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十篇企业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十篇

企业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2:16

企业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篇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发展创新

当前的供应链信息技术管理模式主要以intranet为内部核心,以internet为外部核心的商务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防止外部侵害入侵,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科学性和高效性。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实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经营目标,需要通过科学的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测量和衡量。近些年来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供应链的管理以及运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和帮助,可以不断实现供应链之间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不断降低供应链成员日常运营和合作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减少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摩擦,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市场预测能力,降低运营链管理过程中的成本。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我国国内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企业的日常运营和发展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和依赖日益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开始转变,从过去的单纯财务部门及应用需求逐渐转变为企业级全面运用需求,从注重经济利益财务信息逐步扩大到关注企业的日常运营客户关系、内部管理以及供应商、供货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其次是当前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使得各大企业不断重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应用和发展,企业之间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不断实现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业务协同和合作。近些年来,我国一些发展较为全面的企业都纷纷意识到供应链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开始不断运用这种先进的理念进行日常运营和管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部分国际性跨国公司也开始认识到供应链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在中国市场运作中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最后,我国的相关学者开始不断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和学习,对供应链研究信息和知识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运作的情况,不断丰富研究成果。近些年来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但是在供应链信息化管理运营程度上与其他先进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我们必须精准地认识这一现实,采取多种方式不断缩小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注重学术界的内部交流,定期召开相关的研讨会,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的专业讨论,不断激发相关学者的学习热情。

1.2国外研究现状

不断提升信息的利用价值以及信息的共享程度是国外学者提出较早,并且研究较为全面的现代化主题,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当前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之间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尤其是对于供应链管理更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为了不断实现行业和企业之间的互补共存不断,扩大企业的生存空间,信息的利用以及资源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近些年来因特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开始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日本著名企业丰田汽车公司在其全球供应链语音过程中研制和创新的知识共享机制,供应链中的各个节点、各个企业可以对于其中的显性知识以及隐性资源进行一定的共享和互补,并且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功。国外对于供应链信息管理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分为供应链中的知识学习、供应链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知识吸收能力、供应链知识管理的实现、供应链之间信息和资源的共享等。在研究方法上大多采用实证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相互融合的方式,结合实际的具体案例不断分析理论意义。

2我国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

供应链管理理念是当代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力不断加剧背景下产生的各种竞争力和资源进行集成和互补,对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进行同步化、集成化的现代化管理模式,从而能够使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在实行外面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为客户争取最大程度的经营收益,是一种非常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本文的研究出发点在于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结合当前我国企业日常经营发展过程中供应链管理手段的现状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探索,就当前我国企业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相关的建议和分析,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对策,以便不断促进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2.1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各行各业的企业发展有了明显的突破和创新,但是部分企业在经营理念和经营手段的选择上过于陈旧和老套,不能正视供应链管理为其发展带来的积极意义和收益,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愿意与相关企业进行信息技术上的共享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不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小部分利益而去换取产业链的最大利益,企业之间缺乏存在的信任问题,总想最大限度地为自身企业规避风险,而不管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缺乏一定的合作意识和供应意识,因此使得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2.2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落后

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因此供应链管理理念在我国各个行业、各个企业之间的应用并不广泛,对于一些思想成就手段落后的老式企业,新型理念和管理手段的推行总是阻力重重。就以当前的物流条码技术推广过程为例,有一部分企业能够正视该项技术对于企业发展带来的便利和收益,但却有一部分企业认为如果不给商品印制条码,将会影响企业中自动扫描系统的设置和建立,而部分生产企业则认为物流企业不建立应用系统,而使得商品条码印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此外物流条码的不规范也给后期的配送和出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不断增加运营过程中的难度,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不断提高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损失。

2.3没有过多地利用网络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的互联网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却有一大部分企业并未在网页上开设相关的主页以及地址,并没有对当前广阔的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和使用,没有借助网络开展相关的商务活动、不断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综合实力。甚至有部分企业忽略自身的网站建设,网站的主页信息长期不更新,使网站有名无实,而对比美国等其他相关企业,我国企业的网络活跃程度远远不够。2.4各大企业电子商务进程缓慢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进展越来越迅速,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全球的电子商务正处于快速的上升时期,在世界经济总量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却并不成熟,部分企业信用较差,存在着拖欠资金、信息技术不配套、缺乏支付系统以及保障制度等问题,在电子商务的推行和应用过程中并不积极。

3关于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的前景展望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提升越来越迅速,对于供应链信息管理的研究也逐渐加大步伐,当前国内外各个研究学者纷纷开始对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案例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样化,对于供应链信息管理的现在以及未来发展有一定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学术讨论和学术研究过程中,单独对供应链信息管理进行研究和创新的组织却少之又少,而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并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企业供应链信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旧困惑着企业甚至于各个行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各行各业的相关学者要不断转变自身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向,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不断加强国际交流和探索,专门针对供应链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不断加强研究的专业化和专门化。各个行业、各个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也在不断转变经营理念,改变传统老旧的经营方式,不断提升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技术水平,将信息技术水平与供应链管理模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要学会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不断,在网络上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借助网络这一开放的市场进行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不断提升信息技术。而当前针对于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信息系统的研究,相关学者和研究者却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况,在选择研究问题以及研究方向上较为单一,并没有广泛深入地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一企业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深入,这是当前供应链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依旧困惑着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仍旧得不到处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除了相关的控制论以及统计学原理,还可以采纳其他的科学原理来对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信息化问题进行研究和建议,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根本上控制问题。在进行研究和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应用控制工程学的方法和相关理论,对信息失真、信息技术应用缓慢的问题进行分析,从本源上找出成因,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去消除困难。因此不管未来市场经济如何动荡,各行各业发展如何改变,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和创新路程上,科学信息技术的研究应当得到一定的关注和支持,必须要深入探讨和分析网络信息技术存在的各种问题得以解决,才能更好地促使供应链管理模式得到更加良好的发展。

4结语

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不断完善供应链的运营模式合理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网络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减少相关的成本投入,不断提升企业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李晓琳.基于物联网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1).

[2]关越.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信息协同管理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8.

[3]王宜慧.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a].中国烟草学会2015年度优秀论文汇编[C].中国烟草学会,2015.

企业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篇2

本文在对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之上,从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文献入手,从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环境信息披露的动因、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绩效、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等方面,按照文献发展脉络和逻辑关系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一个梳理,认为从企业价值的角度来研究环境信息披露动因的具有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关键词】

环境信息披露;企业价值;相关性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在环境会计方面国外研究起步较早。国外环境会计研究是以比蒙斯的《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F.a.Beams,1971)、马林的《污染的会计问题》(J.t.marlin,1973)这两篇文章为标志而展开的,始于20世纪70年代(朱学义,1999)。此后关于环境会计的各项研究开始逐步深入。国内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环境成本管理、环境信息披露和碳排放权交易会计等。其中,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集中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及模式、影响环境信息披露的因素等。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作为我国学者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中一个重要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一)国外研究现状1、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模式国外学者对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始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模式。毕马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跨国企业中,大多数企业都会通过年报或者单独的环境报告这两种形式披露环境信息。moneva和Llena(1996)对西班牙1992年47家工业企业披露的信息进行了分析,其中33家公司披露了环境相关信息,在这70%的披露公司中只有13%将环境信息货币化。四年之后,他们做了相同研究,发现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比例逐年增加,但是将环境信息货币化的公司依然很少。同年,JerryG.Kreuze和Galee.newell较为完整的把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进行了整理。他们认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应包括以下内容:与本企业有关环境法规的简介;与环境事故有关的详细信息及相关保险赔偿;企业现在或未来可能预到的环境义务以及履行这些环境义务所需付出的成本;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政策;企业已经在环保方面获得奖励。m.ali.Fekrat、Cariainclan(1996)将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归纳为会计及财务信息、环境诉讼信息、环境污染信息及其他信息。2、关于环境信息披露动因在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研究之后,有部分学着开始研究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动因。peattie(1992)研究认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动机来自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机构、消费者和舆论媒体的压力。在此基础上,Grayetal.(1996)认为法律法规、会计责任、环保机构的压力等外部因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企业想要维持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是企业进行环境披露的内部动因。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外部动因可以被称为合法性动因。合法性动因指的是企业希望外界认为其各项经营活动都是合法有效的,以减轻企业压力(patten,2000)。ChowandwongBoren(1987)以墨西哥上市公司为样本得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性而产生的成本,规模越大的公司越有意愿去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管理者为了满足股东对其责任履行情况的了解需求而披露环境信息(Ullmann,1985;Roberts,1992)。DeeganBlomquist(2006)也有相同的观点。Hossainetal.(1995)、FlorenceDepoers(2000)分别以新西兰和法国上市公司为样本都得相同结论。meek、GaryK、etal.(1995)对美国、英国和欧洲的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除了公司规模,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等也是影响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因素。3、关于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随后,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与财务绩效、企业价值间关系的研究逐渐增多。Belkaoui在1976年就开始研究环境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发现披露污染控制费用的公司,股票市场反应较好。但是有学者却通过研究得出相反结论,如murray(2006)在对英国公司进行研究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与股票收益之间并没有相关性。al-tuwaijri,Christensen和Hughes(2004)研究发现财务绩效越好的企业披露企业环境信息的越多。

(二)国内研究现状1、关于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模式在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及模式方面,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倾向于在年报中依据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披露环境信息,且披露方式多样化(唐洋、李雨薇、李露,2011);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主要包括环境绩效及环境信息对企业的财务影响(孟凡利,1999);环境信息披露的制度是指资本市场上的有关当事人在证券发行、上市和交易等一系列过程中,依照法律、法规、证券主管部门管理规章及证券交易所等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以一定方式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公开与公司有关的环境信息而形成的一整套行为规范和活动准则,同时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颁布和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毕茜、彭珏、左永彦,2012);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会使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比例逐年提高,质量也有所提升,但是披露内容却并不规范统一,对重污染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审计也需要进一步进行规定(姚晖,田甜,周旬月,等,2014);尚会君、刘长翠、耿建新(2007)对我国重污染行业的127家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和个案研究,研究也表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方面不容乐观,周洁、王建明(2007)对上海市上市公司进行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重污染行业倾向于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以表明态度,消除企业的负面信息(雷松松、程玉坤、冯亮明,2013);但是重污染行业披露环境信息也面临很多的问题,如法规体系不完善、信息披露的行业差异显著、已披露的环境信息实用性不高、披露的环境信息可信度不高等(封海燕、王瑜,2012);我国的上市公司应借鉴国外环境信息披露的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体系。2、关于环境信息披露动因在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动因方面,我国学者也做了诸多研究。

张俊瑞、郭慧婷(2008)等以我国化工行业上市公司为例,研究得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和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呈正相关,但是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自愿性不高。这个结论和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是相一致的。何丽梅、侯涛(2010)采用指数法,以我国112家重污染上市公司2008年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进行研究,得出上交所上市公司由于外部监管压力,其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要好于深交所,但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不显著。赵选民、吴勋(2014)对企业披露碳信息进行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以及行业属性显著影响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水平,而股权性质、再融资需求以及财务杠杆并不影响自愿性碳信息披露水平。汪中华、姜文强(2014)对我国采掘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进行研究,得出公司规模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正相关,但是独立董事和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负相关关系。在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评价指标方面,杨素昌、万湘媛(2012)综合了可信度、广泛度、客观度、重视度、表现度、便捷度六个维度来评价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6个维度分别从是否有第三方的独立鉴证报告、包含主题数、量化主题数、环境报告页数有无图片说明、有无环境类奖项、是否有索引等方面(变量)来衡量各个银行的环境披露水平。3、关于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企业价值和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文献较少。如袁广达(2009)研究过社会责任会计与公司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价值之间有正相关关系。其实,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远比预想的要大得多,它与创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关,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陈国辉、韩海文(2010)研究发现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性,影响投资者决策,降低资金成本,有显著的短期价值效应;同时,还可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企业价值。李正(2006)通过研究认为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之间存在负相关性。而蒋麟凤(2010)通过对沪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和企业价值进行实证检验,认为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阳秋林、黎勇平(2012)的研究结果又得出了相似结论: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披露水平和企业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也发现了企业对员工、政府、债权人承担的相关信息披露也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但是供应商和社会公益(包括环境)的相关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关系不明显。

二、文献评价以及研究启示

通过文献可以看出,国外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已经较为全面。研究方法多样,最初进行的是规范会计研究,在规范研究之后也有大量的实证研究。在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方面,由于欧美发达国家较为重视企业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所以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内容都有相应的法规指导。在环境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方面,国外学者也都得出了企业披露环境信息会在对企业价值或者企业财务业绩产生一些影响,虽然有些研究结果完全相反。国内对环境会计研究基础理论成型,研究内容广泛,和国外环境会计研究已经基本同步(许家林,2009)。研究主要从会计、企业管理、国民经济管理这三角度展开并深入,但是横向交叉研究较少。未来的研究应该集中于将企业价值、环境信息披露方面的研究内容相链结,提高研究效益,促进二者研究的发展。现有文献表明,我国学者对环境信息披露研究的某些方面仍然有较大争议,如企业环境责任评价标准难以评定,学者们看法不一;环境信息披露内容也是众说纷纭……对企业价值和环境责任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却是普遍认为企业价值跟社会责任之间具有相关性。但是在环境信息披露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方面,由于在企业价值和企业环境信息方面我国学者所做的研究较少,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中的环境责任部分对企业价值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晰。我们需要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学义.我国环境会计初探[J].会计研究,1999(4)

[2]唐洋,李雨薇,李露.湖南省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孟凡利.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J].会计研究,1999(4)

企业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公司治理;市场反应

2008年,我国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提出上市公司应该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2010年五部委进一步《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并逐步在上市公司分阶段分层次开始实施。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企业,必须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同时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

一、SoX法案的思考与借鉴

世通和安然等财务丑闻事件的爆发,促使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30日颁布SoX法案,内部控制开始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国外的学者开始研究SoX法案的经济后果,发现SoX导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本的上升(Bupa,2004;mariaetal.,2006);不过也有学者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即实施内部控制监管会有效改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altamuroandBeatty,2010)。

周勤业和王啸(2005)从SoX法案出发,着重探究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过程中的披露性质、披露内容、审计验证、评价依据及责任主体等五大环节,并就中国制度背景提出了信息披露机制建设以及信息披露内容等方面提出建议。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原因

ashbaugh-Skaifeetal.(2007)对SoX实施之前的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行为的公司进行了研究,实证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经营业务更加复杂、近期有组织变革、会计风险更高、审计变更现象更多、可用于内部控制的资源更少。虽然信息披露是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因其制度背景和法律环境的因素,这些学者对于内控信息披露的原因研究并不多见。

虽然方红星等(2009)探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原因,但是未能给出较好的理论解释,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削弱了研究贡献。林斌和饶静(2009)则引入了信号传递理论对这一问题作了实证分析,信号传递理论认为内控质量越高的公司,越可能基于信号传递的目的披露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内部控制评估报告。但是林斌和饶静(2009)仅对信号传递理论作了验证,而委托理论等尚未涉及。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

国内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早期研究呈现出内容多样、方法多元的特点。这一时期既有对上市公司整体现状的分析(李明辉等,2003),也出现对St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的研究(张立民等,2003),还出现专门研究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李明辉和王学军,2004);除了常见的资本市场档案式研究之外,还出现基于问卷数据的研究(陈关亭和张少华,2003)。

瞿旭等(2009)则以民生银行这一单个案例研究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问题,发现年报中各部分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含量差异较大、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缺乏统一的评价审核依据等问题。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都存在于企业的“黑箱”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高管层向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信号,这一信号是否传递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真实信息将直接关系到现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

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的目标在于保证企业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防止董事、经理等人损害股东的利益,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有效地使得股东和其他投资者更加了解公司的管理现状和财务状况,较高的信息披露可以有效地缓解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LeuzandVerrecchia,2000;Verrecchia,2001)。

国内目前鲜有学者从公司治理层面探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杨玉凤等(2012)运用内容分析法实证结果表明较高水平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这与LeuzandVerrecchia(2000)相一致;而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增加减少了公司内外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能够降低成本。

在现代企业中,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委托人与人的利益目标并不完全一致(Jensenandmeckling,1976)。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目标,人可能采用会计方法选择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Roychowdhury,2006)。CoSo在2004年《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明确指出,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即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需得到合理的保证。

五、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市场反应

信息传递理论认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会向资本市场传递公司内控质量和控制风险的可靠信号。林钟高等(2007)较早地研究了内部控制信息在资本市场的反应,结果表明较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场价值,但是作者并未就其潜在的作用机理作更细致地分析。相比较,Hammersleyetal.(2007)发现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性、查证的难易程度以及披露的模糊性等特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并且股票价格与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负相关。杨清香等(2012)则对此作了补充性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从披露内容看,内部控制有效引起股票价格上涨,而内部控制缺陷则引起股票价格下跌。

邱冬阳等(2010)选取ipo这一特殊情境来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信号作用,其研究表明ipo公司上市首日开盘价对于明确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反应。然而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是否增加股权资本成本,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

六、结语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各个方面的研究均有所涉及,但是研究的水平仍有待于提高,如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水平测度应该进一步深化,要考虑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详略、涵盖范围、缺陷的类别等诸多细节性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特殊制度环境,深化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的研究。

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学界应珍惜这宝贵实践历程,充分展开基于中国情境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篇4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综述研究现状

一、国外学者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一)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

JerryG.Kreuze(1996)和Galee.newell(1996)把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归为:

①与公司有关的环境法规的简要介绍;②公司现在和未来要负担的环境义务与责任;③与环境事故有关的详尽信息;④公司解决环境问题的计划或策略;⑤履行环境义务或责任所发生的成本支出和结构;⑥与环境事故有关的保险赔偿;⑦环境责任对公司财务状况可能带来的影响;⑧企业的生产工艺、产品、原材料等在各个环节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⑨公司在废品收回、利用和能源节约方面的政策,以及它们在企业内部的执行情况;⑩公司在环境方面己得到的认可或受到的奖励。

m.ali.Fekrat(1996)、Caria.inclan(1996)和Daviapetroni(1996)则认为,环境会计信息的揭示内容包括:①会计和财务方面的信息;②环境诉讼方面的信息;③环境污染方面的信息;④其他方面的信息。

(二)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外关于环境会计信息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规模

Dierkes和Coppoek(1975)、trotman和Bradley(198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eng.L.L和mak.Y.Y(2003)的实证研究发现,规模越大的公司趋向于更高的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2)公司绩效

在公司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性研究方面,andcrson和Frankle(1980)、Belkaoui(1976)、Bowman1(1978)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3)行业类型

在Craven和marston(1999)的研究中,没有发现行业类型与自愿性环境信息披露程度之间存在相关性。而在此之前Bigoness和perrealt(1981)的实证研究发现it行业的上市公司会自愿披露更多的环境信息。

(4)公司负债程度

Fergusonl(2002)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公司资本结构,负债程度的提高,公司财务失败的风险将大大提高,公司为了增强股东和债权人的信任,会自愿提供更多的环境信息以及时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

二、国内学者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一)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研究

孟凡利(1999)认为企业环境活动的财务影响信息主要包括:①环境活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包括环境活动对各种资产价值的影响、环境活动引起的现实或潜在的负责。②环境活动对经营成果的影响,包括环境支出和环境收益。企业环境绩效只要体现在:①环境法规的执行情况。②环境质量情况。③环境治理和污染物利用情况。该观点较为全面,兼顾了各类信息

(二)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研究

李心合(2002)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应当定量总结与定性描述相结合、价值量基础与自然量基础相结合、环境的财务影响报告与非财务影响报告相结合,并且李建发等(2002)认为当前应突出重视上市公司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许凤玉,刘建华(2006)认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应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形式。

(三)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综合性研究

李建发、肖华(2002)对我国企业环境报告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做了探索,指出了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的方向。

王建明(2005)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群体――上市公司的披露问题进行了综合性的研究,在披露内容、披露方式以及披露主体的范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从中外文献分析来看,国际上环境会计与报告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远远走在我国的前面,研究范围日趋完善和系统化,研究重点与实务结合也日趋紧密,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国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注重参考国外的理论与经验,促进了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与国际接轨;研究内容也比较全面,涉及到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特点、内容和方式;基础理论的研究内容基本成型,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全面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国内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也存在以下局限性:系统、完整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尚未建立;大部分文章仅集中在关于披露内容与披露方式的理论探讨上,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章非常少;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作为一个系统和一个整体来研究而形成的成果较少,并且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方面存在一定问题,较少考虑企业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企业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篇5

内容摘要:当前全球新的物联网应用环境提高了物流信息化的复杂性,对物流信息采集、互联互通、智能应用存在着技术标准和投资成本、开放性和安全性、应用的部署和发展等多方面的挑战,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实施方案、信息化技术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在物联网环境下,针对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和任务,研究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物联网发展对策

问题提出

当前全球新的物联网应用环境提高了物流信息化的复杂性,对物流信息采集、互联互通、智能应用存在着技术标准和投资成本、开放性和安全性、应用的部署和发展等多方面的挑战,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实施方案、信息化技术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需求。

(一)当前物联网发展的情况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全球正面临着一次新的物流信息化革命。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方式连接物体,按约定的协议,可以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通过计算机存储理解分析数据,进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时机日趋成熟,欧美等发达国家将物联网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美国将物联网技术列为在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两方面至关重要的技术,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和支持;欧盟2009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涵盖标准化、研究项目、试点工程、管理机制和国际对话在内的物联网领域十四点行动计划。

(二)我国关于物联网的研究现状

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技术和标准与国际基本同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等企业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进行了科研和产业化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并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取得一定话语权。

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物流、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已初步展开。随着传感器、软件、网络等关键技术快速发展,物联网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应用领域广泛拓展。但物流发展的滞后性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通过物流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物流效率,缩减物流成本(李俊韬,2009),因此不断提升我国物流信息化总体水平,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伟凯等,2008)。物联网在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供新的方向和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邹生等,2010)。

目前国内外物流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传统的互联网应用环境下,物流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和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物联网将互联互通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很多的设备或物品都接入,这是一个泛化的接入,一个异构的接入,具有网络的高度自治化和协同。随着物联网的兴起,物流业信息化进入新的周期,在这个阶段,信息技术的单点应用将会整合成一个体系,以追求整体效应,从而带来物流信息化的变革,推动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发展。因此在物联网环境下,针对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和任务,研究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现实的社会意义。目前物联网环境下的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非常少,本文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先进性。

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的物流业信息化建设,在政府层面积极推动物联网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物联网的调研,将从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推进市场应用、加强产业协作四个方面支持物联网发展。无锡市大力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

在物流企业层面,一些优秀的大型物流企业已经走到了信息化的前列,但是具有需求明确、系统先进的物流企业比例较低,在国外物流企业中普遍采用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等方面的应用,在国内的物流企业中可谓少之又少。很多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还主要集中在基础网络建设及应用软件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至于业务流程和操作的优化,如集中采购、集中库存及大型配送中心的计算机管理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从观念到设施还停留在传统运输和仓储的层面上。

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技术标准缺乏,创新体系不完善,应用领域不广、层次偏低,运营模式不成熟等(邬跃,2009;陈松等,2007)。对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流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仍处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第二,绝大部分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还主要集中在基础网络建设及应用软件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供应链管理很少。由于信息化建设层次比较低,造成信息不畅、企业上下游之间的信息流没有打通,流通环节成本居高不下。第三,大部分物流企业在走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信息化之路,物流服务功能单一,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第四,我国物流企业的构成很复杂,各区域企业间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落后。

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现阶段,其应用主要为传感网。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选择,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两化”融合、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物联网应用环境下对物流信息化发展策略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物联网促进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对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的管理、加工和应用都有新的需求,例如如何部署更加广泛、及时、准确的信息采集技术,如射频识别(RFiD)、各类传感器、地理定位系统、视频采集系统等;如何把这些信息实现互联互通,既满足专用的要求,也能实现方便的开放和共享;信息如何管理、加工、应用,解决各种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对物流信息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得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信息化发展策略的研究有较大的难度。

对目前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联网技术标准缺乏统一。物联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包括对企业的各种资源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编码,而且信息的采集渠道和方式要规范、通畅、稳定,同时要研究对信息进行科学、合理、深入的加工处理流程方式。第二,现有系统不能适应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的需要。在物流环节中,物品通常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必须保持物品在运动状态,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对话,因而物联网环境下,对于信息的采集、协同和共享需要求有相应的系统资源支持。第三,物联网在体制上相互分割,缺乏资源共享。运输业、仓储业等各自为政、独自经营、相互间缺乏有效的协调。第四,商业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成本较高,没有达到大规模应用规模,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第五,物联网信息安全和隐私问题严重。第六,传感器、芯片、关键设备制造、国内智能交通高端市场约2/3被国外企业占有。

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快速推进,物联网技术与物流管理不断推陈出新的形势下,要加快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应该着重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物联网发展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发展规划,起到物联网发展“指挥棒”的作用、引导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种美香,2010)。

第二,为了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应该加快制定我国物流企业物联网编码标准和数据共享交换等标准规范。

第三,结合物联网技术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加快各物流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进行横向整合,实现同类资源集约化,例如利用信息网络整合分散的货主和车辆并进行优化匹配、多式联运平台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物流枢纽和物流园区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有效管理等等,实现物流企业信息的畅通无阻,为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提供物流中的标准化服务,如仓储、运输、货代、快递等,提高物流信息化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第四,加快大型物流企业新型网络商务与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按专业化类别进行物流流程的信息采集,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以及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沟通和对话。信息系统深加工后使流程得以整合、优化,有效组织企业自身的物流资源,组合企业物流网络,形成有效的物流组织和网络体系,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如汽车供应链、家电供应链、服装供应链等的整体解决方案。

第五,大力发展物联网中间件技术,依托现有信息系统、充分整合相关各种信息资源,提高整体系统效率,避免重复建设。例如采取屏蔽不同读写器之间的协议,过滤标签数据等方法。

第六,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突破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资源集聚,大力推广示范应用,促进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确保企业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结论

物联网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物联网环境下,对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的管理、加工和应用都有新的需求。由于对于目前物联网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规划,从国家战略规划层面对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标准规范、关键技术等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规划。同时,在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化的推进策略上,应充分考虑基于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物联网设备和技术。本文研究分析了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未来的5年,应结合国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技术路线,对其所涉及的传感、传输通信、数据处理等各相关领域的架构、标准、关键技术等给予明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俊韬.现代物流信息技术[m].兵器工业出版社,2009

2.邹生,何新华.物流信息化与物联网建设[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邬跃.我国物流信息化状况及启示[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2)

4.高伟凯,纪寿文.物流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提升之关系分析[J].城市问题,2008(12)

企业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篇6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HRm)已经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逐步向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转移,并且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国外的专家学者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政治化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等发展方向上对HRm进行了研究,将人力资源管理放在经济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与企业组织发展战略目标相结合,对其概念、基本理论、实施框架、手段、技术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总结,在原有理论基础上不断创新。wright和Boswell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分支对人力资源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从组织层次上来看,关注实践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宏观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范畴;从个体层次上来看,关注实践对个体的影响是微观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来看,研究的焦点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演化的影响,知识工作者与学习型组织之间的关系问题,企业多样性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平、声誉与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融合问题等。

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理论研究方面,布罗德里克(BroderiC)和泊德瑞(Boudrean)曾深入调查《财富》杂志500强企业实施HRmS的情况,发现其中大多数企业都己运用信息技术在雇员的资料记录、工资支付、薪酬福利等方面进行管理,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也具有使企业人力资源更加有竞争力的极大潜力。诺伊等人提出了通过结构重组、业务外包、流程再造及新技术的运用来改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有效性的问题,并且还分析了常见的几种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软件,他们在这方面的理论对于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流程再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麦克劳德(Raymondmcle.d,Jr)与谢尔(GeorgeSChell)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区别于其他商业领域信息系统的一个特征是其应用时的多样性。麦克劳德和Gerardine,DesanCtiS在为人力资源系统专业学会(HRSp)所做的研究中提出了由六个输出子系统构成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模型(六个输出子系统分别是工作量规划子系统、招聘子系统、工作量管理子系统、报酬子系统、福利子系统、环境报告子系统)。’在技术上,斯库塞斯与萨姆纳等人又将HRmS分为作业级、战术级、战略级三个层次。其中作业级子系统是为管理者提供辅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重复性人事决策的数据,它包括职位控制系统、员工信息系统、政府报告系统等。而战术上的子系统则包括工作分析和设计、吸收新成员、培训、提拔和人员调整等。战略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包括支持劳动力计划及劳资谈判系统等。

二、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

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非常普遍,已经不仅仅局限在人员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等方面。从心理契约角度研究知识员工的问题,关注企业资源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等被越来越多关注。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面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着眼于全球化社会大背景下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将外国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实践引入国内,并应用于实践,将国际化人才引进企业,并不断开发,培养适合本企业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二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某一环节或者某一工作方法的创新研究,例如招聘方法、培训内容与手段、考试方式与指标、激励机制、绩效测评、福利设计等方面的创新研究。这些方面的创新研究都是针对某一局部而言的,并不是系统研究,研究方法和内容具有规范性,大多数研究并未经过实证性检验,而且检验也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具有代表性的有谢晋宇、申刚正、左葆瑜、郑大奇等人。其中申刚正首次将HRmS区别于HRiS,认为HRmS是对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结合的最佳定义,好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既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处理工具,更应是规范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论。郑大奇在2000年底摸底采访了主流e一HR供应商,并在《计算机世界》上发表了影响广泛的文章《瞄准中国e一HR》。在这篇文章中郑大奇由实际案例引出e一HR的概念,并向世人详细解释这个概念背后蕴含的深意,并初步探讨了人力资源软件市场的状况及国内外aSp(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应用程序服务商提供)的发展现状,让更多的人首次接触了e一HR和aSp这些崭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相关事物。

在技术上,国内的吴相林提出了基于UmL的HRmS的建模和开发理论,陈朝晖提出了基于流程控制的HRmS模型,张思嘉从流程重组(BpR)角度提出HRmS的新构架,李健则从宏观上对人力资源信息社会共享系统进行了研究。随着HRmS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学者及软件开发商又提出了e一HR的基本理念。

企业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篇7

【关键词】融资约束;利益相关者;资本市场

一、融资约束的理解

完美的资本市场中,企业的外部资本和炔孔时究梢酝耆替代,因而投资行为并不受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只与企业的投资需求有关。然而完美的资本市场并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问题使得外部融资成本通常会高于内部融资成本,企业的投资决策内生于企业的融资能力。myers考虑到信息不对称的存在,提出了不完美市场中的优序融资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其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越大,较高的外部融资成本迫使一些企业不得不放弃npV为正的投资项目,这为融资约束提供了理论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传统的融资约束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问题和交易成本是产生融资约束的主要原因。然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宏观政策的波动(信贷政策和信贷规模)以及政府的过度干预都会进一步加剧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第一,经济周期的波动会对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产生显著影响。刘春红和张文君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衰退期,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提高:并且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非国有控股公司的融资约束程度与宏观经济冲击的敏感性更强。

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对于融资约束的理解不尽相同。很多学者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引发问题,外部投资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会根据信息不对称程度要求必要的风险回报。因此,企业的融资约束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面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小企业、新兴企业、股利支付率低的企业以及信用评级差的企业信息不对称程度普遍较高,这类企业具有较为严重的融资约束。但实际上,myers的优序融资理论还包含了另外一层含义: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公司在筹资时,会先利用内部资源融资,再利用外部资源融资。这里所谓的内部资源指的是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例如现金流、增长率、股利、利息保障倍数和债务等。这样一些公司可以利用充裕的内部资源来为项目筹资,完全不必理会外部资本成本的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那些财务状况较差的公司,才会面临融资约束和投资不足问题。总之,融资约束的存在致使拥有好的投资机会的公司被迫放弃某些投资机会,偏离最优投资水平,不利于企业价值的提升。鉴于此,国内外学者开始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如何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上。融资约束的计量差异,会导致研究结论的差异,因此如何对融资约束程度进行计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融资约束的计量

关于融资约束的计量主要有以下三类方法:

第一,模型的量化。Fazzari、Hubbard和peterse(以下简称FHp)提出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指标,融资约束越强,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越高,20世纪90年代大量学者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但是,Kaplan和Zingale以及Cleary的研究却得出相反的结果,即融资约束越强,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越低。这些研究引发了融资约束领域内关于投资一现金流敏感度是否有用的论战。

第二,单指标量化。大批学者借鉴FHp的研究方法,从企业规模、股利支付率、集团关系、利息保障倍数、债券等级等角度来量化融资约束程度。在中国由于政府干预的存在,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存在明显劣势,因此就中国的融资约束问题也有部分学者用产权性质来量化。显然单一的指标的量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综合反映出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

第三,多指标构建指数的量化方式。鉴于模型计量融资约束的弊端,Kaplan和Zingale利用定性信息(主要来自对股东、公众及公司管理层的调查与讨论)和定量信息(现金流、增长率、股利、利息保障倍数和债务等在内的财务指标数据)相结合的综合指标,确定融资约束水平,这种方法即为KZ指数。而鉴于KZ指数的局限性,whited和wu基于动态结构估计方法设计出了衡量融资约束程度的ww指数。该指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好地契合融资约束概念,但是该指标的构建是以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为背景,是否能够在中国适用还有待进一步的检验。

三、如何摆脱融资约束困境

(一)现金持有量与融资约束

融资约束企业出于预防性动机往往会持有较多现金,以避免错过良好投资机会、抵御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多数学者的实证研究认为融资约束公司会因现金流的不确定而增加现金持有量,企业的这种预防性动机有利于企业价值的提高。

(二)内部资本市场与融资约束

多元化公司或联合大企业可以在其内部建立起资源调配的内部资本市场,实现集团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内部资本市场既可以有效避免在外部资本市场融资时的交易成本和潜在风险,又可以降低股东和债权人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高额成本。这是因为集团内部成员企业都是由集团总部控制,集团总部可以通过所有权纽带建立起成员企业的行政权威,增进成员企业之间的合作期限、信息共享程度、战略及策略协同程度以及利益分享补偿机制,从而实现成员企业之间的资源有效配置。

(三)机构投资者与融资约束

企业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篇8

[关键词]块状经济共同物流行业共同物流

一、引言

世界经济持续多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已发生根本改变,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人工成本的增加,浙江省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受到挤压。在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影响下,浙江省很多产业集群低成本优势丧失,但义乌的纺织、玩具、饰品等行业则幸运得多,市场辐射力依然较强。深究其因可知,物流的大力发展是其经济发展的根本。根据浙江省“块状经济”的特点,实行行业共同物流(即对同一行业内企业的物流进行有效整合)正是降低浙江省各企业生产成本的较好的突破口。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物流被喻为第三利润源,追求物流成本的降低是国内外学者们不懈的追求。国外,1995年就有学者提出了共同运输,并对其运作机理和共同运输中的费用分担等问题进行了研究。2004年宰予东、陆秀梅发表了《论物流发展的共同化趋势》,提出了共同物流,随后陈娟、寇明斌、刘甫强等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共同物流,提出依靠共同物流可望更有效地解决近年来发生的缺乏卡车、缺乏司机、过小积载(或放空车)、卡车需求大增等运输业中直接具体的问题,以及汽车尾气污染问题等。黄福华等还深入研究了湖南省农产品共同物流、东北亚共同物流、城市共同物流体系,以及中部地区零售企业的共同物流问题。文献主要研究了共同配送问题,其中文献主要侧重共同配送模式分析。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共同物流进行了研究,对共同配送的研究居多,这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而关于行业共同物流的相关文献几乎没有,这主要与产业布局不够集中有关,布局分散则不能发挥行业共同物流的优势,但浙江省经济具有“块状经济”特征,产业高度聚集,正好为行业共同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因此,本文拟从浙江省“块状经济”的特点出发,在分析块状经济产业区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构建行业共同物流。

三、块状经济产业区物流现状

1.块状经济产业区物流流程现状。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集聚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及其组织形式,一般是由众多个体生产者、经营者或若干企业集聚在一定区域内,生产或销售某类产品(商品),或提供某类专业服务,具有竞争创新、互补合作的自组织整合机制和能力,即是由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按照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的统计划分,10家以上企业生产同类或相关产品、年产值上亿元的区块称为块状经济。目前,浙江省的块状经济主要以某制造商为中心,原材料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向块状产业区聚集,如图1所示,原材料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同在一个块状经济产业区内。当制造商需要原材料时,只需与产业区内原材料供应商购买,然后选择一家或多家第三方物流公司将原料运至制造商处储存并投入生产。产品生产出来后,由制造商进行储存、包装,然后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运送至处于不同区域的客户,在整个物流活动中,只有客户处在块状经济产业区之外,且客户遍布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2.块状经济产业区物流企业现状。(1)服务水平低,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由于这些物流企业的服务对象为一些中小型企业和个体,所接的业务也多数为运输或仓储,少部分为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设计。这些企业的服务水平都比较低,且企业之间缺乏协同竞争理念,经常通过价格战来抢货源,物流服务质量无法保证。(2)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不高。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化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绝大多数物流企业尚不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物流信息的能力。在拥有信息系统的物流企业中,其业务功能也很不完善,远未达到利用信息系统整合企业内外各种信息资源和有效信息的使用能力。(3)管理水平低,物流人才缺乏。中小型物流企业在管理方面呈粗放状态。基础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加大了公司的运营成本。且没有认识到物流人才的重要性,仍将物流简单的等同于运输和仓储,几乎没有为企业提供整体优化方案的能力。

3.生产企业物流管理现状。(1)生产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目前还有很多生产企业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从图1也可以看出,块状经济产业区中的生产企业还依然将储存、包装等非核心业务在企业内部进行。(2)生产企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首先,生产企业由于储存和包装的专业化程度低导致较高的物流成本。由于块状经济产业区内的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企业资金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现代化的仓库,引进现代化的包装、仓储设备,更没有能力引进先进的物流人才对企业物流状况进行指导和改进。其次,由于分销范围广、运输量小,缺少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谈判的话语权,导致较高的产品运输成本。另外,各生产企业都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点对点接触,增加企业交易成本。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网络不够健全,导致企业需要和多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接触,增加了成本且不能为各地分销商提供统一服务,影响企业形象。

四、行业共同物流的构建

由于块状经济产业区中的中小企业的物流需求具有很强的共性,如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包装、分销网络等都有一定的相似性,特别是分销网络,虽然企业规模都较小,但各企业的产品基本都销往全国并大量出口。原材料采购方面,由于块状经济区已形成了一定了产业聚集,大量的原材料供应商向该地区聚集,因此,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实行行业共同物流的效益可能不大。但在包装及销售物流方面,由于各企业产品销售范围都很广,实行行业共同物流能极大的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并有助于物流服务商的发展,其具体的运作模式如图2。

企业生产出产品后,即将产品运送到行业共同物流管理会进行产品的储存,由行业共同物流管理会统一该行业产品的存储,企业需要将产品运至分销商时,只需将需求信息告知行业共同物流管理会,管理会将所有企业的运输需求汇总,然后选择有能力的几家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将产品运送至分销商处,分销商再将货物到达相关信息反馈给生产企业,据此,生产企业对行业共同物流管理会的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行业共同物流管理会聘请专业的物流仓储人才、it人才,以及管理人才,对该行业产品进行现代化的仓储与管理,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进行选择与评价。从图2可以看出,实行行业共同物流后,各环节之间连接线大大减少,降低了管理的复杂性,即生产企业可以将精力集中在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的扩张上。行业共同物流管理会通过聘请专业的人才、引进先进的设备等大大降低了块状经济产业区内该行业物流成本。同时,行业共同物流避免了多家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向同一区域的各分销商供货,避免了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间的恶性竞争,以及网络的重复布局,促进了第三方物流提供商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由图2可知,行业共同物流管理会属于第三方物流的范畴,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第四方物流的一种雏形,因此行业共同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当地物流产业的升级,并与生产企业形成良性互动。

显然,行业共同物流的有效实施需要多方的支持,如图3所示。由此可知,要想有效的实施行业共同物流,需以下条件:(1)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有效实施行业共同物流,需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行业共同物流协会的成立需要政府的支持,且行业共同物流的实施需要一定场地,因此,行业共同物流需要政府提供财政、土地以及政策等方面的支持。第二,由于块状经济区多数企业,包括物流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不能认识到行业共同物流的益处,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引导。(2)引进专业人才。行业共同物流的实行需要物流人才、it人才以及高级管理人才的支持,需要专业物流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对整个行业的物流进行整合,没有人才的支持,再好的运作模式也不能发挥作用。(3)构建行之有效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行业共同物流要行之有效,关键要构建合适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使各方的愿望受到尊重,各方的利益得以兑现,从而达到一种均衡状态。所谓均衡,从法律经济学的观点看,是指每一方都同时达到最大目标、而趋于持久存在的相互作用方式。这里的“均衡”并非等同于“平均分配”,直观上讲是指利各方在利益上的平衡体现,实质上是各方对行业共同物流实施的控制力的权衡。正是这种强有力的对峙与抗衡,提供了必要的制约和均衡来确保行业共同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从行业发展角度,实行行业共同物流,通过有效手段,使中小企业在物流方面合作,第一,降低行业成本,提升该行业全国及世界竞争力;第二,有利于物流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并与其他行业相互促进,全面提升全国综合实力;第三,有利于全国物流产业及其他产业的结构升级。本文从“块状经济”的特点出发,在分析块状经济产业区物流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实行行业共同物流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提升当地经济实力,并构建了行业共同物流运作模式及支撑环境,提出实行行业共同物流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引进专业人才,同时需构建行之有效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

参考文献:

[1]浙江经济增速回落运行态势严峻.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2008,10

[2]陈娟:物流的共同化趋势――促进企业物流成本的削减[J].商场现代化,2006(34)

[3]寇明斌刘甫强:打造共同物流,构建节约型社会[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9)

[4]彭志群赵坚:中小企业集聚地区共同物流方案群决策研究[J].物流技术,2007(11)

[5]黄福华周敏:对构建东北亚共同物流体系的思考[J].中国流通经济,2007(7)

[6]黄福华: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产品共同物流对策的探讨[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7(3)

[7]周敏:中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共同物流模式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2)

[8]宾厚: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实行共同配送面临的问题及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7(23)

[10]肖纯文劲军:发展我国零售业态下的共同配送模式――日本7-11便利店物流革新的启示[J].物流科技,2006(11)

[11]安顺发姚冠新:江苏省物流企业实施共同配送的研究[J].江苏商论,2006(8)

[12]FishburnpC,pollarkHo..proportionalallocationschemesfortourcost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87,31:24-30

[13]Sichelschmidt,H.theeUprogramme“trans-europeannetwork”――aCriticalassessment[J].transportpolicy,1999(6):169-181

[14]荣朝和:欧盟一体化进程中的共同运输政策[J].欧洲,2001(3):84-90

企业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篇9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现状;问题;对策;系统工程

一、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当前,在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物流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较快的市场之一。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程中,与物流相关的理论以及具体的运输、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所形成的完整供应链中需要的各种技术方法也在不断被探索出来,并且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学者所重视。

国外物流业的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首先,从国外物流管理体制研究的现状来看,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完全市场经济类型国家的物流管理体制包括“各种物流行会组织间接促进物流管理”、“联邦法院根据运输合同从法的角度管理物流”和“物流企业依据市场需要自主决定物流发展战略”,尚不存在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至于企业是否从事物流业务以及制定何种物流发展战略、经营模式、竞争手段均由企业自主决定;而以日本为典型代表的后期市场经济类型国家,其物流管理体制基本上具有“虽无专职物流管理部门但又统辖大部分物流环节的政府部门”和“政府参与和组织物流行业协会,并通过这一中介渠道对本国物流进行较为集中管理”特征。

其次,从国外物流管理的政策法规来看,迄今为止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均未制定集中管理物流的专门政策法规,而主要是采取各自不尽相同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促进本国物流业的发展。例如,这些国家对物流的各个环节仍使用各自原有的政策法规。国外现代物流种种现状表明,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在不同时期各自采取了相应的战略、政策性措施和法规来促进本国物流业的发展。

应该看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具备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时机和环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开始在我国的运用促进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的现状是:一方面,对物流理论研究较多而市场实践较少。仅从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来看,有关这方面理论文章颇多,但是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物流设施设备比较落后、市场上tpL供应商功能单

一、增值服务薄弱及物流渠道不畅等,加之国外物流企业纷纷进入竞争,使得我国第三方物流仍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理论研究与市场实践脱节现象。另一方面,在生产领域中由于物流发展不够合理导致了生产过程中资源配置与工艺流程的不够合理。在流通领域中存在着传统生产与流通的分工,未将现代物流可能提供的物流工程技术充分地融入到新的商业模式中。

纵观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首先,表现为一种较为分散、低效的物流组织形式,我国物流粗放式的经营特点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一方面,由于比较落后的物流和巨大的库存占压资金,物流成本在交易成本中比重过大,使得我国从整体上看资本周转缓慢。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现代物流服务方式与水平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其次,现代物流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企业自循环的封闭体系,各种物流方式互不关联,涉及现代物流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都自成体系独立地运作,造成了不少行业、部门、系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此外,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缺乏从宏观层面进行详尽分析,仍是过多地停留在研究我国配送业务中心(DC)最优位置选择、仓储、包装等具体的、个别的物流环节上。

当然,我国现代物流业既不能重新走西方国家物流发展的道路,也不应忽视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而必须从客观上针对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寻求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物流管理体制及对策,这对推动涉及我国物流的产业、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应思考的问题

在全面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如何从根本上寻求我国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当前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应思考的问题是很现实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在我国物流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物流领域和地域普遍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具体来说,在不同物流领域要探讨对外贸易物流、商业物流、工厂物流、重要产品物流和农业物流等不同领域;在不同地域中要探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中得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阶段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而不是笼统地分析,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研讨产生这些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的根源。具体来说,在各个阶段都要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有哪些,例如,是来自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还是来自于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不高?是来自于物流成本较高还是来自于物流运力发展滞后?等等。只有从根本上剖析原因,现代物流业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3.在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应分别考虑全国性、地域性和行业性的现代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工作。这里既要分析微观层面的评价指标,也应分析宏观层面的评价指标。具体来说,现阶段这些评价指标既包括供应链、通关速度、交易成本和物流流程等微观层面的因素,也包括物流环境、体制和相关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因素。

4.分析影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若干关键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要探讨某一关键性因素能够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于另一关键性因素时,对现代物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的程度。此外,还要探讨若干个关键性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例如,当“供应链”这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应探讨它将对“通关速度”、“交易成本”和“物流流程”等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5.预测今后几年内我国现代物流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例如,基于网络的电子物流在我国兴起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这是一个难点。应该在充分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基础上,把握住电子物流对物流业整体发展的趋势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及时地做出科学预测,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到未雨绸缪。

6.当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如何及时进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程度评价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物流业盲目发展和扩充物流资源,另一方面,可使现代物流业发展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实践表明,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由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国家产业布局、投资融资环境、税收政策、海关、运输标准以及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等众多方面,而这些方面的管理分别属于不同的政府或企业的职能部门。因此,制定各项有关物流对策时,应当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吸引外资、产业政策以及加速培养我国物流管理人才等众多角度考虑,做到多管齐下,促使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以及理论研究、教育与培训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机整体。特别是我国物流市场在经过10年的起步与发展期以后,探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合理、可行的对策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对国外物流管理体制及对策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目前适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7项对策具体为:

1.我国物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了取得规模效应而发生资本运作的条件日益成熟,正在进入物流企业的资产整合和重组阶段。应通过物流企业之间的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建立强势战略合作联盟。例如,我国的中铁行包与中铁快运的整合、中邮速递与中邮物流的整合、中远物流、中外运股份和中储股份等物流公司的上市都充分证明了这一趋势。

2.在理论研究上要强调务实。在跟踪国际物流业理论研究动向时,更应该具体分析我国具体国情和物流企业的具体条件。例如,在研究市场竞争对手时,对短期内不能改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我们应该把它作为约束条件来研究。对我国当前仓库分散的现状,要加强信息技术,合理调配,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再例如,在研究发展第三方物流时,可通过鼓励合资、合作、兼并等整合措施,以扩大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

3.在现代物流管理体制上,由于涉及到物流企业、经贸、财税、工商、内贸、外贸和交通等多个部门,因此,有必要建立以政府部门牵头的、协调物流企业、财政、金融、税收、吸引外资、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综合机制,以加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协作性,创造一个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制、规划、政策和物资基础环境的综合体系。

4.目前,我国整个物流专业人才缺口达500万人,而2010年高级人才的需求量达到40万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现代化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在教育培训上要根据物流学科具体特点与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形成基础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在岗培训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在依托高等教育培养专门的物流人才的同时,应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5.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域应当有不同的发展思路。物流的发展不仅应当符合中国发展的国情而且应当符合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不同领域中,对外贸易物流、商业物流、工厂物流、重要产品物流和农业物流等都要各自注重研究自身发展的对策。这必将有利于包括由专业物流企业、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化的物流企业、工商企业自身成立的物流部门和物流公司、外资(合资)物流企业和物流软件供应商等我国各类物流企业的共同与协调发展。

6.在税收对策上,解决现行税收政策的某些方面对于各类物流行业发展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约问题,可以考虑对物流总商实行类似于增值税方式的税收制度,扣除转包部分,仅对增值服务的部分增税,这样不仅有利于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在大范围内进行业务整合与发展,而且也会促使其它物流企业本身的发展,从而达到扩大税基增加税收目的。

7.物流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促进物流现代化建设,应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一个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当前,尽管物流的各个环节和电子商务已有了一些现成的软、硬件系统,但各个系统如何协调配合,实现企业、政府电子商务系统与内部集成化信息系统、伙伴间纵向信息的集成,形成开放式的集成化物流系统尚待进一步加强研究和管理。为此,可考虑建立内部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与外部物流信息平台的接口,从而实现政府信息、企业信息和社会信息的整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现代物流业整体管理水平。

从制订政策的原则上来看,适应现阶段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应实现以下3个方面的重大转变:一是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二是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三是从物质型发展向知识型发展转变。

在切实制定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对策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3点。

首先,对于不同物流领域和不同地域在对策研制、方案实施和调整措施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例如,上海市政府规划在“十一五”期间着重发展三类物流,即陆、海、空港的口岸物流,商业零售行业的配送物流和依托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物流,从而为今后对策研制、方案实施和调整措施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具体目标。

其次,应用比较研究方法,将实证分析、理论探索与对策制定紧密结合起来。在广泛吸取国内外物流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从中探索有益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切实可用的对策。例如,在与沃尔玛物流、日本7-11物流等反复比较的基础上,做出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抉择。

最后,应采取“拉动”的思维方式,即完全有必要采取宏观的调控措施来拉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让我国一些重要地域和领域的物流企业能够率先使得物流市场得以快速健康的发展,然后去拉动其它地域和领域的物流发展;另一方面,使得物流理论研究成果有检验场所和用武之地,通过不断地进行实践反馈,更新物流理论,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同时,我国不同规模、地域的现代物流业还应该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文玲.对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商品储运及养护,2002,(5).

[2]陈梅君,张亦弛.物流国际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2,(1).

[3]李纲.国外物流管理模式及我国企业的正确抉择[J].理论探索,2003,(2).

[4]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国外物流发展状况及趋势[J].商品储运及养护,2002,(4).

[5]陈为涛,肖慧超,张弥嗪.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2,(5).

[6]孙光圻,倪玮,姜梅,张维国.国外物流管理体制及政策研究[J].商品储运及养护,2002,(1).

[7]王忠郴,胡建华.物资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总的和谐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4).

企业信息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篇10

【摘要】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令人触目惊心,人们对于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也越来越重视。当前,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通过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按照影响披露的主要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进行了归纳,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述评。

【关键词】环境信息披露;外部因素;内部因素

一、引言

层出不穷的环境污染问题令人触目惊心,从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到当今谈“霾”色变,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我国政府近年来也开始重视环境信息的披露问题,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国内外学者对影响信息披露的因素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也得出了许多成果。具体而言,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

二、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一)内部因素

在研究影响环境信息披露的内部因素时,国内外文献的关注角度主要集中在公司规模与公司财务状况上,也考虑了企业环境这一因素。

从经验角度来看,公司规模越大,那么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也就越好。BrammerS,pavelinS(2006)通过研究得出了公司规模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这一结论。汤亚莉、陈自力、刘星等(2006)证明了上市公司资产规模、上市公司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关系是正相关的。

当前学者们对公司财务特征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还存在不一致的意见。张俊瑞、郭慧婷等(2008)认为,规模越大、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往往更有意愿披露环境信息。何丽梅等(2010)以112家重污染上市公司2008年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研究得出了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杠杆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不显著的结论。郑春美等(2013)认为财务杠杆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负相关,而盈利能力与之不存在相关性。

研究环境信息披露的学者大多选择了一些重污染企业作为样本,企业所处的环境对其环境信息披露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但所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相同。2010年之前的研究大多认为重污染企业信息披露的水平往往较高。王建明(2008)发现重污染行业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较高,而非重污染行业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较少。沈洪涛等(2014)以我国重污染行业2008到2010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与企业环境呈现出一种U型关系。即二者并不是单纯的负相关关系,在环境表现好的情况下,环境表现与环境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在环境表现差的情况下,呈负相关关系。

(二)外部因素

在研究影响环境信息披露的外部因素时,国内外文献的关注角度主要集中在环境政策与制度、社会舆论影响上。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时,往往会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受到来自外部的压力,使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发生一定改变。

根据学术界外部压力理论的解释,企业之所以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是由于其所受外部压力导致的,国家颁布的环境政策和制度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外部压力。朱金凤和赵红雨(2008)以我国环保部等相关机构颁布的环境信息披露法规为切入点,发现国家所确定的法规执行时间与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程度存在一定程度的关系。王建明(2008)从法律和政府监管这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企业面临的环境监管制度压力呈正向关系。毕茜,彭珏(2012)选取了重污染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环境信息披露法律法规的颁布及实施提高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这一结论。

近几年来,对于社会舆论与媒体关注度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随着当前传媒的不断发展,信息媒介更为多样,舆论监督的力度不断加大。社会舆论与企业的媒体关注度越高,那么其受到外部环境信息披露的压力就越大。Rupley等(2012)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媒体的负面环境报道有着紧密的联系,投资者往往受到负面的媒体报道影响。任月君,郝泽露(2015)从社会压力的角度入手,得出了舆论压力、制度压力以及社会声誉与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

最近,国内对于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因素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关注点。毕茜,顾立盟,张济建(2015)考虑了非传统因素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文章探讨了非正式制度的传统文化和正式制度的环境制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作用,最后得出了环境制度及传统文化分别与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正相关这一结论。

三、结论与启示

由于环境信息披露研究在我国起步晚,我国对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遵循国外的研究思路进行,选择的方法和研究工具也是借鉴国外的成果,得出的同类成果晚于国外数年。另外,国内文献对很多影响因素的研究都不够严谨和全面,也不够充分,选择的切入点往往是便于采集数据的或者可以量化的因素,对于一些因素比如企业环境,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最后,我国在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和成果的同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国情,充分考虑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制度带给企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广度和深度,为企业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提出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同时也为环境的治理与改善提出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蒙立元,李苗苗,张雅淘.公司治理结构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关系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09):2023

[2]毕茜,彭珏,左永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公司治理和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12(07):3947

[3]黄茜.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以及未来展望[J].国际商务财会,2014(3):8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