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工作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9:32

林长制工作创新篇1

关键词:营林技术;管理创新;对策

1当前营林技术管理创新现状分析

1.1营林管理创新缺乏丰富的专业人才储备

当前诸多高校开设园林管理等相关专业,为营林管理创新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但是,由于营林管理专业工作内容单调、工作环境艰苦、就业方向少等限制,较少有学生主动填报此志愿,也不愿从事相关工作,这是当前营林管理创新缺乏动力与生命力的关键原因。

1.2营林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工作创新的意识

当前营林管理工作依旧沿用传统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思路,工作人员也多是多年的老员工,再加上相关领导对现阶段营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工作方式的必要性缺乏认识,因此,不愿投入更多的资金与人力推动营林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使营林管理工作长期缺乏创新土壤与平台。

1.3营林管理工作未建立起完善的创新激励体制

当前林业产业化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经营模式与管理方式体系不太成熟,激励政策依然采取单一的奖励措施,没有与员工的真实需求相结合,无法激发员工积极参与工作创新的热情。因此,推进营林管理创新与进步的相关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2现阶段推进营林技术管理创新的方式与对策

营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营林才能实现林业的再生产。现代林业要求林业既要讲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通过营林理念的更新、体制的革新和管理方式的创新来实现林业生产目标,是现代新林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2.1利用现代科技增大电子管理覆盖率

营林管理的工作区域一般范围广、面积大,为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同时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监管,深入了解森林资源的成长状况与恢复情况,保护森林资源不受非法分子的无端侵害,就必须完善营林管理电子系统。首先,可以引进电子监控技术,增加电子眼数量,在重点保护区域和安全事故多发区域重点监控。其次,安排专人全天候观察监控,提高营林管理工作效率,增加营林工作的实际功能与价值。再次,在完善电子监控设备的同时,还要注重引进一系列高科技设备,诸如,植被疫病检测设备等,为营林管理工作创新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持与设备支持。

2.2创新营林管理制度

营林管理是一个复杂的工作体系,包括林地与植物种类选择、平整土地、培育树种、栽种浇灌、后期看护等多项工作内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生态破环危机,极大限制了整个营林管理工作的进度与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创新相关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到人、责任到部门”的原则,细化工作范围,让部门工作人员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创新与工作能力的提高,确保营林管理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都顺利进行。此外,一旦出现工作失误,一定要根据部门工作内容,找到造成工作失误的根源,并组织专业工作团队针对管理失误设计严谨、精确的补救措施,从根本上切断产生类似失误的诱因。通过此种方式提高营林创新管理的工作质量,推进管理制度的现代化、科学化、准确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2.3创新营林管理人才开发与引进机制

创新需要人才,人才是创新的动力,营林技术的管理创新当然也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参与其中。为充实营林管理人才储备,提高营林工作实力与工作质量,必须创新营林管理人才开发与引进机制。首先,要建立营林管理单位与高校的紧密联系,邀请高校营林管理专业教师到营林管理单位举办培训与学习讲座,丰富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储备。其次,可以定期到高校开展招聘宣讲会,展示营林工作的深远意义,提高学生参与营林工作的热情与经济性,同时也将每一次进校园都当成普及生态保护与生态安全教育的宝贵机会,让每一位高校学生从心底树立保护环境与尊重生态安全的意识。最后,要利用寒暑假期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会营林管理工作,运用所学结合实际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让学生真正了解营林管理这份工作,为今后进入营林管理相关行业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营林管理要始终坚持立足生态、服务生态、尊重生态的工作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与工作方式,推进管理制度的改革,注重专业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在数字网络科技的辅助下,提高营林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与专业化水平,从而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推进国家“五位一体”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林长制工作创新篇2

一、指导思想与总体设想

㈠、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紧紧围绕林业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美好生态新的核心任务,以提高林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维护林区社会稳定为核心,以解决林农群众最关注的林区公共安全、林农权益保障、林业公平正义等为主题,以加强和创新林业社会管理为主线,坚持资源源头治理和法治保障以及文化引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组织动员全系统和非公林业企业及涉林群众,全面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林业活动,着力在防范违法犯罪、化解矛盾纠纷、消除安全隐患上下大力气,实现林区维稳工作的体制机制创新,更加主动地适应林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㈡、总体目标:通过全面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林业工作,实现“一强二升三降”(林区群众安全感增强;林业案件破案率、林业案件审结率、林业案件执结率、林权纠纷案件调解率上升,林农群众对法治林业的满意度上升;重大林业刑事案件下降、涉林下降、重大林业安全事故下降),持续推进林业法治建设、权益保障、服务管理、社会治理,标本兼治解决林区各种社会矛盾和林权纠纷,经过不懈努力,把林业建设成为全县社会管理创新的“排头兵”,把我县林业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稳定,林农安居乐业的平安林业县。

我县的平安林业建设分四个阶段:

1、全面铺开阶段(2013年底):创建平安林业工作

全面铺开,形成声势,创建平安林业工作机制基本建立,指标体系基本形成;林业维稳形势和林区治安状况初步好转,林农群众安全感逐渐增强。

2、大力推进阶段(2015年底):林业系统党政领导负

责、各站场全体干部协同、广大林农和涉林群众参与、林业法治保障有力的林业社会管理格局基本形成,长效维稳机制基本健全,维护林区公共安全的能力明显提高,影响林区社会稳定和林业治安的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林业维稳形势明显好转,林农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3、良好发展阶段(2017年底):平安林业创建体系全

面建成,防范林业违法犯罪、化解林权矛盾、消除林业治安隐患的各项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各种林权矛盾和纠纷问题得到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理,可持续稳定的林业工作局面基本形成,林农和涉林群众安全感在各行业中排名靠前。

4、巩固提升阶段(2022年):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建设协调发展,林区社会治安稳定有序,林农和涉林群众安居乐业,涉林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无新增个案,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稳定的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成立县林业局创建平安林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组织推进和具体指导全系统创建平安林业工作,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突出问题。创建平安林业工作由局长负总责,分管政策法规的副局长具体组织管理。

㈠、成立创建平安林业工作领导、组织机构:创建平安林业工作办公室设在政策法规股。

㈡、创建平安林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一是组织协调创建平安林业各部门,整合资源要素,具体推进创建平安林业的各项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推出创新项目;二是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加强对全系统创建平安林业工作的调查研究、分类检查、督导和推动落实,并及时了解掌握工作情况,发现和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平安创建工作有序展开;三是研究制订考评各基层单位的工作方案,对全系统平安创建考评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并具体负责组织对各协建单位开展平安创建工作的检查和考评;四是及时总结、推广创建单位的实施办法和成功经验,不断建立健全平安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五是承办县“创建平安”工作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任务分解和工作措施

㈠、任务分解:实施创建平安林业的各项工程,即法治林业建设工程、林区民生保障工程、林农权益保障工程、林权纠纷化解工程、林区公共安全防控工程、辖区人口服务管理工程、“两新”组织建设工程、信息网络服务保障工程、基层基础建设工程、平安林业文化建设工程。围绕各项工程,系统内各基层单位既要组织实施好规定项目,同时还要根据创建工作的发展变化,力争推出创新项目,将创建平安林业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㈡、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把创建平安林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执政为民的系统工程,摆到与林业生态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精心安排、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按照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基层单位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分管领导作为具体责任人抓好组织实施。

2、落实齐抓共管:建立党政班子统一领导、各股室各司其职、项目责任人跟踪负责、各基层单位协同共管、全系统共创共享的平安林业创建工作格局。各基层单位必须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先行一步、就近调查、及时汇报、共同推进。紧紧围绕各项工程,全面落实项目任务,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建立健全非公林业企业和林业经营大户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种社会机构、信息媒体、行业中介等的积极性,扎扎实实开展形式多样、影响广泛的平安林业创建活动。充分尊重林农和涉林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基层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创建平安林业。

3、严格督导检查:坚持分类指导、分级负责,采取日常指导与明查暗访相结合、例行检查与专项督导相结合,全面了解掌握工作进度,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平安林业创建工作有序展开。必须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指导基层工作,形成长效机制。

四、经费保障

县局每年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用于平安林业的创建活动。各单位要坚持“谁受益、谁出资”和“防患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工作思路,组织社会机构、非公林业企业、林业经营大户(个人)加大对平安林业创建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平安林业建设不走过场。

五、考评奖惩

㈠、考评工作组织:加强对平安林业创建工作的检查、考评,分层次、分类别出台平安林业创建考评指标体系,并适时修订完善。考评工作由县局创建平安林业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将平安林业建设纳入基层单位每年度考核指标,每年考评一次。

林长制工作创新篇3

关键词:营林工作;森林资源;管理创新

营林上的管理是林业能得到良好发展的基础,所以在营林工作的管理过程中林业上的生产需要围绕着营林工作的进度进行。营林工作上的管理效率不能得到提升,那么森林资源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国家在营林管理上出台的政策将造林更新工作实施了保障,提高林业质量与产量营林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

1营林技术中管理创新的影响和创新意义

1.1营林工作的管理创新是实现林业行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林业单位要想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生产目标,就需要转变经营管理模式,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高耗型向节约型转变,从而保证林业行业发展的稳定可持续,这些工作的成功完成和目标的最终实现都需要林业主管部门深化管理体制,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促进营林管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1.2管理创新有助于林业行业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前提,管理创新又为技术创新提供了保证,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有一个好的资金政策环境,完善的产权制度有利于促进营林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所以要做好营林工作的管理新,有条件的要建立起现代企业的管理体系,职责明确,任务分配合理,从而可以加大对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政策支持力度,实现技术的成功创新,因此营林技术中的管理工作的创新工作势在必行,必须作为营林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来认真完成。

1.3管理创新有助于推动企业获得预期的林业生产目标,实现林业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有效统一,推动企业管理文化的人性化发展,有利于林业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取得经营管理的巨大成功,推动企业其他部门工作的进步。

2营林技术中的管理体制的创新

营林技术中管理技术是影响营林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林业单位要切实做好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发展,强化营林的管理职能,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传统的营林管理工作采取营林科到林业站多方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管理的程序复杂,职能不明确,权力分配复杂,营林管理效率低,无法真正的做好营林技术的的管理工作,因此要大胆的进行技术管理的创新工作,建立管理权限集中、职责明确的林业公司,对营林技术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并严格规范有关管理人员的自身工作行为,健全营林计、财、物相独立的营林技术的管理体系,实现营林技术管理工作的成功创新与实践,体制问题往往会影响到其他领域的发展,因此需要有关林业主管单位能够及时的对自身管理体制进行大胆的有效的创新,摒弃不适应营林管理甚至阻碍营林工作的内容,真正的促使自身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这些都有赖于管理体制的创新和发展,所以营林技术中的管理工作创新影响很大。

3营林技术的投资管理创新

营林的工作项目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需要用充裕的资金作为项目管理上的物质基础,在资金的使用中一定要将资金进行合理上的分配,均匀的分配在各个项目上。营林项目得到资金上的支持以后,管理上的工作就会得到相应的保障,使得每一个项目上的资金投入都能够获得良好的回报。与此同时,对于营林上的投资项目要做出合理化的构建,投资上的使用应有科学的规划与创新化的管理。

营林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上,要进行统一的分配与投入。确保营林资金可以得到正确的使用,对于管理工作上的水平,需要进行效率上的提升,确保投资效益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4建立营林技术的电子管理系统

我国营林工作人员在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时,管理任务复杂并且难度很大。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的森林资源面积广大且分布不均匀,有些区域甚至是无人区,管理上的基础上设施修建也非常不完善。这就使得工作人员执行维护工作时,很难将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并且因为受到地理与气候上的种种原因有些区域上的营林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这样的影响因素会导致很多森林区域因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而引发出很多问题,例如森林火灾或是病虫害等,出现问题以后森林资源会受到很大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产生经济上的损失。

所以,营林工作在现代化的管理应该随着科技的发展进行创新,运用现代科技先进的电子监控设备,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实时的监控。这样的改变可以提高管理上的灵活性。并且弥补了无人区基础设施上的不完善。可以让营林工作人员在办公室中就对森林上的工作进行实时的掌控。工作人员所管辖的区域一旦出现任何的突况。管理人员可以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将出现问题的区域进行控制。这样的改变可以将管理工作上的效率进行很大的提升。有效的避免了人力与物力上的资源浪费。

5建立起森林资源的档案管理模式

想要在营林工作上的管理创新得到最大化的实现。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工作就是其中一项急需进行创新的管理项目。森林资源档案化管理对于营林管理项目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森林档案化管理指的是一项可以对森林生长趋势与变动进行资源储存的工作。森林资源档案可以对某一时期森林资源上的变化与生长趋势进行客观的分析与记录,运用科技创新上的手段,将这种管理模式进行革新。这样的处理可以有效提高森林资源发展趋势与价值评估工作的效率。通过森林资源档案上的实时数据分析,可以为营林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决策数据。营林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对森林资源做出合理的规划,提升管理上的效率。对于森林档案的编制人员,应坚持科学的管理要求,并运用创新的技术手段对森林进行编辑,提高资料的准确与客观性。

结束语

在营林的实际工作中应树立质量可以转化为财富的观念,使营林工作的质量得到保障。并将营林上的生产工作规划进整个社会的建设中去。在进行营林规划与管理上的工作时,应对工作上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处理,并运用科学的现代化手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方针。围绕着国家对林区建设提出的主题,对森林资源上的管理工作进行效率与质量上的提升,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维护林区的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于冰.营林技术管理创新工作分析[J].现代园艺,2016(14).

[2]穆振梅,陈伟.营林技术中管理创新工作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24).

林长制工作创新篇4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建设步伐,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实施意见及分解给我县的目标任务,结合实际,现就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意义

1999年以来,我县紧紧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历史机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地初步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但以往造林绿化注重偏远山区,城镇、工矿区等人口聚集地绿化相对薄弱,与持续改善人居环境的目标不相适应。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可在全县范围内建成以乡土树种为主、城乡一体、稳定健康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形成稳固的生态安全屏障,从而有效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建成“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愉悦群众身心,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同时,随着乡村旅游、林产基地、种苗花卉等林业经济的发展,可显著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对我县“绿色产业富民、工业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兴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各乡镇、各部门和驻塞各单位一定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开创全县生态、经济建设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从今年起3年内我县要完成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人工造林11.1万亩、封山育林12万亩,重点区域绿化人工造林14.3万亩,中幼林抚育13.4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7.9万亩;完成低产干果经济林园改造2万亩,义务植树233万株;城镇新增公共绿地162万平方米,绿化道路438公里、河流94公里。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郊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绿化覆盖率达到3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1平方米,道路、河流绿化率达80%以上。

三、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为统领,以发展现代林业为目标,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统揽生态建设工作,大胆改革创新,着力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加快“绿色、生态”建设步伐。

(二)工作原则。坚持县委、政府统一领导,乡镇、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坚持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人工造林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增加森林资源与提高森林质量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相结合,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决定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主管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政协副主席为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主任,经济发展、财政、林业、住建局等部门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县林业局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责任,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二)明确职责任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职责要求,明确任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好这项工作。住建局要在城乡建设、规划中充分考虑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指标特别是公共绿地等绿化用地的规划,林业部门配合搞好绿化设计,各乡镇在城镇、道路、村庄绿化中要因地制宜,确保各项指标达标。经济发展、财政、林业部门认真搞好重点项目的争取、引资工作。广电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意义及先进典型,确保市民知晓率达85%以上,营造良好的创森环境。

林长制工作创新篇5

关键词:长株潭林业城市林业保障体系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08ZK3025)

林业是一种人类的经济行为,有着一定的经济属性。林业无论是讲产业建设,还是抓生态建设,只是“功能”上的区别,虽然“供给”和“增值”的方式不同,获取利益的主体不同,但都离不开发展林业经济这个本质。发展林业经济是当前林业走出困境的现实选择。但是在现实中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从现行的林业政策来看,存在着不适应林业经济的发展的方面,限制了林业生产力的发展。要使林业得到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保障体系。

一、长株潭林业发展基本概况

改革开发三十年以来,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长株潭地区的发展更十迅猛。特别是十一五以后,长株潭作为“两型”社会的试点城市,重点在低碳经济和环保林业领域采取先行先试的办法,长株潭地区的林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林业资源主要分布在,宁乡县、株洲县、攸县、茶陵县。辖区内土地总面积281.68万hm2,其中山地面积85.8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30.48%。有林地面积145.36万hm2,是山地面积的1.7倍。整个地区森林覆盖率达51.6%(长沙53.6%,株洲57.5%,湘潭45.1%),绿化程度达23931.6hm2(0.85%),2008年湖南省生漆产量为1424t,油菜籽401252t,竹笋干32855t,小杂竹3192783t,竹材6637.54万根,楠竹5962.11万根,篙竹675.43万根。)(2008年林业产值为:全省1554418,长沙112079万元,占全省7.2%,株洲119023万元,占全省7.7%,湘潭41195万元,占全省2.7%。

长株潭地区的林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木材纤维为原料的制浆造纸业,以锯材、木竹制品和人造板为主的木竹加工业,以松脂加工、木材热解、化工合成、天然香料为主的林产化工业,以笋制品加工为主的森林绿色食品工业等较为完善的林产工业体系。并且拥有像恒盾集团、长元人造板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

二、构建长株潭林业发展保障体系

长株潭林业发展保障体系由产权保障体系、管理与运行体系、政策支撑体系、投入机制、科技创新体系以及组织创新体系构成。下面分述如下:

(1)产权保障体系。建立合理的林业产权制度是长株潭林业一体化战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林业产权制度是林业生产关系的核心。林业产权制度界定了所有者、使用者以及其他人对林地、林木的一系列权利,是决定林业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收入分配效应的基本条件。从林业产权要素所包含的内容可以看出,权利主体模糊,关系不清晰,就不能生成林业产权的激励功能,同时使用者缺少对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的动力。权属复杂,权、责、利不统一,由于失去了产权的排他性经营,也就不能形成林业产权制度的约束机制,乱砍滥伐,过度使用林业产权的行为就应运而生。林业产权资产流动不顺畅,资产经营受到限制,资源配置效率就无法提高。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就是促使林业经营者有长期稳定的林地使用权,以及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实行“谁投入,谁受益”政策,激发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向林业投入,发展林业。为此,长株潭地区发展林业就必须要,理顺林业财产权利关系,创建合理的林业产权制度,这是是优化林业生态经济系统,并使其良性循环的关键。长株潭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是,将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实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调动和激发农民发展林业生产的内在积极性。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现代林业的战略举措,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农业安全与生态安全,事关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2)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长株潭城市群应以建设林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扶持构建林业经营新主体;以推进森林资源资本化为切入点建立健全林业生产要素集聚新体;以改革森林采伐理制度为突破口,构建林业可持续经营新模式;以建立林权交易平台为依托,建立森林资源流转新机制;以规范林业权力运行为重点,构建林业管理新机制;以提高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为目标,创新完善造林绿化新机制。林业部门要获得长远发展,就必须主动面向市场、走向市场,到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要灵活把握市场规律,充分运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引进和利用人才、资金、项目等一切有利的生产要素。通过发展林业经济和多种经营,不断增强林业自身经济实力,找到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政策支撑体系。产业政策是国家和地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最核心,因此长株潭地区应该利用产业政策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通过编制长株潭林业产业规划等来鼓励林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林业企业,建立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林业产业策略。依法之林是确保长株潭林业发展的关键。当前,要尽快健全以《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和《防沙治沙法》等为基础的,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建立公平合理、竞争有序、发展协调的市场环境,引领、规范和扶持林业产业的发展,加快现代林业建设步伐。严格执行国家已出台的各类林业税费减免优惠政策。林业产业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从事农、林项目的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4)完善投入机制。切实加大金融机构对林业发展的有效信贷投入,在已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地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等业务。充分利用财政贴息政策,切实增加林业贴息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覆盖面。对于纳入国家良种补贴的油茶林等林木品种,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提供信贷支持。稳步推行农户信用评价和林权抵押相结合的免评估、可循环小额信用贷款,扩大林农贷款覆盖面。鼓励开展林业规模化经营,鼓励林农走“家庭合作”式、“股份合作”式、“公司+基地+农户”式等互助合作集约化经营道路,鼓励把对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法人授信和对合作组织成员授信结合起来,探索创新“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担保机构”信贷管理模式与林农小额信用贷款的结合,促进提高林业生产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以及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政府要引导多元化资金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类融资工具,募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鼓励林区从事林业种植、林产品加工且经营业绩好、资信优良的中小企业按市场化原则,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鼓励林区外的各类经济组织以多种形式投资基础性林业项目。凡是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与个人,按法律和政策规定程序受让集体林权,从事规模化林业种植与加工的,资金不足时,均可申请银行信贷支持。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基金投资林业种植等产业。支持组建林业产业投资基金。

(5)科技创新体系。长株潭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抓住林业快速发展的机遇,大力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变。科技进步是推动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重要力量,要将生产与科技结介起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速建立包括林业科研体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技术监督标准体系、科教培训体系、科技管理体系在内的新刑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林业科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推进林业新科技革命,增强林业企业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形成林业科学、推广和技术监督体系。帮助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介生产实际,与科研单位和各农林院校建立联系,形成技术开发战略联盟。促进林业产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林业产业由资源主导型向资源、资金与科技主导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路子。稳定林业科技工作队伍,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林业劳动者整体索质。加大力度稳定现有林业科技工作队伍,并创造条件吸引更多地科技人才。

林长制工作创新篇6

一、税收制度创新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方向

区域性税收制度创新是我国经济实践的成功经验,也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它符合东北未来生态经济发展方向。

(一)东北区域税收制度创新的理论支持

在1600~1850年间,世界海洋运输业没有发生技术进步,效率却大大提高。诺斯发现:制度和组织方式的变化是生产率提高的根本原因,证明在技术不变条件下,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现代公共税收理论认为,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应是公共税收本质所在。按照现代资源理论,制度配置上的差异也属于公共资源配置范畴。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通过税收制度创新将能够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东北区域税收制度创新的可行性

首先,区域税收制度创新符合国家非均衡经济战略方向。我国改革开放奉行的是一条区域有别的经济战略。上世纪80年代,深圳在物质资源没有任何增加的情况下,实现了2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0倍、工业总产值增长280倍、财政收入增长620倍的经济奇迹。深圳奇迹肇始于税收制度创新,是税收影响区域经济方向的典型例证。其次,林业税制创新与现行税收实践能够有效承接。2004年7月1日,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试点在8个行业展开。当年试点范围的工业企业占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数的62%。2005年上半年,抵减欠税和退税14.71亿元。这是东北区域税收制度创新的良好开局。下一步税收制度创新,应将重点从行业转向区域、从国家重点产业转向区域重点资源产业。再次,林业税制创新中可利用的基础研究进展较快。自然资源的生态效益价值核算是税收制度创新的必要条件。绿色GDp核算体系初步建立、生态效益测算成果不断涌现,为税收制度创新提供了价值核算方面的现实支持。

(三)东北区域税收制度创新的方向

东北(含内蒙古)森林绵延数千公里,有林地面积5.5亿亩,活立木蓄积量33.4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的23%和26.7%。东北林区农民收入的40%1.2上来自林业,大量城镇社会经济活动以林业为中心开展。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李文华院士提出:作为东北地区的优势资源和传统产业,林业和森工应该放到重要地位,为新东北打造良好的生态基础。原国家林业局局长周生贤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林业发展座谈会上也提出,东北要振兴,林草须先行。2006年2月21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生态状况进入了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这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原理相吻合。东北地区长白山和小兴安岭的森林有林地面积占该区域面积35%,虽有一定破坏仍可恢复。国家税务总局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上,也将建设环境友好型税制确定为工作重点。

二、传统税收理论的职能定位误导森林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税收制度一直由政府主导,带有强烈行政性特征这决定了政府在运用税收调节经济活动时,较少在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的互相补充关系方面考量税收政策的运用,常常对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产生误导。

(一)税收收入优先的职能定位导致林业税收政策取向失误

现行税收制度框架,没有发挥税收张扬林业生态效益的政策取向。具体体现在:一是按所有制性质实施的税收优惠,限制了社会其他经济成分投资林业的积极性。直到20世纪90年代,还没有私人投资林业。二是税制要素设计缺陷,扭曲了增值税的良税属性。林业加工产品增值税征税率17%,扣税率13%。实行增值税后,税负反而成倍增加,由原来的3%增加到了7.8%。三是自主收费渠道混乱。据调查,江西省在新世纪之初的林业收费项目中,除国家批准以外还有省级收费4项、省级以下收费项目17项,征收部门涉及11个,税费比1:3。2000年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的33种税费合计为销售收入的22.98%,是利润的13.29倍,其中税收占24.89%,收费占75.11%。

(二)林产品税收政策违背林业资源禀赋特性

现行林业税收制度与税收课税对象的特点不能相互衔接。林业资源管理方式、林业资源价值双重特征、林木资源结构多样性特性等,均无法在税收政策中得到差别对待。具体表现在:一是与我国林业资源分类管理规律不相吻合。我国森林资源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类。税收制度没有对不同来源的林产品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以示奖惩。二是与林业资源的有形与无形兼备特征不相吻合。林业资源价值由有形物价值与无形物价值两部分构成。但仅就东北地区而言,一直在用低价的林业物质产品负担着本应由包含生态价值在内的全部价格负担的税费支出。林业一方面要在低产品价格、低劳动工资状态下,背负着维持林区人口生存的重负;另一方面还要完成低价提供林木资源的国家指令、无偿生产生态产品的社会责任。三是与林种稀缺性差异特征不相吻合。我国树种丰富,现有木本植物8000余种,约占世界54%。不同林种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也不同,但税收制度采取“一刀切”政策,不利于林业资源质量的提高。

三、东北地区税收制度创新的建议

对林业而言,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是发展生态经济的核心。东北地区应借鉴东部经验,借国家战略调整机遇,以税收制度创新为接口,深化振兴东北的进程。

(一)将森林生态价值纳入税制调节范围

2006年9月7日,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标志中国的绿色GDp核算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研究结果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虚拟治理成本为2874亿元,占当年GDp的1.80%。2002年大兴安岭被纳入研究试点单位,曾汇集11部委、15院所、30多位专家对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价值评估及纳入绿色核算体系进行研究。2005年该项目的成果显示,其生态效益年约780亿元。区域性资源生态价值核算的数学方法研究目前也有所涉及,为创新税收计税基础提供了现实准备。

(二)将税收制度结构向森林资源禀赋结构收敛

相对于其他物质产品,林业资源产品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如功能分类差异:有公益林与商品林差异;树种功能差异:有适宜防火的低树脂林种、适于城市绿化的景观树种等。差异的存在使林产品种类繁多、价值各异,税收制度应顺应这些差异,制定由不同条款组成的税收制度体系,以与资源禀赋结构相适应。

林长制工作创新篇7

【关键词】森林;经营管理;现状;创新方法

0.前言

森林经营管理是指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利用等一系列活动的组织、计划和制定相关法规政策监督实施等内容。森林经营与管理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监督、指导和服务,健全完善森林经营管理的法规和标准。

1.森林经营管理的现状

1.1对森林经营工作重视不够

从上到下,从政府到部门,从管理者到经营者普遍存在“重造轻管”、“重采轻育”、“重取轻予”思想和倾向,满足于森林面积的增加、森林覆盖率的增长,忽视森林质量的提高和森林效益的发挥。实际工作中对森林经营认识不足,措施上也重视不够。还有个别地方政府,一味强调保护资源,将正常的森林经营当成破坏资源而禁止。

1.2森林经营政策不完善

一是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缺陷,严重制约了森林经营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森林采伐总体上控制过严,程序与手续烦琐;采伐限额不能满足抚育采伐需要;年度抚育间伐计划下达过迟;公益林抚育采伐强度规定过低等。二是税费政策不配套。长期以来将抚育采伐和天然次生林林分改造等以经营为目的的采伐活动与商品材采伐等同,将森林经营中的中小径材与主伐木材同等标准征收税金,加重了生产经营成本,且征收的育林基金也未真正返还给经营者,制约了森林经营者的积极性。

1.3集约化程度不高

森林经营涉及面广,在林业生产周期中所占时间长,现行的经营管理体制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普遍存在管的过死、过多等问题。林权制度改革也比较滞后。

1.4经营资金投入不足

国家和地方安排的营林投资主要用于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森林经营方面的投入很少,同时现行融资渠道狭窄。没有或很少有收入的中幼林抚育由于受到资金投入的限制,用工成本的快速增长等影响,生产单位已无力进行。另外,重点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太低,就连基本的森林看护都难以落实,更不能奢望开展森林经营工作了。

1.5技术标准滞后

森林经营的内容宽广,技术要求高,需要有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指导生产,但现行的森林经营理论还多停留在过去以生产木材为中心的理论体系,缺乏以分类经营为基础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可持续经营理论体系。

2.森林经营管理工作的创新方法

2.1创新森林经营理念

创新科学经营和强化管理就是更好地发展森林资源的思想,高度重视森林经营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技术支撑,切实将森林经营纳入工作日程,列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贯穿于林业建设的全过程。应将评价森林资源质量指标纳入各级领导政绩的考核范围。强化政策引导和资金引导,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维护森林健康,充分发挥好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2.2创新森林分类经营体制

对公益林要在严格保护管理的基础上,探索如何促进发挥好森林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要进一步放宽对公益林中人工林中幼林抚育采伐的限制,提高公益林补助标准等。对商品林要放开搞活,尽快消除限额采伐的“瓶颈”制约因素。可取消抚育采伐限额控制,取消商品材年度采伐计划管理,取消抚育间伐材的各种税金等。全面开展林权制度改革,拓宽森林经营融资渠道,引导森林集约经营。尽快开辟森林经营小额贷款,成立林业贷款担保中心,成立森林经营专门作业队,引导林农组建股份制林场(合作社),探索规模经营与集体经营实现途径。

2.3创新森林经营项目

除规定林业重点工程中应包括森林经营内容外,应组织实施森林经营项目。可扩大重点公益林中幼龄林抚育项目范围,提高投资标准,增加投资总规模;新增重点公益林经营科研项目;对商品林中幼龄林抚育(包括竹林垦复、经济林低产林改造等)实行以奖代补。通过试点示范,探索以经营单位编制森林经营方案,以森林经营方案指导开展森林经营工作。同时,探索生产中急需的各种技术规定、指南和标准,修订、制定有关抚育间伐技术规程,完善管理办法。严格按技术规程进行抚育间伐,把好伐前设计关、伐中监督关和伐后验收关,确保森林经营工作有序进行。

2.4创新营造工作管理

森林营造是森林经营最基础的工作,影响着森林培育成效及以后形成森林的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森林营造工作,强化管理措施,抓好森林培育工作。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多种方式培育森林资源。根据林地立地条件和现有植被状况,坚持“宜封则封,宜补则补,宜飞则飞,宜造则造”的原则,合理采取封山育林、飞播造林、人工植苗造林等方式营造森林,不搞单一的培育方式,森林培育的时间及质量大大提高。二是严格执行技术标准。森林营造工作严格执行《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2001系列标准、《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川Q790-199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000-1999等技术标准,规范营造林工作的行为。三是合理布局,把生态环境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动。根据不同林分状况、森林经营类型、培育目标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建设成为森林经营的示范样板区。

2.5创新可持续经营体系

森林经营规划的编制,为指导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了决策依据。在县级森林经营规划的框架下,引导森林经营单位科学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按市场经济规律,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和培育目标,按批准的经营方案下达采伐限额。注意把握“三个突出”:一是突出经营单位的主体地位,引导自主编制,林业部门主要做好技术指导;二是突出分类指导,依据单位性质和经营规模分别编制规范、简明、简易森林经营方案;三是突出科学性和实用性,确保方案能够实施。总体上,森林实行“两个三”的分类管理思路。对生态林管住管严,分为三类,采取不同的保护模式:第一类是一级保护(严禁采伐),主要是自然保护区、保护小区,生态极度脆弱区的森林;第二类是二级保护(限制采伐),主要是天然林,只能采取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第三类是三级保护(改造性采伐),主要是生态区位一般的人工林,允许改造补植,逐步形成阔叶林。对商品林要管好放活,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天然阔叶林,原则上以保为主,不允许大面积逆转为人工林;第二类是人工用材林,以县为单位实行按经营小班控制采伐;第三类是工业原料林、经济林、薪炭林以及非规划林地上的林子,放开经营,充分满足采伐指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森林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改革试点,实现森林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责权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办事高效、运转协调、执法严明、监管有力的森林经营管理新体制。

【参考文献】

[1]付仁.试论加强森林经营的建议[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25.

林长制工作创新篇8

关键词:吉林省;产业集群;竞争力;分工与协作;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5-0077-04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表现出强劲的竞争优势,并在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吉林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很多优势产业,一些优势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因此,提升吉林省产业集群竞争力对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吉林省产业集群发展优势的判定

本文采用区位商方法判定区域内产业是否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区位商指一个区域特定行业的产值在区域制造业总产值或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与上级区域该行业产值在上级区域制造业总产值或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对一般区域而言,当区位商>l时,可以认为该产业是该区域的专业化部门;区位商>2时,说明该产业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当区位商≤1时,认为该产业在区域内不具有优势。通过区位商可以测定一个区域某产业部门在该区域范围内的相对集中程度,从而确定该区域的产业集群优势,区位商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本文以全国作为吉林省的上级区域,以国家行业分类标准为依据,选取吉林省工业行业中工业总产值较大的产业进行分析,计算出吉林省主要工业行业相对于全国的区位商。(见表1)

从表1看出,以2011年区位商数值为参考,吉林省相对于全国的区位商大于2的工业行业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大于l小于2的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可见,吉林省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上具有产业集群发展优势,有继续深化发展的空间;在石化产业(含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冶金产业(含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行业)、矿产资源产业(含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方面具备产业集群基础,但集聚度偏低,需进一步加以调整。

二、吉林省产业集群的现状

(一)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吉林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以汽车产业为主。截至2011年,吉林省拥有规模以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417家,其中汽车制造企业387家,占比92.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879.5亿元,其中汽车制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608.6亿元,占比94.4%。吉林省已形成以一汽集团为核心,以各类零部件生产企业为配套,以各类汽车服务业为补充的汽车产业集群。近些年,为鼓励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吉林省出台一系列措施,从区域布局、园区建设、基地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保障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吉林省已成为国内具有相当实力的汽车制造基地。

(二)石化产业集群

石化产业作为吉林省第二大支柱产业,呈逐年增长态势,目前已形成以吉林油田、吉林石化两大龙头企业为主导,长春大成、四平昊华、长山化肥、龙腾能源等一批重点企业为依托的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涵盖石油开采、石油加工、橡胶及其加工、合成树脂、染料、涂料、基本化工原料、化学试剂、化肥、农药、化学矿山及化工机械、化工仪表等多门类生产企业,生物化工、无机化工、化肥和油页岩化工等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三)农副食品加工业产业集群

依托丰富的农畜资源和长白山生态资源,吉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不断发展。2011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94.6亿元,规模以上企业821个,企业数量在吉林省各行业中居首位。吉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已形成了粮深加工、长白山生态食品加工、肉及肉制品加工三大主导系列,尤其是玉米深加工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建成了长春大成、吉林德大、长春皓月等一批规模大、产品竞争能力强的企业集团。

(四)医药制造业产业集群

吉林省的医药制造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2012年,全省医药制造业共实现销售产值超1550亿元,同比增长34.7%。其中,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1034.5亿元,同比增长18.3%,迈上千亿元新台阶。吉林省医药制造业以生产中成药为主,生物制药为辅,化学制药和医疗器械等为补充,目前已初步形成“4个医药园区”和“12个中药产业基地县”的集群式发展格局。

(五)其他产业集群

吉林省冶金产业以钢铁、冶金炉料、有色金属采矿及冶炼加工为主,通钢集团、中钢吉铁、中钢吉炭、吉林吴融有色集团四家企业为骨干。为加快产业发展,吉林省不断调整产业布局,在通化经济开发区建设冶金产业园,该产业园将成为吉林省重要的冶金产业基地,推动冶金产业集群发展。矿产资源产业在吉林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全省已形成以松原市、长春市双阳区为核心,延边州、吉林市、白山市、通化市为补充的各种矿产资源加工基地。吉林省水资源较为丰富,有助于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发展。2012年1—3月,吉林省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产值为108.73亿元,位于全国第七位。吉林省饮料产业主要布局在长春市、吉林市、白山市、通化市,因产业起步较晚,集群特征不明显。

三、吉林省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间协作不紧密

吉林省除少数龙头企业外,多数企业以“小散弱杂”状态存在,上下游企业缺乏关联性,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未形成集群核心,企业间相互协作关系不多,同类企业间恶性竞争,这些都影响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不同产业间协作不紧密。如,石化产业、冶金产业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产业关联度较高,又都为吉林省的优势产业,发展应相辅相成。但吉林省的钢铁企业基本不具备提供汽车、轨道客车产业所需的高质量、高技术类钢材的能力,其为汽车、石化、装备产业配套率较低。

(二)缺乏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长期以来,吉林省虽然人才总量不少,但高级人才奇缺。据吉林省人事厅统计,在全省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比1.09%,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比6.35%,而深圳市该比例为9.31%,上海市为9.05%。专业技术人才分布不合理,科、教、文、卫等行业集中了全省88%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农业、医药等专业技术人才占比不足5%,战略性新兴产业如信息科学技术、新能源与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新型材料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高级人才更是严重短缺。另外,由于人才发展的软环境较差、待遇较低,人才引进困难,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吉林省工业行业发展水平较低,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尤其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都受到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的制约,使产品结构单一,发展速度缓慢,冶金、矿产资源等产业技术落后情况更明显,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企业低效的双重损失,这也严重阻碍了吉林省产业集群的发展,影响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高。

(四)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吉林省政府出台了相关产业政策和措施,转变政府职能,有效发挥政府对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的推动作用,改善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但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政府的扶持力度还不够大。

(五)产业集群缺乏合理规划和布局

多年来吉林省一直重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石化产业的发展,给予各种政策倾斜,使两大龙头产业脱颖而出,吉林省的经济增长也更多来源于这两大产业。近年来,吉林省逐渐重视其他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特色资源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目标和措施,将各产业集群的发展上升到战略高度,但从发展实际看收效并不明显,多数企业仍单打独斗,产业布局分散。

四、提升吉林省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一)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升级

龙头企业是产业集群的核心,目前吉林省在几大主导产业上已经分别形成一汽集团、吉化集团、大成集团等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中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集聚、示范、引领、辐射等作用,必须转变“大而全”的经营理念,以实现产品“精、尖、优”为目标,抓住品牌和核心技术,集中力量开发高端产品,将低端的配套产品生产向中小企业扩散,增强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

(二)深化集群内部分工,延伸产业链条

产业集群内部形成完善而精细的分工是国内外任何成功产业集群的重要经验,也是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小企业应加强与大企业间的沟通与交流,将生产链条的各环节细化,挖掘潜在的生产机会,提高中小企业为支柱产业的产品配套能力,深化产业内分工与协作。同时,在配套过程中,大企业可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指导、设备改进、资金支持等,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

(三)培育技术创新网络

技术创新网络由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主体组成,以实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和知识、技术、信息等资源在网络中顺畅地流动、扩散、增值与创新。从全球看,技术创新网络主要分两种情况,一是以日本丰田式的技术创新网络为代表的强连接形态的技术创新网络,这种模式一般存在一个核心企业,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并且其供应商具有高度的选择权。二是以美国硅谷式的技术创新网络为代表的弱连接形态的技术创新网络,这种模式网络中各行为主体的地位相对平等,网络的协调程度也较低,并且包含很多非正式的横向合作。针对吉林省产业集群现状,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石化产业可采取第一种模式,而医药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则可参考第二种模式,在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背景下,技术创新网络中的企业通过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不断实现企业自身的创新目标,并将创造出来的新知识再外溢到整个网络中去,从而促使技术创新网络成为一个整体,促使其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四)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

一是积极培育中介服务体系,包括建立法律、会计、仲裁、信息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大力发展行业协会,为产业集群提供服务;建立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大力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解决产业集群发展中技术工人缺乏问题。二是严格执行产品的技术、质量和环境标准,严厉打击假冒伪劣,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为区域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聚集和经济发展提供方便的交通条件、便捷的信息资讯等,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四是加大技术创新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强化激励机制,鼓励集群企业从事创新活动,在土地、税收、项目审批、投融资体制等环节制定新的鼓励政策,引导企业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创新型、技术型、特色型过渡,营造鼓励创新和投资创新的环境,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五是引导企业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为企业发展积蓄力量,为产业竞争提供人才保障。

林长制工作创新篇9

[关键词]林业企业营林生产

[中图分类号]F3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10-0150-01

1当前林业企业营林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1林木经营生产单一化

林木经营生产单一化是指当前我国林业企业在营林生产过程中的林木种类数量不足以及为了片面追求森林覆盖面积而忽视多元化林业发展经营生产。首先,林业企业的苗圃建设中种苗培育的种类相对不足,种苗的发展更替速度缓慢的现象比较严重,使得林业企业营林工作不能与当前多元化的林业发展相适应,这与我国林业企业长期以来的发展规划滞后有着一定的联系;其次,在长期“森林覆盖率”的目标影响下,林业企业在营林工作中忽视多元化发展对于林业发展的重要性,没有做好市场经济转变的角色定位,不能形成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企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这也是当前我国林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2发展思路和管理手段陈旧

林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依赖区域的自然因素,受到不同地域的地质条件、自然环境影响较为严重。目前我国诸多林业企业不能针对所处地域进行个性化的发展管理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再加之林业生产周期较长的特点,造成林业企业不能及时的依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动态的供需调整,现代化林木经营措施不到位,缺乏对市场的预测分析和把控能力,同时,林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没有形成固定的科学发展模式,青黄不接的现象时有发生。总之,发展思路以及管理手段都相对陈旧,人才队伍的建设相对不足是制约林业企业顺利高效开展营林工作的严重阻力。

1.3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企业发展缺乏研究

林业的发展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于水土涵养保持、净化人们的生活环境都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林业也有重要的经济效益,无论是药用林木、还是其他诸如水果、橡胶等林产品对于经济的发展都有积极因素。我国林业企业的发展往往不能有机的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缺乏利用林产品发展类似于林业生态旅游以及专门的林业经济开发,对于林业发展的产业化布局缺乏相应的研究和探索,往往停留在“为林业而林业”的生产经营模式上,因此林业企业如何能够将企业的发展与经济和生态效益有机的结合,也是当前林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2林业企业营林工作发展思路

2.1林业企业营林工作多元化发展

林木企业营林工作多元化发展首先表现在种苗的培育种类和数量上的大幅提高,要积极探索适宜当地区域环境的苗木培育,做好常规苗圃以及经济苗圃的发展规模比例,凸显林木自身的多元化;其次,要引入林业相关的其他产业投入,例如通过一定的林木基地改造,形成园林景观生态旅游,促进林业企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总之,要利用好市场经济的思维盘活林业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在保障基本的森林功能的基础上,大力引入以旅游代表的发展模式的转变,促进产业结构的积极调整,实现林业企业营林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2.2现代化的林木管理创新

林木管理创新,一方面从企业的成本来看,要大力发挥天然木苗的作用,通过天然木苗的引进,有效降低林业企业的成本和苗木培育的生产周期,加大科技投入,根据区域的气候自然特点进行差异化的苗木生产,制定科学的灌溉、施肥等工作计划,提高苗木更新速度;另一方面,要加大企业自身管理制度和发展思路的创新,制定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适时调整不适合市场的发展制度,优化管理体系,形成高效的管理团队,为林业企业制度的贯彻执行形成坚实的基础。可见,现代化的林木管理创新需加大林木企业在林木技术的投入以及林木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

2.3加大营林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

一切制度和行动的最终落脚者在于人,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较之经济、工程类的人才队伍建设相对不足,因此营林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是比不可少的。通过切实可行的人才规划战略使得林业企业能够留得住人才,用得好人才。一方面可以加大科研院校与林业企业的大力合作,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输送模式保障林业企业人才来源;另一方面,加大林业企业自身的人才制度创新以及激励制度,为引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可靠发展保障,使得各方面的林业人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规划和林业企业的发展完美契合,为林业企业的集约化生产管理提供必要的人力保障。

2.4加强林业企业的市场经济意识

在我国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加强林业企业的市场经济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林木企业市场需要的苗木培育、种植计划,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林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定期进行企业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的风险意识以及规避风险意识,努力实现林业企业的产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通过市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最终实现林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小结

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林业企业的营林生产显得愈发重要,营林工作的顺利展开,实现林业企业的企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是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林业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本文通过简述当前我国营林工作中遇到的林木经营生产单一化、管理手段陈旧化以及生态经济效益结合不足等问题,给出了我国林业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即通过加大林业企业自身的管理创新、人才队伍的不断建设、林业企业多元化发展以及充分利用好市场经济带来的便利条件等手段,为我国林业企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月梅.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

林长制工作创新篇10

关键词:林木转基因技术;生态风险;伦理责任;规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林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突飞猛进,目前至少35个国家正在进行林木转基因技术的创新研究。2我国在林木转基因技术创新方面居世界前列,且商业化种植已初具规模。3然而,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技术,林木转基因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潜在着巨大的生态风险。因此,在该技术研发到推广再到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加强伦理责任规制,以促进其生态风险的最大化规避,更好地推进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一、林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优势

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林木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林木被采伐用于农业和城市的发展。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Fao)的《2015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表明,自1990年以来,全球的森林面积消失速度正逐步减缓。但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加,世界各国农业持续扩张,对木材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大,因而全球的森林面积仍在不断缩减。1第十四届世界林业大会的报告中指出,全球范围内在过去的25年里已约有1.29亿公顷的森林面积消失,消失面积相当于整个南非。2为了应对全球性的森林危机,满足人们对木材的巨大需求,林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迫在眉睫。有统计结果显示,全球近百种植株已经开始转基因遗传转化的研究,而且杨树、番木瓜、香樟、桉树等转基因树种已进入田间试验阶段。其中,番木瓜和杨树已经被大量地商业化种植。3该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创新技术,潜在着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展现了诱人的前景。

林木转基因技术主要是对林木的基因性状进行改良,以此来实现各领域所期望的木材品质。目前,对林木基因性状的改良一般集中在抗虫,抗除草剂,抗病毒、细菌及真菌,抗非生物胁迫,降低木质素合成,增加纤维素合成等方面。4

第一,转基因林木的抗虫基因增强其抗虫能力,为解决林木遭受严重虫害的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林木生长期间极易遭受虫害,因此各国的林业部门都对抗虫转基因林木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在该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对抗虫转基因的研究相对于林木其他性状基因的改良,研究基础最好,进展也最为迅速。受食叶昆虫侵害的林木生长受到抑制,存活率较低5,将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通过转化苏云金芽孢杆菌的Cry基因可增加植物的抗虫性,该基因编码Bt毒蛋白吸附于害虫肠道上特异性的受体,在肠道形成小孔,干扰害虫的消化系统,杀死害虫6,因而在林木的种植过程中就会减少抗虫化学药剂的使用。从一定时期来看,这不仅降低了林木的种植成本,还保护了环境。

第二,转基因林木的抗除草剂性质,大大降低了林木的种植成本,对保护环境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已成功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林木抗除草剂基因的研究,已培育出草甘膦高抗性的欧洲落叶松1和巨桉杂种2。2002年,科学家研究出第一批带有Cp4遗传因子的抗草甘膦白杨杂种3;此外,还筛选出在实验室条件下绝对抗除草剂草丁膦转基因白杨4。我国对农药的使用极其广泛,而使用化学药品不但增加种植成本,还会给环境带来污染。具有抗除草剂性质的转基因林木能够有效地避免我国超量使用农药所带来的危害。一些科学家还认为对于具有抗除草剂基因工程林木的成功研究会防止树苗和林木生长所需的空间、水分和养料被杂草争夺,这样不仅提高了树木的存活率和生物量,还大大减少了树木的管理费用。5

第三,转基因林木的抗病基因,通过其抗病特性,极大提高了林木自身的抗病能力,对挽救因受病菌威胁而濒危灭绝的树种具有应用价值。目前林木主要有抗病毒和抗菌两类抗病基因。多种来源的抗病毒、细菌及真菌的外源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导入林木基因组内,增加了林木对病毒、细菌及真菌的抗性,使易受病菌感染而濒危灭绝的树种获得挽救。目前科学家已成功将榆枯萎病菌和抗栗疫病菌转入到榆树和栗子树基因组中,增强它们的抗菌能力。中国近年来成功地将抗病基因转入苹果基因组中,得到了火疫病抗性的转基因苹果。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林木的基因性状,对林木进行抗病、细菌及真菌基因的遗传转化,在提高树木自身抵抗病菌的能力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第四,转基因林木的抗非生物胁迫基因,为提高林木面对多种胁迫的耐受性提供了更大可能。抗非生物胁迫是林木转基因技术研究一个主要方面,包括耐极限温度、干旱、盐分和化学毒剂等。近年来,科学家已成功培育出适应寒冷、盐分和霜冻的转基因日欧杂种落叶松,耐盐性的转基因杨树,抗寒性的柳叶桉等。我国森林分布极度不均,严重的干旱、半干旱、盐碱地和荒漠化等极端脆弱的生态区已占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6因此,利用林木转基因技术获得耐极限温度、干旱、盐分、抗污染和化学毒剂等品质的抗非生物胁迫的转基因林木,对治理贫瘠土地、改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第五,转基因林木的木质素含量较低,不但可以减少造纸业的制浆成本,而且能够大大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转基因林木的木材结构和质量以及生长速度与生物量是基因工程改良的重要目标性状。木材纸浆的主要成分是木纤维,而树的木质素占树木干重的15%~35%,并且与木纤维很难分离。在造纸制浆过程中必须要去除木质素,这就需要更多的化学试剂和能源。使用化学试剂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和能源,还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降低林木的木质素含量,木材在制浆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就会减少,更容易被加工,加工成本相对降低,经济效益增大,对环境的破坏变小。1因此,通过转基因技术,降低林木中的木质素含量,改变其构成,不但能使造纸工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其经济效益得以提高,而且对改善环境、节约能源具有重要作用。

第六,可以缩短林木的生长周期,对提高木材产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预期。如果将基因工程技术与常规育种结合起来,即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栽培出具有更多优良性状的农作物品种,因为农作物具有较短的生长周期。而树木相对于农作物来说,其幼年期较长,许多性状只有到了成年期才会全部显现出来。幼年期过长减慢了树木的育种速度,导致其育种时间变长,所以目前育种的主要目标就是缩短植物生长的幼年期。通过林木转基因技术,控制开花基因的过表达促使植物提早开花2,可以达到缩短林木生长周期的目的。目前已成功利用该项创新技术诱导杨树和柑橘提早开花。提早开花可以加速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缩短树木的生长周期,对提高木材产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预期。

第七,转基因林木具有植物修复的作用,能够更有效地降低重金属、化学试剂等带来的污染。植物修复是指利用植物转移、容纳、隔绝或转化污染物使其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或消失。植物修复的对象一般是重金属、杀虫剂等。然而,由于普通林木的生长周期较长,对重金属的作用也是根据其自身性质进行选择。因此,利用普通植物进行修复的实际周期很长,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基因工程技术可以规避普通植物修复的缺陷。目前,已经研究出可以吸收汞、镉、铜、砷等重金属的转基因白杨,其对杀虫剂及其他一些化学药剂也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3当前,利用转基因林木降低化学物质产生的污染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林木转基因技术的生态风险分析

就目前来看,转基因林木主要用作木材或在生态景观方面,其应用并不像转基因农作物一样直接或间接涉及人类生命安全的相关问题,也就不会引起人们的争论或忧虑。然而“由于林木群体存在栽培环境复杂、驯化程度较低、遗传背景尚不清楚等问题,加之林木具有生产周期长、经营管理粗放、主要为风媒传粉等特点,因此在影响树种自身以及周边生态环境等方面,转基因林木环境释放及推广的潜在生态风险性不容忽视”4。

第一,研究表明,与转基因农作物相比,转基因林木更容易给野生种群的基因库带来污染。转基因林木因发生基因漂移(Geneflow)而污染野生树种的基因库。1基因漂移又称作“基因逃逸”,是指某种生物的基因向附近的野生种群发生转移,使野生种群内部的基因结构发生了变化。基因漂移主要包括基因的水平转移和基因的垂直流动。“水平基因转移(horizontalgenetransfer,HGt),又称侧向基因转移(lateralgenetransfer,LGt),是指在差异生物个体之间或单个细胞内部细胞器之间所进行的遗传物质的交流。”2基因水平转移的存在突破林木之间近缘关系的边界,加剧了基因流动的复杂程度。例如,转基因林木体内外源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够利用林木残留物及根系分泌物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影响。3基因的垂直流动是指基因通过有性生殖的花粉或种子传播到其他野生种群中。转基因林木的外源基因通过花粉和种子流动到近缘野生种群中。其种植环境周围一般都有天然野生种群,而林木一般为风媒传粉,花粉可以飞扬到数百公里以外,影响极广。其外源基因一旦渗入到近缘野生种中并被稳固下来,很有可能迅速地发展起来,数代以后给稀有的野生种群带来巨大破坏,甚至造成该稀有野生种的灭绝。

第二,转基因林木对害虫、病菌抗性基因选择的结果,使抗性基因型频率增加,从而导致有害生物的“协同进化”。研究表明,昆虫对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科学家研究发现,昆虫对抗虫转基因林木也会因进化而产生抗性。该抗虫林木不仅可能通过靶昆虫使自然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发生断裂,打破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危害到一些非靶昆虫(包括益虫和害虫的天敌)。转基因林木可能会使害虫、病菌因协同进化(Coevolution)变成“超级病虫”4,这将导致长时间投入的转基因品种失去其特有品质,使病虫害更为严重,甚至危及其他植物种,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对于木质素含量低的转基因林木来说,其抵御风暴的能力被削弱,应对害x和病菌的侵袭能力也会降低,反而使病虫害加剧,给当地的野生林种带来毁灭性的的灾难。

第三,转基因林木将会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实践表明,对林木的单一性种植会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而转基因林木却比人工林的单一性种植更为严重。所以,如果对其进行大规模种植,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病虫灾害,甚至给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此外转基因林木的基因如果发生漂移,与天然林木的遗传物质进行交流,会使天然林的基因库受到污染,从而破坏生物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基因工程树与野生树种,发生‘远缘杂交衰退’,是一种遗传同化。这可能引起杂交后代对环境适应性减弱,造成小种群的消亡。”5转基因林木具备一些特殊品质,如抗虫、抗除草剂、抗寒、抗病、抗菌、快速生长等,具有某些特质的转基因林木由于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很有可能成为超级入侵种,这给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带来的危害比普通树种入侵要更复杂、更严重。

第四,快速生长的转基因林木,会加剧全球的气候变化,给自然环境带来更严重的危害。对转基因林木的种植是否能够改善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一直引起人们的争论。1993年,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公司为了减少更多二氧化碳的排放,开始进行转基因林木的田间试验。1然而人们逐渐发现转基因林木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需要消耗的水资源也就越多。生长迅速又具有较少木质素的转基因林木,由于其生长周期缩短,对躯干自身的支撑能力变得极为脆弱,枯萎的速度变得更快,将二氧化碳释放回大气中的时间也更为迅速。所以,转基因林木的种植不但不会改善全球的气候变化,反而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这将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更为复杂和严重的后果。

第五,携带农杆菌的转基因林木可能会给环境造成更严重的污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法进行该项技术的研究,可以获得数量更多的转基因林木。如今农杆菌介导法已广泛用于林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但是它是一种能够导致植物受到感染产生肿瘤的阴性细菌。科学家研究发现,携带农杆菌的转基因林木如果被释放到环境中,可能通过基因的水平转移将外源基因导入到土壤以及其他的物种中去,而且农杆菌极难从转基因林木中去除,这将会对环境造成潜在风险,“特别是对多年生通过无性繁殖的树木,风险可能会更大”2。

三、林木转基因技术生态风险的伦理责任规制

目前我国林木转基因技术创新处于世界前列,自2002年以来,已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林木已达4400万公顷。3为了应对林木转基因技术生态风险,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推出《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审批管理办法》,2014年又出台了《转基因林木生物安全监测管理规定》。2015年,国家林业局科技中心启动《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审批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以应对林木转基因技术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为了最大化规避林木转基因技术的生态风险,还应在上述政策基础上进行伦理责任规制及其制度的优化。

第一,建立对林木转基因技术创新的全程跟踪制度,在对转基因林木的生物安全进行管理的同时,实现追根溯源。整合参与该技术监管的各部门的可追溯系统,加强转基因林木从研发到推广再到应用几个环节信息的有效衔接,使各个环节的信息环环相扣,形成全程的追溯链条。不管是在技术创新的研发阶段,还是到推广以及应用的阶段,都能够查找或是确定林木转基因技术生物安全问题的源头。同时,建构全国统一的林木转基因生物安全追溯的公共信息平台,以便更加完善转基因林木的溯源认证数据库,提高公众检测和监督其生态安全的可能性。根据对转基因林木的全程追踪,能够更为有效地规避其生态安全问题。

第二,对林木转基因技术的创新进行风险预测,避免“由于对风险的有害评估并不会给未来的一些后果提供早期预警”1的缺陷,确保林木转基因技术的可持续创新。把对林木转基因技术的关注重点从“风险”转移到“创新”的本身,从对下游环节(后果)的关注转移到对上游环节(创新)的关注,包括基因遗传转化、转基因林木的风险检测以及评估技术等。在基础研究阶段就纳入伦理责任的考量,通过预测把最新的林木转基因创新技术和相关证据与对这一技术未来的分析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帮助政策制定者处理其复杂问题。同时,加强对转基因林木创新监管的支持力度,对其进行高效、灵敏、广适地监督,实现林木转基因技术创新成果的可持续性以及社会的可接受性。

第三,建立林木转基因技术创新的“多学科的合作”2,并对其进行伦理的技术评估。在对该创新技术的研发过程中,尽可能多学科进行合作和研究,可以防止因单一学科受到传统知识背景的限制而无法从多角度对其创新加以分析。同时,从现实问题出发,对林木转基因技术进行伦理问题的技术评估,在其创新决策的过程中,综合多元主体力量,通过各方的不断讨论和修正,逐渐形成更趋合理和科学的风险决策和风险控制策略。

第四,健全林木转基因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对转基因林木非法种植的惩治机制。虽然我国近几年推出了《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审批管理办法》《转基因林木生物安全监测管理规定》,但是随着林木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以及转基因林木的商业化种植越来越多,我国对该技术研究的资格审查阶段缺乏制度保证等问题逐渐暴露。应根据我国林木转基因技术的研发现状,加强其在实验研究、田间试验、环境释放以及商业化种植等过程的法律制度的监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在转基因林木种植阶段进行跟踪监测,对非法进行研发和种植的机构、公司、企业等进行追踪反馈,对违反相关制度的行为进行惩罚,构建对林木转基因技术进行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责任规制体系,更好地预测和管理问题,适应变化的知识和环境并快速地作出响应。

第五,提高普通公众对林木转基因技术的认知能力,健全有效的公众话语机制。如今,转基因林木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公众的日常生活中,但由于普通公众缺乏对转基因林木的基础认知,也缺少获得相关知识的渠道,很难有效地参与到政府的相关政策规定以及对风险所进行的一些控制措施的制定当中,从而导致普通公众在决策中的“失语”。然而随着公众力量的不断扩大及其对政府、专家和企业等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大众建构力日益壮大,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考虑其利益诉求。1所以,应多渠道、多角度对普通公众进行林木转基因技术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培养他们对转基因林木及其生B风险问题的客观公正的认知能力,健全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保证林木转基因技术创新所涉及的各方利益群体可以平等参与决策讨论,以此来提高该创新技术相关决策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