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十篇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十篇

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6:38

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篇1

关键词:企业破产;破产清算;财务问题;资源配置

一、引言

企业是经济社会中的一部分,由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难以继续经营,从而面对破产危险,而破产将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实际问题,如果缺乏相关经验,无法对破产问题进行有效处理,那么将会导致很多不必要和不公平的现象发生,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和流失。所以,当企业破产后如何进行财产清算与分配变得尤为重要,解决财产清算与分配过程的财务难题,使破产清算能最终顺利进行。

二、企业破产及破产清算的概述

(一)企业破产的概念

企业破产是指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企业资金周转困难,负债总体达到或已超过其所有资产的总额,已无法清偿债务,资不抵债的行为。

1.企业破产的界定

破产界限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实质界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无法继续生存。具体判断标准为无法清偿债务,债务超过资产,无法支付任何债务或其他费用,资不抵债。

2.企业破产的意义

企业破产并不是一个完全消极的现象,实际上,它有着自身实际的意义所在,企业破产从整个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看,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它可以作为企业创立的树立面,具有永恒的价值。他认为,企业破产可帮助社会经济整体的进步与飞跃;企业破产有利于建立健康的社会经济系统;企业破产有助于化解企业与外界的特殊矛盾;企业破产是落后企业的终极,是提高社会资源的有限配置的手段;破产机制有利于消除社会经济和社会稳定等等。

(二)破产清算的基本概述

1.破产清算的概念

破产清算是指企业破产后,破产企业聘请社会专业清算机构,由专业的清算小组人员来对公司破产财产进行清算、评估和处理、分配,帮助企业能够顺利退出市场的行为。

2.破产清算的会计核算

破产企业宣告破产后,首先会计核算体系会发生改变,比如,有原来的持续经营状态要改变为破产清算状态,财务人员要结合实际清算内容,对清算工作负责,对破产财产进行核算;第二,财务核算人员发生改变,财务工作人员不再是内部人员,而是外界专门的清算小组;第三,会计账户发生改变,除原有的会计科目外,还应该相对性的增设一些特殊的会计科目,比如,破产财产,担保财产,以及受托财产等等;第四,会计对象发生改变,有原来的企业日常经济活动改变为对破产财产依法进行估算和处理;第五,会计目标发生改变,传统财务会计目标是向企业外部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等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会计信息,而破产清算工作除了向原有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外,还要向管理破产案件的法院提供信息。所以,破产清算工作的目标主要是提供企业偿还债务和财产处理的会计信息。

3.破产清算的意义

社会的不断发展带来竞争的加大,企业生存也变得更加具有挑战性,实施破产的企业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变得越来越多。落后企业实施破产对社会来说是有利的,其存在有其价值性。破产企业退出市场机制,那么对破产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是一项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工作。第一,破产清算保证了破产企业可以顺利的退出市场,可帮助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第二,实施破产清算制度是对债权人的权利进行保护的有效措施,有效的防止债务人的逃债行为;第三,破产清算制度可化解企业与其他企业的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等等。

三、企业破产的所涉及的主要财务问题

(一)破产财产的界定

破产财产是企业破产后,由破产企业享有经营管理权的财产,可被破产管理人管理支配,用于清偿分配的财产。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破产财产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破产财产的范围包括破产宣告时破产企业享有所有权以及国有企业被授予经营管理权的财产,破产后至破产程序终结前所取得的财产,及其他财产。大体包括:(1)有形财产;(2)无形财产;(3)货币和有价证券;(4)投资权益;(5)其他。

(二)破产财产的估价变卖

破产企业实施破产程序的最终目的是让破产财产能够得到最优分配,对于破产财产的分配方式,第一,合理作价分配,我国法律有明确规定,清算组可将实物合理作价给债权人;二,变卖出售分配,可将破产财产进行变卖出售偿还债权人债务。但是无论哪种方式,都涉及对破产财产的估价,破产财产会以不同形式存在,比如固定资产形式,无形资产形式,股权或产权形式,这就需要清算组必须要持公平、公正、以专业的态度对破产财产进行估算,计算,清算组再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解决破产财产的最优方案,请债权人会议讨论批准破产财产的变卖或处置。

(三)债权债务问题

破产债权是破产企业在宣告破产前所对债权人应承担的无财产担保的债务。破产债权主要包括:破产宣告前成立的无财产担保的债权;放弃优先受偿权的有财产担保的债权;破产宣告时尚未到期的债权;因破产宣告而解除经济合同造成对方当事人经济上损害的部分;虽有财产担保但其债权数额超过担保物价款且未清偿部分;票据发票人或背书人被宣告破产而承兑人已付款或承兑的;被保证人被宣告破产前,保证人代替被保证人清偿债务的部分都列作破产债权。

(四)破产清算的费用管理

清算工作是一项项目类的工作,在清算过程中会产生各项费用,清算费用具体包括:聘请专业清算人员或律师,会计师等费用;对破产财产的估价、变卖、管理、分配产生的费用;公告,诉讼,仲裁费;以及其他费用;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破产财产的分配前,应首先支付有关清算费用。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对有关清算费用进行明文规定应占破产财产多少比例,因此,清算费用的使用和管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要规范化的解决清算费用管理问题,就要求清算组对费用进行合理的预估,交由债权人审查,直到清算工作结束后,将费用的开支情况交由审计部门审查。

(五)破产财产的分配

清算组做出的破产财产的分配方案,提请债权人会议审查通过,交由法院裁定执行。破产财产在支付完清算费用后,剩余财产以现金优先支付为原则,再以实物抵押偿还债务。清偿顺序如下:员工工资以及劳动保险;破产企业拖欠税款;破产债权。

四、企业破产清算所涉及的主要财务问题

(一)清算人员不够专业

破产清算涉及问题复杂,工作程序繁杂,对清算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清算人员除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素养是不够的,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法律知识是非常必要的。甚至在国外,清算组人员和律师以及会计师的任职资格也是需要有严格的考核,而在我国,企业清算人员的组成和管理相对混乱,没有形成一定的规章秩序来规范和约束清算人员的工作,其专业程度有待提高。因此,为保证我国破产企业的清算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政府有义务来帮助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清算人员,它将推动社会的发展。

(二)清算工作效率不高,受阻大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是由政府部门派出的相关人员组成的清算组,清算组很不专业,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的职业素养,导致在开展清算工作时表现为能力不足,效率低下,在很多方面造成没必要的浪费,比如,时间和金钱上,没有合理的规划和分配,造成没必要的成本的浪费。再者,由于没有充分赋予清算人员具体的权利,导致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很多需要经上级部门的审批和指示才能加以实施方案,阻力大,且效率低。

(三)清算费用不合理

目前,清算费用占破产财产的比例问题在现行的我国法律法规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有许多问题存在于清算组在清算费用的使用和管理的相关工作中。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很好的对清算工作展开相应的监督,一些清算小组产生了一些乱花钱,乱收费的现象,有的甚至严重到消耗企业仅有的剩余破产财产,背离了清算目标。产生问题的原因很大部分就在于缺乏对清算费用的管理。

(四)清算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

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破产清算的机构,但目前国家对于破产清算事务所的设立还没有相应的法律和法规。也就是说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家政府设立的权威的清算机构来对清算工作进行监督和调查。那么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很多可以钻空子的问题,首先,对于破产企业,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在破产之际选择采取转移隐匿财产等各种方法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造成在宣告破产后,根本无产可破,更无所谓破产清算了。其次,对于清算组,其不权威性使得其对破产财产的评估对大众来说缺乏认可度和公正性。破产清算人员提供的清算小组,缺乏一定的可信度。所以,一定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督机构来保证清算工作的顺利和清算结果的可信度。

五、关于完善企业破产清算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培养专门性的清算小组,加强教育管理

清算工作本身的专业性,职业属性相当强,所以组建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清算队伍是非常必要的。可通过加强财务人员的教育,包括做定期培训,提高思想和行为两方面的意识和素养,思想上一旦形成了深刻的认识,才可以保证工作上的严谨和警惕。另外,清算人员具备专业的会计和法律知识还远远不够,掌握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也是不可或缺的要求,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对清算人员的任职条件有严格的考核制,需要获得相关证书才可以上岗就业,对清算工作带来更大的效益和收益。

(二)完善相关评估和审计制度

因为我国的破产清算机构都是社会上的组织机构,所以破产审计的结果对于社会公众来说,缺乏一定的公正性、权威性,为避免这种情况,提高可信度,相关方面的评估和审计制度是需要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的。一是对破产清算组的审核,如果破产企业的资产评估会计师事务所是由破产资产小组聘请,而双方在事先有利益结合,则会大大降低资产评估的评估值,影响结果的公正性。二是对破产财产报告的审核,报告出来后,必须交给主要债权人会议审核,征得半数同意后才可生效,以确保破产评估结果客观真实。

(三)加强对清算费用的预算控制

有关部门在对破产企业进行财产清算时缺少相应的规章制度加以规范约束,使得破产企业在对留守期间所进行的财务收支管理情况、支出口径以及标准进行分析时无从下手,对于所采用的方式是否正确和是否符合规范也十分茫然。其次在对破产进行裁定和终结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管理制度的监管,使得对于政府以及垫资人所持有的各项财产处理的程序上缺乏规范,并且很容易导致分歧的产生。而对于部分清算留守财产的机构其进行的一系列财务方面的开支并没有硬性的要求和规范标准,导致会计机构内部的控制制度不完善,对于部分财务的收支行为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所以在清算破产企业的过程中,管理和核算破产资金是相当必要的,清算组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严格的支付破产费用,不能支付任何无关的其他费用,清算组必须以坚持节约为原则开展工作,尽量减少开支。同时加强对清算费用的事先预算,过程监控。

(四)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社会监督

对破产企业涉及的相关的破产法,要进行完善,加大法律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法律执行。对于破产所涉及的活动要做到公开透明。社会公众在社会监督上,要做到加强有效的监督破产企业的资产清算的力度和广度,提高相关工作的质量,有法律和公众的共同监督可以更加促进破产企业资产清算工作的合理性与公平性。

参考文献:

[1]韦永福.企业破产清算的若干财务问题[J].时代金融,2011(36).

[2]]李艳玲.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J].经济论丛,2001(03).

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篇2

审计报告是由会计师事务所作出的,应该是法院审查一个企业是否具备破产条件最可靠的证据材料。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规定,债务人申请破产时,应当提交审计报告。但是,对于审计报告应该完成的审计项目却没有作出规定。实践中,个别地方只满足于有审计报告,而忽视了审计所依据的材料是否客观真实,以及审计项目和结论能否满足破产立案的要求等。比如有的破产立案时提供的竟是企业上年度的审计报告;有的审计报告中所依据的会计账目不具有客观真实性等等。

因此,建议在新的破产立法当中,对审计报告应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要求:(1)审计报告应当建立在真实客观的会计材料基础上,不真实可靠的会计材料不能作为破产立案审计的依据。(2)应当依据审计报告审查申请破产企业的注册资金到位情况。对于已经达到公司法规定的成立该类型企业法人的最低资金数额,而没有达到注册资金数额的,可以按照最高人民法院《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十六条的要求,将不足的部分追缴,列入破产财产;对于没有达到公司法第二十三条所规定最低限额的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不能进入破产程序。(3)审查申请破产企业是否存在抽逃资金问题。对于不能按要求补足所抽逃资金的,可以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角度考虑,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以后,对抽逃的部分资金予以追回。(4)审查申请破产的企业是否存在转移资产、逃废债务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审理企业破产和改制案件中切实防止债务人逃废债务的紧急通知》的规定,对发现债务人有巨额财产下落不明且债务人不能合理解释财产去向的,或者先行剥离企业有效资产另组企业,而后申请破产的,应当裁定驳回破产申请。(5)审查申请破产企业是否“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是企业能否进入破产程序的重要条件。

关于清算人员的任职条件

虽然法律规定清算组人员由人民法院任命,但是由于目前法院审理的破产企业多数都是国有和集体企业,因此政府部门在企业申请破产的过程中,一直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清算组的主要成员大多数也都是由政府部门决定的,这些人员主要是原国有或集体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派出的,法院任命清算组人员的裁定只不过是为了完善法律手续而已。因此,清算组人员任命的随意性问题比较突出。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例如美国,破产清算工作都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并且设立了破产管理人制度,破产管理人必须通过国家的资格认证,然后经过申请、任命等程序才能进入到破产案件当中,专门从事破产事务工作,并对破产财产进行管理。在新的破产立法中,应当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破产法律制度,结合我国的社会实际,使破产清算组人员走上专业化的道路,为全面规范破产工作奠定基础。

关于破产财产的管理

根据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律规定,清算组负责“管理、处分破产财产”,但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着破产财产的安全:一是清算组的工作具有临时性。二是破产财产一旦受到侵犯,没有有效的救济办法。在审理破产案件中,破产财产动辄几百万、几千万,如何保障破产财产的安全,应该是破产法律制度不容忽视的问题。但试行的破产法中对破产财产则缺乏严格有效的制度保护。因此,在新的破产立法中,应该针对破产财产管理问题,制定相应的处罚规定,使侵害破产财产行为受到相应的处罚,这样,才能更有力的保障破产财产的安全。同时,破产清算人员应当要求专业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清算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也有利于建立相应的破产财产管理制度,保障破产财产的资金安全。

关于破产主体资格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申请(被申请)破产的债务人应当具备法人资格,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合伙组织、农村承包经营户不具备破产主体资格。”而目前,很多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以后,原有的企业被主管部门申请注销,或者不按照规定进行年审而被工商部门注销的情况很多,并且,有限责任公司因脱审而被吊销登记的情况也十分普遍。对于这种申请注销或者吊销登记的企业是否具有破产主体资格,试行的破产法中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不利于审判实践。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企业法人被吊销营业执照后法人资格问题的答复》规定,企业被注销或吊销执照以后,“法人资格随之消亡”。从形式上判断,这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的规定,不再具备破产的主体资格,但是该《答复》同时又规定了“申请注销登记的,应在办理注销登记前进行清算;因违反规定被吊销营业执照的,有关主管部门或投资人负有清算责任,应依法组织清算”。清算分为公司自主清算和破产清算,在公司资产大于负债的情况下,进行自主清算;在企业负债大于资产的情况下,必须申请人民法院进行破产清算。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在自主清算过程中发现资不抵债时,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进行破产清算。该《答复》要求被吊销营业执照的企业进行清算,应当包含了在必要时进行破产清算。

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篇3

关键词:破产清算;清算会计;非持续经营

一、引言

与正常企业会计的持续经营前提不同,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后,持续经营的基本前提不再成立,不适合正常企业的会计规范,会计要素也因清算期间特有的业务而有所变化,会计目标、会计报告也因此呈现出明显的特殊性,制定破产清算会计规范以有效指导破产清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016年12月20日我国财政部了《企业破产清算有关会计处理规定》(以下称《会计处理规定》),2013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了2013-07号会计准则更新(以下称《07号会计准则》),这是中美两国目前企业破产清算会计工作的基本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要素、会计报告是会计理论体系中较为重要的四个方面,且在《会计处理规定》和《07号会计准则》中均有所体现,因此本文依据《会计处理规定》和《07号会计准则》,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对中美两国的破产清算会计规范进行比较,以期了解国内外破产清算会计规则的差异,深化破产清算会计研究,促进我国破产清算会计理论、制度及实务的发展。

二、会计目标的比较

二者在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清算相关信息这方面是一致的,但在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规定上存在差异,中国的使用者只规定了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美国只规定了投资者。然而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债权人、法院和投资者都对破产企业会计信息有需求这是毋庸置疑的,并且企业职工、政府部门也对此有需求,因此中美两国在破产清算会计财务报表使用者上的规定都是不够全面的。

三、会计基本假设比较

(1)关于会计主体,排除中美两国适用法律不同的影响,中美两国都认为破产清算会计主体是单一的破产清算企业。(2)关于非持续经营与会计清算基础,二者分别是中美两国破产清算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虽然表述不同,但是实质是一致的。(3)关于会计分期,中美两国都认同会计分期,但我国可按法院或债权人会议的需求,在若干个时点进行清算财务报表的编制,可分为若干个会计期间,而美国对如何分期没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中美两国都认同的清算会计的会计分期假设是合理的,符合实际需要,并且我国按使用者需求进行分期的做法更为先进,因为从实际来看,破产程序较复杂且清算周期长,如只在清算结束时编制一次财务报表,那么一些对使用者重要的信息便无法及时披露,从而违反会计信息质量中的及时性原则。(4)关于货币计量,中美无差异,都采用货币计量。

四、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的比较

美国的资产、负债、处置成本、预期收益、预期费用、清算净资产这六个要素都是反映企业破产清算期间财务状况的要素,而我国除了拥有资产、负债、清算净值三个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还有清算收益、清算损失、清算费用这三个反映清算结果的会计要素。关于资产,我国采用破产资产清算净值计量,美国采用预期现金收益计量,二者的含义有相似之处,都是未来处置后能取得的金额,但我国还规定了破产资产清算净值在通常的情况下和特殊情况下其金额如何计量,而美国对如何计量预计收到的金额没有规定,估计清算期间预计收取的金额需要判断。还有一处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清算会计中的预期收益,虽然在规定中不属于资产,但从含义上看实际上类似于我国资产项目中的应收项目。关于负债,我国按破产债务清偿价值计量,在后续计量时是需要调整的,而美国仍按美国公认会计准则的要求确认,并且金额与破产清算之前一致。并且,我国将破产清算期间发生的应付破产法规定的破产费用在“应付破产费用”科目核算,这与美国的处置成本和预期费用的含义相似。但在美国清算会计中,处置成本和预期费用是有别于负债的,处置成本和预期费用的计量与负债不同,并且美国对如何计量预计支出的金额没有规定,需要判断。关于我国的清算净值与美国的清算净资产,从他们与资产和负债的相互关系分析,二者也是一对相似的会计要素。

五、会计报告的比较

我国要求的清算财务报表包括清算资产负债表、清算损益表、清算现金流量表、债务清偿表及相关附注,而美国仅要求清算企业至少编制清算净资产表、清算净资产变动及相关披露。在中美的这些财务报表中,只有清算资产负债表和清算净资产表是两国分别用来反映破产企业财务状况的报表,二者的内容及报表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都是相似的。而其余报表所反映的内容则完全不同。除此之外,我国还对何时编制何种报表做出了说明,而美国没有,从上文对会计分期的比较可以得出,这是由于我国对会计分期做出了要求,而美国对如何分期没有明确规定。关于披露,中美都要求披露报表项目的明细信息,除此之外,美国还要求披露其他美国公认会计准则要求的事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主体清算计划的描述等,而我国无此要求。

六、完善我国《会计处理规定》的建议

通过对中美破产清算会计制度的比较可知中美两国在破产清算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会计报告四方面都存在差异,差异的存在也暴露了我国目前破产清算会计制度中的不足之处以及美国破产清算会计制度中值得我国学习借鉴之处。因此为完善我国破产清算会计制度,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扩充财务报表使用者通过前文对中美破产清算会计目标的比较可知我国《会计处理规定》在财务报表使用者上的规定是不够全面的。除了已规定的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投资者、企业职工、政府部门等也需要对破产企业的清算情况有所了解,投资者需要确定投资损失,企业职工需要了解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政府部门例如税务机关需要向破产企业征收税款。因此建议将投资者、企业职工、政府部门等也纳入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范围。(二)取消负债后续计量通过前文对中美破产清算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的比较可知我国在每个破产报表日都要按照破产债务清偿价值重新计量负债,而美国的负债金额不会重新计量,仅记录其他估计数的变化(例如付款时间)。美国的做法表明破产企业必须以合法方式释放自己的义务,法律不给其在法律上可免于作为债务人的期待。由此得到启示,在破产清算期间我国破产企业经法院确认债务的金额一经确认如果不偿付就不会改变,债务人不应期待也无法期待自己的债务会从法律上被免除,那么就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在《会计处理规定》中取消对负债的后续计量规定,在每个报表日无需对负债重新计量,从而简化会计处理。(三)增设财产变现表美国《07号会计准则》规定破产企业需披露主体的清算计划,包括对资产处置和负债清偿的说明,我国也有对此的相关规定,破产企业需编制债务清偿表反映债务的清偿情况,清算损益表的附注中需披露资产处置损益的明细信息。但是清算损益表仅在破产终结申请日或在法院或债权人会议有要求的情况下编制,如无要求,整个破产清算期间使用者便无法了解资产处置的信息。由此得到启发,我国《会计处理规定》可增设对编制财产变现表的规定,要求在各个破产报告日或法院及债权人会议要求的情况下编制财产变现表,报表可列示各项资产的上期期末账面金额、期初可变现净值、本期变现金额、累计变现金额、尚未变现金额,以便使用者直观地了解破产财产的变现情况,也便于管理人对破产财产变现进度的把握。(四)增加对披露的要求从前文对披露的比较可知我国对披露的要求不够全面。美国《07号会计准则》要求破产企业应做出与理解清算净资产表和清算净资产变动表相关的其他美国公认会计准则要求的所有披露,这是我国可借鉴之处。受此启发,我国《会计处理规定》可增加对披露的规定,规定破产企业做出与理解清算财务报表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的披露。从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等需要披露的重要信息便无需另外规定也需要披露。

参考文献:

[1]栾甫贵:《论破产会计的理论结构》,《会计研究》1996年第4期。

[2]栾甫贵:《我国破产会计研究的回顾与评价》,《会计研究》2011年第4期。

[3]范晶晶:《破产清算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优化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

[4]王媚:《我国清算会计准则构建研究》,长安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

[5]申雄杰:《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年第5期。

[6]栾甫贵:《破产清算会计核算的完善》,《财会学习》2012年第3期。

[7]贺永生:《关于清算会计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8]李祥义:《破产会计处理若干特点的研究》,《会计研究》1998年第3期。

[9]孙振华:《企业破产清算中财务问题及解决对策———以a商业投资有限公司为例》,《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1期。

[10]赵姗、应文杰:《企业破产清算的会计核算问题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第19期。

[11]杨博:《企业破产清算会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商场现代化》2016年第4期。

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篇4

一、引言

我国要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所应建立的制度之一就是要有一部科学的、公平、公正的,便于人民法院操作的破产制度。建国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国家实行的高度集中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国营企业没有经营自立权,财产上统收统支,流通上统购包销。所以,多年来我国搞的上是苏联模式的产品经济。①1984年5月,在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有的人大代表就提出应当制定企业破产法的建议。1986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决定自全国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实施满三个月之日起试行。1988年8月1日起实施企业法,从11月1日起,破产法开始试行。该法的试行为国有企业破产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但该法仅适用全国所有制企业,1991年4月9日,国家又公布了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在民事诉讼法的第二编第十九章专门规定了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该程序适用除国有企业以外的所有企业法人。这两个破产法律规范构成了一个整体,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法律机制。这些破产法律规范虽然对建立优胜劣

 

①马原著《企业破产法讲座》,人民法院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牌,第69-70页。

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和促进我国经济改革发挥巨大推动作用,但是在制定破产法时,我国仍处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代”,对破产法原理的认识过于简单、直观,相关规定也过于原则和粗糙,许多条文没有具体化,存在很多立法缺陷,在执行过程中正如有些学者所说,破产法在破产中破产。随后,最高人民法院于1991年11月7日《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1992年7月14日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认>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些规范性文件出台后,由于对企业破产的条件规定不尽相同,可操作性差,现行合同制下涉及破产中的诸多具体问题不能得到解决,随着时间的后移,其局限性日益暴露出来,为此,笔者将现行破产法律规范中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完善我国破产法律制度进行探讨。

二、现行法律规范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破产案件的地域管辖

《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五条规定:“破产案件由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度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解释债务人所在地是指企业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条规定:“公司以其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但何为债务人的所在地,该营业地不依章程所规定为限,是指与法人经营活动地应指债务人的营业地,该营业地不依章程所规定为限,是指法人经营活动有实际密切联系的主营地。其理由是债务人的债权的发生地多为其主营业地,其账册文件、财产等多在其主营业地,另外,债务人的主营业地是债务人从事各种民事活动的中心。因而,由主营业地人民法院管辖,便于查清债权债务,清理债务人的财产及便于清算组依法进行必要的民事活动。②这种观点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法人的主营业所在地可分为事实上的主要营业所所在地与章程规定的主营业所所在地,二者在实践不一致的情况较多,事实上的主营业所所在地可能会同时存在数个,且处在经常变更之中,故仅以主营业所所在地难以确定法人住所。故有学者指出,债务人所在地是法人章程所规定的主要营业地。故章程所规

 

②柯善芳、潘志恒:《破产法概论》,广东高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81-82页。

定的主要营业所所在地的民法院有管辖权。③还有学者依我国《民法通则》第三十九条及公司法第十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一项的规定,即债务人所在地为企业法人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法人在登记时,其主要办事机构在何地,便在何地登记,而这一标准是明确的,唯一的。因而,登记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④笔者认为,破产法的地域管辖应与《民法通则》及《公司法》保持一致,即破产案件由债务人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债务人的住所地是指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这样规定,便使确定债务人住所地的依据变得客观与明确。

(二)关于破产法中规定的级别管辖

我国1986年的破产法只规定了地域管辖,而未规定级别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项专门规定了级别管辖。它是以企业法人进行工商登记的工商行政机关的级别为依据划分的。即基层人民法院一般管辖同县、县级市或区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业破产案件中级人民法院一般管辖由地区、地级市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业破产案件。个别案件的级别管辖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办理,即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案件,也可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破产案件交给下级人民法院审理,下级人民法院对它所管辖的第一审破产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审理。这种划分方式显然是权宜之计,从法律管辖的角度看,是不科学的,故不可取。

如何划分级别管辖,在破产法实施后运作过程中,各地法院及学者争议较大,破产案件的审理涉及破产企业职工的人数,也涉及企业资产额,现在由于市辖区的行政建制,有些市辖区有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些规则没有设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

 

③谢邦宇主编《破产法通论》,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页。

④邹海林著《破产程序和破产实休实体制度比究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见》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区属企业的破产案件均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这种行政建制加大了上级法院的工作量,而基层法院无破产案件可言,不利于基层法院对破产案件审判工作的调研,且易造成法院之间对案件管辖的互相推诿等。有人主张按企业财产数额多少确定级别管辖,也有人主张应用弹性条款规定,因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规定统一的数额到实行。笔者主张应规定具体的确定级别管辖的标准,以免造成相互推诿或争抢管辖的状况。

(三)对破产申人的规定不统一

破产申请人指有资格提出破产申请的人。依照我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该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债务人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申请宣告破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企业法人因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还债,债务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还债。”我国《公司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规定:“因公司解散而清算,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当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1993年11月10日,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深圳特区破产案例》第十条规定:“在非破产清算中,清算组发现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债务的,应向人民法院申请公司破产。”该条例第九条第二款同时规定“国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和债务人均不提出破产申请的,国有企业产权主管部门可对其提出破产申。”依照以上法律条件规定,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目前,在我国有权利提出破产申人的有四种:一是侵权人;二是债务人;三是非破产清算的清算组;四是国有企业的主级主管部门。同时,《深圳特区企业破产条例》突破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该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在民事诉讼或民事执行程序中,人民法院查明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不具备和解条件的,可依职权宣布债务人破产。”该规定突破了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即国家可以以职权宣告企业破产。笔者认为:同时申请债务人破产其不同申请人的资格规定在不同的法律规范中,这样的规定造成立法上的支离破碎和不统一,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适用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破产法。

(四)破产条件规定的不平等

我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三条规定的企业破产的条件是“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民事诉讼法》第十九章中对破产条件的规定则是:“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二部法律对破产条件的规定都是十分明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对破产的条件却不易把握。性质不同的企业在破产条件的规定不同。《企业破产法(试行)》适用于我国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所有制企业。而《民事诉讼法》第十九章中的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则适用于具有法人资格的集体企业、联营企业、私人企业以及设在中国领域内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从两部法律的规定看,“严重亏损不能(无力)清偿到期债务”是共同的规定。但《企业破产法(试行)》对全国所有制企业(国有企业)规定的破产条件中,对企业严重亏损的原因明确界定为“经营管理不善”,从这方面理解,各种计划性亏损、政策性亏损、国家调整经济的政策变动和国家宏观政策失误造成企业亏损所导致的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就不能作为企业的破产原因。《破产法》的这种规定,是在计划经济现代的产物,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采取的是商人破产主义,国有企业也是商人,既是商人,其破产原因也应是相同的。

(五)破产财产分配的规定不平等

《企业破产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破产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1)破产企业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2)破产企业所欠税款;(3)破产债权。《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也规定清偿顺序为:(1)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2)破产企业所欠税款;(3)破产债权。国发(1994)59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涉及破产财产的分配,主要体现在职工安置问题上,一是符合国发(1994)59号、(1997)10号文件适用范围的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优先从企业财产中拨付,即首先要妥善安置破产企业职工;二是这些企业破产时,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首先用于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有剩余的,剩余部分统一列入破产财产。三是破产企业在处置企业土地使用权所得不足以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不足部分从处置无抵押财产所得中依次支付。该通知仅考虑到社会的稳定,没有保护到合法的利权人权益。《通知》中的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管是出让所得还是划拨所得,即使是有效抵押,其出让所得也应首先用于安置职工,这样的规定与我国的抵押制度相违背,其指导思想是把破产当作政府处理企业亏损,安置职工的手段,完全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

(六)关于清算组成员的组成

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试行)》、司法解释与有关政策对清算组成员的组成资格规定不尽相同。《企业破产法(试行)》第二十四条规定,清算组成员由人民法院从企业主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中指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0条规定,清算组成员从以下机构中指定: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局、计委、审计、税务、物价、劳动人事等部门和专业人员中指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审理企业破产案件应注意的问题的通知》第4项规定,清算组成员要从破产企业的主管部门、当地财政、经贸、中国人民银行或分(支)行等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中指定。《破产规定》第四十八条规定:“清算组成员可从破产上级主管部门、清算中介机构以及会计、律师中产生,也可以从政府财政、工商管理、计委、经委、审计、税务、物价、社会保险、土地管理、国有资产管理、人事等部门中指定。人民银行分(支)行可以按照有关规定派人参加清算组。”上述规定中,其清算组成人员都离不开政府官员,而忽视了清算工作的民向性、中介性、专业性和社会性。由于目前我国体制的原因,政府官员组成的清算组是为法院所指定,实践中他们受地方政府的制约,使本属于依法清算的变作了政府清算,容易造成地方保护,不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我国破产法律制度的思考

(一)建立统一的破产法,破产规范应具体化,明确化,增强可操作性。从上述分析和对比可以看出,我国对企业破产的规定比较散乱,既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也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已远不能适用现代市声经济制度,因此有必要重新制订新的统一的破产法,。增强破产法的可操作性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它也是撇除目前破产法领域外较多法因素的一个有效手段,我国现行的破产法立法条款较强的原则性和模糊性就是破产实践欠缺可操作性的根本原因,由于破产程序环节多,内容多,涉及面较宽,因而立法者应对破产实践所可能涉及的法律关系设计出相应的条文予以高速,尽可能的作出明确的、详细的、具体的规定。(二)扩大破产法的适用范围,承认自然人的破产能力。理由:(1)破产程序实质是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时,为保护多数债权人和债务人利益,而由人民法院对债务人的全部财产进行公平分配的程序,破产的目的是保障所人债权人得到公平受偿,作为债务人的自然人具有民事诉讼当事人能力和民事执行债务人能力,原则上具有破产能力。⑤(2)破产制度的清算、和解程序可使债务人摆脱或减转债务负担,能给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一个重新开始、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把自然人破产排除在外,将使其得以摆脱困境,(3)如果把自然人排除在外,则许多不具法人资格的企业如合伙企业、个体工商户无法实施破产;(4)目前界世界各国大都规定有个人破产制度,承认自然人的破产能力,我国已逐步进入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立法不能再滞后,在破产立法中也应采用一般破产主义。

(三)应当重构合理的债权审查确认程序。为保证破产案件的审理顺利进行,应当修改现行破产立法关于债权确认问题的规定,纵观世界各国破产立法有关债权审查确认的规定,尽管因国情、历史沿革等不同,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所差异,但基本原则是相同的。第一,审查债权之权。多数国家规定由法院或破产管理人(即我国之清算组)指定债权调查期限,并主持由债权人、破产人、破产管理人参加的债权调查活动。债权调查可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之前进行,也可于债权人会议合并进行。也有个别国家将债权审查列为债权人会议职权的,但确认权决不在债权人会议。第二,确认债权之权。最关键的确认债权之权,各国无一不将其规定为法院的职权,包括将债权审查列为债权人会议职权的国家。确认债权的方式是通过债权确认诉讼,其程序除管辖外,与普通诉讼相同,未见有法院通过裁定便确认债权实体问题的做法。但对一些不涉及实体权力的问题,可由法院裁定解决,如对是否享有表决权及代表权额的确认

 

⑤石川明(日)著、何勤华、周桂秋译:《日本破产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等。日本破产法第一百八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对未确定的债权、附停止条件的债权、将来请求权或依行使别除权不能受偿之债权额,破产管理人员或破产债权人有异议时,由法院裁定是否允许其行使表决权及根据何种债权额行使表决权。这里仅限表决权问题,若是对实体债权包括其数额的确认,仍是通过确认诉讼。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台湾地区破产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对于破产债权之加入或其数额有异议者,应于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终结前提出之,但其异议之原因知悉在后者,不在此限。前项争议,由法院裁定之。”对此若从字面上理解,似乎破产债权争议是由法院裁定解决,但这并非立法本意。为此,台湾的司法解释(1967年台抗字第58号裁定)中明确指出,在这里法院的裁定并无实体效力,仅解决破产程序的参加与表决权问题,当事人对债权实体上有争议者应诉讼解决。第三,债权确认程序。通常,经调查后仍存在异议之债权,可由法院裁定该异议是否成立,该裁定无实体效力。法院裁定异议成立时,债权列入债权表,异议人可以该债权人为被告提出债权确认诉讼;法院裁定异议成立时,债权人不列入债权表,该债权人可以异议人为被告提起确认诉讼。破产人提出异议之债权,如属原已涉诉并因破产程序而中止者,应由破产管理人承受该诉讼继续进行。对承受之诉讼通常应由案件原受理法院管辖。而新提起的债权确认诉讼通常则由受理破产案件的法院管辖,依普通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在破产分配时,因异议涉诉未终结的债权,无论是否列入债权表内,均应暂按争议额予以分配,但分配额应予提存,待债权经判决确定之后再依情况处理。我国可借鉴上述原则修改破产立法,重构合理的债权审查确认程序。

(四)进一步明确清偿顺序。《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优先拨付破产费用后,按照三个顺序来清偿。从清偿顺序来看,破产企业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被列为第一顺序,似乎重点保护企业职工的利益。问题在于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人,可不受该顺序的限制,而就其担保财产优先受偿,这就使职工工资和劳保费用的清偿置于有财产担保的债权之后,显然不利于保护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众所周知,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同时又是劳动者。企业破产意味着职工失业,失业则意味着其生存发生危机。企业破产受害最深者便是职工。因此,《破产法》应规定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障费用最为优先的清偿顺序,以最大限度避免破产的消极因素及其负面效应。

(五)设置破产案件宣告前的财产保全制度。因法院接到申请人的申请到作出宣告债务人破产前有一个期间,在此期间内,特别是在非自愿申请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债务人转移财产或其他影响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我国破产法对此没有作出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仅在十六条规定,在人民法院受理企业破产案件后,可以成立企业监管组,清点、保管企业财产,这些却不是防止企业资产转移的有效办法。为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国外法律太多对此规定了救济措施,如日本破产法中关于公司更生的规定,在提出申请到开始决定作出之间,为了促进使公司的财产继续营业,可以实施各种保全处分。开始决定作出后,将选出专门管理处分公司财产和处理经营业务管理人,而有担保的债权和含有租税债权的清偿,则原则上主张禁止,以实行担保权为目的拍卖和滞纳处分等也被禁止和中止。⑥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第一款也作了相同的规定。笔者认为,我国破产制度中也应当规定对宣告债务人破产前的财产保全,避免债务人恶意逃避债务,以保护债务人的合法权益,保证破产财产的公平受偿。

(六)设置破产中的企业重整制度。重整的概念在学理上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学者直接将之概括为公司的重整,认为重整即是股份有限公司因财产发生困难,暂停营业或停止营业的危险时,经法院裁定予以整顿而使之复兴的制度。⑦有学者将其定义为:重整是指已具有破产原因或有破产原因之虞而又有再出希望的债务人实施的旨在挽救其生存的积极程序。⑧我国企业破产没有设置重整制度而设置的和解制度,和理解制度不能同等于重整制度,重整制度是介于破产与和解之间的一种独立程序,是对将要破产的企业进行积极的挽救,以使企业再生的制度。也有人将重整制度与我国1986年破产法规定的整顿制度相提并论。但从整个整顿制度上看,他不具备任何重

 

⑥石川明(日)著、何勤华、周桂秋译,前揭页,第10页。

⑦邹海林著,前揭页,第9页。

⑧李永军著,《破产重整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页。

整的特征,因而它不是重整程序。从国外立法看,美国的公司重整制度起源于衡平法上的管理的制度,1874年美国在修改破产法时增加了和解制度,由于和解制度有违其宪法的规定而废止,1898年破产法进行修改时在破产法律中设置了对公司进行重整。目前美国现行破产法在第11章中专门设置了重整程序。英国公司重整制度创于1929年,现行的统一破产法中的管理程序就类似于重整制度。法国破产法起源较早,1967年以前,法国的重整制度一直规定在其商法典中。日本现行的倒产制度是由五种程序构成:破产程序;和议程序;公司整理程序;特别清算程序与公司重整制度(公司更生法)。我国台湾于1966年7月19日修订公司法时增订了公司重整制度,1970年再度修改,是为现行的公司重整制度。由于破产涉及工程之大,为减少职工失业率,我国破产法也应设置重整制度。

(七)借鉴国外有关规定,完善我国破产犯罪制度,建立完整的破产犯罪的罪名体系。所谓破产犯罪就是债务人及破产关系人自产生破产原因之时起,以非法诈欺等手段,损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破坏和解和破产程序的公平进行,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行为。借鉴国外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应设立以下几种犯罪,即:欺诈破产罪、第三人诈骗破产罪、诈骗和解罪、过失破产罪、破产贿赂罪、违反程序义务罪等。

四、结语

我国应统一破产法律规范,制度统一的破产法。新的破产法应在力求范围准确、体系完整的同时,还要追求在程序上的合理、细致。因为破产程序法从一定意义上讲比破产实体法的社会影响还要大,更需要讲究其合理性与公正性,我国目前在程序法方面只有一般性的规定,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学习和引进国外的有效做法,对破产宣告程序、破产财产处理程序、债务人债务处理程序、清算人及清算程序、中止破产程序、罚则等都要有具体的细则化的规定。

 

参考文献:

1、马原:《企业破产法讲座》,人民法院出版社,1990年版。

2、柯善芳、潘志恒:《破产法概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3、谢邦宇主编:《破产法通论》,湖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邹海林:《破产程序和破产实体法实体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5、石川明(日):《日本破产法》,何勤华、周桂秋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6、李永军:《破产重整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张卫平:《破产程序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8、郭星亚:《破产清算中的律师实务》,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9、王卫国:《破产法》,人民法院出版社,1996年版。

10、吴合振:《企业破产清算》,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篇5

一、破产逃债行为存在的原因

1、地方保护主义。在破产案件的审理中,一些地方法院出于各种考虑或迫于某种压力,不顾债权人地位平等原则,对异地债权人有意刁难,对本地债权人故意偏坦,给破产逃债创造了机会,从而损害异地债权人的利益。

2、部门保护主义。一些企业债务负担比较重,因此政府有关部门为减轻本地或本系统的下属企业对本地财政的压力、就业压力,指使企业采取以假破产的办法来逃避债务。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的破产法,对申请破产的企业进行清算,而清算组的成员来源于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及其他的相关部门,则更容易在破产过程中出现欺诈的行为。

3、行政干预。目前我国审理的企业破产案件,尤其是涉及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往往都有行政行为的因素在里面。有的企业并没有达到破产的要求,企业也并不想破产,而当地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要求企业做假帐申请破产,而有些企业已达到了破产的要求,而上级主管部门却不允许它们申请破产,从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4、破产法律规定存在漏洞。(1)我国现行的《破产法》第三十五条虽然规定了在人民法院受理企业破产案件的前六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破产企业实施的一些隐匿、私分、无偿转让企业财产等行为认定无效,清算组可以申请法院追回财产。规定是为了防止企业以转移财产的方式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的合法利益。但在实践中企业采取的逃债行为较难掌握,有的企业将财产转移行为的时间提前在申请破产的前六个月,这种规避法律的行为法院就无法认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无法得到保护。(2)破产法对债权人的利益保护不够。如在破产法规定的破产清偿顺序中,首先用于安置职工,而安置职工的费用,应当是由政府部门承担的,而我国的破产法律却将其转嫁给债权人,由其承担了本应由国家承担的责任,减少了债权人应得的利益。(3)在企业破产过程中,政府机关干预企业经营,参与破产程序。虽我国的破产法中规定,债权人与债务人都可以申请企业破产,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八条规定“债务人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申请宣告破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规定“国有企业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时,应当提交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其破产的文件”。据此即使企业已达到破产的条件,如上级主管部门不同意该企业破产,债务人也不向法院申请破产。另外,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如未安置好企业职工的,就不能破产。因而债务人没有权利主动要求破产,完全取决于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

二、企业改制重组中的逃债行为的表现方式

1、利用企业分立,设立全资、控股或参股子公司等企业公司制改造等方法将优质资产转移至新公司,而将债务留在破产企业,破产企业除了债务以外,无其它任何资产,宣告破产后,债权人也得不清偿。

2、利用产权交易,只转让权利,不转让义务,债务由破产企业承担。

3、控股公司虚设公司逃避债务。控股公司设立子公司时,资本不实,或在设立子公司后抽逃资金,以子公司名义与第三人交易,而子公司并无财产,所有的收益及资产均在控股公司,以子公司破产来应付债权人。

4、公司将财产私分给股东,而股东只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以少量的资产对债权人进行清偿。

5、在企业改制重组中低估资产,特别是隐瞒、虚报、不报无形资产,评估中遗漏债务,减少企业的财产,损害债权人的权益。

三、企业改制重组中的逃债现象产生的原因

破产企业利用改制重组的机会逃避债务,侵害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结一下,主要存在法律及非法律方面的原因。

(一)法制建设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法制化建设发展较快,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也较多,但是部门法与部门法之间的连接仍存在不配套之处,使破产制度与企业法律制度不协调。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法中对国有企业的自问题未作具体的规定,国有企业并未享受真正的自,职工也未享受应有的自。国有企业法也并没有真正解决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以至于政府常利用行政权力干预企业的经营,有时为了地方或某些利益,要求破产或不破产,国有企业的领导与职工对企业的破产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企业破产后,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政府往往无法解决,政府只考虑社会的稳定因素,而采取用假破产的方法来逃避债务,以减轻政府的工作压力。故我国现有的破产法规规定企业破产要先安置好职工,而企业破产还债的清偿顺序也是先支付破产企业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本人认为,职工的工资及劳动保险费用,应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而不应由债权人来承担。

(二)非法律方面的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一些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讲商业道德及诚实信用原则,欠债不还,逃避法律义务,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四、救济企业改制重组中逃债现象的对策

企业改制重组是我国当前企业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事项,是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战略目标,如何遏制企业改制重组中出现的逃债现象,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如何用法律的武器为企业重组开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笔者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虽然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已初步建立,但由于立法速度过快,及立法的滞后性,部门法与部门法之间的不协调之处也逐渐增多,损害了法律的严肃性,也损害发法律的整体效力。因此,建议立法部门在加快立法速度的同时,也加强法律的研究,将法律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既要考虑部门法内部的协调性,也要考虑部门法与部门法之间和协调性,使法律作为一个体系发挥出最大的社会规范作用。

1、建全破产管理人和检查人制度。我国现行破产法规定清算组由人民法院从上级主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中指定。破产企业的主管部门、政府部门往往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政府部门往往把社会稳定置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之上,将破产企业的经济包袱转嫁给债权人,故政府部门有可能使破产企业的财产在清理过程中人为的制造流失,损害国家及其它债权人的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产规定》规定,人民法院受理企业破产案件后,除可以随即进行破产宣告成立清算组的外,在企业原管理组织不能正常履行管理职责的情况下,可以成立企业监管组,成员可从上级主管部门或股东会议代表、企业原管理人员、主要债权人中产生,也可聘请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参加。笔者建议昌否可以在清算组中加债权人代表,另一方面,并不是在企业原管理组织不能正常履行管理职责时才产生监管组,而成立破产清算事务所,使其成为专门针对破产企业债权人会议的监察机构,以保障破产管理人正确行使职权,维护债权人的利益。

2、建立债务公示制度和强制破产制度。破产制度是在债务人财产状况恶化,不能清偿全体债权人时,由国家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的管理与换价,对债权人进行公平的清偿为目的的制度。我国的破产法中虽对破产的条件和债务人申请破产前六个月至破产宣告之日的期间内破产企业实施的一些转移财产及损害债权人利益的行为无效,但在实践中,债权人很难掌握债务人的财务状况,而债务人完全可以把转移财产的行为时间大为提前,故建议是否有关部门在债务人负债达到资产的一定比例时,向公众公开债务人的财务状况,使得债权人可以随时掌握债务人的资产动向,债务人资不抵债时,可以采取强制申请破产,使债务人无法利用破产来达到逃债的目的。

3、加强对企业利用破产逃债行为的打击利度。我国现行的破产法、刑法、公司法等法律都对导致企业破产的人员追究破产责任,对其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刑事处分、经济制裁,惩治对企业不负责任的管理者,及导致企业破产的违法行为,但对利用破产达到逃避债务目的的行为,并未作出法律规定,故本人认为,对以非法欺诈行为,损害债权人利益,破坏破产程序的公平进行,情节严重的,应构成犯罪,可以借鉴国外的刑事法律,规定“欺诈破产罪,过失破产罪,破产贿赂罪,渎职破产罪”等新罪名,震摄希望以破产逃债的不良分子。

4、加快与破产有关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破产程序的正常运作,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也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大环境。我国应加快社会保障与社会救济法律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为破产企业职工提供一个基本的社会保障,维护社会的稳定,减轻政府对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压力。

(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

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篇6

一、破产规范之检讨

我国目前的破产规范主要是《企业破产法》和1991年4月9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中的“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一章。此外,还包括其他一些法律法规中(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68、169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4]59号《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1994.10.25);[1997]10号《国务院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1997.3.2);国经贸企[1996]492号《关于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中若干问题的通知》。)的有关破产的规范,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规范破产的意见和通知(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1991.11.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1.4.9)法发[1997]2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97.3.6)。)等。上述破产规范中,《企业破产法》共四十三个条文,《民事诉讼法》“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一章共八个条文,《公司法》中涉及企业破产方面的内容也仅有三个条文“。(注:《公司法》第57条、第189条、第196条。)破产法律制度是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制度,廖廖几十个条文已远远不能适应今日经济发展之趋势。由于国务院关于破产的通知和补充通知只适用于国务院确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共111个)范围内的国有工业企业,因而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就现有破产规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如下探讨:

1.适用破产制度上的不平等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现行的《企业破产法》仅仅以全民所有制企业为适用对象,该法第2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现行《民事诉讼法》“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中没有规定适用何种性质的企业法人,通说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破产适用《企业破产法》,因而,《民事诉讼法》的破产规定实际上适用于非全民所有制法人。现行《企业破产法》第3条第一款规定:“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依照本法宣告破产”,而《民事诉讼法》第199条规定:“企业法人因严重亏损,无力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债务人破产还债,债务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还债”。从上述有关条文的规定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全民所有制企业(即国有企业)和非全民所有制企业(即非国有企业)基本上是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作为破产原因。所不同的是,国有企业的破产原因须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严重亏损”条件下的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如果不是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是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例如由于国家计划、政策变动等则不能成为国有企业的破产原因。这体现了在破产原因上对国有企业的特殊优待,形成了适用破产规范上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性与国家所倡导的“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政策格格不入,不符合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基本精神。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法人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组织,只要是存在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事实就具备了破产原因,而不论其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是由于何种原因所致。

2.破产规范原则性规定多,缺乏可操作性。

破产法是综合性的法律,兼程序与实体于一身,容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于一体,包括和解、整顿、清算等,环节多,内容繁杂,涉及面较宽,(注:汤维建:《破产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1995年6月,第164页。)因而国外的破产法立法规模与容量都比较大,尤其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对破产法颁定与实施就越是重视。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破产规范极为单薄,廖廖数十个条文何以能涵盖如此繁杂的内容呢?因此,从我国目前的破产规范看,原则性规定过多,需要具体的没有予以具体化,而应予以规定却没有相应的条文调整,立法上存在着较多的盲区。例如,关于土地使用权、关于破产企业所属的福利性设施(如学校、幼儿园、职工宿舍等等)是否作为破产财产在《企业破产法》中缺乏相应的规定。国发[1994]59号文虽然有关于此类福利性设施的处理规定,但其仅适用于试点城市,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对这些问题的处理存在着种种争议,需要法律予以规范。又如关于破产管辖,《企业破产法》第5条规定:“破产案件由债务人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民事诉讼法》第205条规定:“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由该企业法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这两部法律确定的破产案件管辖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均以债务人所在地法院为管辖法院,但关于破产案件的级别管辖,两法都没有明确规定。但据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11月7日《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二项的规定,破产案件是以核准登记企业的工商行政机关的级别来确定人民法院对破产案件的级别管辖,而这是与以案件的疑难程度、重大影响来确定级别的一般民事管辖规则相违背,务必使级别管辖的标准随着核准登记机关的行政规定的变动而游移不定,着实令人费解。再如关于破产原因的规定,《企业破产法》第3条规定的“严重亏损”究系达到何种程度才算作“严重”,所谓的“经营管理不善”指的是什么,“不善”的标准又是什么呢?诸如此类的原则性规定较多,正是由于其缺乏具体的标准,从而在司法实践中倍感棘手。立法条款模糊性愈大,原则性愈强,其可操作性愈差,在司法实践中各行其是便愈是难以克服。

3.现有破产规范中渗透着计划经济因素,有明显的行政干预烙印。现行《企业破产法》诞生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代为特征的80年代中期,而计划经济的一个显著标志是超强的政府行政干预。因此,在《企业破产法》中处处可见政府干预的身影。

(1)关于破产申请。《企业破产法》第8条第一款规定:“债务人经其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申请宣告破产”。之所以这样规定,是由于当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主体是国家,企业本身只享有相对的经营权,因此,该法对债务人企业提出破产申请作了特别限制。上级主管部门决定着企业生杀予夺大权,而作为债务人的企业何以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呢?国发[1994]59号文指出,试点城市实施企业破产,必须首先安置好破产企业职工。如从反面解释,没有安置好破产企业职工的,就不能实施破产。又据国发[1997]10号文补充通知的精神,未列入兼并破产和解困企业名单的企业也不能申请破产。否则,人民法院将依法发[1997]2号文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而不予受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公司制是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注: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7年9月12日。)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即国有企业公司化以后,根据《公司法》规定,申请破产清算的权利应属于股东会。在政府机构改革完成,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变后,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应否存在以及以何种方式存在,颇有疑问。

(2)关于破产整顿。《企业破产法》第17条规定:“企业由债权人申请破产的,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三个月内,被申请破产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可以申请对该企业进行整顿,整顿的期限不超过两年”,该法第20条规定了整顿由上级主管部门主持,即破产整顿申请权归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前途,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资产状况,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具洞察力的莫过于企业,最具有评价力的莫过于市场,上级主管部门在破产整顿中的作用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尚值研究。

(3)关于清算组的组成。《企业破产法》第24条规定了清算组成员由人民法院从上级主管部门、政府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中指定。从这一规定看,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是以财产所有者代表资格参与清算组。根据《公司法》第171条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大会确定其人选。值得注意的是,法发[1997]2号文指出:清算组的成员要有代表性,由人民法院从破产企业的主管部门,当地经贸委(计经委、经委)、财政厅(局)、土地管理局、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或其分(支)行等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员中指定。在未实行公司化国有企业与实行了公司化的国有企业并存的过渡时期内,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的身份如何确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规定是否合理,不无疑问。

(4)关于破产责任。《企业破产法》第42条规定了对破产负有主要责任的法定代表人给予行政处分,破产企业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破产负有主要责任的,对该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人给予行政处分等等。《公司法》第57条一款第三项规定:“担任因经营不善破产清算的公司、企业的董事或厂长经理,并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日起未逾三年”的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这一规定从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对公司破产负有责任的董事、经理给予相对的限制,而并未规定行政处分。有学者认为,破产法中所指的行政处分可分为两类:行政纪律处分和厂纪处分。(注:张卫平:《破产程序导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第278页。)行政纪律处分和厂纪处分都是由企业作出,其差别之处在于行政纪律处分是对担任企业一定职务的人员作出,而厂纪处分是对企业所属职工作出。这里我们有点疑问,企业已经破产清算,这行政处分由谁作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破产规范中的行政干预因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干预司法的法定化表现,而这又恰恰与宪法规定的司法独立多有违背,其结果是在破产实践中司法独立难以真正实现,破产程序严重扭曲,破与立的关系严重失衡。当然,政府在破产实施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其关键在于依法行政,切实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二、破产实践之检讨

《企业破产法》生效实施以来,全国各地法院受理破产案件在逐年增多,这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之中国亦需要破产,另一方面,从案件的数量以及审判实践过程看,在我国破产案件的司法实践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兹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1.行政干预色彩浓厚。现行《企业破产法》深深打印着行政干预的烙印,作为债务人的国有企业要申请破产须经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自不待言,已如上述。由于破产案件的受理与审结影响着一方的安定,因此,即使是作为债权人的企业要想提出破产申请,亦须经政府部门的同意或默认。在破产财产的拍卖与分配过程中,政府则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其意志与要求,特别是在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国发[1994]59号文第二项规定:“企业破产时,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以拍卖或招标的方式为主依法转让,转让所得首先用于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安置破产企业职工有剩余的,剩余部分与其他的破产财产统一列入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企业破产,职工失业实为应然之事,为市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供充分的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能,大包大揽陷于债务纠纷的泥坑似乎与政府的职能极不相称。

2.利益上的矛盾性导致了破产申请缺乏原动力。利益上的制约因素使得债权人、债务人在提起破产申请时权衡再三。根据现行《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债权人和债务人(经主管部门同意)都有权提出破产申请,缘何在实践中由债务人提出破产申请的较多,而由债权人提出破产申请的鲜见?对债权人来说,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提起破产申请以实现债权实属合乎情理。影响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的动因大致如下:(1)债权的实现程度低。债权人通过破产程序实现的债权一般很难完全实现,从司法实践看,近年来债权人债权实现的程度尤低。(2)银行是主要的债权人。对国有企业来说,由于计划经济的历史原因,银行成了主要的债权人,据统计约有50%以上的债权属于银行。在企业不能破产而继续拖欠银行贷款的情况下,银行不良债权继续增加。目前的金融体制下,债权银行的索债动因不强,而银行的债权一旦不能较多的实现,势必加剧金融风险,这种状况的继续存在势必孕育着一场深刻的金融危机。改革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是一个值得充分考虑的问题。(3)部分债权人从自己利益出发不愿申请债务人破产。在国有企业改制不完全的情况下,名义上的债权对债权人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既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又不影响对企业领导人业绩的评价。而一旦债务人破产,债权人只能收回一部分则得不偿失,在当前国有企业债务链如织的情况下,债权的消灭无疑加重了债权人的债务负担,有可能引起新一轮的破产。

对债务人来说,申请破产不仅给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名誉带来损失,甚至也不能获得职工的普遍同意。现行的《企业破产法》规定了对破产负有主要责任的法定代表人的行政责任及刑事责任,形式上对债务人企业具有一定的威慑力量,但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近年来申请破产的债务人企业增多,出现了所谓“假破产,真逃债”的新现象。债务人企业在破产申请前六个月将企业的资产转移,以空壳企业申请破产,规避法律,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需要加以规范。

3.与破产法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破产法实施的大环境尚未最后形成。在当前的情况下,一方面,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最终建立,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还需要时间,需要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公司化改造。他方面,相关的职工失业救济与社会保险制度尚不完善,有关的《社会保障法》没有制定颁布,而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却是至关重要的。另外,破产法的实施还需要失业职工的培训安置体系的建立。一部破产法的实施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运作,因而加快与破产相关的立法和制度建立,对破产法的完善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对策与建议

鉴于目前的破产规范以及破产实践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国有企业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金融体制的改革存在诸多的联系,因此,规范破产必须着眼于全局,着眼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如下之建议:

1.革新观念,树立全局意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程中,计划经济下的种种痼疾的完全铲除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既得利益团体抱残守缺,已逐步成为改革发展的阻力。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矛盾关系的调整难如人意。某些企业依旧在蚕食着人民的财产。国有企业三年解困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是一个未知数,影响经济发展的非正常因素一个都没减少,改革、发展、稳定的压力逐渐加大。显然,这不利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此,作为经济利益关系的被调整者,必须革新陈旧的观念,从大局的角度,国家整体利益的角度来考虑破产,舍此便无改革发展的大局,便无经济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

2.建立统一完善的破产法典。破产法是调整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法律制度,它关系着债权人与债务人利益的均衡,关系着经济运行的秩序化,关系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并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后确立。由于现行的破产规范不统一,不健全,不完善,与市场经济不相协调,与破产法“优胜劣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终级目的不相适应,因而,修改与完善破产法迫在眉睫。首先,破产法之适用范围不应以所有制划界,各类企业应适用统一的破产法。这是由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公平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重要职责。其次,要革除破产法中的行政干预因素,将“企业上级主管部门”从破产法律关系中予以剔除,使破产程序规范化,法律化,从而为破产实践的正常运作提供制度保证。再次,要对破产规范予以具体化,增强可操作性。立法条款较强的原则性和模糊性是破产实践欠缺可操作性的根本原因。由于破产程序环节多、内容多、涉及面较宽,因而,立法者应对破产实践所可能涉及的法律关系设计出相应的条文予以调整,能够具体的应尽可能作出具体的规定。同时,在总结已有破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量吸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先进的立法经验。

3.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这三项是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伴随着三项改革的深入,规范破产也将逐步得到完善和加强。首先,公司化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使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企业享有法人财产权,国家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了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在企业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形成过程中,规范破产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可以这么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为规范破产创造了条件,而规范破产又进一步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激发了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其次,改革金融体制,使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风险过分集中于银行的现象得到根本改善,使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按照经济、效率、安全的原则配置资本金,建立呆帐、死帐准备金,尽可能减少贷款风险。第三,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权力切实还给企业,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在规范破产中,同样也存在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要反对破产实践中的行政干预,实现司法独立。

4.加快与破产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与制度建设。破产程序的正常运作需要具备必要的条件,需要形成破产法赖以存在并发挥作用的宏观环境。通过市场主体法的建设与完善,塑造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在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下获得发展,为破产法的运作创造前提条件。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的建设上,要吸收借鉴外国先进经,尽快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为破产企业职工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以保持社会在有序运行中的稳定。

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篇7

   不破不立。像大自然中的淘汰法则,市场经济中的企业也有生有死,当一个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就应通过破产制度,进入重整、和解或清算等法定程序,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国有企业在其存续期间,作为法人存在的,必有其财产;国有企业所享有的财产是其成为法人的基础。国有企业占有和使用的动产,均可作为国有企业的责任财产,似乎没有人对之提出异议,司法实践对之有充分的认同;但国有企业占有和使用的不动产特别是土地,是否能够作为责任财产,或者哪种土地可以成为责任财产,人们对之以不同的理由提出了不同的异议。

   其实国有企业破产时的责任财产的构成,并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但因为政府行为的介入和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的区分,使得本不应复杂的问题复杂化了。

   一、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问题

   国有企业享有使用权的土地,依其来源可以区分为三种:以出让方式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以划拨方式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以承租方式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和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为设定于国家所有的土地上的用益物权;以承租方式取得的土地的使用权,为基于合同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非用益物权。国有企业得依照上述方式取得具有用益物权性质的土地使用权。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7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第19条规定:国家对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前不收回;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并根据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实际年限和开发土地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依照我国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因出让而取得之土地使用权可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因出让而取得之土地使用权不受限制地成为交易标的,当属独立的财产权利。国有企业因出让取得之土地使用权,非有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国家不得收回。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2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依照本法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没有使用期限的限制。《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对于因划拨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除在用途和转让条件上有一定的限制外,并没有附加特别的限制,反而规定该等土地使用权是一种无使用期限的权利。我国的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对于因划拨而取得之土地使用权,也没有规定国家可以将因划拨而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收回。现实的状况应当是,国有土地一旦划拨,土地使用权人原则上永久使用。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没有规定,对国有企业因划拨而取得之土地使用权,国家在国有企业破产时可以收回,因此国家不得以国有企业破产为由收回划拨的土地使用权。

   依照上述法律规定,划拨仅仅是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不同,并不表明因划拨而取得之土地使用权不是一个独立的财产权利。所以,国有企业因出让取得之土地使用权和因划拨取得之土地使用权,尽管其取得方式有所不同,却没有性质上的差异。我国法律对国有企业因划拨取得之土地使用权的用途和转让附加一些特别的限制,也并不否定国有企业对划拨土地使用权所享有的处分权能。例如,《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50条规定:设定房地产抵押权的土地使用权是以划拨方式取得的,依法拍卖该房地产后,应当从拍卖所得的价款中缴纳相当于应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额后,抵押权人方可优先受偿。依照上述规定,国有企业对于因划拨而取得之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以实现对土地使用权的交换价值的处分,与因出让取得之土地使用权的抵押并无根本的不同。故国有企业因出让取得之土地使用权和因划拨取得之土地使用权,属于性质相同的用益物权,均为国有企业的责任财产。

   为了推行国有企业的计划兼并破产措施,国务院在《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破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4]59号)第2条规定:企业破产时,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应当以拍卖或者招标方式为主依法转让,转让所得首先用于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安置破产企业职工后有剩余的,剩余部分与其他破产财产统一列入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依照国发[1994]59号通知的规定,属于试点城市兼并破产计划内的国有企业破产时,不论其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方式,土地使用权均得以变价用于安置职工,变价的土地使用权安置职工后有剩余的,按照破产财产分配方案清偿破产的国有企业的债权。很显然,国发[1994]59号通知的精神,承认了破产时的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属于国有企业的责任财产,只是对于土地使用权的变价分配,仅仅作出了不同于国有企业的其他财产的处理,优先考虑了土地使用权变价金优先用以满足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国发[1994]59号通知所为规定并非不妥。

   但十分遗憾的是,我国司法实务所持立场却背离了国发[1994]59号通知的精神,直接否认国有企业因划拨取得之土地使用权属于国有企业的责任财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破产企业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应否列入破产财产等问题的批复》(法释[2003]6号)第1条规定:破产企业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属于破产财产,在企业破产时,有关人民政府可以予以收回,并依法处置。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其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应依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办理。解读最高法院法释[2003]6号批复的立场,以下结论值得思虑:(1)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其依法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应当依法变价首先用于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安置破产企业职工后有剩余的,剩余部分与其他破产财产统一进行破产分配。在这一点上,最高法院继承了国发[1994]59号通知所为规定的立场,若是基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应当予以肯定。没有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因划拨取得之土地使用权,不属于破产的国有企业之责任财产。在这一点上,最高法院并没有真正领会国发[1994]59号通知所为规定的核心精神,并进而作出了扩大化的不当解释;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均不属于国有企业的责任财产。事实上,上述结论直接与《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允许划拨的土地使用权以变价清偿债务的规定相悖。同时从客观上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区别对待,损害了哪些没有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且只有划拨土地的国有企业职工的权益。

   (2)有关人民政府可以收回国有企业因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并予以处置。在这一点上,国家收回国有企业因划拨取得至土地使用权,有十分宽泛的裁夺余地,国家对于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可以不收回,也可以收回,收回的,甚至可以不附加任何理由。最高法院以司法解释授权有关的人民政府在国有企业破产时可以收回划拨的土地使用权,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再者,有关的人民政府可以收回划拨的土地使用权予以处置,应当如何处置或者以何种目的处置,均没有任何限制,无异于在说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已经因国家收回而消灭,政府想怎么处置都可以。若有关的人民政府决定不收回破产的国有企业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又该如何处理呢?或者退一步讲,有关的人民政府可以基于何种理由不收回破产的国有企业因划拨取得之土地使用权呢?可见,最高法院上述司法解释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并没有给出一个让实践可以充分把握的标准。

   笔者认为,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虽有划拨和出让两种不同的取得方式,但其作为用益物权的性质相同,国有企业自其取得土地使用权时起,土地使用权即构成国有企业的责任财产。原则上,在国有企业破产时,土地使用权不论其因划拨还是因出让而取得,均应当列入破产财产,并通过变价进行破产分配。对于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国有企业破产时亦应当予以变价,并参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50条的规定处理,土地使用权变价后所得的价款应当优先缴纳相当于应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额后,列入破产财产以备分配。

   二、已经抵押的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问题

   属于破产企业所有的财产,为破产财产。破产企业已经设定抵押的财产,理论上应当属于有负担的破产财产;在除去负担之前,该破产财产应当优先用以满足因负担而取得之担保物权人的利益。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已经设定抵押的,依照我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28条和《民事诉讼法》第203条的规定,不属于破产财产的范围;但土地使用权的价值超过被担保债务数额的部分,应当作为破产财产。依照我国现行法律的有关规定,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的,除非抵押无效,抵押权人在国有企业破产时,得行使抵押权以变价抵押物(土地使用权),以变价金清偿土地使用权所担保的债权。但是,若土地使用权系划拨取得之权利,则变价金应当首先缴纳相当于应缴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额后,抵押权人方可优先受偿。抵押权人就土地使用权变价金优先受偿后的余额,应当作为可供分配的破产财产,按照破产财产分配方案予以分配。上述法律规定本应无条件地适用于已经设定抵押的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

   但是最高法院法释[2003]6号批复第2条规定,企业对其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无处分权,以该土地使用权为标的物设定抵押,依法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并经具有审批权限的人民政府或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抵押有效;抵押权人在以抵押标的物折价或拍卖、变卖所得价款缴纳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款项后,对剩余部分可享有优先受偿权。这里的问题并不是抵押权人应否优先受偿的问题,因为抵押权人对已经抵押的划拨土地使用权的优先受偿权已被《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担保法》所明文规定,抵押权人对于划拨的土地使用权变价金有优先受偿权,不存在疑问。存在疑问的是,抵押权人对抵押的以划拨方式取得之土地使用权行使优先受偿权后,若土地使用权的变价金还有剩余的,是否属于破产财产?依照最高法院法释[2003]6号批复第1条的规定,破产企业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属于破产财产,在企业破产时,有关人民政府可以予以收回,并依法处置。显然,国有企业以划拨方式取得之土地使用权,原本不属于破产财产,即便设定抵押而抵押权人对之行使抵押权,在解释上仍不能认为其变化为破产财产,故抵押权人对抵押的以划拨方式取得之土地使用权行使优先受偿权后的余额,仍不属于破产财产。这里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最高法院法释[2003]6号批复第2条规定,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其用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的,依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办理。但这样的规定,似乎也与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不吻合。最高法院仅仅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的,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办理;言外之意是否表明,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设定抵押的,就可以不按照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办理?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对于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破产时的土地使用权的特别规定,实际上并不以划拨的土地使用权为限。国发[1994]59号通知规定,国有企业破产时,其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不论以出让还是划拨方式取得),变价所得应当首先用于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征得国务院同意,于1996年07月25日的《关于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中若干问题的通知》第5条规定:在实施企业破产中,首先要妥善安置破产企业职工,保持社会稳定。企业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抵押物的,其转让所得首先用于破产企业职工的安置,对剩余部分抵押权人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处置土地使用权所得不足以安置职工的,不足部分依次从处置无抵押财产、其他抵押财产所得中拨付。抵押权人未优先受偿部分,参加一般债权的清偿分配。并且,国务院1997年《关于在若干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规定,安置破产企业职工的费用,从破产企业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所得中拨付。破产企业以土地使用权为抵押物的,其转让所得也应首先用于安置职工,不足以支付的,不足部分从处置无抵押财产、抵押财产所得中依次支付。破产企业财产拍卖所得安置职工仍不足的,按照企业隶属关系,由同级人民政府负担。很显然,国务院的有关文件实际上使得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优先于对(不论因划拨还是出让而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享有求偿权的所有权利。在立法和司法实务上,涉及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时,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土地使用权上设定的抵押权可否行使的问题,而是抵押权人的利益是否优先于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最高法院法释[2003]6号批复并没有解决这个具有实践价值的问题。

   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之所以存在上述的缺陷,原因可能有两个:(1)对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的性质认识不清。人为的将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化分为二种性质不同的权利:因划拨取得之土地使用权和因出让取得之土地使用权不同,前者不构成国有企业的责任财产,后者构成国有企业的责任财产。国有企业因划拨取得之土地使用权,不属于破产的国有企业的责任财产,其有无抵押与破产财产的清算和分配不发生关系,国家有关部门可以收回或者变价用于支付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前已言之,将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人为划分为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利,没有法律上的任何依据。(2)对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把握不准。前文已经说过,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并不否认破产时的国有企业之土地使用权属于国有企业的责任财产,只不过在变价分配时,优先考虑了土地使用权变价金用以满足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国务院的有关文件使得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成为优先于对(不论因划拨还是出让取得的)土地使用权享有的担保权和普通债权。但最高法院法释[2003]6号批复的精神却缩减了国务院有关文件的适用范围。

   国发[1994]59号通知第5条对于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的土地使用权所为规定,使得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权人的优先受偿利益,不得对抗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抵押权的意义在于担保抵押物所担保的债权的受偿;在国有企业破产时,抵押权人的债权直接面临受偿不能的危险,正是需要抵押权发挥作用的时候,抵押权人的担保利益在国有企业破产时不应当消弱。在国有企业破产时,否认抵押权对破产企业的财产(土地使用权)的优先受偿效力,是对社会信用制度的直接危害,此等危害缺乏可以获得补救的其他措施。相反,应当注意到,国有企业破产时的职工安置费用,政府财政或者社会保障制度对之应当发挥作用,不能将企业破产的社会负担转嫁由抵押权人来承担。同时考虑到,破产企业的职工安置费用优先于破产企业的土地使用权抵押权,但仅限于纳入国家兼并破产计划的国有企业破产的场合,客观上给了其他破产的国有企业及其职工不平等的待遇。

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篇8

国有出资企业的领导人员要切实承担起落实《若干规定》的责任。一是开展以学习贯彻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为主要内容的廉洁从业教育,实行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承诺制,深入开展“创最廉洁企业”活动,推进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廉洁从业氛围。二是按照《若干规定》的要求,紧紧围绕权力运行的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从制度、流程等方面进行认真梳理,建立和完善配套制度,做好廉洁从业规定与经营管理制度的衔接,与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的衔接。三是将贯彻落实《廉政准则》、《若干规定》的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内容,作为各级领导人员考核奖惩的重要指标,作为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年度述职述廉和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的重要内容,接受监督和评议。四是认真纠正企业领导人员在捐赠、兼职取酬、职务消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各出资企业要按照《若干规定》的要求,加强企业领导人员作风建设。要大力弘扬民主作风,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已建立董事会的企业,要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重点监督董事会是否有效运转;对所属未进行公司制改革的企业,也要着重加强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树立正确的业绩观,把企业的决策做好,把企业的战略制定好,把企业的基础管理搞好,防止好大喜功、盲目投资扩张以及钻制度的空子、搞虚假财务数字等行为。要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心系职工群众,切实解决企业重组改制、兼并破产中损害职工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在增效节支上下功夫,严格控制公务接待和出国(境)人数,反对大手大脚、奢侈浪费。

二、开展专项检查,强化企业基础管理

1.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一是按照中央部署和省、市安排,健全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制度,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项目,特别是扩大内需项目为重点,着重检查项目决策、招标投标、土地转让、规划审批、资金使用、质量和安全管理等环节。完成对2008年以来立项、在建和竣工项目的排查工作。二是在搞好全面排查的基础上,边检查、边纠正、边健全制度,下大力气抓好治理工作,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制度。三是建立长效监督机制,推动企业改进项目管理模式,确保管理规范、项目优质、资金安全、人员廉洁。

2.严肃财经纪律,清理“小金库”。一是对2008年以来各项“小金库”资金的收支数额,以及2007年底“小金库”资金滚存余额和形成的资产进行清理。对设立“小金库”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应追溯到以前年度。二是采取自查自纠和抽查督促相结合,纠正违规问题与整章建制相结合,查处违纪行为与教育警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三是加大抽查力度,市纪委驻国资委纪组将选择一些问题突出的企业重点督查。四是严格按照“依法处理,宽严相济”的原则处理“小金库”问题。

3.紧紧抓住企业经营管理主要风险点,扎实开展效能监察。一要开展非主业投资项目效能监察,防范投资风险。组织协调相关业务部门,对非主业投资项目,进行监督检查。按照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办法,对重大资产损失问题提出监察建议,纠正并处理违规违纪行为。二要开展企业财务、采购、招标集中管理效能监察,防范集中化管理后的风险。防止因关键岗位人员违规操作造成重大资产损失。三要继续开展成本管理效能监察,降低管理风险。在节能降耗、挖潜增效、物资采购、产品销售、应收账款和费用管理等方面,加强监督检查,提高企业效益,改善管理效能。

三、明确任务分工,强化综合监管能力

要按照《市国有出资企业反腐倡廉建设2008-2012年工作意见》中明确的惩防体系建设的任务分工,抓好源头治本工作。

1.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权力制衡约束机制。要加快推进出资企业建立规范董事会,完善外部董事制度,规范董事会运作,从体制上解决重大决策“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

2.加强国有产权监管,规范国有产权交易。深入治理产权交易中的商业贿赂,规范国有产权交易,促进产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完善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国有资本收益权。

3.规范收入分配,纠正违规行为。健全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严肃处理收入分配领域的违规违纪行为。

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篇9

王黎明:解读“非公经济36条”

今年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若干意见》着眼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始终把握“鼓励、引导、监管、服务”,其核心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继续大力鼓励、支持;另一个是积极引导、改进监管、加强服务。二者有机结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其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指出,《若干意见》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就是确立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一视同仁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一些地方和部门观念转变滞后,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和配套,市场准入存在不适当的限制,企业融资渠道窄,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政府监管和服务尚未到位等体制性、政策。与此同时,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素质有待提高。《若干意见》在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完善社会服务、维护合法权益、提高企业素质、改进政府监管和加强指导及政策协调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性意见。这并不是要给予非公有制经济特殊政策待遇,而是要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

他认为,《若干意见》在强调为企业创造外部环境的同时,十分强调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的合法权益,努力提高非公有制企业的产业层次和自身素质。《若干意见》落实宪法修正案要求,提出了若干切实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的政策规定。同时提出,非公有制企业要尊重和维护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与职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依法按时足额支付职工工资,保障职工依照国家规定享有的休息休假权利,加强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等。《若干意见》要求非公有制企业要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有关规定,主动调整和优化产业、产品结构;要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企业组织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者素质。

同时他指出,《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方向性、原则性意见,要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还需要一个过程。《若干意见》的出台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框架。从目前情况看,《若干意见》的贯彻落实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一是涉及面广、政策协调任务重,发改委下发的《贯彻落实〈若干意见〉重要举措分工方案》涉及部门和单位49个。二是政策落实难度大,如《若干意见》提出,要按照“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垄断行业和领域、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社会事业领域、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以及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原则方向,要确保落到实处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三是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若干意见》对完善金融、创业等社会服务作出了具体政策规定,需要政府、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吴季松: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的中小企业

新循环经济是最大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但今天,石油、铁和煤等多种工业经济依赖的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日益退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吴季松院长认为,自主创新是通过学习吸收到非自主创新,再通过不断积累,实现自主创新的四个阶段。谁不自主创新,谁就要落后、破产、失败。例如,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公司于2005年10月8日申请破产保护。它是纽约联邦破产法庭提出重组它在美国的企业,德尔福的破产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宗破产案。其主要原因就是该公司在自主创新方面落后于欧盟和日本公司。

他强调,在循环经济中,企业生产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水电能、受控热核聚变能。尽可能利用高科技,如高技术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等都是以大大减少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投入为基本特征的。

他认为,不同产业应在国家政策协调下逐步按循环经济的原则构成生态产业链,实现原料和排出废物的循环,并使不同生态产业链间产生耦合效应。如,炼焦的废渣可以成为水泥厂的原料。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各产业和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参与修复生态系统是产业和企业在循环经济中的新任务,就是创造第二财富。

他最后强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良性循环的关键是:学习新知识、创造新知识、再创新知识、应用新知识。

程大为:企业的规则战略

程大为教授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国际贸易中存在的新特点:

1.战略性大摩擦将增多。如,在2005年1月1日全球取消纺织品配额和中国纺织品出口能力壮大的背景下,一些国家已经提前几年开始对中国设防,微观上表现在对中国纺织品的保障措施案件不断增多。战略性摩擦的特点是:涉案金额巨大,关系到产业发展,多数涉及国家干预。

2.各种保护主义措施的实施都在寻求法律上的配合以表示其合法性。在中国加入wto后的当天,韩国就出台了《关于对中国的特别保障制度动作的规定》,之后,加拿大、欧盟和土耳其等均修订了国内立法以确保能够对中国实施保护主义。2004年,美国修改了国内反倾销法,欧盟出台了类似美国特殊301条款的新知识产权立法。

3.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仅以知识产权为例,中国企业刚刚明白了美国特殊301条款,在2004年又迎来了近十起337条款案。337条款不同于301条款,把矛头直接指向中国企业,一旦中国企业在案件中败诉,将永远不得进入美国市场,威胁力极大。中国服装纺织品在刚刚知道反倾销措施后,马上又迎来了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如此多的花样,而背后又有如此多的法律条款,让中国企业实在难以承受。

4.从单纯的贸易问题转向更为综合的领域。贸易壁垒的借口不断增多,诸如社会保障问题、劳动力问题都可能成为壁垒的借口。2004年西班牙烧中国鞋事件可以归为对中国商品的社会壁垒,它比直接的关税壁垒更可怕。

5.贸易摩擦向企业竞争力方向延伸。贸易摩擦不单单是进出口问题,将越来越体现出“竞争”含义,直接向企业竞争战略方面延伸,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4年西门子公司和海信的知识产权案件。

她告诫企业,正确认识wto体系的运行规律,保护与自由的无休止博弈贯穿始终,学会利用法律的工具保护和运作自己,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将个体的力量集合。企业只是一个制造业是不行的,只有实现脑力、智慧时,才是一个有力的竞争者。

王忠明:领导力与中小企业发展

他认为中小企业领导力体现在以下方面:

1.战略远见。没有远见的领导力,在本质上讲不是领导力。你不比别人看得远,你不具有远见卓识,你就缺乏领导他人的资源。一个企业做得再优秀,也最多只领先半步,无法有大步跨越,你想跨越,想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大概得要十年二十年之后。像远大,像海尔,在中国企业界已经很领先了,再领先也就是半步,连一步都没有。

2.依赖直觉。直觉闪现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逻辑判断的过程,但是任何珍贵的有价值的直觉背后,恰恰有千锤百炼的科学积累。如浙江著名企业横店集团,创始人徐文荣高小毕业,在十几年前,用200万投资一所高等院校研制的一种磁性材料。事后,有人问他:你也不懂什么叫磁性材料,你怎么敢投资?徐文荣的回答很令人吃惊:“我就不相信,它这么一所知名大学,从我这么个农民手里拿走200万,就什么好处也不给我。”这就是直觉在起作用,否则机会就会错过。有价值的灵感在瞬息之间捕捉住了,就将会给你带来巨大的价值。

3.重视他人。领导者应该领导人们工作,而老板往往只是驱使他人工作。重视他人是一种以非常低调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非常高级的领导力。蒙牛的老板牛根生,在企业做大之后,他又不断地散财,而散财才能聚人。重视他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代领导力特征,但是这种涵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锤炼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4.经营美丽。德国的奔驰公司能够把汽车装置做到如此精美地步,深刻地体现了德意志人崇尚复杂的思维之美。中国企业在这方面确确实实还有很大的差距。现在一些企业搞内部精美化运动,

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崛起。如果能够很好地在这方面大做文章,一定会给企业带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5.国际视野。加入wto后,中国企业不出国门就已面临着国际竞争。对于中国刚刚搞市场经济没有多少年的企业来讲,这种能力建设是一种非常巨大的考验,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到洋人的地方,做洋人的老板,用洋人的资源,赚洋人的钞票”,听起来都觉得振奋。但是这种概率有多少?这样的概率会很小。

孙建杭:品牌与中小企业发展

他认为,中小企业能够创建品牌,必须创建品牌。创建品牌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中小企业应制定正确的品牌战略,如找出买你的产品而不是你竞争对手产品的理由。同时,确定本企业的差异战略,在大竞争时代,惟一的成功之道就是进入顾客的心智。而进入顾客心智的惟一方式,即是做到与众不同。他认为建立竞争战略原则是“新时期企业成功的关键,不再是更好的员工和更好的产品,我们需要更好的战略,以最佳的状态和竞争对手展开对顾客心智的争夺”。

他强调,培育品牌竞争力:从求生到求同。其顺序是:求生、求声、求异、求新、求同。

企业破产的若干财务问题篇10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是一个逐步的连续过程,通常从财务正常渐渐发展到财务困境,不存在一个明确的分界点将企业分为陷入财务困境和没有陷入财务困境两类,因此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财务困境有多种不同的定义方法。对财务困境也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在Beaver(1966)的研究中,他将财务困境定义为破产、拖欠优先股股息、银行透支和债券不能偿付。Deakin(1972)认为财务困境包括已经破产、无力偿债或为债权人利益而已经清算的公司。Carmichael(1972)认为财务困境是企业履行业务受阻,具体表现为流动性不足、权益不足、资金不足和债务拖欠。Blum(1974)认为在法律上的破产、被接管和重整;GeorgeFoster(1986)在他的《FinancialStatementanalysis》中指出:所谓财务困境,就是指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资产折现问题,而且这种问题的解决必须要依赖于公司的经营方式或存在形式的转变。在我国。财务困境更多地被称为“财务危机”和“财务困难”,但什么是财务困境,在概念的内涵方面,还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和标准的判断。当企业对债权人的承诺无法实现或难以遵守时,就意味着财务困境的发生;财务困境不等于破产,破产清算仅仅是处理财务困境的方法之一。

二、民营中小企业财务困境原因分析

(一) 民营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企业外部环境包括存在于企业之外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是企业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发生了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变化。跨国公司的进入、同业竞争、国际化趋势等,这些变化势必冲击企业原有的理财环境和理财方法,从而引发财务困境。

(二) 民营中小企业的内部环境不适应性问题突出民营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集权式的管理问题,管理水平低、决策随意、内控不健全、管理不科学等现象。企业个人化经营和家族式的管理,使公司其他股东和董事会的决策、监控和管理职能丧失。同时很多企业的经营者和财务管理人员还没有完全摆脱旧的思维模式,风险意识缺乏一些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往往只具备“做账型”的素质,因此导致财务困境在无意识的多环节中产生。

(三) 民营中小企业筹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主要包括:一是由于企业自身存在严重缺陷。表现在:(1)经营风险高、企业寿命短。据有关面数字统计,我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8年,而中小企业的寿命只有2,9年,因此,中小企业难以从外部吸引长期资金。(2)在具体财务活动中会计信息失真、信用度不高。财务管理不规范,缺少应有的透明度和必要的监督,使得外部债权人对其财务状况缺乏应有的信心;同时,拖欠、甚至不还贷款、贷款的现象也非常普遍。(3)资产质量差、偿债和抵押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造成大量资金占压、沉淀,资金周转缓慢,资产质量下降,资金利用效果降低,加剧了资金短缺。二是商业银行和证券市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国有银行改制成商业银行以后,要求发放的贷款收益更高、成本(主要指发放成本和监管成本)更低、风险更小。因此贷款主要流向效益优、信用好、数额大的大中型企业这样的优良客户。三是政府有关部门不够重视。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大企业集团制定和实施了不少扶持政策,它们的融资问题已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在搞活中小企业问题上,政府虽然表示重视,并且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但总的来说,扶持力度不够,措施贯彻不力。

(四) 民营中小企业频繁转向,仓促决策且内控机制欠缺不少中小企业不顾客观条件和自身能力,不经过细致而深入的调研和严密而科学的论证,片面追求“热门”产业,仓促做出重大投资决策。房子涨价,就转向房地产;媒炭涨价,就改挖煤。同时,在这些企业中,由于没有内控机制,即使有电很不健全,因此,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遇到生产经营中的重大事项,不能充分讨论和论证,从而加剧财务困境。

(五) 民营中小企业财务控制薄弱、财务困境意识淡薄由于这些企业的领导者,大部分对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对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应有的尊重。再加上这些企业的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往往不高。因此,在财务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现金管理不科学、不严格,造成资金闲量或不足。使企业陷入支付危机。二是应收账款回收缓慢,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原因是没有建立科学而严格的赊销政策,缺乏有为的催收措施,应收账款长期不能兑现进而形成呆账、坏账。三是财务困境意识淡薄,由于偿债压力以及资金经营需求使得民营中小企业采用不计成本举债,这样不仅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又加剧企业财务困境。

三、民营中小企业财务困境解决措施

(一) 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变化的适应能力与应变能力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环境。面对不断变化的管理环境,企业应设置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调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从而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财务困境。

(二) 增强财务管理意识,建立有效的财务困境防范机制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必须善于捕捉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有步骤、有预见的采取各种防范措施,把可能遭受的财务困境损失降低最低限度。民营中小企业在日常财务活动中,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影响因素变比情况,使企业能保持灵活的适应能力,一是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强化资金管理责任制;二是适度负债,减轻偿债压力,合理安排资本结构。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企业的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是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实现资金成本最低化,确保财务结构平衡。

(三)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及财务管理制度民营中小企业要走产权多元化的道路,对家族式的模式进行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坚持创新管理制度,改变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的模式,不断推行管理制度创新,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同时还应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核心地位,将强化财务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在财务管理方面,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统一负责企业的资金融通、现金出纳、财会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以及预算编制、决算实施工作;要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如现金、采购、报销、稽核等制度,实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要完善财务处理流程,规范会计行为。企业任何重大的财务和经营活动决策,应当有科学的财务

处理程序;账、款、物应设专人分管;财务人员要参与制订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把好资金支付审查关;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民营中小企业的财务监督,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四) 采用技术方法防范财务困境主要表现在:(1)采用多元化经营,是指一家企业同时介入若干个基本关联的产业部门,或是生产经营若干类无关联的产品,在若干个基本互不关联的市场上与相应的对手展开竞争,以达到分散财务风险目的。(2)风险转移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侏转移。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交纳保险费;若出口企业在签订合同时与金融机构签订远期外汇合约,降低出口风险给企业带来财务困境。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产品卖给商业部门。将一些特定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等。(3)自担风险,就是企业自身来承担风险:企业预先提留风险补偿基金,实行分期摊销。目前,会计准则规定公司应提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等,正是公司防范风险、稳健经营的重要措施。

(五) 建立防控财务困境测评考核体系财务困境测评考核体系是通过一定的量化分析手续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水平等方面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考核,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和控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困境,在执行过程中通过预期标准和目标与在实际执行结果的比较,就能发现差异。通过差异成因的分析就能发现困境的负面效应,就能动态地对困境进行控制,因此。应该进行动态分析,从而把因财务困境给企业带来的风险降至最低。此外,在企业自身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可以建立社会化评价预警机制,建立多元Logit回归模型,根据财务困境的严重程度划分为:状态0为财务健康;状态1为消减或停发股利;状态2技术性违约;状态3为申请破产;状态4为实际破产和清算。无论采用企业内部考核体系还是外部预警体系,其目的使民营中小企业得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