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针的性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8:11

教育方针的性质篇1

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然而这场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变革也出现了如下一些值得重视的不良倾向与问题:

(1)家庭偏理想化。一些家长以自己的爱好与价值取向为标准,来规定学生的课余活动,虽然在短时间内有助于学生某些单项素质的提高,但往往是以牺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全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为代价。还有一些家长深怕落在人后,于是照猫画虎,盲目跟风,反而造成学生极大的心理负担。

(2)学校偏形式化。一些学校没有调整原来的教学计划、课时,只是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口号,加上一些单项培养素质的课程,反而加重了学生负担。另外有些学校只是单单减少了以往繁重的课后作业,教学计划、课时都不变,并无实质性的教学改革。还有些学校搞一些贴着“素质教育”标签的活动,实际上换汤不换药,制造舆论和气氛。尽管形式多样,但实际上还是坚持抱着“升学率”的大腿,实施“应试教育”。

(3)教育偏教条化。教育理论上大多只探讨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内涵,对素质教育的目标、结构、方法、评价等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不能适应指导教改实践的需要。有的实践对由于缺少理论指导,比较盲目,不够理性,对素质教育理念体现失之于偏颇。

(4)社会偏庸俗化。某些社会组织把一些与学生素质教育毫不相干或关系不大的活动硬扯进素质教育的范围,打上素质教育的招牌。更过分的是以素质教育为名,推销产品,招揽顾客,高价提供家教服务,乱办兴趣班等与提高素质无关的活动。

要纠正上述存在问题,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既用素质教育这个富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去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深化对教育方针的理解,更要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科学地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切实有效地解决与教育改革的相关问题,指导教育改革实践。

十七大提出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教育方针是党和国家为实现新时期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是关于教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的总规定。

早在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人的发展时,就提出了全面发展的人就是智力和体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的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人,在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将来,共产主义的实现,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科学地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为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制定和推行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回顾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方针,表述略有不同,其实质和宗旨没有太大变化,但其反映出的人才素质观却是不同的。以1957年的教育方针为例:“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反映了文革前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明确地找到了国家教育的发展方向,清楚地指出人才培养标准,这一时期,重点强调了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阶级观点、爱国主义、劳动(下转第15页)(上接第6页)观点等。而接下来的文革十年是教育事业停滞甚至倒退的十年,政治上过度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领,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只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却完全否定了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结束这一段历史以后,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逐步走向正轨,教育事业也迎来了拨云见日的崭新时代。这一时期开始,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突出地提出了培养人的个性的问题,鼓励培养敢于思考、富有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这个观点的倡导者就是邓小平同志,他在刚主持工作时就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有知识和人才。接着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开始真正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产生是在教育方针的指引下,人们对教育培养目标内涵的更加丰富地认识和对培养目标内在联系与作用更加深刻地理解的结果。

发展素质教育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素质教育必须贯彻教育方针中的全面性。素质教育的正确方向是既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又满足个人发展需要,当然首先在于为个人的发展服务,培养素质优良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受教育者在素质上能保证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并自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坚持人的素质发展全面性与结构性的统一。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使受教育者在素质上尽可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首先应当使德、智、体等基本素质得到发展,尤其是对于基础教育来说。

(2)素质教育必须贯彻教育方针中的平等性。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受教育者,不能单单面向被高一级学校选拔、能够继续接受教育的少数优秀学生。这应该是素质教育的基点,也是教育方针的基点。所以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各种类型的专家,而且更要重视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3)素质教育必须贯彻教育方针中的前瞻性。素质教育必须是面对未来的,这是对教育功能的重要概括。素质教育不是以目前升学或就业做为直接目标,它的立足点是面向新时代的需要,是为了让下一代人能适应未来的发展。

素质教育的一系列主张和基本要求,实质上是回归党的教育方针,回归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要求。当前,我国正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逐步推进教育各条战线上的工作。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必须坚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主题,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推动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Z].1993-2-13.全国各报.

[2]佘曙初.浅谈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1).

[3]刘明坤.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4).

教育方针的性质篇2

随着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素质教育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之间的种种问题逐渐被提上日程,这两者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及推广的重要性也还有待人们探究。

一、素质教育对于中小学体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是根据人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并且注重人自身潜能的开发和利用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作为全面发展的教育既包括心理和身体素质同时还包括文化和生活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在这其中身体和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实现身体和心理的素质教育就要通过学校的体育教学来实现,而实施的对象就是学校里的青少年。所以,为了使中小学生对体育更有兴趣,就要使体育活动更加的生活化,使体育锻炼与家庭更深入地融合。

二、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出来,文化课成绩逐渐提高,但是身体素质却留下了很大的问题。由于学校并不重视全体学生的体育发展,使大部分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其原因无非是学生缺少一定的体育活动导致。

大多数教师完全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而一味追求学习技术上的提高,完全忽视学生的自主性以及学生的素质,从而导致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以及自身体质的下降,严重阻碍中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自身的健康。

三、对于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方法

(一)使体育教育不只是针对部分学生

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现在部分老师只是针对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而忽视了整体的体育教学,这会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为了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观念的形成,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社会型人才。

(二)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三个方面。现在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体育教育,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上不去,应全面执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体育教学改革。

(三)树立体育观念,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对于体育运动活动对于自身的基本认识,并且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所以要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是中小学体育教学比较重要的内容。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使体育内容变得更有趣味性、多样性,从而全面激发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四)建立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式,发展中小学体育教学

一般的中小学体育教学主要是以竞技类运动为主,例如在体育课上进行篮球比赛,有一些并不会篮球的学生就会失去对篮球的兴趣。所以中小学体育教材的改革要以原有的竞技为基础再添加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等新内容,同时依据各地区的不同差异自主选择体育教学目标以及方法,建立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方式,全面发展中小学体育教学,推进中小学体育教材的改革。

(五)使原有的体育教学转变为素质教学

在以往的体育课中,往往忽略了体育教学过程以及结果评价的统一,在新的体育教材改革中除了要更加注重以上几点之外,更要注重学生体育知识的掌握。针对此方面要建立以素质教育为基础的体育测试,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不只是针对个别学生,之前的体育课在进行足球训练的时候只是针对固定的几个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应该面对全体学生展开,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足球教学,让学习真正转变为素质教育。

(六)扩大师资力量,加强师资培训

教育方针的性质篇3

前言:

差别教育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关键问题,其一直深深影响着各国教育的发展,不论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教育差别还是国家内部之间的教育差别,或者是班级学生之间的教育差别都对教育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们素质的提高,是育人。从实践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发现,差别教育对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解决目前我国的教育问题的关键,促进我国的教育秩序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作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力量,是改善一个国家进步的根本,是促进教育进步的核心,因此,多年来我国对教育的发展赋予了高本文由收集整理度的重视,但是我国的传统教育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尤其是在差别教育的认识上,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1. 何谓差别式教育

所谓的差别教育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标的措施。差别教育出现的时间较早,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国的古代著名教育著作《学记》中,曾指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之心之莫同也。”这就是最早的差别教育,就是根据学生自身的缺点进行差别的教育,扬长避短。每一位教育学者都应该观察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存在的问题,差别对待,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在某一年龄段,会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但是他们仍具有不同的心理、生理特征,对事物的看法也会存在着不同,尤其是充满个性的今天,孩子们都张扬着自我的个性。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都是不同的,其受到的影响也是不同,对社会的看法与所掌握的社会经验,知识也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全面涉及,这就造成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差别与完全不同的个性,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的考虑学生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教育,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

2. 个性差别的形成原因

个性的差别是在所难免的,是必然存在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随着全球发展一体化,各种思想的交融、碰撞,追求个性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流行趋势,经过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造成学生个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所生活的环境不同

一个人所生活的环境对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一点,是影响学生成长最重要的一点因素,其所处的环境,周围人的性格等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家长或者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对事物的看法,对人生的态度,对教育的看法,因此,教育者必须关注学生的特点,采取差别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2.2 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每个学生所经历的事情不同,造成其在思想、内容、心理成长速度上都有一定的差异,这对其未来的发展与思想的成熟以及心理承受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每个人对不同的事物心理承受能力不同,所做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其心理的成长将会影响其对事物的承受能力。

3. 差别式教育的应用

针对以上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也就是因材施教,差别式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其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改善,教育目标的实现。

3.1 全面了解学生的个性

作为教育者,必须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根据在不断地观察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既要掌握其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也要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兴趣特点等等,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兴趣、习惯、性格等自身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也就是说学生既要掌握其学生的优点和特长,也要掌握其学习中的不足和缺陷,一边教育行为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观察,并且加强

与学生的交流,也可以通过课外实践,学生经营的文字中了解其个性。

3.2 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差别教育就是有针对性的教育,这就在所难免的会出现集体与个人,一般与特殊的矛盾,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处理好其中的不同,掌握好其中的分错,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进行差别教育,差别教育的目的是实现学生无差别的进步。教师要尽可能了解每个学生,针对学生的情况和特点进行教学。差别式教学不是说针对个别的学生开展教育活动,而是在开展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个别学生,不能采取一些特殊教育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教学,传统教学在教育目标的实现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只需要根据班级中学生的情况,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从个别看到一般,从个别典型中研究其代表性。从学生的整体情况中发现问题所在后,采取因材施教,差别教育的方式,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3.3 正确对待个别差异现象

高校教师要承认学生中存在着个体差异现象,而且一定要根据其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发挥其个性中的长处,弥补其不足。某些学生与其他学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这并不证明他比别人差,有时候恰恰证明其在某些领域的特殊才能,教师要善于发现,并且对其进行特殊教育,创造条件使其才能获得充分发挥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使其更快,更好地成长,当然,也更不能忽略一些学习上成绩较差的学生,在其个性中寻求积极的因素,促进其自信心的建立,并且寻求正确的方法帮助其学习成绩的提高。要想消除差别,首先要承认差别的存在,正确对待差别,采取差别式教育,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改善。

3.4 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这是差别式教育的精髓,是差别教育的关键,教师必须善加利用差别式教育来改善学生的受教育情况,在这种教育方法中获得知识的增加,素质的提升。人的个性有差别,教育的手段也应该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例如对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同学,可以增加对其提问的次数,提高其注意力;对不够自信的学生,可以通过其感兴趣的事情来提高其自信心,鼓励其主动的提问题等等。总之,差别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指导,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育方针的性质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特性

曾经有一个同事老师问我;你是一个语文老师,我是一个物理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你说我们现在讲素质教育,可这在你们语文课上容易体现渗透,在我们物理课上怎么体现渗透呢?如果我们理科老师在课堂上大讲道德、品质、人文思想,那要你们文科老师干什么?我们是否有鸠占鹊巢之嫌。事后我想:他说的话不无道理,素质教育似乎在诸如语文、、等文科课堂教学中容易体现渗透,但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的教学中如何体现渗透呢?这就需要理解以下关于素质教育的几个特性:

一、“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模糊性

提到“素质”一词,人们往往很容易将它同道德品质方面的概念联系起来。这种现象一方面与人们的思维惯性有关,另一方面也足以说明,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层面的学科针对性不够,显得有些朦胧、模糊。

再说,我国教育界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绝对不仅仅只针对语文科目,也绝对不仅仅只停留在道德与人文这个层面;针对不同的基础教育学科,肯定有不同的素质要求层次,肯定有不同的能力达成目标纲要。但翻遍好多书刊甚至纲领性的要籍,都似乎对理科类的基础教育学科缺乏有关的素质教育达成目标陈述。

其实素质教育在语文科目上达成的层次,也不只是在人文素养、审美情趣、道德节操等方面,那些诸如识字读写等与人文不相关的能力,难道不能算做语文素质的一种体现吗?

所以我想:很长时间教育界倡导的素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除道德层面上的概念外,在基础教育这个层面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各类学科应有不同的素质达成要求,诸如语文素质、数学素质、体育素质……是不是在基础教育学段,素质教育针对不同学科能更进一步的具体化,使素质教育在基础教育层面上不至于概念太模糊

二、素质教育的随意性

现行的各类指导性纲要书籍缺乏对素质教育实践序列层次的具体陈述。由此,导致了素质教育实践的随意性。

素质教育的随意性具体表现为三个极端;一个极端是教育目标和技能培养随意拔高,有拔苗助长之嫌;另一个极端是只重人文理念轻视本学科的基本技能培养,随意降低学科应达到的要求,有应付时势之嫌;还有一个极端是,形式上的素质教育,实质上的经验式传统教育,陈酒装的是新瓶,仅只换了一个外包装。

三、素质教育的无序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表现;针对素质教育理念进行的一系列师生教育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序列层次。

所谓现行素质教育的无序性,表现在同一学科内,就是缺乏素质教育达成能力的阶段性区别。比如小学语文课、初中语文课和高中语文课在课堂上达成的素质理念有不同程度的机械重复,形成了教育资源的无形浪费。同一种素质的达成程度在不同的年龄学段没有任何区别。现行的各科大纲在训练量的区别上似乎稍多些,但在素质技能达成的能力层次上陈述甚少,无法对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指导作用。

由于这种同一学科不同阶段素质教育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以及不同学科不同素质能力达成培养的无序性和随意性的存在,使许多从事基础教育的相关人员,在不同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上显得有些盲从,甚至是无所适从。同时,也让一场本该给教育注入应有活力的素质教育,只仅仅停留在理念的层面,而很难充分渗透于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堂教育中去。

每个年龄阶段和每个知识层次的教师对素质的思想及其实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操作过程中,又由于缺乏相应的序列和标准,导致了素质教育实践的随意性。这种无序性和随意性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愈演愈烈,极有可能变异一种新的教育实践毒瘤,也极有可能形成新一轮的教育宗派和教育八股争斗。

四、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宽泛性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已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在我觉得,在教育效果的反馈评价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或者说摸索阶段,远远不如数学、理化考核评价那样科学。

针对最能体现我国教育反馈评价理念和倾向的高考而言,在对考生素质大考查方面,明显带有探索、摸索性,这种教育效果反馈评价的宽泛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实施的广度和深度,甚至也使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实施带有一定的盲从性和形式化。

教育方针的性质篇5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2)05-0092-04

高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祖国繁荣和民族复兴担当责任。高校德育工作必须体现针对性,这是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性的基础。

一、强调德育工作针对性的意义所在

在高校德育工作过程中,我们常常要关注这样的问题:对哪部分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提出什么样的目标能够使教育对象经过努力达到目标?用什么样的内容满足教育对象对知识的需求?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把教育内容传递给教育对象?这些问题都要求德育工作对针对性应给与高度重视。

1.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基本方法和工作方法。指出说过:“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的结果。”[2]在德育工作中,有必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实际状况和所处的教育环境,把握教育对象与教育环境及宏观社会环境之间相适应的关系,否则就容易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德育工作就会处于空中楼阁的尴尬境地,这样就不可能达到教育目的。同时,在德育工作中还要注重教育对象自身思想的转化,这就是自我教育作用的体现。这就要求外部条件影响必须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个体差异状况施加不同的教育影响,推动其内部矛盾运动,从而向积极的方向转化。

2.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是因材施教方法在德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人们并不像拥有一定的眼睛颜色和身高那样,拥有人格特质和道德德行”,[3]中国古代就强调了因材施教在教育中的运用,现代教育仍然把因材施教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方法之一。《论语·学而》中强调“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可以说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识到只有充分了解学生之“材”,才能因其“材”而施教。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来自不同的环境,加上自身认识程度的不同,所以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这个前提的存在就是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坚持不同情况区分对待,不能用“一刀切”、“一锅煮”的方法去开展工作。必须在深入了解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区别不同情况开展教育活动。

3.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是由教育者知识的相对有限性决定的

唐代教育家柳宗元提出教师应具有这样一些能力:“抑(批判力,批判和否定错误的能力),扬(宣讲能力,宣讲正确思想的能力),疏(疏导,开导能力),廉(公正、公平),激(充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固(庄重的态度,严谨的作风)。”[4]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上的任何一个人,包括教育者本身都是教育对象。每一个教育者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他们不可能对社会上所有人进行教育,而只能针对某一领域、某些教育对象实施教育。同时,每一个教育者所拥有的德育工作方面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时代的进步使得知识更新速度又不断加快,教育者的知识也不断需要更新。这就要求每个教育者针对教育对象的实际不断更新知识、充实内涵,承担起德育工作的任务。

4.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是由教育对象需求的多样性决定的

德育工作的具体对象是教育对象的政治、思想、法律、道德和心理等。对于不同的教育对象,他们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与社会要求的差距不同,提高的层次也不同。教育者关注这种差异性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控制和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三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梁漱溟先生说过:“人们的品性,固皆养成于不知不觉之间,但同时亦应承认,公共观念不失为一切公德之本。”[5]从客观历史状况来看,人的思想是社会的产物,他要受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尤其是物质生活方式的制约。同时他还受诸如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文化、宗教等社会精神生活因素的影响,而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随时间、条件、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德育工作的方向要求有差别。只有针对不同的时期、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开展德育工作,才能体现出德育工作的价值。

5.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是由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的丰富性决定的

“一定的道德总是以善与恶的标准去论证它的经济基础的合理性、正义性,并通过荣辱、善恶、是非的评价形成相应的社会舆论,去褒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它的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行为,贬斥不利于和危害它的经济基础的思想和行为。”[6]开展德育工作,可以用政治经济的、文化道德的、古今中外的、正反两面的教育内容,通过适当的方法让教育对象接受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辨是非和善恶的评价标准。但教育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之下,不可能把所有内容传递给教育对象,只能针对不同情况,根据特定的教育目标来选择相应的、有价值的、有时效的内容和方法来进行教育。

二、增强高校德育工作针对性遵循的基本原则

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性的前提,是在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差异性和发展性的基础上,由关注结果向关注过程转变。

1.尊重主体性

德育工作过程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是教育者的活动和教育对象活动相统一的过程。片面地把德育工作过程看作教育者实施教育的过程,就会忽略或抹杀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使德育工作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因此,在德育工作过程中,要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使其能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启发其自我教育意识,激发其自我教育要求,教给其自我教育的方法,培养其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

传统德育中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可以说从未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更忽视了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尤其是在实际的德育操作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按照自身以往的经验,过分依赖教育者本人的权威去决策和实施德育工作,缺乏对学生个体品德、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德育工作严重脱离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实际。“主体性具有二重性,兼具建设性和破坏性,任何夸大或抹煞、过度张扬或压抑主体性都是有害无益的。”[7]因此,在设定德育工作目标时,必须体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发挥他们自身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尊重差异性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中西文化的互相激荡加剧,人的自主性增强了,社会自由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大,大学生的社会经历、思想觉悟、文化程度、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呈现出层次性、多样性。“独立性、选择性、多变形、差异性是社会个体的个性化发展的典型特征。”[8]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指出:“我们在鼓励每个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仍然不能不承认各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并且按照这种差异给以区别对待,尽可能使每一个人按不同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9]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者要考虑到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上的差异性,尊重他们的兴趣差异、智力差异和性格差异,适应他们的个性特点来设定德育目标。同时还要依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性教育,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长期性教育和短期性教育相结合,全面灌输和重点引导相结合,形式多样和主题突出相结合,创造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尊重发展性

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为了实现所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首先必须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要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遵循各自的实际需要、适应个人的本质特点。哲学家弗兰克纳说过:“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11]

随着社会的发展螺旋式上升,人的主体性也不断地得到确立。与此相适应,作为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现代德育以促进人的德性现代化为中心,或者说是以促进主体现代德性发展为根本。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12]德育目标就是通过德育工作促使教育对象成长为具有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品质的人。要实现德育目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那种限制人、约束人的条目要求,使德育目标真正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挥,这就要求所制定的德育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教育对象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实现品德的发展和完善,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

三、高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展开的逻辑维度

德育工作的开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和行为特点,这些都是针对性的展开的逻辑维度。

1.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德育内容的丰富性

“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进行的,教育环体对受教育者的自发影响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自觉影响同时并存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诸要素。”[13]由于德育面向人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复杂性对于德育工作从简单性思维转向复杂性思维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必须弘扬先进文化,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进学生教材、进学生课堂、进而进学生头脑。对社会环境中存在的现象及问题,在组织教育内容时不掩饰矛盾,而是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去观察、比较、分析、判断,以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辨别真伪的本领,为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2.高校学生思想的可塑性,决定德育工作目标的指向性

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新思想,特别是近些年因特网在社区、家庭的广泛运用,网上信息对人们产生了一定影响,使思想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多。“个体道德活动过程作为再现社会道德的过程,也就决不仅仅是刻板的、简单的复制社会道德的过程,而是一个在新的基础上把社会道德再创造出来的过程。”[14]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教育经历,个体差异很大,他们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知识结构、道德修养和社会行为也各不相同。同时他们喜欢探讨新问题,对纷繁的社会现象有自己的看法,并且可塑性很大,关键是德育工作者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生的价值追求,对他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要积极引导,善于释疑解惑。德育工作只有与学生的思想实际之间紧密相扣,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高校学生个体行为的趋利性,决定德育工作方法的灵活性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德育工作要与个人需要、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更有实效性。要使学习内容更加密切联系实际,就要围绕当前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德育工作不能只讲大道理,大道理必须具体化、生动化,比如针对部分学生因就业压力出现的迷茫、彷徨,进行就业能力和人际关系方面的指导。德育工作应视学生个体行为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对于不同个性气质的学生,应当个别关注、分别引导。这样才能缩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心理上、感情上的距离,接受性才会增强,德育工作才会收到效果。

四、高校德育工作针对性的实践路径

邓小平说过“历史经验证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而不是用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办法,去解决群众性的思想教育问题,而不是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办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16]德育工作要针对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强的特点,选择多样性的方式方法,使德育工作效果得以保证。

1.针对当前学生心理素质亟待加强的实际,把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

心理学认为,需要动机是产生相应行为的内在因素。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们行动起来。”[17]教育对象在接受德育工作目标和德育工作内容时,个体倾向性起了主要作用,表现为“喜欢什么”,“选择什么”等。需要是积极性的源泉,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内在需要施加教育影响,进而调动其积极性。心理品质和思想品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任何教育影响都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发生的,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顺利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心理基础。以往我们对培养优良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没有给予充分重视,或者把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道德问题来处理,或者把心理教育同道德教育混为一谈。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独特任务,它可以促进非智力因素开发,在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协调发展,从而防止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

2.针对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迫切愿望,把思想品德教育和能力提高相结合

颜氏家训·教子中“使为则为,使止则止”为特征的重权威轻个性、重命令轻理喻、重服从轻体验、重控制轻选择等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还仍然存在。与此同时,传统德育中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学记》中提出“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里强调了注重对学生的开导以及培养学生独立性的重要意义。在当前德育工作中,必须逐步改变那种只注意教给学生现成观点和结论,或者有意回避现实问题,不注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政治、思想文化等等的辨析能力,不重视提高他们本身的判断是非、美丑、善恶的能力的做法。应该在传授有关思想品德观点的同时,培养和训练学生用这些思想品德观点去分析、评价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提高个体生存质量。

3.针对学生缺乏德育实践的实际,把说理教育和德育实践相结合

“在重思想政治课程、轻社会实践的教育过程中,高尚的思想道德便缩水为逻辑严密的规范和条目,从而斩断了思想道德与生活的血肉联系,受教育者学到的只是枯萎的思想道德语言符号和关于思想道德知识的气泡,由此造成大受教育者知行脱节,甚至出现多重人格,在遇到现实的思想道德生活时难以适应、无能为力。”[18]在德育工作中,检验德育工作效果是要看教育对象是否把学到的思想品德观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但在以往对提高品德认识很重视,却忽视了德育实践这一环节。良好品德的形成,归根结底应表现在行动上,这就需要通过德育实践体验,促使受教育者感悟道理、激感、提升能力,把德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素质的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2]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03.

[3][美]拉瑞·p·纳希.道德领域中的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54,165.

[4]刘笃诚.教师才能初探[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6(2):21.

[5]梁漱溟文选[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157.

[6]丘有阳,刘先凡.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哲学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4):20.

[7]张艳新,郑永廷.和谐社会视野下主体性德育的价值反思与范式转换[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12):22.

[8]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5.

[9]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11][美]威廉·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黄伟合,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47.

[12]班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12.

[13]张耀灿,刘伟.论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J].江汉论坛,2006(5):40.

[14]王肃,鲁洁.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1998(3):27.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1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35,336.

教育方针的性质篇6

一、主动式德育教育概述

班主任是对学生的直接管理者,他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但在德育教育时,从班主任出来学生的德育问题来说,可以是主动和被动两种形式。主动式德育教育是指学生没有出现实质性德育问题,但有某方面德育问题倾向时,所采用的一种有针对的预判性德育教育,从而达到防止德育问题发生的教育形式。被动式德育教育是指学生出现实质性德育问题后,采用的一种补救式德育教育,它是被动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1.主动式德育教育现状

我国对学生德育的教育融合于智育和体育之中,几乎所有的老师在任课期间都或多或少的进行德育教育,但这种德育教育大多数是学生发生了违纪事件后,在被动的情况下实施德育教育,而主动式的德育教育不多,或没有较强的针对性。主动式德育教育是班主任采用得比较多的教育方式,班主任主要是通过班会和个别教育的形式展开。但在开展主动式德育教育时,没有把握和运用好主动式德育教育的特点,不能达到预期的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从而,影响学生德育的发展,给班主任工作带来难度。

2.主动式德育教育特点

主动式德育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在德育教育中灵活运用这些特点,将给德育教育工作带来便利,主动德育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主动式德育教育关注学生的德育需求,有明确目的性的开展德育工作。学生的德育需求是德育教育的基础,是依据因需而教的教学理念,实现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达到教育目的。第二,主动式德育教育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的一般特点。在德育教育中任何一个德育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的特点,但主动式德育教育的普遍性和针对性是以学生需要为前提条件的,班主任运用不同的德育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有选择性的教育,弥补学生的德育缺陷。

二、主动式德育教育的运用

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重在防止德育问题,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式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首选教育方式,如何运用好主动式德育教育就成为了班主任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本论文从主动式德育教育的特点出发,讨论运用主动式德育教育的三个特点,来更好的实现德育教育,为班主任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1.因学生需要,开展德育教育

人的需要在心理学上是激发从事某种动机的最主要因素,学生有需要才会引发相应的行为。主动式德育教育的前提来自于学生的需要,利用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正确的行为判断,把握学生德育需要成为班主任进行主动式德育教育的关键。班主任怎样能发现学生的德育需要,并运用好这种需要就尤为重要。人的需要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如果学生是因物质需要而又可能引发德育问题,班主任就应该运用主动式德育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金钱观,并有目的的举例说明享乐主义、金钱主义和物质利益思想。如果学生的是因精神需要,就要通过主动式德育教育区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认学生在心理上有效的评价和分析个人的精神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国际性社会,学生的需要受到多重复杂因素的影响,给班主任区分学生德育需要带来困难,但学生的需要离不开物质和精神需要两种,只要班主任从这两种本质需要出发,就不难找到学生的德育需要,为更好地运用主动式德育教育提供帮助。

2.把握德育教育中的共性与个性

德育教育的普遍性和针对性特征决定了主动式德育教育也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主动式德育教育是建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以学生需要为前提,从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就能反映主动式德育教育的共性和个性。主动式德育教育的共性就是德育教育满足于所有学生的需要,以普遍性的形式存在。它在主动式德育教育中是一种大范围宽广度的德育教育,对多有的学生都具有启发作用,能使大多数学生接受,并影响学生的道德思想。主动式德育教育的个性是有针对性的对少部分同学进行德育教育,是对个别学生突出问题的有效应对。

教育方针的性质篇7

关键词:"95后"高职新生学情调查思考

教育改变受教育者,但是受教育者也在改变着教育。2013年,首批“95后”新新人类进入高校。一年来,295万独生子女、124万农民工子女、80万“留守儿童”、大约206万亚健康人群,以及“95后”“娱乐至死”的特点,给高职院校的领导和同仁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也促使着高职院校的“教学力”实现转段升级。为了充分了解第二批“95后”新生的实际情况,更好地开展新生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笔者对2014级高职新生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学情调查分析

本次学情调查,随机抽取了本校新生五个理工类专业共486名新生为样本,其中,四批一一个专业,共112人,其他为四批二专业,共374人。采取摸底考试、问卷调查、招生数据分析等方式,于新生军训期间进行。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新生文化基础、学生来源、高考成绩、个人情况、家庭情况等,掌握第一手资料,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摸底考试分析

笔者依托学校职能部门和相关教学单位,对抽取新生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文化基础课程进行摸底考试,考试命题相当于高中一年级的知识与应用难度,题量小于中考及高考题量,按百分制命题,考试成绩分布见表1。通过新生摸底考试,暴露出新生在文化基础、个人素质等方面的诸多问题。

1.1学生素质差,对摸底考试存在抵触情绪。共有41门次缺考;数学和英语考试仅考试10分钟就有学生要交卷,考试30分钟就有考场全部交卷;少数学生随便乱写答案;近30%的学生只做客观题,凡是要写字、运算、理解、翻译的试题全都是白卷。

1.2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面对高考统招生或中职毕业生使用相当于高中一年级难度的试卷,考试命题难度大大降低,但考试结果三门课程平均分数33.7分,及格门次数363门次,占总参加考试门次的25.6%;60分以下1054门次,占总参加考试门次的74.3%。其中,30分以下464门次,占总参加考试门次的32.7%。而且,词不达意,错别字连篇,标点符号乱用。可见,学生文化基础是相当差的。

1.3学生之间基础差异大。在百分制命题考试下,最高分语文83分,数学97分,英语79分;最低分语文3分,数学3分,英语0分。反映优生与差生之间差别大,教学组织难度大。

表1新生文化基础课摸底考试成绩分析

2招生数据分析

为了了解抽取样本学生的生源特点,我们通过486名新生的入学档案统计分析了新生的生源性质、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政治面貌、生源地分布等情况。分析发现,2014级新生以高考统招生为主,占83.6%,其中普通文科占37.9%,普通理科占45.7%;三校生占14.4%。从性别分布上看,男生占85.8%,女生占14.2%,符合理工类专业特点。从年龄上看,小于18岁的新生占6.0%,18-20岁新生占92.2%,大于20岁的占1.8%,年龄结构为正常状态分布。从政治面貌上看,87.4%为共青团员,只有12.6%的新生为普通青年,见表2。说明新生大多数是积极向上的。从生源地分布看,新生以省内生源为主,占89.5%,外省生源占10.5%,见表3。从新生民族特点看,生源以汉族为主,占97.1%,少数民族占2.9%,主要为土家族、蒙古族。

为了了解学生入学时的水平成绩,笔者学校招生部门获取到2014招生录取数据,通过对高考统招生的高考总分进行了分析。同时,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文化基础情况,笔者又针对参加普通高考招生的学生的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成绩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见表4。

表2抽样专业新生生源性质、年龄性别结构及政治面貌情况分析

表3抽样专业新生生源地情况分析

表4抽样专业新生录取分数及语、数、外高考成绩统计分析

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4级高考普招学生平均录取分数不足300分,而且录取分数差别大,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289分,二者相差2.6倍。高考语、数、外三门课程成绩中,英语平均分较差,为49.15分,数学次之,为61.94分,语文平均分较好,为91.85分,学生最高分和最低分之间差距较大,从统计上看,语文分数最稳定,学生语文基础差别不大,但数学和英语这两门课上成绩的差异较大。同时,从高考成绩与摸底考试成绩对比看,更加反映学生对摸底考试的态度和思想素质方面的问题。

3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为了更全面真实地了解2014级新生学习、生活相关情况,笔者对抽取五个专业486名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486份,收回问卷481份,回收率99%。从问卷结果统计情况看,大多数新生为农村学生,占72.2%;无父母、单亲或离异家庭学生19人,占3.9%;独生子女371人,占77.1%;家庭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学生105人,占21.8%。见表5。这些表明,农村学生特别是农村留守青少年比例大,独生子女比例大,加之3.9%的正常家庭、21.8%的贫困家庭,2014级新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潜在隐患,培养教育问题也将面对难题。此外,为了了解2014级新生入学后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诉求,我们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图表分析,见图表6。

表5抽样专业新生问卷调查情况统计分析

图表6

图表6显示,50.8%的同学表示对学校新的环境不适应。由高中进入大学,身边少了父母、老师的照顾,面对新的环境,一切都要靠自己,也只能靠自己,因此对学校环境的适应成为新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其次,大学里交友范围变得广泛,面对来自不同地方的新同学,人际关系处理也成为新生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27.4%的同学认为人际处理是他们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有15.5%的问题对家乡、对父母的思念。

调查显示,“95后”高职学生自我评价较为积极,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自己生活乐观、爱好广泛,乐于助人,追求新鲜感,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学生经济独立意识差,对家庭依赖大,心理脆弱,耐挫力差。同时,“95后”高职学生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个性,思想更开放,视野更开阔,对网络依赖性强,有着渴望成功,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显示出了新一代大学生的特点。针对多方面学情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引起高度重视,学校必须从教学、管理、服务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诸如入学教育、专业讲座、新生心理辅导、分层教学等,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二、基于“95后”高职新生学情调查的思考

1针对高职新生面临的突出问题,提高入学教育的实效性。高职新生初到学校,难免会遇到环境适应、学校变化、生活独立、想念家人等诸多问题。学校必须切实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一是必须紧密结合高职生活特点,教育学生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学会自主、学会独立、学会学习,尽快适应高职生活。二是针对高职教育特点,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三是针对高职新生层次特点,施以必要的法纪教育。高职新生部分为高中阶段的“双差生”,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强化以法纪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约束教育。四是针对学生人生目标,强化职业理想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设计、高职实训环境感受等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2针对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重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育人先育心。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通过素质导师、生活导师、技能导师三个导师“1+X”、”1+Y”带“两头”,学校形成合力育人,要根据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基本目标要求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整体规划,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拥有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人文精神。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要充分发挥教师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合理设置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养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敬业合作、有职业理想和创新精神的合格职业人。要创新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亲身感知和体验人文精神。要完善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与保障体系,在评价方式上要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的结合。要多维度灵活进行,根据内容的不同,选用相应的方式,杜绝全面量化、固定化和模式化。[2]

3.针对培养合格人才与杰出人才的双重目标,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所谓因材施教,通常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与进度等,以适应学生在准备水平、智力倾向、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自己最佳的发展水平。[3]基于高职新生学情分析结果,当下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蕴涵着培养合格人才和杰出人才的双重或多重具体目标。高职院校要针对新生生源特点,实施分层教学,使基础好、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吃好”,学习基础和学习积极性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吃饱”,学习基础和学习积极性差的学生“吃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提高,都有出彩的机会。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兴趣爱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循循诱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设置成功的舞台,创设挫折平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充分运用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和做中学、学中做等教学模式,强化学以致用,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提升专业技能水平。要采取切合高职学生特点课业考核办法,可尝试不同层次的考核,实施技能项目难度系数自选考试,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

4针对高职教学柔性化管理趋势,完善毕业生质量认证体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随着社会发展已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合格产品”提升到“用户满意产品”,提高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主题。[5]高职生源多元化及录取分数的差异,给毕业生质量认真带来难题。高职院校必须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策略,创新毕业生质量认证办法。要注意认证内容的全面性,不仅表现出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学业成绩的要求,还表现出对职业资格证书、计算机证书、英语证书、企业实习等的要求,考核指标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要注意认证标准的公平性,多元化的生源、几倍的高低分差,如果让考180分的学生和比他多考100-300分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最后拿一个毕业证,那么,对学生不公平,对社会不负责。要在对学生知识考核的基础上注重对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和顶岗实习等能力指标的考核,突出能力要素,彰显职教特色。

参考文献

[1][2]杭国英,武飞,武少侠.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11(7).

[3]夏正江.论因材施教的实施从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验,2008(4).

教育方针的性质篇8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63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32例,对照组31例,教育组实施一对一符合个体需求的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集体教育方式,四周后观察两组的血糖控制和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结果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运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对性健康教育能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针对性;健康教育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作用而引起以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1]。针对性健康教育是采用一对一符合个体需求,体现人性化的教育方式向患者提供改变自身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服务等,达到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目的。健康教育干预是重要的基础治疗之一,因其重要的意义和必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践证明,在相同的医疗条件下,通过健康教育可使糖尿病患者更为有效地控制代谢异常,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降低住院率和医疗费用,提高生活质量[2]。我院自2007年起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6月入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63例,病程0~10年,分为教育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均符合1999年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教育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13~78岁,平均45.6岁,有慢性并发症21例,空腹血糖(11.21±2.14)mmol/L,餐后2h血糖(15.61±3.32)mmol/L。对照组男19例,女12例,年龄11~77岁,平均43.8岁,有慢性并发症24例。空腹血糖(11.38±2.10)mmol/L,餐后2h血糖(15.45±3.43)mmol/L。两组患者入院时的基本情况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1)基本治疗方案:所有病例均采用内科综合疗法:饮食控制,适当减少主食,清淡饮食;运动疗法,每天至少运动30min;血糖监测,每天监测空腹、餐后血糖4次;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物、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教育。

(2)集体健康教育方法:每周三和周五15∶30~16∶30由主管护师在示教室组织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座。

(3)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①由管床主管护师根据患者的生活情况和面临的具体问题制定个体教育计划,把患者的需求、兴趣、技能及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虑其中,因人、因时、因地施教。新入院第一周每日一次,第二周隔日一次,第三、四周每周两次,每次30~60min。②介绍糖尿病治疗方法,口服药及胰岛素的药理知识及不良反应,并使患者了解低血糖的特殊症状(虚脱、多汗、震颤)及处理方法。③制作食物卡片让患者亲自动手挑选自己喜爱的食物模拟饮食搭配,指导患者根据自己的体重制作科学合理的膳食。④根据患者的年龄、血糖稳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推荐运动方式及有关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选择符合自己爱好,可操作性强,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能达到锻炼目的的项目。⑤演示血糖仪、胰岛素笔的使用步骤、方法,教会自我监测方法并养成良好习惯。⑥以病室为单位采用现场提问、解答、护患互动交流。⑦进行有奖知识问答发放小礼品。⑧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教育及预防性措施指导,以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3.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评定标准

①Ri治疗依从性好:是指患者能遵守医生的规定进行Ri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②注射技术掌握好:是指能正确运用注射技术,包括注射部位的轮换、注射的角度和手法、最佳的注射针头长度、合理的器具处理。③血尿糖监测好:是指掌握如何测血糖、尿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④饮食控制好:是指掌握配制均衡营养的膳食,维持合理体重和理想的血糖水平。⑤运动锻炼好:是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min,如一周运动5d,每次30min。以上要求达不到则评定为差。

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1.0统计软包对数据进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教育组采取一对一健康教育,四周后血糖控制效果较对照组理想,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运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表1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略)表2四周后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n(略)]

讨论

1.针对性健康教育有利于病情控制糖尿病健康教育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疾病控制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和改善医患关系均有较大的价值[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传统的集体教育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针对性的个体教育势在必行。本研究中,教育组和对照组通过四周时间,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教育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2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针对性健康教育更能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治疗效果。

2.针对性健康教育后糖尿病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较好

采用一对一健康教育,能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使患者从无知到认知,从被动到主动。教育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控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87.5%以上患者能正确掌握运用各种知识、技能,主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自觉戒烟戒酒,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式,按时服药,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与教育组比较,对照组只有51.6%~61.3%的患者达到以上要求,针对性教育明显优于传统的集体教育。

3.针对性健康教育的优势

为患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在方法上突破了以往的理念,采用的是一对一并配以娱乐形式具有针对性强,对其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价的特色,避免了满堂灌盲目式的教育。尤其是护患互动的交流方法,患者更乐于接受和积极配合,同时也能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健康教育与预防具有高效、廉价的特点,是一种低投入、高产出的事业,对社会和个人都有极大的好处[4]。

4.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启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征服糖尿病这个现代慢性疾病的过程中,需要的不仅仅是药物,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健康教育需要反复进行,仅靠住院期间的短暂实施远远不够,它需要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和家庭,探索一种健康教育新模式,能够针对地、有效地解决患者个体存在的问题,实现教育个体化、系统化,出院后定期随访、复查、咨询、指导,保证了糖尿病教育的连贯性和重复性[5~6],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爱芳.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1):47-50.

[2]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3.

[3]许樟荣.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治疗中承担着重大责任[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27-729.

[4]何瑞琼,侯霞,湛琅.针对性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愈合疗效的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7a):64-65.

教育方针的性质篇9

论文摘要:对于我国中长期高等教育质量来讲,要重点处理好三个方面问题:第一,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第二。树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第三,建立以高校自主建构为基础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

在今天,我国正面临着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型的重要时期,这场变革深度大、宽广度,既涉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革,又要求高校进行创造性调整和变革。可以说,对于我国今天的高等教育来讲,关键不是要不要改革,而是如何改革的问题。在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制定并即将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就将改革的思想重点突出来,并把提高质量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揭示了我国政府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意志和决心。在笔者看来,就我国中长期高等教育质量政策来讲,要重点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明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我国政府在《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指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主要有五项主要任务:第一,制定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第二,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将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着力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三,确定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思路和重大措施。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主动适应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新要求,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专题性规划。第四,确定教育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重点领域。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制度创新。研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和考试制度改革等总体思路和重大措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管理水平。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形成各级各类学校富有特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办学体制和机制。促进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研究全面提高教育开放水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措施。第五,完善保证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环境和保障机制。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力量、公民等各方面对发展教育事业承担的责任;在教育投入上要强调政府的责任;要重视教育投入的绩效,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等。

就当前的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来讲,这些目标任务十分重要,对于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案也需要明确。但其中首先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这些目标任务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是什么?哪些是统领全局的工作?哪些是重点突破的工作?当这些工作都很重要而面面俱到时,就会分不出轻重缓急,也就分不出哪些是基础性的,哪些是核心和关键。借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高等教育总体规划(1960—1975)》(简称《总体规划》)经验,就加利福尼亚州来讲,制定《总体规划》中的基本问题是今后初级学院、州立学院和加州大学在加州三级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对这三类高等学校进行管理和协调从而避免无所谓的重复。针对初级学院、州立学院、加州大学和本州其他高校中的高等教育设施、课程与标准之发展。起草一个高等教育总体规划,以满足本州在今后十年内及未来之需要。总体规划调研小组认为,结构、功能和协调三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必须把它们当做一个问题来处理。他们认为,三类公共高等教育各自的主要角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其有序发展是基础性的,因此,这些角色和关系应纳入本州宪法。他们提议在加州宪法第九条新增一节修正案,规定:公立高等教育应由初级学院、州立学院系统和加州大学组成。各自应根据本节之规定,在其自身范围内力求卓越。该规划较好地解决了高等教育系统在大众化时期所面临的规模与结构、竞争与合作、效率与公平、管制与自治等一系列问题,这对于今天已进人大众化时期并已出现许多类似问题的我国高等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二、树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

就高等教育未来改革的思路和重点来讲,在《规划纲要》征求意见中,重点突出了三个方面:如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健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如何推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分类办出特色;如何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健全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制度。就落实高校自主权来讲,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这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作为一个老问题,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从1985年明确提出至今,没有根本性的突破,高校自主权始终得不到真正落实,政府管得过多、过死,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改革深入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一个新问题,主要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处理好国家、市场和高校的协调关系,如何建立适应需要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体制,如何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校类型结构,推动各级各类高校科学定位、协调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如果说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最终还需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意志和教育观念,那么,就需要明确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这就将问题集中到下面的焦点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来讲,我们应该坚持一种什么样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应确立一种什么样高等教育质量观。

在笔者来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树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构建基于多样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的质量政策,强调质量观的自主建构。从多样化质量观来看,多样化作为一个关键词,第一,在质量的定义上,它强调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追求不同的质量标准,而不应去追求某些标准或者其他类型大学的标准作为自己的标准来执行;第二,在质量政策上,政府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制定不同的政策要求或政策支持措施,促进高等教育发育的多样性;第三,在质量实施上,为了实现不同的标准,就需要走不同的质量实现路径。笔者所讲的多样化的质量观既包括对质量的定义,又包括质量政策,还包括质量实现路径等的多样性。多样化质量观就是要反对在高等教育质量的定义、政策、评价和实现路径上的划一性或同一性。

从多样化质量观的建构来讲,特别强调的是自主建构,强调高校自主性,这是针对现有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最弱的部分来讲的。在过去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中,往往过于重视和强调外部驱动力,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缺乏内部驱动力的支撑。就大学自身来讲,大学改革的实质是为了能够系统地实现其目标,对我们的大学目标只做一些调整、修饰或变更,最终只会空欢喜一场,除非大学自身已开始明确无误地、坚决果断地、名副其实地重新认识其使命。因此,重要的是,大学应该重新认识其使命,强调其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大学活动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就目前来看,实施分类指导和分类办学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在张彦通看来,由于高等教育的不同主体和利益相关方的教育价值观的不同,作为多元价值主体相互博弈和妥协的结果,高等教育的分类及其高等学校差异化发展有着内在本质动因。

三、建立以高校自主建构为基础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的困难通常并不是因为一些最终目标的分歧,如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而是关于究竟何种选择会实现这些目标的问题、何种选择最有效的问题。建立以多样化质量观为指导和以高校自主建构为基础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推行建构性评价,是我国高等教育中质量政策的重要方案策略和路径选择。具体来讲,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要处理好由谁来保障评价,如何保障评价,保障评价什么等三个基本问题。

从谁来保障评价来讲,要强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主体的多元化,处理好国家、市场与高校的三角协调关系。对于高校来讲,其是高等教育的承办者和办学者,要突出高校自我保障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针对过去高校在质量保障体系中存在的缺乏内部驱动力等问题,要特别强调自主性,强调自主建构,处理好高校自主性与质量责任之间的关系与协调;对于国家来讲,其是高等教育的举办者和管理者,要突出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价值引导与政策引导的作用,针对过去政府在质量保证体系中存在的政策针对性不足等问题,要特别强调政策设计的科学性,强调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从控制向监督模式的转变,处理好政策针对性与质量问责的关系与协调;对于市场来讲,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和需求者,要重视并加强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针对过去市场在质量保证体系中存在的缺乏有效参与机制等问题,要高度重视社会的需求与满足,特别强调质量的适切性,处理好适切性与绩效的关系与协调。

教育方针的性质篇10

最近几年,仁怀市党校按照“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要求,把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创新管理手段,深化党性实践,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仁怀党校围绕价值观念、勤政廉政、队伍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切实加强党性教育,树立党员及党组织的优秀形象。

一、党校党性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党性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

首先,党校党性教育内容设置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能结合党员需求建设教学内容,导致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当前各级党校在制定党性教育培训计划过程中,较少对党员的需求进行全面调研。在实践中各级党校都是结合党中央和省委对各级干部在党性教育方面进行统一要求,并结合自身的教育力量开展相关培训,最终导致了党性教育针对性不强;其次,党性教育培训内容和专题相脱节,内容缺乏内在的联系性,教育培训的目的性不强。教育内容针对性差,连贯性不足,很难全面调动起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党性教育和时代联系性不强,专题教育不能紧跟时展步伐,不能结合新形势和新任务开展针对性的党性教育,严重脱离时展进程。

2.党性教育缺乏灵活性

目前,党校开展党性教育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要教育模式。课堂教学缺少互动性和实践性。理论和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难以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党性教育的目的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的内心世界进行全面的改造,这个过程并不是通过简答说教就能完成的,需要调动起学员的参与热情,实现情感方面的共鸣。但是受到多种制约因素的影响,党性教育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

3.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一般情况下,中央党校和省级党校师资力量较高,而市县党校的师资学历水平通常都比较低,虽然最近几年,各级党校也在不断选送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但是专门的党性教育师资培训机构几乎没有。此外,最近几年,参加学习的学员学历水平普遍较高,其知识层次较为广泛,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在某些领域造诣高深,甚至都超越了某些专家,面对各个行业党员干部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党校党性教育专业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常常不能及时解答学员的问题,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二、增强党校党性教育成效的对策分析

1.注重理论武装,增强党性教育针对性和系统性

党校教育体系在制定党性教育内容过程中,应该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届四中全会与党员党性教育相结合。党校内部要定期组织教育人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最新的政策,尤其系统学习了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党校党性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在教育内容具体制定过程中,重点从理想信念、组织观念、群众观念、纪律观念四个方面来安排党性教育的内容,做到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增强了党性教育的系统性。

2.促进党校党性教育的多样化

在党性教育实践中,既要坚持重视课堂教授,还要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党性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通过理论探讨和思想交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同时,在教育过程中还要积极采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体?教学等形式,深化课堂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理论和实际相联系。还要保证党校党性教育时效性,在具体培训过程中,以提高党性修养为目的,形成了以专题讲座为主导、以现场教学为补充,以自学研讨为呼应的多层次教育模式,增强了党员党性教育的灵活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