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体育的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7:28

现代体育的趋势篇1

关键词:体育教学方法教学思想教学目标实践意义

1.前言

如何培养出大批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竞争意识、创新能力、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学生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乃至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校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必须从宏观上顺应新时期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进行分析,才能把握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大趋势。

2.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

2.1体育教学以终身健身为指导思想

终身健身思想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是现代体育教学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体育教学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作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强调健康第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改革要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终身健身思想为指导,增强学生的终身锻炼意识,使之在进入社会后都具有健身意识,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能自觉、独立自主地坚持身体锻炼,视健身活动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2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实现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是大家喜欢的、有利于全体同学参与的、适合群体性锻炼的体育项目。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感触或枯燥无味,或望而生畏。对此,学校体育有必要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重新建构教学体系。

3.体育教学方法的趋势

3.1体育教学方法的整体化趋势

以系统整体的观点研究教法是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整体优化趋势。用系统、整体的观点研究体育教学方法,有利于人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到现代化体育教学方法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这种作用得以发挥的内在机制,从而更好地使教学方法为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服务。正因为如此,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以辩证、系统、整体的思想提出了“最优化的教学方法”理论。这个开创性的工作,标志着现代教学方法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3.2体育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趋势

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为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教学工具已从粉笔加黑板以及教科书印刷品,发展到各种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音频信息”和“视像信息”,甚至是“运程教育”的开通。教学方法也由单纯的教师对学生的讲解、示范等,发展到综合各种视听设备、印刷物、实验仪器等在内的可供学生个人或集体学习的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教学不断提供着新的物质基础,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也为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然而,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人们也注意到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对教学方法发展的作用,并不在于技术设备本身,而在于各种常规教学方法的结合。

3.3体育教学方法的科学化趋势

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与体育教学改革实验的紧密结合是实现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科学化的有效途径。例如广东省湛江市的“快乐教学”活动的开展,辽宁省大连市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实验和沈阳市的“综合整体教学”改革的实验等。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特点的“能动教学”,以加强区别对待、个别辅导,因人、因材施教为主的“运动处方”教学,以提高兴趣和情感为主的“情趣教学”等等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国外,教学改革实验更是蓬勃发展、硕果累累。较为著名的有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的教学实验,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实验,美国芝加哥大学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姆教授的“掌握学习”的教学实验等等。对体育教学而言,也广泛地采用“移植”的手段将上述“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体育教学方法的心理化趋势

心理学研究成果成为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发展的重要基础。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心理过程,而体育知识学习和一运动技能大提高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因此,对体育教学方法影响最大的基础科学也是学习心理学和体育心理学。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家已不再停留在对教学实践进行心理学分析,而用心理学研究来证明运动学习的过程是怎样的,这些成果逐渐应用于体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例如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的特征的研究会直接对分解教学法和整体教学法的优选起到重要的理论支持,有如心理的念动理论已经使念动练习法进入体育教学只中等。总之,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要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其重要的基础。重视并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绪特征,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心理化趋势。

3.5体育教学方法的个性化趋势

重视体育教学方法的个性化,注重学生学法的研究和学生自学自练能力的培养是建立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完整体系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发展一大趋势。它是对以体能和运动能力划线的传统体育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班组教学制强调教师为中心,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学生的个性发展很大程度地受到限制。特别是体育教学,它的学习效果在很多时候与天生的身材条件和身体素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更需要采用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法上的改革也同时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公平化教育。近些年来的成功体育教学方法的探索,就对体育教学方法的个性化改革及其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3.6体育教学方法的民主化趋势

重视体育教学方法的民主化,也是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和发展的的一大进步。在以操练和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教学形态中,教师的口令和讲解是重要的教法,教师的尊严是教学的重要支撑,但是在学生身心发展为本、以体育实践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体育形态中,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成为体育教学中的主要因素,因此民主、和谐的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成为必然。近些年来的小群体教学法、快乐体育教学法等探索就显现了现代体育教学方法的民主化趋势。

4.结论与总结

总之,我们的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应该朝着强调学习的过程、学生的学法,通过各种活动、各种途径让学生认识世界,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使教学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为终身体育做准备。(作者单位:山东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龚婉敏.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现状与改革[J],体育学刊,2001,8(3).

[2]杨桦等.新时期体育院校改革的重新定位[J],体育科学,2003,(3).

[3]耿培新.对当前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中热点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8,(6).

现代体育的趋势篇2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最重要、最宝贵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走向国际化的动力所在。在文化浪潮的巨大冲击中,也使我国一些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期面临着发展的机会和挑战。因此,探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抓住其发展规律,才会使一些民族传统体育在机会与挑战面前知道利害,全面展现其增强健康、增大交际、丰富和活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等多种成效,并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

这里所讲的“民族体育”指的是一个民族或一些民族在一定区域内所展开的带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特点的历史体育活动。它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环境、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发展以及本民族的各种因素等,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各式各样,丰富多彩,并且大多数会在民族节日和民族活动中进行,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呈现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融合,是一种民族教育的方式,拥有普遍的消遣、健身、比赛功能。通过充分整理和规范,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优秀项目可以推到更宽广的地区,使更多的民族和人民接受。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就是滋生在中原大地上的56个民族继承下来的传统体育活动。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

1.民族传统体育自动化、简化的发展趋势

从我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空前高速发展,不管是竞赛类的传统体育项目,还是非竞赛类的体育项目,都成立了更加规范的表演和竞赛体制,建立和完善了各种竞赛机制,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并在其发展中具有重大的促进意义。我们非常相信,现代民族传统体育未来将会奔着自动化、规范化的方向高速发展,而且将在拓展多元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2.民族传统体育向竞技化方面发展的趋势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正在一个斩新的氛围中,为了不但可以保证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秀、特有成分,而且能吸收其余各民族符合社会发展的先导条件,做到规范化与个别化的结合,是我们需要特别解决的问题。

在当下,我国各专区基本上都已建立了民族体育运动会体制,为各民族体育项目提供了演出的机会,现代社会民族传统体育会呈现出很强的民族特色。因而,对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变革、统一,使它们既拥有时代特征又带有民族特点,融入世界,与世界文化一起,就必须以自身价值为根基,跟上时代的脚步,借助现代方法、现代体育竞赛制度、运动战术、教学训练模式、竞赛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手段,这样才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民族传统体育经济化、工业化发展的趋势

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现代民族传统体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是体育产业中独具民族色彩、文化性和区域性突出、娱乐性较强的产业,在以后的发展中拥有更加宽广的发展市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将拥有多样化的开发模式,全面进行宣传是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突显现代民族传统体育的自我价值,故而创造出多样化的产业模式。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存储情况和开展区域的自然环境情形,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分为专门性民族体育旅游、综合性民族体育旅游和附带性民族体育旅游。我们还可以全面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条件,表达教育宣传的意义,推进多形式的文化产业的开展。

4.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相统一的发展趋势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常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缩略图,与此同时也表达了这个民族的一些特点。中国有大约千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数目和形式各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多最丰富的。其活动方式的灵巧性、特殊性、愉悦性所带来的优势是现代体育所难以表达和拥有的。所以,注重发展群众体育、走民族传统体育生活化的路途,是体育与众不同的地方,适应了跨世纪的社会需要。

我国当下施行的《全民健身方案大纲》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保证了一个有益的发展氛围,因此,要把握住机会,准确无误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更多的人理解并投入进去。

三、结论

现代体育的趋势篇3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传播媒介逐渐展示出自身的传播特点与优势,并形成了多层次的信息网络,渗透进我国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媒介大融合的背景下体育新闻也逐渐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相结合,形成了新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入手,对体育新闻传播的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媒介融合体育新闻传播特征趋势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形势。各种媒介的传播通过一定的融合形成了一种全面性、整体性的发展形势,将世界各个地域与一种层次化以及网络化的传播形式连接起来。在这种传媒发展形势下,对传统体育传播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媒介融合概述

所谓媒介融合,指的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媒介形势受到新媒介的冲击,但是传统媒介并不会消亡,而是会通过不断的发展形成新旧媒介模式的融合[1]。媒介融合并不是新模式完全替代旧模式,也不是旧模式指导新模式的发展,而是通过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吸引不同年龄层次与文化层次人群的喜爱。媒介融合是对具有时代特征的媒介形式的融合。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传播特征

(一)竞技体育仍是体育新闻传播的主体

现阶段的体育新闻报道中,竞技体育以其紧张性以及刺激性,仍是体育新闻报道的重点,也是受众关注的主要体育新闻内容。现阶段竞技体育报道覆盖了体育报纸、电台广播、电视新闻等多种新闻媒介,无论是传统的传播媒介还是新闻报道新媒介,竞技体育赛事报道都是体育新闻播报的重心。

(二)体育新闻传播出现娱乐化倾向

现阶段随着新闻媒体种类逐渐增多,且媒体数量不断增加,新闻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大多数新闻媒体为了有效地吸引受众群,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大新闻报道的商业化运作力度,体育新闻传播出现娱乐化倾向。与此同时,体育报道因其赛事固有的生动性以及戏剧性与娱乐新闻较为接近,因此成为现代化新闻传播娱乐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自身除了竞技性就包含着娱乐性,因此可以说体育新闻的娱乐化倾向恰恰是由于其自身特性决定的。现阶段体育新闻传播逐渐摆脱了传统沉重的政治话题,而是用新颖的制作模式以及新闻体裁来吸引受众,随着我国居民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其对体育新闻也具有一定的娱乐化需求,因此娱乐性质的体育新闻逐渐被我国居民所接受。

(三)体育新闻传播的方式更加丰富多样

现阶段由于社会人群的分化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的倾向,新闻媒体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需要准确把握手中对新闻需求的差异性。现阶段体育新闻已经不是青年群体的专属,各个年龄层次以及各个职业的人们都对体育新闻抱以高度的重视[2]。因此现阶段体育新闻为了迎合受众对于新闻多样化的需求,主动革新自身体育新闻传播方式,其播报手段更为多样化,从而满足了各个年龄段受众对于体育新闻的要求,保证各个群体可以实时地利用自身熟悉的获取方式获取体育新闻。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的发展趋势

(一)与现代化技术日益密切

新闻播报作为对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发展趋势的直观反映形式,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的发展程度都可以在新闻播报以及媒体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随着现阶段新媒体不断涌现,互联网信息技术逐渐在各个领域间得到应用,新闻媒体的表现形式也与数字化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相融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新闻媒体的表现形式,并且有效地提高了新闻媒体的播报速度。在日后体育新闻的发展过程中,其与现代化技术的结合将日益密切,不断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拓宽新闻播报的深度,并有效地加强同受众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受众在获取新闻过程中的主动性,从而使体育新闻播报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二)逐渐加强同国际新闻媒体的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在体育新闻发展过程中,体育新闻的传播不能仅仅着眼于自身的发展或是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应当加强同国际新闻媒体的交流,通过国际化的新闻交流提升受众的体验满意度。随着新媒体与旧媒体的逐渐融合,国际间新闻媒体的跨媒体联动、跨媒体资源共享已经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因此在我国体育新闻发展过程中,应当主动搭建与国际媒体合作的桥梁,与国际媒体形成战略合作关系,打破新闻媒体传统自然与社会的局限,进一步推进新闻信息传播的全球化[3]。

(三)逐渐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随着新闻行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新闻媒体应当明确受众才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应当重视起受众的新闻传播主导地位,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新闻工作者制作与传播体育新闻的过程中,应当与受众站在平等的地位上,赋予受众一定的信息选择权与权,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段受众对于体育新闻的需求。在体育新闻传播过程中,尊重受众的意见与需求,可以有效地提升体育新闻事业的竞争力。

四、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化社会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媒介融合时代逐渐到来。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推进了新闻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娱乐化,并且实现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传统新闻媒体的融合。媒介融合趋势虽然为体育新闻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但也为其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因此我国新闻工作者应当在新闻工作中努力提升自身的新闻播报水平,实现我国体育新闻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青,洪艳,董海宇.媒介融合背景下体育新闻传播的特征与趋势[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3:19-21,31.

现代体育的趋势篇4

论文关键词:主体化;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则是要弘扬和培育人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社会化和个性化双重作用和双向互动的过程,社会化与主体化双向互动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化和社会化的内涵

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化,很多人往往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也就是说教育者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导向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传统的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把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的过程。”然而21世纪是一个弘扬主体性,实行主体教育的世纪。这不仅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人类历史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把人类历史进程概括为三大社会形态:“人的依赖关系是最初的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只有在第三种社会形态中,人的自由个性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整体来看,人的主体性成长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由局部人的主体性到多数人的主体性的过程。

(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强调个体的自主性经济。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这种自主性要求,就必须自觉地以培养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为目标,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自主自立精神,敢于创新,独立思考的健全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认为人类只要拥有科学技术才可以统治和驾驭世界,于是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人们呼唤着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能控制科学技术的人,能控制和操纵物质力量的人,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化的趋势更趋明显。 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与社会发展相融合的过程,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趋势。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就是要培养社会化的人,服务于人的社会化需要,为培养社会人提供支持和保证。

(一)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思想上的多样化。在这个条件下,人的社会化状况也更加复杂。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联系个体所处的经济关系,推进个体的社会化。

(二)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增多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现代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影响因素,如大众传媒和互联网的发展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产生的影响等。我们需要与社会新的发展相联系,充分吸收这种新的因素的影响,而这本身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要求也来自于信息化发展的影响。在当今时代,只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信息刷新频率与社会中信息的平均刷新频率相当时,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获得最大效益,这也必须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来实现。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化和社会化之间的关系

现代体育的趋势篇5

关键词:教学媒体教育技术发展趋势

一、引言

中国有句古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传播活动,是凭借一定的传播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自觉行为。当今,教学媒体日新月异,其现代化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在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展望未来教育发展前景,我们必须对现代教学媒体的不断涌现和教育技术的发展势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媒体的发展

教育技术的兴起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两次科学技术革命不仅更新了教育观念和思想,而且促进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为教育技术的兴起创造了物质技术条件。

我国的教育技术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引进欧美视听教育的基础上,以“电化教育”命名而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电化教育借鉴了美国教育技术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使得电化教育与美国的教育技术逐渐融合。因此,我国的教育技术与美国的教育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1.原始教学媒体阶段

在这一阶段,教学媒体包括人体各部分的器官,生产、生活用具,各种事物,以及口头语言,新的教学媒体――文字也处于萌芽状态,但仍谈不上真正的应用。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教学媒体,形象直观是它们的最大特点,其局限性是这些媒体依据于具体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离不开人类的亲身传授,不能超越时间和空间传递教学信息,因而效率很低。

这一阶段从人类进入古代阶级社会一直到十七世纪末。在这一时期,文字书本的出现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是教学媒体的一大进步。文字书本突破了信息传递的时空限制,克服了口头语言不能脱离传授者的局限,并且书本具有信息量大,便于携带和保存的优点,因而成为教学中的主要媒体。但由于文字较抽象,与客观世界存在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常年不变的单一教学方式,容易造成教学枯燥、僵化、乏味并脱离生产、生活实际。

2.现代教学媒体阶段

这一时期从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出版至今,也是现代教学和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时期。其具体又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从十七世纪末至十九世纪末。这一时期主要成就有:确立了直观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自觉设计、制作和使用了专门的直观教学媒体,如夸美纽斯出版的插图教科书《世界图解》,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设计制作的直观教具算术箱,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为幼儿教育设计的发展幼儿感官、智力的恩物等。

第二时期是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这一时期电教媒体被逐步引入教学,教育媒体开始出现电子化和现代化的特征,有关的理论研究逐步加强。十九世纪末,幻灯进入了教育领域,进入二十世纪后,电子科学技术发展突出,电子化媒体亦频频问世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推动教育媒体由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向视听结合媒体发展。先是幻灯、投影、留声机、广播,接着就是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从而掀起了视听教育的热潮。作为这一时期的核心媒体的电影,由于具有视听结合、直观、形象、生动、感染性强等特点,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设备昂贵、影片制作成本高、制作周期长等局限,它在电视、录像这些更为经济方便的媒体出现之后便退出了教学领域。同时,由于视听媒体被大量引入教学领域,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媒体的使用方法及效果等问题也进行了研究,从而总结了一系列的视听教学法,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如戴尔(Dale)的“经验之塔”理论。

第三个时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在这一时期,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飞速发展,现代教学设备不断完善,教学媒体由视听结合媒体发展到多媒体综合运用,由单项传递发展到交互作用,并结合计算机向高智能、大容量、快速度、多功能等方向发展。

三、教育技术的发展动态及趋势

教育技术的内容和形式也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已不再是停留在音像技术课堂中应用的层次,而是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发展具体可归纳为以下三大趋势。

1.多媒体化

教育媒体的多媒体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多媒体优化组合形成的多媒体系统的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由于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传输质量高、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便于操作、交互性强等优点,使得它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势头锐不可当,从而成为教育技术中的主流技术。各种媒新兴媒体和一些旧有媒体相互交融,共同存在,并运用教学设计的原理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具有整体功能的多媒体教学系统也是教育技术多媒体化趋势的一个方面。

2.网络化

教育技术的网络化趋势也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国际互联网(iternet)应用的急剧发展和卫星电视网络的飞速发展。

internet不受时空限制、同步或异步的传输模式、双向交互、信息量大的特点使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也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卫星电视以现有大学为依托,构筑起具有一定交互能力的适合于远距离教学的网络大学,亦即“三电(电脑、电视、电话)一体化”。虽然这一构想在实现上尚有技术上的困难,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构想也将成为现实。

3.教育技术应用模式多样化

目前,教育技术在教育中应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技术特点上来分大体上可分为五种。

(1)基于视听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2)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远距离教学形式。

(3)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形式。

(4)基于internet及其它网络技术的网络教学形式。

(5)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形式。

四、结语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个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独特领域,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教育技术在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日益显现出来。毋庸置疑,在二十一世纪教育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技术将担负起重要的使命,我们有必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立新.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10,(第一版).

现代体育的趋势篇6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创新多样化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综合发展趋势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的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互交叉与综合的趋势更加明显,各个领域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更加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来就是在许多相关学科的边缘综合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同许多相关学科在内容和方法上,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借鉴、引用其他学科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以补充、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这种融合也是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创新不仅要吸收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人才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而且要采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方法,并使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1]。这样既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又为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提供了知识借鉴。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也在扩大其他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向未来领域、微观领域和宏观领域拓展,逐渐形成综合和分化相统一的发展趋势[2]。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创新方面表现出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趋于综合的发展趋势。方法之间相互作用、融合发展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综合化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这种相互作用、融合发展,包括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方法与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方法互动发展、显性教育方法与隐性教育方法互补发展、社会教化方法与自教自律方法同时发展、现实教育方法与虚拟教育方法整合发展等具体形式。对教育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也必然能够开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领域。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趋向于“十”字型发展,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向纵横方向发展。从时间上来看: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多限于日常规范和自身领域,注重人们思想与行为的现实表现,常常是就事论事、就思想论思想、就教育论教育。这种状况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在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必须进一步向纵横方向发展,切实面向现代化建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进一步拓展未来领域、微观领域、客观领域,以及向相关领域的渗透和相关学科的结合。拓展未来领域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思想政治领域占主动地位,减少社会变化带来的压力及降低他们对未来社会的无知程度。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未来领域是有效抵制各种宗教迷信影响的有力武器。拓展微观领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要逐渐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做到与大学生“零距离”。客观世界的复杂多变和剧烈竞争,必然导致大学生主观世界的复杂多变和心理负荷加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学生心理教育方面及教育的内化过程中,都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方法,要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普及心理保健知识,提高教育效果和心理素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向宏观领域发展,就是要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把教育同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选择、吸取、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要面向世界,研究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批判、选择,借鉴有用的知识与方法,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体系。[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思想领域的解放,对基于利益形式多样化而导致的关系、观念、态度、生存方式多样化的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化逐渐受到重视。形式上的多样性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一元性并不冲突,方法层次上的多样性和导向上的一元性的辩证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此外,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趋势的判断和确立,正如在现阶段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继承和创新的一样,离不开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未来环境中处境的预测和解读,比如对全球化语境下儒家伦理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拓展的反思。[4]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不是脱离传统的创造,而是继承传统的创新,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将来环境中的新解读。正如,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借鉴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时,要把立足当代与借鉴历史结合起来[5];在判断和确立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趋势的研究中,对传统方法、当代具有生命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出正确的预测和研究,以增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在历史发展中积极的促进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自然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同特定的历史条件分不开的。“适应学生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6]

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原来服务于特定历史任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的尚有继续存在的价值。因此,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根据历史经验要注意防止和克服两种倾向。一种是借口历史条件的变化,借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的变化,贬低、否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意义和作用。另一种倾向是,无视历史条件的变化,把特定条件下的理论和方法绝对化,拒绝研究新情况,总结新方法,封闭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道路。[7]

参考文献:

[1]郑艳.继承、借鉴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创新[J].求实,2001,9:53-56.

[2][7]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6-67.

[3][4]何林.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3.2:28-30.

现代体育的趋势篇7

关键词: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化趋势;职业教育;启示

职业教育相对普通教育而言,与经济发展和就业结构关系更为紧密,有助于劳动力的合理供给、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拓宽就业渠道,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为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就业的作用,职业教育应当依据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确定其发展思路。笔者在分析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的基础上,采用趋势外推法对我国未来五年内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据此提出对职业教育发展思路的相应启示。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产业特征1985年至2004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各自所占份额及变化趋势见图1、表2、表3和表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所占份额大致呈下降趋势,已由1985年的近2/3稳定到90年代后期的1/2左右;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份额大致呈上升趋势,但是90年代后期呈下降趋势,而且已小于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量与份额;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与份额经历了快速上升的过程,并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从业人员总数从1978年的40153万人增加到2004年的75200万人,共增加了3504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49%。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分别由1978年的28318万人、6945万人和4890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35269万人、16920万人和23011万人,分别增加了6951万人、9975万人和18121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98%、5.74%和14.8%。在增加的从业人员中,约19.8%的从业人员被第一产业吸纳,约28.5%的被第二产业吸纳,第三产业吸纳的约51.7%,已超过新增从业人员的一半,成为改革以来吸纳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所有制特征从1980年至2004年,在国有单位和城镇集体单位从业的人员份额逐年下降,而乡镇企业和私营及个体企业在拉动就业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进入90年代,乡镇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开始超过国有单位。在吸收新增就业者的数量上,私营经济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1989年,全社会每100个新增就业者中,只有0.07个流向私营部门,1998年私营企业吸收的劳动力数量超过了当年全社会新增就业人数。1997年我国共有418万下岗职工在个体、私营经济领域中实现了再就业,占当年安置下岗职工总数的2/3以上。①私营、个体户的从业人员在1990年至2004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4.1%,而同期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年均增长率只有-2.5%、-5.3%。乡镇企业在有效增加产品供给的同时,在农村就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吸收从业人员方面的作用在逐渐减小。不同所有制从业人员数量与份额见表1,份额的变化趋势见图2。

注:表中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有关数据测算得出,下同。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预测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分布,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有其发展方向和趋势,因此我们拟用趋势外推法对这种长期趋势进行预测。我们的假设是(1)其发展过程呈渐进性发展而非跳跃式变化;(2)未来和过去的发展规律一样,也即根据过去资料建立的趋势外推模型能适合未来的发展。首先,我们用时序(x)为自变量,时序数列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Y1)为因变量来对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变化进行趋势外推,如表2和图3所示。在图3中,散点是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指数曲线趋势线y=63.618e-0.0151x的图示,②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十年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份额将会继续缓慢降低。同时,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过大,在经过二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后,第一产业还是吸纳着近1/2的劳动力,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长趋势,所以第一产业还将继续发挥蓄水池的作用。与过去不同的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对继续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的技术要求提高很多。

最后,我们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趋势进行外推,做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Y3)对时序(x)的散点图并对数据进行曲线的拟合,如图5所示。

图5中,散点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指数曲线趋势线:y=15.855e0.0346x的图示,④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七年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份额将会继续快速上升,并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呐从业人员的主要力量。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2000年在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比例中,第一产业占10%左右,第二产业已占到70%,第三产业占到20%左右,按照库兹涅茨研究得出的一般模式,当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并在产值构成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在工业化中期,体现在就业结构上,就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大量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考虑到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建国以来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形成第二产业产值过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过低的扭曲的产业结构,表现在产业间的劳动力结构就是:改革之初,68.7%的劳动力滞留在第一产业内,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份额甚至低于建国初的劳动力份额。加之改革开放之后,第二产业内部减员增效、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并逐步实施,第二产业吸纳从业人员的能力有限,第一产业转移出的劳动力将继续地大部分为第三产业所吸纳,第三产业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吸纳从业人员的第二大主要力量。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一般在60%以上,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马来西亚等国也已经达到50%。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85万个左右。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为:重工业400个,轻工业700个,第三产业1000个。在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里,第三产业拉动就业的潜力仍然很大。⑤

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预测我们用时序(x)为自变量,时序数列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Y4)为因变量来对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变化趋势进行外推,如表5和图6所示。在图6中,散点是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实际数值,曲线是根据实际数值拟合的对数曲线趋势线y=3.3039Ln(x)+0.0884的图示,⑥利用这一趋势方程式对2004年之后的七年进行趋势外推可得出结论:在未来几年里私营及个体企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会继续增加,将成为劳动力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劳动力就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化趋势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第一,乡镇企业在有效增加产品供给的同时,在农村就地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村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渠道。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在吸收从业人员方面的作用在逐渐减小。城乡职业教育要联合起来,为留在农村本土从事农业以及非农就业和进入城市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保障,以实现科教兴农,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第二,劳动力就业结构中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和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和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将成为劳动力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提示职业教育要把“引导学生积极到第三产业和中小私营企业就业”的指导思想贯穿始终,并且要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用人才需求来引导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向,结合专业特色、积极采用学习周期长短结合的“模块化教学”、“产学结合”的灵活而实用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使职业教育能真正促成普通的劳动者向市场积极需求的能力型劳动者的转变。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创业教育”,多方面创造条件来引导、鼓励学生多渠道参与创业活动,不仅实现自我就业,还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从而为根本改善社会就业状况做出贡献。

注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工业发展报告1999[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212.

②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因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比率(Yx/Yx-1)基本相等,所以选择指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指数曲线的方程。

③贾俊平.统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65.

④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因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比率(Yx/Yx-1)基本相等,所以选择指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指数曲线的方程。

⑤参见《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4期第36页的“数字”栏目。

⑥徐国祥.统计预测和决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82.根据统计学统计预测原理,私营及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份额的时间序列值的一阶差分、二阶差分、一阶差比率和一阶差的一阶比率均没有呈现出“相等或基本相等”的态势,本研究依据“排除原则”选取对数曲线模型来进行趋势外推,利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出该对数曲线的方程。

作者简介:

张睿(1974―),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6届管理学硕士,现在新乡医学院教务处教育教学研究室工作,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

黄育云(1941―),西华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

现代体育的趋势篇8

关键词:价值观念;变迁;学校德育;变革

一、价值观念的变革要求建立新型的学校德育观

伴随着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学校德育也必须现代化。在社会转型时期,新价值观念体系的建立要求学校德育必须建立起新型的现代德育观。

转型期我国逐渐确立了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体系:在价值主体上趋向义利统一;在价值目标上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在价值标准上倾向于“三个有利于”的实践标准;追求自律、互利、公正、奉献等价值实现的精神。新价值观念体系尊重个人价值,重视个人价值的追求与实现,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价值实现上更加务实,注重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公平与公正、权利与义务。

基于社会主义新价值观念体系的基本精神,立足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目标,学校德育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德育观:即在德育价值上,坚持德育为生活服务,将多元价值观引入课堂,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培养主体的首创精神;在德育本质上,高扬德育的主体发展性,倡导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德育,教人学会选择;在德育的理论基础上,坚持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和谐统一;在培养规格上,着力培养遵纪守法、敢于创新的现代公民;在道德的适用范围上,将道德扩展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调节与激励上;在德育的方法与手段上,主张通过知情并重、生活模拟、人格建构,注重品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教育方式上,主张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我教育,以及实践锻炼、讨论式、启发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德育。总之,现代德育应具有创新性、民主性、主体性、科学性、终身性、开放性等特点[1]。

二、价值观念变革要求构建新型的学校德育体系

结合现代化的德育观,新型学校德育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倡导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指导思想

结合价值观念变迁的新趋势,学校德育在指导思想上应逐渐向人性化、生活化的趋势回归。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变迁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个人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显著增强,表明了人们正在逐渐由依附走向独立,市场经济需要的是自我独立的主体。因此,在德育中必须确立“人是主体”的思想,即主体性德育思想。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一方面表明人们对“道德”的认识逐渐由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层次;另一方面也必然要求在教育中尊重学生主体,没有学生主体的自觉自愿的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道德发展。

向生活回归应是德育发展的另一趋势。社会转型,使得政治对人们生活的垄断性地位已经明显降低,人们在和平建设的环境下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则日益浓厚。生活性的问题在人们日常关注的问题中比例明显升高。并且近些年来,人们通过对德育功能的深入研究,在肯定德育的政治经济的同时,日益关注德育的个体发展与生活享有。由此,适应社会发展和德育本身发展的需求,德育回归生活的指导思想呼之欲出。鲁洁教授对生活化德育进行了精辟的概括:在生活中进行德育、通过生活进行德育、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

2建构个性化的德育模式

长期以来,德育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随着主体性德育思想的确立,学校德育在个性化教育方面也取得显著进步。所谓个性化教育,就是在正确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通过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其个性自主和谐发展。个性化教育旨在培养个性充分发展、人格健全的社会公民。建构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就必须对过去模式化、“一刀切”的培养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那种将人的心灵抽象化、单一化的企图,都是对人性的扭曲,因为人的心灵是丰富多彩的,它包括人的兴趣、情感、意志、抱负等各种复杂内容,实施个性化教育必须以此为依据,也只有以此为出发点,德育才能充满人性化,才能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德育才能真正成为对人的一种解放。

国内外关于德育模式的建立,有许多有益的探索。如国外有代表性的德育模式主要有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行动模式、关心体谅模式等;国内有代表性的德育模式则有活动道德教育模式、主体参与模式、体验模式、情感教育模式等[2],并且这些模式大多具有独特的创造性和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可见,个性化德育模式的建立也应是我们所追求的改革路向。

3确定培养合格公民的德育目标

将德育目标定位于具有主体性人格的公民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转型是德育目标转型的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不同的利益组合和某种共同的利益诉求,在客观上要求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和社会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市场经济的良性成长又需要公民社会的支持,从而使德育目标从“圣人教育”向“公民教育”转型成为可能。恰如鲁洁教授所言:“市场经济孕育了新的人与人的关系,它为现代独立人格的发展开拓出了新的空间,这也是当代道德教育所面临的可能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为道德教育培养出一代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形成这种人格各种内在道德属性,诸如自主、自由、民主、平等、公正等品质,提供了它的选择的可能。”社会转型对公民社会的要求,反映在德育中,即合格公民的培养。个性化的德育模式其目的就是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格健全独立的、会关心、会创造、懂生活、能工作的合格公民。培养合格公民,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德育人性化与生活化的具体体现。

4.建构丰富性的德育内容体系

服务于德育目标,受制于教育目的、时展要求和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德育内容应进行创新。新形势下的德育内容建构:一是加强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即加强对中国道德传统的批判继承和创造性转换,并同对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的借鉴吸收和中国化改造相结合。在社会转型时期,应将以国家社稷为重的重德精神、淡泊名利的入世忘我精神、自觉自责的自德精神、自强不息的自我磨炼精神以及群德与自然陶冶精神等优秀道德传统融入到学校德育内容体系之中;同时还应注意吸收当代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文明成果,特别是那些普遍适用于市场经济、知识社会和解决当代人类共同道德问题的思想观念、伦理规范,并根据我国国情加以改造,使之与中国优良的道德传统融为一体,成为新世纪中国道德教育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突破旧的“课程”框框和“教条”形态,构建生活化的道德教育内容。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要求德育内容应贴近和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需要的、具有实效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生活化的德育内容,应扎根于生活土壤,融入对受教育者个体日常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集体生活、职业生活等的关心、指导之中,真正发挥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和提升功能。三是拓宽具有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应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纳入其体系之中,以符合时代精神的一些新的价值观,如:对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平等意识、求实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应加以倡导和弘扬,对紧扣时代特点的一些新的道德伦理,如经济伦理、科技伦理、生态伦理等,应在德育内容中加以体现。

5.创建开放性、互动性的道德教育方式

新趋势下的学校德育在方式上应实现从封闭性德育向开放性德育的转向,从说教式德育向互动式德育的转向[3]。那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独立存在的封闭性德育,割裂了德育与其他各育的有机联系,无法完成对完整人的教养,而且其静态的、凝固的、单向灌输的特性,使德育脱离了现实生活,疏离了个体生命本性。在社会转型的新趋势下,应使学校德育逐渐转向生活、生命、社会,形成一种开放性的德育。同时,应逐渐摒弃过去那种单向的、灌输的道德教育方式,创建一种开放的、生成性的、创造性的互动德育方式。互动式的德育强调师生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创造、共同成长的关系,其间体现的是平等、合作、尊重、理解、意会、倾听、创造等道德要素。这种互动性的德育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师主要是学生精神发展的引领者,教师要有进行精神引领的眼界与境界,因而对教师的教育素质要求更高。

6.实现教师素质的自觉转型

新趋势下学校德育的实现必须依靠教师素质的自觉转型。个性化、生活化的德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去实现,新趋势下的学校德育需要教师至少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素质[4]:一是更新的观念。即教师必须更新现有的一系列观念,尤其是学校道德教育观、教师观与学生观,要逐渐摒弃“训导观”、“裁判观”、“容器观”,倡立“指导观”、“顾问观”、“主体观”。二是开放的精神。即教师应自觉摒弃过去那种僵直的、机械的、教条的、封闭的思想,而应以一种辩证的、历史的、开放的眼光,看待道德教育实践中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系统的合理性,在对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进行说明、充实和改造的同时,应将相似、相异乃至相反的各种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真实地告诉学生,让其自己进行判断与取舍,而不是隐藏与回避。三是民主的作风。教师应自觉摒弃道德的权威与价值的法官角色,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真正民主地、平等地善待学生。四是反思的意识。即人性化与生活的德育要求教师必须不断研究和把握社会期待与学生需求的真实变化,不断探寻和弄清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合理性程度,不断分析与明了自身的道德教育实践状况。这当中,对教师而言,尤其重要的是对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之合理性的反思,其目的在于对它们进行充实、修正与完善。

总之,结合社会转型和价值观念变迁的新趋势,学校德育何去何从,是值得德育研究者去进行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笔者所描述的新的德育,有的方面也许正在进行中,有的方面仍需要继续努力,但美好的愿景将是推动我们不断进行德育改革的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赵志毅文本与人本:高校德育方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

[2]刘惊铎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改革探索[J]教育研究,1999(12)

现代体育的趋势篇9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趋同;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6)13-0055-05

20世纪末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直接推动了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而今,反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发现,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趋同在过去和现在都有较高普遍性,并在客观上成为束缚其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阻力。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预期和教育发展的大环境来看,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性发展必须以规避趋同、塑造特色为重要条件。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把打造特色,规避趋同作为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高等职业院校规避发展趋同的重要意义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高等职业院校能否有强劲的社会吸引力,关键在于自身是否有相对优势,即避同求异。尤其在社会转型发展,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和调整的大背景下,规避趋同将决定其在未来的前途命运。

首先,发展趋同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初衷,也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实际。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设置的初衷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进而辐射周边乃至更广。在现代科技革命的的强劲推动下,我国经济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纵深发展,但是我国现在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区域行业发展不平衡依然比较突出。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趋同既不符合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错位发展的目标宗旨,也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对高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实际不相符合。其次,规避趋同与党和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期望是一致的。近些年来,党和政府明显加强对职业教育的宏观指导,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服务地方”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等,并基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和出台关于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等,如因地制宜规划职业教育布局结构、部分院校试行招生制度改革等。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职业教育要“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建成“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可以看出,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规避发展趋同提出现实要求,并且将其上升到国家上层建筑的层面。再次,高等职业院校规避发展趋同符合教育消费多元化、多样化的社会现实。在教育买方市场的趋势下,教育的创新发展及其程度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条件[1]。一方面,受教育者对于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选择性更强,关注的焦点已不再是过去的“有书读”,而是要“读好书”;另一方面,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更加务实。双方的联合与互动决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趋同无异于将自己隔绝于教育市场之外。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旗帜鲜明地规避趋同,并在塑造特色上下工夫,如通过优化实习实训环节、规范职业资格标准认定等形成相对优势。

总之,发展趋同既会弱化高等职业院校的存在价值,也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这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相符合。目前,从政府、高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已认识到高等职业院校打破趋同发展态势的现实意义,并积极探求破解趋同的对策路径。

二、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趋同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成熟的发展理念和充足的创新发展教育合力

高等职业院校的趋同在宏观上表现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趋同以及高等职业院校相互间的趋同,在微观上则表现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规划上如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定位等方面的相互学习借鉴,尤其是某些综合实力较弱的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能动性较差。高等职业院校既直接处于教育格局的整体联系之中,又密切联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影响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关联因素是全方位的。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职业院校发展趋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尚未形成成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体系,具体表现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认识不成熟,职教体制不健全,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尚未就创新发展形成充足的教育合力等。

(一)理论认识不成熟、定位不准确助推高等职业院校盲目效仿的风潮

明确发展定位是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2]。但在复杂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背景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具有跃进的冲动,目标定位意识总体较差。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趋同总体上表现为高等职业教育与学术型高教的趋同,以及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趋同。一方面,由于我国自古就有“重学理、轻技艺”的传统观念,加之职业教育自身不成熟,而学术型高教发达,所以效仿学术型高教成为众多高等职业院校的首选;另一方面,在没有前车之路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部分职业院校把对方的成功案例作为可移植的内容简单加以效仿,尤其是某些整体实力较弱的院校表现更甚。这也是导致近些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局部领域持续微调的重要因素。可以说,高等职业院校在理论认识上不成熟,发展定位不准确必然造成价值导向上的扭曲,趋同是必然结果。

(二)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的职教体制相对不健全,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成本被抬高

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规模上的大扩张,截至2014年,各类高等职业院校超过1300所,在校生近1000万。但是,随着近年来适龄生源数的逐年递减,各职业院校的生存压力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关于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制度未能完全与时俱进,甚至存在不合理情况,如关于职业资格标准和校企合作的法制相对薄弱,民办高教总体上依然处于边缘地位等,而体制上的不健全又必然放大职业教育市场的不平等与不合理。一方面,高等职业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的弱势地位更加突出,创新发展压力更大;另一方面,在政府主导并且缺乏必要保障机制的情况下,高等职业院校“单打独斗”必然抬高发展成本。这在客观上形成一对矛盾关系,即政府大力推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但由于体制上的不健全又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造成客观上的束缚,如高招中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批次相对靠后等。因此,职教体制不健全必然导致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风险成本被抬高,选择趋同成为重要的自保举措。

(三)高等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在创新发展上未能形成足够的教育合力,趋同发展是化解分歧对立的重要选择

高等职业教育的利益相关者泛指与高等职业教育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主体,其主要包括教育管理者、在校师生及行业企业等,他们在客观上既对教育效果有所期待,又会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影响教育实践及其效果[3]。首先,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者是教育的投资主体或受投资主体委托者,是教育方案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其管理水平对院校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但在市场化的背景下,教育管理者需要综合考虑教育发展的整体和长远目标,尤其政府层面还要纵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所以在发展规划上因人因地制宜实属不易。这种职教管理上的泛化为职业院校的趋同化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其次,高等职业院校的师生对教育目标的认识存在对立和分歧。一方面,双向的不同评价标准推动职业院校教师自发地向学术型教育趋同,即从学校发展定位层面而言,教师应该积极地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有所作为,如把职业性、实践性更好地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但是现实中,社会却更习惯于对教师进行学术层面的价值评价,而且由于职业院校教师的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总体较少,所以教师会自发地选择学习借鉴普通高教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从绝大多数学生及其家长角度而言,他们对学术教育具有先天的好感,而对职业教育存在不同程度的偏见。出于以上原因,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某种默契,即为投合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理需求而倾向于实施学术型教育。再次,行业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索取高于参与,即多数行业企业不愿积极主动地融入高等职业教育,只能由职业院校一家唱“独角戏”。在行业企业未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以及部分高校也未能充分了解人力资源市场实际的情况下,职业院校发展的灵活性也被弱化。因此,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部分职业院校最常见的教育模式是根据学科构架开展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效率总体不高。

总之,在高等职业教育尚未形成成熟的发展理念和充足的教育合力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束缚因素多且大,发展趋同成为较普遍的必然结果。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在理论认识和体制建设上成熟起来,并推动职业教育的关联性因素在创新发展上形成较充足的教育合力,从而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高等职业院校规避发展趋同、彰显特色的应对举措

发展趋同是高等职业院校面临严峻生存压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只有规避趋同并彰显相对优势,才能抵御强大的竞争压力并壮大自己。事实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就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优势,尤其“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其必然有区别于普通高校的特殊性。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以发展职业教育为基本立足点,坚持以保障教育的根本目标为底线,同时坚持错位发展,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法律制度层面的保障体制建设,促进第三方监督和评价机制的科学化,从总体上为其创新发展营造宽容、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把尊重市场的导向性建立在坚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基础上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从根本上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尊重市场导向是其生存发展之道。所谓高等职业教育以市场为导向就是高等职业院校必须紧密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迎合市场对高端职业人才标准的要求,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此,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升级,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端实用型技能人才。目前,部分职业院校积极推行各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推行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等,这是职业院校坚持正确定位,尊重市场导向的典型案例。但是,强调市场的导向性并不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完全附庸于市场。因为从根本上说,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市场本身却有与生俱来的负面属性,如趋利性、盲目性等。所以,教育必须坚守自己的底线,不应将市场作为最终和最高的指导原则[4]。事实上,市场并不否定差异化发展,相反会对某些有特色的发展刮目相看。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更应自觉地遵守教育的根本宗旨。所以,高等职业院校规避发展趋同,塑造特色首先必须合理权衡并处理市场与职业教育使命之间的关系,把尊重市场的导向性建立在优先保障高等教育根本目标的基础上。

(二)坚持错位发展,彰显高等职业院校的特色优势

高等职业院校的错位发展主要表现在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的错位发展,以及职业院校相互间的差异化发展。首先,高等职业院校总体上没有普通高校众多的优势,如学科基础雄厚、文化积淀深等,但是经济社会发展赋予了其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崇高使命,这是普通高校所没有的优势。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坚定从事职业教育的信念,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与普通高教形成错位发展的态势。目前,某些行业企业紧缺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就是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严峻的竞争压力决定,职业院校彼此之间差异化发展是缓解目前生存压力的重要举措。一方面,职业院校要立足于国内甚至国际大市场,重点了解本区域内行业企业发展现状,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出有地域性、行业性的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在对自身情况充分了解的情况下,认清自身在体系内的相对优势,并进而合理定位发展方向[5]。当前,某些综合实力较强的“工程学院”“医护学院”就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内规避趋同,塑造办学特色的佼佼者。

(三)加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内涵提升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断头教育”“终结者教育”局面的根源在于职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备,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不成熟。这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作用是不相符的。因此,一方面,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赋予高等职业院校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从而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体制上的便利,如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和管理的多元化、完善第三方监督机制;另一方面,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强化办学特色和增加文化积淀,以特色立校、质量强校[6]。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提升和体系趋于完备是职业院校规避发展趋同并彰显特色的核心环节。

(四)健全法律制度层面的保障性措施,科学化第三方监督和评价机制

多年来,我国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给予了相当多的政策性和法制性支持,如《职业教育法》的出台,高职院校的升格和示范院校的扶植建立等。但是,这些制度措施无法兼顾不同职业院校的发展历史与社会现实等。比较可行的方法是首先在《职业教育法》的基础上,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的基本原则,各地因地制宜地实施不同措施,如在密切联系区域内行业企业发展,以及收集整理有关市场人才需求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既尊重市场,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通过建立有效的多方联动机制,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创新发展。其次,在政策上,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发展提供便利。政府应该积极吸取经验教训,并通过优化政府政策的价值取向,为职业院校特色化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如为高等职业教育专门立法,将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纳入法制范围内,为院校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便利等。政府法制层面的保障是高等职业院校打破趋同、创新发展的坚强后盾。再次,推动政府职能改革,促进职教监督的科学性。适应建设服务型、效能型政府的现代政治体制改革理念,政府应该做好掌舵者、服务者的角色,以服务监督为主,而不必事事躬亲。事实上,政府主导职教一方面能力会有不足,另一方面也会削弱职业教育主体创新的积极性。基于此,为提高政府工作的实际效能,应该优化监督职能,可以把监督权部分转让给某些专业机构,其或是有资质的民间机构,或是受政府委托的某些组织单位等,让其对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全方位不定时的监督,并对高职院校的办学状况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从而为政府调控和院校补漏查缺提供有效依据[7]。从全面发挥监督职责的社会意义角度而言,监督和评价结果不宜直接决定院校的生和死,而是主要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导引其命运。监督的常态化和效能化既能降低院校应急敷衍的可能性,又能提高监督评价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从而为职业院校创新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五)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发展营造宽容、和谐的环境

受“重学理、轻技艺”“崇尚脑力劳动、鄙视体力劳动”等旧观念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总体上不成熟而形成的负面效应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的舆论环境总体上不乐观。而事实上,只有整个社会在总体上树立对职业教育相对积极的舆论态度,高等职业院校才能大胆放开胸襟、开拓创新。因此,职业院校首先要加强自律,并精化教育教学,从而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其次,政府层面要加快推进职教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正名。再次,舆论媒体要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报道职业教育,尤其要对某些职业院校的改革,甚至失败的改革给予宽容。可以说,当整个社会形成对职业院校犹如对综合型大学那般热爱和尊敬的时候,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突破的时候,那时自然也就不存在当下发展趋同的窘境。

实践表明,高等职业院校规避发展趋同、塑造特色是经济社会发展倒逼的必然结果。但是,规避趋同不是否定一切的“同”,打造特色也不是单纯地标新立异,而是通过丰富内涵、提高质量强化相对优势。针对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而发展趋同的现状,必须以优先把保障教育根本目标为前提,并坚持错位发展,健全职教机制,通过优化发展环境,从而为其超越同化、开拓创新提供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唐智彬.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13):20-24.

[2]沈海东,任君庆.高职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定位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2(6):88-90.

[3]李名梁,李媛媛.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关键要素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69-74.

[4]丁钢.论高职教育的生态发展[J].高等教育究研,2014(5):55-62.

[5]刘教民.建设应用科技大学培养和造就高技能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13(17):1-6.

现代体育的趋势篇10

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行业新年论坛将于2013年12月6日至7日于清华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智慧时代的教育创新:汇聚行业的力量”。届时来自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行业产学研各界的行业领袖、权威专家、青年骨干将汇聚一堂,把脉预测行业的趋势走向、交流研讨前沿的研究成果、呈现体验最新的产品方案。岁末年初,作为一次全行业前沿思想汇聚碰撞,产学研各界融合联欢的年度盛典,本次论坛彰显三大特色:

一会议主题与研讨内容体现行业最新趋势。围绕智慧时代教育创新这一主题,研讨智慧教育研究、大数据教育应用、mooC的发展趋势、微课程制作、翻转课堂模式等教育信息化行业的前沿议题。

二首次实施具有原创意义的翻转会议模式。专家报告将在会前一个月以微视频的形式在网站上预告,业界同行可以提前了解并在线提问。在论坛期间专家与听众将主要围绕问题进行研讨和互动。

三打造教育信息化行业内的首次行业春晚。组织方联合领军企业、重点院校、科研机构等产学研各界,挖掘文艺人才,凝练行业文化,打造一台体现行业文化的春晚节目,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尚。

论坛主题:智慧时代的教育创新汇聚行业的力量

论坛议题:智慧教育及其标准化、智慧学习环境的设计、mooC研究的前沿趋势、微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智慧校园的技术方案、大数据技术教育应用、在线资源可持续发展、录播与视频资源建设、翻转课堂理论与实践、3D打印技术教育应用、极限学习过程及理论、2013-2014年教育信息化发展与趋势等。

论坛时间:2013年12月6日至7日

论坛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清华科技园国际会议中心。

会议注册:通过在线注册,或将回执表发送至,或将回执信息发送微信公众账号“教育技术资讯”。

汇款账号:会费每人600元,收款单位:清华大学(073);帐号:0200004509089131550;开户银行:工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联系电话:010-62782405,62781982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高校理工科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