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3:59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半工半读;政策分析

作者简介:梁卿(1978―),男,安徽怀宁人,天津工程师范学院职业教育管理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原理、教育哲学。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9-0008-04

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在职业院校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为了贯彻这一精神,教育部于2006年在青岛召开了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至此,对半工半读的研究就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界一道靓丽的风景。已有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人们在半工半读的概念上还是众说纷纭,未能取得一致意见。这一方面为半工半读的实践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但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半工半读在实践中陷入各种误区。其次,正因为对半工半读的概念缺乏清楚的界定,因此对半工半读基本目的和实现形式的把握就存在偏差,影响了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健康开展。因此,从促进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对半工半读的概念、目的和实现形式进行讨论。

一、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基本概念

从现实职业教育实践来看,对半工半读概念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有的把半工半读理解为勤工俭学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的把半工半读理解为部分时间工作,部分时间学习的制度;还有的认为,只要中职学生在用人单位参加工作的时间占到学生学时间的1/3,就是半工半读。从理论研究来看,对半工半读的权威界定也还没有见到。因此,本文拟通过对政策文本的分析,对“半工半读”概念进行探讨。

关于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较为权威的政策文件是《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半工半读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1}这个表述与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对半工半读的界定是一致的,可以视为官方政策对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界定。对于这一表述,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半工半读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半工半读指的是学生在职业学校完成学业过程中,部分时间参加实际工作,部分时间读书进行理论学习的制度,从而与完全进行理论学习和完全通过实践进行学习的制度相区别。

第二,在半工半读制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工学交替的形式完成学业的。由于半工半读是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来实施的,因此“工学交替”中的“工”指的就是在用人单位从事的实际工作,“学”指的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学校范围内的学习”,既包括学生在学校里进行的理论学习,也包括学生在学校参加的实验和实训。所谓“交替”指的就是一种循环的结构。据此,所谓“工学交替”指的就是这样一种结构:实际工作――学校学习――实际工作――学校学习――……,或者学校学习――实际工作――学校学习――实际工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工学交替中的“工”和“学”都是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服务的。这样,职业教育的半工半读就与以下几个概念区别开来。(1)与传统职业教育中,学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参加工作的“先学习后工作”的学习制度区别开来。(2)与职后继续教育中,“先工作后学习”的学习制度区别开来。(3)若撇开表述中的“基本”这个限定词,那么“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就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这就将“半工半读”与其他许多相似的事物区别开来。比如,根据这里对半工半读的理解,那么,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中被广泛采用的“2+1”制度,即学生头两年在学校学习,最后一年到用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的制度就并不是半工半读。因为在这种制度中,并没有体现出工与学的“交替”。若加上“基本”这个词,则对“基本形式”这个词组的理解就成为把握“半工半读”概念的一个关键。众所周知,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在目前还只是一项处在试点阶段的政策。作为一项政策,对半工半读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界定,不应允许模糊性的存在。但是,作为一项还在“试点”的政策,对半工半读的界定就不应太死,而应该给多彩的实践留下一定的空间,以便实践工作者在实践中能自由地探索。也就是说,在“形式”前加上“基本”这个限定词,主要是从政策角度考虑的。总之,从目前来看,半工半读的形式就是“工学交替”。

第三,半工半读要求实现“工学结合”。所谓“工学结合”指的就是学生“在单位工作”与“在学校学习”的结合。也就是说,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任务与其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是相关的、一致的。《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试点院校要按照专业对口的原则,安排学生到生产技术先进、经营管理规范、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好的企业开展半工半读”。{2}这就把“半工半读”与“勤工俭学”区别开来。同时也表明,职业学校如果不能帮助学生找到与其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就不能称之为“半工半读”。

综上所述,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概念可以用十六个字概括,即“学习制度”、“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具体来说,职业教育半工半读是职业院校学生的一种学习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学生是以工学交替的形式完成学业的。要做到“工学交替”,就必须进行“校企合作”。同时,“工”与“学”的内容应该是一致的,即“工学结合”。

二、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主要目的

从政策文本来看,国家试行职业教育半工半读有多种目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在部分职业院校中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接受职业教育的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3}《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则规定:“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4}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指出:“半工半读这种学习制度,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重要模式;是帮助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和成才就业的有效措施。”{5}

总结这些文件中的论述,不难发现,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目的主要包括:一是“发展”目的,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二是“就业”目的,即落实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以促进学生就业。三是“帮困”目的,即帮助部分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

“就业”和“帮困”目的主要是基于现实因素而提出的。传统的职业教育是“学校本位”的,职业教育与“职业”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从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不能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导致一些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能顺畅就业。这导致“四损”,即职校学生找工作困难;职业院校则因为毕业生就业困难,出现生存危机;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才,出现“用人荒”;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则因为缺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受到影响。半工半读制度则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由此,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促进学生就业就成为实行半工半读的一个重要目的。“帮困”目的的提出则是因为一些职校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不能正常完成学业。总之,“就业”和“帮困”这两个目的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当前半工半读的实践中,许多职业院校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两个目的,而对于“发展”目的则缺乏清醒认识。这导致半工半读在实践中陷入了各种误区。一些学校为了促进学生就业,一味迁就一些用人单位的无理要求,擅自改变教学计划,大幅度增加“工”的时间,变“半工半读”为“以工代读”。一些学校则把半工半读简单理解为促进学生就业的一项制度安排,在实践中非常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的训练,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则是能省就省,导致毕业生人文素养普遍较差。因此,从促进半工半读试点工作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必须强调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发展”目的。

事实上,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项制度,“发展”目的才是半工半读最为根本的目的。首先,从整体教育政策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其根本途径则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一思想也被写进了我国《教育法》,成为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6}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不论采取哪种具体的制度形式,都必须贯彻这一方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当然也不例外。当前之所以要进行半工半读的试点,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一制度较好地实现了职业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因此最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职业教育政策文本来看,半工半读被认为“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7}这里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半工半读是要培养学生成才的,一是半工半读的形式是“工学交替”,交替中的“工”与“学”是相互结合的。第一点说明半工半读从根本上是一种“教育制度”,而不是一种“劳动制度”。第二点则进一步说明半工半读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为相对于先“学”后“工”制度来说,工学“结合”基础上的工学“交替”才真正地、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结合”。

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发展”目的作为这一制度最为根本的目的,也统领和支配着“就业”和“帮困”的目的。以“就业”目的为例,为什么职业院校学生出现就业困难?最根本的原因恰恰是职业院校“关门办学”,没有很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导致学生素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适应。在职业教育中实行半工半读制度,则较好地贯彻了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能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因而也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在实现“发展”目的的同时,实现“就业”这一目的。

三、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

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要真正地得以落实,前提是必须明确其实现形式。正因为此,《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地把“探索新形势下半工半读的多种实现形式”作为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首要内容和任务。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重申了这一点。

关于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政策文本除了提出要积极探索之外,事实上也有一些说明。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介绍说:“山东省结合自身实际,摸索出了四种形式:一是工学交替型,即学生半天生产实践、半天理论学习,学生工与学交替完成学业;二是校企合一型,即把工厂办在学校、把学校办在企业,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毕业与就业同步;三是校企契约型,即学校与企业建立契约性关系,使企业成为学校的固定实习基地和学生的就业基地,学生可以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员工也可以到学校进修学习;四是学校自办产业型,即学校围绕人才培养的需要创办产业,既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和实习机会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他们的这些做法很有启发意义,究竟哪种办法好,需要一段时间的检验。希望各地各职业院校思想要更加解放一些,积极地去试,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找到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半工半读模式。”{8}这表明,山东省总结出来的四种形式得到了认可,事实上,这四种形式也得到了职业教育界的认同。

笔者认为,政策文本对半工半读实现形式的界定还有待商榷。从前文关于职业教育半工半读的概念来看,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校企合作”的形式,一是指“工学交替”的形式。所谓的“校企合一型”、“校企契约型”和“学校自办产业型”其实是指“校企合作”的形式。把“工学交替”与这些形式并列,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工学交替”是指“实际工作”与“理论学习”交替。

就“工学交替”的实现形式而言,《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指出:“在工学交替的具体形式上,学生可以在学校集中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到企业实习;可以在学校和企业实行工学多次交替的学习方式,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完成学业。”{9}这里的界定非常清楚,但是,先在学校集中学习,后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没有实现“工”与“学”的“交替”,因此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工学交替”。总之,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半工半读的实现形式包括“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工学交替”的形式。其中,“校企合作”的形式有“校企合一型”、“校企契约型”和“学校自办产业型”。“工学交替”则只有一种形式,即学生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工学多次轮流交替。

注释:

{1}{2}{7}{9}教育部.关于在部分职业院校开展半工半读试点工作的通知(教职成[2006]12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

{3}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33).

{4}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06]4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5}{8}吴启迪.在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3).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篇2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建筑施工;教学

教育评价这个术语多年来一直被狭义地理解为教育测量,又进而被限定为教学测试。在教学实践中,只重视测试形式,忽视非测试形式的现象更为严重。其实,教育评价的对象十分广泛,教育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根据教育评价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功能,分为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而传统的评价方式存在着过度强调应试能力的培养,阻碍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等诸多弊端。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质性评价,能够为师生提供促进发展的信息,其目标在于改进教学,促进发展及提供决策依据。形成性评价强调评价的形式、内容和方法的元化,适合建筑施工技术教学的特点。

1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形成性评价理论是综合人文主义、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从而设计出的一种评价方式。

人文主义将动机描述为可以使人成长发展及实践其潜能的内在动力。学习者的动机取决于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好的教育是鼓励学生将自己看作是有能力的,有价值的,可以自我学习,并且鼓励他们自觉地做到行为一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自己学习的动力机制的驱动下,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因而各人的知识建构方式不一定相同。

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学习和评价的观点都由原来的一味强调学生学习的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从评价具体的、孤立的技能转变成整体和跨学科评价。

认知心理学已接受了一种构建主义的哲学,也就是当学生们构建自己的学习时,他们学的最好;运用自我评价时学的最好;目标明确时学的最好。

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盲目的,以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够评价自己的学习及进步。

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认为学习也就是发挥潜能和实现自我的过程,认为人的潜能和价值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潜能是主导因素,是价值的基础,环境是限制或促进潜能发展的条件,其作用归根到底在于容许人或帮助人实现他自己的潜能,人的潜能及其社会价值并无矛盾,创造潜能的发挥具有最高的社会价值。

人文主义、建构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学习心理学在过去的四十几年中已对如何使学生们学习得更有效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综合上述理论成果来设计评价方式,可以创建出更有效的评价模式供教师借鉴,这些评价方式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机会,使其能知道自己了解了哪些,可以做些什么。

2建筑施工教学中引用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大土木工程工程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土木工程中各主要工种工程的工艺原理、施工方法,以及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因此内容覆盖面广,实践性极强。而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方式还是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考核的方式还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而学生具体学到什么程度,将来工作中能利用多少都不清楚。而形成性评价强调过程性,用评价来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从而使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能够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参与教学中,主动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弥补目前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3形成性评价在施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3.1评价形式的多元化由传统的单一教师评价形式改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主体,使学生从被动受评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将施工课程教学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例如施工技术中的混凝土浇筑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完成后,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学到的情况,并与实际工程相对应,同学间互相评价,了解同学的学习情况,通过与同学的讨论,学生可以说出他们的忧虑,听取他人的观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可以弥补教师评价等外部评价的不足,鼓励他们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3.2评价方法和内容的多元化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试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施工技术这门课的学习情况,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形成性评价方式有座谈、访谈、测试、生产实践、课程设计等多种方式。

例如布置实际工程情境作业。将在施工现场常见到的问题设置成情景作业,布置在课堂上,并且将大家所得出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即培养了同学们交流学术问题的习惯,也加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1]。进行几项施工实习操作,如施工技术中讲到绑扎钢筋的方法时,可以直接带学生到校内实习工厂进行绑扎钢筋的实践操作。在绑扎钢筋的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了解绑扎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如何满足规范的要求。并对学生实际操作的结果进行评价,促进学生认真领会其中的要领。

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举办专题讲座,主要讲授一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工艺、新材料、新结构等,同时也可聘请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来讲课,使学生了解现代建筑施工中的最新前沿知识。同时讲座结束后,让学生自由提问,通过学生提出的问题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从而指导下一阶段的教学[2]。

加强生产实践的考核,生产实践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但是整个实习过程仍是在指导教师控制下进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工地的巡视检查与指导,分期递交实习报告和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检查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情况鉴定,在组织实习答辩和认真审阅学生实习报告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考核[3]。

改革课程设计内容,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作为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检验,也是为培养学生日后从事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必要手段。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课程实际中的一部分,力求课程设计的最后成果达到施工的要求。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通过对课程设计内容的考核,有效的促进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提高[4]。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篇3

【关键词】图形图像专业;工学结合;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要求高职高专在校学生“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大力加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关键。

1.“工学结合”在我国的发展

自1991年l0月17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国发[1991]55号)明确指出“提倡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开始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出现“工学结合”一词。2005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再一次明确了“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2006年教育部又在青岛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并颁布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等,反映了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推广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决心。特别是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l6号文件”[1]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高职院校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指明了方向。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思想,为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而采取的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不同职业院校、不同专业必须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可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做好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条件。

2.高职图形图像专业推行工学结合的意义

2.1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校图形图像专业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人点,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目的就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形成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2工学结合有效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头等大事。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师资来源渠道单一,理论型教师多,实践型教师少,教师大多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或硕士毕业生,缺少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这样的教师队伍已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当前,高职院校当务之急是尽快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教师创造生产实践、提高技能水平的机会和条件,是培养“双师型”教师最有效的途径。

2.3工学结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的教学中,改变传统“课堂讲授,实验课验证”的教学模式,以图形图像专业课程项目为导向,从典型工作任务的操作入手,基础知识和技术以讲授为主,技能训练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全真实作(“真项目、真环境、真设备、真流程”),以“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实施“边学边练、边做边学”[2],既强化了学生所学知识的应用,又加深了对知识和技术方法的理解,使学生初步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指导实践,又能从操作实践中学到知识和技术,积累专业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经验。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自信心。

①工学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工学结合,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使学生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看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在生产实践中都得到了提高。②工学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工学结合使学生跳出象牙塔,与真正的职业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工的角色转换;使学生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提高他们的责任心、自信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使他们在毕业时能够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3.高职图形图像专业推行“工学结合”的措施

高职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急需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办学和人才培养如何与企业(行业)对接,培养社会急需又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图形图像处理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图形图像专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需要以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标,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②教学内容需要改革,建立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方法;③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需要提高,以保证高职教学的需要;④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训体制与实训条件,建立适应图形图像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等。针对这些问题,图形图像专业经过市场调研分析,实施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企业建立“持续共赢”的“生产型”教学关系,在图形图像专业实施项目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构建“学做相融,全真训练”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3],实现知识、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同步提升。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图形图像高技能人才。

3.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

当前,高职专业开展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在实施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运行成本高,管理难度大,落实教学任务与保证企业生产质量之间的矛盾。如果学校能结合专业服务社会的特点,创办生产性基地或“教学工厂”等生产实体,则可以有效地实施“自主型”的产学合作。学院领导从新加坡各大学考察回来,介绍了南洋理工学院设立“教学工厂”办学理念[4]:是力图把“工厂的需求”和“学校的教学”尽可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生产产品的过程、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它是把学校的某个专业群或专业按工厂模式办,给学生一个真实的工厂生产环境,学生犹如处在一个大企业的各个部门,既接受了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教育,又得到了岗位能力的技能培训,是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模式。学院通过政府的支持、行企业赞助及学院自筹投入经费建立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即“教学工厂”。为学生提供“工厂+校园”的学习环境,将企业的实际生产车间引入校园。

校内“教学工厂”基地的建设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矛盾[5]:①是弥补国家对校企合作制度性安排的缺陷;②是确保生产性实训基地教育功能的发挥;③是可以降低双师素质的师资培养的成本;④是可以减少对校外企业生产任务的冲击、产品的损坏、产品的保密、工伤事故的发生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设好校内教学工厂,不仅是导向的转变,更是对现实的正视。教学工厂有两方面的功能:①是要保证实训基地的教育功能,主要用于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②是保证实训基地的生产功能,要“真刀真枪”,确保生产设备、生产工艺、产品等与企业一致,同时要有一定的盈利。

3.2改革图形图像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落实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工厂的建设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供基础,结合图形图像专业课程体系,深入分析企业(行业)专业技术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图形图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动适应企业(行业)的发展需求、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人才培养过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从专业和企业的工作实际出发,提炼企业(行业)岗位工作项目融入教学内容,引入企业(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构建任务驱动导向、项目驱动的课程内容,同时深入探讨“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的改革,紧扣专业岗位的核心能力,积极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案,进一步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毕业时确实具备相关专业的上岗能力,确保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3实施“边学边练、边做边学”的教学模式

结合高职图形图像专业的应用特点,形成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专业的“动手”特性,以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指导实践,用实践中的经验提升技能、强化知识和技术,在教学工作中,以“真项目、真环境、真设备、真流程”的方式,从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技术方案设计、作业过程和考核评价方式等与实际生产对接入手,联合校内“教学工厂”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开展学生的技能训练、技能竞赛和职业能力培养。

4.“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实施“工学结合”的有力保障

教师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者和指导者。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是能否有效实施“工学结合”的关键。因此,加强“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是高校办学的重点工作,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师资培养:①形成在专业(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既要提高专业带头人的学历、职称、学术研究水平,又要提高专业骨干教师的“双师素质”。②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增强师资队伍的整体专业素质和能力,形成一支结构优良的师资队伍。具体做法是:提供条件鼓励、支持教师报考在职研究生和博士生;加强现有教师的在职培训,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脱产学习、进修;每年引进多名应届毕业研究生,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后备人才;加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在教师队伍中培养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型人才做专业带头人;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专业资格考试,使他们逐步获得“双师”资格。③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企业(行业)聘请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现场实践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充实师资力量,建立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④大力加强与企业合作,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通过与校外实训基地的相互合作,选派部分专业教师到实训基地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使教师能更好地适应工学结合教学的需要。

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学院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力支撑,是保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坚强后盾。专业教师凭借自身专业优势为学校和企业服务,积极参与企业一线的技术开发等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急需的技术难题,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良性循环,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

5.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对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思路和方法的一次很好的尝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高职院校办学行为与企业需求的接轨,突出了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改思想,推进了教学方式向“以学为主”的转变,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得到了社会认可和好评,它能够做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目前,我院己把最近两届的图形图像专业学生列为该模式的研究对象,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便不断完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张东明.李明,高职测绘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地矿测绘,2010,26(2)

[3]赖盛中,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探讨与实践,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4)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篇4

关键词:故事情境;纤维材料设计;教学案例

引言

在2016年11月杭州召开的iCpDC国际纹样之文化解读研讨会上,法国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enSaD)斯汀・哈尔博罗教授谈到近几年在中国高校任教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创作主题、内容、形式总是非常相似,缺乏个人独创性。这一现象是近几年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材料设计相关课程之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的呢?

1高校材料设计课程的常见内容设定特点及其问题

1.1教学内容、评判标准、主题要求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在材料设计类课程中,一般是围绕外在形式表现进行设定,例如基a课平面构成、立体构成教学内容多以“构成要素”、“形式美法则”为主线展开,通常要求学生熟记并掌握若干基本的艺术设计表现形式和手法。课程匹配的主题则往往就是形式主题,缺乏内容主题,或者偏向于套用一些显得“高大上”的内容主题。

1.2教学方式、特点

此类教学方式引导下,一方面,学生对艺术设计基本的形式法则和手段可以有一定的直观了解,然而进入个人实际创作后却经常无所适从,无法将这些教学形式和个人主题创作相结合。这样事实上容易形成学与用之间的衔接不良甚至脱节,并且会因此降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因为简单匹配“高大”主题或者干脆缺失内容主题,相应地针对基于个人真实经历体验的个性主题表达的探讨权重就很小甚至没有,这就难以避免地引起作品出现主题同质化、内容空泛化、形式套路化、缺乏独创性的现象。

显然,学生习作在主题、内容、形式各方面出现雷同的课程,需要针对自身的教学内容、评判标准,进行反省、进行革新。

2基于故事情境创作的纤维材料设计教学思路的设定

2.1总体思路

在我开设的《纤维材料设计》课程中,基于个人真实经历体验的内容主题被置于首位,个人想法是否经由合适材料及合适工艺的运用得到有效、有力的表达,成为学习的评判标准;如何引导学生找到个人主观思想意识与纤维材料工艺之间的结合点,是教学的核心重点;有力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激发学生自主创作欲望,能将所学用于个人创作道路,是这个课程教学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简而言之,我把《纤维材料设计》设定为立足于故事情境的设计创作教学,而不是材料和工艺的形式法则传授。

2.2目的要求

课程要求学生从个人真实故事出发,以个人思想情感的表达需求为主导,学习、了解艺术设计创作中材料、形式的意义,理解形式如何服务于内容、主旨。学生根据预置命题方向进行个人具体主题的拟定,并运用相应的纤维材料完成创作表达。要求学生积极尝试不同材料,避免直接从技术到技术、重工不重艺的盲目性创作。

2.3教学方式、特点

教学方式,以实践教学为主,辅以一定的理论讲解和优秀作品赏析。结合集体分析借鉴的、大量个人化的区别性创作探讨是课程的主要特征。

2.4教学内容设定

为提高教学组织的时效性,应尽量通过选择学生身边得来较为便捷的材料和易于掌握的工艺来达成教学目的。根据对纤维材料工艺种类、技术难易程度的考量,以基础性的、简化之后的手工工艺为主,选定“缀织工艺”、“模具印花”、“基础刺绣”、“羊毛毡化”等四种类型手作,做为工艺研习内容,对应四个阶段不同侧重点的故事情境创作教学。

纤维材料的物理属性是固有的、其精神属性都是人为赋予的,故事情境创作命题方向应针对不同种类纤维材料、工艺的特点来进行设置,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的生活经历、所处的客观环境等综合因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命题方向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具体主题,形成表达需求,以此来主导自己对材料工艺的研习。这意味着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在努力实现个人表达需求的同时完成对材料工艺的研习掌握――也只有能用于自己表达需求的材料工艺学习才是有意义的。

(1)第一阶段基于情境故事的缀织工艺设计

缀织是把经纬线交织一起的编织手法,这种编织工艺古今中外均有,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地区的人会选择当地不同的材料进行这样的编织,创作出各式各样的织物应用在生活中。也由于选用材料的不同,这种织物工艺手法会有很多变化。传统的缀织织物往往可以反映出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情境创作(环境故事):结合缀织的工艺特点,在命题上以环境特征表达为侧重方向,进行相应的创作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截取自己对此处印象最深的片段,比如光线、气味、触感、空间层次等,作为表达来源。要求学生进行必要的图片和文字整理,搜集相应的纤维材料,学习和运用缀织工艺进行创作。作品要求视觉与触觉感受并重。

(2)第二阶段基于情境故事的模具印花工艺设计

模具印花的工艺历史由来已久,从古至今一直被广泛应用在各种载体之中,印花工艺具有强烈的“形式复制”特点,很适合用来表达生活中反复出现的一些物品的故事,同时也是在一定层面上探讨“复制”的含义。

情境创作(物品故事):结合模具印花工艺“形式复制”的特点,命题围绕图形故事的表达展开。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某个时期曾经用过有一定纪念价值的物品进行提炼,首先通过照片、文字记录,说明物品背后的故事,再进行平面化图形设计,结合模具印花工艺将设计好的图形印制在布面上。曾经做过的命题有《童年》、《未来时光》等。主题强调有叙事意义的二维图形设计提炼。

(3)第三阶段基于情境故事的刺绣工艺设计

刺绣工艺种类、式样繁多,但就基本的刺绣针法、构成特点来说中外相通。对于初次接触刺绣工艺的人来说,在面对较为复杂、繁琐的刺绣工艺时,往往会失去信心。结合声音音质、节奏等特点融合点、线、面构成规律,再去学习相应的刺绣针法时,可以更容易理解刺绣工艺表现的构成原理,情境创作(声音故事):结合刺绣工艺的构成特点,命题上以声音的视觉化表达作为侧重,强调质感、节奏感的呈现。要求学生记录一段印象深刻的纯声音,时长控制在20秒左右,根据声音的音色、音质及节奏特点用点、线、面这样的基本元素构成单位进行视觉转化,再结合相应的刺绣工艺针法进行创作。主题强调听觉、视觉、触觉感受并重。

(4)第四阶段基于情境故事的羊毛毡化工艺设计

羊毛毡化工艺是时下热门于网j的手作工艺,羊毛毡化工艺由于材料的独特性,可塑性极强,工艺上也可以结合其他种类共同表现,因此特别适合用来进行综合性创作,表达较为复杂的故事情境。要求学生综合前述所学的工艺来完成个性化的突破尝试。

情境创作(自主故事命题),主要针对那些可塑性、可变性较强的材料工艺,本单元选择了羊毛毡化工艺。在经过前三个单元的故事命题训练之后,让学生自我总结该材料的工艺特点,自由和设定相对应的个人创作命题,从而更好地理解感官信息转化、材料转化的意义。

2.5进度安排

课程总体上需要8周48课时,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包含4个环节:故事文本撰写(2课时,重点)、基础工艺操作(4课时,重点)以及课外进行材料和工具准备、针对性的创作思路辅导(4课时,重点+难点)、集体评析(2课时)。

3实践教学成果展示

3.1环境故事色彩表达的缀织工艺实践探索

学生实践作品《青草地》如图1上左,作品形象来自作者漫步草坪时的所见,为了突出草坪柔软舒服的触感,在编织时特意放置了海绵填充物制作出草坪凹凸起伏的效果。

3.2物品故事视觉图形化的印染工艺实践探索

学生实践作品《一期一会》如图3,一期一会指的是人生中仅有一次的相会,然而每一段往事都是人生中不可重复的,每一份手工印染的创作也是无法复刻的,作者根据回忆记录下童年和家人一起吃饭的温馨情境。

3.3声音故事提炼的刺绣工艺实践探索

学生实践作品《晓夜森林》如图2,夜深人静时,乐曲声音清脆嘹亮,像远处传来的呼唤,每一个音符仿佛都能嗅到雨后的森林泥泞的味道。根据清脆的声音,作者将每一个音符分解成清晰的小结。

3.4综合性羊毛毡化工艺实践探

学生实践作品《我的异想世界》如图4,作者通过记录自己的梦境,主观地去想象一个异想的世界,“将梦经由自然物质的肌理和色彩在我手里诞生为现实世界的存在,它们不断地在生长和变化,这是我的思考方式,也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

4结语

从课程实施过程来看,这一教学思路的设定让学生面对不同类型纤维材料、工艺时可根据导入故事情境的理解展开,让创作目的、主题立意更为明确,并调动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教学有效性得到增强。从课程作品的完成情况来看,作品个性化、独创性也能够得到提升,很多学生还将该课程创作的感受融入进其他专业方向的创作之中,《我的异想世界》羊毛毡化作品的作者吴妍冰同学在后续的毕业设计创作中将制作羊毛毡化材料的形象、感受应用到动态影像、文字设计等相关作品中。

综上所述,基于故事情境创作的纤维材料设计教学思路的设定可以让学生从故事情境感受为创作主导自发的学习、了解艺术设计创作中材料、形式的意义,将材料、工艺和个人内心感受直观地联系起来,理解形式如何为内容、主旨服务,有利于学生在个人创作道路上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日)原研哉著,张朵朵译.SenSewaRe引人兴趣的媒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6.

[2](日)原研哉著,张钰译.欲望的教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9-197.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篇5

2016基层计生协会工作计划一

今年,我校普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做好六五普法总结和普法验收工作,启动七五普法,做到开好局、起好步;按照上级的部署,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进一步推进法制宣传六进活动;继续加强干部学法,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将法制宣传和法治实践结合起来,推进我校依法治理工作,维护和促进我校稳定。

一、做好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和七五普法规划及启动工作。

1、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做好六五普法的各项工作。今年,按照区普法工作要点,结合实际,做好六五普法及验收工作。紧紧围绕全市普法活动要求和我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服务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2、认真抓好七五普法的启动工作。总结六五普法的好经验、好方法。加强领导,抓好七五普法启动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把启动并实施七五普法启动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做到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人员到位,措施落实。

二、普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推动普法工作不断发展。

1、抓好《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法制讲座和板报等普法阵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促进我校各项工作依法开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加大专业法的学习和宣传力度。坚持和完善我校的各项学法制度,多形式多渠道的学习,维护社会稳定、守法维权。

3、结合系列活动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要结合三八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儿童节、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预防艾滋病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集中一定时间,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相关的法制学习活动,形成普法的规模效应。

三、切实加强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工作。

1、学校要根据本单位的工作特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年度学法计划,采取讲座、研讨、自学、调研、咨询等形式,提高干部教师学习的针对性。教育行政干部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

2、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3、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坚持学法与解决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相结合,把法制教育融入日常工作要加强交流,不断创新学法用法的形式和方法,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以及远程教育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和培训活动,不断增强干部教师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效性。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学校一定要将干部教师学法用法作为依法治教的一项重要任务列入议事日程,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学法用法工作的顺利开展。要保证学法用法工作的经费、资料、时间的落实;要建立和完善干部教师普法合格证制度;要把干部教师是否具备必备的法律知识和能否严格依法办事,作为干部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将学法用法情况与考核评议、任职、晋级结合起来。对干部教师学法用法情况进行一次考核,检查和考试结果将予以通报,个人考试成绩记入个人档案,作为个人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

2016基层计生协会工作计划二

今年,我校普法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做好六五普法总结和普法验收工作,启动七五普法,做到开好局、起好步;按照上级的部署,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进一步推进法制宣传六进活动;继续加强干部学法,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将法制宣传和法治实践结合起来,推进我校依法治理工作,维护和促进我校稳定。

一、做好六五普法总结验收和七五普法规划及启动工作。

1、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做好六五普法的各项工作。今年,按照区普法工作要点,结合实际,做好六五普法及验收工作。紧紧围绕全市普法活动要求和我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的各项任务,服务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2、认真抓好七五普法的启动工作。总结六五普法的好经验、好方法。加强领导,抓好七五普法启动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要把启动并实施七五普法启动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做到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人员到位,措施落实。

二、普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推动普法工作不断发展。

1、抓好《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法制讲座和板报等普法阵地,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促进我校各项工作依法开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加大专业法的学习和宣传力度。坚持和完善我校的各项学法制度,多形式多渠道的学习,维护社会稳定、守法维权。

3、结合系列活动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要结合三八妇女节、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儿童节、626国际禁毒日、121世界预防艾滋病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集中一定时间,采取各种形式,开展相关的法制学习活动,形成普法的规模效应。

三、切实加强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和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工作。

1、学校要根据本单位的工作特点,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年度学法计划,采取讲座、研讨、自学、调研、咨询等形式,提高干部教师学习的针对性。教育行政干部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

2、坚持和完善中心组学法制度,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不断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3、坚持学法用法相结合,坚持学法与解决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相结合,把法制教育融入日常工作要加强交流,不断创新学法用法的形式和方法,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以及远程教育等平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和培训活动,不断增强干部教师学法用法工作的实效性。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篇6

各学院(校区):

一直以来,为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效果,结合中央16号文件,学生工作部先后印发实施了《江西理工大学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主题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校团委每年都专门行文部署团组织生活,大学生课余“学理论、学党章”(以下简称“双学”)活动,并且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还务实创新的开展了主题班会、十佳团日、观摩双学等活动,这些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不同方面推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开展。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学校推进了校院二级管理,重心下移、眼睛向下、依靠基层、发挥基层积极性成为必然趋势。另外,在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环节中,发现对各类教育形式过多、内容重叠、统的太多的反映较多。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尊重学院(校区)的主体地位,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切实提高开展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创新性和效果,在分管领导的指导下,经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研究,决定联合推行“1+2+2”大学生主题教育模式,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推行新模式的目的

吸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落实校院二级管理的新形势,以提高各学院(校区)、各分团委开展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务求教育的实效为落脚点,整合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原有教育活动内容,改革考核方式,努力使学院(校区)和分团委开展教育活动有空间、有时间,使教育活动做到少而精、实而广,使教育效果做到人人都知晓、生生受教育,使考核方式做到简单有效、导向明确。

二、模式内容

“1+2+2”大学生主题教育模式中的“1+2+2”即“双学”+“主题教育、团组织生活会”+“主题班会、优秀团日”。

三、组织方式和考核方式

1.组织方式

“双学”体现的是团组织的政治属性,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原则上要求每月开展一次,具体由团支部书记负责组织,分团委负责人负责所辖团支部团组织生活会的整体安排、部署、指导、落实和检查组织;

“主题教育、团组织生活会”体现的是组织的教育属性,以班级(团支部)、分团委(学生会)及其各部门、其它学生组织或群体(党支部、宿舍、女生群体、特殊群体等)为单位开展,原则上要求一月开展一次,采取一月一主题的形式把“主题教育、团组织生活会”进行安排,各学院(校区)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负责本单位活动的整体安排、部署、指导、落实和检查组织;

“主题班会、优秀团日”体现的是基层特色属性,属于基层创新性活动范畴,主题班会和优秀团日院级、校级评选活动原则上一年各开展一次,各学院(校区)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负责本单位活动的领导,分团委负责人具体负责“优秀团日”活动的开展。

每学年或学期初,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将联合行文对本年度或本学期的“1+2+2”大学生主题教育模式下的各项主题统一下发(特殊情况将临时下发统一要求的教育主题),各学院(校区)根据本单位学生实际自由选择、安排部署,每月前三天上报本月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含子活动以上信息)等,并上报上月活动的方案和总结材料(简单总结加照片即可)电子稿。上报材料时分别上报给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

2.考核方式

“双学”采取检查《团支部工作手册》记录、现场检查等形式进行考核;

“主题教育、团组织生活会”采取考核材料上交情况、现场检查、同比例同样本抽查学生(或考试)等形式进行考核;

“主题班会、优秀团日”采取上交视频、现场检查、答辩提问、公开观摩、查看院级评选工作情况等形式进行考核;

每类教育活动根据考评细则给予优秀、良好、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的结果,根据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工作需要,决定每类是否设立优秀组织奖。同时,赋予每类活动结果等级对应的分数,根据三类教育活动考核结果4:4:2的权重系数计算出“1+2+2”大学生主题教育的分值和等级,结果纳入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的年终考核当中。

四、活动时间

每年的3-6月,9-12月。共8个月。

五、活动形式

活动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坚持既有传统传承又有时代特征、既传递正面声音又符合青年学生特点、避免庸俗化、过度娱乐化的现象。在此原则下,活动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主题班会、座谈会、交流会、演讲辩论、知识竞赛、形势政策报告会、专题讲座、宣传宣讲、素质拓展活动等。此外,也可结合本院或本专业自身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六、教育主题

1.双学

双学,“学理论、学党章”,顾名思义就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章。在强调理论类材料学习的同时,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包括:以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形势政策教育;针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的即时性时事教育等。

2.团组织生活会

团组织生活会因其政治属性,教育主题上强调政治性、理论性、组织性,如:党史团史教育、党章团章教育、团员意识和团的先进性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等,特别强调要结合优秀团支部、优良班风学风的创建进行教育。

3.主题教育

主题教育主要围绕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开展,包括校园生活、文明养成、遵纪守法、励志诚信等领域,如:生命安全教育、爱情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感教育、文明养成教育、学风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励志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守法守规教育、爱国主义专题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择业教育、毕业教育、校史教育等。

4、主题班会、优秀团日

主题比较广,只要是健康向上,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均可以选择。

七、几点说明

1.本实施方案仅针对学生工作部、校团委牵头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由其它部门负责的活动不在此方案范畴中;

2.本实施方案为活动指导性文件,牵扯的教育活动考评细则、具体年度教育活动安排通知等另文下发;

3.文中的主题为指导性意见,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也可以另行选择主题,但每月上报安排供检查、上报上月方案和总结供考核不能省略;

八、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本实施方案对各类教育活动和考核方式做了有效整合和简化,减轻了各学院(校区)负担,同时也是一种尝试。各学院(校区)要认识到大学生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本次改革的出发点,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充分调动广大青年学生参加主题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保证活动取得实效。

2.认真组织,狠抓落实。各负责领导、负责老师要狠抓工作落实,根据学生工作部和校团委具体的教育活动通知,制定科学、周密、有效、操作性强、覆盖面广的实施方案,广泛的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注重与家庭、社会的联系,确保活动深入开展。

3.讲究创新,务求实效。各学院(校区)应结合本学院(校区)实际和学生需求,广开言路、打开思路,采取创新性的举措,找准教育引导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有针对性地、有效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在工作中,应注意选组织、个人、活动等各方面的典型予以表彰,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鲜活起来、有效起来。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篇7

近几年,随着企业员工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各单位在员工教育问题上探索出了像远程教育、电化教育、党校、夜校等手段现代化、形式多样化的好方法,不断促进了员工学习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但一些单位中员工教育形式、方法、内容仍缺乏针对性,习惯于根据上级的意见和要求,照搬照抄,很少考虑本系统本单位员工的具体思想状况,教育方法单一,几乎看不见了耐心的谈心教育和生动活泼的形势教育,形式上一般采取读报、看电教片、传达会议精神等灌输式的方法,使一些地方的员工教育常常出现“言者不自然,听者不耐烦”的现象。

我个人认为,要做好员工经常性教育工作,必须要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就是注重通过加强对员工的经常性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充分发挥优秀员工先锋模范作用,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员工真正成为各阶层的骨干力量,成为带领企业发展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的引路人和领头雁。

抓好员工经常性教育,首先要在深入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员工教育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在落实长效机制上多下功夫,切实履行好员工教育管理工作责任、狠抓落实。首先,要始终把加强员工经常性教育摆在基层人事工作的突出位置,做到有长计划和短安排、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有通报、有总结、有评比,逐级明确责任,强化工作措施,整合各方面力量,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主要领导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上下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要搞好工作协调。在开展员工经常性教育活动过程中,组织部门负责组织策划,牵头抓总体工作,纪检部门负责活动的督导、检查,宣传部门负责活动的宣传引导,通过相互合作,各有侧重,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形成员工教育管理工作的合力,提高员工经常性教育的实效;三是不断加大在教育上的投入,重视员工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当前,有的单位员工教育硬件设施方面仅是一台电视、一台VCD,没有其他辅助设施和工具,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员工教育形势要求。因此,要高度重视员工教育硬件设施建设,不断加大员工教育教育投入。

针对新形势下各阶层员工的新需求,应根据员工不同的职业特点、知识结构、年龄阶段等实行分类学习,从单一的政治教育灌输转变为思想、经济、科技、管理、文化等多方面的学习,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实现教育上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保持员工先进性的基础。员工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和载体上贴近实际不断创新。在教育内容上,必须准确地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特征,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进行广泛性员工教育;在教育载体上,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员工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不断创新教育活动载体,开展分类分层教育,为使员工找准自己在党建和经济工作中的结合点,发挥员工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育方式上,要充分注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实行灵活多样、讲求实效的教育方法,努力实现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方法与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员工教育的方法要与变化了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方式相适应,坚持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相结合,灌输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要健全员工教育的制度,在时间上作保证,做到经常抓、长期抓,不能紧一阵,松一阵。要充分借鉴“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定期开展员工集中教育活动,建立员工教育的长效机制。继续以建立健全以电教室和远程教育站点为基础,以乡镇(场)、机关党校、夜校为主阵地、以单位学习小组为龙头的三级培训网络,对员工分类进行政策理论教育和技能性教育,并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把学习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远程教育、交流讨论、专题辅导等办法,重视加强技能和岗位培训,使其成为业务工作的骨干。在学习方式方法上要做到“五个一”(即每月一次学习日活动,每季度一次交流讨论,每半年一次专题辅导,每年一次员工轮训,每年一次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自主培训与网络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等员工喜闻乐见的学习形式,确保员工学习教育常抓常新。在开展员工经常性教育活动中也不仅局限于读文件、搞讨论等传统的形式,还要通过开展“争先创优”“竞赛评比”等,增进员工间相互了解、促进员工间相互学习,展现员工素质和风采,不断增强单位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充分利用“员工责任区”、员工设岗定责、员工承诺、员工先锋岗等活动形式,拓展员工教育途径,创新员工教育载体,激发员工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并根据员工队伍中的先进、中间、后进等不同层次,以及新老员工等不同情况,分类设教,因需施教。

加强职工继续教育是单位日常业务中的工作重点,同时也是创建学习型单位的具体体现,只有始终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丰富教育手段,形成长效学习机制,不断努力在全单位形成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风尚,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继续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科]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篇8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甘肃天水741020)

【摘要】本文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及现今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背景。探讨了《平面设计软件应用技术》课程的课题教学。在实践教学方面注重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形成了一套以课题带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题;课程设计

《平面设计软件技术》是高职院校各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主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平面矢量图形设计软件和位图设计软件。本课程是基于学生学习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以后,因此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常用操作技能,以课题带动的实践教学体系。

1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课题化

课题一为平面设计基础知识有平面设计基本类型主要知识点:pop、报纸杂志、宣传卡、招贴、标志、书籍装帧、包装、装潢等广告设计;平面设计的构成要素主要知识点:图案、色彩、文案要素;图像分辨率主要知识点:打印分辨率、屏幕分辨率、设备分辨率;色彩模式主要知识点:HSB、RGB、Lab、CmYK;计算机图像类型及格式主要知识点:位图图像、矢量图形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主要知识点:图像处理软件、图形制作软件;图像搜集主要知识点:利用数码相机、扫描仪、抓图工具、网上下载获取图像。重点:平面设计的类型、构成要素、分辨率、图形图像类型及格式。难点:图像分辨率和色彩模式的概念、图像类型及格式。

实验、实习项目上利用数码相机、扫描仪、抓图工具、网上下载获取图像,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大量实例图片演示进行难点、重点介绍;尽量在本章内容中增加有关广告设计方面的知识,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系统地设计创作出合格的作品奠定基础。

课题二为photoshop图像处理基础知识photoshop的启动与退出主要知识点:启动、退出photoshop。photoshop的操作界面及文件的操作主要知识点:菜单栏、工具箱、工具选项栏、控制面板组、状态栏、工作区;文件的新建、打开与保存;pDF格式文件的导入、ai格式文件的输出。photoshop的新增功能主要知识点:笔刷面板、文件浏览器、修复画笔工具、修补工具、液化、图案创建、web照片画廊。photoshop工作环境基本设置与优化主要知识点:常规设置、文件处理设置、光标与显示设置、单位与标尺设置、网格参考线设置、增效工具与暂存盘设置、内存与图像高速缓存设置等。重点:photoshop的操作界面、文件的操作、工作环境的设置。难点:快捷键的自定义、文件新建的参数设置。

实验、实习项目为photoshop工作环境的熟悉与优化。教学建议以多媒体演示教学与实习操作相结合。

课题三为photoshop图像的选择与编辑基本选择工具主要知识点:选框工具、套索工具、魔术棒工具。图像的选择与选区编辑方法主要知识点:工具选择、色彩范围的选择、通道与蒙版选择;修改选区、变换选区、存储选区、载入选区。通道与蒙版主要知识点:通道的建立与应用;快速蒙版、图层蒙版的建立与应用;图像还原、复制操作主要知识点:还原、复制、删除工具;命令方式还原、复制;历史记录面板功能及应用。图案、画笔定义与编辑主要知识点:定义图案、填充图案、定义画笔。重点:选择工具的功能、选区的建立与编辑、通道与蒙版的建立与应用、定义图案、定义画笔。难点:通道与蒙版的概念、建立方法;画笔定义参数的设置。实验、实习项目:选区的建立与编辑;图像的选取与编辑;定义图案与画笔。教学建议:采用实例演示,任务式实习操作方法教学。

课题四为photoshop图层、路径、文字编辑、文字编辑主要知识点:文字工具组、文字图层、文字的录入与编辑。图层主要知识点:图层的概念及分类;图层面板组成与功能使用;图层链接、更改图层顺序;图层编辑、图层组建立、合并图层;图层样式应用;路径主要知识点:路径的概念、建立、编辑;路径面板及各功能使用;形状工具组、路径工具组的功能与应用。重点:文字录入方式;图层、路径、通道的类型与概念;形状工具组、路径工具组的功能与应用。难点:图层转换;路径与选区的变换及编辑;通道与选区关系及转换。

实验、实习项目:文字编辑技术;图层的建立与应用技术;蒙版与通道建立与应用技术;路径的建立与编辑应用技术。教学建议:采用实例演示,任务式实习操作方法教学。

课题五为photoshop图像颜色与滤镜效果专用着色工具主要知识点:画笔、铅笔、渐变、油漆桶、取色工具;图像的色调、色彩调整主要知识点:色阶、曲线、色彩平衡、亮度/对比度、色相/饱和度调整、替换颜色;内置滤镜和功能与用法主要知识点:内置滤镜的概念、类型、参数设置、效果应用。外挂滤镜的安装与应用主要知识点:外挂滤镜的概念、类型、下载、安装及参数设置、效果应用。重点:色调、色彩的调整,滤镜效果的合理应用。难点:图像色彩、色调调整的用法,滤镜参数的设置。实验、实习项目:专用着色工具使用技巧及图像色彩色调调整;滤镜应用技术。教学建议:采用实例演示,任务式实习操作方法教学。

课题六为CorelDRaw图形设计基础知识CorelDRaw的软件界面介绍主要知识点:CorelDRaw工作环境的组成部分;菜单介绍;工具箱主要工具介绍。CorelDRaw工作环境基本设置与优化主要知识点:各选项参数设置文件操作主要知识点:文件的新建、打开、编辑、保存;其它格式图形图像文件的导入与导出。重点:CorelDRaw的工作界面及主要功能;文件的操作。难点:工具选项栏参数设置,其它格式文件的导入与导出。实验实习项目:CorelDRaw软件界面熟悉、基本工具使用技巧、文件的基本操作。教学建议:采用演示与实习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教学。

课题七为CorelDRaw基本操作基本工具的使用主要知识点:挑选工具、矩形工具、椭圆工具、多边形工具、螺旋工具、方格纸工具、手绘工具、贝塞尔工具、度量工具、交互式流程工具、缩放工具、文本工具的功能与应用整形工具的使用主要知识点:形状工具、刻刀工具、擦除工具、自由变换工具效果工具的使用主要知识点:交互式填充工具、交互式透明工具、交互式调和工具、交互式轮廓线工具、交互式变形工具、交互式立体化工具、交互式阴影工具等。对象的操作主要知识点:对象的选取、群组、锁定、合并、拆分、变换、分隔;对象顺序的操作、对齐与分布。重点:工具箱工具的功能与用法;对象的操作与组织。难点:节点的编辑、交互式工具的用法、对象的顺序管理与组织实验、实习项目:图形绘制与编辑技术;交互式工具使用技巧;对象的组织与选取。教学建议:采用实例演示,任务式实习方法教学。

2 教学模式与考核要求

2.1 教学模式

(1)本课程要求学习操作性强,但又要兼顾图形图像设计方法,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和实践相结合方式。

(2)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进行演示讲授,实践教学以机房网络演示、学生实际操作为主。

(3)为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上机时间不少于72学时。

2.2 考核要求

该课程共78学时,课程结束安排有实训教学,整门课程成绩核定为100%制。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占40%,平时表现占10%,作业及实习报告完成情况占10%,教学实习结束技能考核占40%。

参考文献

[1]张跃西.论高职教育与课程项目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3-03-12.

[2]陈莉.计算机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12.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篇9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问题。立足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共同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既是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新问题的积极应对,也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校企合作让高职院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问题

(一)校企合作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的挑战

首先,校企合作在引企入校过程中,改变了校园的教育环境,让高职校园成为一个开放的空间。在校企合作的校园里,企业的利益导向,企业员工多元化的价值认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消极思潮和各种社会问题更容易在高职院校的校园里传播、扩散,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其次,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实践形式改变了教育对象单一的身份,学生面对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扮演着学生、学徒、企业准员工、实习员工等诸多角色,不同的角色互换中,其心理感受、教育管理要求、所处的环境等都截然不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积极应对这些变化。再者,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形式必然造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如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厂中校、校中厂等不同的校企合作形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和应对的问题。

(二)校企合作对传统思想理论课教学产生了巨大冲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地位毋庸置疑。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校企合作让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实用化趋向更加凸显,多数学校重专业知识和企业实践轻人文教育,专业课和实践课时加大,必然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蚕食被挤压。[1]另一方面,lunwen.1KeJian.Comlunwen.1KeJian.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行为受市场影响较大,很多合作形式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工学结合教学计划安排往往由企业说了算,甚至是企业随时需要随时安排。面对灵活多变的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实践教学安排,专业课程可以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得到强化,而思想理论课却只能暂时搁置甚至是被遗忘。但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又有其特殊性,必须要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着明确的教学任务和严格的课时要求。于是,学生返校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们忙于找时间补课,来不及补的只能压缩课时或降低考核要求,让本来就吸引力不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雪上加霜。

(三)校企合作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

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问题,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解决。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任务、方式方法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做好积极应对,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转型发展;同时还要利用好校企合作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探索合作育人的载体和途径,把校企合作作为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具体合作形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了解校企合作的内涵与具体形式,熟悉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实际,成为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专家,还必须积极探索合作育人途径,通过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积极解决学生顶岗实习、工学结合阶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好介入和脱节的问题,等等。

二、围绕校企合作创新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微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实践,也应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一)挖掘实践育人功能,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中央2004年16号文件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2]校企合作中的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做法本身就是立足企业需求和未来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实践,教学实践、就业实践和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行业、体验职业、接受锻炼,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如校企合作过程中,特别是在工学结合时,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生产流程中,他们从简单单纯的学校环境转向比较复杂多变的企业环境,不管是遇到的人还是事,都比在校学习更多更复杂,沟通交流的机会也更多;在进行生产劳动过程之中,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纪律性,都会更加具体化,他们会对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理念以及管理规律有更深刻的理解,会更珍惜老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和交往,这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深入和扩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校企合作实践育人的功能,以积极的态度推动校企合作育人,在校企合作的具体实践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二)挖掘企业的教育资源,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

首先,高职院校应积极搭建校企“合作育人”的平台,让企业也成为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主体。校企合作育人过程中,企业的创业奋斗历程、企业家精神、优秀企业文化、企业楷模都将是开展学生管理、榜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素材。高职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机制,给学生提供感受、了解企业文化、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规范、职业道德、国家相关政策的生动情境,让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比较,从而从实践体验上升为道德体验和价值认同。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尝试建立校企混编的专兼结合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在传统学生工作中,辅导员(班主任)是教育的实施主体,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除了辅导员(班主任)之外,企业工程师、管理者和员工也发挥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特别是企业工程师、管理者在走进课堂授课,或担任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时,除了传授学生技能,其行为本身也承担着学生管理、思想教育的功能。高职院校应聘请企业管理者或工程师作为兼职辅导员(lunwen.1KeJian.Comlunwen.1KeJian.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班主任),共同承担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疏导等工作,增强企业合作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高职院校应引导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评价。校企合作核心是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但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企业需要,企业究竟看重学生哪方面的素质,还要企业说了算。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与企业合作,广泛开展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商定符合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学生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参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等,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3]

(三)围绕校企合作的具体形式,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创新

校企合作让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促进了其改革创新。很多高职院校都做了有益探索,做法大致归纳有:一是改变原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系统,适应学生校外实习分散、不固定的特点,依据学生实习区域、项目类别建立“矩阵制”组织形式(包括把党、团组织建到企业,按区域设立工作站管理等)取代学院式班团组织形式,保障组织管理始终存在并发挥作用。如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工作站”做法,就是在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阶段创新学生组织管理形式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有益探索。二是利用新媒体搭建交流教育平台,解决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期间辅导员(班主任)不便介入不好介入的问题,保障学生不在校期间,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关怀不断线,主要是通过实习管理系统、工作汇报制度等形式实时了解学生在企业工作状况,实时进行干预和管理。三是完善辅导员驻点驻企负责制和企业调研制度,安排专人在固定区域、固定企业,开展定期寻访和调研活动,掌握学生在企业的实际表现。四是挖掘企业教育资源开展生动的校园文化活动,如邀请企业家、优秀毕业生开设讲坛,开展校企、学生和企业员工联谊会等,把企业元素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让学生去体验企业管理、企业文化,明晰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以上很多做法在高职院校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但也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丰富、创新和推广。当然,在具体的校企合作形式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各有不同,要在校企合作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

(四)根据校企合作特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

一是理念更新。思想理论课教学部门要适应工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安排灵活多变的特点,充分利用好高职院校有限的理论课教学时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要精、要管用”的指导原则,精选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既具有理论上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又能立足于学生实际和未来职业发展需要,具备鲜明的针对性、时代感和现实性。二是改进教学方法。为保证教学系统性和理论学习的完整性,思想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学生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阶段实行线上学习、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理论课的教和学的效果。三是把理论课教育融入到企业实践中,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时。理论课教学部门,可以联合党团组织和学工部门,在企业和学生实习单位建立德育实训基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工厂和企业,在工学结合、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开展学生德育调研、德育干预、思想理论学习和形势政治教育,解决学生思想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有的学校成立了党团组织干部、辅导lunwen.1KeJian.Comlunwen.1KeJian.Com提供写作论文和发表服务,欢迎您的光临员、思想理论课教师为主要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经常到工厂进行跟踪指导,也有学校在学生相对集中的企业或区域,以企业或区域为单位建立工作站,在这些企业和区域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开展政治理论课教学、政治理论学习、党团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4]这些做法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至于因为专业课的实践而受到影响,同时,还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身心体验、道德实践和实际行为能力,也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参考文献:

[1]杨树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16号.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篇10

关键词:高校党支部组织生活学科平台创新

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就高校党建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党支部是党在社会基层单位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党在高校最基层的组织,而学科是高校的基本组织单元和神经系统,如何将党的工作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以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为载体,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科的活力,同时发挥学科和党组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是高校党组织建设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也是增强基层党支部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一、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与效果评价

组织生活是我党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是统一党员思想、教育和管理党员的主要阵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思潮的渗透,成员价值取向多元化,通过组织生活对党员进行教育的难度有所增加;同时,由于高校教工党员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行政管理工作繁多,有的支部在开展党组织生活时往往流于形式,党员之间缺乏深层次的思想交流,导致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受到制约。

当前某些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现状主要表现为:支部组织生活在时间安排上比较随意,有些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时一个月安排一次,有时两三个月也不过一次,而有些支部却是迫于无奈才勉强安排[1]。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不够丰富多样,大多是学文件、听报告、看教育片及参观之类的活动,缺乏创新意识。支部组织生活内容较枯燥,缺乏与党员自身需求的有效呼应,党的理论学习、传达上级组织指示、讨论发展党员等占据很大比例,而听取群众意见,关心群众生活,了解教师关心的与切身相关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则很少,这种缺乏主题创新,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的组织生活难以真正实现党员间的深层次思想交流,无法达到教育党员的目的,大大降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热情[2]。

结合笔者所在高校及其他高校的基层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3]:

(一)教师们表示愿意参与组织生活,但对组织生活的形式要求较高。超过50%的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平均每两周开展一次组织生活,约有近20%的教工党支部是平均每月开展一次组织生活。教师们喜欢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参观考察活动”、“结合教师自身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自学”,这显示了教师对组织生活的自主性和较高的要求。

(二)教师们认为现在的组织生活形式已有所改进,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有参观学习、结合教师自身工作进行专题研究、请专家讲解时事热点问题等,其中与兄弟单位联合开展有助于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组织生活很受欢迎。伴随信息时代的发展,有些党支部开始尝试利用微信等网络形式开展网上组织生活和思想交流,但推广力度不够。

(三)高校教师价值取向多元化,党支部组织生活内容必须倡导主流文化。师德建设、工资福利、个人晋升等成为教师关心的热点,远超学校的定位、发展思路、发展目标。虽然近80%的教师党员注重理论与业务知识相结合,有利于调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使组织生活更有成效,但组织生活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深入党员教师内心,不能与解决教师具体困难和个人发展问题相结合,其工作成效难免大打折扣。

(四)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创新有所突破,但内容创新明显不足。有超过50%的教师要求支部生活内容与时俱进、紧握时代脉搏;有超过60%的被调查者要求与业务知识和科研相结合。

二、学科平台教工党支部构建的必要性与可实现性

目前在有些高校党建工作中逐渐形成根据学科划分支部的组织模式[4]:学院党组织以所在学院教工党员学术、科研所属团队不同设置以二级学科为基本单位的支部,即基于各个学科平台的党支部、学院直属支部(主要是工程实验及行政管理岗位上的党员组成)及离退休支部。每个教工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及支委成员全部由所属学科平台的教工担任。

(一)支部建在学科上可促进学科的长足发展及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基本上是以学科为单位进行的,而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往往以活动为载体。在学科平台视角下,单纯以活动为载体的支部工作就会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这时就要支部工作介入学科的各项工作中,支部工作进学科正是顺应这一高校党支部的发展规律而形成的,不但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的本质要求,而且顺应学科长足发展的需要。教工党支部开展活动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减少或避免教工党员的多头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党员教师集中精力更好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开展学校学院的中心工作,并使其与党员教师的事业前途结合起来,实现教育方式的多样化。同时,在学科平台中,平台党支部书记和学科带头人是基层教学科研组织中的核心力量,对这支队伍的重视和培养对于党支部建设和学科建设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找准结合点是开展党支部活动和学科建设的关键。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教学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的中心,因此,党支部工作的开展必须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而不能游离于业务工作之外。要将支部建设与教书育人相结合,与学科建设发展相结合,与加强青年教工的培养相结合,发挥支部的政治核心的作用和优势,调动教师党员的积极性,引导广大党员在教书育人中起表率,在学科建设上做参谋,在培养青年教师中当导师[5]。在实践中要注意正确处理党的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行政工作的关系,既要防止党支部建设与教学科研工作脱节,又要防止以教学科研工作代替党支部建设。党支部要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支部工作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统筹安排,工作内容要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活动方式要依据重点工作的落实情况灵活多样,评价考核要将党政工作的成果一并考虑。

(三)党支部为学科平台的良好运行提供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学科平台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学科平台的运行主体是教学与科研,党组织拥有较强的组织优势和协调优势,这样可以为学科平台的运行提供思想意识、纪律组织等一系列保障,避免学科平台在运行时因成员个人的思想、心理或纪律问题而导致的中心工作抓不稳等现象;同时,可使同一学科的党员教师彼此之间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为协同合作做好学科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与队伍基础。因此,可以将支部生活与学科建设日常业务活动结合起来,围绕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及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主题开展组织生活。

三、基于学科平台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实践路径

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要创新,必须在学科平台视角下定位好支部的责任内容,从高校教师党员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教工党支部在开展具体组织生活中的不足,加强认识、完善方案、丰富内容、改进方法、提升载体,更有效地发挥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一)加强思想认识,思想重视与实践行动相统一,提高支部生活的有效性。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活动建设,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更要从实践行动上支持党支部活动,这对于继续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校学院的改革发展,创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级党委要对基层党支部加强指导,给予支部组织生活充分的制度保障,包括经费支持和时间保证。通过思想与行动的统一,努力实现学校党委提出的目标要求,为有效开展党建与教学科研结合工作,积累好的经验、探索好的做法、做出好的榜样[6]。

(二)改革活动机制,自觉参加与开放共建相联合,发挥支部党员的主体作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教工党支部活动都是以自主开展为主,虽有其灵活性和自控性等优点,但往往局限于本单位本部门,不利于横向交流拓展视野。一种以共享资源为特征、按需设计为前提、打破各单位党组织界限、体现党员主体意识的开放型党支部活动方式日渐成型[7]。这种活动的主题是在广泛征求教师党员意见的基础上选取确定,并提前公布,以此吸纳其他党支部的党员有选择地自觉参与。例如,同一主题活动,邀请同一单位的不同党支部参加,或和兄弟院系党支部联合开展,或不同学院、不同学科支部之间共同组织开展等,不仅有利于教师间的思想交流,而且有助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从而拓展教师组织生活的维度,挖掘活动的深度。开放共建党支部活动的本质是“增强支部活力、共享部门资源、发挥主体作用、提高活动实效”。

(三)创新活动方案,常规性与创新性相连系,增强支部活动的吸引力。党支部活动方案创新的四个主要标准是充实、明确、有特色、有时代感,方案创新要突出主题活动的层次性,将传统的座谈讨论、单一的理论学习等活动与实地参观、知识竞赛、学术交流、教学演示、专家报告、影视展览等形式有机结合,从而将教师党员的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感官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促使教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加深教工党员对支部活动意义的辩证理解和深刻把握,给教工党员带来理性思考及观点碰撞,不断增强支部活动的吸引力,不断塑造教工党支部充满活力的良好形象。

(四)丰富活动内容,理论学习与教学科研相融合,重视党员教工内在需求。教学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永恒的中心,高校教工党支部必须始终围绕教学科研工作这个中心,而不能游离于本单位业务工作之外。党支部在加强思想建设方面,可通过组织学术沙龙,结合专业、学科特点,确立方向分专题进行研讨等形式组织教工的时政学习,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三者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以此为阵地,重点解决好教职工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认识,化解矛盾,使之更认同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明确教师肩负的历史责任,弘扬敬业爱岗和努力拼搏的精神。具体而言,相关学科党支部可以结合学所专业,联合开展外出考察,组织参观学习;不同学科党支部可以就同一主题如研究生培养进行专题讨论等。理论学习与教学科研的有机融合,有效调动教师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增强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完善工作方法,类型丰富与形式灵活相贯串,拓展党支部的功能实现。学科平台视角下的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应该根据教师群体的特点,从各维度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如教学科研建设结合方面:以党建带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促进党的建设,通过教工党支部互助促进教学科研发展;政治理论学习方面:与国家大事、政党大事、社会大事、教育大事等相结合;爱国情怀提升方面:与教育基地、红色经典相结合;社会服务开展方面:鼓励教师党员根据专业优势和自身特长,认领社区公益服务,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等。同时,教工党支部活动形式必须灵活多样,将以集中开会为主的活动形式拓展为集中学习、开放共建、社会实践等,采取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室内与室外相结合。此外,特别要注意的是党支部活动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党员教育和发展、党员管理、民主评议、创先争优等方面的活动一定要走群众路线。

(六)拓展活动载体,将传统平台与信息平台相结合,开拓党支部育人新渠道。高校党建活动可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等载体开拓党支部育人渠道。创建党支部红色网站,设立专题新闻、理论学习等栏目,报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和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经典著作等文献资料,形成网上强有力的主流意识形态;开辟网上党支部论坛,针对策划的主题活动设立专门讨论区,把教学科研方面常用的论坛、沙龙加入党建内容,进一步扩大党支部活动中普通党员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为党组织生活提供指导意见、经验交流等;打造党建微信微博平台,拓展党建信息传递渠道。例如,开通教工党员微信群,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围绕学校、学院重点工作开展主题讨论活动,加强党员沟通交流,增强支部凝聚力。利用新媒体可解决当前教工党员由于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较多、家庭事务繁杂等原因造成的组织生活难以常态化开展的问题,并打破传统组织生活的乏味与单一,实现组织生活的多样性,拉近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增强组织生活的灵活性和时效性。

总之,学科平台视角下创新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一定要适应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在工作思路、内容、方法、形式、手段和机制等方面锐意创新,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党支部建设、党支部活动开展的新途径、新经验,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书臣,王君丽,田野.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

[2]王晓.改革创新精神指引下的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思考[J].黑河学刊,2013,(10).

[3]吕保华.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实效性研究―基于湖北省高校教工党支部的调查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

[4]张逸阳,叶定剑,徐洲.学科平台视角下的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及对策[J].党史文苑(学术版),2012,(8).

[5]赵乾锋,胡文聪.对高校教学科研型党支部建设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