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5:31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篇1

关键词:十七大;改善民生;社会建设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①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内容而且极其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社会建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建设,内在的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狭义的社会建设,它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外延是一致的,同广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是一致的。②

民生问题,是党历来都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建设逐步全面展开,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各类社会事业不断发展,社会活力不断增强,社会和谐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应看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民生改善相对滞后。具体表现在:一是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二是反映人民群众生活状态最重要的几个具体指标不容乐观(如教育、医疗、住房三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三是城市困难群众和低收入农民等社会底层群体的基本生活状况亟待改善和提高;四是公共资源配置上的双轨制带来新的失衡。我们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顺应全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适时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把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首先,民生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最基础的必要条件。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社会成员安居乐业,各得其所,人际协调。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既是对民生问题上社会公平的简明表达,又是对社会成员安居乐业的到位说明。

其次,当前的民生问题是改革过程中社会矛盾多发凸现的基本根源。社会建设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最直接。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化加剧,出现了新的贫困问题,形成了生活困难的社会群体——社会弱势群体。他们是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民生困难的主要承受者,因而有较强的不公平感,甚至相对剥夺感。

二、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标

一个执政党的前途和命运取决于民心向背。民生问题历来都关乎着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民生问题得到重视和改善的程度是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活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与文化现象,人类的生活不是简单的动物式生存,而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更重要的是人对自身的生活有需求指向,不仅要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而且要满足自身丰富的精神享受和发展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视的是人的存在和发展,最关注的是人的生活,并把改善人及其生活作为自己理论的重要基石。马克思指出: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③这就说明人的“生活”既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舞台,又是一切物质生产的最终目的,从而揭示了“生活”的本源性和生活与生产的互动生成关系,进而把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了起来。

邓小平同志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④中国共产党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始终将改善民生贯穿于自己的实践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党的十七大按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要求,把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不仅凸显了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社会建设的过程,就是制度创新的过程,而制度创新的实质归根到底就是把社会公平正义的概念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型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的方方面面,让全体人民,特别是让社会弱势群体也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样,所谓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归根到底也是按照公平正义的概念和原则来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特别是民生问题上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总之,通过制度创新推进和落实公平正义,这是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性所在,而落实的程度和效果,又成为检验社会建设成效的重要途径。

三、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先是以民为本,解决好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党,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真心诚意的拥护,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关键还是在于它极大地、快速地、持续地改善了民生,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快速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以人为本,就要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就要把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中努力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和地区差别,努力协调经济社会关系、特别是各种利益关系,使发展成果不断地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使人民的利益得到充分重视和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致力于改善民生,使人民幸福,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追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在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建设,从理论和实践上更加关注民生、改善民生。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同志强调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强调“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把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到人民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问题上,并付诸于实践,树立起亲民、爱民、为民的光辉形象,体现了人民富裕与国家强盛、民生幸福与社会和谐、民心所向与长治久安的双向互动。

十六大以来新的实践证明,我国正处于加快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积极化解和应对各种矛盾的重要关口,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民生问题解决得愈好,经济社会就愈能顺利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愈能如期实现。抓住民生问题,也就是抓住了社会建设的根本。

没有社会建设的良好发展,就没有经济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既要重视经济建设,还要重视社会建设,因为经济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需要社会建设去解决。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动社会建设,不仅抓住了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还提供了如何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金钥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搞好了,科学发展也才能落到实处。

四、改善民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改善民生是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幸福安康的基础条件。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最大成就,就是显著地改善和提高了民生,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应体现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上,体现在改善民生上。

小康社会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是“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十七大报告将GDp“翻两番”的目标由过去的“总量”改为“人均”,体现出中央要将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战略性转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生问题不容忽视。在改善民生方面如果有所突破、有实质性的进展,全面小康的目标才能会更快的得以实现。目前,在建设小康社会、改善民生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难点问题,这也成为了小康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是快速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人口比重大,而人均耕地很少,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提高收入水平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生活上表现为农民基本上还处于较低的生活水平,而且有两千多万农民还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生产上表现为农业经营效益低,投入不足,农民生产积极性低;农民收入水平低还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但如果我们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不能使农民从总体上过上普通市民的生活,中国就无法真正跨越走向现代化的门槛。

二是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随着农业产出在GDp中的比重逐步降低,二元经济结构的问题会明显缓解,但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在教育、医疗、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二元社会结构问题会更加突出。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体制障碍,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实施是一个重大抉择,但必须经过长期努力才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三是全面地改善民生。所谓全面,不仅是要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还包括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文化事业更加繁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保护好生态环境,让人民群众都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上纯净的水。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实际上是六大方面的惠民决定,也必将进一步凝聚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激励、鼓舞人民群众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中国梦的伟大建设中。中国的老百姓有理由相信,随着民生问题成为党的最高决策层所最关注、最迫切、最热忱破解的现实问题,我国将迎来更关键的社会发展机遇期,中国人民的日子将越过越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期不远。

改善民生是一个不断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要在加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同时,下大力气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人们所追求的平等的教育机会、稳定的就业岗位、公正的收入机制、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康的生活状态、安定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使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不断得到解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能更好的激起全体人民的建设激情和建设潜能,也有利于更好更快地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2]《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青连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9年版.

注释:

①《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青连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篇2

关键词:以人为本;五大建设;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036-02

科学社会主义从本质上讲是以人为目的的,是以人类的彻底解放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把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共产党宣言》明确规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就说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其实质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宏伟的系统建设工程,不仅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还包括执政党建设、军队和国防建设等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力量,党的建设是为了永葆先进性,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防和军队建设则是“五大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与坚强后盾,是服从服务于“五大建设”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大建设”是通向人类理想社会的具体过程。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有着强烈的针对性。它是原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并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才提出来的,它是应实践的需要才形成的[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迅速而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逐步消灭贫困,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不能把经济发展本身作为目的,而只能把经济发展视为为人的利益服务的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应把“人”而不是“物”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1]。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中国经济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目标和任务,“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即“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充分体现了其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含义有二,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之所在。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争取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转变发展方式,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片面追求GDp,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中央关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和模式的重大变化。2011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明确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就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面,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人为本。

“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也就是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尺度与衡量标准,是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政治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政治领域里所创造的政治成果和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实现自身完善与提高过程中与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的基本构成。政治是人的内在要求,政治发展的目的是人自身的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因此,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价值原则决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必然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民主最根本的特征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内容。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法行使民力,管理自己的事务,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实质就是人民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它有利于通过法律的途径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保障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随着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必须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这一论述,是党内民主建设的进步与创新,它明确指出了党员在党内的主人翁地位,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以人为本思想。

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

文化的进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现阶段,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这就要求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加快文化发展步伐,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双为”方向。社会主义文化因素在整个现代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同时,它又是实践的、具体的、活生生的文化,就必然体现在现实的人身上,必然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服务人民,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标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1月22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不排斥文化上的多样化。不同的文学艺术形式,不同的学术流派,只要是有益于社会主义文化的都可以得到存在和发展,共同促进中国现代文化的繁荣。坚持“双百”方针,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流派相互切磋、平等讨论,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才华有展示舞台、创造有实现空间、贡献得到社会尊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重在建设,贵在落实。要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切实解决基层特别是农民群众渴求文化的实际问题。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任务。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拓宽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绿色通道;加紧解决实施异地高考问题;着力解决偏远地区中、小学生营养午餐问题;实施城乡、地区之间教师交流机制,让全体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以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扩大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大幅增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着力提高规划建设和工程质量水平,制定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超越,包含着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从而使生态文明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人们会重新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致,而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更不可能存在了。但是要实行这种调节,单是依靠认识是不够的。这还需要对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连在一起的我们今天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3]。恩格斯所阐述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实际上已经包含了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新阐述,是对恩格斯生态文明理论的一种高度概括和发展。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态支撑。在“7·23”讲话中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能满足人类源源不断的物质需求。人们在认识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生产活动,改造大自然,生产出满足自己需求的物质产品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越来越能满足人类不断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工业的高度发展,导致自然环境恶化,不利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类如果不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就会在毁坏大自然的同时,毁灭人类自己。

生态文明建设能满足人类精神上的需求。自然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达到一定程度,就上升到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层次。人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又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马克思在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和“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后,紧接着说:“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不仅人肌体是属于自然界的,人的性格、气质和情操的形成与自然环境亦有密切的联系。各种自然美的独特形态和自然界的整体和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感化人的心灵,在一定条件和一定程度上调整人的精神状态。又由于人的审美心理对自然景物的这种适应性和感应性还积淀着深刻的社会内容,人们往往赋予一些自然景物以某种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人进行自我修养的精神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学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9):9-10.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农村和农业发展呈现了积极态势,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局面尚未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农村发展与城乡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仍有较大反差,体现为物质、精神、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差距。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农业生产效率比较低,农产品结构与市场结构不相适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相对落后,乡村面貌相对落后。可以说,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薄弱环节。

二、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指导方针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要的任务是发展

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就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中央确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头一条就是“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必须首先立足于农村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还是改善生态环境,都必须以现代农业为基础。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以人为本落实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就是要以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目标,都是紧紧围绕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确保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等等这些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处处体现了以农民为本的思想。

生产发展要依靠农民,生产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是生产发展的第一要素,同时生产发展也是为了农民,造福农民,使农民充分享受建设和发展的成果;生活富裕就是让农民生活富裕,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这也是我们党在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乡风文明,归根到底是农民的文明,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通过农民的文明,来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就是指村庄形象必须清洁、整齐,生气勃勃,人与人之间和谐,生态环境好,人与自然和谐,体现出一个友好型农村;管理民主能否实现,关键在农民,农民必须具有科学的民主意识,通过民主选举、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来实现科学的管理民主化。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二十个字”为目标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推进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统筹兼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其宗旨和目标是使城乡经济社会能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在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条件的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不能单纯就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而要跳出三农抓三农,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来谋划、来推进,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方面要不断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和支持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改革,努力消除妨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政策限制,着力培育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统筹城乡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打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1.发展农业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主要途径,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农民富裕起来。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民增收,要着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的潜力,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精品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提高科技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民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在农民增收的前提下深化农村改革,加大农民的教育、社会保障等支出,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生产水平,从而实现发展农业生产的目标。

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农民主体作用的关系

政府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但政府主导作用并不是要政府包揽一切,而是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政策、资源配置、搞好服务上,放在引导、支持和服务农民群众上,放在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上。为此,要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特别是要强化创新建立新形势下服务新农村的长效机制和制度。把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即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败的关键。农民既是建设新农村的实践主体,是推动这一事业的主要力量,又是建设新农村的利益主体,是这项事业的直接受益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就是要一切从农民的愿望和实际出发,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扩大农民在决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3.加快农村经济建设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农村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滞后,只有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才能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然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又需要可靠的政治保障、正确的思想意识、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着力推进村务公开,加强农村党的组织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上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点是要在农村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村文化,努力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良好环境。加强农村社会建设,重点是发展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等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与城镇的差距,让农民享有公平的教育权利和医疗保障,改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4.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建设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仅是农村的硬件建设,还包括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的软件建设,绝不等于单纯的村庄整治和新村建设。新村建设只是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建新房、盖新楼等都只是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内容之一,而非新农村建设的全部,两者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目标,是一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全面的、综合的系统工程,要求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适应;要求农村不断增强生产、生态、人居、休闲旅游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要求农村逐步建立起结构均衡、特色鲜明、质量较高的现代经济结构和现代社会结构;要求建立起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城乡关系,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如果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要求理解得不深入、把握得不全面,就很容易把新农村建设引入歧途,搞成所谓的“新村建设”,甚至导致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篇4

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有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和物质文明,而且必须要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高度的发展,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同其他社会的区别,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而且表现在思想文化方面、精神文明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使我国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保证。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而不能偏离这个方向,这就需要建设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以保证。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智力支持。首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必须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有了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才能使全国人民同心同德,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其次,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不单看军事和经济实力,而且看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力量在内的综合国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和智力支持,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证。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现代化建设就无法进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抓好法制教育,普及科学知识,为巩固和发展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2试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并说明它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

(l)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平衡。(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②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③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④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它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3)掌握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对于建设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①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存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完全同步性,因此,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就可以建设高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由于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自身历史的继承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因此,努力继承祖国的一切优秀精神文化遗产,遵循社会意识发展的特殊规律,就会有力地促进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③由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因此,建设先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秘站:)并保证它的正确发展方向。

3试述党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理论。

在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我党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条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1)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割断城市资产阶级与带有自发倾向的个体农民的联系,推动城市私营工商业者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另一方面,通过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实现两大改造的相互促进。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发展农业生产并举。把发展农业生产力与改造农村生产关系结合起来,以推动农业生产,巩固农业合作化的成果。③走"先集体化,后机械化"的农业互助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在后趁热打铁,发展互助合作运动,实现集体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④坚持自愿互利,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说服、教育农民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⑤坚持党的领导,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正确执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中蕴藏的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2)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把中国资产阶级划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对官僚资本采取没收的政策;对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②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通过和平的方法对资本家进行赎买。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同国家政权结合并受国家政权控制的资本主义经济。其性质和作用完全取决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条件;其实质是通过和平赎买,而不是没收的方式;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有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具体实现步骤是,先把私人资本主义纳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和国家计划轨道,然后再把国家资本主义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其结果是实现双重改造,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4试述弘扬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大意义。

(1)爱国主义是指千百年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最深厚而的感情。这种感情集中地表现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表现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为争取祖国独立富强而英勇奋斗的献身精神。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就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崇高理想,表明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统一的。(3)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把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4)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深刻内涵,为维护国家和安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民族尊严而斗争,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5)弘扬爱国主义,认清维护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重大意义,为维护国家稳定、增强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而奋斗。

5试述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党的思想建设是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重视党的思想建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创造性发展,是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对性质,不断提高战斗力的重要保证和基本经验。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的组织建设是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保证。在新时期,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已成为党的建设的突出环节。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就是把党建设成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其中包括: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必须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同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密不可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实际的优势。我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其核心是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在新形势下,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为人民的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6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邓小平“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实际能力,它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个要素。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更,而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它的状况和变化决定整个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更。②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③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唯一科学观点,它克服了“人口决定论”和“地理环境决定论”以及唯心主义的历史非决定论的错误。

邓小平指出,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标准,应该主要是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提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于: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它为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排除干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

7为什么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它反映在政治上,必然要求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民力。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不是外在于社会主义的东西。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现代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人自身的现代化在内的庞大系统工程,其中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是富强、民主和文明,包含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和支持。只有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正确地集中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使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利益、意志和要求;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保证所创造的成果真正属于人民;才能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发展。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篇5

摘要: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和直接动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出发,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0)11-0037-05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如果说作为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小康社会”主要是一个经济发展目标,那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改革是强国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动力。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继续推进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政治保障和政治动力。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途径和直接动力

在十六大报告中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1]55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实现政治主体文明素质的提高、政治关系的改善和协调、政治意识的科学和进步、政治结构的创新和优化、政治制度的革新和完善、政治行为的理性和有序等。[2]

党的十六大之所以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根本上说,是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广义)文明结构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客观需要决定的,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各种矛盾特别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中实现的,有其内在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了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3]32-33由此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清晰地向人们展示了社会形态的结构:“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32与之相应的是,文明的结构也必然地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狭义)文明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这些基本原理,科学地阐明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是以其为指导,我们党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明确规定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证明,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多方面的。现代化的实现,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政治文明提供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离不开社会文明提供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保障。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的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必然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必经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是多方面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多方面的。事实上,党的十六大确立、十七大进一步完善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党的十六大确立的目标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1]343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4]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所以要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还取决于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和政治文明的功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1]343。显然,这样的小康社会,是社会的全面进步状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们日益增强的民利要求,需通过丰富的民主形式和渠道来满足;各种社会规范的形成和调节机制,需要完备的法制来提供;各方面秩序的建立和维护,需要有效的政治控制和协调机制来维持;良性的社会结构,需要不断创新的政治机制来建构和维持;社会的生机与活力,需要通过合理而有效的治理方式来维持;公共权力的规范运行,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机制来保证。[5]所有这些,都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是在非对抗性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进行和实现的,就其核心内容的建设和发展而言,它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而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途径只能是改革,即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不断改革的社会。只有通过一系列合乎实际的、相互衔接的改革,才能克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完善的方面和环节,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臻于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途径。当然,改革与创新是密切相关的,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就是创新,创新就要改革。

二、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促进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和保障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仅是促进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和保障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密切相关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现实;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是不断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的过程;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促进和保障经济民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民主经济。在经济领域,没有市场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管理上的充分民利,就不可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市场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也就不能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民主又是与政治民主密切相关的。发展经济民主,不仅有赖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更有赖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政治民主的发展来促进和保障。二是有利于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从根本上讲,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一目的更为直接,而政治体制改革的这一目的则主要是通过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来实现的。这种促进和保障作用主要体现为:深化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从领导体制上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从行政管理体制上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组织上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主体上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从法制上促进和保障经济体制改革。所以邓小平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时曾强调指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6]176三是为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都需要有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政治环境。“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可能搞建设。”[6]199“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6]284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改善和协调政治关系、创新和优化政治结构、改革和完善政治制度,将会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政治环境。

其次,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促进和保障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提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政治体制改革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一致的,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有利于促进和保障文化民主;有利于促进和保障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可以为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

再次,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促进和保障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明确提出要使“社会更加和谐”。十七大进一步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是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中,政治系统和谐占据了首要的位置。政治体制改革是实现政治和谐的根本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政治体制改革所要改变的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中的不民主、非法治的不和谐体制因素,以构建和谐的政治系统。在实现政治和谐的基础上,进而推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和谐,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从中不难看出,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助推器。同时,政治体制改革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政治保障作用。

此外,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也是有效遏制腐败的客观需要。

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客观上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积极稳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党和国家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全面落实这一重要任务,“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4]22

1.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各国国情不同,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是多样化的。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条道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出发点和归宿,规定了党和国家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对人类政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光辉。这条道路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又有严谨的制度架构;既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又有符合国情的实现形式和可靠的推动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旺盛活力和广阔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具体化,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确之路、成功之路、必由之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确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的政治动力和政治保障。

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53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原则。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通过党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实现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是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是宪法和法律所确认和保障的民主和政治权利的主体。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根本的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才能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臻于完善。

3.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4]22这一重要原则要求,是由政治体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人民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既是重要内容,也是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不能脱离经济社会发展的总进程,而必须同这个总进程相协调。这就决定了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要随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改革的推进而不断深化。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的主体。从根本上说,我们搞政治体制改革就是为了人民,即为了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同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又要紧紧依靠人民。要准确把握广大人民的政治意愿,努力适应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人民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主体作用。应清楚地看到,无论是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是同广大人民日益增强的政治参与新期待新要求相比,我国政治体制都还有不少亟待改进和完善的方面和环节。必须根据十七大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的原则要求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

4.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科学理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政治体制改革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首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指导方针和重要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7]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要把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作为最基本的依据。为此,必须健全和完善切实保障人民自由表达自己意志愿望要求、维护自己经济政治文化权益的各项民主制度、法律和程序。其次,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就要努力使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改革全面推进,并使各方面改革相互协调,从而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再次,必须坚持为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为又好又快发展服务的目的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就要围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适应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需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的政治动力和坚强的政治保障。

参考文献:

[1].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邸乘光.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问题的思考:上、下[J].合肥学院学报,2005(2、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5]周平.政治文明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J].社会主义论坛,2003(2).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篇6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中国梦;思想探源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6-0014-007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索,对中国社会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积累了十分丰富而宝贵的社会建设与管理的经验,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由于历史条件和所处环境不同,我们党探索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党的社会建设思想必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特色。本文将在梳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分析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探索,阐述党的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的新贡献,并从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论述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新探索的重大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探源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来源。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建设”这一概念,但是他们在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现实批判、“形形的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憧憬了未来社会的状况,认为未来社会既是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也是正义、平等和尊重正当权利的社会;不仅是实行普遍教育的社会,也是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还是社会关系和谐的社会。未来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基础上,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付诸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列宁认为,无产阶级在取得国家政权后,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国家管理上来,动员一切社会力量进行社会建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大力帮助农民,消除城乡对立;发扬民主,改革国家机关,反对,加强社会管理和经济核算;共产党是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在社会建设中必须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这些宝贵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产生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在党的文献中,尽管“社会建设”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我们党对社会建设的探索却由来已久。以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重大抉择为标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可以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但中国社会建设是一个连续的事业,无论是改革开放前还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一直在进行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建设思想,并在自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一些局部的社会建设实践。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我们党在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建设,但并没有使用社会建设这一概念,而是将社会建设融入到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中。

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全新的伟大事业,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找到现成的答案,必须结合中国实际、通过实践来不断加以回答。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90多年历程,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并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其中包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行不懈探索的历史。其实,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有大、小社会建设之分。大社会建设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建设,也就是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小社会建设是指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社会建设。在本文的语境中,主要是指小社会建设。值得指出的是,在十六大之前,我们党在理论上并没有把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加以论述。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既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也没有明确区分大、小社会建设概念,但他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有关论述中,却蕴涵着十分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

1.思想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新中国成立之初,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2]二是提出了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我们要建设一个新社会和新国家的奋斗目标。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三是强调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服务。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们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四是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创立了关于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1956年,针对少数人闹事问题,在分析闹事的直接原因之后指出,闹事的另一个原因是对于工人、学生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他还告诫全党:“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4]五是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方法论。提出“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强调坚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倡导妇女解放、主张男女平等,重视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稳定问题,等等。这是我们党成为执政党后提出的治国理政的重要理念。诚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于如何开展社会建设还十分缺乏经验。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特别是后来发生了“”,的正确思想并没有得到全面贯彻。但是,“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正确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5]

2.邓小平理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对于人们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把握社会建设的正确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单打一,要注意综合平衡。从1982年提出制定“六五”计划的建议开始,我国把以往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提法改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这表明我们党开始越来越重视社会建设。三是邓小复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提出“两手抓”的方法,即“一手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一手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一手抓民主,一手抓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这对于我们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四是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社会稳定问题。强调维护社会稳定是进行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邓小平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6]284“中国的最高利益就是稳定。”[6]286五是强调社会建设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他指出:“思想文化教育卫生部门,都要以社会效益为一切活动的唯一准则,它们所属的企业也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6]145“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质量,讲求经济效益和总的社会效益,这样的速度才过得硬。”[6]143这一观点确定了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最高原则和检验社会建设好坏、社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以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统一起来,提出了关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关于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思想,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等等,这些富有独创性的理论成果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一是使用“和谐”的概念来表达社会建设要达到的状态和目标。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揭示了重视社会建设及其深层原因。他指出,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三是阐明了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处理好的关系。强调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并进一步论述了改革、发展、稳定等十二个重大关系。四是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处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是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他指出,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是衡量一个执政党、一个政府的执政和治国水平的重要标志。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在长期执政的实践中,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建设与管理的经验。这些经验既包括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也包括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建设的新鲜经验。总结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将历史的继承性与现实的创新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将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做了直接的理论准备。

二、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探索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在深刻总结社会建设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着眼于新的实践,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

第一,明确提出“社会建设”概念,并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建设不仅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同,也引起理论界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大力加强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的社会建设。由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通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共同发展,“四个轮子一起转”来实现,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后,党中央又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的概念和思想,进而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举措。2005年,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2006年,党的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第二,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并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明确了社会建设的目标。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论断。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相联系,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应当是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对社会建设的目标作出重要表述:“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新发展。

第三,着眼于社会建设的民生本位,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尤其要注重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十七大报告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标题,从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

第四,着眼于社会建设的制度创新,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做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2005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善于把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同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同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同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社会建设和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还指出: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第五,充分肯定调查研究对开展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系统论述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方法问题。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理论指导。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一样,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因而尤其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8]他还具体阐述了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原则、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领域、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内容及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宗旨。他指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9]强调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并用来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要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要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要注意研究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借鉴其积极成果。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使我们关于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更加完备,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社会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深化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内涵。当然,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社会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多,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等。很显然,这就需要我们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加强对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深刻总结我们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借鉴其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改变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实现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推进理论创新,用我们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来指导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

三、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贡献

针对社会建设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强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并系统阐述了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路径、内容、任务和要求,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规律的认识,为今后我国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

第一,阐明了社会建设的目标,强调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近些年来,民生问题特别是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和住房等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民生问题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改善民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本质要求。党执政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党的全部任务和最高责任,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十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10]31

第二,论述了社会建设的路径,强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不少问题。十报告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特别是在以往强调“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同时,又将“法治保障”纳入到社会管理体制中来,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彰显出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提出要“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10]31-32

第三,揭示了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提出社会建设的内容、任务和具体措施。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就是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十报告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六个方面,对社会建设的内容、任务和具体措施进行了系统论述。[10]32-35这些论述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社会建设的新要求,丰富了社会建设的内涵,拓展了社会建设的范围。同志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1]

第四,阐述了社会建设的基本功能,强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十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等重要思想,论述“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10]的基本要求,还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第五,提出了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强调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这是社会建设的全新理念,充分体现了社会建设必须为了人民、社会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社会建设必须造福人民这一以人为本的根本宗旨和发展思路。

四、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

新探索的重大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善于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和现阶段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看,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新探索,毫无疑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新探索,有助于我们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为加强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社会建设经验,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从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社会建设不断推进,在总体上我国社会管理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但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特点,迫切需要深入探讨我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认真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实践经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研究,探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内在规律,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而且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

其次,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新探索,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从不同的时代背景、发展阶段和历史任务出发,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在社会领域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改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也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从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到确定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内容,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到社会和谐的目标追求,从社会建设的制度机制到社会建设的基本途径,已经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不仅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领域,也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再者,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新探索,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党的十以来,同志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全国人民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科学指南。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迫切需要我们把“民族的梦”和“每个中国人的梦”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和加强社会建设。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不仅需要将其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程中来考察分析,更需要将其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历史进程中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建国以来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43.

[3].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44.

[4]逄先知,金冲及.传1949—1976(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612.

[5].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n].人民日报,2005-06-27.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8].加强调查和研究,着力提高工作本领,把和谐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05-02-23.

[9].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篇7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把政治文明作为独立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形态,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目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也是我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正确理解和认识政治文明的本质和基本特征,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生产关系决定社会阶级关系。社会政治文明进步和发展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使社会阶级关系和体现这种阶级关系的社会制度和运行机制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推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文明形态,具有历史性、阶级性,进步性、民族性和兼容性五种基本特征。

当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政治文明的一种新的发展产物,他既具有政治文明所包含的内容、特征及本质,也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首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先进政治意识.它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形成开放、民主、和谐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人民团结、政府廉洁高效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其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精髓是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小平同志曾指出:“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党的十五大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是否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关系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问题,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精髓。第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标志是依法治国。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更谈不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依据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主要为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理论、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理论等,这些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显著特征,也表明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巨大的作用。

一、全面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1毛理论指导下.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国际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存在以及两种制度间的对立和矛盾,在不同政治文明间的反映,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和不良后果日益加剧,国内政治文明方面存在制度优越但体制不够合理、权利真实但法制不够健全、形式多样但机制不够完善、有物质保障但发展不平衡等诸多不足,体现在现实经济生活领域表现为:国企改革一直不能取得突破,党在农村政策在一些地方执行中出现偏差,政府职级转变步履艰难,许多改革方案在执行中严重走样,腐败现象和社会不稳定因素有增无减,等等。出现这些总是有多种复杂的原因。笔者认为,从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观念、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出发,在经济全面提速的同时,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我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基础。经济发展是政治发展的驱动力,政治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党在新的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反对脱离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是并不认为把政治体制改革放在可有可无、完全被动的地位,甚至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常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这说明若不想触动政治体制,单纯就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已经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

2、近年来,我国的腐败现象大有滋长蔓延之势,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制度建设滞后,体制有缺陷。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碑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从根本上扫除腐败现象,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经济全球化浪潮必然对世界各方面各领域带来影响和冲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也面临挑战。表明,传统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必须重新认识和选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开拓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文明的发展道路。目前,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最大的政治挑战,就是西方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企图使我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防止西方资本主义的“西化”、“分化”,就必须改革和调整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等各方面的体制,这给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人世之后,pto规则对各成员方面的政府行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每一成员要享受wto的权利,同时这些原则、协议又要求对政府部门的职能、管理法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进行调整和改造,增强政府改革的透明度,以保证政府为市场和企业提供公平的游戏规则。

5.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研究和探索,实际上已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到了议事日程,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文明观,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了研究和探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文明比资本主义文明具有优越性为出发点,以一种忠诚的精神来捍卫社会主义文明,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宝贵的}S。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休.通过历史的反思,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文明不是建立在纯粹的精神理念之中,而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为基础.以这一理论逻辑为起点,认为我国社会主义文明的基本内涵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文明的前进方向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的根本标志是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文明的价值取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立了不朽功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明观,依据世界多样化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解决各种新问题过程中,又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提出了社会文明应该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奋斗目标,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制度创新为行为导向的社会主义文明观。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明观的思考和实践,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文明观,翻开了科学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的新页。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发展是当前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物质文明搞上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和目标,体现我们党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高度的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致要求,繁荣和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也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体现。十六大提出的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政治和文化全面发展,倡导政治文明建设,是新世纪的新理念,是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体现。因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这将最大程度地维护和巩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问题,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

多年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应该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一个新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一个根本问题,从“六个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十六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纳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的重要目标之一,即通过政治文明建设所实现的小康社会必须达到这样的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政治文明建设必将大大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化、法制化建设,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任务,因此把握这一根本问题在于认识、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在实践中坚持和正确贯彻并不断改进。

1.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的地位,源于党的理论、纲领和组织上的先进性,源于中国近现代各种社会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源于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过程中的历史选择。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江泽民同志也指出:”要把十几亿人的思想和力量统一和凝聚起来,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设想的”

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按照这一要求,一方面要以改革的精神深人探讨党的领导和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探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形式问题,解决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之间权力体系并轨的问题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在权力机构框架内进行的问题,使党的领导和人民执掌国家政权更好地统一起来增强实效,更有利于党领导和支持人民直接参与国家政权管理和监督国家事务。另一方面党要按照宪法的规定,使自己的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的轨道,使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变成国家的意志,逐步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政治民主化。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它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体现着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根本原则和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当前,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除了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种必要的机制和法律保障之外,还要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逐步扩大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范围,使人民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政权意识、公民意识和参政议政能力。

3.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实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翅步的重要标志,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依法治国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群众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和程序化。

在依法治国的问题上要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不断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自主权划分和管理制度,健全责权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同时还要增强司法过程的透明度,让人民能够真正行使监督的权利。另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培养人民群众的法治、法律意识,增长人民群众的法律知识,使人民掌握法律的武器,并学会运用这个武器来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党和国家的权力配置、运行机制和相互作用达到更为科学合理,就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要求,不断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党执政的方式继续完善,人民的权利进一步实现,法律法规不断完备,各种监督渠道畅通并发挥作用。

二是要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标志,也是重要保证。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的同时,实行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结合,发挥舆论监督,拓宽监督的渠道,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并在制度和法律上加以保障。

三是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她的地位和权利范围,势必也影响着社会民主的发展程度,所以党内民主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具有很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要以形成“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为进一步健全和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目标,使党员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应有的体现和保障,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建设。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篇8

蔡志强:在“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人们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克服困难,有效解决民生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实际上成为改革开放能否有效深化的基础性问题。

十七大报告对社会建设基本任务的阐述,体现了我们党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所有的对于美好社会的设想都可能陷入空想状态。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强调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我国社会建设具有的极端重要性。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保障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十七大报告在现实层面体现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美好愿景,并为实现社会建设的理想指明了科学的道路。

人民论坛记者:“以人为本”是如何生动具体体现在十七大报告中的?如何认识“优先发展教育”?

蔡志强:报告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理想出发,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摆在了社会建设的首位,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它一方面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教育发展和科教兴国的一系列政策有机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从全新的高度阐明了社会持续有效发展的根本是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提高全民族素质作为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础性政策,优先发展教育,从根本上体现了我们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

人民论坛记者:报告关于“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阐述有何重要意义?与“服务型政府”首入十七大报告有什么重要联系?

蔡志强: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将使得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要求更加具体,指导更加有力,政策更加科学。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篇9

关键词:社会建设;改善民生;必要措施;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11-02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社会建设的内涵

“社会建设”一词最早出现于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报告。在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时,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社会建设是指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纵观西方社会学理论,关于对“社会”与“社会建设”的思考也贯穿始终,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每一个社会学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或坚持社会唯名论,或坚持社会唯实论。主张社会唯实论的主要有涂尔干、齐美尔等。他们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社会虽然是由单个人组成,但是自从人与人组成一个集体后,社会所产生的现象都是由于集体的行为和活动所产生的,而不能再还原为个体的生理或心理现象。而马克斯・韦伯虽然主张社会唯名论,强调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但是,在他的社会政治学的思想中,表达了对社会管理的强烈关注。他总结性地把社会管理模式分为三种形态,即,传统型统治、魅力型统治、法理型统治。传统型权威是一种最古老的权威形式,来自于习俗、惯例、经验、祖训等等。由传统权威支配的社会组织,统治者依照传统形成的组织规则来治理臣民,芸芸众生对长官的服从来自于传统赋予长官的固有尊严。魅力型统治是建立在非凡人格、英雄气概、创业奇迹的基础上,来自于对领袖个人魅力的崇拜。所谓魅力,即一个领袖人物的超越凡俗的品质,它可以是不同凡响的气质、人品、性格、学识、智慧和能力,也可以是凡人不能理解的神授魔力。法理型统治是建立在相信规章制度和行为规则的合法性基础之上。是以规则为统治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点,只有根据法定规则所的命令才具有权威,人们普遍遵守规则、信守规则,规则代表了一种大家都遵守的普遍秩序,这些思想都是留给我们的财富,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党的文献中,社会建设的核心机制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加强对社会建设的必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社会问题多发、突发,社会矛盾相对集中,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比较注重经济建设的发展,而忽略了社会建设的投入所造成的经济发展一条腿长,社会建设一条腿短的局面。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要重视社会建设。在党的十报告中多次强调并提出社会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具体说来,社会建设的重要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理论需求:科学发展观需要科学的管理方式

党的十报告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建设的地位,提出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2.现代化建设需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社会建设

在旗帜目标上进一步加重了社会建设的色彩,在特色道路上突出社会指向,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标指向;将“社会体制”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新表述;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的“八个必须坚持”有三个坚持都涉及社会建设中的内容,比如“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3.实践中需求:在逐渐改善民生的过程中需要社会建设

党的十报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增加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以及“社会保障全民覆盖”。同时,党的十报告在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中,增加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在这些新论述中,我们都可以看出社会建设方面的内容在党的十报告中明显加重。

三、加强社会建设的具体措施

党的十报告不仅把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在改善民生方面也提出了相关具体部署工作,主要体现在教育、就业、分配、社保和医疗五个方面。

1.教育是前提

教育是民生之基。首先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再次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既包括城乡之间也包括地区之间的教育公平。最后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就业是主要途径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要着力解决好收入、社会保障、工作条件、高质量的就业等,继续实行就业优先等多项措施。首先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其次要发挥失业保险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三大功能,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通过实行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培训补贴和就业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吸纳失业人员就业,构建稳定就业的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再次要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是基础

分配是民生之源。党的十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是解决好人民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一个基础性环节,核心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下,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

首先要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其次要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这就要求我们形成反映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决定机制和增长机制。再次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党的十报告提出“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这是继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确定“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之后的又一政策亮点,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保障

社保是民生之依。党的十报告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这一重要方针的提出,是基于对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国情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科学判断,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全覆盖,就是要使社会保障制度覆盖城乡所有居民,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的目标;保基本,就是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确定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保障基本的生活需求;多层次,就是要以社会救助为保底层、社会保险为主体层,积极构建以企业、职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为补充层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就是要立足制度的长远发展,统筹协调,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制度长期稳定运行。

首先要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其次要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渠道,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再次要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建立稳定投入机制,加大财政资金、住房公积金贷款、银行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

5.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目的

医疗是民生之需。一方面要巩固基本药物制度,以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推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逐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广适宜医药技术,鼓励生产和使用安全低价有效的药品,重视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规范药品生产流通,降低药品虚高价格,保证群众基本用药。

另一方面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重点是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我国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承担服务量占全国医院总服务量的90%以上,但由于体制机制不合理以及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模式导致公益性淡化和医疗费用增幅过大,人民群众对看病贵问题反映强烈。今后,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要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综合改革。

参考文献:

[1]万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2]十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民生为本的社会建设篇10

 

关键词:江泽民;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人民群众

江泽民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出了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江泽民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现代社会文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明确地提出了“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新概念,强调要把实现“政治文明”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规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一,“政治文明”这一新概念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有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需要有较高程度的政治文明,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与此相适应。“政治文明”主要表现为社会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的进步。这一新概念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邓小平曾反复强调,没有民主,便没有社会主义。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问题上,提出过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而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集中表述为“政治文明”则是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的创新。2000年春,江泽民提出了“三令代表”重要思想,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江泽民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及其保障——法制建设的新发展,首先提出“政治文明”这一科学概念。2001年1月10日,他在与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同志座谈时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在2002年“五三一”重要讲话中,江泽民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在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又一次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进一步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发展的三大基本目标,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更加成熟,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更加完善。

第二,“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目标的集中体现。江泽民认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取得成功,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不断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以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明提供的动力和保障,离不开精神文明提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在内的社会不断全面进步的过程。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目标。这个目标在政治方面的集中体现,就是要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使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这样的政治文明,不仅可以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而且为它们的发展方向和进程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第三,“政治文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体现。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始终把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立足于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心一意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和精髓是人民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进一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现由人民自己来依法管理国家大事;就是要更充分地保障人民的各种权利,使人民更切实地履行自己的各种义务。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要进一步完善以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为本质属性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第四,“政治文明”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上的与时俱进。

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发展,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民主有新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党把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为基础的“政治文明”作为一个新的奋斗目标来对待,切实加强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