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的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36:16

财务共享的现状篇1

当前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使用财务共享中心,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创新型的财务工作方式,与传统财务工作相比,财务管理中心可以大大的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并对企业财务运作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本文对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运行中的重要性以及提高集团财务水平进行分析。

1财务共享的内涵和特征

1.1财务共享的内涵

我们将财务工作由单一形式转化为全国或者全球范围,对资源和流程加以整理,以此来发展经济规模化转变,这就是财务共享服务的含义。这种模式可以将会计作业集中进行的优势,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效率以及质量管理效率上同时提高。另一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以其高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的优势得到了各界社会人士的认可。财务共享更加适合资金流动性比较大的企业,主要原因是企业财务共享的同时需要成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这样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企业财务共享包括的内容非常多,除了普通的差旅费报销、应付工资之外,企业内部应付账款、应收账款以及企业的固定资产也都是财务共享的基本内容。在现代信息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财务中心提起重视,而且利用财务共享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各个企业的主要方式,笔者相信,在未来,财务共享也一定会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

1.2财务共享的特征

第一,管理控制性。管理控制性职能实际上就是会计管理职能和报告管理职能,以及企业规章制度的监控执行。其中会计管理职能主要包含总账会计事务记录、结算和合并等。报告管理职能则是涵盖了企业预算标准化报告编制,以及企业的盈利能力报告的制定。第二,基础操作性。基础操作性职能包含应收和应付账款的管理职能、固定资产管理和工资支付管理职能以及账单发票管理职能。其中账单发票管理职能包括对供需两端账单数据质量的检查和制作发送税务发票。而应收应付账款管理职能则主要包含收付款的票据管理、合规审核和数据处理等职能。第三,战略规划性。主要包含了企业战略投资规划和投资预算、企业税收整体筹划、成本分析和现金流规划等部分。

2通过财务共享中心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2.1降低财务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财务共享中心,不仅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而且对于提高企业的实际竞争力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大部分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都将其分为了若干个组成部分,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分散,这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可以分别发挥财务核算部门与财务监督部门的不同职能与作用,但是如果企业逐渐扩大,这种分散财务管理的方式很容易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对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影响不佳。而如果将财务共享中心管理模式运用到规模相对比较大的企业中,其优势尤其明显。首先,财务共享中心的运用,会促使企业各个部门建立各自的财务职能构架体系,相关的财务经理、会计和出纳都会包含其中。其次,财务共享中心的运用,会将企业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集中到一起,对于解决各个部门之间存在的财务管理沟通不畅问题十分有利。最后,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立,能够大大简化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对于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自动化与集成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中之后,可以精简财务管理人员,降低企业财务管理成本,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2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流程

财务共享中心在企业内部的建立,有助于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流程,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首先,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可以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细分,不仅保证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而且也提升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其次,企业在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之后,会将全部的财务管理工作统一在共享中心中进行,这样一来,财务共享中心就如同一个管理企业财务的工厂,便于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有效监督;最后,财务共享中心建立以后,企业的所有子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都采用相同的流程,可以有效防范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各种风险的出现。

2.3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和标准化

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完善了企业财物管理各项制度,也规范了财务管理各项工作流程,要求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信息更加真实有效,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进而使企业数据信息朝着标准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简化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工作人员数量,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的财务控制与管理水平也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对于减少财务管理风险具有积极作用。此外,企业财务数据信息标准化与自动化的实现,为企业相关决策者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这不仅为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了保证,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利用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建立标准的财务数据信息系统,让相关管理人员有效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4强化财务职能和总部监控职能

大部分的企业虽然都有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但是其对企业其他部门的财务状况并不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同时,企业财务状况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旦财务管理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向前发展。可见,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存在很大弊端。而现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将各个部门的财务状况统一到该平台中,相关管理人员还可以对不同部门的财务数据统计工作进行随机分配,而这些财务管理人员与其他部门没有直接的接触,自然也就不会互相串通,从而减少了财务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记假账行为。而且,财务共享中心是为整个企业服务的,每个部门的财务信息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中找到,实现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真正透明化。当然,相关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随时对某个部门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加大了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此外,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为相关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同时也对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实际作用。

2.5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

企业在经营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尤其是企业财务状况容易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出现的几率。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能够对财务数据流进行集中处理,并能够对市场营销费用的合理性进行监督,这对于企业运行营销风险警示作用的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当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对某个风险进行警示后,企业可以利用该共享中心,将风险进行分解,通过对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分析,结合客户的信用等级,并对多起数据进行分析,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财务共享的现状篇2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在跨国公司的管理实践中被应用,更多世界财富500强企业纷纷着手建设,效果显著,关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理论研究也日渐增多。我国很多优秀的企业,如中兴通讯、海尔集团、万科等,也建立了自己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少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很多企业也有意学习并效仿。但综合而论,该模式在我国还处于成长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有待提高,人才管理、创新、全球流程交付和治理等方面的问题还很多。如何构建适合本企业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更深入了解这种模式,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和路径。

一、我国企业的运用与现状

《2015安永财务共享服务调查报告-中国境内企业财务共享服务行业发展现状》报告显示,从2010年开始,在被调查统计的五年间,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实现了快速增长。

在已经实现和可以纳入的流程与功能方面,费用报销、应付账款、总账、应收账款、现金结算等的需要排在前列。然后企业根据运行情况,适时再将更多流程种类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效果上看,多数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成本降低、效率提升以及整体业绩改善等方面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虽然我们在集中报销、账务处理、供应商往来管理方面,实践已经比较成熟,但这仅仅是简单重复工作的再统一。但在共享信息与提供服务和市场需求的衔接方面;财务人员安排和分流导致不满,制约个人发展从而人才流失;it系统的研发和风险管控;战略配合与投资决策难以实现等情况都存在问题。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风险

(一)财务与经营相分离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独立业务单元集中建设,中心的选址并不会过多考虑生产和提供服务主要区域,即使地理位置相近,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位与业绩考核决定了,其财务工作人员,不会过多的去了解实际生产经营情况,或仅仅了解生产经营的某一方面,由于缺乏对公司的全面了解,缺乏实际业务的内容支撑,导致财务人员无法精确地传达公司面临的整体状况,往往是以点带面。

(二)建设成本大

人工成本大。建设过程中,为保持稳定和平稳过渡,需要保持原有财务部门继续运作,新设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不断扩大并接手业务,人员双重配置,既要招募新人,又要留住老员工;新的业务流程,培训成本也会大幅增加;同时,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自身的特点,希望全面发展的财务人员,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接触简单重复的工作,难免打击其积极性,员工离职成本增大。

信息系统成本大。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预期目标的实现,无不借助强大的技术创新和信息系统投入,甚至在还没有实现共享功能之前,就要先行创建强大的信息系统。如不能从自身出发,盲目的跟进,效果不明显甚至导致负效应。更多的现实是,在施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前,很多财务管理模块已经固化,且各有所长,如财务核算、资金支付、全面预算、资产管理等模块,将其统一纳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不仅花费巨大,甚至由于不同系统的专利权限,在技术上难以实现,倒逼企业自行研发,成本难以估计。

(三)税务风险大

在税收管理上,我国执行的是属地原则。各企业应该配有专门的财务人员来与当地的税务机关联系,既能降低税务风险的敏感性,又能在争取各项税务优惠政策上更加便利。而共享是专业分工,却难以因地制宜。

三、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路径

创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重大的财务变革,项目的实施涉及整个公司上上下下的所有单位,牵扯方方面面的权责和利益调整,影响重大。因此,项目的实施首先需要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决策者不仅要充分认识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其对公司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障碍;一旦确定了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作为未来改革的方向,必须顶层设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协调各方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在集团公司内部员工中做好充分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动员工作,让全体员工了解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改革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必要性,争取集团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以及全体员工最大程度的支持,减少改革的阻力。

考虑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系统工程的复杂性,建议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进行,在公司内部选定具有一定代表性单位(业务)进行试点,要先将底层子公司会计核算职能剥离出来,并逐步建立较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

首先搭建财务各模块,各模块中,报表体系和大额资金支付系统,其次是预算体系,预算体系下,拓展投资预算、费用报销、成本核算、往来核算,最后是人力资源与绩效考核。借助eRp、内控业务流程和财务流程,完成公司共享体系搭建。其次开始试点,可以选择比较财务基础较好单位,也可以选择业务简单或有代表性的单位。再次全面实行,调整方案,优化流程,结合试点情况,分批次分公司分行业全面铺开。全面实行的节点是要保证正常的财务运行和整体风险可控。最后借助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积极衔接企业eRp,结合业务集中管理情况,系统建设情况,完善财务共享流程考评指标体系,提高财务共享的质量。

参考文献:

财务共享的现状篇3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定位风险控制

一、引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集团管理的核心,然而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效率低、成本高、财务信息质量差等问题成为了企业集团“大企业病”的重病区(Jackson,1997)。因此,一些跨国企业集团开展了财务管理变革和流程再造,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FSS,FinanceSharedService)应运而生。1980年美国福特公司最早建设FSSC-财务共享服务中心(moller,1997;Hammer,2001)。随后杜邦、美孚、壳牌、宝洁、强生、戴尔、海尔、中兴通讯等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模式,能很直观地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提高整体效益,但是其建设与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整合了企业管理模式、财务业务职能、信息系统等多个纬度的资源,因此在实际建设中国内的企业可能面临诸多风险和困境,本文针对上述风险提出风险管控的措施,以期对我国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提供技术和知识上的支持。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使得其建设受到建设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资源的限制,面临较多的风险,包括模式定位、组织架构设计、流程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和选址等风险。

(一)模式定位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选择是体系建设的起点,也是其他建设的出发点。财务共享服务的模式分为服务型和管控型,服务型致力于交易处理服务的平台搭建,管控型则整合了基础处理和财务监督管理职能。选择哪一种模式以集团公司整体架构体系规划安排为前提,并受到企业管理资源和管理水平的影响。而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过程中容易脱离企业管理资源和管理水平,按领导的主观意愿设定模式。比如,企业管理资源和管理水平较为薄弱,则希望新成立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够直接支撑管控型模式,最终发现管控模式下管理资源和管理水平无法支撑模式定位,这是一种风险;或者最初选择了服务型模式,却没有为管控型模式留有升级缺口和路径,给未来转型升级造成巨大的技术障碍和成本。

(二)组织架构设计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定位后,需进行组织架构设计。服务模式的组织架构设计较为简练,以总账、应收和应付为主模块,其他模块作为支撑,其在组织架构设计上较为扁平且工作单元清晰。而管控模式的组织架构设计,必须考虑集团公司对于管控范围和深度的要求,进而形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控职能模块。因此不同职能模块下需设置相应的组织架构和工作单元。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在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和职能模块分析不明晰的情况下进行组织架构搭建,即没有进行职责界定和分析,最终导致组织架构无法支撑职能,或者部门之间权责利不清导致业务开展不顺畅。

(三)流程管理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流程化管理是通过对共享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标准化、优化和再造进行实现,实现共享所有业务流程的集成和优化,并通过it信息平台进行集成和固化,这一步骤是共享服务开展的基本条件。流程管理实施的复杂性在于对原有独立公司业务自主性的收权,因此容易受到独立公司的抵触。这源于在非财务共享模式下,各个分子单位都具有一定的业务独立管理权,同一业务的开展方式和管理习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然而这种基于各个分子单位个性化的内容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是不被允许的。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下流程设计和优化必须考虑和兼顾分子单位在业务上的共性和个性。

(四)人员转型的风险

人员转型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软性要求,而且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其中大量涉及人员编制、薪酬和工作地点问题,容易引发员工情绪问题。相对于一般财务部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和要求显示出独特性,其对于员工的能力和素养有着与传统财务人员不一样的要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员工岗位安排分为两大类,即块状和点状。在块状岗位情况下,一个员工负责整个模块的工作内容,如应收账款或应付账款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业务量的大量增加及空间距离上的变化,会使员工容易陷入疲劳和沟通能力不足的风险。在点状岗位情况下,如中心通讯公司,员工针对单一的工作内容,进行长期大量的重复劳动,员工很难系统全面掌握财务知识,出现职业瓶颈,进而也将影响到员工对于自身未来职业规划的担忧,会形成员工归属感低、流动性高等风险。

(五)信息系统建设的风险

财务共享服务相对于一般财务管理对于信息系统集成的依赖性存在较大差异,没有高效的信息系统支撑,财务共享服务业务开展将无从谈起。财务共享服务信息系统是一个跨区域、多端口、多模块的大型集成系统,在规划设计、实施和培训使用上都是个系统性的工程。集团公司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各个分子公司已有的信息系统兼容和集成的问题,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各个分子单位的信息系统杂乱多样,在系统功能和流程上差异较大。在此基础上,在集团层面对所有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标准化和统一规范就成为必要工作。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建设最大风险就在于对整体系统规划不准确、不到位。

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控制措施

根据已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所总结的实施经验,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及困难主要集中在信息系统的制约、业务流程优化程度、人员转型安置等方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需要强大的模式与组织架构分析、信息系统和员工素质作为技术支撑。

(一)模式选择的控制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选择应根据企业战略规划而进行。部分大型集团公司会在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五年规划中集团应形成全面财务与资金集中管理平台,并认为应该以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方式加以实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选择的控制要点在于其必须以企业战略发展为起点,分析企业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并进行研讨论证分析选择。

因此,一个准备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企业在进行财务服务共享服务决策的第一个控制点应该是就集团公司战略规划、对财务共享服务目标和职能进行系统分析,形成可行性分析报告,并在集团内部进行充分沟通讨论,明确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选择。第二个控制点则是将集团公司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定位及模式选择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未来覆盖的子公司及业务单位进行充分讨论沟通,获得关联单位的反馈及认可,并以正式文件在集团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二)组织架构的控制

组织架构作为企业组织工作的基本框架,是流程安排的基础,因此也是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部分。公司应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基础上,细化财务共享服务的目标和职责体系,并根据细化的体系进行流程划分和部门职责界定,并考虑公司管理资源和管理水平,确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架构控制中主要涉及设计、调整和监督三个控制内容。首先,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初期,应根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定位进行职能分析,其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选择影响重大。如果定位为服务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则其部门职能主要为账务、资金和凭证单件管理。其次,随着企业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行发展,其职能和模式,可能根据市场发展和管理优化,发生组织架构上变化的需要。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明确定期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部门和岗位职责进行评估的机制,并形成评估报告,纳入定期修订跟踪机制。最后,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中,不相容职务分离和信息系统管理岗位的权限管理是日常控制监督的重点。

(三)流程管理过程的控制

流程管理统一的前提首先是制度的统一,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政策,即使进行了架构或者流程上的变革也有可能会产生问题。因此,第一控制点是,要建立统一规范的财务作业标准与流程,同时把制度政策开发嵌入信息系统,保证前端业务部门按照制度和政策去运营,并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的需要不断完善与改进。第二控制点是操作流程标准化的建设,在制度统一的前提之下,应对原来的各子分公司以及新接收财务业务的流程加以标准化,具体包括:对现有的子分公司流程差异化分析并将非标准流程单独收集;分析后对该非标准流程做内部改进或者作对外沟通协调,并最终消除非标准流程。然后,逐步实现集团公司各流程的统一。

(四)人力资源配置中的控制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在员工胜任能力和培训体系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表现为员工应具备更全面的沟通能力和新技能学习能力,如新信息技术和物流知识应用。因此,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力资源控制集中在如下内容:(1)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职能定位出发,分析和编制五年及以上的人力资源规划,明确人才引入、培养和保有安排;(2)明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岗位规划设计,分析现有人力资源缺口,及时安排人事招聘工作;(3)建立系统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培训体系,形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内部学习和知识平台,为长期管理人才进行储备;(4)建立内部员工能力提升计划和职业规划辅助工程,做好细致的过渡方案,并与员工进行紧密的沟通,帮助原有员工适应新建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实现平和过渡、情绪舒缓;(5)明确关键岗位的保密职责和轮岗要求,实现公司信息安全和反舞弊需求。

(五)信息系统建设中的控制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远程财务流程需要建设强大的网络系统,需要强大的企业信息系统作为it平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系统必须要实现以下功能:建设系统数据共享接口和平台,符合集团及各业务单元对数据需求;同时业务集中在财务共享执行标准化操作将减少偏差及原有分散财务模式下各子分公司的暗箱操作,减少财务舞弊风险;让业务数据自动生成财务信息;通过设置让系统自动提示例外和预警;通过建设信息系统客户化开发程序来满足企业对数据的特殊需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建设过程的控制措施包括:(1)信息系统开发应服务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并具有一定前瞻性,要求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信息系统不应该直接购买,而必须立足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基本情况和特点进行定制和客户化开发;(2)明确信息系统应服务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需求,而不应该以it技术进行主导,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应以跨部门团队方式进行推进;(3)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的管理需求开发报告和项目验收机制,并保证使用部门在验收过程中的参与度;(4)安排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的信息备份、灾难恢复和信息密级管理制度,以保护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5)明确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账号的开设、调整、审批和管理权限,进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减少信息系统舞弊的可能性;(6)进行不定期和专项信息系统审计,以及早发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信息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和改进空间,持续优化信息系统。

四、总结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目前,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多运用于跨国企业集团,我国企业由于管理水平以及管理资源的限制,在实际建立时碰到了诸多问题。本文希望通过上述分析,厘清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成败的风险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为我国部分有意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企业集团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陈虎,董皓.财务共享服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2.陈虎,李颖.财务共享服务行业调查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3.童瑶.构建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实施要点研究[J].企业集团财务,2012(2):96-98.

财务共享的现状篇4

关键词: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因素

财务共享中心在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财务工作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治理结构,创新管理模式。财务共享中心有多种形式,不能一味遵循相同的模式,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降低财务风险。

一、财务共享中心的适用范围

财务共享中心因其自身的特点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情况,企业在建立时需要结合自身情况,不能简单的照搬照抄,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建立财务共享中心。

(一)大型跨国企业

跨国企业规模较大,分支机构和附属单位较多,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冲突也与其他企业相比更加尖锐,因此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实现预期的规模效益。

(二)业务单一的大型企业

各个行业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大,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甚至有可能会增加财务管理的成本,可以考虑按行业进行财务共享。如果一个大型企业涉及行业面广,但每个行业的规模都不大,可以采用外包的方式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对于行业覆盖面广,财务制度健全的企业来说,可以建立分级财务共享中心。

(三)流程规范的大型企业

清晰流畅的财务管理流程不仅能够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降低管理成本,使各个单位的财务信息能够实现互通和共享。同时财务共享中心对批量处理有重要作用,能够对子企业和分支机构实现良好的集中管控。对于一些比较注重标准化、规范化财务管理的行业而言,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四)集中管理的大型企业

企业采取集中管理还是分散管理并没有准确的答案,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行业特征,还要侧面考虑企业发展阶段和治理结构,选择最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尽管不同企业会选择不同的管理方式,但集中管理仍是目前大多数大型企业的首选,而集中管理中财务共享中心占有重要地位,是集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集中控制风险的大型企业

许多企业例如证券和银行都将风险控制纳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当中,只有将风险控制在企业承受的范围之内才能保证企业正常发展。财务共享中心在协调各方利益、战略层面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六)频繁重组的大型企业

频繁重组和并购的企业在重组时会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也会建立新的分支和业务,如果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则会减少企业经济效益。所以要利用财务共享中心整合重组过程中的资源,降低管理难度。除了上述几类企业外,一些民营企业科技、制造也可以建立财务共享中心。但管理方式灵活、业务分散的企业不适用财务共享中心,不仅不会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甚至还可能会出现管理成本上升、管理模式混乱的局面。

二、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优势

(一)降低财务管理成本

企业日常的财务处理十分繁琐,需要财务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力核算和管理难免不会出现一些误差和问题,所以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高效的内控体系。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可以采取传统的会计加出纳式的财务管理方法,但如果企业规模较大,下属分支机构较多采用该种财务管理方法会大大提高成本费用。而如果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通过集团共享可以完成基本的经济事件和业务处理,可以有效降低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

(二)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财务共享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将企业内的所有分支和子企业的财务数据整合起来实行规范化管理,统一企业内部财务数据的标准,使其满足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财务共享中心作为企业的公共处理平台,面向所有的子分企业开放,将子分企业一些不符合规定标准的环节废除,使企业关键部门能各负其职,缩短业务处理的时间,从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三)提升财务管理能力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传统企业在处理企业财务问题时通常将问题下放到子分企业,由子分企业解决并汇总到企业集团。利用财务共享中心能大大提高该项业务的处理能力,短时间内完成数据的下放、收集、分析和处理等多个环节,全面掌握子分企业的运营状况。另外,企业集团还可以运用财务共享中心调整企业的资源,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战略支撑。

(四)保证财务人员的独立性

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财务人员独立性相对较低,而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的财务人员的隶属关系和核算单位相互分离,大大提高了财务人员的独立性。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单独完成行使职权,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最科学的会计信息。

(五)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一笔经济业务要想核算先由核算单位相关人员签字,然后交由共享中心的相关人员审核,使财务管理模式向规范化和标准化转变。另一方面,财务监督也由内部监督向外部监督转变,从源头上杜绝了挪用资金、浪费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使财务监管的内容更加全面、具体。

三、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影响因素

(一)成本节约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成本的节约是企业重要考虑的因素。实际情况中,企业在搭建财务共享平台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扫描仪将财务资料上传网上,通过网络化签字和审批,线上处理基本的经济事件和业务,以节约时间成本。其次,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中,企业要优化财务共享审批流程,节约决策成本。再次,企业对财务共享系统上线后产生的富余人员,要进行培训教育和岗位分流,减少人力资源成本的重复浪费。最后,企业共享中心选址时,要选择交通和通讯便利的地方,尽量要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和开支,利用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减少建设成本。

(二)人力保障

企业在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时首先会考虑所选地址是否有企业的其他业务,共享中心大多以搭载的方式附加到原有的业务场所中。搭载方式虽然为企业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面临着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企业要想保证财务共享中心有充足的人才供应,应当从两方面来考虑:

一是城市环境因素,具体包括人力资源、基础建设和经济环境。人力资源就是要对当地教育水平、工资水平、专业技能和人员稳定性等进行考察,基础建设和经济环境就是要对当地物价成本、房价成本、通讯成本、自然环境等进行考察。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较为单一,很容易让人产生枯燥的情绪,而工资却并不高。因此,在员工生活压力较小的二三线城市适合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既能保证员工的稳定,又能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是企业内部因素,即企业在进行财务共享中心选址时应当考虑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选址不当将会导致企业水土不服,产生用人困难、建设成本高等问题。财务共享中心的选址应当具有前瞻性,并征求员工们的意见。建设前期会面临生产效率低、运营成本上升和操作习惯不适应等问题,只有让建设者和员工共同配合努力,才能促进队伍的发展。

(三)技术支持

随着企业在全球市场的扩张,技术成为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最大问题。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的建设、合并虚拟账户收款并转移到另一平台(如Sap平台)的建设、跨时区精准的应收应付款信息收集等工作,都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企业要对共享信息系统及时更新升级,技术保障要到位,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此外,财务是企业的机密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也不容忽视,财务共享人员要有保密意识。

企业要想解决技术问题,不但要提高硬件设备水平,还要提高自身软件水平,特别是财务共享人员的业务能力。企业在财务共享系统上线前,要做好对财务人员的集体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财务共享平台的操作工作。另外上线之后,企业针对财务共享中心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线上整改,组织财务人员继续教育和业务指导。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个企业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都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完善。

四、结束语

企业的财务规模和运营规模都在逐渐扩大,因此需要高效的财务管理模式才能保证企业正常发展。财务共享中心能整合现有的财务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有较大优势,促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姚金兰.关于中国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思考[J].财经界,2015,(18):210,212

财务共享的现状篇5

【关键词】企业间财务共享;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参数;利益分配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6)19-0035-05

2013年3月,英国民间会计组织aCCa与德勤管理咨询的调研成果《中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现状与展望》显示:中国近半数的集团企业已实施财务共享模式,年销售额超过30亿美元的中国企业中超过70%采用了财务共享服务[1]。2014年11月,财政部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也鼓励大型企业充分利用信息和专业分工优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积极推动会计职能转变[2]。由此可见,财务共享的理念正被国家大力提倡,被企业广泛采用。目前,学术界对财务共享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主要涉及优势作用、风险及控制、中心选址、关键影响因素、绩效评价等方面。然而,以往的研究仅限于企业内部,将企业视为封闭的系统,并没有将共享的视角延伸到整个供应链层面。供应链管理理念谋求供应链整体的最优化,强调合作共赢,追求综合收益,因此从供应链角度出发考虑财务共享问题很有必要。

一、供应链企业间财务共享的可行性分析

(一)财务观念的革新

传统的财务观念强调对财务资源和信息的严格保密,成本管控也仅限于企业内部,忽略了与外部企业的协同,忽略了对供应商、客户等其他供应链成员企业成本的分析和控制。然而,随着企业间经济业务联系的日益密切,企业的边界出现模糊化趋势。杨舟和刘汉进(2005)[3]提炼出虚拟共享的概念,将原先发生在企业内部的共享服务范围扩展到企业联盟层次,企业可以共享合作伙伴的信息系统。张鸣等(2006)[4]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企业都很难仅凭借自身的优势来维持竞争力。胡继灵(2007)[5]指出企业需要彼此不断交换信息、资金、物质乃至人员。张华平(2011)[6]指出任何企业都需要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进行信息共享,才能够满足战略管理的财务信息需求。陈纬(2015)[7]认为共享服务令资源配置更加优化,从而使供应链的财务价值整合功能变得可行。当下,新的财务观念倡导企业将成本管控的工作重心从内部最优化转移到跨企业的优化上,倡导组织间的协同、联动管理。故探索在供应链企业间建立高质量、高效率的财务共享和信息传递机制正是顺势而为。

(二)信息技术的进步

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创新性变革。何瑛(2013)[8]指出,在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已经出现了把财务共享服务送入云端、实施财务云服务的迫切需求。高艳君(2014)[9]指出,我国部分企业已经成功将财务共享服务送入云端,如移动的“大云”、联通的“互联云”等。程平和万家盛(2015)[10]指出财务共享中心接入云平台后,通过大数据采集、存储、挖掘,人们获取数据的过程将极大简化。在云计算技术背景下,通过建造云数据库,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可以便利地实现财务资源、信息的共享而不会受到硬件的束缚,也不用考虑中心选址问题。另外,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库不存在信息量、访问量激增而导致的拥堵问题。所以,建立供应链企业间财务共享机制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三)供应链企业间财务共享的优势

鉴于财务观念的革新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广大企业可以将财务共享的视角延伸到整个供应链,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宏观制度设计,促进供应链成员企业盈利信息,成本费用信息,预算信息及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等财务资源和信息的大共享。供应链企业间进行财务共享有利于构建并完善包括供应商、客户等供应链成员企业在内的新型财务流程,提升企业的动态财务能力;有利于向企业内部和供应链上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资源、信息,减少搜寻信息的交易成本;有利于增强企业管理者对内外部环境的预见性及掌控力,实现Jit式的库存管理,降低库存成本。狄为(2010)[11]认为供应链企业间互相披露成本信息,利润相互可见,可以有效降低组织间的隐藏成本。刘峥和徐琪(2013)[12]指出与非合作博弈相比,在合作博弈中,制造商和零售商通过降低零售价格、提高销量可以增加系统的利润,实现供应链成员的共赢。通过供应链企业间财务共享,各成员企业可以在资源互补的基础上实现有效协同,最终实现单个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效益的增加。并且,原先神秘的成本信息,现在可以互相利用,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互信度得以提升。

二、供应链企业间财务共享模型的构建

张华平(2011)[6]在构建基于供应链的战略管理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中,提出首先要进行组织再造,即成立一个会计协调委员会,举行定期或不定期会议。这样各方才能够充分沟通、商讨相关事宜,企业间的会计业务流程再造工作才能得到有力推进。本文借鉴这一理念,构建供应链企业间财务共享的模型如图1所示。

在模型构建过程中,笔者认为需要建立一个协调委员会,负责召集供应链成员企业高管以商讨确定各自财务资源、信息的共享范围,努力实现包括非财务信息、定性信息、不确定性信息在内的尽可能多的资源共享。协调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统一财务数据标准,解决因不同企业采用不同eRp软件而导致的数据信息在采集、处理、存储和传递过程中格式不统一、转化成本高等问题;负责对信息使用者从中央数据库中提取信息的行为进行授权(授权的规则会被嵌入到有关程序中),并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义务履行进行监督;负责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利润进行调控与再分配。同时,也由协调委员会负责建设、维护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中央数据库。在模型中,供应链成员企业(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客户)分别借助云技术将财务资源、信息输入到各自的小型数据库云端a、B、C、D、e中,并最终集成到中央数据库。信息使用者向中央数据库发出获取信息的请求后,授权规则的程序运行,并返回数据。

三、考虑信息共享激励参数的Shapley模型

供应链企业间财务共享之初,各成员企业在软硬件上进行投资,需要花费较大成本。Lee(1997)[13]研究指出,在零售商与供应商的信息共享中,两者的获利程度是不等的,其中零售商获益较少,如果缺乏协调机制对新增利润进行再分配,供应链下游企业将缺乏共享的积极性。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会在成本和收益间进行权衡,会更关注自身的利益而非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如果合作利润少于不合作时的利润,那么企业将会选择不合作。所以如何把整个供应链利润公平、合理地分配给各成员企业就显得格外重要,这关系到供应链联盟的效率与稳定,也会影响供应链企业间财务共享这种跨组织制度的实施效果与寿命长短。只有建立一套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才能激励各成员企业务实合作,避免联盟的瓦解与制度的失效。

(一)基本Shapley模型

Shapley值法是由学者ShapleyL.S.在1953年提出的解决n人合作博弈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此方法在解决合作各方利益分配时有着广阔的前景。当n人从事某项经济活动时,其中若干人组合的每一种合作形式都能得到一定效益。当彼此之间的利益活动非对抗时,合作人数的增加不会引起效益的减少,这样n人的集体合作就会产生最大效益。Shapley值法就是分配这个最大效益的一种方案[14]。

Shapley值模型必须满足有效性、对称性、可加性、零局中人等公理。

(二)信息共享激励参数的Shapley模型

在供应链企业间财务共享的模型架构下,成员企业上传财务资源、信息到中央数据仓库中用于共享,信息使用者即本企业各部门或其他供应链成员企业通过相关口令来获取信息,协调委员会扮演组织协调的角色。但是潜在问题也很明显:一方面,每个企业的共享范围由协调委员会确立,另有相关契约进行约束,但执行情况还是取决于企业的自觉性。故相关企业存在“搭便车”的动机――信息共享较少甚至达不到契约要求,或者不当利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财务资源、信息,采取一些自利行为,这最终会损害供应链联盟的整体利益,也会使不信任的情绪弥漫。另一方面,供应链下游企业在财务资源、信息共享中获利偏少,收益激励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所以,如何改良以Shapley模型为基础的利益分配制度,满足各方利益诉求,激励供应链成员企业都能积极参与财务资源、信息共享就显得格外重要。

四、案例分析

假设某供应链上四个成员企业a、B、C、D,企业间可以不联盟或任意进行联盟,不同的联盟状态获得对应的利润。假设a、B、C、D四个企业通过财务资源、信息共享为供应链创造的利润为2、3、4、0,四个企业事前商定的激励参数为25%,伴随着信息共享而来的风险因子分别为4、4.5、6.5、0。根据上述介绍的带有信息共享的激励参数Shapley模型计算利益分配方案。合作联盟的获利指数如表1―表5所示。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调整前的总利润为∑Фi(V)=3.66+2+2.17+2.16=9.99≈10,调整后的总利润为∑Фi(V')=3.66+2.06+2.37+1.90=9.99≈10。可以看出,调整前后的总利润是相等的,只是组成结构发生了变动,其中B、C由于积极的信息共享而分得了利润奖励,相反D分得的利润被调控缩减,a的利润基本无变化。这样可起到激励各成员企业进行积极信息共享的效果,使其在共享范围上满足协调委员会商定的契约要求,在质量上提供对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信息。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在需要较高程度的财务资源、信息共享的供应链企业间财务共享实践中,信息共享程度是度量利益分配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利益分配机制中引入信息共享激励参数,有利于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政策,确保这种组织间制度更长久稳定地运行下去。

五、结论

本文提出了供应链企业间财务共享的理念,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借鉴战略管理会计业务流程构建了模型。运用Shapley值法构建出一套利益分配机制,引入信息共享激励参数来进行改良,以激励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特别是下游企业积极参与共享,并辅以案例进行说明。

【参考文献】

[1]aCCa,德勤.中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现状与展望[R].2013.

[2]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a].2014.

[3]杨舟,刘汉进.虚拟企业与共享服务的演进趋势[J].生产力研究,2005(9):198-199.

[4]张鸣,颜昌军.成本战略管理:基于可持续发展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胡继灵.供应链的合作与冲突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6]张华平.基于供应链的战略管理会计业务流程再造与控制研究[D].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

[7]陈纬.财务未来之路: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5(9):53-55.

[8]何瑛.基于云计算的企业集团财务流程再造的路径和方向[J].管理世界,2013(4):182-183.

[9]高艳君.嵌入云计算的企业财务流程再造研究[J].会计之友,2014(3):40-42.

[10]程平,万家盛.大数据时代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云平台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J].商业会计,2015(8):20-22.

[11]狄为.基于组织间成本管理的开放式会计运用研究[J].商业时代,2010(34):67-68.

[12]刘峥,徐琪.“快时尚”服装产业供应链利益分配机制探索:以合作博弈为视角[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4):76-80.

财务共享的现状篇6

关键词:财务共享服务;财务人员;影响;建议

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简介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改革,在这种背景下,跨国公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跨国公司的不断扩大与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由于跨国公司跨地域分支机构多,对于集团来说,监管分子公司的难度比较大,尤其在财务方面,由于分子公司单独行使财务管理权,集团公司没有统一的标准或者规范来协调不同地域的分子公司,使得管控难度增大,容易增加集团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制约集团的发展,甚至损害股东权益。在这种环境下,20世纪80年代,福特公司首先使用了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它将不同国家、地区分支机构的实体会计业务集中到一个共享中心来记录、核算和报告,各个分支机构的财务流程集中处理,从而达到规模效应,明显的降低了系统成本和人工成本等财务运作成本。根据埃森哲公司(accenture)在欧洲的调查,30多家在欧洲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跨国公司平均降低了30%的财务运作成本。

目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在欧美发达地区的应用已逐渐成熟,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使用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金融业、通讯业等行业就适合使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有助于企业简化财务工作流程,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并提高财务信息和会计报告的质量,同时有助于企业减少财务运行成本,加强内部控制,并且对资源进行更合理的整合和分配,避免资源闲置。对财务数据进行统一的汇总分析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公司的问题,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总体提高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企业一些原本繁琐、重复率高、占用较多人力资源的业务将简单化、规范化处理,可使企业将更多的重心放在财务管理方向上。

在中国,中兴通讯、华为、中石油等公司已经优先建立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在中国跨国公司和大型集团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多并逐渐走向成熟。

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财务人员的影响

在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使得复杂的工作流程简单化,原本需要占用人力资源多的、重复频率较大的环节可以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简单化处理,比如应收账款模块等。通过eRp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运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使用同一的标准流程将不同地区的分支机构的财务数据统一起来,迅速及时地处理,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可以精简人力资源,从而减少人工成本,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企业财务机构、财务人员职能等方面的变革,对企业财务人员有着较大的影响。

1.财务人员的职能角色转变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之后,财务人员不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在繁琐、重复的会计记录和核算上,原本占用许多人力资源的繁琐的业务可以通过eRp及信息技术的运用由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完成。传统的会计记录和核算职能会减弱,而会计的管理职能将会更加突出。

企业的财务机构随着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将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企业只需要较少的财务人员便可以完成会计记录和核算的工作,随之改变的是,企业将需要更多的具有战略眼光和拥有多方面知识的财务人员。管理会计职能将会在企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通过对财务数据进行综合的汇总分析,企业需要财务人员可以通过财务数据分析增强企业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综合风险内部控制等,及时发现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内部控制。企业财务人员花费更多的精力在财务管理上,有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2.财务人员需要更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使企业更多需要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传统的会计记录和核算工作需要财务人员掌握比较全面的财务知识,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传统的繁琐的会计核算工作分担了之后,企业更注重财务管理方面,许多财务人员需要面临财务职能的转型,而在这个角色转换中要求财务人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财务人员与业务脱离,财务人员多数情况下面临的只是财务数据,而根据这些财务数据做出分析则对分析人员有更高的综合专业知识的要求,因为单凭数据难以具体分析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的财务管理也要求财务人员具有战略性的眼光,了解金融、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成本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根据企业的现实发展状况制定适合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财务决策,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

3.财务人员需要对自身角色定位有灵活精准的认识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的财务人员的角色,一些学者认为企业财务人员的角色大体可转换为三种类型:战略财务人员、业务财务人员、共享财务人员。战略财务人员往往要求财务人员具备全面专业的财务知识,并且具备战略发展眼光,了解财务相关知识并且具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做出合理的财务决策,制定合理的财务目标。业务财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企业各业务部门进行沟通,从而在财务的角度上对公司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最终优化企业的业务结构。共享财务人员需要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由于财务人员可能在某一时期内一直做某一模块的工作,比如在应收账款模块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共享财务人员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耐心和良好的心理钐。

这三种类型的工作对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要求不一样,企业财务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爱好、专业能力、学习与协调沟通能力等对自己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灵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这样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三、对企业财务人员的建议

面对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带来的改变,企业财务人员应积极应对,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之路。

1.不断学习,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财务人员可以通过各种培训、网络课堂等多种形式来提升和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各种平台开拓视野,不断学习更多的财会相关知识,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弥补自己的不足。只有始终保持学习知识与技能的状态,了解自己专业的前沿信息,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尤其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可能使得原有的工作技能不再占据优势,不断学习,根据需要来提升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才能在财务共享服务管理模式造成的改变下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2.对自己职业角色准确定位

由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企业所需的几n类型的财务人员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同,对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不同,需要财务人员准确的选择自己的职业角色。企业财务人员首先需要对自身专业能力、沟通能力、业务水平等进行综合的分析,确定自己想要以及能够胜任的财务人员类型,并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好的发展。

四、总结

中国使用以及计划使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企业不断增加,虽然难以避免的会对企业的财务人员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只要财务人员积极适应新形势带来的改变,客观评价自己并找准自己的定位,不断学习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便能在新的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李田.浅谈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财务人员转型的影响[J].中国商论,2017(3):36-37.

[2]史艳丽.浅析集团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企业财务人员的角色转换[J].财会学习,2016(6):21-22.

财务共享的现状篇7

(一)传统财务人员转型的原因

现阶段,财务人员主要提供企业一段时期的营收、利润、成本等信息为企业的经营提供决策参考,但这些信息都是现有甚至过去很长时间形成的结果,可能和现实情况已经有所脱节。企业根据这些陈旧数据来为企业的未来做决策,信息参考价值并不大。我国准则明确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应该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等信息质量要求,但由于在实践中很难同时兼顾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实务操作中,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企业往往以牺牲相关性为代价,选择了可靠性。因此,现阶段企业完全仅仅依赖传统的财务信息来为公司的日常业务活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预测。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出现了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人员,专门从事企业融资投资和其他金融活动。虽然这些人员和相应职位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财务信息的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支持,但它也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另外传统的会计人员、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人员在他们的工作中有跨领域的项目,造成了企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为了有效地克服这个问题,公司需要分享财务信息资源。

(二)财务共享模式下的企业会计

在财务共享模型下,企业会计可分为战略会计,共享会计和业务会计。其中,战略会计更侧重于制定中长期业务计划。共享会计侧重于传统会计的工作职能和信息化的相结合,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会计的业务能力,还应掌握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业务会计更注重实现企业的短期业务目标,结合企业的实际业务运作,利用数量和利润分析,以及基于活动的成本法的管理知识,为公司未来较短时间内的业务进行服务。对于传统会计来说,和企业有经营有来往的外部单位的信息是关注的重点。他们在内部做出相关决策时使用战略会计和企业会计提供的信息。

二、财务共享模式下企业会计的展望

(一)传统会计向战略会计转型

在财务共享的形式下,企业会计的转变可以分为战略会计,共享会计和业务会计三个方面。未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战略会计的参与,战略会计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公司战略层面会计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企业提出基于财务方面的长远规划。战略会计对企业的职称主要体现为一是财务长远决策,高级财务人员从繁琐的会计业务和基础的财务工作中解放出来,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和经营转型,做出相应的财务决策。二是财务管理控制,财务人员要根据制定的财务决策,相应的管理和维护资产管理、资本运作、预算绩效等体系结构。三是财务分析评价,对于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业绩、利润、投入产出比等进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为企业战略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

(二)传统会计向共享会计转型

财务共享时代的到来,使得财务人员也要与时俱进,同步提升自身,部分财务人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等因素向共享财务人员做转变。共享中心的财务人员主要的工作虽然与传统财务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现代大型企业都在积极推进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必然需要一大批综合素质过关的共享财务人员,共享财务人员和现在传统财务最相似之处就是会计的审核工作,这项工作需要与传统公司会计师的工作相同的要求,即填写和审查凭证,编制财务报表,进行资产检查等。但是,会计标准可以通过设定审计标准来标准化。除此之外,共享财务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掌握审批要点等专业知识,与传统财务人员相比,共享财务人员必须努力成为复合型财务人员。

(三)传统会计向业务会计转型

在财务共享的形式下,除战略会计和共享会计外,财务人员也可以选择成为一名业务会计。在财务共享的形式中,公司需要的不仅仅是掌握基本会计职业素养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还应了解公司的基本运营现状,对于公司业务、管理等方面要有所认识,能深入一线业务部门,深度参与企业的业务活动与管理流程,学习业务的操作规范等,根据运营的情况制定或者审核财务要点,然后通过自身的财务专业知识和对企业业务、管理等的基本认识,为公司提供有关业务流程转换,产品制造和其他决策的可靠信息。

三、基于共享模式下财务人员转型的建议

财务共享利于集团的层面的统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交易处理成本,同时还能统一标准、统一流程,它对财务人员的标准化也有很大帮助。但是,在构建财务共享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存在风险的应对措施如下:

(一)加强企业财务人员的日常培养,重点关注财务人员转型的相关学习

在财务共享的大趋势下,财务人员的转型势在必行,职业生命周期与财务人员的转型密切相关。这不仅关系到财务人员自身,而且和企业的发展也密不可分。为了尽快适应时代的变化,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财务人员的转型迫在眉睫。企业必须强化企业财务人员的日常培养,注重财务人员转型的相关学习。因此,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财务人员进行因材施教的再教育工作,通过物质奖励、精神鼓励、政策宣讲等方面激励财务人员的学习热情,努力在相对较短时间中转变财务人员的传统观念,最终发掘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自身对财务转型积极配合和努力适应。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定期授课等形式丰富财务人员的知识基础,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二)正确定位定位现有财务人员,保证人尽其能

公司需要根据现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潜力准确定位现有财务人员,并以财务共享的形式将其部署到各个岗位。并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即现有的财务人员通过培训和学习不能满足新岗位的要求,并应与财务人员终止劳动合同。并从公司外部招聘合适的人才,但在此过程中,企业也应该制定相应的解聘福利等制度,防止群体事件的发生影像公司的形象和正常的工作开展,尽力避免抵触情绪,便于对财务工作转型的推广和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在对现有财务人员重新定位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全面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充分考虑员工的诉求,让财务人员自己客观地评估其实际能力和潜在发展。企业将基于对现有财务人员的重新评估和综合考量,对财务人员进行重新定位和安置。在外部招聘过程中,要注重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择优录取,要充分了解应聘人员的工作履历、奖惩情况等基本信息,可以通过有竞争力的薪资水平、对企业文化高度认可的企业氛围吸引高素质的、复合型的新型财务人员。

四、结语

财务共享的现状篇8

摘要:近年来,财务共享服务在国际大型油田企业中得到有效应用,并带来了财务管理工作革新,但在国内油田行业中尚处于试点阶段,相关学术研究不足。校针对我国油田企业,分析实施财务共享服务对其影响,并探讨应对对策。

关键词:财务共享;油田企业;影响,对策

一、油田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思路

我国油田企业已经意识到财务管理模式改革的迫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势在必行。根据对中国石化的相关调研,中石化集团公司从2012年开始酝酿构建共享服务平台,并提出“共享服务建设财务先行先试”的要求。于2014年1月,集团公司结合国内外共享服务的建设历程和实施经验,制定了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财务共享服务系统建设方案,确定了包括股份公司总部、胜利油田分公司等5家单位以及股份公司所属8家科研院在内的13家单位,作为第一批财务共享试点单位。

2014年7月4日,中国石化财务共享中心东营分中心正式试点运行。2015年将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炼化、销售板块企业作为扩大试点单位,从而形成涵盖上、中、下游的财务共享服务框架。

该方案中,财务共享服务建设将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效果导向、优化流程、持续改进”的原则,将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

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对油田的影响

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将油田企业财务业务重新梳理和优化,大量基础性、同质性业务的流程化处理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财务管理成本,实现了财务人员的分化和战略定位,加强了油田各单位的沟通,为集团企业战略发展提供了更有效的战略支撑。同时,财务共享服务这一新兴管理理念的实施,是对油田企业较为传统的管理文化的挑战,将海外业务纳入共享中心服务范围不得不考虑当地相关法律的约束。

1.积极影响

(1)实现了财务工作规模经济效益。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规模化管理有效降低了财务管理工作成本,主要体现在人员需求和资源消耗上的有效节省。中石油在世界各地设有8000多个责任中心,每年处理约1500万张凭证、1.5亿条分录、50万亿元交易数据,财务共享服务使油田企业会计核算工作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实现了油田财务业务的规模化处理,使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果共享中心地址的选择能将工资水平降为一个新的低水平上,其降低成本的效果将更加明显。

(2)促进油田企业财务职能转变。财务共享服务的实施将传统财务人员被分化为共享中心财务人员、业务财务人员和高端财务决策人员,财务共享服务的应用将基础核算等传统职能从油田企业财务工作中剥离出来,财务人员将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油田注水系统、油气集输等活动的成本跟踪和控制中去,促进油藏经营区块全面预算、油田成本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创效。在国内各大油田油藏经营管理理念盛行的形式下,转型后的业务财务人员和财务决策人员集中支持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工作,成为油藏经营管理团队中重要的决策支持者。

(3)有效支撑集团战略实现。财务共享中心在设计之初就最大程度上统一了与各业务单元的财务口径,致使所有的业务单元业务处理都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执行,所有业务单元的核算标准相同,有效解决了实施共享前母子公司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加强了油田企业母子公司、各板块之间的信息沟通。同时,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现了油田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组织机构的扁平化,减少了信息传递环节,提高了各级财务数据汇总、财务报告汇报的效率和准确性,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有助于集团公司更加全面、准确、便捷的了解各分子公司和业务部门的生产运营状况,有利于监控各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通过加强通用资产的流动来减少资产闲置成本、提高使用效率,从而为实现集团实时管控提供了依据。此外,财务共享中心契合了油田企业跨国、跨地区的业务扩张进程。当公司通过新建或收购成立分子公司时,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能立即为其提供服务,提高了企业的整合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2.挑战

(1)对传统管理思想的挑战。

油田企业在实施共享服务计划过程中,获得管理层的绝对承诺和基层财务人员支持、重组整个组织以及企业文化都是必需的。目前油田企业财务管理中传统模式占据主导地位,部分财会人员的思维未达到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要求。同时,财务共享服务系统的建立势必削弱了集团和各业务单元部分部门的职能和权利。

(2)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财务共享服务将大量基础性业务集中处理,相应财务人员需求将大大减少。以胜利油田分公司为例,目前财务在岗人员为1000多人,占整个股份公司的17%左右,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应用,将迫使公司缩减当前财务人员规模。油田企业一旦全面推行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数万人规模的财会人员得到妥善安排成为财务管理模式变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对于我国油田企业来说,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变革尚未具有成熟经验。一方面,企业需要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来满足相应人力需求,如何平衡人力成本和人才的可持续培养及运用将成为油田人力资源管理一大难题;另一方面,共享中心在建设初期成为企业的成本中心,设计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来考核和激励员工为其它单位服务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中心的运作效率甚至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

(3)对信息系统管理的挑战

财务共享服务实施的一个重要前提是统一的操作管理平台,因此需要油田企业各级单位广泛参与,以适应相关要求。以中石化为例,除了所选取的试点单位外,其他各级单位信息化程度参差不齐,尚不具备全面推广实施的条件。

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伴随着信息风险加大,信息系统权限设置不明确、信息调用监管不到位都会造成财务信息泄露,而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病毒入侵、个人保密意识不强、网络安全技术不过关、数据备份不足等风险将影响到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客户的信息安全。

三、协调油田企业财会工作与财务共享服务的建议

1.充分利用财务共享服务优势改进财务工作

在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应重新定义业务单位和总部财务系统的工作职能与重点,合理分配财务人员,对剥离后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流程改进和制度完善。业务单位财务部门要厘清适于进行共享处理的业务和财务管理工作中突出问题,参与共享中心业务处理流程设计与优化,加速推进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建设。

2.实现财务管理与生产管理的进一步对接

生产成本控制、预算的制定与执行是油田企业生产管理效率关键所在,而油田生产过程复杂,业务单位财务部门应加强经营型和现场型财务职能建设。一方面,应加强业务现场管理能力,借助于共享系统提供的动态成本监控优化作业认定,并实现持续改进,;另一方面,油田企业应借助于财务共享系统动态监督和检查预算执行情况,实时反馈给企业财务总部,并组织业务单位财务人员重点实地调研各单位生产经营任务、主要业绩指标的完成质量,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建议。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财务工作改革的同步支持(1)做好财务工作职能转变下财务人员分流工作。油田业务部门应根据实际需求和财务人员能力妥善安排、因材使用,保证油田各业务单位现场财务管理工作和共享中心的运营需求。

(2)做好财务职能转变下财务人员引入工作。油田企业业务单位在人才引进时应针对性地补充知识型、管理型人才,注重油田企业不同单位、不同地域的财务会计人员流动,弥补部分单位财务会计工作中短板。

(3)建立长效、稳定的财务人员培训和流动机制。油田企业应对共享中心财务人员、业务财务人员和管理会计人员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利用油田企业内部人才资源和外部财务共享服务机构专家团队、高校等合作方式,形成对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决策能力的持续性提高,突出财务工作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培训,重点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高素质、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团队,支持油田企业核心业务发展的管理决策;

4.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和营运信息系统建设

(1)全面推进油田各业务单位信息化建设。油田企业应以试点建设的共享中心为基础,在同一技术标准上加强各业务单位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业务单位信心系统与共享中心网络报销系统、电子支付、影像管理、数据分析和报告工具、银企互联等应用系统融洽整合。

(2)设计完善的实物与信息流通机制。油田企业应建立完备的影像处理、条形码和档案管理等信息系统,方便财务会计部门将原始凭证等实物信息转换成影像资料和电子信息,并准确地传递给共享中心,同时将原始信息归档保存,保证原始信息的完整性以备随时查阅。

(3)加强网络安全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业务单位在实现信息系统与共享信息系统对接时应注意核心数据的安全保密工作,通过访问权限的控制、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的等措施,做到信息数据的保密和有效备份。

参考文献:

[1]陈兴雷.中石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东营分中心现场协调会在胜利油田召开.dongying.dzcom/xsq/ytxw1/ytyw1/201403/t20140305_9756923.htm.

[2]刘宝增.油气田企业作业标准成本管理的思考与实践——基于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作业标准成本管理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3,05:24-26.

财务共享的现状篇9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能够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降低运营成本,企业开始了对于财务管理创新的积极探索,以共享服务为支撑,持续推动企业财务转型。业务与财务的彼此融合,带来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也赋予了财务核算和业务监督以全新的价值;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应用,能够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再造,有助于提高业财融合发展的效果。

一、相关概念

(一)财务共享中心

财务共享中心是一种会计和报告业务的新型管理方式,能够将不同地区核算主体的会计业务归集到共享服务中心进行记账和报告,保证了会计记录以及报告的规范性和统一性,而且不需要在集团的每一个公司都设置会计人员,降低了系统运行费用和人工成本,具有财务管理水平及效率较高、支持企业发展战略以及向外界提供商业化服务等优势。

(二)业财融合

业财融合指业务与财务的融合,要求财务人员能够在掌握财务目标的同时,了解企业运作状况,为业务活动提供数据支撑,实现业财数据的交互传递与共享,基于共同的企业价值目标做出决策、分析与控制等活动。在业财融合过程中,财务人员的工作不再是单纯的业务的事后核算和监督,而是强调从价值角度,提前预测相关业务的发展情况,准确测算业务活动产生的绩效,并且向业务人员反馈相应的数据信息,为其行为提供参考。

二、财务共享中心在业财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财务管理在打通内部壁垒和建立制度标准等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则能够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其专业性和精准性,细化财务管理,同时也可以通过人员分工等方式,实现业财融合。财务共享中心在业财融合中的作用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助力业财融合

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能够对业务流程进行规范,推动企业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的集成,可以通过创建各个系统接口的方式,完成对于流程的再造,实现全系统的标准化流水作业,从而确保业财融合的顺利进行,以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支撑,促进相关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构建出新型工作方式,确保业务工作与财务工作能够实现相互推动、共同发展。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可以依照具体的职能,将财务人员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分别是战略财务人员、业务财务人员和共享财务人员,业务财务深入业务前端,通过明确的职责分工,紧紧围绕公司价值目标,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构建起更加合理、高效的业务管理模式。从企业的角度,在运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实施财务管理工作时,需要做好相关业务流程的规范,要求业务流程可以准确对接财务系统,同时应该将财务实施环节形成的各种数据资源统一存储到财务共享中心,为财务核算工作提供及时而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防范经营风险

企业通过建设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更好地对自身的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进行整合,而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应该推动财务管理系统与eRp系统、商务、工程、oa办公系统以及综合办公管理平台等的有效对接,以先进技术手段为支撑,做好各类数据的分析及处理工作,借助高效的信息传递和共享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以财务共享服务平台为支撑,财务人员可以及时获取最新的业务信息,更好地了解业务环节的实施情况,通过财务数据和报表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体现出来,及时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实现对于经营风险的提示和防范。

(三)推动管理创新

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过程中,将所有的财务核算岗位合并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子公司还是分公司,都不再设置财务核算岗位,这样必然会带来公司机构设置和流程等的变化。以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为支撑,数据整理方式更加实用、更加便捷,统筹性也更强,业务型财务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找出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风险进行有效预测,借助数据来对分析业务行为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及时发现风险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四)推动数据中心建立

数据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是一种战略性资源,也是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基础。在当前数字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数据共享是企业财务共享的基础和前提,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实现对于企业运营中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形成相应的数据中心,为业财融合发展提供数据保障。

(五)提升管理成效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实施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股东价值利益的最大化,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实现对于业务的集中高效处理,在实现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数据信息共享的同时,可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消耗。基于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业财融合能够帮助企业管理人员更好地对资金和资源进行分配,推动其作用的最大化,而业财融合的贯彻落实,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实施流程控制工作,使得其能够建立起权责明确的管控体系。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内部控制同样为财务管理提供服务,财务管理可以通过对业务的事前和事中分析以及过程控制,强化责任意识,提升管理质量。

三、基于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业财融合发展策略

(一)完善相关管理机制

对于企业而言,面对新的发展环境,想要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应该及时转变自身的观念认识,引入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加快共享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对于财务工作的统一管理,同时也应该完善相关管理机制,确保其能够为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实施提供可靠支撑,合理定位财务人员,确保业财融合的目标方向得以实现。同时,应该对企业内部控制流程进行优化,对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职责和联系进行梳理,确保业财融合工作的顺利实施。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应该立足业务目标,制定出合理的业务财务计划,为业务和财务的融合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业务财务的任务与共享存在很大区别,这里以共享财务为例,要求做好数据的整合工作,提升会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优化业财融合系统

企业在实施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过程中,不仅应该关注财务职能的集中和数据信息的整合,还必须切实做好信息共享工作,以财务系统以及业务系统的集中化处理为例,为了切实保障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实时性和高效性,避免网络传输等因素引发的数据延迟问题,应该做好平台系统中相关功能模块的整合工作,利用现代化通信技术和信息存储技术,解决不同系统模块在进行数据处理过程中时效性不同的问题。而在推动业务系统模块和财务系统模块衔接的过程中,要求财务部门、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都能够参与其中,做好深入沟通交流,依照业务特点,制定出具备良好可行性的优化方案,按照每一个业务单元的特点,优化和完善相应的接口方案,然后再对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融合实施,使得系统中所有的环节以及流程都可以得到高效的贯彻和落实,同时实施过程能够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三)推动工作模式转变

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应用,使得财务人员架构划分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及共享财务,从业务角度来对财务工作进行分析,要求合理运用科学的管理工具提升数据分析的有效性,立足不同角度,做好业务信息的深入挖掘,推动工具和方法的创新,借助财务管理模式变革推动业务财务融合发展,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传统财务主要集中在日常性工作,如会计核算、报表编制、财务分析等,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业务财务的工作职责更加侧重于对企业经营决策以及业务相关问题的解决,应该从企业全局角度,推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更加积极地参与相关工作,确保相关业务能够快速确定最佳方案。

(四)实现信息有效传输

企业财务共享中心能够对业务活动进行全程分析和记录,可以通过实现共享服务中心与业务端的信息传输,促进信息传输水平的提高。业务方面,可以借助影像系统,将电子档案传输到共享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借助影像档案实施核算工作。以财务共享中心为基础,能够实现企业中业财数据的交互共享,将数据所具备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确保业财融合的顺利实施。

财务共享的现状篇10

本文结合H集团业务发展特点,分析了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的必要性,对H集团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具体实施情况进行了阐述,对影响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梳理,主要包括成本因素、领导支持因素、单位协同因素和人员因素;本文针对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能对中国企业集团的财务共享服务体系搭建带来借鉴。

笔者认为,中国企业集团对共享服务的认知和定义范围应予以扩大,企业集团的共享服务应从单一的“财务共享”扩展到“全面共享”;以公司化的形式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共享业务的工作效率;共享服务中心应将“服务产品化、渠道多元化、运营商业化、信息智能化”作为核心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规模效应优势,降低成本,提升企业集团的整体运营效率。

【关键词】H集团;财务共享;共享中心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集团迅速涌现,尤其是2000年以后随着规模化和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企业集团成长速度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全球500强行列,从而对其经营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财务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也逐步显现。诸如企业经营成本上升、财务管控风险增大、跨区域或跨行业财务管控难度提高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企业集团的进一步发展。

对财务管理架构进行调整,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已成为中国企业集团急需解决的问题。但如何构建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财务共享中心、如何处理财务共享中心与企业集团原有财务管理体系的关系、如何对企业集团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分析等,将是企业集团在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时所必须面临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H集团业务发展特点及实行财务共享的必要性

1.H集团业务发展特点

(1)企业发展速度快。自1993年创立至今,H集团持续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集团总资产逾万亿元,2016年实现收入逾6000亿元。2016年7月,H集团再度荣膺2016《财富》世界500强,以营业收入295.6亿美元,排名第353位,较上年上升111名。

(2)业务多元化特点明显。H集团经20多年发展,已从单一的航空运输企业发展成为囊括航空、酒店、旅游、地产、零售、金融、物流等多业态的大型企业集团。H集团总部直接管理六个产业集团,各产业集团通过“二级平台管理公司”对成员企业进行具体管理。

(3)财务管控自成体系。在H集团20多年的发展中,基于财务职能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形成了“集团总部业务层面垂直管理”与“成员企业公司层面横向管理”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为H集团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贡献。

2.H集团实施财务共享的必要性

(1)降低财务人力成本。基于内控管理需求,新设企业均需配备财务人员,致使新设企业运营成本不断增加。构建财务共享中心,将成员公司的财务基础工作整合到共享中心集中处理,实现业务操作的精细化、标准化,达到减少人力成本、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目的。

(2)提高财务服务品质与效率。将成员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整合,采用统一的标准化作业流程,为各种财务数据的汇总和分析提供业务平台,集团总部对财务数据的汇总、整理与分析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从而提高财务服务品质与管理效率。

(3)提升企业整合能力,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随着H集团发展壮大,集团总部及产业集团的财务职能逐步侧重于向专业化财务转型,成为财务管理专家及集团管理决策的参谋中枢,对财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构建财务共享中心,使企业可以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投入于核心业务,整合优质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增强集团总部的财务管控能力。随着集团管控范围不断扩大,成员企业遍布全球,涉及众多产业,总部对成员企业的财务管控能力不可避免的有所弱化。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对会计核算实施标准化流程,使成员企业财务数据在统一业务平台上规范化处理,实现集团范围内财务信息的“7X24小时”实时流动,可以对财务工作实时监控,增强总部对成员企业的财务管控力度。

二、H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构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H集团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现状

(1)分阶段推进共享中心建设

2014年,H集团开始实施共享服务体系搭建。H集团的共享服务体系搭建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实现人事、行政、员工服务等方面的共享服务,即“非财务的共享服务”;第二阶段,在“非财务的共享服务”体系运营初见效果的基础上,实施财务共享服务体系搭建。

(2)“非财务的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2014年下半年开始,H集团先后在海口、上海、北京、天津、西安等13个城市建设了区域共享中心,2015年基本实现了员工关系、薪酬福利、证明办理、外事证照、商旅服务、行政后勤、文字会务、人力资源信息化等业务的整合与共享。2016年5月,H集团设立“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将“非财务的共享服务”体系内的各地共享服务中心进行机构、人员、业务整合,以公司化模式运作。

(3)“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在体系搭建思路上,H集团及各产业集团财务部将向专业化财务转型,成为财务管理专家及集团管理决策的参谋中枢;成员公司财务部将向业务财务转型,深入生产一线,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持;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将承接各成员企业基础财务工作职能,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财务核算与结算服眨以此推动H集团整体财务转型。

在财务共享服务体系架构上,以“公司化”形式来进行架构设计。设立“财务共享服务有限公司”,将其定位为集团内部成员企业的财务外包服务中心,下属按区域原则逐一设立业务部进行两级架构管理;财务共享中心与成员企业双方通过签订《服务水平协议》的方式,将各成员企业会计核算、结算、资金支付、费用报销、会计报表、对账、网上纳税申报等一系列财务交易处理型工作,按照统一管理规范与操作流程进行集中处理。

通过“公司化”形式来设计和运营财务共享中心,由财务共享中心和成员企业以协议方式确定服务标准、收费标准,在集团内部以“市场化”方式倒逼财务共享中心加强运营成本控制、提高运营效率。2017年4月,H集团的财务共享中心开始进入试运行阶段。

同时,集团总部鼓励各产业集团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先行建设产业集团内部的财务共享中心,对基础财务工作职能进行业务整合,为集团整体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积累经验。

2.H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定位及认识不足

非财务部门没有认识到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不仅是对公司财务管控体系的重大变更,而且也是涉及到各个部门、各个业务体系的一项变革;部分财务人员认为财务共享中心仅从事财务基础工作,没有发展前景,且长期从事财务共享中心的工作,会降低自己的财务业务能力。

(2)财务共享中心构建过程中存在障碍与阻力

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涉及原有财务管理模式的重新梳理与调整、财务管控权力的重新划分、既有规则的调整,将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格局,会遇到阻力与抵触;集团总部专注于财务共享的“系统建设”等上层设计,未及时将进展情况进行内部通报,致使成员企业无法及时推进相关工作。

(3)财务共享的业务系统设计与对接问题

财务共享业务系统设计未考虑部分产业的特殊性。在开发业务系统时,仅从通用业务方面进行设计,未考虑到集团产业的多样性,对部分行业的特殊业务操作未能充分考虑;此外,新并购企业使用的财务系统与集团整体业务系统不一致,存在系统对接困难。

三、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影响因素分析

1.成本因素。成本因素包括两方面:第一,大量常规和重复性的财务基础工作造成了成本的增加,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需要将重复的流程和分散的服务进行标准化整合,从而有了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需求。第二,财务共享是经营成本不断增长情况下的产物,所以管理者会更多地从降低成本的角度来运营财务共享中心,对共享中心提出较高地降低运营成本的目标。

2.领导支持因素。在财务共享中心构建过程中,对成员企业的财务控制权力进行剥离和集中,不可避免地削弱了下属各单位领导层的控制力,所以在构建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实施单位的阻力,此时高层领导的支持不可或缺。领导支持将是财务共享中心成功构建并顺利运营的重要因素。同时,高层领导者还可以协调不同部门,使分散的服务得以集中。

3.单位协同因素。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过程也是一个将原来分散在不同产业集团和众多成员公司中的基础财务工作进行集中整合的过程,需要不同单位、不同机构之间协作配合才能完成。单位之间的密切合作、相互交流对构建财务共享中心有重要影响。

4.人员因素。财务共享中心的构建是在企业集团现有财务核算工作的具体业务和人员的基础上实施的,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等具体情况。

四、H集团构建财务共享中心的对策

1.清晰的发展战略及管理层的强力支持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是对传统财务管理体系的颠覆式创新,必须将其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并加强财务共享理念在企业内部的宣传与沟通;同时,企业高层领导必须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给予强力支持,自上而下推动,才能确保财务共享中心的成功构建及高效运转。

2.注重人员培训,创建学习型的工作团队

财务共享中心的业务细化分工及标准化、流程化操作,不利于员工工作能力的充分发挥,可能会出现人员流失的现象。通过建立学习型团队,加强业务培训,使员工对财务共享中心的地位与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使员工时刻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通过流程优化与改进提升服务效率和品质,从而提升自己和财务共享中心的价值,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稳定员工队伍。

3.加强财务共享业务的流程管理力度

一是加大对财务基层人员的培训力度,促使财务人员主动参加到流程管理中,不断强化财务人员对流程管理的认识;二是有针对性地培训财务共享中心流程管理人员的技能,满足流程优化的要求,确保财务共享中心运营效率不断提升。

4.信息系统支持

硬件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服务平台的优化提供必要的网络、设备等硬件层面的支持;软件方面,要在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来提升整个财务信息平台的服务水平。

五、H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构建的启示与借鉴

1.“共享服务”定义范围应予以扩大。对“共享服务”的认识应从单一的“财务共享”扩展到涵盖中后台服务职能的“全方位共享”。

2.“非财务的共享服务”建设先行。“非财务的共享服务”体系建设难度及风险相对较低,可先行搭建,为“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3.以“公司化”形式搭建“财务共享服务”体系。通过设立财务共享服务公司,与成员企业之间以服务协议的方式明确各自权利义务,有利于厘清责任、规范运作、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4.“自上而下”的建设思路与“自下而上”的局部试点相结合。由于大型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众多、业务情况复杂,既需要有符合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财务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思路,也需要有在条件成熟产业或区域的局部试点,从而“以点带面”、逐步完成整体的体系搭建。

六、结论

企业集团的共享服务必将从单一的“财务共享”扩展到“全面共享”,并将以“服务产品化、渠道多元化、运营商业化、信息智能化”为发展理念,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提升企业集团的整体运营效率。未来条件成熟并且有发展实力的企业集团,甚至会将对内服务的“共享中心”打造为商业化运作的“咨询服务及外包服务”业务集团,成为企业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张庆龙.中国企业集团财务共享中心:案例启示与对策思考[a].会计之友.2015年22期.p3-4.

[2]时广军,张艳.国外财务共享研究:回顾与展望[a].财会研究.2016年11期.p31-32.

[3]李焕花.对我国企业集团实施财务共享服务的思考[a].商业会计.2016年17期.p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