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的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7:21

金融学的研究方向篇1

[关键词]国际金融;教学方法;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基于实训平台的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批准号:2012JGB130)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7-019-2

随着中国-东盟战略化地位的凸显、东盟区域化金融合作不断加深,各经济部门需要大量熟悉国际金融实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作为经济类大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国际金融的内容既深刻又丰富,同时又要求不断地与国际现实环境更新俱进,这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挑战。而面向东盟的国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更应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突出和重视实践与知识的有机结合,将记忆与理解、学识与能力、理论与现实完美融合。因此,如何在国际金融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中不断注重实践环节的强化,达到提高教学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面向东盟国际金融课程特点

面向东盟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与一般性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相比,既有共同的属性,又有自身特色和鲜明的个性。面向东盟的国际金融教学方法有如下特点:

(一)着眼国际金融,结合区域金融

随着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加强,中国-东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向东盟的国际金融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除了要熟悉和了解与整个国际经济金融环境、与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外,还需与东盟区域的经济金融发展相适应,紧贴国际和东盟区域经济金融趋势,以培养立足于东盟的实践人才为导向。

(二)强调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国际金融与其他课程相比,本身更加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其中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外汇储备、外汇交易、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货币危机理论等,此部分教学注重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对理论形成机制的分析。实践性部分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宏观层面的实践,能够使用基础理论来深入剖析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国际金融问题,由此明晰一国或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方向,辨别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趋势,并正确理解其变动对我们日常经济生活的冲击和影响;二是微观层面的实践,学会理解和运用外汇即期、远期、掉期、套汇与套利、外汇期货、互换交易等外汇交易工具,达到外汇风险管理和外汇投资的效果,为学生在经济金融部门做操作型和实践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富有时代性,重在顺势而为

东盟地区的金融相对比较落后,金融深度和广度较低,虽然东盟地区金融底子薄,但是东盟区域金融的发展大有可为,并且随着中国-东盟贸易和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能够掌握和运用国际金融问题的人才。从巴林银行倒闭,到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整个国际金融环境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到2007年越南金融危机,东盟地区金融环境也已时过境迁。每一次重大国际金融事件,都标志着旧时的终结和新时代的开始,不仅为我们提供时代鲜明的案例,也在不断地修正和补充已有的金融理论。因此,国际金融的教学也应富有时代特征,顺应历史潮流。

(四)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既然全球经济金融环境瞬息万变,如何运用创新的思维衍生新金融工具以有效地规避外汇风险和损失,如何在促进资本项目稳步开放下维护外汇汇率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如何促进东盟各国金融关系的协调发展,是个人、企业、国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关乎到个人的日常经济生活、关乎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关乎到国家的经济金融的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拥有创新性的思维,创新性的思维从课堂教学做起。

二、面向东盟国际金融课程存在的缺陷

(一)教学模式上已有转变,但整体改观不大

尽管目前基本上都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模式可以更加灵活和多样化,但是大部分国际金融教学没有克服传统教学方式单一的缺点,仍然是教师一言堂、“照屏选科”,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较少。同时教师的实践教学理念不深入,课程安排上依然以教师讲解为主,普遍缺乏模拟实训教学,导致学生对国际金融的外汇远期、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知识的理解仍停留在抽象层面,很难有感性认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另外,虽然有些教师有实践教学理念,但由于教学资源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教师对实务展示、案例教学等教学设施的需要,无法进行分组讨论和师生实训互动,也无形中打击了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二)实践教学素质影响教学效果

国际金融本身知识比较抽象,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学生,需要把抽象知识具体化,才能让学生加深印象和更进一步理解,这既需要大量的教学案例和实训设备,又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在证券、银行等金融部门工作的实践经验,特别是面向东盟的国际金融教学,还要求教师对东盟各国的金融政策和状况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但是恰恰绝大部分高校教师缺乏在金融机构或者企业金融部门工作的实践经验,大量的年轻教师都是从研究型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进行教学工作,加之又没有实训教学环节的训练,致使教师自身实践操作较弱,更难言指导学生进行实训。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流于形式

伴随高校对实践运用的重视,绝大部分高校有针对性地与企业签约、建设相应的专业实习和实训基地,但受制于人、财、物等企业资源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实训基地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况且面向东盟的人才培养大多集中在广西、云南两省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企业资源有限的地方,寻找对接企业的难度更大、各方面资源更为有限,现有的实训设施很难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实训操作机会,难以满足面向东盟的人才培养。

三、面向东盟国际金融教学方法改革

面向东盟国际金融教学由于自身鲜明的特征,以及教学资源的严重稀缺性,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革实践方法。

(一)拓展一切模拟教学渠道

国际金融的强实践性和运用性,决定了实践教学在这门课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对于有条件的高校来说,可以充分利用金融实验室,借助诸如国泰安等金融系统,模拟真实的金融交易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掌握外汇交易操作和流程,娴熟地运用外汇投资策略和外汇风险管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当然,由于建设金融实验室的费用昂贵,对于没有条件和能力建设金融实验室的高校来说,充分运用各财经网站的免费模拟交易,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不少专业的财经网站为了吸引浏览用户和提高知名度,均开设了免费的外汇模拟交易软件,如嘉瑞基外汇之星、腾讯财经的外汇模拟交易软件。只要登陆网站注册,便可进行模拟操作,不仅节约成本,而且非常简便快捷。

(二)充分利用现代网络资源

由于国际金融知识较为抽象,为了增加上课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可以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加入视频、案例。国际金融较强的实用性,决定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身边关于国际金融的案例和视频也非常易于寻找,授课中适当地加入视频,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国际金融瞬息万变,我们的教材知识相对固定和有限,又难免有滞后性,所以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丰富资源,补充书本的不足。如对于各国最新的金融政策,可查看各国央行的网站;对于各国外汇的走势,可以浏览东方财富、第一财经等专业财经网站;对于国际上的重大金融新闻或者外汇的评论,可以查看金融时报、彭博社等网站;对于熟悉外汇衍生金融工具,可浏览伦敦国际金融期货期权交易所、纽约商品交易所网站等。

(三)校外实训基地教学

社会是最好的实践老师,学生毕业最终要回归社会,被社会选择,因此到社会企业中参加社会实践无疑是训练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最佳场地。高校应积极地联系涉及到金融知识的相关单位,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企业签约合作,建设相对固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让流于形式的校企合作发挥真正的用武之地。只有让学生在社会单位进行认识实践,掌握实际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等,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才能为培养面向东盟的人才尽快进入角色定位阶段。

(四)用人单位专家讲授

金融学的研究方向篇2

一、金融会计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金融工具尤其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很大http://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从国外的巴林银行、富士银行、雷曼兄弟等到国内的万国证券、中信泰富等,都曾因金融交易而出现巨额亏损,甚至倒闭。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低下,金融会计教育导向弱化是主要原因之一。会计准则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要求金融会计教育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培养能适应不断变化的金融环境的会计人才。然而目前金融会计的本科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

(一)“法规导向式”教学模式审视我国金融会计教育现状,基本上仍然拘泥于“金融制度+会计制度+解释”的法规导向式教学模式,这与当前的金融自由化和会计改革环境极不相称。

(二)教材框架与应用型滞后,与实务脱节金融会计教学内容大多以教材为主,而教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很难及时随着有关金融市场的变化、金融产品的更新、会计法规、准则等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修改。如未考虑电子化对商业银行会计基本核算方法的影响,联行往来核算理论与实务脱节等,这就很难保证学生所学到的金融会计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完全衔接。

(三)学生缺乏主动学习能力传统的“知识传递型”教学方法下,教师大多数只是把“包装”、“封存”在课程计划和课本之中的知识原封不动地教给学生,学生不必独立思考与自主构建,只需接受、吸纳、牢记就行了。作业、考试也是封闭式的,有清晰准确的答案。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教学方法局限于灌输,不利于学生会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金融会计本科教学中的意义及构建思路

研究性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在独立的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研究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与“储蓄式教学”、“复制式教学”等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研究性教学具有教学的目的性与创新性,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学习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教学与研究、教师与学生的同一性等根本特征。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金融会计本科教学中的意义金融会计作为是一个实践性、逻辑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方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能适应金融行业的变化,具有创新精神的知识结构合理、专业过硬、懂国际惯例的应用型金融会计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金融会计教学应以金融学科体系为向导,充分发挥金融理论和金融实务研究以及教育在金融会计教育改革中的导向作用。应密切关注金融理论的最新发展,尤其是金融市场和金融工程的发展动态,在教学中着眼于金融理论和金融实务的讲解和分析,同时结合中外会计准则,让学生知悉和掌握金融会计的完整体系及其应用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金融会计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训练,也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灌输的教学方式,必须采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在金融会计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现代金融会计的内容和方法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大学不仅要学到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仅靠课堂讲授远远达不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金融会计教学改革为研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会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金融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是当代会计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发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金融会计本科教学中的构建思路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要深入研究社会对金融会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金融行业、金融学科、会计学科发展的需求,积极开发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要将金融行业与产业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教学内容,着力减少课程间教学内容简单重复的问题。紧扣国内外金融行业业务发展动态,增加公允价值计量、理财等新方法新业务的内容。增加一定量的金融学科课程,如《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国际结算》、《风险管理与控制》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

转贴于http://

入地研究金融理论和金融实务,提升学生的金融会计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如在现金章节可增加一些假币识别方法,在支付结算部分可增加问题票据案例及识别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实用性。再次,在教学方法上,研究性教学应从创设问题情境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还原科学思维活动,通过发现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情http://境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合作教学、案例教学、随机访问教学等形式,鼓励质疑批判和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后,在教材的选用上,鉴于金融改革和会计改革的国际化趋势,应积极引进流行的金融和会计教科书,开拓学生视野,优化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对国内的金融和会计教材选择,应选用高质量的并不断再版更新的金融和会计教科书。

三、金融会计研究性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金融会计研究性实践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按单门课程设置、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教学模式,构建“单项实验——课程实验——拓展实验——基地实践”的金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一)单项实验单项实验是针对教学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单独进行模块实验,目的是解决金融会计专业课学习中某一方面的实务操作问题。这一层次的实验应根据专业课的进度、难易程度以及教学需要,有选择地进行,并贯穿于整个金融会计学习过程中。如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银行汇票、银行本票、信用卡、信用证等有关票据的基本构成和申请、流转程序等。

(二)课程实验课程实验是为了全面掌握某一门专业课而设置的系统实验,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特点,一般在理论课结束后开设。课程实验的目的是训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核算技能,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熟悉金融会计循环系统,了解金融会计工作的特点和流转程序,理解金融会计信息生成原理及内涵,如银行会计课程实验、保险会计课程实验、证券会计课程实验、基金会计课程实验等。开展课程实验,可以利用模拟银行实验室,采用与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一致的模拟银行软件,使用凭证和票据,全程仿真模拟操作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储蓄业务、信用卡等业务,并针对银行会计的各个岗位分别学习培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拓展实验可考虑以下几种方式:

(1)金融erp实验。erp是“企业资源计划”,将金融企业搬进课堂是金融erp实验的灵魂,将金融企业erp管理搬入实验室,学生在学校期间就能到“真实的金融企业”工作,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更好的结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金融会计综合实验。综合实验是在主要专业课全部完成后,把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一项实验,包括金融会计专业知识、财经法规知识和经济业务知识等。金融会计综合实验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与单项课程实验相比,它更系统,更有深度,内容更广泛。综合实验要充分考虑向核算内容之外拓展,其培养目标不只是核算技能的提高,而是注重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3)金融会计专业教学案例。针对金融会计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结合实际工作中的典型成功或失败案例,编写系列《金融会计专业案例分析》。为了增强案例的可读性,在编写过程中,要突出网络和多媒体,特别是编辑相关声像视频,给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思考。转贴于http://

(四)基地实践积极建立学生金融行业的实践基地,加强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单位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学生社会实践http://实习教学基地,在用人单位考评的基础上,以实习促进就业,形成有相应特色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模式。

(五)创新活动大学生参与研究与创新活动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会计教学过程中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创新活动,注重金融行业的特殊需求,对知识结构的构造着重于金融学科的交叉,特别是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知识,投资理财、金融资本市场等学科知识的融合,关注金融会计与金融监管、金融会计与金融审计等方面的发展。教师在进行金融会计领域学术研究的同时,让学生做科研助手,直接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通过科研助手的锻炼,使学生有机会体验自身业务成长的过程,懂得探究学问的方法,学会数据采集方法和实验技术,培养初步的探索性研究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自主提出课题项目,包括研究性项目、创造性设计项目以及社会公众服务性项目等,借此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创新性科学研究的锻炼,培养科研的能力和创新的兴趣。

(六)研究性教学的评价学生学业评价和教师教学绩效评价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构成要实行多元化,要将各种形式的平时考查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按一定比例综合成为课程总成绩,特别重视与评价学生的研究与创新能力及其成果。每门课程考核评价方案应在开课时公开地告诉学生,甚至引导学生参与方案的制订过程,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评价,及时了解其在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取得的进展和成功,又能真实地知晓其不足,找到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使考核评价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对于教师教学绩效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和教学方式应有不同的评价内容,实现评价指标的多样化。评价指标的构成既要有课程组织、信息传递、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激发兴趣等常规指标,又要有展示金融会计理论发展前沿、评介不同流派学术观点、引入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等指标。同时应加大学生对教师教学绩效评价的力度,由于金融会计课程教学的学术性特点和教学质量评价的潜在性、滞后性特点,又决定了仅靠学生评价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教学水平,需要开辟金融行业专家以及同行、领导参与评价,与学生评价一起按不同权重综合评分。

金融学的研究方向篇3

关键词: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理论

电子金融产业的前后产业联系

电子金融产业有着复杂的前向和后向联系。前向联系金融业,与金融业务、金融管理、金融制度相联系;后向联系it产业和其它相关产业,比如说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媒资讯、生物特征识别等相联。从产业化的角度来考虑电子金融,有利于电子金融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

我国现有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与产业政策不能适应该产业发展的需要,需要继续加大改革力度。中央实行大部制,就是由于信息技术革命使产业间关联度迅速提高,传统条块分割的政府管理思路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相互关联的职能部门必须整合。同样,确立电子金融的主导地位需要政策整合、政府部门职能整合、产业相关资源的整合。电子金融产业理应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资金、技术、扶持政策、法律、人才、教育形成横向配套,纵向的it产业、金融产业、传媒产业、其它产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这样电子金融产业的发展潜力才能够发挥出来。

电子金融具有复杂的前后产业联系,是战略性行业,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为电子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创造机遇。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要意之一就是要主动,通过计划与市场手段结合的办法来加速电子金融创新的速度、质量、规模,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和战略利益。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优化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包括电子金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电子金融产业结构高级化。电子金融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指明了我国电子金融产业优化的方向。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合理化包括电子金融上下游产业链的就业人数、技术能力、潜力挖掘等方面。我国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所以,我国金融软件升级需要不断推倒重来,这种方式使大量的人才集中于终端开发,缺少基础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电子金融下游产业(金融业)内部人控制,高级管理人才缺乏,国际化乏力,衍生业务开展少,金融产业化发展不足。电子金融产业地位依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电子金融对于那些长期从事金融it工作的人员来说,并不难。但是,由于it治理结构原因,我国金融业没有Cio机制,在决策层缺少电子金融高级管理人才。电子金融没有相应的地位,发展起来束手束脚。电子金融人才的培养、金融it技术分工、金融it产业链优化、金融it前沿分析等等重要工作没有相应人去做。

电子金融产业结构高级化。我国金融it安全所需要的核心技术需要依赖国外,金融it的主要利润也由外资企业获得。所以,电子金融高级化非常必要。建立电子金融品牌,研发、推动、总结相应电子金融标准,研发高端电子金融技术,提高电子金融监管能力,是未来努力方向。

(二)电子金融产业结构优化的模式

纯市场机制。这种模式利用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电子金融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产业结构成长的主要动力机制为公平竞争,政府在多数时期内不对产业结构的成长施加任何直接影响:有发达的市场机制为基础,产业结构的成长侧重于依赖结构内部的自均衡、自调节过程。外部的政策力量的作用是间接性的,是一整套以价格、税收、利率等为主体的市场参数体系。产业结构政策大部分侧重在需求方面。

市场垄断性模式。我国电子金融市场基础薄弱,表现为:市场主体规模偏小,高质量的人才供给不足,技术创新的能力弱;市场环境不好,如中介机构功能体系不完善、融资困难、产权保护不力,等等,导致企业单从市场竞争难以获得充足的成长资源,企业必须寻求市场之外的力量,以便生存和发展;政策环境不够理想,要实现电子金融的快速发展并使产业成长摆脱人才、资金、土地等资源短缺的束缚,必须依靠政府的力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由政府规划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政府扶持企业成长,同时又要给产业以创新求生存的压力,大棒和胡萝卜相结合。

计划模式。通过大规模的国家投资和国家直接配置人力资源、科研资源等手段,带动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国家出面弥补电子金融产业的薄弱点,消除瓶颈,以使产业潜力得到极大的发挥。目前,教育部、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等都有相应资源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电子金融创新。目前,我国依托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手段,已经实现了数据库、操作系统等领域的突破。

产业组织理论研究概述

产业组织由三个要素构成:企业个体、企业相互联系形成的市场关系和产业组织环境。产业组织理论是研究企业行为、市场关系、产业组织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及其产业效应规律的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具有两个相反的研究发展方向,一是微观;二是宏观。微观经济主要侧重个体(企业和消费者)经济行为及其经济性问题的研究;宏观经济学主要侧重宏观经济要素(包括供给、需求、价格、利率等)与整体经济发展(就业和收入)关系问题的研究。而产业组织理论则以产业组织为其研究对象,主要从中观角度研究产业组织内部企业的经济行为特性、相互作用关系、产业组织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产业效应规律。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产业组织内部,企业的市场行为与有效竞争,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及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市场结构一市场行为一市场绩效分析模式和经济性评价,产业组织合理化标准与政府产业组织政策。

根据传统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制度的基础涉及两个基本范畴,产权和公平竞争。产权多样化,并且以私有主导,有利于解决企业间竞争的根本动力。西方传统经济学特别肯定竞争、否定垄断,垄断与竞争是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而对垄断与竞争的研究又细分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三个基本方面。对市场结构的研究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进入壁垒、成本(费用)、垂直结合等,对市场行为的研究有价格策略、广告和销售、研究开发、合并等,对市场绩效的研究有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技术组织效率、资源利用效率等。

根据垄断与竞争关系中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方面关系的不同,西方先后有五个流派研究产业组织问题。

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认为,产业组织政策影响市场结构(S)、市场行为(C)与市场绩效(p),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的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绩效,而市场结构又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对产业组织政策的研究包括反托拉斯、贸易管制、公共事业管制等,对需求的研究包括可替代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增长率、周期性等,对供给的研究包括供给的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工艺技术状态、原材料、工会组织制度等。

芝加哥学派认为,即使市场处在垄断或者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只要市场绩效良好,政府就不需要进行产业管制。因此,芝加哥学派又被称为效率学派。斯蒂格勒因对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而荣获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以斯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研究认为,从短期看,市场的垄断势力和不完全竞争会影响市场绩效,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如果不存在政府进入管制,市场高度集中产生的高额利润会吸引大量新企业进入,从而打破原来的垄断。因此,从长期看,竞争的均衡状态在现实中是能够实现。

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企业进出市场的唯一壁垒是沉没成本。在沉没成本为零的完全可竞争市场中,哪怕完全垄断也是有效率的,因为企业必须选择超额利润率为零的价格。提高市场绩效的关键是降低沉没成本。降低沉没成本的新工艺、新技术、新制度应该得到鼓励,同时,避免人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新产业组织经济学引入博弈论分析方法,从重视市场结构的研究转向重视市场行为的研究,并建立了动态的研究框架。博弈论对于分析市场参与双方出于利益动机而采取的应对行为十分有效,对于行政权垄断主体(政府)、经济垄断权主体(垄断企业)、人力垄断主体(工会)、思想垄断主体(传媒)、技术垄断主体(专利等)之间的博弈分析,可以运用于政策效果的预测和政策失效的诊断。

后SCp流派,即新制度经济学,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来研究企业与市场,打破从技术角度研究企业、从垄断角度研究市场的思维模式。新制度经济学从公司内部产权结构和组织结构的变化来分析企业行为的变异及其对市场运作绩效的影响。

产业组织理论在我国电子金融产业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特殊性,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我国的电子金融市场结构呈现出特殊性。我国电子金融行业自2003年以来获得了爆炸式增长。我国金融改革在不断深入,金融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扩大。那么,电子金融的供给如何改善呢?这就要考虑电子金融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和产业政策方面的因素。

我国电子金融市场结构的主要特征是规模企业少,除非是金融机构自身的金融it部门。我国的金融it公司无法达到中国工商银行的电子金融研发、维护、数据中心各千人规模的程度,独立金融it厂商质量和数量不足。我国的金融it公司大量的人力消耗在产品销售和维护方面,研发方面的人力资源少。金融it企业规模小,核心竞争力不强,难以胜任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金融it公司关门倒闭。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培育了一批金融it公司,如恒生电子、信雅达、金证股份、华胜天成、浪潮软件、中国软件、东软集团等,行业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对于行业垄断来说,外资企业垄断了高端市场,根据绩效原则和高科技it企业规模优势的实际,培植国内的规模企业与国外企业展开竞争才是上策。人为限制国外公司由于技术优势原因导致的垄断,对我国电子金融行业绩效提高并不利。企业集团、网络型组织、战略联盟、学习型组织是解决我国电子金融市场结构问题的解决办法。

结论

充分认识电子金融产业的重要地位。电子交易是使金融交易成本下降,参与主体增多,交易规模扩大,投机性增强。金融市场的灵活性、风险性、创新性要比银行主导的金融制度更加优越。发展电子金融,降低手续费、佣金等成本,创新期货、期权、股票等金融产品是金融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金融学的研究方向篇4

摘要金融心理学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释、预测以及调控人这个市场主体的心理。金融心理学的定量方法研究能够正确的研究市场的资本与资产配置关系,能够实现最优的配置,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便是金融心理学的定量分析方法。

关键词金融心理学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金融学的研究的核心内容便是研究资产与资本的配置效率问题,二十一世纪是市场经济时代,在该时代中,资金以及资本则是通过金融市场来进行配置的,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好或者集体则便是市场的构成要素之一,人与人之间的交易便形成了市场中的资本以及资产两者的供应关系,并形成了价格。价格的波动则是资产以及资本配置的方向标。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并逐渐完善的阶段,力求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的健康、迅速。实现这一点,最为关键的因素便是充分的将现有的资本集中起来,加大投资力度,促进投资效果,进而实现最优的资本以及资产配置[1]。金融学与心理学的融合完全来源于同一个思想:即人类可以计量出自身的感觉。建立一个高效的、现代化的、健康的金融市场体系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最终目标,我国必须加大现代金融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的运用到我国金融市场的建设道路上来。

一、金融心理学概念的提出

人的行为是理想的,这是金融学的一个标准前提,Grordonpepper曾经说过:拥有大众心理学的学位可能比拥有经济学的学位更加的有助于理解金融市场行为。从金融市场的主体要素可以看到,金融市场是一种群体行为,研究这种群体行为的科学便称之为“社会心理学”。可以这样理解:一个社会是一个大的房间,人便成为住在这个房间的群体,这样的一个群体共同生活在这个大房间,共同去求解一个经济类问题,接下来便是研究这些组成要素之间是如何互相作用的,特别研究的重点便是某个人的存在是如何影像到其余的个人行为的。

金融心里学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是研究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途径。社会心理学实际上是心理学的一个基本的分支,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主要分为十四个大的分会,每个分会都对应着心理学的一个比较具体的研究领域,比如运动心理学、组织心理学以及政治心理学等等,经济心理学也是这十四个分会中的其中一个,经济心理学的分支又主要包括货币心理学、股票市场心理学以及储蓄、投资和心理学,这三个分支能够非常直观的解释个人在与金融市场经济进行交互的行为,与此同时,还能够对我们解释清楚金融市场自身的意义,这些是经济心理学存在的最为重要的一面。金融市场的驱动便是社会中的数以万计的人,这是一个大的群体,群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影响。这种金融现象又可以称之为“群众心理”以及“大众心理”。群众心理并不等效于个体心理与群众数量的乘积,但是,他们之间又存在着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因此,需要深入的理解金融市场的群众心理,需要解释市场与人们群众之间的互相作用,需要有合理的理由去解释成交量、价格以及舆论媒体之间的反馈环以及拼接的过程,其中,能够理解做出最终决策的市场参与者则更加的重要。研究经济行为的金融心理学便诞生了。

二、金融心理学的定量分析方法

针对金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个:定量分析研究方法以及定性分析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方法是质的研究,而定量研究方法是量的研究、量化研究[2]。本课题重点研究定量分析方法,目前,金融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生态化研究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实验设计技术在不断进步。能够很好的控制误差,而在定量分析方法中,金融市场经济离不开社会现实生活,因此,金融市场的实验环境便就是生活,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人的心理活动是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比如社会、个人以及外部的环境以及多种复杂的要素等等。因此,金融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这些因素,这种多因素的研究便是未来金融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具备非常高的生态效果。金融心理学的生态化研究将会使得实验更加的贴近现实的生活,其结果也将更加的接近实际的金融市场。

(2)精确化的数据处理研究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运算能力越来越强大,这样便可以使得大量的多元素数据统计分析才能更进一步的开展,针对复杂的、大型的数据处理软件也已经问世,如SpSS、LiSReL、HLm等一些级别比较高的软件已经被应用到金融心理学的研究领域[3]。这样,便可以突破技术的限制,使得数据的处理变得更加快捷,效率更高。这样,多种影响因素量的增加,这样便可以分离出来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使得数据研究的结果更加准确,更能够贴近现实的环境。

(3)重预测性研究方法

金融市场的研究结果能够准确的预测未来金融市场的发展动向,这便是重预测性研究方法。金融心理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水平:最低的描述水平,这种水平仅仅测定或者评价当前的心理行为状态以及特征;其次便是解释水平,该阶段则重点研究的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因素以及活动特征等;最高的水平便是重预测性水平,强调通过精确的揭示金融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寻找规律,通过规律来预测金融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

三、总结

金融心理学的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解释、预测以及调控人这个市场主体的心理。只有具备预测水平的心理学研究才具备真正的实际价值,金融心理学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的主要工作是构建好对应的因果管理数据模型,并且要时刻注重纵向的数据动态分析。随着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多元回归分析、因径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多层分析等高级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应用,均可以为金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周爱保,张泽良.行为金融学:心理学与金融学协同发展的平台.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02).

金融学的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金融学科建设;金融资源意识;金融功能;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1)02-0082-04

一、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曾康霖(1998)就针对金融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行过较全面的论述。世纪之交,教育部设立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专业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这一研究项目,项目(张亦春、蒋峰,2000,2001)比较了我国和西方在金融学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差距,在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给出了概括性的设想[1]。以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为成员学校的“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给出了我国金融专业发展的学科定位,制定了从本科到博士研究生的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陈雨露,2005),项目更强调了素质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升[2]。

在西方,投资组合理论(markowitz,1952),分离理论(tobin,1958),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Sharpe,1964;Lintner,1965;mossin,1966),金融工程科学(JohnFonnerty,1988;HayneLeland,1989),行为金融理论(Debondtandthaler,1985;Statman,1995;Bernstein,1996;Shiller,2000)的不断提出和扩展,使得我国学者开始更多的关注金融专业教学内容的扩充、转变,更多的考虑教学与实际的衔接,学科发展和国际的接轨。王广谦(2001)[3]、张新(2003)[4]、封思贤(2005)[5]和张文颖(2006)等在各自的文献中都特别强调了这一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另外,李芒环(2007)、佘德容等(2008)和梁玉等(2006)结合各自所处学校的特点,对金融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等进行了整体性设计,提供了个案经验。张亦春、蒋峰(2001)[6],何嵬(2009)专门针对金融专业和金融类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改进的思路、方法、经验,为金融教学改革的这一重要问题提供了一些借鉴手段。

我国现有针对金融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多是寻找差距,模仿和学习西方金融学的研究范式、学科体系和教学方法。然而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来说,这并不完全符合金融发展规律,而且容易受制于人,甚至严重的会造成金融资源流失,金融丧失,危及我国的金融安全。黄达(2000)[7]、白钦先(2007)关于金融学科建设、中国经济学金融学理论与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任务等进行了思考与论述,他们的论述从思想方面提出了独到观点,这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视角。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与金融发展理论的视角

1.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考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两年多时间,其造成的影响严重、持久和深远。这场危机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更是给我国的金融从业者提出了挑战和质问:即金融的本质是什么?怎样认识金融的结构、金融的功能和金融的发展?目前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多局限于技术的层面,且争论颇多,莫衷一是。

要正确、准确地认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需要掌握和理解包括公司金融、金融工程等知识在内的微观金融体系;而要抓住危机爆发的根源和本质,以及日后最大限度的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又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微观金融的观察视角,要有金融资源的意识,大金融的意识和具备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

2.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视角

自20世纪70年代始,以Black-Scholes公式为代表的数理金融理论的创立,西方的金融专业逐步形成了以金融工程为代表的微观金融的理论体系。金融学科逐渐数学化、模型化和微观化,而且往往将金融专业设在管理类学科之下,这与我国传统的以货币、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专业形成了较大反差。

与此同时经济金融学家(以我国学者白钦先(1998、2001)等为代表)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等基本概念,形成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契合金融危机的爆发,我们可藉以对金融本质进行更深化的认识。在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视角下,我们能更清楚的知道,对各类金融资源的运用应以金融功能的扩展和提升为基轴,以金融效率、金融安全的实现为归宿,避免简单的金融量性发展观。如果我们从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历程及其研究视角来审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金融(市场)发展,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对危机的理解及对金融学科教学改革的推进会更加具有指导和针对性。

三、从金融发展理论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框架形成

1.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金融发展问题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Goldsmith(1969),其最早给出了金融发展的定义,即金融发展是指一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并采用金融相关比率(FiR)对金融发展进行了量性描述。作为对Goldsmith金融发展观念的深化,Shaw(1973)和mckinnon(1973)分别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由于两个理论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同一问题,故一般可简称为“金融深化论”。mckinnon和Shaw所提出的“金融深化论”的理论背景是:他们发现发展中国家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现象,即政府过分干预金融市场,实行管制的金融政策,同时存在着较高的隐形或显性的通货膨胀,使得国内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发生扭曲,致使利率、汇率不足以反映资本的稀缺程度。金融抑制在发展中国家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严格的利率管制、高额存款准备金、信贷配给、高估本币汇率等。发展中国家要使其金融和经济不断发展,就应该放弃所奉行的金融抑制政策,实行金融深化改革。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包括六个方面:提高或放开利率、放宽对金融机构的管制、建立与发展国内统一的资本市场、抑制通货膨胀、财政和外贸配套改革。

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但其在体系上比较粗糙,分析模型过于简单,包括因素较少,不具有动态特征,很多观点还停留在经验水平上,理论分析尚显不足。更重要的是,根据mckinnon和Shaw的理论框架,其认为金融部门并不创造财富,金融的发展也只能影响资本的形成,并不影响全要素生产力,这些也都较大地削弱了金融发展理论的解释力度。

2.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发展理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进程,一些经济学家汲取了内生增长理论的重要成果,在其金融发展理论模型中引入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外部性等因素,对金融发展理论进行了修正和发展。

(1)“金融供给论”和“金融需求论”。patrick(1966)研究了金融深化对国民财富的构成及使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货币供给带动下的金融发展战略。他强调,贫穷国家应当采取金融优先发展的货币供给带动政策,在需求产生以前率先发展金融。这种战略要求政府在短期无明显效益的情况下,坚持对金融进行投资和重点发展(陈岱孙、厉以宁,1991)。1996年,帕特里克提出了金融发展中“供给导向法”和“需求导向法”之间的区别。“需求导向”的金融发展是实际经济部门发展的结果,这意味着市场的拓展和产品的增长必须更有效地分散风险以及更好地控制交易成本,因此,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了一个更好地推动作用。此外,“供给导向”的金融发展先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而对经济增长有着自主的积极影响,对动员那些阻滞在传统部门的资源,使之转移到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现代部门,并确保投资于最有活力的项目方面可以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后者对早期的经济发展有着支配作用,一旦经济发展成熟,前者便发生作用。

(2)金融约束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理论界在反思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认识到:对发展中经济或转轨型经济而言,金融抑制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和落后。而推行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不仅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甚至会导致金融动荡,因此有必要寻找另外一条道路,这便是由Herman,murdockandStiglitz等人提出的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论运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金融深化的假定前提为瓦尔拉斯均衡的市场条件,这在现实中难以成立。同时,即使现实中存在这些条件,由于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以及行为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金融市场的失灵。金融约束论认为,金融市场失灵本质上是信息失灵,它导致了金融市场交易制度难以有效运行,必须由政府供给有正式约束力的权威制度来保证市场制度的充分发挥。政府可通过金融约束政策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并通过“租金效应”和“激励作用”有效解决信息不完全问题。也就是说,政府可以在一定的前提下(宏观经济稳定、可预测的低通货膨胀率,正的实际利率),通过对存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对市场准入及竞争加以限制以及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等措施,为金融和生产部门创造租金,并提高金融体系运行的效率。这一理论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如何实施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框架。

金融约束是发展中国家从金融抑制状态走向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政策。它针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畅、金融监管不力的缺陷,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情况下的作用。因而它并不是与金融深化完全对立的政策,而是对金融深化理论的丰富与发展。

(3)内生金融发展理论。内生金融理论把金融因素作为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重要变量,研究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效用与作用机制。内生金融理论认为,资金融通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产生金融交易成本。随着经济发展,这种交易成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降低交易成本,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内生地要求金融体系形成和发展。内生金融发展理论从效用函数入手,建立各种具有微观基础的模型、引入了诸如不确定性(流动性冲击、偏好冲击)、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监督成本之类的与完全竞争相悖的因素,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形成作了规范性解释。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既放弃了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传统,又坚持了从金融与经济关系角度来研究金融发展问题的立场,金融学家们试图建立一个一般金融发展理论。它带来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的转变,使有关金融发展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令金融发展理论在沉寂了20多年以后重返主流学术界。但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坚持了金融发展研究的机构观,即从现有的机构出发来研究金融功能,导出其产生、发展和作用于经济的机制,依然具有一定局限性。[8][9]

3.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态势,金融与经济越来越密不可分,金融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经济的核心性和主导性要素。这一切要求人们重新认识金融的本质以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有学者认识到金融发展的现实效应与主流理论不符,提出了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是面向21世纪新的金融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和金融理论的融合与升华,是对传统金融发展理论的扬弃与创新。

国内学者对金融发展作了比较全面、深刻论述的代表人物是白钦先教授。在其《论金融可持续发展》(1998)中,白钦先教授首先提出了金融资源、金融安全与等基本概念,并提出了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框架。发展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金融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和未来发展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金融体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经济金融在长期内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在其他文献(白钦先等,2001)中,白钦先教授及其合作者以金融资源论为基础,从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切入,从金融发展的一般性出发,对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更系统的阐述: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既不是孤立研究金融的发展和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是孤立研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是在金融与经济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即在两者彼此互动的意义上来研究金融与经济的发展。

在这一领域,白钦先教授一直关注并持续不断地研究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功能)两个方面同时展开,针对西方学者只包含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两大要素的特指金融结构理论,提出“金融相关要素的组成、相互关系及其量的比例”的一般金融结构理论;针对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变迁即是金融发展”的量性发展观,提出“金融结构演进(质性与量性发展相统一)即金融发展”及“金融功能演进(扩展与提升)即金融发展”的金融发展理论;并在发展金融学的整体框架内,梳理整合了“发展金融学是以金融功能为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联结点,以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为其研究的基轴,而以金融效率为研究的归宿”。[10]

四、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现代金融已成为包括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理论金融与实务金融、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金融观念与金融意识等众多因素,并直接涉及经济与社会、财富与资源、实质经济与虚拟经济及经济风险与经济危机等众多因素的庞大的复杂巨系统。我们在研究金融,进行金融学科建设的时候需要始终具有这样的大金融意识,始终将金融问题与金融的功能提升紧密联系起来。

第一,强化金融资源意识,树立金融与金融安全意识,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发展中的经济体尤其需要有这样一些意识,并形成相应的对策措施。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对这些问题没有给出直接回答。而金融发展首先也是一国的金融发展,在金融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发展中经济体往往处于被动和被掠夺的地位,发展金融和金融发展,就必须给与它充分的重视和保护。

第二,对于我们国家这样正处于发展成熟中的金融体系来说,仍应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在逐步推进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同时,我们要形成适合我们自身发展状况的合理的金融结构,在某些市场化改革不利或行不通的行业与部门,我们仍应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金融倾斜并非是惟一正确的金融改革方向,其关键是要看改革能否充分的发挥出金融相应的功能性作用,是否实现了经济金融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金融体制改革应鼓励创新,鼓励对外开放,但我们要有自己的时间表,要与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和完善金融的监管体系同步。

第三,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需要适当转变,凸显人文价值观的认同。包括金融发展理论在内的现代金融学科体系和大多数经济类学科一样,呈现出研究方法数学化、模型化的现象,这本无可厚非。但在金融这样一个充满风险因素的领域,在金融虚拟化程度不断强化的时代,我们应该,而且也不得不转变我们认识、发展金融理论及其实践的思路,重新审视金融的本来目的到底是什么?金融的人文价值观又是什么?这对维持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对我们防止危机的发生都不无裨益。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讲,在能够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的基础上,也应发展起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范式,这不是简单的中国特色,而是金融发展理论的中国化。[11]

当代金融学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货币非中性基础上的金融非中性,将“可持续发展”的哲学理念引人金融学研究,拓宽了金融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思路;这一研究范式确立了金融学的最终研究目标,在最高层面上给出了我们进行金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金融发展观;在方法论上,这一研究方法注重了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的有机结合,并突出了金融学的社会科学属性,实现从货币分析到金融分析的真正变革。[12]

[参考文献]

[1]张亦春,蒋峰.中外金融学高等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0(5):69-73.

[2]“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5(2):6-18.

[3]王广谦.正确定位加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1(22):13-14.

[4]张新.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金融研究,2003(8):36-44.

[5]封思贤.从金融理论变迁看金融本科教学改革[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5(2):38-41.

[6]张亦春,蒋峰.金融学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3):32-35.

[7]黄达.金融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9):1-7.

[8]龚明华.当代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及前沿[J].国际金融研究,2004(4):4-11.

[9]刘澄.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演变简评[J].当代财经,2001(1):35-39.

[10]白钦先.金融结构、金融功能演进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历程[J].经济评论,2005(3):39-45.

金融学的研究方向篇6

>>论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其对我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次贷危机与房地产金融体系重构次贷危机中的监管“失灵”与中国金融安全体系构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碳金融体系构建研究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低碳经济呼唤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构建我国低碳金融体系浅析山西省碳金融体系的构建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构建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体系安全保障研究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述评中国碳金融体系建构问题研究次贷危机研究构建兵团金融体系低碳经济时代中国碳金融体系的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和碳金融体系的构建金融创新与我国碳金融体系的构建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与中国未来发展金融危机后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中国的对策后金融危机阶段我国金融体系构建的思路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l.

[4]英大传媒研究院.2013中国碳金融展望[R].国家发改委,2013(11).

[5]ZhangXiao-yanetc.StudyontheDevelopmentofCarbonFinanceinLowCarboneconomy[R].e-Businessande-Government(iCee)internationalConference,2011.

[基金项目]山西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发展低碳经济的碳金融研究”(2011041013-01);

金融学的研究方向篇7

关键词:金融发展;贫困;广西

中图分类号:F833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2-000-04

一、引言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相继实施以扶贫贷款、发展资金和以工代赈等形式的扶贫开发计划以来,我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在不断递减。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从1978年2.5亿下降到2014年的7017万,贫困减缓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且自然灾害频发,给我国的减贫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广西由于受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和历史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和减贫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中、东部地区相比,仍属于经济社会欠发达和贫困地区。截止2014年,广西共有54个贫困县,5000个贫困村,538万贫困人口。可见,广西的贫困问题仍然较为严重。而我国的《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这一目标要求我国贫困地区加大扶贫、脱贫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实行精准扶贫。

那么,怎样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贫困?这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亟需解决的问题。众多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金融服务和收入、分配进而直接或间接的对贫困减缓产生影响。但值得注意的是,已有的研究虽然从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对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进行了研究,却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一些学者认为,金融发展有利于贫困减缓(RemenyiandQuinones,2000;Burgessandpanda,2003;巴曙松和栾雪剑,2009);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金融发展不利于地区贫困减缓,反而在一定程度了加剧了贫困(Banerjeeandnewman,1993;GalorandZeira,1993;RanjanandZingales,2003;陈银娥和师文明,2010)。可见,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影响目前学术界还未有一个定论。而广西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影响机制以及效应如何,学术界尚未对其进行研究。同时,广西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真正意义上的贫困地区,以其作为其研究对象,其研究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鉴于此,本文以广西14个地级市2004-2014年作为其研究样本,分析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影响机制及其效应,进而为广西扶贫、脱贫和金融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

学术界关于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影响机制。二是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作用:促进抑或是抑制。

具体而言,在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影响机制方面,目前主要从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直接机制方面,金融机构可以向贫困人口提供信贷服务和储蓄等金融服务,保证贫困人口有充足资金进行投资生产,获得收入;而提供储蓄则不仅可以增加穷人的收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贫困人口抵御风险的能力(Burgessandpanda,2003;DFiD,2004)。Shimeles(2006)的研究也表明,贫困人口更容易在宽松的金融市场环境中获得金融服务,从而有利于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JeanneneyandKpodar(2011)指出,增加储蓄服务等金融服务的供给有助于减缓贫困。这是因为,一方面穷人能够通过储蓄逐渐为项目投资积累更多资本,另一方面储蓄所带来的利息流也增加了穷人的收入。崔艳娟和孙刚(2012)研究表明,金融服务在不同的经济和金融时期,对减缓贫困的作用不一样。汪海东等(2013)指出金融服务的充分性和金融服务的宽度是减少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金融发展本身也可以对减缓贫困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发展不稳定,会导致投资的不稳定性进而影响经济,从而不利于贫困减缓(JeanneneyandKpodar,2005;akhter,etal.,2010)。Kappel(2010)通过研究表明,与金融欠发达的国家相比,金融较发达国家,其贫困下降速度更快。

在间接影响机制方面,一些学者主要从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角度进行系统、详尽的分析。如Ravallion(1997)对23个发展中国家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出现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时,即使经济呈现高速增长,也不能减少贫困。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收入差距的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贫困人口从经济中所获利益也不尽相同(Ravallion,2001)。Lietal.(1998)对112个国家1947-1994年的基尼系数进行分析发现,金融发展水平较好的国家,可以降低因信息非对称而引起的信贷约束,进而进行生产活动,提高收入,最终减少贫困。DollarandKraay(2002)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能够通过经济增长促进贫困减缓。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发展可以将储蓄转化为贷款进而形成投资,促进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与成长,为穷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穷人在高的经济增长中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进而提升其技能水平,有利于减缓贫困。Becketal.(2004)发现金融发展会通过提高穷人的收入而降低收入不平等,金融中介更发达的国家的贫困率和收入不平等下降得更快。苏基溶和廖进中(2009)利用我国2001-2007年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和贫困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的金融发展有利于贫困家庭收入水平的提升,减少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田银华和李晟(2014)采用2004-2013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就金融发展对农村地区贫困关系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通过金融机构农村信贷资金投放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形成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拉动最终减缓农村贫困。可见,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促进作用。但另外一些学者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认为金融发展并没有促进贫困减缓,相反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如GreenwoodandJovanovic(1990)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金融发展对贫困的影响呈现出先恶化后改善的非线性关系。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我国学者崔艳娟和孙刚(2012)的证实。杨俊等(2008)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进行经验分析指出,中国整体金融的发展在短期内缓解了贫困状况和收入情况,但从长期来看,并没有成为贫困减缓的因素之一。师荣蓉等(2013)对我国西部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行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表现出明显的门槛效应:当人均收入处于低水平均衡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隐性累积效应;当人均收入跳越“贫困陷阱”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显性加速效应;当人均收入处于高水平均衡时,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具有隐性减速效应。苏静等(2014)的研究也表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收入贫困具有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金融服务、金融发展等直接影响,以及通过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等间接影响。究竟是促进贫困减缓抑或是抑制贫困减缓,则不同的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结论。同时,我们发现,已有研究大都基于跨国或省级层面,较少涉及到某一地区内部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的具体影响。因此,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机会。

三、模型设定、变量选择与数据说明

为了研究广西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影响机制及其效应,本文参照崔艳娟和孙刚(2012)、师荣蓉等(2013)基本思路建立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静态面板模型:

其中pov为贫困减缓,fin为金融发展,且以金融发展规模fin1和金融发展效率fin2两个指标来衡量目前广西金融发展水平,X为控制变量。在这里,我们借鉴崔艳娟和孙刚(2012)、崔艳娟(2014)、张冰和冉光和(2013)、师荣蓉等(2013)等人的相关研究选取经济发展rgdp、产业结构ind、收入分配inc、基础设施水平inf、对外开放度open、财政政策gov和城镇化水平urb作为本文的控制变量。i为时间编码,t为地区编码,代表不可观测到地区效应,代表不可观测到年度效应,为随机扰动项。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本文采用广西2004-2014年14个地级市作为其研究样本,相关数据均来源于历年《广西统计年鉴》。以美元表示的进出口总额我们以当年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进行换算,其汇率数据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缺失的数据,我们采用拉格朗日线性插值法得出。同时,本文在进行计量分析时,均采用stata11.2软件,在此说明。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给出了各变量的统计特征。从表2可知,主要变量贫困减缓pov的平均值为0.6755,最大值为1.2875,最小值为0.2864,标准差为0.2533。金融发展fin1的平均值为1.6148,标准差为0.7474,最大值为4.5347,最小值为0.8044,金融发展fin2的平均值为0.6301,标准差为0.1463,最大值为1.1080,最小值为0.3027。收入分配inc的平均值为3.3475,标准差为0.4558,最大值为4.9501,最小值为2.525。经济发展rgdp的平均值为1.9131,标准差为1.2417,最大值为6.5179,最小值为0.3585。可见,广西各地级市的贫困减缓、金融发展、收入分配和经济发展均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在金融发展fin1和经济发展方面,各地级市差别较大。

(二)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实证分析

表3给出了金融发展规模对减少贫困的计量结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在进行计量分析时,采用面板数据常用的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在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主要通过Hausmantest(豪斯曼检验)对其进行判断。通过检验我们发现,金融发展规模对减少贫困的影响模型(1)-(6)均为固定效应模型。同时,我们在进行回归时,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在金融发展、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三个变量的基础上,逐步增加控制变量,分析其金融发展对其减少贫困的稳健性,其结果如表3中的(1)-(6)。从表3可知,金融发展规模(fin1)的系数在模型(1)-(6)中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说明金融发展规模对减少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验证了已有学者的相关研究。收入分配(inc)对减少贫困在模型(1)-(6)中均呈现负向影响,且在控制相关变量之后,收入分配对减少贫困的负向影响得到加强。这表明收入在城乡居民间的分配的差异,使得广西各地级市贫困现象进一步恶化。经济发展在模型(1)-(6)中均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广西各地级市通过发展经济进而金融机构存款向贷款转化,储蓄向投资转化,从而有利于穷人获得工作、收入和技能,进而减少贫困。产业结构(ind)对减少贫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从表3模型(1)-(6)可知,基础设施建设和财政政策对减少贫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基础设施如公路、交通的改善,有利于贫困的减缓,而财政政策由于直接采取向贫困人口和家庭进行扶贫贷款、专项资金大力扶持农村发展种植业等农业产业,从而促进地区贫困减缓。

此外,从表3可知,可决系数R-sq在逐步加入控制变量后,最终达到0.867.说明方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表4给出了金融发展效率对减少贫困的影响的回归结果。同样地,我们采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并进行hausmantest,最后发现固定效应模型要由于随机效应模型,因此我们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从表4模型(1)-(6)可知,金融发展效率(fin2)对减少贫困具有负向影响,但作用不明显。这有可能因为在广西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由于金融中介成本的限制,使得贫困人口由于不能支付获得金融支持的中介成本,从而不能从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中获益,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对贫困减缓呈现负相关关系。而其他变量如收入分配(inc)、经济发展(rgdp)、产业结构(ind)、基础设施水平(inf)、城镇化水平(urb)、财政政策(gov)和对外开放度(open)对减少贫困的影响方向和显著性与表3基本一致,在此不作论述。

五、结论

本文采用广西14个地级市2004-2014年的面板数据,就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影响机制及其效应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广西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影响机制主要有直接影响机制和间接影响机制。直接影响机制则通过金融服务或金融发展自身对减少贫困产生影响;而在间接影响机制方面,主要通过经济发展、收入分配进而影响金融中介资金投放对减少贫困产生影响。进一步的,我们发现,广西金融发展对减少贫困的影响存在差异:金融发展规模对减少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金融发展效率对减少贫困具有负向影响,作用不显著。收入分配则对减少贫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经济增长对减少贫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这与全国层面或省级层面研究结果不尽不同。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广西金融发展和扶贫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巴曙松、栾雪剑.农村小额信贷可获得性问题分析与对策[J].经济学家,2009,(4):37-43.

[2]陈银娥、文明.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贫困减少的经验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6):100-105.

[3]崔艳娟、孙刚.金融发展是贫困减缓的原因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金融研究,2012,(11):116-127.

[4]崔艳娟,金融发展、城镇化与贫困减缓――基于系统Gmm的估计[J].兰州学刊,2014,(8):152-158.

[5]师荣蓉、徐璋勇、赵彦嘉.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及其实证检验――基于中国西部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3):32-41.

作者简介:刘新文,男(1986-),汉族,湖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法律与金融。

杨莉娟(1996-),女,汉族,广西人,本科。

金融学的研究方向篇8

【关键词】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UtaUt)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感知风险感知成本结构方程模型

一、引言

关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定义,目前尚未形成权威概念,其常与互联网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平台、网络理财产品等概念交叉使用,具体形式或产品类别人们在认识上也存在差异。本研究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主要包括五类:集支付、收益、资金周转于一身的理财产品(如阿里巴巴余额宝)、与知名互联网公司合作的理财产品(如腾讯理财通)、p2p平台的理财产品(如人人贷的优先理财计划)、基金公司在自己的直销平台上推广的产品(如汇添富基金现金宝)、银行自己发行银行端现金管理工具(如平安银行的平安盈)。这五类理财产品存在收益率不稳定、网络平台风险责任不清等问题,研究其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对相关企业如何做好经营管理、提高用户满意度、保持竞争优势具有参考价值。

二、文献回顾

(一)国内外基于tam等理论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相关产品的实证研究

国外学者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相关产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经常运用理理论(tRa)、计划行为理论(tpB)、技术接受模型(tam)等理论,tRa中的主观规范、tpB中的知觉行为控制以及tam中的行为态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是学者在构建研究模型时主要考虑的指标变量,随着互联网金融领域相关产品风险问题的凸显,感知利益、感知风险、感知信任也被纳入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中。

国内学者基于tam理论并结合经济学中的相关理论对移动银行、移动支付等用户使用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邓朝华等基于tam理论分析验证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可靠性、感知行为控制、服务成本是影响移动银行服务用户采纳行为的重要因素;杨水清等以tam为理论基础并结合效价理论,从技术属性、个体特征、社会影响三个方面对移动支付用户初始采纳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优势、兼容性、个体创新、主观规范和形象正向影响用户采纳意愿,感知风险和感知成本负向影响用户采纳意愿;李凯等指出移动支付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相比一个重要区别是移动支付给用户带来的感知风险,其研究跳出了以tam理论为主的研究框架,从交换理论视角分析了感知风险和感知利益在用户行为决策中的作用机理。

此外,国内有学者基于tpB、tam、创新扩散理论(iDt)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邱均平等基于tam和tpB理论分析验证了自我效能、感知易用、感知有用是影响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关键因素;张万力等运用tpB和iDt理论构建了互联网金融理财行为模型,探讨用户行为形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理财目标显著影响信息搜寻,沟通交流正向影响理财意愿;罗长利等基于tam和tpB理论验证了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收益、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正向影响用户对余额宝的使用意愿,感知风险负向影响用户使用意愿。

(二)国内外基于UtaUt模型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相关产品的实证研究

国外有学者基于技术接受和使用统一理论(UnifiedtheoryofacceptanceandUseoftechnology,UtaUt)对移动银行、网络银行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Yu运用UtaUt模型分析用户使用移动银行的影响因素;martins等在UtaUt模型基础上引入感知风险因素,分析用户使用网络银行的影响因素oliveira等结合任务技术适配模型(ttF)、初始信任模型(itm)和UtaUt模型,分析验证了便利条件、行为意向直接影响影响使用行为,初始信任、绩效期望、技术特征和任务技术适配性显著影响使用意向Slade等基于UtaUt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验证了绩效期望、社会影响、创新性、感知风险、感知信任是用户接受移动支付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学者运用UtaUt模型探讨了手机支付、移动银行、微信支付等业务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但目前还没有学者运用UtaUt模型分析本文所指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用户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综合国内外基于UtaUt模型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实证研究,将UtaUt模型作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基础模型,在保留绩效期望(performanceexpectancy,pe)、努力期望(effortexpectancy,ee)、社会影响(Socialinfluence,Si)、便利条件(FacilitatingCondition,FC)等因素的基础上,增加感知风险(perceivedRisk,pR)和感知成本(perceivedCost,pC)两个因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研究模型与假设

tam是解释或预测信息技术使用的普适模型,之后人们对tam不足加以改进,将理理论(tRa)、动机模型(mm)、计划行为理论(tpB)、创新扩散理论(iDt)、社会认知理论(SCt)等共八个理论进行整合,提出了UtaUt模型。有学者实证研究认为UtaUt模型对行为的解释比tam更为全面和完善。UtaUt模型的四个核心变量分别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其中前三个变量对使用意向产生重要影响,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直接产生影响。本研究在UtaUt模型基础上增加感知风险、感知成本因素,形成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

(一)感知风险

Luo等将感知风险定义为用户对各种潜在威胁敏感性的个人感知,将感知风险分为性能风险、财务风险、时间风险、心理风险、社会风险、隐私风险、生理风险、整体风险八个方面,并在其研究中证实感知风险负向影响用户对移动银行的使用意向,因此提出假设:

H1:用户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感知风险负向影响使用意向。

(二)感知成本

消费者在不同的服务方式间转换必须要考虑不可忽略的成本,从其他的理财方式转换到互联网理财需要一些额外的成本。abroud等指出用户的感知经济价值,包括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会对使用意向产生负向影响,因此提出假设:

H2: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所承担的成本负向影响使用意向。

(三)其他因素

H3:用户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绩效期望正向影响使用意向;

H4:用户对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努力期望正向影响使用意向;

H5:用户受到的社会影响正向影响使用意向;

H6:用户感知到的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便利条件正向影响使用行为;

H7:用户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意向正向影响使用行为。

四、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结构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使用情况,第二部分是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认知情况,本部分问卷采用李克特七级量表,对影响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因素进行测量,第三部分是对被调查者基本情况的采集,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等问题。通过网上问卷调研平台发放电子问卷280份,回收问卷229份,其中有效问卷203份,问卷的有效样本量为28个题项的7.25倍,符合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样本量基本要求。

(二)信度与效度分析

通过SpSS20.0软件,采用Cronbach'salpha系数进行信度分析。从表1可知,问卷总体的Cronbach'salpha值为0.866,各分量表的的Cronbach'salpha系数均大于0.8,表明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问卷设计合理。

问卷各变量的测量指标均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问卷及相关文献理论基础修正成为本研究的量表,故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在建构效度方面,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的Kmo值均大于0.7,表明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各变量均只提取一个公因子,总体解释度较高,且各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大于0.7,表明问卷效度较高。

(三)模型检验

利用amoS17.0软件采用极大似然法对假设模型进行拟合分析,实际测量结果与各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Cmin/DF、iFi、tLi、CFi、RmSea均在合理范围之内,GFi、nFi与评价标准略有差距,表明假设模型拟合程度比较好。

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感知风险对使用意向有显著的消极影响;感知成本对使用意向没有显著的影响;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对使用意向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便利条件对使用行为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使用意向对使用行为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假设H1、H3、H4、H5、H6、H7成立,H2不成立。

五、结论讨论

(一)结论

本研究基于UtaUt模型构建了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意向、便利条件是直接影响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重要因素,努力期望、绩效期望、感知风险、社会影响通过使用意向对使用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感知成本对使用意向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相比银行相关产品而言具有明显的成本方面的优势。就准入门槛而言,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最小单位是1元,虽同很多货币基金门槛相同,但相比一般以5万元为基准的银行理财产品更适合大众投资者,因此感知成本不是影响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重要因素。依据研究结果,经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相关企业应注意将用户的感知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注意降低用户的风险感知,降低结果损失的程度,同时降低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操作的复杂性,开展服务营销,提高用户的绩效期望和努力期望,使用户获得更多的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便利条件。此外,很多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是受周围人群的影响,所以经营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相关企业要设法提高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社会影响和适用人群,以进一步促进用户的使用行为。

(二)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有三点:首先,研究没有考虑用户的性别、年龄、经验等控制变量的影响作用,若对控制变量的影响作用加以分析,结论会更具针对性;其次,本研究提出了7个影响用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因素,测量维度并不完全,在后续研究中可以结合消费者信任等理论增加使用行为的测量维度,以增强模型的解释力度;最后,本研究没有进行竞争模型的探索和评估,不能保证所得模型的解释力一定是最佳的,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增加对竞争模型的探索,从而使所得模型更具说服力。

参考文献

[1]邱均平,杨强,郭丽琳.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杂志,2015,34(1):179-184.

[2]融360金融搜索平台.2014年互联网金融理财报告[eB/oL].http:///dl/pdf/licai_2014annual.pdf,2015-01.

金融学的研究方向篇9

【关键词】相依风险Copula理论金融业证券市场风险

一、金融市场的关联性及金融风险相依研究的缘起

世界金融体系的形成和构建与资本主义经济世界体系同步,经受过多次经济危机,业已相对成熟。改革开放后,国内金融市场在加入wto的同时日渐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内在结构逐渐实现国际化同构,有由里到内均和国际市场融为一体的趋势和倾向。也就是说,海内外金融市场的关联性或者说相关性越来越强,研究某地域或某方面的金融现象必须有相对系统的观点来关照。

在金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是管控各种金融风险,其重要前提是金融风险的量度和预测问题。在金融市场关联性和相关性越来越强的情况下,各种金融风险的相关性也逐渐增强,其具体的风险量度问题也应该充分考虑相关风险的系列情况,即联合风险或者说是相依风险的度量问题。

基于对风险相关即风险相依具体复杂内在情况的认识和估量不足,早期开展金融风险相依研究的主导思路是线性相关系数分析法或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另外,VaR风险价值的计算方法以其较强的操作性及相对的准确度为综合风险度量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框架,被大量金融机构接受,成为后者研究综合风险或者相依风险的主导计量方法。

二、Copula理论的内涵及其对金融相依风险研究的推动维度

Copula本是数学统计范畴内的一种理念方法,其核心是利用样本数据和各种风险资产收益率的边缘分布近似确定其联合分布。Copula理论发展成熟于海外,2002年张尧庭撰文其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可能性后,Copula理论随着金融市场的关联性、金融风险的相关性、证券市场风险相依等顺序和逻辑不断深入,逐渐成为风险相依研究的主流,从多方面推动了风险相依风险研究的发展。

(一)克服了传统风险度量方法的缺陷,推动了相依风险度量预算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交易活动及工具的不断增长变迁,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日趋激烈,基于正态分布假设的传统风险度量方法及线性相关系数指标面对复杂的金融风险相依实务的时候本身缺陷尽显,导致出现了实务层面和研究层面的双重困境。而Copula理论以其不变性导出的系列相关性描述指标比线性相关系数更切合风险实务,Copula通过对相关结构和边缘分布分别建模的灵活性可构建出比多元正态分布假设下更合适准确的多元分布,比传统方法有明显的优势,推动了相依风险度量预算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二)推动优化VaR风险价值的计算,提升风险度量预算的准确度

VaR风险价值的计算方法虽然有操作性强且相对全面的优势,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实务增多其在不同模型计算结构差异及尾部损失信息反映等方面的缺陷也逐渐被人意识到。对此,马艳民、谢赤、罗付岩等部分学者探索构建基于Copula理论的VaR模型,提炼基于Copula函数的VaR与CVaR算法,通过将Copula融入VaR中优化VaR风险价值的计算,构建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型,进而得出与实际分布更为近似的联合分布或者说相依分布。

(三)以对尾部相关性的敏感优势,推动证券相依风险研究的长足发展

对于证券市场风险而言,尾部相关性因其在市场大跌时的强烈反应对预防、管控股市重大风险非常关键,但是相对简单的线性描述不能够充分展现复杂而多变的尾部相关性,限制了其对证券风险相依研究的力度。对此,Copula以其刻画相关性的全面而灵活的优势,可充分地展现尾部相关的全部信息。基于此,Fre、马艳民、任仙玲、司继文等海内外学者陆续利用Copula的这个优势深化研究证券相依风险,并使Copula理论之成为证券相依风险研究的主导理论。

(四)以其较强的普适度,Copula理论扩大了金融风险度量的论述研究范围

在引入Copula理论之前,基于当时国内金融风险管理实务的局限及传统风险度量方法及指标的缺陷,论述范围一直比较有限,主要以相对西化的理论分析欧美成熟市场的金融现象为国内提供借鉴意义。引入Copula理论之后,论述范围有所扩大,相当一部分研究者把视角转向沪深股市甚至以韩国、台湾为代表的东亚金融市场。

三、Copula理论应用的局限及金融相依风险研究未来走向探讨

风险相依研究引入应用Copula为确保为金融风险管理提供更切实有效地基础信息,同时研究者和实务负责人员还应该清醒地意识到Copula理论应用的局限、难点和先天不足。

首先,Copula理论本来属于数学统计范畴,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需要克服跨学科和领域的界限,不同学科和领域的某些内在实质差异会影响Copula在金融领域的应有深度和效果,即风险相依研究引入应用Copula理论要克服不同学科的异质性特点、

其次,国内风险相依研究或金融市场研究引入应用Copula理论的借鉴参照是海外的相关研究和实务开展。对此,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关注开始于1999年前后,到2008年的时候已经比较成熟了,不过依然没有拦住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这说明海外相关研究和探索本身在整体上不能算是成功的经验,或者说Copula理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本身存在先天性不足。

最后,从传播流程上说,风险相依研究或者说金融市场研究引入应用Copula理论属于舶来品,存在着本土化路径探索的问题。虽然着国内金融业在融入世界金融市场方面的深度不断增大,不过基于政治制度和监管体制等原因,国内金融市场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目前在转型期间的成熟度也相对不足,海外的相关经验在国内的适用度比较有限。

总之,国内风险相依研究引入运用Copula理论面临着跨学科异质性难点,其本身还要有借鉴失败探索进而本土化成功转型的难点。在这种情况下,国内风险相依研究:一应该清醒意识到这些不足和难点,避免绝对盲从和不假思索地肯定和盲从;二应该立足国内现实,强化国内实务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应用路径;三应该引入多种相似理论和方法进行对比博弈,扭转以Copula理论为绝对主导的局面;四应该将Copula理论量度和预测风险相依与相依风险的管控相结合,利用前者为管控风险提供方便,利用后者的效果倒逼证实风险量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刘琼芳.基于Copula理论的金融时间序列相依性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2]吴庆晓,刘海龙.基于Copula模型的风险相关性度量方法[J].系统管理学报.2011(06).

[3]赵晓玲,陈雪蓉,周勇.金融风暴中基于非参估计VaR和eS方法的风险度量[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2(03).

[4]易文德.基于Copula理论的金融风险相依结构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5月.

金融学的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金融功能理论;金融阶段理论;银行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围绕两条主线展开:金融对经济的影响、经济等对金融的影响,相应形成两种理论:功能理论和阶段理论。金融功能理论探讨金融机构对经济发展提供哪些服务和功能以及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其方向,并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等解释为什么具备这些功能,金融阶段理论探讨影响金融机构发展的因素,发展某种金融机构要具备哪些条件,某一国家或地区具体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匹配关系。当某类金融机构未能有效发挥自己的功能时,就要求助于金融阶段理论:探讨哪些因素限制了金融机构功能的发挥。强调金融发展理论特别是金融阶段理论的意义在于,国内不少学者都把重心放在金融功能理论研究上面,而忽视对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发展银行、证券市场或风险投资的研究,不顾国情或省情提出大量可操作性不强的政策建议。

一、金融功能理论简介

(一)金融功能理论研究哪些问题

理论研究方面,金融功能理论研究下列问题:金融中介、证券市场和风险投资的功能分别是什么?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和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比较哪个更好?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特定的金融机构重要还是整体功能重要?金融发展是否存在门槛效应?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是否有作用及作用方向如何?能促进经济增长的最优金融系统是什么?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如何?实证研究方面研究的问题包括:指标体系怎样构建?构建线性还是非线性模型?用什么估计方法?采用整个国家层面的数据还是产业或者企业层面的数据?是考察短期关系还是长期关系?

(二)金融功能理论和金融阶段理论之间的联系

金融功能理论和阶段理论的比较如下表所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于:短期内,影响金融机构发展的因素和金融机构的功能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长期内,两者都是动态变化的。去除阻碍金融机构发展的因素后,金融机构的功能得到发挥,金融机构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之间就会形成良性互动。

二、有关金融机构功能的观点综述

有的学者主张银行占优,有的学者主张证券市场占优,另外的不赞成把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对立起来,提出了金融服务论或金融功能论。

(一)机构观点

1 银行主导论

银行主导论者认为,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占有以下几方面优势:首先,金融中介体可以降低投资者获得及处理企业信息的成本,因而有利于资源配置和企业控制(Diamond1984;Boydandprescott1986);其次,金融中介可以聚集存储并且既投资于短期项目也投资于长期项目,可以减少流动性风险(DiamondandDybvig,1983;BencivengaandSmith,1991)。金融中介也能降低跨期风险(alienandGaie,2000)。但是,对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持批评态度的学者指出它的主要弱点是不利于创新性企业和项目的发展。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下,银行往往不如证券市场有效率(a11enandGale,1999)。另外,由于银行对企业的特殊地位,银行对企业的监控可能倾向于非效率。

2 市场主导论

市场主导论认为金融市场有以下几方面优势:第一,证券市场流动性越强,投资者就更有动力去搜集并分析有价值的信息,企业也能获得长期资金(Holmstromandtirole,1993)。第二,证券市场可以为并购和变现企业家提供帮助,有利于公司监控。通过并购管理失败的公司,流动性的证券市场加强了公司治理,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schaffstein,1988;Stein,1988)。第三,允许投资者快速卖出从而降低了流动性风险(Levine,1991)。第四,市场有利于风险分担(Saint-paul,1992)。对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信息外部性和企业监控两方面。在一个有效市场上,个别投资者不愿花费时间和资源去搜集信息,如果其他投资者也能搭便车从这些信息中获利的话(Stigliz,1985)。不仅如此,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并购威胁的效力,使市场监控企业的作用下降。流动性市场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方便的退出选择,因而削弱了他们监控企业的动力(ShleiferandVishny,1986)。

(二)功能观点或服务观点

一些学者不赞成把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对立起来的观点,提出了金融服务论或金融功能论。主要由mer-tonandBodie、Levine和Beck等人提出。melton(1992,1995)、mertonandBodie(1995,2004)认为,银行也好,证券市场也好,其基本功能都是为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首要的是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及质量,而非金融体系的结构。他们指出,在提供金融服务上,银行和市场两者之间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因此,关心的不是银行或市场哪个更重要,而是怎样创造环境使金融中介或金融市场发挥完整的功能。Levine(1997)将金融体系的功能分为五种:便利风险的交易、规避、分散和聚积;配置资源的功能;监督经理人,促进公司治理;动员储蓄;便利商品和劳务的交换。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学者们分别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进行了研究。

(一)国家层面的研究

从国家层面研究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集中在两者的相关性和因果作用的方向上面。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两变量相关并不代表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有的学者借助Grange因果检验来判断两变量之间的因果方向。Rousseauandwachtel(1998);LevineandZervos(1998);KuntandLevine(1999);Beck。LevineandLoayza(2000);Levine,LoayzaandBeck(2000);wachtel(2001);RousseauandSylla(2001)从国家层面进行跨国比较研究,thiel(2001)、Levine(2005)进行了很好的综述。

1 相关性

BeckandLevine(2001)运用1976~1998年间的面板数据和

Gmm技术分析了证券市场和银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坚决反对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重要甚至有害的观点,反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无关的论断。从计量角度讲,他们发现面板程序处理不同,结果也不同。但是在总体上,证券市场和银行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他们也发现证券市场和银行对经济增长的各自独立的影响,证券市场和银行提供不一样的金融服务。Levine(1993)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直接的第一位的联系,甚至有证据显示金融发展水平是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快慢的指示器。

Carlinandmayer(1999)考察了不同国家金融发展、公司和法律系统和经济绩效的关系。他们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分开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紧密的联系。而发达国家则没有证据显示不同类型的金融系统和经济绩效之间有明确的相关关系。Gelbard,pereiraandLeite(1999)使用纯时间序列数据对撒哈拉以南地区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做出检验,得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正相关关系。

2 因果关系的方向

JoanRobinson(1952)认为经济增长在前,金融发展在后。RobertLucas(1988)认为经济学家过分强调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Gupta(1984)是最早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因果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的学者。他分析了14个发展中国家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发现其中8个国家存在供给引导现象,4个国家供给引导和需求带动都存在,2个国家存在双向因果关系。menon(1988);BencivengaandSmith(1991);Beneivenga,Smith,andStart(1995);KingandLevine(1993)都认为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KingandLevine(1993)指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KantandLevine(1999)指出在高收入国家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Basssanieta1.(2001);Garretseneta1.(2000);RajanandZingales(1998)则对LevineandZervos(1998)的研究提出质疑。Luinteia11dKhan(1999)采用10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Shaneta1.(2001)采用9个oeCD国家的数据都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双向的因果关系。

Graft(2001)进行了很好的综述,他认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以下几种: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因果联系,观察到的两者之间的相关只是历史特征的结果(theresultofhistoricalpecufiarity),经济增长,金融部门也发展,但是两者之间没有逻辑关系,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物质要素,此类观点为新古典经济学家所主张;经济增长促使金融机构变革、发展,也同样带动金融市场发展;金融发展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作用方向是从金融发展到经济增长[该观点又分两类:一类认为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precondition);另一类是金融发展积极地促进经济增长。前者主要为一些经济史学家和经济理论工作者所认可,后者则历史悠久,斯密和其他古典经济学家以及sehumpeter都这样认为];金融发展至少偶尔的或者短期内是经济增长的阻碍因素,作用方向也是从金融发展到经济增长,此类观点坚持金融市场天生是不稳定的,Keynes(1936),DiamondandDybvig(1983),Singh(1997)andKrugman(1995)都持此类观点。

(二)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研究

除了前面学者做的跨国比较研究外,RajanandZingales(1998,200i);KuntandVojislavmaksimovic(1999,2000,2004);Carlinandmayer(1999);BeckandLevine(2000);CetorelliandGambera(2001);Rivaud-Danset,DubocageandSaiais(2001);Fis-man(2003)从产业层面和企业层面研究因果效应,得出结论:金融部门发展对人均GDp提高有明显的因果作用。CaBinandmayer(1999)采用14个oeCD国家的27个产业的数据发现依赖R&D的产业受金融发展水平影响较大。CaBinandmayer(2002)将产业分为依赖证券市场融资的产业、依赖银行融资的产业和依赖其他渠道融资的产业,并采用oeCD国家27个产业的数据得出结论认为金融结构和产业类别有关,发达国家的金融结构和依赖外源融资和熟练劳工的产业的增长之间有特别紧密的联系。RajanandZingales(1998)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新成立企业的影响比对已成立企业的影响大;金融发展对企业数量的影响是对企业规模影响的两倍。作用机制是不均衡地促进小企业的发展。

(三)作用机制

Schumpeter(1911)强调银行对生产力提高和技术变革的影响。Schumpeter指出银行通过挑选企业来利用社会储蓄、影响储蓄的分配、而不是通过改变储蓄率来改变经济增长的路径。Diamond(1984)、Boydandprescott(1986)、wiliamson(1987)、GreenwoodandJovanovic(1990)、kingandLevine(1993)认为银行主要通过提高国内储蓄率和吸引外资来影响经济增长。Ra-janandZingales(1998)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对新成立企业的影响的作用机制是不均衡地促进小企业的发展。Carlinandmayer(1999)指出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影响R&D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只是起到一点点作用。

金融系统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经济增长。Beek,LevineandLoayza(2004)搜集1960~1995年间63个国家的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和Gmm估计研究银行发展水平对资本积累、私人储蓄率和人均GDp的影响。认为金融系统是通过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银行对人均GDp的提高有重要作用,但是对资本积累和私人储蓄率的影响结论不一致,对私人储蓄率的影响则出现矛盾的结论。

四、评议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学、公司治理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发展促进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但到目前,理论研究很难得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