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44:09

县域经济发展概念篇1

【关键词】增长极交通经济带渝东南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基本载体。重庆市是特殊的直辖市,全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的区域增长极理论和交通经济带理论的分析框架可为发展渝东南县域经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视角。

一增长极与交通经济带理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1.增长极理论与县域经济的结合

第一,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有广泛影响的经济理论之一。经济增长极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在1950年创立,后来法国布代维尔、美国弗里德曼、瑞典缪尔达尔、美国赫希曼等经济学家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增长极主要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聚集在一个地域经济内,具有较快发展能力的产业或企业。佩鲁最初对增长极的表述是“一些产业在增加产出或增加购买产品和服务时,能够增加另一个或几个产业的产出水平及其购买力”;二是指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而发展起来的,通过投入产出关联的,在地理上又是聚集在一起的具有比增长极的产业发展更快的产业集群。广义的增长极是指比其他经济体发展更快,并存在一定影响作用的经济体,这个经济体可以是一个小区域,也可以是一个行业、一个产业集群、一个企业。他们具有两个基本特征:比其他同类经济体增长快;对其他经济体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区域经济学者把佩鲁的增长极概念和思想引入区域经济研究,融入地理空间概念,从而产生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该理论更倾向于将“增长极”理解成一个区域中的小区域,更重视这一小区域的经济与区域内其他小区域相比具有发展更快的态势与潜质,并且对后者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2)县域经济增长极的提出。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前,党和政府的文件一直使用“县级经济”的概念。十六大报告首次以党政文件形式使用“县域经济”概念后,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就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研究的热点。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地区内的不平衡发展,而县域经济概念本身就与发展不平衡相联系,因此用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来指导和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将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与县域经济相结合是一种探索,旨在通过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增长极既可以是县域内的企业、产业或是一个行业,也可以是县域内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心镇或园区。从增长极的发展看,前者看重经济主体的发展,后者则强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对县域经济增长极的研究主要是立足区域发展的角度。事实上,一个经济上落后的地区必须首先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那些有优势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创建一个或多个启动型城镇或园区,培育若干产业增长点,在扶持这些城镇或园区发展的同时促进地区的协调发展,以互惠机制形成县域经济增长极。县域经济增长极培育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县城、中心镇和园区成为经济增长极,并拉动所在区域发展,同时使本县域成为相邻区域的增长极。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的核心是政府针对不同时期的特征,分别强化增长极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对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弱势经济”,往往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资本稀缺,信息不畅,尤其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弥补市场的不足。在增长极发展初期,资源不足的情况下,集中财力或给予优惠政策,选择若干条件较好的城镇或工业园区,汇聚有限资源进行重点建设和重要产业发展,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进而带动整个经济发展。

2.交通经济带理论及其在发展县域经济中的应用

交通经济带(trafficeconomicBelt,teB)又称为交通运输沿线经济带,是以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作为发展主轴,以轴上或其吸引范围内的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发达的产业特别是二三产业为主体的发达带状经济区域。这个发达的带状经济区是一个由产业、人口、资源、信息、城镇、客货流等集聚而形成的带状空间经济组织系统,并在沿线各区段之间和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技术经济联系和生产协作。交通经济带包括三大基本构成要素:交通干线或综合运输通道,以工业商贸业为主的三次产业,沿线分布的经济中心和大中城市。三大构成要素相辅相成,三者之间的相互促进及关系的演变是交通经济带的基本发展规律。

交通经济带理论对于发展县域经济具有重要启示和意义,其与增长极理论一起应当作为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重庆市渝东南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在发展路径上应当把培育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增长极作为主要手段,将打造并形成渝东南交通经济带作为目标,最终带动整个渝东南地区甚至重庆的经济发展。

二重庆市渝东南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与特点

1.渝东南交通现状

目前,渝东南(包括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有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纵贯其境,部级公路、省级公路和县乡级公路纵横相连。乌江、阿蓬江等多条内河航运和正在建设的黔江舟白机场。目前渝东南的公铁水交通现状是主干线(包括铁路、高等级公路、高速公路)从北部往南依次通过所在区县政府驻地,形成一条干线走廊。次干线和区县级交通线从主干线两旁向外延伸,像神经末梢一样紧紧与乡镇、村落相连,形成巨大的网状结构。

(1)公路。渝东南现有公路16576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9490公里。在高等级公路中,319国道占455公里,高速公路340公里(如下表)。所有高等级公路均呈线状连接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的政府所在地。

表1渝东南各区县319国道、高速公路里程(单位:公里)

交通类型涪陵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合计

县域经济发展概念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城市定位选择

一、概念界定

本文引入了城市定位和县域经济发展两大概念,国内外学者对此都有形成了较成熟的理论成果,同时也认识到县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定位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城市定位

城市定位是一个综合概念,涉及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关于城市定位的内涵,国内诸多学者通过不同角度深入研究,形成了各自的观点,可谓众说纷纭。

青岛行政学院的刘文俭教授认为,城市定位是制定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战略的内容,通过分析城市的主要职能,揭示某个城市别于其他城市本质的差别,创新个性化的城市形象,抓住最基本的特征,引领自身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和竞争的位置等。

姚贵库、王广斌(2005)在刘文俭教授定义的基础上提出城市定位指城市为了实现最大化收益,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生活消费习惯及其动态变化,确定自身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等。

运迎霞、常玮(2005)则认为城市定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统中综合地确定城市的坐标,并进行了坐标系确立。

张登国(2007)对城市定位和城市发展有着比较系统的研究,他认为城市定位就是指在分析和调查城市发展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对城市的发展模式、城市发展方向及经济结构布局进行规划的一个过程,是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按照唯一性、排他性、差异性、权威性的原则对城市特色的升华,是找到城市的个性、灵魂和核心价值的过程。通过城市定位,一个城市可以明显区别于竞争对手,充分表现城市的个性。

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城市定位是指城市规划决策机关根据城市自身发展条件、竞争优势等,全面深刻地分析事关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及相互作用基础上,科学地筛选城市定位的基本组成要素,合理地确定城市在一定区域内发展的基调、特色和战略的过程。

通过此概念可以得出城市定位有以下要素:(1)城市定位的主体是城市规划决策机关,属于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内容;(2)城市定位的先决条件要充分了解城市自身现实发展条件及优势劣势;(3)城市定位不是将城市孤立于发展大坏境中,城市定位都是针对该城市在一定的区域内的定位,可以是世界的,也可以是国内的,甚至是相对较小的一块区域内。(4)城市定位的目标是确定适合该城市发展的基调和战略,并推动城市发展。因此对于城市定位的了解不应只局限于城市应如何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定位一个系统化的过程,这个系统内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因素。

(二)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所规定的范围为管理对象,由县级政权领导,在服从国家宏观管理的前提下,以发展本地经济为宗旨的经济。“发展”则具有更为丰富的含义,在此取“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的含义。在县域经济的评价中经济增长往往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指标,甚至将其等同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过程诸多矛盾的暴露,我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区别,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这一概念既包括县域经济增长,还包括由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进步。美国当代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查尔斯・p曾经比喻: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如人的增长和发展,增长只包括身高和体重等外在量化指标的变换,而发展则还包括体质和协调能力的增加、个人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增强、个人向外界学习能力的提高等。

因此,综合来看,县域经济发展指的是县域范围内经济的整体发展,具体来说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经济量的增长,或者说是通常意义上的GDp的增加,是县域经济的物质基础;(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县域经济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县域内的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其中发展含义的更好层次是实现人的思想、观念、心理和行为的现代化,即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进步。

二、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定位的选择所存在的问题

(一)脱离地区发展实际

正确地县级市城市定位取决于县级市发展的内部与外部的软环境与硬环境、现实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些条件的形成有一个积累和提高的过程,地区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城市正确进行定位的前提。

(二)缺乏连贯性,造成严重资源浪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县域经济能力的提高,城市定位适时调整是合理地,但切忌随意变动,特别是根本性地变动。因为每一次城市定位的选择作为一次政策导向都会伴随着发展资源的大规模倾斜,频繁地更换经济发展重心会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更会动摇本地经济发展的根基。

(三)无自身特色,盲目模仿,反复无常

每个城市都有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发展特色,都由该城市自身发展的软环境与硬环境和优势与劣势决定,因此城市定位必须凸显自身城市特色,不能因为周边城市发展较好就盲目学习从中和全盘借鉴经验,甚至模仿其发展模式,这样既会加剧在资源需求和供给上的区域竞争,也不利于本城市长远发展。

(四)经济开发区规划超前,重形象工程

成立经济开发区的本意是为了促进本地经济发展,但其规划建设要符合实际需要和发展现实。形象工程以突出塑造、经营、系统性为重点,具有积极意义。但过分形象工程将严重影响地方社会的发展,表现出对本地区发展实际认知的肤浅、对城市发展精神理解的错位和对城市发展前途的迷茫。

(五)主导产业不清晰,产业特色不明显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其它产业关联度高,对县域经济的驱动作用较大,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的产业。明确主导产业对于集中优势发展本地经济具有指向性作用。但如果没有明确适合自身发展的主导产业,盲目追求规模和数量,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产业特色。产业特色不明晰,那就不利于资源重点倾斜和投入力度倾斜,造成“面面抓,面面弱”的困境。

三、城市定位选择的原则与解决思路

1.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应从自身实际出发

城市定位一定要客观分析和准确预测影响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据此提出同步的定位目标和发展目标,不根据城市发展的条件,定位目标过于超前将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情况。在没有详细分析和科学预测自身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就会导致城市定位不切实际,过分强调县域经济发展的素质、环境和品质,丧失了发展机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浪费,最终导致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失败和边缘化。因此,城市定位应充分了解本地资源优势,从自身实际出发,明确发展重点,并一以贯之。

2.政府应转变观念,重视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

科学的城市定位是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定位的实质是确定城市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从战略上来说,正确进行城市定位是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同时县域经济发展又可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从经济发展和城市定位的联系来说,科学定位,合理规划是本地经济脱颖而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核心的关键。所以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城市定位的重要性,把城市定位与本市经济发展战略放在重中之重,正确处理城市定位与各发展内容之间的关系,科学规划,合理安排,从资源、产业、环境和区位优势出发,实现合理城市定位。

3.应调整产业结构,确定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整体素质,既可以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又可以带动一大批关联产业的发展最终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4.统筹城乡发展,平衡发展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这就要求要把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县级政府应通过城乡布局规划、政策调整、收入分配等手段,促进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特别不能因为经济开发区的选址位于某镇(街道)而忽视了其他乡镇(街道)的协调发展,这对当地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5.重视可持续发展,不可忽视生态建设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样的高度,体现了加强生态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因此,一定要把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之中。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新现实下,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而且可持续发展赋予了人与社会新的内涵。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必须进行投融资体制创新,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J].城市规划,2002(7):11―13.

[2]刘文俭.城市定位问题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城市发展战略,2010(4):34―37.

[3]梁兴辉.城市发展战略的理论与方法探讨[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城市经济,2005.

[4]姚贵库、王广斌.城市化进程中县城的发展定位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5(1).

[5]邹家明.黑龙江省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研究[D].黑龙江:东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2007.

[6]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J].上海财经研究,2003(12):3―11.

[7]运迎霞、常玮.城市定位:城市和谐发展的关键[J].2005年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总体规划,2005.

[8]黄美均.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定位问题[J].国土资源,2003(10):37―39.

[9]张登国.城市定位中的问题及规避机制[J].城市问题,2007(5):14―19.

[10]张复明.城市定位的理论思考[J].城市规划,2000(3):54―59.

[11]张显萍.城市定位问题浅谈[J].铜陵学院学报,2008(2):57―60.

县域经济发展概念篇3

(山东省科技统计分析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101)

【摘要】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以农村经济为主,经济基础、知识基础都相对比较薄弱的县域经济中,技术创新更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体制一元化的重要生产力,它通过企业这一微观经济主体对县域经济产生影响。然而,县域中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突破面临着种种问题,缺乏财政资金和外来资金支持,缺乏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区域间的企业合作,此时政府应当发挥其宏观调控的职能,为企业找资金、招人才、促合作,把小企业做大,大企业做强;企业应当从自身出发改变发展理念,改变管理模式,提高要素效率;通过政企合作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同时也壮大了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县域经济;对策与建议;互动

作者简介:闫峰(1985—),男,山东平邑人,助理研究员,2009年毕业于山东财政学院统计与数理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职于山东省科技统计分析研究中心,从事科技统计分析工作。

0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以经济转型促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党中央对自主创新能力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位于县域中的企业,由于其特殊的区域位置,特殊的经济背景,在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着众多的难点。对企业自身来说,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需要各部门互相协作的过程,要从管理层到基层产生浓厚的自主创新研究氛围,拨出专用科研资金鼓励企业内部各种创新项目的研究;要有效的组织和开展各种科研技术讨论会议,有重点地开展创新工作;要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特别是必须理顺各种关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营造激发管理者和科技人员发挥创造精神的良好环境。

1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

“创新”一词古来有之,古人云:“创,始造之也”,“新,修旧曰新”。通俗地讲创新就是创造“新”的东西或者“新”的方法。“新”是在“旧”的基础上或者直接性的对“旧”的否定过程。“创新”一词作为学术用语最早是由熊彼特提出来的。[1]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的概念,他从工业生产的角度把创新界定为“执行新的组合”,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创新就是生产函数的变动”,也即将某种原先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对于创新外延理解也大相径庭,有学者认为创新就是指技术创新,又把技术创新分为广义技术创新和狭义技术创新;有的学者认为,创新应当从要素投入类型分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还有的学者从社会发展更为宏观的角度将创新分为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我们通常所讲的创新主要是指经济意义上的创新,即技术创新,且更多地指广义上的技术创新。[2]

所谓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关于“技术”的概念,它更是一个关于“经济”的概念[3]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对于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县域经济的互动影响

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格局中,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聚焦点,技术创新能力强盛的国家将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作为区域经济基本单位的县域,作为国家微观经济单元的企业,理所当然将要具体的承接起提高国家技术创新能力的重担。

2.1企业创新技术能力的提高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首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讲,一个县域里面如果没有拥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每个企业如果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没有自己的科研团队,这个县域将会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这些企业也将在行业竞争中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其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优化了县域内企业的要素效率。如果一个县域内的龙头企业拥有了自己的科研团队,不断地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不断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该企业将会在行业中处于“领头羊”的位置,使得其他企业不得不转变观念,转变经营方式,前来购买学习其新的生产技术,从而带动了该行业整体要素效率的提高。最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提高县域间协作效率的催化剂。在市场经济中,县域内的企业主要表现为竞争的关系,而跨县域的企业之间多表现为协作的关系,这种协作的关系同时又加剧了县域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县域间企业的协作首先需要一个基础条件,就是这两个处在不同县域内的企业拥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创新水平。

2.2县域经济的发展为企业创新技术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给县域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将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各种有利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会使得大量的廉价资源补充到企业。县域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动力[4],通过加强对农村的开发,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的趋势将日益明显。随之而来是的自然资源的区域性转移,人力资源的区域性转移,由于有丰富资源的地区不一定发达、富强,相反,严重缺乏资源的区域不一定落后、贫困,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将会促进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有利于缓解县域内的企业技术创新经济压力。

第二,县域经济的发展将吸引大批人才补充到企业技术创新的队伍。自从步入新世纪以来,企业之间最直接的竞争都反映为人才的争夺。不管是从经济学角度,还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对于县域来说,相对于大城市,其经济基础和知识基础都比较薄弱,很难吸引到高水平的人才到企业里。而“壮大县域经济”宏伟目标的提出,将会推动县域内城市化水平、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县市将会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其美好的发展前景亦将日益展露在众多人才面前,同时,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会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去改善企业职工的工作环境,工资水平,从而使得四面八方的人才慕名而至,同铸起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丰碑。

3提高县域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明确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路线,以及县域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之间的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有必要处理好县域内企业、县级政府所面临的问题,协调好各种关系。

3.1县级政府要建立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搞好县域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首先要摸清其范围为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间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相互学习,有利于表彰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表现突出的企业,有利于支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比较落后的企业。为此,政府要通过跟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起适合区域特有情况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目前来讲,在各种评价方法当中,综合(下转第392页)(上接第380页)评价法是简便易行而又为专家学者们所广泛接受的科学方法。可以多方面,多角度的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把握,按照系统性、导向性、可操作性等指标选取原则,选取相应的指标,对企业生产新产品的能力以及企业开发能生产新产品的工艺的能力进行评价。

3.2政府要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保障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区域经济主体有了自己的经济利益,作为区域经济基本单元的县域在之意识上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这虽然给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却增强了县级政府对于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从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突破。应当通过财政支持、政策支持,为企业牵线搭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来自县域以外的投资,不但要拉取国外资金的投入,同时也要从其它发展较好的县域获得资金,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资金保障;同时通过政策优惠、经济补助等手段为企业大量招揽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人才保障;还应当加强跟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通过政策表扬、资金补助等手段,不断的鼓励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主动同企业合作进行重大技术课题攻关,从而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3.3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改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理应尽自己的一切能力搞好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首先树立正确的意识,应把技术创新的过程理解为技术经济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是切入点,企业其他方面的参与、保障、支撑是体现技术经济活动的载体。[5]

其次,要明确技术创新的目标是市场的实现程度,目标的市场利益化提示我们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仅要重视技术经济的过程,更要重视企业各方面的参与程度。笔者认为,作为县域中的企业,在认识到县域经济局限性的同时,要打破这一局限性,打破传统的经营观念,响应国家号召,搞好技术创新,方能使企业立于行业或者区域的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王缉慈.创新及其相关概念的跟踪观察[J].中国软科学,2002(12).

[2]朱孔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3]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创新与创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高万龙.技术创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擎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08(1).

县域经济发展概念篇4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农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文明型态,生态文明产生的重要现实背景是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工业文明虽然带来物质的极大丰富,但同时也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在这种背景之下,人们开始反思工业文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人与环境要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是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循环经济、低碳发展,从而减少各类资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将人类活动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之内。

(二)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依赖的关系,而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没有经济的发展壮大,生态文明建设也就没有必要的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我国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行不通,没有生态文明,经济发展必然会严重受阻。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二者并不存在所谓的冲突,这是实现二者和谐发展的基础所在。

二、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问题颇多,这些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之间存在冲突与相悖,对于未来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巨大威胁。

(一)发展理念落后

我国县域经济在发展理念方面比较落后,长期以来,在政绩考核重心为GDp的情况下,各县级政府都将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提升,忽视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质量,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举例而言,一些县级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往往不顾本地区的生态承载力,一味引进三高一低的产业,给地区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危害。

(二)生态经济滞缓

生态经济发展滞缓是很多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生态经济本身属于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广义层面的生态经济是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高度统一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的经济。县域经济在生态经济发展方面重视不足、基础薄弱,生态农业、生态观光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县域经济发展缺少新的增长极。

(三)发展模式粗放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粗放,只重视经济总量,忽视经济质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构建资源节约型产业相悖,容易导致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不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粗放还表现在低水平重复性建设、传统产业占比过高、科技水平整体偏低、生产设备落后等方面,这些经济问题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消耗、更多的环境污染,会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更大的阻力。

(四)人力资本不足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人力资本不足,尤其是一些新兴的高科技行业发展更是严重依赖于人力资本。当前我国县域在人力资本方面储备不足,不仅难以吸引优秀人才的流入,同时本地区一些优秀的人才资源也不断流失,给地区经济发展转型、产业升级、生态产业发展等带来危害,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重点从多个方面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更新发展理念

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大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要更新发展理念,树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理念,进一步提升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不仅要“金山银行”,更要“绿水青山”。在政绩考核模式方面,政府要将绿色GDp纳入到政绩考核中去,将环境保护作为一个坚决不能突破的底线,在生态保护方面进一步发力,力争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

(二)发展生态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要将生态经济作为一个重点,将生态经济打造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高科技新兴产业等,壮大生态经济规模,发展生态经济的带动及辐射作用。在生态经济发展中,政府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经济发展环境,从财税、土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生态经济更好地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三)转变发展模式

县域经济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摒弃以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集约经济模式。经济模式的转变要从产业布局、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等方面着手,从产业布局方面来看,要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引入高附加值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要依托技术创新来提升生产效益,减少污染;在设备更新方面,要鼓励企业进行设备更新,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实现发展模式转变。

(四)加强人才引进

县域经济发展概念篇5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把产业定位确立好选择和确立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一要眼睛向内,先把自己的“家底”盘点清楚。盘点的目的在于盘活,盘活则需要以战版权所有略眼光从不同角度去审视现成的“家底”,去谋划它的未来。近两年,我们对我县的国有集体企业资源、知名品牌资源、劳动力资源等方面和领域全面盘点,通过盘点,从而找到了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县域经济发展因此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要跳出县域看县域,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营造县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展县域经济,没有现成模式,也不应该都是一个模式,只有突出个性,尽快培植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影响力较大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发展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既要对县情的一种梳理盘点、客观认定,也要面向国内外市场和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选择。在发展主导产业上,必须坚持三点原则:一是培植特色产业要有韧劲,要像经营百年老店、打造跨国公司那样,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只争朝夕,不断推进。二是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求特”、“求精”的特色经济新理念,用世界的眼光、全局的思维来审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从全省、全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新趋势中找准自己的特色经济定位。三是在选准“特色”产业的前提下,要千方百计促其扩张、裂变、规模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说到底就是要提高特色经济的竞争力,而提高特色经济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在于使特色经济产业化,形成由几个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特色经济构架,最终实现用几个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大发展。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紧紧围绕投入和发展这个主线,把起飞的平台搭建好(一)民营突破。把民营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民营经济能否有大的突破,关键是政府能否出台鼓励农民放心、放胆、放手、放开发展非公经济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也就是说有没有一个好的政策平台。近两年,我们就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税赋、土地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使大批农民进入国企改革、城建、教育、卫生等领域,由此改变了固有的所有制经济格局,转变了经营方式,膨胀了民营经济总量。

(二)壮大园区。创办工业园,发展专业村、镇,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产业族群,促进行业、产业、产品之间优势互补和集约经营的好路子。我们按照“民营企业园区化、园区城镇一体化、乡镇经济产业化、特色产业规模化、产品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全县范围内形成了个特色经济块状群体,这些块状经济群体的形成,不仅提升了各个园区和产业的经济运行质量,而且拉动和派生出其他产业,发展了配套经济。今年,县城工业园区要入驻家企业,总投资要突破亿元。

(三)开放先行。扩大开放,外引内联,是提速县域经济的明智之举和必由之路。对此,我们努力做到:一是要把土地、资源、劳力、电价等比较优势的“王牌”亮出来,促其转化为招商引资、城市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和发展民营经济的优势;二是要把特色产业的“王牌”亮出来,科学编制招引资规划,使客商因利动心,迎利而来;三是要把优良环境的“王牌”亮出来,使人们感到异地创业的安全感和舒适感,敢来投资、愿来投资、主动来投资。

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把求真务实精神弘扬好发展县域经济的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必须增强四种意识:一是要增强大局意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事关全县大局,没有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就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吃亏落伍,同时还会因一个县的落后影响到全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我们绝不能拖全市的后腿。二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像我们这样县域经济相对落后的县份,再也不敢按部就班,必须瞻前顾后,超常规发展。三是要增强机遇意识。国际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资本流向加快,国内经济发展正全面进入新的快速发展周期,这为我们进一步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提供了良好条件和机遇。失去一个机遇,就会落后一个时代,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四是要增强实干意识。实干兴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力戒空谈,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我们一定要在全县上下大力弘扬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把压力化为动力,坚定信心,励精图治,同心同德,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

发展县域经济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发展县域经济要真正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样一个基本的方针。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发现,在各地的县域经济的推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偏差在于后起的县在先进的县考察过程中仅仅看到它的一些皮毛,看到了它们的结果而没有看到它们增长的过程。比如他们学到要建大房产、要修大马路,却把仅有的一点钱都用到这上了。所以我认为发展县域经济说到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这个“建设”是指社会财富充分利用的概念,不是大兴土木劳民伤财的概念。

第二,既然说要发展县域经济,就要实事求是,要以发展非国有经济为主的版权所有企业。不明确这一条,县域经济很难发展。因为我们县域经济一个最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在县里没有多少国有经济,以前的国资结构里面,县一级有多少国有经济?有也不归县管,比如银行、电力、电讯这些。既然没有国有经济,当然就要努力发展民营经济。但有的地方两者都不发展,县乡的财政却在增长,钱从哪里来?就只有加重农民负担。所以民营经济不发展,大言之,就是没有了县域经济、没有了县的经济支柱,小言之,它对于减轻农民的负担,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级为不利。我们到浙江、广州去看,农民富的地方,县域经济繁荣的地方,都是靠民营经济为主导,打江山。不发达的地方,差距也是在这里。中西部地区的很多地方领导还局限于依靠国有企业、财政部,“跑部钱进”,认为靠国家给项目的那点资金能把县域经济搞起来,这是不行的,因为我们整个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取向是市场经济,财政支出要从经济里面退出,从经济竞争领域退出。国家审计的项目会越来越少,国家直接投资的项目会越来越少,这点县级政府一定要非常明确。

第三,发展县域经济一定有一个开放的活力的市场,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开放的市场,不仅仅是指商品市场,不是说只想把自己的东西卖出去,还要不拒绝别人的东西进来。所以有些地方经常搞地方限制,限制他人卖啤酒,以为这样能把自己的经济搞好,保护自己的企业,实际是保护了落后,有朝一日害了自己。因此更重要的是要形成一个开放的要素市场,资金、技术、劳动力的流动和重新优化组合,这是最关键的。这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形成一个好的投资环境。

县域经济发展概念篇6

关键词:县域;金融服务;现状;创新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金融运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优劣。如果说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那么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金融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大动力,县域金融服务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乡村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金融服务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因此,要想发展乡村经济就要加强县域金融的发展。所以,做好县域金融服务发展才能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理念的重大举措。

一、县域金融服务概述

(一)金融服务的概念

所谓金融服务,就是指金融机构运用货币交易手段融通有价物品,向金融活动参与者和顾客提供的共同受益、获得满足的活动。金融服务的涉及面比较广。金融服务的内容主要是指保险及其他相关金融服务,主要包括直接保险、保险中介、保险附属服务、公众存款、各种贷款、财务租赁、担保、证券交易等等。与城市相比,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缓慢,很多金融业务并没有涉及到,这直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1]。

(二)金融服务的基本特征

金融服务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产业部门,金融服务具备自己独特的特征:

第一,金融服务的实物资本投入较少,难以准确计量。与其他产业相比,金融服务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物理单位来度量金融服务的数量,金融服务的价格难以确定,金融服务难以确定出准确的价格指数和数量指数,基于以上原因,金融服务的产出也非常难以计量。

第二,金融信息成为重要的经济活动的资源。随着现代经济活动的日趋金融化,与传统的金融服务相比,现代金融服务具有越来越多的生产、传递、使用等功能,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源。

第三,金融服务的知识性质加大。传统的金融服务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现代金融服务逐渐变成了知识密集型产业,金融服务业对于金融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人才的专业化程度以及信息资源的多寡已经成为现代金融服务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金融服务业在不断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金融服务业还会针对人们的需求而制定出更加人性化的金融业务,这种变革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并且这种变化还在继续下去。

二、县域金融发展的发展现状

(一)县域金融组织不合理

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是靠相关金融组织的发展,金融组织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成效。然而这些金融组织的发展存在许多的不足。

第一,商业银行的作用逐渐淡出。我国的商业银行以追求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逐渐将发展目标由县域领域转向大中城市,一些基层的机构组织也逐渐脱离。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

其次,金融发展不完善。因为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金融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定的缺位,例如最常见的农业银行的借贷,有些国有粮棉油的信贷服务常常是垄断的,金融的业务范围过于狭窄,触及的领域也有限,为此金融的服务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最后,有关农村信用社的问题。农村信用社是一个新兴的组织机构,它是为了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而设立的,伴随着政策性的调整,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不是很健全,它所吸收的资金有限,无法满足县域金融服务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二)县域金融资金不足

金融的发展需要资金,资金是发展必须的要素。但是对于县域金融的发展来说,资金的严重外流严重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除了商业银行之外,邮政储蓄的作用也对县域金融有吸收资金的作用。邮政储蓄只存不贷使得县域资金大量外流。其次,商业银行上存资金也是造成资金外流的一大原因。

除此之外,其他的导致资金外流的原因都使得县域金融的信贷资金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除了资金外流,还有就是县域信贷的组织结构不合理。信贷一直是金融发展的一大重点,但是县域金融的信贷结构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信贷投放的方式太过于单调,只是单一一种模式,有些中小企业在借贷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借贷的资金要求,限制了这些企业的融资需求。另外就是信贷资金的调配不合理,资金过度集中,常常引发供需的矛盾[2]。

(三)县域金融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一个好的信用环境可以促进金融的蓬勃发展,但是在县域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信用问题,信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借贷资金的投入,但是目前我国的信用环境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高的经济利益常常出现不诚信的现象,这些问题对于金融的信用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县域金融的发展,更加不利于城乡统筹的建设。

三、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

加强金融服务发展对于壮大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县域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性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提高县域金融服务意识

金融机构应该加快学习,加快思想的进步,提高观念意识。为了做到这一点,相关机构就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作为服务行业的责任,始终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保持以客户第一的原则。

金融机构要准确地把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每一家金融机构应该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找准服务“三农”的切入点,针对城乡业务的不同管理要求,从经营模式、绩效考评、风险控制、人力资源和产品创新等方面为“三农”和县域业务实行专门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3]。

(二)积极建立县域经济体制

作为管理该体制的政府,就要充分了解所需资源的优点和劳动力的资质,培养出特色十足的品牌。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抓住改革开放环境下新经济的时机,还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建立起具有现代化的企业,鼓励在多方面引导经营,使用科学的方法建立起政府主导的体制。

国有企业银行要坚定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改变自己的管理方法,在追求利润的前提下加大款项的营销力,加强对农业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企业的信贷扶持。

(三)加强县城金融环境的建设

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企业运行环境,首先,就要保护金融中出现的债权,合理运用经济和政治手段,运用法律的手段,对恶进行制裁。第二,利用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新媒体,主导舆论的导向,大力宣传,帮助政府和所有的群众树立正确的观念。第三,一步一步的建立公司和个人的信誉体制,这样有助于银行和金融机构更准确的了解和评价自己客户的信用情况,加强针对性,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的出现。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的统一城镇发展计划的实行,作为县域经济的集合点的县城和农村,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战场。金融虽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却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如何开展县域金融服务是目前政府和金融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要想促进县域金融服务的发展,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者单位: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张婷婷.县域经济中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03)

县域经济发展概念篇7

2010年1月17日,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牌,现在已经有美国a&G生物制造、中国五矿集团现代物流、渤海化工、济钢等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达40亿元。瑞杰医疗器械、鹏耀新能源、大学生创业园等项目相继开工。截至2月23日,山东庆云县已签约项目6个,合同引资42亿元,到位资金8000万元。

天津(红桥)――山东(庆云)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是黄河三角洲对接滨海新区首个异地共建的开发区,是天津市各区县中首家跨省市联合开办的部级高新产业园区,是庆云县打造对接天津桥头堡、积极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一大举措。

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由天津市红桥区与山东省德州市联合建设、共同开发。产业园位于德州庆云县境内,处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隆起带、天津滨海新区核心辐射区。园区总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分三期开发建设,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中心研发、仓储物流、保税、商务金融和高效生态农业六大功能区。

国务院于2009年11月23日正式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有序推动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支持庆云县和天津红桥区合作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乐陵市和天津塘沽区合作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

庆云县还兴建了面积2.3万平方米的科技中心,以此作为“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孵化器,按照“创业-孵化-聚集,创意-创业-创新”模式,吸纳、聚集企业研发中心、技术(工程)中心等科技研发资源和产业资源,培养高新技术企业,为产业园提供技术和发展支撑。到目前,已有当当网等22家科研单位和企业总部入驻科技中心。

庆云县抓创新,开展多种方式招商活动。该县建起大项目档案库,筛选出有用的项目线索,依托驻外办事处,发挥招商小分队主力军作用,积极开展驻点招商、专题招商、中介招商等活动,进行重点攻关。抓服务,促进项目早投产。该县实行了党政班子成员“一对一”帮扶的办法,对招商项目明确了责任人,具体负责协调项目建设中的一切事宜,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重点倾斜,促进了项目建设进度。同时,落实涉企各项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完善金融贷款信用担保体系,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流动资金缺乏等困难,力争全年达成银企合作项目200个,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33亿元,扩大中小企业应急基金规模到1500万元。

县域经济发展概念篇8

关键词:产业聚集县域经济外部经济性

相关概念与理论

(一)产业聚集

1.产业聚集的概念。也称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及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其的核心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产业的高度集中,在集群区域内,企业相互之间因为地理位置的优势和交流的便利,技术、信息、人才、相关资源等可以得到充分共享,由此获得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又由于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专业化分工,内部分工协作性强,相关专业人才聚集,交流广泛,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向地区的集聚,这又可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和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产业集群内企业和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2.产业聚集的作用。笔者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产业聚集的作用:

从产业聚集对区域内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角度。对于区域内企业,产业聚集主要体现为以下作用:资源聚集效应,一方面体现在生产资料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公共设施和劳动力资源上;成本优势,不仅是生产成本,企业隐性知识的学习成本也有效降低;企业创新能力,一方面集群内部企业的竞争促进企业提高对创新的重视,另一方面集群内部隐性知识的扩散也为企业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创新的可能;品牌优势和信誉优势,集群以一个区位品牌展示在人们面前,这种品牌效应可以扩散到集群内每一个企业上;谈判优势,集群成员对外可以作为一个集体进行谈判,可有效提升自身在谈判桌上的地位。从产业聚集对区域整体竞争优势的作用角度。对于区域整体竞争优势的作用,可以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规模效应,不管是技术、设备、资源还是人才的集聚,对生产都会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另外由于促销网络和售后等的集中,可以有效降低销售成本;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产业聚集能有效刺激消费,扩大产品服务范围,这种空间聚集效应可以有效带动经济的发展,另外规模效益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加快地区的技术创新,产业聚集可以产生技术外溢,促进企业间隐性知识的交流和改进,再加上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成员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河北省产业聚集现状。近年来,河北省产业集群现象发展十分迅猛:2008年全省特色产业集群实现增加值达到2641.4亿元,比上年增加23.3%;全省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上集群达到16个,50亿元以上达到60个,10亿元以上则达到207个。但河北省在产业聚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产业聚集面临优化升级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的重型化和低级化;产业聚集成长的环境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公共服务力度不够且存在不均衡现象以及各自为战、盲目布局的经济决策方式;缺乏有效的区域创新系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及沟通体系等方面。

(二)县域经济

1.县域经济的概念。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比较浓厚地方色彩的经济概念,具有健全经济功能的经济系统单位,具体地说,县域经济是指以我国的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而显示出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是联接了城市经济板块和农村经济板块的一个经济单位,综合了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特点,其主要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是典型的区域经济,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2.县域经济的特征。县域经济作为介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板块,拥有属于其自身的特性:首先,鲜明的区域性,特色资源分布有明显区域差异性,行政管理、产业政策等也有较大的差异;第二,鲜明的综合性,县域经济包括了生产要素流通、消费、配置,而且多种经济形势并存,还牵扯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所以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基本单元;第三,鲜明的开放性,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县域之间、城乡之间彼此关联,相互补充,这种相互的流动强化了其开放性特征;第四,鲜明的中界性,即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宏微观的过度界态,在联系城乡上有突出作用。

3.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稳步上升,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了一定的趋势和特征,主要表现为:通过园区化、集群式推进,走特色、绿色发展之路;走大开放大发展之路,有效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潮流;工业发展之后反哺农业,走以城市带动城乡之路。加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县域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其首要制约因素就是产业集群滞后。虽然河北各县已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专业化产业集群,但普遍规模比较小、品位低、产业链条短,这样根本无法有效发挥产业集群的作用来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聚集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一)外部规模经济

产业聚集通过外部规模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知识溢出效应是指由于产业在地域上的高集中度,一些隐性知识在产业集群内部传播速度达到最快,传播涉及的人数也较广,从而使溢出效应达到最大化,有效带动县域经济的增长;其次,产业聚集促进了企业间竞争,地理位置的接近,竞争障碍的减少促进公司间竞争加剧,公司间激烈的竞争态势又促使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去重视创新活动;最后,产业集聚促进了劳动力专业化和中间投入的专门化,相关企业的聚集能保证专业人才可在产业集群内找到工作,失业概率降低,员工组织承诺提高,劳动也更加专业化,另外中间商的加入也可以有效促使中间投入的专业化。

(二)高度分工与协作

产业聚集可以有效提高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程度,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专业化的分工降低了交易费用,产业集群汇集了行业主要信息,企业搜寻成本大大降低,可以较快速并以较低成本获得各种生产要素,另外,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因为较为频繁的交易来往和长期的协作关系,这也大大降低了企业间的内生交易费用;其次,紧密型的协作可以促进企业创新,创新是企业保持并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产业集群可以大大促进集群内成员企业的创新能力,这主要基于地理位置的优势促进了企业间的非正式交流,以及同行业大量集聚一地造成的竞争压力促使了企业更加重视自身的创新活动,以提升市场竞争力,以求得在产业集群内的生存。

(三)区域创新系统

建立在产业集群基础上的区域创新系统可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首先,区域竞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由区域创新系统决定,从产业结构升级角度来看,区域经济增长不仅只靠经济总量数量上的增长,还应该表现为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上,而区域产业的结构转换与升级,又必须依赖积极的创新,所以,一个区域能否顺利完成产业的转换与升级,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主要取决于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区域要获得竞争优势,同样必须依靠创新优势,在目前这样一个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的,旧产品旧技术不断被淘汰的市场中,一个企业竞争力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创新能力强弱,而企业创新能力又取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高低;其次,产业集群又与区域创新系统有着强烈的关联性,在研究一个企业创新能力的同时,必须将其所处的环境考虑在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要求其与周边其他有关主题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而产业集群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创新系统。相关产业在某一特定地域的聚集,存在了创新的环境与条件,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相互之间的非正规渠道的信息交流等必然促进各企业的创新活动以系统的联系方式出现,产业集群就必然和区域创新系统构成了联系。

区域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聚集的作用机制

(一)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制度和技术发展

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技术和制度上的互动,技术与制度的匹配程度决定了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而在当前我国这样一种不完善的市场形式下,政府就有协调技术和制度的职能,政府的意识形态和政策偏好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要素。在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创新优势作用逐渐被弱化,技术创新也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动力,例如在长三角地区,拥有更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和人才的培养能力,因而该地区就在技术创新上的优势逐渐体现出来,该地区的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而发达地区之间的竞争则主要集中在产业竞争力、产业结构、配置资源效率等方面。

因而,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促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发展,而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又是产业集聚的关键因素,县域经济正是通过促进制度和技术的发展以此来促进产业聚集。

(二)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市场规模的发展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是与市场规模和规范程度密切相关的,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又决定了该地区市场自由化程度。县域经济发展可以有效带动该区域市场的发展,同时加强区域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的连接程度,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与氛围,广泛吸引厂商到本地区进行投资,分享由经济发展带动市场规模扩大和自由化程度加大的租金。所以众多企业在寻租的过程中,就通过这种区域内外市场的连接,聚集到一个区域形成产业集群,而这种产业集群有一个自强化的机制,该集群在形成的过程中不断壮大。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促进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消费市场的发展吸引企业向消费集中的区域迁移发展;另一方面,相关企业的聚集便利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扩大了交易规模,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效益,布局进一步集中,无形中又强化了产业聚集的发展路径。

结合河北省发展现状提出政策建议

首先,在河北省内制定县域内合理的产业聚集政策。政府由于扮演着制度和技术的协调者角色,所以产业聚集政策是否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在县域内形成产业集聚。政府在制定政策中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从企业角度,应该根据企业需求角度完善产业聚集政策;从公共品角度,应该大力发展公共品吸引企业聚集;提供一定的科研补贴政策,大力发展技术创新。其次,优化河北省县域内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这两者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保证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而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有效降低企业交易的成本,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政府不仅要规范正式制度,也应该强化一些中介组织的作用,加强其对企业间的协调。再次,建立河北省县域之间的良好合作机制。县域之间首先应做好分工,避免产业同构形成竞争,另外也要加强相互合作,形成比较优势互补,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浩.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6

2.俞升.产业聚集与区域竞争优势[J].特区经济,2006.7

县域经济发展概念篇9

关键词:县域;旅游产业;内乡县

一、内乡县旅游产业现状

近年来,内乡县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把宝天曼作为伏牛山生态旅游开发的龙头和市委、市政府把宝天曼作为南阳旅游开发旗舰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地处豫西南交通要道的区位优势和位于伏牛山核心区的资源优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力实施“工业强县、旅游名县、林牧大县”战略,先后荣获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市)、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国书法之乡等荣誉称号。丰富的资源、厚重的文化、淳朴的民风、优美的环境和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使内乡成为中原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内乡县旅游局以提升内乡旅游知名度,提升内乡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目标,认真落实源头抓质量,质量工作的有效性得到明显加强。一是加大质量监管力度。按照a级景区创建工作标准对景区景点标识牌进行规范,指导各景区景点制作高标准的旅游标识牌。对景区景点管理人员及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加强行业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建设安全景区。

二、优势

内乡旅游优势我认为多为区位优势。自古就被认为“居天下之中”的河南,位于京津塘、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城市带之间,且是国家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的枢纽,新欧亚大陆桥和进出西北六省的门户。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河南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铁路、公路、航空、通讯和能源枢纽,中华腹地国家战略综合交通枢纽。乡村休闲旅游地是环绕城市、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特别适合“短期休闲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

三、劣势

(一)低端产品特征突出。目前,乡村休闲项目发展很不成熟,大多是以农民为投资主体,开发方式粗放,且基于短期利益。由于缺乏现代经营理念,服务功能单一,在经营上乡村休闲旅游地只停留在注重价格上,基本没有服务意识,一锤子买卖的思想普遍存在。而对于吸引游客的最主要因素――特色产品注重不够,如特色农家风味、人居环境、田园风采等却没有放在重要位置。由于农民的投资能力有限,整体服务水平低下,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多数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单一,很多宣传流于形式,无法满足较高层次的休闲要求。在消费构成中,以餐饮、交通、住宿开支为主,而消费支出较高的娱乐、购物等其它开支较低,导致整体休闲消费水平低,使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的经营状态之中。

(二)盲目发展。目前,内乡县已经形成了零散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增长很快,文化产品推广力度较大,但效果并不理想。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从产生初期的自然发展、到90年代的竞相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缺乏长期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造成乡村休闲旅游盲目开发、效益不佳和资源浪费。在“农家乐”盛行的内乡,一些本世纪初开发的农家旅游地,在经历了数年的高速发展后,从2008年起就出现客源减少、效益下降的局面。其他城市也相继出现类似情况。

四、旅游产业发展布局与对策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确立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

结合市情特点和旅游业发展基础,内乡县旅游业发展思路应定位在“旅游兴县、强化基础、培育产业、建设新城”,面对全国各地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内乡旅游业既要乘势而上,也要避免同质化竞争,前提就要在发展思路上追求差异化、特色化。

(二)分析需求,加快对乡村旅游不同模式的探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产业获得长足发展,由单一接待事业发展为复合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12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已达到29.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旅游收入22706亿元,同比增长17.6%。“十二五”规划将旅游业纳入国家战略体系,强调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这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旅游消费需求变化的背景下,随着旅游市场的成熟化发展,旅游产品形式上也发生了改变。单一落后的传统旅游观光产品已不能满足现代旅游消费者的需求。当前,旅游产品形式已从观光旅游向休闲旅游及更多样的产品复合形式转变。

(三)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定位

1.政府行为定位。乡村旅游产业是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旅游产业因为其不成熟性、其公共产品性质,外部性效应还很明显,如旅游的目的地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要由政府承担,需要政府的扶持和牵引。因此,政府应主导以乡村休闲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乡村旅游产业在县域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制定可行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规范。

2.营销定位。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同样需要中间流通渠道――中介组织去对旅游产品进行宣传、推广。乡村休闲旅游产业营销单一,主动借助中介组织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在招揽客源上,农户过于迷信“回头客”和口碑传播,采用最多的宣传促销手段――发传单、发名片和宣传册,也受人际的范围局限。宏观上可由旅游企业与地方政府和旅游局策划事件旅游来扩大其知名度,微观上可以提高乡村休闲旅游行业进入门槛,承诺行业服务水平与标准并制度化,建立投诉制度与违规处罚制度,形成行政方面的约束力和浓厚的舆论氛围,从而建设品牌形象,来提高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3.和谐发展定位。乡村休闲旅游与环境之间,既存在着相互促进的正面效应,也存在着相互矛盾的负面效应。在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保护、生态资源保护、环境治理、水源保护、合理开发旅游产品,是旅游地开发的核心,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乡村休闲旅游地开发方式上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简单的原始利用到注重人文的休闲空间的营造,使人与环境和谐共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发展概念篇10

关键词: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对策

一.导言

(一)提升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意义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既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富民兴黔”事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当前贵州县域经济在走向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认真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探索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要任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其竞争力是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同时县域经济也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基本单元,其竞争力的提升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贵州县域经济概况

当前,贵州县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由于受县域基础条件、地区经济差异性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贵州县域经济的落后状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据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全省县域GDp总计1012.8亿元,城市GDp总计498.9亿元,分别为两者总和的67%和33%[1],2005年这一比例为74.4%和25.6%[2],贵州省成为了全国县域经济GDp比例最大的省。县域人口3484.09万人,城市人口385.57万人,分别占全省总人口的90.04%和9.96%(图表2),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贵州县域GDp和人口比重分别高出15.05和16.53个百分点[3],既是县域GDp和城市GDp总量都比较小的省区之一,也是县域GDp比重和人口比重均为最大的省区之一。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贵州省县域经济载体数规模小,在空间上呈现边、远、小、散的分布格局,大部分地理位置偏远,远离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而且城乡之间联系松散、脱节,缺乏互补互动能力,所以说仍然是城乡分离、工农分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因此,从贵州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县域经济呈现功能单一,聚集和辐射功能较差,工业化程度普遍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差,投资收益低等特点。

二.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

(一)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释义

县域经济不仅是经济概念,还是社会概念,也是政治概念[4],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首要问题。县域经济竞争力可以描述为县域单位载体通过自身区位、资源禀赋优势以及资源配置来获得相应竞争优势的能力,需要强调的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主要指配置资源的能力),所以要更加注重培养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产品和项目,使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上升为竞争优势。直观的讲,现行的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主要是采用经济上的基本数据进行,评价数据的可获取性、准确性、客观性都可以进行核实,而且评价结果比较客观,基本上能够反映出各县域经济载体其竞争力的基本情况。当然与县域经济强相关的其他社会指标,如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也可以通过县域经济来反映,因此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也客观上基本反映了县域经济和社会的竞争力[5]。故县域经济竞争力其主要的内容应当包括主要:自然资源竞争力、区位禀赋竞争力、政策环境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产业经济竞争力、工商企业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市场开发竞争力、信息互动竞争力等,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可以表述为:

经济实力人口数量做人均数据用1

地区生产总值2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

地方预算内财政支出参考数据4

富裕程度县域地区人均生产总值5

居民农民人均收入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

发展速度GDp增长速度8

图表-3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资料来源:中国县域经济网)

(二)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现状分析

第五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评比中,贵州无一县市入选,竞争力指数排名全国倒数第四。根据第五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评比结果显示,在西部12个省市区中,贵州省进入百强的占6席,分别是贵州盘县、贵州仁怀市、贵州遵义县、贵州兴义市、贵州毕节市和贵州清镇市[6]。从以上两个评比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贵州省的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严重不足,其现状与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总体竞争力偏低,与其他省份差距进一步拉大。2005年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27位,略高于甘肃、青海和西藏,而相邻的重庆,同期县域经济竞争力排名第11位,广西第19位,四川第21位。四川、广西、云南在西部百强县(市)中的席位分别为25个、10个、10个,贵州仅有6个;第二,区域差异大,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从进入西部百强县的情况看,贵州省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贵州省农村贫困面广、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更深,经济发展十分落后,这严重制约着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第三,不具备区位竞争优势。贵州绝大部分地区为山地,区域地理情况十分复杂,气候受水平变化规律和立体变化规律的双重制约,一方面,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另一方面,又是生态脆弱、生态敏感的区域。贵州地区既是山区占主要的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地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许多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变得更为复杂;第四,县域经济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调查研究表明,在构成经济增长的各种制约因素中,名列首位的并不是制度、技术和金融体制等软性因素,恰好是人们通常都所忽视的基础设施,而贵州县域经济的发展正面临着这一难题;第五,缺乏市场竞争意识。思想观念、市场意识淡薄,是制约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原因,人的思想、意识往往是外部环境的反映或者映射,相对而言贵州有些县市中还受传统保守思想的影响很大[7]。

三.提升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路和对策

(一)提升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思路

1.着眼于贵州省情来提升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

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必须从贵州实际出发,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发展,促进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要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重点围绕贵州省“十一五”规划的落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阶段扶贫开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等方面的要求来推进和提升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

2.制订明确的战略规划来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结合贵州实际,要提升贵州县域经济还继续坚持一手抓扶贫、一手抓促强,建立“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机制,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全省小康建设步伐和促进富民兴黔的战略性举措[8]。同时要致力于改善发展环境,营造低生产成本、低交易成本的投资环境。发展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链,发挥集聚效应,注重资源的组合、升级、扩散,提高对现有资源的利用率。对待县域经济的发展还要坚持分类指导,扶优扶强,实现增强综合实力,促进强者更强、弱者变强的相互协调、健康发展的目标,把县域经济中条件较好的一部分抓好做强,争取为贵州全省实现稳定进入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最后要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的方针,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为实现贵州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提升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

1继续推进强县战略,实现县域经济的规模化、集约化

早在1999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就制定了加快建设经济强县的意见,因势利导建设一批经济强县,第一批选择了20个县列入经济强县建设,建设经济强县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02年这些县Gmp平均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目前又确定云岩区、南明区、白云区、花溪区、乌当区、红花岗区、仁怀市、西秀区、兴义市、开阳县、清镇市、铜仁市、盘县、都匀市、金沙县、遵义县、中山区、凯里市、毕节市、赤水市20个县(市、区)进入第二轮经济强县建设[9]。要继续实施强县战略,依据比较优势确定县域经济主导产业,加快县域工业园区建设,不断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县域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倡导县域经济载体能积极承接国内发达地区和城市的产业梯度转移,把发展配套产业作为县域扩大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2发挥优势,努力构筑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贵州的大部分县市处于大山之间,交通十分不便,信息相对闭塞,所以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建设特色产业基地,要把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与大力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与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结合起来,合理布局生产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要大力挖掘自身优势,突出发展特色经济,发展产业集群聚集规模效应发展特色产业。烤烟、油菜、优质水稻、以及畜牧业等都是贵州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所在,要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着力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同时要以县城和部分基础较好的建制镇为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和文化中心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城镇,大规模转移农村劳动力。更要大力培育农村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积极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着力加强5个“经济区域”(以贵阳和安顺为中心城市的黔中经济区;以遵义和铜仁为中心城市的黔东北经济区;以凯里为中心城市的黔东南经济区;以兴义为中心城市的黔西南经济区;以六盘水和毕节为中心城市的黔西北经济区)、8条“产业带”(210国道、320国道和川黔桂省际高等级公路贵州段产业带;乌江、赤水河、锦江、清水江和都柳江航道产业带)和3个“产业区”(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产业区;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产业区及红水河电力和桂西北有色金属产业区)之间的互动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形成全省县域经济的总体布局。

3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县域经济竞争活力

在国家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指引下,贵州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不断增强,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经济运行的质量明显提高,从而使贵州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在“十五”期间保持了协调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增强经济自主增长能力,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拓宽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条件,加强对个体私营企业的支持和保护,逐步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总量和活力。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扩大县市管理权限,这些管理权限包括县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简政放权、减少审批环节等事项,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和条件。要以扩大管理权限为契机,推动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创新管理模式,把扩权转化为转变政府职能的动力。发挥政策优势,把扩权转化为促进产业上层次、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的动力[10]。

4注重科技创新,提升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

抓好县域经济科技创新,是解决贵州县域经济发展薄弱环节的方法之一。全面提高贵州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就必须大力实施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战略,通过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引领作用,推动可持续发展。贵州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当根据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和产业、产品等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快产业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要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在结合自身实际的情况下,以工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加大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力度从而全面提升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整体素质。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县域经济发展,深化农村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县域经济支柱产业发展。组织内外科技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科技示范和成果推广工作,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有关促进科技进步、推进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科技政策环境。围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项目,加强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的衔接配套,实现项目、资金、科技力量向县域经济发展倾斜[11]。加强市县科技能力建设,强化市县科技管理部门职能,搞好新技术、新成果的试验示范推广基地和县域综合技术培训基地,明确和强化科技管理部门职能,每年有重点地实施一批事关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的重点科技项目。

5完善各项政策,扶持县域经济发展

首先,在财政税收政策方面为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扶持力度,财政可以安排一定的贷款贴息和奖励资金,支持县级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此外,通过转移支付平衡各县之间的财力差距,增强县乡财政基本支出的保障能力;建立对民族乡镇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支持少数民族乡镇加快发展。同时考虑研究对县域载体新办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困难,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如果能够给予适当的不同于城市企业的一些政策,就能够吸引一些资金向县域经济转移。

其次,金融信贷担保方面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解决县域经济融资难的问题,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就要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要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健全县域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同时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解决县域经济的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进一步深化信用社政策,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增强其支持县域经济的力度。

最后,投资政策上要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加强县域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省财政在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上也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这样既能够改善县域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也能够直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同时要改善投资环境,完善投资环境监测、跟踪、考核、评价、公示、督促整改制度,建立改善投资环境的长效机制[12]。形成完备的县域经济载体功能、优惠的投资政策以及优越的投资环境,从而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参考资料:

[1].[3]贵州县域经济市场化思考[oR/oL].tonghai.gov.cn/pubnews/sxjyjl/890740191

[2]第五届全国各省市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报告[eB/oL].china-county.org

[4]郑炎成、陈文科.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变迁:理论与实证[J].财经研究,2006,(3).5~7

[5]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说明[eB/oL].china-county.org/zonglan/zonglan13.asp

[6]第五届中国西部百强县市[oR/oL].china-county.org/jzl_fivth/jzl_fivth02.asp

[7]鲍昆明、魏敏等.贵州经济发展态势、比较和思考[eB/oL].guz.cei.gov.cn/gzxxywl/20003q/3.htm

[8]江森源.贫困山区县域经济实现跳跃式发展思路初探[J].科学中国人,2005.(2)74~75

[9]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经济强县建设的意见[R].贵阳,2004.03.23

[10]王朝彬、王力.县域经济的系统论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1).33~35

[11]陈国顺、张淑芹.宁夏五项措施助推县域经济[n]宁夏日报,2006.03.16

[12]水城县十一五规划纲要[R].贵州省人民政府公报,贵阳,2006.03

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soncompetitivenessofCountryeconomyinGuizhouprovince

YanG-chengZHao-liu

(managementCollege,GuizhouUniversity,Guiyang,Guizhou,China,550025)

abstract:Countryeconomyisabasicunitandimportantfoundationofnationaleconomy.tospeedupthedevelopmentandstrengthentheeconomicpowerofthecountryeconomyisthemostimportantandurgentstrategicalassignmentofbuildingaprosperousGuiZhouprovincewherepeoplecanbemorewelldone.itisthemostimportantpartincarryingoutthe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andalsoofgreatimportanceinbuildingthenewSocialistCountrysideaswellasaharmoniousGuiZhou.thispaperproposedthecountermeasuresofstrengtheningtheeconomiccompetitivenessinGuizhouonthebasisofanalysisofthefactsinthis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