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发展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2:23

农业科研发展方向篇1

学科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包括学科理论、科学方法、技术手段等。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与社会经济重大需求的交叉点往往是新学科产生的“摇篮”和新技术发展的“起爆点”。对地方科研单位机构,学科既包含学术维度,还包含区域维度,是学术活动的基本单元。新形势下调整学科建设发展思路,转变农业科技创新方式,既符合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总体方针,也顺应农业科技发展新潮流,更是提升地方农业科研单位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的基础。

1.1加强学科建设是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应对国家科技计划改革的战略选择

当前,国务院正在全力推进中央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着力解决现有科技计划重复、分散、封闭、低效、资源配置碎片化等现象,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改革的核心是更加聚焦国家目标,更加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计划在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支撑作用。也就是说,今后国家层面的科技计划将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和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面向农业科技前沿、面向地区农业发展需求,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创新如何在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层面找到自己的位置,学科建设如何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凝练全局性、区域性发展重大问题,是应对新一轮科技计划改革的关键所在。

1.2加强学科建设是地方农业科研机构适应农业科技发展新变化的重要途径

建国以来,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调整、区域产业发展的持续变迁和国内国际科技发展形势的深刻变化,已经形成了一批富有特色和具备一定优势的学科群。然而,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创新材料等新兴学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传统农业技术的升级,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革命。学科体系建设呈现2个特点:一是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种类越来越多;二是学科之间相互联系越来越紧密,学科在加速分化的基础上高度融合,成为十分庞大复杂的学科体系,逐渐涌现出一系列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这就要求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在传承历史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学科体系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对于农业学科来说,研究对象复杂,影响因素多,更需要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与合作实现创新。

1.3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农业科研机构支撑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能力的核心纽带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许多地方还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耕地、水资源制约加剧、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等困难和挑战。传统的农业科研体系、单兵作战的科研组织方式、单项技术的突破与应用,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难以满足农业“大生产”的需求。因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来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科技进步需要通过强化学科建设来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能够有效带动产业发展、集聚科技资源,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

1.4加强学科建设是提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依托

学科是科研单位开展科技工作的基础,是组织科研的基本单元,科研单位的人才、团队、项目、资金、平台等要素都需要依托学科建设而发挥作用。学科的结构布局、服务功能、发展活力决定着科研院所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方面的地位和水平。当前,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学科优势、学科特色和学科水平的竞争。国内外许多有影响力的大学、研究机构的发展经验表明,只有拥有一批一流学科,占据某些学科领域制高点,才能吸引和积聚一批高水平人才、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基地和取得一批一流的研究成果。因此,加强学科建设,发展形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一流学科,促进科研质量和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是实现自身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

2中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建国以来,地方各级农业科研单位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学科建设的全局性和战略性作用,以支撑全国、省域、生态区域农业发展为目标,不断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方向,建立了日趋完善的学科体系,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升作出了卓越贡献。目前,我国已建设了较为完善的部级-省级-地市级三级农业科研体系,拥有近10万从事农业科研工作的人才队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全国农业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显示,至2014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含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共有1069个,其中部属农业科研机构59个,省属农业科研机构462个,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548个。部属、省属、地市属农业科研机构数量分别占总数的5.52%、43.22%、51.26%。从行业来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化科研机构数量分别占总数的59.68%、12.44%、10.48%、4.96%、12.44%。种植业农业科研机构职工数量最多,占总从业人员的64.48%,而农机化科研机构职工最少,仅占总从业人员的5.85%。在学科建设方面,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已形成了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开发研究于一体和覆盖绝大多数产业的学科体系,依托学科建设,形成了一批稳定的科研人才队伍,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农业科技国家队相比,我国地方各级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竞争力还不够高,体现在学科建设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1学科特色和优势不够明显

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普遍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现象,不同机构之间学科重复设置现象普遍,甚至同一单位内部的学科建设同质化现象也较为普遍,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提升。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特色学科基本都是从传统粮棉油、增产型技术研究等衍生而来,学科基础比较薄弱,造成对学科的发展脉络、服务面向、成果积累等方面基础相对较差。不少特色学科发展定位比较模糊,很多都在被动适应市场,缺少学科建设的引导性和前瞻性。有的特色学科自身研究基础薄弱,同时又缺少相邻学科支撑、导致科研原创性明显不足,很难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2.2学科发展思路不够清晰

总体来看,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发展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和高层次的战略规划,导致学科发展思路不够清晰。一方面,部分学科尚未凝练成型,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有明显优势的研究方向,有的学科仍然围绕各级各类项目指南设定研究选题,学科自身发展及研究方向关联度相对较低,对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缺乏科学思考和系统规划,导致学科难以做大做强做优。另一方面,部分学科协同创新不够,难以形成合力。纵向看各科研机构内部研究单元之间缺乏有机协调,横向上学科间的相关支撑与融合不够,学科内涵和外延还须进一步明确。目前,虽然不少省份都在推进创新联盟建设,但这种协同创新机制仍然存在“拉郎配”、流于形式等问题,学科内“个体户”现象仍然存在,研究成果难成体系,学科集成创新优势难以形成。另外,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参与部级科技计划布局谋划的程度不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有限,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成果不多。

2.3学科人才队伍结构亟待优化

高水平科技人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但总体上看学科领军人才都集中在部级科研机构,地方农业科研单位战略型、领军式的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尤其是省级以下农业科研机构缺少具有组织学科和带动学科的领军人才,在部级重要学术团体和有关学术机构中有较大影响的学术人物不多,某些学科后继乏人,缺乏学科稳定传承,学科带头人优秀后备人才、优秀青年人才还较为缺乏,人才断层现象比较突出。同时,学科团队建设任务也非常艰巨,地方科研机构主动设计学科梯队较少,人才成长和培养以自我发育和自主发展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地方科研机构学科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2.4新兴交叉学科发展较慢

前沿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与突破落脚点在学科,技术系统的集成与配套落脚点在学科的交叉融合。目前设施农业、食品安全等新兴学科在省级及以下科研机构发展起步较晚,底子较薄,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上能力有限,特别是在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缺少新的增长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支撑平台还显薄弱。多领域合作、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协同攻关的机制还没有建立,导致新学科的研究工作多以自发性和小规模为主,而且大多局限在一般性技术集成层面,使学科产出的成果难上水平。

2.5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亟待完善

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地方农业科研机构事业发展的经费保障水平持续增高,不少省(区)如江苏、广西、湖北等省(区)财政还划拨专项科研经费用于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开展持续性的自主创新,地方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学科资源配置、经费投入较为分散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学科建设水平与建设效益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尚不健全,投入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学科建设的任务职责和目标分解不够明晰,学科整体的统筹规划、调控不够,学科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亟需进一步优化。

3进一步强化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的思路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科技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密围绕区域性、全国性重大关键技术需求,注重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实行与部级农业科研机构、同类型农业科研机构差异化的学科发展道路,立足产业发展需求导向这一根本,强化学科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学科发展设计,强化农业科研组织方式转变和组织管理机制创新,以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平台建设、高效配置自主资源为重点,大力发展优势重点学科,全力扶持新兴学科,着力培育特色学科,把学科建设的重点由学科数量扩张转移到学科内涵发展上来,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发展定位清晰的学科体系,建立目标明确和绩效导向合理的学科建设长效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区域特点的现代农业学科布局,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为有效提升我国地方农业科研机构学科建设发展水平,提出如下举措:

3.1注重学科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

根据不同区域科研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需求,依托优势软科学研究团队,组建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队伍,进一步加强学科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开展农业科技需求调研,科学凝练全局性、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选题、重大项目和政策建议,为学科发展提供指导。精心制定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发展定位和目标,科学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梳理把握学科基础和优势,切实加快学科建设步伐。

3.2注重区域性产业发展需求导向

紧密围绕区域性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科技需求这根主线,确定自身学科布局、选定学科方向、整合学科资源,确保学科建设能够有效回应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符合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建设形成与高校、部级农业科研单位差异化的学科建设发展道路。

3.3注重重大科研项目设计

围绕重大农业科技需求,主动策划重大科技选题,积极组织申报各类国家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同时,以重大项目实施为载体,强化大联合、大协作和“多学科集团军作战”方式,系统整合系统内外不同学科优势资源,重点突破和解决长期制约农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提升特色学科发展优势,突出学科特色,加强与国内外优势单位的联合协作,共同申报和实施国家重大项目,借势提升学科发展影响。培育一批新兴学科,坚持全球视野,把握学科发展前沿态势,密切关注新兴学科的兴起,敏锐地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或者研究方向在国内独一无二的研究领域进行攻关,以求取得突破。

3.4注重成果产出引领和实际贡献导向

从重大成果产出角度谋划学科建设工作,通过遴选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科研选题,建设重大项目库,争取国家主体科技计划的支持,不断提高项目占位水平和份额。建立学科内重大项目技术方案咨询论证制度,对技术路线设计、阶段性产出、目标方向调整进行严格论证考核。突出产业引导和学术引导,提升学科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的社会贡献力和影响力。通过推进成果要素建设,将成果培育落到实处,实现重大成果的连续产出和持续突破。

3.5注重学科发展人才梯队和学科团队建设

把人才队伍建设上升到事业发展战略的重中之重,继续强化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加强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人才能干事、愿干事、做成事的人事制度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交流。围绕协同创新的重大科技任务,面向国内外公开选聘一批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与高素质的专业支撑辅助人才,为实现科技协同创新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6注重强化条件能力建设

加强平台建设与学科布局紧密衔接,充分考虑地域和多学科综合发展,通过鼓励联合建设和推进资源共享,建设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合作充分、运转经费充分保障的科研基地。加强平台共享机制的建设,按照“一体化”管理的思路,强化资源高效利用,放大已有资源效益。重视新建和已建平台的共享,明确平台共享的范围,保障平台共享运转的经费,建立将平台共享纳入考核的机制,提高基地与平台的利用效率。加强各级科研平台的申报力度,力争在国内有影响、区域有优势的平台申报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

3.7注重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创新

农业科研发展方向篇2

2011年我国粮食连续8年增产,综合生产能力已达到5亿t以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到新的水平,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以资源大量消耗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方式难以为继;农业劳动力成本迅速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不断降低,农业生产正在进入高成本阶段,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技术变革和科技进步始终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现阶段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科技贡献率已由“一五”时期不足20%提高到2011年的53.5%,有力支撑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但与发展“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际农业科技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巨大差距。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当今世界,农业科技正孕育新的革命性突破,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带动并加快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进程,全球农业科技正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欧美等农业科技强国和跨国大公司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占据优势地位,正逐步加大加快进入我国市场的力度和速度;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农业科技竞争力也显著增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农业科技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更加激烈。一定要认清形势,深刻认识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中的重要地位,承担起发展我国农业科技的历史重任,致力于攻克农业发展的科学难关和技术瓶颈,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为提升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2充分认识农业科技发展规律,进一步明确创新方向和重点

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必须正确认识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明确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使农业科技成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认识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把握农业科技的发展规律。农业是保障人民生活和国家稳定的基础产业,其社会效益大大高于经济效益。农业发展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成果通过转化推广直接为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服务,这充分体现了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农业科技的这些属性决定了农业科技投入的政府主导性和公共科技部门研发的主力军地位。农业科技又具有区域性明显和研发周期长等特点,这决定了农业科研工作要立足长远、统筹规划、超前部署。中央一号文件准确把握了农业科技的发展规律,提出要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稳定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公益性科技研究。要切实履行公益性研究职责,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更强大的科技保障。突出农业科技工作的时代性,把握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新要求,对农业发展提出了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时代命题。

新时期农业科技工作要服从国家战略目标和时展需要。一是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做到“顶天立地”,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顶天”,就是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农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上取得突破。二是突出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大力加强农业基础研究,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着力突破农业技术瓶颈。三是进一步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加强重大科研条件平台建设,加强试验示范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坚持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突出农业科技工作的创新性。农业科技的发展是不断创新的结果。从农业机械的发明发展、化肥农药的使用、育种技术的突破,到当前农业生物技术、数字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推动了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一轮又一轮的农业科技革命,决定了世界农业的发展进程。在科技实践中,要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挑战和攻坚,致力于攻克前沿性科学问题,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要不断优化农业科技发展环境,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并以体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

3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牢牢把握当前重大历史机遇,认真谋划跨越发展新目标,创新跨越发展新思路,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改革发展迈出新步伐、取得新进展。确定发展新目标。未来5~10年,要努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农业科研院所,成为国家农业科技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和重大科技命题的策源地,成为国家农业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成为国家“三农”问题和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学术重镇。要逐步凸显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中的引领与主导作用,在解决我国农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关键性技术问题上的核心作用,在国际学术界的骨干与引领作用。要进一步弘扬中国农业科学院50多年来积淀形成的核心价值和精神,使之成为全国农业科技战线的旗帜和推进农业科技事业的强大精神动力。把握农业科技发展方向。面向世界农业科技前沿,以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加强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高新技术研究,在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制高点。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围绕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的目标和需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应用研究和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努力在农业生产、加工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实用技术成果。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强院所学科体系建设,形成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相对完整的现代农业学科体系。

农业科研发展方向篇3

关键词:发达国家;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启示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040-0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农村各项工作、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驱动力。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农村科技创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科技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构建中国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紧迫性

纵观农业发展史,从传统农业、近代农业到现代农业,每一个阶段无不以技术变革为动力、以技术进步为标志。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问题,国家用于农村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科技进步正在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标志。从世界各国农业发展趋势来看,农业生产日益科技化,高新技术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农业科研机构和技术推广体系日益健全;农业专业化生产向农工商一体化发展。

目前中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既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提业支撑的历史重任,又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要突破资源的瓶颈制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促进形成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这就要求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对此问题的研究颇为成熟,中国地处经济发达的沿海各省也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在农村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但受制于计划经济传统思维的约束,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还处在摸索过程,基本上处在一个“破”和“立”的境地。农村科技创新体系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农村科技管理体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完善,农、科、教、产、学、研的联系机制尚未建立,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农村科研机构体制改革面临困难多;农村科技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农村科技资金投入不足,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尚未建立等都严重影响着农村科技创新能力,迫切需要重构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并结合中国国情加以吸收、利用和借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们的科技强农措施。尽管这些发达国家的特点、国情各不相同,但他们在构建农村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成功做法,无疑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美国、以色列及荷兰均是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国家,都建立了科学发达的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在美国的农业产出增长率中,农业科技所占的比率达到了81%左右,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了85%;以色列的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了96%,荷兰超过了80%,虽然荷兰人均耕地和牧场均低于中国的平均水平,但却在农牧业生产方面,创造出了难以想象的高生产率,成为人多地少类型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典范。

二、发达国家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模式分析

(一)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建立了多层次、强合作的农村科技创新研究机构

美国的农村科技创新科研体系是根据农业科研的不同侧重,形成了由国家科研机构、地方科研机构和民间科研机构三大系统共同组成的多层次管理方式,并各有侧重开展科研活动。它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互为独立,但彼此之间又相互渗透、依存、合作与竞争。部级农业科研机构重点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地方科研机构重点从事应用研究,民间科研机构重点从事开发性研究。

以色列的农村研究机构主要由独立的公益性研究机构、农业教育机构和公司类社会研究机构组成。公益性研究机构主要有农业研究组织(aRo)、魏斯曼科学研究院以及与农业有关的专业研究所。其中魏斯曼科学研究院是世界一流水平的综合性研究院之一,该研究院聚集了2500多名科学家,其中农业方面的专家有800多名。以色列和美国相似,有相当多公司类农业科研机构,且数量仅次于美国。其领域涵盖了农业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材料、化工、电子、基因、细胞、医学、生物工程等。

荷兰农村科研由农业实验站、区域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大学等部分组成,各自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不同,分工明确,并相互协作,研究经费充足,设备先进,许多研究领域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研究成果及时推广于农民,很快就转化为生产力。农业科研和推广为农民提供了雄厚的科技支持,荷兰国家农村科研机构除了上述的隶属农业部外,还有隶属于国际研究组织的国家农业研究国际服务局。

2.进行了巨额、多方位的农村科技研发投入

美国农村科研经费的投入主要来自联邦政府预算拨款、州政府预算拨款和私人企业自筹。在农村科技研究经费的投资方向上,公共研究系统的经费投入主要以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为主、其中基础性研究大约占41%,应用性研究大约占56%。而私人企业的研究经费主要用在运用性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其中应用性研究大约占50%,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大约占40%。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研究、教育和推广的投入比例一直比较稳定,研究投入占农业部预算的2%~4%,世界平均水平只有1%。美国对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品开发的投入相当重视,越是高新技术,投入越大,例如对生物技术产品的投入大约为55%。

以色列政府每年对农村科研经费的投入上亿美元,大约占农业产值的3%,而中国仅为0.2%左右。在农业部的农村科研经费中,每年有50%是定向拨给国家农业研究组织(aRo),剩余50%和其他政府农业研究基金按分类管理,统称为“竞争性基金”。此外,以色列企业也提供农村研究经费,主要用于引导和补贴应用性研究,如化肥、化工以及农业机械产品等。

荷兰政府对农村科研非常重视,优先支持发展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事业,其农业科研力量非常精干、高度集中。政府每年对农业科研、推广和教育的投入经费约为30多亿荷兰盾,用于农业研究的经费占国家农业预算的25%左右。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稳定的经费投入,极大地促进了荷兰农村科技的发展进步和推广应用。

3.建立了层层推进的科技创新推广体系

美国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分为三个层次:联邦农村科技推广局、州农村科技推广站和县推广办公室,其中州农村推广站在推广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联结联邦推广局和县推广办公室的纽带。联邦农村科技推广局隶属于美国联邦农业部,其主要任务是确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有效的农村科技推广体系,执行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法律和规章,以保证高质量地服务于农业企业。县推广办公室大部分人员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推广人员大部分时间是亲自到农场或农户中进行访问,解决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向农民提供信息与咨询服务。

以色列的推广体系由国家农村技术推广中心和区域推广服务中心两个层次组成。这两个层次的组织各司其职,相互协作,有效地将各项科技创新成果推广给农民。以色列农业部专设农村技术推广服务局,其中从事农技推广的工作人员超过800人,他们工作主要场所是在农场、田间、果园,而不是在办公室或培训中心。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对科技成果的评价非常重视,都要进行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比较分析,并对一项成果从开发到最终的使用实行全程追踪评价。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而以色列的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90%以上。

荷兰的农村科研推广体系实行政府与地方或农民合办的协作方式,即由国家推广系统、农协组织(社会和经济推广系统)、商贸私有咨询服务系统和农民合作社组织四方面的力量组成。荷兰农业领域的推广工作也由农业部提供资助。1997年用于农业推广的经费预算就达2850万荷兰盾。

(二)发达国家的农村科技培训与教育体系

美国建立了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农学院系统。美国除了正规教育之外,在农村还广泛举办培训班,利用冬季和农闲对青年农民进行系统培训,同时办有农民继续教育班,向成年农民传授新的科技知识。美国大约有5万多个农民俱乐部,帮助农村青年学习各种专业技术,提高经营管理能力。据统计,25岁以上的美国农民中,有17%的人完成了高等教育。在农村科技人才的教育和引进上,美国也有其独特而成功的做法,如对农业教育投资的增加、打造开放的文化氛围、用充足的财力支持独立研究、给予农业科研人员高于欧洲同行的薪水、置备世界上最好的研究设施、科技人员个人的升迁由其取得的成就来决定等等。这些优惠的举措吸引了包括欧洲在内的外国科技人才,并会对包括留学生在内的高科技人才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荷兰政府每年用于发展农业教育的经费达8亿荷兰盾以上,其中的51%用于初级农业教育。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是荷兰农业教育的显著特点,也是荷兰农业高新技术能广泛应用的基础。荷兰农民多数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有的还是双学位或硕士、博士,不仅熟悉和掌握现代种养殖技术及农畜产品加工技术,而且会使用甚至会修理各种农机农具和自控设备,及时收集和了解有关的农业信息。基于农业经济对人才发展的需求,荷兰农业人才培养与农民教育培训已经形成了十分完善的体系,由初等农业职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高等农业教育三个正规教育层次组成。此外,还包括各种农业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作补充。荷兰农业人才培育和开发的成功为荷兰现代农业的巨大成功奠定了基石,它与发达的市场机制、适度的经营规模和灵活的生产方式一道成为荷兰农业制胜的法宝。

20世纪80年代末,以色列已经建立了高度发达的全民教育体系,形成了一个学习型社会。以色列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教育。“义务教育法”规定5~16岁的孩子必须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并且一直到18岁均为免费教育,此外,还有“国家教育法”、“高等教育委员会”、“学校督导法”、“特殊教育法”等对教育做了规定。而以色列对教育的投资比较高,一直保持在9%~12%,政府对小学生的花费为3938美元/(人・年),大学生的花费为11036美元/(人・年),均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以色列成立了专门的农业教育培训机构。在建国初期,受教育水平最高的是农民,他们大都受到高中以上的教育,甚至大学或专科。现今以色列农民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到47%,其他至少是高中文化程度。

三、对中国建立农村科技创新体系的启示

1.应建立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三位一体、互推互进的政府管理机构

以上发达国家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村科研管理机构,而是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三结合的科技体系,其中美国还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该体系固定下来,而荷兰实行的是网络化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三者形成一个互相推动的三角形,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优于中国现行的农业教学属于教育部门、农业科研属于科技部门、农业技术推广属于技术推广机构的分设模式,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的科研与生产实践联系不紧密,尤其是与市场严重脱节,部分原因是分设模式不利于农业科技成果的及时推广运用。而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政府管理机构有利于确保农业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与此同时,在科研、教育和推广一体化体系中,要推行农业科技成果的全程式追踪评价,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例如,我们可借鉴以色列做法,在培育新品种进程中,产前对公共政策、宏观环境以及组织形式进行分析;产中进行生产成本、栽培管理、病虫防治、收获等评价;产后对包装冷藏、运输、加工等过程进行管理控制等。

2.应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分工明确的农业科研创新体系

比较研究表明,发达国家都形成了政府、地方、企业或农民组织相协作的多层次的农村科技创新研究机构,都相当重视农村科技研发投入,并且还发展了层层推进的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其中,以色列和美国相似,有相当多公司类农村科研机构,其领域涵盖了农业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材料、化工、电子、基因、细胞、医学、生物工程等。这些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推广组织相互之间互为独立,但彼此之间又相互渗透、依存、合作与竞争。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这种多元化的分工模式有力地提高了农村科技创新能力,也确保了农村科技创新的潜力。

3.明确农业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科学分配科研投资比重

21世纪农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农村科技尤其是农业高新技术的竞争。各发达国家都结合了本国的实际情况,发展了不同的农业高新技术,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美国、以色列都把农业生物技术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并出台了多种政策和法规从多个层面上进行鼓励、扶持。荷兰政府扬长避短,鼓励重点发展畜牧业、奶业和附加值高的园艺作物,并鼓励这些领域和产业“快步增长”,出口创汇。中国在国家财力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应结合国情找到优先发展的农业科技领域,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科学地分配农业科研投入比重,创造出最高效的科技创新成果。

4.加大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开辟多元化的农业科技融资渠道

美国联邦政府对农业研究、教育和推广的投入比例一直比较稳定,研究投入占农业部总预算的2%~4%,以色列政府每年对农村科研经费的投入上亿美元,大约占农业产值的3%,世界平均水平只有1%,而中国仅为0.2%左右,很显然,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既远远低于这些发达国家,低于世界平均投资强度,也低于中国其他科研领域的投资强度。努力增加投入,是不断提高中国农村科研水平的必要条件。增加农村科研投资强度,要在加大国家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和吸引各种资金投入农村科研。

建立完善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农村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是农业与农村科技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推进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迫切需要,也是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科技战线的紧迫任务。

参考文献:

[1]胡春明.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建立市、乡、村三级服务网络[J].新长征,2009,(1).

农业科研发展方向篇4

关键词: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研究农业、技术和经济相互渗透的新兴学科,建设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都有重要的意义。农业技术经济学自创建以来,解决了一些农业技术经济的实际问题,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随着中国已加入wto,中国农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农业技术进步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使农业技术经济学在新的形势下为我国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是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现状

(一)产生与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1980年3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为标志。从此,我国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81年全国统编教材《农业技术经济学》出版,它确定了研究建立起本学科理论体系和系统研究方法的基础,规定了明确的研究任务。这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起始阶段。毫无疑问,在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阶段,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78年,在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下,设立二级学会-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1983年改为“全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从1989年起每年开始独立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993年被民政部批准为全国一级学会,改名为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在学会的推动下,农业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被系统的应用到农业生产决策中去,农业技术经济理论体系在实践中逐渐构建起来,并且通过多次农业技术经济学术讨论会而逐步推广应用到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以1981年到1986年原农牧渔业部经管总站在全国部分省、市、自治区开展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为例,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成果广泛的应用到了全国各地。据1986年在山东青州召开的全国农业技术经济效益评价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统计,1984年,全国进行试点工作的有17个省,71个县,133个项目,到了1986年,增加到28个省,659个县,1316个项目。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取得了一些发展,如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等一些专家学者,都主编或编译过相关教材,全国也出现了多种版本的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这些统编教材和学术专著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发展了20多年,取得不少的学术成果。专家学者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也有不同的意见,在2003年12月(南京)召开的2003年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术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一是有些专家通过对农业经济热点问题的调研,得出农业技术经济学已经是一门比较成熟的农业经济分支领域。二是一些专家认为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农业技术经济学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处于一个逐步完善和不断发展新的阶段;三是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需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于衰落期。就我们的研究来看,我们比较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处于一个建设发展新的时期,需要吸收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适应世界农业新技术革命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补充、完善和发展。

(二)存在问题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许多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但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其学科建设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科内容跟不上形势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建立过程,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经济效果”概念的提出,是一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国家要求农业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经济效益的背景下开创和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朱希刚,2002),虽然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迅速发展,但是农业技术经济学仍然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这些影响阻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向前发展。因为一门学科的产生往往很难摆脱时代的局限性,但是当一门学科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发生了变化以后,其相关的理论、衡量标准、评价方法也应当与时俱进,随着完善和发展。所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科结构不合理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描述不够清晰,容易与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经济学科的一些方法混淆,体现不出自身特色;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比较狭窄,局限于农业的直接生产过程,而对农业的产前、产后的供应、加工、贮藏、保鲜、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以及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领域应用较少。四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虽然版本较多,但多是低水平重复,许多内容在其他教材中重复出现,一些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没有讲深、讲透。

3、缺乏自身的特色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扩大,原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特有的一些分析方法被计量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其他学科所替代,农业技术经济学正失去它自身的特色,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自身的特色,就意味着这门学科可能会被其他的新兴学科所取代。

4、学科体系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学科体系。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并未形成一个从若干基本概念和若干农业技术经济学理论演绎而成的理论框架,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由此及彼,联系紧密,进行推理而演绎形成的理论体系。表现在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科书中,各个章节相互独立,缺乏有机的联系。

二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建设定位模糊。尽管农业技术经济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技术应用经济效益评价下演化而来,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技术经济学究竟怎样发展,学科体系如何建设还在探索。同时,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尽管属于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纯粹的技术经济学科,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作为一门应用技术经济学科,农业技术经济学在吸收技术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突出特色,进行创新,在这一点上尚未真正破题。

三是现有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未能吸纳近些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研究成果,如近年来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园区与现代农业建设、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都未能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体系中去。

四是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无法解释知识经济对现代农业所起的作用。众所周知,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以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作为理论基础,在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作为生产基本要素的知识资本(智力资本)不仅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减,相反,在使用中会发生递增。因此,随着知识资本逐步被引入到现代农业中去生产,知识经济对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提出新的挑战,严重地冲击传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二、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发展迅猛并且已经在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在生物科学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为人类进行生物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体系中,除了生物技术之外,对农业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还有在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化技术,它开创了人类社会的信息化时代,对农业和农业科技以及各个传统产业和学科产生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可以说,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展将会使农业的基本特点发生变化,从而使农业技术经济学科涉及内容发生变化,因此,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将增加农业高新技术经济学的内容,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总的来说,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不断与发达国家的数量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接轨,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不但在课程体系上会有根本性的创新,还要对传统学科的内容进行改造,其根本目的是实现国际化与实用化,能够更加符合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更加注重对农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注重采用当前先进的经济分析方法对新技术选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等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对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避免技术的盲目引进。

三是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将尽可能的融入当前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变化、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发展,以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等内容,使其更能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符合实际需要。

四是重视对综合性、全面性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人才的培养,现代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后期就已经呈现出了综合化的趋势,所以,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范畴将会扩大,一些先进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将被引进到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中,培养复合型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也成为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重要目标。

三、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

目前,关于《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主线形成了比较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以技术进步为主线,以经济效果、经济增长和诱导性技术进步三大理论为基础的学科体系。这种观点的缺点是把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架划到了狭隘意义上的以“技术”为主线的单线思路,优点是思路明晰,理论基础比较完善成熟,若按这一观点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容易与农业推广学产生冲突。第二种观点主张在原有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吸收技术进步经济评价和宏观技术政策评价等内容来完善和发展农业技术经济学,这实际上又变成了以“经济”为主线、站在另一个角度上的单主线思路,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从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来讲,是没有前途的。第三种观点认为农业技术经济学应当构建新的以技术和经济的关系为主线的学科体系,无论从现实意义还是从长远发展来讲,这一思路技术路线明确,吸收了近年来科研和实践中的新内容,强化了理论实践,符合农业技术经济学的长远发展需要。具体来说,按照这一思路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研究对象、系统和层次。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对这一学科研究内容和研究层次的高度概括,研究系统是研究对象的具体体现。农业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通过研究技术与经济互动的内在机理与发展规律,来研究如何解决技术的经济问题。从研究层次来看,农业技术经济学既包括某一特定的农业技术的技术经济问题,也包括企业层面或特定区域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同时还包括诸如科研体制、技术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农业技术经济问题。

二是提升和归纳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从长远发展来看,理论体系应当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基本上农业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理论应当包括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基本规律,技术与经济互动内在机理,农业技术与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等。如农业技术效率和生产效率监测系统理论、农业生产函数的理论、技术进步理论、农业技术创新理论、农业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理论和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等。

三是完善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扩展。基本原理如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效率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及指标等都应当涵盖在内。而基本方法除了包括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实证分析方法之外,应当将农业技术经济效益的计量分析方法也纳入到学科的方法体系中。

四是拓展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不在局限于种植业和畜牧业,应该向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销售业拓宽,不仅仅局限于单项技术应用措施和企业、农户的微观技术经济问题,而应该扩大到各级政府的农业技术政策、农业科研投资、农业技术推广等宏观的技术经济问题。

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如下表所示:

项目

基本理论

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

应用领域

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技术进步理论,技术创新、技术扩散与采用理论,科技成果产业化,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

农业生产函数的应用、农业技术进步测算原理、农业技术经济评价原理,农业技术要素报酬变动原理、农业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评价原理

农业技术经济评价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实证分析方法和农业技术经济效益与计量分析方法

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

四、推动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建议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新技术、新问题的出现,不断调整自己的学科定位、内容、框架和体系,具有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树立正确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我国农业教育的基本方针是:农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农业技术经济学作为农业经济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方向是必须坚持这三个面向。因此,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思想:立足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面向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国际化,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对传统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内容和体系进行改造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以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和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基本出发点,以面向社会普及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知识、培养面向未来的高、中、初级农业管理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体系

一是进一步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过去的定位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合理结合的内在运动规律及其应用条件和经济效果”(顾焕章,1992)。建议今后应将研究领域从“农业生产中”扩大到“农业生产与经营中”,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领域。

二是在构建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科体系中,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首先,要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分析和归纳,明确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主要的分析方法是什么。在此分析基础上,归纳和总结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构建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其次,对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新的农业技术经济研究成果,包括基础理论应用和新的分析方法引入,如果经国内大多数专家学者的认可,也可以逐步纳入农业技术经济学的教材范围。

三是注重研究方法,农业技术经济学应该在研究方法以及实现手段上不断创新最新成果,如利用网络资源和软件,实现评价分析技术的标准化,同时不断引进探索新的分析与评价方法。

四是更加注重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的范围,尤其是注重世界农业新的科技革命对农业经济领域带来的变化,如转基因生物技术对农业生产和食品消费的影响,以及加入wto后,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对中国农业发展的作用等。

五是建立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库和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和新技术、新形势的要求,重新编写《农业技术经济手册》,还应探索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对农业技术经济数据共享的途径和方式。

(三)对《农业技术经济学》学科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系统研究

针对当前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组织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力量,对农业技术学科发展方向展开讨论,在《农业技术经济》刊物设置专栏,组织学者们对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和应用领域开展系统地讨论,逐步在某此方面形成共识;同时,对农业技术经济学科建设的重点和发展方向开展调查,了解全国各个高等农业院校农业技术经济课题开设、教材使用、师资配备及学科发展的一些情况,并对原来的《农业技术经济学》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为今后编写“十一五”全国统编教材打下基础。

(四)编写新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

学科建设最终也要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是学科体系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也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要对目前的《农业技术经济学》教材进行修改和增补,删除教材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增加一些最新科研成果,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积累起来的大量新方法、农业科技新成果进行提炼与总结,将其中的精髓编入教材;对把过去教材中已经被其他学科普遍吸收的一些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予以扬弃和简化。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统筹协调,不要搞低水平重复;二是要注意编教材不同于科研,编教材不能强调一家之言,而要站在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高度,综观全貌,提高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五)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

案例是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科适用性的具体体现。建议有选择性地吸收一部分现代科技发展和农业技术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搜集有代表性的农业各部门、各领域以及农业技术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方法与范例,编写《农业技术经济学》案例,为农业技术经济理论、方法的运用提供实证分析方法论,拓宽学科视野,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实用性,拓宽《农业技术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和范围。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希刚著,《农业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及应用》,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10月;

2、傅家骥等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4月;

3、许家林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高等农经管理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及体系的改革,《农业经济问题》,1996年第4期;

4、袁飞主编,《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10月;

5、孔祥智,21世纪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0年第1期;

农业科研发展方向篇5

科研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对科研投入明显增加,但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科研人员“用于创收的精力多于创新”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投资强度偏低。201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即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为0.77%,远低于全国科研投资强度1.7%的水平,也低于国际农业科研投资强度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3%~5%的高水平。二是项目稳定性支持比例过低。我国部级农业科学研究院项目的稳定支持经费仅为20%~30%。科研拔尖人才疲于争项目、找活儿干和应付各种检查等。据调查,近些年,骨干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研究的时间不足工作时间的70%。三是多头管理,项目重叠,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作为省级农业科研人员,也不得不向财政、科技、农业、开发和扶贫等各部门多头申请项目,甚至同一内容的项目多头交账才能保证科研运转,分散了科研人员的精力,也制约了相关技术研究和储备。农业科技创新具有的公益性特点,要求公共财政在持续增加投入的同时,重点建立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相结合的科研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要求增加能稳定支持的非竞争性项目,目的是为科技人员营造一个方向任务明确、能够获得稳定支持、能够静心搞科研和能够获得社会尊重的科研环境,稳定一批高层次的人才,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区域性的特点要求地方财政针对当地特色和优势产业,设立行业科技专项,并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力度;设立一大批覆盖面广、资金额度较小和周期较短的前瞻、尝试、探索和应急性的竞争性项目,加大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地域支撑计划的总投入。近几年,有些省份加大对农业科研单位投入的做法值得效仿,广东、山东、吉林和湖北等省成立了区域农业创新中心,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专项稳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2科研立项机制

立项方向体现了农业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农业企业的成果孵化器作用都不够突出。一是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方向是多年形成的,受传统习惯和人员专业影响,往往是能做什么就申请什么项目,很少考虑产业需求。二是科研主管部门的科研导向是项目形成的,受个人偏好和经费定向影响,往往是有什么专款就什么专项,很难体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和对农业科研的导向作用。这种传统的立项模式,直接导致了农业科研与农业发展的脱节。建立以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改变以往“专家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状况,确立“产业需求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的选题思路,立项形成与之匹配的流程:“技术需求→科研课题→技术指标→技术方案→承担单位”。一是科研主管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企业、新型农民主体加强沟通,立项部门让科研单位参与非竞争性项目拟定工作,并广泛征求农业企业和新型农民主体意见。二是建立以服务产业为目的的创新团队,以有威望的首席专家为核心,组建一批年龄结构和专业配置合理,研究与转化配套的产业服务团队,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给予非竞争性项目稳定的支持。三是注重自然区域内农业协调发展和单位合作问题,如贫困带连片科技扶贫、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立项内容应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长期项目重点解决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提升问题,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期项目重点围绕农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数量和拓展农业市场功能等,确保农业的增值增效;近期项目主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废弃物的治理和农业灾害的应对措施等开展研究,确保农产品安全、高效。2014年,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根据产业需求进行顶层设计,从源头到转化一次性拟好任务书,只需申请人认领任务和证明自己能完成任务的做法是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创新的有益尝试。

3成果转化机制

成果转化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步骤。现阶段,我国每年有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占40%左右,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主要问题是研究方向与产业需求偏差、成果过剩与短缺并存、转化过程半途而废、激励机制不配套、科研单位与企业结合不够、知识产权不易保护和绩效评价内容不合理等。尤其是在绩效评价方面,重论文轻发明,重形式轻应用,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职称评聘对成果的要求一高再高,直接促使科研人员追求书架成果,助长科研浮躁风气。提高成果转化率,要从成果培育入手,多出实用型的物化成果。一是鼓励项目组以解决产业发展难题为主攻方向,开展内容丰富的研究工作,尽快出物化成果、高水平成果和影响力大的成果。二是为成果与产业的结合创造条件,及时解决成果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出成果的同时更为成果的应用作出不懈努力。三是鼓励农业科研单位与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四是对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应该考虑对相关产业发展的贡献份额。在评价方法上,由单纯的专家鉴定转向专家、服务对象和社会舆论为一体的总体评价。五是职称评聘等利益相关制度,应更加重视诚信、奉献、论文和效益。黑龙江省农科院在这方面做得较好,根据其区域的独特性,以院校合作和加强交流的农业服务为重点,采用“专家在线”、“合作共建”、“科技帮扶”等模式建立起广泛而深入的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力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给农民家。

4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队伍是科研创新的主体。现存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偏少,领军人才更是匮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相对于农业劳动力的比例只占美国的1/20,日本的1/10。二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受编制限制,农业科研单位人员更新缓慢,年龄和职称倒挂现象比较突出。三是不少科研人员献身农业科研的意志不够坚定。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相对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主动性。建立多层次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必须坚持“人才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自身科技人才培养为主,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科研骨干;以引进人才为辅,主要引进团队稀缺和产业技术急需人才;以培养青年科技人员申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力为抓手,培养一批高层次青年人才;以国际交流合作为契机,吸引高层次人才,促进人才结构多元化。为此,山东、河南、浙江和四川等省农科院已相继出台重大项目资金匹配制度和重大贡献奖励机制,以期留住高水平人才和培养青年科研骨干。在团队建设方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不打破现有研究所建制就能改变分散格局的做法值得借鉴,以研究室为交叉节点,在研究所横向管理的基础上,利用创新团队再建一条纵线把研究方向相同的研究室串起来,充分发挥创新团队在农业科研中的创新潜能。

5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创新是农业研究进入大联合、大协作时代的必然选择。每个单位的研究方向都是多年形成的,范围较小,布局分散,而单位间的合作可以凝聚力量提高大项目执行力。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以至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伴随着情报、信息的提供、传递和获取等活动,这是科技创新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协同创新与学术交流是相伴而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产业联盟和创新中心;“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包括了“政府+学校+企业+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行业协同创新模式是把同行几个单位联合起来壮大力量;内部协同创新是建立创新团队或平台。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协同过程中的交流多,实质性的合作少,成果不落地,容易流于形式。协同创新机制应以项目为纽带,集聚能量,把分散的科研力量凝聚起来形成联合攻关和团队优势,由单一研究走向综合研究,即课题组→研究室→团队→集团军,逐步打造立足地域内跨单位联合的研究团队。协同创新团队对外联合广泛,有平台支撑,有标志性成果,成果推广力量强大。在协同创新领域,学术交流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对学术交流的质量和真实性更加重视。传统的学术交流形式要加强,如编辑学术刊物和专著、做学术报告和讲学、科学考察和情报交换等。还要创新学术交流的形式,利用好互联网,及时准确地传递科研信息。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在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三地农科院签署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并由8家主要农业科研单位组成“京津冀农业与水安全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形成“战略—生产模式—技术创新”相协调、可配套和见成效的创新体系,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现代农业发展。

6科研诚信机制

农业科研发展方向篇6

一、调研主题

以贯彻党的*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联系我省农业对外开放工作实际,突出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主线,重点围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工作又好又快发展”课题,组织开展课题调研、专项调研。通过调研,掌握实情,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对策,解决问题。

二、人员安排

*

三、调研安排

1、筹备阶段(10月26—11月3日)。参加调研的成员组成调研组,结合调研实际情况,研究确定调研主题、调研重点和调研时间、地点。调研组分两个课题组:一组为外向型农业调研组,二组为农业对外合作调研组。一组由王江桥同志牵头,石萍同志负责调研的活动安排。二组由赵利华同志牵头,王江兵同志负责调研的活动安排。帅启荣同志全程参加两组的调研,并指导、督办调研活动。

2、调研阶段(11月4—25日)。结合农业对外开放工作实际,重点针对扩大农产品出口与国际贸易争端的矛盾、加快农业走出去与境外市场风险的矛盾、农业市场的全球化与农民生产的分散化的矛盾、公益事业发展与单位自身发展的矛盾等“四大矛盾”,围绕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定促进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服务科学发展等迫切期待解决的问题,到农产品出口企业,农产品出口基地,浙江、山东、云南等先进省份等进行考察调研。

一组重点调研优势出口产业(食用菌、水产)的可持续发展,桔子罐头出口遭遇反倾销诉讼情况、茶叶出口产业的壮大和先进省份外向型农业的发展经验。到随州、潜江、宜昌等地的出口企业、出口基地调研,到浙江考察外向型农业发展情况。

二组重点调研农业企业走出和与东盟开展农业合作情况。到*省种子公司、中澳楚蕾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调研,到云南考察与东盟开展农业合作情况。

3、大讨论阶段。在调研的基础上,着重就如何解决影响外向型农业科学发展的认识问题进行解放思想大讨论,切实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努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

4、总结阶段(11月25—30日)。整理汇总调研材料和大讨论成果,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提交给厅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四、调研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调研工作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关键环节,是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要充分认识调研活动的重要意义,科学合理安排好调研工作,将调研工作与处理日常工作有机结合,将调研工作作为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针对性的有效措施,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完成调研任务。

2、弘扬优良作风。要一切从简,努力消除调研工作对基层正常性工作的影响。要深入出口企业、深入出口基地、深入基层农民、深入具体工作,扎实开展调研工作,展现良好形象。

农业科研发展方向篇7

一、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大力发展知识农业

1、适应知识农业发展需要,创新农业科研教育组织

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策划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加强科技计划的管理与考核,“农委会”于1986年成立任务编组的“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于1993年改组,确定该小组的主要任务:(1)农业科技发展政策及法规的拟定;(2)计划的规划、评审及预算编列;(3)计划的推动、管理、成果检讨与绩效的考评;(4)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的规划、推动与管理;(5)科技会议的筹划及其结论与建议事项的推动;(6)与相关“部、会”、学术及研究机构有关农业科技计划的协调与联系。随后又改组为任务编组的“农委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委员会。这一时期台湾农业科技集中在“农委会”农粮处主管,部分科技项目由“农委会”有关业务处室管理。此外,“国科会”生物处主管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的基础研究。

为了适应知识农业发展的需要,“农委会”着手研究调整农业试验研究机构,于2000年把拟成立“农业部”作为工作重点来抓,研究设置“农艺研究署”,从事全台湾农业科技研发工作。

为了迎接生物科技新纪元的到来,“中研院”设立生物农业科学所,台湾大学成立生物技术中心,中兴大学成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民间企业于1998年投资12亿元新台币成立了花卉生物技术公司,投资六亿元新台币成立家畜疫苗公司。近几年还先后把屏东技术学院和嘉义技术学院扩大为屏东科技大学和嘉义科技大学。

各有关农业科技的研究机构的分工是,“中央”研究院主要从事学术及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大专院校则以教学及训练人才为主,研究工作为其业务的一部分;公营事业机构研究所及财团法人或类似组织的研究所从事专业性特定项目的研究工作;而原省属的试验研究机构为从事台湾地区全面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的主干。有关农业科技研究发展对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发展与商品化及应用,依上、中、下游各层次负责推动。

2、应对国际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加快高新技术创新步伐

1992年“农委会”农业研究发展小组依据《台湾科学技术发展12年长程计划及6年中程计划》、《农业综合调整方案》有关农业科技发展目标,以及历次“行政院”科技顾问会议农业组顾问建议事项,确定生物技术、生物防治、种苗繁殖、栽培渔业、动物用生物制剂等五个领域的研究发展重点,加以推动实施。其湾“农渔牧产业自动化”十年计划,约投入经费25亿元新台币。

从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台湾“农委会”按照台湾地区“跨世纪农业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发展政策导向的产业科技”要求,在重点产业科技、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整合农业科技研究群及区域推广体系、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等方面研究取得一批成果。

2000年夏季,台湾“农委会”研究拟定“迈进二十一世纪农业新方案”,做为2001年至2004年农业政策蓝本。该方案提出了“发展农业知识经济,厚植农业竞争得基”策略,明确了新世纪初台湾地区农业知识经济的发展重点。2001年台湾农政机关用于扶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的经费预算为450.01亿元新台币,2002—2004年约需195.18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知识经济发展。

2001年“农委会”制定台湾地区农业各领域科技发展中程纲要,包括11个研究领域,分别是作物科技领域、林业科技领域、渔业科技领域、畜牧业科技领域、农业环保科技领域、农产品加工科技领域、农业自动化科技领域、农业共通性科技领域、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林业防灾科技领域,“农委会”计划从2000—2004年度,共投入241.56224亿元新台币用于支持农业科技研究。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二十一世纪前十年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方向主要是:(1)在生产方面:建立高科技、高效率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国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突出加强生物技术的研发与运用,创造台湾地区农业的新绿色革命:加速农业自动化与信息科技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2)在生活方面:生产卫生、安全、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提升国民生活品质质,重点发展高品质且多样化的农产品,满足消费大众需求;结合民间力量发展食品科技,带动产业发展。(3)在生态方面:减轻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冲击,强化农业支持生态环境维护的功能,重点改进动植物生产、检疫防疫技术与体系,保护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3、大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鉴于农业生物技术将成为21世纪世界产业发展趋势,为了加快台湾生物技术的研究创新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突破台湾农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提升传统农业的技术能力,近十几年台湾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方面,不断增加研发经费、人力和设备投入。

1995年8月台湾“行政院”第2443次会议通过《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并于1997年修订方案内容,确定将农业与医药领域的生物技术,作为台湾全力发展的重点科技。“农委会”为落实“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1996年优先执行了花卉种苗、动物用疫苗及生物农药三个推动计划。

1997年3月,台湾“国科会”委员会选定农业生物技术为台湾四个“国家型”科技计划之一。同年10月,成立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专案计划规划工作小组。1998年1月,聘任该计划个案咨询委员会委员。1998年2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的目标、规划重点提交“国科会”委员会审定通过,推动执行,课题申请通过率为45.2%。1998年7月,公布1999年度第一期三年的课题补助金额,共有42项课题列入该“国家型”计划。其主要研究目标是:(1)整合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既有人力、物力与技术资源,落实产业应用,使农业生物技术在台湾得以生根并茁壮发展;(2)加强本土性的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以提升台湾生物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3)建立台湾研发与应用体系,确保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的永续发展,尽快提升台湾的农业生物技术水平;(4)整合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尖端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把台湾建成为亚太地区农业生物技术产业研发与营运中心,促进台湾加入wto后的农业发展。

该科技计划的重点研究领域是:(1)、花卉及观赏植物领域,(2)植物保护领域,(3)水产养殖领域,(4)动物用疫苗领域,(5)农产品保鲜利用领域,(6)农业环境保护领域,(7)保健及药用植物领域。

4、加快农业科技管理创新

“农委会”为加强农业技术发展规划及本会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的执行、管制与运作,设立农业科技审议委员会,该委员会的任务是:农业科技研究发展方向规划的咨询,农业各产业技术发展政策、制度、法规、策略及重大方案审议之咨询,农业科研计划资源分配审议的咨询,农业科研计划成果检讨审议的咨询,其它农业科技发展事项的咨询。委员会下设农业、林业、渔业、畜牧及生物技术五个技术领域审议小组,各技审小组的任务是:对“农委会”个别产业技术发展规划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审查及管理考核咨询,“农委会”科研计划与业界合作事项协调及审议的咨询,“农委会”有关科研计划事项的咨询。

为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执行绩效评估,促使农业科技研究经费有效运用,“农委会”2001年3月6日成立农业科技绩效评估委员会,该评委会的任务是:以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计划为对象,评估过去该领域的研究计划执行绩效;评估农、林、渔牧及生物技术等领域科技研究成果所建立的技术,对提升台湾地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效益。评委会设委员23—25人,由“农委会”主任委员遴聘学养优异、经验丰富,对产业科技、经济充分了解的相关产、官、学、研界专家兼任。评委会在对各领域专业技术进行评估时,得视需要聘请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若干位参与绩效评估。此外,还在台湾地区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中设立了咨询委员会,在台湾地区农业科技中程发展纲要各领域聘请评审委员会。

二、注重农业科技投入,扶持技术创新

从下表可以看出,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常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1996年度(1995年7月1日—1996年6月30日)台湾地区农业科研经费为21.135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农业基础研究(含农艺学、园艺学、农业化学、畜牧兽医、森林及水土保持、渔业科学及农业工程)的经费投入为3.9450亿元新台币,其经费主要来源是“国科会”和“中研院”,共执行537个研究课题,参加研究人员1206人。同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含农作物科技、林业科技、渔业科技、畜牧科技、食品科技等)的经费投入为17.19亿元,执行197项整合性研究发展计划,参与研究人员5142人。

在研究成果方面,共有952篇研究、72本专著、934项技术报告发表,完成55项技术创新和923项技术服务,实现技术转移18项,取得专利权6项、著作权3项。从1996年度的农业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的经费投入结构看,应用研究占70%(12.172亿元),应用基础研究占3%(0.439亿元),商品化开发研究和技术发展占18%(3.077亿元),其他研究占9%(1.504亿元)。

1997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5.3857亿元。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与技术发展经费投入为16.6880亿元。从1998年度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各领域经费投入结构看:重点产业及资源保育利用研究发展的经费为10.94648亿元,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经费2.12078亿元,食品加工科技经费投入为1.79738亿元,遥测技术及精准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为0.44965亿元,农牧渔产业自动化科技经费投入为2.60亿元,其中重点产业领域内部经费投入结构为:作物育种及生产技术研究2.822亿元,农业生物遗传资源研究利用0.8亿元,动植物防检疫与病虫害防治研究1.25755亿元,渔业生产科技研究发展0.805亿元,畜牧生物科技研究发展1.46606亿元,农业废弃物利用及公害防治技术研究0.44431亿元,水土森林资源保育利用及水利科技研究0.95641亿元,农业经济、农产运销技术与农民辅导研究0.52亿元,农业科技人才培育、国际合作及计划管理0.6亿元,农业资导系统建立研究与利用1.07515亿元。

“农业生物科技国家型计划”经费,包括台湾地区“国科会”、“农委会”、“中研院”、“环保署”和财团法人台湾农业生物技术中心五部分的研发投入,预估1998至2001年度,总额达到8亿元新台币。各年度分别为0.2亿元、2.11亿元、2.6亿元和3.1亿元。

三、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1、制定农业技术成果转化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农委会”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科技计划已有成果拟进行产学合作加速商品化的项目一览表》、《“农委会”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成果归属及运用办法》、《“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等法规。

《“行政院”加强生物技术产业推动方案》提出台湾地区生物技术发展策略是加强研究发展与其成果移转、扩散及应用,整合产、官、学、研的研究发展体系,成立“国家型”计划,畅通研究、发展、生产三者之间的渠道,以加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其中与农业相关的主要内容有:修订生物性农药开发相关法令规范;推动农业生物技术国家型计划以花卉种苗、水产养殖、动物用疫苗、生物性农药、保鲜技术等方向为重点,并落实于产业发展;加强花卉新品种智能财产权保护,并纳入植物种苗法新品种命名及权利登记范围的花卉种类,加强花卉新品种权利保护,以提高育种研发意愿,推动花卉种苗产业发展。

“农委会”为提高农业科技研发绩效,鼓励民间产业界积极参与农业科技研究与开发应用,以加速落实研发成果于产业发展,于2001年4月3日制定了《农业科技计划产学合作实施要点》。“农委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人事费、研究设备费、包括杂支、材料、仪器设备维护等其它研究有关费用、管理费和必要的技术移转费用。

《“农委会”主管计划研究成果技术转移执行要点》提出,移转研究成果的技术或智能财产权给予厂商时,应以该成果作价取得价款。技术成果移转作价原则以“农委会”资助研究总经费乘下列百分比收取之:(1)参与开发的合作厂商收取5%,未参与开发的厂商收取10—15%。(2)技术成果最终使用者若为供个别农家使用则收取5%,供农企业使用则收取10—15%。

2、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研究

台湾地区各年度的农业科研课题均包括与农业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方面有关的研究课题。从2001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科技计划研究重点内容看,与推广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在农业政策方面,设有《农产运销制度、法规、批发、零售、渠道与市场的规划及评估研究》在健全组织及人力资源,提升农业经验管理效益方面,设有《农民组织功能研究》、《农业推广体系研究》、《农村建设规划研究》、《农业人力资源研究》、《农民福利制度研究》、《农业金融结构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产业方面,设有《推动花卉种苗、生物性农药、动物用疫苗及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研究》;在农产运销电子化方面,设有《推

动产销与网络商城信息整合研究》、《农业自动化与电子化推动配合措施研究》、《农产运销自动化及电子化研究》等。

从1999年度台湾地区“农委会”主管农业科技计划实施结果看,安排与农业技术推广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有,《现有农业网站与农业推广网络系统评估》、《农业知识信息推广体系研究》、《农业推广远距离教学系统的规划》、《农业知识创新的传播研究》、《作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开发应用研究》、《生物技术在植物病虫害诊断与防治上应用研究》、《生物性农药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生物肥料的生物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应用生物技术加强花卉种苗产业发展研究》、《加强推动动物疫苗产业发展研究》、《农产品服务业自动化计划配合措施研究》、《加强食品工业技术及管理的辅导》、《灵芝和樟芝菌种发酵培养技术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996年、1997年、1998年“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编印

“农委会”九十年度委外办理之科技计划研究重点、汇整单位及汇整人一览表

农业科研发展方向篇8

农业科研单位中小学教育不足对策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逐步普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的城镇化水平逐渐提高,农村的教学需求和学龄分布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小学的教育科研成为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的学术界针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这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指引作用。由于我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国,因此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业科研则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在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研究上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在对偏远落后地区的农业科研单位的学校的教学缺乏足够的关注,在体系的转化上存在着缺陷。本文主要对我国的农村科研单位的重要性进行探析,从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布局调整、师资、认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的更多关注和深入探究。

一、农业科研单位的重要性

农村科研单位承载着提升农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振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科教兴农战略,农村的生产力得到了稳固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地区间发展相对不均匀,阻碍了我国农业科研的发展。农业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为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生产服务,通过科研的开发,提升农业产品的产量,拉进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距离,能够使得当某一新成果和新技术推出现时,科技开发人员能够直接与农民进行交际,直接了解农民的需求和技术上的需要,通过技术和信息反馈,使得科研人员能够及时地调整研究内容和方向,使得产品更加符合生产实际和农民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的主力,为农业科普工作提供技术性的保障。农村科研单位通过宣传展示、发放技术资料、接待农民来访等形式,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种田的水平,通过农业技术科普的推广,让农民能够简单易行的吸收、消化农业科技知识。近几年来,农村科研的成果的不断涌现,对开展农业科普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物质保证。

第二,通过开展农业科普教育,培养学生认识、了解农业。农村科研单位作为中小学校校外农业科普教育科研基地作为中小学校学生校外农业科普教育和农业实践的产所,能够为学生提供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农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科研单位通过引导学生观看蔬菜的生产过程、现代生物科技实验以及农作物的改良和栽培,从中能够体会到当下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开展科普教学,能够为培养新一代的技能型和智能型的农民奠定基础。

第三,通过农业科研,促进生产力发展。目前,我国的农业正处在发展的新阶段,农业生产有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但是我国农业成果转化速度慢,产业化的程度低,农业科研单位则可以解决这样的局面,缓解在科研和经济体制下的人员分流和再就业的压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二、农业科研单位附属中小学存在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农村的经济落后,在认识、理解教育等方面存在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认识问题

在教育方面,存在着认识理解的问题,作为教育科研的指挥者和领导者,对于农村科研附属存在着认识上的问题,仅停留在口头上、计划上,着重看中项目、政绩,本末倒置,却忘记了学校教学的根本任务,只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书本上的教育,达到学生升学的目的;部分教师受到功利思想的影响,甚至将“搞科研”作为评职称、评优评先的工具。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但是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这种现实条件下,部分的当地政府认为,教育经费应该由国家来投资,工作重心应当是经济发展。因此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理解片面化、模糊化,并将此视为“政绩工程”,片面追求数量与速度,因此农村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就存在了认识上的偏差,学校的教育水平不容乐观。

2.教学设施和师资问题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想国家在短时间内拨出一大笔保证农村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发展的专款,是不切实际的想法。目前,许多农村的中小学普遍存在教师队伍不稳定,优秀教师资源短缺,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某一个农业科研单位附属中小学五个年级,就只有10个老师,一个班大概有一百多人,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根本不能让教学质量得到保障。从在农村科研单位附属学校义务教育的普及情况来看,普及标准相对较低,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的配备都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

3.教学科研问题

作为农村科研单位的附属学校,教学科研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但是笔者调查发现学校的教育科研仍然存在“浮夸风”的现象,学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科研时的经费的比重较大,部分教师缺乏搞科研的热情。学校的科研组织结构职责分辨不清,缺乏统一的指导,再加上对教育理论储备不足,缺少教育科研相关知识的其训练,使得其研究内容流于形式。但是通过教学科研,可以解决学校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促进学校教学实践的不断创新,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使学校在农村科研成果的引导下成为学习型的组织。但是由于部分学校的教科研成果缺乏学校内部以及区域层面上的交流与推广机制,导致了教育科研的水平不高、科研管理无序、资源浪费等现象的产生。

4.教学理念问题

由于当前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实际相脱节,当前农村教育城市化的问题十分严重。农村教育的教学内容完全跟随城市的步伐,并没有注意到农业科研的重要性,导致学校办学方向单一,由于我国的教育中心在城市,教学内容、教学标准等都是以城市的教学水平为基准,因此对于大多数农村的学生除了具有较高的应试技巧之外,缺乏相应的创新和动手能力。

三、地方政府办好当地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中小学的对策

对于农业科研单位附属中小学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应该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消减这些问题的不利影响,使得当地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中小学教育走入到正常化、科学化的轨道。

1.合理调整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布局调整

农业科研单位下的附属学校,并不能与简单的调整相比,地方政府要能够因地制宜,以促进当地农村的义务教育、保障农民子女尽可能的接受到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为出发点,在原先教育的基础上,适时地普及农业科技的新思想,加强县级统筹,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学工作的发展,准确地预测学龄人口的变动状况,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问题,通过多渠道的资金筹集体制,使得布局调整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

2.加强城乡交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面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方政府要能够端正教育思想,可以采取建立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保障制度。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互助,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管理与培训制度。建立一个优秀的教师培训机制,合理地分配教师资源,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让农业科研的附属中小学自身成为农村教师成长的摇篮和基地。与此同时也可以将城市与农村教师定期轮换的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对同一城市的城乡教师的工资实行统一的标准,通过城乡之间的交流,获得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鼓励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建立合作与帮扶关系,促进双方间的协调发展,可以通过定期组织专题研讨、学生交流,使得教育者从自身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工作,多方面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教学的质量。

3.完善教育科研制度,构建优秀的科研文化

当地政府作为学校的上级管理机构,其决策将会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因此当地政府应该有正确的科研导向,对中小学的职称评定应该合理地制定,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作为行政管理机构,要统筹兼顾,争取到更多的教育科研投入,完善教学奖励机制。中小学的科研教育工作与农业科研单位而言,可以建立对应的机制,给农业科研单位的附属中小学的教育科研以准确、恰当的定位,从而促进中小学教师提升自我,增强教学实践能力。由于科研是以教师为基础的,所以要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在理论和方法应用上的能力,让教师正确认识到教育科研对自身教育事业的重要性,让教师获得知识的解放,改变过去的注重学历和学科知识的培训方法,增强理论与知识相结合。地方政府可以出面出资邀请相应的专家引领教师进行科研兴趣的开发,通过系统的研究理论和实践,让教师及时地把握教学的科研方向,提高研究人员的素质。

在当下的教育科研中,农业科研工作并不能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因此需要政府全方面的管理,在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和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趋势下,让教育科研与农业科研的精神相融合,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与此同时政府要进一步强化科研兴教的意识,加强对学校的科学管理以及教育科研的保障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科研成果的功利性,营造出一个健康发展的科研环境。

4.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农村教育创新

我国的农村正在向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方向发展,农村教育的对象、功能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地方政府要推行适合自身地区的措施来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要完善农村的教育管理体制,弱化各种教育体制的管理,充分利用农业科研的优势和已有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阻止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素质发展的现象,走素质发展教育的道路。与此同时要加快农村教育的拓展工作,规范农村的教育机制,树立城乡整体育的观念,确立农村教育的发展目标。要提高农村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加对农村教育师资和经费的投入,结合农村的现状,突出农村的本地特色。

5.加强资金的使用率

由于教育体制自身的滞后性,农业科研单位的附属学校存在着资金使用的不合理现象,中小学配置脱离农村的实际发展需要。因此政府要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国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认真理清农村教育经费的支出问题,履行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源头上保障农村中小学的资金问题,落实好基础教育经费的部门预算制度。通过建立硬性的指标,来规范农村教学资金的使用率。与此同时,还要合理调度各种资源来为农村教育提高科学、稳定的保障,有利于健全乡镇政府和农民的负担,缓和乡镇政权向农民摊派教育经费的紧张。

总体来讲,地方政府办好当地农业科研单位附属中小学,要加强城乡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根据本地农业科研单位附属学校的教学现状,探索出不同地区、层次学校办学的新思路和新模式。但是仅从政府一个方面,不能完全解决我国农村的教学现状,需要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才能够促进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

发展农村教育,不仅关系到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农业科研的发展。但仅靠政府提出的举措来办教育,是不能完全满足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需求的,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新阶段的农业科研不可能使得农业产业中获得高额的利润。但是农村科研单位也要发挥其优势将农业科技成果作为公共产品,政府也要对农业科研工作进行直接支持,带动其附属学校教育布局的发展。在这个教育改革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肩负起科教兴国这一使命,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巩固当下中小学的教育成果,充分体现政府对农业科技的主导性,让农村教育真正地走出困境,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锦兴.改善农村中小学校长领导效能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李彦,程心,李东兴.鄂西北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描述性报告[J].青年研究,2002,(2):2.

[3]赵更吉.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发展方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9):22.

[4]李水山,戴洪生,郑其春.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2(2):3-8.

[5]陶小洁,霍仕平,许明陆.浅谈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普工作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08,(2):60-61.

农业科研发展方向篇9

农业,是历史悠久的产业,更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截至目前,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等4个主要阶段。在现代农业阶段,人们大量投入机械化设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尽管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却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人类面临日趋严峻的全球性生态危机时,人们开始反思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并尝试建立旨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循环农业应运而生。生态农业强调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而循环农业在强调生态效益的同时,强调经济效益,突出资源循环利用、节约利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都是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生态农业是循环农业的基础,而循环农业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1]。循环农业是循环经济理论在农业领域的具体运用,发展循环农业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哲学价值理念:循环农业强调在农业生产、消费、流通各环节,以及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物质、资源、能源投入,减少废弃物、污染物的排放,实现农业生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双赢”,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综述了发展循环农业的科技哲学理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旨在探索中国循环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实现我国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

1发展循环农业的科技哲学理念

脱离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科技发展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很难转化成生产力。循环农业是以现代农业科技为基础的农业生产模式,属于人类活动方式的范畴,必然体现人的观念、意志和情感。发展循环农业,不仅要考虑如何发展的问题,还要考虑为谁发展的问题,要深入思考发展循环农业的科技哲学价值。发展循环农业,体现了可持续、绿色和生态伦理的科技哲学理念。

1.1可持续理念

循环农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农业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大自然视为人类共同的家园,实现“代内公平”;另一方面,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当前利益,更要考虑长远利益,农业生产不能以牺牲后代利益为代价,实现“代际公平”。可见,发展循环农业,不是简单的农业生产模式选择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问题。发展循环农业,要求我们在面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当代利益与后代利益的冲突时,兼顾社会利益、后代利益,要在充分考虑各方利益的基础上,对自身的环境行为作出理性的道德判断。循环农业强调产量、质量、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强调在不破坏资源环境的条件下,依托现代科技手段,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价值增值、降低农业生产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达到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物质资源高效利用、农产品供求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目的。

1.2绿色理念

人类的生存、发展和繁衍依赖于人类诞生之前的自然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一旦被破坏,将很难在短时期内完全恢复,人类也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循环农业要通过减量、循环和再利用来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目的,强调在向人类提供绿色产品的同时,营造绿色环境[2]。绿色产品、绿色环境是人类反思现代农业生产大量使用机械、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食品安全、导致环境污染而提出的。绿色产品是在生产、加工、使用、回收过程中,不会(或很少)造成污染的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施用量,避免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避免影响人类健康、摧残生态环境,构建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绿色环境。从这个角度讲,发展循环农业,不是简单地考虑食物、食品安全,更要考虑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承担起相应的公共义务和道德责任。

1.3生态伦理理念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平衡系统,循环农业遵循农业生态系统的生存法则和生态规律。人类在为破坏生态环境付出沉重代价的同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提出了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生态伦理观也随之产生。作为循环农业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生态伦理观要求人类在开发、利用大自然时,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利用现代科技设备开发大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牺牲后代利益为代价过度索取,更不能浪费资源;在利用高效农药、化肥祛除病虫害,获得农业丰收的同时,不能把道德义务和生态伦理抛诸脑后;在追求自身生存权利的同时,应认识到人类与其他生命物种一样,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人类应该尊重其他生命物种的生存权,不能无节制地剥夺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例如,生态伦理观认为,害虫尽管有害于农业生产,用大量化学杀虫剂清除并不是理想选择,应该根据生物食物链规律,让害虫的天敌控制害虫,维护生态食物链的完整性,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

2存在的问题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物质装备水平的不断改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劳动生产率还不高,农业科技水平无法完全满足支撑循环农业的需要,加上受观念意识、人才队伍建设、农技推广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循环农业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2.1发展循环农业的意识淡薄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政府、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和农户等各方力量的支持。首先,作为发展循环农业的推动者和主导者,政府不仅要加强循环农业理念的宣传,更需要用法律制度和财税政策来规范和引导循环农业的发展[4];其次,发展循环农业需要相应的科技支撑,作为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科研院所和科研工作者要根据循环农业发展战略,总结经验、探索发现,为推动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更实用的科技支撑;再次,与农户相比,作为发展循环农业的主体和践行者,农业企业市场意识更强、应用现代科技成果的积极性更高,在推动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在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户仍然是农业生产者主体的情况下,农民的支持和参与是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基础[5]。为了充分发动政府、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户等各方力量,需要加强宣传,改变发展循环农业意识淡薄的现实困境。#p#分页标题#e#

2.2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据统计,2000―2009年间,我国受到部级及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多达12 000多项。多项重大科技成果的诞生,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推进了循环农业的发展。但总体来讲,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原创性不强,农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自给率不高,多数高科技装备依靠进口,农业科技研究以跟踪和模仿为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亟待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2.3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强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和科技发展的基础。目前,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尽管农业科技队伍规模庞大,但真正的顶级人才、领军人才不多,在国际社会有影响力的科技人才更少。多数农业科技工作者科研能力不强,工作业绩平淡,不利于农业关键技术的攻克;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传统学科人才多、新兴学科人才少,人才学缘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行业结构单一,跨学科、跨专业、跨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少。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学构结构方面存在的上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科技进步、限制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4农业科技推广效率低

农业科技成果经过推广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3方面的问题:首先,农业科技队伍规模庞大、但相对比例低。截至2010年初,全国已有1 400多个农业科研机构、16万职工、18.5万个农业技术推广站和150多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庞大农业科技队伍,但与巨大的农业劳动力人数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人数比例偏低。以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为例,与美国平均每400名农业劳动力中有1名农业科技推广者相比,我国农业劳动力与农技推广人数比为2 000∶1;其次,由于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紧张、工作条件差、工作待遇低,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人才流失严重、稳定性差,多数农技推广人员是兼职人员;再次,农技推广的最终接受者———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对农业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影响了农业技术推广效果和循环农业的发展。

3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状况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积极倡导、宣传循环农业理念,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是发展我国循环农业的必然选择。

3.1创新体制机制,倡导循环农业理念

制度和观念因素是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主要是完善循环农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具体来讲,一是明确农户、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的相关职责及违法责任,建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有利于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环境[6];二是强化标准体系建设,主要是建立绿色GDp考核制度、鼓励绿色消费,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标准、排放标准、清洁生产标准等;三是积极宣传循环农业发展理念,构建社会公众、新闻媒体、执法机构共同参与的全面监督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倡导建立循环农业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价值观,使循环农业理念深入人心。

3.2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力度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竞争力是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了农业基础研究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首先,要加大农业基础科学研究,提高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原始创新,是对农业基础研究成果的新突破,是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我国农业基础科学研究要立足于发展循环农业的技术约束,在加强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力争在生物基因、生物信息、重大畜禽疫病控制、重大灾害防控、农业集约化生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基础研究领域实现重大突破[7]。其次,要强化农业技术创新研究。农业技术创新研究要以市场需求及生产需要为导向,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实用性,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当务之急,要围绕病虫害防治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节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关键技术展开深入研究,推进循环农业向纵深发展。

3.3加强科技人才和农民素质建设

发展循环农业,不仅需要先进科技支撑,还需要农民的支持配合。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在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人才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完善农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入农业科技队伍[8];其次,要依托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更要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技术研发基地等,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再次,要通过国际科研联合攻关等途径,强化农业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青年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另一方面,要强化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培养。作为循环农业的参与者和农业科技推广的接受者,农民科技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成败。强化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培养,主要是培养农民接受、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能力。首先,要根据农民需要和农业生产活动特征,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专业培训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易学易懂的技能培训,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其次,要在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财政支持的同时,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等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资源和力量,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构建一个师资力量强大、教学设施良好、培训内容实用性强、农民欢迎的农业科技培训体系。

3.4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首先,要优化农业科研机构布局。主要是改变过去按城市建制设置农业科研机构的方式,按农业生产、生态特征重新布局农业科研机构,便于按区域农业生产特征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其次,要根据农业科研机构的公益性特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做法,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立法保障农业科技研发的稳定发展,倡导建立农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农业企业、行业协会、农民组织、国际机构合作与交流的长效机制;再次,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过程中的导向功能,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科技研究、推广的实用性,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最后,要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一方面,要在改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待遇的基础上,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任用机制;另一方面,要改革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方式,农业技术推广不仅仅是送资料、送设备,更要送知识、送技能。要根据授之以渔的逻辑,强化对农民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使农业科技推广真正落到实处,取得效果。#p#分页标题#e#

农业科研发展方向篇10

关键词: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集成;集成创新;集成模型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主要标志是,农业已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变。这样,农业对科技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强烈,对科技及其成果转化要求越来越迫切。但我国农业因总体发展水平低、科技需求主体(农民)的创新能力(资金)弱、素质相对较低、创新意识差等。造成目前农业创新主体(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与技术需求主体(农业生产者)之间缺乏联动机制,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科技中重产中科技轻产前、产后科技,且缺乏前后整合,造成农业科技进步整体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地方农业产业竞争力弱等问题。

1 农业科技进步及存在问题分析

1.1 农业科技需求概述

中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主要标志是全国农业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这样,农业对科技的依赖越来越强烈,表现为:一是依靠科技大幅度提高土地的生产率,提高单产,确保粮食安全:二是依靠科技全面提升农产品的价值,诸如通过科技培植专用优质种苗、农产品产后保鲜、精深加工、资源多层次利用等,促进农业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较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建立农业技术标准、管理体系、法律体系、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四是依靠科技节约农业稀缺资源、提高资源效率、开辟后备资源、拓展资源空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五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科技推广网络的建设、培训体系的构建是提高整个农业科技水平的关键。

1.2 农业科技进步的发展现状

1.2.1 主要成就

中国农业科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广泛开展研究开发、试验示范、科技服务等工作,取得了大量科技成果并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应用,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迅速提高,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大批科技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农产品的自求平衡和丰年有余做出了重大贡献。具体表现在: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农业科技体系(形成了中央、地方各级农科研究与推广网络):二是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技术储备能力明显增强:三是农业科技基础设施有所完善:四是农业科技合作和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五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六是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1―3]。

1.2.2 主要存在问题

进入21世纪,农业生产需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尤其中国加入wto、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在支撑和引领农业产业结构进入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培养新型农民的科技需求中还存在一系列发展问题:一是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农业科技与生产脱节的现象依然严重,创新主体和技术需求主体间缺乏联动机制,导致技术供给和需求之间结构性失衡,农业科技链和产业链脱节;三是农业科技结构和学科结构的改革与调整跟不上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农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保鲜技术等的研发十分薄弱;四是农业比较利益低、农户收入水平低、加上农民科技素质不高,导致农业科技需求主体自身的创新能力弱、对农业技术的有效需求不足;五是农业科技工作重科研,轻中试和推广应用,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53%[1―3]。

2 曲靖农业科技进步实践与集成效应

2.1 曲靖农业科技进步实践

曲靖市农业科技进步主要是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建设为代表,是以设施农业现代化、科技集约化、管理企业化和产品市场化,进行科技引进、试验、示范、生产、培训、推广等活动,推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为改革传统农业,带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农业产业化成功经验和模式。曲靖市是云南省的农业大市,粮食总产量、烤烟总产、蚕茧、油料、肉类分别占全省的1/7、1/4、2/3、1/3、1/5。为进一步搞好农业高新技术的引进、消化、示范和推广,加速城郊经济战略的实施,推进全市农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2000年,市政府以“曲政办发[2000]75号”文件,决定在曲靖市麒麟区建立“曲靖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示范园区”,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科技局,负责日常工作,并申报省科技厅把曲靖农业科技进步集成示范园区列为云南省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之一,得到了省科技厅的支持。

该集成体系的运营模式,是按市场的需求及农业特色构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并使其有机集成起来。采取政府引导、良好的服务、优惠政策、开放的环境、企业化管理来建设园区。通过“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推动了整个区域农业科技进步稳步发展。

曲靖农业科技进步示范园区由6个示范园组成,分别是种子工程示范园、畜牧产业示范园、花卉蔬菜瓜果示范园、特种经济动植物示范园,食用菌开发示范园和信息网络及综合展示示范园等园区。重点领域是新品种引进、选育、提纯、扩繁;生物技术开发利用,组培种苗技术、种子资源收集、驯化、繁殖及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处理。运行机制是政府搞好引导服务、入园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开放式办园,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全方位开放,跨越式引进、外延内联、企业间协作,以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以良种工程提高效益为中心为重点,以基地辐射为途径的市场化园区运行机制。

2.2 集成效应及启示

农业科技进步是一个动态经济过程,它包括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农艺和农产品加工新工艺,采用新的要素组合,创立新的经营方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开拓新市场,实现新价值和新的经济、

社会、生态效益等。其实质就是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全过程。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就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能力强弱的实现标志,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主导性的关键作用。

启示一:从曲靖市农业科技进步的成功实践来看,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要素是产前科技、产中科技及产后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实现,以及相互联系与集成。

启示二:农业产前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种养业良种繁育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的构建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按照引进与培育、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优势农产品为重点,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种子资源保护与利用,完善种养业良种培育、选育、引育系统,推进良种繁育、推广应用的市场化进程。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新型种养业良种繁育体系。把良种繁育体系作为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构建的源头工程进行规划和建设,是因为没有种养业良种发展的新突破,就绝对不可能有整个农业发展的新跨越。

启示三:农业产中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农业各类科技示范园建设、科技服务及培训体系建设、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的科技支撑是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农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据农业科技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以形成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科技创新与转化主体、形成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与应用体系、形成科技资源合理和高效利用的运行模式为目标,本着“继承、改革、提升”的建设原则,即在充分尊重现实基础的前提下,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主体,构建起布局合理、效能统一、运行高效的新型体系,快速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综合实力。这一新型体系是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载体,是确保新时期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基石。

启示四:农业产后科技进步与创新体系――农业产品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农业产业科技龙头企业扶持体系、农业科技及产业化转化体系、农业科技投入的投融资担保体系、现代化的农产品市场交易体系等的构建是农业产业做强做大的可靠保证。现代农业建立在信息和市场的网络基础之上。信息贯穿于现代农业的全过程,维系着现代农业的每个领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管道。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编织着服务农业竞技的信息和市场网络平台。

启示五:完善的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科技管理体系的构建,是营造良好农业发展环境、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农业科技的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由服务和管理两个系统构成,是科教兴农和依法治农的重要载体,应该突出公益性技术服务和农业综合执法,重点强化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围绕构建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和公正、规范、高效的体系目标,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采用创新农技推广体制与机制、明确农技机构职能、科学设置农技推广机构、优化农技推广队伍、保证必需的财政供给等多方面措施,营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打造为农民服务的平台。同时,政府的农技推广机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确保公益性职能的履行。通过政策扶持,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为农服务营造良好的环境,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动发展、互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新格局。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农业科研、开发、推广一体化的新机制,实施“农业科技人户工程”,努力提高生产能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生产力。

3 农业科技进步集成模型及运营

3.1 集成模型

根据前述的分析,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要从纵、横向角度来研究。纵向:即从产前科技、产中科技、产后科技的进步与创新,以及彼此的整合与集成来实现科技进步;横向主要是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校、农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政府的有机联系与整合、集成。具体框架如图1所示。

根据总体框架的基本思路,区域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运营的模式为:紧密围绕当地农业资源的优势和特色农业的开发,整合社会资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市场和政府的引导下,推进农业优势资源和产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政府通过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扶持政策、确立项目、引导资金投入、科技发展专项基金、服务体系建设等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优势资源开发的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主体。出资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进行项目攻关,政府基金给予引导性支持。项目从种子科技创新工程、种植科技创新工程、产出培植科技创新工程到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引进与创新工程整个优势资源开发的产业链进行研究。通过纵横向的科技进步与创新集成体系建设,逐步培育起地区农业资源开发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4]。

3.2 集成体系的运行特征

主要体现为:第一,纵横向集成的结合(横向集成:高校、科研、政府、龙头企业集成;纵向集成:产前科技、产中科技、产后科技集成)。第二,突出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主体是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政府。第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设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进步实现的重要途径。第四,财政引导投入和多元化的社会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取得成功的关键。第五,“市场+龙头企业+政府+经济合作组织+农户”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合理运行模式[4]。

参考文献

[1]徐宝明.云南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6.

[2]李学林,等.浅谈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的政策与法制保障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1).

[3]陈良正,等.新时期云南农业科技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