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固定资产投资表态发言材料十篇固定资产投资表态发言材料十篇

固定资产投资表态发言材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24:57

固定资产投资表态发言材料篇1

[关键词]概算;经济效益;国民经济评价

1.工程概算指标

1.1工程投资概算表

对于堤防工程而言,工程概算投资的指标分为:建筑工程、临时工程、独立费用、基本预备费、占地补偿费和环境保护投资。注意,小型堤防工程一般是不包括通常工程里面的机电与安装投资和金属结构投资的。而静态总投资需要单独划分,最终应附上详细的工程投资概算表。

1.2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对于主体工程的主要工程量一般为:石方明挖、石方明挖、土石填筑、混凝土工程和砌石工程。应附主要工程量汇总表。

1.3主要材料量汇总表

主体工程主要材料量一般为:水泥、碎(卵)石、砂、条石、炸药、汽油和柴油,应附主要材料量汇总表。

2.概算编制原则及依据

2.1工程概算编制的规定及办法

(1)《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利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

(2)国家物价局、建设部《关于工程建设监理费有关规定的通知》。

(3)国家计委的《关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收费暂行规定的通知》。

(4)各省市物价局关于转发国家计委的《招标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

(5)各省市物价局、发改委、建设委员会的《工程建设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实施办法》。

(6)各省市物价局、财政局的《重新核定水利部门行政事业行收费标准的办法》。

(7)工程设计文件及图纸。

2.2人工工资标准的确定原则及依据

堤防工程属防洪及引水工程,地区类别按六至十一类工资区计算,其中工长:4.42元/工时,高级工:4.07元/工时,中级工:3.47元/工时,初级工:1.94元/工时。

2.3主要材料预算价格

水泥从就近出产合格水泥的厂家购买,原价按出厂价计算。砂石料从当地料场购买,原价参照市场综合价计算。

材料运输费用按当地市场综合价计算。

材料采购保管费按3%计算。

2.4主要设备价格及施工风、水、电、单价

主要设备价格参照市场综合价计算。

施工用风: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资料,现阶段堤防工程施工用风单价一般为0.15-0.20元/m3。

施工用水: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资料,现阶段堤防工程施工用水单价一般为0.90-1.20元/m3。

施工用电: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资料,现阶段堤防工程工程用电一般为场外供电,用基本电价加输变电损耗及设施摊销费后计入工程电价。用电单价一般为0.70-1.00元/kwh。

2.5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税金

对于小型堤防工程,其费率一般为:其他直接费为2.3%。现场经费:土石方工程为4%,砌石方工程为4%混凝土工程为8%,灌浆及锚固工程为7%,其他工程为5%。间接费费率:土石方开挖为6%,砌石方工程为4%,混凝土工程为4%,灌浆及锚固工程为7%,其他工程为7%。企业利润为5%。税金为3.22%。

2.6独立费用和基本预备费

按编规并结合已成工程经验计列。基本预备费按工程一至四部分投资合计的5%计取。这些都应在后附表中体现。

3.社会效益

堤防工程建成后,必须显著提高场镇的设防标准,并满足《防洪标准》(GB50210-94)要求,真正起到了防洪保安作用,稳定当地社会的民心,同时美化规范场镇,符合场镇长远的规划发展,要有利于吸引更多、更好的外来资金投资建设当地场镇,要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4.经济效益分析依据

经济评价的依据有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8L72-94);水利部颁发的《已成防洪工程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规范》(SL206-98);国家和地方现行财税政策;堤防工程概算总投资额。

国民经济评价中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由投资概算静态总投资调整得来,即概算静态总投资剔除属于国民经济内部的转移支付。扣除计划利润及税金后的固定资产投资。

5.国民经济分析与评价

5.1年运行费的计算

年运行费包括工程维护费、材料费、职工工资及福利费、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及其他费用。参考水利部1995年颁布的水利堤防工程年运行费率标准的规定和各省市类似工程确定。

(1)工程维护费:按建筑工程投资的1%计算;

(2)工资及福利费:按工程管理人员人数,职工工资每人每年的工资数,且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提取,住房公积金及养老保险分别按工资总额的8%和17%提取。

(3)其他费用:按以上(1)和(2)费用之和的15%估算。

5.2流动资金的估算

流动资金是维持工程正常运行所需购置材料、燃料、备品、备件和支付职工工资的周转资金,参照类似工程分析确定,流动资金按年运行费的10%考虑为1.2万元。流动资金在工程发挥效益时投入,并于计算期末一次回收。

5.3固定资产余值

堤防工程一般在计算期末已无固定资产余值。

5.4防洪效益计算

堤防工程建成后防护对象有场镇、工矿企业、市政道路等设施。随着场镇国民经济迅猛增长,堤防工程保护范围的效益增长相当快,效益增长率平均暂按5%估算。

5.5整治河道、水土保持的效益计算

堤防工程建设后将使岸线变得平滑顺畅、岸坡稳固牢靠,对固化河道、稳定河势有积极作用。一般可估计每年将减少约40%的泥沙冲向下游,清淤可按40元/m3计算每年减淤产生的效益。

5.6经济效果分析

现阶段可以2007年初为基准年,正常运行期取50年,社会折现率同时采用12%和7%计算。在经济计算期内,效益增长率均暂按5%计。对于国民经济指标,按规范要求应提供:内部收益率eiRR≥7%、社会折现率分别为7%和12%时的经济净现值enpV≥0、社会折现率分别为7%和12%时的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

如果以上指标均能满足要求,那么该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就是合理、可行的。

固定资产投资表态发言材料篇2

进入2004年以后,我国经济由通货紧缩逐步转向了通货膨胀,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的迹象十分明显。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看,2003年1―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小于1%,9月开始上升,同比上涨超过1%,12月达到3.2%。自2004年6月以来至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已经连续4个月同比增长超过5%以上,环比价格也在不断上涨,表明物价在动态上依然保持温和上涨趋势。进入2005年以来,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先下后上再下的倒U型变动,第一季度同比上涨2.8%,暂时回到较为合理的区域内。

数据显示,我国经历了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目前虽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暂时稳定在合理区域内,但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且不容忽视;虽然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效果,但政府依然不能放松警惕。更值得注意的是,能源、原材料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价格猛涨,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已经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尚未充分反映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宏观政策更不能仅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唯一的决策参考,也不能以利率变动作为唯一的政策手段。本文将以此作为研究的着重点,探讨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相应的有效措施。

二、当前我国通货膨胀趋势的推动因素

1、国内投资增长强劲

进入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突然从2002年的16.1%跳升到26.7%,投资增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房地产投资增长29.7%;二是汽车投资增长87.2%;三是建材、钢材投资增长96.5%,电解铝投资增长92.5%,水泥投资增长121.9%。2004年1―6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6082亿元,同比增长28.6%。2005年第一季度,投资同比增长22.8%,表面看,这一增长率比较合理,增幅甚至比2004年同期回落20.2个百分点。但事实上,这一增长是同比值,也就是在2004年同期40%的投资增长率基础之上再度增长22.8%,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虽然下跌,但绝对数值依然较高,投资依然存在着过热的迹象。

房地产投资依然是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力,2005年第一季度房地产的投资已达到26.8%,且价格上涨超过10%的城市超过了8个,而上海房价上涨已经达到19.9%,显示出全面过热的迹象,不仅对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影响到宏观经济的走势,房地产泡沫的危害已经引起各方关注。

一方面,投资的强劲增长是拉动总需求乃至通货膨胀的直接动力,另一方面,也导致原材料、燃料、电力等供应不足,成为拉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2005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了31355亿元,同比增长9.5%,仅比去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超过了原先预期的8%―9%的增长区间,显示出投资拉动的力量。

2、粮食价格居高不下

由于食品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构成中的1/3左右,粮价以及食品价格的上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更为直观。2003年开始的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粮食供给减少引起的粮食价格上涨。1999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减少,不能满足当年消费,又由此导致库存连续大幅下降,其中2003年我国粮食库存不足年度消费量的30%,处于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4年夏粮丰收,粮食供应趋于稳定,但一方面价格存在一定“刚性”,另一方面粮食生产的成本在提高,例如化肥生产的原材料之一的煤炭价格从2004年第三季度末开始就出现较大的上升,累计涨幅已达到50%。2004年12月1日起,政策允许尿素中准价水平由每吨1400元提高到1500元,也会带动其他化肥产品价格的上涨。粮价依然存在着上涨压力。

3、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剔除投资拉动和粮价上涨因素之外,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这就不能不提及成本拉动的影响。由于能源、电力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走高,工资等劳动力价格、石油、铁矿石等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已经推动了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走高,并将对下游产品价格变动产生巨大压力。铁矿石的国际价格上涨71.5%对钢材相关产品的冲击很大,国际油价的再度攀升增加了工业企业和消费者用油成本,民工荒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劳动力工资开始上跳,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工资成本。此外,由于水、电、燃料、旅游门票等公用事业的价格改革,也在无形中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造成直接冲击,将带来新的涨价因素。

虽然目前由于时滞等原因,下游价格变动的程度不甚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压力的释放或许通过下游工业制成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或许通过经济的整体滞胀表现出来,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对于我国经济的持久性而言都是极大的损害。轻则降低企业利润,重则出现生产停滞。无论哪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所希望经历的。

目前已经有一些类似的迹象,根据国家统计局2月22日的月度统计数字显示,在39个工业大类中,煤炭、石油、黑色金属矿、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等采矿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22%、39.3%、47.2%、200.8%、70.2%;钢铁行业增长15.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石油加工业利润都不同程度下降了。这也就是说,目前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向下游企业传递的程度不大,利润空间主要集中在基础能源、矿产、原材料等行业中,而这必然压缩工业制成品企业的利润空间,抑制了国内工业制成品生产行业的生存空间,甚至使这些企业处在亏损的边缘。

4、国际性因素的带动

高善文(2004)的研究表明,我国可贸易部门的价格水平主要(71%)受全球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增长情况驱动,而且,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和美元汇率变化也对此产生明显影响。

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条件下,我国的通货膨胀也不能完全脱离国际背景。美国经济中房地产、汽车市场呈现出繁荣景象,消费旺盛,政府赤字不断增加。由于我国实行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一定程度上又意味着把美国的全球低利率货币扩张政策引入国内,在美元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与加息的压力很大。由此引发热钱流入国内,2005年第一季度,我国进出口顺差总额达到166亿美元,相对于去年第一季度的86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增加了252亿美元。大量外汇流入,为我国经济提供了更多流动性,助长了信贷条件宽松、信贷规模扩张以至于投资过热的倾向。

5、预期推动

如果在2003年以前的通缩时期,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作用可以不予考虑,时至今日,通胀预期已经成为推动通货膨胀程度加深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的价格跟风、囤积惜售倾向对价格上涨将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上述推动力量可以清楚地得知,此次通货膨胀的初始推动力是由投资增加引起的。如前所述,原材料、能源等生产资料出现短缺从而价格上扬是主要投资急剧扩张的结果。如果没有来自需求方的拉动,对于诸如铁矿等资源类产品(石油除外)而言,很难存在持续且可以清晰识别的供给冲击所导致的价格系统性变化。另一方面,此次投资的热点如水泥、钢材等“瓶颈”型生产资料本身就是由于房地产等投资劲增所带动而兴起的,也显示了这一投资拉动的特征。

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目前对我国通货膨胀的推进因素中成本的影响在逐步扩大。是能源、重要原材料的价格走势不能完全由我国决定,也未必和我国的经济形势与经济利益完全一致,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形势的影响权重日益加大,因而仅靠单一的国内政策很难有效应对。

三、在我国现有条件下,加息并非抑制通胀的唯一手段

由于此次通胀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固定投资,似乎更应当采用对其影响最直接的利率手段,提高利率,使经济摆脱实际利率为负的状况,以此遏制投资。在各方推动下,我国央行于2004年10月29日开始加息27个基点,显示出宏观调控手段向市场化的转变。而且,针对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情况,于2005年3月17日对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再度加息。但是,当我们认真分析我国的基本情况和上述通货膨胀的推动因素,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加息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点:

1、在我国的国情下加息未必能达到预期效果

支持加息的论点主要包括三种,一是认为利率和投资反向变动,加息有利于控制固定投资的增长,从而有利于控制通货膨胀;二是认为利率是资本的价格,我国的实际利率长期为负,这种价格的扭曲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进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第三种则认为由于利率太低,造成居民储蓄不断减少,银行承受的压力较大。理论上,这三种观点都是成立的,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宏观调控应该更多地采用市场化手段,加息似乎是唯一的选择。但是,应当看到,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上述三种观点缺乏成立的现实基础,也就是说,目前加息在我国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措施。

就第一种论点来说,诚然,经济理论中利率和投资总量此消彼涨,但也是就宏观经济的总量而言的。我国经济过热和投资过热是结构性过热,是个别高收益行业的投资过热,目前宏观经济的总量问题并不严重,依然需要通过投资培育新的增长点带动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不平衡不能依靠利率手段解决,以加息抑制投资可能的后果是全社会投资总量的减少和国民经济的滑坡。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结合第二种观点,退一步讲,假定加息也能解决结构性过热问题,那么既然加息的目的是调整投资的边际收益率,加息1―2个百分点能否改变这种状况呢?据估计,目前钢铁行业边际收益率在40%,氧化铝行业的边际收益率高达46%,这么高的收益率,怎么能通过提高一两个百分点的利率控制投资增长呢?然而加息1%对个人贷款者而言冲击却很大,财富外流规模,调节对象的错位将使其效果本末倒置。

再则,我国资源配置的扭曲几乎是刚性的,固定资产投资的主体是地方政府,银行贷款的主要对象是国有企业,由于偏重GDp指标的政绩考核体制,无论价格如何,资源配置总会向国有企业倾斜,为地方政府意愿左右,其利率敏感度极低,利率变动对其非经济的投资行为作用甚微。

另外,我国金融体制尚未形成一套系列的、市场化的价格决定机制,也就没有所谓的准确定价,那么如何能以现有的利率作为资本的价格,在不准确的价格下又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就第三种观点来说,利率和储蓄同向变动是在不具有其他投资工具的条件下成立的。如果存在其他投资工具,是否要比较投资回报率和存款利率的高低,也就是相对值而非绝对数值的高低,已决定储蓄量的多少。更何况,真正决定储蓄量的因素并非利率而是(去除消费后的)可支配收入,1996年起央行连续降息,但期间居民储蓄总体仍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可见利率和储蓄并非正向变动的。在近期股市低迷的情况下,股票投资收益率大多为负,已经低于存款利率,但储蓄增量为什么下降呢?原因在于居民用于储蓄的可支配收入增幅下降了,原本属于储蓄增量的部分被以下几个途径分流了:一是股票市场下跌带来的市值缩水;二是住房消费或者房产投资;三是汽车消费。统计数据显示,在社会消费量增长的同时房产销售金额也不断上升,很明显本属于储蓄增量的部分进入了投资或消费渠道,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一大部分用来归还住房和汽车贷款了,那么即使提高了利率,对储蓄增加也没有用处。

此外,由于目前通货膨胀推进力量中成本推动的压力愈加显著,这显然不是依靠加息就能够解决的,需要多种因素和措施的配合,才能防范国际通货膨胀的负面冲击,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2、在目前的状况下加息会带来较大的隐患

和简单的行政指令不同,利率政策的变动涉及到产品和金融两个领域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因此会对市场造成一系列难以预计的影响,在目前状况下选择加息并非明智选择,可以说,在上轮宏观调控效果尚未完全显现的情况下进行加息是弊多利少的选择。

首先,加息可能导致更多外资流入,增加货币的外汇占款发行量,扩大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差,使人民币承受更大的升值压力。其次,对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加息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由此造成的财富缩水较外资流入规模更大,损失更巨。再次,调整存贷款利率后对民营企业的冲击很大。由于银行贷款的门槛较高,民营企业的资金供给大部分来自地下金融机构,其利率以官方利率为基准上下浮动,加息对筹资成本已经很高的民营企业而言是雪上加霜,最终受损的正是这些市场竞争的主体。

四、结语与对策

需要申明的是,本文并非不赞同用市场化的方法解决问题,但在我国目前的条件下,货币政策市场化调控的基础仍不具备,加息与宏观调控手段和传导途径转向市场化的关系不大,加息并不等同于市场化。在利率尚未市场化的前提下,在价格传导机制尚不完备的情况下,宏观调控依然要借助于行政性干预这张牌,因此更需要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固定资产投资表态发言材料篇3

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把“选商选资、引人引智”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抓手,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工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各县各地区招商引资发言材料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各县各地区招商引资发言材料一

浮梁县委县政府郑重表态,坚决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把“选商选资、引人引智”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抓手,不折不扣地执行好工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

一是坚持把“两山”理论作为定海神针,持之以恒发展绿工业、新产业。按照刘锋书记提出的“在浮梁产业园区绣出花来”的工作要求,在三龙产业园主抓生物陶瓷、绿色建卫陶瓷、数智陶瓷、绿色食品;在洪源一区主抓智能制造、新能源、商贸物流;在湘湖二区主抓电子陶瓷、电子信息;在寿安三区主抓矿产品绿色产业链。

二是坚持园区建设与产业运营并重,千方百计拓展承载力、集聚力。成立产业园管委会和产业发展集团,采取“管委会+平台”的运行模式,全面加快园区建设,构建产业运营智联平台。抓住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契机,新增3平方公里,千方百计实现园区物理空间倍增、运营活力倍增。

三是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同向,多措并举优化产业链、供应链。要激活存量育龙头。全力服务好乐华公司1000万套水龙头、300万套花洒技改项目,有力保障好金绿能公司年产50万立方米新材料生产线项目,精心扶持好景华、景龙特陶强强联合。要引进增量抓两头。主动对接省军工集团,加大对原740厂区的技改投入,壮大景光电子公司在电真空领域的研发实力,打造基于电子陶瓷的电真空产业集聚区;积极引进杭州爱光医疗器械公司,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生物陶瓷产业园。要关注变量盯苗头。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打造新材料新技术孵化器;设立通用航空物流大数据产业发展基金,抢占先机形成通用航空物流快运管理总部;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补链延链强链,打造数字茶瓷科创产业园。

四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真心实意让企业引得进、落得下、留得住、过得好。开放就是景德镇的基因,就是千年古县浮梁曾经辉煌的秘诀。我们将立志传承下去,一方面大胆走出去,另一方面真心请进来。充分发挥好高层次人才的导流引智作用,让一个领军人物带动一批项目、引领一个产业。直面营商环境与一流标准差距大的现实问题,安商护商亲商聚商育商,打造“浮梁妈妈”营商品牌。

各县各地区招商引资发言材料二

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今天的大会,立意很高、用意很深、意义重大。作为全市唯一的“部级”高新区,我们在深知任重道远,深感愧疚不安的同时,更加深刻认识到,必须抢抓机遇,全力以赴地完成好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一,态度必须坚决。重点是坚决主动、准确地领会市委市政府有关产业发展的战略意图;坚决迅速、全面地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及已明确的各项工作任务;坚决广泛而深层地把高新区全体干部职工思想、理念、方法步骤与标准质量,统一到市委市政府要求上来。确保思想集中任务明确,主动作为挂图作战,表里如一持之以恒。

第二,工作务求实效。三年倍增工作和招商引资工作,任务非常具体而又艰巨。为此,在实现“三年倍增”上,我们将扎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十分注重已有存量企业的转型升级,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兑现优惠政策,助推企业增资扩建、扩产满产。二是十分注重优质增量的快速导入。在巩固航空、医药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立足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发展”的根本性、内含式要求,围绕高科技、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环保科技等重点,招大引强,努力培植新的主导产业。

在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方面,将进一步依靠、借助“景德镇”这个金字招牌,把握国家试验区的政策优势,勤于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勇于对接大院大所,敢到沿海一线城市“挖人抢项目”;善于运用资本、基金等多种金融工具;精于利用基金合伙人、知名券商、学科带头人、科研团队进行招商引企。

第三,坚持内外并修。我们将倍加注重抓好营商环境建设,着力强化对企业的高质量、全面性服务,巩固已有企业,扶优扶强、扶出成效;倍加重视与兄弟县区的市场化合作,创新利益分配机制,积极推进扩区强区,破解招商引资中的“产地瓶颈”;倍加珍惜与各平台公司、金融机构的合作,妥善化解金融、资本、资金与资源等矛盾;倍加珍视市直各有关部门给予的关照与便利,继续争取更多更高质量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同时,把“党史学习教育”“巩固双创成果”“建设一流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统一落脚在做好具体项目建设和产业招商工作当中。

各县各地区招商引资发言材料三

今天,企业家们披绶带、戴红花坐在会场正中前排,这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释放了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的强烈信号,吹响了大抓工业、大抓产业的“冲锋号”,树立了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兴市”的鲜明导向.这对我市经济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对全市工业战线来说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们将立即行动、迅速落实、干出成效,确保工业倍增开好局、起好步。

一、紧盯目标加油干。工业倍增三年行动,年年都有明确目标。我们将紧盯“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突破三千亿,打造陶瓷、精细化工和医药两个千亿产业,建好高新区千亿园区,净增规上工业企业192户,新增‘5020’项目65个、标准厂房300万平方米”的总目标,以及今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8.5%,规上工业营业收入1085亿元,净增规上工业企业50户,新增‘5020’项目21个、标准厂房90万平方米”的目标,铆足干劲,不懈奋斗,努力推动工业倍增目标早日实现。

二、强化调度勇争先。一是健全工业发展考核评价机制,围绕总量倍增、发展后劲等16个指标,通过对各县(市、区)、园区进行每季一排名、年终一评价,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二是完善工业倍增行动推进暨工业经济调度机制,加大重点县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跟踪监测,确保工业固投、工业技改投资增速继续在全省保持领先优势,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争先进位,坚决甩掉落后的帽子。

固定资产投资表态发言材料篇4

关键词:小水电站工程所在地工程规模投资估算财务评价资金筹措权重分析

0引言

近年来湖南省常德市电力供应紧张,2005年和2006年用电高峰期均出现拉闸限电的现象,特别是偏远山区,供电线路长,供电质量差,随着该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还将进一步的增长。常德市小坑水电站工程由于溢流堰顶仅高出河床2.3m,正常蓄水位和二年一遇洪水位均低于河岸,不淹没耕地,不拆迁房屋。水库形成后,水流变缓,水体加深,急滩淹没,为浮游生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善渔类生存条件,库区可发展水产养殖。本站工程量不大,又不淹没耕地,不迁移人口,不需征用耕地,多年平均发电量778万度,并修建了公路桥,方便了两岸交通,是一处良好的站址,因此,应尽早立项动工开发。

1工程概况

湖南省常德市小坑水电站位于危水流域上游,工程量不大。根据库区河流两岸耕地和居民点的高程,为了不淹没耕地又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能发电,又不抬高上一级电站的尾水位,本站正常蓄水位定为100.30m。

本站控制集雨面积858km2,多年平均流量23.83m3/s,水库总库容仅71.0万m3,水头6.5m,属无调节的径流式电站。根据上述水头和多年平均流量,为减少弃水,充分利用水能,初步选定装机容量为800kwⅹ2+400kw=2000kw。

由于坝址处于实测水文资料,而上游离坝址7.5的乌溪沟站水文站有较长系列的水文资料,两站集雨面积仅相差2.6%,故水能计算直接利用乌溪沟站的资料,经1964年~2000年乌溪沟站月平均流量资料分析计算,按频率20%、50%、80%分别选出1992年、1980年和1991年为丰、平、枯水代表年。根据上述选定的丰、平、枯三个代表年的月平均流量资料进行水能计算,平均发电量分别为丰水期9394274.64万度;平水期7500050.26万度;枯水期6446294.16万度。多年平均发电量为7780206.35万度。

根据初步确定的装机容量和可利用的水头及流量资料和水轮机制造厂家的样本资料,选定水轮机t03-LH-180S配SF800-24/2600发电机两台,t03-LH-140配SF400-20/1730发电机一台,共计三台2000Kw。

2投资方案与分析

2.1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根据初步设计概算,该水电站静态总投资为1461.34万元。根据国家规定和贷款条件,业主在项目建设时必须注入一定量的资本金。本项目资本金按固定资产投资的50%计,其余资金从银行借款。资本金不还本付息,从第一台机组投产开始,每年按10%的利润率分配利润。

国家对电力项目基建贷款实行差别利率,目前借款年利率为7.83%,借款期限按15年计。借款利息按复利计算,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建设期利息应考虑初期运行期还贷的影响。经计算,电站建设期利息为48万元。建设期利息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电站流动资金按15万元估算,其中50%使用资本金,其余从银行贷款。所以,流动资金借款额为7.5万元。流动资金随机组投入使用,利息计入发电成本,本金在计算期末一次回收。

2.2总成本费用计算该水电站发电成本主要包括折旧费、修理费、职工工资及福利费、材料费、库区维护费、摊消费、利息支出和其他费用等。生产期内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和流动资金借款的利息均计入总成本费用。

折旧费分土建和机电两部分,按50和25年的折旧年限分别折旧合计计算。固定资产余值均按4%计;水资源费按0.001万元/kw.h计;修理费率取1%;工资按职工人数乘以当地年人均工资计算,该水电站定员按概算编制为3人,当地职工年工资取16000元/人;职工福利费按规定为工资总额的14%;库区维护费按厂供量提取0.001元kw.h;材料定额取10元/kw;其他费用定额取5元/kw;经计算,该项目总成本费用为1969.3万元。

2.3发电效益计算及财务评价该电站作为电网内实行独立核算的发电项目进行财务评价:

本项目借款期限为15年。还贷期间,按还贷要求测算的上网电价为0.37元/kw.h;还清贷款后,按投资利润率为10%测算上网电价约0.337元/kw.h。按还袋要求还贷期15年测算的上网电价为0.37元/kw.h;还清借款以后,按照投资利润率10%测算的上网电价为0.337元/kw.h,该电价是电网、用户可以承受的。通过现金流量分析表明,项目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0.6%,财务净现值420万,投资回收期为10.2年,投资利润率10.8%,投资利税率11.8%,资本金利润率为22.1%,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2.8%。

综上所述,本项目按现行财税政策进行财务评价的指标符合电力行业的有关规定,相应测算的上网电价基本为电网接受,在财务上是可行的,建议尽快立项开工建设。

2.4决策方案及其比较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分别用“五力分析法”和“Swot”模式对小水电站投资从宏观和微观上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湖南省常德市小坑水电站的投资可行性研究,该项目在财务评价可行的。经公司领导班子会议提出三种资金筹措方案。a方案,项目资本金按固定资产投资的50%计,其余资金从银行借款;B方案,企业投资(自建);C方案,员工集资。并拟订资金成本、周期、资金数量、决策者意愿等关键因素作为进行决策的标准,以权重指标作为权数对三个备选方案进行正确的评价。

a方案,50%的资金从银行借款。该方案银行借款手续繁琐,对工程进展有一定的影响较;偿还贷款利息,资金成本较高,资金筹集数量有保障。

B方案,企业投资(自建)。企业自行投资,主要建筑材料除钢材和水泥需要到县城购买外,其他砂石可就地开采,以充分利用现场的天然建筑材料。

C方案,员工集资。召开职工代表会议,员工自愿集资,集资年利率10%。每位员工集资额度为两万元起,二十万封顶。该方案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福利待遇,但是资金成本高,资金筹集数量不肯定。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a方案是55分;B方案是86分;C方案是60分。长大工程有限公司决定选取B方案对常德市小坑水电站进行自建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表态发言材料篇5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

Cpi增长3-4%

过去4年间的实际增长轨迹构成了新一轮增长周期上升阶段的第一波景气循环,2005年将是第一波景气周期向第二波周期过渡的关键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将回落,而且由于基数变化等原因,会出现“前低后高”特征,预计全年GDp将达到8.3-8.5%的水平。

过渡阶段的行业增长态势

2001年以来,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中,积蓄多年的需求爆发及其引导的投资高潮,将国民经济迅速推上历史高点,超出能源和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并引发了此后的“成本冲击”和“宏观调控”。2004年下半年,国民经济总体增长态势开始回落。我们认为,过去4年间的实际增长轨迹构成了新一轮增长周期上升阶段的第一波景气循环。

可以肯定,新一轮增长周期的推进力量―“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加快、全球产业转移和投资加速”,即使经历了2003年“非典”和2004年宏观调控的考验,依然保持着良好状态。我们相信,它们的有力和持续将继续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并构成经济景气周期波动的基准线。未来15年,中国经济有希望继续保持年均7.5%以上的增长速度。

2005年将是第一波景气周期向第二波周期过渡的关键阶段。汽车等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小的周期性行业将在2005年内先后构筑景气周期底部,并可能在年内趋稳回升,率先进入第二波景气周期。钢铁、有色等受宏观调控影响较大的周期性行业,在2005年上半年将延续回升态势,并于下半年回稳趋降,先后筑底。能源、基础设施行业的景气周期还将持续较长时间,但增速放慢已不容置疑。周期规律不明显的消费品行业将大多延续2004年的增长态势。以上几类行业将再次形成一波“梯次轮动”的景气周期回升格局。

在这样的增长背景下,经济增长速度将回落,而且由于基数变化等原因,会出现“前低后高”特征,预计全年GDp将达到8.3-8.5%的水平。

“稳健政策”的模糊性显示政策口径放松

随着国民经济出现的回落态势日益明显,宏观政策的变数在减小,可预见性在增强。我们认为,“稳健政策”概念的模糊性显示了中央将逐步放松已经收得比较紧的政策口径,投资政策的“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原则,也表明中央对重要领域投资增长的默许和支持。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达到23%以上。投资增长速度将回落,但不能低估投资增长的潜力。一方面,2004年建设进程受到影响的很多项目,已先后进入恢复性增长状态;另一方面,以煤、电、油、运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新开工项目在不断增加;最后,“十一五规划”将在2005年先后出台,并逐步展开,推动新一轮投资高潮的到来。2005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由于2004年增长基数过高,投资同比增长速度会比较低,但同样的原因将使下半年的投资增长出现较高的同比增速。我们预计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达到23%以上的水平。投资增长速度的回落将直接导致进口增幅的下降。相对而言,出口增长的变动趋势不确定性较大,预计将保持略低于2004年的较高增速。

固定资产投资表态发言材料篇6

今年以来,在高增长惯性和内生动力的双重带动下,我省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与去年相比,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所变化。受工业和投资增速明显放缓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增速将比*年同期有所回落。总体上看,有以下几个区别于以往的特点。

1、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但增势明显放缓,企业亏损面增加

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80.15亿元,同比增长1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从所有制情况看,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增长最快,分别达52.7%、43.9%和38.5%,显示出经济增长的所有制结构日趋合理,以及内生动力不断增强。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33.3%,重工业增长15.5%,重重轻轻的状况继续得到转变。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我省工业生产尤其重工业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放缓。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增幅,比去年同期低6.6个百分点。同时,企业亏损面增加,利润下滑。1-5月,工业企业亏损面达28.2%,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4.69亿元,同比增长64.6%。分行业看,亏损行业集中在电力、石油加工和水泥工业,分别亏损3.54亿元、1.75亿元、0.95亿元,其中仅九江石化一家就亏损2.03亿元。

从中部省份看,1-5月,中部六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率分别是河南23.6%、安徽20.5%、湖南20.1%、江西19.9%、湖北19.6%、山西18.8%,江西排第四位。

2、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结构逐步优化,但增速大幅回落

全省城镇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5月全省城镇投资增长2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8.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9.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0.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5.2%。从所有制看,非国有投资增长41.4%,其中民间投资增长44.3%,显示出投资的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从产业看,第二产业投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8个百分点,说明工业投资比例进一步扩大。

受去年同期基数高以及宏观调控后续效应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回落明显。前5个月投资增幅比去年同期低13.1个百分点,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比去年同期低22.1个百分点。投资大幅回落,对全省GDp增长的贡献将有所影响。

中部其余五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河南47.7%、湖南33.30%、山西32.0%、安徽30.9%、湖北30.2%,江西列末位,中部其它省份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3、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金融运行保持稳定

1-6月份,全省财政收入完成209.7亿元,同比增收35亿元,增长21.0%;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1.3亿元,增长20.2%。其中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分别增收11.19亿元、3.36亿元和7.86亿元,占增收总额的61.6%;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快速增长,前6个月全省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增收5.1亿元,比去年翻了一番,占地方收入增长额的1/4。省政府关于支持鼓励发展县域经济的一系列政策开始发生效应,政策的动力开始激发地方发展经济的活力。以新余市为例,1—6月,中央级收入、省级收入、地方收入分别增长10.28%、16.68%和25.9%,

1-5月,中部六省地方财政收入情况分别为河南194.50亿元、山西162.56亿元、湖南147.03亿元、湖北144.29亿元、安徽135.60亿元、江西90.24亿元;增速分别为:山西54.9%、河南33.70%、湖南25.40%、安徽24.30%、湖北23.4%、江西18.40%。江西均列最后一位。

5月末,全省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162.87亿元,比年初增368.15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933.92亿元,增176.58亿元。金融运行形势基本平稳。

4、消费稳定增长,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加快,我省整体消费稳定增长。1-5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3%,且城乡消费市场两旺,城市和农村零售额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开放型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5月,我省进出口总额实现15.87亿美元,同比增长35.9%,高出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34.1%,进口增长38.3%。1-5月我省实际利用外资额7.95亿美元,增速为10.34%。

与中部省份对比看,六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分别为山西16.30%、河南15.20%、江西14.30%、湖南14.20%、湖北12.90%、安徽12.60%;六省出口增速分别为湖北最高53.10%、河南41.6%、湖南39.10%、安徽36.5%、江西34.10%、山西16.20%;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速(安徽和湖北数据暂缺)分别为山西63%、湖南20.10%、河南19.00%、江西10.34%,江西为已知省份最低。

5、物价小幅上涨,但呈现结构性偏差

1至5月份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1.8%、4.0%、2.7%、1.1%和1.9%,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总水平,较上年同期增长8.8%、8.1%、9.3%、10.1%和13.1%,呈现出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快于居民消费价格,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快于工业品出厂价格的状况。

而从价格走势来看,从2月起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呈逐月明显回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总水平呈逐月明显上升态势,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两者呈显著的背离状态。一般而言,ppi是Cpi的领先指标,但目前这两个指标的走向刚好相反,ppi大幅上升,Cpi趋向回落。这种上下游价格背离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上游蚕食下游利润,大部分利润集中于上游能源原材料部门,对下游利润形成较大的挤压,将对下游企业盈利造成巨大影响。

二、*年经济工作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综合多方面因素看,我国经济正在从加速增长期进入在较高水平上稳定运行的时期。我省的情况也是如此。作出此判断,是基于以下原因;而这些原因也是我们在未来经济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经济运行周期拐点呈现

从全国经济形势看,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到1999年我国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从1999年到*年,经济增速分别为7.2%、8.4%、7.2%、8.9%、10%、9.5%,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趋势。然而,到*年,经济运行中便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现象,诸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迅猛等。这说明,当我国经济总量达到相当规模时,在目前的经济结构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并受制于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承受不了10%以上的高增长速度。同样,我省在经历从1999年到*年经济增速7.7%、8.0%、8.5%、10.5%、12.7%、13.2%的一路上升后,再继续攀升运行将非常困难,若能保持在10-12%的水平上运行,也需要加倍努力。

2、投资主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日益面临挑战

在相当一个时期,投资是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最近几年表现的尤为明显。种种迹象表明,要维持投资的高增长将越来越困难,且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亦日益降低,投资主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日益面临挑战。

第一,吸引外部资金越来越困难。首先,境外资金流入我国的数量将会减少。原因有四:由于美联储进入加息期,将导致部分资金回流,从而流入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资金会减少;美国通过了《本土投资法》,将为美国带来超过4000亿美元的资本回流;一些发展中国家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吸引外资力度加大;我国推进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导致外资流入的部分减少。其次,全国各地都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招商引资,相互竞争日趋激烈。再次,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沿海发达地区资金流出减少。

第二,动员民间资金仍不乐观。一是我省居民收入偏低,可资挖掘的数量有限;二是我省动员民间资金投资创业的环境,仍需创建和完善。

第三,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亦日益降低。从投资的角度看,投资转化率在不断下降,即投资每增长1%能拉动GDp增长的百分比,我国历史上最高是1.3,但*年刚过0.3,说明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减弱,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需要更多的投资量。

3、宏观调控的综合作用仍将持续

从*年底国家开始实行宏观调控政策,虽然这次调控方式不同于以往,实行的是“点刹”,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从而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但由于调控力度不大,调控效应和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时间,时滞相对较长,拉长了调控周期。所以,继*年之后,今年国家仍继续实行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

从最主要的两大政策看,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虽已转向双稳健政策,但在执行上仍然适度从紧,企业项目资金和流动资金面临的较大压力难以缓解。同时,金融形势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人民币升值压力、银行存贷款利率上调预期,将对企业工业品出口和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高产生一定影响。

从作为新的调控手段的土地政策看,近期不会有松动的迹象。城市化的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受制于土地政策和近期越来越严厉的房地产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将有所减弱。

4、资源和环境方面的限制性因素依然突出

从目前情况看,近期煤炭、电力、石油、运输紧张状况虽有所减轻,但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将继续制约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在去年工业实现了三年翻番目标后,省里又提出了工业三年再翻番的目标。工业的高速增长,必然带动对基础资源的大规模需求的增长。以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业为例,主要是依靠钢铁和铜材的加工,所需的原料多需进口,在再翻一番的情况下,原料供应的不确性风险大大增加。另外,铁路运输紧张的压力也是今后面临的难题,新增电厂的煤炭运输,江铜、新钢、萍钢等技改完成后的原材料、成品运输,将使京九、浙赣线不堪重负。

冶金、焦化、建材等行业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回落及国内汽车、房地产市场增速减缓,将由超高速增长进入正常增长轨道,生产增速减缓,市场竞争加剧,经营风险上升,盈利空间下降,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潜在风险交织

由于投资需求膨胀拉动的影响,*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上游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到*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了5.6%,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了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了11.4%,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十分明显。由于宏观调控的效应,年底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势头有所缓和。但是*年年初随着投资反弹压力的增大,生产资料价格又出现了上扬的趋势。从我省情况看,1-5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了9.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了12%。通常情况下,上游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必然要向下游产品传导,引起消费价格水平的上升。因此,我们仍面临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

然而,上游产品价格上涨能在多大程度上向下游产品传导,受到下游产品需求的制约。如在铁矿石涨价的情况下,新钢的中板由5176元/吨下降到4200元/吨;线材从3770元/吨下降到3000元/吨;螺纹钢由2850元/吨下降到1930元/吨;矽钢片由6020元/吨下降到5300元/吨。在煤炭、电力涨价的情况下,水泥均价只有193元/吨,仅为去年的一半。目前上、下游产品价格走向呈背离态势,这表明由于上游产品涨价而使加工制造企业增加的部分成本自行消化,且价格链条中价格变动受需求的制约,难以传导到下游消费者。长此以往,其后果是造成生产过剩,且今后将存在较长的滞后效应,因而经济又面临通货紧缩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表态发言材料篇7

关键词: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必要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是相对于传统上的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内平均折旧而言的一种折旧观念,它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为加速其资本投资回收态势,以递减状态分配其成本的一种方式。具体从税务方面来说,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通过这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折旧,从而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回收速度,冲抵企业应纳税的所得额。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策明确了以下三点:一是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超过100万元的,可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方法加速折旧。

二是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

三是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加速折旧方法,促进扩大高技术产品进口。

一、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实施的必要性

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下行压力较大、投资需求不旺,依托技术革新、产业升级来推动各行业的长足发展,进而在宏观上“稳增长、调结构”是当下亟需迈出、并将长久坚持的一条路。

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局势正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地经济体的发展态势,多元化的需求带动各地区经济文化的深入交流,给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来巨大推动力。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适应当前生产力需要的高效能机器设备不断被投入市场,而继续使用不能满足提高产量和质量以及增加产品品种的要求的机器设备不仅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降低,而且会给企业和社会财富造成实际损失。但是不断更新高效能机器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资产负债率高居不下的企业现状下,实体融资利率高、财务费用负担沉重,资金周转已是环环紧扣,要促使企业果断淘汰不能适应劳动生产率需求的旧机器设备,实为难事。

我国的社会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的方式来实现,在上述情况出现的当下,国家通过实行新政辅助调节经济结构、稳定经济增长速度是必然之选。换言之,究其根源,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的实施是市场和竞争的必然产物。

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实施的影响

稳定增速,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中言明的新购进固定资产都能加速折旧的行业为生物药品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国家鼓励的新兴战略产业。对于其他行业新购进固定资产允许加速折旧的则仅限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这说明国家对于新兴产业的重视,鼓励其自主扩大投资;同时亦鼓励传统行业加大研发力度而不主张扩大产能,以科技促发展,但行业不同、金额不同,相应的政策也各有不同。总体上来说是提供政策依托使得企业能够加快固定资产的折旧速度,以尽早回收投资,采用新技术,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逐步淘汰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有利于在稳定经济持续增长速度的同时逐步完成产业转型。而新政本身在普适性中有着特殊的要求,亦对应着国家对结构性的调整与支持。

延期纳税,缓解短期资金压力。目前我国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根据财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底,国企资产总额超过99万亿元,同比增长12%;负债总额接近65万亿元,同比增长12.3%,资产负债率超过65%。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的适时推出恰能允许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初期提列较多的折旧,可抵扣的成本费用相应增加,账面利润随之减少,企业当年应缴的企业所得税也会相应减少。而在后续使用年限中,可抵扣的折旧亦会减少,利润相对上升。换言之,在企业预期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加速折旧并不会影响企业的总体利润及税负,只是会计报表差异以及缴税时间先后、金额多少的分配问题。但此举在企业资金链紧绷、实体融资利率难以下行的局势下,等同于国家通过约束财政增收速度、将缓缴税款无息“贷”给企业,实现给企业的“输血”。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测算,按照新政,a股所有上市公司第一年预计总共节省的税收高达2333亿元,这将是2013年所有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总额的7.8%。

对大多数经营稳定的企业而言,新政自是利好消息。但对于亏损的企业而言,意义则不太大。

三、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运用的注意事项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新政已经推出,但在具体的实施运用过程中仍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新政所言及的加速折旧是个税务上的定义,企业在实际会计核算中还是需要按进度计提折旧,企业在所得税纳税调整时需要对税务和会计上的差异做出特别说明。其次,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实行事前备案,要求企业在取得该固定资产后一个月内,向其企业所得税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备案资料要求言明固定资产的功能、预计使用年限短于税法规定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的理由、证明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说明以及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拟采用的方法和折旧额的说明等。再者,新政中涉及到的允许全数新购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六大行业,并非是说这些行业中的所有企业都适用,具体到哪些公司可以适用以及如何界定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这都需要基层税务官员来进一步确定。

参考文献:

[1]马晖.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利弊分析.中国外资,2009(16).

[2]2014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教材,会计、税法.

固定资产投资表态发言材料篇8

关键词:工程造价合理确定意义保证措施

0引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们只有加强造价控制,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才能避免在建设项目中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的发生,防止工程投资失控。

1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意义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一般人们认为,控制工程造价就是编制预算、审查结算、制止施工单位的高估冒算。其实,工程造价的控制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就是在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采用一定方法和措施,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和核定的造价限额以内,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较好投资效益。

2合理确定工程造价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2.1按基本建设程序合理确定造价长期以来,我国的建设项目虽然按程序办事,但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上,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资金缺口大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未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项目决策缺乏依据,投资无计划,增加了财政负担。建设项目,由于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应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并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

2.2投资估算阶段造价的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是指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拟建项目投资需要量,依据现有的资料和特定的方法,通过编制估算文件进行预先测算和确定,得出的建设项目投资数额,就是估算造价。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两部分。对静态投资部分的估算,在项目规划和项目建议书阶段,可采取简单的匡算法,有生产能力指数法、单位生产能力法、比例法和系数法等;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特别是详细可行性研究阶段,需采用相对详细的投资估算方法,即指标估算法。建设投资动态部分主要包括价格变动可能增加的投资额、建设期利息两部分内容,对于涉外项目,还应计算汇率的影响。动态部分的估算应以基准年静态投资的资金使用计划为基础来计算。流动资金估算一般采用分项详细估算法,个别情况或小型项目可采用扩大指标法。

2.3做好施工招标的造价控制首先,详细编制施工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全面、准确、详细的表述招标人的实质性要求,以避免签订施工合同、结算时互相扯皮。

其次,认真审查标底或上限值。招标报酬是以标底或上限值金额为基数计取,又由于投标单位与招标单位有可能串通抬高工程造价,所以应对标底或上限值认真审查,加强工程造价事前控制。

再次,严格招标程序。招投标程序和方式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避免投标单位串标和围标使工程造价失控。

2.4做好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把设计图纸和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等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是实现建设项目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主要阶段。在施工阶段,节约投资的空间虽然很小,但浪费的资金却可能很多,因此,需要对投资控制给予足够的重视,严格审核承包商的索赔事项,防止不合理索赔费用的发生。

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涉入的面很广,涉及的人员很多,与投资控制相关的工作也很多,因此,造价控制人员要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多与现场管理人员沟通,掌握工程第一手资料,同时施工过程中,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和管理,对管好用好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

2.4.1从管理模式上着手,建立建设监理制。按照监理合同规定和实施细则,完善职责分工及有关制度,落实责任,从工程管理机制上建立健全的投资控制系统。同时做好月度工程进度款审核,避免投资失控。工程进度款的审核,对经监理方确认的工程量,按合同约定的计价依据,套用材料单价及费用定额进行核价后支付相应的工程进度款。

2.4.2从技术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对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做好论证的基础上,广泛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办法等等,想方设法在技术上实施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技术措施是实施项目投资的必要保证。

2.4.3从经济措施上展开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加强对材料、设备的采购的督管,控制住材料价格。材料费用是构成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据测算,一般建筑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占60%一7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选用材料是否经济合理,对降低造价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2.5竣工结算造价的确定竣工结算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最后一关,是合理确定单位工程造价和竣工决算的前提和保障,若把关不严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是一项细致具体的工作,要求计算认真、细致、不少算、不漏算;同时要尊重实际不多算,不高估冒算,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自身信誉;在以上基础上保证“量”与“价”的准确结合,做好工程结算去虚存实。

做好结算审核首先要认真熟悉图纸,分析竣工资料,核实工程数量;二是要审查现场签证的真实、合理性;三是要严格审查施工合同,正确处理结算纠纷;四是要审查定额使用、政策调整的合理性、准确性,审查是否按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五是要认真做好工程材料价款的结算审查,审查纠正单纯靠材料购货发票作为工程结算材料调价依据的作法,审查是否按规定计算材料差价,审查是否存在施工单位将建设单位委托购买的材料列入工程结算;六是要审查各项取费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合理准确,审查取费基数是否正确,审查是否提高取费等级,审查是否存在普通装饰工程按专业装饰工程取费的情况;七是在结算审查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审查方与被审查方的关系,保证工程结算工作顺利开展。

固定资产投资表态发言材料篇9

关键词:项目;保险价值;保险金额;责任认定

中图分类号:F27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143-02

一、因保单保险项目的表述不规范,导致理赔时对保险标的范围的确认产生分歧

财产保险中保险项目即保险标的,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财产险保单中,保险项目一般都是按投保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来确定的,即表述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在建工程。我们都知道,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会计科目没有按类别名称进行具体的划分,如固定资产具体可以划分为建筑物(包括装修)、机器设备、办公家具和装置等;而流动资产可以划分为存货(原材料、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包装物等)、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待摊费用等。如果只是简单地按照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确定保险项目进行投保,就会造成将一些财产险中不予承保的财产包括进财产险保单中,一些需要投保的财产因不在财务报表的科目内而漏保,一旦发生保险事故,理赔时容易产生纠纷。

例如:2008年1月1日,某中密度板厂(以下简称“a厂”)与m保险公司签订了财产综合险保险合同。保险期限为一年,即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止,总保险金额为6000万元,其中,按2007年12月资产负责表中的账面余额投保了流动资产4600万元。2008年6月6日,a厂发生火灾,通过盘点核损,确定原材料(库存树枝)的损失达200万元。a厂向m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为确定受损财产的承保情况,m保险公司对a厂的2007年12月流动资产账面余额4600万元的构成情况,进行了查账。分析如下:货币资产2000万元;应收账款200万元;其他应收账款1000万元;存货红字耗用-1000万元,抵顶产成品2000万元后余额为1000万元;待摊费用440万元。以上合计4640万元,保额取整4600万元。m保险公司经过核查a厂库存账确定:自2007年12月31日到2008年6月5日共收购树枝24万吨,合计金额560万元,这些树枝并未按会计制度入库体现在账面余额中,形成了账外资产。m保险公司认定:根据保险条款规定,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待摊费用不在保险标的范围内,只有产成品为保险财产,而此次火灾中产成品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受到损失的库存树枝没有体现在财务账上,因此,库存树枝不是保险标的。

对于受损的库存树枝是否为保险标的,双方发生了争议。被保险人a厂认为,其投保4600万元流动资产的主要目的是产成品和原材料(树枝)的火灾保险。至于树枝未体现在账面中,是因为企业缺少流动资金,收购树枝时不能及时付款,未按会计制度入库,而生产领用采用估价入库,形成账外资产,造成账面余额中产生红字,这只是企业财务会计处理账目时的技术问题而已。设想一下,对于一个木板企业而言,不承保风险较大的原材料树枝,而投保了保险条款明确规定的不保财产(即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有何意义?m保险公司认为:经过对保单的保险项目分析,a厂投保4600万元的流动资产中确实不包括库存的账外资产。a厂收购的树枝因未付款而没有按会计制度入库,是企业财务会计账目处理上的错误,造成了库存树枝成为账外资产,而这些账外资产没有进行特约承保,最后造成受损财产不是保险标的。结果双方僵持不下。

二、因对“保险价值”与“保险金额”的理解不同产生分歧

在企财险中,“保险价值”与“保险金额”是保险理赔时必须要慎重处理的一个问题,当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价值”与“保险金额”是处理赔偿金额的一个重要依据。实务中,当一项财产作为保险合同的标的,发生了因保险合同所约定的事故导致损失时,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往往不能就保险财产的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主要原因是对“保险价值”与“保险金额”的理解产生争议。

2007年6月,a公司分别就固定资产(厂房和设备)和存货向某保险公司投保,其中固定资产按账面值200万元(其中,房屋70万元、设备130万元)投保,流动资产(存货)按估价72万元(保单上附有投保明细:半成品15万元、产成品20万元、原材料30万元、低值易耗品5万元、包装物2万元)投保,保险公司相应签发了财产保险综合险保险单各一份。在保险责任期限内的2007年8月,保险标的遭受强台风、暴雨、潮汛形成的水灾侵袭,厂房和机器设备部分受损,经盘点,半成品损失共5万元,产成品损失共10万元。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委托某建筑设计院和价格鉴定中心分别就保险标的项目中的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水毁恢复原功能费用和重置价值进行鉴定评估,同时委托某会计师事务所对出险时存货账面余额进行审核。经鉴定评估,a公司厂房的重置价值为90万元、水毁恢复费用为8万元,机器设备的重置价值为200万元、水毁修复费用为10万元;根据某会计师事务所核查,出险时a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中其流动资产(存货)为67.5万元,但同时根据a公司提供的产成品汇总表、半成品汇总表,显示a公司在出险时的产成品共30万元,半成品共20万元。保险公司对固定资产按保险金额与重置价值之比乘以实际损失,对受损的产成品、半成品分别按出险时账面余额乘以实际损失计算保险赔付比例。对此,a公司不能接受,a公司认为,保险金额即保险价值,按多大的保险金额投保并交纳保险费,保险标的出险时即应赔偿多少。

实际上,在企业财产保险中,“保险价值”与“保险金额”二者是不一样的。保险金额是指投保人和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上载明的、投保人对于保险标的的实际投保的价额以及保险人承担给付保险金义务的最高限额,是投保人据以交纳保险费的依据。“保险价值”,又称为保险价额,是指当事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估定、约定的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或者在发生保险事故时保险标的在特定地区、特定时间重新获得同样生产能力(即重置重建)的市场价额。目前国内财产保险合同中对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以及账外财产等分别采用不同的价值确定保险价值,固定资产是重置重建价,流动资产是出险时的账面余额,账外财产是出险时的实际价值。赔偿时,保险人对固定资产均以保险标的出险时的重置价值来作为赔偿计算的基础,对流动资产是以保险标的出险时的账面余额确定赔偿的基础。因此,尽管大部分投保人在投保财产保险时都希望保险金额能代表财产的价值,当发生保险事故时,有关的财产损失可以得到充足的经济补偿,但一个重要的事实是,从目前国内财产保险合同的保单结构上来说,保险金额并不代表保险财产的保险价值,除另有约定外,一般保险金额不是保险人认定的财产的保险价值,也不是保险人在财产发生损失后允诺赔付的数额。

三、因对事故的责任认定不同导致发生争议

在财产保险合同中,一般都明确约定了保险责任的范围、除外责任或不承担责任的情形。保险责任是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的界限,除外责任是指保险人依法或依据合同约定,不承担保险金赔偿或给付责任的风险范围或种类,其目的在于适当限制保险人的责任范围。在理赔实务中,保险标的因发生事故导致损失,对发生的事故、事件是否属于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保险人是否承担保险责任、是否属于责任免除的情形,保险双方当事人常常发生争议。

例如,2008年4月,a公司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器损坏险,投保项目包括变压器、高低配供电系统、配电箱等,保险期限自2008年4月15日至2009年4月15日。2008年8月6日,从中午开始刮台风,雨下得很大,造成a公司地下室配电房旁边有积水,a公司组织人员一直用水泵把水抽出去,当晚六点多,水进到地下室,但还没有到达高压配电房和低压配电房,就在这时,高压配电设施发生电弧事故着火而断电,水泵不能使用,造成高压配电房进水,导致高低配供电系统及变压器等设备损坏。事故发生后,a公司向某保险公司提出理赔,某保险公司派员对事故进行了勘测评估,2008年8月17日,某保险公司通知a公司拒绝理赔。保险公司拒赔的理由是:本次损失产生的原因为水浸事故,根据机器损坏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及除外责任条款,台风导致地下室进水造成的损失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a公司对此表示不同意,a公司认为,损失产生的原因为水浸和电弧事故,电弧是事故发生的原因,电弧事故导致高低配供电系统无法正常进行供电,从而导致水泵无法正常工作,致使地下室进水,水浸损失是电弧事故在特定环境下的必然直接损失。

固定资产投资表态发言材料篇10

部分幼儿园在对固定资产的购置环节,通常是忽略了对于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和控制,幼儿园往往是缺什么买什么,在固定资产的采购环节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幼儿园存在着许多使用率较低的固定资产,甚至有部分的固定资产长期是处于闲置的状态;幼儿园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制定也不够完善,没有对固定资产实行管理责任制形式,也没有对固定资产开展报损审批制度。

二、幼儿园成本管理改善措施

1.明确成本费用的划分

征收空调费用通常有两个用途,一方面是为了来补偿对于空调机的损耗,另一方面是为了支付所耗的电费,这两项都应该包含在教育成本当中。对于空调机的消耗应该计入国定资产折旧当中去,空调耗用的电费应该计入到公用成本开支当中去;对于教育部门建园费用的处理,应该将其计入成本项目。实际上,对于幼儿园的建园费用,不论是私人建立还是国家、社会建立,都应该计入成本项目当中去。

2.教职员工工资费用的处理

如果幼儿园是公办幼儿园,幼儿园退休教职员工的工资及福利应该由教育部门或者政府来支付,因此,不能将退休教职员工的工资及福利计入成本项目中去;控制教职员工工资费用,幼儿园的人事工资单位需要从职工的调入、使用以及分配等环节入手,来开展具体的实施计划。幼儿园需要精简教学机构,保证引进的是学校所需要的人才,降低工资成本费用。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聘请兼职教师,据调查显示,一所经营出色的学校,其中只有百分之八十的教职员工是全职状态,有近百分之二十的教职员工是以兼职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在幼儿园教育环节,做好全职与兼职的合理搭配与控制,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有效的利用教育资源,而且还能够节约教育环节的工资开支。

3.固定资产处置与管理制度

幼儿园在准备购买固定资产时,需要提前进行成本与效益等可行性的分析,合理确定购买固定资产的最好时机,避免在购买固定资产过程中带来的无谓的开支;有效处理使用率低下甚至闲置的固定资产,比如采取“租”、“转”、“并”的形式,有效的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发挥出最大价值;幼儿园应该制定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制度,可以由幼儿园班级主任负责;在教师入职或者离职时,要做好固定资产的交接处理工作。与此同时,幼儿园应该做好固定资产的报损审批工作。

4.食堂成本管理

对于幼儿园的食堂成本管理,主要是对食堂的成本支出进行核算。(1)在对食堂支出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需要以幼儿园食堂日常所需的各种支出为依据。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成本包括食堂的主副食、水电费以及燃料等成本,不能将其他与食堂无关系的支出列入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包括食堂员工的工资以及福利等,幼儿园其他非食堂工作人员以及老师的工资和福利不能列入其中;设备折旧的成本,对于非财政投入而出现的固定资产,需要针对不同设备的折旧年限,进行月式折旧。(2)加强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对于食堂所要采购的原材料,应该以公共招标的形式来确定食堂供应商,确定供应商后还有签订规范的合同,并且需要设立专门的原料检验人员,对食堂所购买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除此之外,还要做到合理节约水、电、气的消耗,杜绝浪费。制定每日的采购验收表,建立食堂采购支出台账,并且在月底能够做出月度开支报表。

5.落实成本考核

为了能够顺利的开展幼儿园的成本管理活动,有效的评价幼儿园成本管理活动的成效,充分衡量成本计划的完成概况,必须开展有效的成本考核工作,将建立部门责任制和成本考核充分结合起来,在每月月末将部门的所有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分析与对比,从而来考核部门的业绩,潜在的调动幼儿园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