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要点十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要点十篇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2:09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要点篇1

根据省厅《关于转发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指导方案的通知》(交法规字[]9号)要求,市局于年3月下发了《关于转发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指导方案的通知》(交字[]43号),并于2013年6月组织工作组对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了评议考核。从考核情况看,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开展缓慢、不平衡,与部、省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基层执法场所外观形象建设工作,多数单位还没有启动。为了全面落实我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迎接省厅的验收评比,现就进一步推进我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1.统一执法证件。自2013年1月1日起,各单位行政执法证件必须使用全省统一的iC卡式执法证件。没有取得iC卡式执法证件的执法人员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

2.统一执法工作服装。各单位在2013年9月30日前全部更换到位。已更换执法工作服装的单位,请自行按交通运输部制定的规范标准进行对照,对不符合标准的一律进行整改。

3.统一执法标志标识。各单位在2013年9月30日前与执法服装的统一一并完成到位。

4.统一执法场所外观形象。各单位按照交通运输部《交通执法机构场所外观标识》的规范标准,规范基层执法场所外观形象。

“四个统一”工作在2013年9月30日前全面完成,确保省厅组织的验收一次性通过。

二、工作进展情况

1.统一执法证件:根据《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我市共上报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1165名,其中道路运政690人、公路路政381人、水路运政94人。目前从省厅下发的iC卡式交通行政执法证513张(其中2张信息不符),从省运管局下发到市运管处的道路运政执法证324张,运政执法证件还有328张因未参加省运管局组织的培训尚未发放。

2.统一执法工作服装:全市统一行政执法工作服装1027套,其中运管部门569套、港航部门80套、县乡公路部门373套、渡口所5套(其中市运管处、港航处、渡口所和县交通运输局通过省运管局统一招标购置的服装238套,其余各单位在行政执法形象建设的文件下发前,按交通运输部的规范要求统一进行了配备)。

3.统一执法标志标识:全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标志标识已实现统一,包括帽徽、肩徽、肩杠、肩章、领花、胸章、号牌、腰带、武装带、臂章、反光背心等,全市统一购置了1027套。

4.统一基层执法场所外观形象:我市共有基层执法单位50个(其中14个主管局、15个道路运政部门、14个公路路政部门和7个港航部门),共有单独执法场所30个。目前,已有4个执法场所完成了外观形象建设。

三、工作要求

1.确保执法证件统一。一是对已办理但尚未领取的行政执法证件,请各单位按省厅(局)要求,参加省厅(局)组织的相关培训,尽快把新式iC卡式执法证件领取到位;二是对漏办、错办、补办或新增执法人员需重新办理行政执法证的,请各单位填报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人员信息统计表(详见附表),于8月31日前报送市局法规安监科。

2.确保执法工作服装统一。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局属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规范要求,在9月30日以前统一执法工作服装。

3.确保执法标志标识统一。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局属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规范要求,在9月30日以前统一执法标志标识。

4.确保基层执法场所外观形象统一。市局将选择县级主管局、运管、公路、港航部门各一个基层单位试点,要求试点单位按交通运输部《交通执法机构场所外观标识》的规范标准做好本单位外观形象建设,市局择时召开现场会,组织有关单位参观试点单位执法场所外观形象建设情况,推进全市交通运输基层执法场所外观形象建设。现场会结束后,各单位要按照现场会的要求,加快本单位外观形象建设,确保全市交通运输基层执法场所外观形象建设在市局机关、运管处、港航处、公路处在8月底以前完成外观形象建设。

四、其他事项

1.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进展缓慢,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局属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形象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法制工作部门牵头组织实施的总要求,务必在9月30日前全面完成,达到交通运输部规范标准。

2.加大投入,完善保障。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局属各单位要将加强行政执法形象建设工作纳入三季度重点工作计划,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适当安排执法形象建设专项资金,保障经费落实到位。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要点篇2

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

 

为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提升全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结合我市交通运输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8〕63号)和《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的通知》(交办法〔2021〕5号),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升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为主线,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实现我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执法公信力显著增强、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

二、主要任务与举措

   (一)提升政治素质

1.组织开展讲政治、优作风、强服务专题教育

围绕“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要求,制定专题教育工作方案,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中开展讲政治、优作风、强服务专题教育。以讲政治为统领,突出专题学习、警示教育环节,引导执法人员把好理想信念总开关,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以优作风为关键,突出整治问题、肃清顽疾环节,通过自查自纠、专项巡查、分类处理等方式,全面整治执法不廉、办案不公、担当不力等突出问题,实现执法队伍风清气正。以强服务为落脚点,突出整改提升、建章立制,实现专题教育成果长效化。(责任部门:市港航局、市交通执法总队和各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以下统称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

2.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要在所属执法支队(管理处)建立党支部,具备条件的把党支部建在执法大队上。(责任部门:委组织处,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一批党员先锋队、党员示范岗。(责任部门:委组织处,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3年12月底前)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责任部门:委组织处,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二)提升专业素质

3.推进文化素质提升

积极探索实施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准入制度,新录用执法人员原则上应达到本科以上学历。提高交通运输、法律、管理类专业执法人员的录用比例,鼓励优先提拔使用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领导干部。鼓励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共建,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在岗执法人员参加继续学历教育,努力实现到2023年执法人员基本达到大专以上学历。(责任部门:委干部人事处,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3年底前)

4.推进综合业务素质提升

市港航局、市交通执法总队要选拔一批执法业务骨干,积极参加交通运输部和我市组织的各类法律类、专业类知识培训,尽快培养成为行业专家型人才,与相关专家学者和专业律师一并作为我市执法队伍业务培训师资库成员。(责任部门:市港航局、市交通执法总队,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

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要根据交通运输部制定的执法队伍轮训工作方案和执法人员培训考试大纲,在委法规处的指导下制定本单位执法人员轮训工作方案,到2023年底,分期、分批对本单位全部执法人员进行全员轮训。轮训结束后,由市交通运输委统一组织考试和考核验收。(责任部门:委法规处,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3年底前)

5.推进法治素养提升

全面推行综合执法机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领导班子成员每季度安排集中专题法律学习一次,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制定并落实执法人员培训计划,执法人员每年参加法律业务培训学习不少于40学时,将宪法、执法常用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文明执法等方面作为培训考试的重要内容。采取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庭旁听、录制法治学习微视频、开展法治征文、法治知识竞赛等形式,切实提升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开展工作、维护稳定、化解矛盾的能力和水平。(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6.推进职业道德素质提升

举办“职业道德大讲堂”活动,周密制定本单位活动方案,通过诵经典、讲故事、省自身、谈感悟、作点评等多种形式,引导执法人员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树立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精神,切实提升执法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2年10月底前)

(三)提升执法能力

7.加强执法队伍岗位训练

区分年龄、性别和岗位开展执法人员体能达标测试。定期组织执法全过程现场训练,突出现场检查、调查取证、应急处置、案卷制作等模拟训练以及执法信息系统、新型执法装备应用训练。(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8.开展执法能力比赛

制定全市交通运输执法人员执法能力比赛活动方案,组织执法能力比赛活动,突出考核现场执法能力和水平。(责任部门:委法规处,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2年10月底前)

9.组织执法案卷评查

严格落实《天津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规定》,按要求组织执法案卷评查活动,筛选“优秀案卷”和“典型差案”,分析通报评查情况,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责任部门:委法规处,市道路运输局,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10.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制定并公布《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的通知》(津交发〔2021〕20号),印发全市交通运输执法单位统一执行。(责任部门:委法规处,完成时限:2021年6月底前)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到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载、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依据《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印发关于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津交发〔2019〕75号)、《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的通知》(津交发〔2021〕20号),制定并落实本单位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

(四)提升服务质效

11.拓宽群众监督渠道

搭建新媒体监督平台,畅通政务网站、微信公众号、便民服务热线等公众参与渠道,聘请群众监督员,发放执法评议卡,广泛开展执法效能评议,接受人民群众监督。针对企业、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采取检查、督察、暗访巡查等多种措施,切实整改、及时处理。(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12.加强执法评议考核

按照交通运输部部署要求,深入推进执法评议考核制度,细化考评内容和指标,完善考评方法和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考评质量和水平。落实考评结果反馈机制,对优秀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彰,对不合格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加强整改,到达以评促改、以评促进、以评促优。(责任部门:委法规处,市道路运输局,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3年底前)

13.创新为民便民利民执法方式

深入企业、工地、站场,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与企业、群众互访交流,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1年底前)

14.擦亮执法服务窗口

组织开展执法体验周、基层站所开放日等活动,邀请群众和媒体参与、观摩、体验执法工作。设立便民服务站,发放便民服务卡,设立公示栏,擦亮执法服务窗口。(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15.落实普法责任制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加强对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安全知识的宣传讲解,展示执法队伍良好精神风貌,提升执法公信力。(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2年底前)

   (五)夯实基层基础

16.推进“四基四化”建设

深入推进以“基层执法队伍职业化、基层执法站所标准化、基础管理制度规范化、基层执法工作信息化”为内容的“四基四化”建设,切实发挥基层执法作为行业管理“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持续开展)

   17.着力提升基层站所领导班子素质能力

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和纪律作风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切实发挥头雁效应。落实交通运输基层站所领导初任培训制度,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对所属执法支队的基层站所领导要进行初任培训。加大实践锻炼力度,提升基层站所领导班子履职能力,重点提高研判决策、指挥调度、现场处置、应急保障、组织协调水平。(责任部门: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完成时限:2021年12月底前)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要结合本实施方案和本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方式步骤、工作重点,将各项任务举措分解落实到具体时间节点和责任人。要加强组织领导,及时部署安排,统筹协调推进。确保各项工作形成合力,取得实效。

(二)加强实施保障。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要加强执法保障,将学习培训、装备配备、宣传教育等经费列入预算,围绕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有关情况,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保障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

(三)加强宣传示范。市、区交通运输执法单位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广泛宣传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行动工作成效。要注重发现、培养和宣传先进典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充分展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新形象、新作为。

(四)加强跟踪督导。各责任单位和部门要切实抓好本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的贯彻落实,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逐项推进落实到位,并根据完成情况报送重要工作动态、优秀经验做法等信息,每半年将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报送委法规处。市交通运输委将组织督导组,不定期抽查、督导各单位工作任务落实情况。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要点篇3

一、监督检查目的

通过开展2014年全省交通运输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客观评查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委)和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支队行使法定职权、履行法定义务、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情况,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进一步提高我省交通运输执法水平和管理能力。总结推广交通运输执法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研究整改交通运输执法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瓶颈障碍,通报表扬一批交通行政执法先进典型,通报批评一批不规范执法案例。加强执法形象建设,整体推进执法队伍正规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打造交通运输执法良好形象。

二、监督检查对象、内容和程序

(一)监督检查对象

在基本了解和掌握被检查市、州交通运输局(委)和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支队开展执法工作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抽查各市、州和高速公路支队的基层执法单位。厅法规处随机抽取指定各市、州1—2个基层执法单位和高速公路执法支队下属1个执法大队,并于监督检查工作开始3天前正式通知检查组。

(二)监督检查时间

对每个被抽取基层执法单位开展监督检查时间不超过1天。

(三)监督检查内容

本次监督检查工作重点包括以下4个方面:

1.思想作风建设情况。检查在执法队伍中开展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执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和队容风纪情况,纠正基层执法队伍中存在的执法动机不良问题,彻底整顿“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工作作风和“冷、横、硬”的工作态度,坚决杜绝粗暴执法。

2.执法队伍管理情况。按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规定》的要求对执法队伍建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坚决杜绝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参与执法活动的现象。检查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情况,凡不符合国民教育大专学历要求(三州除外)、未参加培训或资格考试不合格人员,以及没在正式编制内的人员一律不得申办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证件。检查聘用人员管理情况,对因工作需要使用的临时工、合同工等协管人员要严格控制管理,协管人员只能从事整理档案、维持秩序等辅工作,不得从事行政许可、调查取证、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执法行为。

3.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重点检查以下五类执法行为:

一是检查上路执法行为。检查是否制定了上路执法的具体工作制度,是否落实了重点开展源头检查、源头治理的要求。

二是检查罚款行为。检查“罚缴分离”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是否存在下达或变相下达罚款指标、创收任务现象;检查“收支两条线”制度落实情况,是否存在将罚没款冲抵办公经费的现象;检查处罚单据使用情况,是否存在处罚不使用正规的票据和法律文书、罚款不开票或开白条的行为。

三是检查自由裁量行为。检查交通运输部《关于规范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若干意见》、《省交通厅规范交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办法》和自由裁量标准等有关规定的落实情况。检查贯彻落实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情况,是否存在重处罚轻教育、只处罚不教育的现象。检查《交通行政执法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审查制度》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行政执法部门作出5000元以上的大额罚款、吊销证照、责令停产停业等重大行政处罚决定的备案执行情况。

四是检查调查取证的行为。重点检查在行政检查过程中是否存在违法调查取证的现象,行政处罚中适用一般程序的案件是否采用了复式证据,能否形成证据链。检查在调查取证中是否有先确认行为违法再收集证据加以证明,或采用诱导行为人违法的方法等非法取证现象。

五是检查行政许可行为。检查行政许可项目取消、下放和调整的落实情况,是否存在变相实施许可或擅自增设许可条件情况;检查行政许可行为的具体实施情况,实施许可的单位能否严格执行许可法规定的程序和期限,能否做到尽量简化程序和压缩审批时间,最大限度方便管理相对人。

4.执法队伍建设情况。制定执法队伍形象建设的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相关管理制度的情况;执法队伍建设的组织领导情况和资金保障情况;执法形象“四个统一”的实施情况。

检查组应按照《省2014年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考评标准》(见附件1)对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委)、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支队进行考评打分。

(四)监督检查方式

各检查组要听取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委)、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支队和被抽查基层执法单位开展执法工作情况汇报,要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检查、现场抽考执法人员、询问案卷相对人、查阅案卷等多种方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深入基层和群众,提高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监督检查程序

1.检查组听取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委)、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支队执法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并查阅相关台账。

2.检查组随机抽取各被检查单位2012年1月1日以来办理的行政许可案卷和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每一个单位抽取案件数量不少于10件,做好评查记录,填写《案卷评查意见书》(见附件3)。检查中发现特别优秀和存在重大问题的案件应当当场复印卷宗带回。

3.检查组到被抽取基层执法单位开展实地检查。

4.抽取执法人员考试。由检查组现场随机抽取5名执法人员进行书面考试,考卷由厅统一印制,考试内容以《行政强制法》为主,考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

5.询问案卷相对人。检查组要通过查阅案卷等手段,联系了解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的案件相对人对案件办理的意见,并做好记录。

6.情况反馈。监督检查工作完成后,各检查组要填写《2014年全省交通运输执法监督检查情况反馈表》,并与被考评市州、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支队和基层单位交换意见,反馈检查情况。

三、监督检查组织安排

厅将组成6个检查组(具体分组情况见附件2),组长由厅直各局分管局领导和厅法规处负责人担任,组员由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委)、厅直各局、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各支队法制机构负责人组成,每组负责检查3-4个市州和1-2个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支队。各组具体出发时间和检查日程安排由组长确定。各组派车单位要安排好检查用车。

四、工作要求

(一)轻车从简,深入基层。交通运输执法监督检查工作要与各地各单位的自查相结合。要深入基层,总结基层好的经验和做法,发现基层执法工作存在的真问题。监督检查工作要严格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厅“十二项规定”要求,从简从精,减少对交通行政执法日常工作的影响。检查组的交通、住宿等费用由各组成员单位自行承担,不得接受纪念品、土特产以及与检查工作无关的活动安排。

(二)严格检查,保证质量。各组认真履行职责,规范监督检查程序,做好监督检查的保密工作,确保检查的随机性和真实性,要采用多种有效的形式,开展监督检查工作,确保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总结整改,务求实效。要认真总结经验,及时对行政执法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梳理,采用积极有效措施的方法,发掘好制度、好做法。各组应于监督检查工作完成的一周内形成监督检查情况报告,并按《省2014年度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考评标准》(见附件1)对被检查市州和高速公路支队进行考评打分,于2014年5月10日前,将监督检查情况报告、附件1、3、4、在检查中发现的优秀案卷和典型违法违纪执法案卷复印件(各市、州、高速公路支队不少于各一件)一并提交厅政策法规处。监督检查情况报告要侧重于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分析以及对相关工作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执法案卷评查的组织实施情况,案卷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二是执法人员考试的组织实施情况,执法考试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三是队伍形象建设情况,“四统一”方案实施中的问题和建议;四是实地检查基层执法单位情况,检查中发现的好的做法和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五是对执法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规律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六是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和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建议。各市州交通运输局(委)、厅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支队应按照检查组提交的《2014年全省交通运输执法监督检查意见反馈表》及时整改,并于2014年6月30日前将《2014年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整改情况表》(见附件5)报厅政策法规处。

五、准备事宜

(一)请各检查组成员单位于2014年3月27日前将参加监督检查人员名单(见附件6)报厅政策法规处。

(二)请各检查组组长单位于2014年3月27日前将组长、联络员名单(见附件7)报厅政策法规处。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要点篇4

一、总体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整合职能,调整机构、理顺关系、精简人员、提高效能、平稳过渡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我区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努力构建一支适应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精简,高效执法队伍,确保改革平稳、规范,及时完成任务。

二、主要内容

(一)整合职能

将全区道路运政、公路路政、水路运政、地方海事的监督处罚职能进行整合,由新成立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承担。

(二)机构设置

成立“市区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以下简称“区交通执法大队”),为区交通运输局下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相当副科级,业务上接受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指导。已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国道324线江口石亭超限运输检测站(以下简称“石亭检测站”),其职责交由新成立的区交通执法大队统一管理。政综〔〕185号下放的原市江通公路稽查站的职责交由区交通执法大队行使。

(三)主要职责

1、区交通执法大队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全区交通综合执法监督检查,协助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重大和跨区域(辖区内)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2、职责划分

(1)与运输管理(地方海事)机构的职责划分。运输管理(地方海事)机构承担公路、水路运输行业行政许可(含由区交通运输局许可的事项)、汽车维修、技术鉴定、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和制定行业规范、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等职责,承担与之对应的安全监管职责。区交通综合执法机构承担本行政辖区的公路、水路运输(含城市公交、出租汽车、汽车租赁)行政监督处罚、查处非法营运和与之对应的运输市场秩序、安全生产等监管职责。

(2)与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责划分。公路管理机构承担公路行政许可、养护等职责和与之对应的安全监管职责。区交通综合执法机构承担本行政辖区的公路路政监督处罚、公路巡查、治理超限运输和与之对应的安全监管等职责。

(四)人员编制

区交通执法大队事业编制28名(含石亭检测站12名),所需编制由区运输管理所划转23名和政综〔〕185号划转5名解决,核定领导职数3名,其中大队长1名(副科级)。根据政综〔〕185号核减区运输管理所人员编制23名。

三、保障措施

(一)人员划转

1、原执法机构未进行参公登记的执法岗位在编干部,可按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在公务员登记中对有关人员进行考核的通知》(人发〔〕253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关于印发《省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工作办法的通知》(人发〔〕186号)精神,经考核择优选调。

2、区交通运输局负责按照政综〔〕185号的编制划转数,于2012年5月完成区道路运政、水路运政、地方海事机构在编的稽查人员划转交接手续。

(二)参公工作

根据政综〔〕185号精神,区交通执法大队成立后,应按照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有关规定,做好参照公务员法事业单位的报批和人员登记工作。

(三)养老保险

1、养老保险接续。市属的公路稽征、公路路政管理机构和区运输管理所(地方海事处)人员划入区交通执法大队后,按照属地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规定继续参保,区交通执法大队负责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基金转移等工作。

2、养老金标准。市属的公路稽征机构离退休人员划转区交通执法大队后,执行属地标准。离退休补贴标准高于所在地的,高出部分暂予保留,今后该项补贴随当地津贴标准的调整逐步冲销。

3、提前退休。符合省政府政办〔2009〕50号文件规定提前退休条件的市属公路稽征机构人员,在区交通执法大队成立前,根据本人意愿,由市属公路稽征机构向区交通运输局申请办理提前退休,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四)经费来源

区交通执法大队经费为财政核拨。经费来源。一是省级财政下划的年省级交通部门预算支出基数;二是从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返还资金中下达地市基数及增量;由市财政按公路稽征、路政、运输管理(地方海事)划转人数切块下达区财政,不足部分由同级财政安排其他资金。

(五)资产管理

省公路稽征局稽征所及石亭检测站(市公路局石亭公路站)资产划为区交通执法大队的办公场所。

(六)执收管理

区交通执法大队执法执收收入,上缴同级财政,支出由区交通运输局商区财政局安排。

市公路局管养的公路路政赔补偿费由公路部门执收,用于公路损坏修复和综合执法机构执收办案经费补助等;罚没收入由区交通执法大队执收,专项用于路政管理(含执收办案经费补助)等,支出由区交通运输局商区财政局安排。

(七)划转时点

以2012年月30日止,市属公路稽征、路政及运输管理(地方海事)在编人员正式移交到区交通执法大队。

(八)工作交接

改革过渡期,区运输管理所(地方海事处)机构继续履行并承担原有监督处罚职责,公路路政管理机构继续履行并承担原有职责,直至与新成立的区交通执法大队完成工作交接。区交通运输局负责主持辖区交接工作。

四、工作要求

实行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是深化交通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波及面广,政策性强。为此,各部门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

(一)加强领导,积极推进。开展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是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的重大改革,政策性强,波及面广,要充分认识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成立由区编办、公务员局、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交通运输等主管部门牵头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改革工作稳妥推进,取得实效。

(二)正确引导,平稳过渡。改革实施期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和本单位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要按照“机构一步到位、人员分步实施、综合执法工作全面开展”的基本思路,确保工作不断、秩序不乱,力争2012年月完成区交通执法大队批复和机构组建工作,月底前完成人员划转工作,6月底全部完成改革任务。区交通执法大队和区运输管理所的机构编制问题,由区交通运输局拟定具体方案,送区委编办审核后,报区委编委审定。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要点篇5

2017年5月,立夏刚至。风吹麦浪,时节正适。沂蒙老区日新月异的变化,总能让人感受到那一股心潮澎湃。

北京路,这条位于北城新区的主干道,见证了革命老区的蜕变与成长。从最初的“三合街”道路规划,到现在的“北京路、上海路、天津路”车水马龙,汇聚了多少北城建设者的智慧和努力。位于北京路与沭河路的交叉口,一场综合执法改革正悄然发生在此处的临沂市交通运输局。

近日,我们走进“临沂交通”,实地了解该市开展的交通运输领域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五指成拳”深化改革

一首《沂蒙山小调》,熟悉而亲切的旋律,从蒙山深处悠然扬起,顺沂水缓缓流淌,滋润着这片热情的土地。今天的沂蒙大地,正坚定而踏实地行驶在发展的快车道上。2017年的第一天,双岭高架路主线正式通车。一桥飞架东西,10个月,7公里,10分钟,又一次刷新了“临沂速度”。高架桥上放眼望去,这里集合了众多物流集散地、小商品市场、批发城,作为全国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商城临沂、物流天下”成为临沂靓丽的城市名片。截至2016年底,临沂市公路总里程达27037.9公里,其中农村公路24763.2公里,均居山东省第一;人口1124万,亦为全省之最。随着公路里程和道路运输车辆的逐年增多,如何提升交通治理能力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

魏孝亮,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养护中心党委书记,作为该市市级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亲历者和参与者,25这个数字在他脑海中记忆深刻,这曾是临沂市交通运输领域市级行使行政执法权的机构数。其中,专门执法机构6个、部分承担执法工作的机构19个,分散在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局2个部门。不仅如此,市级和区级存在着两个执法层级,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的专业执法队站和综合执法大队,分别负责全市国省道治超和市辖区运政执法管理,而区大队主要负责辖区内的治超工作。同一条道路被切割成若干“条块”,执行的处罚标准不同,工作流程不同,执法的边界不清……对改革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他不无感慨地说:“老百姓有问题不知道该找谁。”

此外,改革前市交通运输局管运政,市公路局管路政,各管一摊儿,客车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倒客根本没人管。机构多元、管理多头、任性执法、重复执法、执法盲区,改革迫在眉睫!

2016年2月,临沂市确定在交通运输领域进行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加快推动交通运输领域“五合一”的“一支队伍执法”改革。2016年6月,以市政府文件印发《临沂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专门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织、财政、人社、审计、法制、交通运输、公路等部门单位为成员,负责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并以市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各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横向上,整合执法职能和机构,实现“五合一”综合执法。整合市交通运输局、市公路局的路政、运政、高速公路、地方海事、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等5个方面的行政处罚及相关职责和执法队伍,组建临沂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将原来由市交通运输局所属19个事业单位分别行使的行政处罚职能与行政审批、管理能分离,全部划入支队,原承担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进行职能调整、整合或撤销。纵向上,理顺市县执法管理体制,着力推动执法力量下沉。按照“市区只保留一个执法层级”的要求,理顺市与市辖区的执法管理体系,在市级设立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为市交通运输局所属副县级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负责市及市辖区和临沂境内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实行市与区统一执法。在县级,参照市一做法,推动调整县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职责,由县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统筹负责本辖区内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并接受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进一步理顺市县执法管理体制,充实县区执法力量。

深度整合提升能力

“人是改革中最关键的因素”,市编办副主任朱建华强调,根据“编随事走、人编同调”的原则,涉及专门执法机构的,整建制划转编制和人员;涉及承担部分执法职责机构划转的,按照职责承担比例划转人员编制,根据执法工作实际需要,综合设置7个科室、13个大队、4个定点监察机构,确保有足够力量开展执法工作。考虑到改革涉及单位的人员身份不同,新组建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实行人员统一使用、编制分类管理,原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身份和职级不变;其他符合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工作人员登记条件的人员,由市组织、人社部门按规定程序报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组织过渡。执法工作所需的辅、技术性工作岗位,可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解决。

曹明喜,临沂市交通运输局党委委员、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支队长。这个拥有457人的新组建执法队伍的当家人,改革后关注最多的是队伍的深度融合和执法能力的整合提升。“改革,我们要改变的是原来的‘惯性执法思维’,比如原来运政的工作人员,可能熟悉运政执法的工作流程,整合后可能还是习惯这方面的执法,对其他的案件有畏难情绪。如果还是按照运政那一套来执法,肯定不行。”在人员整合后,如何实现“队伍合、能力强、人心齐”,是关系到改革成效的关键所在。半年来,支队多方支招,完成了这支队伍的华丽转型。

2016年12月3日,支队成立动员大会一结束,执法支队便组织了半个月的全员培训。紧接着是“自上而下”的巡讲团和“自下而上”的月季抽考,这形成了支队培训的特色。目前,由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的执法业务巡讲团,已顺利开展了6期,为全市各交通运输执法队站提供“点穴式”“菜单式”培训,既降低了培训成本,又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每个队站围绕执法所需掌握的法律法规,一月出题一次,集中到支队汇成题库,由市交通运输局法规科从题库抽取题目进行业务知识抽考。通过“以学促干,干中学法”,为支队依法履行职责打下坚实基础。

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实打实的改革带来实打实的成效!

在临沂市交通运输管理指挥平台展示中心,我们看到了信息化管理指挥平台在交通运输管理执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这个平台成了该市交通运输执法的“千里眼”和“指挥部”。在与高速公路运营机构配合方面,实现了高速公路非法超限运输车辆的信息共享,形成了治超工作合力。与运营机构配合方面,实现了运政数据的实时共享,强化了协调办公能力和水平。与公安部门配合方面,利用公安视频卡口,实现了对非法营运车辆的精准查处,提高了执法工作效率。“现在平台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也得益于‘综合’。实行综合执法改革前,路政和运政的信息化平台各自为政且分散在各个科室,改革后将这些‘小而散’的平台整合成一个‘大而强’的平台,而且还与公安部门的平台实现了对接联动。下一步,我们考虑与城管执法平台进行对接,开展更多方面的信息共享”,临沂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法规科公涛介绍到。在支队执法人员组成的微信群里,这位“执法专家”随时随地解答执法队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一定要有依据”成了他反复强调的“口头禅”。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要点篇6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实施方案的安排,7月下旬至8月下旬,我们第三调查考评组一行5人,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带领下,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走访、个别座谈、查看资料、问卷调查、民主测评等方式,对区交通运输局三年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考评。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三年来,区交通运输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获得国家、省、市先进集体荣誉10多项,先进个人7人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交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广泛好评。

(一)贯彻交通法规,严格依法行政。三年来,区交通运输局不断加强对交通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坚持依法行政,推动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一是认真学习宣传法律法规。在全系统开展了以交通法律、法规为重点的“五五”普法活动,确保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和执法水平不断提高。二是深入贯彻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交通法规,开展了全区交通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视察,全面加强了执法监督,公路、水路无“三乱”现象。三是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人员资质管理,全系统188名执法人员整训面达100%,并重新颁发了新的执法证件。开展行政事业收费项目自查自纠活动,制定了《沙市区交通系统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交通行政执法的“五统一”、“五个一律”、“五个不”和“十一条”等纪律要求,规范执法行为。

(二)坚持执法为民,打造为民交通。三年来,区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工作兴区战略,坚持执法为民理念,着力推进交通运输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打造为民交通,改革发展成绩显著。一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亿元,是“十五”投资的9倍。路网建设得到完善。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43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里程738公里,形成了“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农村公路网络。港口实力不断增强,建设显著加快,建成和储备了一批重点项目,现代物流业得到大力推进。二是交通运输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公路通行环境明显改善。对国省干道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建成省级文明路和客运文明示范线各1条。农村交通面貌变化显著,基本形成了农村公路“通村达组到户”,农民群众行路难、乘车难、过渡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成功保障了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交通运输安全,全系统连续五年保持平稳安全态势,被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三是交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完成了水监体制、燃油税、乡镇交管站等改革任务,解决了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荆通运业公司被表彰为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先进企业和省优秀民营企业。坚持科技兴路,区公路局设备实力、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走在了全市前列。完成了“平原湖网地区干线公路改建沥青路面结构和材料研究”等科研项目,《智能材料在桥梁结构中的开发研究》科研项目,被省政府评为“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

(三)执行人大决议,自觉接受监督。作为政府的工作部门,区交通运输局在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的同时,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不断推进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认真执行人大的决议、决定。对区人大每年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明确的交通工作任务,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每年均超额完成区政府承诺的为民办实事交通建设的工作任务。二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坚持每年都邀请人大代表对交通建设项目进行视察,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三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件,做到见面率、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被区人大常委会评为“支持服务代表履职先进单位”。三是认真对待人大工作评议。区交通运输局对人大工作评议高度重视,及时成立“迎评”领导小组,制定方案,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积极配合调查考评组工作,保证了评议工作顺利进行。

二、主要问题及建议

调查中,大家对交通运输局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交通建设配套资金不足,农村公路养护需要加强,交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还要加大等。据此,调查组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大交通建设资金筹措力度。区政府要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投入,交通基础设施配套资金要列入财政预算并能够及时到位。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交通建设。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管好用好交通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要点篇7

全所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会精神,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法治政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道路运输管理、规费征稽工作这一中心,认真贯彻实施“”普法规划,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管理水平,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切实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

通过继续深入地开展宪法、基本法律、道路运输行业管理专业法律、法规、规章的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促进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确保国家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开展以道路运输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为重点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道路运输企业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三、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具体思路

突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根据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等要求,紧跟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把法制宣传与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有机结合,面向全行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内容上,首先要突出以宪法为核心的国家基本法律的学习宣传教育,通过学习宣传宪法有关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在全所干部职工中牢固树立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观念,促进在干部职工中形成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良好氛围。其次要将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与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相结合,把依法行政始终贯穿于道路运输管理、公路规费征稽行政执法的各个环节,推动职能的转变。把和谐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的理念贯穿于行政执法的全过程,正确处理好严格执法与维护社会稳定、关怀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系,做好堵疏结合、宽严相济,把执法的严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把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正确处理好依法行政与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尽可能降低执法成本,减少阻力,促进平安交通、和谐社会发展。其三是突出道路运输、公路规费征稽专业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宣传教育。创新学习机制,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层次、多种方法的交通法制学习宣传教育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分批分期进行交通法制知识培训与考核。有重点地开展交通法制知识学习体会、案例分析、执法论文等演讲讨论活动,建立奖惩机制,激发执法人员的法制学习热情。其四是结合道路运输管理、公路规费工作的实际,努力推进交通法制学习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使交通法制学习宣传教育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各类人群,提高交通法制学习宣传教育的覆盖面与渗透力。

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具体步骤

第一季度,1.法制科拟好国家交通部[]第9号令《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辅导学习材料。组织全体执法人员举办专题讲座。

2.在当地新闻媒体刊登《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的学习辅导文章,向全社会宣传《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管理规定》,扩大社会影响力。

3.继续开展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释义活动。加深对道路运输管理法规、规章的理解。

4.就整治“外挂车”的阶段性工作,在电视办一期法制连线节目,宣传整治“外挂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季度,1.由法制科牵头,搜集本所各稽查站、队在平时行政执法中遇到的不能透彻理解的问题,邀请县人民法院行政庭的法官来所座谈,解释问题,指点迷津。辅导执法人员正确运用法律、法规和

规章。

2.针对当前本所行政执法中的薄弱环节,法制科准备好就行政执法证据的“三性”的辅导学习材料,举行一次专题学习会。以提高执法人员对行政执法证据质量要求的充分认识。

3.邀请县政府法制办的法律专家进行法制学习培训,重点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

第三季度,1.由法制科准备资料,进行行政执法证据的搜集、证据的审查、证据的排除、证据的应用等方面知识的讲解。促使执法人员在具体行政执法工作中能准确地取得证据。

2.所领导准备材料,在本县辖区内的运输企业中,举办由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参加的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知识讲座,实现逐步提高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目标。

3.联系新闻媒体,就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公路规费行政执法方面进行报道,增强交通行政执法的透明度,提高社会影响力。

4.由法制科准备资料,举行交通法制知识综合辅导课,迎接县交通局的年度综合法制知识考试。法制科拟好综合法制知识复习题和测试题。

第四季度,1.由所里统一按排,组织全体执法人员举行一次“综合法制知识考试”,测验执法人员的整体水平,并将得分记入年度考核。

2.邀请县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县政府法制办领导、县交通局法规科领导参加,举行年度行政执法座谈会。回顾全年度的法制学习宣传教育工作、行政执法工作,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明示今后努力方向。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要点篇8

第一,以优化基层执法队伍结构为切入点,着力解决一线执法力量不足的问题。根据交通运输部对各地执法机构和人员的统计分析,目前,全国各级交通运输执法机构达9000多个,持部证的执法人员已经突破41万人。执法机构和人员从总量上看并不少。但是,人员不足、队伍老化、专业人员匮乏、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在基层仍然普遍存在。根本原因在于执法队伍的结构还不尽合理。优化执法队伍结构,一是要严格执法人员准入关。认真执行执法人员资格审核制度,实施大专以上文化准入,提高法律、交通、管理等专业执法人员的录用比例,有计划增加基层站所人员招录指标,逐步消化和减少编制外人员。二是要健全执法岗责体系。认真梳理基层执法站所职责,按照科学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执法岗位,明确界定岗位职权和责任,合理确定执法人员配备要求和岗位任职要求。建立执法人员岗位轮换制,使执法人员得到多岗位锻炼。三是要科学配置执法力量。按照“精简机关、充实一线”的要求,合理配置一线执法人员,一线执法人员的数量原则上要占基层执法人员总数的85%以上,新招录的执法人员原则上都要充实到一线,最大限度把有限的执法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解决基层执法站所机关化的倾向问题。

第二,以加强基层执法站所领导班子建设为切入点,着力解决执法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基层执法站所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素质能力,对基层执法工作的开展影响重大。班子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抓基层站所领导班子建设,就是抓住了基层执法工作的“牛鼻子”。一是要选好配强基层执法站所领导班子。要用好竞争上岗、考察任用等方式,按照“选一个好站长、建一个好班子”的要求,充实配优基层站所领导班子。建立健全基层执法站所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制度,基层所队长要尽量从基层一线执法人员中选拔。要重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使基层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实现梯次配备。要通过干部选任、交流、轮岗等多种方式,实现站所领导班子成员知识结构、任职经历等方面的互补。二是要切实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综合素质。建立健全基层执法站所领导初任资格培训制度,初任基层所队长要经过地市级以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任职培训合格。进一步加大培训和实践锻炼力度,提高基层所队长履职能力和制度执行力,提高研判决策、指挥调度、现场处置和组织协调的水平。三是要严格基层执法站所领导的监督管理。严格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加大对基层执法站所领导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执法评议考核力度,严格执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凡是因为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依法追究领导责任。

第三,以规范执法机构设置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基层执法队伍“小而散”的问题。交通运输部到地方调研的时候,很多市县的同志向我们反映,基层整体执法资源是充足的,但由于分散在不同的执法门类,各支队伍各自为政,形不成合力,这也是基层执法效能不高的重要原因。我们很多地方的执法机构设置缺乏总体规划,执法机构重复设置,造成职能交叉、效率低下。事实证明,规范执法机构设置,既是整合执法资源、推动执法力量下沉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基层执法效能的有效举措。一是要综合设置执法机构。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部署,积极稳妥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整合执法机构和职责,整合分散在不同执法门类的执法资源,建立统一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相对集中行使执法职能,解决好机构臃肿、职责交叉、资源分散的问题。二是要规范基层执法站所设置。综合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域范围、交通基础设施规模、运输市场规模等因素,合理规划、调整、布建基层执法站所,统一站所名称、规格、数量和层级,准确把握基层站所职能定位,明确基层站所性质、编制、经费列支渠道。三是要厘清不同层级执法机构职责分工。调整上下级执法机构纵向的职责分配,减少执法层次,下移执法重心。由基层监管的事项,省市级执法机构主要行使监督指导、协调跨区域执法和重大案件查处职责。四是要优化基层执法站所内设机构设置。从解决目前执法机构存在的“分工过细、力量分散、官多兵少”的问题出发,调整优化执法站所内设机构的设置,重点加强动态巡查机构、办案机构、应急指挥中心以及法制工作机构的建设。

第四,以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基层执法手段落后的问题。信息化的执法方式,符合交通运输执法点多、线长、面广、实时性强的特点。可以说,目前我们在现场执法中遇到的调查难、取证难、强制难、执行难、监管难等诸多问题,通过信息化的执法方式都能有效解决。交通运输部目前正在建设和推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目的是实现全国执法人员信息化管理,在试点省份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网上办案模式。“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部将重点推进执法办案协同与联网监管平台建设,着力解决执法信息跨区域、跨部门、跨门类共享难题,在各地实现执法案件全过程网上办理、非现场执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省际间执法和管理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应该说,这项工作对加强行业执法和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但同时信息化建设投入大、周期长、牵涉面广,需要交通运输部和省厅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做好系统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工作,各地要积极争取将执法信息系统建设纳入地方“十三五”信息化发展规划,做好信息系统在本地区的应用工作,并积极组织开展系统配套项目的建设。

第五,以加强执法执勤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着力解决执法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今年,交通运输部党组将“执法不规范”列入行业治理十大难点问题之一,作为推动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为了推进“执法不规范治理”工作,前一阶段,交通运输部组织对执法检查行为规范、处罚行为规范、强制行为规范开展了制修订工作。规范目前已经发给各地征求意见,力争明年年初正式印发实施。各地要结合贯彻落实新的执法行为规范,全面加强执法执勤规范化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执法执勤办案制度。规范案件办理,建立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勤务训练,建立勤务巡查、领导带班执勤制度。规范内务管理,建立考勤值班、安全防务、执法装备管理制度。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建立训练培训制度,科学合理地设置训练科目,突出培训练兵的针对性和实战性。二是要落实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适应基层执法需要,加快建设执法音频、视频监控系统,及时配备和更新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各地要制定符合本地区实际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建立基准动态调整机制。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强化外部监督,完善违法执法举报投诉机制,及时查处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的典型案件。加强内部监督,深化推进执法评议考核机制。关于执法考评这项工作,下一阶段,一方面要进一步创新考评方式,组织专题专项考评,另一方面要强化考评结果的运用,探索推行包括将考评结果与投资建设补助资金挂钩在内的奖惩措施。

第六,以建立健全“三基三化”政策标准为切入点,着力解决基层执法保障不力的问题。在之前的调研中,大家反映最强烈的还是执法保障的问题。成品油价税费改革后,中央转移支付经费基数一直未作调整,人员增量经费无法保障。解决执法保障的问题,首先还是需要我们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希望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交通运输部门的领导同志,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认真反映基层执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千方百计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力争在增加专项编制、加大基本建设和装备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等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希望各地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用出色的工作、优异的成绩,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以“有为”争“有位”,以“有为”争“有威”,真正以一流的队伍、一流的业绩赢得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交通运输部也将商请地方党委、政府加大对交通运输执法工作的投入和保障。解决执法保障的问题,还需要做好“建章立制”的工作。也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三基三化”的各项政策标准。近两年,一些地方在“三基三化”试点工作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站房建设、场地设施、执法装备、外勤津贴等方面的标准和制度。下一阶段,交通运输部和省厅要对这些制度进行汇编研究,形成“三基三化”制度体系。一是要研究建立执法人员核定依据和标准。梳理岗位名目和职责,建立统一科学的基层执法站所岗位设置标准,从根本上解决基层执法人员编制矛盾突出的问题。二是要研究明确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建立健全执法车船、取证设备、传输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执法装备的配备、使用、维护、管理制度。三是要研究建立基础设施建设标准。结合地方实际,针对基层执法站所的办公用房、业务用房、辅助用房、附属设施、场地等提出规范化建设规模和标准。四是要强化执法人员职业保障,研究建立基层执法人员职级管理制度,探索拓宽基层执法人员晋升渠道和提高福利待遇,研究实施外业执勤津补贴制度,落实执勤、误餐、值班等职业保障制度。

以上六个方面的工作是下一阶段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三基三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措施。与此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抓“硬件”建设与抓“软件”建设的关系。“三基三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硬件”是基础、是保障,“软件”是灵魂、是核心。我们要在“硬件”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基层站所装备配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多年来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欠账问题。但“硬件”建设不是“三基三化”建设的全部,更不能贪大求全、盲目攀比、华而不实。“三基三化”建设必须在硬件投入上坚持因地制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对基层的执法质量、管理水平、服务能力、人员素质、执法环境等“软件”,要予以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拿出更多更好的办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基层基础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二是要处理好内强素质与外塑形象的关系。在“三基三化”建设推进中,有的同志把“三基三化”建设等同于执法形象“四统一”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执法队伍内在素质的提升。我们推进“四统一”工作,主要目的是通过执法形象建设,推动执法理念的转变、执法队伍素质的提升、执法能力与水平的提高,培育交通运输执法文化,对内凝聚人心、振奋士气、激发斗志,对外密切群众关系,打牢群众基础。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在前一阶段“四统一”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把工作重心放在执法队伍内在素质的提升上,抓好人员培训、队伍管理,严格作风建设,从根本上树立交通运输执法队伍新形象。

三是要处理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交通运输执法的问题非常复杂,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统筹谋划,求长远之效。比如优化执法队伍结构的问题,涉及到新老人员的更替、编制外人员的消化、执法力量的优化调整,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渐进的过程。我们既要立足当前,紧紧抓住当前执法工作和基层队伍建设中重点工作、难点问题,又要着眼长远,把着力点放在打基础、管长远上,多做固本强基、厚积薄发的基础工作。既要落实好交通运输部关于执法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完成好“三基三化”建设的“规定动作”,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加大制度建设和创新力度,积极探索从体制机制的层面,从改革执法体制着手,形成执法队伍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是要处理好机关与基层的关系。“三基三化”建设是交通运输系统各级部门的共同任务。对上级机关而言,要在加强组织领导、搞好规划部署、完善政策标准下功夫,要坚持面向基层,加强指导,搞好服务,努力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要抓好机关本身建设,抓好机关的基础工作,提高机关干部的素质和工作能力。对基层站所而言,要充分发挥“三基三化”建设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处理好机关和基层的关系,关键是要解决好“下”与“上”的问题。加强基层工作,关键在于重心下移、执法下沉、保障下倾,但这不是说什么都要“下”、“下”得越多越好,这里还有一个“上”的问题。比如说,执法体制改革、执法信息系统、执法管理制度等基层没有能力做的事情要拿到上面来做,经费装备保障等基层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拿到上面来解决,一些原本不该由基层承担的职责也要尽快归位。

(本文节选自王昌顺副部长在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三基三化”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相关链接: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要点篇9

一、基本情况

由于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我局所属运政、路政、海事执法工作已于2019年12月23日全部上交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队接管,区地方海事站编制人员已经全部划转到位。我局下属区公路运输管理所、区公路养护站2个科级单位,不再承担行政执法工作,目前仅有行政许可,执行行政监管职责,全局行政许可17项,行政确认4项,行政裁决1项,行政奖励1项。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一是落实法治建设各项职责。为加快建设服务优良、人民满意的交通行政法治部门,局党组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将依法行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并细化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2020年,局党组研究依法行政法治建设工作2次,开展学法专题3次,集中培训1次。二是靠实依法行政工作责任。把依法行政法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衡量局属各站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整改落实。三是加强法制队伍能力建设。将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基石,认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党内法规和交运行业法规等。通过集中学习、业务培训、撰写笔记和交流心得等方式,并结合“学习强国”、“党建”网络学习,不断提高我局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法治建设宣传,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一是深入调查研究。把交通运输依法行政工作融入到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大局中,认真思考、研究、谋划,找准工作结合点和切入点。二是密切联系群众。结合精准扶贫、扫黑除恶、创城、普法、安全检查等工作对服务对象及群众广泛宣传民法典及交运行业法律法规,面对面、心贴心征求交通行业重大决策、项目建设和行政监管工作中的意见建议,制定切实措施加以改进,保证人民群众的意见得到充分表达。三是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深入推行行政执法公开工作,目前,开展行政执法检查10次,将执法依据、权限、过程、结果等重要内容进行公示,防止“暗箱操作”和执法腐败,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交通行政执法行为实施监督的权利。四是重视群众诉求。及时、耐心答复、办理各类6件,认真规范做好政协提案、人大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理答复工作,切实提升群众和服务对象对交通工作的理解、支持。

(三)规范行政行为,强化行政监管效能建设。一是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执法信息公示、执法装备使用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等制度,同时规范执法文书填制,基本做到执法行为规范、工作标准规范和法律文书规范化管理。二是加大交运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依法维护公路养护,今年开展了对所辖公路桥梁、涵洞等结构物的重点检查,对桥梁、涵洞下部等巡查车难以巡查到的隐蔽部位进行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清理整治,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三是做好运输业开业许可工作,开展道路运输许可证、驾驶人员从业资格证等的年度审验工作。四是对机动车维修市场进行专项整治。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汽车维修业的专项整治,整治资质条件不达标和经营行为不规范的经营业户,有效地规范和整治了我区机动车维修市场。

(四)转变政府职能,优化交通运输发展环境。一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转变部门职能,切实提高交通运输政务服务水平。共梳理事项清单11条。二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共梳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40条,随机抽查对象223家,其中驾校7家,运输企业1个,三类维修企业215个。

(五)强化培训,突出重点,抓好普法学习教育。一是坚持领导干部自觉坚持学法用法。实行一把手负责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将普法纳入局党组学习内容,认真开展七五普法知识教育,积极参加市局以及区委、政府组织的各类普法学习培训和考试。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法制观念和依法管理意识明显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决策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二是认真抓好干部职工普法教育。坚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宣传教育作为机关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年度学习计划中将普法宣传教育同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一道安排,一道抓落实。保障干部职工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积极参加省、市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将法律法规的学习列入局党组理论学习和党支部“”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学习,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三是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宪法、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以来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重大决策部署、“疫情防控”等重要活动,并以“元旦”“春运”“五一”等重要时段和节点期间,宣传交通法规及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大力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

(六)落实法律顾问制度。我局聘请为道律师事务所何建军律师担任本系统法律顾问,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在开展依法治交法治政府建设中积极听取法律顾问意见,领导决策有法可依,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按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保障行政决策的合法性,严格执行行政审批制度规定,加强诚信建设提升公信力,大力推进政务信息和执法信息公开,自觉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七)做好“七五”普法终期评估验收工作。按照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委、政府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和法治创建,推进落实“七五”普法验收工作。

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要点篇10

一、构建和谐交通,必须坚持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严治政的根本要求,是改革和发展形势的迫切需要。由于交通运输直接与群众接触,直接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更要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从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密切政府同人民群众关系的高度,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高度,来充分认识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从来就是密切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要实现法制化、规范化,就必须要“以德辅法”、“以法彰德”,加强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严格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牢牢树立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正确执法,不得滥用行政审批权和处罚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在实际工作中,要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引导和规范运输市场的发展,解决市场秩序不规范、运力与运量不平衡、运力装备落后、市场主体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不高的问题。转变运输增长方式,建设开放型运输、外向型运输、节约型运输、质量型运输;实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站场信息化改造工程,提升道路运输基础设施网络服务功能;使道路运输装备向现代化、信息化、新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整合运输资源,建立面向社会、面向公众、面向企业、面向业户的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科学配置道路运输资源的市场运行机制;推行政务公开,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和有力有效的监督机制。按照“分级许可、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对运输管理机构执法行为、行业安全生产、道路运输市场和站场建设市场的监管。按照“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方针,整合行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发展交通运输客运、货运和运输辅助业,实现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构建和谐交通,必须坚持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也是一种生产力。它是构建和谐交通的重要内容。和谐执法,有助于保护遵纪守法者利益,可抑制违章者,减少事故发生,从而促进运输经济高速发展。在群众眼里,文明执法是知民情、解民意的贴心人。在构建和谐交通过程中,运输管理执法人员如何做群众的贴心人,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好对管理相对人的感情问题。对服务对象有了感情,才能深入关心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文明执法更需要执法人员有一个为民的执法能力,也就是合法、合理、合情完美体现,这是文明执法的核心内容。合法是对行政执法的起码要求,不合法即非法或违法。合理是要求执法要体现公平。合理的事不一定合法,合法的事也不一定合理。我市运输业主吴某的运输车辆在甲地违法行为受到处罚,到乙地也要处罚,对被处罚人来讲显得不够合理。合情就是要求执法要通达人性,也就是要做到人性化执法。合法、合理、合情是文明执法的三大要素,它们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做到了合理合法,就进入了文明执法的层次,只有当合法、合理、合情三者兼备时,文明执法可以说到位了。

如何提高文明执法质量,我们认为,必须提高三种意识,即提高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形象意识,这是文明执法的前提。引导广大执法人员努力解决好“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端正执法者的责任意识和相对人权益保障意识,并不是要弱化对相对人违法行为处罚,而是要在“惩罚违法者”与“保障相对人权益”中追求一种平衡。这种平衡的实现需要运政执法人员自身素质、管理艺术、法律、法规正确理解及处罚程序等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知道不尊重人权的执法不是文明进步的执法。行政执法不仅要符合法律规定,而且还应当充分尊重人的权利,体现人文关怀,这是现代文明执法的特征。坚持严格执法与文明礼貌相结合;秉公执法与热情服务相结合;执法原则性与服务人性化相结合。这三个结合有助于合法、合理、合情的执法。是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基本素质与能力。作出的行政处罚要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处罚公正合理,自由裁量适当,罚没有据,手续齐全。要求执法人员对发生的违法行为敢于纠正并依法处罚,不搞“态度执罚”、“关系执罚”、“人情执罚”,严格执法不是粗暴执法,那种有法不依,执法不公,仪表不端庄,语言粗鲁,行为野蛮,,乱罚款,以罚代管,既背离了严格执法原则,又违背了文明执法的基本要求。相反,只教育不处罚,以教代管,该纠正的不纠正,该罚的不罚,对违法者听之任之,文明过了度,那也不是文明执法,而是执法不严、的表现。

三、构建和谐交通,必须强化行政执法监督

运输管理队伍建设既靠教育,又靠管理,要坚持从严治政的方针,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建立依法行政的工作制度,完善内外监督机制,严格规范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和交通行政执法行为。执法监督包括来自管理相对人监督,自我监督和上级监督。按执法公示原则,公开执法依据、执法权限、执法程序和执法结果,增强执法过程的透明度。同时,完善社会行风监督机制,聘请管理相对人,新闻媒体为行风监督员。接受上级对文明执法暗访、暗查。纪委监察部门对于相对人的批评、投诉、申诉、举报,要认真核实,对不文明执法行为的或执法错误应加强教育与纠正。但最重要的是自我监督与约束,强化文明执法意识,只有这样,诚信于老百姓,让社会理解,让百姓满意。

加强执法监督,要建立健全和贯彻落实交通行政管理的各项责任制度和工作规范制度,完善对规章制度、法律文书和台帐档案等基础性工作的管理,加强基层运政执法单位的建设,这是促进交通运输执法工作按照统一、公开、公正、规范的标准运作,培养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交通市场,实现交通行业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加强执法监督,要加强社会监督,实施政务公开、执法公示和社会评议制度。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在运输管理和行政执法过程中,将涉及交通管理对象及当事人的权力、义务以及有关交通行政执法的内容、法律依据、操作程序、工作规范、廉政纪律以及监督措施向社会公开,使执法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在行风社会评议活动中,要通过设立行风举报电话、行风意见箱,聘请行风评议监督员,开展行风问卷调查,召开行风评议座谈会,走访业主、客户,组织明察暗访等形式,广泛征询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交通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查找问题,采取措施,促使执法人员不断提高素质,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办事效率,纠正随意执法行为,杜绝现象,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执法监督措施要与领导责任制和干部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落实激励制约机制。

四、构建和谐交通,必须加强队伍建设

构建和谐交通,需要有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较高的执法队伍。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直接和人民群众广泛接触,他们的执法行为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关系政府的形象。由于交通运输机构和人员发展过快,在队伍建设和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要把建设高效、廉洁的执法队伍作为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要通过采取加强法制教育、职业教育,规范工作程序,完善责任制度等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通过制度建设和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保证公正、高效的执法。要提高交通运输管理人员学法、知法、执法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提高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人员的法制素质主要是通过加强交通运输管理人员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水平和能力,保证在实施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办事,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

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是专业性的一项工作,不精通交通运输管理方面的业务知识,很难胜任交通运输管理工作。提高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主要是交通运输管理人员要加强运输管理的业务学习,学习有关的运输管理知识,安全知识、客货运知识、危险品管理和运输知识、车辆维修检测知识等。为了提高交通运输管理人员的法制、业务素质,对交通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是非常必要的。各级交通运输管理机构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运输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力度,提高他们法制、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这支队伍的思想道德、技术业务、作风纪律等方面素质,是加强交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要进一步在交通行政执法队伍中深入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干部职工。教育职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职工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