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趋势十篇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趋势十篇

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0:05

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篇1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一二月合刊

南粤之地有容乃大

——关注广东智能家居市场

自古就是中国富庶之地的广东,历经改革开放的洗礼,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成熟开放的市场机制,汇聚了以珠三角地区为代表的最为先进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从最为熟知的安防产业重地深圳到刚刚落户顺德的全国首个智能制造基地,广东当之无愧成为集群优势最为突出的产业龙头。

面对近年来日新月异的智能家居产业,国内外智能家居厂家也相继把广东作为首选战略要地。对于广东地区的集成商来说,一方面占据地域优势使得他们享有得力的供应商资源,另一方面广东人灵活务实、广采博纳的性格也使得广东地区智能家居市场发展呈具多样性,开放性以及包容性的特点。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3月刊

聚焦区域走进广西

——关注广西智能家居市场

提到广西,人们首先想到刘三姐歌中的山美水美,在这一片少数民族聚居地上,保持着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淳朴的风土人情。现如今,在东盟、大西南、泛珠三大背景催化下,享受中央沿海开放城市等利好政策影响,经济飞速发展。

通过我们的采访发现,虽然广西当地有一些智能家居集成商奋战在一线,但整个市场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客户整体消费认知度偏低,消费能力有限,还属于前期引导阶段。影音、环境控制、水暖电改造、新风空调等相关商家开始涉足智能家居,给市场带来些许繁荣感觉。但目前客户主要集中在金字塔尖部分,并且缺乏消费认知。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4月刊

聚焦区域走进云南

——关注云南智能家居市场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有着“彩云之南”的美誉,丰富的有色金属矿藏和发达的旅游业给这里带来了蓬勃的发展商机,也使得这里的人生活消费呈现极端的两极化。

通过我们的采访发现,云南的智能家居市场相对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尚有一定的差距,这既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与当地人注重关系经济而非市场经济有关。在当地,智能家居难以被广大终端用户所认知和接受,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价格无法做到亲民,但智能家居是未来发展趋势,这是所有集成商共同的认知,能够早一步在这个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未来市场成熟时,收获成功的可能性也将越大。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5月刊

聚焦区域走进宁夏

——关注宁夏回族自治区智能家居市场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盘踞黄河上游,北倚贺兰山,南凭六盘山,历史文化悠久,古今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相比较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市场,宁夏地区由于受限于地理位置、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整个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目前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加之市场上存在的产品性能缺失、信息闭塞、消费意识薄弱等等方面的制约,这在很大程度上无疑阻碍着智能家居市场的健康发展。

然而,我们仍然看到了宁夏智能家居从业者身上那种“探索、创新、不折不挠”的品质,他们共同经历着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默默地选择坚守,始终在寻求创新经营策略。不断的通过明确的市场定位、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多样化系统定制方案等方式来推动行业向前大步迈进,也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和坚持,才让更多的行业同仁们看到希望的曙光就在前方。

特别专题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一二月合刊

智能家居微博那些事

微博,很多时候,就是那只传说中的“蝴蝶”。她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而当企业将这种“蝴蝶”力量运用于商业传播上进行微博营销时,所产生的杠杆效应往往出人意料的强大。发展中的智能家居行业能否借此东风,进一步推动智能家居消费理念的传播?同样值得我们期待。

微博营销被用在企业传播的多个方面,既能推广新品牌,也能做好企业公关,或者放大企业传统广告的效应,微博这只“蝴蝶”掀起的微博营销旋风席卷了不同的企业。这同样也包括尚处新兴发展阶段的智能家居。虽然眼下微博给行业带来的改变还十分有限,但通过点点滴滴的微改变,更大的变化也正在悄然间孕育。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4月刊

关注影音集成趋势下的智能化融合

——2012年智能家居行业新趋势分析

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一直以来受到了来自各界的广泛关注,厂商层面家电、对讲、it、控制类厂商多头并入已势必然,而在集成商群体中同样不乏安防、网络、影音、家装类的商家转投而来。在这其中,与智能家居同样锁定高端客户群体的影音集成商,无疑具备了与智能化融合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影音大集成趋势的推动下,智能家居与影音集成渐行渐近。

前些年,智能家居厂商与集成商在摸索中发现,植入了影音系统的智能家居体验式营销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直观体验。而在影音大集成趋势下的定制安装行业中,智能家居也正成为不可或缺的新系统组成部分。

智能家居与影音集成的融合,已不单纯停留在项目和解决方案的层面,而正逐渐由此影响到厂商的渠道整合。可以说,大融合的趋势同时为智能家居和影音集成开辟出全新的市场空间。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5月刊

智能家居电商那些事

——电子商务为智能家居带来了哪些改变?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日,网购已然成为很多人生活中重要的购物选择之一。尽管智能家居涉及多系统联动、复杂的设计安装和专业的售后维护环节,但在电子商务浪潮来袭之下,单一功能、无线控制、价格低廉的背景音乐、无线开关、智能插座以及相关配件为代表的智能家居产品开始在各网络购物平台上风生水起。而随之而来的渠道冲突、价格混战也成为不少经销商和厂家的切肤之痛。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智能家居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发展之路,具有广阔的前景。对比相对成熟的家装行业不难发现,同样是较为复杂的设计、本地施工等工作,也均出现了相应的商家提供网络平台上的服务。随着智能家居未来的快速发展,加之网络平台的巨大影Ⅱ向力,在不断提升消费认知的基础上,有朝一日,我们期待智能家居元素在传统家装中的体现也将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7月刊

单体机品质升级主机型群雄并起

——2012家庭背景音乐市场新趋势分析

在智能家居与影音集成融合发展的行业趋势下,我们依稀观察到家庭背景音乐市场发生的新变化。在传统主机型厂商纷纷推出分体机产品,进而扩延产品线的同时,一批借由公共广播转向主机式背景音乐的品牌开始将目光转向迅速增长的民用市场。

无论是称作背景音乐、家用中央音响,亦或是多房间音乐系统,市场的蓬勃发展,引发了新一轮的厂商关注热潮。在此形势下,我们看到了单体机产品的不断功能革新与主机型厂商的群雄并起,行业大发展势必带来新一轮市场洗牌与渠道整合。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8月刊

智能家居无线应用那些事

无线智能家居产品一直以来以免布线、易安装等优点,成为小空间居室智能化装修和已装修住宅智能化改造的重要选择。在国外市场,不少无线智能家居产品甚至出现在超市当中,可供业主自行DiY安装。在智能家居发展不断升温的国内市场,无线智能家居产品也正以其独具的魅力,在悄然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

从发展趋势来看,无线组网是家庭网络未来的发展方向。家庭网络组建的基本原则是安装简单、使用方便、扩展性好且不用布线。目前我国大部分住宅建设都没有考虑家庭联网的需要,基础设施严重缺乏,重新布线费时费力,影响美观和推广,而采用无线的方式可以避免很多问题。目前活跃在市场上的封闭协议无线产品也不占少数。面对市场上纷繁复杂的产品,如何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无线智能家居系统将成为我们探讨的重点。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10月刊

2012年楼宇对讲市场发展趋势概述

年终安防大展延期至十二月举办,让此次市场前瞻专题有了更多年终盘点的意味。在房地产市场总体低迷的外部环境影响下,依稀记得在2011年的深圳安博会采访时,不少企业高层将2012年的发展规划更多定位在了扎实内功,以管理出效益。不过,从即将过去的一年来看,楼宇对讲市场依然迸发出令人惊喜的活力。

无论是外资品牌频频对接高端楼盘,还是本土企业深化管理,亦或是资本市场为行业注入发展的新动力。国内楼宇对讲市场即将走过多姿多彩的2012,而在此期间多家业内厂商对于智能家居领域的进一步关注同样顿为引人关注。

展会报道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4月刊

细数infoCommChina展中的智能家居元素

2012年4月11日,infoCommChina北京专业视听及系统集成技术展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行。尽管本届展会的主题围绕视听集成设备与技术展开,音视频、投影、会议系统等无疑成为大会的主角,但智能家居依旧成为infoComm的展出亮点之一。与此同时,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智能家居及影音集成商也共赴本次视听盛宴。

仔细搜罗不难发现,包括快思聪、amX、itaV、威尔、杜亚、威仕达等在内的业内厂商,分别从中控系统、电动窗帘等角度,展出了各自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的主打产品。更深层面的系统集成为行业注入了多元化的前进动力,而在影音与投影配套设备方面相关升降投影架,电视、屏幕支架等产品也为集成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6月刊

新品牌层出不穷终端化趋势明显

——从paLm展看2012家庭背景音乐市场新趋势

在智能家居与影音集成融合发展的行业趋势下,通过本届展会我们也依稀观察到以背景音乐为代表的家庭影音娱乐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在传统主机式厂商纷纷推出分体机产品,进而扩延产品线的同时,一批借由公共广播转向主机式背景音乐的品牌开始出现,部分厂商开始将2.4G无线应用于背景音乐解决方案中,而传统关注在工程领域的厂商也开始将目光转向迅速增长的民用市场。

家庭背景音乐市场的成长历程与智能家居在国内的发展密不可分。借助智能家居工程渠道,又有着可以独立成系统的特性,以及与家庭影院差异化的产品定位,种种要素让背景音乐市场在几轮市场洗牌后从毫不起眼,到已经初具市场规模。随之而来的是新一轮的厂商进入所带来的竞争加剧。以控制软件、网络功能融入、主机ip化、界面优化等等为代表的细节方面紧跟市场潮流的迅速完善。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6月刊

新趋势·新品牌·新产品

——广州国际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智能家居元素大盘点

2012年6月9日,广州国际建筑电气技术展览会楼宇自动化暨智能家居展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盛大召开。在影音集成融合智能家居、应用市场细分化和技术协议标准化的行业发展趋势下,新老品牌对国内智能家居市场的关注力度不断提升。

其中,酒店客控市场设备定制化趋势明显,不少厂商纷纷推出酒店客控箱,将控制模块定制整合,更趋符合酒店应用需求。家庭多媒体终端结合智能控制、实现互通互联,集成了智能家居控制功能的多媒体影音终端的集中亮相成为本届展会一大看点。此外,KnX、ZigBee和enocean等国际标准在国内市场的推广工作进展明显,国内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线对接行业标准成为市场发展趋势之一。国内外新品牌竞相逐鹿智能家居市场,迎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层出不穷,这也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更多期待。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9月刊

新品牌·新趋势·新契机

——2012年上海国际智能建筑展特别报道

9月20-22日,2012年上海国际智能建筑展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作为关注国内智能家居领域的重要展会之一,透过这一窗口我们更为直观的感受到行业不断出现的新变化。令人感到欣喜的是,本届展会上又有大批的行业新面孔亮相,不少新品牌开始加入国内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大潮之中。传统企业则不断优化、升级自身产品线以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其中,与相关国际标准的结合成为了不少国内企业的共同选择。

另一方面,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我们发现一些在区域市场历练多年,与行业共同成长的集成商逐渐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已然成为区域市场的中坚力量。同时,越来越多的新鲜“血液”注入集成市场,成为了推进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9月刊

影音集成加速智能化融合渠道整合拓展市场新空间

——2012中国影音集成科技展(Cit)特别报道

2012中国影音集成科技展于9月14-16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作为融合最新影音娱乐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盛会,Cit2012在重点展示视频、音频、智能控制与流媒体播放等众多方面新技术与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我们也关注到影音集成与智能家居融合发展的速度正不断加快,智能家居正逐渐成长为影音市场的新兴渠道。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11月刊

从CeDia2012中国展看智能家居发展新趋势

日前,CeDia2012中国展在上海成功举办。作为围绕高端影音集成与定制安装领域的专业展会,CeDia展延续了上届以来小而精的特色。在与业内商家的沟通,让我们逐渐感觉到市场的点滴变化与细微处蓄积的发展趋势。

网络云音乐、无线传输、智能控制app等消费电子元素的日渐火热。历经从山寨模仿到品质升华过程的国内品牌与并不轻易改变设计思路的国外品牌,或许都将经历新一轮的产品革新与市场洗牌。在定制安装行业日新月异发展背后,各种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显著提升。在此形势下,专业厂商更应当做到回归本源的看法也得到了业内的认同。影音领域的不少国外品牌均经历了多则几十年的发展与积淀,这也同样给国内奋战于新兴领域的商家以启示。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2年12月刊

细分化市场多品牌运营

全产线延伸集成化发展

——从行业大展看楼宇对讲市场发展新趋势

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篇2

全球智慧城市发展十大趋势

趋势一: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将智慧城市纳入国家战略中,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新加坡是最早将智慧城市纳入国家战略的国家,制定了“2015年智慧国”计划,并于2013年提前完成了该项计划。随后,又推出了“智慧国家2025”的10年计划,主要从数据采集、收集以及数据分析处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推进。欧盟,从2015年开始统筹设定专项资金来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社区创新伙伴发展,并于当年完成了基本投资和项目收集。目前,已进入第二阶段的欧盟智慧城市社区大发展。美国,在智慧城市方面,走的是企业先行,随后国家介入的道路。从最早期的iBm,到后来甲骨文等传统软件企业先推动,到2015年时白宫了首个关于智慧城市的部级战略,计划投入1.6亿美元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将在20个城市做试点应用,包括物联网技术、科研研究等方面。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希望借助智慧城市的发展,来提升电子政务和基础设施的等级。例如,印度在2015年提出要打造100个印度智慧城市,并充分学习借鉴了中国目前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趋势二:当前,发达国家正积极推进解决方案,并向一些发展中国家输出,使得国际间合作进一步加深。例如,每年在世界各地都要举行各式各样的国际智慧城市博览会,使国家与国家、地区间都能更便利地开展各式各样的具体合作。

趋势三:各个国家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都有相当大的差异,智慧城市发展更多是为了服务于自己的国家战略。比如,印度发展智慧城市,主要是用于提升自身交通、水资源等基础设施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升政务服务。美国,则是希望通过智慧城市来做基础科研,起到创新引领的作用。目前,美国在物联网应用方面尤为突出,包括无人驾驶汽车、aR、VR等。欧盟,当前的智慧城市发展更多侧重于公共平台的互操作系统,希望能在城市级平台上让不同的厂商和解决方案商能有直接的交流和互通。澳大利亚,4月新了国家智慧城市发展计划,其中明确提出主要目标之一是有效打造经营投资、投资环境,以及促进产能输出。韩国,在2009年提出了“U-City”,将Ubiquitous技术接入基础设施中,可以实时处理城市内发生的所有事务,并提供信息通信服务,为市民提供便利、安全、安乐生活的新概念城市。英国,也积极发展智慧城市发展,将其定义为“未来城市”,目前已经成立了七个未来城市建设中心,最大的目的是对外实现产能输出。

趋势四,智慧城市不是光靠某一家企业或某一个利益方就能够推动的,因此产学研用等多方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协同创新、合力推进将成为主流趋势。例如巴塞罗那,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推进与研发过程中,不是依靠于某一家大型企业包揽,而是推出了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平台,各个企业、各种解决方案商都可以提交解决方案,依托联盟评选,选择最佳方案实行。其中有很多具体项目,包括博物馆资料如何数字化、智能化存储,对密集区域客流量如何有效监控和疏导等是各个城市都要面临的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案商和厂商有各自的优劣势,所以通过平台择优选取。在欧盟的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则特别注重信息共享,因此建立了欧洲知识经济场,能够有效地对智慧城市当前的法律法规、管理、最佳实践案例等进行系统、详尽的共享。

趋势五,随着互联网设备部署、覆盖面的日益拓展,信息采集由过去传统的以地面性采集向空中、地上、地下、水中等全方位发展,且越来越依托于民众。普罗大众都成为城市传感信息收集的一员。

趋势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仍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此外,多功能杆柱、智慧路灯等基础设施,也已开始落地。目前,在我国也已有诸多厂商将这些概念进行了实质性落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实践工作。

趋势七,基于数据开放,目前智慧城市的发展主要以数据驱动城市发展为基本模式。如英国布里斯托提出了“可编程城市”,能够为居民提供相关个性化的服务。

趋势八,开始更多地注重对弱势群体提供服务。过去,智慧城市似“阳春白雪”,很多地方追求“高精尖”的大工程。现在,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发展都更多地考虑到弱势群体,努力为包括老人、儿童、残疾人等这些对于信息接受能力偏弱的群体提供服务。

趋势九,ppp模式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主流。英国最早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展ppp模式探索,在智慧城市领域中,主要在信息系统、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开始实践ppp模式。

趋势十,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方向由内部治理向内部提升转变。过去,智慧城市建设仅限于城市的内部治理、服务、管理等方面。当前,无论是国外提出的“智慧走廊”概念,还是国内讲述的“智慧群落”理念,无一不是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使城市内部各方面得到提升。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态势

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智能服装;设计模式;发展趋势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服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物品。服装不但可以帮助人们抵御寒冷的天气,也能装饰人们的外表,这些都是服装的基本功能。在智能服装的设计中,不但要兼顾服装的基本功能,还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使其能在不同的环境中都能作出快速的反应,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例如感知不同时期的温度差异、运用新型的服装材料、融入新的科学技术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对服装的多方面的要求,才能更快、更好地进入消费市场。本文主要对只能服装的设计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做出简要分析。

一、智能服装的设计模式

智能服装的设计理念从提出至今所经历的时间还不长,从其设计模式来看,难度较大。未来智能服装设计应在现今设计模式的基础上,以当前的设计模式要求为依据,并与智能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相结合。1、科技技术有效地与服装设计结合在智能服装的设计中,为了确保智能服装的智能化设计模式安全,往往会在设计的后期加入功能服装的设计模式,这样不但可以确保智能服装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免去重新探索的过程。以下将从两个方面来对科技技术与服装设计结合进行分析和研究。[1]2、多样性的结构造型目前,在智能服装的研究上,研究人员侧重于对功能特性等方面的研究,而对其结构造型方面的研究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但结构造型又是智能服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在智能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应在考虑满足需要的同时,兼顾其结构造型。而要同时兼顾满足需要和结构造型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它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面料的分层结构系统有一个非常清楚的了解,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服装设计模式中,其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也存在着差别,从而需要充分考虑面料的分层,使其服装压能够保持在舒适的范围内。从当期智能服装的设计现状来看,市场行销服装设计模式仍然是设计的重点。在市场已有服装的造型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创新。并结合市场原有的服装设计模式与功能服的优点,这样不但可以满足智能服装综合性设计模式,还能起到了保险的作用。[2]3、设计模式的个性化在智能服装的个性化设计中,其设计模式是否与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相契合是一个重要的考虑方面,只有契合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才能将个性化设计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例如,在设计柔软性智能服装的过程中,其设计面料中要嵌入不锈钢材料,然后再利用微型转接头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再如设计警报类的救援服装时,需要在智能服装中融入GpS系统,在不同的区域中,智能服装的传感器会对所接受的区域信息进行分析,当使用者遇到特殊清况时就会发出警报。总而言之,智能服装的个性化设计模式应从人们的需要出发,依据人们的需求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出来的智能服装受到人们的欢迎,最终占领服装市场。

二、智能服装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智能服装的发展,智能服装设计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设计是制造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对智能服装设计形式的要求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智能服装的发展趋势是做好其设计的第一步,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满足人们需求、适应时展的智能服装。以下将对智能服装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1、注重性能的开发智能服装的主要设计理念是智能化,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在满足设计形式要求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其个性化,开发服装的各种性能。在现阶段,智能服装主要侧重于智能功能的开发和应用,而对服装的舒适性和美学效果的要求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鉴于此,在智能服装的后续设计中,应以人们的需求为依据,充分协调功能和舒适性等方面的关系,最终使智能化服装设计既能满足商业需求又能为人们所接受。另外,在服装设计行业中,传统设计形式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必须从这一限制中挣脱出来,确定制造流程,从而系统地为智能服装设计提供保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兼顾设计形式和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设计出来的智能服装满足人们的需求,才能展示出智能服装的优势。[3]。2、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如今,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成为设计行业的中心设计理念,智能服装也是在这个理念下实现了最佳的平衡机制。在服装领域中,科学技术与智能服装的研究已成为相互促进的产业。在智能服装设计中,问卷调查是一种了解用户需求的主要方式。问卷调查所体现的就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通过给不同年龄段的用户发放调查问卷,来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使用高技术产品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而了解人们对智能服装的潜在需求。并且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满足用户需求的科学技术电子产品。[4]3、交互作用明显从设计形式上来看,智能服装的设计和电子设计有一定的联系,都是以用户需求为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除了以用户需求为设计理念之外,还应合理应用交互作用,及时对开发产品进行评价,使其与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鉴于此,应当为服装设计建立一个统一的设计标准。在未来的智能服装设计中,除了要兼顾技术、面料以及结构形式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应充分应用设计间的交互作用,最大化地利用设计形式。另外,在智能化服装的设计阶段,应使设计符合服装市场的要求,并根据交互作用设计形式的要求,详细分析服装设计模式,以使其更加完善。

三、结语

由于智能服装的设计形式与普通服装的设计形式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其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对其设计形式进行充分的分析,明确其设计体系的要求。从智能服装的发展来看,前景比较乐观。由于不同的人对服装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为了保证智能服装设计的有效性,需要及时准确的了解人们对服装的理念,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不断地优化智能服装的设计形式,最终使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适应发展形式。

参考文献

[1]刘媛.刍议智能服装的设计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艺术品鉴,2016(7).

[2]田苗,李俊.智能服装的设计模式与发展趋势[J].纺织学报,2014(2).

[3]李晓露.智能服装的设计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6(2).

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篇4

关键字:建筑智能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andtheprogress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themoredevelopedcityfortheconstructionofthefunctionalrequirementsmorestringent,soinformationtechnologyforbuildingintelligentsupporthasbecomeadevelopmenttrendofbigcity.thisarticleasastartingpointtheideaofthispaper,combiningwiththeworkexperience,inthecurrentsituationofthedevelopmentoftheintelligentbuildingcase,discussesthedevelopmenttrendofintelligentbuildinginthefuture,providingsomesuggestionsforthefuturedevelopmentofintelligentbuilding.

Keywords:intelligentbuilding;developmentstatus;developmenttrend

中国分类号:tU22文献标识码:a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建筑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和载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可以说建筑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折射。当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建筑智能化越来越收到人们的关注。而本文就从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现状出发,探讨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今后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智能建筑指的是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服务、系统和管理四个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最优化的设计,以提供一个具有舒适、高效和便利的生活建筑空间。我国的建筑智能行业近几年来实现了高速的发展,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之后,每年都有20%的增长态势,下面本文就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论述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现状。

(一)建筑智能化发展规划存在问题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因此说在施工之前,前期的规划设计至关重要,这对于今后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规划中,由于缺乏能够承担建筑智能化发展规划的设计人员,导致建设目标不明确的情况出现,智能系统得不到优化,技术得不到改进,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的长远发展。

(二)智能建筑在施工中存在一些问题

建筑智能化的发展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中设计到很多学科的内容,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格外的注意,施工人员要掌握好各种技术知识才能够确保工程的质量。虽然建筑智能化发展的速度快,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首先表现在管理欠缺上,智能建筑中管理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不仅会影响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健康发展状况,同时也会对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效益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说管理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管理还是存在一些漏洞,造成建筑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竞争无序的情况;其次是对技术的研究和软件的开发力度不够。建筑智能化的施工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支持,同时由于建筑智能化自身的发展需要,还需要注重相关软件的开发,这样才能够实现建筑和智能的完美结合,但是目前的智能建筑发展过程中,对这一环节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施工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最后施工中的问题表现在设计与计划相脱离。在智能化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业主往往会对施工的过程做详细的计划,制定完善的目标,但是到了实际的设计中,往往会出现与计划不相符的情况发生,设计者不根据实际的投入和需求进行智能系统方案的制定,二是盲目的追求先进的规划,最后造成计划和设计的相背离,影响了建筑智能化的发展。

(三)建筑智能化需求不合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智能化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一批从事智能建筑的专业人员也逐渐多起来,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智能化需求不合理的情况,往往是片面的追求高标准而造成工程的浪费,工程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智能化系统不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二建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建筑行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智能化建筑也成为当今最有发展潜力的,在建筑行业也成为主流的发展方向。上文论述了目前情况下我国建筑智能化发展的现状,下面本文就针对现状分析建筑智能化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实现技术发展与生态环保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在经济得到发展和建筑业实现繁荣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生态的恶化和环境的破坏,因此说在今后建筑业发展的过程中,在保证建筑智能化的同时,实现其发展和生态环保理念相结合,实现绿色建筑的发展。所谓绿色建筑,就是综合的运用当今生态学和建筑学的知识,综合其他的科学技术成果,把建筑住宅区域打造成为一个生态型的活动范围,为居民提供一种自然气息浓厚,生态环境良好,生活舒适和谐的环境。绿色生态建筑是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就在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与智能建筑的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说,建筑智能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与生态环保建筑相结合,在建筑设计上既体现出智能的优势,有能够充分展现出生态的理念,这是今后智能建筑发展的大趋势。

(二)大力推动建筑智能化结构和材料的发展

建筑智能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除了要与绿色生态环保理念相结合,还要推动系统结构的升级和新型材料的更新发展。例如可以进行修复混凝土的应用,即在混凝土中加入装有树脂的空心纤维,当结构的构件超过标准出现裂缝时,里面的树脂就会自动流出进行粘合;再如智能化平衡结构的应用,使建筑物的结构趋于平衡;光纤混凝土也是新型的材料,将其应用在建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情况,显示出结构的安全性能和程度。由此可见,建筑智能化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向着高科技和新材料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适当的扩大区域范围,使智能化建筑涵盖医院、社区、公共场所等因素,使我国的建筑智能化朝着智能化小区和智能化城市的方向发展。

(三)智能化建筑将实现无障碍发展

在当前建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制约了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涉及到多种复杂的机构和环节,管理不善将会造成程序繁杂,浪费时间,也会对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制造一定的障碍。随着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变革,今后可以将建筑智能化的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进行管理,促进了系统内各项业务的发展,例如在建筑智能系统中,能够预见消防服务业、物业管理等,其他的项目也都能够得到升级管理,这是今后建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也是能够很快实现的目标。

(四)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将会得到升级

建筑智能化的系统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实现信息采集和传输的工具,因此说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带动建筑智能系统的优化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都在飞速的发展,最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基础,它们的技术提升能够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优化实现更广阔的提升空间。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技术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建立起多个系统的服务体系,使得系统扩展到整个建筑社区,这样不仅能够发挥技术的优越性,还能够避免重复投资,提高效益,这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结束语: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信息化已经成为今天的发展趋势,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建筑智能化的发展,也成为当今建筑行业的发展主流。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在目前情况下建筑智能化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论述了今后建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希望本文的论述对于今后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促进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为其发展开创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葛红刘雪峰建筑智能化存在问题以及改善对策分析中国住宅设施,2009年第09期

[2]晁东王复军浅析建筑智能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建材与装饰·下旬,2011年第10期

[3]傅伟航建筑智能化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中国房地产业,2011年第10期

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煤矿机械;发展现状;趋势;新型工业化;举措

引言

从长期的发展趋势来看,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的基础性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的构成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我国煤矿机械的相关配套设备逐渐完善,国内的煤矿行业基本上采用了机械化操作,不仅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效率,为我国工业化提供了充足的能源动力,保障了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的增长。在取得可喜成就的同时,我国煤矿机械的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国外相比煤矿机械设备研发起步阶段较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多数核心煤矿机械研发技术依赖国外,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了压力与威胁,竞争力相对不足。因此,我们要全面认清当前我国煤矿机械发展面临的现状,从而更好地促进煤炭行业发展。

一、我国煤矿机械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煤矿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不足

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在煤炭上的需求量必然增加,同时我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行各业对于煤炭的消耗量也一定程度上增加。煤炭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与化工原料,其生产量在我国处于紧缺的状态。在这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许多煤矿的机械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转,直接增加了煤炭事故的安全隐患。尽管我国的煤炭行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煤炭的单产量不高,煤矿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存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的能源紧张,造成能源价格上涨的趋势。

(二)煤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不高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智能化的机械操作在煤炭行业得到推广与实行。智能化的推行一方面减少了操作者的直接接触,保证了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本行业的不断革新。智能化不仅是新技术普及的必然趋势,而且是煤炭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由于科技水平与经济实力的限制,我国煤矿机械的智能化程度不高,很多煤矿机械的智能化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化,不仅使我国的煤矿设备的生产能力受到制约,而且不利于我国煤炭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三)煤矿机械设备的适应性较差

目前,我国大多数使用的煤矿机械设备都是自主研发与生产,在煤矿机械设备的设计中重视理论轻实践。加之我国煤矿的矿区情况各异,煤矿机械的设备与矿区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导致生产的煤矿机械设备在一些矿区使用存在问题。这些煤矿机械设备在理论上性能优秀,但到实际工作中却不能充分发挥其功能,甚至出现故障问题无法使用。这就造成我国煤矿的生产能力不足、效率低、安全性能差,直接导致我国的煤炭的供应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

二、我国煤矿机械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煤矿机械设备功能综合化

目前,我国煤矿机械设备功能相对单一,因此,不仅增加了成本开销,而且不利于操作人员的使用。未来,我国煤矿机械发展将会功能综合化,一台设备多种功能集一身。例如煤电钻功能与凿岩机械功能的综合、单体液压支柱与顶梁功能的综合等。煤矿机械设备功能综合化的实现,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操作,提高了煤炭的生产效率,而且有利于把分散的煤矿矿区集中起来,统一管理与操作,从而实现煤炭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二)煤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集成化

在当前能源紧张与国际能源备战激烈的情形下,我国只有实现煤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集成化操作,才能更好地化解国内外所面临的挑战。煤矿机械设备的智能化、集成化是指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研发高性能的设备,把人工操作的流程由机械操作代替,把分散的操作程序集中简化到一定的步骤,实现煤矿机械设备自身的高效性。同时,注重煤矿机械设备体积与外形等设计,把笨重的机械设备尽可能的简便化、轻便化,从而降低运输压力,保障机械设备自身的使用寿命与功能。

(三)煤矿设备的国产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研发与制造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常用的煤矿机械设备实现了自给自足。但是对精度高、能力强、技术尖端的设备仍不能实现国产化,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我国煤炭行业的现代化水平。为此,未来我国的煤矿机械设备国产化势在必行。同时,在煤矿机械国产化的过程中要考虑其人性化设计与实际的实战性能,切实实现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现代化、国产化,以期更好地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服务。

三、改进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举措分析

煤炭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搞好煤炭行业事关我国的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改进我国煤矿机械设备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首先,需要加大对煤矿机械设备的投入力度,增加煤矿机械设备科研经费,定点培养研发人员,为煤矿机械设备的研发与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与物质保障。其次,以科学技术为龙头,形成一个煤矿机械设备创新的部门,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适时研发与跟新设备,从而更好地适应矿区生产发展的需要。最后,要加强操作人员的操作与养护知识的学习,把使用与养护统一结合,从而延长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与性能。通过以上三点措施,可以切实提高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水平,从而为煤炭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物质保障。

四、结语

煤炭行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煤炭行业对煤矿机械设备提出的新要求,不仅是对我国科学技术的考验,而且是促使煤炭行业自身革新的重要契机。我们要化困难为动力,切实把煤矿机械设备研发落到实处,只有加大对煤矿机械设备的投入力度,确保科研经费与人员的到位,才能推动我国煤炭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推动煤炭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岩.我国煤矿机械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价值工程,2013,04:28-29.

[2]翟正成.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趋势[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02:22.

[3]徐振普.我国煤矿机械设备的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28:117.

[4]郭孝先,宫龙颖,荆建宽,张振林.市场引导下我国煤矿钻孔与凿岩机械的发展趋势[J].矿山机械,2011,06:12-19.

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篇6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了根本性变革,各工业发达国家投入巨资,对现代制造技术进行研究开发,提出了全新的制造模式。在现代制造系统中,数控技术是关键技术,它集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自动检测、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于一体,具有高精度、高效率、柔性自动化等特点,对制造业实现柔性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数控技术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专用型封闭式开环控制模式向通用型开放式实时动态全闭环控制模式发展。在集成化基础上,数控系统实现了超薄型、超小型化;在智能化基础上,综合了计算机、多媒体、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多学科技术,数控系统实现了高速、高精、高效控制,加工过程中可以自动修正、调节与补偿各项参数,实现了在线诊断和智能化故障处理。

长期以来,我国的数控系统为传统的封闭式体系结构,CnC只能作为非智能的机床运动控制器。加工过程变量根据经验以固定参数形式事先设定,加工程序在实际加工前用手工方式或通过CaD/Cam及自动编程系统进行编制。CaD/Cam和CnC之间没有反馈控制环节,整个制造过程中CnC只是一个封闭式的开环执行机构。在复杂环境以及多变条件下,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组合、工件材料、主轴转速、进给速率、刀具轨迹、切削深度、步长、加工余量等加工参数,无法在现场环境下根据外部干扰和随机因素实时动态调整,更无法通过反馈控制环节随机修正CaD/Cam中的设定量,因而影响CnC的工作效率和产品加工质量。由此可见,传统CnC系统的这种固定程序控制模式和封闭式体系结构,限制了CnC向多变量智能化控制发展,己不适应日益复杂的制造过程,因此,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我们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2.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目前世界上数控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1高精度、高速度的发展趋势

尽管十多年前就出现高精度高速度的趋势,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高精度、高速度的内涵也在不断变化,目前正在向着精度和速度的极限发展。

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为此日本先端技术研究会将其列为5大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国际生产工程学会将其确定为21世纪的中心研究方向之一。在轿车工业领域,年产30万辆的生产节拍是40秒/辆,而且多品种加工是轿车装备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在航空和宇航工业领域,其加工的零部件多为薄壁和薄筋,刚度很差,材料为铝或铝合金,只有在高切削速度和切削力很小的情况下,才能对这些筋、壁进行加工。近来采用大型整体铝合金坯料"掏空"的方法来制造机翼、机身等大型零件来替代多个零件通过众多的铆钉、螺钉和其他联结方式拼装,使构件的强度、刚度和可靠性得到提高。这些都对加工装备提出了高速、高精和高柔性的要求。

2.25轴联动加工和复合加工机床快速发展

采用5轴联动对三维曲面零件的加工,可用刀具最佳几何形状进行切削,不仅光洁度高,而且效率也大幅度提高。一般认为,1台5轴联动机床的效率可以等于2台3轴联动机床,特别是使用立方氮化硼等超硬材料铣刀进行高速铣削淬硬钢零件时,5轴联动加工可比3轴联动加工发挥更高的效益。但过去因5轴联动数控系统、主机结构复杂等原因,其价格要比3轴联动数控机床高出数倍,加之编程技术难度较大,制约了5轴联动机床的发展。当前由于电主轴的出现,使得实现5轴联动加工的复合主轴头结构大为简化,其制造难度和成本大幅度降低,数控系统的价格差距缩小。因此促进了复合主轴头类型5轴联动机床和复合加工机床(含5面加工机床)的发展。

2.3智能化、开放式、网络化成为当代数控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21世纪的数控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化,如加工过程的自适应控制,工艺参数自动生成;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化,如前馈控制、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自动识别负自动选定模型、自整定等;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的智能化,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智能化的人机界面等;还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控方面的内容、方便系统的诊断及维修等。为解决传统的数控系统封闭性和数控应用软件的产业化生产存在的问题。

目前许多国家对开放式数控系统进行研究,数控系统开放化已经成为数控系统的未来之路。所谓开放式数控系统就是数控系统的开发可以在统一的运行平台上,面向机床厂家和最终用户,通过改变、增加或剪裁结构对象(数控功能),形成系列化,并可方便地将用户的特殊应用和技术诀窍集成到控制系统中,快速实现不同品种、不同档次的开放式数控系统,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名牌产品。目前开放式数控系统的体系结构规范、通信规范、配置规范、运行平台、数控系统功能库以及数控系统功能软件开发工具等是当前研究的核心。网络化数控装备是近两年国际著名机床博览会的一个新亮点。数控装备的网络化将极大地满足生产线、制造系统、制造企业对信息集成的需求,也是实现新的制造模式如敏捷制造、虚拟企业、全球制造的基础单元。国内外一些著名数控机床和数控系统制造公司都在近两年推出了相关的新概念和样机,反映了数控机床加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3.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数控技术重视,它的发展越发迅速。文中简要陈述当前的发展趋势,另外数控技术的正不断走向集成化,并行化,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立新.浅谈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2007.

[2]董淳.数控系统技术发展的新趋势[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06.

[3]张亚力.简述数控发展的新趋势[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5.

[4]陈芳.数控技术的发展和途径[J].科技资讯.2008.

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篇7

【关键词】云计算央行信息安全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应用的深入,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需要处理和计算大量数据,利用云计算模式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准确性与精确度,将云计算技术引入到央行信息安全管理是央行发展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央行提出的新要求,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需要。

1云计算的概念及其内涵分析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服务计算模式,是一种共享基础架构的方法,它面对的是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环境,核心是提供计算资源、数据存储和网络服务。用户不需要了解云内部的细节,也不必具有云内部的专业知识或直接控制基础设施,能利用云解决实际工作问题,提高其工作效率,云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2央行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机房安全隐患较大

基础设施均部署在机房,机房的安全性直接影响信息安全管理。地市级机房建设基本符合要求,但县级行机房的网络设备、UpS、空调设施等都存在不同问题,对央行的信息安全管理起到阻碍作用,尤其发生一些特殊情况,可能出现一系列问题,总体机房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2.2设备老化、维保不足

通过对同地区的央行进行调研,省会中支维保较好,区县行中支维保率偏低。在区县行中支,一些重要网络设备有维保,其他设备在首次购买设备的质保期过后均无维保,例如应用系统服务器基本没有维保,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央行信息安全管理的隐患。正视设备维保以及科学管理设备运行年限,对故障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提高央行信息安全管理的效率,减少信息安全管理中的问题起到关键性保障作用。

2.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现阶段,基层央行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学历较低、年龄偏大、业务知识更新慢的特点,一些信息安全问题是由用户操作不当造成的,即专业技术水平不足是主要原因,加强央行科技知识培训是保障央行各业务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保障。

3云计算对央行信息管理发展的趋势化影响

3.1技术虚拟化趋势

云计算技术在央行信息管理中的应用,可为其数据高效处理提供技术支持。虚拟化技术在未来信息化发展中扮演越来越不可或缺的角色,在云计算技术以虚拟化为核心技术的大环境下,未来的央行信息管理建设,在部署服务器、开发数据中心等关键技术中将越来越多地趋向于虚拟化。云计算这种新型技术模式,拥有数据中心整合优势,实现集中控制、集中管理,总体成本不断下降,并且能提供可靠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提升数据处理能力,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

3.2开发模式智慧化趋势

智慧化是央行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智能能够在异类的计算环境中运行,单独或与其他共同工作,获取用户委托目标的自动化信息系统实体。智能自动地行动,这明显区别于传统人工智能系统必须在用户的即时控制下才能操作的特点。央行管理信息的智慧化发展趋势,是银行业发展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银行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3.3功能应用服务化趋势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it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之间借助于“虚拟化”的功能,将原来的软件资源及云产品等变成功能应用服务,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向用户提供更多的服务,用户利用互联网技术享受相应的服务,对于完善其实际应用效果就业一定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其云计算央行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体现功能应用服务趋势,符合现代银行业发展需要。

总之,在央行现有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础上,结合云计算特点建立健全安全防护体系,强化安全管理和数据隐私保护,不仅会提高央行信息系统安全以及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并将改变央行数据的传统处理模式,充分运用云计算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带动银行业相关安全技术和服务发展。

⒖嘉南

[1]吴卫华.云计算”环境下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1(05).

[2]张亚俊,陈丰照.浅析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11(20).

[3]罗军舟,金嘉晖,宋爱波,东方.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通信学报,2011(07).

[4]萍.云计算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2011(05).

[5]张兴旺,李晨晖,秦晓珠.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模型的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08).

作者简介

李宏峰(1972-),男,黑龙江省宾县人。现为中国人民银行伊春市中心支行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安全、科技管理。

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篇8

记者:回首2010年的智能家居市场,您认为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市场热点?

马传荣:智能家居行业在2010年的发展有目共睹,特别是一些大企业、大品牌,已经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可视对讲融入智能家居系统成为行业发展方向之一,二者因为共同发展而相互促进。

根据市场反应和国家的相关政策,2010年值得关注的市场热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物联网发展迅速,已经开始家庭化应用;另一方面,三网融合成为社会发展趋势;此外,ipad开始成为更多移动终端的选择。无论是智能家居市场,还是数字对讲市场,势必会围绕这几个方面为核心。

以海尔智能家居为例,海尔U-home智能终端融合安防监控、数字对讲、娱乐和信息服务等方面,已经引领了行业的发展趋势。在物联网方面,从今年5月份海尔U-home在上海世博会推出“物联之家”并落户上海世博园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也就此引领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方向。我们也将程序与ipad应用程序相融合,建立海尔U-home界面,将ipad作为移动终端实现远程控制等功能。海尔与电信、联通、移动、广电四大运营商进行了紧密合作,共同推进物联网在家庭方面的应用。海尔U-home物联技术目前已经在无锡物联网基地以及上海、杭州、江苏、太原、青岛等地的运营商样板间进行展示。整个智能家居、数字对讲行业的发展趋势要求企业越来越向这些市场热点靠拢。

记者:随着品牌厂商从各角度的涉足进入,智能家居的受关注度与日俱增。而在数字对讲产品上的比拼同样成为了不少厂商关注的焦点,海尔推出的建立在数字对讲基础上的智能终端产品也成为了U-home系统的控制核心,您如何看待数字对讲产品过去一年中的市场表现?

马传荣: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进程来看,第一代的数字机产生于2002年。2005-2007年这一时期,数字对讲产品开始大规模开发。数字对讲行业的快速成长期应该是2008年以后,无论是产品的外观、功能、稳定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水平的提升。

首先从产品来看,生产厂商大规模投入研发和生产,整个行业开始规模化。在数字对讲产品规模化的过程中,产品性能、功能得到了长足提升,生产成本也大幅降低,价格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这种发展趋势的最好证明就是应用项目的日臻成熟。从行业内应用项目来看,一些大生产商的产品应用于项目中会更加稳定,也将引导行业的发展。但随着用户对楼宇对讲系统功能的提高及住宅小区规模和户数的扩大,楼宇对讲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给生产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一些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资源整合能力差的企业面临着极大的考验。相反,一些大企业特别是智能家居行业内的领军企业越来越掌握着数字对讲的发展方向,比如芯片处理能力的提高、与智能家居系统的完美结合等。

记者:目前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选择应用与高端楼盘的数字化可视对讲系统时,对于项目的规划往往止步于以智能终端代替传统对讲分机,相关配套的智能家居产品仍出于少有人问津的状态,部分扩展功能也难以实现,对于这一现象您如何看待?

马传荣: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和数字化社区已经成为未来趋势。因此,这也给生产商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对系统稳定性的要求在不断提升;二是数字化对讲对芯片的处理能力要求提高。

这样的状况下,依然只有行业内的领军企业才能实现。因此,像这种状况行业内确实存在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数字对讲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挡的,关键在于可视对讲的发展方向是什么;二是可视对讲能否实现标准化。现在,有很多大企业和大制造商已经开始致力于产品标准接口的研究和生产,这样房地产商只要应用管控平台,用户可以随意选择产品,即可实现互通;这样就意味着a家主机可以用B家分机,不同产品、不同品牌之间实现兼容。

另外,产品改进是个制造商面临的一大问题。产品要在稳定性、宜用性和人机交互性上有所提高,因此行业内厂商要达成共识,建立标准。

记者:随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稳步推进,势必将对于住宅小区中网络架构产生新的影响,您如何看待三网融合对于数字对讲系统未来发展的影响?

马传荣:三网融合是数字对讲的助推器,它促使数字对讲发展更加系统化,与智能家居的联系性更加紧密。同样,数字对讲的发展也推动了三网融合的进程。三网融合与数字对讲之间合理搭上关系是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未来数字对讲的发展势必会与电视、电脑、ipad等设备结合,功能上不再仅仅局限于可视对讲、安防监控,更重要的是与社区相联,实现信息查询、社区购物等功能。

记者:数字对讲技术的发展势必也将带来从可视对讲向智能家居的新变革。从技术、产品、应用以及市场等方面看,在这一变革过程当中还有哪些关键节点尚待突破?

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篇9

【关键词】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趋势

有专家认为,继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三次科技革命之后,人类发展历程上又迎来了第四次革命―――智能化,这次革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智能化将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更方便了人类的生活,是一次科学技术的改革。智能化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实质上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实现了产品、技术、管理等智能化。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更是影响着各领域的发展,智能化逐渐运用在各个领域,同时也成为了机械工程的发展方向。机械工程的智能化影响着国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学者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对机械工程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机械工程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是将技术科学理论知识运用生产实践中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离不开机械,各个工程领域的发展都需要机械工程提供必需要的设备,各个领域不断提高的需求促进了机械工程的发展,同时机械工程自身的发展,如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也能更好的满足各个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的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机械工程在提高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废水、废弃、废物的污染;资源的大量消耗等。因此,机械工程的发展不能一味的以提高生产、生活效率为目标,而要寻求一条既不破坏环境也不影响生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可以得出,智能化发展是机械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目前的国情以及技术、信息等的限制,我国部分机械工程企业还未实现智能化发展,还是以传统的制造模式为主,但可喜的是,机械工程企业一直都在不断改革,借鉴国内外发展较好的机械工程企业的成功经验,在技术、管理、产业结构等各方面开拓创新,将智能化作为企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总之,未来的生产是智能化的集约生产,顾客的需求是智能化的服务和产品,因此,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必须以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为目标。

虽然目前还存在较多的困难和挑战,但我国机械工程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趋势总体上是良好的。随着技术越来越成熟,不少企业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支持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研发产品技术,将产品向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中国机械工程行业一定能够克服当前的困难,走上科技、智能发展的轨道。

三、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方向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普遍推广,机械工程的智能化发展也在各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智能化技术已经渗透在机械工程管理、产品、生产设备、科学技术等各个部分,成为影响机械工程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的发展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下:

1.管理智能化。由于智能化管理在机械工程管理中的逐渐渗透,机械工程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多层次、交叉式的管理转变成阶梯型管理模式;由原来的人力管理为主转变为微机管理。智能化管理对机械工程企业的生产、销售、市场开发等一系列活动都实时监控、合理决策,并针对运行结果及时给出正负反馈,以指示下一步的生产活动。这样的管理模式,一方面使管理信息更透明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人员浪费,为企业节省人力和物力,同时减少了人为差错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管理模式的改变,智能管理模式的发展也提高了机械工程的整体发展。智能化管理模式的推广,使得机械工程企业能够更好地预测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管理决策能够快速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智能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更有利于机械工程企业抓住国际和国内形势下的机遇而发展。

2.产品智能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趋向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这种不断提高的需求要求促使机械工程企业由传统的劳动力生产转向技术生产,不断需求创新。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目标。智能化产品可以拥有多种人脑的分析功能,如远程控制功能、定时控制功能、联动控制功能等。如针对不同领域的机械工程产品,安装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能对外界信号进行感知、分析;在产品上安装控制器,可以模拟人脑分析、判断、处理接收到的外界信号,从而实现产品智能化。机械工程智能化产品常有的几种仪器仪表包括有:集散控制系统、单片机+数码显示管+电子线路,可以达到分级控制、灵活配置、智能管理的效果。

3.机械工程设备智能化。在现代社会里,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许多机器设备都趋向自动化、科技化、智能化发展,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促进了智能管理模式的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智能设备的管理,使得管理人员能够通过设备性能参数的变化及时了解设备运行状态及生产状况,有故障发生时,系统设备能够及时给出预警信号,不会造成生产的损失。

机械工程设备(如加工机械、动力机械等)的运行状态是机械工程生产效率的基础,对机械工程企业以至于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根据机械设备的结构、工作性能、工作效率的不同,机械工程的运行效率、任务目标等也是不同的。

4.科学技术智能化。科学技术智能化是实现产品智能化、生产设备智能化和管理智能化的基础。科技智能化运用在机械工程生产各个方面,如导航技术、远程控制技术、微显微技术等的运用。因此,现代机械工程企业要不断地关注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将其应用在生产中。由于机械工程不同领域对产品结构、性能等的需求不同,机械工程智能化产品发展的模式、目标等也不同,对不同领域的智能化产品的生产应该根据具体需求而有有所差别。不能采用“一概而论”的方式,要针对具体需求,进行适当的技术、设备选择配置,使机械工程智能化生产更有效率,智能化产品更好的满足顾客的需求。

四、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概述,在此基础上,对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方向在管理智能化、产品智能化、机械工程设备智能化和科学技术智能化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当然,要构建科学的、合理的、系统的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体系还有待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总之,只要我们正视机械工程智能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拟定措施并实施,就一定能够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以及创新的技术,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以及生产、生活的需要,保证机械工程未来的智能化发展顺利。

【参考文献】

[1],杨金勇.浅谈机械制造的智能化技术与机电一体化的结合发展及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2):18一19.

智能化行业的发展趋势篇10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219-02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等新经济特征,已成为当今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出台系列政策支持文化产业,不断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和支撑体系建设,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有力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文化与科技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具体表现,科技创新是社会文化形态演进发展的催化剂,同时,先进文化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因此推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文化产业分类广泛、内容多样、产业结构复杂、产业链长,科技如何如何介入,如何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分析和了解文化科技融合趋势是文化科技工作领域重要工作。

1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发展,文化和科技不断进步,相互融合的模式也不断变化而且多样,总结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相关特点和规律,结合分析文化产业发展趋势,我们尝试将文化产业按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演艺产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分类。以此为基础探讨提出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趋势,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主要有六点,一是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二是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提升的方向更加清晰,三是文化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态势日益明显,四是文化产业与旅游等相关产业结合更广泛更紧密,五是金融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势头将持续升温,六是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应着重培育大型的互联网应用和内容提供商。

1.1新闻出版

(1)新闻出版将是受信息网络技术冲击最大的行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科技引领作用逐步加强多种新兴发展模式,传统以版权为核心的产业链遭到破坏,需重塑基于版权的盈利模式和数字出版产业链。新闻出版将更加关注的核心技术,一是内容制作、整合和标引技术,包括海量数据的加工与存储、信息标引、语义分析、多媒体制作及内容资源嵌入式聚合等技术;二是数字内容的多渠道技术,包括数字内容的多终端呈现、多屏无缝衔接的传播技术;三是mpR技术、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和智能语音合成技术;四是营销与用户服务技术,包括对消费行为收集、分析并反馈给生产端的相关技术与方法;五是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包括线上线下互动技术;六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包括原有的数字水印、数字Dna技术及各种第三方计数与付费等相关技术与解决方案;七是3D印刷、绿色印刷、数字印刷、按需印刷技术,包括新型印刷流程控制技术;八是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

(2)新闻出版发展趋势将是数字出版、移动出版、传统出版竞争与共存的时代,传统图书业的衰退不可避免,移动出版是图书业的未来,移动出版和全媒体出版将是报业的基本服务形式,期刊业必然转向数据库出版和知识服务,数字印刷和绿色印刷市场份额将快速增加,基于动态、互动、整合、个性、智能等数字出版新业态将成为创新热点,数字出版产业的集中度将逐步增强,做大做强才有出路,电子商务将成为出版物发行的主要渠道。

(3)新闻出版将推进出版内容投送平台建设,构建技术先进、覆盖广泛、传输快捷的现代优质内容传播体系。鼓励平台运营商提高创新能力,采用先进技术,形成动态聚合、实时分发、精准投送的数字阅读服务系统;推动数字出版内容资源建设、优化数字出版内容质量,提高新型数字出版内容产品研发、改善数字出版内容阅读服务和用户体验,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升级转型,最终实现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与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提供动力支撑。

1.2电影科技

电影产业发展趋势――数字化的摄制传放技术,高品质的音像体验追求。胶片到数字的转变基本完成,信息技术全面渗透到电影制作各个环节,前期拍摄追求更高分别率和更快拍摄速度,前期、后期制作技术的融合日趋明显,3D电影摄制技术日趋成熟,放映技术追求大尺寸、高帧率、高分辨率和高亮度,发行、传输渠道向卫星、网络化发行方向转变。

1.3广播电视

(1)广播电视将构建技术体系,一是在内容层面高清化,研究开发高清、3D、环绕立体声、业务基地等关键技术。二是在系统层面平台化,研究开发业务集成、交换分发、内容与业务保护、资源共享等关键技术。三是在网络层面互联互通,研究开发骨干网、接入网、家庭网、无线网、互联协议与接口等关键技术。四是在服务层面互动化,研究开发中间件、智能操作系统、智能终端、跨屏互动等关键技术。五是在管理层面可管可控,研究开发运营支撑、安全管控等关键技术。

(2)将加强几个能力建设,一是全面提升制播能力,再造网络化节目制播工艺流程,基本实现全国地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节目制作与播出数字化网络化。二是大力发展高清电视,实现高清节目制作播出。三是积极发展3D电视,研究3D电视技术和标准,开展3D电视技术试验和播出示范。四是积极推动内容开发,大力开发面向多种平台、多种媒体、多种终端的新型节目形态。五是全面提升传播能力:提高网络承载能力,全国有线网络互联互通,卫星、无线网络协同覆盖,有线、无线网络互动。加快有线网络数字化双向化改造,打造基础网络平台――光纤到基于同轴电缆网络,解决家庭用户最后一百米的接入问题,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六是积极推广地面数字电视,建设下一代无线广电网,重点解决“广播”与“双向”的无线网络融合,“单向广播”开发新一代无线广播技术,“双向传输”基于oFDma技术适应性开发,组网覆盖融合“大区广播”和“蜂窝组网”。

(3)广播电视将基于智能引擎构建业务平台,网络结构支持区域性组网和全国性组网,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实现广播、电视、多媒体信息服务、移动接收、便携接收。构建服务体系,创新服务业态,加大新业务的研究与开发。建立智能电视门户,实现各类内容和应用在用户端的生动展示,实现不同用户和不同终端服务界面的可定制化,实现跨屏应用和多屏融合。广电网未来演进方向――统一架构,协同传输,形成真正意义的全覆盖网络,有线+无线+卫星形成立体化网络,天地一体,协同覆盖。

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明显,将构建以广电网络为纽带的自我发展体系,数字化、宽带化、融合化日趋明显,将向全媒体、全业务、全服务三网融合方向方向发展。

1.4动漫游戏

动漫游戏产业发展趋势一是高质量的体验型产品,集群化的生产,多渠道的传播和多形式的终端不断涌现。二是产品向高质量动漫游戏产品、互动体验类动漫游戏产品及泛动漫类产品演进。三是生产方式向大规模集群化生产、无纸化动漫协作生产、二三维动画与实景拍摄动画的一体化转变。四是传播渠道向新媒体传播(互联网、移动通讯、数字电视等)及移动终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等)发展。

1.5网络文化

(1)网络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内容、模式、终端与跨行业合作,技术对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著。网络发展迅速由web1.0jfwa――web2.0时代――web3.0时代快速转变。网络文化产业的网络技术依赖特征明显,每一次网络技术的发展,都推动了网络文产业内容、运营、应用、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变革和发展。内容为王仍将是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必将越来越多,真正“按需生产”的局面必将出现。随着音乐、电影以及纸质媒体开始对版权实行收费,只有好的内容才能有真正的消费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2)移动终端的研发与制造竞争更加激烈,除了终端厂商外,谷歌、苹果等信息服务提供商和消费电子厂商(如淘宝等)已经大举进入终端市场,作为产业链上游的运营商,也在进行终端相关产品的研发,纷纷推出自己的定制终端,甚至运营商自主研发的终端产品。

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博客、手机上网呈、“微博、微信”、LBS+团购、LBS+精准推送,LBS图片分享、LBS+点评等LBS商业模式的发展,平民百姓参与文化表达和文化创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3)策略性跨行业合作步伐将进一步加快,随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内部行业的进一步细化,跨行业合作必将日益变得有策略性和有选择性。如Youtube加强内容发展策略,推出了一系列与新闻、音乐和电影相关的特色入口。与米高梅电影公司的合作使Youtube拥有了更全面而稳定的受众群体。

1.6演艺产业

(1)演艺产业发展趋势――虚实结合的多维化表现空间出现,自动化、数字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舞台装备大量使用,产业发展趋势从剧场艺术向多场合消费艺术发展,相应的演艺科技也从有限空间向多维空间发展。实景演出是当前演艺产业最为复杂的演出空间,多维空间带动演艺科技从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系统集成、单元智能向规模化集成、系统间协同、智能化服务发展。

(2)专业灯光的发展趋势,一是高效、节能是舞台灯具发展的必然趋势,灯具自动化将进一步深入发展,舞台灯具呈现多样化格局,灯具的操控更简便、实用。二是控制台的功能将更为强大,灯光控制系统必将兼容。三是网络系统将更加通用和开放发展,LeD与视屏市场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3)专业音响的发展趋势,一是数字与网络技术、绿色、节能、智能化、易操作、交互性;功放、扬声器等向高效、紧凑发展。二是调音台向智能化、网络化、人性化方向发展。三是技术与艺术交融,三维多声道扩声技术、实时声像定位技术等不断创新发展。

(4)舞台机械的发展趋势,一是舞台机械技术进一步强化剧场的多功能,舞台机械技术的专用性更加突出,舞台机械元器件通用性与专用性并存,舞台机械的维修与保养专业化发展。二是舞台设备广泛应用,舞台技术等与艺术深度交融,舞台机械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更全面和广泛。三是舞台机械的质量检测机构开始设立。四是演艺装备制造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科技产品”过渡,主动研发在演艺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中逐渐兴起。

(5)乐器的发展趋势,一是自主创新,使乐器行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二是文化营销,使乐器行业从“普通工业化产品”向“艺术类音乐产品”转变。三是形成一条龙头产业链,使乐器行业从“生产销售领域”向“综合服务领域”转变。

1.7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

(1)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业发展趋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将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产品或服务的内容、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科学技术在广告服务、文化软件服务、建筑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等服务领域应用将更加广泛。

(2)为进一步提升创意设计创作力,将加强基于视线追踪的创意产品测评方法及技术、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用户体验系统、创意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及系统、设计知识管理及服务系统、创意设计概念预测及概念模型测试系统、创意设计交易中的诚信交易及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效率提升的支撑系统等研发。将进一步加大工业设计和人机工程的评价体系和技术标准、综合性产品开发软件环境技术、市场快速响应的数据库集成技术及信息传输技术、基于internet的虚拟现实技术(Cult3D)应用于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3)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等共性技术在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领域将被充分利用,用于建设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专业数字素材库。研发创意设计交易保障、创意设计撮合、创意设计综合集成、创意设计评价等系统,构建专业化媒体超算与协同式创意设计云服务平台,提高创意设计效率和质量。聚集遍布全球的百万级创意设计人才,提升文化创意设计的创作力,服务数十万企业及相关机构,建立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开放式合作平台,国家将积极培育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第三方、第四方公共服务平台,面向广告、会展、工艺品等文化创意设计开展社会化服务应用。

(4)为进一步提升创意设计表现力,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展示将逐渐加强。依托于先进数字技术(互联网、数据库、高速运算、数字内容),虚拟和现实结合,电脑技术强大运算能力支持,可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完成多种传播任务,传播过程具有高度的互动性、多元性、社群化、海量数据等特性。互动性是指传者和受者互动性增强,信息快速交换和传播,个性化交互,灵活性增强,多种交互方式共存。多元化是指终端多元化,传播终端不局限于屏幕,可以是任何介质,而且是跨终端的显示,内容多元化,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内容广泛。

(5)设计新材料及颜色搭配等咨询服务平台将以“激发设计师的设计灵感,解决设计师的创作疑惑”为主题、以“关注环保,改善环境”为核心的理念,提供专业化服务。各种世界最新、最前沿、最自然环保的新材料资讯,及可触摸的最环保新型材料样品、全球流行的材料趋势等通过数据库网络与实地体验馆相结合方式,让产业更加快速准确的找到更加创新及可实际利用的材料信息资源,寻找到最优化材料,搭配适宜颜色,借助材料专家智囊进行深度材料咨询服务,推动企业产业升级和创意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