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银行贷款政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53:31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1

(一)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及出口国,也是农产品占国际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家,但是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只占到总人口的4%左右,如此少的人口比例却有最高的农业生产效率,与美国有着高度发达且完善的农业信贷体系密不可分。1.农业信贷组织体系健全完善美国的信贷合作组织也有3部分,是以农场主的资金合作信贷为主线,农业商业性金融机构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为基础,共同构建了美国完善健全的农业信贷体系(图2),较好地满足了农业生产融资的需求。(1)遍布全国的商业银行提供农业信贷资金。在美国大概有95%以上的商业银行为农业发展发放贷款,贷款的类型涵盖农业生产、流通的各个领域。遍布美国小城镇的近5000家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经营与农业相关的贷款业务,发放的农业贷款数额占到其贷款总额的50%以上,商业银行的贷款是农业信贷的主要来源。遍布小城镇的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与农场主的关系密切,能够及时了解农场主在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对农场主的资产及信用状况也有记录,因此,商业银行愿意发放贷款给农场主,而并不担心其偿还能力。(2)农业合作信贷体系是农业信贷资金的核心体系。美国的农业合作金融机构主要是由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银行及联邦中期信用银行三大银行系统组成,接受联邦政府农业信贷管理局(nCUa)的领导(图3)。农业合作信贷金融机构不以赢利为目的,当一些收入较低的农民以及小型农场主无力获得商业银行贷款时,农业合作信贷金融机构可以为其提供较低利率的农业贷款,并向这些群体传授金融理财知识,帮助提高理财能力。其组织形式及机制上也体现的是互助合作的精神,通过吸收会员入股来吸收存款,体现的是一种人合性质的金融管理体制。(3)农业政策信贷体系也很完善。美国农业政策信贷体系是根据美国1916年颁布的《农业信贷法》组建的直接隶属于农业部的农民家计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商品信贷管理局及隶属于国会的小企业管理局所组成。这些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职能是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流通、农业机械购置、农村社区扶贫、农业自然灾害及农村农业水质改良等项目提供中长期(最长时间为45年)低息无抵押贷款,是属于一种政策扶持性的贷款。2.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得到政府的财政及政策支持尽管美国农业现代化水平高,是大农场的经营模式,但是农业终归是属于高风险的产业,而且投资周期长、回报率低也影响了农业信贷机构发放农业贷款的积极性,在信贷资金的配置上必然需要政府财政及政策的支持。①在信贷储备金的来源上,联邦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财政拨款,为这些金融机构提供扶持。像联邦土地银行最初的储备金80%是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而政策性银行的储备金90%是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②在控制农业资本市场的风险,美国农业信贷金融机构有一部分资金是向金融市场发行债券融资,如合作社银行不办理一般性的存款和储蓄业务,通过发行债券募集资金,政府一般对这类债券市场进行适当的风险调控。③为农业合作社银行提供免税政策。根据1960年颁布的《联邦信用法案》,为了鼓励合作社金融机构的发展,对其收入免征联邦收入所得税,对其社员免征个人利息所得税,极大降低了农业合作社银行的成本与风险[1]。

(二)印度印度与中国有诸多相似之处,也是发展中国家中重要的农业大国,其农业人口的比例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自印度独立以来,历届政府都将农业发展作为重要的施政政策,尤其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印度放弃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发展农业,近40年来,印度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基本实现了国内粮食生产自足。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信贷资金配置体系也起了重要作用。1.多层次健全的农业信贷体系印度农业信贷体系组织具有多层次性,不同的信贷系统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且各系统之间互相配合(图4)。印度的农业信贷体系主要有国有政策性农业信贷机构、农业合作信贷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和私人商业银行组成。其中,农业合作信贷机构是主要的农业信贷资金提供者,能够提供各种期限的低息贷款。印度的各种商业银行共有100家,7万余个分支机构遍布全国,其中约3万个分布在农村小城镇。商业银行主要是向农民提供各种短期贷款,印度农业信贷资金大概有1/3是源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仅次于农业合作信贷机构的农业金融机构。2.各信贷机构分工明确印度农业政策性金融构较为发达,主要有国家农业农村开发银行、地区农业银行、印度工业信贷和投资公司等。其中,国家农业农村开发银行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核心部门,其职能是为农业、传统手工业及农业加工企业提供信贷资金。除此之外,还为地区农村银行、从事农业信贷业务的商业银行及各种信贷合作银行提供融资服务。地区农业银行主要是为边远地区无地、少地的农民提供无息无抵押贷款服务。印度工业信贷和投资公司主要为农村小企业,农业加工企业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业务。在农业合作信贷系统中,土地开发银行可以为农民提供长期的(最长50年)的低息贷款,农业信贷合作社可以为农民提供短期、中期低息贷款。印度农业保险体系也很发达,有自愿险与强制险,根据农业保险制度,凡是获得了生产性贷款的农户必须参加农业保险,其他的农民可以选择自愿参加。3.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印度政府为农业资金配置推出了很多优惠政策,主要有农业贷款提供利息补贴,补贴可以支付给农民,也可以给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及保险机构为商业银行提供再融资服务,分散农业信贷风险等。

二、国外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比较

德国、美国、印度的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社会文化有差异,但其农业的发展过程均得到了农业信贷资金的大力支持,他们之间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

(一)共性之处1.农业合作信贷金融体系均很发达从德国、美国、印度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来看,无论是农业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美国、德国,还是正处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印度,都非常重视农业合作信贷金融制度及机构的设立,美国有联邦土地银行等,德国有中央合作银行,印度有土地开发银行及各邦的信用合作社。金融合作基于的是人合加资合的一种资金组织形式,在基层通过会员缴纳股金,将农民吸收为会员,为成员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将大量的信贷资金投向农业生产领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政策性的信贷机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政策性的信贷制度是通过国家的财政支持为农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形式,代表的是国家政策在信贷领域的实施。德国、美国、印度3国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农业信贷资金的配置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些商业银行或者合作银行不愿意介入的领域,政策性信贷机构就发挥了作用,比如一些收益较低,风险大,资金需求大带有公益性质的大型农业工程贷款。政策性银行本身也为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对农业信贷资金配置起间接的支持作用。3.农业信贷制度比较灵活美国的农业短期贷款方式非常灵活,当借款人需求资金时候允许使用,有盈余时再偿还。在印度,一般的短期贷款如果连续90天不归还就视为不良贷款,而农业贷款则是看生产周期,而不按照一般的贷款制度衡量。针对农业贷款都是利息低甚至是无息,无需抵押,审批手续简单,贷款次数频繁且灵活。4.政府为农业信贷制度提供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农业本身是弱质的,但是对一个国家而言又是基础性的产业,各国政府在设计农业信贷制度过程中均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比如政府为政策性银行或是合作金融机构注资,为农户或银行提供利息补贴,免征农民的利息税和银行的营业税等。

(二)差异分析德国、美国、印度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异,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其在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上亦有所不同。1.农业信贷制度类型有差异在德国,合作信贷机构是发放农业信贷资金的主要机构,几乎占到了农业信贷资金比例的80%左右,德国的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是典型的合作型农业信贷制度。而在美国,商业银行和农业信贷合作机构占农业信贷资金的最大份额。在印度,尽管农业合作信贷机构是提供农业信贷资金的主力军,但是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都直接参与信贷资金的发放,故美国、印度的农业信贷制度可以视为综合型的农业信贷制度[1]。2.农业信贷机构的作用有不同在美国,商业银行主导了农业信贷市场,印度虽然农业信贷资金的主导者是合作信贷机构,但是遍布全国的商业银行也积极参与到涉农贷款之中,德国则完全是合作信贷机构占主导地位。3.政府对农业信贷支持力度不一样在美国主导者是商业银行,印度则是农业合作信贷机构,当然这两个国家也有政策性银行,这两个国家政府不但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还有政策支持。在德国主导者是农业合作信贷系统,政策性支持是国家的主要支持,一般不提供资金支持。

三、经验与启示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2

我国相关政策主要从“存量”和“增量”两条路径出发对信贷竞争机制构建进行驱动。存量路径是不断明确各类原有农村金融机构职能的一个过程,增量路径是不断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过程。

(一)存量路径通过对历年中央一号文件及相关政策的梳理可以看出,对原有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的驱动主要以明确各类原有农村金融机构职能为目的。机构不同,其政策驱动点也不同。农村信用社的政策驱动点主要集中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方面;农业银行的政策驱动点主要集中于三农金融事业部和加大涉农贷款方面;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驱动点主要集中于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拓展方面;邮政储蓄银行的政策驱动点主要集中于职能转变和扩大涉农贷款方面,具体如表1所示。在政策的驱动下,各农村金融机构职能进一步明确,取得了相应的改革成效。农村信用社自2003年开启改革试点,2004年开始全面铺开改革工作,部分地区农村信用社开始向农村股份制和合作制商业银行改革,截至2005年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就扩大到29个省份。农业银行2004年将全行涉农贷款归于农村信贷部门管理,2005年成立了小企业业务部,加强对县域内小企业的支持力度,2007年开始开展“三农”金融服务试点工作,此后试点范围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扩大后,试点行的业务量及利润额占农业银行整体县域支行的比例从40%提升至80%左右。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由2004年以前专司粮棉油收购信贷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主要办理粮棉油收购贷款、储备贷款、调销贷款等业务逐步扩大到主要办理粮棉油收储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新农村建设贷款、县域城镇建设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农业生产资料贷款等业务、不断强化了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政策性职能定位更加明确。邮政储蓄银行2007年3月挂牌成立以来发展迅速,成立不久即获批在全国筹建36家一级分行(包括31家省级分行和5家计划单列市分行)及其所属的20405家分支机构,积极转变功能,把原来农村地区的储蓄机构从“抽水机”变成“蓄水池”,起到了引导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作用,很好地支持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增量路径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驱动表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第一个阶段是围绕新机构的试点,第二阶段是围绕增加各类新机构的覆盖范围和提高服务水平,第一阶段主要集中于2005—2008年,第二阶段主要集中于2009年以后,具体如表2所示。在一号文件政策的推动下,银监会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具体如图1所示。2006年12月,银监会选取了四川、内蒙古、甘肃、青海、吉林和湖北6个试点省份开展鼓励各类资本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户提供金融服务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合作社的试点工作,2007年10月就将试点扩大到31个省份。仅2006-2008年3年时间,就通过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和延伸服务解决了1878个“空白金融服务”。此后在已有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推广发展较为成熟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提高其金融服务水平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截至2013年末,全国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050家,其中村镇银行987家,贷款公司14家,农村资金互助社49家。

二、风险分担机制

我国相关政策主要从担保和保险两个方面对风险分担机制的构建进行政策驱动。

(一)担保机制对于担保机制的政策驱动主要是从担保方式和担保组织的构建两个方面进行的。担保方式的驱动点主要集中于抵质押品的创新和扩大抵质押品范围方面,担保组织构建的驱动点集中于鼓励担保机构拓展农村业务、构建多种形式的担保组织方面,具体从一号文件的关注点可以看出,情况如表3所示。在一号文件的推动下,我国农村逐渐确立权属清晰、风险可控的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四荒地使用权以及应收账款、仓单、可转让股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权利为抵质押品,专门针对林权做为抵质押品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如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明确提出了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的意见。2013年7月,中国银监会、国家林业局下发的《关于林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意见》和2014年2月中国银监会下发的《关于做好2014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中均对发展林权为抵押品做了一系列的规范。担保组织方面,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加之农民缺少有效抵押物和信用评级证明,商业性担保组织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担保组织的建立方面主要集中于推动政策性担保机构建立。

(二)保险机制保险机制方面,我国政策驱动主要集中于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推进、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建立保费补贴制度等方面,从历年一号文件中关于农业保险的政策关注点可以看出,具体如表4所示。在一号文件政策的推动下,保监会也围绕一号文件对农业保险的政策关注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如何围绕关注点开展工作做了详细规定,推进了农村保险机制的构建,具体如图2所示。在政策的驱动下,2004年中国保监会在黑龙江、吉林、上海、新疆、内蒙古、湖南、安徽、四川、浙江9个省区(市)正式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此后逐渐扩大试点范围。农业保险表现出保险经营主体逐步增多、农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和经营模式逐渐多样化的特征。经营主体方面,2003年国内只有中国人保财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2004年以后,经营农业保险的公司数量迅速增加,截至2012年,我国已有22家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基本实现了粮食生产大省都有2家以上农业保险经营机构,初步满足农业保险发展的需要。2013年3月《农业保险条例》实施后,保监会在3个月之内连批13家险企获农业保险资质。保险覆盖面方面,覆盖地区已经扩大到全国,承保品种由2007年初的玉米、大豆、小麦和棉花4个品种扩大到农、林、牧、副、渔业的各个方面。经营模式方面,各地在开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模式。一是由政府采用招标等方式选择具有实力的保险公司承办,由承办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二是由多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共同承保,各公司按约定比例分摊保费、承担风险。三是政府与保险公司联合承保,按约定比例,将保费划入政府设立的农业保险基金专户和保险公司账户,双方按比例承担风险。四是政府委托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代办,保险公司只收取代办费,保费收入存入政府账户,承保风险也由政府承担,目前大多数地区采用前两种模式。2013年,全国实现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06.6亿元,同比增长27.4%,农作物承保面积突破10亿亩,占全国播种面积的45%,提供风险保障1.4万亿元,向3177万受灾农户支付赔偿208.6亿元。

三、差别化货币政策机制

差别化货币政策机制主要体现在支农再贷款、存款准备金和存贷款利率管理方面。

(一)支农再贷款方面对于支农再贷款的政策驱动主要体现在其范围的不断扩大方面,具体相关政策出台情况如图3所示。在政策的驱动下,我国于2009年开始将支农再贷款的对象由农村信用社扩大到农村合作银行。在巩固发展的基础上,于2012年8月在陕西、黑龙江两省开始试点,将试点地区支农再贷款的对象由现行设立在县域和村镇的农商行、农合行、农信社和村镇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法人拓宽到设立在市区的上述四类机构。此后在2013年2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拓宽支农再贷款适用范围政策,进一步发挥支农再贷款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扩大“三农”信贷投放的功能。

(二)存款准备金方面存款准备金方面,我国对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低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驱动方面表现出两个特征:一是在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时候保持其存款准备金率不变,二是明确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对农村金融机构执行比其他一般商业银行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在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时,保持其存款准金率不变的政策驱动,具体如表5所示。我国不但在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方面对农村金融机构做特别规定,还专门规定农村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低于一般商业银行。2007年连续下发《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关于对农村合作银行执行有区别的存款准备金率的通知》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关于加强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贷款指导的意见》,要求对涉农贷款比例较高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继续执行比一般商业银行低的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1月人民银行下发《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支持春耕备耕增加“三农”信贷投入的通知》称,将对农村信用社实施与一般商业银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将在实施与一般商业银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的基础上,继续对涉农贷款比例较高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执行比一般商业银行低的存款准备金率。2014年4月25日人民银行决定下调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县域农商行、农合行分别执行16%和14%的准备金率。

(三)存贷款利率管理方面在存贷款利率方面我国政策驱动表现为一定的政策倾斜、不断的规范和扩大其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扩大农村贷款利率浮动幅度”,中国人民银行于2004年10月29日起对金融竞争环境尚不完善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贷款利率下浮幅度不变,调整后以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6.57%)为例,农村信用社可以在6.57%~15.111%的区间内自主确定贷款利率。2008年5月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通知,指出经批准吸收存款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最高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存款基准利率。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等四类机构的贷款利率实行下限管理,利率下限为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四类机构应建立健全利率定价机制,按照贷款定价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并且符合司法部门的相关要求。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即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扩大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自。

四、差别化监管政策

对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的驱动,我国主要集中于对符合农村信贷特点的监管体制建立方面。就一号文件中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其对监管体制建立的驱动也主要集中于建立符合农村金融机构或农村信贷业务特征的金融监管体制,具体如图4所示。农村金融差别化监管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准入、业务管理、监管手段和方法及金融机构部门监管方面。在金融机构准入方面,2006年12月银监会下发《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根据农村地区新设银行业法人机构的资本充足状况及资产质量状况,适时采取差别监管措施,引导和监督新设银行业法人机构的资金投向。在业务管理方面,2007年1月银监会连续下发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差别化监管制度。在监管手段和方法方面,2011年2月、2013年2月和2014年2月银监会分别的《全面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做好2013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和《做好2014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均指出要强化农村金融差异化监管,根据农村金融发展特点改进监管方法,丰富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有效性。在金融机构部门监管方面,2009年5月银监会下发的《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与监管指引》针对“三农”金融业务风险大、成本高、收益低的情况,给予“三农”金融业务更宽松的监管政策。

五、结语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3

发展农村金融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各国情况的殊异,至今还没有找到一个解决农村金融难题普遍适用的良方。

农村金融政策及其思路

从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来看,强调政府作用的传统发展经济学逐渐被强调市场力量的新古典发展经济学所取代。20世纪80年代以前,农业信贷补贴论一直是农村金融理论界的主流。80年代,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90年代以来,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与国际农村金融理论发展相比较,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也基本上延续或者实践着上述农村金融理论的实践。从新中国建国以来,我国为了促进经济迅速增长并有效消减贫困,基本上实行的是“赶超式”经济发展战略,农村金融表现为两大特征:一是强调优惠贷款的作用,通常以低于市场水平的补贴性利率发放贷款,或附有其他优惠条款;二是以金融机构为信贷投放主体。这样,大量补贴性信贷资金被源源不断地通过各种机构(包括政策性金融机构)投放到农业部门和农村地区。投入的资金不可谓不多,其用心良苦。比如,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中,专门设立了农业发展银行,以弥补金融商业化后农村金融发展的不足。

但是,我国农村地区的现状充分证明了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并不成功。可以说,十几年来,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基本上是“机构不足建机构,补贴不足加补贴,监管不足改监管”。如果反思一下,可以肯定地说,我们仍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当然,在探索我国农村金融有效性的同时,也有很多好的观点和思路,对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财政与商业性金融的定位

采取财政支农还是金融促农一直是农业发展问题的主要争论点之一。国际经验证明,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关键是要设计可行可控的财政资金拨付标准和拨付方式,而商业性金融机构能够服务的范围远大于目前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范围,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农村金融服务的市场化定价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因素。

一般来讲,财政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公共产品,运用财政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为农村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包括教育、法制和公共管理等等,而不应该插手市场可以处理的问题,如农民生产、农业企业投资资金的供应和价格、农产品价格等等。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也要借鉴商业运作模式,建立良好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农村商业性金融并非不可生存,国有商业银行也可以经营农村金融业务,关键是如何根据不同区域的现实情况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同时,农村金融商业化需要创新组织模式,尽可能降低监管和运营成本。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包括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各种金融机构的属性也是比较明确的,但在实际中却常常混淆它们的作用,本应该属于政策性金融的事情,往往由商业性金融实施,结果造成政策性银行不做政策性金融业务,商业性金融机构却有一定的政策性业务,其商业性金融业务也受到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财政支农的资金运用和投资分散在多个部门,使用效率较低,运作机制不完善,基本上没有发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流入农村地区的作用,政策性金融的作用也基本上没有得到发挥。究其根源,在于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在农村金融中的功能定位存在问题,特别是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边界一直处于模糊状态。

在农村金融改革中,一定要明确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界限,既不能让政策性金融从事商业性金融业务,也不能强令商业性金融发挥政策性作用。特别是在承认一些经济金融学基本原理的同时,也要正视商业性金融的局限性,比如对于贫困和“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问题,就不能对商业性金融提出太高的要求,而应该主要依靠政策性金融或者财政发挥作用。

另一个问题,是我国总体财力有限,政策性金融发挥作用肯定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在特定的区域或者特定的时间发挥作用。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商业性金融的资金量和可以发挥作用的余地肯定比政策性金融大,关键是引导其可持续发展。目前,很多人对此看法不一,一部分人仍然在强调金融的资金支持。如果把商业性金融当成财政补助,肯定不利于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提高贷款数量和贷款的可获得性。如果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可持续性,谁还再提供贷款?

金融覆盖面和农业贷款量

衡量和评价我国农村金融情况,必须正确认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国际上通常用“覆盖面”作为评价农村金融服务现状的主要指标。所谓覆盖面是指金融机构为农村地区的企业和农户提供的贷款、存款、汇兑、结算等金融服务指标。覆盖面又分为贷款覆盖面和存款覆盖面,分别表示贷款的可获得性和金融机构提供存款和汇兑的基本情况。

首先从贷款可获得性来分析贷款覆盖面。根据银监会统计调查,截至2006年6月末,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下同)农户贷款余额为9454亿元,占农村信用社全部贷款余额的37%,比年初增加1517亿元。在农户贷款中,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927亿元,比年初增加333亿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1214亿元,比年初增加353亿元。我国约有8亿农民,2.3亿农户,获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农户数约为61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28%;获得农户联保贷款的农户数约为12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5.5%。全国2.3亿农户中,真正有贷款需求的农户约为1.2亿户,按照以上统计,有超过60%的农户贷款需求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凡是向农村信用社提出贷款申请的农户,60%左右能得到贷款。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农户贷款覆盖面处于较高水平。

从金融机构提供的存款和汇兑情况来分析存款覆盖面,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存款和汇兑结算等金融服务,基本上覆盖了90%以上的农村行政村,机构覆盖面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平均30%~40%的水平,比覆盖面最高的印度(75%)高10多个百分点。分机构看,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基本遍布县级以上城市,粮棉收购资金贷款业务覆盖乡村。截至2006年6月,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农村地区最大的商业银行,62%的机构网点、52%的在岗员工和35%的贷款分布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不含联社)和邮政储蓄营业网点超过3.5万个,其中79%的机构在县及县以下地区提供储蓄、汇兑等金融服务。另外,还有一些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大约300家非政府小额信贷组织以及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典当商行等在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服务。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地区基本上能够享受到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储蓄、汇兑等基本金融服务。

我国农业贷款主要包括农业短期贷款、农业中长期贷款和农副产品收购贷款。能够发放这些贷款的银行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据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2006年11月末,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4.5万亿元。

上述数据说明我国农村金融的服务现状还是不错的。这可能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有关,特别是一些主要的金融机构都是按行政区划设置。但这不是说我国农村金融就没有问题了,比如随着这几年金融机构的商业化,入户贷款和小额贷款有减少和萎缩的趋势,尤其是一些较为贫困的地区除了一般的存款和汇兑服务外,农民贷款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小额信贷在我国

从国际流行观点定义,小额信贷是指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其基本特征是额度较小、服务于贫困人口,无担保、无抵押。一般来讲,小额信贷可以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也可以由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或组织)提供。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规模不一的小额信贷已经在非洲、亚洲、拉美、加拿大乃至美国等广大区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已经演变为一场声势浩大的国际运动。1997~2002年,小额信贷的规模以每年40%的速度迅猛增长,到2002年底,世界范围内已经有2500家以上的小额信贷机构为共计6700万客户提供微型融资服务。在有些国家,小额信贷已经具备能够为农村人口提供可持续的系统性金融服务的制度体系。

与国际市场不同,我国提供小额信贷的主力是正规金融机构。根据小额信贷的定义,目前在我国发放小额信贷的机构共有三类:大型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小额贷款组织。我国大型商业银行针对下岗职工、学生和贫困人口等,截至2006年11月末,其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已超过1000亿元,贷款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农信社发放的主要是针对农户的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截至2006年11月末,农信社共对7072万户农户发放了9532亿元的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受惠乡村人口约3亿人。民间小额信贷机构的主体是由各类捐赠款支持的非政府组织,主要在农村地区为农户提供贷款,总体而言余额比较小,到目前大约只有10亿元左右。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4

关键词:货币政策;信贷投向;货币政策效应

中图分类号:F82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9?雪10-0057-03

一、邯郸辖区商业银行信贷投向及效应

邯郸地处华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煤炭、钢铁资源丰富。2008年末全辖人口928.1万人,商业银行机构网点1006个。截止2009年5月末,邯郸辖区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0078960万元,比年初增加1557939万元,增长18.28%。其中: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余额1906099万元,比年初增加796221万元,增长18.41%。银行资金的大力支持,为邯郸实施“保增长,扩内需”战略,注入了新的活力。(详见下表)

邯郸辖区商业银行业信贷投放的特点:

1.对弱质、弱势产业的信贷支持明显增强。截止5月末,邯郸商业银行对小企业、“三农”信贷投放增速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中小企业、“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18.67%,占全部贷款比重较年初占比增加了1.44个百分点。

2.所增信贷资金大部分进入实体经济。5月末,邯郸辖区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为10078960万元,其中:中长期贷款3409647万元,占比达33.82%,比年初提高3.2个百分点;票据融资贷款余额1258000万元,比上月增加15000万元。

3.货币政策的社会效应逐步显现。一季度,邯郸辖区商业银行利润总额同比增加8962万元,其中,贷款利息收入同比增长了62.5%。资料显示:第一季度邯郸辖区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加136元,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469元。

二、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信贷投向分析

(一)银行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自我约束力

在“窗口指导”和信贷指引缺乏约束力,金融机构利益冲动增强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过多流向发达地区和强势行业的趋势并没有扭转,弱势地区、行业和群体仍然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如,截止5月末,邯郸辖区商业银行全部农业贷款余额978780万元,占比仅为11.86%,农业贷款增速为3.1%,远远低于全部贷款18.28%的增速。农村信用社的农业(含农、林、牧、渔)贷款余额仅占其各项贷款余额的18.86%。

(二)监管部门对银行信贷投向的监督力

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是银行进行信贷投放的政策依据,监督银行信贷投向,使之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货币、信贷政策是监管部门的职责,但是在改革步伐加快的今天,由于监管部门的职能调整或协调缺位,都可导致银行信贷投向与产业政策的偏离。如对信贷政策,相关法规并没有明确人民银行制定和组织实施的法律地位,但信贷投向的不合规,最终表现为货币政策实施的效果差。

(三)地方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

产业结构与信贷结构是相辅相成的。在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下,经济总量越大,信贷结构调整任务越艰巨,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越难显现。如,邯郸的支柱产业是煤炭、钢铁,近几年,这些行业虽然产能过剩,但在其他行业暂无新的增长点出现的情况下,银行信贷资金依然继续投向该行业,加重了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难度。

(四)企业的经营行为

资金由低利润行业流向高利润行业是一种自然法则,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对利润的追逐也不例外,这就意味着,有违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货币、信贷政策的资金投向,会受利润驱使,流向国家限制的行业。如据调查,邯郸17家县级农联社有13家存在最大单户贷款超比例问题,信贷资金投向过热或产能过剩行业的现象有增无减,在信贷投向抽查的95户企业中,投向房地产业的51户、钢铁企业32、水泥企业12户,有联社还向贷款大户违规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办理票据贴现,大量资金投向有违国家产业政策的“两高一剩”行业,直接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的效果。

(五)商业银行贷款的宽度和深度不够,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

截止5月末邯郸辖区商业银行共有机构网点1006个,其中市区内357个,15个县(市)及县以下农村地区有649个。网点普概率市区每万人拥有1.9个,而占全市人口总量78.7%的广大农村地区,平均每万人仅有0.9个;全市15个非市辖区县(市)内行政村,平均每24个村才有一个营业网点。2008年末,邯郸辖区各项贷款额占同期GDp的42.8%,较2005年减少了13.1个百分点。金融服务的长期持续缺位,使得农民收入增速回落,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受到影响。资料显示,今年1-3月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3.0%,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3个百分点。

(六)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截止5月末,邯郸辖区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1007.9亿元,其中: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余额555.4亿元,地方性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71.5亿元,占国有商业银行的比重为66.9%,市场份额低于国有商业银行,受资金规模的限制,地方性金融机构传导货币政策的能力下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国有商业银行从当地大量吸收存款,上存资金,贷款投放上受上级行信贷政策的制约,投入较少,使货币政策的实施大大折扣,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资金较困难。市场竞争不充分,削弱了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加强信贷投向监测,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人民银行的对信贷投向的监督检查职责

现行《人民银行法》没有确认人民银行制定和组织实施信贷政策的法律地位,削弱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建议从法规上尽快明确人民银行负责管理并组织实施信贷政策职责,并赋予相关的履职手段,同时明确相关部门配合好人民银行开展管理的责任和方式,提高信贷政策管理的科学性、权威性、前瞻性和有效性。具体思路:人民银行负责主导制定、组织实施信贷政策,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和信息支持;监督检查上,监督机构负责日常落实信贷政策情况监督,人民银行保留现场检查权,其他监管机构有义务向人民银行提供金融机构执行信贷情况的信息。当所供信息不能满足监管需要时人民银行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搜集。在法律层面,使人民银行制定实施、监管机构协调配合、金融机构贯彻执行信贷政策的法律依据进一步完善。

(二)建立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为使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能进一步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建议地方设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对商业银行因扶持区域弱势或弱质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不良贷款予以补偿:对涉农贷款通过农业龙头企业或项目贷款单位进行补偿;对中小企业通过中小企业创业板或仿照当年粮食收购资金的运作方式,进行封闭运行,定向补偿,即,对中小企业可设立诸如产业结构调整或劳动力就业等进行专项补偿基金,如果未出现不良,则风险补偿基金进行其他相关项目的补偿,使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能主动围绕地方产业导向,贷出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合理授权授信

针对目前信贷集中审批制度的弊端,商业银行的上级行可将合理的信贷审批权限返还分支机构,充分考虑分支机构经营状况、风险控制能力、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根据贷款的性质和种类对贷款授权进行细分。如,可以给发达地区分支机构较多的项目贷款,而增加经济欠发达地区一定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

(四)在保持货币政策整体统一的前提下,试行差别化并适当分权的区域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政策执行的灵活性

如人民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可就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确定相应的波动幅度和载量空间,并据此实行分类授权,充分赋予分支行具体的执行权,同时赋予分支行较大限度的信贷政策制定权,从源头和渠道量方面健全货币政策与地方经济的协调性。

(五)建立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的金融运行监测协调机制

一是完善区域季度金融形势分析联席会议和行长(主任)联席会制度,加强对金融机构重点是商业银行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情况的问责考核,引导商业银行正确处理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保持货币信贷的合理均衡增长。二是政府金融办可将人民银行定期的《金融运行的监测报告》以政府简报形式予以印发,各相关单位除认真执行有关政策法规外,还要对自身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与结果专题呈报政府及相关部门。增强人民银行在贯彻执行国家货币政策中监督权、协调权,畅通货币政策的实施渠道。三是完善项目推介,引导信贷支持重点。各级人民银行应结合政府定期下发金融支持新农村、主导产业及中小企业等信贷指导意见,通过项目推介和银企合作联谊制度,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使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向与政府的产业政策能够产生“共鸣”、直至产生效果。

(六)积极发展和完善地方金融市场

一是在充分发挥现有金融机构作用、对服务地方不力的金融机构进行改组、改造的同时,加大组建新型中小金融机构力度,以适度的竞争深度和宽度,建立起为地方经济服务、畅通货币政策的金融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二是积极发展票据贴现融资和金融租赁融资,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扩大企业债券市场,疏通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直至建立欠发达地区创业投资体系。三是借鉴美国《社区再投资法》,制定限制区域资金外流的的法律法规,改变欠发达地区的资金外流现状。

参考文献:

[1]李文龙、杨洋,《有“争议”的信贷资金》,《金融时报》2009.06.02.

[2]苑治亭等,《货币政策区域性与差异性信贷政策研究》,《金融参考》2008.04.

[3]孙工声,《我国中央银行分支机构执行信贷政策的实践与思考》,《金融参考》2009.04.

课题组组长:高天放

课题组成员:李贵贤陈文凯

栗春廷杨山彬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5

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风险表现及成因

(一)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隐性风险问题正在不断加剧。资产流动性风险是开户企业因执行国家政策和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大量财务挂账,造成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资产缺乏流动性。一是粮棉油价差风险。主要是敞开收购价格高,出现大量的高价粮,随着粮食价格的波动,造成库存粮棉油实际价值变化,对农发行政策性信贷资金造成风险。二是库存商品陈化风险。库存的超期限和陈化粮食信贷资产质量下降,加大政策性信贷资产潜在风险。三是企业经营性风险。主要是商品顺价销售困难,库存成本不断增加,造成潜在亏损,从而带来信贷资产运营风险。四是企业亏损带来风险。

(二)道德风险呈现出明显的三元特征。商业银行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贷款企业不守信用和银行内部员工违反职业道德和操作规程,进而给银行带来潜在损失。农业政策性银行,在道德风险上,除了以上两个方面外,还有地方政府道德风险这一因素。所谓地方政府道德风险,是指农业政策性银行在业务运营过程中,地方政府站在局部利益角度,纵容企业挤占挪用农发行信贷资金,或以各种形式从农发行贷款企业中收取名目繁多的税费,或本该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对粮棉油企业各种补贴费用(包括改革成本)以及农发行贷款本息,以种种理由不积极筹措,将风险转嫁给企业和银行。

(三)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企业经营风险。粮棉市场化改革导致企业经营风险明显加大,间接向农发行转嫁。粮棉市场化改革后,企业经营过程中将直接遭遇市场风险的打击,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收益风险突出。由于市场主体实行多元化,国家不再为粮棉购销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在此情况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供销社棉花企业不得不走向市场找机会,不得不精简人员,深化改革,按现代企业制度来运作。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惰性以及与市场尚未接轨的经营管理方式,使企业一时无法适应纷繁多变的经营环境,一旦遇到市场价格大起大落,就会出现生存危机,直接威胁到农发行信贷资金的安全。

(四)不良贷款加大了信贷资产风险。先天性资产包袱较重,而近年来又无减负措施,导致信贷资产质量逐年恶化。农业政策性银行业务大多由国有商业银行划转而来,其成立之初主要是为了减轻国有专业银行的经营包袱,使其轻装上阵,迅速走向市场参与竞争。政策性银行自成立之初就背上了巨额不良资产的包袱。农业政策性贷款先天不足是资产质量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农业发展银行全部贷款资产都是由其他商业银行划转而来,在划转之初,已无可选择地继承了一大块不良贷款。随着不良贷款的大量增加,在减弱收购资金流动性和降低资金效益性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了贷款资产的风险。

(五)信贷管理风险。农业政策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政策性原因。主要表现为政策不到位,如补贴问题,从中央到地方财政,对粮食的各种补贴该怎样补,拿什么钱补,什么时候补都有规定,关键是没有落实到位;二是企业经营性因素。由于粮食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削弱了粮食企业自主经营能力,而且粮食商品价值与价格的背离制约了粮食企业的经营效益,加之粮食购销企业经营观念未真正转变,都是造成政策性金融风险的重要原因;三是农业政策性银行自身规章制度特别是内控制度建设滞后。在对贷款管理、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存在漏洞,使得农业政策性银行存在较大的风险。

二、防范和化解农业政策性金融风险的对策

(一)明确财政职责,建立完善补偿机制。一是财政要通过农发行专户及时足额补拨对粮棉企业的政策性补贴,包括财政应负担的粮棉油价外补贴、价差损失、差价补贴、政策性财务挂账、挂账利息和费用补贴等。二是财政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制度。粮食风险基金是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专项资金,各级财政要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安排原则和省级财政与中央财政补助款配备比例,确保落实。各级财政必须将粮食风险基金纳入年度预算,及时足额拨付。三是财政要完善增补农发行资本金制度。四是财政要适当提高农发行提取呆账准备金的比率,以增强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建立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监督机制和化解机制。一是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开展风险防范教育。二是强化银行内部监督制约工作,通过对业务管理的各方面、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形成比较严密的、科学的监督管理体制,对经营性贷款推行贷款授信制度和审贷分离制度,严密贷款手续。三是加大渗透力度,从严监管企业。四是要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搞活经营,提高企业经营效益,这是转化贷款风险的最有效途径。

(三)加强银行信贷管理,严防资金流失。一是推行信用评估,实行择优扶持。对国家粮棉油企业全面推行和实施信用评估,根据企业不同的信用等级在贷款条件、贷款方式上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二是建立政策性信贷资金风险转移机制。减少信用贷款,提高担保、抵押贷款的比重,增强贷款风险转移机制。三是加强贷款期限管理,严格催收制度。实行市场化改革后,贷款期限是农发行信贷管理的一条预警线,超过正常周转期限,而未实现预期的销售和效益,信贷资金的安全将受到直接规定期限的,及时转入预期贷款,以正确反映贷款形态。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6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沿革

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得到初步发展,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需求也不断增大,民间资金互通有无的状况已不能满足现实的农业发展需要,于是,高利贷在许多地方再度出现。为了抑制高利贷,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管理,1951年3月,央行召开了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加强农村金融工作和积极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的任务。于是,大量银行机构下县下乡,诸多金融机构在集镇上也建立起了自己的营业所,同时农村信用合作组织也得到了相机发展的机会。截止到1957年,全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覆盖了全国80%的乡镇。而后的20年间,农村金融发展缓慢,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又引来了发展新机,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下,以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为主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同步展开着。具体来说,可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恢复阶段(1978―1984年)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979年2月,国务院正式发出了《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对农业银行的性质、任务、业务范围、资金来源、机构设置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并指出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上级机构,负责对其日常工作进行组织管理。这样,便形成了以农业银行为主体、农村信用社为其基层机构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银行成立后,信贷业务得到很大扩展,突破“农贷只用于维持农业简单再生产和用于救济”的限制,将业务范围扩大到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工业、商业领域,走上全面支持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道路。同时,农业银行还通过改革信贷管理办法,打破了统存统贷的旧格局,为了改变农村信用社“官办”作风,1983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明确指出信用社应坚持合作金融的性质,强调要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群众性的合作金融组织,恢复农村信用社“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在保证农业贷款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允许其经营农村工商信贷业务,贷款利率可以浮动。在农业银行的领导下,农村信用社进行了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强化了信用社的内部管理,加强稽核和检查工作,扩大其自主经营权。

(二)扩展阶段(1985―1993年)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指出农业银行要实行企业化经营,提高资金营运效率,适当发展民间信用,积极兴办农村保险事业。中国人民银行也出台了允许专业银行业务交叉和适度竞争的政策措施。在这种政策背景下,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机构逐渐在农村设立网点,一些财务公司、保险公司、农村合作基金会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将触角伸向农村。至此,农村金融市场形成了多种形式金融机构并存的局面,农业银行的垄断地位逐渐被削弱。实行企业化经营之后,四大国有银行更加注重贷款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与上一个阶段相比,本阶段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的国家银行在农村的贷款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市场的份额在逐渐降低,而农村信用社由于经营自的提高,成为农村贷款市场的绝对主力。与1985年相比,1993年全国金融机构的农村贷款增长了5.18倍,年均增长25.57%;其中国家银行的农村贷款比1985年增长3.13倍,年均递增19.34%,市场份额则从1985年的53.22%下降到1993年的35.55%,年均递减1%;农村信用社的农村贷款比1985年增长了6.80倍,年均递增29.27%,市场份额从1985年的51.10%上升到1993年的64.45%。

(三)完善阶段(1994―1999年)

1993年12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试办城市合作银行,将农村信用社联社从中国农业银行中独立出来,有步骤地组建农村合作银行,将国有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等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为农村金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了新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国有专业银行确立了向商业银行转变的目标,大量撤并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大规模地从农村地区撤离。(2)农业发展银行成为专门从事农产品收购融资的政策性银行。(3)农村信用社于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实现了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其改革目标进一步明确为由农民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4)打击各种非正规金融活动。1999年1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到2000年底,全国共清理整顿了28588个农村合作基金会。这一阶段,由于国有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从1998年开始大量撤并基层机构,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资金的主要供给者,1994―1999年,农村信用社农村贷款占全国农村贷款的比重都达到了64%以上,1999年为65.98%。

(四)深化改革阶段2000年以来2000年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积极推进组建市(地1级联社和省级联社的试点工作。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确立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目标。2004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试点推广到全国29个省(市)。在改革的过程中,农村信用社农村贷款占全国农村贷款的比重从2000年的74.49%。逐年增加到2004年的80.64%,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当前格局经过20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从大的方面的看,主要包括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或者称准正规金融两大类。正规性金融组织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邮政储蓄等。(1)中国农业银行。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重建,其初衷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资金支持。与其它国有商业银行一样,从80年代起,中国农业银行就一直进行着商业化改革。在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之前,中国农业银行的业务兼具商业性和政策性,此后一部分政策性贷款业务,

例如主要农副产品收购贷款、扶贫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政策性贷款被划转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样,中国农业银行的性质才被确定为主要为城乡经济发展服务的、现代化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2)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宣告成立,她是一家政策性银行,旨在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不直接涉及农户,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其业务主要包括:主要农副产品国家专项储备贴息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调销、批发贷款;扶贫贷款;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贷款;贫困县县办工业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及其它财政贴息的农业方面的贷款;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贷款等。(3)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是我国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其分支机构几乎遍布所有的乡镇,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与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和农业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核心力量。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将农户存款引导到集体农业和乡镇企业的一个主渠道。(4)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是在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基础上改制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它突破了原有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经营模式,其经营机制更加灵活,有利于业务的拓展和更好的为辖区内“三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农村合作银行是在遵循合作制原则的基础上,吸收股份制的原则和做法而构建的一种新的银行组织形式,是实行股份合作制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5)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只吸收农户存款,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中央银行采取通过邮政储蓄吸收农村社会资金、回笼货币的政策,这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2003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了邮政储蓄转存款政策,邮政储蓄新增存款转存人民银行部分利率下调,新增存款由邮政储蓄机构自主运用。

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供应远远难以满足农村金融的需求,苛刻的贷款条件和繁琐的贷款手续使得农户望而却步,于是,各种非正规金融便应运而生。(1)农村合作基金会。农村合作基金会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准正规金融组织,主要依靠农户的资金注入作为经营成本,其经营活动归农业部直接管辖。而后,相当多的农村合作基金会脱离原有的经营轨道,以招股名义大量吸收居民存款,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国务院于1996年8月作出了清理整顿、关闭合并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决定。1999年1月,国务院正式宣布全国统一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2)民间金融机构。民间金融机构主要由民间借贷、各种合会、私人钱庄等组成。民间借贷分为农村各经济主体之间互无息民间借贷、中等利率水平的民间借贷和高利贷三种形式;合会是各种金融会的统称,通常建立在亲情、乡情等血缘、地缘关系基础上,集储蓄与信贷为一体,基本上不以营利为目的;私人钱庄通常是由借贷中介入发展起来的,主要经营存贷业务、赚取存贷利率差。由于其存款利率较高,便于吸收农民手中的闲置资金,加之手续简便,因此借贷双方都需要私人钱庄的存在并愿意支持其发展。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7

论文摘要: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农业大国,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有很强的可比性。本文通过对中印两国农村金融机构、农业保险和农村金融法律现状等方面的比较,认为中国在今后农村金融改革中,应注重培养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农村金融的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13亿人口,其中6o%以上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是我国历届政府最为关心和最希望解决的问题。而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农村金融得到了较快发展目前初步形成了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分工协作的金融服务体系。但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仍面临着农民贷款难、资金大量外流、金融市场竞争缺失以及价格扭曲等诸多难题。中央政府从2004年至2009年连续颁布的6个“一号文件”,都提出要鼓励农村金融改革,可见农村金融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印度也是一个人口、农业大国。截至2007年底,80%的人口以从事农业为主,农业GDp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8%。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的“绿色革命”,对印度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加之印度政府对农村金融支持力度较大,仅1970到1992年问.在农村地区就有50000家新成立的金融机构②。目前已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农村金融保险为一体的,比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较好地满足了印度农业和农村发展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由于中国和印度两国都是人口、农业大国,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有很强的可比性,既有很多相似处,又存在较大差异。已有的研究着重把重点放在对印度农村金融的发展和评价上(白广玉,2005;冉杰,2006;文富德,2006;等),对深入认识中印农村金融状况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比较

(一)农村政策性金融

印度农村政策性金融体系十分庞杂,其业务几乎涵盖了与农业和农民相关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naBaRD)、区域农村银行(RRBs)、印度工业信贷和投资公司等。在这些机构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由于这二三类政策性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不同,有不同的业务特点,在农村金融领域起着不同的作用。

(1)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于1982年6月成立,是印度当前最高一级的农村金融机构。它既负责农业和印度农村地区经济活动的信贷领域的政策、计划和经营等所有重大问题,又是一个最高再融资机构,为信用合作机构、区域农村银行以及从事农村信贷工作的商业银行提供再融资服务。截止到2007年8月,共提供9046千万卢比的再融资额,按当时汇率换算③,大约为23亿美元。(2)区域农村银行。其营业机构主要建立在农村信贷机构薄弱的地区,贷款对象主要是小农、无地农民和农村小手工业者等贫穷农民,还分期给农民提供维持生活的消费贷款,贷款利率不高于当地农业信用合作机构。1975年刚开始经营时只有6家区域农村银行.到2007年3月31日,印度区域农村银行通过组合,现共有96家,在全国534个县设14520家分支机构,其分支机构数占所有商业银行总网络分支机构数的37%。(3)印度工业信贷和投资公司。印度工业信贷和投资公司的业务主要是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中长期贷款、投资和租赁;此外,还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40%的贷款用于扶持小企业,包括农村工业),其资本金中有80%为政府所有。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于1994年成立,服从并服务于国家粮食调控政策和农业产业政策。其成立之初专门从事粮棉收购,目前已经形成以粮棉油收购贷款业务为主体,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为两翼的发展格局。截至2008年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有机构2152个,涉农贷款余额1.2万亿元,占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总额的17.6%。但从其贷款结构来看,以2006年为例,其主要贷款仍集中在储备粮、棉、油及收购贷款上,而对于农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的力度较小,同时不涉及对农业科技、渔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贷款。

(二)农村合作性金融

在印度的农村信贷体系中,合作性(Co-opera-tive)金融机构占有独特的地位,现在印度90%以上的农村地区建立了信用合作社,50%以上的农业人口加人了信用社。二、农业保险的比较度的农业保险可追溯到二十世纪40年代,它实行自愿保险与有条件的强制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即进行生产性贷款的那些农户必须参加相关农业保险,其他的保险如牲畜保险.实行自愿的原则,由农户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是否参加(焦瑾璞,2007)。1985年,印度政府推出“农作物全风险综合保险计划”,覆盖大部分农作物。1999年,印度中央政府推出“国家农业保险计划”,并以此取代“农作物全风险综合保险计划”,该计划由印度农业部负责实施,由印度保险总公司执行,承保面扩大到所有农户,并且政府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但支持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印度政府的国家农业保险计划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参保农户每年约2000万户,占全国总农户的1/4,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保险项目。到2006年7月,国家农业保险计划共覆盖农户9.71千万户,受保作物面积50000万公顷,保费收入达到985.5亿卢比。另外,印度农业保险公司已开办经济作物的保险,主要针对茶叶、橡胶、棉花和甘蔗种植等。近年来开始实施的天气保险计划,12个邦的保费收入在2007年已达到50千万卢比。

农业保险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早在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就对农业保险进行了“低保额、低保费”的商业化经营试点,由于农业保险缺乏明确的业务定位和足够的政策支持,其业务迅速萎缩,甚至停办。近几年来,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业保险得到较快发展。除了作为订单农业支撑的农业气候性、病虫害等农业生产性保险外,符合农村和农民需求的健康、人寿、财产等各险种也在商业可持续基础上加快发展。2007年中央财政首次对农业保险给予补贴,选择6省(区)的5种主要农作物开展试点,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截至2008年末,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承保各类农作物5.32亿亩,参保农户9000万户次,为农民提供了2397.4亿元风险保障,分别比2007年增加了130%、80.7%和ll3%。

三、农村金融法律的比较

印度农村金融法律比较健全、完善。为确保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印度在《印度储备银行法案》、《农村信用合作社法》、《地区农村银行法》、《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法》等有关法律中,都对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设立机构网点提出了一定要求。如《银行国有化法案》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在农村地区设立一定数量的分支机构,将其放款的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地区农村银行法案》规定,农村银行营业机构要设立在农村信贷服务薄弱的地区。印度储备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在城市开设一家分支机构,必须同时在边远地区开设2-3家分支机构。

我国农村金融缺乏法律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交易成本的上升。农村金融法律缺失主要表现在:(1)在农村信用社方面,目前还没有一部法律对其性质、内部法理结构、日常运营机制等进行明确界定,因此应尽早制定一部《农村合作金融法》,以填补这个立法缺口。(2)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也没有相应的立法,结果是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往往承担了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导致商业银行和合作金融机构出现大量的不良贷款。(3)对各种民间金融机构没有明确的立法。我国民间金融机构复杂多样,这些金融机构对农村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由于缺乏法律保障,其法律地位很不明确和稳定;同时由于在法律上没有保障,并经常会因此出现一些短期行为,甚至不规范的经营行为.进而累积了大量风险,随时可能影响到社区的稳定。(4)对于一些民间的小额信贷组织,目前也缺少一部法律来规范。人民银行进行的五个省区的小额信贷试点,目前也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境况,这使得人民银行和银监会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依据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5)农业保险法律处于空白状态。我国的《保险法》是一部有关商业性保险的法律,规定:“国家支持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保险事业,农业保险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农业法》中并没有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商业性保险公司相关法律的规定。

四、主要结论与启示

以上分别从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保险和农村金融法律3个方面对中国和印度农村金融发展进行了简要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虽然经历了一个较快发展的过程,但同印度农村金融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并据此得到如下三点基本启示:

第一,从农村金融机构来看,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鲜明的多层次性,各金融机构之间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截至2005年3月末,印度银行业在农村的机构网点达到15.3万个,平均每万名农村人口服务网点数2个:而到2007年末,中国农村平均每万人农村人口服务机构网点数为1.5个,全国还有2868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网点.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健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和良好的信贷供给机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应推动、扩大政策性金融支农服务范围,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建议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向县域和农村延伸机构和业务,支持农业大型项目的开发。积极推动和支持农村信用社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逐步发展成为农民合作金融组织: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人条件,重点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要稳定农村地区机构和网点,继续发挥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

第二,从农业保险来看,印度的农业保险充分发挥了分散农业经营风险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属于初级阶段,农业保险覆盖率低,且农业保险的规模与其需求不相称。2007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51.8亿元,承保农作物2.3l亿亩,仅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l126亿元的风险保障,而同期全国农业总产值是27680亿元。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不仅会导致“三农”经济收入平稳增长缺乏保障,而且也会导致农村金融市场信贷风险较高。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农村和农业保险体系,尽快建立健全农村保险组织,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村商业性保险、政策性保险、互保险等。

第三,我国应继续完善农村金融法规,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属性、功能、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等加以规定。确定其法人资格、法律地位和其实施各项优惠政策。应大力发展新型农村机构,放开民间金融,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财政支持。印度农村合作性质的信贷机构分为两类:(1)提供短、中期贷款的合作机构,主要是信贷合作社。信贷合作社是向农民提供廉价信贷的来源,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初级农业信用社(paCS)、中心合作银行(DCCBs)和邦合作银行(SCBs)。截止到2006年3月31日。paCS共贷出4.61亿卢比,占全部农村金融贷款的37%,中心合作银行和邦合作银行贷款比重分别为23%和30%。目前,农村信用合作社已经遍及印度90%的农村地区,50%以上的农业人口加入了农村信用社(冉杰,2006)。(2)提供长期信贷的合作机构.主要是邦农业和农村合作发展银行(SCaRDBs)、初级农业和农村合作发展银行(pCaRDBs)。其资金来源于中央银行和发展债券,以土地抵押的方式为农民提供5-10年或更长期限的长期贷款,以购买价值高的农业设备、改良土壤、偿还旧贷款及赎回地主扣押的土地等。截至2007年3月.SCaRDBs和pCaRDBs机构总数分别为20和697个,贷款额分别为l316.7亿卢比和1275.1亿卢比。

我国的农村信用合作制度形成和普及于二十世纪50年代,在经历了几轮改革之后,至今依然存在并充当着当前农村金融主力军的角色。目前我国农村合作性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截至2008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共有法人机构5100多家,7.8万个营业网点,资产总额7.1万亿元,其中涉农贷款2.45万亿元,占全国涉农贷款的35.5%;农户贷款1.3万亿元.占全国农户贷款的86%。以农村信用社为例,目前已成为中国农村地区最庞大和最完备的正规金融组织体系,至2007年底,其农业贷款余额为1.43万亿元,服务“三农”的功能不断增强③。但由于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存款和向人民银行申请支农再贷款,单一的资金来源和过高的融资成本,减弱了其放贷能力,同时其服务功能和产品的单一,进一步限制了其信贷业务的发展。

(三)农村商业性金融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8

论文摘要: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组成了我国农村银行类机构。新农村金融机构需要一个功能完善、分工合理、产权明晰、监管有力的农村金融体系。各类商业银行需要满足新农村建设在资金上和金融服务上的需要。

金融资源的匮乏影响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影响农业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农村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的难度将加大,提升各类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迫在眉睫。

一、农村金融机构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银行类机构主要有四类六种,分别是商业银行中的农业银行,政策性银行中的农业发展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以及邮政储蓄机构。农村银行类机构的基本情况是:从机构网点布局看,这几类机构共有124255个网点,其中104671分布在县市以下地区,占网点总数的84.2%。从资产负债看,2007年末,农村银行类机构的资产总额占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28.8%;负债总额占金融机构负债总额的29.4%。从信贷支农情况看。对“三农”发放贷款的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07年末,这三类机构涉农贷款(包括农村信用社各类贷款、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贷款和农业银行用于农村龙头企业、扶贫、乡镇企业、电网改造、基础设施贷款等)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19%,但大大低于全国的总体增长水平。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城乡金融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在上述支农贷款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当前问题

1 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

中国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形成了由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构成的比较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但是,这一体系从建立之初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农村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但由于机构不完备,建立初期承担的农业开发及扶贫贷款也于1998年3月划归农业银行管理,目前的职责仅限于对粮棉油收购提供政策性贷款,与为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性融资的要求相差甚远。近几年,农村金融领域主要由农村信用社一家机构维持,农村信用社成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它在2003年改革前由于存在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明确、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落后等重大问题,以及历史上积累了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因而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有的年份全行业资不抵债,削弱了其支农能力。

2 农村资金的流出

农村资金通过邮政储蓄和国有商业银行资金的上存大量流向城市,使资金本来就短缺的农村经济发展遇上阻碍。农村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在过去10年中增加了10倍,其中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吸收的存款全部存入中国人民银行。从整体上看,在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存在“财政投入不足、金融支持不够、民间投资不继”等三大金融资源流失问题。

3 农村保险问题

农村保险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办法,也没有建立一个保险体系。现在的基本模式是: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基金以县为单位独立核算、自主管理,主要通过储蓄、国债等渠道,实现保值增值。这一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制度设计上不具备“社会保险”的性质和特点;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存在潜在兑付危机;农村养老保险给付水平偏低。

尽管如此,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在近几年中步伐还是有所加快。如资本充足率大幅提高,抗风险能力有了质的变化。根据2002年末的监管数据,资本充足率为-8.45%,截至2005年6月末,全国农信社资本充足率达5.89%。不良贷款率下降,资产质量明显改善。2005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17.5%,比2002年末的37%下降19.5个百分点。结束连续10年亏损,经营效益显著好转。2005年上半年,实现轧差盈余93.36亿元,同比增盈80.7亿元。资产规模不断壮大,支农服务功能增强。2005年6月末,全国农信社各项存款达30694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10769亿元,增幅为54%;各项贷款21968亿元,比2002年末增加8028亿元,增幅为57.6%。总之,农村信用社改革已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开展起来,并且在试点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各类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中的作用

1 发挥中国农业银行在新农村改革的作用

中国农业银行是我国传统的从事农村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但商业化的过程中,迅速进入城市并从20世纪90年代末起开始撤销了大量的农村基层营业网点,其支农能力大大下降。今后,农业银行在农村的业务重点应放在支持农村产业化过程中的龙头企业上,通过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作用。为适应农村各经济主体对商业性金融的需求,应加快组建新的农村商业银行可由个人和企业等出资组建。但我国银行业不对个人开放,虽然农村信用社改组成农村商业银行时允许个人入股,但不允许个人出资组建商业银行,这必将阻碍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事实上,鼓励私人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可使产权关系达到最大明晰化,优化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在已允许外资银行设立的情况下,国内银行业应适当对个人开放,而农村则是较好的实验点。

2 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我国农村唯一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范围主要是办理农副产品国家专项储备和收购贷款,办理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银行应拓展资产运用领域,提高政策性贷款质量,完善整体服务功能。由于粮食企业不景气,农业发展银行贷款质量低下,若以亏损的方式长期经营必定难以为继。应对粮食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增加其自有资本,并提高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力。对于政策性亏损,要由财政部门予以补贴,补贴资金直接全额划转给农业发展银行。扶贫贷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属于政策性贷款,在农业发展银行机构基本健全的情况下,农业银行应将这一业务返还农业发展银行。这样做可以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服务功能,同时又不浪费金融资源。目前,农业发展银行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只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再贷款。要积极探索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如将一部分邮政储蓄、社会保障资金等转存入农业发展银行。同时,应鼓励国家开发性金融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开发性金融更多地参与农村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投资。

3 完善邮政储蓄,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制度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降低了支付给邮政储蓄的利率,现在的关键是建立对农村的“输血”机制,使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业和农村,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邮政储蓄转存人民银行的资金可按一定比例留给当地人民银行调度使用,通过再贷款形式由农村信用社放贷给农业企业和农户;或者允许邮政储蓄与农信社签订协议存款,将资金交由农村信用社投入农业和农村地区。也可通过购买投入农业农村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或其他农村金融债券,使资金回流农村。

4 稳妥推进商业性可持续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小额信贷对农村金融改革具有关键意义。除了继续办好农村信用社现有的小额贷款业务之外,应当鼓励和培育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大力发展非政府专业小额贷款机构。小额贷款组织应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按照市场化方式,明确战略目标,完善业务体系,强化人力资源建设。

5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农业作为风险相对较高的行业,在缺乏必要的风险管理下,将加大农村金融风险,阻碍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弱化农产品获得金融支持的能力,加剧其不平等收入。农业保险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可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引导农业金融资本流入,分散目前由农村信用社独立承担的农业系统风险和社会成本。维护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对保险需求的不断增加,政府应加大政策性保险的投入,并鼓励和扶持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产业化、种养业等领域,大力开发与天气指数、期货指数等相关的农业保险新产品,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6 建立农村信用担保制度

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作为特殊的信贷群体,难以提供可用于抵押或为他人担保的财产,且收入不稳定,缺乏显示自己信用的衡量标准。农村信用担保制度的缺位阻碍信贷资金流向“三农”。政府在继续鼓励农户自愿互助担保的同时。应通过制度安排,财力扶持,催生一批专业性的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多渠道筹集担保基金,解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大额贷款担保难的问题。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9

关键词:农业;金融;政策性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5-0022-04

一、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都经历了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发展阶段,期间总结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我国现代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产生于20世纪九十年代,现在还处于经验的摸索阶段。学习借鉴发展较为成熟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规律,避免走弯路甚至重蹈覆辙,是我国现代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合适的组织机构体系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很多,同一国家甚至有多家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但绝大多数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机构体系设置是复合型的。它的上层机构一般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充当农业贷款机构的“中央银行”,除进行直接或间接贷款投资以外,还为各种下层机构办理资金调拨、调剂,从事监督管理等,并与政府及其各部门共同制定实施农业发展计划,协调与农业的有关政策。中、下层机构凭借其遍布各地的农业信贷网络优势来开展业务,不少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基层机构是农民按互助合作原则组成的。

同为复合型,在横向机构的设置上各国也存在差异。例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实行总部、各省行和地方信贷合作社三级管理、三级经营,总部和各省行均为独立核算单位,实行两级核算。营业所是省农业互助信贷银行基层营业机构,直接在省行的领导下开展业务活动,属于典型的“金字塔型”结构。

美国政策性农贷机构主要包括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小企业管理局以及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其中农民家计局是美国政府办理农业信贷的主要机构,它是美国农业部的直属单位,下辖各州办事处及1750个县办事处,属于复合―职能型结构。泰国的农业合作银行是政府的金融机构,归属于财政部,它将全国划分为北部区、东北部区、中东部区和西南部区四个区域进行管理,属于复合―分部式机构。

(二)科学的法律制度与外部政策设计

1.法律制度建设。国外基本上都制定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专门法律法规,对其组织领导体制、业务范围、资金来源及运用、财政税收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如美国的《联邦农业信贷法》、日本的《农业渔业金融公库法》、泰国的《农业和农业合作化银行法》、印度的《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法》等。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又要不断地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如美国的《农业信贷法》自从1916年以来已经经历了大约10次的调整。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也都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印度议会在1981年通过了《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法》,1982年6月成立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加纳农业发展银行是根据1965年的议会286号法律建立的;塞浦路斯于1977年5月颁布《农业保险法》,同年成立农业保险公司。

2.外部政策建设。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经营的外部政策宽松,多表现在政府政策的特许和优惠。第一,注重保持资本金的充实性。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一半以上的资本金由政府出资。印度农发行从成立之初的10亿卢比增加到现在的200亿卢比,泰国农行从成立时的40亿泰铢增加到326亿泰铢。资本金增长的来源是中央银行利润和财政部的注资,使得每年资本金有所增加。科特迪瓦国家财政在农业发展银行有60%的参股,但不在该行分红,也不要求上交利润,而让其转做积累,扩大信贷基金来源。第二,普遍实行利息补贴政策。法国政府特许农业信贷银行直接发放补贴利息的低息贷款。政府只原则规定贷款的经济部门、贷款用途、数额、补贴利率幅度和期限。具体贷款对象、额度、期限和方法完全由该行按贷款的通常规定自主办理。法国政府每年对农业信贷银行发放的贷款利息补贴达50至60亿法国法郎。日本政府金融不仅在各种长期贷款中投入巨大的财政资金,而且通过各种方式积极调动民间资本。日本采用利息补贴方式,每年只用3%至4%的财政资金就能获得100%的贷款效果。第三,辅之以税收优惠政策。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在纳税方面享有特权,其省以下机构享受减免税收的待遇。印度农业发展银行免缴所得税、附加税和其他所有关于收入、利润和效益方面的税收,接受捐赠也不缴税。科特迪瓦农业发展银行存款企业和个人的利息收入实行免交所得税,而在其他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则要交8%的所得税,增强了农业发展银行的存款吸引力,促进存款稳定增长。

(三)资金来源多渠道与业务类型多样性

各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是多渠道、全方位的,但各种筹资方式的地位和作用却又不尽相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筹集农村信贷资金有3条主要的、稳定的渠道,即存款、股金和债券。其中存款所占的比重非常高,曾高达筹集总额的81.8%。存款资金主要来自城乡的公众存款,特别是吸收非农业经营者的存款,这是吸收存款的重大进展。美国政府的农贷机构的资金主要是政府国库拨付,少量发行债券。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则完全由国家预算资金出资。另外借入资金运用部、产业特别会计、简易生命保险基金、邮政年金筹集资金以及贷款收回款作为其业务资金来源。印度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和泰国农业和农业合作社银行的资金主要依靠中央银行再贷款,且央行再贷款的额度没有明确限制。印度、泰国两国政府还通过提供担保、鼓励发行债券、向外国政府或国家金融机构借款。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比较广泛,几乎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如农业生产领域、农产品流通领域、农产品加工领域、农村扶贫以及农业贷款的担保和农民保险等业务,而且支持的重点随着不同时期经济发展和产业政策的变化而相应进行调整,并能适时开发新的贷款业务。贷款的投向范围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在成立之初,贷款仅限于帮助其股东解决农业生产的临时性资金困难,后来逐步扩大到各种用途的农业资本投入。其后又扩大到资助农村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和农产品、食品加工、农村居民生活、农村建设、旅游区建设、农产品出口、农业技术输出以及国外投资业务。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和城乡经济的相互渗透,农村信贷资金突破了农村和农业经济的范围,其与其他专业银行在信贷业务上发生了一定程度的交叉。美国不同的农贷机构所办理的贷款对象和用途有其特定性。美国农民家计局贷款主要用于农民家计、农村建房、农村社区发展以及扶持农村工商企业等四项。而美国农村电气化管理局主要是对农村非盈利性的电业合作组织和农场贷款,用于架设电线,组建农村电网以及购买发电设备。

(四)严格的内部管理与有效的外部监管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制度完备、执行严格、普遍引入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办法。一是严守国家信贷计划;二是注重贷前调查和审查,严格评估论证;三是坚持贷款发放条件;四是严密手续制度等。例如日本农林渔业金融公库贷款实行项目管理,严格贷款发放审查和贷后管理。法国农业信贷银行的贷款条件除规定应遵循的基本条件,具体到某种贷款用途或某个贷款对象,还规定了特定条件。例如对农业灾害贷款的具体条件中对灾害损失率、家庭成员收入、财产保险情况、政府灾害损失证明、贷款额等都有详细的规定。该行还很注重自有资金比例。例如粮食加工合作企业借流动资金收购谷物,自有资金比例不能低于20%;借中长期固定资金贷款购买生产设备,则不得低于40%。在贷款保证方面,对各种贷款都要求担保。并且对合作企业和私人贷款、短期和中长期贷款,所要求的保证方式也不相同。例如对农业经营者、手工业者的贷款,要求有担保人,担保人死后由其财产继承人或以遗产清偿;对谷物加工私人企业借款,除由粮食经济部门担保外,还要有职业担保;流动资金贷款,用经营的产品或领导成员的财产作保证。

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体现了依法监督的特点,即国家以政策性银行专门立法的形式,由政府直接控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主要人事任免权,政府相关部门参与协调和制约,国家审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专门审计(稽核)监督,以及由政府相关部门、权威专家或其他行业人员代表国家和公众利益组合成董事会(理事会),对政策性银行机构具体行使最高的决策、监督、协调职能,从而从外部和内部两个层面上构成了政策性金融独特的监督机制和权力结构。

二、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农业发展银行解决了“打白条”、农民“卖粮难”的问题,稳定了粮食价格,提高了粮食产量,为我国粮食储备和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在实践中,农发行也暴露出了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政策性金融职能定位不明确

当前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是职能定位不清,从而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左右摇摆特征,这一点在农村信用社、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业保险的发展过程中表现的相当明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自1994年成立以来,业务范围经过了两次比较大的调整。第一次调整是在1998年,将全部商业性信贷业务全部划回中国农业银行,农发行专司粮棉油收购,实行信贷资金封闭管理,彻底使农发行成为政策性银行,专门经营政策性信贷业务。第二次调整是在2004年下半年,批准农发行开办粮棉油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并陆续同意开办全部涉农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2005年又批准开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应该说,新增加的业务范围都是属于商业性质,对于这一部分信贷业务农发行是自负盈亏。农发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的分分和和,反映出国务院对农发行的职能定位未有明确的思路。

其他表现:一是目前商业性金融机构仍然承担政策性贷款。如中国农业银行目前仍承担了扶贫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村城镇化贷款。二是对农村信用社业务的政策限制。国家没有把农村信用社当作政策性金融看待,但又把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限定在“三农”领域,农信社也仍然作为农业政策性支持贷款的重要渠道。三是扶贫贷款受到质疑。信贷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机制,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有边界的。扶贫作为一种社会性、公益是不适合信贷机制的,应当采取其他办法解决。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政策性金融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形式,需要特殊的金融立法。中国目前的金融法中,除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外,几乎没有其他形式的金融法律,尤其是在政策性金融领域,立法更是空白。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已经成立了十六年,但在这期间,农业政策性金融法一直未列入国家立法当局的议事日程。当前规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也仅仅是章程。一般来讲,银行章程类似于企业的公司章程,无法发挥法律的作用。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的频繁变动、职能定位尚未明确、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一系列问题都与法律不健全有着直接关系。缺乏法律应有的保障,不利于农业政策性金融健康持续发展。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不健全

农业政策性金融应该包括政策性信贷、政策性保险、政策性担保以及政策性保障等机构和业务,而我国目前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主要局限于政策性信贷。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的不健全阻碍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和信贷杠杆作用的发挥。同时,农发行也缺乏与农村商业性银行、农村合作性银行及其他政策性银行的协调配合与业务合作,没有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体系的合力作用。

(四)政府对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政府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利益补偿机制欠缺。我国政府目前对农发行没有任何税收优惠政策,按照25%的所得税税率和5%的营业税税率依法纳税,风险拨备按税前1%计提,多提必须先纳税。同时从近年我国补贴资金拨付情况看,各级财政仍有资金滞留,未能及时达到企业帐户。中央储备粮利息拨入企业帐户往往滞后,县级风险基金拨付也存在拨付时间滞后的问题。

(五)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督不规范

多年来农业发展银行主要从事政策性业务,但自身缺乏针对政策性业务的风险拨备、预案管理和损失补偿制度,从而导致风险敞口,形成财政透支。近年来,农业发展银行又逐步开展了一些开发性金融业务,但没有对政策性业务和在政策指导下的受资本金约束的商业性业务从管理制度上加以区分,增加了两类业务混合经营的道德风险。按现代银行制度的要求,农发行在治理结构建设方面尚有较大差距,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市场化约束机制尚未建立,机构布局有待改善,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员结构有待优化。

三、优化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重新定位政策性金融的职能和业务范围

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为解决其农业、农村以及农民问题而提供体现政府政策意图的金融业务的总称,包括对一切与农业有关且带有政策补贴、扶持或其他优惠特征的信贷、担保和保险等形式。因此,农业政策性金融应该涉及与“三农”发展相关的众多领域,其基本职能应该定位于农业的稳定发展、农村的振兴以及农民进入小康社会的高度,所以,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认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应有职能,从而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范围和规模。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坚持系统论的观点,又要坚持动态的观点。在不同的形势下,在国家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从全局角度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

(二)加强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立法工作

一是对农业政策性银行进行法律定位。农发行应当定位为特殊的金融机构,其特殊性表现在:成立的宗旨是为了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二是科学地定位农发行的业务范围。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有限列举与概括性条款相结合的方式,避免政策的调整而频繁的修改法律,从而保障法律的相对稳定性。三是规定产权形式及资金来源。笔者建议农发行采取国有独资形式。资金来源上,除国家财政专项资金、中央银行专项融资、国内金融债券外,可以借鉴日本做法,即利用邮政储蓄和海外资本市场发行政府担保债券。

(三)强化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制度

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组织架构设置和管理运营机制进行改革,建立市场导向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组织架构体系,内部管理方式要摆脱行政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运行方式和市场竞争环境的需要;政策性金融业务开展需要遵循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做法,在信贷类政策性金融机构中,要对贷款对象、项目发展前景、贷款风险等进行评估以决定贷款的发放;要增强风险控制意识,依照市场化原则搭建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体系。此外,还应健全政策性金融监管体系。政策性目标的考核主要是考核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济社会效益,一方面要考核政策性金融机构政策性目标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要考核政策性金融机构对于弥补社会资金配置的市场失灵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作用。遵循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根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风险特点,构建相应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如对于政策性银行,需要建立健全政策性贷款业务评审机制、建立健全信贷资产的风险分级和管理体系、建立风险资产拨备覆盖率制度。

(四)与其他政策实行科学配套

在我国,农业发展远没有达到发达程度,因此我国农村金融运作更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的投入,可产生资金聚集效应,引导社会资本和商业性金融的跟进。首先,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应拿出部分预算向农业发展银行提供贴息资金和弥补呆账损失,建立财政补偿机制。

其次,要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体系,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成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既可建立以农业保险为主的政策性保险机构,也可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专门的涉农保险,还可以引导农民和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形成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主导,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

农商银行贷款政策篇10

【关键词】财税政策,小额贷款,金融机构,税赋

一、引言

我国的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发端于2005年,2008年5月,银监会、央行联合《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08〕23号),首次通过制度承认了民间贷款机构的合法地位,标志着民间金融借贷业务走向法治化和规范化。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9月30日,小额贷款公司全国机构数量有7398家,从业人员86273人,实收资本6658.95亿元,贷款余额7534.5亿元。从2008年以来,无论是小额贷款公司数量还是贷款余额都增长迅速。小额贷款公司各省拥有数量差异较大,超过四百家的有江苏、辽宁、内蒙古、安徽和河北五个省份,而自治区只有4家,这主要和当地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政策有关系。

从小贷公司贷款余额占GDp比重的角度估计,中国2012年只有1.14%,远低于民间金融较为发达的韩国的水平,这表明我国小贷公司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二、现行财税政策梳理

我国现行有关小额贷款公司财税政策的文献不多,更多是对财税政策的解读和评价以及对小额贷款公司在资金来源不足的原因、风险管理、监督缺失和制度缺陷、服务定位和缺乏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探讨。

有关小额贷款公司的财税政策主要分为国家层面的政策和地方政府层面的政策。近几年国家层面的财税政策有:

1.2009年3月的《关于实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的通知》财金[2009]15号,财税支持对象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主要内容为达到监管要求并实现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的,由中央财政按照上年末贷款余额的2%给予补贴。

2.2009年3月的《关于开展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工作的通知》财金[2009]16号,支持对象为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和其金融机构(不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分支机构,主要内容为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幅超过15%的,财政部门对机构上年末涉农贷款余额增量超过15%的部分,按2%给予奖励。

3.2009年4月的《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4号,支持对象为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和城乡信用社等国家允许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企业,主要内容为贷款损失准备税前扣除政策。

4.2009年8月,《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9号,支持对象为金融企业,内容为对其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进行风险分类后,按照规定比例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金,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5.2010年5月,《关于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试点项目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35号,支持对象为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扶贫基金会,主要内容为举办的农户自立服务社(中心)从事农户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实行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6.2010年5月,《关于农村金融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4号,支持对象为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由银行业机构全资发起设立的贷款公司、法人机构所在地在县(含县级市、区、旗)及县以下地区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主要内容为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对金融机构农户小额贷款的利息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计入收入总额;金融保险业收入减按3%的税率征收营业税;为种植业、养殖业提供保险业务取得的保费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90%比例减计收入。

7.2012年1月,《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5号,支持对象为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城乡信用社和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企业,主要内容为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

从政策的支持对象来看,主要支持的是金融企业;从主要内容方面,重点照顾开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的公司,财税政策主要集中于减免税收;从适用时间来看,大多在3年左右。从以上国家层面颁布的政策来看,财税政策明显有利于金融机构,而不利于小额贷款公司。

三、小额贷款公司与金融机构承担的税赋差异

我国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只能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归入工商企业类,而不属于金融机构,按一般工商企业来缴纳税收,无法享受国家给予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融资和运营中的优惠待遇。在税赋方面,小额贷款公司需要缴纳25%所得税、5.56%营业税及附加和相关部门规定的坏账准备金,且生产经营所得缴纳25%的企业所得税不享受贷款损失准备金的税前扣除政策,印花税也按照现行条例的规定缴纳,自然人股东还得缴纳个人所得税。为了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财务公司、乡信用社和金融租赁公司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对“三农”经济和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如农村信用社在改革试点期间的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按12.5%征收,营业税按3%征收,国家对村镇银行的“三农”贷款给予2%的财政补贴。同样是在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方面,且与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服务性质和服务内容上并无大的差异,相反更具有优势,但却没有享受到与金融机构同等的税收待遇,一些部门以小贷公司不是金融机构为由拒绝为小贷公司办理房产、车辆、设备等抵押手续。

虽然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利率可浮动,且一般高于银行贷款利率,但是税收压力过大造成其盈利能力目前弱于银行。目前部分省市试点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尚未在全国全面展开,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依旧艰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