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4:05

农村发展重要性篇1

1.1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就整体水平落后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落后,长期以来坚持以工业发展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政策,没有兼顾到农业的生产,只是把大量投资用于工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方面,从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严重限制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但重视工业生产发展的现象依然没有改变,相反更加强化了把农业收入用于工业生产的分配机制。中国经济在最近几年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各种贫富差距逐渐增大,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目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落后的地区,影响我国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设备建设的落后。从第九个“五年计划”以来,国家认识到农业生产和农村投资严重不足的局面,在农村基础性设施投资方面加大了力度,很大程度地改善了农村基础性设施,但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水平依然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中国农村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因为政府没有过多干预,资金供给过少,所以投入的资金远远不足。

1.2基础设施建设结构失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国农村问题存在的事实是,在实行改革开放前后以及农村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改变,使中国选择了优先发展工业生产的工业化战略,使农村政策出现了扭曲。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为了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国家选择的政策是正确的,但存在的问题却长期没有改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工农关系之间的偏差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初的改革没有关注工农差距,进入中期以后改革程度大幅度提升,但依然把大量投资用于工业建设,致使工农差距进一步拉大,更加强化了工业的发展,这种情况和工业化阶段性发展的要求相反,从而造成工业和农业的差距,在新的历史时期依然存在,并逐渐增大,这种增大的性质发生了一些改变。根据当时的国际背景,为了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所制定的发展政策并没有错误,不应出现的现象是长期政策的不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工农关系没有得到实质性转变,存在偏差的时间过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原来就远远落后于城市和工业基础设施,应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资力度,但却采取相反政策,增大了两者之间的反差。

1.3融资与资金管理上的问题

最近这些年,农民经济收入增长减慢,集体经济发展不畅,乡镇企业发展没有起色,中国很多地区的农民、集体、企业没有财力进行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在全体农民经济收入减少的情况下,一些首先富裕的农民确有经济实力,但国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鼓励性政策,缺乏相关法律法规,从而造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清晰的产权,制约了这些农民的投资积极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民间投资,因为投资于农村基础设施,风险较大,不能很快收到回报,又没有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持,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主的民间资本不愿把资金投入到农村。所以,目前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主体依然是政府。

2加强中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2.1加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目前,要想改变农村的基础设施现状,则首先要迅速转变宏观政策趋向,把财政政策重点转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政府在农民增收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在政府领导下,把社会有效资源集中到农村领域。在实行过程中,政府的职能最为关键,但同时需要明确提出的是,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假如只依靠政府的投资,常常也会感到捉襟见肘,没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如果向农民收费,则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实行过程中,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一块出资,使政府财政投资政策倾向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还应统筹安排,使城市和工业的基础设施发挥最大的作用,向农村开放,使广大的农村可以使用城市和工业的基础设施,使基础设施在加强城乡沟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2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根据目前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情况,政府依然在投资中占有主导地位,但毕竟政府投资有限,必然要求逐步形成以政府投资引导的多种来源投资体系。第一,重视农业银行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作用;第二,可以把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进行质押,以获取银行的充足贷款;第三,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专家提出,推行ppp融资政策。

2.3建立健全经营管理体制,增强农村基础性投资的使用效率

一定要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提倡政企分开,政府在其中要起到监督作用,把运作权交给企业,企业在运作中实行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在提供各种服务时要按标准收费。农村基础设施要全部实现本身价值,争取创造更多的财富。农村许多小型基础设施可以以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经营,使产权清晰化,依据企业标准进行生产经营。

2.4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实用性,不大做形象工程

建设农村的基础性设施,和中国农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更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紧密相连,在进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杜绝形象工程,不搞重复建设,和广大农民打成一片。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维护人民的安全团结。

3结论

农村发展重要性篇2

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近几年,我县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日渐富裕,物质条件有了大大提升。十年前的莒县农村以基本粮食农作物为主,村里是土路、家里是砖房、农民经济收入有限。如今,莒县大部分农村已经实现了个性农业、经济作物为主,村里有了柏油路、水泥瓦房,富裕的农民家庭买了汽车、建了楼房,这一变化着实令人可喜,也让广大农民更加信任党的领导、感恩政策带来的进步。

作为基层农村干部,我的感受是,一方面农村物质条件提高了,另一方面群众文化建设却没有相应程度的发展。因此,现在的农村正处于转型期。在这个时期,村镇更应该注重加强群众文化的建立与宣传,先进、积极的群众文化发展对于顺利实现农村从贫穷落后愚昧到富裕先进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群众文化的现状

首先,论证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要先界定群众文化的定义。所谓农村群众文化是指一定区域的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村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的程度。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民的精神状态、思想道德水准、科学文化程度、价值取向等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积极、显著的变化。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大部分乡镇农村群众文化比较单一。

大部分农村订阅的报刊没有被村民广泛阅读。目前各村村委会均订阅了多种报刊杂志,但由于报刊栏没有普及,所以大部分报刊没有发挥作用,常常堆积在村委会角落中“独守空房”。提高农民群众文化水平,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制作报刊阅读栏,把每日最新政策、新闻、文学读物、农业文摘张贴到村中报刊栏中,以供农民清闲时随意阅读。看似随意的阅读,其实作用不容小觑。农民可以从中了解党的政策方针、最新资讯、农作物种植技巧和购销门路。潜移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

大部分农村除了春节社戏之外,平时没有文化活动。目前农村传统文化流失严重,但新鲜文化没有相应程度的建立。以春节为例,传统春节的祭祠堂、守岁、家族团圆等环节渐渐淡化了,但是一些新的时尚文化方式,却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广大农民觉得忙活一年,到新年反而更加无聊。新鲜文化方式应该包括广场电影、音乐休闲、贴近农民的文化讲座、文明戏曲等。

年轻农民群众文化混织。目前农村正逐步出现一批年轻农民,他们大多因学习成绩不够良好而留在农村,又因聪明能干、在党的政策领导下逐年致富。他们大多以运输、种植经济作物、经营农业周边生意为主,同时耕种农田。他们是农村的新生力量,是建设农村的主力。但正因为转型时期,他们的文化吸收比较混乱。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下长大,另一方面又受到网络资讯的影响。比如,近年来农村离婚率上升,以莒县安庄镇某千人村为例,1993年离婚家庭为0,2003年离婚家庭有5例。离婚原因多是男方在致富之后情感迷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对婚外异性产生了不道德情感。这从一方面反应了群众文化的薄弱和缺失对他们价值取向、婚姻观的冲击。

二、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几条途径

1.县区城府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农村文化产品的创作

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上有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戏剧、音乐、歌曲、舞蹈、绘画、剪纸、泥塑等。优秀的农村文化产品是对农村新风貌的反应,体现着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的善恶判断和理想追求,体现者农民的政治倾向、道德理想、和审美趣味。乡镇、市区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农村文化产品的创作,把更多优秀、贴近民心的作品制作成实物,返到农村,影响更多的农民。比如,今年我县创作一部反映农村计划生育好处的周姑戏(当地一种戏曲形式)交给农民戏曲团排练,然后在春节过后到各村有偿演出(村委会每年有文化基金,可以出资邀请戏曲团前来为农民演出)。剧中体现的男女平等、关爱女孩、少生优生晚生等理念大大影响了很多家庭。

2.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

文化设施主要指广播站、电影放映队、有线电视、乡村图书馆、文化站、广场舞、广场讲座等。这些都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县农村已初步做到了村委安装电脑、连接网线,开放电脑室,供有需求的农民前来查阅相关资料。下一步,农村建农的目标是村村建立文化广场,定期放映电影,供农民聚会、娱乐休闲。

3.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农村发展重要性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集体经济;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050-01

对于我国农村改革以及发展目标来说,我国需要不断的发展,并且在科学发展观有效的落实下,有效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建设,除了将家庭联产承包作为基本的经营体制外,还应当加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力度,从而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主体同市场经济实现衔接的目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集体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以借鉴。

一、集体经济的重要性

集体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大的作用。在今后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集体经济也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经济实力的强与弱,关系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成效,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福利的提高,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没有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为农户提供服务等职能,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就会就丧失了有效的载体。在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严重缺失的情况下,集体经济的发展能够扩大农业公共积累,为农业生产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使农业生产向深度和广度进军,提高农业效率,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工业布局和城镇布局,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

发展集体经济可以改善农民在市场交易中的弱势地位。在农村集体经济力量薄弱的地方,农民分散经营的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生产经营信息不灵通,在市场交易中处于被动和弱势地位。集体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对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发展、农村振兴、农民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就是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中国农村能够真正带领农民集体致富的,还是要靠集体经济组织,典型如江苏的华西村,河南的。集体经济发展好的,农村就建设得好。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探索和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都是一种强大的支撑,并且在农村转型与发展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快集体经济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

从当前农村的实际状况出发,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应当努力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1、明_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性质

家庭联产承包制,不仅仅只是注重单干,也不是作为个体经济,而是将这种形式逐渐引入到集体经济中,进而成为集体经济的一种责任制方式,一种双层经营的体制模式。对于这种双层经营体制来说,在进行统分结合的模式以及内容上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包含诸多生产力,有着较强的适应性。

目前农业经济再生产在某些地区处于停顿状态,集体服务和支持流于形式,农业生产和收益受到影响,这是引发农村地区各种问题的一个重要根源。因此,必须重视集体经济的建设,努力完善各种制度,切实保护和使用好各种集体资源,加强集体经济实力,提高其活力,才能树立和巩固其参与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进一步赢得农民的认可和信任,完成其重大的历史使命。

2、重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强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构建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依据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村级集体资产管理的力度,建立完善的村级财务运作以及相应的制度。主动探索以及农业发展机制,在遵循家庭承包经营、落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积极将农业用地引入到规模经营中。

各级有关部门及其政策都需要主动调动集体经济的不断进步,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而集体经济主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存在密切的联系,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应当给予大力支持,在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有关方面不断鼓励各种集体经济的发展,推动集体经济朝着未来的方向发展,能够起到自我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当慢慢加大对基础设备、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3、发展集体经济要重视制度建设

将产权落实作为重点举措推动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不同形式的集体经济。加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力度,从而最大程度为集体资产的增值空间提供保障,无论是在财力还是在物力方面都应当提高集体经济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组织制度以及科学管理约束体系。不仅仅在经营的时候只是在村庄,还应当慢慢的发展到不同层次的经济组织中。不仅仅如此,为了进一步保护相关的合法权益,避免集体资产的过度损失,相关部门还应当从法律的角度上对集体经济引起必要的重视。

4、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状况

集体经济所具有的优势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所存在的作用。在集体经济发展速度的地区,集体经济有着雄厚的力量,农民群众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方面都有着较高的程度,同时也作为新农村面貌的呈现方式。而对于集体经济力量薄弱的地区来说,出现儿童辍学的情况较为频繁,社会没有良好的治安,严重的可能会存在封建迷信活动以及相关的风气盛行。

5、壮大集体经济力量,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相关部门应当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集体经济,促使农业规模经营、产业化等有关方面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大力支持不同种类的合作社、行业协会等有关队伍,将农业生产水平以及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加以提升。加大农村集体经济建设的力度,能够打破以往的格局,为农民朋友在社会中的地位创造有利条件。

三、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的论述,可以得知:对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来说,是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这样就要求相关部门需要对主动的调动不同因素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并提高农村集体经济水平,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而农村集体经济的落实情况有着不同的出发点,这样就促使各个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应当满足当地的相关要求,最终实现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崔艺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J].特区经济.2008(09).

农村发展重要性篇4

四、如何估算农民目前的福利及他们生活的现状

中国未来五十年将持续有8亿左右人口生活在农村,在农村完成劳动力的再生产。因此,考察农民目前生活的现状,他们如何完成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他们的福利如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体地,我们从三个方面对当前农民的福利及其生活现状作一估算。

1.经济方面

虽然李昌平说“农村真苦,农民真穷,农业真危险”,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农村农民的经济状况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在衣、食、住方面,均处于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如果现在我们仍然说农村有问题的话,我们必须明确,今天的农民问题与中国历史上的农民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就是今天的中国农村问题是在温饱大体解决,绝大多数农民生存并不存在问题情况下的农民问题,今天的农民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发达传媒交通条件下产生的全新的农民问题。套用一句俗话,今天的农民问题主要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发展问题,是农民如何在现代社会提高生存质量的问题。

解决今天中国农民问题的首要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是承接人民公社时期“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制度而来的,农村耕地由村集体所有,由农民根据劳动力或家庭人口承包经营,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被赋予“长期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这些土地既不允许集体强制收回,也不允许承包农户私自售卖,但可以转包给人耕种。因为人口密度不同,农民人均占有的承包地面积也不同,从全国来看,共有19.61亿亩耕地,平摊到9亿农业户籍的农民上面,人均2亩多一点。分地区来看,全国有12个省人均耕地面积超过2亩,有7个省区市人均耕地低于1亩。依靠这19.51亿亩耕地,中国农民每年生产约5亿吨粮食,全国人均占有粮食770斤,足以维持温饱之需。农民依托户均7亩耕地,可以生产约4000斤粮食,其中约2/3用于自食,1/3卖作商品粮。农民可以在自己承包地上种植蔬菜,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养殖禽畜,农民还可以从其它副业中获取收入,外出务工经商等等。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01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66.4元,其中现金纯收入人均为1748元,人均消费粮食238公斤,动物油1.5公斤,植物油5.5公斤,豆类食品5.7公斤,水产品4.1公斤,水果及制品20.3公斤;2001年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54.4台,电冰箱13.6台,电话34.1部;2001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5.7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的住房13.8平方米,楼房面积6平方米;2001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为29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2%。

如果不发生大的变动,只要维持当前这种均分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农民就可以依靠这不多的土地来获得温饱生存之需。

中国农民之所以可以基本解决温饱问题,也与农民没有盲目地大量涌入城市有关系。农村生活的成本比城市要低得多,无论好坏,绝大多数农民都建有自己的住房,他们吃自己生产出来的粮食和蔬菜,他们可以养猪养鸡用于自食或售卖,农村的教育比城市简陋也比城市便宜,农村的商品比城市少也比城市少花钱的机会。同样的收入,在城市生活很困难,在农村生活的却可能不错。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然后回到农村生活,他们在农村生子育女,养育父母,比在城市的开支要少很多。

除了农业以外,农民还从乡镇企业和外出务工经商中获得收入。据统计,2001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在9000万左右,人均带回农村3000元收入。另外还有数千万农民在乡镇企业工作,获取每年数千元不等的报酬。正是这些外出务工经商和在乡镇企业工作的收入,使绝大部分农民可以在人均2亩地的情况下,比较好地解决温饱问题,做到了温饱有余。

但从长远来看,农民经济收入再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加入wto以后,农产品涨价的空间已经很小,农民从农业中可以获得收入增长的空间基本已经失去。另一方面,因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极其庞大,虽然可能因为更多农民外出务工经商而带回总量更多的经济收入,但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人均可获报酬不可能有较大增长,且外出务工经商的机会也不会有较快的增长。因此,农民经济上将长期处于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状况。当然,东部地区因为总体上经济发达,就业更容易,土地升值也快,而可能提前进入小康,但从全国农村来看,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将长期维持在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阶段。用农民自己的话说,这种经济生活可以描述为“有饭吃,缺钱花”。需要补充的是,即使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因为全国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东部地区农民务工经商的处境会相对恶化,本来已经小康的东部地区部分农民可能会因为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而重回温饱阶段。我们2002年在苏南调查时,即发现这种苗头。这一点与农村劳动力进城带来城市劳动力下岗返贫是一个道理。

那么,农民会如何看待这个“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经济生活?他们从中获得的福利到底如何?

在媒体甚至专家的思维中,农民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收入提高了,温饱问题解决了,从经济中获得的福利自然就增加了。因此媒体记者和中国研究专家对农民“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百思不得共解。媒体记者在采访农民时,若农民对改革开放前的生活还有所好评,他就引导农民“忆苦思甜”:你怀念那个时代,但那个时代天天劳动,还吃不饱饭,这不是糊涂吗?被反问的农民一想也是,说“真是的,那个时代天天劳动还吃不饱,现在每年一半以上时间闲着,还温饱有余。”农民对改革开放前好感的直觉消失在理性的答问之中。

但是,这种理性的答问忽视了两个关键性的事实,一是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制下,农民一方面缺钱花,一方面集体又提供了大量的福利诸如几乎是免费的教育(这是当前农民最大一笔的支出,也是农民最感头痛的支出),合作医疗,以换工为基础的合作建房,以及种种其他红白喜事中的或传统或现代的福利制度,使农民对缺钱花的感受,远不如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强烈。二是改革开放前,在缺钱花及温饱不足面前,人人平等,人们都穷,也就增加了对穷的耐受力。改革开放前的温饱不足,并不是说那时候的人都在饿肚子,而是每天要“二干一稀”,而不能收到“一天三干”,缺衣穿主要是在衣服上打补丁,而不是无衣穿而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大家都打补丁,有什么关系?而在目前不仅农民内部分化了,一些农民富裕,有钱花,另一些农民贫困,无钱花,形成了对比,这种对比让穷者不好受,穷者的福利受到了损失。不仅农民内部出现了分化,而且整个农民阶层越来越被边缘化,农民被一个鼓励富裕的社会传媒置于那些富裕者面前,他的感受到了自己的贫困,他们的福利就受到了损失。他们现在可以不穿带补丁的衣服,问题是其他人穿着比他们好得多的衣服。

因此,农民对改革开放前时代直觉的怀念,并不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而是因为他们经济上的福利受到了净损失。

再来看未来五十年,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一方面因为农民人数太多而将劳动力的市场价格压至最低,农民收入持续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长期维持在“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阶段,这个时候,农民从经济上因为相对收入差距加剧而产生的不公正感和被剥夺感会减少农民的福利,增加他们的不满意。

更糟糕的是未来五十年是中国市场经济进一步扩展,现代传媒进一步渗透,城乡隔阻进一步消失的五十年,这五十年,农民的福利越来越依赖于货币,大量的消费需求被制造出来,逼迫农民用货币来购买。以前是小康的生活,因为整个社会新的消费需求被广告和时尚制造出来,而变成了温饱,以前尚属于温饱的生活,下降为贫困。这样一来,农民的福利就不止是因为相对收入下降而且绝对收入(购买能力)下降了。庞大的农民群体在广泛方便的交通信息支持下,他们因为经济上的福利损失而产生对整个社会的不满,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越出制度的轨道,另一部分也不会成为中国发展进程中的稳定力量。

必须给农民以福利的增长,但我们目前不仅在经济方面事实上减少着农民的福利,而且在文化和社会各方面减少着农民的福利。

2.文化方面

当人的需要超过一个最低值时,人的福利更多的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目前以广告和时尚的所引导的消费观和这种消费观背后的福利观,主要不是因为人们从穿时髦的衣服吃昂贵的食品中获得了更多的舒适与营养,而是从这些昂贵的消费中获得了好的感觉,这种好的感觉本质上是一个文化问题而不是一个经济问题,建立于当前经济发展目标的背后价值支撑,本质上也是一个文化问题。毛泽东时代单调的服饰和简陋的食物从衣食的舒适与营养方面并不比目前由广告和时尚所引导的昂贵消费差多少,相反,某些方面,比如较少的服饰可能会比较多的服饰方便,昂贵食物在营养上特别是在对健康的保持方面更成问题(看看美国人肥胖的身材和以瘦为美的时尚就更清楚了)。问题是,一个社会提供什么文化,流行什么时尚,做什么样的广告,是由企业来主导这个社会的消费(所谓刺激消费),还是社会主导自己的消费,或是一个国家有意引导一种健康的消费。

随着市场经济对整个社会的渗透,中国的消费观及其背后的福利观整个地被市场所引导,而在这个市场上唱主角的是那些希望赚取利润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这些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通过广告与制造时尚来刺激引导人们的消费并制造表面的福利,这种以赚取利润为目的企业行为,让消费者花钱购买企业产品,特别是那些昂贵的产品,并让消费者以为这才是自己的真正所需(所谓引导潮流),而事实上,消费者什么真正的福利都没有得到,他们得到的是感觉,是感到很幸福。

在这个由感觉(或者说由文化)决定福利水平,而感觉和文化又被那些只关心利润的跨国公司这个巨无霸决定和独占的时候,那些经济上富裕的人们可以从消费中获得这种良好的感觉,他们是这个世界的幸福者,他们受到穷人的羡慕,他们从穷人的羡慕中获得更多良好的感觉,他们的福利因此而更多。

转贴于问题是,由企业和市场广告和制造时尚,由广告和时尚来决定人们的幸福感和福利观的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钱的穷人,这是由广告和时尚必须制造出来的穷人,这个不公正的世界总是要将一部分人排斥在外面处于边缘地位,从而让那些处于主流地位的人们感到幸福和有价值。这些贫人无法享受到只有富人可以享受到的高品味生活,并且这些穷人必须羡慕享受高品味生活的富人的生活。这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样存在,甚至更严重地存在。这些国家的穷人不是温饱不能解决的穷人,也不是没有住宅甚至小车的穷人,而是不能享受高品味生活的人。中国目前的情况当然比这些发达国家更糟糕,一方面有市场有意制造温饱已经解决的一部分人成为穷人,另一方面有以城市下岗工人和部分农民为典型的生活质量正在下降的真正穷人。中国的穷人因此范围更加广大。受由企业通过市场创造出来的广告和时尚的剥削更加深重。

以此来看当前农民在文化方面的福利状况,一方面,市场经济所自然制造出来的消费广告和金钱价值观已经深深替代毛泽东时代尚是多元的价值观,一方面农民并不能真正从市场中获得满足自己消费所需的经济收入,他们越来越处于社会的边缘地位,越来越感觉出自己处于边缘地位,只有很少的人处于中心地位,这的确是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毛泽东时代大多数人都感觉自己处于中心地位,只有很少的人感觉自己处于边缘地位,这也是很奇怪的事情。目前欧美的情况大致处于这个奇怪两端的中间。

重要的是,中国未来的五十年,农民从经济上大幅改善自己处境的可能性很小,而由市场经济主导的越来越将这些经济处境不能改善的农民置于边缘地位的文化却进一步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展而长大,农民的净福利就会越来越少,农民对社会的感受就会越来越糟。五十年时间,八亿农民,对社会的不满,这三个关健词联系起来,值得引起所有关心中国前途与命运的人仔细考量。

回望毛泽东时代,有很多值得充分讨论和重视的地方。从经济方面来看,毛泽东时代只能说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但很多农民对毛泽东时代深深怀念,原因不是农民愚蠢而是他们那时的净福利并不少。除前述经济相对收入方面的讨论以外,文化方面毛泽东时代做得也相当不错。毛泽东早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的文艺是为什么人的”这一问题。他指出我们的文艺应当为最为广大的人民服务,最为广大的人民是指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要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就要深入工农兵群众,就要以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表现群众的生活。他要求文艺工作者从感情上接受工农群众,说“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这就叫做感情起了变化,……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是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入的”。毛泽东时代,无论文艺战线存在多少问题在与广大工农结合这一点上,总的来讲还是不错的,那时的文艺作品也是体现了大众化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要求,虽然很少,却有质量,这些文艺作品歌颂了工农,引导工农说只有他们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相对于目前文艺上一概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毛泽东时代的文艺无疑可以提高农民的福利感受,而不是相反。

不仅是文艺,而且在整个社会舆论制造上面,毛泽东时代都贯穿着“艰苦奋斗”的精神,贯穿,“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越穷越革命”的教育,贯穿着“劳动人民创造历史”的思想。是啊,那时的农民不富裕,那时穿的是一色的衣服,但那时人们主要不是(起码不完全是或相当程度上不是)从这些方面来评价自己的福利,那时的社会倡导且成功地制造出“劳动最光荣”的福利观。那时最大的光荣是什么?是上级发一张奖状,是成为劳动模范!比较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价值观和生活福利观,该有多么巨大的差别啊!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这些价值观和福利观,几乎全是对于弱者不利的进一步置弱者于边缘地位的文化,而毛泽东时代,通过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强有力制造出来的价值观和福利观,将本来处于弱者地位的工农(经济上文化上的弱者)置于中心地位,这个意义上,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个时代工农的经济生活比目前要糟,但农民以及工人会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要知道,福利不只是经济收入,而且是一种文化观念,且本质上是一种文化观念。毛泽东时代的可贵之处在于国家制造出了一种强有力的可以增进劳动人民福利的文化,而目前社会最让人忧心之处是,市场经济以其巨大的破坏力在破坏尚存不多的可以增进劳动人民福利的文化,而在制造增加只占社会少数的强势者强势地位的文化。被排斥在这个市场经济制造出来的文化之外的,是这个社会中占90%的工农大众。这是危险的事情。

毛泽东时代不仅在制造文化上面对于增进农民的福利有利,而且在具体文化建设上对农民有好处。我们现在说毛泽东时代文艺作品很少,假大空高大全问题比较严重,但这些文艺作品适合农民地口味。毛泽东时代的农村,农民文艺是丰富多彩的,那时几乎所有村庄都有文艺演出队,由村庄文艺演出队演出的样板戏在艺术上的价值可能不高,但农民自编自演的样板戏是他们自己的样板戏,他们在演出和演绎自己的生活,他们在舞台上的一个可能出错的表演,反而是让台下的同村观众捧腹大笑的理由。毛泽东时代不仅可以经常性地组织大型文艺体育活动,而且农民乐在其中,以此为荣。那个进代的农民很穷,劳动很多,但那个时代很多农民会吹拉弹唱,农民的文艺生活比目前只会打麻将看电视,反而要丰富很多。农民从中获得的福利也比目前更多。毛泽东时代的农民不仅从文艺体育中获得这些福利,而且在劳动竞赛中获得光荣感。毛泽东时代农民的豪迈感,目前的农村是不再可能有了。

再来看未来五十年,市场经济将进一步通过广告和时尚来制造有钱人的强势地位,而进一步置农民于边缘地位。这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还将以巨大力量摧毁农民世代以来的价值观,摧毁他们以前一直以为有意义的文化。现代的来自西方的价值和文化借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进入到农村,宣布农民一直信奉的人生理念是错误的,生活方式是愚昧的,地方性知识是可笑的,鬼神信仰是迷信的。总之,农民现有的生活方式和本体价值等一切都受到怀疑并被宣布为错误,农民会接受这种宣布的关于自己生活价值是错误的结论。农民文化越来越被排挤在边缘地位。但农民没有办法获得那些正确的人生价值,因为他们无法获得实现这些正确人生价值所需要的经济收入。他们知道了现代社会如何生活才是作为一个人所应该生活的样子,这些觉醒过来的农民却无实现他们应该具有现代生活所需要的就业和经济收入,他们成为有需要而无能力的无效需求,成了彻底的边缘人群。

在未来五十年,在农民总数不可能大幅减少而收入不可能大幅增长的背景上,能否及如何从文化上增长农民的福利,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任由市场经济在中国这么庞大的国家来塑造文化,任由跨国公司所制造的广告与时尚来建构福利观,对于中国的发展是相当危险的。

3.社会方面

虽然经济学家假设人是经济人,是自私自利,一切从自己利益出发并且可以根据经济利益来理性行动的人,但事实上,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是社会的人,人的幸福感和福利,大多与他在这个社会中的位置及他与社会的关系有关。农民也是人,我们在计算农民的福利时,必须考虑他们社会方面的处境与状况。

要全面估价农民在社会方面的福利,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且社会方面的估价与文化方面往往会纠葛不清。以下我们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主线来展开讨论。

当前农村中,农民感受最为强烈的一个问题是农村社会的失序,社会治安不好,集体行动困难,经济合作生产互助难以展开,一句话,农民一致行动能力大大降低,很多通过合作可以办好的事情,因为农民一致行动能力的瓦解,而不能合作起来将事情办好。举例来说,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存在的宗族组织现在已经解体,以前宗族组织在社会互助、安全保障诸方面作用甚巨。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一,人民公社组织有效地通过经济组织的形式解决了社会合作的问题,通过扩大组织规模有效内部化了公共物品提供中普遍存在的外部性问题。但当前的农村,传统的社会组织诸如宗族、香会等大都解体,人民公社时期的通过政社合一组织起来的办法也不能再起到作用,而现代的以法律和契约为基础的组织又未能生长出来,而出现了组织真空,农村社会失序使农民的生产生活都大受影响。

农民社会方面的福利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通过社会合作得到的福利,一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感受到的福利,前者与经济福利相通,后者与文化福利相通。先来看一看目前农民在前一个方面的福利状况。

农民的社会合作,就是农民通过组织合作的办法来提供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因为具有外部性的特点,私人无法提供或由私人提供不经济,而需要由社会合作解决。在城市,公共物品的大部分是由国家直接通过税收来提供的,但在农村,国家往往难以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就需要由农民通过合作的办法来生产出这些公共物品。

农村典型的公共物品是水、电、路。当前通过商业化的运作,农村供电大有解决的希望,最成问题的是水和路。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清洁的饮水也是农民生活福利最基本的内容。从当前农村一般情况来看,农业水利一般都涉及到大型水利工程,要从遥远的地方引水过来灌溉农田或打很深的机井,这些工程都不是单家独户可以完成得了的。在建国前,有两类水利工程,一类是诸如黄河大堤加固这样的巨型水利工程,魏特夫论证说,正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构造了中国专制统治的基础。一类是小型的诸围堰、水井等工程,此类水利工程与宗族组织有密切关系。黄宗智论证说,正是长江三角洲中小型的水利工程使宗族组织强大有力,而华北水井工程较小,就使宗族组织变得不很重要。但华北战乱较多,在土匪出没的地方,以村庄为单位的村庄保卫组织就比较发达。有人偷盗庄稼,就设青苗会,负责看守青苗。在小型水利组织基础上,可以建立大型的水会组织如杜赞奇所描缓的华北农村的大型水会。这些水会组织与宗族组织和乡村士绅相结合,具有很大的能量。

毛泽东时代是通过人民公社来组织劳动力完成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并且毛泽东时代通过不同层次的组织系统来完成不同层次的水利建设,大至长江堤防,小至生产队的堰塘,都可以组织劳动力进行建设,人民公社强有力的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规划有序层次不同相互衔接的水利设施,这个时代的水利设施是中国历朝历代最为完善的,这些水利设施仍然是目前农村水利的基础。但这些水利设施目前没有得到良好维护。

目前农村不仅人民公社时期的水利设施没有得到有效维护,而且很难进行有效的新的水利工程建设,从而使目前农村水利设施的供给严重不足。之所以水利设施供给不足,原应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找,一方面传统的建立在诸如宗族、水会乃至宗教组织基础上的水利组织不复存在,也就无法提供水利建设的组织力量,一方面,国家没有能力来为农民提供这些公共设施。曹锦清在黄河边的中国农村调查后,悲观地得出结论说中国农民“善分不善合”,此言很对!

目前农村水利的不足,缺乏面上的资料。仅从目前动辄水旱成灾,可以侧面反映出水利投入的不足。目前农村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较人民公社时期已大为减少。到农村一走,到处都是淤塞的堰塘,被毁的渠坝,只需要农民投入有限劳动力即可以建设好,但农民组织不起来,也就分享不了从这些可以建设好的水利设施中获得的好处。

水利设施建设严重不足,只是农村公共物品提供不充分的众多表现之一。路也一样,桥也是。社会治安,公共道德也可以看作公共物品,在目前农村的供给也十分不足。传统社会和毛泽东时代,都有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办法,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试图以契约和法律来获得这些公共工程和公共服务,反而获得不了。国家又不能提供这些物品。这就是当前农村的困境,这构成了农民福利的净损失。

这方面还有诸多例子,如农具共用问题,在目前农村,要么小农具家家都有,要么大农具家家都没有。由几户共用农具的情况(比如耕牛或拖拉机)十分少见,且不能持续。而共用是节约农业生产成本的重要前提。回到小岗村分田到户的例子,小岗村所在的凤阳县1978年本来是分田包产到组的,一个组二、三户人家,已经很少了,应该可以合作吧!小岗村包产到组(也就是分田到组)后,大都是兄弟组,父子组,即兄弟一个组或父子一个组,但这些兄弟组或父子组织仍然不团结,合作不了,便冒着坐牢的危险将田分到户了。在兄弟或父子都不能合作的情况下,中国农民还有什么“合作改变命运”的希望?更糟糕的是,目前中国学术界及舆论宣传部门都大力鼓吹这种不合作的例子,以为这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发明,素不知,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土地私有化的,也没见到中国农民那个时候就富裕到哪里去了。还有人鼓吹,分田到户还不行,还必须实行土地私有化。分田到户也好,土地私有化也好,问题是农民不合作,就解决不了农业生产或农民生活中的公共物品问题。若国家有决心有能力提供这些公共物品(诸如农业水利,中型农具、机耕路及农民的社会保障等)也没有关系。若一方面鼓励农民自己不合作,一方面国家又不提供公共物品,那就只会进一步减少农民的福利,这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好事。

再来看农民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的渗透和现成传媒的侵入,破坏了村庄本身的共同体意识,村民越来越被整个社会所吞噬,越来越认同于一个强大的外在于村庄的世界,而越来越脱离于村庄对自己的控制。村民之间的联系急剧减弱,村庄共同体意识迅速解体,村庄舆论的作用越来越小,村民之间原来作为长远投资的人情礼让越来越缺乏村庄基础,农民之间的人情交往淡薄了。

一旦村庄舆论开始解体,村民之间的人情交往和人际联系减弱,农民的社会生活将受到极大影响:农民因为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安全感逐步减少,因为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所产生的信任与尊严逐步淡化,因为人与人之间相互承认和认同而产生的生活意义逐步丧失。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人伦的国家,人与之间交往的淡化很快便转化成为人的本体价值的危机。人生意义一旦出现问题,道德约束就没有根基,社会控制就难度骤增。

而以农民福利的角度,人际联系的淡薄对于农民福利的损失极大。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人际联系弱化,使农民一致行动能力减弱,不仅在公共物品的提供方面,而且在人生面临各种不确定的突发事件时,农民没有办法来调用原来在村庄一直可以调用的人际关系资源,他们会感到自己被赤裸裸地抛弃在这个日益金钱化和市场化的社会中。农民这种日渐加深的无助感,降低了他们生活的趣味,减弱了他们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他们更加难以忍受事实上已确实难以忍受的现实困难等等。

二是人际联系弱化,使农民的交往程度降低,以前一直从这种交往中获得的乐趣减少了。这种交往的减少与村庄文化活动互成因果。以前村庄的节庆(如地方性的游神和续谱以及全国性的春节和端阳节等)和事件(如红白喜事)越来越因为村庄被市场化了的社会所吞噬,而变得不再重要,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的村庄事件及节庆,也越来越不能引起村民心灵上的反应和感情上的共鸣。缺少共同的节庆和事件,村庄联系及村庄意识降低,村民相互交往的压力减少。其后果是进一步弱化了人际联系的强度。

三是人际联系弱化,使村庄舆论解体,原来依靠村庄舆论支持的村庄道德力量逐步消失。其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是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年人日渐处于村庄边缘地位,并且可能在家庭生活中被置于十分不利的处境。有调查表明,最近十年来农村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率大幅上升,老年人在家庭中受到子女不良对待的比例也在急速增加。老年人地位降低及受到子女不良对待,对于村庄来讲,具有严重后果,其中之一是让所有中青年人害怕年老之后被子女们不良对待,这些中青年人会在自己仍然能够劳动时,为自己老年预作储备,这种预作储备会极大地改变中国农民的价值观念,其中之一是很多地方农民对“养儿防老”和其背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理念的抛弃,这在某些地方正是计划生育工作变得容易起来的意识基础,二是农民对人生预期丧失,对未来生活悲观的现实基础。老年人的生活状况极大地影响着中青年人的现实行为,如果老年人晚年因为丧失劳动能力而不能受到良好待遇,其对中青年人行为的影响将极大。

除以上所述的农民在社会方面的福利净损失外,农民还因为村庄解体及与外部世界交流的增加,而会产生一种不稳定感及伴生的不安全感。他们对自己未来的预期变得犹豫起来,他们的生活中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大为增加,这种变化使农民生活中的心理成本增加,净福利减少。

4.小结

农村发展重要性篇5

中央财政用于农村科技的投入“十五”比“九五”期间增长了2倍,“十一五”期间又有进一步的增长,农村科技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7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继1999年以后再次超过5000亿公斤,单产也创下新高。科技进步正在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标志。

首先,农业科技进步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把农业科技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增加投入,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由“九五”的37%提高到“十五”的48%。“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实施,集成创新了一批粮食丰产重大关键技术,至2006年累计增加粮食2043万吨。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一大批新品种,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每年为国家挽回粮食损失2500多万吨。“奶业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为基本解决我国喝奶难的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农产品加工重大科技专项”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专用品种选育和技术装备研发,带动出口创汇5.02亿美元,促进农民增收累计达到54.3亿元。

其次,农业科技和农村民生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十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许多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水平。农业生物技术在超级杂交水稻、小麦细胞工程、家蚕功能基因组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居于国际领先地位。面向农村民生需求,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科技开发,在村镇规划、农民生活环境改善、农村资源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了技术基础。

再次,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村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了农村基层科技进步。近年来,农村科技创新效率大幅度提高,市场机制在科技推广服务中作用更趋明显,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较快。科技特派员、农业专家大院、农技110、农村科技合作社等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创新机制不断涌现、发展并壮大,引导了一大批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一线创新创业。例如:科技特派员工作已扩大到31个省(区、市)的1039个县,共有科技特派员4.5万名,直接服务近4万个村的900多万农民;2006年以来共向农村引入动植物新品种1.67万个,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1.41万项,实施科技开发项目1.1万项,增加收益48.4亿元。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和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加快了科技入户和农村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了农村基层科技的发展进步。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在年初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斗争中,我国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发挥了重大作用,科研院所科技人员放弃休假,深入调研,在短短二周内提出了几百条有关于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科技措施,广大农业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和受灾农民共同抗灾重建,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也显示了多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积累。

我国农村发展已经进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的历史阶段,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当前,农村科技发展布局还不完全适应农村快速发展的需要,如何形成新时期农村科技统筹、协调发展的新布局呢?

一是围绕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农村民生科技,统筹农业科技和农村民生科技发展。“三农”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核心是农民问题,不能将农村科技作为农业科技的简单延伸,更不能简化成农业科技。实践表明,科技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力量;科技不仅承担有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任,也承担有推进改善民生的职责。新时期农村科技必须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落实十七大关于改善民生的精神,在强化农业科技的同时,自觉把服务农村社会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实现农业科技和民生科技的协调发展。加速农业科技创新和进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核心是要把握中国特色;要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农业科技创新任务,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农业区域布局,走东中西部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加快发展循环农业、高价值农业、合作农业关键技术,引导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加速农村民生科技创新和进步,重点是要把握农村住宅、饮水安全、农民健康等农民最迫切、最现实的需求,加快新兴产业、乡村社区和城镇化等科技开发;目前,农村民生科技已有一定基础,但总体还比较薄弱,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需要做出更为系统的部署。

二是要推动农村科技重心下移,使农村科技更好地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统筹研究开发和应用服务。从根本上来说,农村科技发展的成效必须通过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体现出来。农村科技面向的群体大、范围广,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各不相同,这是农村科技的独特性所在,也是农村科技应用服务的难点所在。国家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农村基层科技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村科技成果转化率。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科技应用服务和农村基层科技发展能力还比较薄弱。突出表现在:农村一线科技人才短缺,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村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人员,人才流失趋势仍未根本扭转;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特别是县(市)农村职业学校与农村发展结合的力度、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科技发展能力和活力不足。新时期农村科技必须在加强研究开发的同时,切实推动农村科技重心下移,把满足广大农民和广大农村千差万别的技术需求作为重大战略目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推动,实现研究开发和应用服务的统筹发展。

三是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更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统筹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农村科技具有公益性和市场性双重特征。在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新品种培育等前沿技术研究,数字农业等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农村医疗和农民健康等关系民生的公益性技术方面,应切实保障政府投入。这是我国农业农村独特的发展情况所决定的,也是世界各国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做法。在农村科技应用服务环节,市场机制有很大的空间。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投入建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改变我国农业农村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这符合当时我国农村发展的水平和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科技特派员等工作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根本原因是在政府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了广大农民和科技人员两个积极性,为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一条新路子。新阶段,必须在加强政府引导的同时,加大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科技创新服务和农村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近年来,中央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落实,形成了全社会关注、重视“三农”的大好局面。当前,如何把农村科技工作落到实处呢?

新时期,要把农业农村科技进步作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摆在科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按照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带来的重要机遇,重点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农村民生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基层科技发展等四个方面,扎实推进新时期农村科技发展。

如何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将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支持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加强产学研密切结合,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储备能力。从我国实际出发,瞄准世界农业高技术发展前沿,重点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与分子农业、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农业、环控农业和节能减排、农产品精细加工等技术。加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的实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并深入探索跨区域实施重大农业科技工程的经验。加强畜禽、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开发和应用,为调整农业结构,保障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提供支撑。整体推进农业技术研发,提高农业效益,积极发挥农业的原料、能源、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

第二,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调动科技人员和农民两个积极性,建立健全多元化、社会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把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当前农村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通过采用新技术和新机制,逐步实现农村科技的“零距离服务”。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继续推广农业专家大院、星火110、农村科技合作组织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在科技特派员等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基础上,把农村科技服务的对象从偏重个体农民向农民、农村中小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并重拓展,把服务领域从偏重农业向农村产业、民生等并重拓展,同时积极探索农村科技服务的政策支持措施。提高农村科技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从全国、县(市)基层、农村社区等不同层面,探索发展科技综合服务平台,系统提升农村科技服务能力。加强农村科技信息资源开发,推动统一全国农村科技信息服务公益性号码,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

当前,还有什么迫切工作需要做好呢?

农村发展重要性篇6

abstractBasedontheanalysisofrelationfeature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in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inchina,putforwardthecoordinatedtheory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bystages,regionsanddegrees,discussedthecoordinatedroadbetweenagricultureandruralindustryfordifferentstageofruralindustryanddifferentareaofchina.

关键词农业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阶段性区域性

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问题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两者存在正相关关系,是我国农村工农业关系的主要体现。但农村工业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两者关系有不同的表现。工业发展并不是总是对农业有利,认识到这一点,选择适宜的协调发展道路,发挥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正关系,抑制负关系,对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十分重要。我们在广东东莞市,江苏无锡县,山东诸城市、苍山县,湖南双峰县,四川米易县等17个典型县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不同地区、农村工业不同阶段的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特征,提出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1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

依据反映农村工业发展水平以及与农业关系特点的若干指标(如人均农村工业产值、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农业人口人均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等),根据17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及全国总体状况,确立每个指标在各个阶段的范围,运用要素贡献率与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法,确立各项指标的权重,将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划分为五个阶段:

1.1第一阶段为“农为主,工萌芽”阶段这时工业刚刚开始发展,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低于5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不足4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小于0.2,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纯收入比重小于10%。农村工业的发展依靠的是农业的剩余资金、剩余劳力、剩余农产品和占用少量土地,对农业的竞争作用不明显,对农业的互补作用也不大。

1.2第二阶段为“农哺工,工起步”阶段工业开始发展且以外延型发展为主,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500—1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40—5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5—1.5,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2—0.4,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10—20%。农村工业发展占用较多的资金、土地和吸收较多的农业劳动力,体现出农哺工的特征,这时工业对农业的互补作用(如对农民收入的贡献、以工补农等)还较小。总体上看,劳力转移对农业利大于弊,而资金对农业的争夺对农业弊大于利。

1.3第三阶段为“工农业互争互利”阶段农村工业的发展具有了一定的规模,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3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7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1.5—3.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4—0.6,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20—50%。对农村资金、土地具有明显地竞争作用,但农村工业通过工资和以工补农对农业资金的返还已较为明显;劳动力的数量竞争开始出现,质量竞争较为明显化;体现出互争互利的特征。

1.4第四阶段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3000—1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为70—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3.0—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为0.6—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为50—80%。农村工业发展到具有补农的实力,但全面改善农业现代化条件的水平还未达到;农业劳动力在现有规模下出现局部不足或季节性紧张,农村工业占用土地较多,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开始分化,以工补农水平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好、农村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农业及粮食生产继续发展;相反,农业及粮食生产出现下降趋势。总体上资金关系对农业相对有利,劳动力关系对农业相对不利;体现出工补农,农开始分化的特征。

1.5第五阶段为“工为主,农分化”阶段人均农村工业产值为10000—20000元,农村工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重的90%,农村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0,农村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值大于1.0,乡镇企业工资占农民收入比重高于80%。农村工业已具备建农的实力,关键是政策的引导,或者以工建农、农村工业集中发展保护农田,农业规模化经营解决劳力不足和提高农业及粮食生产的效益,农村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工业发展不顾农业,大量占用农田,劳动力数量不足、素质弱化,农田抛荒、半抛荒,农业萎缩;体现出工为主,农分化的特征。

2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

依据我国农村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特点,以及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关系的特征,提出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该理论包含三个部分:

2.1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一个相对而又抽象的概念,内容十分广泛,可概括为下面五个方面:①农业发展水平与农村工业水平的协调(简称水平协调)。水平协调包括总量协调、速度协调。②农村工农业之间的投入结构、技术结构的协调以及农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经营方式、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与农村工业水平、结构之间的协调(简称结构协调)。③农业与农村工业在资源要素流动及配置上的协调。包括劳动力、资金、土地等方面(简称要素协调)。④生态环境协调。农村工农业、特别是农村工业发展的同时,不断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简称环境协调)。⑤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还包括广泛的社会内容。通过工农业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使广大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别,减少贫困,增加农民受教育的范围与机会,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通过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向农村的扩散,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过时的思想观念。搞好农村社区生活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从多方面缩小城乡和工农差别(简称社会协调)。

2.2阶段性协调发展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不能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两者关系协调不协调;也不是只有农村工业的高级阶段农业与农村工业才会取得协调。协调是动态的,每一阶段均有其协调的内容与形式,只是不同阶段两者协调发展(关系)的体现不同而已。由于农村工业发展阶段性特征,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村工农业协调的重点应有所不同和侧重。在农村工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区,协调农村工农业的关系,其重点是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建立稳固的农业基础,适度发展农村工业。在那些农村工业已具备雄厚基础的地区,协调两者关系,其重点应放在促进企业利润向农业回流,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促进农业稳步增长,达到改造传统农业的目的。

不同区域(区位),由于自然条件、农业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农村工业在规模、行业与技术的选择上均有不同的特点,从而导致了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关系的不同,也就决定了两者协调发展的道路与模式应有所不同。以上三点构成了该理论的实体。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应以该理论为指导,脱离了协调性、阶段性和区域性,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是不可能的。

转贴于3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

3.1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坚持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方向。因为农村工业化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在中国大多数地区,没有农村工业化便没有农业现代化。但农村工业化并不是农业现代化的充要条件,农村工业的发展并不能自然带来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不同阶段,工农关系不同,农村工业发展方向、农业现代化建设重点也应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有所区别。因此,在确立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时,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关系特征,以及农业与农村工业的区域发展特点,即必须以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为基础。

3.2立足工农业协调,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农村工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不同,不同地区农业与农村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工农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而是多条道路构成的一个道路集。通过大量调查与研究,从农村工农业关系状况以及区域特点的角度,把现阶段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3.2.1以农为主,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而非农产品资源缺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第二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农为主、工萌芽或农哺工、工起步。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在农产品总量剩余的基础上,通过结构调整发展高价值作物和特产作物开发,迫切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来增加农产品价值、稳定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促进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广大的以农业为主、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工业刚刚起步的内陆地区。如山东省苍山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一阶段,农村经济以农为主。该县利用大蒜生产的优势,推动了蒜苔冷藏、保鲜、大蒜加工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依靠农业延伸、推动农村工业发展的农村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3.2.2以农为主,农村工业靠资源开发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业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但当地矿产等非农产品资源丰富,具备资源开发的优势。农村工农业关系还基本处在第二、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农哺工、工起步或工农互争互利。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资源丰富的优势逐步显示出来,通过资源开发,在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部分的利润回流,对农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工业的发展也促进农产品,特别是加工产品市场容量的扩大,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这类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往往是薄弱环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这条道路适合于中西部非农产品资源相对丰富、而农村工业水平还较低的地区。如湖南省双峰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农村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该县利用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建材、煤炭采选为主要行业的农村工业,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对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走出了一条以农为主,依靠资源开发农村工业的道路。

3.2.3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经济中农村工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在农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高,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于第三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农互争互利,资金关系的矛盾比较突出。这类地区农业基础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水平较高,具备发展畜牧业和高价值作物的优势;地理位置较好、交通发达、国内市场容量大,也有发展外贸的优势。通过市场和外贸的拉动,促使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条道路适合高产高效农业发展较快和具备外贸条件的广大东部农区及部分中西部农区。如山东省诸城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二阶段末,第三阶段初期。该市在发展外贸基础上,依靠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带动农业基地建设,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使农业与农村工业取得了较高水平的协调发展,成为一个在全国较有影响力的典例。

3.2.4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业所占份额甚小。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四、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以工补农、农业开始分化或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但农业劳动力数量不足和素质下降的问题突出,这时农业发展往往出现分化现象,或者通过以工建农,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农村工业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实现,或者农村工业发展不顾农业甚至侵占农业造成农业萎缩。走以工补农,农业稳定发展的道路,必须在坚持以工补农的同时,农业的结构、规模、技术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农村工业利润回流主要靠政策引导,农业调整要以机械化和扩大规模为重点。这条道路适合于沿海、城郊农村经济发达,人均耕地资源少,且农业生产以粮食为主的地区。如江苏省无锡县,农村工农业关系处在第五阶段。该县在不断壮大农村工业实力基础上,通过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等方式,积极完善农业投入机制,稳定推进农业规模经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农业没有出现萎缩。

3.2.5工农业全面外向发展的道路这类地区农村工业是农村经济的主体,高价值作物生产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工农业产品商品率高,面向国际市场的比重大。农村工农业关系一般处在第五阶段,工农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工为主,农分化。这类地区工农业生产均有良好的国际市场和国内都市场条件,工业生产的资金和科技含量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但农村工业发展往往占用较多的耕地,粮食生产萎缩的特征十分明显,粮食不能自给。走工农业全面外向型发展的道路,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粮食的不足不得不引起重视。因此,这类地区在农业全面外向型发展的同时,应基本稳定粮食生产,保证口粮自给,通过外调解决饲料及工业原料所需粮食的缺口,否则,农村工农业很难持续的协调发展。这条道路适合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农业生产以高价值作物为主地区。如广东省东莞市,农村工农业关系基本处在第五阶段。该市农村工业以外向发展为主,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渐提高;农村工业高度发展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作物种植结构趋向高价值化,农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耕地减少多,粮食生产出现明显萎缩。

总之,我国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必须在阶段性、区域性梯度推进理论指导下,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不同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特别是依据农村工业所处的阶段及工农业关系的特点,选择切合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随着农村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工农业关系的变化,农业与农村工业协调发展的道路也应及时作出调整,以促进农业与农村工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农村发展重要性篇7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数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是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动力,更是国家农业政策高效实施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导致我国大部分农村的金融机构网点普遍较少,而且分部不均衡,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金融服务网点较多,相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很少甚至没有,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这不仅制约了农村地区金融信贷供给,更严重降低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农业贷款门槛高,贷款率偏低。由于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而且价格弹性小,投资回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很大的封信,这就严重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信贷的积极性,因而也就提高了农业贷款门槛,进而导致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我国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但是由于其资金不足,服务水平不高,再加上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不良贷款的影响,造成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出现问题,农业保险、信贷抵押担保等发展滞后,金融机构不能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金融支持难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切实发挥作用。

(三)政策性金融支持没有切实发挥作用。我国农村金融支持难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高效发挥作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限制了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都需要政府大力的财政支持,同时也必须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下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除了农业银行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且农业银行服务功能比较单一,发展也比较慢,政策性金融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而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利用金融支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直都存在很大的滞后性,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我国在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时有必要侧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服务于农村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建设,使农村金融机构能够高效的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比如可以建立满足农民和农村需要、由个人、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民间组织,加强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完善其金融支持功能,拓宽农业生产资金来源,从而促进农民积极的投身农业生产,并从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的长效发展。

(二)优化农业贷款结构。针对目前我国农村贷款率低,金融机构资金风险较高的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要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大力加强信用评价、贷款审核、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建设,完善农业担保制度,探索新的途径广纳资金,从而改善现阶段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服务不完善的问题。另外,为了有效避免农村金融机构承担过大的资金风险,可以转变农业担保方式,比如可以要求信贷部门用基于保护收购价格将农产品做抵押担保,也可以又政府出资建立农业担保基金,从而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持续发展,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农村发展重要性篇8

论文摘要: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在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发展观,抓好关健环节。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按照性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是长期形成的,农业和农村的落后面貌必须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我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在自力更生的条件下开始推进工业化的,最初的积累资金主要来自农业,农业和农民因此为国家的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城乡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在进一步强化。特别是近年来,相对于快速发展的城市而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www.133229.com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协调不仅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明显制约着国内市场的扩大。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重要政治概念在党的决议上明确提出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这里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社会主义新农村属于社会主义范畴,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村民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央反复强调要重视解决“三农”问题,但现实的情况是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人增长缓慢,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瓶颈。怎样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好城乡利益矛盾,使发展资源、发展政策、发展体制都更多地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巫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墩而就,因此需要科学的发展观和系统观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

要遵循规划为先的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五个统筹”的思路,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规划。科学规划,要立足本地实际,着眼长远目标,进行合理布局;要严格规划管理,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不能盲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党的伟大事业的统一。在当前,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说来,就是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既使农村经济发展有组织保障,又使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我们要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_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人分配和再分配中。必须使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得到实惠,必须使广大农村的生产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必须使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必须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在关注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基础上,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愿望和热情,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内生动力和自觉行动。

2增加农民收入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是增加农民收人的重要保障。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的发展时期,工农业关系处理好了,两者可以相得益彰,因此,国家必须更加注意支持农业,确保农业稳定发展。要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人,认真实施农业补贴,积极推进农村改革。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和完善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政策,促进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抑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农村发展重要性篇9

农村经济问题是经济发展理论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根本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的、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小农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农村,西部地区无论是在领域还是在人口数量上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农业部2003年《农业统计提要》显示,西部地区仍有高达两亿多的乡村人口,一亿两千多万的乡村劳动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地区差距,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目标意义重大。根据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实物资本短缺引发的贫困恶性循环,即“农村资源生产率较低一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和农村地区的储蓄能力低资本短缺农村资源生产率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资本形成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作为促进农业、农村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农村金融发展自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然而,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育不足,致使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进而严重制约了西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组织,面对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以及中央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对西部农村金融成长不足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化解。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影响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失衡,造成相对贫困的西部农村地区难以形成有效的资本积累,资金大量流失,加剧了农村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状况。表1显示的是2002年全国与各地区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比情况。从中可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4472元、3259元和2598元,东部优势明显;而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部也最低,说明东部的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而西部农村金融的制约则导致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图表显示的是1996-2002年东、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到,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由1996年的10458.63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21904.69亿元:而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尤其是西部地区2002年乡镇企业增加值仅为1951.96亿元,比2001年的2847.57亿元下降了近900亿元。这也是造成东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由于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第一产业比重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再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农业和农村中依然占有相当比例,因此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也较低。这样,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低水平实际上就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较小的货币流通量。实际上,由于低水平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制约,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进入农村资金循环的货币总量就会偏小,进行价值增值的资本也就偏少,农村经济对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也就偏小,农村金融业务空间就会受到制约,进而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就会陷入低水平均衡的陷阱。

总之,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失衡的后果是严重的,为农村经济、金融改革埋下许多隐忧。这种状态不仅加剧了金融资源的分配不公,使得越是贫困的农村地区越难以获得资金的支持,不利于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团结,危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由此可见,不解决农村地区间的金融、经济差距问题,势必影响到中国金融、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成长机制与模式构建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决不是简单的注入资金、政策扶持所能解决的,现存的许多研究往往容易陷入这个“陷阱”,过多地纠缠在如何依靠农村金融增加对农村地区更多的资金投入,而政策运行的结果往往一边是资金的投入,同时更多的渠道出现大量资金的流失。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成长不足的基本原因是国家实行“重东部,轻西部;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发展战略所导致的制度抑制的长期积累,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当然,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成长必须要既符合自身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特征,又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从目前西部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来看,应当建立一种政府诱导型农村金融成长机制与发展模式,为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提供连续的正向激励,从而促进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发展。具体的政策措施应当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法规制度法制建设落后是制约西部农村金融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法规制度是解除西部农村金融抑制、实现西部农村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基础。首先,必须以法律保障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主体的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法律规范要明文规定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和标准,要利用法律的规制、引导、教育等作用有效克服主体行为的自发盲目性。同时,依靠法律强制力切实保障契约履行和金融市场有序运行。例如,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于缓解当前西部农村金融服务不足能够起到有益的辅助作用。政府应放松对非正规金融的管制,给予非正规金融合法地位,创造条件让其自发地向规范化、正规化发展。同时,为了克服非正规金融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政府应对本地的非正规金融加以扶持和引导,对非正规金融活动中形成的契约进行有效的保护,并为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业务咨询和引导服务,促进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流,以此建立信任合作关系,形成较为完善的非正规金融服务体系。其次,要依靠法制的力量,维护良好的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西部农村金融环境需要全方位的努力,不但要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改变观念,还要加快建立西部征信系统和征信制度建设,更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处理违犯金融法律法规、破坏金融环境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农村金融法律环境。第三,要依法规范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的行政活动。地方政府对当地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这种积极作用。要把一个地区金融环境的好坏作为衡量基层政府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奖优罚劣,对那些任意干预金融活动、造成严重损失的政府机关和官员,必须依法追究责任。

促进西部农村形成差别化、多样化的金融发展模式通过政府政策诱导实施差别化的农村金融区域发展战略是促进在西部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选择。西

部经济发达地区应选择“市场竞争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政府的责任主要是是加强市场监管,扩大市场开放,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秩序,构建农村金融安全网,防范农村金融风险,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制度环境。重点解决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错位问题,从淡化所有制金融,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开始,发挥农村金融政策的引导和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诱导机制,引入民间资本,大力发展专门化的、地区性的、赢利性的农村股份制、合作制商业银行,鼓励各类商业性金融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同时要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鼓励地方政府参与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建立与多元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西部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应选择“政府诱导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区域性的农村金融中心,形成农村金融增长极。重点是围绕农村,根据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转移、农业规模经营等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农村金融政策,促进农村金融结构与之相适应,当前重点是要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同时要扩大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作用领域,重点是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等提供金融支持。对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应选择“政府扶植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政府的重点是培植并维持农村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不断增强其功能,重点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村小额信贷,鼓励发展民间互金融,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给予资金支持,使之摆脱引缺少资金而导致的贫困恶性循环。

农村发展重要性篇10

要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参与能力,就需要改变农民的思想意识,提高农民素质,重塑昔日农民良好的社会形象,因此更迫切需要对农民积极实施补偿性教育。首先,补偿性教育旨在提高农民参与和享受现代生活的能力。《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表明,2002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7.59%,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0.63%,初中程度的占49.33%,高中程度的占9.81%,中专程度的占2.09%,大专以上的仅占0.56%⋯。农村成年人口文化素质低已经成为制约农村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很有必要通过行之有效的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对他们进行文化基础知识和现代意识等方面的补偿教育,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另据2006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适龄儿童的小学净入学率为99.27%,已经达到了全面普及小学教育的水平;初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为69.97%,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为59.8%。然而,对于每年近2000万的适龄儿童来说,近百分之一的适龄儿童不能入学或辍学,这意味着每年仍然有几十万人成为文盲后备军;有30%以上的小学毕业生没有进入初中阶段学习,超过40%的初中毕业生不能进入高中阶段学习,这些没有机会接受初中和高中教育的人大多数生长在农村】。

因此,对农村人口实施文化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并举的补偿性职业教育仍然是一个数量大、持续时问长的[作。农村成人教育如果能够用合适的方法促进农村成年人提高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文化知识和工作技能,必将为农村人口有效参与现代化建设和分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提供更好的基础和条件。其次,农村成人教育应从农民终身教育体系的视们术思考提离农【文化和技能问题,并着眼于全面长效地提高农崇质。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在二•纪胁20个向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根本解决“农”问题,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农村耳Ji,lk教育与培训,切实有效地提高农村人【l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而现在,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两大变化:第一个变化是正在逐步形成由直接就业走向先接受技能培训后就业的新格局,第二个变化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高级技工产生了强劲需求。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我们要认识到加强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应把农民的长远发展和提高素质纳入到农民终身教育体系中,以加速农村人力资源的二次开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把农民由一般性劳动力提升为专门性劳动力。这种开发对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具有积极意义。它有助于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并实现农村发展与农村成人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因为农业发展可以为农村成人职业教育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使农民感受到应接受进一步教育的必要性,从而主动地融人到终身教育框架体系中。其三,农村成人职业教育要逐步着眼于重塑农民形象。在中国古代,农民在士农工商四大阶级序列中居于第二位,而新中国的农民更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创造了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成果,这都曾经让农民扬眉吐气。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农民甚至被演化成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农民形象的矮小化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都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农业经济结构的缺陷与农业和农民等相关的问题。有鉴于此,甚至有人对我们曾经引以为豪的事实作出了带有颠覆意味的判断。我国以狭小的耕地面积养活庞大人口的事实也被人们从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如果考虑到我们是以占世界40%的农民养活占世界7%的非农民的话,曾经让农业和农民引以为豪的事实中就包括了许多尴尬成分。因为据新近出版的《美国农业》一书记载,一个美国农民能养活98个本国人和34个其他国家的人j。这一冰冷的事实无情地表明我国农业生产的低效率和低回报,它甚至揭示出农民单纯依靠传统农业获取收益必然难以走出收入低下的尴尬境地背后所隐藏的事实真相。

因此,如何使农业从低效率走向高效率,使农业生产从松散的个体活动走向严密的集约经营,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农民接受合适的职业训练,使其转化为现代农民或者进入其他服务行业,以重塑农民形象。当然,在农民形象的重塑过程中,必然会对我国面向农村的成人教育产生很大的现实需要,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拓展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二、强化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的“为农”服务功能

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农村的生活品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决定了有限的土地不可能容纳数量如此庞大的农民,传统农民数量必将大大减少,而与农业和农村相关联的行业将成为就地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力量,农村成人教育要在对传统农业的全面改造(或者说扬弃)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那么,如何通过农村成人教育(主要是成人职业教育)的发展来有效提高农民职业素质,培养多层次的农业技术人才,造就一批具有发展致富意识和较强劳动技能的新型农民②就成为一个越来越现实的问题。首先,国家要大力发展针对农村成人的职业教育,积极培养具有广阔的就业、创业适应性和心理健康、心态平衡的新一代农民,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对那些立志在农村发展的劳动力,特别是已经离校返乡的初、高中毕业生们,应对他们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弓l导他们增强市场创新意识,帮助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农业高新技术知识,以提高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不断开拓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同时还要鼓励他们发展现代农业,大力促进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使传统农业产业从低附加值的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向高附加值的农业产品开发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链,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并促使农民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通过提高农村农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使农村成为与城市相媲美的生活场所和就业、创业场所。

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最终实现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已经成为农村成人教育要获得长久发展和产生重要社会影响力所不得不直面的发展方向性选择。从总体上说,农村经济落后,教育资源贫乏,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面对适龄儿童的普通教育与城市相比总体上处于不利地位,因而更需要富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对农村成人教育予以补偿。事实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个人都会产生甚至强化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愿望,而农村人这种愿望更需要国家予以引导、激发和满足。可以肯定,从理论上说,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存在巨大发展空间和现实需要。这就需要职业教育能想农民之所想,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方式,建立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办学机制,改变过去过于重视学历、忽视短期培训的做法,实现教育观念创新,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来办学,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地向农村各类人员开展各种层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补偿性教育和短期的实用技术培训,以满足农民群众对农技知识的需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能真正服务于农村生产,服务于农业小康社会建设的各类人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使农村成人教育产生新的硕果。如果农村成人教育能够脚踏实地向这一目标迈进,这将会既有利于促进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也将为更好地实现农村人口向其他行业转移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农村成人职业教育要促进农民就地向与农业相关联的产业转移。农业的集约化生产,以及农业产品的商业化运作,不但意味着原来意义上的农民数量大大减少,而且意味着农民将向农业工人转变,这需要更高层次的农村人才和与农业相关联的技术来支撑。事实上,在2004年2月,教育部就启动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H,由中央电大牵头组织实施。截至2006年10月,全国就有31所省级电大、357个县级电大教学点参与试点项目。已注册学习的5.54万名学生中,80%以上是现职的乡镇干部,另外近20%的人是科技致富能手和乡镇企业职工。

电大和电大教学点的教师针对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及生产管理的需要,已开设了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11个专科专业,其中包括种植类的农业技术、种子生产与经营、园艺技术、林业技术、园林技术;养殖类的特种动物养殖、畜牧兽医、畜牧;管理类的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乡镇企业管理等,以突出与农业生产和乡村管理等实用性方面内容的教学。此外,农村成人职业教育还应积极探索远程教育,希望远程教育资源能为中国农村普及农业科学技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并运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卫星网络等手段,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民教育培训,使农民不出家门就能上大学。如果今后能够把农业技术和农产品深加工的技术推广与农村人才培养真正结合起来,那么,农村社会的全面深刻变迁是可以预期的,而这种预期在发达国家实际上已经成为现实。其三,农村成人职业教育要注重提高农村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高素质人才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所占比重较大,农民素质的高低和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可以加速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的巨大约束力,农业发展跟不上,现代化就缺乏稳定的现实基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持续发展的农业,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工业;没有农村的富裕,就难以有城市真正长久的富裕。而农业发展的根本就在于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业人才的培养,当然也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因此,作为我国现代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持力量。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

目前,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9亿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它呼唤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而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又有助于新农村的建设。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单一学习课本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注重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与此同时,还应注重农村职业教育的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努力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员在经过培训后很快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满足个人致富的需要,从而提高农村对人才的吸引力。

三、优化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的“离农”服务效果

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既在于提高农民素质,更在于减少农民数量。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我们不可能机械地减少农民数量,只能努力实现农民的制度性转移,其根本点在于提高农民社会流动的愿望和能力J。我国从1949—1979年的30年里,农村人Li占总人口的比重只从89.4%降到86.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出现了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到1999年,我国城市人口已经达到约占40%的水平。随着农村人口大量转移,我国工人队伍构成发生历史性变化,农民工实际上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主体。权威调查显示,在第二产业就业的农业户口劳动力已占57.6%,有些行业中农业户口的从业人员已占相当高的比重,如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占52.6%,加工制造业占68.2%,建筑业占79.8%【73。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如何进一步帮助农民真正走出农业已经成为日渐凸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