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08:08

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物业管理;和谐社区;对策

[作者简介]黄眺,就职于广西气象后勤服务中心,广西南宁530000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7-0084-03

古有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体现了我国和谐一词的渊源。“和谐社会”是我党工作的重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来,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五项任务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其含义是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物业管理行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部分。物业管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是社区和谐的重要保障。

一、物业管理对于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性

社区是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是社会的一部分。要构建和谐社会,就需要有温馨的社会作为基础。物业管理追求和谐是指以人为中心、体现人文关怀、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管理和服务,缔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物业管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担当“保驾护航”的重要角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有利于推动“以人为本”的社区文化建设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下,物业管理所追求的文化集中体现于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社区文化建设是物业管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秉赋。当商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的需求就会不断提高,从过去的物质追求上升为物质与精神两者相和谐。当前,物业管理不单是从硬件上服务,还从软件上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比如:在硬件上体现为生活设施、绿化景观、治安等各种便民利民服务,为居民营造方便、舒适的生活港湾;在软件上,通过形式多样的板报宣传、丰富多采的文化娱乐,引导社区居民陶冶积极健康的生活情操,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意识,和睦相处。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家庭式物业管理,这不仅有利于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而且有助于促进邻里和睦,增强业主的归属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社会负担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各行业大幅裁员,出现大批的下岗职工。我国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也日益增加。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不少城市的物业管理协会组织举办了物业管理用工专场招聘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或是被辞退的农民工,创造了就业机会。据相关统计,我国的物业服务从业人员应该在500万一600万,其中保洁员、花圃维护员等一线操作工人占80%以上,凸显了物业管理的大容量、覆盖面广。当前,房地产业日新月异,物业管理将保持快速发展,对增加就业将进一步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三)有利于提高居民主人翁意识。体现了人本意识

近年来,物业管理业务不断延伸,物业管理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居民的物业管理消费支出也逐年增加,物业管理行业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居民参与是构建和谐社区的生命线,没有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和谐就没有依托。并且,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越来越显著,这标志着居民既可以分享社区内的利益,又能够承担社区内的责任。社区和谐既是社会和谐的载体,也是社会和谐的传播器,当社区和谐贯穿于各个社区居民和社区组织,并在社区活动中得到体现和检验时,群体效应便形成良好的社区物业。

二、当前物业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问题

物业管理对于我国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无论是从管理人员和还是被管理的人员来说,都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现象,体现在管理人员的素质、物业管理存在的风险以及物业纠纷等现象。

(一)物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物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并且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了管理水平偏低,无法满足业务需要。这直接影响物业行业服务能力的发展。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文化层次低、技术水平差的特点。作为新兴产业,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弱点。一些物业管理企业忽视自身建设,既不经常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又没有建立严格的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无法形成自身的服务理念。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物业管理还不能完全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物业纠纷以各种形式存在

物业纠纷是指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在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订立、履行和终止过程中发生的权利义务争议。在多元化的竞争社会,物业纠纷呈现出多样化、群体化等特点。物业纠纷的类型有以下三种:一是业主之间的纠纷。这类纠纷往往是因为乱停乱放交通工具、随意堆放杂物、违章搭建等违规行为所造成,在得不到及时协调和解决的情况下易引发纠纷。二是业主与开发商之间的纠纷。这种纠纷是由物业服务问题导致的,主体双方是业主与物业公司。开发商之所以被卷入到物业纠纷之中,主要是开发商在出售住宅过程中的违约行为导致的。三是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的纠纷。他们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物业公司非法侵占小区绿地、乱收费、管理水平低等问题上。

(三)物业行业本身的经营风险问题

物业管理发展至今,不再是最初“几块抹布、几杆拖把”的概念。随着行业逐步迈向专业化、规范化,物业管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产生很大变化。但在这种情况下,物业管理又走向了另一个误区,业主把物业管理公司当成了小区的“政府”,凡事都找物业管理部门,解决不了就是管理不好。业主动辄以不交物业费相威胁,当出了事故就向物业公司索赔。由于法律赋予物业管理企业的权力是有限的,物业管理行业特征决定物业管理企业的经济实力也很有限。目前,物业管理正处于如履薄冰的危险境地,对物业管理承担构建和谐社会责任提出了挑战。

三、物业管理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具体措施

和谐社区体现的是一种充分活力、创造力和秩序井然的人文和谐,而这必然要依赖于良好的物业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的社区服务。为了促进物业管理事业的发展,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法规体系。加强依法管理

我国亟需制定一部更加完善的专业性的法律,对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业管理行为进行引导、规范和制约,包括对业主委员会的组织运作、业主公约等等。建立完善的法制体系,明确业主以及业

主管理委员会、物业公司和开发商的权利和责任。因此,应加快立法步伐,制定物业管理的基本法规,加快物业管理服务标准、收费标准、业主委员会运作等有关细则的制定和物业管理合同、业主公约等规范性文件范本的制定。政府、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和业主三方共同遵守和协调,同时强化对执行情况的监督,为物业管理提供一个宽松、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推动物业管理有序健康的发展,使我国物业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市场化、科技化、集约化的和谐经营轨道上。

(二)强化物业管理方面的组织建设

为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一个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除了能提供合同约定、可量化的服务之外,其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准还应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首先要加强居住环境的改善,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生活观念是和谐社区的第一要素。物业管理要大力建设环保社区、绿色社区。一方面应包括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分类管理等节能环保措施、对旧建筑物进行“穿衣戴帽”美化整治,另一方面应实施立体绿化,因地制宜实行“见缝插绿”,在路边屋旁建花坛,在有条件的街道建花棚,在社区内建立园林景点,作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三)通过各种渠道,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提高组织建设,同时。也要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让居民参与其中。为了更好地为居民营造良好的环境,首先,要坚持服务第一,尽最大努力完善社区的服务功能。只有每一个社区个体细胞都和谐,才有可能实现整个社区的和谐。和谐的社区必须为业主提供全面基础配套设施(如交通、医疗、教育卫生等),满足业主不同层次的需求。其次,坚持双方互动,让居民了解、参与到和谐社区的建设中来。构建和谐社区的最大受益者是居民,因此,居民不能置身事外。物业管理部门要通过开展“与居民同心,与物业同行”的活动,积极倡导居民参与物业管理,参与和谐社会共建。再次,加强物业管理部门和业主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效的沟通可以使物业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日常的管理中,物业管理部门需要对小区及业主的活动进行必要的管理,并且以管理为手段为业主提供完善的服务。最后,搭建邻里沟通桥梁。物业管理部门可通过开展“邻里守望”活动、举办“邻里亲情节”等多种方式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增进邻里关系,缓解人们平日里紧张、高速的工作压力,努力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社区环境,进而营造出一种氛围,在社区成员中确立共同的价值目标,让业主对社区产生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提高物业管理部门的人员素质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物业管理部门取得人心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其服务好坏决定着物业公司能否生存和发展,而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公司的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物业管理企业要注重对物业管理人员的培养,为业主提供“好管家”。加强物业管理部门人员的素质,一是要加强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是积极引入职业资格准入制;三是努力提高物业管理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严格经理持证上岗制度,定期开展经验交流、学术研讨、讲座等活动,使管理者的知识不断更新,加大物业项目经理培育力度;四是狠抓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加强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教育,真正树立业主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努力提高作业层人员的素质。

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社区服务电商创业生鲜电商配送物流数据化服务

1新楼盘社区日用生鲜电商的销售服务现状

1.1社区服务性生鲜电商发展状态

以近年砉阒莅自魄某新建小区的日用生鲜电商的日常销售服务为例来说,此电商平台成立于2011年七月,在新楼盘落户之前主要服务周围的老旧小区,由于老旧小区的地形复杂、人员分布情况复杂等原因,此电商品牌一直都以社区日化用品销售为主,而伴随着电商otoo模式和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成熟,自2013年来此电商平台逐渐转型到自建物流网络和日常社区生鲜原材服务供应为主,依旧自建物流优势和平台资源优势为新楼盘用户提供一站式生鲜原材供应。近年来,虽然此生鲜电商平台以日常化的蔬菜、水果、海鲜等食品原材的销售为主,也一直保持着较好的趋势的日常盈利和平台建设,但在此电商平台在日常化的配送效率和用户时间定位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因我国目前的生鲜电商产业依然处在初步发展阶段,不仅大型的电商平台都在不遗余力的进行生鲜电商销售服务体系建设,中小型电商平台也都在加紧建设自身的生鲜电商平台,所以造成了行业竞争压力大、准入门槛不断提高等问题。另外由于产品的保鲜技术、供应链冷装物流技术还没有彻底攻克,所以生鲜电商的发展势头缓慢,其高效率的保鲜配送也成为了困扰电商平台的难题。而普通的生鲜电商平台都在集中化的进行农副产品销售,但是产品本身的价值还没有自建物流和产品配送物流高,所以很难实现有效的盈利模式,只能在社区区域进行区域性的发展建设无法形成较大范围的覆盖。

1.2基于数据化供应链管理的电商平台的社区服务体系搭建

伴随着近年来此生鲜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如何在基于发展缺陷的基础上构建体系化的电商服务架构成为困扰此电商平台的首要问题。由于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健全,构建有效的配送服务模式首先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产品供应体系。需要以城市周边农村为产品基地作为产品物流配送的依托平台来建立完整的产品供应链,需要以生产农副产品的农村为基地生产高质量的农副产品、辅助其他高质量的农副产品进行销售。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依旧现代大数据平台化管理模式建立产品供应体系数据链和数据模型,保障有效的数据交互。从现代电商发展的趋势来看维持电商平台运转的首要因素就是建立行之有效的数据化管理体系实现高效率精准化的物流配送服务,其数据化电商管理模式的主要思路是基于公司电商平台优势与产品农村合作社进行数据化对接,在保障数据化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将农村合作社中的农户生产模式进行数据化模型分析,及时的了解农户的生产种植状态,以此来保障农副产品的质量。另外要以大数据运算平台为有效载体,根据数据化的平台预测结果来确定农副产品的产出规模,从而实现对商品的有效管理,进行数据化的统筹安排。与此同时,基于电商平台的云计算优势来建立社区生鲜服务网点,不仅是在相应的社区建立货源仓储,而且要进行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来配备基本的服务销售网点,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销售配送服务。另外针对日常大宗生鲜商品的销售,在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的供应链采购,针对特定的商品属性、商品的销售状态来进行统一的采购销售配送,为每个商品设定特制的二维码标识进行数据录入、物流跟踪、服务终端匹配、保障商品销售配送的有效及时。

2日本神户品牌生鲜电商的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

日本神户市某品牌生鲜电商成立于2014年,基于基础硬件设施和品牌平台架构的有效搭建,其成立伊始就从事于社区共享化生鲜电商的销售配送服务,依旧商品的平台化数据管理,从生产到销售的数据化分析平台搭建,不仅在不足两年的发展周期内迅速的垄断了本市的生鲜电商市场,其盈利能力也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在市场空间扩大和盈利能力增强的背后可以看到的是其运营效率的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其标准化供应链的数据分析和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基础之上的集中式仓储建设和标准化自建配送体系的建设。

如图所示可以看出与我国的生鲜电商相比日本神户的生鲜电商品牌进行集中式仓储和分布式仓储建设,一方面是可以基于数据化的仓储建设可以通过对供应链的相应数据模拟和数据分析,提升商品的周转效率节约流转成本。另一方面,生鲜电商的仓储建设模式可以增强商品的区域覆盖率,通过数据化的客户商品需求分析来进行统一的仓储货物调运,及时的为用户送达。

另外,由于生鲜电商在采购渠道和商品进货渠道的差异,导致商品同质化较严重,商品质量差异较大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神户生鲜电商品牌为此引进otB标准化体系进行统一的商品采购管理。基于平台数据计算优势,采用云计算数据处理器根据采购标准和企业内部成本控制标准来进行集中化的分析,得出优化的数据需求结果来进行多角度的衡量,确保运营服务体系标准化的运营。

基于数据平台处理,神户生鲜电商实现全方位的全系统自动调拨,根据分布式的仓储的范围得出最优结果进行正向调拨或者是逆向调拨,既可以快速安全的将商品送到顾客手中也实现了配送网络的标准化,根据系统数据支持来全面的提升商品配送效率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3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对生鲜电商平台建设的积极意义

3.1数据分析供应链管理体系下生鲜电商的效率提升

基于现代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的生鲜电商平台在大数据分析的背景下可以有效的提升货物的配送效率和平台的运转效率。在精准的数据准备下,生鲜电商的线上平台基于用户的平台支付信息,可获得用户的精准定位,依据用户或顾客的预留信息可基于附近仓储的产品支撑在网络数据管理平台快速的获得产品信息,通过附近仓储快速的将产品调出为顾客及时的进行配送。而下单顾客可通过电商平台或者电商的品牌移动化客户端进行快速的信息下去,包括货物的产地信息、生产包装信息、物流信息,在物流数据管理系统的有效支持下及时的掌握配送货物的状态,及时的收到货物。

3.2数据化供应链管理下物流配送优势

基于生鲜电商物流配送标准的不断地提升,生鲜的物流配送成本也在不断地提升,去除自建物流成本之外,包括生鲜冷链和包装成本在物流配送环节中的成本也是高居不下,如何全面的降低物流配送成本,缩短物流的配送周期成为了很多生鲜电商品牌最关心的问题,而数据化供应链管理体系的综合建设,基于平台数据化模拟环境的综合分析,可以快速的对商品进行定性化的数据管理,对物流仓储的货物进行准确的定位,及时的将商品从仓储中快速的调出。基于物流数据的统一化平台测定和分析可以快速的将商品发往终端,让顾客快速的收到货物。基于终端的数据构成和多平台的数据支撑和交互,物流整体的配送线路和数据可以达到最优化满足最便捷物流配送需求。在多元化的数据交互情态下,数据化的供应链管理可以依据生鲜电商具体销售数据和用户平台使用数据来纵向或者横向的数据分析形成完整的销售采购数据链供平台使用,及时的做出数据分析形成数据参考做出有效的数据对比,从根本上提升物流配送效率。

3.3数据化管理体系下供应链终端体系建设

在互联网时代下生鲜电商的供应链终端建设一直都是困扰众多生鲜电商平台的首要问题,在终端的建设过程中如何有效的保障产品质量和货物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在冷链供应过程当中要高度重视,同时在货物分拣和存储过程当中也要高度重视。而基于数据化平台的有效搭建,在数据的统一监控下不仅可以有效的保障在货物配送过程当中货物的品质和货物安全之外还可以在终端的货物采购的过程当中进行有效的数据化监管,对采购及运输的每一个过程进行详细的管理,从源头到销售和配送顾客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保障不出现偏差。另外,由于现代生鲜电商的自建物流成本的大幅度提升,如何在自建物流和自建仓储的过程中行之有效的进行货物分配和原材存储是生鲜电商终端体系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不仅需要对源头货物进良好的配送网络搭建,也要依据数据管理平台数据分析进行终端仓储和配送网络的搭配,要将每一个每一种货物详细的分配到时间效率最高的物流网络当中,将生鲜原材及时准确的送到顾客手中。

3.4数据化管理供应链数据平台的融合建设模式

随着现代生鲜电商产业市场的快速饱和,数据化管理供应链数据平台也逐渐形成融合性发展的趋势。不仅在电商信息交互方面有了重大的改变,在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享方面也有了结构化的调整。不仅体现在电商物流信息的集中融合性,也在时间和空间接口上形成了融合性的跨越发展模式。交互性的平台数据共享和不同数据资源对接也形成了高度的集成性,信息数据的交互不仅是资源的有效整合,在信息的来源分类上也更加体现出了平台顾客的主体性地位。对不同信息资源通过数据化的详加整理来实现资源信息的行业平台共享,在面对多种信息的集中时,现代媒体的融合性更趋向便捷,通过对信息集中进行分类和详细标示让受众群体更加便捷化的接收和分享信息,及时获得信息的有效价值。另外,基于电商平台的数据收集和供应链数据类型的不同,对于不同商品的信息数据收集也更加可靠和准确。实现生鲜原材的数据平台资源共享和数据链对接,不断地增强数据化管理供链的数据交互性和融合性,全方位的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和物流配送的准确性,为广大顾客提供最便捷的生鲜购物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陈永平,蒋宁.大数据时代供应链信息聚合价值及其价值创造能力形成机理[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07).

[2]于永利.大数据升级电商供应链管理[J].互联网经济,2015(Z1).

[3]陈涛,李佼.基于大数据的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研究[J].电子政务,2013(12).

[4]冯芷艳,郭迅华,曾大军,陈煜波,陈国青.大数据背景下商务管理研究若干前沿课题[J].管理科学学报,2013(01).

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篇3

农村社区作为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新载体,是中国实现农民就地市民化、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平台。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以来,中国农村社区建设快速推进,一批批农村社区建成启用。然而,中国农村社区管理滞后于农村社区建设,整体上管理水平低下,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区功能的发挥,不利于农村社区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国外农村社区建设起步早,在农村社区管理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对完善中国农村社区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国外农村社区管理的主要模式

根据政府与社区自治管理组织的关系,国外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主要有3种:自治型社区管理模式,以美国为代表;混合型社区管理模式,以日本为代表;行政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以新加坡为代表。

美国的自治型社区管理模式

在美国,只有密西西比州、缅因州、西弗吉尼亚州和佛蒙特州的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其他各州的农村地区很分散。美国农村社区通常指的是人口在2500人以下的农村居民点。目前,美国农村社区的占地面积大约为48.58万平方千米,人口规模在6000万人左右。美国是一个实行高度地方自治的国家,乡村自治在整个地方自治的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乡村自治制度是美国农村社区管理的基础。村民委员会是美国乡村自治的权力机构,拥有一定限度的立法权。社区、村民是农村社区管理的主体,在管理的过程中不受政府的干预。

村级自治体机构履行村自治职能,是美国农村社区管理的核心村自治体机构包括议事机构和执行机构。理事会是村的议事机构,主要职能是负责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和福利体系建设,以及设立与废止村其他办事机构等。村长是理事会的负责人,理事会其他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通常由村中比较有地位的人担当。执行机构的负责人也是村长;办事职员实行聘任制,由村长任命并对村长负责,主要承担村的日常事务。村法官由理事会选举产生,任期一般是4年。村法官的职责是司法调解,类似于中国的农村司法员或调解员,虽然裁决的程序没有诉讼严格,但作出的决定具有法律效力。

村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社区管理社区会议、社区听证会和村民公决是美国村民参与农村社区管理的常用方式。在定期召开的农村社区会议上,村民听取社区管理委员会主席所作的前一阶段工作汇报,并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安排展开讨论。在社区听证会上,村民主要就与自己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涉及社区公共利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尽快消除分歧,达成共识。村民公决是美国乡村立法的基本要求。村民公决主要是村民对一些重大事项,比如村选举时间变更,村的设立、更名、合并和撤销、立法等,进行集体表决。

社区组织在社区管理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美国社区组织完全不以营利为目的,以满足社区居民需求为中心,主要负责社区公共福利事业工作,服务领域涉及社区治安、教育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承担着社区治安、教育、环境保护和社会福利等社区的日常管理工作。

政府在农村社区管理中起辅助和指导作用,主要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宏观指导在制定法律法规方面,美国政府主要制定涉及农村社区住宅、民权、信用贷款和投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而农村社区管理方面的法律一般由农村社区的村民委员会制定。在宏观指导方面,政府主要通过经济手段和政策要求来推动一些涉及村民生活和生产相关的项目,带动农村社区经济发展;通过扩展社区组织来执行有关政府社区开发项目,传递社会服务;建立一些公益组织,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

日本的混合型社区管理模式

日本农村社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区居民的自组织联合,主要表现为单个自然村落或多个自然村落的联合。日本农村社区的管理表现出如下两大特征。

政府和社区居民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处于双重主导地位在日本农村社区管理中,政府和社区居民具有明确的管理分工。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农村社区的整体发展规划,政府的规划不仅仅是指导,有很强的政策性和方向性,决定着社区的整体发展方向;并为农村社区提供经费、技术等,推动其发展。社区及社区居民的主要职责是执行政府制定的农村社区发展规划,并管理农村社区的日常事务。在处理农村社区的日常事务时,社区及社区居民有决定权,政府不会干涉。可见,日本农村社区事务管理的自治水平较高。

农村社区管理在多方共同参与下完成从总体上看,社区自治组织,民间性、公益性社会组织,自组织性、服务性经济组织(协会),以及半自治性、半行政性组织共同参与日本农村社区管理。

日本农村社区的自治组织是町内会(有的地方称为自治区)。日本的市町村内部一般有村内会,有的村内会下面还设了班、组等基层构成单位。村内会具有社会性、志愿性与公益性特征,是农村社区居民自我治理的主要平台。村内会主要从事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基础的公共性管理、服务及其他自治活动,比如公众健康、信息服务、交通安全、犯罪预防、筹集基金和防止灾害等社会和公益活动,以及能够增进农村社区居民间相互了解和友谊的活动。

日本农村社区有数量众多的民间性、公益性社会组织和自组织性、服务性经济组织(协会)。民间性、公益性社会组织大都由社区居民组成,分布广,服务领域广泛,开展的活动包括社区治安维护、活跃当地文化体育生活、保护消费者利益、社区环境治理、增进社区般设置涵福利、社区就业和社区社会保障等。各种各样的农协是日本自组织性、服务性经济组织(协会)的代表。农协除了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推广农业技术,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农业保险外,还在维护农民权益、规范社会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本市町村公共团体主要由农林、民生、商工、卫生、劳动、土木和水产等方面的行政委员会组成,比如选举管理委员会、教育委员会、农业委员会、固定资产评价审查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等。这些半自治性、半行政性组织是日本农村社区的重要组织机构,主要从事国家层面的公共服务及公共管理、办理地方自治事务,在实施政府基层管理和实现社区自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日本农村社区管理的重要补充。

新加坡的行政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毗邻马六甲海峡南口,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和多元语言的移民国家,人口主要由近100多年来从欧亚地区迁移而来的移民及其后裔组成。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移民社会的特性,加上殖民统治历史的影响,新加坡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社会特色。新加坡的国情和社会特点,决定了其农村社区管理模式是行政主导型,行政管理力量贯彻于社区管理全过程。

政府直接干预社区管理活动在新加坡,有负责全国社区管理工作的专门职能机构。人民协会是全国社区建设、发展和管理总的协调机构和领导机构,具有半官方性质,主席由国家总理担任。全国又分5个区域设立社区发展理事会,社区发展理事会负责本地域内的社区管理工作,主席一般由议员兼任。为了直接指导和管理社区工作,新加坡在社区内也成立了各种形式的行政机构,在社区管理中体现了国家行政管理行为。此外,政府行为与社区行为结合紧密,政府会对社区组织的管理行为进行引导,并统一组织社区管理层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管理理念、管理行为等,在新加坡社区管理中体现了政府的社会价值观。

社区管理体系完善除人民协会和社区发展理事会外,全国设了16个市镇理事会。市镇理事会受政府安排,负责辖区内社区的公共环境整治、物业管理等。再往下是公民咨询委员会,公民咨询委员会按照选区为单位设立。公民咨询委员会负责协调与组织社区的国庆庆典、植树节、讲华语运动和礼貌运动等各种大型活动,并修订社区内的公共福利。居民委员会是新加坡社区管理的最基层组织,主要负责社区的日常管理。比如,组织文娱活动、休闲旅游等社区交际项目,密切邻里关系,增强社区凝聚力;发动组织社区内居民,实施各种美化公共环境的活动;通过组织邻里守望计划等,维护社区治安环境。

民间组织是推进社区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加坡,有各类自愿福利组织,这些民间组织广泛而深入地参与社区活动,为各类人群提供公共服务、救助服务和义务服务。“道德太和观”是新加坡最大的慈善机构,下有55个实体,不仅为残疾、贫困的弱势群体提供服务,还帮助普通居民。

社区居民自主参与意识不强由于新加坡社区管理中的行政性和官方色彩较浓,社区居民依赖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习惯于接受制度的安排,参与社区管理的意识较为薄弱,自主参与社区管理的程度较低。但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的义工群体在新加坡社区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加坡政府注重培养为社会自愿贡献的“义工精神”,在子女就学、购买住房和荣誉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措施,鼓励义工队伍发展。目前,新加坡有3.2万义工,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为社区义务提供各种服务。

3种管理模式比较

相同点:一是3种农村社区管理模式都具有健全的社区管理机构,而且权责明确。二是社区组织均作为重要的管理主体,在农村社区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3种农村社区管理模式都切合本国国情,因此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不同点:一是政府在农村社区管理中的介入程度不同。在自治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中,政府不直接介入农村社区管理,而是间接管理或用法律、经济手段调节。在混合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中,政府只是为农村社区管理提供指导与支持,较少介入农村社区管理。在行政主导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中,政府处于领导地位,直接负责农村社区管理工作。二是农村居民的参与程度不同。在自治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中,农村居民积极、主动和多途径参加农村社区管理。在混合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中,农村居民开始主动参加农村社区部分领域的管理。在行政主导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中,居民很少主动参加农村社区管理。

对中国的启示

建立队伍精良的农村社区管理机构当前中国农村社区管理机构中高素质人才缺乏,管理人员素质整体水平较低。要提高农村社区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为表现优秀的人才设计一些升迁和奖励的渠道,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加入到农村社区管理中来。对在岗的管理者定期进行培训,培训前要做好培训需求分析调查,创新培训形式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一支稳定的素质高、有专业技能的管理者队伍。乡村精英素质相对较高、能力相对较强,在农村社区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威信,对当地的风俗习惯、资源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又熟悉,如果参与社区管理,既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又可以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农村社区发展策略。要积极引导乡村精英参与农村社区管理,通过专业管理人员与乡村精英的互补,实现专业与本土相结合的高效管理。

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区;学分制;自我管理;主体性

作为一种新的高校学生管理机制,大学生社区管理与学分制的实行是密不可分的。学分制的实施对于专业性和复合型人才的培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实现学分制,学生社区的形成和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型和先进的学生社区理念和管理方式对于学分制的实施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并能由此引导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理念的发展。

学分制首创于19世纪70年代的哈佛大学,指的是以一定的学习时间分量为单位,计算某一教学活动量,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的标志是:是否取得规定的学分,学生修习的课程成绩是否合格,如果学生取得规定的总学分数后,即准予毕业,而不考虑修业年限。在我国高校中普遍采用的是培养专业人才和通用型人才相结合的混合学分制。学分制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班级概念,使得学生的自由活动空间和自由支配时间大量增加,同时需要有不同以往的“大而全”的管理方式与此相适应。学分制的多样性、自主性和灵活性顺应了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式的需要,是最适合当下社会需求的高校教育模式之一。与此同时,学分制的实施带来了高校教育理念与管理运行方式等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便体现在管理方式的转变上。在管理模式上,以往的固定班级的划分已经不能适应学分制改革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以宿舍为管理单元的学生社区管理模式。

社区一词经费孝通等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引入中国。而学生社区则是“伴随大学规模扩大和学分制的实施而产生的新的社区形态”;“是指以学生宿舍为中心,包括学生食堂、文化活动场所、公寓、宿舍区、商业服务网点等在内的课堂学习外的生活、休息、学习、交往、娱乐、个体及群体活动的特定区域。”在高校学生社区中,学生以群居性的生活形式,进行着较为规律的学习、生活和娱乐活动。高校学生社区有其在人口和结构要素、区位要素、运行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作为一个学习型社区,它不同于普通的、只是一个生活场所的社区,而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社区是具有诸多共性的青年学生的精神家园,肩负着“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情感认同、价值认同、道德认同、文化认同、学习驱动、创造驱动”的重任。在高校管理中引进社区管理的概念,并对其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进行探讨,有助于更好的融合学校和社会。

当代高校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逐渐增强,其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得高校对于学生的管理方式需要发生相应的变革,以实现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需求。在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之下,学生社区建设的对象包括社区的内部组织结构、对外交流结构、文化结构等;通过一个长期和有序的改进方案来提升社区的管理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的管理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以人性化的灵活管理为学生营造了社区中互助友爱的氛围,创造了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和社会对高校学生需求的教育环境。在高校学生社区中,学生可以预演今后步入社会所将遇到的种种情况,学习基本的工作技能、人际交流技巧以及处事方式,是他们锻炼自身能力的一个绝佳舞台。

高校学生社区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处:第一是社区的同一性,即青年学生的群体属性具有相同的特点;同时,社区组织活动同社区成员之间又有参与性;再又,高校学生又有其流动性和差异性;这些特征都给学生社区的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生社区的设计和管理,代表着高校的价值追求,反映着管理者的教学管理理念,体现学校的办学精神。同时,在学生社区的管理中要体现专业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坚持服务理念、学习理念和发展理念,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保护学生的利益为己任,营造优秀的学习文化和学习氛围,突出沟通和融合的社区特点,并由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将社区精神作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作为社区租住的工作导向;并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作为社区组织构成的依据。

然而,作为一个较新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学生社区的建立和实施同学分制的实行之间还需要磨合和协调,以达到最快的管理效率和最好的管理效果。在学生工作方面要注意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改变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从属和被动地位。学分制的实施要求学生工作要以探索有利于学生全面成长的咨询服务体系为目标,因而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如下:学生社区管理拟定由后勤管理机构、社区党团委机构、学生管理与自治机构组成。后勤管理机构负责公寓管理、社区服务、保卫等事宜,注重社区的日常管理;而社区党团委机构则以社区的思想教育以及未来发展的规划为己任;同时学生管理与自治机构则是社区中最为核心的体现,在勤工俭学、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法律服务与保障等方方面面给学生提供引导的同时,又以各类兴趣社团、自我管理办公室等形式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自我监督能力,并且建立楼委会来落实以宿舍为最小管理单位的运行模式。社区管理要以实现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于一体为目的,努力提高管理的层次和效率。秉着“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思想,提高服务质量,不仅仅将学生公寓建设成为学生喜爱的生活起居的场所,营造良好的交流和探讨的气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体现出高校学生在有序管理下的自主性。高校学生社区的设立和管理要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就要求建立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联系,建立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专业教育与人格教育、理论教育与生活教育之间的关系,构建能满足学生社区功能要求的组织运行体系。

简而言之,学分制下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要求既要以学生为本,又要坚持民主与自治、管理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原则。其建设应该在系统性和专业性原则的指引下,坚持整体规划、组织实施、总结、反馈等步骤,同时要注重通过评估手段来检验社区建设和管理的效能。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

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三社联动;保障房;社区管理

2015年,民政部在重庆召开全国社区社会工作暨“三社联动”推进会[1],会议明确要求各地加快推进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三社联动”,以深化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进行“三社联动”的社区管理模式实践探索是国家提出的社区治理方式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和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要求。建设保障房是国家重要的安居工程,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保障房社区管理的成效事关国家这项民心工程的成败。“十二五”期间,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住房4013万套,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明显缓解。目前,保障性住房大规模建设阶段已经完成,随着保障对象的相继入住,保障性住房社区管理逐渐成为各级政府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主要工作。在保障房社区进行“三社联动”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对保障房管理创新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保障房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保障性住房小区社区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社区住户人员结构复杂,空巢老人、贫困老人、残疾人和患重大疾病人多,社区内住户需求多样化,养老问题、生活保障问题、就业安置问题、医疗问题等多种需求难以满足。二是社区住户人员文化层次普遍不高,文明生活意识淡薄,缺乏对社区的归属感。三是社区住户人员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渠道,使之无法融入社区管理。四是社区的行政化管理、救济式服务无法满足社区住户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性的服务需求。如何适应由“管理到服务”社区治理模式的转变[2],满足保障性住房社区住户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多层次、多渠道地反映社会诉求,促进社区和谐发展,是政府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

二、“三社联动”机制在社区管理中的实践

“三社联动”就是把分散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工联系起来,统筹合作,形成合力。[3]它是我国社区工作者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社区治理新模式,通过实施“三社联动”可以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区安定、满足居民需求,达到政府对基层社会的“有效管理”的目的。目前,我国已形成南京、广州、上海、北京、浙江嘉兴和江苏姑苏区等典型的经验模式。一是南京的做法是以强化街道的服务平台、为居委会减负、建立市场化社会组织、设计公益项目等为内容的街居体制改革。二是广州的做法是政府投入资金,建立“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向社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三是上海的做法是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和社工认定办法,引入专业社工,参与社区服务项目。四是北京工作的特点是通过“三社联动”联席会议打通社区与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渠道。五是浙江嘉兴的经验是通过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提高各级政府对“三社联动”工作的重视,便于相关工作开展。六是江苏姑苏的做法相对完善,明确了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的角色分工,加强平台建设,疏解居委会工作事项,聘请社工开展需求分析,引入社会组织,据此开展试点,由居民进行效果评价。同时,“三社联动”作为全国民政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方法也成了基层政府的重要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实践证明“三社联动”开展好的地方,通过社会组织和社工的专业服务,满足了居民个性化需要,缓解了社会矛盾,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三、保障房社区“三社联动”管理模式的设计

1.政府主导的社区管理组织结构设计“三社联动”的社区管理模式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根据政府参与社区管理的形式可以将“三社联动”的运行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社区自治型和项目指导型。从国内外国家和地区保障房社区管理经验和我国保障房发展进程看,保障房的管理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保障房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要求管理达到“良好的治理”或“善治”。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非政府组织和企业承担公共服务性质的保障房社区管理服务的可行性较低。保障房社区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要处理好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的关系。(1)政府部门要发挥政策指导、财政支持和监督管理职责。政府作为保障房的产权主体,需要发挥“掌舵”作用,充分认识保障房后期社区管理的重要性,避免“重建轻管”。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住保障民生2018年第1期总第478期房保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工作。所以,政府在保障房社区管理中应该发挥决策主体的作用,自上而下地对保障房社区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政策指导。保障房社区管理服务对象均属于中低收入群体,任何额外支出都将加剧其经济负担,而资金保障对社区的有效治理至关重要。为保证住户的正常生活质量,政府财政应发挥调控作用,通过财政补贴购买物业管理服务、社会组织服务和社工专业化发展等,从而提高保障房社区管理和服务质量。在保障房建设和社区管理过程中,政府职能管理部门除了是政策的制定者外,还需发挥监管的主体作用。地方政府的监管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制定保障房社区管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约束保障房社区管理的行政人员,实现内部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对社会组织和社工提供的服务进行监督。保障房社区的社会服务不能注重形式和过程,要真正实现对特殊群体的服务效果,体现保障性和福利性。因此,应加强对社会组织服务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实施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保障房社区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2)赋予社区居委会自治权。“三社联动”社区管理模式要求提高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首先,要转变传统社区居委会和基层政府关系,摆正各自在社区治理中的位置。明确社区居委会职责,政府应制定政策,明确基层政府和社区居委会的“行政权力”与“自治权利”的界限,明晰政府与社区权责的边界。明确后的社区居委会将在政策规范引导、社区资源挖掘、居民需求整合和社区工作机制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3)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保障房是党和国家重要社会保障事业之一,体现了党领导的先进性和国家责任的担当。作为党员应该积极参与保障房社区管理事业。保障房社区管理处应该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在保障房社区管理中的作用,创建保障房社区基层党组织,并纳入所在居委会和街道办的党组织管理,按照基层党组织条例开展党建活动。保障房社区基层党组织要根据社区管理的特殊性开展“为民服务”为主题的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支持和宣传保障房社区建设管理方面的政策,积极参与社区各项管理和社区文化活动,反映基层保障群体的合理诉求,为社区管理服务发挥党员应有的贡献。2.市场化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三社联动”的社区管理模式需要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三方面有效配合,需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优势互补,从而实现社区的和谐发展。河南已经探索“互联网+”“云计算”等新的技术手段在保障房社区管理方面的应用。河南省应该建立一个集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和施工等相关方为主体,以互联网、手机app等现代通信技术为支撑,以社区服务项目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承接基层政府部门和社区居委会下沉到社区的各项行政管理事务,落实政府面向保障对象的各项利民惠民举措,还能整合社区、社会组织以及社工的优势资源,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服务。该平台可实现政策信息、租金缴纳、报修服务等,开设社区政务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等服务系统,相关政府部门就业培训和岗位招聘信息、健康知识和公益医疗服务、家政养老等服务信息。未来实现个人业务办理的信息化,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个人保障房申请、审核、入住手续办理、医疗救助、社区文体活动发起组织等功能。社区综合服务平台要由政府主导下建立,该平台关键要起到“联合”的作用。通过该平台发起社会服务项目采购,引导社会组织发展,培育社会组织走专业化、社会化道路。引导并积极培育、创建优质社会服务品牌项目,积极支持优秀社会组织发展壮大,提升地方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的能力。积极引导和培育优秀社工人才,通过劳动部门开展的各类就业技能培训或者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培养社区优秀工作人员。通过平台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和建设,积极引导成立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社区自治和管理服务,提升社区文化生活水平。3.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培养发展在“三社联动”社区管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和社工是社区服务的主体,社会组织和社工数量多少和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三社联动”模式下保障房社区管理的成效。目前,河南省社会组织发展还不健全,社会组织的社会职能没有开发出来,没有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化服务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该积极扶持社会组织发展,优先促成社会工作行业协会或者类似的行业组织形成自治,组织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根据保障房社区居民需求开发项目,积极承接政府部门和其下设到社区的各项行政管理事务和公共服务的项目,促使其健康发展。加快发展适合保障房社区管理和服务需要的多种类型的社会组织,例如,公益慈善类、文化体育类、保健服务类、生活服务类等社区社会组织,搭建保障房社区管理的重点社会组织服务体系。社会组织社工应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保障房社区居民的需求,主动开发设计一些公益性的服务项目。例如“三关爱”“科普知识”“健康”等主题的项目,充分发挥专业社会组织机构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优秀社工的专业知识,打造优秀的社区服务项目品牌。社会组织、社工和政府部门要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推动社会公益组织的发展,加快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4.住户参与的社区文化品牌建设保障房社区的管理不同于普通商品房社区,在“三社联动”管理模式的创建和运行中要注重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性。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管理最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和谐社区建设和社会安定团结。保障房社区的文化建设更需要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一是要探索社区内的互帮义工制度,鼓励有一技之长的保障房社区居民每年完成一定的社区义工服务工作。政府社区管理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制定相应的服务项目,规定服务时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标准,供参与社区义工人员选择。对参与社区义工人员在减免租金、参与社区管理和推荐工作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二是创建小区文化品牌项目。政府组织开展保障房小区间文化活动展演,每个保障房小区每年组织自由品牌的文化活动,例如广场舞比赛、小区趣味运动会等,鼓励小区居民积极参与。三是积极创建和开展志愿服务组织,例如,义务理发小分队、义务家电维修小分队等,鼓励有一技之长的社区居民参与社会事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活动。“三社联动”社区管理模式的改革是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向。能否管理好保障房社区不仅关系到中低收入家庭的幸福生活,更关系到党中央这项民心工程的成败。由此可见,“三社联动”在保障房社区管理中的实践对我国社区治理及保障房管理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我国保障房社区管理中存在住户人员结构复杂、文化层次不高和沟通渠道不畅等问题。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社工进驻、住户主体”保障房社区管理新模式,能很好地解决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各自角色和职责,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有效地满足保障房社区居民服务需求,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立军.深入推进“三社联动”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民政部召开全国社区社会工作暨“三社联动”推进会[J].中国民政,2015(20):30-31.

[2]丁丁.城市社区的管理体制改革——以街道办事处存废为分析视角[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29(2):89-95.

[3]徐富海.“三社联动”如何“联”如何“动”?[J].中国民政,2015(12):16-28.

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社区;慢性病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使得我国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明显增多。慢性病对人们的危害巨大,如果防治不及时,将会对社会、经济、群众生命等各方面造成巨大的危害。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防治慢性病的最有效途径。在社区及社区的家庭开展慢性疾病的预防具有明显优势,社区与社区内的家庭将成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最好平台。社区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有效地对慢性疾病进行防控,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程的、全面的、针对性的医疗服务。而目前我国社区慢性病管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开展受到阻碍,本文针对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社区内人员自我保健意识薄弱,对慢性病危害性认识不到位,特别是青年、中年人,对自我保健意识的缺乏,对慢性病认识不足,导致社区大部分人员对慢性病将会给人们未来健康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使得日常自我保健意识薄弱,社区人员自我保健意识不高,对慢性病危害性认识不到位,使得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开展难以实行。其次社区用于慢性病防治资金不足。目前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所需经费完全靠国家、政府,等上级部门拨款维持,而每年国家对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拨款不足,这部分资金被用于针对几种主要慢性病与导致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管理与干预,资金渠道的缺失,使得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举步维艰。同时社区对慢性病管理的信息系统不完善,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使用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网络直报信息系统,但对系统使用及利用率不高,这一问题也严重制约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员配置不足严重制约着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基层从事慢病管理的专业人员少,且兼职过多而承担的工作任务繁重。慢性病管理工作的现状多为,“一人多职,一人多能”,多数工作人员兼顾老年人管理、负责居民建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慢病管理、死因监测工作等。人员严重不足,制约着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调查显示目前工作人员最低每人负责0.2万人口监测管理工作,而有些地区每名工作人员最高负责3.8万人口的监测管理工作。同时由于人员队伍不稳定,导致培训难度加到,经验丰富人员不足,总体专业技能素质不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这一问题则严重影响着对患者指导工作的准确性及实际工作中的实效性。

各级医疗机构在慢性病人管理上的双向转诊制度不完善,未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导致上下级医疗机构衔接、责任不明确,影响者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策

社区慢性病防控管理工作应当防控结合,加强对慢性病患者治疗与管理,同时做好慢性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做好慢性病的预防工作。对慢性病患者及慢性病高危人群实施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使慢性病的患病几率降低35%以上,所以社区慢性病防控人群,应扩大到慢性病高危人群。

3.1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设置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栏,介绍慢性病的危害性,介绍慢性病的防治措施,定期进行信息更新。对社区内固定居住人员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普及,发放关于慢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手册,重点介绍慢性病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建立社区内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有效控制慢性病高危人群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开设咨询点,为患者解答慢性病如何防控,如何防治,定期举行慢性病相关知识讲座,提倡社区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社区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

3.2建立完善的上下级医院转诊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上下级定点医院转诊制度,建立专职机构,负责连接上级医疗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双向转诊。同时规范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明确转诊条件,建立系统的转诊程序,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操作办法,做到可操性强,双向转诊。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小病社区防控,大病医院治疗,康复社区调养。

3.3做好技能培训

首先应当做好公卫人员慢病管理流程及工作思路建立的培训。加强公卫人员及临床人员慢性病诊断、治疗、随访等基础工作的技能培训,加强健康体检相关基础技能的培训。应有上级条件较好且经验丰富的医疗机构对下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基础技能与随访管理技能的培训。

3.4建立上下级医疗机构筛查机制,

对35岁以上初诊病人首诊测血压、测血糖的制定进行筛查,提高慢性病筛查的真实性。根据门诊、住院筛查的病例情况,将高危人群完善登记,做好随访。

3.5细化分工

将公卫人员慢性病管理工作细化分级,根据门诊、住院筛查的病例情况,将高危人群完善登记,做好随访。将慢病的随访、生活指导、追踪等工作落实给公卫人员及村医生;将重点人群的辅检项目落实给辅检科室,建立经费使用预算和辅检报告质量要求,规范辅检报告的质量。建立“医”“防”结合机制。

3.6实现社区居民自我健康管理

开展社区慢性病控制工作一定要明确其主要目的是什么。在防控工作中做到目明确、全员参与、增强意识、积极提高。在开展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中一定要明确开展工作的目的,制定完善的计划,通过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危害宣传等多样式的活动,调动社区全员的积极性,做到全员参与,重点宣传高危人群及患者,培养社区群众自我健康管理意识,提高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能力。指导患者掌握针对自身病症的监测、监控方法,如果发现异常及时就诊,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防控、防治方案。社区卫生服务中信服务人员要针对患者及高危人群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给予健康指导,培养患者及高危人群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社区宣传栏相应的板块中添加关于健康生活习惯的相关知识,提倡健康生活,宣传合理饮食、合理搭配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效的对慢性病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4.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慢性病的发病几率及高危人群不断增长,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群众健康,同时也是我国群众健康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慢性病管理在慢性病防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管理促进社区慢性病防控工作长期顺利的实施,进一步对慢性病的发展及高危人群进行防控。

参考文献

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城市治理;新公共管理理论;社区管理;启示

究竟什么是城市治理呢?不同的学者观点是不一样的。第一类认为治理是一种统治方式,其手段是运用权力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第二类强调治理的过程特征。这种治理是“一种综合的全社会过程”,它强调以“协调”为手段,而不是协调和控制。第三类认为城市治理是社会关系的一种体现,包括国家和公民、执法者和守法者、政府与可控性的关系。第四类则认为治理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理想,是为了应对政府自身无法解决的一些重要问题时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对城市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治理作为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种手段,它的实施必然要依赖一定的理论,而新公共管理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城市治理从宏观层面来讲,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运用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政府的运作效率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从微观层次上来说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运用对于我国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同样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一)主要思想

新公共管理建立在对传统行政的批判和吸收基础之上,其主要思想有以下几点:

第一,新公共管理强调“顾客”导向,要求政府必须对社会公众作出回应。[1]。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公众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政府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存在,积极与公众互动,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第二,新公共管理消除了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采取企业管理的成功的方法和经验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将一部分职能转移到私人部门,从而实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目的。第三,新公共管理改革强调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和应对变化的能力,即倡导企业型的领导者,从而提高管理的绩效。第四,新公共管理认为授权或分权的方式是政府进行有效管理的方式。政府应当像企业界一样,将权力下放到各部门,实现各部门之间的自我管理和相互合作。第五,新公共管理强调绩效目标的管理和控制,并根据绩效目标对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第六,新公共发挥管理重视行政机构和公务员的功能,要求其制定有效的社会政策以促进社会进步。

(二)特征

新公共管理与传统的公共管理不同,具有自身比较明显的几个特征:(1)公共性。这种公共性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公共管理的对象是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服务。其次,新公共管理过程的公共性,在管理的过程中,,其他公共管理的主体会参与到治理过程中来,因此,政府部门不再是唯一的公共管理者。最后,公共管理总离不开公共权力。公共管理的权共管理的过程具有公共性。力是公民及社会成员赋予的,其运用必须服从公共利益,否则将失去权力的合法性。(2)公平性。新公共管理强调逐步以公平正义与管理效率并重,而不是像传统行政理论那样过分注重效率。(3)合法性。合法性即在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遵循宪法和法律。4)效能性。效能目标的确定应该体现公共管理和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5)适应性。任何一个公共管理系统都需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新公共管理理论则强调管理主体的多元性和彼此的相互竞争性,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公共问题,促进社会的发展。6)回应性。回应性实际上强调的是公共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良好互动;一方面要求公共管理的主体要积极加强对公民或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要求公众参与到公共管理的决策过程中来;同时要求切实尊重和保护公民的权利。

二、社区管理

(一)社区管理

社区是人们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的生活共同体,人们的生活要有序地进行和开展,必然要求对社区内的事务进行管理,也就是所谓的“社区管理”。在我国,社区管理是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以及行为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化而提出来的。社区管理是指社区职能部门对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

(二)社区工作和管理的现状、问题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加强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的经济待遇以及改善社区办公环境,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社区体制的问题,社区资源利用问题,社区建设资金没有保证,社区队伍素质不高,社区服务的服务范围和方式有限,服务效果不显著等问题。社区工作的问题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行政化现象突出。社区作为基层群众的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责是宣传教育,办理居民相关的公共事务,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并及时反应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然而,实际工作中社区承担的却是随着形势的发展,目前社区居委会实际履行的职能很多都是与党委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一对应设置的,其中包括劳动保障、民政优抚、城管创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社区党建等六大职能。第二,社区建设工作投资机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区建设缺乏计划性,社区建设没有列入政府的发展规划,因此缺乏自身发展的专项基金;二是筹资渠道狭窄,资金来源不足,除了来自政府拨款的专项资金外,社区在建设的过程中,经要自行筹集资金。

第三,社区服务工作弱化。当前社区服务工作还不够完善,除一部分大的社区社区工作开展的比较好外,许多社区存在社区服务基础设施落后,社区服务体系不完备等问题。此外,在社区管理方面,我国仍然存在政企不分,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治管理混为一谈的现象。

三、新公共管理对于社区管理的启示

针对当前我国社区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借鉴新公共管理的相关管理理念,我们认为做好当前的社区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改革社区现行管理体制。社区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其一要实现自己的功能:为居民群众提供服务的功能和完成行政管理工作任务的功能。其二,在协助政府工作方面,政府应赋予社区足够的权力和提供相应的资源来处理问题,并且这个协工作不能是工作任务的转移。总之,做好社区管理工作,各部门之间要做到职责分明,各司其职,同时又要密切合作,充分发挥社区作为基层自治群体的作用,实现社会主义的民主,同时要增强广大居民的参与。

(2)健全社区考核和激励机制。新公共管理认为社区管理应当确立明确的绩效目标,既包括组织的目标又包括个人的目标。对于目标的实现程度,要进行测量和评估。首先,要加强对社区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培训主要是培训社区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政策理论等等。与此同时,要让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工作人员的考核过程中来,充分发挥民主。其次,可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改善社区工作人员经济待遇的基础上,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社区工作人员应当给予提拔和奖励,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实现社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改进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除了政府的拨款以外,应当吸引其企业、社会组织的资金,以缓解资金不足的状况。

(4)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服务活动。新公共管理强调顾客取向,社区居民作为顾客,通常会有多种多样的需求,那么社区的管理者就应当给予居民的需求以回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四、总结

综上所述,新公共管理理论作为在传统行政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更好地处理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基于新公共管理的特点,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发挥他们的特性。政府不能调节的问题尽量交给市场,对于市场无法调节的问题,政府也应当充分自身的作用来调节。在回应公众需求方面,政府要坚持顾客导向,公众也应当提升自己管理社会事务的参与度。

总之,新公共管理理论克服了政府传统管理的弱点,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效率,对于我国的社区工作和社区服务意义重大。在平常的工作和管理过程中,我们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借鉴和运用,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杨明伟,新公共管理理论评述[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12):19-23.

[2唐春丽,新公共管理的主要思想及启示[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9):119-122.

[3]邓智明,新公共管理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J]法制与管理,2002(11)6-9.

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篇8

一、深刻认识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社区建设,是党的*大的要求,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我市实践同志“*”重要思想,实施“一网两区三张牌”,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重要战略措施。为全面推进我市社区建设,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站在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二)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同志“*”的重要思想和党的*大精神为指导,以加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以理顺社区关系为突破口,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推进社区信息化为手段,。以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为载体,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期间,围绕我市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和“一网两区三张牌”的工作思路,建立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管理体制,健全社区建设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整合社区资源,形成以镇区党委为领导核心,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新格局,建设配套合理、档次较高的社区基础设施和灵活沟通、快速反应的社区信息网络,提高社区居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建设环境整洁优美、管理规范有序、服务网络完善、资源共享互惠、文体活动活跃、教育多样广泛、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治安良好的现代文明社区。

(四)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二。切实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加强党对社区建设的领导。镇区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统揽社区建设工作全局。对镇区下属单位,以及辖区内无主管企业、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实行全面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对辖区内其它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加强对辖区内群众团体工作的领导。

(二)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原则上以社区居委会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在2上年内实现“一社区居委会一支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加强社区内企业、社会组织党的建设。镇区党委对辖区内的各类无上级、无主管企业、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建工作实行属地管理。

(四)加强社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党的建设。由镇区党委牵头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实现社区政治资源的整合,使党在社区形成整体上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五)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镇区党委对转回居住地的离、退休党员,离职、失业、下岗职工党员,未就业毕业生党员,流动党员等实行属地管理。

(六)加强社区党的作风建设。各镇区要建立社区党风监督站,对社区单位进行综合考评,并及时反馈给各单位及其上级党组织,对社区内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三、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深入开展社区各项工作

(一)加强社区居民委页会建设。各镇区要按照便于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结合人文、社会、自然等社区构成要素,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社区建设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重新划分社区居委会。各镇区辖区内的住宅小区,符合条件的,也应设立社区居委会,归口所属镇区管理。

(二)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社区居委会必须坚持扩大基层民主,实行居民自治,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要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会议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实行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要积极发挥本社区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作用,充分听取他们对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的意见。

(三)加强社区思想道德建设与社区教育。重视做好青少年、外来人员、老龄人口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扩大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广泛动员、组织居民群众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楼宇、安全文明小区和军民共建、警民共建等社区共建活动,引导居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加强社区学校等教育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提高居民素质的各类教育活动,协调和依托社区内各类教育机构,逐步在社区建立、完善全方位一系列化的教育体系。

(四)活跃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加强社区文化阵地、队伍、活动、服务建设;依托社区资源和专业优势,形成社区文化特色,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建设社区体育运动场地、设施,挖掘社区体育活动资源,广泛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增进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

(五)发展社区卫生和社区计生服务。把城市卫生和计生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建立以居民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慢性病人为重点服务对象,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城市卫生和计生服务网络。优化社区卫生和计生资源配置,加强社区卫生和计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不断改善社区居民的卫生和计生服务条件,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六)改善社区环境。大力推进“绿色社区”建设,使环境质量优美、公众环境意识较高。建设整洁、美观的社区环境。广泛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做好除“四害”工作,提高社区卫生水平。

(七)加强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区社会治安防范网络,建立以责任区民警为龙头、以社区居委会治保主任为骨干、以区内保安联防队员、群众义务治安员为依托的群防群治体系,落实防火、防盗、防事故、防破坏的各项防范和管理措施,保障社区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增强居民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及黑恶势力,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社区内在校中小学生和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切实加强出租屋和外来人员管理,建档登记,实现电脑化管理。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和戒毒出所人员的跟进管理工作,配合做好“”练习者的教育转化工作,消除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区安定团结。

四、逐步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积极稳妥地推进镇区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委会服务站住点)的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社区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实现社区资源共享。要将政府的公共服务和咨询窗口通过网络延伸到社区或与社区的信息服务平台相连结,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政务服务;促进政务公开,扩大公共信息的覆盖面。

(二)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宏观规划和管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社区信息网络建设的宏观规划和管理,保证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的健康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网络安全。注意防止出现“一哄而上”的现象,避免产生新的行业垄断行为;要注意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社区信息化建设,鼓励第三方加入网络增值服务行列,同时加强对国际互联网及本地网站信息的监测与管理,加强信息化工程中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五、加强对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一)建立、健全社区建设领导责任制。各镇区党委和政府(区办事处)要把社区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统一规划部署;要把社区建设的目标、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城市建设管理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市、镇区要成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社区建设的日常工作由各级民政部门负责。

(二)加大社区建设投入和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财随事转”、“费随事转”的原则,根据镇区承担的职责、任务,合理确定并逐步增加镇区搞好社区建设的财力,规范和完善相关的财政转移支付,逐步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同时,要设立专帐,管理和使用好各级政府用于社区建设的各项管理经费和专项建设经费。

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社区服务单位,参照社会福利事业单位进行管理。非营利性的社区服务单位,由民政部门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属营利性的社区服务单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管理,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凡属福利公益性质的社区服务单位和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的租金、水电费、电话费参照民用标准收取。社区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化投入相结合的原则,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积极吸引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参与社区建设,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社区建设;要积极探索政府倡导资助、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社会化发展新型社区的路子,促进社区投入机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

(三)构筑社区建设工作新格局。市、镇区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支持和参与社区建设各项工作,切实为基层解决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场地、资金、人才问题,为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辖区内各单位都要参与社区建设,增强“驻在社区、共建社区”的意识,组织党员和职工参加各种社会性、地区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有条件的单位应为社区居民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人员、设施、场所等方面的支持,努力构筑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整体推进社区建设的新格局。

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一、农村管理体制的演进历程

(一)农业合作社

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955年,政府加快了农业合作化的步伐,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将土地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

(二)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是以权力高度集中、绝对服从为特征的管理体制,党组织通过对稀缺资源的高度占有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高度控制。国家通过对资源的控制为社会的各个领域提供了一套系统运作的目标、机制、规则和价值评价标准。[1](p.50-55)这种管理体制带来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效率低下等各种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民的自主性。到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管理体制僵化并最终使公社管理体制走向终结。

(三)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废除了“一大二公”的旧体制,代之以乡镇政府及其主导下的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通过全体村民民主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村民委员会自治组织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因为村委会是在原有的生产大队或生产队的基础上组建的,延续着行政化的思维倾向,从而致使服务意识缺失。所以,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村委会,其社会控制和组织能力被极大的。

(四)农村社区

农村社区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村镇为中心地,具有一定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群体,并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的社区类型,具有一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管理机构和适应社区生活的制度,而且社会成员对社区不仅在情感上、而且在心理上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强化农村的各项公共管理与服务,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农村社区建设不等于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实际上是农村社会的建设过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二、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管理理念落后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中许多社区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不强,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社区管理中偏重对上级行政部门负责,忽视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而且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尚未进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中,所以领导干部对农村社区建设也不够重视,农村社区建设也只是在民政部门的单独管理之下,工作进展比较缓慢。在农村社区运行机制中,缺乏充满活力的领导动员机制,而村级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减弱,没有形成统一的社区管理理念。而且许多干部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比较陌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二)社区管理体制滞后

现在许多农村社区不仅没有科学的管理机构,反而还是村委会代为管理,村务管理难以明确职责,导致社区管理结构不全面。农村干部的文化素质偏低,容易用自己的经验来解决新问题,缺乏科学合理地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农村社区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城乡一体化社区建设机制尚未建立,还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服务管理体制。所以,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建构需要打破原来的旧式的农村治理体制,建立与农村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城市乡村之间资源要素的有机整合。

(三)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农村社区的服务种类内容少,服务程度水平不高,缺乏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没有建立全面的农村社区管理服务系统。而且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大多实行自上而下的供给体制,各级政府部门成为公共服务的最终决策者,带有很大的强制性,供给数量和结构都是由县乡政府以文件和政策规定的形式下达,带有很强的行政性、指令性、主观性、统一性。[2](p.30-33)这种供给模式使社区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农民被动地接受上级提供的公共服务,导致供需错位的现象发生。

(四)社区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落后,大部分农村休闲娱乐设施短缺,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社区办公条件简陋,教育办学设施落后。面向社区群众切身利益的诸如道路、桥梁、水利等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提供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耕时间的减少,社区建设的基础设施也应在精神文化领域中扩充,而目前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涉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也是少之又少,严重影响了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社区中的基础设施是个载体,基础设施能对于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城乡统筹发展下,必须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使农民也切身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五)社区村民的凝聚力不强

随着城乡交流的增强和现代文明的发展,农村居民人口流动性大,造成邻里之间往来越来越少,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农村中原有的道德舆论约束,对村民不再那么有效,个人利益为先,合作凝聚力缺乏。在社区建设中农民群众主动性不强,更多得是被动性,村民之间出现了很低的社区关联性,对农村社区建设没有形成认同感,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只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致使农村社区的内聚力不强。因此,要将现代社会的一些基本人文精神作为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构建起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农村社区的和谐文化,成为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的重要任务。[3](p.72-76)

三、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一)明确社区管理体制的基本理念

要树立以人为本、合作治理的农村社区治理理念。社区治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治理社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4](p.14-20)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社区”建设。所以,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树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的战略性理念,着力推动城市社区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下沉到农村社区,使农村居民共享现代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形成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改变政府施政中存在的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现象,强化服务和责任的意识,推动政府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转变,从偏重行政管理向科学化的公共治理转变,更新管理理念。

(二)建设服务型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在于实现国家、社区及社会力量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多元力量结构得以优化配置,多元利益得以有效整合,要加强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性。[5](p.26-31)通过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到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来。此外,由于农村社区的独特性,既要做好服务,又要发展经济,只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了,农民才能更好地享受城乡一体化社区建设带来的各种好处和便利。借鉴城市社区服务方式和方法,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社区服务供给机制。在服务内容拓展方面,致力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多层次的需求,完善社会保障,发展老年福利事业,加强就业服务、强化社区安全、搞好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体育事业。

(三)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对农村基本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建设农村社区中的公路,完善公路上的基本配套设施。公路基本设施的完善不仅使人们出行更加便利,也为招商引资带来新机遇。还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为农田进行便利地灌溉,保障农村农事的顺利开展。其次,要注意加强农村社区中精神文明的建设,增加农村广场等娱乐休闲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可以在社区建立图书室、文体休闲室,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活动,充实居民的精神文明世界,促进社区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最后,当今世界网络科技发达,人们甚至可以足不出户便能满足衣食住行,所以,在农村社区中普及网络是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网络上可以进行农产品的销售,为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渠道。

(四)构建新型的城乡一体的社会组织

首先,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并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使组织建设与社区建制同步开展进行,使社区公共事务的运行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来逐步提高农村社区自我管理水平,全面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其次,建立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实践中,要积极拓展农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多重渠道,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社区的各种人才资源,创造条件吸引企业家、创业人士、大学生村官等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尽最大可能地把各种力量凝结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共同致力于农村社区建设;最后,要为农村社区内部的居民提供交往的平台,激活社区居民自我参与的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社区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感,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与管理,使社区的建设与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岳天明,魏冰.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的社区建设及政府角色定位[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林鹏生.农村公共产品共给现状及对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8,(4).

[3]黄辉祥.农村社区文化重建与村民自治的发展[J].社会主义研究,2008,(2).

社区管理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农村;管理体制;创新路径;创新特点

中图分类号:F276.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1-0035-02

自从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确立“乡政村治”农村管理体制以来,各地各级政府都极为重视农村管理体制的健全完善与改革创新,结合时展变化和各自实际情况做了众多的尝试和探索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模式。

一、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村社会的结构和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农村在经济、社会管理和城乡建设等方面,仍存在滞后于改革形势、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农村民主自治要求等问题,特别是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制度约束仍然存在,城乡差距呈现逐步扩大之势。因此,建立起适应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农村管理新体制,成为地方政府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

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探索创新精神,全面启动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从多个方向对农村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探索创新。主要有三条改革路径:第一条是城市化创新路径。农村管理体制创新以农村城市化为目标,朝着加快农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的转变开展体制创新,具体表现为加大农村区域重组合并、加快“村改居”、村委会转变职能和规范集体经济管理实行固化量化等[1]。全国城市化发展较快地区均开展了不同模式的“村改居”和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第二条是内部管理制度创新路径。农村管理体制创新方向,是着重对农村内部的集体经济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创新,确保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健康有序发展。这方面以佛山市引进农村财务第三方管理建立新型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为典型代表[2]。第三条是农村社区建设创新路径。通过对农村管理体制进行社区化系统的改革和创新,建立起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具体内容有建立农村社区体制、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村居、完善社会管理、建立社区多元治理结构、提升农村社区服务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现代农村社区新型管理体制。至2010年底,已有7个省份的27个县(市、区)被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单位”[3]。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创新,全国众多地区逐步建立起了适应现代化大城市发展的农村管理新体制。

二、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内容

地方政府创新农村管理体制的内容,虽然具有时间差异性、对象差异性和地方差异性,但总的目标,都是围绕着中央提出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和“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立起适应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发展的新型农村管理体制。通过对转型期各地各级政府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实践的总结,我们概括农村管理体制创新主要有七个方面内容,这几个方面内容并不是完全分离独立的,而是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实行内容分类是为了论述上的方便。

(一)农村实行“村改居”

“村改居”是地方政府为推进农村城市化而实行的将村委会改为居委会,以及围绕“村改居”进行的村级组织管理架构设置、职能转变、政府财政投入政策、农民集体用地转国有地政策、户口政策、计生政策、股份社政策和合并村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创新的过程,是农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型的具体实现。“村改居”的创新路径,是地方政府以农村城市化为目标,朝着加快农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的转变开展体制创新,实现城乡一体化。“村改居”后,除少数本来城市化程度高的“城中村”较快完全融入城市外,大多数“村改居”社区的管理体制既区别于典型的农村管理体制,也区别于纯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处于村委会向城市社区居委会的一种过渡形态,开始形成自己的特点,但仍具有浓重的农村管理色彩。“目前多数村改居社区仍按照原来村委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只是牌子从村委会换成了居委会,社区管理运行体制和组织架构没有完成相应的转换[4]。”因此,地方政府实行“村改居”仍然属于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范围。

(二)转变村级组织管理职能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出台取消农业税政策,村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发生了重大转变,农村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事务工作量日益加大,农村村民对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需求增加,农村村级组织的管理职能转变成为体制创新的重点内容。在广大农村,村级组织的职能开始出现了转变,以工业反哺农业并取消农业税为转折点,村级组织的职能也由协助政府汲取资源和管制向为农户提供服务转变。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则将创新村级组织职能设置作为建立新型体制的重要内容,对村委会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离,规定村委会的职责是履行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和协助镇政府从事社会行政管理工作,办理辖区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提供社区服务,不能直接参与任何经济经营活动,逐步实现从重发展经济重行政管理到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职能性转变。

(三)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

在农村管理体制转轨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的管理与转型也是体制创新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在农村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农民权益的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有两部分内容:

其一是探索更加有效的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体制,引入社会中介组织规范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社会中介组织,一般来讲就是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社会组织,它依照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成立并运行,以公平、公正为宗旨,并确保其服务的优质与高效,在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发挥功能传递作用,在市场主体之间发挥服务纽带作用。社会中介组织不从属于政府,政府也不能干预社会中介组织的活动,社会中介组织具有典型的中立性、公正性、权威性。如何利用社会中介组织具有中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功能传递作用,有关地区在这方面做出十分可贵的创新。如广东省佛山市引入“第三方”(即有资质的社会中介组织)进行管理,从根本上使农村财务管理更加规范,监督管理更加到位,更好地消除因农村财务管理不规范而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5]。

其二是改革村级集体资产的管理和运作,为推进村改居和体制转型准备条件。如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社或股份合作社)按《公司法》转制为股份制公司,工商登记领取执照后照章缴纳营业税所得税,作为市场正式主体,参与正常的市场竞争;探索成立村级集体资产办公室对村级集体资产进行管理和运营,资产管理收益扣除必要的管理费用开支外,主要用于当地社区公共福利事业等费用开支;探索实行固化股权量化资产,将农村股份合作社的股份分为集体股和个人股,集体股及其收益留作集体积累,用于村公共事务和福利事业开支,试图解决农村集体资产制度安排社区封闭性等问题。

三、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特点

总的看来,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具有阶段性、地方性、差异性等特点。

(一)阶段性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工业化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加速度阶段和稳定增长阶段。目前工业化开始迈进高级阶段,整体经济发展进入双重转型期。地方政府创新农村管理体制也经历了几个阶段。从目标是“有人办事、有钱办事、依章办事”,转向农村管理体制创新于重权威重管理重效率,解决农村社会存在问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城市化提上地方政府议事日程,转变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推进“村改居”和出台配套政策,农村管理体制开始逐渐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型,地方政府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日益朝着城市化方向前进。进入21世纪,随着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等思想,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重视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等成为新时期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内容,农村管理体制创新逐渐走向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治理格局的方向。

(二)地方性

农村管理体制创新的主体是地方政府,是地方层次的创新,地方政府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多是回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与需求的结果,而本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与需求具有地方独特性,地方政府创新政策正是具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措施,创新的影响和作用也只限于本行政辖区范围,创新的政策措施不能照搬到其他行政区域,只能有选择地被其他地区学习和借鉴。相对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创新的限度是不能突破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在没有得到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的肯定和认可前不能被推广到其他地区。

(三)差异性

地方政府创新农村管理体制还具有差异性,指的是,由于地方政府层级的多样性,导致地方政府创新的多样性,既有省级政府,又有地市级政府,还有县区级政府,同级政府之间和不同层级政府之间,其农村管理体制创新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有的同处一地,却形成路径迥异的创新取向。差异性主要还表现在创新目标和内容的不同上,有的侧重于理顺管理组织关系,有的侧重于村级组织职能的调整,有的侧重于政改,有的侧重于经改,有的侧重于保障政府政令畅通,有的侧重于构建村民参与的民主治理结构等。必然会形成差异性明显的多种农村管理体制创新模式。

(四)区域性

我国大体上可划分为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各地创新实践观察,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创新积极性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主要基于庞大的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再加上城市化发展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带来的社会管理问题,使得原有的传统农村管理体制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对农村管理体制进行创新改革,建立新型管理体制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农村形势。而广大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薄弱、日常管理事务少,缺乏开展创新的条件和需求,创新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农村管理体制创新体现出创新积极性高、创新方式多样、创新内容广泛,而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创新主动性不强、跟进学习式的创新居多、创新内容较狭窄。

参考文献:

[1]赵过渡,颜海娜.顺德市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理论分析[J].城市问题,2003,(1).

[2]欧阳卫.试析村级财务会计委托制度[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4).

[3]姜力.在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eB/oL].2010-10-15,民政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