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取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2:15

建构主义取向篇1

关键词:建构主义;幼儿教育;科学教育。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过程是一个意义的建构和生成过程,新知识也是在学习者的原有认知图式基础上逐步生成的[1]。它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的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明确指出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唯一主体[2]。

一、以培养科学兴趣为主的幼儿科学教育目标。

科学兴趣是指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科学兴趣的重要时期,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促进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的内部动力,浓厚的科学兴趣能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地思考问题,提高主动建构的自觉程度和创造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目标也明确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3]因此,激发和培养儿童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是新一轮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由此可见,《纲要》的科学领域的目标正体现了建构主义价值取向。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经颁布了将近十年,然而,在教育实践中,依然存在忽视科学兴趣的培养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科学教育形式单一,注重讲解。二是科学教育资源有限。三是内容过于书本化,难以引起幼儿兴趣。幼儿教师要充分领会建构主义价值取向,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第一,以“形式”激趣。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形式必须丰富多样。在每个学期,教师要根据内容确定不同的教育形式,观察、参观、科学小游戏、饲养、种植、科学实验、科学阅读等互相结合,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身边的事物,发现身边神奇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第二,以“环境”激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来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一方面利用园所资源,在教室内设计科学角,提供大量的探索材料,供幼儿探索;在园内开辟饲养角,动植物角等,让幼儿观察动植物的变化,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另一方面利用社区资源,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亲近大自然。

将社区大自然作为课堂。带领幼儿去社区的草坪采摘野菜,去蔬菜基地观察无土种植,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

第三,以“内容”激趣。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关心和爱护周围环境,这些积极的态度和精神能引发幼儿的科学探索行为,维持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除了利用环境资源,教师还可以从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精心选择科学内容,着眼于幼儿身边的科学现象,为幼儿选择可见、可闻、可触摸、可操作的自然物和科学现象,便于幼儿从周围物质世界中获取直接经验或生动形象的具体知识,产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第四,以“心理”激趣。建立一种平等的探究学习关系,为幼儿提供心理安全的探究环境也是激发和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一种方法。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出错,在他们出错时,不要急于批评和制止,而应该对他们进行真诚询问,耐心倾听,认真观察,支持幼儿的各种想法和做法,实行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平等的合作,评价,使幼儿获得继续探索和成功的自信。安全的心理环境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也促进了幼儿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以亲历探究为核心的幼儿科学教育过程。

探究亦称为发现学习,是指幼儿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自己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的过程。科学本身具有探究性的特性,就决定了探究是幼儿学科学的基本方法。而且“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幼儿对他们周围能接触到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幼儿亲历探究作为幼儿学习科学的方式和手段,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体验探索发现的全过程,也能够培养他们初步的创造力及批判思维,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相较于科学知识,“科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儿童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领悟科学、运用科学的能力。”[4]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应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主动建构科学知识、获得科学素养的过程。那么,幼儿科学教育过程如何实现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

(一)教师要积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源泉。“只有既适合于学生又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5]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不会提问、不敢提问是教育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从幼儿观察的兴趣点、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或针对幼儿身边及时发生的现象或事情来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用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提问后,教师还要通过暗示、示范、建议、设问等手段来引导幼儿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支持幼儿解决问题。

(二)教师要积极支持幼儿亲历探究。

亲历探究就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动手操作是是幼儿亲历探究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亲历探究对幼儿学科学的重要意义,总是以自己的一家言抢占了幼儿的探索时间,或者以讲解代替探究,严重影响了幼儿的积极性以及科学教育的效果。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学会。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探究,幼儿有了“做”的机会,才有自主学习的空间[6]。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孩子关注科学、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获得正确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因此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少说,而让幼儿多做,支持幼儿亲历探究,为幼儿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引导幼儿多方面、全方位地探究问题,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答案。法国的“动手做”

倡导“让儿童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进行学习”。这正是建构主义的价值取向的充分体现。

(三)教师要积极支持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

真正的探究是幼儿积极、主动、充分地与客观事物或现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幼儿亲历探究,支持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必要的环节和要素: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对事物和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和操作,进而发现问题。幼儿有了疑问和问题,并产生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才进入了真正的准备状态。

2.猜想和假设。幼儿用已有的经验猜想和解释。它为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即主观原有认识与客观物体和事实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

3.形成问题的解释。儿童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学习推理、预测,找到事物的属性、现象的因果关系或其他的解释,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4.交流探究结果。幼儿通过图画、记录表等,与同伴或教师分享探究结果。交流是儿童探究后的自然流露。幼儿通过整理自己的记录,学会描述自己的发现结果。

教师只有支持幼儿经历这几个必要的环节,帮助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才能真正实现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的幼儿科学教育。

三、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幼儿科学教育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科学教育提倡的一种评价方法。所谓过程性评价最早是指对所确定的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的评价,为方案的制定者提供反馈信息,用于发现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7]。

教育领域中的过程性评价是指判断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朝着既定的目标方向顺利有效地进行,以便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过程,它是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评价。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过程性评价既是评价方法,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贯穿于幼儿学习的始终,其目的是诊断教学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幼儿的科学素养是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故在进行评价时,不能简单的看待幼儿探究活动的结果,而要将评价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尤其要重视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幼儿园广泛运用的成长档案袋法也是一种可以在科学教育中借鉴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成长档案袋,融过程与结果为一体,描绘幼儿的科学活动过程,记录了幼儿的科学活动轨迹,展示了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理解力、创新力的成就和进步,为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就幼儿的科学素养提供交流的平台和依据。

总之,建构主义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幼儿主体性,鼓励幼儿运用有意义的方式,在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中,通过探究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激发幼儿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和态度,从而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裴新宁。从学习理论的现展谈建构主义在科学教学设计中的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04(7)。

[2]陈琦,刘德儒。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5.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J].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72.

[4]陈琴。建构主义与科学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4(6)。

[5]罗兴凯,等。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25.

建构主义取向篇2

一、社会建构论的心理观

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建构论的核心思想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解构”,二是“重构”。社会建构论首先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进行了深刻地反省和批判,然后力图从后现代视野重新审视和重构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取向。

(一)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批判与解构

以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格根(k.j.gergen)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者站在西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对立面,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解构。他们反对传统心理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个体主义和科学主义[2]439-446[1]。

1.对主客二元论的批判。现代主义心理学的首要预设是人生活在主客二元的世界中,在主体的经验之外存在着一个客观世界,主体的心理、意识、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社会建构论认为,这种二元世界的划分只是一种无法“证伪”亦无法“证实”的预设,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宏大叙事”,并没有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因为“一旦我们开始谈论某个对象,我们就已经进入表征世界。”[3]433在表征世界之外的“客观世界”不可能进入人的意识领域,因此“二元世界”的划分是一个武断的、不可靠的预设。

2.对实在论的批判。实在论主张任何事物(包括人)都是有其自身独特的内在规定性的客观实在。基于这种实在论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相信心理(心灵、意识、人格)是一种客观实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或发现它们。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心理现象并非独立存在的实体,心理学的概念也不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精神实在”作为基础。所谓认知、情绪、人格等一切心理特征都不过是一种话语的建构,并没有一个精神上对等的实体与之相对应。心理(知识)并非是人对心灵本质的揭示或发现,而是社会文化的创造或发明。

3.对科学至上论的批判。在现代主义取向中始终处于统治地位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坚定地主张科学方法是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径。社会建构论者对此给予了严厉的批判,认为“热衷于实证方法的心理学日益淡忘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科学方法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科学方法无法科学地证实自身,科学方法也同样无法用自己的方法证实正在使用的方法。一些人反驳说科学的成功就展示了其正确性。但何为成功?你又如何证实成功?”[4]286社会建构论者尖锐地指出,方法中心主义使得心理学降格成了一门主要由方法驱动和界定的学科,从而使理论探索只具有次要意义。认为所谓方法体系只不过是在一个特定时代被人们采用的一个特定视角而已。

4.对个体中心论的批判。现代主义心理学聚焦于个体的心灵、个体的理性,将“个体心灵(individualmind)”视作意义、行为发生和解释的中心,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对现实的反映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选择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个体心灵”之中。因此,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凭借心理学家的个人理性探索、揭示人类“个体心灵”对现实的反映、适应和改造的过程、本质、规律,寻求促进个体反映能力、适应能力的提升。社会建构论将这种个体中心主义预设斥之为盲目“自大”和“自恋”的心理学。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祛除了他人、它物的“个体心灵”是虚妄的,是无法独立存在的。(二)对心理学的后现代重构

在对现代主义心理学解构的同时,社会建构论者也开始了心理学的后现代重构的历程。尽管一如其批判的视角各不相同相似,重构的视角与理论也多有不同,甚至同一个社会建构论者在不同时期的见解也屡有出入,但就其理论发展的走向看,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的统合倾向:

1.心理是社会的建构。社会建构论反对心理学的二元论、实在论、反映论和基础主义的理论预设和研究取向,认为主客二元的世界划分是一种不证自明的预设;心理也并非是先在于主观世界的“本质实在”并对客观世界地反映或“摹写”;同样的,同所有所谓科学知识一样,心理学知识也非主体之于现实/实在(reality)的中立的“发现”。实际上,知识、心理、意义都只不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发明”,是社会的建构。在社会建构论看来,“由于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语词而社会建构的结果,语词的意义又随着群体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即语词的意义依赖于社会过程,因而我们不可能达到对世界的客观理解。知识只不过是以语言形式表述的社会一致意见。”[5]232

2.互动是心理的源泉。社会建构论主张,“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单个个体无法建构。换言之,认知、情感、自我意识、人格等一切心理现象或特征是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产生的。互动是心理的源泉。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且不论情感、自我、人格等复杂心理的建构性和互动性,就是感觉这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也不是“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向“内部世界”的输入,而是特定共同体的社会互动的结果。用格根的话说,“眼睛不仅仅是神经的一部分,它同时也是传统的一部分”[6]102;“令人愉快的味道是社会传统的产物。”[6]9人们对颜色、味道、气味、疼痛等的感觉和反映无一例外的要受到社会传统、文化、所属群体的影响和制约。

3.话语是社会建构的中介。话语是语言的结构形式,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建构心理的媒体或中介。社会建构论认为话语是先在于个人的存在,因此人们并非是通过话语表达自身的认知、情感等心理活动,而是在社会互动历程中借助话语建构着心理。这就是说,情感、意志、认知、人格等并非精神的实在或实体,而是一些话语范畴。换言之,心理是话语的建构和产物。当然,话语本身也存在着建构和重构的历程,“我们用以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术语和形式都是一些人为的社会产品,是置根于历史和文化的人际交流的产物。”[7]49

4.话语分析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社会建构论者反对方法中心主义的研究取向。认为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单纯地定量分析无法对人的心理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做出恰如其分的理解和阐释。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问题为中心,强调问题中心主义的多元方法论。社会建构论认为,心理学家对于行为的研究不在于寻找行为背后的个人内部世界的原因,而在于对建构行为的话语进行分析,分析是哪些话语通过其操作特点而导致行为产生的。话语分析理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这种基本方法相关的方法还有访谈法、叙述写作法、介入观察、协调理解、争论研究等方法。他们还强调运用q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将主观性纳入人的行为分析当中,并对其进行测量[8]86-90。

二、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

现代主义心理学在人性观取向上始终处于内源和外源的两极摇摆之中[2]108-118。在心理学史上,有时理性主义内源决定论占主导地位,有时经验主义外源决定论占主导地位。但无论是内源决定论还是外源决定论,抑或是交互决定论,人性都被看作是客观存在。即人性“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但无论能否被人正确的认知,它都“在那里”运转着。与此同时,无论是“机器”预设、“完型”预设,还是“拟畜”预设、“自我实现”预设,抑或是“科学家”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都相信人性(心理)是被决定的:要么决定于个体自身的某种先在的力量(如“力比多”、“生物完型”等等);要么决定于个体之外的某种环境的刺激;要么决定于个体内在与外在的力量的“交互”作用。社会建构论对此持反对态度,主张人性是社会的建构,是话语的建构,是文化历史的产物。(一)人性是社会的建构

社会建构论反对将情绪、动机、人格、自我看作是“精神实在”,反对对人的本质(人性)作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探讨。退一步讲,如果一定要探讨人性问题,那么所谓人性决非是一些先在的、被决定着的,同时又反过来决定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某些稳定的结构、特质、倾向或是实在,人性只不过是社会的建构。

现代主义心理学对于“攻击性”进行了大量的人性观层面的探讨,如依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人的攻击本能;依照格式塔学派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人的先在的生物“完型”;依照社会学习论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个体榜样学习的结果,等等。而依照社会建构论者看来,所谓“攻击性”,仅只是一种“预设”和“叙事”,是研究者从人的行为表现中推论出来的东西,然后又用于解释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循环论证”。如果真有一个稳定的人性内在于人的心灵,那么在各种场合其行为表现都应是一致的,但实际上在不同的场合人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在这一种场合,可能富于攻击性、挑衅性,在另外一个场合则可能表现为包容性、退让性。可见,行为表现并非是单一的、同质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异质的。由此,一些激进的社会建构论者主张,人的行为同情景相联系,而不是由所谓的“人性”决定的。所谓“人性”仅仅是心理学家的幻影,是特定研究群体在互动历程中达成的共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同彻底否认人性存在的激进的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不同,逐渐成为主流的温和的社会建构论者并不否认人性的存在,主张人性是话语的建构。话语(语言)范畴作为先在于个体的存在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发展。话语(语言)作为一种“前在”是个体的思维和行为的必然选择,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自身提供了范畴和分类的方式,为人的思维、行为提供了方向和约定,使人们能对自身的行为、心理和经验进行分类、解释或定义。对于个体而言,不是人规定了话语(语言),而是话语(语言)规定了人,规定了人的心理与行为。“对于现代主义而言,世界简简单单地‘在那里(outofthere)’,以供观察。然而在后现代主义文本中,这种假设是没有理由的……谈及‘世界’或‘心灵’等需要语言,‘物质’、‘心理过程’等词语并非世界的镜子,而是语言系统的构成成分……在这个意义上,那些被我们当成‘真实的’,那些我们信以为真的心理功能,不过是公共建构的副产品。”(二)人性是关系的存在

社会建构论者相信人性不是个体所固有的抽象的存在物,而是话语的建构。与之相对应,社会建构论主张把人性、人格、自我等看作是“关系的存在”、“过程性存在”以及“文化历史的产物”。

从个体的角度看,话语是一种先于个人的“先在”,是一整套意义、隐喻、表征或陈述系统;但从发生学角度看,话语是特定共同体中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的呈现;是同一文化中的“游戏者”共同参与建构的产物。承认人性是社会的建构、话语的建构,亦就是承认人性是关系的存在。每一个人都处在特定社会关系模式之中。在每一种关系体里,每一个人都以一种角色或身份存在着,如“父亲”、“领导”、“乘客”、“患者”等,每一种角色或身份都与其它角色或身份构成多种关系。人的行为不是内在心灵(人性)的自主选择,而是由特定角色或身份及其与相应对象的关系决定的。人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身份与不同对象互动时,基于角色文本约定的不同,便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人性(或人格),如攻击包容、自私利他、自信害羞、乐群孤独。人性究竟是攻击性、自私性还是包容性、利他性?社会建构论认为,人们很难其实也无须对此加以考证或鉴别,因为人性(或人格、自我)并不是一种恒常的存在,而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关于这一点,著名社会建构论者肖特(j.shotter)进行了清楚明了地概括:“从关系论的观点来看,内部生活的意识是通过发生于社会生活和话语实践的语言交往而创造出来的,是联合行动的结果。以这种观点来看,被心理学家当作现存的认知实体——意向、记忆、动机、知觉、情绪等等并非客观的和最后的形式,而是处在不断建构的过程中,这种建构过程又依赖于各种话语环境中同他人的相互关系。”[10]7

人性是话语的建构、是关系的存在,并不等于说人性是话语或关系的决定物。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如果将人作为关系的决定物是对人的本质抽象,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复归。人与关系的关系具有相互构成性,亦即人既由关系构成,又是关系的建构者。关系是处在不断建构中的关系,话语是互动过程中建构的结果并始终处在重构中的话语。关系、话语、知识都不过是文化历史的产物,都不可能超越时空、历史和文化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是人与关系互构历程中的积极、能动的存在,是一种过程性存在,是文化历史的产物。

三、社会建构论人性观的心理学意义

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对心理学研究的现代主义范式形成了深刻地影响和冲击。随着社会建构论及其它后现代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的现代主义研究范式的解构和重构,西方心理学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本学科的研究取向与方法,重新审视心理成因、心理异常与治疗等方面的难题[11]79-84,并可能导致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9]803-813

心理学界对社会建构论为本已纷争不断的心理学所带来的这场“革命”褒贬不一,一部分心理学者极力主张心理学必须尽快消解冲突,以某种公认的元理论实现心理学的整合与统一。我们认为,限于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心理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很难实现人们期望的大一统的格局。

心理学研究受制于自然科学的进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视界以及社会实践需要的共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共同限定或决定着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及其对心理问题的揭示程度。在19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一直蛰伏在哲学范畴中,囿于认识论层面的思辨性探讨,限于对人的主观意识的简单、粗糙的阐释。尽管如此,哲学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已经为心理观、人性观的冲突埋下了伏笔。而随着19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革命引发的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物理学、生理学的长足进步,经验主义获得了哲学上的主导地位,心理学因此沿着经验主义道路,迎应时代的要求,从哲学的视界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主义取向占据主导地位的独立的学科。然而盛行于20世纪的经验主义(如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并不能解决哲学上的所有问题,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没能为科学主义心理学提供足够的科学营养,因此虽经百年沧桑,科学主义心理学依然未能解决本学科存在的诸多难题。科学主义心理学取向自身的缺陷为建之于理性主义基础上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前者在对后者持续的批判和解构中昭示着自己的存在,建构着自己的理论。从而使心理学陷入内源外源的纷争中,在两极摇摆中踯躅前行。以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取向试图跳出现代主义内源外源的泥潭,主张心理现象既不存在于个体内部,也不简单地存在于外部环境的刺激,而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的产物。社会建构论对主客二元论、本质论、决定论和个体中心主义的彻底反动使得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成为次要矛盾,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野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取向冲突和对立的焦点。

毫无疑问,社会建构论在人性观上的超越性对于克服现代主义内源外源纷争、个体中心主义和实证霸权倾向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是社会建构论还只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生事物,远未形成为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虽然其展示出来的活力和生机不可小视,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不比其它研究取向少。因此,无论是否有此雄心,社会建构论要取代主流心理学,成为公认的元理论,以实现学科的最终统一,将是相当困难的。我们认为,尽管外源决定论所带来的科学主义研究取向限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性使心理学陷入对琐碎、枝节问题的探讨而饱受指责,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能够及时调整其极端的个体中心主义和实证霸权倾向,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乃至基因生物学、数学和物理学的进展,科学主义心理学将再次找到新的理论增长点,焕发出新的活力。内源决定论所带来的人文主义研究取向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对文化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的批判,以及在方法论上的超个人主义、本土化取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阵营。由此看来,分裂和对立仍将是当前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主要特征。

分裂和对立使心理学走向多元,也使学界对心理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然而过度强调本研究阵营的真理性,盲目排斥相异的理论和研究取向将不利于学科本身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心理学研究者应以宽容、整合、超越的视界看待不同的人性观及其带来的不同理论取向、方法论和理论构建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使心理学沿着建构、解构、重构的螺旋式上升的道路不断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主义不必视社会建构论有如“洪水猛兽”,社会建构论也不必把现代主义全盘否定,承认对方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充分汲取对方研究的合理因子,是使自身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

当然,要使不同研究取向在人性观层面实现融合将是十分困难的。现代主义内源决定论和外源决定论的两极摇摆之势,促使一些研究者试图以交互决定论来弥合内源外源之争。而事实业已证明,交互决定论不仅没有终结二者之争,反而使对立进一步加剧。社会建构论是对决定论的彻底否定,这种人性观从根本上抛弃了心理(心灵)的本质主义和决定论,从而走向相对主义的互动论。现代主义取向与社会建构论取向在人性观层面的融合或彼此取代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认为搁置矛盾和冲突,以宽容、平等、对话的原则面对不同人性观取向是有助于学科发展的建设性心态。毕竟人类文明尚未达成对真理的真正把握,人们可以找到很多经验事实证明人性是决定的,存在于个体内部,同样也能找到证据证明人性是建构的,存在于个体之间。每一种取向都可以坚持自己的人性观选择,但它仅只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而非真理性选择。不同选择之间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不同选择之间需要彼此宽容、平等对话,而不必沉溺于新一轮纷争的泥潭。

不同研究取向在方法论和应用层面的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则是完全可行的。事实上,这种研究态度已经在二者交锋中为一些有识之士所采纳。如社会建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格根就认为通过吸收实验(或实证)的方法,社会建构论可以在方法论层面上获得极大的收益。持科学主义观点的心理学家弗雷德曼尽管批评格根激进的相对主义观点,但是也承认“科学心理学已经受益于后现代主义,承认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促进了文化意识,特别是对权力和地位差异的关注。”[12]463他因此认为后现代主义取向存在有益的一面,值得科学主义取向反思和借鉴。再例如,在有关“自我”的研究领域,许多实验心理学家开始吸收社会建构论的某些观点,建构着新型自我观和人格观,提出了“情境化的”自我观、人格观,并以经验实证方法证实了儿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对自我的描述不同,亦即具有不同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表现。这说明,两种取向在心理学的实践中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37(5).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niley,edley.unravellingsocialconstructionism[j].theory&psychology,2001,11(3).

[4]slife,b.d.&williams,r.n.towardatheoreticalpsychology[j].americanpsychologist,1998,5(3).

[5]smith,n.currentssystemsinpsychology[m].wardsworthpublication,2001.

[6]gergen,k.j.aninvitationtosocialconstruction[m].sagepublication,1999.

[7]gergenk.j.realitiesandrelationships[m].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4.

[8]霍涌泉.后现代主义能否为心理学提供新的精神资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9]gergenk.j.psychologyscienceinapostmoderncontext[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10).

[10]shotterj.thesocialconstructionofourinnerselves[j].journalofconstructivist,psychology,1997(10).

建构主义取向篇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展潮流和当代中国现实,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谐社会需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其中,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

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根本。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着力回答现实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密切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教育,引导全体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前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局面,使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其中必然蕴涵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经历了改革开放近三十年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体制结构特别是传统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型。这种社会转型是以国际现代化潮流为背景的自觉选择,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起点和立足点,以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社会文化生活的多样化与文明化为基本价值目标的现代化运动,它不仅直接冲击人们旧有的思想,也进一步引起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和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并更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

人们对社会生活利益追求和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必然会出现不同的价值观念,这就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整合和引导,巩固思想道德基础。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凝聚党心、赢得民心,进而团结整个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旗帜。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加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文化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实质上就是建设和发展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引领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加强和谐文化建设,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必须牢牢把握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落实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着眼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的首要问题。科学的信仰是以科学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是迄今为止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最严整最有生命力的科学。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当然,马克思主义是在曲折中发展的。曲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曲折之后必有大的发展。把握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这一规律性,我们的信仰就会更加坚定。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着眼于树立和谐社会共同理想。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和要求。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和谐社会是理想的社会;和谐社会理想是我们的共同社会理想。古人讲“上下同意者胜”。共同的社会理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和谐的社会是以社会的必然和个人的自由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最终是实现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一种理想的和谐社会,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从价值目标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想同我们的远大理想是一致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用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凝聚人心、鼓舞人心,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共同的思想基础。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着眼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巩固全民族思想道德基础,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走向繁荣富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所谓时代精神,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下的人们在划时代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符合历史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的精神。当代中国时代精神的核心就是改革创新。改革创新精神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开拓进取的精神。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相互激荡,对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多方面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使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明荣辱之分,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坚持不懈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良好文明风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支撑。

在辩证统一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导,坚定和谐社会价值理想的基础上,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巩固思想道德基础,还需要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的现实路径,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价值体系的辩证性,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多样性与主导性、民族性与全球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辩证统一,并在各种价值取向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这对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结合中凸显价值基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对美好生活状态的设想和期望。理想具有扬弃现实、高于现实、超越现实的特征,是感召、激励和鼓舞我们为之奋斗的力量源泉。和谐社会价值理想的实现是在理想与现实的持续转换中实现的,我党一贯坚持将远大的社会理想和现阶段的工作目标统一起来。

在多样性与主导性的协调中表征价值认同。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经济制度的调整带来了利益结构的变化,利益主体趋于多元化,促成社会多元价值取向。价值观的多元化有利于人们解放思想,促进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突破陈规,大胆创新,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中,必须确立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即主导价值取向,并在多元价值取向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借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具体实践中,坚持价值观的多样性,不是要消灭价值观的差异性,而是要以主流的价值取向引导支流的价值取向。既大力倡导同社会发展进步一致的主导价值取向,又鼓励和保护那些积极进步的价值取向,要努力造就一种富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价值认同感,进一步巩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构主义取向篇4

关键词 体育文学 诚信友爱 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传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友爱是一个历史范畴,是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当前形势下,社会转型,生活变化迅速,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自主选择的机会明显增多,许多人的价值取向不稳定,这就更需要社会有一种正确、统一、明确的社会价值取向。体育运动是人们交流和合作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体育运动可以大大增强人们之间的诚信友爱,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作用。体育精神是动态发展的意识形态。体育精神中最为重要的奥林匹克精神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体育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取向均可以在体育文学中得到体现。体育文学反映深层次的体育精神文化,通过体育活动反映社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等,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是弘扬构建和谐社会道德基础的重要手段。

一、诚信友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诚信友爱的优良传统,弘扬中华民族诚信友爱的传统伦理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www.133229.com诚信要求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并按这些规范行事。在现代的意义上,诚信的内涵可以指社会组织和个人在交际中恪守诺言,讲究信用、注重信誉。友爱就是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在全社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共同前进的社会氛围和人际环境。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是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中国的文化传统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伦理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所带来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谐。诚信友爱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诚信友爱给社会带来具有高度的物质价值,也带来高度的精神价值,它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有了诚信,就有了友爱;有了友爱,人际关系融洽和谐,个体身心健康和事业顺利成功;有了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人们彼此信任,相互帮助,平等相处,合作共事。既保全了个体的利益,又能使社会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达到社会的和谐。

二、体育运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体育运动源自于人类生产劳动,历经千百年的发展,已演变成无与伦比的独特文化现象。体育运动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运动能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平等互动平台,促进人们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容易建立起平等、亲密、和谐的人际关系。体育运动具有勇于竞争、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团结协作、诚信友爱、亲民亲国的精神。体育运动鼓励人们公平竞争、永不满足、敢于拼搏,努力超过别人、超过前人、战胜自我。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越发达,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越强烈;社会越和谐,体育精神就越被人们所推崇。

体育运动传播思想意识,影响生活舆论、道德风尚,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体育运动调节人际关系,促进人际间的和谐,美化环境,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发挥社会调节功能。作为最具有国际性影响力的体育运动奥林匹克运动,所倡导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创造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提高人类素质、建设和谐社会和维护世界和平最具广泛性的国际文化要素。奥林匹克精神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和谐发展、团结友谊、公平竞争、重在参与、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等方面。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在直接而剧烈的身体对抗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培养,观众也得到感官上的娱乐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无论是在在奥林匹克比赛中,还是在其他的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在竞技场上所展现的勇于竞争、敢于胜利、团结协作、诚信友爱、亲民爱国的体育精神,深深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这种体育精神对塑造和强化社会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观有独特作用。

体育是积极进取、公平公正、规则至上、团结友爱、健康自然、以人为本的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体育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体育的作用不言而喻。体育既讲公平竞争,又讲分工合作,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是消除对立、弥合分歧、缓解矛盾的有效媒介。体育运动可以作为一种改造社会的力量,创造一种以奋斗、教育和公德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发展。0体育在促进团结、维护和平的事业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角色,奥运会和各种体育比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团结协作的大舞台,成为人类沟通情感、传递友谊的纽带。体育精神与和谐社会理念有着深刻而广泛的联系,体现了和谐社会的目标追求与价值导向。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借助体育运动所倡导的诚信友爱的道德的力量,使诚信友爱这一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良好的道德土壤。

三、体育文学是弘扬诚信友爱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

体育文学是以体育为题材的文学,经典的体育文学作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体育文学作品通过各种文学手法,描写各种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主题,如体育活动的参与和观赏,体育训练与比赛等。表现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主题思想,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文化内蕴。因此,体育文学不仅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感染力,还承载着对体育运动在人类进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的宣传和促进作用。体育文学反映社会生活,它不可避免地要反映体育运动,反映体育运动历史发展的轨迹,反映人类不断向上、不断竞争、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帮助人们了解体育运动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的作用和地位。体育文学作品,颂扬人类自身的力量,歌颂人类的勇气和执着,赞美人类的美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核心。

体育文学所歌颂的精神是人类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指导,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影响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对和谐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体育文学是反映参与体育运动的活生生的人的艺术,体育文学作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当发挥改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品格,帮助协调社会矛盾的作用,从而增进社会和谐。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表现为满足最广大公民日益增长的身心发展需求,提高公民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丰富公民的精神生活。通过体育作品的审美感染力,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心灵,进而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是体育运动的精神指南、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殊的功能。

体育文学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现代人格。通过体育文学作品,刻画那些通过诚信和关爱他人,通过努力和奋斗而在体育比赛中取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刻画通过体育对于美好幸福生活和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信友爱的追求;弘扬体育所反映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表现家庭的亲情、人间的友情和社会的真情;弘扬体育竞赛中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精神,竞争意识、协作品格、公平观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以反映人们诚信友爱的思想道德风貌为主流,以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作品目的,让人们在体育的欣赏和参与中受到鼓舞,在情感的共鸣中得到启迪,在心灵的震撼中获得教益。促进全社会形成文明诚信、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四、发挥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的途径

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以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为切入点,可采取以下措施:

1、以体育文学价值取向为载体,倡导诚信友爱的道德观念、社会公平价值观念,树立公平意识,提高正确判断社会公平的能力,为实现和谐社会夯实坚实的思想基础。

2、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体育文化领域的振兴和繁荣以及优良人文环境的营造,积极推动体育文学的发展,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

3、加强体育文学研究,以体育文学诚信友爱的价值取向为指导,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的,关注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以体育运动所蕴含的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伦理、体育思维方式、体育行为方式等,充分发挥“和谐”的理念,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构主义取向篇5

关键词:竞争情境,人格取向,理论建构,实证

分类号:B848

1、问题提出

竞争是自然界乃至人类一种生存状态,竞争情境亦是人类无法避免的生存环境。所谓竞争。指个人或团队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朱志贤,1989)。辞海中把竞争定义为:“相互争胜。并逐日竞,对辩日争(夏征农,陈至立,1980)。”《庄子·齐物论》一书中有“有竞有争”之说。郭象注曰:并逐日竞,对辩日争”,这里,“竞”和“争”两个字是单独使用的。其不同点在于。“竞”重在行为,“争”重在言语。经过文化的演进,竞和争才逐渐融合为一个词(陈绍燕,2002)。在西方,亚里土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曾使用过“竞争”和“垄断”这一对范畴,并且提到了“优胜劣汰规律”。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后,对竞争本质、作用、及运作方式才逐渐成为显学(陈秀山,1997)。达尔文正是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奠定了生物进化论的基础(达尔文,2009)。

在情境与人格关系研究的历史上,历来有特质论、环境论、交互作用论之争。以Jung(1971)、eysenck(1967)为代表的生物学理论和以allpon(1930)、Cattell(1974)为代表的特质论认为,人格不仅具有明显的生理和遗传特征,亦有其固定的类型特征,人格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人的行为基础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以watsen(1970)、Skinner(1968)为代表的行为论认为,环境是影响人格的决定性因素,后天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基础。以SuUivan(1953)、mead(1992)、murrv(1938)为代表的交互作用论认为,人的行为是人格特质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心理学界多数人主张特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观点。认为特质因素所起的作用因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异。环境影响也因人如何运用这些特质而有所不同(郑雪,2004)。

已有学者开始关注竞争中的人格取向问题,angya(1941)曾提出过生活圈(biasphere)的概念,认为生活圈是有机体(organrism)及其生活环境所连接而成的不可分割的系统,其中,有机体(人)为主题,环境为客体。生活圈中的主客体的动力趋势有两种,一是自主性趋势,二是融合性趋势,前者是有机体的经过同化和控制环境而自我扩张的取向,在这种取向下。个体努力征服支配环境以满足自身的欲望和需要,表现为对优越、获得、成就和探索的追求取向:后者指个体努力使自己配合或顺从环境,与社会团体、自然界建立和谐的关系,而不惜失去个体的特殊性,表现为对关爱、美感、人际关系、团体情操的追求等。angya还指出,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圈的两种性质相反的动力取向可以相互组合成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即强势均衡型、人际融合型、个体支配型、弱势均衡型。其中人际融合型与个体支配型是现实社会普遍存在的类型,也是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这两个范畴的初始形态。Rieseman在其著作《theLonelyCrowd》中,将各种社会环境中个体的人格特征划分为三种取向:(1)传统取向(tradition-direct-ed),这类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以其所属团体所保留的文化传统为其行为的依据,并用其祖先留下来的方法应对环境中的各种事物;(2)内心取向(inner-directed),这类个体的行为受其自身内在的价值观念及道德标准的控制,比较不受团体标准的影响:(3)他人取向(other-directed):这种人多依据周围环境中别人的态度和意见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杨国枢,2005)。

竞争情境既是人类必然际遇的常态情境。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存情境,那么,对竞争情境中人的心理规律的研究不仅有深化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意义,亦有扩大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普遍价值。本文的目的就是研究处在竞争情境中人,其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是否会出现一些不同于非竞争情境的、规律性的取向变化?在诸多心理因素中,人格始终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把人格这一重要的心理变量放在竞争情境中进行人格取向考察,建构其在竞争情境中的心理取向理论,不仅具有理论创新意义,亦有应用普适价值。

本文所关注的主题是在竞争情境中人格的规律性的、稳定的取向特征,即:(1)在竞争这种特殊的人际环境中,人们是否出现与之相适应的人格取向?(2)如果出现,那么这种特定情境下的人格取向有哪些一般的、典型的和规律性的特征?(3)在与环境交互作用时,能否提取出典型的、又与传统人格理论视角迥异的人格取向类型?

本研究假设,尽管文化在对人格的影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处在同一文化、甚至不同文化中的个人,均有可能形成相似的人格取向模式。也即,人格取向模式有可能超越不同文化的羁绊。在特定的相似环境中具有形成和发展的共通性。2竞争情境中人格取向的理论建构

文献研究表明,在以往的人格研究中,尽管尚未见到明确的取向研究的提法或定义,若稍加留意则不难发现,许多人格理论已经具有了取向研究的倾向。例如,经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具有典型的消极心理取向研究特征:人本主义人格理论具有典型的积极心理取向研究特征:Seligman(2000)正是因为不满于现代心理学中占主流倾向的消极心理研究取向,才发动了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采用关注使人成功的、积极的心理变量的研究视角,如主观幸福感、乐观主义、快乐、自我效能、情绪智力等,具有明显的积极心理取向研究特征。近年来,也一些学者开始将时间取向纳入人格研究的范畴(刘霞,黄希庭等,2010)。triandis等人(1988,1998)跨文化情境中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研究,杨国枢等人(2005)以中国文化为背景。对中国人成就动机、自我实现的社会取向和个人取向的研究,也提出过研究变量的操作、性定义。而在其他科学领域,如在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领域,具有取向研究味道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张晓东,2008)。例如。马克思将人的本质属性定义为人的“社会性”(杨艳春,2010)。“马吉维亚里主义”既成为个人主义的代名词,也是一个被广泛研究的学术概念。多学科、多领域所采取的取向研究视角,对本研究具有明显的启示价值,正如triandis(1995)所说:“如果我们要了解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关系,我们必须通过确定文化差异的维度来分析它,其中最有研究前景的维度之一就是个人主义一集体主义。”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定义的人格取向,与triandis、杨国枢等人以文化差异为背景的研究思路迥然不同。我们关注的是超越了文化背景的、更广义的竞争性人格取向。为了扩大人格理论的研究视野,使人格研究更贴近社会。进一步提升人格研究成果的应用效率,本文尝试建构一种在特定情境中的人格理论模型一即竞争情境中的人格取向理论模型。

对保留的153个项目组成的数据库进行项目一总分相关分析,进一步删除相关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的项目18个,保留了135个项目数据库进行下一步探索性因素分析。

3.2.6探索性因素分析

使用SpSSl5.0统计软件包,对由135个项目组成的数据库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目的有二:一是进一步精化各分量表的项目:二是对量表的理论结构进行初步验证。经探索性因素分析。进一步剔除了51个未达到因素负荷要求和存在交叉负荷现象的项目,最终保留了84了个项目组成的竞争情境人格取向正式量表。项目分布为:社会取向分量表19个项目,个人取向分量表20个项目,积极取向分量表19个项目,消极取向分量表26个项目。

3.3正式量表研究步骤

3.3.1被试与正式施测

用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的654名被试,施测由84个项目组成的竞争情境中人格取向正式量表。被试群体来自社会各界,职业包括公务员、企业员工、大学生、军人等,年龄在18-60岁。男性340人,女性314人。收回有效问卷567份。有效回收率为86.6%。

3.3.2数据分析

建立正式测试数据库,(1)使用LiSReL8.7统计软件对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因子拟合指标为标准验证竞争情境中人格取向结构的存在及科学性;(2)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分析正式量表数据库的各项信度指标,提供正式量表测量可靠性证据。(3)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库进行相关分析,提供全量表与各分量表、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分析证据。

4、结果分析

4.1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

表2是人格取向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分析数据显示。纳入正式量表的项目总数为84个,这些项目在各分量表的负荷水平在0.344-0.702之间,均达到了较高或中等因素负荷(未列出),各分量表对全量表的因素负荷均在0.654以上,范围从0.654-0.905;每个分量表的特征值均大于6。远远超过大于1的特征值筛选标准。以上结果表明,正式量表各项探索性因素分析指标良好,也即,提取出的4个取向维度具有独立性,并对总测量目标从不同方向做出了贡献。

4.2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表3列出了竞争情境中人格取向量表验证性因素分析各项拟合指数的分析结果,主要拟合指标nH、nnFi、CFi和iFi在0.81-0.90之间;RmSea为0.055:x2/df为1.91,小于3,均达到和基本达到了良好拟合的要求,表明该理论模型不仅存在,亦有良好的建构效度。对人格取向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图及各项具体指标详见图2。模型的路径系数图如图2所示。

4.3各取向维度信度分析结果

表4列出了竞争情境中人格取向量表的各项信度分析指标,其中全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61,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范围从0.848-0.916,各分量表分半信度均在0.80以上,范围从0.803-0.858,间隔4周。对321名被试重新施测,全量表重测信度为0.854,各分量表重测信度均在0.80以上,范围从0.801-0.872。各项信度指标达到了高信度水平。

4.4相关分析结果

表5列出了正式量表的相关分析结果。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全量表与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相关范围从0.33-0.57。各分量表和总量表之间呈中等或略偏低相关,说明各分量表得分对全量表得分做出了相对做出贡献,但每个分量表都只做出部分贡献。二是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其范围在0.10-0.46之间,呈中偏低相关水平,总体以低相关为主。表明各分量表的独立测量水平较高,对总目标的贡献上较少出现交叉或重复测量现象。

5、讨论

5.1在竞争情境中。是否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人格取向?

本文在建构理论模型时曾提出两个假设,一是可以通过心理取向的研究视角建构竞争情境中的人格取向理论模型:二是所建构的理论模型能够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加以证明。那么,检验这两个假设是否正确的问题,在实证研究中就转化成为检验竞争情境中人格取向量表是否具有建构效度的问题,所谓建构效度,指实证研究所证明的测量结构与理论假设模型吻合程度的评价指标。也就是说,在本研究中,建构效度评价的是竞争情境中人格取向量表所提取出的测量结构与表1操作性定义结构的吻合程度,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从以下三个方面为此量表提供了建构效度的实证依据。

5.1.1对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的讨论

表2列出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对理论假设提供了证明依据:(1)项目的负荷指标。由表2可知,正式量表中的项目,在其相对应的分量表中都有较高和较平均的负荷。此结果表明,各分量表中的项目仅对本量表做出贡献,而对其他分量表贡献甚微或无贡献。其总体效应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项目的目标一致性保证了各分量表的独立性。(2)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维度负荷指标。从表2可知,探索性因素分析所提取出的4个因素的特征值均远远大于1,四个维度的方差贡献率较为平均:维度负荷指标则达到了高负荷水平,且无出现交叉负荷现象。以上分析表明,理论建构中提出的4个人格取向维度,能够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方法从人格取向量表中清晰地提取出来,初步验证了人格取向量表可能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

5.1.2对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的讨论

表3列出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各主要指标的拟合值。所显示的良好的拟合指标,使本研究又一次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法,获得了证明理论假设的坚实依据。值得注意的是,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揭示出这样一种逻辑关系,即提出的理论建构得到了实证研究的充分支持。也即,本研究用不同的被试,采用不同的实证方法,均证明了该理论建构的存在,证明了竞争情境人格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

5.1.3对相关分析结果的讨论

在实证研究相关分析结果中,有两个指标能够为理论建构的内部关系提供实证依据。一是各维度之间的相关分析。表5列出的4个维度之间均呈低相关关系。说明4个维度之间具有相对独立的测量功能。此证据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相互印证,并从不同角度证明了各取向维度的相对独立特征。二是全量表与各维度的相关分析。表5列出的4个取向维度和全量表的相关系数,说明4个分量表对总测量目标做出的贡献不存在交互重叠现象,各分量表都对总量表测量目标做出贡献。但每个分量表的仅仅只对总量表有部分贡献,总测量贡献是四个分量表的共同效应。因此,相关分析结果又一次为人格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建构效度提供了依据。

因此,实证研究结果完全支持了本文提出的第一个假设,即在竞争这种特殊的人际环境中,存在与此环境相适应的人格取向,即竞争情境中存在着社会、个人、积极和消极四类典型的人格取向。

5.2采用心理测量学方法能否对竞争情境中人格取向提供科学支持

5.2.1项目对测量目标的贡献

由表2可知,在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各分量表对全量表均达到高负荷水平,此外。由表2和图2可知,所有项目仅在所属分量表上有较高负荷,上述证据充分说明。人格取向量表中的项目能够有效地实现操作性定义的测量内容,因而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5,2,2分量表与测量目标的一致性

由表5可知,社会取向分量表和个人取向分量表、积极取向分量表和消极取向分量表呈负相关关系,此结果对操作性定义提供了有力的证明。即在社会取向分量表上得分较高的个体,会在个人取向分量表上得分偏低;在积极取向分量上得分较高的个体。会在消极取向分量表上得分偏低。这一结果既符合对不同人格取向人群的实际观察事实,也保持了分量表与操作性定义的一致性,因而具备了良好的内容效度。

5.2.3信度指标

从表4可知,竞争情境人格取向量表的各项信度指标均在0.8以上,表明此量表是一个具有很高测量一致性水平的评价工具,其项目测量误差、目标测量误差和时间测量误差均相对较小,测量结果可靠。

5.2.4人格取向维度的测量关系

由表1可知。本文在建构人格取向理论时就假设,4个取向维度各自独立,这一假设获得了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和相关分析结果的支持。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将它们视为4个并列的、具有同一量纲的、能够进行运算的独立测量变量。通过对分量表得分的运算,不仅可以得到4个基本取向维度分。亦可得到如表6所示的,由一级合成因素和二级合成因素构成的6种合成取向因素分,从而扩展了量表的应用空间,并且预期在人才选拔、人才评估、人职匹配、职业规划、个人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众多社会与管理心理学领域产生明显的应用价值。

至此,实证研究结果完全支持了本文提出的第二个假设。即采用心理测量学方法,验证了该理论建构的存在及科学性。这个理论结构是一个三层级、四维度的人格结构,并且此结构是建立在以往人格研究理论成果基础上的理论结构。

同时,研究结果也回答了本文提出的第三个研究目标,即所编制的人格取向评估量表,能够为人格取向理论的应用提供一套稳定而有效的科学评估工具。

此外,本研究对今后人格取向研究,在探索研究方法、创立研究范式、开展数学建模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例如,本研究正在通过心理测量方法区分被试人群,进行eRp实验研究;也正在通过收集常模数据,从数学建模的角度对本课题作进一步尝试研究,还准备运用功能核磁技术探索人格取向研究的新方法,从而扩大人格取向的研究领域。

建构主义取向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思想道德建设和谐社会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因此,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有了重要意义。

1思想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靠坚强的政治领导、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善的制度体制,又要靠先进的思想道德、广泛的智力支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在建设这项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中,思想道德建设是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而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思想建设处在首位,理论建设是重中之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思想的基础,人们的世界观处于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中,马克思主义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吸引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下,牢固确立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根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当前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其一是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加剧。剧变后,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而思想文化渗透就是其主要手段,要害就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其二是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关键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的特点,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才能有效地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最大限度地统一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好地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支撑。我国有13亿人口,有56个民族,要在深化改革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强基固本,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全体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做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否则,就会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丧失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因此,我们要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扎实实地做好科学理论武装工作,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打牢建设和谐社会的共同思想基础。

2道德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开展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诚信友爱。和谐社会必须有社会成员之间的互相认同与接纳,其深层基础就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人类若没有足够的相互信任,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了相互联系的基本纽带,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行。古人说:“民无信不立”。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诚信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培养公民的诚信品德是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问题。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应该以诚信为行为准则,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者。

和谐社会是社会成员和睦相处的社会,要求创造人人平等、团结友爱、和衷共济、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环境。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竞争是必要的,但竞争离不开合作。如果把竞争推向极端、唯利是图、不择手段,就会造成人性的沦丧、道德的败坏。因此,我们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努力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和睦友好和互相信任的关系。从道德建设角度来看,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团结、诚信友爱、风气良好、人们心情舒畅的社会。我们要运用道德手段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以诚信友爱为重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相承接、与依法治国相配合、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规范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3舆论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首先要求正确引导舆论。如果社会舆论混乱,总是出现“噪音”、“杂音”,甚至误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社会也就难以和谐。这就要求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应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牢牢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又迫切要求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中能及时回答社会热点问题。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多做实事,花大力气为群众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要加强对社会舆情的调研分析,及时掌握和回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干部群众中产生的许多新的思想认识问题,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社会热点往往是社会生活中的焦点、人们思想中的疑点、社会舆论中的重点,是一个时期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我们要积极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以群众的热门话题为切入点,做好热点引导工作,着力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回答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实际问题,真正做到解疑释惑、统一思想、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从而消除不和谐因素,增加和谐因素,有力地促进改革发展,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

4教育文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扎实的社会基础

建构主义取向篇7

关键词:课堂教学;信息传导;要素;模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242-02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从信息科学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就是课堂有效教学信息传导过程,分析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要素及其模式,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导及其系统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信息传导

它是指在学校课堂师生主观环境、课堂客观环境影响下,信息传导主体(教师、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教学信息进行挖掘、传递、储存、处置、内化、外化,进而促使信息传导主体(教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实现国家和学校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动态过程。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系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联系和发展是世界的总特征,世界上的万物既作为个体事物存在,又作为普遍联系的事物而存在。事物的普遍联系总是通过系统来体现。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系统是由诸多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整体。课堂教学就是一个系统,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学信息等主要要素构成的一个信息传导系统。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机理研究就是要通过研究其构成要素和传导模式,优化课堂教学信息传导,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素质教育奠定坚实根基。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要素的优化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要素,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定位、学生角色定位及教学信息三个方面的优化。

(一)教师主导角色定位的优化

在信息传导过程中,教师应发挥积极主导地位。教师这种主体角色更突出地表现为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主导性角色定位,由此教师则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身份转变为信息结构及其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1.新的建构式信息传导模式的引领者。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一直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统治地位。当前,在采用建构式教学模式时,教师应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向学生介绍信息、信息传导、信息结构及信息传导模式的内涵、意义和要领,帮助学生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以及掌握建构式信息传导的传导技能。

2.学生信息传导动机的发动者。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一般是被动接受,学习动机开发的空间相对狭窄。在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中,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的主体之一,学生需要培养积极的信息传导态度和动机;教师就需要采取适当方法,激发鼓励学生,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与教师及其他学生一起推动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有序有效地进行下去。

3.课堂教学信息结构的组织者。与教师相比,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明显落后或不足。为此,在具体的教学信息结构方面,教师要精心组织、认真安排,规定每一次信息传导的主题、流程、框架,指导学生主动建构新的信息结构及其意义。

4.信息结构及其意义建构的参与者。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信息结构及其意义的建构。为此,教师一方面可以通过其权威保证信息传导过程有序运行,避免各种“噪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的信息储备和经验去引导和启发学生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学生主体角色定位的优化

传统课堂教学下,学生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是课堂教学的客体,缺乏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中,学生应由传统的客体转变为与教师一样的信息传导的主体,成为教学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发挥积极参与构建自我信息结构和信息意义的主体性作用。

1.培育良好的信息传导心态。心态是行为的前提。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信息传导有效性的核心力量。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应在学习心态、理念和动机方面保持积极向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态度和毅力。

2.树立问题意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一般是认真做好笔记、死记硬背教师传授的具体知识点。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信息主要是通过学生、教师及其相互合作集体建构而得。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有问题意识,通过解决传导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来建构具有创新性质的信息结构和信息意义,实现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之目的。

3.增强收集信息的主动性。信息是基于一定的情境(信息储备、社会环境等等)获得的,获得信息的多少取决于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信息意义的能力,而学生自身经验的积累取决于信息的储备量和信息意义的建构。所以,在课堂教学前,学生必须主动做好各种相关信息积累的准备和分析,为随之而来的信息结构和信息意义之建构奠定扎实的基础。

4.转变为信息结构及其意义建构的主体。信息的获得最终取决于学生积极建构的主动性。学生在具体信息及其意义建构过程中必须有充分的主体意识,面对问题,认真思考,勇于争辩,积极解决问题,在师生的集体协商中和思想观点的相互激烈碰撞中构建信息结构及信息意义,这样,学生才能产生出更灿烂的知识火花。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的优化

从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目的看,任何课堂教学信息传导都是为了获取更多更新的信息结构,这要求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的特点。

1.课堂信息的二重性。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信息传导过程阶段有着不同的信息“身份”。首先是建构主体自身的信息及其结构储备(包括学生与教师所拥有的信息),即“元信息”,这是信息主体建构信息结构及其意义的基础。其次,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建构出的信息结构及其意义与“元信息”不同,是在教师辅助下协商讨论思考的结果,是“新信息”。“元信息”和“新信息”各自在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中有不同阶段、地位和内涵,显示出信息的二重“身份”特征。

2.课堂信息的关联性和目的性。课堂教学信息传导,是以主体间(包括学生集体与教师等)相互协商讨论与反思为内容的协商式建构模式。其中,信息是每一个协商主体进入协商前所必要的储备;同时,又是每一个主体进入协商的关联和目的。信息的关联性和目的性,使主体紧密团结,共同围绕着建构新信息结构及其意义而努力。

三、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模式的优化

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传导模式是教师、学生之间进行平等、主动的协商式信息传导模式,教师采取民主式课堂教学管理,教师与学生之间采取多向交往方式。这种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以教师为绝对单一主体的局面,要更加强调与重视学生的主体角色地位,形成以教师信息传导为主导、学生学为主体的学生与教师多向互动的主导――主体协商式信息传导模式。为此要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1.师生地位的平等性。就信息传导主体而言,主要包括学生以及教师。主导―主体协商式信息传导模式的前提是各主体地位平等、相互尊重、宽容学生犯错,这表现为在课堂教学信息传导中平等参与、充分沟通、讨论以及反思等。教师的主导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管理和服务上,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2.师生交往的多向互动性。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往往是单向交往和双向交往,所谓单向交往就是仅教师主动向学生传导知识信息,缺乏学生对信息进行心理加工、反馈;所谓双向交往就是仅教师与学生个体进行双向互动,学生之间缺乏交流。在多向互动主导―主体协商式信息传导机制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多向交往,即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之间、学生群体之间、学生群体与个体之间都是双向互动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课堂教学信息传导呈现出和谐融洽的氛围。

3.课堂教学信息的对称性。这要求信息传导主体在协商时必须保持对主要信息的知晓,包括传导的主题以及有关主题的相关资料信息等。为此,要在协商前,相互交换各自所准备主题的相关信息。为此,学生必须课堂前做好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准备工作,比如,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问题的发现、提出和解决方案等等;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信息传导做好整体的规划、尽可能地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预测准备等。

4.课堂教学信息传导的程序性。程序是信息传导的实现保障。主体在信息传导时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按照由情境―协作―对话―信息建构及其意义建构等内容顺序进行程序性先后设定,如情境阶段是师生对传导主题的确定和资料查找,协作阶段是师生之间信息的交流,对话阶段是师生发言、讨论及争辩,信息结构及其意义建构阶段是对课堂教学信息的总结、应用与反思等。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建构主义取向篇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轴心,通过对大学校园文化分析,映射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过程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

1.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精神。大学校园文化是一种参照模式,大学生根据这一模式所阐述的办学使命、教育目标、倡导的价值观念、教学实践等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演绎,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状态。这种状态类似于文学中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追求共性与个性并存,切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标准。

一般来说,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导向”、“约束、”和“激励”功能。从精神层面来讲,大学校园文化的功能是否有效实现,取决于校园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在多大程度上与社会主流价值观重合。

2.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容

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大学的校园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通过“告知式”、“渗透式”等路径引导学生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通过“管理式”、“示范式”等路径引导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此外,通过“活动式”等路径将实践与理论统一,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知行统一”,做到“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校训是大学校园文化精神内涵的呈现载体,也是大学用以凝聚力量、规范师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形式。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大多学校结合自身发展历史与特色,总结与提炼出既有校园特色、又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匹配的校训,如北京大学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3.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

简单说,大学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建设校园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保障,精神文化是建设校园文化的实质所在,是引领大学生精神成长的核心内容,对构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学校园文化的精髓在于校园精神,体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意识形态观念,对大学生具有潜在的教育力量,并且通过持久的潜在作用,使得大学生形成崇高的道德观念与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实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的科学命题,是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旗帜。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从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公民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整个中国的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方向。

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引领着最先进的群体,倡导着最先进的价值观念。大学校园文化的实质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文化,旨在积极倡导与营造氛围,从精神层面引领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牢固健康的理想信念,壮大社会主流思想舆论。打造积极向上的大学校园文化,是提升大学生凝聚力、创造力的源泉,是提升国家软文化实力的新视域,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三)大学校园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

1.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极,确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题。

校园文化有多层次性,有积极的高层次形态,也有异化、扭曲的低层次形态。虽然积极形态的校园文化正极占优势地位,但也存在着某些消极作用。因此,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大学校园文化具备正负极。具体来说,把正面、积极的,可凝聚社会力量,促进社会发展的大学校园文化,称之具备正极;反之,由于大学校园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远离社会实践的,必然导致个别大学生的个性异化,导致理想与现实不统一,阻碍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这就是大学校园文化的负极。

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需要积极发挥大学校园文化的正极。一方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正极性的大学校园文化为大学生提供发展,制定自我发展、实现共同理想的参照体系,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始终如一的服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主题;另一方面,适度的负极反应大学校园的异化,为调整、强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经验支持。

2.大学校园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指导。

社会发展现状、大学生个性与主流价值观的匹配程度决定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思想活跃,受到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价值取向开始出现异化。然而,“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是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校园文化通过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的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与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人格特征。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质和方向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所在,也是我国立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能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顺利实现。因此,坚持主流舆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指导,是大学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源泉。

3.大学校园文化具有熏陶功能,坚持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精髓。

有什么样的民族底蕴,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尽管大学校园文化的呈现形态具有多样性,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同社会文化一样,是在长期共同的生活与实践的基础之上形成与发展起来。在上下五千年的社会发展中,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拼搏向上,开拓进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

有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握时代脉搏,改革创新,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逐步树立起符合历史发展的的先进思想观念,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学校园文化凝聚了社会最先进的文化,通过不断的实践、创新、再实践,引领进步潮流,保持生机与活力。

大学校园文化通过举办千姿百态的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在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基础上,传播、倡导、实践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培育学生开拓进取的优秀品质,争取处理国家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把个性的发展同中华民族的复兴紧密结合,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

4.大学校园文化具有规范功能,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

大学校园文化遵循社会道德规范与社会风尚,是大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制定规范、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大学生“共性”的形成。此外,大学作为一个群体性组织,拥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通过规范大学生的言行,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

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最先进的一部分,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作为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校园文化在行为规范、人格构建、社会角色、价值取向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与规范,传递社会公德,培育个人品德,旨在实现大学生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统一与协调发展。这也是由高等教育的目标所决定的。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是全国各族人民、各个阶层以及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体质下判断个人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的基本准则。当代大学生群体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不同程度的产生了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确实、诚信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的一系列问题。大学校园文化的规范功能即是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着力培养大学生将个人品德修养与社会和谐发展结合,做文明大学生,做社会主义接班人。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呈现“校园文化形态多元”与“指导思想一元”的关系。此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处理好“文化民族性”与“文化发展全球化”的关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与壮大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1]许庆华.高校校园文化的解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2004(11)

[2]张庆奎.高校校园文化功效探析[J].高等教育,1995(11)

[3]李大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2011(5)

建构主义取向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一、引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是我党对新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和合理构想,也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的理论创新。因此,必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功能地位,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规定正确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其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起引导或指导作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其内在的规律,要求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就需要通过向人民群众进行科学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宣传教育,帮助人们深刻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指导实践,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同时,要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工作目标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矫正,保证主导方向上的一致性,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朝着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前进。2.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构筑的思想基础。现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对社会思潮以及人们社会行为的整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思想上的统一和稳定是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腐朽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正在产生越来越大的冲击。他们首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从搞乱人们的思想入手,进而达到搞乱社会、颠覆政权,搞垮社会主义的目的。当前,我国正处在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但是不是所有的价值取向都符合社会和谐的要求,有些价值取向甚至与社会和谐要求完全相悖,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整合的作用,引导各种价值追求不偏离主流社会和谐价值的导向管道,消除各种不和谐的因素,确保社会和谐的发展。3.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融洽的人际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协调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做到既巩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信念,又能够包容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由于现实的不平等所产生的贫富差别而引起的不满情绪,正确看待先富与共富的辩证关系,可以说服人们认可那些通过正当渠道合法地富裕起来的人,并向他们学习,走勤劳致富、科学致富、共同致富之路。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就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对协调各种社会矛盾和利益关系起沟通、平衡和稳定的作用。

三、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1.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国家重要政治优势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党和政府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调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通过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不断解决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以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2.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绝对不够的。只有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加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作用。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人、财、物等各个方面给予切实的保证。在对象上,既要抓好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十分重视抓好重点,尤其要抓好党员干部的先进性教育工作,使他们在复杂的社会变革面前能够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原则,同腐败及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时刻想到老百姓的疾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3.用改革的精神来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不仅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能产生多大的作用,更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如何适应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为此,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确立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在于人的发展,但是如果人的发展脱离社会的要求,则本身不符合社会和谐的要求。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承认人与社会的一致性,但教育过程中更多看到的是两者的矛盾性,而忽视两者一致性的方面。其实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发展要求上,既有矛盾的一面,亦有一致的方面,一致的方面即是和谐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发现人与社会和谐一致的方面,肯定人与社会和谐一致的发展意义,以和谐的思路引导教育对象去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其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度。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一种空洞说教的印象,似乎与社会现实、与教育对象隔了一层,显得不太贴近,不够融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和谐的问题,确实值得反思#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度固然关涉诸多方面,而最直接可行的方案就是“三贴近”要求。因为只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才能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共同点,了解教育对象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口,在此基础上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方案,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真正满足社会与人发展的需要。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具灵活性;既要立足国内建设实际,又要着眼于世界各国的发展和未来发展,使其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真正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姚小泉.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J].贵州社会科学,2007,(11).

[2]教育部社会科学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

[3]熊月之.和谐社会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时事出版社,2005.

建构主义取向篇10

 

关键词:和谐社会理论构建创新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和主要任务,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它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美好追求,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具有很强针对性的举措,值得研究、学习。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构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将这一理论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至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得到发展和完善。它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伟大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构建是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创立、发展、不断完善并最终确立起来的。这一理论的创建顺应社会和时展的需要,符合全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理论的创建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不断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这一理论也将成为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同时也为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贡献。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之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更加明确地把社会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决定》采用了许多关于社会建设的概念,也有很多创新之处,对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许多问题都作了明确规定,归纳起来有如下方面:

(一)《决定》第一次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着重解决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的根本路线的根本依据问题,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因该更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着重解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激励机制问题,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应该更加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着重解决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的科学发展道路问题,着重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本质上应该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丰富、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二)《决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精神支柱。《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指出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和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全社会共同的道德规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体系,将为人们判断是非曲直、确定价值取向、做出行为选择提供基本准则。

(三)《决定》把“和谐”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根据对总体布局的新认识,《决定》把“和谐”纳入我国现代化的目标,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

(四)《决定》明确了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节的政策取向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并把它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决定》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着力点,写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强调“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并明确提出对收入分配进行宏观调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促进共同富裕”。

(五)《决定》提出了“社会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决定》提出“社会体制改革”的任务,明确了社会领域的改革在整体改革中的位置。这是对改革内涵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助于我们更完善地把握社会体制改革与经济、政治、文化体制改革的关系,更准确的把握社会体制改革与利益关系调整地关系,更加注重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更好的坚持社会主义改革方向。

(六)《决定》提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政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提到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后,我国果断地实行了一系列解决城乡差距问题的重大政策,2006年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1号文件,已经提出“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决定》把“把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写入党的全会文件,这进一步明确解决城乡发展差距问题的方向。也意味着要通过改革来完善城乡管理体制,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七)《决定》提出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决定》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把它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任务。这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提出的一项划时代的政策,也是继取消农业税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提出的又一重大举措。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结束中国数前年来农民没有社会保障的状况,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