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科学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6:51

企业管理科学化篇1

关键词:管理科学管理思想管理方法

人们经常说,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由于当今企业科学化管理,需要采用新的管理思想和新的分析方法,采用现代数学决策技术和尖端软件来从事企业管理,从而使管理中的艺术成分越来越少,而变得越来越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的管理科学是经济科学与技术科学融为一体的统筹科学。因此,企业管理科学化主要是指:在企业管理中广泛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优化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活动,建立符合全球化企业要求的管理组织,促进生产力健康、快速的发展,使企业管理活动达到当今世界现代化发展水平。

一、企业科学化管理是经济全球化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已开始融人世界经济大潮,其业务形态和经营环境变的越来越复杂,企业的产品供给和需求市场越来越全球化,这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深刻的影响,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国内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管理科学化。

我国企业自建国初期创建至今,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已经走过了50年的历程。虽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建设,企业管理水平较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也出现了一些管理先进的企业,但从总体上来看,管理水平还是相当落后的,特别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就更大。近几年的实践证明,现在的企业管理模式,已不顺应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企业经营风险增多。如何实现企业由落后管理模式向管理创新转变,探索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制度,增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能力,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

二、管理科学化在企业内部的体现

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是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数学、技术学、心理学等)一系列成果综合应用于企业管理,使企业管理能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能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高效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电子化,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方式的民主化。

1、管理思想的现代化

思想家、科学家不一定是成功的企业家,但是成功的企业家一定要具有现代化思想。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对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但这些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尤其是在2l世纪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在竞争中能否取胜,越来越决定于经营者的管理思想。正如有句话说的:一种思想可以改变一个时代,同样,管理思想现代化可以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这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就是企业全面协调、安全高效、清洁节约、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2、管理组织的高效化

管理组织的构成是指企业全体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进行的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方面所形成的组织体系。企业的管理组是完成企业目标的基石,它把企业的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统合起来,对其进行协调分配,发挥出资源利用的整体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以最小成本实现其最大价值。企业管理组织结构决定了企业动作的效率,一个管理组织高效化的企业,鲜明表现在“时效强、速度快、效果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时尽其效。

3、管理方法的科学化

管理方法的科学化是指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程序要走民主化、规范化的道路,使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标准化、系统化、准确化、文明化和最优化。要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制订企业的目标,并运用目标管理法、重点分析法、满足负荷工作法等各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实现这个目标的有关因素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保证企业管理的决策正确、执行高效、监督有力。管理方法是达到管理目标的具体途径,它的科学化水平对企业管理有重大影响。

4、管理手段的电子化

管理手段的电子化就是在企业管理中采用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使管理工作真正做到准确、及时、经济、高效。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企业的信息量急剧增加,对资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种原始记录、统计资料、情报、报告、汇总表、总结等形式的资讯流,使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将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管理效率。而且由于计算机具有计算准确、资料储存、综合分析和自动控制等特点,因此,能自动监督、控制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控制。

5、管理人员的专业化

企业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产品系列化,性能多样化,元件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在企业中,设计、工艺、设备、制造、质量管理,供销、经济核算等方面,都已发展成为各自相对独立的学科,并创造了许多专业性的技术和方法,这种管理工作的专门化,必然要求企业管理人员要走专业化的道路,他们不仅要具备有关行业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具备一个管理者所需要的经济与管理的专门知识和领导艺术。实现管理人员专业化是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关键。

6、管理方式的民主化

民主管理方式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和有效方式。企业经济发展的任务越艰巨,职工群众参政议政越强烈,民主管理工作越重要,就越要广泛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下级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组织工人参与企业管理,这一点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来说更为重要。企业科学化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创新,要求民主管理形式做到制度化,规范化,避免随意性,企业的重大决策和重大事项,应坚持提交职代会讨论审议通过,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职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切实做到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企业未来贡献力量。

企业管理科学化篇2

关键词:管理;企业管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人中国以来,一直是学界与企业界关注的主题。二十多年过去了,一批中国本土企业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企业文化,成为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但是,对“企业文化”概念仍存在很深的误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的有效性。

1、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

从管理学的发展过程看,美国企业管理在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几十年里,已经形成健全、成熟的科学管理制度体系,对企业管理中主要涉及物的要素的生产运作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将人看作产生成本的物)等,实现了制度化。在与日本经济的竞争中,美国认识到,企业管理要重视人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的特殊作用,必须研究如何发挥人在企业之间竞争中的突出作用。

美国管理学界通过借鉴日本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研究人的价值观等软要素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目的是通过提高人的活力,促进其他物质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与效益,这是企业文化理论在美国兴起的历史背景。此后,美国的管理学理论,从科学管理阶段发展到了文化管理阶段。这种管理理论的转变,反映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就是从向压缩成本要效益,转向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成长的发动机,这也是美国坚持大力发展国民教育体系与“知识经济”兴起的经济管理动因。

2、日本企业管理的特点

日本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为美国企业文化的兴起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是值得借鉴的,总的说来他有六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树立员工是最重要经营资源的思想

日本企业认为,人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性和可塑性。公司给予职工的待遇等于是对职工能力提高和发展的投资。每个员工都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开发能力、追求自己以及公司的最大发展,所以必须争取让员工立足于长期为企业作贡献。

第二,管理者以自主责任作为领导原则

日本大公司流行事业部制,所谓的事业部制即按各自的市场及产品来组成几个自负盈亏的责任核算单位制度。事业部制有利于各专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操作,按产品的专业门类进行生产和经营,加强了各种产品的竞争能力,公司则通过目标管理体制来评介事业部长的经营业绩。

第三,组织灵活,富有弹性,尊重人和追求效率相辅相成

在日本企业的组织设计中,每个员工的工作区域划分得不细,这样可以扩大个人责任范围,使得各管理环节容易协调,另外通过定期变动工作,使员工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力求成为多面手和行行通。

第四,善于模仿和学习先进经验

在战后经济复兴那阵子,日本人满世界范围内寻求各种专利和技术,十分关注国外科学技术的运用,最大限度地从中汲取精华。企业家们还不时造访外国同行,学习人家是如何经营管理企业的。例如索尼公司当初就是从美国西物电气公司买下了制造半导体收音机的专营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它自己的微电子工业帝国。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森田秋雄在自传《日本制造》中承认,索尼吸取了很多西方人做生意的经验。

第五,企业决策注重发挥集体的作用

日本企业领导人在做重要决策时,一般都必须设法将所有成员的意见都尽量统一起来。日本人把这叫做“nemawashi”(绑根,指园丁在移植树木时小心翼翼地将所有根须都包缠起来)。这个操作过程是既乏味又漫长,但最终获利的是企业,因为人的思想一旦统一,实行起来反而很快捷。

第六,注意劳资关系的相对稳定

传统的日本企业很少解雇职员,企业通过尽量满足员工生活安定感从而达到激发他们工作热情的目的,同时让员工明白个人待遇的获得是通过集团总体扇诩的提升来达到的。因此公司并不追求即时偿付和经常性的分红增长,更倾向于长期激励。有这样的经营思想作支撑,企业的繁荣可以是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日本通过自身顽强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功,我们必须承认这一点。在积极引进外来管理文化的基础上,日本声汉寸自己的传统进行了创造性的转化,进而获得了巨大实效。我们要根据这些有益的经验来发展我们的企业文化,做好我们的企业管理。

3、企业文化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发展

企业管理理论的变革,不是用文化管理替代科学管理,而是继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后的一个新的管理发展阶段。即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人手,培养企业组织的共同情感、共同价值,形成组织自身的文化;从组织整体的存在和发展角度,去研究和吸收各种管理方法,进而形成统一的管理风格;把企业管理的软要素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通过企业价值观培育、管理制度推进,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形成全面提升管理效率的独特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

在我国企业文化研究领域,人们一般能够坚持广义文化观,即认为企业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但是,一旦进人一个具体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往往就会偏向“狭义文化观”,表现是:不去研究企业内部员工的价值观现状与群体心理,只考虑如何草拟一个观念性的企业文化手册,重视时髦的管理口号,为了“文化”而“文化”,看不到文化如何能够转变成企业的生产率。必须将“企业文化”上升为文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论来看待,从企业管理的宏观视角,分析、看待管理制度建设与人的价值观念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企业文化,是以研究人类群体行为为目的的社会学与管理学需要处理的问题,不能把企业文化当作一种装饰品。从狭义的文化观角度出发,将企业文化看作企业宣传部门负责的事情,企业文化建设就会走人死胡同,变成了只有大企业才能消费得起的一种装饰品,变成了文学故事、标语.口号。文学故事不是目的,企业管理才是目的。能否以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管理的效率与效益,是区别不同企业家管理功力的标尺。

任何一种管理理论,目的都是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有效性,文化管理也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对管理有效性的分析,可以从效率与效益两个角度进行,将企业文化的作用区分为“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

企业文化的内部功能,是通过凝聚员工士气实现“上下同欲”,降低企业科学管理制度内化的阻力,实现企业管理的效率。企业文化管理要求以价值观建设促进企业管理的规范化与制度化。中国文化是一种不同于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群体主义文化。这种文化价值观与相应的民族文化心理,影响到西方企业科学管理制度在中国的效力。所以,在学习西方科学管理制度时,必须重视员工的民族文化心理与各代人价值观的变化,通过创新与再造,实现管理制度的“洋为中用”。

企业管理科学化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党建科学化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306-01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管理机制与管理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发展环境良好,整体呈稳中有升的趋势。然而,多种因素影响下,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发展迟缓,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传统的工作方式目前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电力企业稳定前进造成严重阻碍。因此,电力企业应当积极分析研究党建管理,切实保证党建工作开展的科学性、有效性与先进性。

一、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党员思想腐朽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在为市场发展提供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目的即为利益,电力企业中,由于部分官员思想落后腐朽,存在盲目的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思想,将服务于人民的宗旨与个人奋斗目标抛诸脑后,不仅对企业稳定发展造成明显影响,而且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群众利益[1]。

(二)党组结构缺乏完善性

目前,电力企业的党组结构明显缺乏完善性与健全性,多数企业的运作模式传统落后,党组织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甚至有的企业从未安排过党组织活动,党建工作完全流于形式,制约了电力企业的发展步伐。

(三)重视不足

电力企业部分管理人员在思想上存在误区,缺乏对党建工作的正确认识与高度重视,而一味追求企业利益。企业缺乏对党员的思想教育,促使企业自身凝聚力不足,员工缺乏工作热情,难以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

二、电力企业党建科学化管理策略

(一)完善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意识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制度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必须保证稳定性、实用性与科学性,若制度“朝令夕改”,则正常的行为秩序与思维秩序就会被搅乱。而若制度“一成不变”,则会沦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桎梏。加强制度建设应当坚持这一根本,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紧密结合严格治企与制度建设,使制度建设成为推进电力企业稳步前进的重要保障。其次,提高管理意识。管理本质在于依法治企与照章办事,制度是规范员工言行的边界与底线,因此员工应当牢固树立遵章守纪的意识,形成依靠制度管事、管人、管发展的氛围。最后,形成配套的制度体系。电力企业的党建制度应当主动与企业发展相适应,若未能及时完善、创新与改进制度,党建工作则难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融相济。企业一方面应当遵循党建规律加强制度建设,此类制度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管理、政策方针与法律法规的需求,成为指导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具体操作蓝本。另一方面,及时清理、废止与修订不合要求或者存有漏洞的制度,保证现行制度可以更好的为企业中心工作与党建工作提供服务。此外,党建制度应当与企业管理体系相匹配,避免出现制度冲突,实现闭环管理[2]。

(二)坚持文化认同,实现价值引领

其一,坚持文化认同。电力企业应当抓好思想教育,详细阐明改革发展目标、路径与意义,引导员工正确理解自身责任、任务与工作,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规范言行、明辨是非。其二,切实推动文化落地。电力企业应当全面贯彻文化建设的相关要求,把文化落地这一任务纳入考核范围。同时,积极通过员工培训、讲坛、组织学习等形式巩固文化,将中心工作与文化落地紧密结合。以体育竞赛、征集短信等为载体提高企业文化渗透力,全面扩大文化覆盖面与影响力。其三,保证企业的稳定和谐。电力企业服务范围广、面积大、任务重,其发展使命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电力企业的党建工作人员应当准确寻找时代脉搏,积极化创新党建工作,实现“三个结合”。将纾解民困与掌握民意紧密结合,健全民意反馈机制,全面了解群众诉求与愿望,积极解决员工最现实、最直接与最关心的问题;将提高工作效率与丰富工作形式有效结合,借鉴现代信息手段,运用员工能够理解、消化、明白的语言开展工作,和谐干群之间的关系;将完善维稳网络与履行责任密切结合,建立畅通的维稳渠道,调动员工、党员干部的维稳热忱,确保维稳责任全方位覆盖,营造稳定、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3]。

(三)提升综合素质,实现载体创新

第一,提升业务素质与政治素质。组织开展党课、报告会、专题讲座,以自学结合培训的方式提高党建工作人员的大局意识与政治敏感度。通过急难险重工作考验、实岗锻炼等工作帮助党建人员充分熟悉企业业务要求与中心工作,增强处理疑难问题、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第二,高度重视人资开发,增强内驱力。电力企业应当立足全局,将培养党建人才纳入到企业人资开发战略中,实现同步规划、运作与实施。明确党建工作岗位要求、党建人员能力结构与培养方向,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与考核体系,搭建促进党建工作人员成长发展的平台,形成科学、合理、动态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党建队伍内驱力。第三,建设优良作风,强化执行力。党建工作人员应当坚持“细实”的工作标准,学风上注重“守恒”,始终坚持自觉学习与终身学习,学以致用;思想上强调“固本”,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态度上保证“崇实”,抵制各种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与形式主义行为,弘扬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与脚踏实地的“钉子精神”作风,用心做事。第四,研究“大政工“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格局。党建工作人员应当积极探索建立政工机制,工作理念方面充分整合企业的政工资源,对政工力量统一调配,推动各项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推进方式方面,积极探索工作项目机制、例会制度、协同作业与检查考核机制,逐步健全大政工机制,优化工作格局,全面提高工作质量。第五,创先争优,调动党建活力。党建工作应当全面融入到企业建设、安全生产、反腐倡廉与优质服务工作中,开展各种竞争活动,在内部掀起比工作、学习、贡献的竞争热潮,充分激发党建活力。定期开展评比活动,通过主题征文、报告会、演讲比赛形式,充分运用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资源宣传先进典型,营造积极努力、奋发向上的局面,振奋员工精神[4]。

结束语

现代社会,电力企业要想实现党建科学化管理,就必须充分重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创新观念与工作内容,注重党建队伍建设与廉政建设,与时俱进,保持党建组织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初明利,张敏.民营企业党建嵌入公司治理的思路与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01):126-127.

[2]张国威.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的理论思考、实践反思与对策建议[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下册)[C].2011年.

企业管理科学化篇4

摘要文章阐述了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一些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同时提出电力企业党建科学化管理上面的改进措施,以求得电力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同时应改变思想观念、改变功能工作内容、改变党建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关键词电力企业党建科学化管理

电力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电力企业带动了经济发展的繁荣,也为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与此同时,电力企业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看到,随着行业发展和人数的增加,导致对电力企业的本身内部管理面临巨大挑战。而电力企业党建工作出现的问题近些年也越来越严重,以往的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今电力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加强企业党建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刻不容缓。

一、电力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促进党的先进思想的落实

电力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促进相关产业进经济的方面,电力的重要作用绝无仅有,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更关系着社会发展的和谐稳定。对于电力企业的党的建设工作,可以推动“中国梦”、“三廊实”、“两学一做”以及系列讲话的落实,确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在电力企业党的建设上的发挥,保持电力企业的发展稳定,起到重要的主心骨作用。

(二)推动电力企业的自身发展

在目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因为其特殊性,面临着一系列的竞争与挑战,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如果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想站稳脚跟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在党的大政方针指引下。以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为根本,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模式,带动电力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电力企业党建出现的问题

(一)党的建设工作制度不完善

现阶段,企业自身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在很多管理方面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相对应的,忽视企业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这样的结果造成企业内部腐朽思想泛滥,部分员工,特别是部分党员产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思想,这样的后果不仅损害企业和员工的利益,也使党的形象受到影响,影响了企业的凝聚力。另外,部分企业党组织机构不健全,甚至党建活动走向形式,使党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从而使党组织在企业职工内部所展示一些负面的形象。

(二)缺乏相关的党务管理人员

从人才的角度来讲,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电力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为企业稳定与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最近几年,电力企业对于党务工作管理出现了严重的缺乏。而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在观念上过于保守,在面临一些问题上没有创新思路,对党的一些方针政策不会积极响应,这些严重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党的建设,也影响了企业未来的战略规划,甚至会给电力企业的发展到来一些严重后果。

三、电力企业党建科学化的策略

(一)更新意识形态

如今,电力企业对党建工作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及时对思想观念进行转变,紧跟时代脉搏,增强了电力企业党的建设时效性和针对性。实践中应对党员展开教育,使其了解最新的党建思想,从而指导相关工作的有序与高效开展。此外,为了增强党建工作的规范性,电力企业要加强制度建设。

(二)转变工作作风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电力企业党建工作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为了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应明确工作重点,并积极丰富自身的理念,具体方法如下:在党建工作开展中应凸显党组织的地位、彰显其作用。与此同时,电力企业要借助完善与科学的制度与规范,以此保证工作质量及效率。

(三)改变党建活动

传统的党建活动由于过于形式主义,引发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厌烦心理。在“两学一做”的活动中,可以创新党建活动,例如演讲比赛,大合唱等。此外,企业党组织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例如企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上,加强和引导企业的党建工作,发挥正能量作用。同时要完善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加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四)注重党风廉政建设

现阶段,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力企业面对着前所未见的竞争与挑战,特别是受全球化的影响,党建工作极易受到不同思想的影响与干扰,尤其是拜金及享乐主义,严重侵蚀着人们心灵及意识。经调查发现,部分电力企业党员过于关注个人得失,而抛下了集体利益,随之阻碍了企业进步与发展。为了扭转此局面,电力企业应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第一,在企业内部树立廉洁奉公的意识,创造良好的廉政、积极的环境;第二,电力企业要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以此保证相关工作的制度性,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第三,要对党员干部的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第四,定期开民主生活会,党员干部应该总结自己的本职工作,自觉接受职工的监督。对于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按照相关制度予以处理。以确保企业稳定发展。

四、结语

综上,电力企业作为我国的重要企业,其有自身的特殊性,在其发展过程中,党建工作开展的成效至关重要,主要是因为党的建设工作效果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其他方面工作的发展。因此,在电力企业中,党建工作仍然重中之重。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电力企业要转变发展观,积极推进和创新党的建设工作,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健强.电力企业党建科学化管理措施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6(16):365.

企业管理科学化篇5

关键词:管理现代化;eRp;物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

1.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需要整合

很多钢铁企业,都通过了iS09001体系认证、iS014001体系认证、oHSaS18001体系认证和tS16949的认证,还有企业也在探索6σ活动,一时间给人感觉该我们钢铁企业的管理十分现代化,然而当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效益逐渐下滑,企业进行管理诊断后发现:企业所有的热点应用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为在外捞一个名声。从行为科学上讲,顾此失彼是一种必然结果,真正的工作淡化必然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后发现这种现象还不是个案。管理科学如何转换成企业的标准化质量管理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任何管理科学要应用都需要整合。这些未经整合的理论在不同的企业应用依然不能照搬照套,企业还要从实际出发,重新整合消化吸收并创新出适合企业实际的现代化品质管理活动以及技术手法。

2.实施三项整合

2.1相同管理科学的思想整合

通过相关思想的整合,能把需要接纳的管理科学或方法手段的指导思想定位.避免为应用而应用,整合后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定位,使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在明确认识的前提下实施。

2.2相同管理科学的过程与要素整合。

一种新的管理科学或方法手段的应用必须要融合于企业的实际过程、要素或文化,所以在未实施前,企业最高主管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即将应用的管理科学或方法手段的过程与要素加以研究,勾勒出与企业实际过程与要素整合的远景;要召集相关人员组成推行委员会,探究新体系对企业文化改变面貌的作用。

2.3相同管理科学的手段整合。

管理科学或现代化管理方法中,有的是包含手段,有的本身就是手段对手段的整合,其原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手段应用过程或要素的整合,把不同目标应用在同一过程的手段整合成一体化;一

是手段的本身整合,把相同的手段整合成一个新的手段。这种整合无论是管理科学或是现代化管理方法,在实施前经过整合只是企业应用上的一个环节,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体系上的整合,要把这种整合后的理论体系应用于实践,还需要对整合后理论体系的相关流程进行再造,对再造后的流程(行为)在企业进行实施。

3.原有的物资管理系统

在当前市场经济日益深化的新形势下,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已经引起更多的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物资管理工作的好坏已经成为钢铁企业经营活动中影响效率和效益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合理地采购物资,储备物资,控制库存,减少资金占用,降低采购成本,成为企业降低油气生产成本、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物资管理是采购、物料管理、储存、配送等活动的整合。本文以降低物资采购成本,加快物资流转速度,节约流转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标,对本溪钢铁公司现有物资供应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实际出发,分析钢铁企业eRp系统在物资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eRp系统的实施,更好地满足钢铁物资采购供应业务需求,全面提升钢铁物资管理水平。

本溪钢铁公司原来的物资管理模式已经暴露出了采购周期长、资金积压占用严重等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层层设库,物资积压严重,沉淀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各二级单位都设有自己的物资供应站,各三级单位设立库房,有些基层队也设立材料库房,造成物资层层积压。二是业务信息共享程度弱。由于物资供应站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二级单位,相互之间没有很好的信息沟通,无法及时盘活各供应站站及下属各级库房的库存物资。

3.改进后eRp物料管理模块

eRp物料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物料需求计划、采购、发票校对、供应商评价、库存和库房管理等所有有关物料管理的功能。这些模块在本溪钢铁公司各所属单位实施后,物料管理工作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变化:

一是推进了集中采购。本溪钢铁公司已基本形成以采购中心为一级采购为主的物资集中采购模式。但是这种集中采购模式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支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规章制度和事后监督考核来制约。eRp系统的实施,可以有效填补技术手段的空白,另外与钢铁公司价格管理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实现信息共享,保证各项数据和资料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严格按照公司内控管理要求,有效提高采购工作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中采购的资金、价格优势。

二是计划和采购岗位分离,形成制衡机制。优化采购组织架构,将物资采购、计划岗位分设,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在eRp系统中通过本地角色划分赋予采购组和计划组不同的权限,各司其职并相互监督。

三是能够及时掌握物资需求信息。在应用eRp前,编制一份月采购计划,最少也要几天的时间,不仅耗费时间,而且极不准确,容易造成供应不足和超储现象。应用eRp系统后,采购人员可根据系统中已有的各类物料的储备和消耗状况,通过物料需求计划,既可自动生成采购计划和采购资金计划,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人工微调,生成计划,合理地组织采购,降低库存。

四是真实反映库存价值和成本核算。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资市场价格波动频繁,计划价的调整明显滞后于市场价的变动。通过eRp的实施,物料主数据的价格采用月末移动加权平均价,物资库存、供应和销售价格每月都会随着采购价格的变动而进行更新调整,从而和市场价格趋于一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库存物资价值,更利于使用单位进行成本核算。

五是加强了对供应商的控制和管理。eRp的实施,可以有效实现事前控制。如果确实需要在供应商网络外采购,采购员首先要申请,经物资管理部门审查、领导批准后,在Sap系统中维护相应的临时供应商主数据,采购员才能在系统中创建采购订单实施采购,这就较好地控制了随意在网外采购的现象。同时,利用eRp系统供应商的评估功能和强大的信息管理功能,企业建立了供应商的动态评估机制,优选供货渠道,把好物资采购的第一道关口。

六是实现库存信息共享,合理调用库存。eRp系统上线前,钢铁物资储备的库存信息不能实时浏览查询,库存调剂极不方便。eRp系统上线后,实现了库存信息共享,全公司各个库存地的库存可以在eRp系统的任何终端上实时浏览查询,库存信息非常透明。计划员可以准确地掌握可用资源量,根据计划缺口量充分调用各地库存,高效配置物资资源,在保证生产物资供应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库存,减少存货资金占用。

七是实现了钢铁物资、财务、销售数据的实时集成。eRp实现了物资供应与项目管理、财务及销售业务的无缝链接,全面实现各种信息集成。用户在系统上完成相关收发业务的操作后,同时在财务模块中自动产生相应的财务凭证,可实时生成各单位的财务、成本汇总数据,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4.适时提升物资供应管理工作水平

企业管理科学化篇6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科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不断地实践和摸索当中,逐步形成的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包括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等的总和。从本质上来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剂,将员工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企业的运作和管理。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元气,是企业竞争力的活力之根和动力之源,其在本质上所反映的则是企业生产力成果的进步程度。

一、企业文化的地位与作用

(一)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样需要具备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精神。有了这种现代企业精神,才能将企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让他们尽最大努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有了这种现代企业精神,才能让企业在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困难情况下不致被击倒;才能让企业抓住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这种现代企业精神集中体现为企业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提供精神支柱。

(二)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具有的不可交易和不可模仿的独特的优势因素,是企业竞争中最具有长远和决定性影响的内在因素。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具有以下特征: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关键技术、真实稳健的财务状况、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真实诚信的服务态度、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公平公正善待员工、鼓励员工开拓创新的激励机制等。为此,企业应当重视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内部控制有效性提供有力保证。企业文化是企业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抓手,表现形式往往是系列规章制度及其落实。这些规章制度连同其他管理规范,甚至包括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要真正落实到位,都必须努力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作用不明显。大多数企业还未能将企业文化摆在一个正确位置,提上议事日程。一些民营企业老板过分看重利润,把精力都放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作用。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从长远来看,势必造成老板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淡漠,企业的人文环境日渐恶化,员工的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最终将阻碍企业的发展。由于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大多处在创业和发展阶段,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尚有一定距离,因此,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对企业的兴衰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内容单一,流于形式。企业文化有其丰富的内涵,全面正确地理解它并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从客观来看,大多数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只能说是初见端倪,并未得到企业文化之精髓。如有的企业以为,把企业精神写成条文挂在墙上就是在建设企业文化,有的以为企业文化的根本就是搞好企业的文体活动,等等。这对企业文化建设来说只能算是一种肤浅的理解,而且极容易演变成一种形式化的东西。

(三)自发形成,缺乏引导。随着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在这一领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早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却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对如何在私营企业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对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缺乏明确具体的指导,以至于私营企业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自发形成、自我发展的状态中。这对引导私营企业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显然是不利的。

(四)员工参与不够,认同感不强。从目前企业文化建设人员参与情况看,大多是部门行为。一般员工只是被动接受和遵循,因而很难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广泛的认同感。企业文化建设本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全体成员的共同关心和呵护。员工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既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也是企业文化的受益者。企业文化其实就是通过维护员工的利益,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唤起员工爱岗敬业、爱厂如家的理念,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发挥其首创精神,从而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与建议

(一)提高企业家素质,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的航标

企业家不仅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塑造者、推动者和模范实践者,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任务就是要设计或塑造科学的企业价值观,培育新精神,把文化融入企业,并始终不渝和满怀激情地向员工宣传,尽可能的利用与成员的每次接触来表达和强化这种价值观念,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把自身价值的体现与企业目标的实现相结合。这就需要民营企业家努力学习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塑造成为真正的具有渊博知识、辨证思维、敏锐洞察力的企业家。只有如此,企业家才能以高远的战略眼光,引导和创造一种文化,推动企业文化的构建、强化和变革。

(二)加强党建工作,奠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企业党建工作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要注重结合。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密切结合起来,把员工主动参与和教育引导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和发掘企业党建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和优势,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企业的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对民营企业党建工作齐抓共管、职责明确、覆盖全面的工作格局,促进党建工作真正有效地溶入到生产经营管理之中。二要创造条件。民营企业各种组织要在企业创造良好的交流平台,为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创造轻松自由的环境。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适时地反馈给企业的经营者,配合企业的经营者谋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从而教育员工遵守社会公德,注重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营造共同的环境,形成祥和、温馨的工作、生活氛围。

(三)坚持以人为本,把握企业文化的真谛

企业不是一个单纯赢利性的组织,而是一个人们实现自我价值,寻求精神家园的社会机构;员工不仅是企业发展资产或财富的“经济人”,而且还是具有多方面需求和发展能力的“文化人”。因此,企业应坚持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促进发展为宗旨,以诚信经营为基石,以学习创新为动力。采取多种形式,把提高员工的文化业务素质、丰富文化生活看成是企业经营的基础,使企业的发展目标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同时,要关心员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的利益共同体和事业共同体,企业才有凝聚力,才有发展后劲。

(四)注重量体裁衣,重点打造核心文化品牌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无不重视其产品或劳务品牌的建设。打造以主业为核心的品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企业应当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自主创新、产品质量、生产安全、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文化建设中,着力打造源于主业且能够让消费者长久认可、在国内外市场上彰显强大竞争优势的品牌。

企业管理科学化篇7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Financial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利润分配的管理。

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能力、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可以说,一个健康的现代化企业必然有一个健康的财务管理体系。

1、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特点

第一,超前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急速发展,财务管理的职能也从以往单纯的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扩展为对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控制,形成新的会计管理和核算体系,使会计工作具有超前性的特点。

第二,动态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活动已经改变了以往慢节奏的状态,变得更加迅捷和充满危险性。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经济活动的错综复杂要求现代的企业管理不要摒弃以往传统的观念和意识,要保持动态性的理念,并随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三,综合性。企业的其他管理活动都是单纯地从某一个局部出发进行某一部分的修补和完善,而财务管理则是从整体上对整个企业的筹资、投资、权益分配等进行综合性的全方位管理,从而财务管理可以更好地协调、促进和控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

第一,资本预算职能。财务部门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对企业的投资项目进行估算,对企业的投资方案做出分析,提出更加优质的解决方案。

第二,公司融资职能。财务部门可以对企业现有的融资渠道进行分析和整合,优化公司的融资渠道,调节公司的债务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三,税务管理职能。财务部门要根据税收政策的变化,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税收结构,采用合理避税的方式,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从财务管理的职能可以得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的总体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知识经济方兴未艾,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这些变化都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知识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冲击,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和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必须要建立新的符合时展潮流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虽然在现阶段我国企业都已经认识到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而且也提出了一些财务管理的方法。然而,我国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企业领导人与财务人员的法律意识不足

在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下,我国部分企业的高层领导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特色,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且这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对企业资金的运作方式和使用效率没有系统的概念,企业效益的提高往往是通过违法违规操作,或者采用偷税漏税的不法手段来实现。

2、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的缺陷

由于我国现代化的财务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因此我国企业在内部的外务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仅使现有的财务工作无法正常有效地进行,而且也增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财务管理的监控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多数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主要放在会计核算方面,这就使得会计的预算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以会计核算为重心的做法使财务管理更多地偏向事后的财务核算和监督,对事前的威胁和损失难以有效地监督和控制。加之,现在很多公司财务失真现象非常严重,这就使得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连续性和规范性。而且有的企业在进行财务工作时缺乏独立性,往往受到各种经济利益的影响,这就使财务管理失去了财务预测、监督和警示的意义。

4、企业的账务工作混乱

我国的财务管理还没有形成系统,造成了我国会计账务工作的混乱。加之各个公司财务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对财务工作的理解不尽相同,工作方法又千差万别,很容易造成企业财产的大量流失,甚至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

5、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我国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只停留在表面,没有充分发挥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和作用,致使财务管理同企业的业务管理严重脱节,不能够满足企业的正常发展需求。

三、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意义

企业管理科学化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中小企业管理;科学管理

一、中小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的意义

1.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

我国的中小企业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解决就业、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随着国家经济战略性调整而日益突出。

2.对中小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

二、加强中小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建设的方法

(一)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科学现代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不仅仅涉及会计,它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因此企业的科学管理环境是由企业全体职工造就的,包括企业的领导、会计人员和所有员工。

1.提高中小型企业领导的管理素质。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环境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所造就。提高企业领导管理水平和管理思想,使他们认识到建立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加强科学现代化管理的关键。

2.大力提高财会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科学现代化管理知识水平。作为企业会计控制的主体,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科学现代化管理知识的高低尤为重要。内部控制知识应作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学内容,列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和各级职称考试之中,从而使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逐步深入到中小型企业会计人员的心中。

3.加强全体员工道德修养和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教育。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应当建立在共同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上,只有当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目标明确,观念趋同,科学现代化管理才能更有实效。

(二)在中小型企业中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

1.结合实际,注意构建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的成本收益问题。任何科学化管理都要会发生一定的费用,同时,任何控制由于纠正了组织活动中存在的偏差,都会带来一定的收益。中小型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需要构建一个庞大复杂的控制系统,应在实践中逐步探寻一个科学现代化管理效果与科学现代化管理成本的合理结构比例。

2.着重解决企业内不相容职务分离的问题。不相容职务指集中于一人办理时发生差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的两项或几项职务。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和人员数目的特殊性,无法做到专职专人负责,所以加强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增加岗位设置的牵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3.强化对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实施情况的检查与考核,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4.利用外部监督、中介组织的监督,完善中小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体系。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加强对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的了解、检查与监督,并注意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定期互通情报,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加大执法力度,督促中小企业严格执行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对其科学现代化管理进行综合性测试,了解自己科学现代化管理中的不足,获得改进科学现代化管理的机会。

(三)从科学现代化管理的目标出发,加强对会计信息、资产和经营活动三方面的控制力度

1.“不做假账”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根本途径。会计道德自律是靠理念、传统和教育的力量来维系的。要是使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能够得以落实,还必须依靠会计道德自律的力量。企业科学现代化管理制度落实好坏与否,重要的还取决于会计道德自律水准的高低。

企业管理科学化篇9

一、我国乡镇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乡镇中小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通常一个好的企业往往都有一个科学化的管理体制,而要管理好乡镇中小企业也不例外,它也需要一个科学化的管理体制。然而目前的乡镇中小企业大多都缺乏专业的、科学化的管理体制。乡镇中小企业实际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乡镇政府大多都是资金不足,权利有限,根本无法控制乡镇中小企业的实际发展与运作。二是对于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往往都是县级以上的政府对其进行干预指导,导致乡镇政府不能够独立地完成乡镇中小企业的运作和发展。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

2.乡镇中小企业的信用度得不到提高

信用是影响乡镇中小企业的关键因素,然而大多数的乡镇中小企业由于诸多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提高。例如,乡镇中小企业的信用基础薄弱,目前大多数的乡镇中小企业投资比较单一,并且投资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导致经济效益不高,因此信用基础比较薄弱。除此之外,乡镇中小企业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也是乡镇中小企业信用度提高不上去的重要原因,乡镇中小企业工作人员有的道德素质低,有的业务素质低,他们大多私心过重,这都影响了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

3.乡镇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多数的乡镇中小企业在投资方面大多都是农产品,但是乡镇的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农业生产设备都比较陈旧,并且大多数的农产品自然抗灾能力低下。二是大多数的农业生产是以户为单位,生产规模比较小,而且不利于管理,很难形成整体的集合式的农业生产模式。三是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不高,不注重对科学技术以及现代机械的使用,使得农业生产成本过高。除此之外,大多数乡镇中小企业的农产品发展明显不平衡。

二、乡镇中小企业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的途径

1.建立长久发展的战略目标

大多数的乡镇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水平等原因,在企业的整体规划方面还不是很完善。科学的战略目标是乡镇中小企业长久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关系着企业的未来。乡镇中小企业只有结合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实际的、有效的战略目标,才能够确保企业健康的发展。

2.融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

目前乡镇中小企业的经济通常比较传统,缺乏科学的技术措施,并且现在的乡镇中小企业通常缺乏清晰的企业组织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现代化技术的融入。总而言之,在今后的乡镇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依据自身的特点,建立明细的乡镇中小企业管理组织,并且大力引进现代化技术,以促进乡镇中小企业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3.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

乡镇中小企业在向着科学化的方面发展的过程中,专业的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的乡镇中小企业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大多不高,面对着信息化以及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乡镇中小企业若不及时地引入现代技术,将会逐渐被淘汰。因此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也将会是我国乡镇中小企业今后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对乡镇中小企业在职的工作人员也要定期进行培训,并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进行自觉学习,以促进乡镇中小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

4.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

乡镇中小企业竞争的主力军就是产品的质量,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产品竞争力很强,乡镇中小企业只有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够确保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但是现在的乡镇中小企业在产品的投资方面,不仅品种繁多,而且火花八门,选取的时候大多数乡镇中小企业通常不会进行科学的选取。除此之外,大多数的乡镇中小企业都是投资一些生活民用产品、大型公司的配套产品以及军用工业产品,它们大多不是知名品牌。因此在今后的乡镇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调整企业的产品结构,把乡镇中小企业投资的产品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生产,并且在乡镇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融入现代化的技术,以确保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确保乡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且能够长久持续地发展下去。

企业管理科学化篇10

 

     关键词:工商管理;科学发展观

 

      一、确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坚持与时俱进抓管理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正规一项管长远、打基础的经常性工作,必须从推动企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的高度出发,牢固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观念。

 

     一要确立“大管理”的观念。现代企业不仅是设备、资金、人才的较量,也是科学管理水平的比拼。因此,必须把管理教育工作上升到全局性上来认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工作指导上,着眼企业定位、赢利、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用法律条规来规范程序,用管理凝聚人心,提高竞争力。在职责定位上,树立全员管理,人人参与的意识.真正把从严管理的要求落实到全员、贯穿到全时、体现到事事。

 

     二要确立竞争力标准的观念。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把提高竞争力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工作指导向竞争力聚焦,领导精力向竞争力投入,基础建设向竞争力倾斜。要正确处理抓生产与保安全的关系,自觉加大生产力度,增加难度,防止和克服一讲安全稳定就降低生产标准,以牺牲生产力为代价消极保安全的错误做法。

 

      三要确立质量效益的观念。科学发展观强调的是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就是讲科学、求质量、重实效。重形式轻实效是一些企业领导在管理工作中常犯的毛病。有的只把抓落实挂在嘴上,对与实实在在的事情却不赶去碰,热衷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为出名挂号不遗余力。落实严格管理要求,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克服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过程轻结果的做法,力求使企业建设的任何投入、开展的任何工作、出台的任何政策,都切合企业实际,实实在在的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四要确立创新发展的观念。新形式下管理工作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尤其是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使企业员工对信息的接收,利用和传播几乎同轨同步,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因此,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更新理念,拓展思路,创新手段,使之更加科学和完善。 

 

     二、增强与科学发展观相应的能力素质,坚持以人为本抓管理广大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是针对性。及时研究和回答安全工作中企业和职工群众共同关心的实际问题,要善于抓住热点,攻克难点,捕捉亮点,使职工群众通过接受教育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受到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使他们在生产中自觉接受管理。二是主动性。企业各级领导要以感情投入获得“桃李回报”,发挥主观能动性,切实了解职工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掌握职工、群众的基本情况,关心职工群众疾苦,倾听职工群众呼声,特别是在管理和安全工作的“非常”时期,要预见到职工思想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教育,以取得职工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三是实效性。要着力提高三种能力,提高基层干部依据企业法规帮带员工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格管理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做好个别员工思想转化工作的能力,解决好不会管、不善管的问题;提高企业职能部门管控企业的能力,发挥好企业一线员工的作用;提高企业的领导和机关的宏观管理和指导能力,及时发现和解决企业的倾向性问题,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同时,要把教育管理能力的强弱,作为考察任用各级干部的一个重要内容,把那些政治坚定、责任心强,具有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和丰富管理经验的优秀干部,大胆提拔到企业各级领导岗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