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1:10

社会医学的发展篇1

[关键词]哲学社会科学医学院校发展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都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动力。医学院校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哲学社会科学在医学院校的发展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思想解放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作为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它能够根据以往和现在的素材和思想材料,对社会的未来发展作出超前的预测和探究,引导人们打破传统思想、习惯势力和现有观念的束缚,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进步趋势,具有前瞻性的新的思想观念,从而起到启蒙和解放思想的作用。世界和中国的历史发展史实,充分证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的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冲击了封建思想,为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兴起打下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法国的启蒙学派和战斗唯物主义、英国的经验唯物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无不为这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极大地启蒙和教育了广大的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促进了世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列宁主义的产生,教育和团结俄国人民把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思想,启蒙和教育了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下的中国人民,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另一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把中国人民从长达20年之久的“左”的思想统治下解放出来,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面对新世纪国际国内出现的许多错综复杂的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观点和新思想,又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与时俱进,它正在并必将使当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的解放与更新,并指引中国人民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当今社会,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要办好一所大学必须有先进的办学理念,而这种办学理念不可能是先天具有的,也不可能是自动形成的,而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与创新的结果。因而,要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医学院校就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束缚。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使医学院校确立紧跟时展步伐,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和医学发展规律的先进办学理念。

二、素质提高作用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然是全面发展的具有很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有自然科学素质,而且要有哲学社会科学素质。大学作为社会的最高学府、知识的神圣殿堂,不仅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自然科学人才,也要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即便在自然科学人才培养中,无论是在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方面,还是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等方面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教育。大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科学知识,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还要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哲学理论思维、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由于我国在自然科学和科学技术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人们对自然科学的重要性能够深刻认识,但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却有所忽视,并在社会上逐渐演化成了重理轻文、重自然科学轻哲学社会科学的不健康的趋势。受此影响,高校中人文专业的地位逐步下降,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日趋削弱,导致了大学校园中人文精神的衰落和功利主义的泛滥。部分大学生表现出来的精神信仰的失落、思想道德素质的下降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充分说明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和加快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教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医学院校要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普及和提高学生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宽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三、精神激励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于生存和发展,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也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热爱和平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只有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教职员工才能够爱岗敬业、努力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只有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学生才能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掌握过硬本领,为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打下坚实的基础。哲学社会科学是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载体,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崇高使命,所以高校要通过不断加强和大力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使民族精神成为促进自身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正确的哲学社会科学能够深刻地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和进步趋势,从而使人们确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体现社会前进方向和进步趋势的远大理想,并激励自身为实现这一远大理想而不断地努力奋斗。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迄今为止最为美好的社会制度,它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趋势,确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能够激励人们为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并成为人们实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内存动力。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全社会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使之成为人们人生的价值取向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从而充分调动和发挥人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医学院校要通过不断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使广大师生员工牢固地树立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使教职员工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使学生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为高校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四、方向保证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所以高校办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又必须要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是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和精华之所在,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我们党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代的最新成果,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广大师生员工的头脑,高校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为此,医学院校要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切实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三进”工作,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并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行动指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两课”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推进“三进”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医学院校要切实加强对“两课”建设的领导,把它列为重点课程来建设,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时代感和实效性,帮助青年学生牢固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成为新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

五、决策保障作用

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选择并实施行动方案的全过程。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核心,所有管理工作都要围绕决策来开展。决策决定着管理工作的方向、轨迹和效率,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决定着事业的成败。所以,管理者要努力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力求作出正确、合理、高效的决策。科学预测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已知推测未知,根据过去和现在预计未来,根据历史和事物演变的逻辑与推理来探求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规律,它是科学决策的前提。价值观也是决策的前提和依据,决策者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和某些心理因素在决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现代管理中,由于现代决策的多系统、多层次、多因素及其动态变化等原因,管理者要作出一项科学正确的决策仅凭一个或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们的精力、知识、经验、信息和时间都无法应付现代社会的复杂局面。这就需要建立智囊参谋机构,依靠智囊人员,为科学决策提供多种可行的备选方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能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辩证的思维方法、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信息,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和规律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决策的多种参考方案,从而为科学决策起咨询、参谋和保障作用。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决策。因而医学院校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人员的咨询、参谋和保障作用。重大问题的决策,事先要组织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广泛而又充分的反复讨论,组建智囊机构的时候,要吸收一定数量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人员参加,决策领导层中也要有一定比例的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人员,以确保决策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六、智力支持作用

社会医学的发展篇2

首先,建立与其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要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体现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差异。我国理工农医类高校现行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制度基本上是对自然科学学术评价制度的简单模仿,忽视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学科门类之间的学科差异,存在着以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裁量、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的现象。其后果是造成哲学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都从属于自然科学,丧失自己的学科特色。与自然科学相比,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民族性、阶级性、本土性以及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成果多样性及引文的长周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要求我们在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时予以尊重。

其次,建立与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特点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有必要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同行评价制度。当代学术研究中,与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交叉并存的趋势使学科分化越来越细,隔行如隔山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插上嘴说两句,但事实上,只有同行才能作出真正科学、客观的评价。在进行研究项目的评审时,也只有同行才能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如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意义的大小等等。尽管同行评价可能受到个人学识水平、主观倾向或学术成见的影响,也可能因为利益关系而失去公正性和客观性,并非无懈可击,但相对于行政评价和量化评价,其优势也是明显的。近年来学术界所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的批评几乎都指向量化法,因为量化法重量而不重质,将学术研究等同于工厂里的流水线,是根本违背学术发展规律的。www.133229.Com行政评价体现的是行政思维而不是学术思维,行政思维凭借行政力量会极大地妨碍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而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来说,学术自由几乎就等于学术生命。同行评价虽然并非无懈可击,但其弊端的出现是非本质性的,可以通过单盲法、双盲法、公开式、交互式、集体法等多种方法来尽量保证评审的客观性。只不过同行评价程序的复杂性需要增加评价的成本投入,延长评价的时间,这需要得到高校领导和管理层的理解和支持。

再次,建立与哲学社会科学各学校特点相适应的学术评价制度,还要求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内部差异。哲学社会科学或通常所称的文科各学科之间的差异并不比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差异小。以哲学和社会科学为例,以前我国学术界、教育界普遍不承认二者之间的差异,而统称之为社会科学。近年来,尽管哲学不属于科学,自然也不属于社会科学的观念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但在学术评价制度上没有相应的体现。我们现在将所有的学术研究统称为“科学研究”或“科研”,而哲学并不属于科学,对它的研究应不应该属于“科研”呢?如果不是,我们每年申报那么多的科研项目,填写科研成果,是否名不副实?不仅哲学,其他传统人文学科如文学、史学、历史学等能否称之为科学也一直存在争议,这个争议不仅仅是名义之争,更本质的是学科研究方法之争。社会科学从一开始就以自然科学为榜样,并向其借鉴研究方法,强调研究成果的可量化和可重复性,而这些特征不可能在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中体现出来。理工农医类院校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师资力量薄弱,往往难以独立组建院、系、所等二级单位,某些理工类高校的人文学院或社会科学学院因此成为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都差异很大的学科的杂烩。这一特点反映到学术评价制度上就是忽视哲学社会科学内部各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往往只根据某个强势学科的特点来制定学术评价标准,并对其他学科进行评价。而这些强势学科往往是实用性的社会科学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它们的学科研究方法已经完全自然科学化,讲求实证、定量分析、模型分析等,与传统的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相比,差异巨大。用这些学科的学术评价标准来评价文、史、哲等人文学科,会造成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因为无法“科学化”、“实用化”而遭到忽视甚至歧视的状况。

三、尊重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校教师的贡献,为他们潜心学术提供必要的保障

基本的物质利益是保障学术研究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如果研究者整天要为稻粱而发愁,是不可能沉下心来做学术研究的。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普遍偏低,尽管其总体收入水平居于社会各行业中等偏上的位置,但与其他行业的同等学历人员相比,高校

转贴于

教师薪酬明显偏低,而且增长速度缓慢。王勇明等人对我国40所高校教师所作的一份薪酬满意度调查显示,在所有被调查的教师中对于薪酬“较满意”和“很满意”的仅仅只有14.84%,而表示“较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却占到被调查教师总数的41.01%,另有44.15%认为“一般”[8]。2010年10月,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的“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直言不讳地指出,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高校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9]。目前高校教师的收入之所以还算体面,主要是建立在“创收”和“项目提成”的基础之上。但并不是每个学科都能够有足够的“创收”机会,因为不同的学科和研究方向决定了与市场需求联系的紧密程度。一些应用学科因为天然地紧跟市场需求,更易产生经济效益;某些传统的基础学科如文史哲等则很难通过市场获得“创收”。但这些教师同样面临住房、婚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经济压力,如果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他们可能就会“潜心创收”而非“潜心学术”,或者急功近利,通过各种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学术资源和研究经费,从而引发学术道德失范等问题。

社会医学的发展篇3

社会医学的发展历程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1980年卫生部了《加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通知》以来,各医学院校纷纷设立社会医学教研室,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至今已有30年历程。前10年是社会医学的创立期,中间10年是社会医学的发展成长期,近10年可称为社会医学的成熟期。“人生三十而立”,一门学科从创立起,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社会医学已经成为预防医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科建设领域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存在严峻的挑战。

1我国社会医学学科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1.1通识教育推动社会医学的教学工作

在医学生中提倡通识教育,加强学科交叉渗透。社会医学教学的第一个特点是在医学生中普遍开展人文学科教育,不仅在预防医学专业、管理专业、护理专业和医学专业学生中开设社会医学课程,而且还涵盖部分非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不仅局限于医学院校,而且中国人民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也成立了社会医学教研室,为非医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社会医学课程。据统计,全国100余所医学院校里有80%的院校都开设了社会医学课程,全国大约有500余名教师从事社会医学的教学研究工作。[1]第二个特点是,无论是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教学,还是全科医师和专科医师培训班都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第三个特点是学科内容的扩展。以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为主干课程,已经扩展成系列课程,如复旦大学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体系内已经开设24门相关课程;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开设了15门相关课程;其他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系列课程供不同专业学生选修,体现了通识教育的优势。第四个特点是“精品课程”陆续涌现。由于社会医学是在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新健康观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工作越来越引起师生们的重视,许多院校在社会医学教学领域取得卓越成绩,如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和潍坊医学院社会医学教研室开设的社会医学课程被省教委评为“精品课程”,显示出该学科教学工作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五,教材是指导教学的重要工具,是显示学科成熟程度的标志。1981年武汉医学院梁浩材教授的第一部《社会医学概论》问世以来,各院校自编了10余种不同格式的社会医学教材,百花齐放各领,也显示了学科发展期间的不成熟程度。2000年卫生部规划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了第一部社会医学规划教材,使社会医学教学领域的“三基”内容基本上取得共识,目前教育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的社会医学教材和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三版都已修订出版。第六,社会医学的教学方法改革上出现了一些变化。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逐步改革,如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和循证医学思想在社会医学教学中得到应用,现场实践为手段的教学方法正在试验推广。[2-3]

1.2参与科学研究,使学科发展获得生机

科学研究是社会医学这一门学科发展的动力。社会医学的研究目的是分析社会卫生状况,探讨影响社会卫生状况的因素和提出完善社会卫生状况的策略。与上述研究目的相对应的是形成社会医学的“社会诊断”和“社会处方”的基本思路,在社会医学科研领域应用广泛的研究方法即社会卫生调查方法、社会卫生分析方法以及提供策略改善社会卫生状况的三种基本策略,在卫生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并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每隔5年一次的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已经实施了4次,已经成为我国卫生信息系统收集卫生服务资料的一项常规工作,这是我国社会医学领域最早并有广大社会医学工作者参与的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活动。我国2000年预防保健目标和目前正在制订的《健康中国2020》发展战略,是应用社会分析和评价的典范。确定卫生工作重点并在开展健康状况预测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目标是社会医学领域内应用广泛且比较成熟的方法;国家医改方案是解决当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对策,在医改方案的制订、实施监测评价过程中,吸收了广大社会医学和卫生管理工作者参与。社会医学形成的一套比较规范的社会卫生分析与评价方法在医改领域得以应用,说明了这门学科的生命力。社会医学重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决定作用,导致社会医学成为在国际学术领域得到广泛重视的一个合作领域。我国卫生领域许多国际合作项目中,纷纷要求社会医学的工作者参与并发挥作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从卫生Ⅰ到卫生Ⅺ项目,从项目立项、设计、实施到评价结题,都有医学院校教师们的参与。这些项目的建设成效之一是培训了我国卫生领域一大批管理人才,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现代化的进程。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如wHo、UniCeF、欧盟、DFiD、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以及一些著名的医学院校如哈佛、牛津、约翰霍布金斯大学,与我国开展的卫生合作项目大多涉及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医学教师们主动参与重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研究,不仅学习了国外先进的理念与方法,而且推动了我国卫生学术界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取得较好的地位。例如引进了国际上广泛开展的“社会评价”方法在结核病领域的应用,目前已经推广应用在其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领域。[4]总结社会医学学术研究领域积累的经验,形成了三个研究的特色与重点:一是社会评价,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社会调查与分析评价方法,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有重要应用价值;[5]二是健康评价,从群体的宏观评价到微观的个体评价,如开发的健康和生命质量评价量表、SF-36汉化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都已经在健康状况评定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三是疾病评价,尤其是对社会病如交通事故、意外伤害、青少年妊娠、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病因,疾病流行的影响因素,防治策略等,更是社会医学的研究重点。

1.3学科建设蓬勃发展

1978年,从社会医学的先驱者钱信忠、陈海峰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的《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分册》开始,吹响了我国社会医学发展的号角。20世纪80年代初,各医学院校逐步设立社会医学教研室。1982年武汉医学院开设了第一期社会医学师资班。1985年同济医科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等院校开始招收社会医学硕士研究生,至今全国已有30余所医学院校设立社会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每年平均招收200余名硕士研究生。1994年全国第一个社会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在上海医科大学成立,目前已经有12所院校设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的博士生学位培养点,每年有近300名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员走上工作岗位,对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现代化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1997年上海医科大学社会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学科被批准列为上海市教委的重点学科,2002年该学科被批准列为教育部重点学科。2002年山东大学卫生政策与管理学科由于在卫生经济领域取得显著成绩,被卫生部授予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6]由于社会医学学科建设在前30年取得长足发展,据第九届全国社会医学学术会议统计,到2007年底除了复旦大学和山东大学两所院校外,又有杭州师范大学、昆明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等5所院校的社会医学教研室被省教委(或总后卫生部)评为重点学科或精品课程。

1.4交叉学科具有生命力

社会医学是一门医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发展过程中需要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力量来推动本学科的建设。实践表明,凡是能够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念与方法,如心理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和行为学科等,才能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与重点发展方向。例如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吸收了心理学方法在社会病防治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成绩显著;潍坊医学院吸收行为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慢性病、行为干预和网络成瘾进行了有益探索;北京大学医学部社会医学教研室引进“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研究方法,为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这些成功经验应该在社会医学领域加以倡导和推广。

2挑战与期望

社会医学面临医学模式转变的形势下,找准了学科定位,取得了迅速发展,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各院校社会医学发展不够平衡,只有少数院校社会医学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多数院校社会医学教研室师资力量薄弱,勉强维持;能力建设只局限于开设课程,缺乏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

(2)在社会医学教学内容中虽然已经形成了基本的核心主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与其他相关学科存在重复内容。如卫生经济学、卫生管理学和卫生政策分析等都有这种反映。如何与相关学科进行衔接,是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社会医学的发展篇4

【摘要】21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社会发展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本,人类发展以提高健康素质为本”。因此,围绕健康的主题,探讨了医学社会化的理论实践基础,包括医学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了医学社会化,世界健康目标要求医学社会化三方面的内容。同时描述了医学社会化的特征,即医学社会化具有政府功能的特征,医学社会化具有大卫生观念的特征,以及医学社会化要求全民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特征。最后要求21世纪的医学工作者要认识自身必须具备的医学社会化的原则和技能。

【关键词】医学与社会;新型医生;健康;可持续发展

payingmoreattentiontotheDevelopmentofmedicalSocialization,training21CenturynewtypeDoctor

【abstract】inthisarticle,surroundingthethemeofhealth,theauthorprobedintothebaseoftheoryandpracticeofmedicalsocialization,thecontentsincludethreeparts,firstly,medicalsocializationisthetrendofsocialdevelopment,secondly,transformationofmedicalmodelimpelmedicalsocialization,andthirdly,it'stherequirementofthewordhealthgoals.inthemeantime,theauthoralsodescribedthecharacteristicofmedicalsocialization,includingthecharacteristicsofgovernmentfunction,thecharacteristicofmacro-healthconceptionandcivilhealtheducation.Finally,theauthoraskedthedoctorsin21stcenturytopossesstheprincipleandskillofmedicalsocialization.

【Keywords】medicineandsociety;newtypedoctor;Health;Sustainabledevelopment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健康问题已经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21世纪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社会发展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为本,人类发展以提高健康素质为本”。因此,围绕健康的主题,21世纪的医学工作者应高度关注医学社会化问题。

1医学社会化的理论实践基础

11医学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观逐渐形成。社会发展观就是指在社会系统的协调运行过程中,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进步过程。社会发展观的这种观念在1993年第一次引入健康系统。在1993年的全球社会发展首脑筹备会上,倡导了将社会问题中的卫生问题列入议事日程,强调健康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又是实现健康目标的保证;届时,在全球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通过的行动纲领中宣布: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议题,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以后的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医学已经社会化。在2003年的防范“SaRS”战斗中,首先是政府迅速审议和通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草案)》,建立了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的行政应急法律制度;其次是建立了自上而下的防范网络(如上海市的三级防范网络),尤其是社区防范网络构建了无缝隙的社会化管理;再次是政府加大了卫生经费的投入。所有这些社会化功能,使防范“SaRS”的战斗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2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了医学社会化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无数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的总体认识。这种高度概括、抽象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既表现了医学的总体结构特征,又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医学模式属于自然辩证法领域,以医学为对象的自然观和方法论,即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问题,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观。

最早的医学模式是神灵主义模式,这是因为人类祖先无法解释疾病、死亡、梦等生理现象;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产生一种观念,即思维和感觉不是人类的自身活动,而是独立寓于身体之中的灵魂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古希腊医学和中医学将神灵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是把健康、疾病与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而形成的朴素、辩证、整体的医学观念。进入20世纪来,影响健康的因素随着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而转变,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已是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亡、呼吸系疾病(表1),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已不是单纯的生物病因,还有许多社会环境因素、个人行为、生活方式因素等,与此相应,医学模式已逐步由生物医学模式过渡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而医学模式的这一转变,极大地促使了医学社会化的发展。表1我国城市死因谱的变化趋势

根据wHo研究的结果,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世界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2001年就导致了459%的全球疾病负担。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全球400%的死亡和1/3的健康寿命损失年是由这些因素引起的,因此,wHo最终确定了10种全球危险因素,其中包括:低体重儿童、不安全性行为、高血压、吸烟、酗酒、水的卫生、室内污染、肥胖、高胆固醇、铁缺乏等。而消除这些危险因素,就必须使医学社会化。

13世界健康目标要求医学社会化

根据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各国健康目标和达到健康目标的手段进行分析,其特点有4:①从单一的单纯降低发病和患病情况转变为延长健康人年和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其测量指标由发病率(患病率)转变为质量调整生命年;②将减少公民健康差异列入卫生健康目标的范畴,尤其在国家、民族、性别、职业、教育、城乡等方面高度重视减少公民健康差异问题;③将预防服务,尤其是临床预防服务列入卫生和健康发展的目标内,强调要通过预防服务的过程达到改善健康的结果;④细化指标越来越细,普及面越来越广。表2比较了美国的健康目标演进过程。这种进程清楚地表明,要实现这些健康目标,医学社会化势在必行。

2医学社会化的特征

21医学社会化具有政府功能的特征

1998年,wHo提出“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该目标旨在使人民普遍并在其整个一生有机会实现并保持最可能的健康水准。这一理想战略目标承认人类的同一性,承认享有最大可能的健康水准是一项基本人权,健康是充分享有一切其他权利的前提,要确保全体人民能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卫生系统,使之充分发挥其最高健康潜能。

该战略目标有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求各国在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二是在国家之间和国家内部改善健康公平的程度;三是卫生系统可持续发展,保证人民利用这一系统所提供的服务。

健康是医学的范畴,但发展健康要具有政府的功能,这是医学社会化的重要特征,即医学社会化具有政府功能的特征。表21990~2010年健康目标的演进

22医学社会化具有大卫生观念的特征

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和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这个指导方针的核心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是党和政府对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卫生工作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发展中医药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依靠科技和教育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支撑力量;动员全社会参与是我国卫生工作的取胜法宝。要想获得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素质的完善,大卫生观念的确立和社会参与是重中之重。

23医学社会化要求全民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特征

在世界范围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在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增强社会保健意识,提升服务公平性和效益方面,已经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作为有13亿人口的中国,鉴于其特殊的国情和卫生区情,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提升国民身心素质的总体战略已经是刻不容缓之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教育是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十分重视健康教育”。尤其在“非典”防范期间,健康教育工作发挥出其特有作用,为战胜“非典”立下汗马功劳。在2003年7月28日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长吴仪强调指出“各级卫生部门要把加强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使卫生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因此,在医学社会化的今天,全民实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将是综合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质的必由之路。

321世纪医学工作者适应医学社会化必须具有的原则

31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原则

311认识医学职业的基本要素,包括这一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明确和掌握正确的职业价值,包括追求卓越、责任感、同情心、负责、诚实、正直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312懂得每一名医生都必须促进、保护和强化上述医学职业的各个基本要素,从而能保证病人和全社会的利益;认识有关病人文件、知识产权的权益、保密和剽窃的伦理和医学问题;认识对每个病人的医疗保健所负有的个人责任;认识到良好的医疗实践取决于在尊重病人的福利、文化多样性、信仰和自主权的前提下医生、病人和病人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

转贴于

32坚实的医学科学基础知识原则

321认识人体作为一个复杂的、具有适应性的生物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以及维持机体平衡的分子、细胞、生化和生理机制。

322把握疾病发生时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认识决定健康和疾病的各种重要因素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以及人类同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关系;了解急、慢性疾病的病因学和发生发展过程;在急、慢性疾病防治、康复和临终关怀中,恰当地采取生化的、药物的、外科的、心理的、社会的和其他各种干预措施。

33扎实的临床评估技能原则

331认识相应病史资料;全面的体格和精神状态检查;基本的诊断和技术规程,以及对所获得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确定问题的性质;运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在挽救生命的过程中采用恰当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进行临床思维,确立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332识别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和处理常见的急症病例;以有效果、有效率和合乎伦理的方法,对病人作出包括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在内的处理;对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指导病人重视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各种影响健康的因素;懂得对人力资源和各种诊断性干预、医疗设备和卫生保健设施的适宜使用;发展独立、自我引导学习的能力,以便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更好地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34良好的医患等关系沟通原则

341注意倾听、收集和综合与各种问题有关的信息,并能理解其实质内容;运用沟通技巧,对病人及他们的家属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使他们能以平等的合作者的身份接受医疗方案。

342有效地与同事、教师、社区、其他部门,以及公共媒体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有效的团队协作与涉及医疗保健的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事。

35群体健康和大卫生观念的原则

351具备对一个群体的健康和疾病起重要作用的生活方式、遗传、人口学、环境、社会、经济、心理和文化的各种因素的知识原则;

352具有在预防疾病、伤害和意外事故中,以及在维持和促进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中应起的作用和应能采取的行动原则;

353具有国际卫生状况、社会意义的慢性病的发病和病死的全球趋势、迁移,贸易和环境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各种国际卫生组织的作用等知识原则;

354具有卫生系统的各种基本要素,如政策、组织、筹资、针对卫生保健费用上升的成本遏制、卫生保健服务的有效管理原则等。

36信息管理技能的原则

361有从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中检索、收集、组织和分析有关卫生和生物医学信息的原则,以及从临床医学数据库中检索特定病人的信息的原则;

362有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对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监控的原则。

421世纪医学工作者适应医学社会化必须具备的素质

41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知识和技能

在理论方面要掌握医学社会学、社会医学、医学伦理学、全科医学概论、社区技能学、医学心理学和卫生管理学等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掌握社会医学与医学社会学的基本技能,正确处理好医疗保健活动中的各种人际关系、社会与医学、家庭与医学的关系;掌握有关卫生管理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社会中医疗保健的实际问题。

42基础医学知识素质与技能

在理论方面要掌握人体发生学、人体结构和机能学、医学病原学和病理生理学、诊断学、药物治疗学等。要求医学工作者掌握正常人体基本知识和发生发展的基本知识,在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认识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在生物学基础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且能在药物治疗的作用和副作用方面进行研究。

43扎实的临床评估技能

要求掌握生物学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心理学评价的理论和技术;社会学评价的理论和技术;经济学评价的理论和技术。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社会学、卫生经济学、评估技术等理论和技能。

44良好的医患等关系沟通知识与技能

在理论方面要求掌握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学、社会调查学、循证医学等课程;在实践中掌握公共关系技巧,人际关系的沟通,并能在社会调查和循证医学的基础上,全方位把握医患关系的开始、发展和结局。

45群体健康和大卫生观念的知识和技能

在理论方面要掌握卫生国情和政策、健康教育学等。要求新型医生掌握社区卫生状况评价的基本技术和技能,掌握社会医学研究的问题及与社会有关卫生问题。

46信息管理技能的知识与技能

在理论方面要求学习统计学、计算机学、信息和网络、临床预防医学等;在实践方面掌握生物学统计的理论和技术,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掌握一般软件的制作知识和技巧,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综合健康分析和评价。参考文献

[1]wHo.theworldHealthReport[C],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2.

[2]wBi.Gettinghealthreformright-flagshiptrainingcourse[C].worldBank,2002.

[3]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七次社会医学学术年会[C].2003.11.

[4]卫生部.2003年全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公报[C].北京,2004.

[5]龚幼龙.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社会医学的发展篇5

摘要: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特别是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医学的发展寄托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必然具有健全的人格品质。医学院校应该明确新形势和新任务,切实重视医学生人格品质培养,着力培养适应新的医学模式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人格品质;教育;医学人才;着力点

1.人格品质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1.1人格品质的内涵

杨叔子说,人的思想素质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是“人格”,上一层是“法纪观念”,最顶层的是“政治思想”或“政治方向”。所谓人格,是人所特有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特性的统一体。人的健康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1]人格品质是人的体格和精神上的特性、能力、经验、气质、意志等特质构成的有机整体以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健康、完整的人格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人格品质是道德品质的基础,是现代人才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高素质人才必须是人格品质高度发展完善的人,具有现念和多方面的知识、能力,并能把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服务于社会。适应时展,高校素质教育应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特别是人格品质方面做文章。

1.2人格品质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医学院校人格品质培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2.1促进医学生的人格完善和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的医学生不仅要求有合格的文化知识和医学专业技能,更要求有合格的道德素质、精神风貌。道德不合格、精神面貌不健康的人,其知识与其对社会的贡献是成反比的。而道德品质高尚、积极乐观的人即使知识上暂时有许多不足,其精神风貌也促使他认真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发达”。

1.2.2培养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良好的人格品质能增进思维开拓、求异与创新、推动想象与联想、触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不仅有利于医学生对医学专业课程的理解,而且对医学生的心智训练更有相得益彰的功效。

1.2.3促进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和形成

良好的人格品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是个体实现和自身价值有益于社会的重要条件。对于医学生来讲,他们从事的是人类生命的科学事业,他们的人格品质状况,直接关系着人类心身健康的保障程度。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于基本的人格品质。一个人格品质低下的医务工作者,很难设想能够承担起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也无从讲他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责任。因此,医学生人格品质培养工作,是医学院校的一项重要课题。

2.医学生人格品质现状和现代医学对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

2.1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格品质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仍处于转型期,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着剧烈变化,传统的道德规范被打破,新的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的道德规范尚未建立和完善,社会道德某些领域尤其是医疗行业出现的一些混乱与无序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医学生道德观和道德行为方式的形成,使部分医学生的道德行为处于“亚失范”或“失范”状态。从而也反映出医学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即忽视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怀,忽视对人的灵魂与美德的关注与教育。[2]医学生虽已进入成人行列,且拥有相当的学识,但个性发展并不健全,心理发育滞后于生理发育。部分医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能力较差,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一方面,对道德价值标准认知模糊,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等基本问题认识不清;另一方面,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严重脱节,自我人格分离,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应该怎样做,却不会或不愿那样做,行为失范。[3]在对医学生人格品质状况的审视中不难发现,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忽视学生人格品质教育。这一点从医学院校的德育地位、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方式和德育实施途径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体现。[4]这种状况与现代医疗卫生发展态势对医学人才的要求极不相适应。

2.2现代医疗卫生发展态势和对医学人才的总体要求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医学将更为迅速地发展并出现如下趋势:分子生物学将成为医学的一个带头学科,生物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成为医学的主导技术,从而带动医学各个领域的发展,加速预防、诊断、治疗等技术更新,整个医学面貌发生根本改观。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将全面主导卫生实践,医疗保健服务工作模式随之发生一系列转变,即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从以单个患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主导;从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各种群体以至全体人群为中心;从以医院为基础转变为以社区为基础;从以诊断治疗为重点转变为以预防保健为重点;从主要依靠医学科技和医疗卫生部门自身转变为领先众多科学和全社会的参与;从以疾病防治与身心健康为目标转变为以身心健全及其社会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5]医学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人文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医学将会越来越多地干预人类的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使医学不断社会化。这种趋势要求医学生必须具备适应现代科学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6]

医学生未来服务的对象是人,需要具有很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不仅能深刻地理解人,而且要热情地关心人,能真正地理解人的思想和感情,善于掌握人的变化规律,了解人体疾病特别是心理疾病的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防病治病和服务。世界卫生组织对21世纪医生的要求是“交流的专家,有判断力的思想家,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信息专家,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和初级保健的提供者。”为实现该目标,我们只有不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3.医学院校应把人格品质作为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3.1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推进全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以德治国”的本质就是“以德育人”。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教育是基础,而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等学校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具有独特的重要性。医学院校既是社会选择、传递和保存医学知识、文化的中心,也是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的中心。高校在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的过程中,往往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文道德氛围。这种独特的人文道德氛围以高校师生的人格品质为主导,既对本校的各项活动产生巨大影响,也会借助师生的实践活动,特别是大学生的社会流动,向整个社会辐射,从而对社会道德风尚尤其是医德医风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7]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尚品质的医学生对社会特别是医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长远的和具有建设性的。相反,人格颓废、品质低劣的医学生步入医疗行业所带来的影响也一定是消极和破坏性的。因此,在医学院校实施人格品质教育,培养医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既是医学院校德育建设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道德建设的需要。

3.2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教育的功能是“育人”,即要“明明德”,要“成人”,要“新民”,要“至善”,开拓人的主动思维能力,升华人之所以为人的神圣精神境界,素质教育之所以重要也在于此。[8]高等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医学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加艰巨。医学生人格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促进医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独立自主、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人格特征。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互联网等的普及更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缺乏感情上深层次的联系,个体日益成为社会和各种集体之间自由移动的独立分子,孤单、寂寞感增强,这就要求医学人才必须更为坚强,更具有独立性和心理承受能力。单纯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医学教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社会迫切呼唤一种新型的医学教育模式,即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良好品质与健全人格的教育。

3.3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医学生道德培养工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从人格结构来看,道德品质是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但是,传统的医学教育的目标和方式偏重于政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没有把道德品质当作学生的内在人格培养,医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道德体验与道德评价难以做到和谐统一。要克服这种现象,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对医学院校德育进行改革和创新,把人格教育贯穿到医学院校德育的每一个环节中去。[9]在德育工作中,人格品质教育处于基础的地位,没有这个基础作为支撑,社会道德、法律品质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都将成为空中楼阁。由此可见,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实现医学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基础。

3.4重视人格品质培养是医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实际需要。人格教育的价值在于帮助学生自律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适当的人格教育可以促进良好的人格品质的形成;不适当的环境影响与教育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乃至变态人格的形成。人格教育不仅有助于良好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使人的求知欲得到最好的发挥,发展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由于高校德育目标的划一化和对人格教育的忽视,当代医学生在儿童和少年时期没有接受科学、系统的人格教育,一些不良的心理倾向如自卑、多疑、意志力差、依赖性强、情绪波动大等普遍存在。因此,高校德育重视大学生人格品质教育,既是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当代医学生儿童少年时期人格品质教育的一次“补课”。[10]

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研究认为,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人某一方面的特质主要形成于某一阶段。青年期是人格品质形成或“定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形成了积极品质,就会自我观念明确,追寻方向肯定;否则就会出现心理危机,人格分裂,生活缺乏目标。人格品质一旦形成,不会轻易从根本上发生改变。因此,充分发挥教育帮助人们形成积极人格品质的作用,通过积极有效的德育实践,帮助医学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健全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是医学院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叔子:文明以止化成天下,高等教育研究[J].2005,(9):1-6

[2]达建:深化医学课程改革全面体现高等教育价值观,《医学与哲学》,1999,(4):41~42

[3][4]聂素滨等:发达国家医学人文科学探析,《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4):18~19

[5]刘献君:实践研究相互推进,高等教育研究[J],2005,(3):1-6

[6]张国芳等:22所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文社科课程设置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2):1~3

[7]沈汝发:苦恼与迷茫,当代青年研究,2002,2

[8]胡艳蓓:论社会变迁中的青年道德人格培养,青少年导刊,2002,1

[9]彭定光: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高等教育研究,2002,3

社会医学的发展篇6

吉林医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吉林132013

[摘要]以系统论、和谐生态伦理观、生态医学模式观、传统和谐生态医学伦理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以及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理论基础,论证了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的核心原则、本质内涵、基本特征、目标体系、主要内容、评价标准及理论特质,拓展了现实维度中的医德实践理念。

[

关键词]和谐;生态;医学伦理

[中图分类号]R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4)12(c)-0067-02

在相关的医学领域中,对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研究称为医学伦理学。而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医学伦理学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渐改变。随着生态医学模式的建立,医学伦理的类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医学伦理的生态化趋势日益明显,其结果必然促进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体系的建立。

1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的提出背景

20世纪中叶,在医学上面临着种种危机,这使得人类在思考,有无更进一步的确定医学伦理学目的的必要性。医学伦理学的目的确切来说是把原来的以治疗疾病的高科技为优先的战略转变为公共卫生战略,以达到照顾无法痊愈的患者和预防疾病的目的,确保患者在精神和身体上的舒适[1]。现阶段的新医学目的着重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医学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对有限卫生资源的公平与公正利用。要实现这两个目的,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它在事实上做出了一定的约束,即确保保护人类健康的基本方法是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因而,需要扩大未来的医院伦理学的价值指向,确保道德关怀的对象是生态环境。在这个发展进程中,医学伦理学还可以借鉴生态伦理学中的行为规范和基本准则。

坚持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的协调发展。近几十年来,在全球生物医学模式及其指导下,在医学史上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目前很多医学问题都可以用科技的手段解决。但是随之又带来了大量的医源性与药源性疾病,另外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额的医疗费,这几个问题反过来又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如此又成为了阻碍社会的持续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是阻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必须坚持医学经济的适用性,这样在全球范围内才能够建立起可持续的医疗卫生模式。特别是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不高,医疗水平落后,我们更加需要全面的发展和运用合适的技术。在对高新的医疗技术进行发展和应用时,还要对自然资源的可支撑性进行充分的考虑。

“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体系”作为一个科学概念的学科体系,从理论上来讲应该符合科学的要求并与已有的科学概念相融洽。目前它的产生有其广泛的理论基础。

近几年国内流行了很多新的传染病,比较典型的有2003年的非典、2013年初的H7n9流感,这些传染病的大规模发生引发了医务工作者对目前医学模式的新思考,从病理上来看,新传染病的发生都是自然生态平衡被人类严重破坏的结果[3]。目前国内主要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应该把自然环境中更关键的一个因素“生态”融入到医学模式中来,以便形成更为合理和完善的“生物-心理-社会-生态”的医学模式。当一种新的医学模式产生后,就必定要形成一套与之对应的新的医学伦理类型,此时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门类—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

2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

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有着丰富的研究内容,从原则构建角度审视,可梳理为以下研究脉络:

首先,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的核心原则为:要想真正对人类自身负责,就必须对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负责。任何生物科学和医学科学技术(包括研究方向和课题)都必须有助于生存环境的优化,而不能以破坏和牺牲它为代价。

本着这一核心原则,可以提炼出和谐生态医学伦理的内涵即:以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密切关注为基础,善待生命、关爱生命且敬畏生命,确保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心健康可以进行良性的互动及和谐发展,所有的医学活动都应以该理论为基础,使医学逐渐向最高境界—创造更合适的生存状态发展,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最佳。

由这一内涵我们可以领悟到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体系具有系统性、生态性、和谐性3个鲜明特征。由和谐生态医学伦理的3个基本特征,可以概括出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为:在把人作为一个整体系统的基础上,对这个整体系统进行放大,使其包含人与自然两个方面。提升和扩展传统医学理论学的解释功能,更好的解释H7n9、“非典”等病症。

相对于传统健康观,该理论进一步丰富了其概念和内涵,提出健康是人的身体和心理与环境的和谐适应和良性互动,即医学必须首先建立在和谐生态医学伦理的价值理想基础之上。对于疾病需要采用多方面、系统的治疗方法。

由此,可以建立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的目标体系:实现人类的身体和心理对环境的良性互动以及和谐适应,可以更精确、全面的诠释和谐生态医学伦理观。

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的评价标准,就是以是否对环境平衡有利为尺度,以环境利益为最高价值。总之,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具有着科学发展的特质。

虽然,目前的医学模式在治疗各种疾病、让人类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但是,随着各类高科技药物的使用大量增加,细菌、病毒的抗药性也体现出来,高科技医疗设备、高科技药物的大量使用破坏了环境的平衡,这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医学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是之前的治疗疾病、延长寿命,而是把促使人与环境更好的平衡发展作为目标要求。

按照和谐生态医学伦理生态要求,医学学科的建立时,不仅要包括自然界的成员,还要包括这些成员所存在的环境,对于那些对维持环境平衡有不良影响的因素,不能简单的采用“暴力”手段解决,而应该通过成员与环境的相互适应、相互调整来形成人与环境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的状态。未来的医学发展,是将以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环境的提高为目标。这正是生态医学模式的价值基础与科学发展观在根本上的一致性之所在。

3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学的实践维度

和谐生态医学伦理在现实维度强调的是协调社会与医务人员、患者与医务人员、医务人员间的关系并确保可以相处和谐,互动发展也应该遵循这一观点[5]。该伦理观把和谐作为前提、把发展当成目的,是一种有序、均衡、发展、系统的伦理观。具体可以体现为以下维度。

3.1营造和谐统一的医医关系

医医关系是指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形成的业务往来关系。营造和谐的医医关系应遵循以下平等、信任、竞争、协作等基本原则[6]。

医务工作者之间、医务工作者与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之间虽然他们的分工不同、职称不同、年龄不同,但他们具有相同的工作性质,那就是“救死扶伤”。医务工作者之间、医务工作者与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之间在平时的交往和工作中要能够相互尊重,避免区别对待。还应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以达到促进医医关系和谐发展的目的。

和谐医医关系建立的关键是信任。要想医务工作者之间、医务工作者与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之间互信任,就需要这些单位、个人之间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依靠自己的成绩去赢得别人的信任。

协作是营造和谐医医关系的重要条件。目前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每个单位只能从事、了解很小一部分内容,而疾病的治疗需要一个系统的知识,这就要医务工作者之间、医务工作者与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之间必须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战胜病魔[7]。

竞争为营造和谐的医医关系提供动力。社会和医疗卫生部门要为医务工作者之间、医务工作者与医疗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之间提供完善的机制和公平的机会以方便进行竞争,从而提高医务工作者和医疗机构的水平,保障社会可以和谐的发展。

3.2营造和谐统一的医患关系

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在治疗和诊断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称为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道德关系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医患关系实质上也是一种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应以互惠互利作为交往的基本原则[8]。医患理念也会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进步、伦理观念的更新以及人们参与意识的增强而发生质的变化。古往今来,有很多优美的词汇,如“救命恩人”、“再生父母”、“悬壶济世”等,来称赞医务工作者,还经常把看病称为求救、求医。这样就使医务工作者处于一个尊崇的地位,而相对的患者就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地位。随着医德医风的不断改善,新型的医患关系.将会彻底改变过去千百年来形成的那种充满封建色彩的传统医患理念,建立起平等互惠的医患关系。

3.3营造和谐统一的医社关系

社会和医务工作者之间以及社会和医疗卫生部门之间所存在的群体性关系称为医社关系[9]。要实现医务工作者、医疗机构之间与社会、媒体的和谐,应遵循公正、公益、效用、协调等基本原则:

公正是营造和谐医社关系的最基本前提。媒体和社会应对医务工作者进行公正且客观的评价,既不能贬损也不能神话医务工作者,能够完成媒体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从而可以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改善医患关系。

公益原则的目的就是要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医务人员应当在坚持社会公益这一原则下,采用新技术来提高人口素质,使社会稳定的发展。而在法律法规以及卫生保健政策的制定时,也应该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医疗水平。

效用原则即是指合理、有效的使用医疗资源,减少甚至消除医疗资源的浪费,效用原则为医社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10]。政府部门需要坚持效用原则、采取可行的办法,减少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使我国有限的医疗资源能够为真正需要的人服务。

协调是创造一个和谐的医疗服务之间的关键,要想各种利益群体均衡和谐的发展,就必须以协调为前提。政府在公共卫生资源的分配上,需要考虑不同的人群、地区及部门的需求和利益,保证公共卫生事业能够和谐的发展。在发展各医疗卫生部门、医务工作者和社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并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还应该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全面的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而服务。

[

参考文献]

[1]邱仁宗.医学伦理学的国际展望[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114.

[2]刘远明.环境伦理学对医学伦理学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6):22-23.

[3]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7.

[4]engelGL.theneedofnewmedicalmodel(黎风摘译)[J].医学与哲学,1980,1(3):61-63.

[5]于欢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医学伦理创新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09.

[6]ZhenFY,pengSH.introductiontoseveralquantitativereviewmethods[J].ecologicalScience,2011,20(4):73-77.

[7]oltmerK,nijkampp,FloraxR,etal.ameta-analysisofenvironmentalimpactsofagri-environmentalpoliciesintheeuropeanUnion.tinbergeninstituteDiscussionpapers/tinbergeninstitute,2012.

[8]HyattLa,RosenbergmS,HowardtG,etal.thedistancedependencepredictionoftheJanzen-Connellhypothesis:ameta-analysis[J].oikos,2013,103(3):590-602.

[9]LeannemJ,wangXZ,CurtispS.plantreproductionunderelevatedCo2conditions:ameta-analysisofreportson79cropandwildspecies[J].newphytologist,2012,156(1):9-26.

社会医学的发展篇7

关键词:宋代;医者群体;儒医;研究综述

一、宋代医者群体的研究

从历史角度考察,宋代的行医人员与当时的“医人”、“医生”(龚延明:《宋代官制词典》,中华书局,1997年,第285、286页)均有所不同,欲以宋代行医人员为中心进行研究,“医者群体”的称谓应当是概括比较全面,比较恰当的。

陈邦贤先生在《中国医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的“绪言”中就提到医家地位研究,论述基本上以传统杰出医者为代表与医事制度之演变为重点。庄佳华的《试论北宋医者的社会地位之转变》(硕士论文・国立台北师范学院・1994年)一文认为在北宋时期,由于皇帝的重视,在“以医药施行行政”与“抑巫扬医”的治国政策下,士大夫求医观念改变,医者的社会地位相对提高。但文章的时间仅限于北宋,而且关注较多的是士大夫阶层情况。杨小敏的《宋代医者群体若干问题研究》(硕士论文・河北大学・2011年)一文主要按照医者内部社会阶层和认识意识的不同,将宋代医者群体分为一般医者群体和特殊医者群体两大类,前者包括宫廷医官、地方医官、军医和民间医人,后者则包括巫医、僧医和道医。并基于宋代医事制度的革新特点,分别阐述了各医者类型对古代传统医学发展的正反两方面作用。然而,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人们的认识中仍然存在大量的误区与盲点,不论是在上层社会还是下层民间、京城重镇还是乡野僻村,巫医、僧医、道医之类,因具有存在的历史空间而不可能清除。最后,文章在梳理古代医药学发展变迁的前提下,尝试从官方医学的繁盛、民间社会的忽视、炮制药剂的流行和文化溯源的惯性四个方面,概括了现代社会舆论中缺少宋代脍炙人口的医学家的历史原因,体现了宋代医者群体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明先生著《南宋时期浙江医药的发展》(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年),书中第四章“医药学家及著作”,整理了诸多南宋时期浙江地区医药名家,反映了浙江医者群体及医药水平的发展状况。

二、宋代儒医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儒医的形成,陈元朋所著《两宋的“尚医士人”与“儒医”――兼论其在金元的流变》(台湾大学出版社,1997年)阐述了宋代的医事制度与士风医俗,分析了宋代士人“尚医风气”的形成原因、特点及“儒医”概念的出现时间,为研究儒医问题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宋代的儒医――兼评Robert.p.Hymes有关宋元医者地位的论点》(《新史学》,1997年第6卷第1期)指出“自宋以降,‘儒医’逐渐成为医学传承的主流,这类医者大多具有儒学的根底,他们注重对医学经典的研读,其行医作风也多合乎儒家的道德标准,与那些仅凭数张药方或几味单方便为人疗疾的医者,有本质上的不同。”张莉《宋代儒医研究――兼论宋代的“抑巫扬医”》(硕士论文・湖南大学・2008年)指出宋代儒医现象的形成是内外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外因方面,皇帝们对医学的重视以及朝廷一系列“扬医”政策的实施,印刷术、出版业的发达,儒生入仕的压力,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民间巫医、庸医等诸多因素,促使习医的儒生越来越多。在内因方面,医学和儒医发展到宋代,关系更加巩固。外因为儒生尚医、习医提供了各种条件,内因影响着儒生们对医学的态度。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宋代儒医现象形成。此外,陈艳阳《宋元时期医学队伍的组成特色》(浙江中医杂志,2003年1月)、徐仪明的《论孟子“仁术”说对北宋儒医文化发展的影响》(《史学月刊》,2002年第11期)、贺圣迪的《论儒医的形成与特征》(《上饶师专学报》,1999年第5期)等文章也有所涉及。

儒医的定义,薛公忱在《论医中儒道佛》(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中对儒医问题进行了多方面论述,他把“儒医”狭义定义为宗儒、习儒的医者和习医、业医的儒者。这个定义初步表明儒医群体内的成员不仅仅有崇尚医学、习医的儒生,也有弃儒为医成为医者的儒生。形成儒医的两个主要方式,是从医者提升为儒医和从儒生转变为医者,这是对儒医的高度总结。李良松《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认为:儒医,从广义上来说,可以说是掌握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的文人。他们或是弃儒从医,或是儒而兼医,或是知医而自用。”他认为文人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就可以被称为“儒医”。这个表述比较完善,基本上可以概括各个时期儒医现象的基本特征。

儒医社会地位的研究,宋丽华《中国古代医人社会地位研究―以汉宋之间为核心》(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第三部分展开对宋代儒医的研究,作者指出虽然世人给儒医有极高的评价,但医人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的改变。这从儒医的习医缘由、医人对儒学的倾向以及儒医以外医人群体的社会地位状况都能得到体现。同时,从医人称谓的角度小结汉宋之间医人社会地位的概况。唐晓伟《从文医关系看医生社会地位的变迁》(硕士论文・兰州大学・2008年)一文指出文医关系的紧密程度与医生社会地位的高低互为因果,宋代产生了“儒医”且地位逐渐提高,使文医关系更加紧密,二者的深入交往促使医生的社会地位进一步提升,并终于在金元之际达到顶峰。安春平《宋代的医生》(硕士论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1年)通过对宋代医者群体的构成、思想背景与学医方式等基本情况的考察,指出儒医开始成为一种社会角色是宋代医学发展的一大特点,儒医的形成与发展,有助于宋代医生社会地位的提高。此后,儒医的努力成为促进医学发展的主要动力。

除却上述方面的研究,还有关于某一儒医人物、地方性儒医群体、特定历史时期儒医现象的研究。王敏《世医家族与民间医疗:江南何氏个案研究》(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一文在研究江南世医何氏家族的发展历程中对宋代儒医有所涉及。同时,作者还指出医者与患者在一个开放的医疗空间中展开互动与博弈,社会地位、关系网络、文化等级这样一些因素,在医疗场域的博弈和竞争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影响了医疗资源的分配与流向。李似珍《从陈高由儒转医看宋代的儒医现象》(《医古文知识》,2001年第4期)则注重个体儒医的研究,文章通过讨论陈高作为经学博士转而从事医学管理的个人经历,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医学的重视,由此使医理的发展有了新的突破,促进古代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周益新《宋代儒医高若讷对中医学的贡献》(《山西中医》,2003年10月第5期)一文详细论述了宋仁宗时期的著名儒医高若讷在培养医学人才、整理古典医籍、精研“伤寒论”学各方面的突出业绩。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对宋代著名医家进行介绍或考证的短文,如陶丽华《宋代湖州名医――朱肱》(《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杨金萍、王振国《宋代医家董汲学术思想简析》(《中医药学刊》,2004年第7期)、张如安《宋代医家李怪生平小考》(《中华医史杂志》,2004年第4期)等。

三、小结

社会医学的发展篇8

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他的理论的学术价值非常大,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20世纪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以及现代医疗手段的进步,诊疗技术日益提高,传统的中医受到严重的挑战。怎样发展中医学,使之融入时展的步伐,中医与西医一样,正朝着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但中医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走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道路,继续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是当代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中医诊疗过程是由医者的一系列心理能力组成的复杂认知过程,中医生在处理和传送所接收的信息时具有极大的主动性与灵活性,也有其局限性。有时存在的事物不能被感知,不存在的事物却能被感知,这就是意向的存在。因此,中医生在临床诊病中看到、听到,甚至闻到、触到什么,这些感觉也许一时不能立刻想起,但仍然可以想象出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中医学的特点使其能够在社区中结合西医发挥充分的作用。

在治疗原则上,中医学遵循的是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因势利导、标本缓急、异病同治、同病异治、补虚泻实、寒热温清、预防及早治等原则;中医诊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通过观察面部色泽的变化以及望形体姿态,而推断五脏疾病及其预后。脉诊的方法有遍诊脉法、三步久候法、人迎寸口脉诊法以及寸口脉诊法等。广大中医生能够通过中医的四诊合参在很大一方面代替西医的理化检査,这样势必相对减少社区医疗门诊大型医疗器械的投入和配置,减少社区医疗资金不足等问题,从而节省了病人就诊时的医疗费用,从实际工作中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尽管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完全实现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医医疗在社区服务中的发展前景。

中医的针灸、精神疗法、按摩、导引、气功、淋浴、术数等,注重开展预防、保健等综合服务。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中医学的这些疗法正好可以服务于老龄化的问题。

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多种文件,强调坚持中西并重,突出中医特色。应该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扩宽中医的服务领域,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实践不但贯穿于中医理论的始终,体现于理论的各个知识层面,而且是中医理论的必然归属。正因为中医理论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及其必然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

新世纪的中医学应该充分发挥在社区服务中的重要作用,中西并重,进一步为祖国的医学发扬光大。符合老百姓要求的事,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医进社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西并重,其发展前景良好,将为社区的发展和人民医疗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社会医学的发展篇9

前言:从80年代以来,现代医院管理已成为管理科学中的一门具有行业特性的新兴学科。对医院的管理涉及面较广,兼有各行业管理的共性,又具有专业性强的个性,因为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且是病人。所以,研究探索运用现代科学对医院的管理,具有着深刻的意义。管理是医院发展的基础。管理的目的是有效地组织医疗活动,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达到低投入、高产出、增加合理收入,提高经济收益的目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力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任何企业,任何医院,无论规模大小,都要讲管理,没有管理,就没有效益。人们常说:“管理出效益,管理也是生产力。”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也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而医院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重视传统的基础管理,又要追求管理上的创新,要随着形势的变化,内抓管理,外拓市场,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把管理制度变为职工的自觉行动,约束职工的行为,走内涵集约型发展道路,缩小先进医院与落后医院之间的差距,形成生存和发展的良性循环。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是我们各项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所以医院要想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辨证处理好管理上的三种辩证关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辩证关系、医院发展与员工利益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医院管理建设辩证关系

一、在办院宗旨上,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医院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群众对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我国医疗服务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公立医院承担着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的社会责任,是政府的服务型窗口行业,要体现社会公平,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转型期带给医院管理者的最大变化就是经济效益观念的增强,但一些医院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办院指导思想发生了偏差,出现盲目扩大规模,忽视内涵建设,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淡化社会效益的倾向。公立医院讲求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应妥善处理好其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提高,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1.1医院的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指医院在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优质、低耗、高效、快捷地为社会提供物化的医疗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社会效益是医院的职责义务,也是医院的社会信誉、人文品牌,蕴涵着无价的效应和效益。社会效益是由卫生事业的人道主义本质所决定的,是所有医院工作的目标和行为归属,其重要性是首位的。同时,医疗服务效益的外在特性也决定了社会效益的重要性,即患者的病情和就医本身会涉及其家属和所属单位的人力和经济等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对社会造成影响。公立医院都应属于非营利医疗机构,享受国家免税优惠,还有一些政府补贴,功能是为群众提供价格低廉、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1.2医院的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医院在一定时期内,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劳动与服务成果的比值,即有效产出与其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医院通过运用现代化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配置和使用有限卫生资源,使医院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得到绩效补偿,并有所积累,从而具备扩大再生产和长远发展的经济实力。经济效益是医院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国公立医院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福利性公益事业单位,承担着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责任,属于国家改善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载体,不同于一般性质的企业,不能追求经济效益最**,而是社会效益最**。医院的经济效益不仅限于医疗服务成果的社会经济效果,还包括医院盈亏和卫生资源积累率。目前,医护人员的收入与奖金挂钩,而奖金又和科室收入挂钩,科室收入的多少直接来自病人消耗的医药费用的多少,这种体制极易导致医务人员对病人诱导需求(supplier一indueeddemand),导致医药费用的过快上涨。造成医疗费用过高不一定都是医院的问题,但却是通过医疗服务最终实现的,群众的意见也集中反映在医院上。医疗费用过高,必然导致群众不堪重负,并对医院望而却步。

1.3公立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征关系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卫生事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隶属于社会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水平、体制决定了医疗卫生的发展方向和运行模式,经济发展为卫生事业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经济支撑、支付可能和多方需求,形成了推动卫生发展无与伦比的外部力量;卫生发展又能为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的卫生支持和健**障,改善人力资源的健康水平,拉动医药工业、食品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影响,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基础,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社会效益好,病人信任度高,病人来源多,必将带来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反之经济效益好,通过加快医院发展及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又能有效提高医院社会效益。但片面追求社会效益,不讲增收节支,不注意降低医疗成本,或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巧立名目乱收费乱涨价,给病人增加额外经济负担,必将严重败坏医院诚信形象,使医院逐步失去病源导致医院效益严重滑坡甚至走向生存危机。因此,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应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必须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管理是对效益的不断追求,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是医院改革发展二十多年找到的路子。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特殊的内在联系。社会效益既是条件,又是目的,而经济效益是基础。因此,只有重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求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社会效益是医院履行治病救人功能,修复、保护社会劳动力,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从而形成社会对医院的认可程度。医疗服务的社会功利性决定了医疗服务是一项经济活动,它必须讲究服务的经济效益。医院的生存是建立在物质这个基础之上的,没有物资的医院是不存在的,物资不充足的医院是不健全的医院,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将是无源之水。但医院讲求经济效益只是相对而言,自古以来,医乃仁术,倘若将医疗职业、医疗技术仅仅当作是赚钱的手段,那么这一原本崇高的职业也就失去了人道和神圣的内涵。经济转型时期,人们价值追求的多元化对原有价值观念造成严重冲击,道德约束力减弱,诱使人们从利己角度,萌发一些不合理、不正当的要求,在整体不规范的市场经济框架内,急功近利成为很多市场主体的选择。医院和医师都是理性经济人,不是超脱的完全利他主义者,自然要考虑自身利益,而利益的渊源最终还是患者。

在医院经营管理中,应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提高,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效益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管理是对效益的不断追求,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是医院改革发展二十多年找到的路子。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特殊的内在联系。社会效益既是条件,又是目的,而经济效益是基础。因此,只有重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求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1.4社会效益优先原则,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提高的策略我们应该不断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实施临床路径。合理用药,规范检查。淡化经济利益导向。同时努力提高服务价值和患者满意度、以服务患者的流程为价值链,优化服务流程、以患者服务模块为基础,丰富服务内容。充分利用医院现有卫生资源,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加大政府卫生投入力度,建立社会化医疗保障休系,促进健康公平。

二、在医院建设上,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辩证关系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关键是“硬件崇实,软件崇严”。也就是对于硬件要抓落实,对于软件要严格要求。特别是在硬件建设的同时不要忽略了软件的建设,更不要有这种思想,认为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专家容易考察的,而忽视软件建设。

硬件是基础,是医院发展的主要因素,在硬件建设上应坚持超前规划适度实施原则。软件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是决定因素。再好的医疗设施,还是要靠人去使用。因此,要做到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协调发展。

2.1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内涵硬件通常是指医院的基础环境、病房条件、医疗设备等,而软件是指医院的管理、人才、医疗服务、医疗质量、技术力量,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软件不过硬,医院难以形成良好的“品牌”号召力,就吸引不来患者。没有良好的硬件,就是吸引来患者,也留不住。因此,在医院基础环境、病房条件、医疗设备等硬件设施还不尽完善的情况下,更需要从软件上下功夫,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和谐医患关系,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只有一手抓硬件的改善,一手抓软件的治理,医院全面建设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

2.2处理好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辩证关系医院规范管理不是单纯搞医院建设,它涵盖了管理职责、管理制度、人员与培训、设施与设备、药品购进与验收、医疗服务等多方面内容。医院管理学认为,医疗卫生资源分为两大类:外生性资源和内生性资源。目前,国内外地方和部队医院在环境设施、仪器设备等硬件方面都有质的变化,但塑造优质“软件”差距较大,因此,在硬件建设具备一定基础条件后.更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内生性增长,特别是人才资源的开发上。在充分发掘人才资源的同时,适应医疗市场发展变化特点,吸收新的服务理念,拓展新的技术、领域,推行新的医疗模式,盘活现有资源,实现内涵式扩张。只有充分发挥人力知识资源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才能提升有形资源产生的效能,促进医院基于合理经济增长的持续发展。一方面医疗机构应抓住“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契机吸收各种资源,合理使用国家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医疗设备,改善硬件条件,通过这些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让农民群众切实感觉到党和政府对“三农”的关心扶持;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通过宣传发动,调动医疗机构全体人员的积极性,从抓人员培训、抓规范管理、抓制度建设入手对医疗机构药房进行充分的改造。坚持软硬件建设两手抓,使两者互为促进的辩证关系。

 

2.3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相关措施改善和优化科研支撑条件

2.3.1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医院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建设,加强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建设,增加科技期刊和检索设施的投人,使收集的信息更加全面、及时和准确;另一方面,加强院内、区域内和国际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远程医疗会诊快捷、便利的优势,解决疑难疾病的诊治,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此外,还要加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拓宽信息服务功能,将信息服务扩展到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全过程,扩展到院前和院后的社区医疗服务,扩展到预防和保健的第一线。

2.3.2优化实验室设施。实验设备要本着集中管理,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中心实验室辐射全院的作用,为医教研服务同时,对专科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要调查分析,根据使用情况及时调整,避免闲置。要积极开拓新的检测技术,充分挖掘仪器功能,使其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加强人才建设

2.3.3选好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关系到学科建设的长远发展。学科带头人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良好的医德医风,较高的学术造诣、开拓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水平。要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对学科带头人要加大考核考评力度,实行奖惩分明、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

2.3.4搞好人才梯队的培养。一个重点学科要有学科带头人来掌舵,中青年骨干作砥柱,后起之秀做后盾,这个学科才可以持久发展。人才培养主要通过内部挖潜和外部引进两个途径,以内培为主、外引为辅。内部挖潜要分出层次,突出重点。外部引进要做到真正引进有用人才达到引进一个人才,带进一批项目,促进一个学科。

2.3.5加快重点学科和特色技术建设。要想创名牌,必须确定自己的发展重点。确定重点就是对医院有发展潜力的学科,通过科学的量化评估,并结合医院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评定。确定后,在人员选配、床位编制、经费投人等方面给予倾斜政策,创造条件加快学科优势的形成。以技术优势扩充市场,提高知名度。提高整体技术水平,一是充分发挥重点学科的带头和辐射作用。通过发挥重点学科的特色和优势,使新技术、新业务在相关学科得以应用,带动相关学科共同发展。二是组织好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的协作攻关。提高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即以“龙头”带一般。

在重点学科的管理上,要引入竞争机制,建立考评制度。通过考评,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并提出整改措施。同时在评估中,对特色明显,课题形成系列,科研成绩显著的,医院要加大扶持力度,保持优势科室快速发展。对没有特色,工作平淡,一直走下坡路的科室要给予警告或取消优惠政策。对有苗头、学科发展有前景的科室要及时发现和扶持,为其形成优势学科打基础。学科管理良性机制的引人,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竞争与发展。

 

三、在激励机制上,处理好医院发展与员工利益的辩证关系优秀的医学人才就是医疗技术的根基,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效关系着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如何在医院管理中发挥激励机制,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已成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医院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在医院管理中发挥激励机制,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已成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而医院的发展之本正是员工发展之本,如何处理好医院发展与员工利益的辩证关系更是重中之中。

 

3.1处理好医院与员工的关系,在医院内部营造和谐向上的人文环境   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四两换半斤。在医院与职工的关系上也是如此,即医院怎样对待职工,职工就会怎样对待工作、对待病人。为此,医院非常注重处理好医院与职工的关系,如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方面,医院从实际出发,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观念,引进的人才均为医院急需实用型人才,在给引进人才压重担给锻炼机会的时候,医院也特别慎重,避免给职工造成“外来和尚好念经”的感觉。同时走活“内育”培养路子,用好内部资源,抓好自身造血工程,每年选送一批优秀青年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或参加学术交流,邀请不同学科的专家、教授来院做各种专题讲座,实现不同专业之间的必要互补;坚持每月一次的“三基三严”理论基础学习,利用各种形式举办业务培训、技术练兵和知识竞赛,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同时我院还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着力改善管理,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薪酬福利配套政策,确保引进并保留人才,既为专业人才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毫无阻碍地施展拳脚、拓展事业,为医院创名牌、争荣誉,实现两个效益的双丰收,又要推广全局观念、化解不利因素,消除内耗带来的负面影响。

 

3.2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人才流动竞争机制要有一个拴心留人的环境。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要给予特殊政策,提供深造机会,创造科研条件,解除后顾之忧。对工作成绩突出、科研业绩高者要及时予以奖励,对冒尖的优秀人才要及时扶持并在学科带头人的使用上优先聘用,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陋习,为其创造一个施展才华、尽显技能的空间。要做到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创造条件拴住人才,委以重用留住人才,切实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改善政治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等来吸纳和稳定人才。环境宽松,氛围温馨,生活**,心情愉悦,人的潜能就能得到充分发挥。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收入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为了把优秀人才引进来,把优秀人才留住,除了通过各种方式使人才增加收入外,还要改善单位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一个能够让单位的员工获得与其贡献相适应的回报的环境,所以,只有当员工的回报感到有所值时,才能达到吸引、留住人才的目的。为构筑一个兼容并蓄的医院文化,要注意吸纳全国各地不同地域、不同院校的专业人才,用不同院校的学风来充实本地的文化,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融洽人际关系,维护学科活力,推动医院创新。

3.3在医院管理中发挥激励机制,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3.3.1薪酬激励。薪酬是医院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薪酬分配得当,既可节约医院的人力资本,又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而能使医院保持良好的效益。因此,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薪酬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应在薪酬激励方面作些尝试,例如给予学科带头人以优厚的薪资,在奖金分配上向高学历人才倾斜。通过大力改善学科带头人和高学历人才的工作待遇和生活环境,极大地增强了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

3.3.2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包括对员工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信任与宽容,关心与体贴。正确运用精神激励可以有效地培育员工对单位的忠诚和信任度。如果做到真心为员工着想,就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感情交流和心理因素吸纳、感应人才,就是所谓情感引人,情感留人。在工作上支持人才,生活上关心人才,人格上尊重人才,心理上满足人才;用情感的纽带把各类人才的心连接在一起,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馨,这样他们就愿意来,留得住。医院领导经常与各类专家谈心交心,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状况,为他们排忧解难。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家属工作和子女就学问题,医院尽力予以解决。我们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单位与人才之间建立起深厚的信赖基础,真情集聚人才,使各类人才身心舒畅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有效地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率,促进事业的发展。

3.3.3工作激励。随着知识经济的扑面而来,当今世界日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使员工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现象日益突出。他们虽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积累知识,但仍需要对他们采取等级证书学习、进高校深造、出国培训等激励措施,通过这种培训充实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结语:我国的医院管理文化是在社会主义和现代意识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医院特征的群体意识,是人类文化发展和医院主体医疗实践相结合的成果,必须结合辩证法去看待各种关系,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辩证关系、医院发展与员工利益的辩证关系。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以社会效益带动经济效益提高,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同时,在硬件建设上应坚持超前规划适度实施原则,做到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协调发展,以软件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核心;树立科技人才是科技活动中心的观念,在实施有效激励手段的同时培育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和荣誉感,从而促进医院科研活动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大喜.现代医院经营管理创新的探讨.现代医院管理

2、   姚大力**海龙徐海涛刘东会.医院学科建设跨世纪的思考.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社会医学的发展篇10

1.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和科学教育相融合是新时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既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同时指出,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促进文理交融”。就医学院校来说,学生从进校的那天起,就基本上泡在医学专业课程里学习,文、史、哲、艺术等人文社科类课程学得很少。然而医学教育的本质不是把人塑造成知识的载体和工具,而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创新的品质。只懂专业技术而缺乏哲学思维和艺术气质的人,只能成为“工匠”而难以成为“大师”。一个合格的高水平的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而且要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的世界眼光,要能够以哲学、伦理、道德、法律的观念为指导开展医疗服务和医疗实践,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和人际关系。因此,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的融合,对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至关重要。

2.高等医学院校人丈和科学教育相融合是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2l世纪的医学模式从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主张从整体性上来认识人、理解人,也就是不仅仅把人当做生物体来看待,而是要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来全面分析和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这就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医生,只见疾病,不见患病的人,只重视人的生物学属性,把病人看成没有血性的生物学个体,而忽视人的社会学属性,不能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多视角看待病人、看待病症。这种医学模式与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意愿不相符合。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医学也由过去的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因此,我国的医学教育应积极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体现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互交融。

3.高等医学院校人文和科学教育相融合是医学工作者职业属性的内在要求。首先,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科技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出现了一系列医学科学本身无法解决的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但是,这些医学高科技犹如一柄双刃剑,既能为人类带来福祉,也可能使人类遭受巨大灾祸。在研究和应用它们的时候,如果没有高度的医学人文精神来引领,医学就很难保证完全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其次,医生以人为服务对象,担负着保护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职业的崇高性要求医务人员自身必须是一个具有丰富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的人,否则,尊重人、理解人、关爱人、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会因人文精神的缺乏而化为空谈。

二、目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功利主义教育观妨碍了医学院校推进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融合。教育理念是办学模式的灵魂,一定的办学模式是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和生动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其负面影响则导致急功近利成为人们追求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反映在大学教育中就是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大学教育几乎成为清一色的职业培训机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功利化的思想从各个方面对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形成强烈冲击。一方面,由于激烈的竞争和社会上对医务人员的要求,医学院校必须把办学精力主要集中在培养医学生的医学知识和医学技能上,存在着重视医学技术教育、轻视人文社科素质教育的倾向。另一方面,医学生也同样存在着重视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技能的学习、轻视人文社科课程学习的问题,认为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助于自己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有助于自己今后在竞争激烈的工作岗位上站稳脚跟,而人文社科知识的多少、人文素养的高低似乎并不直接影响今后的就业以及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放松了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2.片面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构阻滞了医学院校推进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融合。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认识上的偏差,当今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有着明显的缺陷。本科生的人文社科类课程除了公共政治理论课和医学伦理学作为必修课开设外,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均为选修课,而选修课基本上是依据教师的个人兴趣开设的,缺乏学科的整体性规划。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呈现出设置偏少、学时偏少、投入偏少的“三少”现状,各医学院校的人文社科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而在国外,医学院校开设人文社科课程非常普遍。西方国家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大致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重,美国、德国多达20%一25%,英国、日本约为10%一15%,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社会学等成为人文医学课程的主干课程。可见,人文社科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结合是世界医学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

3.高素质师资的匮乏限制了医学院校推进人文教育与医学科学教育相融合受应试教育和传统学科范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各医学院校承担人文社科课程教学的教师,普遍对医学基础、临床治疗、医学科研知之不多,即使是从事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学科的教师,情况也并不乐观,而医学课程的教师则缺乏比较深厚的人文素养,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同时,人文社科课程的教师缺少通晓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公关学、医学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通才,视野比较狭隘和局限,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和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师素质的“单向度”成为医学教育中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推进医学生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优化融合的对策

1.大力倡导人丈素质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的理念,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实施素质教育。医学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相互融合是医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这要求我们在教育培养学生过程中必须将提高人文修养和增强科学精神有机融合起来。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人类的疾病不仅与人的生理因素有关,而且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仅仅从生物学的视角来认识和看待疾病是很不充分的,还必须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以及三者的结合上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医学教育必须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彻底摒弃过去单一的医学专业教育观,大力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既培养其科学精神,又培养其人文精神,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相互交融,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积极构建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和科学素质教育相融合的教学体系。

(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有计划地进行学科整合,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的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体系。主要是加大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比重,将医学史、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作为必修课开设;注重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把医学人文教育以及与医学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交叉学科课程,如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患沟通技巧等纳入到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加强人文社科选修课程建设,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设哲学、文学、音乐、美术、美学、管理等门类丰富的选修课,满足学生求知和全面发展的需要。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和优化设置,教育和引导医学生确立符合现代医学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的医学观念,正确认识医学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增强关爱生命、关心病人、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2)强化实践训练环节。要打破原有医学教育中基础与临床脱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早进入临床,使他们在与病人接触和沟通的体验中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同时,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街道、乡镇,开展义诊、医疗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基层医疗卫生现状调查等丰富多彩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增长才干,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3)鼓励科研创新。为促进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唤起他们从事科学的热情,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在医学生专业教育中,应鼓励和帮助医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可建立“医学生创新平台”,将学校所有研究型实验室向学生开放,使他们能够较早接触实验室。启动“医学生科研基金”,由学生组成团队申报课题,经答辩后可以拿到项目的资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接受选题、文献调研、开题报告、实验操作、数据处理、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等一系列科研训练。

(4)改革考试制度,完善考评体系。改变一卷定优劣、分数定优劣的做法,做到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计入考核内容,使考试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