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36:50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篇1

一、天人合一,阴阳互补

中国古代哲学是传统文化思想的源泉,而“天人合一”思想又是传统哲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说:“中国哲学有一个根本观念,即‘天人合一’”。台湾学者钱穆也指出:“中国文化特征可以用‘一天人,合内外’六字尽之”。古代哲学的这种重要思想,深深渗透到脱胎于传统文化的中华武术之中,并成为其思想基础。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了天人之间的统一性与合理性。古人常常把人的行为归依于“天道”的流行。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提出“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始生人者天也,始生地者天也”(《吕氏春秋》)。甚至把人的伦常和情感贯注于“天道”,并将其拟人化。“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人合之,天人一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这种天人感应,阴阳互补的理论不胜枚举。古代体育科学理论的构建直接来源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阴阳理论在古代体育科学思想中根深蒂固。中华武术中的动静、虚实、刚柔、进退等的演化,无一不是在阴阳理论的指导下衍生而来。至于太极图说更是最终演变成整个古代体育科学的理论依据,这是一种从形象描述到理论图式的进化。“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静,互为其根”(《周子全书・太极图说》)。先民们正是据此理论解释了天体的演变和人体在自然力影响下的功能变化。将阴阳理论推演得淋漓尽致的莫过于太极拳。太极拳的全部运行机制,都是按一物两体,和谐稳定的模式来进行的。所呈现的动静、开合、形神体用、虚实、刚柔,构成了一个互补系统。古人把宇宙间的一切,包括人体自身,都看成是由对立力量之消长而导致的大化运行,而人又于此流变过程中,努力去把握和守护某种不变的阴阳状态。因此中华武术追求的不是人对自然的对立、挑战与对抗,而是更强调两者的融合与顺遂。在精神上是追求身体与精神能够在同一过程中得到颐养,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武术独特的价值准则和人文景观。

二、仁爱待人,礼让三先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中心范畴和文明进化的主旋律。现代社会经常使用的文明、秩序、道德等概念都有礼的辐射,至今,礼仍是我国人民的主导意识和规范意识。孔子是中国礼文化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一整套以礼为核心的学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他把一切都纳入礼的轨道,当然武术的产生与发展也不例外。由于儒学是古代确立宗法制度,规定人论道德礼法秩序的治世学说,因此被统治者当作维系其统治地位的思想工具,具有群体秩序的强制性,从而被当作官方的正统思想对社会加以灌输,规范着人们的行为,逐步成为了社会崇尚礼仪,循规守礼的思维定势。

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华武术,不可能成为游离于主体文化之外的独立的文化现象,必然受制于礼文化的约束。“礼”的观念代表着武术文化的一大价值取向,“未曾习艺先学礼”,是中华武术的一向传统,这种“礼”是对人的心灵进行内在约束与外在规范的伦理观念。

中国武术崇尚的“礼”,首先是习武者个体精神规程化的理想形式。因为习武者的肉体经过多年的特殊训练后,已经具备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攻杀和防身技巧,那么,习武者相应的精神价值也便随之有所更新,对习武者的“礼”的内涵赋予了更深刻的含义与更高的要求。古代的武术活动历来有着严格的等级观念和浓厚的礼仪化色彩,并始终遵守“对御不争第一筹”(《王建・宫词》),“贵贱不相逾”(《韩非子・有度》)的古训。最典型当数射礼了。“大射、宾射、燕射、乡射”,以四种不同的冠名表示不同级别的比赛,并且不同级别用的弓、箭、箭靶和射箭时所配的音乐都不同,各有名目,等级分明,礼仪繁琐。“礼”和“让”一直伴随着中华武术的交往活动。“揖让而升,下而饮”。如果上下级交手,下级的让即是“礼”,上级若是技高一筹,也礼让三先。即便是在较为激烈的武术竞技中,也只能是点到为止。绝不像西方拳击所推崇的“一拳必杀”的技击效果,更排斥西方原始拳斗、自由搏击式的血腥厮杀。而是以服人为上策,以打人为下策,以杀人为下下策。因此在古代武术中难以看到激烈而震撼人心的对抗场面,通常只是在一定范围内技艺的切磋而已。中华武术的孕育和发展一直遵循着这一思想基础与伦理标准,因此在主观上有形无形地赋予了中华武术“礼”的文化特征。

三、怡情铸志,保家卫国

儒家思想历来主张修身养性,并以追求圣贤理想人格为重心,以修齐治平为修行方法,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并“推广于社会,使天下道一风同”。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由小到大,由个体到群体的修养方法,它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哲学的高层境界,与现代奥林匹克倡导的尊重裁判、尊重对手、尊重观众,以文明行为和道德方式,公平、友好地参与比赛的精神可谓一脉相承。

同这种关注现实,积极入世的精神相呼应,中华武术偏重于在修身养性、怡情铸志上下功夫,而轻于定时定量的运动规程,以及对人体极限的冲击。中华武术文化以其深层次的哲学思想,成熟的训练方法,完美的艺术形象辉耀于世,实为人类文化史上的瑰宝。内外兼修、神形兼备、注重武德,历来为武术文化的第一要义。在武术运动的练习中,无处不凸显出自强不息、自我修养、人格完善的传统文化精神。练武先修德。习武的真正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中华民众一直在或隐或显地追求着“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武界三大德,实践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止戈禁暴,厚德载物”的生命理想。古代先民们正是借助武术这种形式,去着力培养一种所向披靡的勇气与意志,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养成一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正气。正是武术文化具有的积极进取、战胜顽敌、寻找自信、播扬威严等多重意义,构成了国家威望与威严的潜在标志,不断地培养着民众的群体意识、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当华夏民族遭受异族挑衅与欺侮时,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与凝结力。一旦国家需要,就会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谱写一曲曲血洒疆场、保家卫国的正气歌。杨继业、岳飞、戚继光等一大批文武兼备、尽忠报国、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都得益于武术文化的薰陶,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所弘扬的“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的人生极高境界。

四、澄澈清静,延年益寿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篇2

关键词:传统美术;绘画;图案;平面设计;艺术创作

一、中国传统绘画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术在现代设计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的美术元素有着独特的美学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也成为现代平面设计艺术创作的源泉。中国传统美术元素包括传统绘画、传统纹案、丝织美术、中国家具、中国漆器、中国玉器等。中国传统绘画最具代表的是中国画。通常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平面设计常以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图形,以书法的形式表现字体。中国画运用线描表现气韵和神韵得体现,笔法流畅。平面设计中图形与字体设计讲求对线的运用和理解。例如,著名设计师靳埭强提倡融合中西的设计理念,在他的一系列设计中主张把中国传统的文化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理念中。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靳埭强在80年代的设计作品中多取自于中国的山水,他的作品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并且在设计中参考了行书与草书的笔法走势。他的作品设计与艺术、山水与书法相融合,作品远观有着写意山水画的磅礴气势,近看却又是峰回路转。平面设计中精心的布局和流畅的线条体现出设计师率性挥洒的性情。靳埭强在“画字我心”的设计展览中,大多数以水墨为素材,以山水为主题的设计作品。设计师将内心对大自然的浩然之气,表现于书画之中,设计中带有半抽象的意境。中国绘画中提倡“以一当十、计白当黑”。中国绘画中运用象征手法使人们产生联想,在有限的绘画之中体现广阔的生活与思想。而现代平面设计中也常出现象征和寓意的表现手法,例如,2016年猴年春晚的吉祥物“康康”,以十二生肖“猴”为原型,它是由国家一级美术师韩美林设计的。设计运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了猴的灵动活泼,在整体配色上采用传统中国风,个性特征鲜明。“康康”之名寓意康健安泰、康乐吉祥。平面设计不仅仅是对图形的设计和色彩的运用,另外对设计名称的命名,更是能体现设计作品的含意。

二、中国传统图案与平面设计的结合

每一个传统图案都有一个典故。当设计中要表现中国的民俗文化和民族精神时,传统的图案与图形便是现代设计最好的表现方法,也只有中国传统美术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独特。中国美术文化博大精深,经过历朝历代的更替与发展,逐渐演变成多种具有文化特征的纹饰和图形。例如,凤凰、龙纹、鸟兽、蛙纹等,这些主要以图腾、植物、动物和人物等形式呈现在器物或是建筑之上。这些图案是我国传统美术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带有中国独特寓意的图案运用到平面设计之中,能为单一的设计风格带来新的活力。中国的传统图案表达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和谐共生从而产生意境之美。例如,在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中含有中国文化元素的设计通常利用中国书法、绘画、剪纸等技法来表现中国的传统图案、图形。凤凰在中国的传统图案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人自古将凤凰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凤凰卫视的台标便是引用凤凰形象,一阳一阴的两个主体像是两团正在燃烧的火焰,共荣在一个圆内。台标寓意从凤凰看世界。龙是体现中华民族精神之魂的形象,升腾向上的龙是华夏银行的精神象征。华夏银行以新石器时代的玉龙为原型将龙形图案化,借毛笔表现其韵味。标志内形以电脑芯片造型作为中心,展现华夏银行与现代接轨的发展趋势。中国结是汉族特有的手工编织品,它所展现的是汉族古老文明中所具有的智慧和情致。中国联通标志以中国结的盘长纹样为原型,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的发达,象征公司事业无一穷尽、日久天长。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在包装设计中茶类产品的包装通常会引用茶叶的植物形象,并采用书法字体表现“茶”字。茶和书法皆是中国的象征与代表,茶叶的具象表达与文字的结合体现茶文化的历史性。

三、结语

设计是一种理性与感性表达的结合,它需要经验的累积和灵感的迸发。中国传统美术元素对现代设计的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当坚持“立足中华、面向世界“的理念,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并且设计中反映现代人对时尚的追求。设计要有的放矢的与传统美术相结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作者:常虹单位:安阳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1864—1996[m]新世纪出版社1995.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篇3

关键词:中华文化;现代平面设计;国际化

二十一世纪是各种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多元时代。现代平面设计学科也出现了互相渗透、融合的发展势头。面对国际化的冲击,盲目“从西”无疑是舍本逐末,毫无个性。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文化和知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文化元素也包罗万象。平面设计也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古代的钱币设计、典当行的招牌“当”字、酒肆酒旗、茶庄的茶旗都可以说是平面设计的雏形。现代平面设计理念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人审美情趣的基础之上。因此,我们的现代设计必须融入传统文化艺术元素,设计者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以形达意,从而以意传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国际化的语言来表达,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因此,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的有机结合,如何设计好一件平面设计作品,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设计者们的课题。就此,我浅谈几点拙见。

一、对传统符号、图形进行再创造

对传统符号、图形的继承应着眼于再造,将传统图形的深厚内涵和完美形式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起来,达到“古为今用”“形神兼备”,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内涵。

中国银行图标,创造者采用了中国古代铜钱与“中”字为基本框架,古钱图形是圆与形的框线设计,中间方孔,上下加垂直线,成为“中”字形状,寓意天方地圆,经济为主,给人以简约、大气、易识别的感觉,意义独特,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而中国农业银行标志的设计者同样是对古钱币图形进行了二次创造,它的基本形也为圆形,由中国古钱和麦穗构成。古钱代表货币、银行;麦穗代表农业,古钱、麦穗构成了农业银行图标的主要元素。整个图案外形为外圆内方的设计,象征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规范化。麦穗中间构成一个“田”字,阴纹又明显地形成半形,直截了当地表达出农业银行的特征。麦穗芒刺指向上方,使外圆开口,给人以突破感,象征中国农业银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银行图标底色为绿色,绿色的心理特性是:自然、新鲜、平静、安逸、有保障、有安全感、信任、可靠、公平、理智、理想、纯朴,让人联想到自然、生命、成长;绿色是生命的本原色,象征生机、发展、永恒、稳健,表示农业银行诚信高效,寓意农业银行事业蓬勃发展。

二、传统吉祥图案与现代审美观念的结合

吉祥纹样用于现代艺术设计中是对传统文化有意识的继承。设计者如将传统纹样蕴含的吉祥观念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这种设计理念会给人们传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并体现民族特色。如北京申奥标志(图三)是一幅中国传统手工艺品图案(“同心结”或“中国结”),它是由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陈绍华设计,它采用了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典型颜色。其中的图案为具有动感姿态的人在打太极拳,其柔美和谐的动作线条既展现了中国传统功夫的博大精深,又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精髓。

三、中国书法与现代平面设计的结合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把汉字的艺术性推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因此,中国书法又被称为东方的瑰宝。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发展到大篆、小篆、汉隶、楷书、草书、行书等字体。书者可通过线条的变化传达不同的形态情感和气势,而字体的丰瘦枯润、巨细收纵与变化无穷表现的正是书法的绝妙之处,领悟书法的这些,将会为现代平面设计注入新的灵感与活力。在平面设计中加入书法元素,将会使设计作品更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如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图四),它是一种形象,展现着中国历代汉字所呈现出的思想与气韵;它是一种表情,传递着华夏文明所独具的人文精神和优雅品质。它借助中国书法之灵感,将北京的“京”字演化为舞动的人像,在挥毫间体现“新奥运”的新理念。手书“北京2008”,借汉字形态之神韵,将中国人对奥林匹克的浓情厚仪浓缩于简洁的笔画之中。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篇4

汉服文化始于黄帝,备于尧舜,由于清朝满军入侵走向衰败。如今,在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的今天,秉持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优秀传统文化又重新争相美斗艳,其中就包括汉服文化。因为它不仅象征着汉民族,更彰显着一种气度和精神。

一、汉服的兴盛之路

1.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在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了完备的冠服体系。在历代汉人王朝中,统治者推崇周礼,因为汉服作为周礼的一部分,这使汉服得以保留下来,并得到发展。虽然各个朝代中,汉服都显示出不同的特色,但其基本特点一直被保留着。

汉服的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在其形制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襦裙”制、“通裁”制等特征。每个朝代的汉服都以这些特征为基础,形成了不同的汉服款式。如:战国时的曲裙深课,魏晋时的衫子,唐代的大袖衫、襦裙等。其中曲裾多作为正式礼服,不大适合日常所穿。虽然汉服的款式多样,但男子的服装样式与女子的相似,只是后期女子的衣式多为襦裙曲裾。

汉服的基本特点除了体现在衣服表面,还体现在为人处事等人的思想上。如:汉服中的“中缝”被赋予了刚正、公平、正直之意。《礼记・深衣》中说:“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背缝垂直而领子正方,象征政教不偏,义理公正。”

2.达到鼎盛时期。随着中原疆域的开拓,汉文化也在野蛮入侵中得到宣扬,汉服文化也得以传播到大江南北,甚至有些海外国家也借鉴汉服特征。

其中,北魏孝文帝禁止穿鲜卑服装,一律改着汉服;日本的和服又称为吴服;唐时,新罗请求唐太宗赐汉衣冠,革除新罗服饰,以同于中国等。这些事例无不体现了汉服文化的影响深远,同时也使汉服文化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二、汉服的穷途末路

1644年,清军入关时曾颁发“剃发令”,但由于汉人的不满与抵抗,使得清政府公开废除此令。1645年6月15日,多尔衮下令再次颁布“剃发令”,其执行口号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在同年7月9日,清朝又颁布“易服令”,规定“官民既已剃发,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虽然汉人为了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努力斗争,但最终失败,使汉服的“交领右衽”被满服的“长袍马褂”所替代。不过由于汉服强大的生命力,使其一部分的传统被保留下来。

辛亥革命后,“剃发易服”的制度被废除。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很少有人知道汉服了。女子大都穿上了褂裙和改良的旗袍,男子大多穿上中山装和褂袍。这使汉服在历史的舞台上隐去,以至于当今社会有人认为汉族的传统服饰便是旗袍、中山装、唐装等。这种情况实着令人惋惜。

三、汉服的复兴之路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些人通过考据史料,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复原了汉族的传统服饰。于是人们在宣传优良传统文化的时候,身着汉服,同时达到宣传汉服的目的。现在汉服的宣传不只限于上层文化人士,也渐渐出现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

在2003年,王乐天第一次将汉服穿上街头。这行为鼓舞了广大同胞,使同胞们纷纷穿上日常的汉服走上街头。且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如:冠礼、笄礼、婚礼、军礼、嘉礼,并向不了解汉服的人们科普汉服知识及汉服礼仪。如今的不少高校中开始建立各种各样的汉服社,各种的汉服网店、实体店也开始出现。于是“汉服运动”便如荼如火地开展了。

这种现象令身为“同胞”的我感到十分欣慰。汉服在消失了三百多年后再次被人们所发现,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它,使它渐渐再次登上历史的舞台。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每朵花都有象征其特色的外表,汉族不会例外,而象征着汉族人民的外表特色的便是汉服。《左传・定公十年》书云:“中国以礼仪之大致称夏,有章服之类,谓之华。”我们不仅要宣传汉服,更要注重宣传其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树立正确的宣传理念。让人们了解到汉服不仅是件衣服。更是我们华夏民族的象征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篇5

【关键词】传统文化;影视;软性植入;策略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这笔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基石,而独特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就是我们的民族特征。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审美心理已经悄然发生改变,审美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传统影视艺术寄予更高的期望。传统硬性植入的说教方式很容易让观众产生抵触心理,让人产生反感,反而达不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在影视剧的植入策略,则是将传统文化元素自然地融入到影视作品中,这种有意无意的软性植入则显得自然巧妙,达到像杜甫诗中描述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

1.时代元素的植入

任何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义务,而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有形和强制的。影视作品作为反映时代的多棱镜,能够折射出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现象,展现出一幅社会生活的全息影像,因此优秀的影视作品总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于观众而言,影视为他们展现出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画面,开启了另一扇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从解放前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八千里路云和月》到解放后的《冰山上的来客》《青春之歌》《南征北战》《柳堡的故事》《红色娘子军》,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小花》《高山下的花环》《牧马人》《人生》,直到现在的《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集结号》,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无疑都承载着时代精神和时代情绪,反映了国家利益、民族命运、时代变革的叙事主题。因此,时代元素的植入可以从普通民众生活的变化,以小见大地观察时代风云的变幻,引发观众在面对这样的国家利益、民族命运、时代变迁时,思考自己该如何选择,这样的思考或者讨论对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正面引导作用。

2.文化符号元素的植入

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标志,而且也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基础,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民族文化的典型特征,既不同于欧美国家文化的表现形式,也与日本、韩国等一些亚洲国家的文化有着明显特征。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文化符号和文化象征构成中国民族文化的典型特征。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文化符号元素是其具象表现,是能够烙上中国印的外在文化形象,是最能引起我们心理共鸣的文化象征。我国的许多影视制作人在创作中也注重对本民族文化符号的植入,这些能够立足传统、传承主流的影视作品,不仅能够在电视节目中展示自己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符号,而且可以吸引世界各地观众的眼球,实现我们传统文化的回归,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比如《霸王别姬》中的京剧元素,《活着》中的皮影戏,《百鸟朝凤》中的唢呐,这些传统文化符号元素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典型特征,蕴涵着民族文化的象征主题,这种创新内容形式打造出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影视精品。

3.文化象征元素的植入

我们的民族文化除了具有独特文化符号的表象外,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的底蕴、氛围和内涵的文化象征元素。如我国文人最乐于吟诵的松竹梅兰,一方面体现了中国人习惯于将品格品德等赋予自然界物体的风格,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国独特的、个性化的审美观,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情怀是国外文化所没有的,是能够深深烙上中国印的文化特色。比如电影《卧虎藏龙》中所展示的写意翠竹山水,就是华夏民族典型的文化象征,而影片中竹林中的武打设计,更是为观众制造了一场具有浓郁“中国风”的传统武侠视觉盛宴,这种影视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演绎的淋漓尽致,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像《霸王别姬》《百鸟朝凤》《黄土地》《红高粱》等影视作品不仅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贯穿其中,而其文化象征的意蕴更浓。比如《黄土地》中大片的黄土地,既有对黄土地作为中华民族起源的特殊感情,同时也有对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僵化封闭的反思,将具象写实与抽象写意融为一体,将人们对这片黄土地母亲般的依恋却又矛盾复杂的情绪演绎地荡气回肠。因此,文化象征元素的植入,使得影视作品富含时代的思想内涵,在抓住观众视线的同时,也传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需要打造这样的影视文化精品。

4.文化理念的植入

在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影视艺术的文化影响力已经成为传播价值观念及文化理念的重要工具。比如欧美的影视作品中虽然崇尚个人奋斗,追求自由主义,有着很强的成功意识,但同时也不忘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传递他们国家的文化价值理念。因此,很多影视作品都与他们本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影视作品借助影像语言,通过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呈现,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吸引、感召和同化不同的观众,达到传递本民族文化理念和价值观的最终目的。电影《霸王别姬》里段小楼说程蝶衣的一句话:“不疯魔不成活”,这句台词不仅用来评价程蝶衣对京剧人物的演绎入木三分,而且延伸到我们做事专注到痴狂的程度。周星驰在《喜剧之王》里反复强调的那句“其实,我是一个演员”,这种强调诠释了主人公对自己作为演员职业的专注和投入,也成为很多小人物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因此,影视作为人们生活中的文化消费品,这种用经典台词或经典画面的传播,将文化理念巧妙地与剧情结合起来,是观众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植入方式,也是影视文化传递民族文化价值理念的最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冯丽.《百鸟朝凤》:对传统文化的影视化守望[J].当代电视,2016(8).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篇6

关键词:建筑装饰艺术文化内涵审美特点

中图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装饰属于一种艺术现象,被应用于建筑领域已经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装饰几乎渗透在建筑的每个角落,是建筑建设与发展不可缺少的艺术,正是因为建筑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装饰艺术特征,才展现了不同时期建筑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建筑装饰艺术特征反映的是一个时期、一个民族的发展状况,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质,更反映出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审美特点。

一、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点

1、色彩装饰中的文化内涵

不同时期建筑,往往呈现不同的装饰风格,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大国,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身居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往往感受得到的是带有不同文化内涵与审美特点的装饰艺术,从装饰色彩方面来看,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色彩经历了秦汉、魏晋、唐宋以及元等多个历史时期,直到明清时代才打到一个至臻完善的地步,色彩呈现出程序化与制度化风格,而且色彩会随着建筑种类以及建筑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色彩方面,传统建筑多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有机融合。这一文化特点多数体现在民用建筑中。

例如:吊脚楼就是一个代表,吊脚楼通常位居山水之间,依水而居,绵延不绝,就好似一幅幅迷人的山水画,让人产生无限瞎想,不同的色彩装饰不仅是美学的反映,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等级观念。严格的封建等级制激励中国建筑装饰色彩被分为两大系统,朝廷高官的皇宫或者宅府多采用恢宏的红黄色调,然而普通百姓的房舍则以青砖瓦,灰色调为主,不允许使用斗拱或者彩色进行装饰,这其中都体现出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氛围与文化特征。

皇家建筑装饰体现奢华、富丽、甚至是光彩夺目,这其中体现了王权的至高至敬,无可挑衅。中华建筑中通常以红、黄作为传统富贵的象征,这一文化内涵与审美特点影响到现代的中国建筑。

例如: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的色彩装饰就体现出传统建筑装饰特征,如下图所示:

整个的中国馆色调以红色为主,彰显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富丽和华贵。

2、建筑装饰纹样的文化内涵

建筑的纹样装饰设计是华夏文化的杰出代表,不同建筑装饰的纹样范围广泛、形态各异、意义深刻,是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法匹敌的,纹样装饰艺术从古至今一致被建筑装饰所运用。

建筑的梁体、窗户、房檐以及桩柱等部分都带有纹样雕刻,例如:花草纹样、动物纹样甚至神话中的人物都曾雕刻在建筑上,这些纹样设计全面改善建筑的空白之感,给建筑物更多的艺术特征,他们也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很多的纹样特征也显示出一定的象征意义。

例如:用瓶、鹌代表平安之意,用柿、如意组成“事事如意”的意蕴-----这种通过图画雕塑来代表文字的方法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

这种纹样设计依然被现代建筑所沿用,因为现代人依然对平安、幸福、美满的生活心怀向往。例如:现代建筑中的植物纹样、冰裂纹样------苏州博物馆上面所使用的传统吉祥纹样以及馆内展厅的架构等等,都展现出苏州所处地理环境的水乡特征。

3、建筑现代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

1、利用地方特色,巧妙设计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理特征、不同的环境特征,为了适应环境、提高建筑物的使用价值,必然需要设计出符合当地环境特征的建筑风格,这样就导致了不同地方的建筑物拥有不同的风格特征,建筑设计师一方面注重对建筑外观形态的优化,另一方面又结合了当地的环境特点与气候特征,在综合平衡之间达到了对建筑物的优化设计,使得所设计出的建筑渗透着各自的文化内涵,并为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审美功效。

例如:重庆地区主要以崎岖不平的盆地为主,当地建筑多数依托陡峭的斜坡进行设计,设计人员巧妙地将“吊脚楼”引入当地建筑设计中,解除了当地的不良因素,各式各样的建筑通过一系列细长的柱子轻盈地矗立在绿色坡地上,这样一方面保留了当地的地貌自然生态面貌,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与地域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

2、以人为本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建筑最后的服务对象仍然是人,落成后的建筑物最终需要人来居住,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建筑物的装饰与设计要以人为本,将人性化理念有效贯彻在建筑装饰、设计中。

特别是现代化的写字楼设计,最大的目标就是满足人的方便,达到人的心愿,为办公人员提供一个舒适、便捷、高效的工作环境,所以,办公室的室内设计要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在保证桌子、椅子科学摆放的同时,也要顾及光学、声学以及环保等多方面的科学。

除了工作场所,还要加强对休息平台的设计,争取营造一个多层次空间,做好室内的采光通风工作,为室内员工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氛围,要相信和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在室内多加布置自然景观,使全体工作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能够感受到一丝放松和舒适。

三、地域性建筑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以及审美特点分析

下面以中国衢州为例,展开对地域性建筑装饰艺术文化内涵与审美特点的分析。

文化内涵:

儒家思想与宗教文化内涵。衢州的建筑设计深受到儒家经典文化以及礼仪的影响,建筑装饰在整体上展现了“孝道、谦让以及中庸”等儒家文化特征。例如:吴氏宗祠上面的“扼虎救父图”;一些建筑装饰也向人们展示了宗教思想文化,例如:莲花台、罗汉等等,都体现出宗教文化对于中华文明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审美特征:

建筑装饰审美趣味的变化。因为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对应的社会风气也随之变化,建筑装饰开始从社会审美文化向居民平常生活以及世俗思想方向发展,将更多的目光聚积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审美特征也逐渐向社会大众靠近,其中运用了多种民间广为流传的文艺活动,例如:戏曲、小说等,从建筑装饰能够看出审美意识以及商人气息。

总结: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建筑的装饰艺术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展现与反映,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都拥有各自的建筑装饰风格,展现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文化内涵与当地人们的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秩序感[m].范景中,杨思梁,徐一维,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12).

[2](美)卡斯滕・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m].申嘉,陈朝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12).

[3](东德)一沃林格.抽象与移情[m].王才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9(12).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篇7

关键词:服饰图案;形式特征;民俗文化

中国服饰纹样的发展宛如一条星河,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绘出了服饰的华彩,也奏出了文化的乐章。服饰图案纹样的发展,其带有的文化气质深邃久远,其中的情和意更具有典型的中国情节。我国的儒、道、法、墨等诸家,对服饰均有各自独到的见解,而这无疑影响了中国服饰的文化形象和民族风格。并且广泛存在于中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形态、民俗风情、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着装观念、价值取向等意识形态中。而中国服饰文化中的民俗寓意,在服饰上则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服饰纹样的外在形象与文化内涵相结合

服饰是最贴近人、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服饰图纹中表现吉祥如意、避悔驱邪的内容比其他艺术更为人们所重视。形的外在形象与内涵的结合主要表现在具有这种深厚、独特文化背景的服饰纹样中。于是,我们的先人创造了许多向往、追求美好生活、寓意吉祥的图案。在服饰纹样题材上大量运用了具有祈福纳吉的吉祥纹饰,这些图案巧妙地运用人物、走兽、花鸟、风雨雷电、日月星辰、文字等,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通过借喻、双关、比拟、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在结体构形时,多求整齐、圆满,具有典型例子如:儒家强调“修身”作为治国平天下之根本的入世思想,以孔子“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之语为人格原型的松、竹、梅岁寒三友吉祥图案,以及梅、兰、竹、菊四君子组合吉祥图案,都被文人学士用来作为坚贞、高洁情操的礼赞和自我表达。象征着纯洁爱情的葫芦花,一些民族的小伙子常在三弦琴和赠给姑娘的信物筒上,雕刻葫芦图案,象征爱情像葫芦花一样洁白、纯净,像葫芦一样地实心忠诚。汉语发音中“葫芦”谐音“福禄”,汉族民间葫芦纹样造型应用的也较为广泛,这些图形、纹样在结构上整个构图饱满而又富于深刻的内涵。纹样所呈现出的结构形式与其要传达的信息是紧密相关的。

透过这些吉祥纹饰以求使用者能迎接顺势与福分,这也正是中国人文哲学思想精神之所在。可以说,这种具有历史渊源、富于民间特色,又蕴涵吉祥企盼的中国传统吉祥纹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表现密切结合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国服饰图纹中蕴含典型中国文化特色的外显部分。

二、服饰纹样中民俗个性的表现

服饰纹样中民俗个性主要表现在纹样内容上、所选取题材上,大都能配合个人对世俗社会的看法。在结体构形时,圆满、完整,通过纹样充分表现对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这就使吉祥纹样凸显出较强的民俗个性。由于我们的先人对生活和生存充满了热望,那么,作为吉事的祭祀和卜筮活动就是这种吉祥观念的具体行为。卜筮活动主要是占问凶吉的活动,卜用甲骨上常记有吉、大吉之类的卜辞或灵验记录。李砚祖先生认为:“从纹的形式而言,吉祥图案的起源与原古先民观物取象的观察方式以及在卜筮活动中察看纹象的认识有直接关系”,由此证明真正优秀的创作是源于生活的,高于生活的。只有从人们生活当中发现美、感受美,就会产生质朴的民间艺术。

中国传统服饰纹样与民间信仰与崇拜的关系相互渗透,人们通过服饰纹样来表现信仰内容与追求的目标,而图腾崇拜又是服饰纹样的重要来源。远古时期人们身上的图案是文身,他们把崇拜的纹样刺在身上,比如在身体上刺龙的图纹,以象龙的后代,避其风险,以谋生存。当时人们的意识是通过刻在身体上的龙、凤等部落崇拜的图腾才能除灾、避邪、避免自然界中的危险。随着朝代的更迭、图案文化的进步,取而代之的是刺绣、织锦等形式,逐渐把身体上的文身转移到了服饰上。

中国各民族信仰崇拜着不同的图腾,在华夏族形成之后,龙成为了民族的保护神。华夏族的图腾为龙,不过夏族所崇奉的龙不仅仅是图腾,更是由图腾演化的神,龙成为了华夏民族的标志和象征,相信龙能护佑人们平安和人丁兴旺,相信龙具有主宰雨水的神职。中华的先民,自远古时期就来自不同的地区,带来不同的文化,呈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汉民族又不断融合各少数民族,把优秀的外来文化变通融合为本民族文化的精髓传统纹样中,唯龙的纹样贯穿着中华历史,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亲和力,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统一的独特文化结构,不仅形成了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格局,同时赋予了它维护自身和谐与稳定,增加民族凝聚力的生命机制。因而龙的形态具有极强的亲和力,它本身不仅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其造型的适形性也很强,与多种几何纹样可较好的相融。这种亲和力恰好与中国传统思想所强调的“和”的观念相融。可以说,龙纹和凤纹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乡土文明。因此,与民间信仰有关的图腾纹样,是服饰纹样的一个重要来源。

三、纹样中喜庆吉祥的民俗内涵体现

服饰中的吉祥图案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材料工艺的变化更新,异域文化的注入和融合,本民族审美意识的自觉等种种因素,都起到了相当大的因素。服饰纹样融会了民众的审美情趣、伦理道德和人生的理想。吉祥图案不单单是造型优美的装饰纹样,古人早已将种种具体的观念注入其中,正所谓是“图必含意,意必吉祥”。

从中国传统服饰纹样所表现的基本功能来看,不仅能利用各种不同的纹饰来强调思想观念上的统一和谐,同时也能利用各种装饰图案艺术来喻示人们精神与心灵上的需求。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宗接代是人们极其重要的使命,同时也是为之自豪的责任。中国重视家庭的延续,以及子嗣承传的多子多福思想绵延了几千年,为了表达此类朴素的愿望,例如:吉祥图案中有象征“榴开百子”的石榴图案,有又石榴,佛手、桃子组成的多子、多福、多寿“三多”图案等,总之,在内容观念上以取材当时的生活、信仰、故事、祈福、避邪等为主,再加上个人的情感与创意,表现出一种自然风格。可以说,这些内容、题材是一种人间的、现实的、生活的祝愿,是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朴素的表达,直接反映我国民族性格和品德,具有一种内在的精神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服饰纹样犹如一部生动的信仰与民间文化的历史全书。从它的形式特征与民俗个性表现中,我们发现各种不同的纹样特征能够体现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同时,中国传统服饰纹样在满足人们精神与心灵上的需求、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人类心灵之美的情趣,进一步增加了服饰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华梅.服饰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黄能馥,陈娟娟.中国历代装饰纹样[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篇8

关键词:珐华彩;传统;现代;艺术形式

1引言

现代与传统的概念,不只是时间维度的差异,更涉及到思想维度的改变,而这种观念的变迁,则会通过器物进行传达。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工艺美术史就是关于一部艺术思想和文化观念的变迁史,而陶瓷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形式语言以特殊的方式诉说着历代中国的艺术思想与文化观念。探寻珐华彩的艺术形式语言并进行古今对比,不仅可以窥探珐华彩自身的演变规律,更可以发现珐华彩背后创作的艺术思想观念的变革。从而找寻传统与现代和谐共处的途径,让现代赋传统活力,以传统予现代根基,让中国优秀的传统陶瓷文化更好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传统珐华彩的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的陶瓷作品,大都在保持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其形式语言大都遵循客观事物的真实性。传珐华彩的创作亦是如此,在造型上大都是日常生活用具,就算是瓶、罐等陈设摆件,也遵循着实用主义的思想,在装饰上无论是植物纹还是动物纹,大都秉承事物的真实性原则进行创作。

2.1造型语言

元代开始出现珐华彩,这一时期的产地主要在山西,以生产珐华彩陶为主,体型厚重,且釉色易脱落,到了明代景德镇开始烧造珐华彩瓷,厚重之感较之前较为减少,且经高温烧制,胎釉结合紧密,色彩易保留,因此现在保留下来的珐华彩精品,大都是出自景德镇所产的珐华彩瓷。珐华彩的产生与琉璃渊源颇深,珐华彩作为低温铅釉陶,由琉璃发展而来,二者在工艺与釉色上有很大的相似性[4]。元代琉璃制作兴盛,且大都用作建筑装饰,因此珐华彩陶瓷作为琉璃的派生产物,这一时期也多用于房屋建造装饰的用途。到了明中期,珐华器从建筑构件走向了庭堂,因此在造型上,碗、盘、碟、瓶罐、香炉、神兽、人物造像、吉祥神兽、文方用品等较为常见。珐华器从建筑构件走向庭堂并非是一个偶然的转向,明代由于士大夫文人的推动,其庭院文化十分兴盛,由此出现了大量的瓷器装饰需求,珐华彩本就和房屋建造关联,从屋外之物变为屋内之物是必然的事情,这一时代特征在珐华彩的造型演变中皆有所反映,从中也可看出珐华彩本身实用功能的变化。

2.2装饰语言

珐华彩的装饰纹样以泥浆立线而成,纹样成型后入窑烧成素胎,之后在素胎上施珐华釉,入窑二次烧制方可而成。从中可以看出,珐华彩将彩绘与雕塑技法相结合,其实际上是一个综合装饰,装饰技法较为复杂[2]。珐华彩在装饰方面,不论是立线还是设色上,大都遵循客观事物的真实性,珐华彩画面的装饰纹样多采用工笔写实绘画,其以线造型,线条工整、严谨且细腻,其题材多璎珞纹、动物纹、植物纹、山水人物纹、亭台楼阁纹等,到明中期后划刻纹、印纹开始出现,并且模制脱胎器开始使用,狮子、貔貅、香炉、人物等形象都有涉及。传统珐华彩釉面之间的色块有明显的分界,釉色主要有珐黄、珐蓝、珐紫,其色分深浅,更助于表现事物的立体性和客观性。珐华器中最突出的釉色当为葡萄紫和孔雀绿,釉色作为珐华彩的装饰语言,反映了其造物的思想文化观念,葡萄紫、孔雀绿等釉色突出的品种,多用于表现华丽、高贵、神秘等特征。珐华彩最初的产生是作为佛教用具,其釉色受佛教文化影响较大,黄色的华丽、紫色的神秘以及蓝色的神圣,也恰恰契合了佛教的教义。人类通过造物事件以及造物的实践活动,一个独属于人的物质化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的世界被创造出来,珐华彩作为人类的造物实践的成果,凝聚了当时人们造物的思想和文化,是古人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财富。

3现代珐华彩的艺术形式

现代珐华彩的发展深受现代陶瓷创作观的影响,注重引入现代的艺术观念和思想,注重以现代的手法和形式对珐华彩这一传统的艺术成果进行创作,其创作主体主要是陶瓷创作艺术世家、受过系统艺术教育的学院派老师以及在读或毕业的艺术专业的高校学生。在进行现代珐华彩的创作时,为了更好的表达自己内心的创作思想与情感,他们采用区别于传统珐华彩创作的艺术形式和语言,以夸张、变形的手法,点、线、面结合的现代设计观念,创作出各类具象、意象、抽象的作品,赋予珐华彩以新的艺术生命力。

3.1造型语言

首先,现代珐华彩创作继承了传统珐华彩以线造型的技法,采用立粉技术勾勒线条、塑造形象。只不过现代艺术家为了操作的简便性可易控性,对此种技法进行了改进,将珐华彩的传统与现代工艺进行结合,不仅使用特制的带状泥浆带做笔,堆出立体的纹饰轮廓,而且使用软笔蘸泥浆在素坯上立线造型,以软笔立线堆饰,便于拿捏下笔的轻、重、缓、急,使创作的形象更加生动。其次,现当代艺术家在进行珐华彩的创作时,为了更好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情感与思想观念,结合现代西方艺术手法,将夸张、变形、扭曲的创作手法应用与现代珐华彩的创作之中,使得作品在造型上脱离客观实体的真实性,拥有不同于传统珐华彩作品的抽象美与残缺美。再次,在画面构图上,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绘画观念中的计白当黑、虚实结合的观念,更结合西方几何透视、空气透视、光影透视等构图观,进行画面的构图与成像。现代许多珐华彩作品,在构图上就结合了空气透视法进行画面的构图,来表示空间的远近。空气透视法认为物象与物象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虚、实观念,受尘埃、水分和空气影响,物象的清晰度会随着距离的远近逐渐降低。近处的环境釉色成色清晰,远处的背景与近处的相比,色质有些乳浊,则多了几分朦胧美,使得画面更富有层次感,这种创作手法被更多的应用于现代珐华彩的创作中。

3.2装饰语言

首先,与传统珐华彩作品的创作相比,现代珐华彩在装饰题材的选择上有了很大的改变。在装饰题材上,现代珐华彩更倾向于选择与现当代的艺术社会现象联系密切的事物以及更易表达艺术家自身情感的题材。作品正中向人们呈现了一辆老式的民国老爷车,既有鲜明的工业特征又具有满满的复古气息,与当下正掀起的工业复古风热潮不谋而和,以现代的创作手法表现老式的工业风格,创作出的珐华彩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印记。在艺术作品中经常见到的题材“马”,表达了作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马是艺术家经常表现的艺术对象,其作为农耕时代的代步工具,在没有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农业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艺术家在将马作为艺术表现对象时都赞赏有加,表达了他们对自然、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其次,在作品的设色上,现代珐华彩在进行作品的设色时,不拘泥于传统珐华彩单色釉的形式,而是借鉴油画的创作,将不同的釉色进行调和与覆盖,使得作品的颜色更加的丰富。而且不同于传统的珐华彩釉色与釉色之间大都有明显的界限,现代珐华彩在进行设色时,借鉴了现代西方的艺术表现手法,色块之间并无明显的分界,任色釉自然流动,作品色与色之间的交融美、色釉自然的流动美,营造出了一个颇具意境的色彩世界,给人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从而使作品与观者心灵产生共鸣。再次,现代珐华彩在进行艺术创作时借鉴了西方油画光与色的表现语言,色彩是最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语言,其直接作用于观者的视觉结构,现代主义油画在设色上色彩绚丽,极副感染力与冲击力,色彩的形式美感被展现的淋漓尽致。现当代的陶瓷彩绘艺术在色彩上已经不再拘泥传统的表现形式与方法,其不断的借鉴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6],因此现代珐华彩的创作在设色上也是不断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语言,油画绚丽的色彩和层次分明的光影,对现代珐华彩的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油画的光、色因素,给珐华彩的创作提供了许多创作灵感,艺术家在设色上通过不同色彩之间的结合,不仅可以弥补其他装饰手法的不足,更可以通过色彩的明暗、浓淡更好的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4珐华彩的审美特征及发展趋向

通过对珐华彩的传统与现代形式语言的比较与总结,不仅可以掌握珐华彩的审美特性,更可以看出珐华彩在传统与现代的历史变迁中,形式语言的不断进化与发展以及今后的发展走向,找寻更好的途径不断发展与完善珐华彩的形式语言。

4.1审美特征

珐华彩作为中国优秀的艺术遗产,其最具代表性、最为突出的美感与特征,就是其在视觉上的华丽色彩以及堆线造型的艺术手法,二者的结合给人独特的视觉冲击与感染,更反映了中国艺术作为线的艺术的美感。首先,在色彩的华丽性方面,色彩作为最突出的艺术表现语言,具有极强的装饰美感,而且颜色釉晶莹光洁、色彩艳丽,质感丰富,带给人沉着舒适的美感[7],除此之外,由于珐华彩具有的立线装饰技法,其与颜色釉的结合产生了独特的美感,凹凸不平的立线伴随着颜色釉色彩的流动,二者交相辉映,大大提升了装饰的效果,丰富了珐华彩的美学价值。其次,关于珐华彩的线性审美方面,其主要在于珐华彩的立粉技法,独特的泥浆立粉造成了器物表面凹凸不平的质感,凸起的阳线附着于器物的表面,更加凸显了器物的线性审美特征。彭吉象在《艺术概论》一书中提到,中国传统艺术是线的艺术,尤以中国书法和中国绘画两门艺术门类最具代表性,具有化实为虚、虚实一体和化静为动、时空一体的特征[8]。珐华彩的艺术装饰作为中国传统的优秀技艺,以线造型,秉承了中国传统线性艺术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而且现代珐华彩在进行创作时,借鉴了西方点、线、面的设计语言,平面中的点、线、面在陶瓷彩绘构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珐华彩的装饰构成语言中,艺术家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有意识的以点成线、以线成面将艺术语言构成的基本要素进行组合,甚至将这些基本要素单独拿出来作为艺术装饰,将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丰富了珐华彩的装饰形式和艺术语言。

4.2发展趋向

结合珐华彩的自身的材料特性、装饰语言及审美特征,以及现代珐华彩创作的时代特点,珐华彩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丰富完善自身的发展。首先,色彩的丰富化。陶瓷是一项技艺与科技并存的综合产物,科学的烧制温度和严谨的釉料配方,对陶瓷烧制的成功与釉色的呈现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古代在进行颜色釉陶瓷的烧制时,在釉料的配方及料性的掌握上全凭借陶工积累的经验,而且由于釉料配方的私密性,许多釉色的配置方法都逐渐失传。珐华彩的釉料方法与比例,像珐蓝、珐翠、珐紫、珐黄、珐白等釉料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之中逐渐的失传[5]。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掌握了颜色釉在釉料的配成及烧制方面的特点,不仅丰富了颜色釉的品种,而且之前失传的釉色随着政府部门的支持以及科研人员和艺术创作者的努力,一些失传的釉色逐渐重新被烧制出来。随着政府对传统技艺的重视逐渐加深,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预见颜色釉的品种将会越来越丰富,珐华彩的色彩语言表达也会越来越丰富。其次,作品的情感化。中国古代的陶工,在陶瓷形式语言的表达上大都为他人立言,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古代社会工匠的社会地位及受教育程度十分低下,他们在进行陶瓷制作时只是遵照别人画好的纹样进行绘制,纹样设计的目的及内涵并不在他们制作陶瓷时所考虑的范围之内。而现代珐华彩创作的主体,许多是专门受过艺术教育的人,有着较高的艺术与文化素养,这些专职的艺术家,和那些聚焦于传统工艺美术的生产与传承的人员不同,他们具有现代艺术理念和追求,是现代教育培养出来的的美术工作者,强调艺术的语言和风格表现,工艺对他们来说只是工具和过程,注重设计的构思与别处心裁,强调作品的艺术性与设计性[1]。因此,珐华彩的创作在以后将会越来越成为艺术家表达创作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其作品的情感化特征也将越来越明显。再次,形式的多元化。传统的珐华彩绘画创作在形式上大都遵循中国工笔绘画的形式,与中国写意画相比,其用笔工整,注重事物的局部描绘,以细密的笔法描绘出具象的事物[3]。因此,传统珐华彩在用笔与设色上,大都遵循用笔工整的特点,设色均匀,遵循客观事物的真实性,而且由于对实用功能价值的遵循,因此传统珐华彩的造型和装饰语言在形式上比较单一。而现代珐华彩的创作,在装饰形式上,其不仅继承了传统的装饰形式,更结合了西方绘画的的装饰语言,将油画、水彩等绘画语言以及现代设计语言融合到珐华彩的创作之中,大大丰富了现代珐华彩的装饰语言;在造型上,现代珐华彩逐渐摒弃了传统以实用价值为基础的观念,为了更好的表达创作情感,将夸张、变形的现代手法应用到珐华彩的造型之上,使得现代珐华彩的形式语言更加的丰富与多元。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篇9

【关键词】武术;文化价值;传承

武术作为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于全面完整地继承保护这一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意义。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一个地区民众共同理想和追求,具有深厚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的代表性,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不可替代性。

一、武术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武术是中华民族漫长历史发展演变的文化结晶。武术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身体艺术的再现。武术是独具民族文化的技艺,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渗透了民族的风俗、习惯、心理、感情等因素。因而,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形成的内涵丰富、自成体系的运动项目。

武术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意识形态或文化体系,几乎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首先,武术的理论渊源来自于中国古典哲学,包括道家哲学的本体论以及五行学等。其次,儒家伦理道德奠定了习武者的行为规范。第三,我国东方古典美学浸润了中国武术的每一个元素。在古典美学范畴里,都能找到它的痕迹。第四,以传统的中医养生理论为基础。受中国古代哲学和东方保健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其阴阳平衡运动,形神统一理论,动静结合的锻炼方法以及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技击特征,对人类保健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第五,武术与军事结伴而行共同发展。

二、武术作为一种隐形手段,对社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武术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特的本质属性和价值功能。中华武术萌芽于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是人们同自然斗争中产生的。由于人民群众内受封建军阀统治,外受强敌侵扰,在阶级矛盾斗争中发展了武艺,开始出现了民间自愿结合的练武组织。“锦标社”、“英略社”、“角抵社”这些社因陋就简,使民间习武更加盛行。这也为武术进入近代以后作为保家卫国的一种重要手段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武术也由开始的防身、自卫等功能,逐渐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武术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注重人的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通过身体锻炼达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理想人格,在这方面西方体育文化是望尘莫及的。西方体育只追求竞争性的特征,注重个人的权力和自由。强调个人价值和竞争机制,但却缺乏对人的意识方面的锤练。中国武术具有独特的健身、养生和技击功效,表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和价值。

因此,中华武术是华夏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斗争中提炼凝结而成的一种身体艺术,在政治、经济与文化的长期侵润下,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性,应当很好的保护和传承。

三、武术能够进一步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武术的本质特征由资源及周围环境的限制所决定;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今天的武术由它冷兵器时代作为一种“活命术”的防身、自卫功能,发展为健身、防身、修性、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正是这些武术所具有的价值,是武术被现代社会人们所接纳的前提。寻求武术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融合与同步,保障武术在现在社会发挥新的作用。这些都有利于武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遗产,多元化的文化内涵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多元化功能包括: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特征。哲学性表现在:武术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武术核心是技击性,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种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武术的技击方法门类繁多,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注目。有效地促进武术的保护和发展;其健身性表现在:人们从事武术练习,大都是把健身,技击实用等作为主要目的。武术功法练习和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等基本理论为依据。强调“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经过通达内外的运动和修练,以取得健身养生的功效,而武术显著的健身养生的价值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认识。这种实用理论性的价值观为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其娱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们从习武中获得身心的愉快,并在社会大众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在观赏武术表演获得艺术的享受,武术与戏曲、舞蹈、杂技、文学、影视等文艺形式的结合表演,均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武术在现代文化发展竞争中处于弱势

20世纪体育文化的西学东渐,在为我们传统的民族体育的发展带来生命力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和破坏了我们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发展。西方体育思想在不断渗透着我们民族体育传统的思想,改变着它的传承方式、训练方式和方法,以及武术文化理念的转变。回眸一个世纪的武术发展,“现代武术、竞技武术”已经成为武术的标志,武术文化中的那些赖以生存的文化思想被逐渐的舍弃,带之而来的是功利欲望的明显强化;武术内容形式的多样性,正被西方体育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新武术所掩埋和替代。武术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精髓,是我们所要发扬的民族文化,但可惜的是流传到今天,它独具魅力的文化特征已经被人们渐渐忽略了。正是这些因素阻碍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域性产物,面对开放的世界,它将会逐渐失去产生与生存的土壤,相互交流是大势所趋,其结果是包含着大文化而又善于吸收其他门派优点的优秀拳种,将广泛普及和传播,而包含着小文化又不善于相互交流的地方性小拳种,就有可能被其他拳种兼并,甚至逐渐消亡。健身体育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所有的练习人群中,以传统武术作为健身锻炼内容的群体很少。为此,我们应当看到中国传统武术所面临的危机,如果不及时加以保护传统武术,它有可能逐渐失去广泛的群众基础,逐渐被西方一些简便易学、便于开展的新兴健身项目所取代。

五、结语

武术是所有民族传统体育中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肢体艺术,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价值是一般活动所不能比拟和替代的。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文化价值。在新时期,我们要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其价值,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和国家富强、增强各民族成员身心健康的重要活动。

参考文献:

[1]周之华,周绍军.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J].体育文史,2000(2).

[2]张水莲.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方向[J].体育科学研究,2001(4).

[3]刘锐.中国武术文化的哲学内涵[J].四川体育科学,2000(1).

[4]易剑东.要不要向外国人讲述中国武术的境界[J].搏击,2003(4).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篇10

[关键词]电影艺术;传统色彩;美学;审美;意境

电影是一门综合了文学、绘画、戏曲和音乐等艺术元素,并诉诸视听觉和感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随着电影技术的快速发展,观众品味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升华,人们对一部电影的欣赏不再仅限于单纯的故事情节,而是逐渐扩展到电影中的音乐、画面、色彩、造型与光影等艺术表现的细节层面上来。在国际上,不论是传统电影的拍摄还是高科技数字电影的制作,色彩元素在电影制作中始终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电影在色彩造型方面更是传承了传统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精粹,将民族传统色彩文化的魅力融入电影艺术中,赋予观众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更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一、传统色彩的文化意义

色彩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国家象征着不同的文化,对色彩的感知是一种文化现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中,色彩在中国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阴阳五行哲学思想追求的五色学说(青、赤、黄、白、黑)对现代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艺术追求的是一种体现物象生命本体的“意”的境界。“意象”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不仅为中国传统水墨画传达了虚实的意境,也为中国电影注入了传统民族特色。在色彩的表现上中国电影往往通过色彩在情与景的交融中,追求超越画面有限空间以延伸到画外无限空间的哲理意味,在以“象”写“意”,以“象”达“意”中,获得“意象合一”的艺术境界。色彩是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虽不能完全阐释美术在电影中的作用,但却直接影响了一部影视作品的美学表达与艺术内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在色彩的表现上不断地探索创新,尤其是在对传统色彩的关注与运用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且赋予其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陈凯歌是较早尝试对电影色彩语言表现的,影片《黄土地》(1984年)中,画面中贯穿整部电影的是黄色基调:黄河、黄土高坡和黄色面孔,画面简练凝重,影片以大面积的黄色块强烈地表现了黄土高原的拙朴浑厚、色觉强烈的画面效果、西北黄土地的民风民俗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性叙事,色彩在影片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象征,让中国电影开始呈现一番别具风格的新貌。

二、中国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意境

纵观百年中国电影,人们对于电影的接受,无论是其作者或作品,还是其内容或形式,中国电影主要还是以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蕴与风情神韵获得不同时期中国观众的认可,这也正是中国电影得以发展至今的原动力。

中国电影在美学追求方面,从纪实到影像都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并结合着种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创造意识,形成了影片不同的艺术魅力。在电影语言方面,从强调本体特质到展开多种叙事形式,渗入了民族传统美学的形神兼备、情理交融、虚实相生等特殊气质,形成了影片不同的艺术张力。在电影艺术拍摄过程中,艺术家们常常要根据剧情的需要,精心选择场景,布置色彩与光线,营造意境与氛围,拍摄出风格迥然不同的特色影片,使影片赏心悦目甚至回味无穷,而在电影中色彩的美学作用恰恰就在于此。华人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是一部具有传统东方色彩的古装武侠片,为了传达给观众一种具有中国水墨画般的优美意境,导演刻意营造出山水画般的灰白画面,画面呈现的“灰白”色光线基调象征了中国古代文人,表现出人文修身的精神净化。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中女主角张曼玉那复古怀旧的旗袍风格,苔藓、老墙、香烟,斑驳的夜光等,画面弥漫着怀旧与奢华,浪漫与现实,使整部电影呈现出风格化意识和唯美主义的东方传统古典色彩。由此可见,电影画面中呈现出的构图、造型和色彩等各种美术元素赋予观众的心理形态本身属于电影美学的一部分,它以动态画面的视觉形象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三、中国电影中传统色彩的审美意味

在电影艺术中,色彩作为电影艺术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也决定着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正是由于这种缘故,电影艺术家总是把色彩看作是深化影片思想的重要表现手段,感染观众情绪的造型因素。影视色彩语言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创造者在色彩审美上的艺术修养和品味,他们在影片里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对色彩、设计、形式,构成等美术元素的审美感受融入其中,使画面具有一种强烈的平面视觉效果,以表现自己在色彩审美上的一种唯美追求。

色彩可以产生象征和隐喻。它具有主客观的联想性,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联想,电影艺术家正是利用色彩的这种属性来表达象征和隐喻的意义,用色彩的象征意义叙述故事情节,表现具有民俗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特色。在张艺谋电影创作中,“象征主义因素充斥全片,这在题材、人物、画面、色彩等各方面有充分的展现,而正是这些象征主义因素的存在,造就了张艺谋影片独特的艺术风格。”①中国人善于利用色彩是有目共睹的,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对浓酽到能滴出油来的红色怀有如此刻骨铭心的感情。而在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中,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引起心灵震撼的,当属那一抹具有生命张力的“中国红”。对“红”的情有独钟也反映了张艺谋特有的传统色彩情结,张艺谋的高明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大胆地运用了特殊的色彩审美价值,为观众创造了一个红色的世界。他的早期作品《红高粱》的成功,首当其冲的当属他在造型、摄影和色彩方面的大胆运用。在艺术上,整部电影完全被辉煌灿烂的红色调所浸透:红太阳、红高粱、红轿子、红盖头、红灯笼、红染坊、红棉袄、红辣椒、红肚兜、红衣女、红色鲜血……红色象征了个人情爱仇恨和民族血性,也反映了红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自然的图腾崇拜色彩,具有浓重的陕北地域风情;《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灯笼、红嫁衣等,红色被解构为愿望、权势、性和野蛮等不同含义;《我的父亲母亲》中“我的母亲”穿着“父亲”最喜欢的大红棉袄、围着红围巾、戴着红发卡,表达了对父亲执著和忠诚的爱;《英雄》中残剑、飞雪、如月和无名等人穿的红衣、红头盔、红枫林和红字,红色代表了爱和背叛、王权和杀戮、野蛮和血腥、死亡和绝望等;在他的新作《山楂树之恋》中开红花的山楂树、老三送给静秋的红衣服、红脸盆和红色日记本等,都具有含蓄的隐喻并为剧情的需要埋下伏笔。解读张艺谋的电影艺术,他大多以塑造女性形象为主,以红色构筑野性,柔中蓄刚和意象合一的美感。“尤其是用红色赞美女性,用红色讴歌生命,用红色表现人性。一句话,用红色构筑电影。”②张艺谋用独特的华丽色彩讴歌生命、表现人性,红色与人物命运、人性善恶紧紧相扣,共同参与情节,构成了作者银幕视听艺术的整体逻辑结构。

色彩可以深化主题,确定影片风格。色彩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往往影响着人的情绪,在电影艺术中色彩可以用来确定影片整体情绪和主题基调,展现影片的风格特色。影片《英雄》开篇以黑色的秦宫拉开帷幕,黑色是秦国崇尚的国色,影片在色彩处理上遵循了客观历史事实,以黑色为主调,不同的场景空间分别搭配红、黑、黄、绿、白五大色调。这种色彩结构在本源上是属于东方主义的色彩观念。但张艺谋的用色匠心并非仅此而已,黑色不仅具有神秘和悲哀、庄严和肃穆的特征,而且也暗示了秦王一统天下的决心和秦国强大的势力,同时也象征影片人物的悲剧性命运。因而《英雄》在色彩处理手段上被后来很多影片汲取延续。《满城尽带黄金甲》继承了《英雄》的用色观念。回忆起这部影片,脑海里第一时间闪现的是满眼的金碧辉煌,在影片的美术制作上张艺谋可以说是“处心积虑”,他在色彩基调上别有用心地选择黄色,画面的黄色基调也正切合了“黄金甲”的“黄”字,黄色是传统阴阳五色学系中最为尊贵的色彩,自阶级社会运用彩色装饰以来,黄色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唐规定除皇帝可以穿黄色衣服外,“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在《黄金甲》影片中真正的主角应是张艺谋使用的金黄色,一向擅长色彩的张艺谋将皇室内钩心斗角的权欲和肉欲在金黄色调上取得了高度的一致;金黄中屡屡渗出的猩红似乎在暗示奢华背后的肮脏,和平背后的血腥,光彩背后的黑暗。它生动地展示了权力对于人性和家庭的腐蚀作用。此后的影片《十面埋伏》《夜宴》和《无极》等在色彩运用上虽各具千秋,但用色观念却是一致。

此外,陆川的《南京!南京!》在表现上一改往日影片的奢华色彩,故事的讲述采用无彩色画面,使观者有触目惊心的视觉震撼。根据剧情主题的需要他特意借助黑白影像来对历史的真相进行挖掘和复原,重现那场罪恶的大杀戮。这种借助黑白无色强烈对比的表现手法具有独特表现力、感染力与穿透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悲怆的寓意象征,整部影片的视觉效果升华到一定深度的文化层面,使东方主义色彩与现代电影主观色彩达到完美契合。色彩也从附属的影片角色逐步转变为具有独立性的艺术品格,从而我们可以读懂创作者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赋予电影色彩深刻的美学意义,

通过对以上电影作品色彩运用的分析,“可以看到电影创作的审美取向和创作理念已从单一的客观色彩运用向多元化的主观色彩运用转变,创作者赋予电影色彩深刻的美学意义,给观众留下深沉的文化思考,从而使作品向着更高层次的文化意蕴掘进”。影视作品中的色彩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细节的刻画和情绪气氛的渲染来象征与隐喻内容、深化主题思想、确定影片风格的重要手段。而绝非是为了影片中某一个画面与镜头是否好看,它主要目的还是融入影片内部结构体现出其存在的文化意义。

四、结语

由此可见,色彩造型在整个电影艺术创作中拥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和艺术魅力,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部好的电影能够使观众感受到某种超出故事情节之外的内容,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合理地运用色彩元素来表现影片的内容,不但使影片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形成独特的风格,更能够增强电影艺术浑厚的文化内涵,使观众得到强烈的审美洗礼。在中国电影艺术中,色彩造型在表现形式、创作手法、制作手段以及欣赏方式上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虽然相对于一些欧美电影我们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中国电影艺术中色彩隐藏的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寓意表现,却是西方电影所不具备的。

注释:

①田一然:《浅谈张艺谋影片中的象征主义因素运用与生命意义》,《戏剧文学》,2010年第5期。

②田杰:《张艺谋电影中的“中国红”元素》,《新闻界》,2010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崔茵.论张艺谋电影的画面色彩与内涵[J].剧作家,2008(02).

[2][匈]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