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十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十篇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7:16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1

在文化发展多元化日趋明显的当代社会,民族文化受到空前重视。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空前的冲击,正面临消逝的危机。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飞速消逝的情况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也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尊重差异,解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形成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和谐社会题中应有之义。

一、现代化进程中,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一)对少数民族现代化的界定

1.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对现代化这个概念的界定还存在一定分歧。大多数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与描绘较模糊,尚未呈现一个清晰的认识。每位学者对现代化的含义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不同的解说。

我国现代化理论家罗荣渠教授认为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的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严英龙研究员认为现代化就是以市场原则为取向,以工业化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现代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代替,并引起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变革的过程。厉以宁教授认为,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下,经济、社会、文化、习惯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发生重要变化的过程。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以不断的改善,社会运行效率得以不断提高。马崇明认为所谓的现代化就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机构的根本变化。①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界定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是指: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与社会发生同质、同向的变迁。“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的现代化。简单的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可以理解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不是用别的文化去代替传统文化,不是让少数民族舍弃传统而另就,而是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力量推动现代化,通过现代化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

现代化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够适应新的历史条件,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与发展,创造出新的少数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和其他文化发生交流和碰撞。

(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界定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在各民族中不同程度的传承了下来。传统文化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拢聚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的延续”②这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了长时间形成,积淀并传承下来。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继承,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从古至今,学者们普遍认为应该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并且都积极的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当前学术界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较大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是原封不动的保留,侧重于原生态的保护,原汁原味的保留。这些学者认为如果保护措施和手段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原貌,实际上是对文化的变革甚至是异化,就背离了保护的原意。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

(一)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对文化多样性观念的本质把握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始终面对着文化差异和社会生活多样的客观现实。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之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沉淀的产物。只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差异性,才能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汉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融合,促进文化共同繁荣,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和谐社会当然包括各民族和谐相处。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和谐相处,是减少社会矛盾,建构和谐社会的前提。而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正是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之间的和谐,最终将建设“精神家园”落到实处,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三)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

“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承,文化的繁荣在于发展,传承的过程本身就包含了发展,而发展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传承。因此,文化的活力只能在发展中得以展现和延续。相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停滞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活力”③因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如果没有结合当代实际的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最终将因为落后于社会发展进程而被遗弃。

(四)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的步伐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这种社会共同体特有的实质“内核”不仅在历史上为维系民族的认同与团结,生存与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活动,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成为决定许多重大经济活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5]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力量,有着浑厚的社会基础,构成了一个社会发展的起点,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并且与社会现实生活相交融。因此,文化之于社会现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存亡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地大物博、少数民族众多,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心理,各民族的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点,使得现代化发展呈现出很多特殊的、复杂的问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显得异常的复杂和艰难。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引起民族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它的传承面临着更大的难题。加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国家行政的干预,机遇与难题并存,形成诸多急剧复杂的变异。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驱动着各民族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而奋斗。由于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一些民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丧失信心,导致很多文化都出现了流失加剧的危机。这个危机有可能使少数民族历经数千年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丢失。因此,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联结着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大业,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注释:

①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5月.9-10页。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2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汉文化,整合

一、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内涵

新疆作为多民族聚集区,共有47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包括汉族及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满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土克曼族、达斡尔族13个少数民族。

新疆各少数民族存在不同的、节日风俗、民族礼节等,但各民族长期生活在同一地域,在衣食住行、生活观念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存在统一性,共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新疆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方面。

制度文化方面,经相关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新疆各少数民族热爱祖国、热爱党,高度认同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物质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服饰、饮食、民居、语言等方面。服饰方面,新疆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大同小异,风格类似,细节区分,如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女性着装皆为彩色绸裙,头戴艳丽或洁白的丝巾,喜爱耳环、手镯、项链、戒指等小饰物。鉴于共同的,新疆部分少数民族在饮食、民居、语言方面类似――饮食上以面食为主,其次是肉类和水果,形成了独特的伊斯兰饮食文化。民居上呈现阿拉伯风格,房屋为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同时注重建筑装饰的色彩性。语言上采用统一礼貌用语与辈分称呼,表达对人的尊重之意。

精神文化方面,新疆各少数民族以崇尚和谐、乐观向上为民族精神。“维吾尔”意为“凝结、团结、联合”,足以体现维吾尔族人民崇尚和谐的思想。新疆各少数民族所信仰的宗教如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教义也对各民族人民的道德规范提出了要求。同时新疆人民能歌善舞体现了豁达、开朗、乐观向上的民族性格,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仍然勇敢的面对大自然,用音乐与歌舞表达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除此之外,新疆少数民族对内强调群体意识与民族尊严意识,对外热情好客,讲究礼仪。

总之,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化在交汇中求同存异,其独特的文化风俗是中a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崇尚和谐、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其讲究礼仪、热情好客的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转型的必要性

历史上,中原汉族政权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互动频繁,以丝绸之路为纽带,以物质文化交流为媒介,最终实现精神文化交流,强化了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文化认同与融合,密切了民族关系,促进新疆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以史为鉴,在国际国内变幻莫测的政治时局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坚持在党带领下进一步加强的全国各族的交流――经济交流、文化交流,实现共同发展。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碰撞,我们要继承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剔除抛弃传统民族文化落后、愚昧、保守的因素,以正确的思想统领各民族发展,以现代主流文化引领传统民族文化。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受到特殊的地理环境、生产力水平、和部分传统习俗等因素的制约,导致自身发展程度低,素质技能不高,使得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滞后于主流文化。因此,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转型,也必须转型,剔除传统民族文化中不利于发展的因素、不利于团结的因素如保守意识、群体意识、过于封闭的宗教意识。

三、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汉文化的整合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汉文化的整合是相互的――汉文化改变了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同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影响着汉文化,丰富了现代文化。

汉文化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服饰着装与生活方式方面。

服饰着装方面,新疆少数民族传统的长筒皮靴与小花帽逐渐淡出日常生活,年轻姑娘趋向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着装,同时保留着民族传统的喜爱偏好,更倾向于色彩多变、带有花纹图案的服饰。

生活方式方面,高楼大厦逐渐取代传统民居,电器与技术解决了气候带来的不便。电视、广播、网络为新疆人民打开了了解世界的大门。同时交通现代工具也走向千家万户,通过建设,逐步形成了以公路为基础,铁路为骨干,包括航空、输气管道的重要运输方式。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艺术文化与饮食文化方面。

新疆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如十二木卡姆,不但被列为世界级、部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乐器、旋律、舞蹈等因素也成为当代音乐创作的源泉,促进艺术文化发展。

新疆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清真餐厅与新疆水果闻名于世。手抓饭、烤馕、羊肉串、清炖羊肉、炒面等美食已然代表了“新疆风味”,留香于全国各地。

除此之外,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汉文化整合还体现在意识形态方面,近年来,党中央针对新疆一系列问题,加强管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思想与主流文化武装,解决思想问题,从而消除不稳定因素。

结语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转型意味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剔除传统文化中落后、消极、不利于发展的因素,但要注意民族文化生存环境、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保护,尊重民族文化,才能实现“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贺萍,《新疆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现状的实证分析》[J],《实事求是》,2006.06

[2]彭清,《新疆各民族文化的统一性与差异性》[J],《兵团党校学报》,2012.05

[3]高桂云,熊威,《近十年来新疆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综述》[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

[4]魏琪,《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及其保护与发展》[J],《实事求是》,2006.03

[5]赵江民,《历史上新疆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互动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

[6]陈玲,《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基于新疆地域文化的分析》[J],《人民论坛》,2014.34

[7]闫炜炜,《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转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社科论坛》,2011.06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3

关键词:社会变革;民族地区;政治社会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001―08

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问题是当代政治学领域中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前沿性课题。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是少数民族成员个体与社会不断互动的过程。就社会系统而言,它是政治共同体塑造少数民族“政治人”的过程。反过来,作为政治公民的少数民族“政治人”在现代政治生活中表现出的社会基础和支撑力量的巨大作用,又使得人类的政治共同体成为一个利维坦式的政治熔炉,“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在这个大熔炉中形成自己的政治态度、政治情感、政治信仰和政治观念。政治熔炉能够促使每个新成员形成政治自我,从非政治人转为政治人”。对于社会变革中的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治理来说,政治共同体如何模铸合乎现代要求的少数民族政治人就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因此,本文试图跳出时下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研究的微观情结,以变革社会中的指导性社会化为界分限度,对政治控制场域中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力求维持或延续政治秩序中的软秩序,探讨政治熔炉情景下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有效治理。

一、社会变革呼唤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有效实现

变革是指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一种形式,它是对事物的改造和革新。而“社会变革”主要是对现存的社会结构或体制进行局部性改革,是定向性的社会变迁形式。目前,我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它意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转变,由计划经济社会向市场经济社会转变,由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由同质的单一性社会向异质的多样性社会转变,由静态社会向流动社会转变。这些变革必然引起了文化、经济、政治、交往方式、传媒等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人们价值观的震荡以及传承政治文化的艰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运行。随之而来的是:少数民族成员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的积极趋势的同时,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社会荣誉感和职业伦理有所弱化,政治信仰缺失,政治认同开始出现危机,而这又势必影响和制约当代中国的改革、发展。

(一)政治文化变革的多样化

政治文化的变革在社会变革时期的转变中是首要的因素,有学者曾说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与秩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种社会变革的启动因素,是政治文化的变迁。也就是说,70年代末孕育的社会变革,是从政治文化领域找到突破口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在转变中从统一的封闭保守、自我维持的传统发展模式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呈现出对社会变革的适应性和容纳吸收异质文化的开放性特征,充分体现了主流政治文化鲜明时代特征,实现了政治统治价值观的深刻转变。少数民族成员的政治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有利于少数民族成员主体性在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的充分发挥。然而,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确定的同时,由于历史复杂性原因,一系列传统政治文化、各少数民族的民族政治亚文化广泛存在并与之冲突,各种民族主义、、伦理道德、习俗等充斥着主流政治文化,使政治文化在变革时期呈现多样化趋势。再有主导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也在摩擦和冲突中发展,而由于两种文化是同一时代下不同性质的文化,既有某些可借鉴东西,然而更多的是有害于主导政治文化传递和发展,并企图以“和平演变”方式,渗透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以之覆灭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因此,这就给我国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带来了负面影响,不利于少数民族成员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和认同主导政治文化,成为合格政治角色。

(二)社会经济变革的市场化

我国经济变革主要内容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是有利于少数民族成员的政治社会化。但同时应该看到,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是自给自足的封闭式小农经济,随着改革的逐步推进,旧体制下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这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东西部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以及贫富差距加大、社会保障不到位等社会的不和谐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思想上的混乱,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评价,影响到其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社会公平的信心。如“在那些平均收入明显低于其他地区,或收入增长明显比其他地区慢的地区,人们往往普遍存在不满的情绪。他们会认为他们的状况是中央政府不够关心造成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在东西部地区都会滋生不满情绪。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而言,有些人把西部地区的落后和贫困归结为是中央政策的倾斜或制度安排不当。甚至有人认为,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各少数民族地区源源不断地向国家和先进民族地区输出各种原材料和半成品,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得到的只是低廉的报酬。而发达地区通过对这些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加工、深加工利用,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这其实是不等价交换。

正如有学者所言:“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已十分严重,必将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引起社会矛盾的加剧,社会不安定因素在增加。”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传递。

(三)政治变革的民主化、法治化

党的十六大把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确定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改革开放20多年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不断得到新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在保持政局总体稳定的条件下逐步深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了加强和完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权威得到了维护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少数民族的民利不断扩大,人权保障不断加强,少数民族成员的参政议政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这一切都有助于少数民族成员对政治体系做出正确的评价,推进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进程。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需的经济、文化条件还很不充分,因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制度仍不完善,民主化水平仍很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的暂时无序,有些民族地区的地方保护主义,各民族利益集团的分化重组,使商品经济的某些原则向政治生活渗透,个别民族地区的政府官员、党员干部利用改革之机,违法乱纪,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使部分少数民族群众的政治认同感下降,阻碍了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文化的传递。

(四)交往方式变革的全球化

当代人们活动范围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愈益密切。目前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化时代,整个世界则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全球化”成为了一个高频率使用的词汇。在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也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以及科学技术成果,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思想解放,坚定了民族地区群众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心,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因国家国际地位的提升使他们扬眉吐气,在国际交流中获取的正面成果。也使他们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更加拥护,这一切都有助于推进少数民族成员政治社会化进程。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进行的西化、分化的图谋。尽管冷战的结束使旧的意识形态划分已经终结,但海内外敌对势力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颠覆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他们仍然妄图利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利用“民主牌”、宗教以及各种狭隘的民族主义等对我国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腐化,企图把我们沦为他们的附庸。主要表现在对所谓的“问题”、新疆境内外“东突”恐怖事件和内蒙古的所谓“三蒙统一”等民族分裂主义的支持。在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成熟,社会主义优越性尚未完全充分展现的情况下,这些破坏行为对我国少数民族的政治社会化无疑有着消极的影响,我们必须认清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

另外,被称为是继传统传媒(报纸、广播、电视)之后新兴起的“第四媒体”网络的方兴未艾,它对少数政治社会化也有着巨大影响。它扩大了少数民族成员的知情权,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参政兴趣、参政意识,这有利于政治文化的传递,它不仅给予我们政治生活带来无尽的便捷,也会严重阻碍我们政党的政治生活,主要表现在:随着我们运用网络便利吸收政治文化的同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反动宣传同样如此便利地疯狂向我们袭来,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同时,西方的意识形态也会在网络传播中盛行,扰乱少数民族正常的政治思维、阻碍其成员正常政治社会化、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政治安全。

总之,在现代社会中,政治的运作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撑;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既不是“卡里斯玛”,也不是神授,而是世俗化的法制权威,而这种权威来源于公众的同意。至此,如何维持少数民族成员的“一致”与“同意”就成为现代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重要任务。而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程度反过来又影响这个社会的政治体系的运行。因此,加大力度建设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治理机制,努力使少数民族成员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并与之相协调,就成为时代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迫切要求。

二、社会变革中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宏观治理环境的营造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政治社会化与社会的环境是辩证统一的,环境制约着人的政治社会化,人的政治社会化反过来又强有力地影响着环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在政治社会化场域,环境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对每一个人来说,政治文化的获得,政治行为的产生都是其所在环境作用的结果。”当前,影响我国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环境因素很多,但主要是经济民主、政治体制、政治文化、传媒等宏观方面。因此,要提高政治社会化的水平,就必须首先从以上方面着手营造良性的治理环境。

(一)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现代价值之挖掘与主导政治文化之融合

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导政治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亲和性。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社会化方面的成功经验表明,特定的政治文化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越契合,政治社会化的效果就越明显。因此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现代意义的成分,注重它与主导政治文化之间的衔接和融合,对于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有效实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一是重视少数民族伦理文化的政治社会化作用。比如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中所蕴含的努力生产观、公平交易观、合理分配观、适度消费观等有助于激发广大少数民族的劳动热情,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强他们面对艰难困苦的勇气和力量,形成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崇尚劳动、注重创造的价值观,从而成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内在激励机制,为有效实现他们的政治社会化打下良好的经济基础;教育文化中所蕴含的义务教育观、两性平等受教育观、终身教育观等对于提高少数民族成员的文化素质、充实他们政治社会化的个体素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伦理文化中蕴含的保证社会正常运动、和谐发展以及团结协作的社会伦理规范观对于加强各民族团结、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为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重视民族文化交流在民族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民族群体文化交流,并不是自古就有的,民族群体文化交流和民族政治发展是随着民族的产生而出现的社会现象。随着现代民族群体文化交流的增多,民族交往和民族政治关系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民族群体文化交流能够推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在现代政治文化交往中成为不同民族的文化名片和交流对话的资格,民族群体文化交流和民族政治关系发展是两个紧密相连、互为因果的问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政治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表明,特定的政治文化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越契合,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效果就越明显。

(二)加快民族经济发展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根基。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政治社会化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速度较快,社会成员从发展过程中普遍受益,则社会成员就容易接受和认可政治体系所倡导的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就容易取得成效;反之,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速度较慢,收入分配不公,失业现象严重,政治社会化就不容易取得成效。对我国少数民族公民进行政治社会化,树立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向相一致的意识观念,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夯实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物质基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经济需要先于政治需要,在物质生活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人们就不会有积极参与民主政治的愿望,由此而决定的观念形态就会使民主政治遭受冷遇。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是在物质生活得到充分满足的情况下,民主政治、政治热情才有可能提上议事日程的写照。

当前,同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低水平从许多方面影响和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的政治社会化效果。因此实现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文化水平。就国立体网络系统的政治社会化结构,改变政治社会化机构流于形式的现状。当前,除继续保持家庭、学校、政党、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发挥之外,还必须激发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各种中介组织、企事业单位等机构的潜能,积极培育民族地区的公民社会,把中央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与各街道办事处,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等有机联系起来,切实形成推动政治社会化健康发展的合力。

(二)提高少数民族公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形式,是培养和提高少数民族公民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也是其政治态度形成的最重要决定因素。它内含着政治态度养成所需的诸多重要成分,可以训练个人参与政治的技巧,教导人们获取政治知识的方法,引导人们接触大众传播媒介,了解政治的正式结构及政府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等等。阿尔蒙德的调查结果显示,受过学校教育的人比未受过教育或受教育较少的人相比,前者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政府对他们生活的影响,他们对政治更关心,对政治领导人的情况更加了解,并表现出更强的政治能力。这表明,政治社会化对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具有统帅、服务和保障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政治社会化具体工作的展开都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或思想政治教育的名义下进行的,对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的效果。提高少数民族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实效性,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坚持把育人放在首位。必须要尊重、关怀、理解、信任他们,正确对待少数民族群众的宗教、生活习俗、语言等方面的特殊性,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二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反对民族分裂相结合”的原则。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公民的政治理论素质总体情况是好的,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健康并向好的方向发展,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衷心拥护和赞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他们理论教育不能仅仅告诉他们关于正确与错误观点的结论,更要注重从具体理论和观点的社会意义上讲透其正确与错误的原因,以及辨别的方法。引导他们在平时的劳动和生活中认识历史和现实,深刻感受和理解党的历史使命和自身的社会责任;三是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首先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人生活一体化。贴近生活和实际就是从他们实际生活需求出发,帮助处理好与社会、与他人以及与自己的关系,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公民;四是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原则。少数民族有着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具有鲜明特色的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少数民族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以及质朴,对人真诚,勇敢、团结等优良品质,他们继承了本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以上的特点,要不断的结合新形势、新情况,制定出切实有效可行的方法。

(三)拓宽少数民族公民政治参与的民主渠道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4

[关键词]文化认同;少数民族;全球化;文化冲突

随着十的胜利召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提上了国家的议事日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以此增进民族团结与融合,从而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是摆在当前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价值多元化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上的进步与活力,但是也对少数民族自身核心价值和主流文化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少数民族自身文化认同受到巨大冲击和影响,造成文化认同的困惑,增加了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困难。文化上的冲击、不适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从简单的少数民族个体发展困惑到大规模民族矛盾冲突等,因此需要更加深入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以便找到少数民族从文化适应到文化融合繁荣的路径。

一、基础理论和概念

(一)文化认同起源及定义

最早提出“认同”一词的是哲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车文博在1988年《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中记载:“认同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Collier在1988年,《文化认同一种》中记载了另一个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的定义:“文化认同是描述个体心理活动,判断个体与群体产生联系又和群体区别开的自我意识。”[2]但是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phinney对自1972年以来文献研究之后发现,约有三分之二的研究没有对文化认同进行确切的界定,而在有界定的文献中,对于文化认同的界定也各不相同[3]。近几年的研究对文化认同的定义内涵趋向一致,崔新建在2004年《文化认同及其根源》提出“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文化倾向的共识,以使用相同文化符号、遵循共同文化理念、秉承共有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并由此产生深层心理积淀[4]。台湾学者黄葳威1999年在《文化传播》中提出“文化认同”是个体或民族等,通过交往在观念上对某类价值的认可,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5]。闫少华在2010年《多元化视野中的文化冲突与共生》提出“文化认同”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文化认同指个体对本民族所属文化的认同;广义文化认同包括对本族文化和外来其他文化的认同[6]。本文对文化认同定义采用广义文化认同,是个体对特定符号、语言、价值与规范等文化符号的认同,以便涵盖更多学者的研究成果。

(二)族群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民族认同和族群认同常被替换使用,在概念上存在混淆之处。2007年Cokley通过各类文献的总结对比,提出两者共同之处是都包含了群体归属感并和文化行为、价值、对所属群体的态度以及对歧视的反应有联系。两者差异之处在于族群认同更多是从生理维度来定义,比如体貌特征、基因、肤色等。民族认同更多侧重的是社会维度和文化角度,强调共同的价值观、文化、祖先、信念。民族认同适用于研究个人是如何看待其文化信念、价值和行为;族群认同适用于探究个人对攻击和高度种族化社会的反应[7]。

族群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三者的关系,存在不同的观点。国内学者周大鸣在1997年《族群与族文化论――都市人类学研究》提出共同的文化渊源是族群的基础,族群是建立在一个共同文化渊源上[8]。韩震2010年《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研究认为:文化认同构成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中介形式。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各有交叠[9]。2004年王鉴,万明钢在《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认为,无论是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中都包含文化认同的内容,只有在一定的文化中才具有价值和意义,文化认同是核心[10]。更多文献研究认为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前提和基础。Carla将民族认同定义为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文化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11]。2012年万明钢在《近年来国内民族认同研究述评》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每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一个人从出生便受自身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形成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12]。郑晓云在1992年《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提出民族会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而文化是伴随人类始末,且文化认同可以跨越民族,因而文化认同的范畴比民族认同更广。但是,文化认同需要以民族为载体,以民族认同为基础;而民族又以文化为聚合,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灵魂,是民族认同的基本依据[13]。

二、不同文化影响下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现状

由于文化认同内涵丰富,所以相关研究涉及众多学科,包括人类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哲学、文学、宗教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学科出发,研究了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从文化认同受到的文化影响来分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文化形态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作用。

(一)全球化、多元化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

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成为一种不能回避的必然情景。各种文化群体之间的影响不可避免,越来越多的个人或群体拥有多种或混合了多种文化信仰、价值观念和态度。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发展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陆学杰《文化认同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文化生态中,人际之间的交流跨越了国家地域的局限性,但是这种全球化的文化发展交流,更多的是经济科技发达地区向其他地区的文化输出,并不是所有民族文化的全球化[14]。全球化对少数民族文化固有生存空间的挤压。以信息化、网络化为特征的全球化是对很多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超越,包括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欧阳康《多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提出应当加强对于文化建设中诸多前提性问题的哲学追问,提升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认同,促进文化选择[15]。

杨海萍在《全球化背景下新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通过对新疆大学生认同教育的调研,发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信息渠道的畅通,地域概念不复存在,少数民族生态性遭到了严重破坏,原有的文化语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影响了少数民族个体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16]。李虹(2012)《文化认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诉求》提出了民族文化应该充分挖掘能够解决当今时展的理论问题[17]。民族文化要在多元文化格局中主导自身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在继承自身与吸收他者中求发展,通过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强调少数民族文化的自主创新,适应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多元化中大众传媒是文化认同的催化剂,大众传媒加速了少数民族传统被解构、断裂和碎片化。大众传媒传播使少数民族看到了文化的差异性,少数民族一方面在大众传媒的传播下接受现代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一方面又不愿意看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所以也会产生认同危机。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也有正面意义,可以修补、重构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并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产生积极的帮助。刘新利(2013)《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认同》提出大众传媒使少数民族的自我意识觉醒,可以产生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利用大众传媒对濒临消失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修补、重构[18]。黄纪针《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认同危机与对策》提出强化文化自觉,构建新的文化认同来化解当前文化危机,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传媒作用,开展全民文化教育[19]。通过增加对传统文化的报道,利用各种方式再现传统文化,帮助人们了解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殊,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

(二)中华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

回顾中国历史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长期存在矛盾、冲突、碰撞、交流与融合。随着秦、汉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发展和巩固,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并产生了以农耕文化为主,以游牧文化为补充的中华文化。苗普生《文化认同:新疆历次动乱的深层次原因及历代应对之策》新疆历次动乱的深层次原因,是文化的认同。历朝历代为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并以文化的融合作为政治统属的目标[20]。

任志宏(2010)《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学校教育的发展》从中华民族与少数民族族群关系视角,在理论上研究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在文化认同的作用[21]。李禹阶(1999)《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论华夏社会中民族、国家意识的同一性》研究讨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致性问题[22]。国内的研究大多数侧重于讨论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应该是什么,以及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应该如何把少数民族文化整合到国家中去。费孝通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起源、形成与发展,都有区别于其他族群的特色;多元一体的格局意味着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所有族群都互相依赖、互相补充、互相联系[23]。詹小美,王仕民《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与条件》提出价值认同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经济与社会发展是民族文化认同的条件,生活与实践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依托,教育与学习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途径[24]。通过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及共同分享的族群利益,通过族群文化的多元发展和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

(三)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

中国建国以来政治与社会发展过程曲折起伏,新的文化价值和认同逐渐浮现。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相互的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存在文化失范、文化虚无、文化分化、文化断层。周留征、刘江宁《当代中国文化认同危机的历史成因与现实对策》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夯实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基础。以大学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良好环境。以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为重点,畅通大学生中华认同教育有效渠道。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华文化认同构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球化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25]。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是尊重和鼓励文化多样性与一体化的统一发展。郭晓川《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不同民族群体都把自己视为“中国人”,并普遍认同以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价值观[26]。

借鉴多民族多文化的美国经验,有学者提出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社会的一体化。刘智在《美国文化的移民特征》提出社会主义文化下的文化多元是允许在接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前提下保留各自移民族群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某些特点,以及亚文化群体的存在,并不是保留绝对独立意义的文化群体[27]。这种方式是否符合少数民族文化认同还有待深入研究,文化认同的构筑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一个族群、一个社会中个体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思想与实践的矛盾、冲突、相互和解甚至结合相互认同的过程。中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大熔炉,中国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引导个体、群体文化间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必要保障,需要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探索一体化、同一化。

三、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研究不足

文化认同是交叉学科,众多学者基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范式、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虽然从多个学科更充分、更全面的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问题,但是现有的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等方面存在如下不足。

(一)研究方法缺少定量及持续性的研究

“测量是所有科学研究的心脏”,Cokley根据库恩范式理论提出民族认同的测量范式,用于民族认同多维性的研究[7]。张艳红,佐斌在《民族认同的概念、测量及研究述评》总结:不同的民族量表不一定能构成不同的范式,但库恩的范式理论,为研究提供了一种定量研究的工具。后续学者开发了如meim量表,meim-R量表,eiS量表进一步开展研究[28]。对比国外对文化认同的研究更加细化和定量,如phinney(1993)把个体文化认同分为未经核实的文化认同(unexaminedculturalidentity)、文化认同寻求(culturalidentitysearch)、文化认同完成(culturalidentityachievement)三个阶段分别进行深入研究[29]。

由于文化选择、文化认同冲突存在多种类型,文化认同需要分层次进行研究,不能简单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现有文化认同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对于社会学、心理学定量的研究方法采用较少。使得部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难以评价。此外,现有研究缺少案例研究,很多研究既不聚焦到具体的民族也不聚焦到地区特点。国内研究未能有效地利用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当然国外研究成果在国内的适用性本身也需要进行研究论证。

少数民族研究带有族群研究特色,如巫达《社会人类学的都市族群研究》在社会人类学的都市族群研究中,着重研究了少数民族融入大都市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30]。文化认同的影响是复杂、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性的对某一群体跟踪调研才有可能发现有价值的成果,短期的研究只能了解一些表面的现象。现有研究更多的是在某一个固定时间以静态的视角对某些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进行研究,而文化认同是一个持续性的多种发展阶段的主题,缺少对少数民族群体的跟踪性的、持续性的长期研究,会造成研究的割裂,难以发现更有价值的结论和成果。

(二)研究学科缺少管理学科视角的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企业越来越多,少数民族个体慢慢从畜牧、农牧,转为通过企业工作实现个人的生存、发展。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缺少从企业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如少数民族个体的文化认同将影响少数民族个体在工作中是否很好的融入企业,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国内的企业文化既有西方的科学管理又有中国管理文化的传承,这些都会对少数民族群体产生影响。乔纳森・弗里德曼在2003年《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提出企业内的文化认同可以借鉴国外跨国企业文化管理的研究成果,跨国企业文化管理解决了文化冲突、文化认同的管理问题[31]。此外少数民族网络交流活动属于网络行为的研究范畴,少数民族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接受其他文化并传递自身文化,这一过程与文化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从行为科学的视角对相关现象进行研究。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涉及公共管理的问题,缺少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的角度研究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认同研究。如通过对边疆地区文化产业推进过程中问题的原因分析,可以通过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构建。此外,公共管理涉及社会保障,如何保障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认同,都有待开展相应研究。

(三)研究内容缺少对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

文化认同是对交流理解、思维方式的研究,目前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明显分离,很多研究过于偏重宏观,过于理论化。戴晓东在《解读跨文化认同的四种视角》提出传播学中民族志方法是建立在对习俗、文化行为等第一手观察的描述,通过对文化实践的总结来进行文化的诠释[32]。民族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用于对文化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展示,民族志呈现一个整体论研究成果,对实践问题充分反应。国内并没有见到应用民族志法进行的研究成果。

现有一些研究集中于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的个案研究,对于各自宗教对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不足,其中关于新疆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多,对于藏族研究相对较少。对于更贴近少数民族日常生活、工作内容,由于研究难度较大,相关研究则更少。一些研究出发点都是少数民族如何认同主流文化或其他文化,对于主流文化如何包容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认同少数民族文化相对欠缺。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需要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相结合,正确处理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传统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如何有效的处理这些关系,相关研究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展开。教育作为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加强文化认同研究,促进文化认同传播与发展,以此繁荣中国多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作用,在教育中如何处理文化认同的各种文化的关系也缺少相关研究。

四、结论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5

关键词:文化强国;民族文化;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280-02

0引言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到党的十,党中央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国家战略一并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对国家经济、社会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文化强国的建设离不开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实践中55个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渊源久远,是世界文化和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对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民族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维护民族的多样性、促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文化消亡意味着民族消失。要保持民族的多样性,必须保证民族文化多样性。只有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才能不断使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融合,促进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提出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其中“‘一体’指的是中华民族这一实体,‘多元’是指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这是大格局”。[1]在此基础上,我国民族理论教育家滕星教授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并指出“无论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多元一体化教育是未来民族教育的必然走向。多元一体化教育的目的是继承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促进民族大家庭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文化上共同繁荣,在政治上各民族相互尊重、平等、友好与和睦相处,最终实现民族大团结。”[2]两位学者都重视多元文化的重要性,只有民族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形成,才能促进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并展现魅力,体现民族。所以,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就是促进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维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重要举措。

2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目前各个国家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将它作为一种软实力,并且在文化上下功夫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张,这不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单指经济、军事和科技的复兴,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融合而形成的文化系统,是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反复的筛选、不断的检验而保留下来的。各个少数民族文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比如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中有很多关于和谐、以人为本的思想;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各类民俗当中都有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效力的地方。

当前,各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兴起的民俗、民族风情的旅游,不仅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充分展示了民族文化,让大家看到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因此,我们需要将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传承,促进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促进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涵。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仅指主流民族优秀文化的大繁荣和大发展,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对中华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进行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优秀的民族文化加以传承和保护,发挥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正是由于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长期交流、碰撞,中华文化才愈发呈现出气象万千的迷人魅力。因此,在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将少数民族文化纳入国家文化强国战略进行统筹谋划、整体布局、尊重差异显得尤其重要。在整个过程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统一,在动态中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势必会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自身发展、激发活力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文化的繁荣在于发展。只有在不断的发展中,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力才能体现出来。相对于变化发展的世界,停滞意味着文化失去了活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各民族地区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在不断奋斗。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部分少数民族因为长期的贫困而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信心,导致许多民族文化出现了加剧流失的危机。这种危机可能使少数民族历经数千年积累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在一段时间后大部分的消失。

因此,在少数民族文化面临危机的时候,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显得尤其重要。党的十报告中关于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部署为少数民族地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对自己的民族文化进行梳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和发展民族独有的语言、服饰、技艺、文学艺术的精品力作。

总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连接着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21.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多元一体教育;差异;多样;共识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132―06

在文化教育方面,我国民族教育长期以来重现代轻传统,重西方轻本土。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忽视――汉族传统文化如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甚。另一方面,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对民族文化发展和社会发展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如何在汲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吸收当代国内和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民族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也是摆在民族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这一科学论断高屋建瓴,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包括民族文化教育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我国当前教育中民族文化教育的缺位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一)我国当前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

1、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

近代以来的我国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落后性,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掀起了一个又一个向西方学习的高潮。从某种意义上说,改革开放也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中国人开始的又一次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知识的运动。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意义。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文化的竞争。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上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在文化发展方面却还存在许多问题。要想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在国际的竞争力,既要有开阔的胸怀,积极学习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又要立足本国本土,汲取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虽然有些片面,却也给人深刻的启示。然而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课程中反映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少,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期望。近年来群众性传统文化教育热潮不断高涨。“孟母堂”事件固然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是群众对传统文化的渴求,却于此可见一斑。在全球化浪潮面前,如何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使中华民族文化成为全球多元文化中有重要影响的“一元”,是时代摆在民族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

我国当前学校教育课程中也有一些传统文化内容,不过基本上都是汉族传统文化。所以我国目前教育之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表现最严重的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缺位――当然汉族传统文化的缺位也不容忽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教育,二是宗教场所教育,三是学校教育。当前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宗教场所虽然仍然对少数民族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生活、家庭生活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它们对传统文化既有传承的一面,也有消解的一面,不再是传统文化当然的理想教育场所;宗教教育在如何适应时展方面,面临着诸多难题。由于学校课程具有文化选择、整合和创新的功能,因此学校教育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应该发挥主导性作用。然而我国课程政策长期以来执行中央集权模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能进入学校课程体系,不能从无意识的感性层面上升到有意识的理性层面,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国教育中最能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目前只有“双语教学”。而就是双语教学的效果也不容乐观。据,《中国青年报报》:“在我国现存900多万满族人口中,会说满语的仅有黑龙江齐齐哈尔三家子满族村的一些老人,且已不足百人!这些老人一旦故去,满语口语将从世界上消亡。”一部分少数民族群众不喜欢将子女送入学校,而是送入寺庙、清真寺等宗教场所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和宗教教育。学校教育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缺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二)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

1、多元文化教育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公民权利运动”,结果对种族族群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后,多元文化教育思潮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西方移民国家,发展到中国、印度等东方传统的多民族国家,成为一种世界性进步教育理念。少数民族文化等非主流文化在教育中的权利和地位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尽管多元文化教育是一个很有歧义的概念,但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趋于一致:“多元文化教育应使所有学生(不仅是少数民族学生),不论其性别、种族、宗教、语言、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别,认识和理解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包括学生自身所述的文化,以及具有普遍性的为各民族共享的国家主流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必须帮助学生获得在国家主流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在本民族亚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能力。”

2、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启示我们,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马克思指出:“人类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点也适合于汉族教育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教育。从世界范围来看,少数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都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在当代西方强势文化影响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汉族文化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都存在一个如何继承传统和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问题。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的传统文化教育,都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的提出

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从提出以来,对它的批评就从未间断。最激烈的批评是多元文化教育可能导致族群的对立和国家的分裂。民族传统文化的落后性与现代科技文化之间也存在矛盾,多元文化主义为民族传统文化的抱残守缺提供了理论支持,导致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之间“一直存在着紧张与矛盾。特另0是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多元文化教育的这种双重钳制状态还没有破解良策。”从上述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定义来看,多元文化教育虽然在字面上只强调“多元”,但在具体内容上它既强调要帮助学生发展在本民族亚文化中生存所需要的能力,也强调帮助学生发展在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国家主流文化乃至世界主流文化中生存的能力,因此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族群的对立和国家的分裂,也不会必然地导致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上述问题的出现,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很重要的一条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缺乏一个能够全面整合与代表其基本思想的名称。孔子有句名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行。”(论语・子路篇)片面的理论名称导致对理论的片面理解,从而导致片面的实践。

在西方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启发下,我国一些民族教育学者根据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一体教育在注重国家一体教育的同时,提倡和发扬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传统,并通过这种多元的文化教育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通过国家的一体教育来确保少数民族享有现代教育的权利,增强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凝聚力。”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理论的这个概念界定来看,与上述西方多元一体教育的概念界定并无太大的区别,两者都注意到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家、世界主流文化两者的辩证关系,重视这两方面的教育而不是“一边倒”。但是从字面上来看,我国“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在强调“多元教育”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提出“一体教育”,从而避免了对这一理论因为望文生义而可能产生的误解。

三、“多元一体教育”的实质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

“多元一体教育”既提倡文化教育的多元性,又旗帜鲜明地强调文化教育的一体性,从而避免了对这一理论的望文生义和片面理解。可是,“多元”的实质是什么?“一体”的实质又是什么?如果不对“多元一体教育”的实质做出明确的界定,人们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也还是会很容易地停留在字面上,过多地感受到“多”与“一”的对立而不是二者的统一,虽然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实践中,也会形成忽左忽右,忽“多”忽“一”的钟摆现象,容易走向某个极端。

我们认为,《决定》提出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使我们“多元一体教育”理论的实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决定》为“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和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的必要性

1、为什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差异”包括“差距”和“异质”两个方面。各民族文化之间既有因为历史原因和现实地理、经济等原因造成的差距性,也有因此而来的一定的异质性。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距是应该逐渐缩小直至消除的,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异质则不一定要消除――相互冲突的文化异质固然需要努力加以协调或消除,而有些文化异质并不必然导致矛盾和冲突,这样的文化异质不仅不应该消除,而且应该加以鼓励和发展。这种并不必然导致矛盾和冲突的文化异质性,就是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是要在文化发展和教育发展过程中承认差距,稳步缩小和消除差距,同时要包容多样,使各种民族文化都能获得良好的发展。

2、为什么要发展共识?

“发展共识”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同文化之间要发展共识,以适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适应世界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只有文化的多样,没有文化的共识,民族间和国际间的和谐发展就无从谈起,到处将充满冲突和战争。二是要发展对“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这一文化和谐发展观的共识,发展对“多元一体文化”和“多元一体教育”的共识。只有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形成社会共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才有可能得到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多样”与“共识”的关系

1、“共识”会促进“多样”的发展

首先,“共识”这一概念本身就包含对差异和多样的承认和尊重。共识,顾名思义就是共同认识,它是不同认识主体在追求价值与真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共同看法;共识的基本内涵和特性有:普遍共同性、求同存异性、妥协让步性;可以区分为不同的范围和层次:全球共识、国家共识、民族共识、阶级共识和个体共识。其次,如上所述,“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共识。这样的共识不仅不会压制多样化发展,而且本身就主张和促进多样化发展。

2、“多样”也会促进“共识”的发展

“共识”是“多样”的重叠,“多样”越发展,重叠的面积越大,“共识”的范围越大,程度越深。相反,“多样”的发展程度越低,共识可以重叠的范围也就越小,程度也就越低。要不满足于低水平的共识,就要不断发展多样,从而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形成和发展共识。

3、“共识”要以“多样”为基础。“多样”要以“共识”为指导

没有“多样”的共识,就会窒息发展的源泉;没有“共识”的“多样”,必然导致冲突和分裂。所以要通过教育等途径鼓励和支持文化的多样化的发展,在多样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又要以已经形成的共识指导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发展,把已经形成的共识渗透到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内容中去。在“多样”的基础上发展“共识”,在“共识”的指导下发展“多样”。

(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展共识,促进“多元一体教育”发展的方法

1、通过发展多元文化教育,发展民族共识。要认真挖掘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中具有共识性的文化教育资源,通过多元文化教育,进行中华民族共识教育: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7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公共建筑;现代造型语言;构建;语境

现代主义的地区化,民族建筑的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公共建筑设计也必然无法脱离这样一个历史进程。然而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相对封闭,原生文化留存较好,其本身的文化多元,建筑形式多样,加之时代变革、社会影响、文化融合兼具,因此与其他地区相比,其公共建筑的现代造型设计会遭遇更多的困境和面临复杂的语境,但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生长空间。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少数民族聚居区是指以少数民族人民为主聚集生活的地区。而本文研讨的范围包含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州、县、乡、村及少数民族集中生活的非行政区划区域。贵阳因是贵州这样一个民族省份的省会,必然会以某些民族特色的现代公共建筑体现省情,加之其周边集中或分散居住了较多少数民族,因此,也会涉入其中。由于公共建筑具有较强的公共性,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艺术、社会活动等的物质载体,往往作为重要形象为某一区域“代言”,因此本文把其设定为研讨对象。而其中又以文化类和标志性公共建筑为主。当然,例证时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普通类型建筑。

二、各种设计现象与困境

近年,不少建筑师立足贵州本土,结合贵州当地的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对新地域主义和民族主义建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力求在现代化进程中延续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第一种现象最多,它直接复制、模仿和重现传统。如西江苗寨等地的许多新建筑,全部按“古制”修建,或改变部分结构形式及材质,当然也包括给砖混结构的平房穿上“木头衣裳”,戴上“青瓦坡顶帽子”的改造建筑。第二种现象是沿袭传统建筑形态,但体量、功能以及与人体的比例关系已改变。如花果园西入口的鼓楼和风雨桥,凯里和都匀的公交候车亭等。它们即便使用了最传统的造型语言,建筑也都会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现代性”。第三种现象是建筑造型主体无论在造型、构成方式还是材质、空间、功能等方面都采用现代语言,却又直接取民族传统建筑的屋顶、构件置于建筑顶部、门头、梁柱等处,甚至把完整的建筑单体搭接、组合于建筑顶部或局部。这一种形式语言的应用相当广泛。典型的如黔东南民族博物馆、体育场、印江民族体育场还有玉屏、大兴、印江、平坝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第四种现象是建筑造型完全现代,为照应少数民族传统,在建筑局部以少数民族题材、浮雕、纹样进行装饰,但这些装饰部分本身进行了新的创作。这一类建筑如原贵州民族博物馆、贵阳市图书馆、青岩堡的部分建筑等。第五种现象是脱离对民族建筑本身的参照,以少数民族图腾、器物、纹样进行组合,对牛角、芦笙、唢呐、铜鼓、银饰、面具等元素直接、简单组合应用。这一形式的实例如巴拉河公路入口景观。第六种现象是建筑主体造型采用纯粹的民族传统建筑形式语言,但各个传统建筑单体进行重新组合、排列,建筑总平面依据民族元素而产生新的形式,再设置民族特色或现代气息的装饰构架、环境小品。气质和装饰内容的入口、装饰柱、构架以及现代景观等。这一类建筑如多彩贵州展示中心、凯里民族风情园主体建筑。第七种现象是取传统建筑意向,更加含蓄地照应传统。比较典型的有贵州民族文化宫、花溪迎宾馆、铜仁机场等。第八种现象是建筑造型语言更加抽象、隐晦,创作来源不一定局限于民族建筑,更多地是对人文、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的结合和映射。如省博物馆新馆、贵阳机场新航站楼、黔西南民族文化宫方案等。第九种现象是传统意蕴较弱,更多地以国际主义、现代主义的设计语言参与建筑造型,或完全丢失地域性与民族性。

三、所遭遇的困境

缘于旅游业和风貌塑造的动机,贵州民族聚居区的许多地方利用“方言”大量模仿的民族建筑,使得建筑的现代性、创新性缺失。而一些公共建筑直接借用民族建筑语言,改变传统材质和结构形式,放大传统建筑体量,使固有的建筑比例失调,与人体可对话的比例关系打破产生了一种“反文化”的行为。将民族建筑元素和单体与现代建筑造型主体相组合的造型语言较为直白,是初级的形式语言。但由于它强烈的民族特征,能直观的“看图达意”,所以又往往会被决策者和普通民众尤其外来者接受,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公共建筑语言的发展。黔东南民族体育场、世博会贵州馆等建筑采取邀请民间工匠按古建木作方式对传统部分进行施工的方式来贴近传统。但传统工艺的逐步失传会使这种设计思路的实现越发艰难,同时增加造价,也使造型设计更依附传统。在城市中大量设置完全民族风格的候车亭等建筑,丢失了民族建筑本身依赖的环境,也无法获得群体建筑的聚合效应,显得十分孤立和突兀。利用民族题材的壁画、浮雕、器物、纹样、图案对现代建筑进行装饰,是一种较容易关联传统的方法,但塑造的建筑形象却不一定整体,为了装饰而装饰,难以引发人们的共鸣。在民族聚居区使用民族图腾、器物进行建筑、景观创作的现象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尤其局限在铜鼓、牛角、芦笙等极为有限的民族元素上,且手法具象、直白。还有一部分作品会简单地把一些民族符号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造型,如把铜鼓和头部装饰的银饰进行直接拼贴,是一种粗暴的创作方法,缺乏整合的力量。采用明确的民族传统建筑形式语言进行重组的建筑造型,民族特征明显,建筑色彩、形象明确,单体与群体之间容易谐和,但因为现代功能要求,必然会使建筑细部和整体之间、各功能空间产生一些矛盾。部分传统建筑单体主要为了风格、造型服务,却不易发挥实用价值,有可能成为“摆设”。取传统建筑意向而不是直接模仿,不局限于借鉴传统建筑而拓展更广阔的创作思源,是较高级形式语言产生的前提,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这种形式下,于传统与现代两极向度的把握上却很难。过于描摹传统,容易被判定为缺乏创新意识;过于变化与大众文艺加工,又不易在新形象中解读传统。同时,新的建筑造型要做到整体、完美而有文化内涵,要能形成民族文化认同,实属不易。由此,对造型语言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就连普遍被大家认可的依据侗族鼓楼而进行创作的贵州民族文化宫,其整体造型和细部装饰的统一性、顶部造型及其与主体造型的组合形式、比例等问题,还可以作进一步研讨。现代公共建筑讲究理性、强调功能,忽视民族文化层面,轻视周边的原在环境与建筑,采取国际主义设计手法,与地域文化对决,整体建筑形象趋同。其新的建筑语征,往往在制造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和强烈的视觉刺激后遗留着虚无和空泛。

四、需应对的语境

少数民族聚居区现代公共建筑造型设计语言所关联的语境要比非民族地区或其他地区更为复杂。有经济、政治、文化、观念、审美、发展等因素,也有文化融合、社会变革、民族意识、地域特点在内的综合因素的影响,还有外来经济、文化的影响。复杂语境下的设计行为常常表现得矛盾、暧昧和游离不定。其语境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特定的高原山区地理环境,环境多样、气候特征明显。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风貌和民族原生文化。在构建新的建筑造型语言时,需综合考虑山地、生态、地域、民族、现代等要素,但民族化、本土化程度应比别的地区更加强化。二是贵州除汉族外,有着苗、侗、布、彝、水、仡佬、土家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85%。其分布特点为成片聚居,交错杂居。民族内涵丰富,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具备独特、多样、神秘的文化、风情、习俗、服饰、节日、建筑等。民族文化的多元,增加了建筑造型语言的表达的难度,但也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源泉。三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村寨聚落形态多种多样。黔中地区有岩石建筑,黔东南地区有干阑建筑和吊脚楼,黔北仡佬族、铜仁土家族、黔西彝族、黔南瑶族的民居都富有特色。建筑一般都具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尊重自然的环境特色及结合山形地势的建筑空间特色,还有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的营造特色。这说明可以直接借鉴的建筑造型本体语言的复杂多样。四是由于交通和信息的进步,少数民族聚居区原有相对独立的文化圈体被打破。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之间、各民族聚居区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融合加剧,建筑形态也互相借鉴、模仿。汉族地区“民族建筑”所走过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在今天的少数民族地区正以某种同时呈现的方式存在。如何借鉴并区别汉族传统及现代建筑造型语言?不同地区同一民族的公共建筑如何表达个性?同一地区的多个民族又如何协调其文化在公共建筑中的体现?是以哪个民族的文化为主还是综合表现?不同功能的公共建筑在彰显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如何体现自身的性质和创新性?民族文化的交互影响,使得创作时对于文化的选择、甄别、照应产生较大难度,公共建筑的文化、主题、形态确立也更加复杂、困难。五是当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全球化思潮的冲击,同样呈现出许多具有国际色彩的设计思想和作品。民族地区的民众既有民族文化的根性,又有求变的诉求。一部分力量坚持对固有建筑文化的坚守、强调和放大,一部分力量又倾慕于现代建筑文明。因此,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公共建筑往往并存国际化设计手法和本土传统设计意识,两极分化明显。六是现代文明的冲击及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生产方式正逐渐改变。原有影响建筑生成的条件诸如地理环境、材料、民族文化、稻作文化、技术等在不断改变。快速发展使传统建筑缓慢而有机生成的系统被打破。摆脱欠发达,走向现代文明与留存古老民族文化间客观地存在矛盾。在现代建筑生成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定义自身价值认同感的心理需求,建立对自身文化的信心。

五、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重视“变”的思想,变是一种永恒的规律。从来就没有恒定不变的民族传统。我们无法阻止民族文化的交互影响、融合分化与异化,我们也不必忧虑少数民族聚居区各种现代建筑造型设计语言发展面临的复杂语境,而应立足于少数民族的当代诉求和民族传统精神的深层次思考,重新定义自身价值认同感的心理需求,建立民族文化自信,以多元化的语态和复合理念、前沿思想和综合手段来应对。

参考文献:

[1]罗德启.贵州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6).

[2]曹勇.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建筑”概念的语境流变[J].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2010.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数民族;思想意识

1.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解析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核心,是立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价值认同理念,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的、社会的、民众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尺度,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体现在国家政策法规的规范、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及人民群众的实践生活中,具有引领思潮、坚定信念、凝聚力量、激发活力等多重功能,对树立价值共识、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前提。中共十报告正式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这一内容是从国家制度、社会集体、公民个人这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完整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既符合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的要求,又反映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追求。

1.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立、国家和民族力量的凝聚,人的全面发展等等,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培养价值共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我国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地指引多样的思想意识和多元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全体社会成员形成最广泛的价值共识,凝聚力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第二,有助于抵御西方思潮,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中,我们必须立足世情国情,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思想碰撞、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解决我国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保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第三,有助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重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中包含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其内容中的“自由”就是倡导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彰显人的个性和能力。它规定了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精神价值的归宿,社会主义健康有序发展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利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

2.少数民族的精神特质

2.1天人合一的生活观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一些与现代环保理念相关的习俗或习惯。尽管这些习俗和我们现在的观点与理念并不相同,但却体现了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态伦理智慧。少数民族特别注重和睦相处、和谐相生的思想。在少数民族民间学识中,体现这种和睦相处、和谐相生思想的歌谣、史诗、故事、传说等颇为丰富,且广为流传。几乎每个少数民族的习惯法都无一例外地规定了不准滥杀野生动物、滥毁草木、滥挖植被等。

在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中,对大自然及代表着大自然的天神、山神等都充满着崇拜、敬畏的心境,养成了一种洞察天意、顺应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理念,形成了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少数民族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为和谐社会的生存提供了理想的空间,这种和谐观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思想借鉴。

2.2自然神崇拜为主的宗教观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受物质生产方式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经济制度的改变而改变。宗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间接的,局部的,但作为一个社会和文化的,社会的,精神的文明是直接和全面。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的宗教活动包括巫术、禁忌、献祭、祈祷、宗教礼仪等,都对其精神文化、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特别是伦理道德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总会产生矛盾,紧张和冲突难以避免,若不加以控制,便无法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宗教通过教义不断影响和教育着人们,其中使人向善、各安本分、各尽其责、容忍谦让等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缓和冲突的作用、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宗教通过其善恶观、道德观和戒律来控制人们的行为,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准则。

2.3民族归属与民族认同的氏族观

民族认同即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周星博士就认为:“民族认同意识是民族心理特质的核心内容,它意味着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感觉或意识到他们属于同一个民族。”[3]王建民先生也说:“所谓民族认同,是指一个民族的成员相互之间包含着情感和态度的一种特殊认知,是将他人和自我认知为同一民族的成员的认识。”[4]

少数民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产生了强烈的“遵从”意识。为了得以生存和发展,他们把传统的民族习俗、社会规约作为其基本的行为准则,以此维护群体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和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等,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遵从”意识和行为,并使其以各种文化形式世世代代传承下来。

3.少数民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3.1尊重少数民族生活理念,发展少数民族社会经济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明确提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5]以马克思的观点来讲就是: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决定着其生活理念,而少数民族生活理念是少数民族社会经济的直观反映。我国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习俗与禁忌,其中很多可贵的品质成为其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食粮与动力来源,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当前,我们要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加大国家财政对民族地区援助的力度,强化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支持民族地方产业、环保产业、第三产业优先发展;鼓励民族地区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壮大民族经济;同时,国家坚持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中,进一步缩小民族地区与内地的贫富差距,加快实现民族与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只有发展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才能从根本上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树立核心价值观。

3.2积极引导,发掘价值共通点

少数民族宗教以其思想和理念引导人们,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寡欲知足、热爱生活;平等自由、虔诚向善等思想在某些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很多理念,引导和制约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宗教的很多积极的思想和理念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当前,对于少数民族的,党和国家应该在坚持自由的原则下,对宗教进行积极的引导,在保护宗教团体合法权益的同时,引导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不断发掘宗教文化精神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通之处,并予以正确地引导,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都建和谐社会而服务。

3.3正确引导民族认同,加强国家认同的培养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等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引领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外,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国家认同。

首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培养国家认同的主要渠道是政府教育和大众媒体的宣传与引导。我们应该加强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其对国家政策和民族政策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树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观念。学校更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力量,通过广播、电视、板报等宣传国家的教育政策、民族政策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其次,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少数民族的主人翁地位。政府要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以法律形式加以巩固和落实;加强民族地区的制度建设,完善少数民族的选举方式;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将民族工作纳入国家法制化轨道,为少数民族参与民主政治提供广阔的渠道。再次,有效整合民族文化,加强少数民族教育。尊重文化多元化,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语言文字,为民族文化交流创造条件;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投入,提高少数民族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科学文化水平,缩小文化差异,打牢文化认同,使其融入主流文化中,凝聚共识,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23.

[3]周星.民族学新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4]王建民.民族认同浅议.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6]王亚鹏,万明钢.民族认同研究及其对我国民族教育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J].2004(8),总第171期.

[7]贾儒.试论青海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及其创新.青海社会科学[J]2.005(4).

[8]李吉和.我国中、东部地区城市少数民族特点探析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第25卷)(1).

[9]罗中.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与和谐社会研究中央民族大学[J].2013.

[10]赵永文.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德育价值功能[J]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56-02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近年来,由于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局势不稳,存在分裂主义隐患,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产生影响。因此,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特殊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构成高校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力量。进入大学校园之前,大部分学生在民族地区成长,受到本民族文化环境的熏陶,其思想观念具有先在的民族性。因此,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

(一)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文化作为人类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的产物,是该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现实生活中,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显示自己的存在。①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同时又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价值观作为文化的核心,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为祖国的统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同时也创造了极为丰富多彩的文化。由于自然历史条件不同,文化水平呈现差异,影响着价值观取向。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地区成长,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本民族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伴随其成长,在生活方式、处事原则、思想构成上均有体现,必然与核心价值观的传输产生碰撞。

(二)特殊的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各民族的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而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众所周知,我国的少数民族存在着信仰宗教的情况,如藏族学生普遍信仰佛教,回族学生信仰伊斯兰教,蒙古族学生信仰萨满教等。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因为从小在家人的影响下信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而且能够正确理解教义。但在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反动的人士,在利益的驱使下,故意歪曲宗教教义,以蒙蔽和束缚人们的行为,使得个别学生对社会上的大是大非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心理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走出边远地区,来到中东部地区接受高等教育。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特殊的文化环境下成长,深受本民族传统文化、行为方式的影响,由此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边远山区来到内地高校,不仅意味着离开土生土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更意味着他们必然会比非少数民族大学生遇到更多的适应问题。在学业、生活习惯、人际关系、民族的认知认同、价值观差异等方面,都容易因为适应不良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证分析

为了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其培育程度,特对中南民族大学本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回答了全部项目的问卷为500份,即实际有效问卷为500份,有效率83%。调查对象共500名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他们分别来自壮族、回族、苗族、畲族、藏族、蒙古族、满族、侗族、黎族等40个少数民族。其中有81.6%的大学生来自普通中学,8.4%的大学生来自民族中学;政治面貌方面绝大多数学生为共青团员,只有极少部分学生为中共党员或群众。

(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专业背景不同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不同,从而导致了他们对其认同程度也不同。在是否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的问题上,500名调查对象有9%的学生表示非常了解,47%的学生认为比较了解,38%的学生不是很清楚,还有6%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这说明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缺乏一定的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处在了解较少甚至不了解阶段。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民族团结问题的认识

在问卷中,所有调查对象中有88%的学生认为可以把“民族团结”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其中包括92%的文科生、82%的理科生和93%的预科生。而仅有极少数学生对是否要把“民族团结”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表示无所谓或者没必要。由此可看出,不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程度如何、是否认同和接受,他们对“民族团结”的诉求是非常高的。这也说明,民族高校大学生不仅有“民族团结”的意识,也认为民族高校教育中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存在的问题:宣传形式单一、宣传力度不足、培育效果不显著、在培育过程中忽视了民族团结教育等。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效途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需要一定的方法指导,更对学校的各项机制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通过校园文化传递出来。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就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校园的每一建筑、每一角落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可以将民族元素融入到校园景观的建设之中,创造一些有历史文化感的场所与设施,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受到文化的熏陶。例如,中南民族大学就设有一面民族墙,上面刻画着每一民族的人物形象。这面墙吸引着众多学生,使学生在欣赏工匠精湛技术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到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切身感受到56个民族一家亲。由于受到社会多元价值观念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人们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和培养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仅凭教师课堂传授引导和自身的感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探索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制度,以完善的制度来保证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有序进行。

(二)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也是民族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都发展了与其生存、发展环境相应的、各具特色的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从小在少数民族文化的熏陶之下,对本民族文化有特殊的敬仰和尊崇,常常以参加民族或宗教节日的活动来表达信仰。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努力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中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资源,阐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之处,组织相关的活动倡导全校师生参与,从而更好地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使其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作为行动的准则。如中央民族大学每年都会举办藏历牛新年、“三月三”歌节、彝族年、那达慕大会、盘王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通过文艺晚会、座谈会、知识竞赛、聚餐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极大地吸引全校师生。这些活动的举办,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归属感,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开拓了新的渠道。

(三)重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前提是心理素质的发展和提升,心理发展是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大学期间的学生,心理和思想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学之后,由于自身文化背景和知识背景的差异,会产生众多的心理问题,他们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和模仿他人,以寻求群体的认同。这段时期,正是培养其健康心理和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学校应当有所作为。首先,重视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讲座、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其次,开设定期的心理健康咨询日,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咨询,以便及时把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现状。最后,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学校的主流思想,让正能量的信息在整个校园中传播,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2014年1月在内蒙古考察期间,指出:“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高校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民族团结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主要内容,更有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时,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有理论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在理论层面上,要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使其树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思想。同时,加强“三个离不开”的宣传教育,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明确自身与非少数民族、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自觉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从实践层面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通过开展高校民族文化展览、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竞赛、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调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实践中感受到民族团结教育所带来的益处,形成民族团结意识。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的储备干部,其价值观取向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关系到国家安定和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而在探索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途径的同时,须要切实了解其自身的特殊性,掌握其思想和心理现状,方能提高培育的实效性。

注释:

①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08):275.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谢宏忠,李建平.大学生价值观导向――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高金祥.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06).

[4]杨善江,陈光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与路径[J].教育探索,2014.

[5]赵果.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1(06).

[6]马春.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J].重庆与世界,2014(08).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篇10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舞蹈;民族特色;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098-01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少数民族也开始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使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生存与发展面临很大的困难与挑战。这就要求少数民族舞蹈在创作过程中应根植于传统民族文化,使新疆少数民族舞蹈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一、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基本概述

(一)舞蹈的概念界定

作为一种文化,舞蹈主要体现在其内在的文化价值与意义。其本质在于通过人类形体活动,将社会生活表现出来,既做到传情达意、抒怀,也体现了民族文化与历史传统。而且舞蹈能够将生产方式、风土民情、、道德伦理、审美情趣以及民族历史等文化内涵进行折射,能够充分反应社会现实。例如,哈萨克族的民间《哈熊舞》舞蹈,这个舞蹈中,舞者将自己装扮成熊并对熊的习性与动作进行模仿,以此向儿童传授狩猎知识。再如哈萨克族的《孤雁舞》,以一只孤独的大雁描述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宣扬了集体意识。由此可见,舞蹈本身具有反应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与意义的特点。

(二)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对传统文化的反映

在新疆少数民族艺术中,民族舞蹈属于历史延续时间较长、流传范围最广而且最能将情感进行表达的一种。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充分体现出来,如维吾尔族的《刀郎舞》、《新疆姑娘》、《盘子舞》蒙古族维拉特部落的《萨吾尔登》等,都代表着新疆传统的民族化。因此,民族舞蹈的发展应根植本民族,将本民族的文化进行还原。

二、多元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一)传统文化受多元文化冲击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中国处于全方位变革的阶段。从社会体制角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取代计划经济体制,使生产趋于规模化;从社会结构角度,传统的封闭半封闭的社会开始向工业化、城镇化、开放化的现代社会进行转变。传统的农业文明已无法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与商品社会的发展需求。所以社会文化开始发挥其文化效能,以现代的文化产品帮助人们增强市场意识、现代意识、开拓意识等。这也就造成了传统文化受到社会多元文化冲击的情况。

(二)多元文化对心墙少数民族舞蹈的影响

新疆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地区,介于东亚与中亚之间。尤其在丝绸之路的开辟之后,西域民族文化越发浓郁,逐渐形成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尽管现阶段,新疆地区相比内陆地区,经济条件较为落后,但随着中亚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不断交流,仍使现代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少数民族舞蹈重视艺术的和谐特点,而现代舞蹈艺术尤其是西方舞蹈,多以打破传统舞蹈艺术形式实现创新,最终使很多民族舞蹈文化不断消失,如在老一辈艺人中流传的新疆少数民族舞蹈《木卡姆》,正在面临艺人高龄化,年轻一代不愿接手的情况。因此,在受多元文化冲击的情况下,若失去了民族舞蹈中的艺术价值与意义,便丧失了民族性。

三、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策略

(一)对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继承

新疆少数民族一直存在大杂居与小聚居的特点,如在地区昌吉回族居多、吐鲁地区番维吾尔族居多、伊利地区则哈萨克族居多。因此,这种原有的居住方式可以保持下去,使民风、民俗以及生活习惯得以传承,从而使舞蹈有的民族文化能够发展下去。如新疆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李季莲所说,国家应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文,对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同等对待,尤其对少数民族舞蹈生态环境的保护。另外,舞蹈创作家在创作过程应保证少数民族舞蹈的固有特征,帮助现代年轻一代更深入的了解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从而才能做好舞蹈文化的继承工作。因此,创作应根植于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传统文化,在生活中不断对舞蹈形象进行捕捉,才能促进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持续发展。

(二)对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创新

当前,对新疆少数民族舞蹈的创新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原因在于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汉哈维儿童合校上学、哈萨克牧民的生活由定居取代游牧以及少数民族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等,都使舞蹈创作有了新鲜的素材,为舞蹈创新提供了条件。但创新过程应建立在新疆少数民族风俗、民风、民情等民族文化基础上,而且不能脱离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在舞蹈内容、舞蹈方式等方面需满足当代社会发展需求,这样才能保证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在发展过程中仍能保持其特有的民族特色与民族风格。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必须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维持原有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进行继承与创新。这样才能保证新疆少数民族舞蹈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不会被淘汰,使其内在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内涵为更多人所接受。

参考文献:

[1]斯琴高娃.浅谈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J].大众文艺,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