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十篇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十篇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7:38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篇1

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提倡"教育均衡"的今天,和谐教育至关重要,可是,留守儿童的教育已成为农村和谐教育实施的"绊脚石"。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他们不得不和自己的孩子分离,将孩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或他人照管,所以就造成了这一群体的大量出现。

我校地处中国西部的一个贫困山区,也是这一特殊群体的重要集中地。从我校的留守儿童情况来看,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大致存在着三种结构类型:一是"单亲教育"型;二是"隔代教育"型;三是"寄养教育"型。通过调查,发现这三种新本文由收集整理型家庭中所受的家庭教育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放任的,另一种是专制的。"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失去亲情的呵护,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他们的心理问题增大,道德品行出现偏差,行为习惯也存在问题。这类儿童表现出的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有:性格内向、自卑、孤僻、偏激、懒惰、暴躁、冷漠、自私和不愿意合作等。由此产生的行为问题有:厌学、个人卫生习惯差、经常与别的同学闹矛盾、不完成作业、沉迷游戏、说谎、偷盗等。这些问题最终造成他们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下降,思想品德发生危机,违纪行为增多等。这种种问题的出现,情况着实令人担忧。

俗话说,儿童的教育就是爱与善的传承。那么,我们怎么实施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才能培养出符合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的学生呢?

1.教师要做到爱生如子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亲情缺失,他们经常有一些想法和心里话却无法和长辈、亲戚们沟通交流,所以,这时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扮演好慈父爱母的角色。去体贴照顾好这些孩子,并努力改善师生的关系,经常与他们谈心、沟通和交流,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用师爱来填补缺失的父爱和母爱,也使我们能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参谋、顾问和助手,以此增强他们学习、生活的信心和动力。

2.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档案

班主任老师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建立包括基本情况、家庭状况、监护人情况、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留守儿童的档案,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从而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管理,并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家校共同教育的局面。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由于缺少了父母的教育,他们的亲情关系不够健全,从而也影响了他们的人格发展和品德发展。因此他们就容易从别的地方去获取一些成长所需的信息,这个过程中就夹杂了有同伴的不良文化、越轨行为、不健康的东西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通过主题班会、联谊会等,引导学生互助互爱,激励他们向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从而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

4.建设良好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教育和帮扶的重要途径。要让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寄宿条件,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到学校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学习,让他们能够在集体的生活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感受到家的温暖,他们也才能有好的个性的发展,也才能不断进取,不断提高。

5.建立教师课题研究小组

希望学校能通过召开研讨会、座谈会等方式,强化教师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让我们教师主动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从学习上、生活上对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用心去爱他们,用情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以此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架设一座无形的"心桥"

孩子对父母感情的亲情依赖,是其他任何感情都不能取代的。我们的家长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他们往往寄给孩子许多钱物,却常年不给孩子一封信或一个电话,这就造成了孩子的情感饥渴。我希望能通过学校牵线搭桥,动员家长能定期通过书信或电话与孩子进行情感沟通。我确信,这个方式的施行,一定能收获良好的教育效果。

7.成立家长学校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篇2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心理上的障碍

亲情对于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来说至关重要,在父母的关爱下,在情亲的呵护下,儿童从小就在心里播下爱的种子。而留守儿童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亲情,在他们身上很难找到这个年龄段孩子们应有的天真与活泼,被错误地认为他们懂事了,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父母那种不可替代的。缺少关爱和交流的留守儿童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障碍。比如有委屈没地方倾诉,存在焦虑、孤独等问题。

2.性格上的缺陷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开,基本上属于隔代抚养,而隔代抚养中由于长辈精力有限或处于对孩子的溺爱,对小孩管教不严,使得孩子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缺少父母的爱,孩子感情上缺乏依靠,内心的想法很难向外倾诉,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孤僻。具体表现在缺乏自信,过度怕羞,拒绝交朋友。

3.认知行为上的偏差

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有疑问无法得到解答,使得他们不能对事情有正确的判断,造成认知行为上的偏差。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往往呈现出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强家长和监护人的沟通,把对孩子的教育落到实处。

监护人是留守儿童的直接管理者,家长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经常交换教育孩子的意见,有助于双方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达成共识,促使监护任务的落实。如果和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经常交换意见,不仅能了解孩子在家的行为动向、思想意识,而且能让老人学习现代教育方法。发现问题,双方还能及时梳理,商讨出更合适的教育方法。如果和照顾孩子的亲戚朋友经常交换意见,能更了解孩子的为人处事,还能让监护人明白家长的教育意愿,达成教育共识,促使对孩子的教育落到实处。

2、搭建沟通的桥梁,让孩子感到家长就在身边。

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反,则阻碍其发展。为了留守儿童能够像其他儿童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即使家长自己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也应该尽可能地保持和孩子天天联系,经常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恰当地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有位家长是这样和孩子沟通的:每日固定时间给孩子打一次电话,关心孩子的衣食学习,帮助孩子整理遇到的问题,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做人的道理。另外寒暑假他也尽量把孩子接到身边,让孩子和自己住在一起。有空带孩子出去走走,增加了孩子的见识,拓展了孩子的视野。这样一直持续了六年。六年来,家长不仅很了解自己的孩子,而且和孩子的情感深厚,促进了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而这个孩子一直也很活泼开朗,学习也很优秀。

3、创设恰当的挫折情景,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当今的儿童备受家庭和社会的宠爱。他们从小受赞扬多,批评少。过分的保护使他们不知受挫的滋味是什么,面对困难他们无所适从、惊惶失措。留守儿童在各方面遇到的问题比同龄孩子多,遇到困难时又常常缺乏家长的及时指导,因此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中,我们可巧妙地创设挫折情境,使留守儿童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也不是一帆风顺、轻而易举,而是需付出一定的努力后才能取得成功,以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懂得如何迎接困难的挑战,以适应生活中常常发生的各种突发问题。

4、交给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留守儿童情绪调控的能力。

培养留守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就是要抓住机会,教会留守儿童一些简单易行的情绪调控方法。比如,他们在感到压力太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写日记、谈心的方法来舒缓压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让他们掌握一些具体的情绪调控方法,能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冲突,有助于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大大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5、教给孩子与人相处的方法,让留守儿童学会人际交往。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篇3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

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数量、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的影响,我们理应给予积极地关注。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一是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这要求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即随着条件的改善,在经济发达、民工集中的地区,实行民工“市民待遇”,让夫妻双方均有相对稳定工作的民工,享有子女就地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要加快专门学校的建设。在农民工集中地区,鼓励、扶持专门对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的社会办学,适当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并切切实实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倾斜。但从当前来看,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略主要应从民工输出地即农村入手。

1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正确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

尽可能调整好家长外出方式,为子女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父母之间最好留一个在家照顾和监护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保持家庭教育与影响气氛的完整存在。如果夫妻双方都出去打工,首要问题就是选定好监护人。监护人最好是比较有文化、有责任感、能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既不要娇惯孩子,也不要让子女干过多的家务、农活,保证子女充分的学习时间。如是祖辈监护,一定要嘱咐其对孙辈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动态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上,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2学校: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建立专门的教育管理措施,把抓好“留守儿童”的校内外管理列入学校管理的目标,有专门的管理计划方案等。如让亲子间保持电话联系,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五一”、“十一”、春节等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开展“体谅父母”活动、“交往辅导”活动,将心理咨询室引入农村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等。

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

3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会越来越多,过去那种稳定不变的家庭结构已经打破,经常性缺位的家庭结构开始形成。对于处于儿童时代的孩子,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会越来越多。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建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使之成为农村教育保障机制。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乡镇政府牵头,学校组织,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及热心的退休教师等参加。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湖南省新宁县妇联倡议的要求各级妇女组织、妇女干部担任“代管妈妈”行动就是为“留守儿童”营造亲情、加强管理方面的一个典范。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篇4

一、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留守学生具有遗弃感,心理压力大,心理问题多,所以加强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要高度重视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留守学生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1)要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大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环境的错位,教师原有的一些心理教育知识远远不能适应教育管理与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特别重视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召开留守学生教育交流会”“教育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2)设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站。通过校、处、班“三级”心理辅导站和心理健康咨询室,对特殊个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心理咨询室为留守学生提供了渲泄和疏导的理想平台。通过咨询和辅导,使他们能主动、及时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健康的心理,学会自我调适,善于驾驭个人情感,在心理上能做到自立、自悦。实践证明,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定期举行学生心理讲座。针对留守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进行专题辅导讲座。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生活中的实例,特别是名人明星轶事,或历史上、影视中的人物评价或名人名事的辩证分析,特别是用辩证的手法,对比分析学生中的突出事例,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对学生的心理保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成立留守学生心理自助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自查、互查心理问题。通过讨论、探究和咨询,寻求恰当的调节方法,然后组内互相监督、帮助,进行自我调节,并根据感受和调节情况,如实记载调节效果,对学生之间不能解决的心理问题,邀请教师或专家帮助解决。

(5)开展自我心理调节征文活动。通过征文活动,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心理调节,并将自己的经验向同学交流,使其他同学也逐步掌握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也形成了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良好风尚。通过对征文的评优、评奖、奖励,使同学们有了成就感,心理也得到了一定的满足,不良心理也得到了调节。

(6)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感和疑难,对其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其健康和谐发展。通过班主任的班务工作,从思想道德教育入手,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已爱人,推已及人的意识。随时洞察学生心理,帮助他们树立起稳定的、健康的、积极的奋发向上的心理,使他们健康的发展。

二、行为指导策略

由于他们没有父母的呵护和照顾,留守学生更渴望教师的关注和爱护。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暴露出来的思想上以及行为上的弱点;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养成良好的习惯。

(1)严格执行学校纪律,使留守学生行为规范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对留守学生群体,制订一套较为完善、符合实际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约束、要求。纪律对维护和巩固集体,教育学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加强民主管理,既让留守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又让老师的主导作用得到运用,从而避免造成一种无组织、无纪律、涣散的局面,达到文明行为规范化。

(2)耐心细致的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结对教师应该细心的观察自己的每一位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及行为状态。当留守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耐心细致的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明辨是与非、美与丑、好与坏,引导他们摒弃错误的观点和做法,尽量避免学生犯重复性的错误,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作用和影响,师生间关系直接影响到教育结果。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既是教育目的,也是教育的手段。教师要营造出一种轻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使学生恋师、恋校。

三、环境熏陶策略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篇5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虽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但由来已久,而且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从大体上看,这一问题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进城市,在广大农村留下了这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如此凸显,对儿童本身而言虽没有什么短期影响,但由于缺乏来自父母的直接关爱和管教,加之祖辈的溺爱和放纵,他们会逐渐地养成一些不良恶习,这无论对家庭、父母、孩子自身的心理和安全等方面,都会造成难以承受的不良后果,甚至有些青少年违法犯罪,让家人一生留下遗憾。

在此种背景之下,最受影响的就是孩子们的教育,所以由这一事实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是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分析产生原因

1.家庭教育的长期缺失

由于留守儿童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务工,与子女接触的机会较少,因此留守儿童普遍缺乏相应的家庭教育,即使有隔代亲人或其他人监护,也无法弥补留守儿童在亲子感情上的缺失。在早期教育和亲情教育的双面空缺下,留守儿童缺少与父母进行直接情感交流的机会,而使其不良行为长期得不到纠正,以致养成习惯。

2.隔代监护的弊端

在孩子的监护问题上,隔代监护占的比重最大。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为隔代老年人,他们的确文化程度不高,思想意识落后,有一些还身患疾病且管教孩子的方法陈旧传统,他们只能满足孩子们一天的吃穿住行方面的基本需求,难以再对他们的人生指明方向,对他们的思想品行进行指导。

3.学校教育不到位

目前,就徽县水阳明德小学来说,学校办学条件还有待加强、教学设施还需完善、师资力量还需加强,尽管存在这些现象,但这所小学确是当地很多留守儿童的希望小学。而学校里最为重要的师资结构也不太合理,且有的教师身兼数门课程,思想品德、音乐、体育等方面的教师更是缺乏专业人才。学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或心理咨询服务,只配备兼职心理教师,他们不能对学生的心理生存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等进行有效的活动,削弱了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道德素质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这种缺少特殊性、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学习地方,在校学习是为留守儿童提供知识、思想等方面启迪的重要教育环节,如果这一环出现了问题,则会加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严峻性。

二、通过分析得出建议

1.祖辈们对留守儿童不仅娇生惯养,还放任自流

对他们犯的错误没有及时进行纠正,更没有提醒他们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学习习惯。因此,要由相关部门对这样的家庭进行相关引导,告诉老人如何与孩子换位思考并要因材施教,如何让留守儿童在思想品行、心理和学习等方面回到正轨,不能以打骂与训斥为主的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来对待孩子。

2.健全建立城乡户籍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是导致农村儿童成为留守儿童的主要原因,因为他们没法享有在城市里学习生活的权利,因而留守农村。因此,相关部门应该打破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等一系列限制性政策,解除这一人为形成的城市人与农村人的界限,同时减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分化。跨越制度的鸿沟,就是最大限度地解除对人员的自由流动和发展的限制,也能对城乡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3.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这项工程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教育监护网络,来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有人知道、亲情有所呵护、安全有保证。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大问题,它牵涉了很多相关问题,并对国家的社会结构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国家应当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社会应当着力打造品牌服务业;学校应当提高责任意识、完善城市教育设施,家庭应当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尽力教育下一代。用这样的方法“多管齐下”地拆除进城务工人员在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上的壁垒,使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享有与城市人口一样的平等权利和社会权益,让留守儿童和其他的孩子一样,成为祖国明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卢晓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对策[J].学周刊,2016(5):8.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篇6

>>提高留守儿童家庭作业质量的策略浅议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有效性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英语家庭作业质量的方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家庭作业习惯的培养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性留守儿童如何独立完成小学英语家庭作业谈谈如何利用家庭作业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提高农村初中后20%学生数学家庭作业的有效性探索如何有效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效率历史家庭作业应用微课的思考优化家庭作业设计,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布置微探关注农村小学数学探究家庭作业设计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案例分析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兴趣提升留守儿童语文家庭作业有效性探究留守儿童语文家庭作业的有效性初探提高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之我谈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4]胡铁生.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5):36-41.

[5]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6,(5):52.

[6]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

研究,2011,(10):62-63.

[7]沈华.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英语作业习惯[J].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1,(04):16.

[8]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

术教育,2013,(4):15-18.

*本文为2013年度在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基础教育改革

与实践课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微课教学研究》成果,本项目得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篇7

关键词:城市化 留守儿童 问题解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有的进城务工,有的进城经商,但是大量的农村儿童被滞留到了农村。他们缺乏监护人的监管与照料,在思想上没有正确的引导,在学习与行为上更是无人问津,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在教育与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农村社会现状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大家共同探讨。

一、我国留守儿童现状

在2013年5月10日全国妇联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已经超过了6000万。他们大部分由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来抚养,有的被托付给朋友或者亲戚照顾,甚至一些留守儿童根本无人照顾。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和发育阶段,他们与亲人聚少离多缺乏亲情的温暖,亲人的抚慰;在隔代教育的背景下他们有诸多的不尽人意之处无处倾泻,由于在教育与管理上的缺失,他们的心理健康、性格和学习教育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护管理的缺位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监护人,但是在我国广大的农村中,那些留守儿童大部分是由老一辈人在充当第一监护管理人的角色,少部分有亲戚、朋友来充当监护人的角色。儿童渴望亲情却无以言表,只能深深的压制在心里,父母之爱的缺失用其它的方式是难以弥补的,隔代的教育方式更是让他们难以接受。父母的关心与抚慰,在他们而言已经成为奢求。家长对学习漠不关心,忽视孩子的教育,进一步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与身心发展,致使他们在性格和心理健康上存在一定的障碍。

(二)学习兴趣低下,成绩较差

九年义务教育虽然保证了农村儿童上学,但是学习的效果如何,则要另当别论了。据了解,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平平,有少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甚至有的连基本的知识都没掌握。由于家庭监管的缺失和校方教育的疏忽,留守儿童在接受教育期间违反课堂纪律、不参加集体活动、撒谎逃学等现象不断出现,有的还存在抵触学习和厌烦学习的心理,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一纸空谈,在他们而言学习成绩没有实际意义。

(三)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随着中小学布局工作的调整,有的学校距离留守儿童家庭较远,学校又没有充足的寄宿条件,走读就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父母在外地务工,老人年龄偏大,很少有人接送。一些低年级儿童的安全问题就成为了隐患。儿童上下学途中被拐卖、受侵害、遭意外的事件屡见不鲜。由于缺乏家长的有效监管,学生斗殴、沉迷网络,吸烟喝酒的不良嗜好难以有效遏制。

(四)道德缺失与价值观的扭曲

由于第一监护人正当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在情感上难以获得满足,在思想上得不到正确的帮助和引导,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基本的道德教育难以灌输,无组织无纪律的思想得不到有效控制。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已经偏离了社会主流,自私自利、以强凌弱、好逸恶劳的思想在他们身上隐现,有的开始走上了犯罪的道路。1600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家庭教育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外务工和经商的家长应该创设条件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正确处理家庭教育与打工致富的关系。亲情是一种难以模仿和取代的教育资源,家长要经常通过写信、频频对话的方式来与他们沟通,还要多向教师询问孩子最近的生活与学习情况,让他们感觉到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爱心缺一直在身边围绕,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防治不消极思想侵袭。

(二)引导儿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身在特殊的环境中,虽然在有些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儿童阶段与之俱来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某些事物存在兴趣,但因为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较差,难免误入歧途。所以学校和家长要在帮助儿童树立自信、培养健康爱好方面努力,这也是学校和家长与儿童进行思想沟通的最佳时机,不但能弥补儿童空虚、无助的心理,使他们的内心充满正能量,还能起到培养良好品德、树立远大志向的作用。

(三)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国家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把政府、学校和家庭的对于留守儿童的职责明确下来。义务教育的具体内容规定过于笼统,尤其是面对留守儿童这类特殊群体,学校应当有什么的义务和责任必须进一步细化,尤其是安全问题。家长的监护责任必须履行,针对留守儿童的种种问题,有一项关键的原因是亲情的缺失,建议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中突出父母亲情的重要性,并制定出强制性措施,保证儿童的身心健康。

(四)建立城乡结合的教育资源配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原因与教育资源配置也有一定的关系,针对目前农村务工流的现象,城市的教育资源要有幅度的放开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国家还可以充分利用城市闲置资源开办办农民工子弟学校,使他们的子女就近上学,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是未来农村建设的生力军,是国家的未来和建设者,他们的成长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蒲永明.近十年留守学前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9)

 [2]黄宝中,闭文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09)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篇8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教育;问题;对策

0引言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那些父母双方或一方迫不得已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里的儿童,这些儿童大多尚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还比较小,需要其他亲人照顾或自己照顾自己。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超过6000万,并且整体规模在逐渐扩大,这就给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增加了难度。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念还没有形成,再加上成长过程中缺失了父母的引导和关爱,很可能造成思想、观念、道德认知等方面发生偏颇,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是我国实现义务教育健康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保障,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下面就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1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1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全面的思想政治观念

我国的留守儿童大多处于那些相对偏远落后的地区,教育体制不健全,义务教育所需的教学资源也不够完整,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不能及时地了解国家的基本思想政治问题,不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思想路线和重要的实事政治,学校在儿童的爱国主义教育、社会荣辱观、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还比较欠缺,导致儿童思想政治意识薄弱,缺乏必要的法律观念,再加上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和良好的自制力,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思想观念很可能出现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

1.2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和价值观错位

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和价值观教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再加上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越加复杂,导致儿童在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方面出现了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农村落后思想的影响,部分儿童存在“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导致这些儿童不愿意学习,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而这部分儿童的监护人往往对他们的监督教育不太严格,而服务又常选择用金钱和物质来弥补自己的孩子,造成部分留守儿童热衷于吃喝玩乐,不思进取,更没有养成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最终形成了错误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1.3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又没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再加上学校也没有专业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方面的引导和教育,非常容易造成儿童心理方面出现问题。另外,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祖父母,他们要么对孩子过于溺爱,要么放纵不管,对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关心也不了解,父母忙于工作也忽视了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心,这容易造成儿童在心理方面出现被遗弃的感觉,出现严重的自卑或抑郁的心理,甚至出现心理障碍。

2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2.1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基本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思想教育,能够让儿童理解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良好习惯;还能够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明确奋斗目标,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理解父母的辛苦付出,引导为未来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学习奋斗。

2.2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思想教育是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必然要学习的内容,是实现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教育既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之,还能够帮助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农村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所接触的事物和思想也比较落后,不利于儿童思想和身心的成熟发展。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教育,能够让儿童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帮助儿童学会明辨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培养儿童艰苦奋斗、坚强不屈的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3有利于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来自于父母和家庭的关爱,很可能会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教育,能够让儿童感受到来自社会和国家的关爱,使留儿童的温情渴望得到满足,并引导他们对父母多一些理解。还可以通过开展思想教育帮助儿童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帮助留守儿童树立信心,保障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3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对策

3.1宏观方面

3.1.1政府要积极优化农村社会环境

要想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使思想教育工作切实发挥作用,就需要政府充分发挥作用,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相关部门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创造平等的入学机会,让他们享受和城市儿童一样的教育资源,这样就可以使部分留守儿童可以留在父母的身边,享有父母的关爱和照顾,这样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也能更加高效地开展。第二,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为农村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加强农村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配备专门的思想政治和心理辅导教师,为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帮助。第三,政府部门还要加大力度强化农村社会治安,优化农村社会环境,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农村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从而为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3.1.2完善相关法律政策

要想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问题,需要完善的法律政策作为保障。首先,国家要调整相关政策,建立健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切实帮助农村务工人员解决子女受教育问题。其次,当地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力度,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的基础上完善留守儿童的发展、教育问题的相关制度政策,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保障。

3.2微观方面

3.2.1学校方面

农村学校是开展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基地,这就需要学校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质量。第一,学校可以建立师生之间一帮一或者一帮多的关爱机制,注重对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方面的引导,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关爱,减少孤独感。第二,农村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思想政治和心理辅导方面的专业教师来帮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第三,完善农村学校儿童寄宿制。针对那些无人照料的农村留守儿童,农村可以通过建立寄宿制学校来为儿童提供一个温暖的、充满关爱的环境,寄宿学校的教师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加强对儿童的关心和照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3.2.2家庭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不能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但是要做到经常关心和关注儿童的成长发展状况,加强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及时察觉到孩子心理和思想方面的问题,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另外,留守儿童的父母还要加强与监护人、学校教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的成长发展情况,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工作,保证儿童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直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在身心发展、价值观念等方面很可能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至关重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思想教育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必要的政策制度保障;同时,学校也要不断改善和优化工作模式,父母也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最终通过多方面的密切配合加强儿童的思想教育,从而实现农村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辉.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建设现状研究[D].郑州大学,2014.

[2]李海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沧桑,2011(01):151-152+154.

[3]杨迎凤.对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问题的探讨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2(18):100.

[4]张海东.浅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J].吕梁学院学报,2012(05):52-54.

[5]刘国新,谭会.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金田,2013(12):318+292.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篇9

依附理论是分析非西方欠发达国家及其边缘化危机的一种范式。运用依附理论框架对留守儿童边缘化危机进行分

>>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现象研究边缘化城镇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用心呵护农村“寄宿.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让留守儿童的品德健康成长浅谈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用心呵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策略“边缘化”与”成长人群”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直面留守儿童引领健康成长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关爱留守儿童,促进健康成长关爱留守儿童促进健康成长驻校社工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路径研究拓展农村留守儿童发育与健康的研究视野破解彩电空心化与边缘化危机关注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2]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80-94.

[3]刘祖云.中国社会发展三论:转型・分化・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10.

[4]谭深.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11,(1):146.

[5]丁学良.辩论“中国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5-26.

[6]张玉林.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J].中国改革,2004,(11):18.

[7]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8):26.

[8]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9.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篇10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5-0025-01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

目前,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临时监护人照看,但是受到时间的限制,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没有足够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未能够及时发现孩子身心发展变化,只是关心孩子能否吃饱、穿暖,身体是否健康,忽视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关心,这严重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形成。由于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水平较低,不能够对孩子进行w科教育辅导,只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注重结果,却忽视过程。

(二)学校教育

现阶段,在留守儿童学校教育过程中,学校缺少和留守儿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没有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背景,以及面临哪些生活上的困难。在留守儿童学习方面,学校没有为留守儿童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没有完全尽到自身的职责,对于部分留守儿童不懂的问题,不能够积极引导孩子走出学习困境,长此以往,留守儿童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成绩也随之下降。

二、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的对策

(一)家长应加强与学校的密切合作

为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家长应经常与学校教师密切合作,留守儿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应与教师经常交流和沟通,熟悉和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以及心理行为变化,并且积极引导孩子走出学习困境。教师也应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依据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教师不仅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还要关心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变化,要经常找留守儿童谈话,使留守儿童能够与同学一起快乐地学习、玩耍。

(二)父母应改变双双外出打工的状况

为确保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父母应改变双双外出打工的状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至少留下一方照看孩子,在孩子未成年之前留在身边,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和身心发展变化,使留守儿童能够深切感受到母爱的关怀。此外,家长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课外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扩展孩子的知识视野,也能够加强孩子的交流和沟通能力,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三)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将留守儿童信息详细记录在档案中,即留守儿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等,如果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发生状况,学校应第一时间通知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以免留守儿童走向错误的方向。此外,学校应重视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部分学校存在一种现象,即重视知识、忽视能力,重视智育、忽视德育,这是不符合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要想使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教师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因为留守儿童每天与教师接触的时间较长,教师的举止行为很容易影响他们。因此,要求教师应为留守儿童做出榜样,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履行自身的职责同时,也为留守儿童留下美好的印象。

综上所述,针对存在的问题,要求家长和学校应密切合作,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学校应做好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工作,经常与留守儿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交流、沟通,及时了解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变化,积极引导留守儿童走出困境,使留守儿童乐观、阳光的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春华,周玉芳.新形势下如何把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J].现代家庭教育,2014,(08):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