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十篇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十篇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2:30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篇1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7-335-02

广州市某区自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来,根据《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工作内容》,将社区卫生服务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民心工程来抓,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光荣称号。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只有根据形式的发展不断调整,才能保持与时俱进和可持续发展。

1该区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和挑战

1.1医疗卫生资源供需总量接近饱和

医疗床位供需比为0.87(供需比值在0.85-1.15之间为基本平衡),执业医师供需比1.09(≥1.15为过剩)。住院病床平均使用率84.95%(高于全市平均病床使用率79.9%),说明该区医疗资源供给总量接近饱和。

1.2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

区属综合医院与多所部属、省属、市属、部队医院共存于西部,而东部地区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发展缓慢。优质医疗资源过于集中在大医院,区属医疗机构资源短缺,服务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大量可在区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的患者流向大医院。

1.3专科医疗资源不足

中医、妇幼、精神、老年护理、康复等专科医疗资源数量与居民需求存在明显差距,其中儿童、老年护理、精神病康复亟待起步;中医医疗资源排在全市各区之后。

1.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该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28.29%,主要死因前三位为循环系统疾病(232.6/10万)、肿瘤(180.0/10万)和呼吸系统疾病(136.2/10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1.5性传播疾病管理缺失,艾滋病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无专门的性病防治管理机构,卫生部门对区内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特点和发展趋势缺乏了解,难以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目前主要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被动接受各部门报告艾滋病病例,然后再派员随访,工作难度大,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1.6由综合性医疗服务向社区卫生服务转型后,原有医疗资源有待重新整合。

该区近年引进了一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以前多为外省市三甲医院的技术骨干,转型后如何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技术专长,是管理部门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转型也造成了部分医疗设备的闲置,如何将这些设备充分利用,也应当予以重视。

2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的思考

制约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政策性因素,如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偿机制不到位、双向转诊不均衡、卫生资源分布不平衡等,必须由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统一规划,在此不做详细阐述。本文仅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模式做以下思考:

2.1进一步完善网点布局,将网格化管理模式引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2.1.1网格化管理是处理当前复杂管理事务的一种新兴管理模式,国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有关领域相继开展了网格化管理试点实践[1]。现代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是以街道、社区为基础,在管理辖区内,以3~4个居委会为基准划分单元网格,建立社区卫生网格化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市、区行政部门和卫生专业指导站(所)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级联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2]。2.1.2该区以行政街、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每1―1.5万常住人口为一个网格单元,按照社区卫生的服务半径、服务人口、服务功能,设置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分布全区的全科医生工作室,在全区逐步推行社区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建立以全科医生为主的社区责任医师服务团队。每个团队设1名团队长、2名全科医生、2名全科护士、2名公卫医生(其中1名为妇幼保健医师)。区卫生局组建社区卫生服务科,实现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和服务质量的直接监管。

2.2在社区卫生服务全面铺开的网格化管理基础上,走专科化路线,全力打造精品亮点。

由于资源配置的原因,与三甲医院相比,区属二甲医院很多方面处于劣势。有鉴于此,不妨将目光由面聚焦到点,可以发现一方面该区专科院所较少,广大居民对于相关医疗服务的需求迫切。另一方面,该区近年引进了一批专家型技术人才,在医疗卫生工作重点向社区卫生服务转移的大方向下,建立有特色的精品专科,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人才的技术专长。根据区属卫生系统资金相对不足的实际,专科院所的建设应以小而精为切入点,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设立专科院所。

2.2.1建立皮肤病性病防治所。

一来皮肤病、性病治疗以药物、物理治疗为主。医疗硬件投入少,见效快。二来皮肤病、性病多数病情较轻,无生命危险,治疗效果好。三则便于对性病艾滋病患者进行管理和开展咨询检测工作。四则可以转变性别艾滋病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可将区皮肤病性病防治所作为全区艾滋病医疗管理机构,既可以主动发现艾滋病患者,同时又可以动员社区力量开展相关工作,最终达到艾滋病管理科学高效的目的。无论从经济、社会两方面来看,建立区皮肤病性病防治所,都可收到良好效益。

2.2.2探讨建立精神卫生康复指导所的可行性。

根据2011广东省和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要点,推进重性精神疾病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康复模式。该区作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示范区,建立精神卫生康复指导所,有利于对社区基层精防医生统一培训和督导检查,切实落实社区随访管理治疗,开展精神卫生健康教育,最终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2.2.3建立慢性病防治所,实现慢性病专科专管。

慢性病防治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重要职能。成立慢性病防治所一方面可充分发挥区属医院相关学科技术骨干的业务专长,另一方面可实现慢性病的专科专管。将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解决的病例转至专科医院就诊或由专科医院派出专家上门诊治,同时由慢性病防治所负责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慢性病防治工作进行管理、考核和评价,达到慢性病防治的层次化管理。

2.2.4建立社区康复中心。大型综合医院的业务偏重于临床治疗,群众对于社区康复的需求迫切。建立康复医疗中心,既为群众提供社区康复和临终关怀服务,同时还可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专业的康复医疗指导。

目前,各社区网格的管理多集中于该区卫生局社区管理科一点,管理部门负担过重。如能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功能建立专科院所,在打造医疗亮点的同时,将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内容分解给各专科院所,实行专科专管,由专科院所督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卫生局管理专科院所,则可实现由平面化向立体化管理的飞跃。

参考文献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篇2

二00九年,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市政府及卫生部等部委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文件精神,坚持深化改革、突出重点,探索创新、大胆尝试,进一步健全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强化人员培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督导监管,扎实推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又好又快地发展。

2、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稳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构建合理、高效和功能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一是根据辖区人口总量和居民健康需求,结合区域卫生规划,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二是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的原则,又好又快地推进健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三是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建设,强化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3、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强化综合、连续、主动服务的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二是合理调整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的职能,将适宜在社区开展的预防保健逐步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三是进一步强化综合、连续、主动服务的能力,调整和改进服务方式,重点做好辖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和残疾人的服务。

4、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提高主要慢病的防治效果。一是进一步健全辖区人群健康档案,收集居民的健康信息,掌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慢病防治服务;二是结合糖尿病、高血压两项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认真开展辖区人群糖尿病、高血压疾病筛查,并做好确诊病例的规范化管理;三是建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评价指标和方法,客观、真实评价慢病防治效果。

5、加强社区卫生队伍建设,强化医护人员岗位培训,推行技术支持,提高人员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升服务水平。一是继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重点做好全科医师、社区公共卫生医师和社区护士的岗位培训工作;二是制定相关政策,组织和鼓励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等机构技术人员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三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进入大医院进修学习制度,有计划地选派医护人员进入大医院进修学习;四是开展社区卫生管理能力培训,增强社区卫生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6、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开展以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设施和基础管理达标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活动,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二是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引导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三是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定期开展评估评价,促进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四是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统计制度,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面、真实反映和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

7、拓展思路,探索尝试,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和服务方式。一是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运行管理模式,选择基础

条件较好的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行试点;二是有步骤、稳妥地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招标采购、统一配送试点;三是开展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政策研究,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试点;四是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果,尝试建立并逐步推进团队式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五是结合城市惠民医疗工程的实施,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试点并逐步全面推开。

8、继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创建活动,巩固创建活动的效果。一是根据省卫生厅统一部署,扎实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创建活动;二是按照有关评审标准,对已经获得示范称号的中心站进行复核评估,促进巩固和提高创建效果。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篇3

这里召开全区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动员会议,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争创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目标任务。认为召开此次会议是十分必要的这对于全区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就创建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社区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基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优化卫生服务结构的迫切要求,是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区卫生等各有关部门围绕创建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的目标任务,做了大量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有了较快发展。

一是覆盖全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从年以来,我区先后建成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面80%以上,今年新设置的墟沟海棠、板桥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积极创建中。

二是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之前扎实的工作基础上,从年起,又以开展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人、财、物的投入,在完善“六位一体”功能的同时,大力拓展和延伸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

三是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初步建成,区政府按照创建职能分工,分别与各相关部门签定目标责任书,在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争创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的过程中,卫生部门牵头落实,各乡、街道和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

虽然,区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各有关部门作出了大量的努力,使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网络及服务人口覆盖面受拆迁影响有所下降;社区卫生经费保障尚未形成稳定的投资机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供试点还暂未开展;为社区居民优惠减免医疗费用,提供惠民医疗政策未能真正落到实处。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采取得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今年,是党的大召开之年,也是市实现跨越发展的突破之年。元旦期间,总理亲临市尉问考察,对加快市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市干群的斗志和精神。前不久,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加快市的建设和发展问题,明确表示要举全省之力振兴市,并在干部配备和人才引进、资金投入、资源配置、项目布局上给予政策倾斜。市委、市政府根据温总理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奔小康、重振市”的总目标,加快建设国际性海滨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山海相拥知名旅游城市。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以建设国际化海滨城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对放开放汇集发展要素,对内改革培植内生机制,突出抓好城市建设、经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明确了把区建设成为苏北经济发展的先导区、城市建设的示范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样板区,争做苏北第一区的发展规划。

社区卫生服务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关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决定,把加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重要内容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并对新时期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总而言之,党中央国务院对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对市发展的大力支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东移,都给区的跨越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也必将为我区今后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带来大好机遇。因此,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

二、理清思路,突发重点,扎实推进创建工作的各项任务

今年是实施“五”规划的第二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目标,着力建设覆盖全区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各部门要根据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总体规划,落实相应措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卫生资源向社区倾斜,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其他具有社区物色专业服务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明确社区卫生机构服务职能,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为非营利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改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条件,相关部门要将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局纳入城市规划,统筹安排,在新建或建居民住宅区时,按规划标准在公共服务设施中预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并无偿提供给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使用。积极开展惠民卫生服务,坚持资源共享、布局合理、方便就医的原则,选择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定点惠民医疗机构,开设惠民门诊、惠民病区,对符合条件的居民提供优惠卫生服务。

(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依法实行准入制度,按照有关法规规章,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开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符合设置规划,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申报、审批、注册登记等手续,严禁不符合资质要求的单位和个人在社区开展医疗卫生技术活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明确社区卫生服务范围和内容,健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督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依法执业,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预防服务差错和事故,确保服务安全,将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建立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按照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的要求,引导和组织大中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努力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三)、创新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属于事业单位,要根据事业单位改革原则,按照服务工作需要和精干、效能的要求,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办法。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行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方法,加强和改善工资总额管理。改革财务核算办法,积极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运行管理机制,有条件的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改革药品采供方式,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供,保证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改革人才培训模式,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继续教育,加强全科医师、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引导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社区工作,实行城市卫技人员晋升主治或副主任医师前到社区服务一年的规定,鼓励业务水平高、身体状况较好的退休卫生专业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四)、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经济政策。落实政府投入责任,政府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建立稳定的经费筹措机制,财政部门要安排经费支持社区卫生设施建设、设备配套和人员培训,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城市常住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10元的标准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建立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管理办法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引导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实行积极的社区卫生服务价格政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应符合《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格管理,执行市级价格主管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服务项目价格标准。

三、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努力为创建工作提供良好环境

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肩负着保障群众身心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只有在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密切配合上下功夫,才能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根本好转,更好地满足群众需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贯彻区委、区政府“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强势推进“四新工程”总体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区上下要充分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真正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将工作细化、实化、具体化,层层分解、逐级落实,全面纳入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确保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共同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卫生部门负责制订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加强行业监督管理,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编制部门牵头研究制订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的意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民政部门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规划,落实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医疗救助制度。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的财政补助政策,将社区卫生服务补助纳入财政预算。人事部门负责制订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聘用办法和吸引优秀人才进社区的有关政策。劳动保障部门负责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有关政策。建设规划部门负责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将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纳入城市规划。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指导和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质量的监督管理。价格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费和药品价格的监督管理。

社区卫生事业不仅是卫生部门的事业,更是全社会的事业。各单位、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对于维护居民健康、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要树立大局意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建立起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推进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的强大合力。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全局、全部门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研究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切实解决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困难,为社区卫生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篇4

一、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含中医)、保舰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保障。社区卫生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将预防保健和康复工作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改革的必然趋势。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将广大居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有利于现有卫生资源的调整和合理配置,有利于新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迫切需求。社区卫生服务既保证基本医疗,又降低成本,符合“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长久稳定运行,起重要的支撑作用。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是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德政民心工程,是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路、目标、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紧紧围绕为社区全体居民健康服务这个中心,在区域卫生规划指导下,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实施卫生机构优化重组,拓展服务领域,改变服务模式,构建各级政府组织领导、有关部门协调支持、卫生部门实施管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

年为试点阶段,条块结合开展试点。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可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探索在所在街道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试点;街道医院和厂矿职工医院可探索转轨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力争在年内建成2-3个示范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年为试点推广阶段,在城区全面推行社区卫生服务,部分城镇也要建立起社区卫生服务的框架;年-年,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求,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经济有效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以预防、保舰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六位一体”为主要内容,要围绕社区卫生诊断;健康教育;传染并地方并寄生虫病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精神卫生;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社区医疗;社区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任务开展为促进健康所需要的各项服务。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应遵循以下原则: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多方筹资,公有制为主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坚持区域卫生规划为指导,引入竞争机制,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做到低成本、广覆盖、高效益,方便群众;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综合服务;坚持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发展相结合,保证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点带面,逐步完善。

三、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应遵循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依托现有基层卫生机构,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其它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上级医疗卫生机构为指导,并与上级医疗机构实行双向转诊,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使各项基本卫生服务得到有机融合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根据《市区域卫生规划》进行合理布局,统一规划,科学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以覆盖3至5万人口的范围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下设适量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区域的补充,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人口一般为0.7至1.5万人左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由基层医院(卫生院)或其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组而成,城区内二、三级医院及其他具备法定资格的医疗机构也可利用其房屋、设备和现有的卫生技术人员等参与竞争,成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坚决防止盲目设置新的医疗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医务人员与居民的配比要按有关要求合理配置。主要由全科医师、护士、公共卫生人员及有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队伍的建立应立足于现有卫生人员的再教育和在职培训,要逐步开展系统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师的工作。有关部门要制定政策,吸引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实用、优质的服务。

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

卫生行政部门是社区卫生服务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审批、组织、指导、监督、管理和评价工作。

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必须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申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标准、基本服务规范和管理办法,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卫生服务人员执业资格管理,规范服务行为,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树立严格要求、严密组织和严谨态度的良好作风。要依法严格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执业行为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系统。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计划、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管理。

五、社区卫生服务的配套政策

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积极完善有关配套政策,支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合理负担。教育、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消费意识,增加健康投入。

计划部门要将社区卫生卫生服务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财政和卫生部门要调整卫生经费的支出结构,按社区卫生服务人口安排社区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所需工作经费。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基础上,适当安排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及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备更新等方面的启动经费和人才培养、健康教育经费。按国家规定安排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卫生人员的医疗保险费。

物价部门要规范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的名称、服务内容,合理制定社区卫生服务收费标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劳动保障部门要把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把符合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中型医院就诊时可实行不同的医药费自付比例,引导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治一般常见并多发病和慢性病,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形成有效的双向转诊机制。

民政部门要将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指导各地进行社区建设和开展社区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把支持开展社区服务工作作为考核和表彰模范街道、居委会和社区服务中心(站)的条件。

人事部门要支持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在职称评定上给予政策照顾。

建设部门在扩建、改建城市居民居住区时,要把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纳入建设规划。现有居民区按人口密度和医疗机构布局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解决。

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计生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指导。

六、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对我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大调整,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必须加强领导,精密组织实施。

各级政府要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并作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统筹规划、组织实施。成立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县区要成立相应的协调组织,切实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

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派出机构,对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全体居民健康水平负有重要责任。要积极协调辖区各方力量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支持和帮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必要的业务用房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篇5

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健康文明素质、提高居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抓紧抓实的工作内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2021社区卫生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1一、世界卫生日为全面加强社区卫生管理工作,促进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加强对全辖区各居民组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做好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的工作。

同时,积极组织义务清扫队伍开展大扫除活动。防止出现管理松懈,卫生状况滑波等现象,进一步巩固、发展和提高创建成果。

2、在全辖区各单位开展创建“卫生单位”活动,推动各行各业爱国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

树立典型,推广经验,营造整洁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

二、加大除害防病工作力度,努力扩大“四害”防治覆盖面,有效降低全辖区“四害”密度

1、组织开展全辖区除四害统一行动。

动员全社会参与,组织开展春、秋除“四害”行动以及夏季除害、秋季灭蚊、冬季灭蝇灭蟑周等专项行动,全面控制“四害”孳生、活动的高峰季节。同时,加大公共场所的消杀力度,组织义务消杀队伍定期做好道路绿化带、预留地、待建地等日常除“四害”工作,严格控制“四害”密度,防止病媒生物传染疾病在我辖区的发生和流行。

2、积极开展“四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努力从源头上解决蚊虫孳生问题。

根据上级的要求,在全辖区认真开展“四害”防治设施建设的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

三、抓好辖区的卫生整治工作

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确保门前环境卫生。社区与辖区内临街的单位、门店、住户签订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责任书,并建立了管理台帐;协管员每天对辖区内责任单位、门店、住户履行门前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制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对在检查中发现影响市容市貌的违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劝阻和制止,责令责任单位、门店、住户整改,对不及时整改的及时报告执法大队;积极配合执法大队查处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违法。

四、广泛开展社区卫生宣传教育活动,致力提高居民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采取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模式,通过设立爱国卫生宣传专栏、派发宣传资料、刊登宣传专版,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完善和丰富爱国卫生内容,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信息,提供咨询等服务;组织人员在各个小区派发健康教育资料,确保健康教育资料发放到每家每户,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卫生行为。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2一、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健教工作网络

今年我们将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明确健康教导员的工作职责,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市、区、街道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健教员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论水平;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基础工作,定期召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会议,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等为一体的社区卫生体系。

二、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门诊健康教育:医生应有针对性开展候诊教育与随诊教育。

2、健康处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至少一种健康教育处方,有针对性地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开展健康教育2—3次。

3、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针对辖区内的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点保健人群等不同人群,结合公共卫生服务,对辖区各居委会进行经常性指导。

配合各种宣传日,深入开展咨询和宣传,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开展不同形式的预防控制艾滋病、结核、狂犬病等重大传染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同时广泛普及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卫生科普知识,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计划全年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活动不少于9期,张贴相关宣传栏不少于12期,举行培训讲座不少于12期,内容富有铎对性、时限性、灵活性、覆盖性和普及性。

结合实际,制定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预案与实施计划,对公众开展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增强公众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4、加强反吸烟宣教活动。

积极开展吸烟危害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的宣传。积极参与创建无烟医院,医院有禁烟制度,医疗场所有禁烟标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3在过去的20__世界卫生日里我社区卫生工作,以营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为目标,发动组织居民群众和社区多方力量,在社区内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整治环境,消除“四害”,清理乱张贴,加强环保工作,创建绿色社区,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文明意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巩固所取得的成绩,落实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社区制定了20__年社区卫生各项工作计划如下:

一、全面加强社区卫生长效管理,促进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加强对社区居民小区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组织发动广大群众做好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的工作。

持之以恒的开展周末卫生劳动活动,集中清理乱堆放和清除卫生死角,通过街道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周末卫生劳动带动辖区单位、群众共同参与创建国家文明卫生城区工作中来。

2、继续开展整治乱张贴、非法小广告“牛皮癣”活动,采取包干包段和集中行动的方法,对辖区内所有楼院、小街巷等处的乱张贴进行清理整治。

建立长效机制,要求社区保洁员在保洁时,发现一处清除一处,并定期检查。加强宣传,鼓励居民向社区等。努力为广大居民群众营造一个文明整洁的生活环境,将“治癣”工作推向深入。

3、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4月份是全国第爱国卫生月,社区将积极配合巩固各项创卫成果、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卫生意识,组织全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预防各类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搞好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卫生大清扫和除“四害”活动,防止虫媒传播疾病,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

4、加大除害防病工作力度,努力扩大“四害”防治覆盖面,有效降低全辖区“四害”密度。

组织开展全辖区除四害统一行动。动员全社会参与,组织开展春、秋除“四害”行动以及夏季除害、秋季灭蚊、冬季灭蝇灭蟑周等专项行动,全面控制“四害”孳生、活动的高峰季节。同时,加大公共场所的消杀力度,组织义务消杀队伍定期做好道路绿化带、预留地、待建地等日常除“四害”工作,严格控制“四害”密度,防止病媒生物传染疾病在我辖区的发生和流行。

5、广泛开展社区卫生宣传教育活动,致力提高居民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采取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模式,通过设立爱国卫生宣传专栏、派发宣传资料、刊登宣传专版,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

完善和丰富爱国卫生内容,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信息,提供咨询等服务;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卫生行为。

二、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绿色环保社区”的创建是一项为辖区居民创造舒适人居环境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具体事务性工作,需要辖区单位、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需要全体社区成员的共同维护。为此社区将积极配合区、街环保、卫生加强对辖区单位环境保护工作的检查和督促。为引导广大社区居民的'文明生活方式,社区将组织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活动。倡议广大的社区居民使用环保、无公害的产品,选择绿色的生活方式,自觉控制生活中的垃圾、噪声、污水、油烟的排放。

三、大力开展社区绿化工作

社区绿化工作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社区将重视抓好社区绿化工作。发动社区居民共同对社区内树木、花草进行细心的管理,不断提升创建“绿色社区”工作的水平。

总之20__年,我社区环境卫生工作要积极做好爱国卫生工作,不断提高卫生水平。社区干部和居民群众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确保全年环境卫生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4我中心将根据市卫生局要求,结合辖区居民的需求和本中心的工作实际,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重点工作如下:

一、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品牌意识。

1、积极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

2、做好示范中心的创建工作,响应政府医改的号召,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3、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对于《规范》内的9个类别,严格按照要求规范管理。

二、贯彻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方针政策

贯彻落实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方针政策,吃透上级下达的每一份文件精神,认真规划实施。继续加强妇幼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促进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各项措施。

三、完善组织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今年将继续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重点做好60岁以上老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的建档工作。已建立的健康档案通过规范化管理,发挥健康档案的实质性作用。在更新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建档覆盖率计划达到80%。同时加强对慢性病老人进行健康管理。积极探索实行“首诊在中心、大病去医院、双向转诊、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

四、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水平

1、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未经培训的人员继续参加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和各项社区卫生服务技能培训。

2、继续开展全科团队培训工作,坚持每周四下午组织中心人员学习有关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方面的新理念和新技能。

五、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功能

(一)、认真落实预防保健制度

1、掌握辖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认真制定社区健康促进规划及实施计划,在街道办事处的积极配合下,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健康教育讲座,根据“卫生宣传日”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确定宣传主题,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

2、社区常住人口的预防保健主要指标处于良好水平。

(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2)、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

(3)、孕产妇保健管理率逐年上升;

(4)、35岁以上患者首诊测血压比例不低于90%;

(5)、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不低于85%,并建立专项健康管理档案。

(二)、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1、全科医生熟练掌握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知识,正确处理社区常见健康问题。

2、及时提供家庭出诊、家庭访视等家庭卫生服务。

对特殊人群实行动态服务。

3、继续开展中成药、针灸、推拿、火罐、敷帖、刮痧、熏洗、穴位注射中医药服务。

(三)、提高康复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1、继续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指导、避孕药具发放和咨询点服务。

帮助重点对象落实避孕措施,开展避孕知识宣教,提高群众对避孕节育措施知晓率。

2、充分利用康复站资源,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康复病人做康复锻炼。

(四)、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

1、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时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2、认真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艾滋病和结核病的防治工作。

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甲流等其他传染病的防治宣传。

3、完善院感管理制度,加强消毒处理和质量监控等工作严格执行《医用垃圾处理办法》,医用废物处理率100%。

六、严格社区卫生服务监督管理

1、定期迎接卫生行政部门对中心的监督检查,并认真整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2、认真接受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进行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培训和医德教育。

3、认真研究防范和处理医疗事故的预案,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事故防范。

七、开展健康管理工作

随着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不断上升,医疗费用不堪重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实现战略前移,动员由医院诊治的病人康复后回到社区,对其的整体健康和疾病进行有效的管理,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

新的一年,我们将尝试启动健康管理工作,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计划运作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试点工作,组织本院举办防病治病知识讲座,同时,以展板等形式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以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慢性病、知识分子等高危人群为重点宣教人群。旨在提升辖区人群的总体健康水平。

社区卫生工作计划5讲卫生、讲文明、爱护自己的家园一直称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一点也没有错,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卫生做好了,就禁止了“病从口入”。然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了保障的时候,就解决了“看病难,吃药贵”这一难题。所以作为社区的管理人员,做好居民的卫生工作,新年度社区卫生工作计划必不可少。

居民社区工作计划的制定的主要目的使城市居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行动计划(20--—20--年)》,结合《广元市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社区卫生工作计划有以下六点: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构建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为体系为内容,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及内涵建设项目为重点,以完善服务功能和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使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明显提高。

二、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强化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责任;二是坚持转变职能,完善内涵建设,创新运行机制,提高效能,稳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三是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健康促进,努力满足居民日益增长健康需求。

三、目标

1.进一步完善、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本年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观念转变到位;

3.充分发挥好“六位一体”的功能,强化社区卫生内涵建设和能力建设;

4.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卫生服务覆盖面,本年度在条件成熟的片区力争新建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5.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增设服务内容,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使本年度城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服务利用率和服务满意率分别达到85%、75%的80%以上。

四、主要工作

1.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有效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严格机构准入,完成09年2—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任务。

2.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和高质量的居民健康档案,配备必要的基本设备,充实“六位一体”服务功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专业技术、社区适宜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培训,积极推广中医药服务,开展慢病防治、残疾人康复、健康教育等促进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使社区居民知晓率达到85%以上,享受服务在75%以上,逐步完善20--年民居民健康档案内容,新建健康档案达到10%以上。

3.转变观念,更新服务模式,主动开展上门服务、延伸服务、连续服务和临终关怀服务,实施好社区卫生服务的优惠政策,具体落实“五免两降”(免挂号费、免首诊费、免出诊费、免注射费、免健康咨询费,降低住院费和降低住院治疗费),开展爱心服务,推行家庭病房、家庭护理,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经济、优质、廉价的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医生每月下社区不少于15天,慢病管理上门服务每人每年不少于10次。

4.创新运行机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长效机制,深入社区、深入家庭,这次社区工作计划中要重点关注老年人、妇女、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提高慢病管理质量,开展好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

做好社区医疗首诊制和双向转诊制,全面落实公卫人员下沉,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的功能定位和职责分工,加强工作衔接和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帮扶指导和双向交流,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确保医疗安全。儿保建证、建卡率达100%,规划免疫接种率达95%,孕产妇管理率达80%、住院分娩率达95%、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并开展产后访视每孕产妇不少于三次。

5.加强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落实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岗位培训,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严格执行名额培训计划,安排好各培训人员,不则不扣地完成任务。

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积极探索可行的工资分配方案,建立社区医生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实行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和量化考核,其考核结果与个人奖惩挂钩,充分调动社区医生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效率优先、多劳多得、奖勤罚懒。严格社区卫生人才准入,实行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建立和完善辞聘制度,做到“办事养人、能进能出”。

6.加强监督和业务指导,推行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规范、压缩药品流通环节,降低药品成本,选择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的基本医疗药物,使居民享受社区基本的廉价服务,医疗设备严格实行政府采购。

7.继续加强社区卫生的宣传力度和与部门的协作,特别是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及部门间的联系,提高社区居民的知晓率;

加强信息报送,实行微机网络化管理,搭建社区信息平台,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接、信息共享的良好网络化,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确保社区卫生工作的全面落实。

五、工作步骤及要求

一是继续巩固20--年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成绩,打造社区卫生服务的亮点,突出各中心的特点,拓展服务功能,在服务观念上更新方式、方法,让社区居民更多更好地享受到社区卫生的服务。

二是加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宣传,积极开展便民服务、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为居民提供多种形势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增强居民的自我防病意识,加强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联系,充分利用居委会的力量扩大宣传面。

三是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增添档案新的内容。使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居民达100%,居民建档率达到85%以上,居民档案利用率达到75%以上,重点抓好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质量,杜绝“死档案”。

四是调整社区卫生服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充实社区卫生服务队伍,落实固定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配备公卫执业医师,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和《四川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以及《广元市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落实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编制审定,并将纳入编制内的全科医师、全科护士和公共卫生人员实行政府的财政预算,确保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的稳定。

五是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制度,推广应用卫生部制定的"17项适宜技术"规范;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乡镇卫生院的一体化管理;建立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建立上下贯通、左右联接、便捷高效的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共享信息平台、交流咨询平台和健康教育平台,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层级化和快速化,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效能。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在市政府城市社区卫生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服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安排,落实专人管理社区卫生工作,明确责任,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紧密协调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共同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区卫生局成立建专家组,负责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项目监测、评估等工作。

2.严格机制管理。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20--年年度目标任务,建立协调机构,定期与社区居委会进行工作协调和信息反馈,加强与居民的联系,及时了解居民对健康的需求;区卫生局将组织督导组,随时督察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中存在问题,确保社区卫生服务长效机制的建立

3.促进政策保障。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篇6

1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服务模式

1.12002年深圳市宝安区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2002年深圳市宝安区有92个站开展了计划免疫预防接种工作,接种对象32358人;有88个站开展了妇幼两个系统管理工作;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教育健康网络,共有健康教育宣传栏159个,每季度出版1期,共举办教育健康讲座526次,听课居民32463人次,印发健康教育资料20多万份,发放健康教育处方28万多张;自1999年起率先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筛查共50011人;系统管理的慢性病人4275人;开展居民体检215852人,已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40839户,共计119032人,其中暂住人口871918人;60岁以上老人建档13622人,其殊老人4796人;建档系统管理的慢性病人4275人;孕产妇系统管理5402人,0~3岁儿童系统管理12118人;残疾人专案管理714人;2002年全区社康诊疗129?郾5万人次(不包括医院周围站数字),约占全区总诊疗人次的25%左右;2001年9月开始,与计生部门共同开展“计卫联手、育医结合”试点工作,2003年7月对首批4个点授予“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点”牌匾,正式开展计生技术服务试点工作;全区100个社康站同时与残联合作举办的“残疾人社区康复站”,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

1.2全科服务模式仅就以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内容来看,宝安区的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了疾病预防、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特殊人群保健等内容,基本实现政府提倡的“六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与国外的全科医学服务模式相比(1),同样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的照顾。这种具有宝安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我们称之为全科模式。

2全科服务模式特点分析

深圳市宝安区的全科服务模式具有实现最佳卫生保健、实现最佳医疗服务、实现卫生服务公平和效率的显著特点(2)。

2.1实现最佳卫生保健(1)提供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与个人服务。深圳市宝安区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上能够保证绝大多数居民获得基本的、并且证明是经济有效的个人化服务,使现有的卫生经费能在现阶段获得最大的价值,满足居民的需要。(2)财政政策促进健康。目前,保安区各级政府、卫生局、医院已尽可能地采取行之有效的各种财政政策,用于奖励改善个人和社区居民健康的服务系统和服务提供者,提倡加强成本效益管理,鼓励将为个人卫生服务的公共和私人部分投资用于预防、急性病的有效治疗以及旨在维持高生命质量的慢性病的管理,并强调社区卫生服务的优质性、连续性、协调以及服务的可及性、可接受性、消费者的满意度等。(3)强调基层服务。在宝安区开展的社区服务内容中,基本上都是基层服务,包括保证实现基层服务的措施如提供足够的基础设施、建立健康档案、提供足够的医护人员等。(4)适当利用二级和三级医疗服务。在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社区个人需要专科性的医疗服务,一般由社区医生首诊后,由社区医生与当事人或其家属共同协商,在双方对所需的专科服务质量、可能的结果、可能发生的费用有所了解以后,由病人决定是否有必要看专科医生。

2.2实现最佳医疗服务(1)医疗服务更适应个人和社区。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提倡以人为中心,以健康为导向,以社区为基础,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体系紧密结合,促进个人和社区健康。实现这一目标主要依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特别是社区医生。他们既是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决策者、与个人和社区的交流者,又是管理者和社区卫生保健团队的成员。正是宝安区各级管理者的重视,加强对社区卫生人员的管理与培训,使他们提供的服务更适应于个人与社区的需要。(2)争取每个居民都有他们熟悉的家庭医生(或保健服务提供者),并为医生熟悉。深圳市宝安区通过契约式的服务、合作医疗、上门服务、健康咨询、建立健康档案、预约等多种形式,争取社区居民都有自己熟悉的家庭医生,社区医生通过各种服务形式熟悉社区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家庭和社区,这样,居民的大部分健康问题可以由社区医生负责处理,使医生、护士等社区团队人员与社区居民形成一种长期持久的信任关系。(3)对社区医疗保健人员进行培训,优质医疗服务。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宝安区在人才培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市卫生局举办了全科医学岗前培训学习班12期,共550人次参加;经卫生部同意,同中山医科大学合作,1999年举办两年制全科医学专业证书班,学员56人,现已毕业;举办了各种培训班,如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老年保健、社康站长、信息管理、电脑操作培训班等14期1180人次;举办各类专题讲座12次1260人次;并经常外出学习交流。

2.3实现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宝安区经济和社会生活出现勃勃生机。但随着这一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它与生俱来的内在自然性矛盾,也就是它的两重性,也在政治、经济、社会、医疗、卫生、生活等方面凸现出来,其中卫生服务的不公平性问题也日益突出。深圳市宝安区自1996年5月开始试点,1997年全面普及社区卫生服务,使社区内居民卫生资源的拥有量、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可获得性大大提高,实现了全区范围内基本卫生服务的相对公平。

2.4实现效率仅仅就经济效益而言(1999年),宝安社区卫生服务就有4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是固定资产投入少,如医院人均投入10?郾24万元,社康站投入2?郾06万元;第二是政府年投入经费少,如医院每年人均职工补助经费1?郾78万元,社康站补助0?郾37万元;第三是社康站服务收费低,医院次均门诊收费76?郾52元,社康站收费47?郾50元;第四是社康站职工人均盈利水平高,达到每年每人1615?郾6元,医院平均每一职工亏损6454元。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经济效益,宝安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更为重视社会效益,如为社区内所有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检查等活动,增进了居民的健康意识和水平。

3实施全科服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全科服务需要根据宝安区公明医院社康中心工作人员资料统计,几乎所有的医生都不是全科医学出身,所学专业非全科医学,少于10%的护士接受过社区护理学教育和训练。从人员总体情况来看,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全科服务需要。

3.2社区卫生服务的筹资机制不健全从宝安区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看,除了疾病诊断与治疗,其他的服务如社区内健康促进,老年保健,妇幼保健,慢病防治,卫生预防基本上是无偿服务,没有经济收入,一般又需要2~3人开展此方面的工作,所以,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负担过重,急需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

3.3社会医疗机构和医疗市场还需要整顿在社区卫生服务站附近,无牌无证私人诊所较多,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和社康站的医疗工作。

3.4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尚需要进一步调整(3)目前,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实施的“六大功能”在服务项目方面有一些重叠和交叉,应该在过去运作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分析、归类,重新组合,切实使社区全科服务落到实处,并保证服务质量。在以上服务项目调整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新的社区卫生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对社区服务站开展评估。

3.5病人与社区医生的关系尚需要加强目前,在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由于以上等原因,社区健康服务的提供并未取得绝大多数居民的充分信任,在现阶段如何在社区健康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之间建立一种健康依赖关系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

4全科服务模式发展建议

4.1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供切合实际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从管理角度来看,社区卫生服务站应针对居民的需求开展服务。要寻求切合实际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需要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和以卫生服务为基础的居民需求调查,并将以上调查的需求资料与国家和社区资料进行比较平衡,从而提出适宜的卫生服务标准,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4,5)。社区卫生服务筹资一要依靠政府给予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支持,如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职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大力发展合作医疗,将合作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结合起来;二是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筹资力度,探索包括契约式在内的多种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方法,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机制,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项目中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筹资机制。

4.2选用训练有素的社区医生,提高现有社区医生的素质国外全科医学的实践表明,一位训练有素的家庭医生可以适当地处理大多数人的大部分日常健康问题,作为首诊医生,有利于控制不必要的、过早的专科服务利用,使病人获得适宜的医疗保健服务。在宝安区现阶段,适宜的手段是提高现有医生的素质,加强培训和在职教育,并加强对社区医生的有效管理,特别是建立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现有人员素质的快速提高。

4.3积极宣传,加强居民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激励所有的居民选择自己的家庭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中,密切社康站工作人员与居民的关系非常重要,应该鼓励所有的居民都选择自己的家庭医生,并加强合作。起码每一个居民都应该知道其所居社区保健医生的姓名、联系方式。医生也应该知道居民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不论是居民本人,还是医生,从职业的需要出发,这种合作都需要财政刺激或契约要求来加以强化。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篇7

规范社区卫生服务,保障居民健康权益。

二、目的意义

贯彻落实《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要求,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执业行为,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障社区居民医疗卫生安全。

三、工作内容

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执业现状调查和综合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机构依法执业、医院感染和医疗废物管理、放射防护管理等。

(一)依法执业情况

1、机构资质情况:重点查处出租承包科室、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等行为。

2、人员资质情况:重点查处聘用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护士执业证书》以及未办理变更注册的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行为。

3、医疗广告情况:重点查处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擅自违法医疗广告及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篡改内容违法医疗广告的行为。

(二)医院感染和医疗废物管理情况:重点查处传染病疫情报告、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

(三)放射防护管理情况:重点查处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开展放射诊疗工作,未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未建立个人剂量监测档案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调研内容

1、许可审批情况:调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许可审批内容是否符合《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的规定。

2、实际设置情况: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用房面积、人员配备、仪器设备配置等是否符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

3、业务开展情况: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的主要业务工作开展情况。

四、工作步骤

(一)启动阶段(6月日-日)。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工作实际,确定专项行动的重点工作内容,制定专项整治方案,组织本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自查自纠。

(二)监督检查阶段(7月日-8月日)。单位根据实施方案要求,对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三)总结验收阶段(9月日-月日)。县卫生监督执法局将对各单位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督查情况通报全县。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群众基本的医疗保健任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真正使本次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篇8

社区卫生服务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卫生服务。近年来,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改善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障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赞誉。本文结合我院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实践体会,提出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因素及若干建议如下。

1 制约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客观因素

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应是做好系统服务、上门服务、家庭病床服务和双向转诊等方面的工作,真正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但在实践过程中,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受到以下几个客观因素的制约:第一,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当前我院的社区卫生工作人员5人,存在人员配备不足。层次及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他们仅为中专、大专学历,初、中级职称,高级职称医务人员尚缺,学历、职称层次较低,均是临床医疗人员转岗而来,缺乏社区卫生服务需要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六位一体”的综合医疗保健服务工作需要,这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人才现状大体一致。第二。缺乏政策制度的倾斜支持。包括政府投入少、补偿政策乏力、社区卫生服务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人才流动机制不健全、全科教育培训体制不完备、未完善切实可行的双向转诊制度等。第三,社区卫生服务匮乏特色。我院的社区卫生服务单一。没有走出医院的模式,仍局限于“坐堂行医”、“医疗为主”、“被动医疗”的服务模式,缺乏创新的特色服务,未能形成“以人为本”的新型医患关系,居民没有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得到更多的“健康照顾”,社区卫生服务站对居民缺乏吸引力。

2 发展社区卫生事业、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议

2.1 合理配置社区卫生人力资源 人才匮乏是制约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由于全科医学教育的滞后,我国目前缺乏经过正规全科医学教育的全科医师,现有卫生技术人员不能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因此。要建立并完善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体系。各级政府应该拨出培养专款,联合高校承担起全科医学教育和师资培养的责任,尽快培养出以全科医师为主体的包括公共卫生医师、护士以及其他人员在内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当前,要以在职教育为主,加强专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双向交流培训机制,采取集中脱产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办法,以培训全科医师和社区护士为重点,逐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专业队伍的综合素质、服务能力和岗位技能。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过程中,要注意配备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使其取长补短,发挥整体服务优势。在卫生资源的结构调整中,积极引导卫生富余人员中的高素质人才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岗分流,可以选拔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骨干或鼓励离退休医务人员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或允许在职医务人员兼职,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素质低、难以取得居民信任等问题。

2.2 积极探索特色服务模式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尽管在规模、资源上均无法与综合性大医院媲美,但如果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社区居民的需求,发展具有特色、专业水平较高、针对性较强的医疗服务,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积极强化“以人为本”。创新服务机制。形成新型的医患关系,推行以全科医学为主的家庭卫生保健制度,实行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制,将内、外、妇、儿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陪送患者住院和转诊,进行个体健康教育,指导防病保健和康复锻炼,设立社区责任医生,定时上门,主动服务,开设24h服务热线,随叫随到,推广家庭病床、家庭护理、电话咨询、生活指导、心理健康宣教等多种形式的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突出社区卫生以健康为宗旨的服务。

2.2.1 积极开展老年保健服务 我国现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医疗需求不断增加。随着单身、独居的老人不断增加,如何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时下人们关注的焦点。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管辖区内老年人提供低廉优质的预防保健和疾病治疗服务,让老人在家中安享晚年的“居家养老”新理念,正逐步取代过去收费昂贵的养老院养老的形式。因此,今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积极开展老年保健、老年护理、家庭病床、临终关怀等服务。大力推行老年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的发展。

2.2.2 推行家庭卫生服务 家庭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家庭卫生服务使传统卫生服务由被动式的“坐堂行医”变为主动式的“上门服务”。它包括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教育、家庭慢性疾病管理、家庭出诊、家庭治疗、家庭康复、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等多项内容。家庭卫生服务通过家庭治疗及上门随访等方式,针对具体家庭不同的疾病情况、个人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家庭经济情况等进行健康教育及保健知识咨询,对各种危害居民健康的问题进行干预和指导,效果更显著,也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因此,家庭卫生服务可以使健康教育实现由“面”向“点”的转换,极大地增强了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是实施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有效手段。慢性疾病患者长期受病痛折磨,人力物力支出大,其持续、规范的长周期治疗和护理特点,迫切需要更贴心的“上门”服务。如果说社区卫生服务使慢性疾病治疗与管理从大医院转移到社区,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及精神负担,那么,家庭卫生服务面向特殊病情或需要定期持续治疗患者,使慢性疾病治疗与管理进一步转移到家庭,是为患者治病、减负的继续深化,尤其对残疾、瘫痪患者等更具必要性。家庭卫生服务是社区慢性疾病治疗与管理服务必不可少的补充形式,是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延伸和深化。

2.3 争取政策制度的支持

2.3.1 全科医师功能定位的政策保证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合理的人才机制,人才流失问题不可忽视,由于基层卫生机构与公立大型医院相比工资待遇低,在社区很难找到高层次人才。要解决好全科医师的社会、学术地位,全科医师要有明确的功能定位,政府应完善配套的人才政策,提高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在编制、经费、培训等方面给以相应的政策保证。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宣传社区卫生服务理念,使大学毕业生充分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义,同时,对于志愿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技术人才,在职称和福利等方面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以吸引更多的人才到社区工作。还要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切合各地实际的全科医师技术职称评定系列制度,对从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职称评定,应该与二、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同等对待,全科医学的学术地位也应同其他学科一样受到尊重和评价,努力维护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待遇和社会地

位。

2.3.2 完善相关医疗保险配套措施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要完善相关医疗保险配套措施和报销制度。首先,扩大医保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支付范围。医保部门要把合格的社区卫生机构纳入支付范围,将社区首诊费用、急诊服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家庭病床、预防保健费用、社区康复等纳入参保范围。其次,完善收费和报销制度。为体现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的公益性,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性收费项目和标准,放宽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保险政策,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起付线和封顶线进行适当倾斜,并适当拉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型医院就诊费用标准和自付比例差距,使价格发挥弹性作用,引导病人合理分流。

2.3.3 实行社区卫生服务的支援制度 三级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可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业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及管理能力,缓解看病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完善三级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长效机制,能有效地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匮乏的问题。三级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是扶持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一种有效形式,是非常好的切入点。

2.3.4 设立家庭医生首诊制 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功能较为完备的国家,尽管卫生体制差别很大,但均不同程度地实行了家庭医生首诊制,以致大多数医院不开设门诊服务,只有急诊病人和家庭医生转诊的病人才能获得医院服务。

2.3.5 完善双向转诊制度 建立切实可行的双向转诊制度,已经成为连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医院的重要环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制定双向转诊的标准、制度和管理办法,完善规范的运作机制和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双向转诊工作,完善双向转诊的登记制,理顺转入、转出的运作程序,加强双向转诊信息沟通,确保转诊渠道的通畅。加强考核监督,做好转诊的效益分析,保证质量和效果,解决好转诊病人的后续治疗。

2.4 推进社区卫生信息化建设 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的目的是掌握本区居民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社区健康调查为根本,建立社区家庭和个人的健康档案,确定社区的医疗卫生问题。开展人群健康分类管理,以健康促进和行为干预为主要手段,开展重点疾病的预防,为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奠定基础。社区卫生机构还应积极开发应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软件,建立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电子健康档案、诊疗管理系统、饮食和运动处方、膳食结构分析管理系统等,提升传统社区卫生服务效率,扩展传统社区卫生服务功能,

2.5 发挥社区地理优势,缩短居民卫生服务时间成本 要想增加某些人口对卫生服务的利用,可以通过降低他们的时间成本来增加他们对卫生服务的利用,比如减少就诊往返时间,候诊时间等。社区医疗应该是最方便广大患者就医的场所,社区卫生应发挥其地理优势,使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减少就诊往返时间。区域卫生规划对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覆盖的居民人数有一定的标准,各地区应严格按标准审批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篇9

这次全市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促进社区卫生工作加快发展的措施,进一步健全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积极推进和谐黄石建设。市委、市政府对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一直非常重视。会前,振有书记亲自深入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对社区卫生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等一会,振有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社区卫生工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市上下务必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环节来抓,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得到较大发展,并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尤其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要给予充分肯定:一是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我市社区卫生工作从2000年开始起步,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建成6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4家,全面完成区域卫生规划中的设置目标;社区卫生覆盖城市居民比例达到95%以上。二是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渠道增加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投入。近年来,市财政投入110多万元,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业务用房、医疗设备等设施建设;并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积极促进各级政府增加投入,全市累计投入达560多万元,社区卫生服务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硬件上基本做到了“6个1”,即业务用房使用面积达到100平方米、有1台电脑、1台彩电、1台冰箱、1部电话和1套冷链包。同时,采取市场办法,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市已建成的6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民营主办的有14家,占23%,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竞争格局。三是社区卫生服务综合能力不断增强。我市社区卫生工作坚持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积极开展以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训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及一般常见病和多发病诊疗为主的系列服务,社区卫生的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2002年开始创建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以来,四个城区均通过验收,被评为全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黄石港区、西塞山区、铁山区还分别获得了湖北省中医药服务示范区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卫生系统同志们的智慧和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为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付出艰辛劳动、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卫生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还面临着一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是租赁业务用房,运行成本较高,部分机构卫生器械设备不足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二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专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全科医生比较缺乏,绝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高级职称的医生较少,不能完全满足服务需要。三是社区卫生服务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增强。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资源还较短缺,综合服务功能还不够完善,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任务还不能落实到位等。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不力、认识不足的原因。各城区、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城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全市上下尤其是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社区卫生机构建设,着力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推动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进一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我市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目标是:到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城市居民比例达到98%以上;社区居民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比例达到30%以上;以家庭为单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0%以上;社区内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等重点人群的管理率达到70%;辖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围绕便民利民,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布局,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关键是要优化布局,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低水平、广覆盖、高效率”的服务网络。一是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要坚持政府主导、便民利民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发展规划,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原则上按5—10万居住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1万人以上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来布点。对此,要逐区、逐个街道(办事处)明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规模和组建办法,既要确保覆盖到位,又要防止重复建设。二是要加大现有社区卫生资源的整合力度,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把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同利用盘活现有存量资源结合起来,切实加大对社区内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门诊部、卫生所等的重组或改造力度,力争能改建的不新建,能转型的不新增。从2007年起,只要没有突破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的机构数目,各区政府创办的一级医院都要进行整体转型或改造设置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打破部门和所有制界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形成多元化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格局。三是要严格标准和要求,严把社区卫生服务的准入关。在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时,必须严格执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管理。新设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建设,配备必要的合格设备和人才;对不具备条件、不符合标准、没有合格人才的坚决不允许准入,原来已建立的要限期整改;经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要依法取消执业资格。

(二)要围绕完善功能,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一是要明确发展方向,完善综合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是以城市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重点服务对象,为其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具有公益性质,不以营利为目的。这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特征,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强大生命力、深受群众欢迎的关键所在。因此,社区卫生服务要以“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为目标,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实施综合防治和群体性干预。要加强健康教育,落实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综合防控措施;发展妇幼保健、残疾人康复、老年人护理、寿终关怀等多项服务;积极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提供家庭病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综合服务,不断提高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二是要切实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队伍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要利用我市现有的卫生教育资源,加强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建设,通过采取脱产学习和在职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缺什么补什么,对已从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全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努力提高社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三是要实行对口支援,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技术扶持。要大力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向社区延伸,鼓励市内各大中型医院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在基层设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加强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技术协作,有计划安排高级技术人员到社区服务机构开展坐诊、带教、讲座等活动;要严格执行城区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医生晋升高级职称前,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1年以上的规定;同时,鼓励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离退休专家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不断提高社区卫生的服务水平。四是要转变服务模式,改进服务方法。社区卫生服务要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为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要主动深入社区、走入家庭、贴近群众、送服务上门;要积极开展居民健康调查,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全面掌握居民健康状况,实行健康分类、规范管理、跟踪服务。要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实行双向转诊。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进一步丰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从生命孕育到出生、成长直至寿终的“全程健康服务”,真正做到定期查访,及时解答,无病预防,有病随访,全程服务。

(三)要围绕增强活力,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机制创新。一是要探索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发展的补偿机制。市、区政府是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责任者,也是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运用市场手段,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向基层医疗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探索和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资金投入补偿机制。二是要健全医药管理机制。解决“看病贵”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要改变以药养医的现象。要积极推进医药分开试点工作,从2007年起,各城区要选择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医药分开试点工作,努力探索降低医药成本的新途径和方法。三是要建立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的促进机制。劳动保障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将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从2007年起,要结合我市实际,适当降低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住院起付标准和个人自付比例,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四是要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激励机制。要积极深化社区卫生服务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用人制度;要采取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按岗位、任务、业绩确定报酬,逐步拉开档次,形成健全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投入,抓好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有力保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整体部署,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我市已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社区卫生工作的领导。各区政府要把社区卫生作为卫生工作的重点,切实履行好职责,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经费安排使用等方面的统筹管理;要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对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解决。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动协调,相互配合。卫生部门要严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评估制度、考评机制和管理信息系统,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努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民政部门要负责将社区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建设规划,积极探索与社区卫生服务相适应的城市医疗救助办法,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的民主监督工作。教育、劳动、规划、人口和计生等其它部门要找准各自的位置,明确职责,通力配合,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加大投入,积极落实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各项政策。要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的要求,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重点是要建立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投入机制,制订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公共财政补助标准、社区卫生从业人员的培训费用补助政策,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发展经费。2007年起,市、区两级财政按服务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4元和2元的标准,安排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租房开展业务的,市政府将从2007年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投入10万元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租房补贴,各城区政府都要按照1:1的比例进行配套。对经批准设置的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同时,对城区新建或改建5000人以上的居民区,必须严格落实已出台的相关规定,配套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用房。

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的重点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和《蚌埠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蚌政[*]3号)的要求,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发展目标

到2011年,全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数达26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3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达100%;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健全,公益性得到充分体现,社区居民能在社区免费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价享受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目标。

三、实施计划

(一)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每万居民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3名社区护士的要求,全县今后5年将培训全科医师36人,社区护士36人,社区公卫医师及管理人员38人。

(二)基础设施建设。根据需要完成26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的建设或修缮工作。*年重点建设:

1、站下、黄桥北路、大营路、谷阳、孟庄、西圩六处社区卫生服务站;

2、城关镇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新设东菜市和老街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基础设备建设。根据卫生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基本标准》,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配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设备。

四、经费筹集与管理

(一)经费筹集。在中央财政自*年起对中部地区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人口每年人均3元的标准予以补助的基础上,省财政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人口每年人均5元的标准予以补助。市、县财政分别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人口每年人均2元、3元的标准安排社区卫生服务专项经费。

(二)经费使用原则。中央财政补助按照财政部等三部委《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财社[*)61号)执行,主要用于补助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根据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结果拨付。

省级财政投入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培训、房屋修缮和设备配置、开展相关试点以及考核奖励等补助。根据各县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每年任务完成及社区卫生服务财政投入情况确定经费补助数额;按照各县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的机构数量兑现房屋修缮和设备配置定额补助;对有条件开展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社区首诊制、收支两条线管理、药品统购统配零差率销售试点的地区给予专项补助。

市、县财政投入主要用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按成本收费补贴、特困病人的基本医疗费用减免,以及以奖代补等。

(三)经费管理。根据全县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编制*—2011年分年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房屋维修、设备配置、人员培训实施计划,报市卫生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审核批准。每年年初,市财政局会同市卫生局根据年度实施计划和一定标准安排补助经费,通过追加预算指标下达到县财政部门。省级补助资金分两期下拨,批复下达后拨付60%,剩余40%根据年底考核的实际情况拨付。中央补助资金按照中央实施方案执行。市级补助资金在年终按社区卫生机构服务人口实绩核拨。

社区卫生服务经费实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县财政部门实行专项管理、专项核算。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手续,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日志及可以证明其工作真实性的相关材料。要坚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充分发挥资金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努力实现规划目标。

五、保障措施

(一)政府负责,目标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各级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要妥善解决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用房,并加大投入,保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各级政府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负总责,并要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内容,实行年度考核,目标管理。

(二)依据规划,充分利用存量资源。按照县政府民生工程的要求,制订或修订县社区卫生发展规划。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充分利用存量资源、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原则;新建机构主要由一级医院、企事业单位的医疗机构转型、二级医院转型或延伸到社区主办,积极吸引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由政府主办。

(三)采取措施,解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问题。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列入社会基本建设规划,建设资金由市、县政府筹措解决。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租赁的业务用房,政府通过购买、分期以租代购等多种形式,五年内逐步实现政府无偿提供;对暂时无法由政府提供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其房屋租金政府要予以补偿。

(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障要与社区卫生服务紧密协作。凡经评审合格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须定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积极引导参保人员到社区就医,参保人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医,个人负担的比例、起付标准等,要比等级医院适当降低,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五)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贯彻执行中编办等印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将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列入公益性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实行“定编定岗、公开招聘、合同聘用、岗位管理、绩效考核”的人事管理制度,实行以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办法,3—5年内财政对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补助逐渐过渡为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