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8:55

区域规划的方法篇1

[关键词]民航空管;空域扇区;规划方法

中图分类号:V35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010-01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民航运输行业也取得快速的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做好空中交通的管制工作,保证控制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运输需求。民航空管中的终端区主要是指以大型机场为中心的中低空域,也是空中交通最为繁华的区域,在这里有密集和复杂的飞机航班线路分布着,在给这个区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矛盾和冲突。因此,做好民航空管中的空域扇区规划是显得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民航空管中的空域扇区规划的特点及规划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不断提升空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改善空域运行状况,推动我国空中交通运输事业的稳步发展。

一、终端区空域扇区规划的特点

终端区其实是飞机的航路飞行与起飞着陆之间飞行的过渡区域,由于空中交通的流量在不断增加,就会导致终端区域内对飞机进行管制的数量超过限制,因此,就需要对终端区域进行扇区的规划来减轻管制员的工作负荷。扇区指的是在实际中由监控席、协调席以及对空席的管制员组成的,并且对指定的某余个空域内航空器来一共相应的空中管制活动。在实际的操作中,通常会将管制区内的空域划分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扇区,且扇区的面积和容量是不固定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设定。而扇区容量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一个扇区里可以管制的航空器的最大数量,同时确保管制员的工作量不能超过管制员的实际能力,从而确保管制工作的正常运行。对空域扇区进行划分时,会受到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其中包括有区域内的空域结构、管制人员的工作能力、空中交通的流量以及航线的数量等,而对于终端区空域扇区的划分来讲,还需要考虑到机场与跑道的状态、不同扇区之间的移交条件等因素。

二、民航空管中的空域扇区的规划

对民航空管中的空域扇区的规划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空域扇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空域扇区的规划方法。

1、空域扇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在民航空管中对空域扇区的规划主要坚持以下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信号的覆盖、航空器的基本情况、空管的需求、管制人员的工作负担,才有有效的保障划分的结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首先,要考虑到信号的覆盖情况,确保在划分好的管制扇区内,能够保障地空通信信号的全面覆盖,根据信号的覆盖范围的强弱情况,明确好最低航路的通信覆盖的高度。其次,要考虑航空器的基本情况,主要是考虑管制扇区内航空器的运行类型和飞行性能,根据航空器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扇区的范围。再次,划分扇区需要考虑到空中交通管制的需求,避免出现协调和管制通报的情况,对于划分的扇区还要具有一定的逻辑性,以便于管制员能够快速的掌握。在进行相邻区域管制区的协调移交时,要进行避免同时涉及多个空域管制区。最后是要充分考虑到管制人员的工作负担,在对空域扇区规划时,为了避免出现管制的流量超出管制员的实际工作能力,需要对同一时间内管制员需要控制的航空器的流量进行限制,确保管制员的注意力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防止出现注意力分散而造成事故的情况出现;同时还要减少雷达屏幕上各种视频信息对管制员的干扰,确保管制员可以更好的关注雷达屏幕,减少管制员的工作负担。

2、空域扇区的规划方法

在对空域扇区进行规划前,还要注意对交通流的评估和飞越交通流的识别。一般的规划方法有以下几种:

(1)象限划分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平面几何的相关概念,将终端区内比较重要的导航设施作为整个扇区的中心,结合空域的实际情况,在考虑空中交通流量分别特点的前提下,采用几何象限划分法来对整个空域扇区进行合理的划分以及管制工作的分配,从而保证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2)高度划分法

高度划分法是依据航空器上升、下降以及飞越的高度来对空域的管制扇区进行划分的一种方法。在实际的操作中,首先需要确定区域内的高度界定值,在这个界定值的范围内来对管制扇区进行规划,以满足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实际需求,高度划分法也成为三维层面的空域扇区划分法。

(3)航线划分法

顾名思义,这种方法主要是结合不同的航线以及航路的繁忙程度,以及航线内的飞行器的飞行特点来对空域扇区进行划分。在实际的操作中,需要结合空域内离场航线的单向进出特点,以及航路飞行交叉冲突中矛盾点的分布,对这些进行综合有效的分析,选出相对繁忙的航线,将其分配到各个扇区中,平衡各扇区的管制工作。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民航空管中,要做好空中交通的管制工作,保证控制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运输需求,就必须要对空域扇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合理的分配好管制任务,提升空中管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推动我国空中交通运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毕虹.基于空域信息的动态扇^划分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3.

区域规划的方法篇2

促进乡村建设快速发展,第一条为规范我县县城规划区集体土地上搬(拆)迁户的搬(拆)迁安置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

结合我县实际,管理法实施条例》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方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凡集体土地上房屋因乡村建设需要搬(拆)迁安置的适应本办法。第二条县城规划区范围内。

指《县城总体规划(2008-2030确定的30平方公里区域(具体区域见附件一)本方法所指县城规划区。

指其户籍所在地在县城规划区内,本方法所指农村村民。且依法享有县城规划区所辖行政村或社区内农民集体财富所有权的农村集体成员。

相互促进”原则,第三条县城规划区集体土地上农村村民搬(拆)迁安置工作按照“城乡一体。统筹考虑乡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等诸多因素。积极推行失地、少地农民“两转变一纳入”

转变农民身份,即:转变土地性质。纳入社会保证体系。

第四条县城规划区集体土地上农村村民搬(拆)迁安置工作实行县人民政府集中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负其责、乡(镇)村(社区)两级具体实施的领导体制。

一)县人民政府成立县城规划区搬(拆)迁安置领导小组。

经批准后组织实施;1负责拟定搬(拆)迁安置工作政策、规划、计划和工作方案。

2负责安排对象资格审核工作;

3负责协调安排房建设规划选址、土地报批发证、项目立项、房屋权证办理、公布安排房年度利息价格等工作;

4参与施工图方案和建设招投标审定工作;

5负责做好其他综合协调工作。

二)县城市建设开发公司或经济开发区分别承担安排房项目建设业主的责任。其主要职责:

1负责料理安排房项目建设的各项报批手续;

2负责筹集安排房项目建设资金;

3负责安排房项目管理和建成后房屋移交工作。

其主要职责:三)所属乡(镇)人民政府或经济开发区为县城规划区集体土地上农村村民搬(拆)迁安置工作具体实施单位。

1负责集体土地征收和农村村民搬(拆)迁安置工作;

2负责安排对象资格初审工作;

负责土地发证、项目立项、房屋发证等所需资料的收集工作;3参与安排房规划选址。

4负责安排房建设项目施工环境的维护;

5负责组织、指导建成后的安排小区的物业管理工作。

第二章安置对象

因集体土地被征收需要搬(拆)迁房屋或无法再获取宅基地的农村村民,第五条凡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经自己向村委(社区)申报登记,报所属乡(镇)人民政府或经济开发区初审,县城规划区搬

符合条件的确定为安置对象。拆)迁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确认后。

但已列入近期开发建设范围内的下列对象,第六条对土地尚未征收。经申报登记和审核确认,可以列为安排对象。

一)自己要求搬(拆)迁的

二)因婚姻等原因需要进行分家拆户且原房屋愿意整体搬(拆)迁的

搬(拆)迁时符合安排条件的家庭常住成员(限直系亲属:即父母、配偶、子女)称“实有安排人口”因政策规定或安排对象可预第七条安排对象依据搬(拆)迁时家庭成员结构情况确定。其中。

称为“拓展性安置人口”见的近期需要增加的安排人口。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实有安排人口安顿:

后取得蓝印户口、开发区户口、小城镇户口,一)原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但仍实际居住、生活在原籍的人员,并在原籍实际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的

二)原户口在被征地所在村(组)现役军人(不含现役军官、国家政策安顿的三级以上士官、外地结婚定居人口)

三)户口在被征地所在村(组)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

四)户口在被征地所在村(组)服刑、劳动教养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人员。

按拓展性安排人口安顿:第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增加一个拓展性安排人口指标。

一)父母已领取独生子女证的独生子女;

二)已婚但尚未有子女的

男满25周岁)仍未结婚的或者年龄在法定晚婚(育)年龄以上且独身无子女的独生子女除外)三)达到法定晚婚年龄(女满23周岁。

四)无子女家庭或配偶一方户口在外地的

不予安顿:第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计入安排人口。

搬(拆)迁时属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一)农村集体土地上的房屋所有权人。

二)征地时寄居、寄养、寄读的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三)房屋搬(拆)迁弥补安排协议签订前死亡的

四)有两处以上住房(不含商品房)只搬(拆)迁一处住房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计入农村安排人口的

第三章安置方式

第十一条符合安排条件的搬(拆)迁户。

第十二条农村村民住房搬(拆)迁安置按照“优先考虑居住需求。节约资源”原则,由安排对象自愿选择货币安顿、公寓式安排和联户安排三种方式中的一种进行安置。

第十三条货币安置是指对安排对象进行一次性货币弥补。

节约用地补助费按被搬(拆)迁房屋正屋占地面积500元/平方米计算。对选择货币安顿的安排对象实行奖励。奖励规范为:合法房屋正屋搬(拆)迁弥补金额与节约用地补助费两项之和的100%其中。

由政府对安排对象实行集中统一安顿的安排方式。第十四条公寓式安置是指安排对象按政策获得房屋搬(拆)迁补偿后。

1公寓式安排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权证办理。

第一、二层购房补助费为600元/平方米,2选择公寓式安置的可以获得购房补助费。购房补助费(含节约用地补助费)规范为:按被搬(拆)迁房屋正屋合法建筑面积计算。第三层及以上(坡屋面除

外)购房补助费为200元/平方米(益阳市人民政府公布的搬(拆)迁弥补价格规范提高的另行确定购房补助费)

3选择公寓式安置的实行公寓式住房安置的同时配置底层房屋。

4按建筑规划设计确定公寓式住房安排面积:户型面积设计按6090120150180平方米左右五种户型。搬(拆)迁安置以户为单位进行。其中,实有安排人口

拓展性安排人口可享受安排面积30平方米/人(均包括分摊面积)可享受安排面积60平方米/人。

5底层房屋配置方案确定:按位置基本对等原则予以分配。

6米(含6米)以上配置两间,被搬(拆)迁房屋现处临县城主干道位置的底层房屋配置在临主干道位置;底层房屋按原被搬(拆)迁房屋正屋实际宽幅为配置依据:每户宽幅在6米以下配置一间。最高

限额为两间;原有房屋有两个以上户头的配置的底层房屋的宽幅不能逾越原有房屋的总宽幅。

每户配置一间。被搬(拆)迁房屋现处临县城非主干道位置的底层房屋配置在临非主干道位置。

其底层房屋购房价格按当年公布的直接利息价收取;配置一间以上(不含一间)其底屋房屋的面积列抵安排房住房购房面积指标,底层房屋只配置一间的不列抵安排房住房面积指标。其购房价格按

当年公布的住房优惠价购房。

建筑房屋宽幅和进深按规划设计确定(房屋宽幅不超过4米/间)

6价格确定:安排对象所购买安排住房面积均价按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当年安排房优惠价格执行。

每户购买安排房面积以不逾越可享受安排房面积20平方米为上限;超出10平方米以上7安排住房因户型结构等原因导致实际购房面积大于可享受安排房面积在10平方米以内的按当年购房优惠价购买。

其计算公式为:含10平方米)局部按直接利息价购买;实际购房面积小于可享受安排房面积按安排房当年直接利息价减当年优惠价之差与差额面积的乘积进行奖励。

奖励=(可享受安排房面积—实际购房面积)当年直接利息价—当年优惠价)

8商住开发用地项目可以对比公寓式安排方式进行搬(拆)迁安置。

由县政府统一规划安排地块,第十五条联户安置是指安排对象按政策获得房屋搬(拆)迁补偿后。统一设计,由安排对象所在村(社区)统一组织建设的集中安排方式。

1选择联户安顿的必需由安排对象写出申请。报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同意,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后,严格依照县政府统一规划进行建设。

2、联户安排对象按每户不超过80平方米的面积配置土地;年满18周岁的子女。

过60平方米。

3安排用地按集体建设用地统一配置。联户安排地块的平整、道路建设、水电基础设施配套由政府负责。费用由安排对象自理。

4选择实行联户安顿的不享受节约用地补助费。

5选择实行联户安顿的必需按县政府的规划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实行集中连片建设。

6联户安排房进行交易。并承担所需费用。

第十六条符合本方法第六条所列情形的农村村民。经审查同意,可提前予以安顿。破损房屋、危房按有关规定予以撤除弥补,弥补后残值物由政府收回,宅基地由政府征收。分户安置

所签协议在县、乡(镇)两级征拆、安排机构备案,对象从搬(拆)迁安置台帐中进行已安置登记。其所在村(组)进行征地搬(拆)迁时,不再安顿。

并第十七条对安排对象实行奖励。

一)协议签订的有效期限内。平房一次性奖励1500元/户;

二)按安排对象给予房屋搬(拆)迁补助费1000元/户。需要过渡的最多支付两次搬(拆)迁补助费。

三)实行货币安顿、统一安排过渡用房或已配置安排房的不安排搬(拆)迁过渡费。自行安排过渡用房的搬(拆)迁过渡费为400元/月.户。为六个月。

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落实被搬(拆)迁人的搬(拆)迁安置、支付征地搬(拆)迁补偿款、督促被搬(拆)迁人及时腾地等四)根据搬(拆)迁安置规划、安排协议、征地搬(拆)迁弥补明细表。

具体事宜。

第四章安排房建设

第十八条安排房建设由县城市建设开发公司或经济开发区负责;安排房的分配和管理由所属乡(镇)人民政府或经济开发区负责。

第十九条县城规划区搬(拆)迁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本县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普查数据库和搬(拆)迁安置台

县国土及房产等部门要予以积极配合。并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组织制定县城规划区安排总体规划,账。按有关顺序审定。

第二十条各乡(镇)人民政府和经济开发区要根据全县年度征地搬(拆)迁计划以及安排量。纳

入年度乡村建设计划。

第二十一条安置点的选址、规划与设计应当遵循统一规划、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的原则。按有关顺序批准。规划设计时应当听取和征求乡(镇)村委(社区)和被安排对象代

表的意见。

建成配套齐全、户型合理、环境优美的安居小区。安排点建设必需依照节约用地、规划科学、经济适用、管理统一的原则。

由第二十二条安排房建设用地涉及的征地搬(拆)迁。

第二十三条安排房原则上建设多层住宅。房屋建筑面积结合安排配售方法按多种户型设计,以满足被安置对象的需求。其安排房建筑标准为:结构为砖混或框架;外墙贴墙

铝合金窗(不包括防盗窗)进门装置一张防盗门;公用梯间墙面涂料,砖;房屋室内及地面为水泥砂浆找平。地面水泥砂浆找平,钢木扶手;水电到户(不含室内水电装置)下水管装置。

第二十四条依照政府组织协调、市场运作的原则。实行招投标制度、工程建设监理制度、工程质量保证制度、平安生产责任制等相关制度,确保按时按质竣工交房。

第二十五条安排房项目建设完成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第二十六条安排房建设成本价格。建筑装置,小区内道路、绿化、水、电、环卫等公用配套,报建规(税)费等所需费用。

由县城市建设开发公司或经济开发区提出,安排房直接利息价格。县物价局会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财政局、审计局、国土资源局、房地产管理局等部门审核确定。每年第四季度对外一次。

第二十七条安排房建设作为政府保证性住房之一。

一)以集体建设用地方式供应土地。

二)安排房的报建和权证办理由搬(拆)迁人统一组织操持。收费规范按10元/平方米包干缴纳。税金按规定由纳税对象缴纳,维修基金按实缴纳;

三)自来水、供电、燃气、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和入户费按利息价收取。

第二十八条联户安排建房的报建和权证办理由搬(拆)迁人统一组织操持。收费规范按10元/平方米包干缴纳。税金按规定由纳税对象缴纳。

第二十九条简化权证办理的顺序。采取集中办公、定期审批、限期办结的方式。

第三十条安排小区及安排点连接乡村主次干道的基础设施。由县城市建设开发公司或经济开发区负责“三通一平”

第五章安排房配售管理

第三十一条被搬(拆)迁人在实施搬(拆)迁时应明确选择安排方式。并由所属乡(镇)人民政府或经济开发区开出预安排通知单到县城规划区搬(拆)迁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料理安排手续。

第三十二条料理安排手续按以下顺序进行:

一)安排资格和人口的审查。县城规划区搬(拆)迁安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凭所属乡(镇)人民政府或经济开发区开出的预安排通知单及被安排对象提交的相关个人资料。

分别确定安排地点、安排户型和补偿经济开发区、国土、建设、房产和所属乡(镇)人民政府审查确定安排对象的资格、确定安排方案。对选择货币弥补安顿、公寓式安置房、联户安顿的对象。

二)审查结果公示。对经审查符合安排条件的对象在所在村、组进行公示。

偏重新审议公示。

三)审核备案。县安排办将安排对象以列表方式和公示情况对照普查数据库和搬(拆)迁安置台帐进行审核。报县安排领导小组审定,并以文件形式通知所属乡(镇)人民政府实施安

发放安排资格证明。

四)料理手续。安排对象凭安排资格证明到县安排办料理安排手续。

第三十三条选择公寓式安置方式的同一安排小区内。以集体摇号的方式确定选房顺序号,依次选定住房。年满65周岁以上(含65周岁)需要选择低楼层(指住房第一、二层住房的可优先安排。

第三十四条安排房计算楼层差价。

第三十五条安置房在交房后一年内由县安置办到相关职能部门统一料理权属登记手续。资料齐全的限期在一个月之内办结,并在料理权属登记时分别注明为安排房和集体建设用地性质情况。

不得擅自变卦。安排房屋权属登记产权人为搬(拆)迁安置时初始登记人。

第三十六条安排房产权为有限产权。可转让给其他安排对象。安排房满5年后可以上市交易,但须补交土地价款和有关税费。

三十七条安置小区(点)建成后由所属乡(镇)和村(社区)组织指导建立物业管理委员会进行物业管理。物业管理费用由受益对象承当。第

第六章社会保障

第三十八条纳入社会保证的被征地农民对象为:以组为单位。

第三十九条对被征地农民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活动。

一)促进被征地农民就业。使用征地范围内土地的企业和单位,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

二)县、乡就业服务机构应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免费求职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服务。法定劳动年龄段内的被征地农民。

三)被征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兴办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可比照享受城镇失业人员自主守业就业援助政策。

四)被征地农民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列入再就业援助范围。

第四十条被征地农民养老安全。资金以自筹为主,政府适当补贴,按养老平安政策自愿参保。

按其身份可选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安全。被用人单位招聘、招录的人员随同用人单位参与职工基本医疗安全。第四十一条被征地农民基本医疗安全。

第七章安排房资金来源及监管

对第四十二条县城市建设开发公司或经济开发区设立搬(拆)迁安置资金专户。专款专用,由县城市建设开发公司或经济开发区管理。

第四十三条安置资金(包括货币弥补资金和安排房建设资金)从下列渠道筹措:

一)入住安排房对象的购房款;

二)县城市建设开发公司或经济开发区土地出让返还价款;

三)其他可用于安排房建设的资金。

第四十四条符合安排条件被搬(拆)迁人选择实行安排房安置的其所购安置房的购房款。由乡(镇)人民政府在其所获搬(拆)迁弥补中转付至县搬(拆)迁安置资金专户。

第四十五条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对安排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第八章罚则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拒不交出土地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

第四十九条侵占、挪用被征用土地的征地弥补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第五十条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县城建设征地搬(拆)迁弥补安排工作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九章附则

第五十一条本方法实施前县城规划区已完成房屋搬(拆)迁但尚未完成安顿的按县人民政府原规定文件执行。国有土地上房屋搬(拆)迁户自愿按集体土地上房屋搬(拆)迁弥补规范进行的可以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五十二条本方法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五十三条本方法自年月日起施行。之前由县人民政府的文件规定与本方法不相符的按本办法执行。

注:1电梯房的层次调节系数除外。按市场上的实际作法进行计算。

区域规划的方法篇3

[关键词]区域规划;区域管理;实施管理;项目管理

一、导言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别在世界经济区域化和集团化发展较快的区域,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已转向区域之间的竞争。在我国,大型都市圈的成型速度也正逐步加快,大都市圈之外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化特征也愈来愈明显。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的城市群研究直到目前为止,“我国区域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难以突破单一的地域范围,长期的计划体制造成了产业布局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统一协调以及共同进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区域管理的模式依然停留在单一的学术会议上”。经济区域化的管理如何突破单一的地域范围、超越原有的行政管理界限是各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1999年和2002年我国连续两次举办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也足以表明加强经济区域管理的要求已日益受到学术界、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界的重视。

本文试图从德国区域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寻求值得我国借鉴的方法和经验,虽然由于德国的区域管理的实践仍处于萌芽阶段,不可能有系统的完整理论成果,但本文仍试图借鉴目前德国对区域管理理论的初步认识和实践经验,探讨我国大都市圈和经济区域化管理模式的思路。

二、区域管理的理论

(一)区域管理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的区域整治和规划的背景条件发生变化,原有的规划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是:(1)由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边界相互开放,国家之间的竞争转为区域竞争,国家宏观调控能力被削弱,经济自由化和竞争日益激烈;(2)全球经济自由化的影响,区域利益集团能够规避非共同利益而产生的国家干预;(3)由于生态风险标准的定义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存在差距,加剧了国家生态导向的行动和市场导向的地方利益行为的冲突;(4)由于社会各方不同利益冲突调节的制约,导致公共(国家的或欧盟的)投资周期愈来愈长,而私人的投资由于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创新竞争的压力则变得愈来愈短,现行的规划行政体系被看作为发展的绊脚石。

由于上述时代背景条件的出现和所面临的挑战,德国的各级政府和区域科学理论工作者都在不断地寻找一种新的调节形式,即降低协调成本和克服现行规划行政管理不适应区域发展的滞后性,与此同时提高所有当事者的相互合作和自我调节能力。根据这种实际需要人们开始引入区域管理的概念和探讨其范式。

(二)关于区域管理理论的探讨

1.区域管理的定义 在企业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学中,通常把“管理(management)”定义为计划、组织、实施控制的过程。人们通常认识的“项目管理”也是指现代管理在项目上的应用。而把管理学方法移植到对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实施调控的方法,德国区域规划学术界称之为区域管理。这里区域范围的界定是超越城市行政区划、并按一定主题与当事人相关联的地理空间范围(不受州界和国界限制)。为了将区域管理的对象区别于其他性质的区域,以下称之为“合作区域”。普遍接受的“区域管理”的定义是,遵循区域目标模式(自定义的区域发展道路)以及由此导出的行动纲领,以此来构建区域发展。也有学者把上述定义进一步扩展为,区域管理是建立在发展要素:人力资本、创新环境、网络化、同一性与合作协同基础之上,对未来区域空间的发展进行规划并通过项目实施作为区域发展的导向安排。以上定义表明,区域管理包含两方面的构成要素:一是涉及区域管理的标准程序,即区域未来发展的目标模式和由此导出的行动纲领以及战略、措施;二是涉及实施方法,即构造区域有序的发展过程的方法。

2.区域管理的标准程序 实施管理,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来进行。实施区域管理就是要着手制定“区域发展的导向、构造和调节的措施计划”,需要从区域管理的出发点来考虑,即以哪些方式或怎样才能承担区域管理的导向和构造功能。区域管理的职能域则体现了区域管理的功能和任务,因此区域管理的导向与构造的功能是通过区域管理的职能域来运作的。当区域管理的职能域被确定之后,事实上也就明确了区域管理的功能和任务。区域管理的职能域可以具体化为:

(1)未来发展设想和目标模式的设计:区域管理的一个中心职能是未来区域发展设想的确定,并具体化,即设计出区域未来发展的路径和目标模式,其中关键是对区域职能的确定,即区域内所有利益集团对来自区外的竞争采取的一致行动,使区域在某方面具有突出的竞争力;

(2)区域的智囊:区域管理具有确定的机构,因此它是作为一个区域的智囊而服务于区域内的所有利益集团,通过它的服务可以提高一个区域空间的竞争能力;

(3)区域的信息源、创新源和动力源:区域管理是通过提供信息、建议、组织并引进创新的措施和项目服务于整个区域;

(4)区域的战略和资源规划的制定:即对区域内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资源的整合规划;

(5)协调和合作:在区域规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政策协调、网络化直到建立地方联盟;

(6)冲突调解:调解区域规划制订和实施过程中的冲突是区域管理核心任务;

(7)实施和执行:不仅要承担非法定规划的实施和执行任务,也要承担法定规划的实施和执行任务。

3.区域管理的实施方法 从德国规划理论中的工具意义来看,一方面区域管理是一个把各类正式的与非正式的规划引向实施的工具,即区域管理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实施管理”;另一方面区域管理自身就是一种实施和执行方法,即它是通过“项目管理”起作用。

在德国的规划理论中,“实施管理”是针对地方(主要是州的发展规划和规划区发展规划)的从目标条文到实施转换存在困难而创建的一种工具。而区域管理中的实施管理则是根据正式规划中的目标和提高特定区域的竞争力而制定出的一种发展措施计划。该类型措施计划是以措施项目和行动为导向,以突破现有的行政区划和国界为鲜明特征。

项目管理是区域管理作为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项目是以区域规划为基础的许多项目的集合而非一个孤立的项目,这是区域管理中的项目管理和其他的项目管理的关键不同点。区域管理中的项目管理的显著特征是:(1)被开发的项目要求是具有跨行政区划和跨行业部门的;(2)区域管理的项目更着眼于跨区域的效益,也许在微观意义上并没有很高的经济效益;(3)项目无明确的行业主管部门,即管理权限模糊,对那些具有明确归属的地方项目和行业部门项目原则上不应在区域管理的考虑之列;(4)它是跨区域的、综合性的实验或模型项目。

项目管理的实现原则上按如下步骤进行:

1)研究已制定的区域规划与地方的整体规划;

2)在以上的基础上特别考虑区域和地方结构框架条件下的项目描述;

3)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区位分析和区位评价;

4)项目任务的确定和目标设置;

5)寻找、讨论和确定项目的承担者、项目人股与合作结构;6)确定合作的方法和时间流程图;7)确定融资模式与制订融资计划:8)确定项目法律形式;9)项目的实现;10)项目的评价和监督控制。

三、区域管理在德国的实践

以下通过三个方面来阐述区域管理在德国的实践:一是它对现行的规划体制的影响;二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三是区域管理的组织结构特点。

(一)区域管理对德国现有的规划体制的影响

区域管理在德国现行的规划体系中对联邦州、规划区和部门专业规划的层面上产生比较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

1.联邦州层面

在德国的区域规划实践中,地方从法定规划条文到实施长期以来存在着转换的困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地方或区域引入了新的非法定的规划即“区域发展计划这是区域管理产生的客观原因之一。因此在现有州层面的规划管理中实际上已经引人“实施管理”程序。但州规划主管部门不直接参与区域管理的事务,仅对其实施监督。

2.规划区层面

在德国的规划系统中唯独的中间层面——“规划区规划”是一种跨行政区划的规划。德国的规划区的关联空间范围一般是在一个行政区内由3—5个县和2—3个城市构成。规划区的范围界定标准是按一定地理空间的社会经济的统一性和功能的地域关联性来确定。规划区规划是经州政府批准的正式规划。规划区规划的班子参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法定规划以及参与专业部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制定等。

3.专业部门规划层面

由于区域管理跨行政区域和横向导向性的性质,使它有充分的机会和地方政权作信息交流和冲突的协调,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地方的项目重复建设和跨区域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专业部门规划的实施。因此专业部门规划把区域管理看成一种互补的和合作的关系。

(二)区域管理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管理并非行政管理,因此区域管理特别强调的是自愿性,它要求合作区域的成员单位具有强烈的合作动机,只有在此基础上区域管理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引入区域管理的动因可以概括为:规划(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实施的需求;对区域空间结构与专业部门行动的需求;寻找构建区域发展创新机会的需求;由于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跨行政区划合作的需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需求等等。

(三)德国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与结构特征评述

区域管理在德国的规划实践过程中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与一个合理有效率的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与结构是分不开的。

1.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

区域管理要求在管理过程中专业地、系统地和行动规范化地进行运作,这就要求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德国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公法人性质、公法人与私法人混合性质、私法人性质、无法律约束力的公共事务组织和无法律认可的自愿合作组织。

1)公法人性质的组织。这类组织主要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如:规划区规划组织、地方的专题合作联合会、县或行政区主管规划的部门、区域规划联合会会、区域联合会、郊区联合会,等。这类机构的优点是能够直接和地方政府的决策层面结合,因此反应快,在创新和适应性方面都具有优势;此外这种组织可以把地方发展任务和经济促进以及项目管理结合在一起,在行政管理中产生协同效应。这类型组织比较适合功能区的管理。

2)公法人与私法人混合性质的组织。在这类公司地方政府一般持有51%的股份,如公益性的有限责任公司或区域开发中心。这种组织形式的优点在于私人经济对它有更多的认同感,以及更多的支配金融资源的可能性,并充分发挥了和各级政府有着广泛联系的优势,因而有更大的决策和行动空间。这类公司比较合适区域管理的项目管理。

3)私法人性质的组织。这类型组织一般是由基金财团、科学院所和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的,如在德国巴伐利亚州与萨克森州边界地区跨州的区域管理组织“euregiones”以及德国一捷克边界地区跨国的区域管理组织“egrensis有限责任公司”。这类组织最大的优势是有来自基金财团的资助,区域管理经费相对充足,且有来自科学院所为其提供的科学发展方案,因此在实际中常常承担着大区域的管理项目任务。

4)无法律约束力的公共事务组织。根据州颁布的地方合作法(k0mnlzg)建立的地方工作社团,不具有法人资格,是一种松散的地方合作组织。建立这类组织的目的是便于地方之间长期合作中的项目管理。

5)无法律认可的自愿合作组织。这类组织区域管理水平的起点一般认为是高于无法律约束力的地方社团组织。它是以区域会议、区域论坛以及区域调控与协调委员会为基础,代表一个区域重要的各个利益集团。这类组织要求有更高的区域合作动因、更强烈的区域一体化思想以及专业的权威性,另一方面还需要有资源分配的协调能力。然而它的具体项目管理能力与地方工作社团相比更为逊色。

2.区域管理的组织结构特征

有研究表明,区域管理的效率和具有法人资格的、固定的组织结构有关。除此之外,区域管理还需有一定数量的当事人,他们必须是区域组织成员,在共同目标基础上,通过区域管理,使区域规划主体与区域各类利益集团结合,形成区域经济与社会网络。

例如前面谈及的欧洲区域管理组织(euregioegrensis)有160多个成员,都是来自三方不同的利益集团,如各级地方政府、经济,社会,科学、企业和协会团体。所有成员与承担区域管理的组织形成一种紧密联系的网络。具体的结构可以概述如下:

(1)联合主席团。联合主席团成员共9人,每州分配3个代表。这3个代表来自各州工作小组负责人,专职业务办公室负责人以及助手一人。联合主席团主席实行轮执制,在州工作小组负责人中产生。该专职办公室配备有4—5名的科技人员以及2名秘书,并按合作领域分有4个功能部:1)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劳动市场;2)环境与生态保护;3)休闲、疗养与旅游基础设施;4)文化,青少年和体育。专职办公室的4个功能部与本州相关区域的主管部门产生联系,负责落实、监督合作项目的执行情况,并负责对相关问题展开技术性的探讨、咨询和信息交流。跨区域工作圈。专职办公室负责调控本州的工作圈的同时,与其他州的专职办公室协调跨区域或跨国问题,即形成跨区域工作圈。通过以上的组织结构,组织成庞大的区域管理网络。运行表明这种区域管理的组织形式不仅特别有效率而且投人特别少。主席团每季度只开一次会,区域管理在联合会主席团的轮值主席的领导下讨论规划、在建项目、远景项目以及项目的实施措施计划等。这个组织成立4年来已经成功地实施了近一百个合作项目。

四、德国区域管理方法值得借鉴之处

(一)值得借鉴之处

1.确定跨区域管理的权限,避免权限交叉。由于区域管理的区域是跨行政区划的,因此要避免区域管理的任务域与项目和行政区域管理与部门行业管理相冲突,这要求区域管理的任务域和具有综合性和“横向导向性”的特征。横向导向性的任务域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与现行体制的权限及任务域相交叉或冲突。因此区域管理项目的性质应该是跨区域的和公益性的。

2.职能域的确定。区域管理的区域导向与区域构造的功能是通过区域管理的职能域来运作的,当区域管理的职能域被确定之后,事实上也就明确了区域管理的功能和任务。确定职能域是区域管理的基础工作,在一个跨区域的合作中,要避免在合作各方中出现职能重复的现象,职能重复使区域合作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重复建设和雷同建设的隐患。只有解决了以各方优势资源为内涵的职能的联合问题,区域管理才能着手拟定任务、目标和战略,组织讨论,实施和执行。

3.网络式的组织结构。德国区域管理组织系统的结构有两个特别显著的特点,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行政管理体系与公共资源体系;二是整合各利益集团形成一个区域管理的网络。概括来说,有如下几点值得借鉴:(1)大型的区域管理并非区域管理专职组织能够独立承担,而是利用了网络,形成了一个区域管理的网络系统。(2)以现有的机构为主体,利用现有的组织系统实施区域管理的运作。德国的规划协会、地方联合会长期承担国家、公共和地方的具体规划编制任务,已经形成了了多层次(由州到县级)、涉及面很广的规划体系;(3)区域管理并没有依赖行政权威,而是通过协调、求同存异、以及斡旋人的方法来解决冲突问题。(4)区域管理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实体,这和区域管理往往要通过项目管理起作用不无关系。

4.区域管理组织形式。对于中小型区域合作的管理一般是项目管理,可以因地制宜,采取多种不同所有制的、登记注册的形式,这样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对于大型的区域管理项目,由于涉及面广,并已成为各州政府的区域合作的中心工作,实际上是在州政府的领导下,利用了行政管理渠道与社会组织参与的区域管理,在这种情况下,专职业务办公室采取什么组织形式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5.对区域管理人员的要求。区域管理对管理者除了要求很高的专业技能外,还要求有很高的品格、很宽的职能权限,采用“精兵”的人员结构,杜绝人浮于事的现象。同时具有更高的革新和创新能力,熟悉区域的关键性决策的主体和个人;具有对冲突协调和调和一致的引导能力,能够支配更高的工作时间弹性和强度;具有和各级政府专门委员会和私营经济体共同工作和交往的能力,能够突破传统的、因循守旧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的能力,能够充分地利用区域各种资源的能力。

(二)关于区域管理若干实施步骤的建议

1.跨区域管理应采取渐进稳步发展的策略。德国区域管理理论虽然形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但跨区域管理的实践可以追溯到六七十年代就开始的规划区规划管理。我国的跨区域管理应从容易程度着手,例如先从项目管理、实施管理开始,逐步积累经验。

2.跨区域管理不同于行政区管理也不同于均质区域的管理,因此需要跨区域协作的各方和各利益集团有很强的合作意愿,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各方的主观能动性。

3.关于区域管理的约束力和协调力应引入协调工具和冲突管理的工具,这是由区域管理对象所涉及的当事人具有同等权利这一本质所决定的。

4.建议国家和省级政府重视区域管理在我国跨区域合作活动中的地位,委托区域管理组织研究编制跨区域性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直至区域性的基础设施项目的管理,评估、监督地方项目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的强度以及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情况等。

区域规划的方法篇4

关键词区域旅游规划;问题;根源;创新途径

innovativethinkingsaboutRegionaltourismplanning

maYong,XiaoZhilei,LUGuifang

(academyoftourismDevelopment,HubeiUniversity,wuhan430062,China)

abstract:Regionaltourismplanningplaysanimportantdirectivefunctioninregionaltourismindustrydevelopment.However,influencedbyvariousfactors,someaspectsofregionaltourismplanningareoutofdate.thechallengesitfacingandtheproblemsitconfrontinghinderregionaltourismplanningfromdirectingregionaltourismindustry.thus,itisextremelyurgenttomakeinnovativeresearchofregionaltourismplanning.thisarticleanalyzestheproblemsexistinginregionaltourismplanninginChinaandexploresthedeepseatedreasons.itsuggestssixinnovativeapproachesforregionaltourismplanning.

Keywords:regionaltourismplanning;problem;root;innovativeapproach

区域旅游规划是指在区域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1]。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旅游业逐渐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注。“旅游发展,规划先行”,为了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促进区域内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一些地区政府纷纷着手制定本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区域旅游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使得区域旅游规划在指导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受到一些质疑。

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探究区域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刘锋(2001)认为区域旅游规划在理论体系、技术体系、操作体系、实施监管体系和规划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着不足[2],而范业正(2003)则从区域旅游规划的内容、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编制的技术等三方面指出了当前区域旅游规划所面临的问题[3]。本文从区域旅游规划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区域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给出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建议。

一、当前我国区域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当前区域旅游规划的问题存在于区域旅游规划的整个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区域旅游规划缺少本地元素、脱离区域实际、忽视全程管理和遭遇执行困境等4个方面。

1.区域旅游规划缺少本地元素

tourismScience旅游科学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思考区域旅游规划中缺少本地元素是当前我国区域旅游规划中最大的问题。一些区域旅游规划陷于格式化,缺少对本地元素的挖掘,区域旅游规划的本地特色不特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对区域旅游资源的认知方面,一些规划虽然对区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然而对旅游资源的特色和竞争优势缺乏总结,这直接导致区域旅游规划对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挖掘不够,在旅游资源基础之上所规划的旅游开发项目和设计的旅游产品没有本地特色,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设计大量同质化,缺乏新意,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限,这为区域旅游开发埋下了败笔。

第二,在对区域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方面,一些规划者进行了市场调查,据此分析了客源市场的时空特征、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征、区域旅游资源的定向吸引特征等,但这些分析并没有被规划者用于指导旅游市场营销策划,规划者仍然简单地遵循着旅游客源地距离衰减规律来进行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并制定旅游市场营销策划方案,客源市场开发的独特视角并没有体现。

2.区域旅游规划脱离区域实际

现有的区域旅游规划对区域内的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定位,并确定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然而目前一些区域旅游规划中所确定的发展思路显得不切实际,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不实际。一些区域旅游规划为了突出旅游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确定本区域旅游产业的定位上往往显得眼高手低。一些地区不顾自身实际盲目地提出“将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将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等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不符的战略定位,这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误导,甚至扰乱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正确思路。

其二,旅游发展的目标体系不合理。一些区域旅游规划在确定区域旅游发展的目标上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世界知名××”、“最大××”、“最佳××”、“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翻番”等字眼频频出现在这些规划文本中,片面追求“大、多、全”,忽视“精、奇、异”,导致所确定的目标体系显得过空、过大,违背了区域旅游规划的科学合理原则,这不仅使得旅游规划在指导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大打折扣,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该区域发展旅游的积极性。

3.区域旅游规划忽视全程管理

目前,国内在区域旅游规划的管理过程存在着严重的缺位现象。虽然国家旅游局曾经出台了《旅游规划通则》(简称《通则》),但《通则》只是就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并对规划的内容进行了界定,缺少对旅游规划编制前和规划文本完成后的执行管理。

其一,在区域旅游规划的前期管理上,虽然区域旅游规划编制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旅游规划的招标过程也日趋透明,但在中标标准的选取上并不一致,这为一些行政管理部门的“寻租”行为提供了可能。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采取暗箱操作的办法选择规划编制单位,一些没有资质的伪规划编制单位和缺少旅游规划经验的规划人员乘机获得了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合同,区域旅游规划的质量从一开始就无从保证。

其二,在区域旅游规划文本编制完成后的后期执行管理上,由于缺少必要的实施监管机构,旅游规划完成后的执行管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一些区域旅游规划在规划文本完成后就被放进档案室,成为所谓的“政绩”证明,没有被用于指导区域旅游发展的实践,即使是通过评审而进入执行阶段的一些区域旅游规划,由于缺少专门的实施监管机构,区域旅游规划执行的效果也非常有限,这些都是区域旅游规划后期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4.区域旅游规划遭遇执行困境

区域旅游规划目前正陷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规划的委托方亟需区域旅游规划以指导区域内的旅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规划团队精心编制的区域旅游规划却往往最终被束之高阁,规划完成后很难得到执行,一些规划最终成为“墙上挂挂”的牺牲品。这不仅使得为编制规划所投入的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付诸东流,也助长了一些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区域旅游规划执行的困难主要体现在相关部门的不协作、当地居民的不配合和旅游企业的不合作三方面。

其一,相关部门之间的不协作。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其他产业部门的协作,然而,区域旅游规划在执行过程中却很难得到其他产业部门的支持,一些行政管理部门对区域旅游规划的执行采取故意拖延的态度,区域旅游规划被这些部门长期搁置,最终影响到区域旅游规划作用的发挥。

其二,当地居民的不配合。区域旅游规划的执行需要得到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离开当地居民的支持,区域旅游规划的执行将大打折扣,然而在区域旅游规划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当地居民不配合的现象,如一些当地居民通过上访的方式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制止周边的旅游开发活动,而另外一些居民则通过设置路卡、障碍物等为旅游车辆进入旅游(区)点设置障碍,或集体静坐以阻止旅游景区的正常施工等,这些都应该引起政府和区域旅游规划编制者的足够重视。

其三,当地企业的不合作。区域旅游规划的执行主体是当地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具体的区域旅游规划执行过程中,一些旅游企业往往对规划执行的积极性并不高,一些旅游企业对区域旅游规划的执行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通过对当前区域旅游规划面临问题的深入分析,笔者认为产生上述几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区域旅游规划的管理体制不健全、规划者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不了解以及区域旅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不协调。

1.区域旅游规划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区域旅游规划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导致区域旅游规划过程管理缺位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区域旅游规划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对区域旅游规划的法制保障不够,政府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行政干预过多以及相关监管者缺位导致的监管不力等。

其一,在区域旅游规划的法制保障方面,目前只有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旅游规划通则》对区域旅游规划进行了内容上的界定以及规划编制过程的管理说明,缺少对规划编制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和责任的说明,对规划编制前的招标过程管理和规划执行阶段的监管也没有给出相应的措施,对区域旅游规划的管理活动指导有限。

其二,在政府作用的发挥方面,政府作为区域内的管理者和利益协调者,在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政府是区域旅游规划编制的主体。现有的区域旅游规划往往由政府出面,通过招标委托规划编制单位编制本区域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政府意志在规划的编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区域旅游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作用有限,对区域旅游规划编制的管理也就只能是政府的“一言堂”。

其三,在区域旅游规划的监管方面,由于政府在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作用太强,行政干预过多,当地居民、旅游企业的参与相对较少,这些人无法发挥对规划编制过程的监管作用,直接导致了对区域旅游规划的监管不力。在一些规划征求意见会和评审会上,列席最多的便是各相关行政部门,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很少出现在这些会议上,这些相关行政部门出于共同的利益很容易在这些会议上达成某种共识,这导致这些会议并没有发挥过程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大多是走过场。因此,由于以上种种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区域旅游规划的管理出现了严重的缺位现象,一些质量不高的区域旅游规划趁机蒙混过关。

2.区域旅游规划者对本地认识不系统

区域旅游规划发展思路不切实际以及缺乏地域特色的主要原因在于规划编制单位对当地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这主要表现在,规划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了解不够、对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缺乏认识、对旅游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把握不够。

其一,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了解不够。一些区域旅游规划之所以出现发展战略定位不切实际、发展目标体系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规划者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认识了解不够。一些旅游规划者过分注重对当地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的分析,对发展旅游所依托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地域文化传统等缺乏了解,这也导致了区域旅游规划缺乏特色。

其二,对当地的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缺乏认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行业,当地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一些规划者并没有对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尤其是对当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条件和现状缺乏认识,这直接导致了规划者在确定区域旅游产业定位时缺少务实精神以及制定的目标体系不合理。

其三,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认识不够。一方面,由于规划编制人员大多非科班出身,缺少相关的旅游规划编制经历,对旅游业发展的规律缺乏认识,这是旅游战略定位和目标体系确立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如在发展高端旅游产品上,一些规划者没有认识到当地旅游者是区域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而受限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这些旅游产品并不能满足当地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最终导致这些高端旅游产品的失败;另一方面,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而一些规划者对对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互动发展的机制分析不够,这使得区域旅游规划仅仅是就旅游谈旅游,其所酝酿的区域旅游更像是产业体系中的一座孤岛,最终导致区域旅游规划在指导当地旅游业发展方面的作用被弱化,同时也增加了规划执行的难度。

3.区域旅游规划的利益关系不协调

导致区域旅游规划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旅游规划没有很好地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区域旅游规划涉及到诸多的利益相关者,在这其中政府、居民和当地企业是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利益关系不协调主要表现为政府各部门之间利益关系不协调、政府与当地居民之间关系不协调和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关系不协调。

其一,在政府各部门关系协调上,旅游发展涉及到不同的行政部门,各部门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在规划评审过程中,这些部门会出于共同的利益考虑达成某种妥协而使规划得以顺利通过评审,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各部门的切身利益,这些部门都不愿在规划执行上有任何妥协,这使得区域旅游规划在执行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其他行政部门的阻力。

其二,在政府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协调上,由于缺少当地居民的参与,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并没有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这导致区域旅游规划对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考虑不够,如一些区域旅游规划涉及到旅游区(点)内的居民搬迁问题,对于是否应该搬迁政府并没有事先征询这些居民的意见,对于搬迁后的安置问题,区域旅游规划也没有给出很好的解决办法,这导致规划在执行过程中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抵制。

其三,在政府与当地旅游企业的关系协调上,区域旅游规划对旅游企业的考虑要多于当地居民,但政府在区域旅游规划中所确立的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体系和旅游企业的真实想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如在旅游产品设计上,旅游企业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对旅游市场的反应相对政府而言更敏感,他们更愿意按照市场需求的规律设计并向市场推出相应的旅游产品,然而,政府往往从提高政绩出发,对区域内的旅游产品设计进行干预,从而影响了市场作用的发挥,企业因此蒙受了一定的损失,对此企业颇有怨言,故而在执行区域旅游规划时,企业的支持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三、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途径

对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成为了当前区域旅游规划的唯一出路。在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途径研究方面,陈传康(1997)从理念创新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刘锋(2001)则从理论创新、内容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组织创新5个角度对旅游规划的创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2]。针对区域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主要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应从规划理念、内容体系、方法技术、过程管理、规划主体和政策保障等6个方面着手。六方面的创新途径互相关联,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体系,贯穿于规划工作的主要过程(见图1)。其中,规划理念、内容体系以及技术方法的创新主要是编制过程中的创新,是基础核心层次的创新途径;过程管理创新覆盖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是拓展层次的创新途径;规划主体以及政法保障创新则是辅助支撑层次的创新途径。

图1区域旅游规划创新途径层次结构图

1.强化理念创新

随着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入,区域旅游规划的理念导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初的资源导向转向市场导向,而后进入形象导向时期,但这些都只是针对旅游开发的单方面、单视角的分析。而区域旅游规划的理念创新就是要克服这种单一视角造成的局限性,将旅游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来运作,这个产业中,资源是基础、市场是保障、形象是竞争力,使区域旅游规划步入产业导向的时代,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产业导向理念就是要将“大旅游”的观念融入区域旅游规划中,重新审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真研究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而站在更高的角度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定位,确定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2.优化内容体系

在区域旅游规划的内容体系上要加强两方面的分析:旅游对经济贡献的定量分析以及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旅游对经济贡献的分析有助于加强人们对旅游的认识。长期以来在规划文本中这方面的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这使得旅游对经济贡献的说服力不够,通过旅游与相关产业之间关系的分析不仅能够得出旅游与这些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找出旅游产业发展的产业间动力机制,更重要的是这种分析有利于统一区域内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认识,激发相关部门支持规划实施的积极性,从而减少区域旅游规划执行的阻力,使规划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另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已经被很多区域旅游规划人士所提及,但这种分析也是仅仅停留在不同利益关系者利益诉求的层面,如一些区域旅游规划引入了旅游地居民感知评价,但系统研究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博弈机理以及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多赢的合理化建议较少,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博弈的分析将成为区域旅游规划创新的重点和难点,有待规划者不断探索和实践。

3.创新方法技术

在区域旅游规划的研究方法上,一些规划人员在编制区域旅游规划的过程中逐渐将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其中,这丰富了区域旅游规划研究的方法体系,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了可能。但受旅游综合性的影响,这些研究方法还远远不够,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区域旅游规划的方法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系统集成的规划方法。这一方法首先是建立一个旅游规划信息数据库,通过各种调查、考察,收集各种资料,并将这些资料汇总进行系统分析,从而为科学编制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依据,这种规划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现有区域旅游规划编制的效率,也使得区域旅游规划的系统性更强。此外,一些高新的技术的运用,例如虚拟现实技术、“3S”技术(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区域旅游规划成果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旅游规划工作的效率,并减少了规划的主观成分。但由于成本、技术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现阶段,这些高新技术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仍较少。因此,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旅游规划工作者们应大胆、积极汲取各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将其应用到旅游规划当中,从而实现规划技术与方法的创新。

4.坚持动态管理

旅游系统是一个多要素的复杂巨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任何要素的变化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系统的变动。因此,以旅游系统为规划对象的区域旅游规划就必须树立动态观,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监控。对区域旅游规划的动态管理主要包括规划招标阶段、规划编制阶段及规划实施阶段的动态管理(见表1)。

如前文所述,现阶段我国区域旅游规划存在着缺乏特色、思路不实际、可操作性差等问题,这些主要都是由于委托方和编制方缺乏有效沟通、交流而造成的。因此,双方应建立起实时、动态的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其中,规划的委托方应占主导地位,主动与编制方建立密切的联系,要求编制方定期反馈规划编制情况以及各阶段成果,并把好质量关,将修改意见及时反馈给规划编制方,如此循环反复。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能够消除信息不对称,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旅游规划的质量。

此外,彭德成(2000)认为,我国的旅游规划还存在“规划的实施力度滞后于规划编制力度”的现象[5],而区域旅游规划的目的正是在于将其付诸实施,未能实施的规划与毫无意义的废纸无异[6]。因此,建立规划项目实施监管以及规划编制单位的后期跟踪指导,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成功的规划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规划委托方与编制方共同合作形成的动态管理机制,一方面使规划委托方或管理部门能够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形势变化发现的新情况,不断吸取新信息,并对原有的规划做出及时、合理的修订,从而保证规划实施的质量及有效性;另一方面,规划编制方通过承担起跟踪指导的责任,开展后续服务,使其能够从规划的实施中发现旅游业的新形势、新趋势,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其将规划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能力。

5.鼓励多方参与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成长,其综合性特征也呈日益增强之势,单纯的物质技术型规划已经开始为旅游业所淘汰,区域旅游规划已开始逐步向涵盖空间、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等各方面的综合型规划转变。这就决定了现今区域旅游规划需要对规划主体做出相应的调整,由单一的规划师操作转变为包括决策层、规划师、各利益集团和普通市民在内的多方共同参与,建立“开放式”规划操作程序,实现规划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旅游资源的“准公共产品”属性[7]决定了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应由政府发起,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在规划执行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还应当承担起各部门沟通和各种利益协调等职责;同时,规划编制者还应加强同旅游经营者、投资者、旅游地公众等利益主体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吸收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权衡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规划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能够广开言路,不仅能够避免规划“技术失灵”现象的发生,还能增强规划的特色性、提高规划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主体多元化使规划兼顾到了多方利益,实现了政府意志、公众利益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局面,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6.强化政法保障

由于我国旅游规划工作开始的时间较短,制约因素较多,旅游规划的理论和实践都还很不成熟,存在的问题较多,旅游规划应具有的地位及权威性不时受到各种力量的挑战,甚至被指责为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8]。于是,由于相关部门不配合而造成的规划执行难的问题频频出现,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往往处于一种弱势地位,面对部门不协作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需要形成一种区域最高领导协调机制,由政府最高级领导对区域旅游规划工作进行干预,而相关倾斜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定就是政府实施干预的最佳途径。将规划与立策、立法有效结合,通过文件下达等形式,使规划的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具有法律效力,从而确保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规划方案的全面贯彻和实施,以使区域旅游规划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旅游规划的正面临着规划缺乏特色、执行困难和对区域旅游产业指导作用不明显等问题,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区域旅游规划人员对区域旅游规划编制的背景、区域旅游产业的运行规律、区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旅游发展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等认识不清造成的,而通过理念、内容体系、参与主体等6个方面的创新,区域旅游规划将有望摆脱上述困境,重新发挥其在指导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勇.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7.

[2]刘锋.新时期中国旅游规划创新[J].旅游学刊,2001(5):49-54.

[3]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6):25-30.

[4]陈传康.区域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J].地理学报,1997(6):518-527.

[5]彭德成.对我国旅游规划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0(3):40-45.

[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5-41.

区域规划的方法篇5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区域规划目的是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80年代,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地区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六盘水地区、湘赣粤交界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乌江干流沿岸地区、金沙江下游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吉林省松花湖地区、湖北省宜昌地区、浙江省宁波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区、福建省湄州湾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1992年起,我国计划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和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起步,跨省区的区域经济逐步发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集团时倡导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高潮,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区域规划多属指令性,刚性的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理性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也必须对区域内严格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刚性的约束。同时,可以确定有选择的引导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

3.协调与整合

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同时还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综合协调涉及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家利益、地方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会涉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此外,不少区域规划在协调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没有充分地与利益冲突各方进行协调商议,由此导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充分的实施。

4.沟通与管治要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地区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必须重视公共参与

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广泛吸取代表各种R6北方经济?2008年第2期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团、公司)以及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寻求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新的区域规划要求由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间进行磨合、平衡,转向双向互求互动、协商型规划。在西方国家被称为“非正式规划”,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开辟出一种不完全是官方意见交流和协商行动的渠道,通过制定公平准则,建立公开的规划体系,广泛吸收各种利益集团参与规划的全过程。这种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协调方法和途径也被称为“管治”。这一点对于我国传统区域规划编制思维的改造是有重要意义的,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但却是使区域规划从图纸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这种协商型规划可以处理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的开拓、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土地资源的需求、开敞空间的建设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等问题。

5.虚调控和实调控

传统区域规划的效果低下而难以对区域发展起到真正调控和引导作用。区域规划是一种以空间资源的分配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地域空间规划,即制定“空间准入”法则,实施“空间管制”,是实现区域规划由虚调控型规划向实调控型规划的关键砝码。

区域规划的方法篇6

论文摘要:铁路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路线及处于不同阶层的路网,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的功能和目标只有彼此联系,才能实现铁路网整体的共同目标。区域铁路网规划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和产业布局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区域运输需求的分析预测,在统筹考虑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街接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

随着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加快推,铁路运输发展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命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域铁路网规划已经成为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铁路长期以来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规划、建设和发展,受规划理论体系的制约,真正意义上的关于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工作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2004年编制完成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是国家批复铁路行业关于全国铁路发展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的主要依据。

1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历史及规划目的

1.1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历史

我国铁路行业针对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及建设论证大致可分为下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建设项目的论证缺乏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的统筹考虑,在项目层次论证项目,铁路的建设缺乏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指导。第二阶段为90年代初至中后期,国家及一些省市开始进行区域内铁路网布局及建设时序研究,根据区域铁路网规划指导区域铁路的建设。但受规划理论及技术手段的制约,区域铁路网的规划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研究过程缺乏先进的分析技术,使得规划的稳定性和实施性相对较弱。第三阶段为2000年以后,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不断融入新的规划发展理念,并统筹考虑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以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编制技术手段和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完成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研究报告》在规划编制上运用了全新编制手段和规划技术路线。运用“逐层展开法为主、单因素分析法为辅”的路网布局方法,通过在基础物理网络上叠加各种因素形成概念性网络,最终确定路网布局。运用“干线网补充、系统网完善”的铁路网布局方法,将干线网补充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结合,增加区际通道和重要的区内通道;系统网完善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子系统网进行扫描,并逐一优化完善。

1.2区域铁路网规划目的

区域铁路网规划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和产业布局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区域运输需求的分析预测,在统筹考虑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衔接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因此,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目标应当包括:最大限度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适应、支撑和带动区域产业布局;解决当前铁路运输“瓶颈”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瓶颈”;科学合理地安排区域铁路网的分阶段建设。

2总体规划方法和技术路线

2.1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特点

铁路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路线及处于不同阶层的路网,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的功能和目标只有彼此联系,才能实现铁路网整体的共同目标。因此,在进行区域铁路网规划时必须树立“系统优化、综合协调”的理念,综合考虑系统内各种相关元素的变化,并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以系统最优化为目标确定最佳路网布局方案,使整体系统达到最优效果。

2.2总体规划方法、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区域铁路网规划采用以运输需求分析为基础的“多模块层次分析”方法,主要特点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近期与远景相结合”。区域铁路网规划体系包含规划背景研究、运输需求分析、布局方案研究、规划效果评价和规划实施方案5个主要部分。

2.2.1规划背景研究

规划背景研究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前提。主要内容为:详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面临的发展形势,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发展政策,提炼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理念,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铁路网规划目标及规划原则。

2.2.2运输需求分析

运输需求分析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主要内容为:系统分析区域客货运输的特点,研究区域客货运输对铁路的需求,确定铁路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分析规划区域现状及历史年度客货运输情况,把握区域运输需求发展规律;其次根据区域经济及交通发展规划,研究分析规划年度区域客货运输需求及铁路在客货运输市场中所承担的合理运量;最后,将铁路承担的运量分配到相关通道。

2.2.5布局方案研究

布局方案研究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核心。主要内容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需求的特性,依靠主要支配因素展开区域铁路网布局。路网布局的同时考虑与既有铁路网的结合,与国家铁路网规划及相关规划的衔接,形成区域最终铁路网布局方案,提出区域铁路网规划的主要规划项目。

2.2.4规划效果评价

规划效果评价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检验。主要内容为:选取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进行评价,并与区域铁路网规划总体目标进行对照,检验是否达到规划预期目标。

2.2.5规划实施方案

规划实施方案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深化。主要内容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铁路网规划总体目标,明确近期建设任务及各阶段建设目标。根据项目建设的迫切程度及资金筹措情况,提出各项目实施的建设时序安排。区域铁路网规划总体技术路线见图l。

3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趋势

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编制完成后,各省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特点,制定各自区域内铁路网发展规划,与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衔接。

3.1更加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区域铁路网规划更加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这些规划主要包括:交通行业的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港口发展规划、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划、民航发展规划,其他行业发展规划,如能源发展规划、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将研究区域置于国家大的背景下,使区域铁路网规划能够满足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铁路网布局的需求,并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2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

区域铁路网规划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理念逐步融入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当中。在区域铁路网布局过程中,更加注重节约集约用地以及环境约束等条件,更好地处理了铁路建设与产业发展、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关系。

3.3更加注重交通规划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更加注重规划理论的应用。运输需求分析中采用多种预测模型综合分析,铁路网布局采用大背景分析方法,引入交通区位理论进行布局,规划评价中选用多目标评价体系等等,使得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理论性和稳定性逐步增强。

4区域铁路网规划焦点问题探讨

4.1公共通道资源的利用问题

公共通道的资源利用问题是近年来区域铁路网规划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该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煤炭能源输出大省和煤炭分布集中地市。由于能源市场煤炭紧缺,主要能源企业蜂拥进驻,提出众多为煤炭开发配套的铁路项目。这类铁路项目的运量往往具有点到点特性,基本不承担路网功能,企业特性明显,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作用较小,但已经提前占用公共通道资源。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蒙西地区,包神铁路、大准铁路等企业铁路基本以承担所属企业的矿区煤炭运输为主,仅承运少量地方煤炭和其他物资,且该类铁路基本不承担旅客运输。铁路作为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主要运输方式,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建议区域铁路网规划中铁路部门应当提前控制该类公共通道资源,将这种能源线路纳入国家层次的铁路网规划,统筹考虑路网的统一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投融资可采用多元化方式,鼓励企业参与投资建设。

4.2区域铁路网布局的侧重问题

在区域铁路网规划的评估审查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拉动地方经济的考虑,提出一些地方开发性线路,这些线路里程短,往往仅途经一两个县城,有些甚至与区域铁路干线呈“三角形”布局。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高速公路网功能为“覆盖”和“便捷连通”;铁路具备低成本、大能力的技术经济优势,因此在网络布局方面,更应注重综合运输走廊、区际和重要区内通道的构建和强化,重点解决大宗客货流的中长途调运;同时应在高强度客流的快捷输送、煤炭运输、港口和口岸集疏运等领域发挥骨干作用。建议对该类铁路的布局要站在综合交通运输的角度区别对待,如果该地区经济发展常年受交通条件限制,从拉动地方经济的角度考虑,可以考虑纳入区域铁路网规划。如果仅仅为了考虑铁路的覆盖问题,则需要结合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详细斟酌其建设必要性。

4。3高标准客运铁路的布局问题

在区域铁路网规划过程中,一些西部地区省市提出需要规划修建300km/h的高标准客运专线与经济、政治中心快速连接。该问题的分析需要统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规划原则为覆盖所有第一层次城市和第二层次中的大部分城市,是快速客运网的主骨架。研究区域中心城市从人口、gdp等方面是否属于我国第一、第二层次城市范畴。第二,300km/h以上标准的客运专线票价为0。40元/人.km,预测区段客流密度近期基本达到3500万人以上,因此需要考虑居民收入水平、沿线客流强度是否能够支撑该类标准的客运专线。建议快速客运线路的布局应当考虑沿线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客流水平、支付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300km/h客运专线、200km/h快速铁路和普通铁路三个层次标准进行规划。

4.4内陆省份的出海需求问题

目前,我国沿海省市经济发展迅速,港口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内陆省份提出了出海通道的规划问题,以加强与沿海经济区域及世界其他城市的交流。根据梯度经济发展理论,我国经济发展由东向西逐步转移。因此,我国中部各省纷纷提出建设出海铁路通道的构想。如江西提出修建的向莆铁路,内蒙古规划修建的锡林浩特一曹妃甸铁路等。建议出海通道的规划应当详细分析区域货运量的流量、流向及货运量构成,如果存在出海需求,应当考虑通过与我国铁路主要通道衔接,形成大能力出区达海通道,实现与沿海港口的连接,带动内陆省份经济的快速发展。

4。5口岸铁路的布局问题

口岸是区域乃至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口岸铁路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国家问经济文化往来、保障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区域铁路网规划评估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的考虑,纷纷要求规划各自行政区范围内的口岸铁路,有些口岸甚至出现了腹地资源完全相同的局面。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各地市均提出近期实施各自范围内的口岸铁路需求,通过调查分析,部分口岸铁路吸引范围内获取资源的前景并不看好,且各口岸分布距离不均,部分口岸吸引邻国资源范围重叠。建议口岸铁路的布局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两国双边关系发展及贸易发展前景;口岸吸引范围内资源的可靠性以及邻国的态度;邻国口岸铁路的建设进度;口岸数量不宜过多,布局应有所侧重,按照规模经济的原则,做大做强。

区域规划的方法篇7

一、二十年来,我国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重视,在自身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形成了庞大的独特体系。而且,随着发展的需求,规划系统不断地补充与完善,业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

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即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综观规划层次体系,(见表1)可以看出,还有一定地域范围内规划没有纳入进去。或者说是没有明确地纳入进去,这便是实践中可以看到的突出性矛盾问题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地域(地带)。广义上看,我国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聚落,2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镇)聚落。而城市(城镇)与乡村的交融地带便客观上产生了一种特定涵义上的“城乡结合部”,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

笔者在近十余年规划实践中,参加了区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规划以及各类课题的研究,深感城乡结合部是最具有活力、但矛盾又比较突出,亟需作为一项专题性、独立性的规划类型给以确定。本文试就城乡结合部规划的一些重要的原则性问题进行探索,希同仁位给以斧正。

二、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两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

我们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这是基于以下的认识所给出的:

(一)、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客观存在。

(二)、城乡结合部是一种可以用空间来刻画的地域范围。

(三)城乡结合部是打破行政界限,并因城市与乡村的本质性内在联系而形成的。因此,地域范围是一种模糊性的。

(四)城乡结合部不是城市部分与乡村部分的简单叠加,而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空间范围。

(五)城乡结合部既可以是一定地域,又可以是一个地带,也可以是其它形态,这要看反映城乡结合的关联度依据是如何界定的。

(六)城乡结合部既然是一种空间范围,相应也便有了各种物质载体,也有一些诸如文化等领域的精神载体。因此,同样需要用系统学的原理与方法作为理论指导。

(七)城乡一体化归根结底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规划形式。它与其它各类规划应该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应纳入规划法律体系之中。

三、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的总结

反思过去种种规划类型,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一)认识之一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二)认识之二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三)认识之三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四)认识之四

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上述四点认识在笔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感受最深。

九十年代初期我们在黑龙江省讷河市、甘南县、延寿县、五常市等地参编市县域城镇体系和总体规划过程中,即感受到城乡结合部的一些矛盾无法用城镇体系规划或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来解决。

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再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的,而没有以“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诸如: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及时的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四、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

首先,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的特点。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

其次,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

再次,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便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五、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门学科的确立都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应用。本文仅就城乡一体化规划前述的内容根据长期实践的认识加以理论框架的建构,以期对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正确发展能有所遵循与指导。

(一)根基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概念的确立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理论走向二十一世纪时提出的,相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又再次赋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内涵。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便是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根基性理论。

(二)基础性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个变种,因此,区域规划理论的某些原理与方法便是它所应遵循的。

(三)方法学理论:由于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对象是一个有特色的开放的地域系统,因此,系统学理论必须引入,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对城乡结合部区域的总体部署,是唯一解决地域上存在各种问题的一把钥匙。

(四)技术学理论:因为城乡一体化的概念是冲破现行的行政体制界限的。所以,在进行各种要素的配置上须综观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的特征,一定意义上,肩负双重的协调性的任务。它应该着重发展意义上的规划、在布局规划上更应注重与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乡村规划步调一致。

(五)相关性理论:由于城乡结合部的位置处在城乡交叉地带,是同一种地带或向城市,或向农村过渡的两个方向性的战略研究。因此,诸如,边缘学理论,交叉学理论、门槛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技术学理论都应该成为指导规划实践的理论。

六、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和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规划内容: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

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二)规划方法:在系统分析总原则下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位分析、定时分析。

并严格做到以下七个方面的结合:

(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定位与模糊、近期与远期、宏观与微观、现实与理想、总体与阶段)。

参考文献

1、《经济地理》1997年第17卷第4期

2、《城市规划》1998年第1期

3、《城市规划》1997年第4期

4、《城市规划管理概况》刘鲲

区域规划的方法篇8

关键字:区域建筑,冷热需求,情景设置

abstract:theregionalbuildingdemandofcoldandheatpredictionisdifferentfromsinglebuildingofthedemandofcoldandheatsimulation,itandlocalclimatecondition,theconstructionplanlayout,architecturefunctionandmorphologicalcharacteristics,constructionusefeatures,managementcharacteristicsofcloselyrelatedfactors,itisaninterdisciplinary,cross-bordermethod.thispaperarguesthatthecityzone,buildingcoolingandheatperformance,urbanconstructionandtheclimateisbuildinguseurbanareaofconstructiondemandofcoldandheat4typesimpactfactors,ittotheinfluenceofregionalbuildingdemandofcoldandheatcomplexandithasmanyuncertainties.therefore,thisarticleputforwardbyuseofthe"situationforecastmethod"predictingregionalconstructiondemandofcoldandheat,thismethodtotheeconomiclevelanddevelopmentgoals;Urbanplanninggoal,buildingareaoftotalrulesorregulatory;thelocalbuildingenergyconservationregulations;Urbanareasaftercompletionofthesocialform;thelocalsociallifeworkstudyhabitsandlocalarchitectureclimateconditionsfiveaspectsasthesceneSettings,thebasisoftheanalysisformthe"urbanareasbuildingcoolingandheatofdemandforecastingscenesettingmodel",fortheregionalbuildingdemandofcoldandheatquantitativepredictionlaidafoundation.

Keyword:regionalarchitecture,demandofcoldandheat,sceneSettings

中图分类号:G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区域规划阶段预测建筑的冷热需求是实现区域低碳及节能目标的关键,更是做好区域能源规划的关键。建筑能源需求的预测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因为它需要考虑建筑内部各因素的相互影响。城市区域建筑的冷热需求不同于建筑单体的冷热需求,更不是单体建筑冷热需求的简单相加。它和区域建筑能源规划一样,是一门跨学科、跨界的方法。它与当地气候条件,建筑规划布局,建筑功能及形态特征,建筑使用特征,管理特征等要素密切相关。

本文所研究的“城市区域建筑冷热需求”是指该区域建筑在使用中的空调采暖的冷热需求总量。该研究的目的是在城市区域规划阶段,对该区域建筑的冷热需求做出预测,有利于规划师优化城区规划方案和进行城区能源专项规划,也可为政府和开发商保障居民冷热需求提供参考,实现节能低碳目标。

在建筑规划阶段,容积率、建筑类型,建筑高度等为已知信息,但这仅为建筑的特征状态参数,若要预测区域建筑冷热需求,还需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社会发展目标,生活习惯和生活水平,区域内人口等要素。目前研究建筑单体冷热需求和能耗预测分析的方法较多。如能源分析模型应基于稳态或动态模型.为了研发模拟模型,应以一种变量为基础对温度进行修正,太阳得热应采用基于BKL的度日法,Bin方法提出室内人员内部得热也应包括在内。Seem和Braun基于现在和以前的关于热需求,外部及内部条件,开发了类似于aRma的时间序列模型。后来,神经网络也被用来作为预测技术使用,它通常被用来预测长期和短期的建筑能源使用情况,尤其是逐时的能源使用情况。也有人在数据融合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粗糙集(RS)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用于预测空调负荷。余准也研发了一种决策树的方法用于预测建筑的能源需求。但基于规划阶段的区域建筑冷热需求的研究很少,对于冷热需求预测的关键——情景设置的研究就更少。龙惟定教授提出,可采用能源总线系统对低碳城市的能源系统进行规划.

但对于在规划阶段对CHDCB的预测而言,情景设置的方法不仅能涉及规划区域指标,建筑本体性能等硬性指标,还能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地区文化,生活习惯以及建筑使用方式等对区域建筑冷热需求的影响。因此,本文拟研究在建筑规划阶段预测区域建筑冷热需求的情景设置的基本框架。

2.区域建筑冷热需求情景要素与设置依据

2.1情景分析法

区域规划的方法篇9

【关键词】加权平均法;小区域配网规划;负荷预测

在小区域配网规划负荷预测中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要依据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的突出特点,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自身独到的特点,也各有其优劣性。因此,要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来确定具体的评价方法。加权分析法融合了多种评价方法的优点,能够综合多种评价方法所得出的数据作出更为全面的分析,在负荷预测中能够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信息,从而保证小区域配网规划的顺利施行。

1“加权平均法”

“加权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相对于线性评价而言,“加权分析法”具有很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加权分析法”具有更突出的反映指标特点的优点,这也是加权分析法相对于其他评价方法的优越性。

评价的类型与具体的评价指标决定了一种评价活动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方法。比如一项指标相对其他指标而言标值很高,若采用加权分析法就无法充分反映这项指标的特征,评价指标的优劣就无法充分得到反映,那么整体的评价结果就可能与实际的情况相背离。但如果将多种方法得出的数据用加权平均法来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就能够发挥多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得出更全面的数据,从而为小区域配网规划负荷预测提供更准确的数据支持。

2小区域配网规划负荷预测

负荷预测是小区域配网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否对本区域内的电力负荷做到准确的预测并把握小区域内电力负荷的特点,是小区域配网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负荷预测这项工作,既属于基础性的工作,对于负荷预测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网系统的优劣,对于整个区域甚至整个城市的发电和供电规划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电网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负荷预测又可以具体划分为区域电量的总体预测、区域电路总负荷量的预测、整个电力供应预测和电力供应的负荷预测。所以电力负荷预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电力供应的实际可操作性和对于区域电网的适应性,是变压站选址的一项重要依据,也是电力供应部门和区域内的用户之间的一个重要纽带。因此,对于城市的电力负荷的预测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结合区域供电情况,采取合适的预测方法,根据电力负荷的分布情况来具体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小区域配网规划负荷预测的准确度。

3小区域配网规划负荷预测的传统方法

3.1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电量负荷变化的趋势来做出一定的分析和预测的方法。由于电力负荷的不确定性,这种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是十分有效的。它能够反映出电力负荷的总体趋势,从而对整个区域的配网规划作出一定的调整,以使其更加符合小区域配网规划的要求。但用趋势分析法来对小区域配网规划做负荷预测的时候,可能会因为外界事物的不连续性和区域定位的改变,造成最终的预测结果的可信度降低。因此,这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就是外部事物变化是连续性的,并且同时也不能够随意改变区域发展的定位,否则就会产生比较大的误差,影响负荷预测的结果。

3.2时间序列法

时间序列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负荷预测方法,这种方法是针对整个序列所呈现出来的随机性特征来进行负荷预测的。它通过对实际产生的序列变化来制作针对实际序列随机变化的模型,并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对整个小区域配网的规划负荷进行预测,能够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对时间序列的处理,来确定配网规划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其缺点在于时间序列法受气候和局部地区天气状况的影响较大,这也局限了时间序列法在小区域配网规划负荷预测当中的使用。

3.3分析统计法

分析统计法是根据电力负荷的历史情况,建立针对电力负荷的历史趋势数学分析模型,通过模型所反映出来的数据,来对配网规划中的电力负荷进行合理的预测,具体说来,就是采用对数据的变化态势的回归分析,对于模型中变量的变化来确定模型中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因为历史情况要考虑的问题方方面面,所以分析统计法所需要做的工作量也是非常大的,需要对相关数据有一个准确的掌握,同时也要理清相关数据之间的函数关系,才能够得到比较真实的预报结果。

3.4灰色模型法

灰色模型法源自于我国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的一套理论体系,即灰色系统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将电力负荷所呈现出的序列看作是一次系统性的数据输出的过程。灰色系统理论通过使用生成变换的方法,将这些确定性因素和非确定性因素相结合,确定为有规律性的数列建模,并将其运用于负荷预测之中。由于灰色模型法操作相对简单,对样本的数量和要求也不高,所以在样本种类和数量不充足的情况下,灰色模型法就能够得到比较令人信服的结果。其缺点是只适用于比较大的电网区域范围内,并须对其进行长时期的观测和数据分析,对于小型的配网规划所作出的负荷预测准确性不高。

除此之外,电网负荷预测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系统理论法、模糊数学法等方法都能够对小区域配网规划起到一定的负荷预测的效果,但并不常用,可以根据区域内的具体配网规划来灵活运用。

4“加权分析法”在小区域配网规划负荷预测中的作用

小区域配网规划负荷预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的负荷特性、负荷度和区域内的用地材质的不同都影响着配网规划的负荷预测。能否将这些影响因素都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并采用适当的形式反映出来是一种预测方法适用与否的关键。加权分析法就是将区域内的历史使用电量、负荷的原始数据等资料来对与目标年份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并在统计表内将这些数据进行合理的整合和加工,采用加权得到平均值的方法,得到负荷预测的相关数据分析表,并指导人们根据相关的数据分析来选择合理的电力配置方案。如在配网规划负荷预测中将等维信息、移动平均值和线性分析法等多个模型进行拟合和加权,所得到的信息的使用范围和可信度就大大增加,采用简单的公式对各种数据进行加权平均之后所得到的数据就能够为不同区域的配网规划提供负荷预测方面的支持。

在负荷预测的大量工作中,加权分析法得到了较广范围的运用,它通过对多种预测方法所得出的数据和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和加权的方法,得出负荷变化的具体值、平均值和变化趋势图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图表,得出较为全面、准确的信息,为人们在小区域配网规划负荷预测的工作中提供数据上的支持,因此是一种最为常见也十分有效的小区域配网规划负荷预测方法。这种负荷预测方法能够对城市不同的区域范围作出不同的定位,从而根据不同的规划进行不同的预测,从而为小区域配网规划作出数据上的支持。

5结语

相对于其他评价方法而言,加权分析法通过利用其他多种预测方法所得出的数据得出更综合和全面的信息,发挥多种负荷预测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优势,避免了其他负荷预测方法的缺陷和片面性,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度和有效性,能够在小区域配网规划负荷预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区域规划的方法篇10

关键词:物流规划区域物流现代物流

区域物流规划的程序

制定区域物流规划可遵循以下技术路线:首先对区域经济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结合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区域经济的辐射区域以及区域内各城市的功能定位,运用现状分析、实证分析和需求分析的方法,确定区域物流规划的目标。然后将区域物流规划目标的定性描述与区域物流需求量的定量预测相结合,运用系统优化理论和方法,在物流体系的建设中,理顺物流与区域各相关产业的关系,从政府、市场与需求、基础设施、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技术与网络的角度通盘考虑物流的布局,制定出包括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政策平台规划和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具体规划方案。最后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向有关单位反复征求意见和进行专家论证的方法,检讨方案的合理性与现实可行性,完善总体规划,并形成最终规划方案。

区域物流规划方法

区域物流的产业环境定性分析

区域物流发展的环境分析是制定区域物流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对区域物流的产业环境进行定性分析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内部环境,即区域物流的体系环境,它包括交通运输环境、商业环境、仓储环境、物流企业环境等;另一方面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即区域物流的市场环境,它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政策环境、人才环境等。以Swot分析为工具,对区域物流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定性分析。

区域物流的市场需求量定量分析

通过调查区域的产业分布和未来的投资项目,定量分析社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量。这种需求量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实物量方面,可以运用经济计量模型,对物流中的货运量进行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弹性分析和定量预测;二是在价值量方面,可以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和物流在第三产业增长中的贡献率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为政府对区域物流产业的科学定位提供决策依据。

区域物流规划的内容

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

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由“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构成。其中,物流枢纽城市是指在区域经济中有突出的经济地位、交通优势、信息网络与技术条件、物流量大、物流企业较为集中、有枢纽地位的中心城市。物流园区是指由多家物流企业或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在区域内有突出地位的社会化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可分为四类:转运型物流园区,是指可实现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转换的物流园区;存储配送型物流园区,是指以大规模的仓库群为基础、以存储配送为主要功能的物流园区;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是指具备部分加工功能、实现了厂商产品到客户转换衔接的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是指同时具有以上功能的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是指在某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综合功能的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可主要依托港口、交通枢纽、开发区和商贸市场等进行建设。

在综合考虑区域的产业布局、产业关联程度、辐射集聚效应、交通运输条件及与周边区域相互关系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科学规划区域物流的空间布局,使其不仅能满足区域经济内部活动的物流需求,而且还能满足区域对外经济活动的物流要求,以形成能提供高效物流服务的网络体系。同时,根据区域物流服务体系的空间布局,围绕区域的产业优势,按照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产业三方面优先次序,重点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的功能(基本功能、增值服务功能、配套服务功能)进行定位。

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需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首先是基础设施类,包括机场、铁路、道路、航路及管道网络、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站场、停车场、港口与码头等。其次是设备类,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内部的各种运输工具、装卸搬运机械、自动化作业设备、流通加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及其他各种设备。再次是标准类,包括物流术语标准、托盘标准、包装标准、卡车标准、集装箱标准、货架标准、商品编码标准、商品质量标准、表格与单证标准、信息交换标准、仓库标准、作业标准等。需要注意的是,构筑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的过程,是一个在现有交通、仓储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完善的过程,所要解决的是既有资源对物流系统的适应性问题。因此,其主要作用之一是要增强现有各类基础设施之间的兼容性和协同性,追求系统的最优。

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

物流信息平台是要解决各种物流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系统集成以及各类信息通道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包括4层体系结构:物流公共信息系统、物流信息交换系统、物流电子交易系统和物流信息标准化系统。其中,物流公共信息系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对其他三个系统提供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