撑作用;启下是通过专利地图的分析方法,得到可利用的技术水平、动态、发展趋势等信息,为技术创新的定位提供科学依据J。我国对专利地图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介绍专利地图的分析方法和制作、应用实例、竞争对手分析、专利战略制定等,很少应用于如何定位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重点等。例如,吴新银等通过对比分析国外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专利地图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分析我国专利地图研究的现状和问题;金咏锋等从专利地图的角度认知技术创新的风险,并预测潜在的技术创新风险l6;王兴旺等分析专利地图在竞争对手分析中的应用;王珊珊等运用专利地图技术研究R&D联盟专利战略制定;苏敬勤等通过绘制国内外专利生物质能专利地图,分析生物质能专利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王兴旺等从技术活跃度、技术生命周期、技术进化方向三个方向,构建基于专利地图的技术预测体系并进行证研究¨。因此,以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的专利信息为基础,结合专利地图的信息整合功能,对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进行实证研究,为物流识别标识技术乃至整个物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指导。

2专利地图与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

2.1专利地图日本最早于20世纪60年开始专利地图的研究,以后推广到全球。专利地图是一种专利信息分析的研究方法和表现形式,将专利文献中包含的技术经济信息等进行深度挖掘与缜密剖析,以各种视觉直观的图表形式反映蕴涵在专利数据内大量错综复杂的信息,具有类似地图的指向功能。

2.2专利地图有利于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战略的定位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战略的定位是以技术发展的现状、趋势为依据,结合物流业发展的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确定研发重点,而专利地图能够迎合此需求。运用专利地图对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的主体、区域分布、技术演进、技术热点、产学研合作动向等_1,进而掌握竞争对手的技术水平、跟踪最新技术发展动向、加快产品升级和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制定产业或行业标准,以及了解某一时间序列的技术创新规律,规避技术创新风险、发现技术创新漏洞等。

2.3专利地图与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分析的关联表专利地图是进行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定位的有效分析手段之一,是连接专利分析与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的桥梁。通过对专利地图的解读,可以发现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的热点领域、技术发展趋势、主要竞争机构等,有利于制定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战略,两者关系见表1。

3基于专利地图的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分析

3.1数据来源借助国家知识产权局物流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专利数据库,选取“物流信息技术”目录下的“物流识别标识技术”领域进行检索,共检索出1985--2013年9月18日物流识别技术发明专利6969项(2013年数据不全),进而从技术演进动向与趋势、技术成熟度、创新主体研发能力、ipC分布结构等方面对我国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的发明专利进行分析。

3.2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时间变化趋势分析,是将简单统计分析的结果按时间序列整理,通过专利数量的变化揭示行业技术创新变化的速度和趋势。专利申请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活动的水平和创新投入,是衡量技术创新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_1。图1显示我国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的专利申请量总体趋势是逐年上升的。我国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的专利申请始于1988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8--2002年属于起步阶段,物流识别标识技术专利申请量呈缓慢增长的趋势,此时期的技术创新活动较弱;第二阶段,2003--2011年属于J陕速增长阶段,且在2011年达到专利申请量的高峰,此时期的技术创新活动活跃;第三阶段,2012年至今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在我国渐趋成熟。总体上我国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的创新活动经历了技术创新的成长过程,未来—段时间存在技术瓶颈和技术突破等问题,但仍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

3.3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的技术成熟度分析技术创新经历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复苏期等几个阶段。通过统计一段时间内某项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的变化,绘制技术生命周期图,可以了解发展状态,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定位提供参考。采用计算技术生长率(v)、技术成熟系数(d)和新技术特征系数(n)测算物流识别标识技术专利的技术生命周期,见表2,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生命周期图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整体上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生长率波动较小。因1988年以前我国尚未开始物流识别标识技术专利申请,最初追溯至五年的发明专利申请累计数较小,故技术生长率很高,技术生长率v在1989--1993年处于平稳的状态,1993—1997年呈下降的趋势,1997--2004年呈平稳增长的趋势,2004年至今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呈现出微弱的技术生长性。技术成熟系数仅的变化规律基本上和新技术特征系数n的变化相同,二者整体变化幅度较小,表现出一定的新技术特征。因此,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技术发展空间,技术创新风险不大。

3.4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主体研发能力分析(1)各个创新主体申请量分析。创新主体研发能力分析是研究创新主体分布的一种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某一项领域内主要创新主体,把握业内研发重点与走势,选择技术创新的合作伙伴。通过对我国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发明专利申请人的分析,发现该领域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个人等。图3显示,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的创新主体共2804个,其中企业1886个,占发明专利创新主体总量的67.26%,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总的申请量的69.88%。企业作为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最主要的主体,专利申请量最多,究其原因是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资源,结合生产过程的技术需求,以市场导向为主,研发更多创新性成果。个人是该领域的技术领头人;高等院校是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主体的第三个领头羊。但是,我国物流识别标识技术中科企合作的专利申请量较少,反映该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活动是相对独立,合作强度较弱。(2)主要竞争机构分析。选取发明专利申请量30件以上的专利机构作为比较对象,排名如图4所示。按照主要竞争机构的性质分为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其中企业16家,占总量的80%,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145项专利高居榜首,然后是富士通株式会社88项专利排名第二,传感电子公司82项专利排名第三;科研院所共2家,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47项专利,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所36项专利;高等院校共2家,北京物资学院39项专利,浙江大学33项专利。可见,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的主要竞争机构的专利申请量存在巨大的差距,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说明此行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活泼。

3.5主要ipC分类分析ipC分类分析,是指将专利按国际专利分类标准进行划分,统计不同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或授权量的分布情况,了解该领域的技术构成,以及创新主体关注的技术焦点等。表3显示,物流识别标识技术专利主要集中在G06K、G06F、G06Q、H01Q、H04L、H04w、G08B、H04Q、G07C等10个领域,重点集中于G部,特别是G部的G06K和G06F、G06Q三个小类,其中G06K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远超其他类型,占发明专利总申请的45.83%,是技术创新活动的热点,表明该领域的技术创新活动较活跃;H部H01Q、H04L等两个小类的专利申请量也较多,而其他几个小类的专利申请量差别较小。

4基于专利地图的视角探索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4.1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起步较晚,发明机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从图1可知,虽然我国物流识别标识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是不断上升的,但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起步晚,早期阶段的专利申请量偏少,技术创新能力较弱,近年转入技术创新活动的稳定期。同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等技术创新主体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绝大多数没有配备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和人员,难以将技术创新决策与知识产权运用有机结合。绝大多数专利申请人(机构)缺乏必要的专利知识,申请组织性差,主要通过专利机构申请,从事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研究的企业不多,技术创新主体难以掌握该技术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展动向。特别是不少企业认为,申请专利不利于技术保密,不愿意申请专利,这种薄弱的专利意识与市场意识形成明显反差,结果可能导致日后陷入专利诉讼大战,反而不利于知识产权保护。

4.2政府和专利申请人(机构)缺乏持续性创新驱动战略,专利战略难以匹配政府积极推动创新驱动战略,但专利战略持续性不足,而企业制定和实施专利创新驱动战略只是少数企业且刚刚开始。由图2可知,我国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的技术生长率、技术成熟系数、新技术特征系数均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技术创新风险无法完全避免,说明其技术发展不成熟,技术生长性不大,反映绝大多数技术创新机构缺乏明确的专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难以开展持续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加大技术创新风险。

4.3协同创新难以深化。产学研合作化与产业化程度低并存技术创新能力是影响一个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图3显示,我国物流识别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个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其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所占比例为9.27%,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合作的专利申请量占总的专利申请量的2.21%,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化程度较低,致使物流识别标识技术与生产实际结合程度较低,影响专利技术的含金量。实践证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活动对市场的需求和规律缺乏有效把握,过分注重技术参数、指标的标准化和单纯的技术导向,而难以与产业化要求匹配,致使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当前,将新成果从实验室移植到实际应用的传统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无论是物流企业还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一定程度影响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难以形成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4.4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面较广,但创新产出不平衡由图3可知,物流识别标识技术专利分布的范围较广,但创新热点主要集中在l0个领域。特别是G06K,而H04w、G08B、H04Q、G07C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技术创新不平衡,究其可能原因:一是政府部门对物流企业或从事物流技术创新活动的机构或个人缺乏有效的引导,技术创新协调度不高;二是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其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有限,缺乏设立自身研发机构的能力,难以把握物流技术创新的研发热点,技术创新领域分散,一定程度影响技术创新的产出。

5对策与建议

5.1利用后发优势。营造和完善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离不开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我国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的创新起步较晚,应利用后发优势,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在原有技术上不断实现新的突破。首先,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知识产权管理作为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主要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和运用,政府应完善包括物流技术创新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使得创新活动有法可依;增强知识产权人的专利创新意识,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专门化知识产权人才。其次,打破行政主导和部门分割,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成果评价的机制。再次,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绩效考核,完善知识产权法院,提高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维权的能力,针对包括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在内的整个物流领域的专项保护和维权援助工作。最后,实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培育项目,根据知识产权服务的内容特点,分类制定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分级分类管理,支持专业服务机构开发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和工具,为物流技术创新主体提供全程服务。

5.2实施三位一体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专利战略生根发芽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的创新活动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离不开创新主体分工协作,打造从政府、物流产业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持续的专利创新战略体系,做好顶层设计。政府层面,出台引领战略,引导企业跟进,构建技术创新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国内外物流识别标识技术的专利信息共享,方便技术创新的主体明确研发重点,提高技术创新效率。物流产业行业层面,打造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行产学研合作一体化,新建和完善一批能够支撑知识产权审议、满足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需求的服务机构,提升物流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竞争能力。企业层面,制定包括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在内的研发重点把握、技术研发、专利申请与应用等持续性的创新驱动战略,推广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应用,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

5.3深化产学研合作,打造丰富多样的资源共享平台图2显示,物流识别标识技术创新的主体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缺乏协同。应夯实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据统计,目前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究开发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0.56%,大中型企业也仅为0.71%,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单靠内生力量的自主创新能力的难度大、时间长、成本高,应进一步整合资源和共享平台,鼓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的项目合作,增强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切实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作用。

生物技术专业行业分析篇2

关键词:高职;物联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tn929.5-4;tp391.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2)18-0094-01

物联网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的应用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平安家居、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物联网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因此,社会对物联网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巨大。

一、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专业培养模式日趋成熟。高职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已经逐步符合市场,并着重培养面向技能、重在应用、适应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通过对市场需求的调研,我们认为要以职业生涯为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模式;以职业岗位为依据,确定课程设置方案。最终达到社会对物联网人才的供给。

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

(一)高职物联网专业定位

1.行业前景分析。通过对从事物联网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及系统集成公司的调研,我们明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1)物联网项目的规划、施工管理;(2)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3)物联网感知层与传输层产品的设计、制造;(4)物联网应用层控制程序设计。

2.物联网专业定位。物联网产业发展需要研究型、技术型、综合型、工程型等不同层次的人才,本科院校较为适合培养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高层次人才,而高等职业院校适合培养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物联网应用领域包括交通、安防、电力、金融、物流零售、环保、医疗等。物联网的市场潜力给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带来了无穷机会,物联网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敞开了宽广的大门。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联网企业需要与之相关的工程技术人才。这正吻合我们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根据对物联网产业链的分析,我们主要是培养技艺、操作并举的高级技术人才;再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学生定位为:主要从事面向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及物联网技术应用等企业的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支持物联网物流运营维护等基础性岗位。

(二)岗位群分析

通过对物联网专业人才相关岗位群的调研分析,得出适合高职学生典型的物联网方面的岗位有:物流运营技术员、产品技术支持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等。

1.物联网物流运营技术员:熟悉物流运营流程、实施管理物联网平台的物流运营、维护、更新、统计汇总等。2.物联网技术支持工程师:负责物联网应用相关的方案制定及售前支持工作,物联网产品等售后技术支持,物联网工程项目服务等。3.物联网集成工程师:根据图纸、投标文档资料进行物联网项目的实施,负责系统集成项目的跟进、组织管理与项目实施。

(三)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根据物联网专业人才典型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毕业生必须有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理论,具备构建、运行、维护物联网的职业基本能力;能进行感知设备的集成,物联网项目方案设计与实施,以及物联网平台运营与维护等专业核心能力。

(四)课程体系设计

物联网工程专业应该是集合计算机、通信、电子、自动化等各个专业的一个交叉学科,它涉及到多个行业、多个领域,每个学校的专业背景和学科特色都不一样,因此各自依托的背景学科都不甚相同,因此课程体系上会有差别。有的学校物联网专业归属计算机学科,因此学生毕业之后的升本、就业将围绕着计算机这一学科背景展开。

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岗位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起点,以岗位群职责、工作任务为依据,实现专业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的创新。分析上述的适合高职学生的岗位群,可以得出岗位相关课程。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领域课程体系,成为统一的课程体系。

(五)专业教材建设

物联网是新专业,在教材的选用上要费一番功夫,同时它是一个综合类专业,每个学校开设都有自己的倾向性。所以目前在专业教材的选择与建设上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选择部级、省级规划教材、精品教材,这些教材在各方面都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参考性;2.组织有实力的教师,在已有课程讲义与技术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本校实际编写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教材;3.开发物联网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校企合作教材。

三、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

(一)实验室建设目的。通过建立物联网实验室,为教学提供实验、实训平台,使学生在“实战”中系统的了解物联网知识体系的构成,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

(二)实验室主要功能。实验室以学生生活中最为熟悉的“学生宿舍”和“图书馆”为背景环境,搭建智能宿舍与智能图书馆两个系统,系统将实现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综合运用,可配套实现对无线传感、无线组网、射频识别等物联网核心知识点的教学工作。

(三)实验室主要特点。系统性: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搭建的物联网综合应用系统。透明性:系统及主要实验设备实现“透明化”设计,让学生能够对相关设备具有直观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开放性:系统的设计具有充分的开放性,提供强大的扩展功能,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对系统进行改造和创新应用。丰富性:针对实验室系统,配套丰富的实验案例以辅助教学。

四、结束语

物联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从技术角度看,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方向,通过广泛的调研,制定尽可能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整合其他相关专业的软硬件资源,为社会培养物联网复合型人才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李坡,吴彤,匡兴华.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J].国防科技,2011,(01):18-22.

[2]王天奡.中兴通讯云计算抢滩物联网时代[n].人民政协报,2011,4(29).

[3]吴功宜.对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0,(21):26-29.

[4]桂小林.物联网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6).

生物技术专业行业分析篇3

【关键词】物联网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学科建设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有着独特的优势,引领着互联网在新时代的要求下不断进步,高校在建设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时候需要构建符合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在培养人才的道路上既要利用高校的优势学科,又要明确该学科的发展方向。

1网络工程专业设置物联网方向

物联网技术的自身原理和计算机技术有着很大的共通性,这种网络信息系统有着很强的技术基础,并且在融入高校的相关专业时需要充分分析传感器网络技术,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充分了解该技术的技术构成。通过分析高校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现有状况发现该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物联网的网络层和应用层,并且该专业有很多的基础知识是适用于物联网技术的,因此在二者的结合过程中还需要增加感知层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使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从整体上具有运用物联网技术的可能性。在高校中设置物联网方向并不是要彻底改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调整具体的内容,这样使二者有效地结合。在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中增设物联网方向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市场需求,有些高校只是盲目地效仿其他高校的做法,没有结合自身的师资力量和教材的特色,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很难制定符合标准的专业培养方案。

2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培养网络工程人才

不同区域的市场对于网络人才有着不同的要求,学校在开设物联网技术方向的相关课程时需要建立符合技术特点的课程体系,而课程结构的合理性要根据学校的硬件设备和优势专业来判定。和其他的专业方向一样,网络工程专业也要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讲解,而且还要创造一定机会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进行专业的实践训练需要学校提供现代化的实验室,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提高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在开展评价工作时要根据行业的具体要求进行,很多计算机行业对于人才的个性化特点有很大的要求,因此学校不仅要通过教学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要使学生在解决专业问题的时候运用创新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才能完成行业的操作。高校在运用物联网技术时需要专门教材的配合,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教材不仅要求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和企业开展合作来加强教材的针对性,专业的教材需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有效结合,这样才能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岗位的要求。

3完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

3.1专业培养目标

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有科学的素养,而且还能从事多领域的技术研发工作,这种应用型的人才在很多行业都有很大的需求,比如说在信息产业和轻工行业。高校物联网技术方向的培养目标包括很多方面技术的掌握,不仅包括通信技术和传感技术,还要有技术推广的能力,这种技术的推广主要表现在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衡量该专业能力的标准有很多方面,其中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工程的理论是最基础的环节,而物联网感知层的相关知识的获得是制定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关节,除此之外,学生还要学会检索文件,了解一些基本的软件编程程序,综合这些方面可以有效地评价目标的实现程度。

3.2课程设置

物联网方向的课程需要根据现实社会的信息来设置,除了已有的网络层和应用层知识的传授,感知层的相关知识也要纳入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课堂中去,网络技术的知识不仅包括原理的分析,还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程序的设计。对于物联网三个层次的知识的掌握,该专业在课程结构上要突出行业的特点,并且适当增加一些网络课程,比如说无线自组网应用课程,这些课程的加入可以学生的技术处理能力。

3.3专业实验

物联网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术,成熟技术能力的掌握需要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来设置专业的实验,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在进行专业实验时要按照标准的步骤进行,首先要完成毕业实习,在设计课程之前要进行计算机基础练习,企业的生产实习要在学生的论文之前完成。物联网的实验有很多种课程设计,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比如说网络系统集成课程设计是一种运用很广泛的专业实验。

4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人才培养因物联网应用领域的高速扩张而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分析网络工程专业设置物联网方向,结合高校优势学科培养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新思路及利用高校的学科优势培养网络工程人才,分析总结出完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并且社会的发展在各个领域都对物联网的技术有很大的需求,而高校作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场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学科优势,从而为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制定有特色的方案。以上的浅显之见希望能给相关的业内人士提供一点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梁斌,高昆,梁世斌.以网络职业认证为指引促进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建设[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05).

[2]陈璟.基于工程型人才培养的传感网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多元化教学与探讨[J].中国轻工教育,2012(01).

[3]朱凯杰,陶俊丰.关于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实训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6).

[4]杜祥岭,刘加宁.构建高校物联网专业与实训中心探析[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生物技术专业行业分析篇4

关键词:基础化学;模块式教学;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4C-0028-04

合理有效地构建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1]基础化学为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基础课程,本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和基本实践技能的重任,是分析化学、药物分析技术、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等后续课程的支撑,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基础化学的教学效果,有必要对基础化学进行模块式内容构建与实施的研究。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主要模式为:“五年一贯制”模式、“3+2”模式、“对口招生”模式。[2]江苏地区职业教育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主要有: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模式、“五年一贯制”模式、中高职与本科联合招生分段培养模式、高职“专转本”中高职衔接渠道、高职“专接本”中高职衔接渠道等。[3]

江苏职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主要招生为“五年一贯制”,面向江苏省,招生对象为参加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隶属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专业分为药学类和护理类两大类,每学年招生规模各1000人。药学类主要办学模式见图1。护理类有护理和英语护理两种。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贯通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学校统筹安排课程体系,避免了中高职衔接中普遍存在的课程设置重复的问题;五年一贯制更具系统性、整合性和连续性,教育效益明显。学校五年一贯制从2002年开始试点并招生,已经办学15年,且进行了系列研究改革,加强了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办学已经成熟,教学效益明显,在市内五年制高职校中处于领航地位,在省内五年制高职校中口碑较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五年制高职缺乏优胜劣汰淘汰机制,教师缺乏压力,学生缺乏竞争意识。

除五年一贯制外,连云港中医药分院还面向本市招生3年制中职中药、3年制中职药剂、4年制护理等专业,招生对象为参加中考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招生规模较小,每学年约200人。由于生源与就业的压力,学校中职药剂专业采用“3+2”模式与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试点合作,中职护理采用“4+2”模式与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提高了学生的学历,中职药剂专业“3+2”中高职衔接与中职护理“4+2”衔接模式研究意义不大。该模式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上出现了重复,需进一步完善。[4]

五年一贯制教学在学校已经成熟。为了满足高职毕业生的继续深造,学校尝试“专转本”和“专接本”衔接模式。“专接本”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完成全日制专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利用自学考试面向社会开考专业计划举办的本科助学辅导,是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两者的结合。[5]“专接本”教学,可以引领学校探索本科助学工作,对加快专业建设,提高学校办学实力,有效e累发展后劲,有相当的促进作用;“专转本”教学为第一学历,学生更具有竞争力。对于考生而言,“专接本”与“专转本”教学可以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学生文化层次,提高社会竞争力。[6]专科培养目标更注重于技能培训,在专科学习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本科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复合型社会建设者。

图2学校药学类各专业基础化学成绩分析

目前,学校与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进行“专接本”自学考试。近年来,学生通过“专转本”入学考试,进入南京中医药大学康达学院继续深造。

二、药学类专业基础化学学习现状

学校中医药系14级高职药学类6个专业学生基础化学的学习成绩见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30分以下人数达32%,几乎一半不及格;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的成绩也不理想;中药专业和药学专业的成绩相比较理想些。这一方面与进校分数有关,另外还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环境息息相关。而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药学专业入学考试科目为英语、分析化学、基础化学(包括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三门科目各100分,满分为300分,其中4门课中3门为化学课。由此可见,化学在入学考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化学知识晦涩难懂,理论性强,学生学习比较吃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显得极为重要。

三、基础化学模块式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依托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及学习状况,将基础化学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开发各专业必备的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该模块为各专业共性部分;研读中药制药技术专业、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药学、中药五个专业的后续课程,开发适合于各专业的专业对接理论知识和专业对接基本能力模块;研读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专转本”考试大纲,开发专转本衔接理论知识和专转本衔接技能知识。根据学生所需,选择自己对应的模块学习。利用选修课,进行物质结构专题讲座,进行“分子模型制作”科技节活动,根据作品情况,评出相应奖项,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具体思路及方法。见图3。

(一)通过传统文化熏陶,提高学习的动力

基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沉迷于网络,无论学习态度,还是文明礼貌、言谈举止方面都表现出重个性轻纪律的陋习,利用课余时间,引用圣贤经典智慧,熏陶学生,改变目前学习状况,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素养。通过弟子规、三字经等传统文化的学习,使学生养成明事理、讲道德、尊敬师长的生活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整体精神风貌。通过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二)开发必备知识模块和必备能力模块,培养学生自信心

钻研基础化学教材,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基础化学知识分为一个个小的知识碎片,将知识模块化,分为不同的学习培训包,强调必备知识的学习,整理并开发必备能力模块和必备知识模块,供五年制药品经营与管理、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学、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学习和使用,降低学习难度,改变目前及格率低、优分少的现状,提高学生整体成绩,培养其自信心,鼓舞其学习的志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开发专业对接知识模块和专业对接能力模块,满足专业需求

研读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学、药物分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中药、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和各专业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依据行业岗位要求,结合基础化学的特点,融合后续课程对基础化学的知识要求,将基础化学知识碎片串起来,整理并开发五年制药学、中药、中药制药技术、药物分析技术、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基础化学与专业对接知识和技能学习培训包。将基础化学知识模块化、项目化,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需求的学生分层次、分模块教学,使学生步入社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基础化学教学与专业后续课程有效对接,从而培育出适合用人单位的高技能人才。具体专业对接知识和专业对接能力。见图4。

(四)拓展提高,进行中高职衔接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结构模块是教学的难点,但它是康达学院“专转本”考试的重c,而物质的结构与数学立体知识息息相关。开发并补充简单的数学立体知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数学简单立体知识学习。增加简单的数学立体知识,通过“分子模型制作”比赛,使物质结构部分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提高“专转本”衔接部分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为物质的结构鉴定基础,将基础化学常规教学与“专转本”辅导进行衔接。开发并补充原子结构、分子结构等知识,在常规教学中融入“专转本”衔接的内容。研读“专转本”考试大纲和高职高专化学教材,开发“专转本”衔接基本知识和“专转本”衔接技能模块,开发专转本系列辅导资料,将常规教学与“专转本”辅导进行衔接,提高学生升学率和步入社会的竞争力。

(五)循序渐进,常规教学与技能大赛相融合

探索技能大赛与专业对接知识相融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教―学―练―学”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边学习、边反馈、边操作、边总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技能水平,为步入社会奠定基础。研究开发扩展提高知识体系,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技能大赛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达到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教学结合“分子模型制作大赛”和工业分析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将技能大赛的知识与专业对接模块进行融合,使技能大赛常态化,使更多的学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有利于种子选手的选拨,减少技能大赛培训时间,降低大赛培训成本。

四、模块式教学体系的教学效果

强调“重基础、重能力、重素质”的原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理论知识中渗透实践技能,实践技能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遵循技能操作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形成规律,对药学类专业所需要的基础化学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序化地编排课程内容,经过两年的探索及应用,开发了有机化学学习指导、有机化学实验项目指导、无机化学实验项目指导等校本教材,我校学生参加工业分析技能大赛多次获全国一等奖,连续两年学生考入本科的升学率远远高于省内外各兄弟院校。

参考文献:

[1]孙p.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药物制剂技术》课程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5(10).

[2]陆晓东.江苏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分析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4(17).

[3]刘任熊.综论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制度[J].当代职业教育,2010(2).

[4]管德明,杨帆.系统论视域下中、高职教育衔接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

生物技术专业行业分析篇5

关键词:健康;大数据;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24-02

一、培养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的紧迫性、必要性

由于社会生活与生产已经被大数据与云计算所笼罩,随之而来的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正在为大数据与云计算行业带来大量的商业价值,逐渐成为行业人士争相追捧的利润焦点。因此,与之相关的职业需求也必然呈爆发式增长,而现实情况则是大数据职业的相关人才比较匮乏。无论从人才市场反馈信息来分析,还是从国内外高校的有关专业办学动向了解,以及企事业单位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调查来看,培养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都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必要性。

二、培养健康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的紧迫性、必要性

健康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在疾病与健康研究、环境与健康研究、医药生物技术研究、卫生宏观决策支持四个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

1.疾病与健康研究。在疾病与健康研究方面,又有健康研究、亚健康研究和疾病研究。(1)健康研究。深入研究和分析人群的健康规律,对卫生保健、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和治疗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如:①对体检数据分析和挖掘,以便于精确地确定不同人群的健康标准,打造个性化、地区化的健康评估模型。②υ懈驹谠胁期、产后及新生儿的健康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规律,给出更科学的孕产妇和新生儿保健的指导。③对老年人的健康数据分析和研究,研究老年人的健康特点,给出更科学的养生指导。(2)亚健康研究。对亚健康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对保持健康状态,预防和纠正亚健康状态以及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亚健康与疾病间的关系、亚健康与健康间的关系。研究各种可观察指标(体检数据)、外部数据(如职业、饮食、习惯、性格、爱好等)在亚健康中的权重、指标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导致疾病的影响因素,建立评估模型来预测疾病、治疗亚健康。(3)疾病研究。中国面临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小儿出生缺陷。对病人的医学数据及相关数据的研究分析,对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如:①对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研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发病规律,揭示疾病的病因,摸索出疾病的变异规律、并发症规律,科学评估各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建立疾病的预测模型。②对小儿出生缺陷的研究,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儿童出生缺陷的数据进行分析,从广泛的大变量集中找出影响儿童出生缺陷的主要因素,在环境、遗传学、病理学等多方面探索儿童出生缺陷的病因,建立儿童出生缺陷的预测模型。

2.环境与健康研究。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环境健康损害如得不到妥善处理还将转化为社会、经济问题。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探索环境变迁对人民健康造成危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发现案例、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研究,预防和治理各类环境流行病在污染源以及污染途径控制的研究等。例如:研究环境污染对儿童的影响,以解决环境对儿童所造成的不健康和疾病迅速增长的问题,从而给予儿童特殊的健康指导。分析各种职业的发病分布和严重程度,开展职业病和职业多发病的预防预测。开展对空气污染显著提高城市人群呼吸道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的研究。

3.医药生物技术与健康。医药生物技术最鲜明的特点是大量新思想、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和新产品引入医学研究和医疗保健之中,如全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纳米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和中医药技术等及其产品,将大大提高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药物设计研制水平,以及对突发事件(如传染病等)的检测、预防与治疗水平。以大数据分析技术为核心的生物信息技术在由众多新技术构成的医药生物技术中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

4.卫生宏观决策支持。卫生宏观决策支持系统是以数据仓库为数据中心、以数据挖掘为技术核心、以商务智能为展现工具的综合卫生信息平台。它可以建立在各级别卫生系统上,如医院、地区卫生系统、全国卫生系统,为各级卫生部门提供智能决策系统,深入了解卫生系统的历史和现在,把握卫生系统业务发展的未来,评估卫生系统内部各部门的业务效绩,帮助各级决策者提供最佳实施方案,如预防接种基本数据,传染病报告,等等。因此,在大健康领域,目前迫切需要两类大数据技术应用人才:(1)健康数据平台建设人才;(2)健康数据挖掘应用人才。需要开设相关专业,使学生能胜任大数据平台搭建、存储和分析等技术工作,同时也能成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纽带,推动大数据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具体应用。

三、建议开设健康大数据技术及应用专业

从事数据统计、分析和应用是一类历史悠久且高度职业化的专业。由于大数据具有体量巨大、速度极快、类型众多、价值巨大的特点,对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应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传统的信息学科下的相关专业已经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

1.必须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与《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质区别,因为这两个专业与我们计划开设的《大数据科学与技术》专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老牌的基础性专业,主要研究计算机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理论与方法、程序设计理论、计算机软件、数据库、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图形学等内容。显然,计算机科学专业一直关注计算机本身的科学技术问题,核心是计算机系统结构所涉及的硬件与软件,而并不擅长海量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传输与应用。《软件工程》是从计算机学科分化出来的一个专业,侧重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模型、软件设计、软件生命周期管理等知识。与计算机专业一样,也是一个基础性专业,并同样面临对软件系统本身的深入研究以及如何与行业结合的问题。总体上,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基础上增加大数据专业知识,既不利于这些专业本身的巩固与发展,也没有多少空间实施这种改革。

2.有必要考察其他数据处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统计学》或《应用统计》是一个在国内外高校均具有长期办学传统的数据处理专业,国内开设此专业的高校达100所以上。《统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研究人才,另一类偏向实际应用。前者主要包括数学专业下的统计学,后者包含的方向十分广泛。从培养方案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国内外统计学均带有强烈的数学特征,因为它本身是从数学专业分化出来并依托数学专业开办的,提供的课程主要是数学理论与统计方法,同时开展一些专业统计软件、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等方面的训练。显然,尽管该专业在数据统计与分析方面具有理论与方法上的优势,但它并不p注大数据系统的建设问题,该专业在统计软件、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等方面的训练远远不能满足大数据系统建设与应用的需要。健康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是一个以现代计算机与网络系统为依托,专注健康大数据采集与管理、健康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培养解决健康大数据系统建设整体性问题的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的专业。它依托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但是大大拓展、延伸了它们的业务范围,从而获得了新的特色和优势。

四、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健康大数据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具有医学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信息科学、数据科学知识,掌握大数据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所需要的电子、计算机、网络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大数据处理和管理的基础理论,熟练掌握海量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传输与应用等关键技术,具备健康大数据工程项目的系统集成能力、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健康大数据科学研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能在健康领域内从事健康大数据的应用、功能开发、技术管理、技术维护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也可在健康服务机构从事健康数据的服务与管理等技术工作的高端应用型复合人才。

生物技术专业行业分析篇6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课程模块职业能力培养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需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能从事生物制品的生产、生物制品检验、生物制品经营等工作岗位,能解决生物制品生产实践、经营中遇到的一般专业问题,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根据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我院高职生物制药专业的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综合实践、拓展课等五个模块。每模块的课程门数、学分、学时比例见表1。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安排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共9门课程,占课程学时比22.1%,占总学分比27.5%,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思想、文化和身心素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术信息的能力、使用外语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以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独立生存、自我发展、创新超越的需要,同时为专门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知识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包括基础化学、微生物学基础、药事管理与法规、人体结构生理学、实用药理基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现酵技术、天然药物学知识、药物制剂技术共9门课程,占课程学时比29.3%,占总学分比29.0%。专业基础课为后续课程学习所必需,各门课程学习以理论和实训穿行,构建专业所需的化学、医学、药学、生物学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论部分强调以“必需、够用”为度,重视相关技能的培养,技能方面特别要强调规范化操作。

1.基础化学包括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考虑到高中学生的无机、有机化学基础较扎实,授教时侧重应用性较强的分析化学,理论方面总体以“够用”为度,重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实训操作技能,它是专业技能的基础。实训内容选择从传统的经典的训证为主转向应用性广的综合性实训,在这些实训中使学生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操作,熟悉基本原理与方法,能正确地记录、收集和处理数据,规范书写实训报告,并对实训结果进行客观分析,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科学、严谨、踏实、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2.微生物学基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现酵技术是既是专业课学习的基础,又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学基础中的微生物的形态观察方法、培养基的制备及消毒灭菌方法、微生物的接种分离培养技术、微生物大小、环境中的分布测定技术、药物微生物检验技术、血清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的电泳技术、核酸提取技术、酶活测定技术、现酵技术的菌种选育、菌种保藏、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发酵过程的控制、发酵液分离、提取和精制等技术等是均为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人体解剖生理学、天然药物学知识、实用药理基础、药物制剂技术、药事管理与法规是涉及医药方面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天然药物的功效、活性成分结构修饰、提取制备、各种制剂制备等实训,完成从原料药到成品药规范生产、规范管理的全过程学习。并采用现代检测分析手段与方法,对原料药与制剂药的质量、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作用机制、以及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科学评价,从而学习如何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使学生对医药有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并为以后从事药学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专业课

专业课包括生物药物检验技术、生物制药设备、生物制药工艺、Gmp实务4门课程,占课程学时比8.4%,占总学分比7.2%,是构建专业核心能力最为重要和必要的课程。生物药物检验技术测定各类生化药物的含量、检测其安全性的技术、评价生化药物的质量的方法,生物制药设备中对通用设备和生物制药工艺使用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方法,生化药物的生产工艺流程的操作技术、生产规范化管理技术都是日后从事专业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是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的关键。

四、综合实践

包括微生物学技能训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能训练、生物药品制剂技术实操训练及Gmp技能训练、生物药物检验技术技能训练、生物制药工艺技能训练、毕业实习与设计共6门课程,占课程学时比32.1%,占总学分比38.5%。此模块突出特点是综合性。通过较复杂的、融合多个知识点或多学科知识的校内综合实训,各种基本操作技能在不同实训项目中多次操作,反复整合,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各门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最后通过在生物制药技术相关的岗位上进行一年的顶岗实习及论文设计,突出对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工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要求学生从查阅文献、设计和实施方案、写出论文,两年来学习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在此阶段相互碰撞、相互揉合,上升为综合的职业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五、拓展课

包括药学文献检索、生物药品新药开发基础知识、基因工程原理3门课程,占课程学时比3.0%,占总学分比2.9%。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获取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将来在专业范围的自我发展,提升自身位置及从事高层次研发工作打下基础。

此外学生还可选修药品市场营销、药用植物识别技术、生命的奥秘等课程,以拓展视野,拓宽就业范围。

课程设置体现了“厚基础、重专业技能”的原则,课程结构比较合理。课程设置及结构安排完全是为了达到本专业的培养要求及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开展的,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生物技术专业行业分析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专业特色;物联网;实践基地

引言

物联网已正式列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学习与掌握物联网的技术理论、发展方向及其行业应用是目前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目前,许多院校开设物联网相关专业,其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设方案也在不断完善,物联网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物联网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物联网技术发展及相关人才市场需求的迫切问题。

一、物联网人才培养背景

(一)分析物联网教育背景及特点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决定》明确现阶段节能环保、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了七大产业的突破方向;信息技术产业突破方向为:新一代信息网络、“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决定提出:要发挥研究型大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增加急需的专业学位类别。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制定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二)物联网专业的特点及人才需求分析

物联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电子、通信、计算机、测控等多领域相关专业知识。多专业的融合与提升,需要多专业课程的汇聚,取其共性,建立基础教学。物联网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传感器、微处理器、嵌入式技术和相应的软件技术,还要掌握无线通讯、高频设计、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以及3G核心网/无线网络原理等最新技术。它不同于其它专业单一的知识体系,而是现有信息技术综合集成化的产物,它呈现形式是“一个实际落地的应用系统”,重在应用。

从物联网产业链的角度来分析,物联网产业主要有感知控制、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感知控制主要通过感知设备来对物获取感知信息,涉及到物联网中的硬件系统,这个环节需要电子设备技术人员以及芯片设计和制造人员;如果物的信息被感知到,就可以通过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环节对数据进行分析、控制,从而进行应用,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涉及到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因此需要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人员;数据处理环节主要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涉及到系统分析,因此需要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管理人员。

综上所述,物联网人才需求可以概况为三类:

(1)电子设备技术和芯片设计技术人才,工作岗位主要有芯片设计、硬件集成等。

(2)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人才,工作岗位主要有it网络管理和应用等。

(3)系统集成和应用人才,工作岗位主要有系统集成与开发、物联网管理与应用等。

二、建立物联网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一)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建设要点.

(1)专业素质课程主要以课程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下,同学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保障,缺少团队合作素质培养,不仅难以增强对相关理论的深刻理解和融会贯通,更难以激发主动创新的精神,物联网技术是一门全新的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需要在实践中体会。所以高校有自己的实践教学环境是很有必要的,这将使学生毕业时更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2)人才培养需要有一个框架指导,企业和院校合作建设物联网教学体系,以国家物联网人才培养的高度和专业角度出发,满足学生的就业技能需求。

(3)物联网技术是一门实践技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来学习,和我们的单片机课程一样需要一个实验开发的平台,随着技术的进步,物联网实验开发平台已经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原来的单片机实验实训课程。

(4)物联网应用技术的核心技能之一是代码编写,而代码编写人员是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的主要培养对象。职业知识的要求决定了学制的长短,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应用项目的爆发性增长,规模越来越大。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架构协调能力更加重要,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

(二)双师培训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下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动手实践体验物联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校方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提升专业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三、物联网实践基地建设方案构建

根据我们所提出的调研及讨论,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的建立主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立足于自主开发建设,以降低建设成本。充分利用学院已有教学资源,这里主要是由软件和计算机网络教研室老师直接参与实训室建设。本专业教师已经在数据库、可视化程序设计、软件项目管理、嵌入式软件开发、传感器应用等方面有较强的能力,通过专业教师的直接参与可以增强教师的实践水平,还可以增强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

(2)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不仅有先进的设备,还要提供现代技术氛围和最先进的管理软件。在建设过程中,企业将全程参与沟通,选择使用率高、起点高、能体现物联网应用前景的项目建立实训环境,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地积累到最先进的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和开发经验。

(3)物联网应用技术实验室采用校企合作的模式,邀请技术公司一线工程师课堂授课,支持骨干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合作开发,做到教学信息和市场同步,鉴于物联网是一门全新的综合学科,企业和校方合作成立物联网知识库实行资源共享。

(4)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即可以为学生提供综合实训,也可以开展对外技术培训和未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物联网应用技术实训室可开展的职业技能鉴定有:物联网应用工程师等级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可以获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

生物技术专业行业分析篇8

为了落实好教育部教职成司函[2011]158号文件精神,生物技术教指委组织筛选了部分高职院校专题立项编写生物技术类各专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笔者承担了生物化工工艺专业的要求编写工作。生物化工工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是整合了4个开设本专业的院校体色,提炼出普遍适用的要求。考虑到全国各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差异,这个要求只是是生物化工工艺专业开设的最低要求和建议。

一、生物化工工艺专业概况

生物化工工艺专业是培养具有现代生物技术和化工基本技术的综合能力,学生的专业。本专业毕业生应该能熟练使用化学与仪器分析手段检验产品,熟悉质量管理体系,具备产品推广与市场维护能力,能够在生物、化工、制药等行业生产、检验和销售环节从事生产操作、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与产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生物化工工艺专业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生物化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主、化学工业、农药化肥、医药、环保领域及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或部门。能从事胜任微生物制备、发酵控制、生物转化、化学合成、产品分离精制等生产操作;相关原料与成品检测以及相关产品的营销与市场维护工作。

二、生物化工工艺专业的岗位分析

1.初始岗位群

1.1主要职业岗位

1.1.1生物化工相关的生产操作岗位:主要指粉碎、糖化、发酵、菌种操作、生物催化、化学合成等操作岗;蒸馏、过滤、萃取等提取单元操作岗;消毒灭菌、产品包装、生产现场卫生等辅助单元的岗位操作岗。

1.1.2生物化工相关企业的品控岗位:主要指原材料、半成品及产品相关的检验、化验等操作岗、品管、品管等管理岗。

1.1.3产品营销与市场维护岗位:主要指推销,市场督导,售后服务等岗位。

1.2相近职业岗位

1.2.1防疫、商检、技术监督、环境检测等国家部门的检验岗位。

1.2.2生物化工产品、食品研发助理岗位,相关科研或教学单位的实验员。

1.2.3实验室认证服务,企事业单位生物化工相关网站内容管理员等拓展岗位。

2.发展岗位群

经过2~5年的工作,在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进修)后,可升迁至以下职业岗位:

2.1在生产管理、工程组织等部门从事生产管理工作,如车间主任、生产部经理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2.2在品控部门从事质量控制工作,如检验室主任,品管部长等。

2.3在生物产品生产企业的销售部门从事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管理工作,如区域销售经理、部门销售经理等。

三、课程体系建立

1.指导思想

课程体系构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体现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依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职业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通过岗位群的工作过程分析,根据专业核心能力对应的能力点和知识点设置课程,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以过程性知识为主,辅以适度够用的原理和概念,要与区域经济及企业结合,针对职业培养目标,紧贴岗位开发课程。形成以工学结合为基础,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为导向,涵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基础知识培养的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总体要求

三年制专业建议课内总学时1600~1900学时,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建议24~28周,课内学分,实践学分和其他素质培养学分总学分建议130~140。

2.1课程体系设计思路应以生物化工核心技能为主线,整合教学内容,避免课程间教学内容出现简单重复的问题。

2.2突出理论适度,强化技能的高职特色。专业基础课程控制在5门以内,基础实践与专业实践环节总共占总学分的30%。

2.3提倡开设与企业共同开发的专业核心课程。

3.课程体系

教学进程安排应包括四个层次,一般的,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是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但不需要局限于这一顺序,开设课程要体现素质教育与技能培训,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建议各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教学进程。

3.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培养基本素质所开设的,主要按照教育部规定执行。

3.2职业基础课程

职业基础课程应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学大类和化工专业大类的基础课程,根据专业特色开设3~5门,建议开设的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操作与育种技术》《电工技术》《化工制图与CaD技术》《化工仪表与自动化控制》《化工原理》等。

3.3职业核心课程

职业核心课程应能体现生物化工行业的核心技能的课程,要成为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载体。建议开设的课程《发酵工程技术与实践》《生化分离技术》《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工业分析技术》《发酵工厂工艺设计》《发酵产品生产技术》。

3.4职业拓展课程

职业拓展课程是为满足学生横向学习及纵向发展等方面的需求设置的,如相近专业、专业技术方向、综合素质等。各类技能证书未涉及的课程安排在职业拓展课程课程中。一下是各院校开设的职业拓展课程,但不仅限于此。《生物工程概论》《精细化工技术》《燃料乙醇生产应用技术》《环境生物技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安全生产技术》《微生物制药》《生物技术制药》《推销与谈判技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等。

4.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应突出产学结合特色,培养学生实践技能,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接轨,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构建基本技能训练职业单项技能训练职业综合技能实训职业综合社会实践的四层递进体系和毕业考核和社会实践环节。

生物技术专业行业分析篇9

一、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岗位对应的专业技能主要包含对临床检验、微生物检验、免疫检验、生物化学检验等核心技能。根据岗位任职要求,对医学检验岗位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我们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增设国家医学检验技士考试培训课程,制订培训课计划,使学生在毕业后能顺利通过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获得岗位准入资格。

二、开发“产教一体,工学结合”的教材

以检验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检验职业岗位能力为模块,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目标,编写临床检验、微生物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寄生虫检验技术等检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训教材。教材与临床深入对接,与临床工作岗位求一致,按项目要求制定实训目的、实训准备、实训原理、实训方法与结果、实训注意事项及实训评价。改原来传统的学科体系为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三、开发项目课程——综合实训课

综合实训课程是按照医学检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将检验专业课“临床检验”、“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寄生虫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的常用基本检验项目进行有机整合、重组合成。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三大常规操作技能,微生物培养与鉴定基本技能,常见血液病检验,血细胞、微生物、寄生虫形态识别能力,常用免疫学技术,常用生物化学指标检验。常用检验仪器的使用与维修安排在各专业课学习基本完成后进行。以训练基本技能为重点,以巩固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为目的,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薄弱环节和岗位要求)。它也是一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具体检验项目为任务的能力本位课程,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理论、实验、实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主要教学场所是临床检验实训中心,设立真实的工作环境,以完成检验项目为目的。

四、创新“产教一体,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依托附属医院和校内实训场所,创新教学方法,让部分专业课教学在附属医院检验科实施,通过工学结合,改变原来单纯理论教学后再实验的教学方法,把理论课教学融入在实训课中,边实训边讲解,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依医学检验工作流程,以“标本采集和制作,设备使用和维护,数据统计与分析”为专业要素,开展技能实训教学,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产教一体,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并在教材中增加实训评价内容。

五、改革教学方法

开展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情景教学和模拟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增加模拟实训室,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理实一体教学。对通过改进使学生学会操作方法的同时,学会看化验单、学会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学会结果报告。修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技能竞赛评分标准,每学年都开展学生技能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和以赛促发展,使竞赛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同时加强实习前2周学生技能强化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第三学年顶岗实习打下良好基础,毕业实习从36周增加到40周。

六、改革评价模式

生物技术专业行业分析篇10

生物技术专业具体是实验性的学科类别,并拥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具体包含毕业设计、教学实习、实验课的教学,或者还能够理解为是以毕业论文为主的实践性形式的教学载体,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方面,拥有着较为核心的价值。其中的实验课程教学方面,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会将实验课和理论课充分的融合在一起,对于当今社会而言是不正确的。因此,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把实验课单独的设置为一门课程,同时要以大实验的方式进行现代生物技术的探究,便于利用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统一管理、统一安排以及统一规划,将物力、人力资源的有效应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实现。进行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将技能训练作为关键再开展细致的教学组织内容,严格关注实验的程序共性以及技术原理的构建,并将实验对象与材料之间的区别淡化,还要将验证性的一系列实验减少,将开放性实验、探究性实验以及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增加,从而将层次丰富的开放型实验教学建立健全。进行教学的实习过程中,一方面要在特定的企业进行实习,另一方面还需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师科研当中,让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科学探究训练在极大程度上得到强化。此外,还需要强化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的指导与组织,要在教师有效引导条件下,引导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方面独自完成,并且在论文写作、设计实验、文献查阅等细节部分,都需要亲力亲为。

2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分析

在创建生物技术专业的过程中,较为核心的成分是人才的培养规格以及人才的培养目标问题。当定位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规格,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时,其中对于人才培养的确立,需要主动并积极的与现阶段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思想充分适应,要把人才的培养方面细致的作用在应用型的人才之中。并且,想要将生物技术专业的创设历史以及学科的优势有所凸显,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效的进行定位,要将应用基础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同时基于此对学生知识结构进行合理组织,从而拟定生物技术专业的教学设计内容与教学计划。对于拟定出的人才培养规格当中,需要有其关注的是具备强有力的人才科技开发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3素质教育的分析

对于指定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重要相应的减少,同时对任意选修课的比重要有所增加。以鼓励的方式,让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们选取与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科目,同时要求对人文社会科学与专业课的学习游刃有余的学生,对企业的经济法进行适当的辅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知识面提升。同时,要在外语以及计算教学方面有所加强,要将英语学习作为重点,其中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时,专供公共英语,以二级英语作为最低等级,在毕业之前需要通过国家的四级考试。在三年级和四年级时将专业英语作为重点,利用外文的阅读等方式开展外语的学习。计算机要将基础课程作为根本,不断将计算机技能提升。此外,还要组织或创设不同类型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等学术型活动,以此来将学术的氛围活跃起来,还能够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引导与鼓励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社会调查与社团的活动当中,同时让学生对不同类型的问题活动积极参与,将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4课程体系的分析

所谓的课程体系所指的就是,对培养专业目标的实现,是创建学生主要知识构架的核心阶段。按照对学科基础的强化,对专业口径方面的扩大,对培养人才适应性、前瞻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原则的增强,需要在几个方面将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针对性的构建。其中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分为: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公共基础的课程主要包含:计算机、外语、物理以及数学等。专业的课程主要包含两大类别,其一是对选修课程的指定,包含: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以及免疫学等;其二是任意形式的选修课,主要包含:化工原理、生物统计学、生物物理学、蛋白质化学、分子遗传学等。具体是想要将学生的学术视野拓宽,将学生知识面开拓,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拥有较为巨大的创新发展空间。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