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教学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3:30:10

工程管理教学计划篇1

>>基于“卓越计划”的课程改革研究基于“卓越计划”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探讨基于卓越工程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实践教学探索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构建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体系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构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基于“卓越计划”的质量管理教学改革基于“卓越计划”的本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基于“卓越计划”的教师评价体系构建探究基于“卓越计划”的专业选修课教改探讨基于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卓越计划”学生遴选与管理的探讨基于卓越计划下软件技术专业教改研究基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园林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基于“卓越计划”的《税法》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卓越计划”的“移动通信”课程教学改革基于“卓越计划”的课程整合教学方法探索基于“卓越计划”的煤田地震勘探教学模式基于卓越计划电工电子类课程教学改革基于卓越计划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初探基于卓越医生计划的文检课改革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张彦春.工程管理专业产教结合模式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124~125

[3]刘武成,王进.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1):109~ll2

[4]张飞涟.试论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优化改革[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2):11~12.

[5]秦曼,郭小宏,李红镝工程管理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1,11(5):104~107

[6]王浩程.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构建现代工程实训平台[J].中国大学教学.2011,(6):83~85

[7]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工程管理教学计划篇2

关键词:企业生产计划;企业资源计划;实践教学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化,这是21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也充分说明了信息化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信息化在各领域正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企业的信息化是以eRp为主展开的,因此,企业资源计划中生产计划管理的实践教学,对培养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信息化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践教学,能让学生真正的把课堂的实习经验转化为将来的工作经验。

一、生产计划管理实践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一)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准备

1、要组织好一次生产计划管理的实践教学,就必须准备相应的教学硬件和教学软件设施。其中包括形成局域网的计算机实验室,在服务器与每台计算机终端上都装好生产计划管理的实习软件。因为生产计划管理的实习内容比较多,为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最好给每个学生配备生产实习教材。实习前,要熟悉实习的内容,明确实习的目的,程序和方法。

2、实习之前,实践教学教师应准备好实践教学前的数据初始设置,包括新建账套,基础数据的录入,建立物料清单,生产准备数据的录入等。根据学生人数建立好账套。在实习过程中,每人一份账套,保证每个同学都能熟练掌握生产计划管理的全部流程。实习完成后便于对每个人的数据进行考核,确保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制定科学的教学实践说明书

1、实验的目的。主要通过生产计划管理的实习,了解目前,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实现生产计划的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情况和流程,培养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本科生的信息化的生产计划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以eRp为主展开的,eRp系统就是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企业的运行模式相结合,合理调配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资源的作用,为企业创造财富。生产计划管理的实践教学从企业的实际应用出发,以企业案例为背景,业务操作为主线,详细描述了eRp系统在企业业务中的事实操作过程,实习的内容也贴近企业的实际操作,其案例的内容包括案例目的,角色及分工,主要流程,案例准备,案例数据,案例实施等。

2、实习的内容。生产计划管理的实践教学主要以K/3系统为案例,它涵盖了生产数据管理、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生产任务管理、重复生产计划、委外加工管理、车间作业管理、设备管理、销售管理、采购管理、仓存管理等基本业务。能够适应企业的个性化需求。K/3系统的单据设置了自由项功能,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来增加所需的内容,自定义的内容可以通过万能报表或二次报表开发平台制作出来。也可以通过BoS平台来自定义企业的基础数据、单据和报表。

3、实习的步骤。进行初始设置要了解企业有那些基础数据,理解获取各项数据的来源和数据间的关系,掌握各项数据的维护方法。其中包括部门数据、职员数据、仓库数据、工作中心数据、客户数据、供应商数据、计量单位、物料数据、会计科目设置等(如图1)。主生产计划(mpS)是企业整个计划系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连接产、供、销的桥梁,它将独立的需求转化为内部的计划信息(如图2)。主生产计划的来源是销售订单和产品预测,并为物料需求计划提供需求信息。初始化及账套启用完成以后,就要录入公共基础数据,生产数据管理,Bom单的审核使用等。然后进入物料计划管理阶段,包括主生产计划计算、粗能力计算、物料需求计划、细能力计划等。在主生产计划过程中,可以根据能力情况,进行计划的调整。确定的计划将作为生产、采购的基础。主生产计划的主要功能为:为物料需求计划(mRp)提供需求信息。在计划过程中实现能力的平衡,协调产销关系。生产任务管理系统,是在K/3系统财务会计、物流管理、生产管理各子系统的基础上,采用eRp的先进管理思想,同时吸收Jit、精益生产的管理思想,为工业企业提供从生产计划、投料与领料、供需计划与派工、生产检验与汇报、到产品入库全过程监督与控制的企业管理软件。生产任务管理系统,以物料、物料清单、工艺路线为基础信息,以生产任务为数据输入源:通过Bom单级展开,产生生产投料单与生产领料单;通过工艺路线展开,产生工序计划单;通过任务优先级设置,产生派工单。最后,进行对企业的设备的基础资料、保养和维修、安全事故统计、设备折旧等管理,提供对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功能,实现用户维护设备的相关信息,对设备作保养,维修计划,同时反映设备检测、保养、维修情况,以及保养、维修过程中发生的物料耗用、资源耗用、人工耗用情况,记录设备的安全事故与原因分析,通过与固定资产相连接,实现设备的折旧处理,实现设备的物质形态和价值形态的运动过程。

4、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主要包括学生实习过程中运用的数据和最后,实验产生的结果,并要详细说明对生产实践的实际指导意义。

二、对实验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一)根据生产计划管理教学实践说明书分配实习任务

一般每位学生配备一台实习电脑,根据实习指导说明书一步一步地完成实习任务。在实习的过程中,在独立完成实习内容的前提下,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集思广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的把课堂知识转化为将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并且在实习过程中,一般要求每个人所使用的数据不能相同,最后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课堂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实际工作环节中信息化管理的联系与差异之处。

(二)试验教学过程的纪律管理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一般不能交头接耳、大声喧哗、随便走出实验教室,保持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认真完成实习的主要保证。

三、实践教学结果的考核与生产计划管理实践教学的展望

实践教学的主要成果就是通过实习撰写实验报告,必要时,根据实习过程结合到生产车间实地参观考察,对增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环节中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在生产管理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研究,把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教学提高到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金蝶K/3生产制造案例培训教材[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金蝶K/3系统生产制造[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数据库系统开发案例精选[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工程管理教学计划篇3

[关键词]卓越计划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03-0034-03

作为世界上高等工程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却不容乐观,不能很好地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所培养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也不能完全符合国家技术发展需求。为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教育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重大教改项目,这对于促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迈向工程教育强国、实现以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教育部先后分两批共批准了194所高校为部级卓越计划实施高校,大多数省(区、市)也启动了以本科生为主的省级卓越计划。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卓越计划突破了传统模式,以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强调高校和行业企业密切合作,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应用为主线,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建设工程教育高水平师资队伍。改革的目的是着力提升学生的在工程技术方面的素养、实践、设计和创新能力。卓越计划的实施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还取决于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的有效组织、管理和运行。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解决卓越计划下教学组织及教学管理问题的对策及建议措施。

一、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现状及问题

(一)现行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

高校的教学组织与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校、院、系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进行的有关教学的行政管理;二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业务管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行政管理仍然是按照等级制进行决策,管理形式一般是由上而下的集权式的管理。同时,大学教育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的影响较大,仍未摆脱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的中心还是知识的传授。[1]在教学的安排和组织上,使用相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和考核方式的统一标准来培养学生。在教的方面,重视教学活动的严格统一,忽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个性差异;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考试评价功能,忽视对学生的全面综合评价。在学的方面,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还是上课听课、记笔记,考试复习背笔记,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这阻碍了学生自身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当前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我们发现其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安排、教学评价、师资队伍素养等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卓越计划实施的要求。

1.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和结构不完善

国内高校基本是按学科来划分专业的,然后按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对于一个专业甚至一个学院来说,课程设置都是确定的,这就造成了“千人一面”的现象。因此,学生选课受到约束,学生选择教师和选择课程的条件十分有限,甚至没有自主设计选课的空间。另外,培养计划的结构模块和各门课程的知识体系不尽合理。[2]例如,基础课时间跨度长,而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基本安排在后两年,学生不能很好地用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分析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或独立开展专业实验。学生在进入大三时,基本上还不太了解所学专业,有相当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仍不明确,专业学习上存在盲目、随意和被动的现象,缺乏专业兴趣和热情。

2.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不能适应卓越计划要求

学分制是以指导性培养计划代替学年制的教学指令性计划,实行弹性学制,实施学生选择课程和教师,这更适合学生依据个人实际情况来安排自身的学习计划,合理选课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然而,目前国内高校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大多仍保留了学年制的影子,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高校在教学资源上很难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需求,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都没有作根本上的改变。卓越计划强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拓展空间,这就要求教学管理制度更具有弹性和灵活性,能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保障。由此来看,当前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显然不能适应卓越计划的要求。

3.教学评价不尽合理

对学生学习的合理评价既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考虑课程本身特点和属性。[3]从学生来看,它既包含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对学生个性发展、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综合评价。从课程本身来看,教学评价要考虑课程的类别和性质,不同课程采用与课程性质相适应的评价方式。现行教学评价体系中重量化测评、忽略质的分析和唯分数论是普遍现象,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指标不全面,评价主体和评价形式过于单一,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拓展。

4.师资队伍的时代素养不够高

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涵盖了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态度、团队协作、沟通与交流能力、职业道德和诚信等。这对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理论知识、前沿技术和现代管理水平等具有更高要求。教师要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要以良好的团队协作、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执着的科学精神引领学生,努力营造创新氛围。教学管理人员应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工具,让教学管理工作更具创新性和效率。对比当前现状,不少教师还缺乏工程背景、行业技能和创新意识。教学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后,缺乏先进的管理思想、服务意识和管理技能,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效能性差。教师和管理人员没能根据时展的需要逐步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素养,这对卓越计划培养目标的实现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二、对策及建议措施

(一)转变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和模式

在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下,国内高等教育是将知识的传授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以传授知识为主,坚持教师、教材和课堂三个中心。与国际比较,国内工程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理论和实践脱节、教育与产业脱节。[3]实施卓越计划就是要衔接这两个“脱节”,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实现学校理论教学与行业实践的有机统一。[4]应改变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传统教育模式,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观念。应改变毕业设计综合训练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的现象,树立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面向工程实际、面向企业实践的教育新观念,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二)改革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上,卓越计划既要打破学科壁垒,实现文理交叉的宽口径培养,又要构建项目式教学、研究型实验、科技竞赛、创新训练、项目实践及创业孵化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原来固有的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相辅的模式,增加工程实践环节和时间,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适应卓越计划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优化教学组织与安排

在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除要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外,还需要对教学的组织实施和课程的安排进行优化。目前,国内很多学校提出“3+1模式”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组织模式,增加了工程实践环节和实践,对于整体实施、全盘推进、统筹安排具有可操作性。但工程能力的培养不是单纯的一年企业实践教学就可以实现的,应该考虑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相得益彰。[5]因此,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应予以优化,执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行,实践环节教学时间不低于理论教学时间,充分利用寒暑假开展企业工程实践,必要时可以考虑执行短学期制度,这样有利于学生到企业开展工程实践教学的组织和时间安排。例如,在校内按计划完成基础理论和课内实验教学,其余校内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在企业分步组织专业实验、认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工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交叉进行。

(四)构建校企共同负责的教学管理机制

要实现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还需要教学管理部门的有效组织、协调和实施。卓越计划的核心是行业企业作为实施的主体之一,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担负着至少一年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任务。企业主要负责企业阶段培养方案的制定、管理和实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需要高校和企业双方共同组成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机构,构建高校与企业共同负责与管理的教学管理组织机制,保障卓越计划企业实践阶段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推进学校和与企业的产学研结合。

(五)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遵循以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卓越计划理念和“构思-设计-实现-运行”的工程教育理念,通过改革和完善现行教学管理制度,实施更具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教学管理体制。通过实施综合培养,使学生实现在工程基础、专业技能、人际交往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例如需要完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计划组织与实施学籍管理、毕业与学位授予等相关管理制度。

(六)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卓越计划培养目标涵盖了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全部能力,要求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提高自身素养、跟踪理论前沿,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对于教学管理人员,应提高学历层次,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时效性。对教师来说,强调“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引导教学型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或开展科研活动,增加行业背景培训,以提高教学型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6]德国被视为当今世界工程师培养的成功典范,原因在于其工程技术大学的教师在上岗前必须有5年左右的企业工作经历,这与我国大部分教师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的履历完全不同。应该倡导教师“把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项目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以此推进工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三、结束语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需要高校和工业界密切合作,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良好互动。高校的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应顺从时展要求,高校应充分认识实施卓越计划的重要意义,正视现实问题和不足,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和模式,优化教学组织和安排,完善教学规章制度,推进工程师资队伍建设,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为实现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作好组织和管理保障。

[注释]

[1]朱亚林,高飞,卞步喜.“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管理体制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291.

[2]辛钧.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对策[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3):111-115.

[3]郑志红.浅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下的教学管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235-236.

[4]程文婷.“卓越计划”背景下教学管理体制优化研究――基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2):13-15.

工程管理教学计划篇4

   1.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教学工作计划,是学校整个工作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有序地进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校教育目标。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按其层次性划分,有全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2.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有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复习辅导和考试与成绩评定等。在自然科学课程中,还包括实验课、习题课、课堂讨论、自学指导、社会调查、教育与生产实习等。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必须认真对待,做到事无巨细,谨小慎微,点点滴滴就是累积教学成绩。

   3.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管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能力,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过程的检查学习的各个环节;开展课外活动,扩大学习视野。

工程管理教学计划篇5

项目管理沙盘模拟是训练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以及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合作完成一个实体工程从签订合同开始到最后完工的全过程,使学生把专业的知识和工程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的有效实践教学环节。在沙盘模拟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扮演角色的岗位职责编制各种工程计划并操作实施,最后通过教师应用配套软件来考核每个小组以及其成员的项目管理成果。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环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策划阶段、执行阶段以及最后的收尾阶段。

1策划阶段

策划阶段是沙盘模拟最为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每个小组就是一个项目管理团队。项目管理团队的每个成员———项目经理、财务经理、采购经理、生产经理、经营经理各司其职做好整个工程项目的策划。策划阶段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是沙盘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质量直接会影响工程项目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性。学生通过对工程资料的了解,运用所学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知识合理选择依次施工、流水施工或平行施工是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关键。在这个阶段,生产经理负责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以及根据进度计划编制资源需求计划;经营经理根据进度计划计算每月报量收入、班组以及施工机械进出场时间;采购经理根据进度计划编制原材料采购计划,根据经营经理的安排的班组进出场时间选择库房容量以及其他临时设施容量;财务经理根据报量收入和原材料采购计划以及经营经理提交的成本计划选择融资方式和金额,并进行盈亏分析;而项目经理负责总体指挥、控制和协调工作。

2执行阶段

这个阶段是项目管理沙盘的具体操作阶段。根据策划阶段的策划表格,按照沙盘操作表逐一执行。在执行阶段各个成员一定要在清楚全局策划的基础上,以策划阶段的策划数据为指导在项目经理的统一指挥下,按沙盘操作表流程逐一进行。为了保证工程项目实施的完整性和时序性,不准跳步操作,不准多步操作,更不要盲目追求操作速度。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接到工程变更通知时不要慌乱,首先小组各成员一起分析变更对下一步工作的影响,然后制定应对方案并进行成本测算,核查按变更后方案对现金流的影响。当变更对施工进度计划产生影响时就要考虑对应调整劳务班组、机械进出场、材料采购等计划。

3收尾阶段

收尾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每个小组的策划和执行成果进行点评以及对小组整个沙盘模拟过程进行总结。根据每个小组递交的策划和执行表格,运用沙盘模拟配套软件对每个小组进行打分,并对每个小组项目的资源使用情况、进度情况、盈利情况等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下一个项目的策划和执行积累经验。

二、项目管理沙盘模拟教学效果

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践要求学生具备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组织等专业基础知识为前提,同时又必须熟练运用合同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进度管理、信息管理、成本管理、资源管理、造价管理等多门专业知识,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能够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沙盘模拟实践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主要职能不再是讲授而是是引导和服务;而学生则变成了课堂的主角,他们在教师指导下,相互学习,相互分享,以讨论的形式学习新知识,发表自己的感想并运用到沙盘模拟中。学生把自己成熟或不成熟的想法运用到沙盘模拟中,并体会所带来的或好或坏的一切后果,进而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三、总结

工程管理教学计划篇6

项目教学信息化教学职业能力

《生产运作管理实务》是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周学时4,共计64学时。该课程是针对生产计划员、生产调度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所设置的教学做一体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生产运作管理与企业其它职能管理,如财务、营销等之间的关系,学会根据生产部门的运作流程、设计生产运作系统、对预测驱动式生产运作、订单驱动式生产运作进行管理,掌握生产运作系统优化,提高生产管理能力,能够解决生产运作实际问题。

一、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企业选址方法、生产计划编制方法、生产日程管理方法、物料管理方法、了解企业现场管理与质量管理技术,具备安全生产意识、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时间管理、自我学习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能够应用信息管理手段开展企业生产计划管理、车间资源管理,胜任企业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职业岗位

(一)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以下专业能力

能够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为企业项目生产和服务的选址与布局;编制主生产计划(mpS)、能力需求计划(CRp)、编制生产作业计划;能够对企业物料进行管理;能够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等设备管理;利用5S管理、定置管理、目视管理与看板管理方法对生产现场管理;对企业质量管理具备一定认知。

(二)要求学生具备以下方法能力

制定工作计划能力;能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使用各种信息媒体,独立收集、查阅信息资料;能根据工作任务的目标要求,合理进行任务分析,制定工作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并做好个步骤的预期与评估;能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流程;善于总结,能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实践,能自主学习新知识,将新技术应用到工作中。

(三)要求学生具备以下社会能力目标

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积极主动参与到工作中;具有团团队协作精神,主动与人合作、沟通和协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按生产管理规范、安全操作的要求开展工作;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

二、本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课程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

(一)认知模糊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体验或认识企业的生产过程。从认识上很难清晰的理解或掌握生产过程的方方面面。通过教师课堂讲解,很难让学生充分掌握产生相关知识,

(二)学习目的不清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运营管理相关岗位,从事生产计划、现场管理、质量管理、客户管理等岗位工作。有些同学认为以后不去这样的企业,上课就可以不听,不去学习。

(三)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在上课过程中的注意力会随着时间而不断减弱,当前,手机不断智能化,学生上课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手机玩游戏、听音乐、看视频、新闻等等。对专业学习的关注度不断下降。在这种形式下,上课以教师活动为中心,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为主,再高明的教师,即使把内容讲得十分清晰明了,没有学生大脑的接收、加工和组合也是枉然。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使得学生更愿意去看手机、睡觉或听音乐而不是去听课,去思考或积极回答老师提问。

三、课程教学改革

《生产运作管理实务》课程在原来课程教学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对原有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本课程在对滨海新区制造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聘请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空调机生产总监张锁柱、天津市金蝶软件有限公司总监李翔、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总监蔡金勇共同设计、开发课程。在生产与物流实训中心引入企业运营数据、运营方式,构建职业情境。同时,本课程在教学初期会组织学生深入企业生产现场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企业生产过程,积极思考与生产相关的各个方面。我们参观的主要企业有:天士力药业有限公司、天津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威啤酒(天津)有限公司等企业。

(二)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课程内容

分析企业生产运作管理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形成工作过程链,工作任务(项目)为工作过程链上的节点。课程教学内容按照完成工作任务(项目)的要求,根据工学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做一体的内容整合。

课程内容按照生产运作系统认知、设计、预测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订单驱动式生产运作管理、生产运作系统优化过程,在内容上形成五个学习项目。

(三)注重信息化教学

课程建立了自主学习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该平台实现网络课程学习、虚拟实训系统训练、作业提交、互动交流、在线测试,以及素材资源库、试题库的学习。学生实训过程中,能够对自我实训过程进行监控,系统能够智能分析任务结果,并自动统计参加实训次数及具体时间明细。

课程建立了3D企业管理情景实战系统,系统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整工作过程为载体,利用角色转换、上岗操作、业务路线选择、单据填写等功能,学生以3D游戏模拟企业运营模式,给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必要的能够获得成就感的激励机制,这样能够促进他们内在动机的形成。整个系统实现了融职业认知、职业判断、业务处理、实务操作、评价反馈、教学管理为一体的实训、实习教学功能。

课程建设FLaSH课堂,把企业生产现场用动画的形式,幽默的展现给学生,本课程共22个学习任务,共建设了2个FLaSH动画,供学生学习和理解。课程还建有为微信平台,通过二维码,学生手机能够进入平台学习。

(四)采用项目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按照工作过程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知识的规律性,采取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项目安排由易到难,项目教学遵循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进行。课程的教学按照企业真实的生产运作项目的准备、计划、实施、优化过程安排教学进度,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模拟企业创业,完成项目的选址、编制项目的生产计划、日程管理、物料管理、现场管理与质量管理方案,实现了教学项目的学习成果可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五)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多样化

工程管理教学计划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资料管理工作收集范畴

高职院校教务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机构之一,教学资料是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项资料。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化,在教育教学活动管理中形成的资料越来越多,内容越趋丰富,使用越趋频繁,做好教学资料管理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高职院校教学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教育教学活动是高职院校的核心工作,教学管理资料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具有参考、借鉴、评估功能。

(一)教学管理资料具有信息参考功能

高职院校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建设,对重大教学改革作出科学决策前,需领会上级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学校实际,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现状,尤其是教学管理实施过程中制定的各项措施和实施效果,关注教学管理运行现状、教学质量状况,掌握教师教育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都得参考学校以往的教学管理资料;教务处在修订教学管理制度、起草相关文件和通知、处理教师教学事故和学生考试违纪等问题时,也得借用过去的有关记录,做好文件和通知的衔接,公平公正地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违纪行为;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方面,也可查阅教师以往的任课情况、教学资料、学生评教、教师互评、教师评学、学生学习成绩。

(二)教学管理资料具有信息借鉴功能

高职院校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服务质量,就显尤其重要。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人员应不断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提供更专业的指导,都可借助以往的教学管理资料,因为教学管理资料集中体现了历史管理经验。如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标准编制、教材征订、课表安排等方面,尤其是对于刚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可更快地熟悉教学管理工作。

(三)教学管理资料具有信息评估功能

上级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监控和管理方式是多渠道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而教学管理工作则是上级主管部门最关注的部分之一,体现在检查学校教学管理是否规范、制度是否健全、运行是否良好、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通过查阅教学资料都能客观地反映出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现状。

二、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教学资料收集范畴

按照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教务处工作职能,对教学管理各个环节产生的资料进行收集,实现教学资料常态化管理。

(一)教务处常规管理资料

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管理条例、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教学管理的文件和通知、教务处工作职能、院系两级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教务处(实训管理中心、校企合作办)学期(月度)工作计划与总结、系(部)学期工作计划与总结、教学工作例会记录、教研室活动记录、月度教学动态、教学管理人员人事资料和、教学管理人员参与业务培训和进修资料、教学管理人员考核和受表彰资料。

(二)教学管理制度资料

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汇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汇编、实训中心管理制度汇编、教师手册、教务管理工作手册。

(三)专业建设资料

主要包括:学院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建设规划汇编、各专业建设规划汇编、学院专业设置一览表、专业设置申报备案资料、学院有关专业建设方面的文件、学院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意见、各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与专业调研分析报告、专业教学标准汇编及审批表、人才培养方案汇编及审批表。

(四)课程建设资料

主要包括:学院有关课程建设方面的文件、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与实施计划、课程标准汇编及审批表、人才培养方案汇编、课程说课ppt(电子版)、学院关于开展教师职教能力培训的文件、学院关于开展教学评比活动及表彰的文件、专业核心课程开展考试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各学期教师任课及教学任务统计资料、各学期公共课程教师任课情况统计资料、各学期专业课程教师任课情况统计资料、各学期教师教学任务书、学院关于开展工学结合实训教材建设工作的文件、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一览表、按专业、课程分类使用教材统计资料、教师主编、参编和自编教材、讲义统计资料、教学辅助(参考)资料统计资料。

(五)教学运行管理资料

主要包括:各年级教学计划进程表、教学计划调整审批表、学期实施性教学计划表、学期教学任务安排表、各学期教师教学任务书、各学期授课计划表、各学期课表、各学期公选课申报审批资料、各学期公选课课表、各学期调课审批表、各学期调课通知单、各学期教学场地临时使用申请表、各学期专任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表、各学期兼职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表、公选课课酬统计表、教研室主任补贴课时统计表。

(六)教材管理资料

主要包括:各学期教材预订计划表、各学期教材采购计划表、各学期教材发放清单、各学期教材费结算表、各届毕业生教材费结算表。

(七)考务管理资料

主要包括:各学期关于做好期末考试工作的通知;各学期关于做好英语、计算机考务工作通知;各学期期末考试组织形式与考试类型安排表;各学期试卷命题质量审批单;各学期试卷印制审批单;各学期期末考试安排表;各学期期末考试监考任务书;各学期监考书签领表;各学期监考人员变更申请表;各学期关于做好学期补考工作的通知;各学期补考安排表;各学期考场情况记录表;各学期考试质量分析表;各学期已评阅期末考试卷;各学期期末考试命题卷;各学期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务资料;各学期英语等级考试考务资料;各学期期末考试情况总结;各学期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情况总结;各学期学生考试作弊处分材料。

(八)学籍管理资料

主要包括:各年级新生录取名册、更改、补登成绩审批单、学业成绩表、课程免听(免修)申请表、学籍异动学生课程修读申请表、学生奖励学分申请表、学生奖励学分统计表。

(九)教学质量管理资料

主要包括:开学教学准备情况检查表、教师教学及相关管理资料分发确认情况表、教师基本教学文件资料准备情况检查表、教师上课登记表、各学期期中教学检查通知、各学期系(部)上交期中教学检查资料、各学期期中教学检查总结、各学期教师工作业绩考核资料、教学异常情况处理单、有关教学事故处理资料、学生教学信息员名册及学期会议、表彰资料、学生教学信息员教学反馈资料、教学巡查情况记录表、有关教学质量检查情况记录与通报资料。

(十)校内实践教学管理资料

主要包括:学期实践教学开课计划表、学期整周实训课程开出审批表、学期实验实训耗材计划表、学期实训室课表、学期实训室使用记录、学期实训室重要设备使用记录、学期实训设备维修记录、学期实训室学生实训记录、学期学生实训报告书、实训课课程标准及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设计(实训项目单元设计)、实训项目成果、校内实训室基本情况表、校内实训条件建设资料、企业参与实训条件建设资料、学生职业资格证获取相关资料。

(十一)顶岗实习管理资料

主要包括:专业顶岗实习计划、过程记录、实结;毕业顶岗实习通知与安排;学生校外实习安全管理规定;学生毕业实践教学工作计划;各专业学生毕业实践教学工作计划;《毕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毕业设计》课程标准;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指南;各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各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报告书;毕业设计格式模板;各专业毕业实践环节指导教师工作手册;毕业设计评审标准;各专业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各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评审推荐表;各专业学生外出实习安全责任书;各专业顶岗实习协议书。

(十二)校企合作管理资料

主要包括:校外实习基地基本情况表、校外实习基地协议、校外实习基地学生顶岗实习基本情况表、校企合作项目基本情况表。

(十三)教研教改管理资料

主要包括: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立项通知文件、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立项申报材料、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立项评审材料与通报文件、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立项课题中期检查材料、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结题评审材料、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结题通报文件、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获奖表彰文件。

三、关于做好高职院校教学资料管理的建议

教学资料管理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做好教学资料管理有利于教学管理的规范、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的研究。

(一)制定教学资料管理制度

为了使高职院校教学资料管理有章可循,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为依据,认真学习,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严格的教学资料管理制度,从而使学校教学资料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二)提高教学资料管理队伍业务能力

教学资料管理工作繁琐、枯燥,但对从事教学资料管理人员却有较高要求,需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事业心、责任感、吃苦耐劳的牺牲精神,尤其是在业务能力方面:第一,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第二,把握教学资料形成的规律,教学资料产生在时间方面有着连贯性、阶段性和内在联系,所以,应及时进行收集、整理;第三,对教学资料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第四,高校院校要积极创造良好的教学资料管理环境,在制度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

(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教学资料繁杂、种类繁多,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将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方法主要有:收集教学资料要有计划性、及时性;分类要合理化;整理要规范化;目录编制要方便化;借阅要登记化。

参考文献:

工程管理教学计划篇8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尽快改变农村中小学教师无房住、住危房、校外租房的现状,切实改善教师住房条件,促进城乡教师交流和合理流动,保障“教者从优”,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均衡、持续、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

从年起,计划用五年时间,基本解决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困难问题,按照学校规模及教师实际需求程度,逐步实施。

三、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在对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科学制定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按照我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所有项目统一安排在永久保留的义务教育学校,其中优先安排边远艰苦地区学校、交流资教教师多的学校、寄宿制学校和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

(二)科学选址,经济适用。按照上级有关要求,根据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及学校实际情况,在校内选择不影响校园整体规划的适当场址,严格控制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面积,每套建筑面积不得超过35平方米,具备基本生活功能(一室一厅一厨一卫)。

(三)合理分配,优先安排。所有教师周转宿舍优先解决在职在岗特岗教师、资教交流教师、边远艰苦山区教师、寄宿制学校管理教师的住房问题。

(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教师周转宿舍管理严格按照《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管理办法》实行。

四、建设主体和享受对象

(一)建设主体。全县农村中小学。

(二)享受对象。所有农村中小学校的在职在岗特岗教师、资教和城乡交流教师。

五、项目工程过程管理

(一)严格执行项目批复计划。严禁随意变更批复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项目工程原则上不得调整,因特殊原因不得不调整的,必须先报批后调整。

(二)确保工程质量。一是按照“七统一”标准施工,严格要求管理项目。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严格实行统一招标、统一规划、统一地质勘察、统一图纸设计、统一监理、统一组织验收、统一资金拨付等“七统一”,认真把好工程建设“三关”,坚持先规划,后设计、再施工原则,按照步骤规范施工。二是按照施工程序,落实制度管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四制”: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和监理制。特别在制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项目工程的施工环境、地质特征、用材价格,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科学管理计算出各项工程费用,保证让项目学校满意,承建商满意。三是成立项目监理会,负责监督管理。实施的每一个建设项目,不仅要接受职能部门的监督和项目学校的监督,还要接受教职工的监督。每一个项目学校都由校委会推荐成立项目监理会,对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进行全程监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校和职能部门予以解决,严格要求承建商遵守施工程序。四是严格资金监管,加强项目审计管理。教育局将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资金进行专项审计,促进资金的合理使用。

(三)加强资金管理。各单位要密切配合财政部门,严格按照专项资金拨付、管理、使用的程序和办法,管好用好资金。项目资金严格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各单位不得更改、截留、挪用,做到项目资金不留缺口,不增加新的负债,真正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建一个成一个”。

(四)严格建后管理

1、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产权公有,项目学校为教师周转宿舍的管理方,负责对教师周转宿舍进行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2、各项目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按照《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管理办法》制定出教师周转宿舍的分配方案和具体管理细则。周转宿舍实行租住制度,承租周转宿舍的教职工只有居住使用权。周转宿舍的租金按月收取,专项用于周转宿舍的建设、维修管理。承租周转宿舍的教职工在调离本单位或退休、或自已解决住房后,应在一个月内主动退出承租的周转宿舍,学校收回后另行安排给其他符合租住条件的在职教职工租住。周转宿舍分配时,学校应把拟分配名单在本单位公示7天,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项目学校将分配管理办法报教育局计划财务科备案。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的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副主任、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财政、教育、发改、国土、建设、审计、监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明确责任。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协调配合。县教育局负责制定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县发改局负责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计划立项,并作为重点工程重点管理;县财政局负责筹措、落实和管理专项资金;县建设局负责对工程的质量及安全进行指导和监管,并在设计、质监等费用上给予减免;项目学校负责做好本校教师住房资格认定、项目规划实施及档案管理等工作;其他相关部门在各种税费征收上给予减免,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顺利实施。

工程管理教学计划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务管理;流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0-0233-02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作为一所以培养高技能听障生为主要任务的院校,笔者所在的学校是由中等专业学校升格组建而成的一所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教学管理方法的特殊性,即要参照普通高职院校的管理经验,又要针对本校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及学校发展的现状。目前,在发展过程中,教务管理工作主要表现为还没有完全摆脱掉以前中专学校管理的影子,随着办学规模的增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仍按照中专学校的管理方式来管理高校教务工作已经跟不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影响了管理效率。作为一名教学部的教学秘书,在平时工作中通过对教务管理流程分析,探索教务流程系统各节点之间的关联与顺序,合并相关及相近工作,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实施流程化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一、优化学院教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学院教学管理重要地位的必然要求。教学管理工作可分为教学发展决策工作和日常教务管理工作。教学发展决策工作包括确定专业方向、制定和调整教学计划、调度师资力量等,主要由主管教学工作的部门领导主持,教学秘书等有关人员协助。日常教务管理工作是围绕落实教学决策方案所开展的日常程序化工作,目的在于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管理体系是学校维持正常教学秩序、实施基本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教学管理部门人员的分工协作是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在整个学校的综合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学院教务管理特殊性的内在要求。特殊教育学校是在一定特殊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根据聋哑人自身特点和学校自身功能地位,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并围绕培养目标为受教育者设计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学校所探索的培养方式。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所以在教务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自己的个性特点:(1)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能适应社会,适应生产、流通等职业岗位需要,具有一定学历,基础理论适用、够用,技能技巧熟练,职业道德好,能自食其力的劳动者。(2)专业建设:既要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要适应聋哑学生的生理特点;既要符合社会和市场的要求,又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和优势,针对聋哑学生个体特点开设专业。(3)课程体系:在学校教育中培养聋哑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发展聋哑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提高聋哑学生沟通能力是最根本的要求。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务管理目标是重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生存实践力和社会适应力,提升专业技能。

二、学院教务管理流程分析

1.确定教务管理的核心流程。教务管理的核心流程是为了学生的知识获取的学习过程服务的流程。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首先完成注册环节,获得学院学籍,然后进入专业教学过程环节,学期结束进入考试环节,考试结束后进入成绩管理,最后对成绩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学院学籍管理条例,对学生进行学籍处理。

2.明确教务管理基本业务流程。目前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文件制定、教学日常管理、教学保障服务、教学质量监控以及教学效果测评等。按照教学组织的先后顺序,传统教学环节大致可划分为如下流程:学生报到注册—开课计划生成—教学任务落实—教学活动安排—考试考核安排—网上成绩—学籍异动处理—毕业审核。教学流程化管理按一个完整学期进行规划,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的阶段,即下一学期教学计划落实与规划、本学期成绩管理及学籍管理。

3.规划教务管理流程运行结构。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筹)的教学管理机构是教务处、各教学部、各教研室,直接体现到教师的作用发挥上,但同时各教学部又各自以计划、操作、控制等形式体现出教学管理的内容,包括教学常规管理、教务管理和质量管理。这些管理内容,同时又有计划、措施、教学、实践、教材等方面的管理。教学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设计和保持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高效率地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型人才。

三、优化教务管理流程的探索

通过梳理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教务管理工作流程,并根据教学教务流程管理优化设计的原则,利用流程优化的方法,清除、精简、简化、整合,减少流程的周期时间,将流程自动化。同时,遵循学院教学方针,以师生的需求为导向,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实施流程化管理,从而得出适合学院发展的教务流程管理优化设计的策略。

1.转变传统的教务管理组织结构。随着对传统教学管理流程的重组,学院改变了原先中专时期校级统一管理模式,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院自身建设的院、部两级教务管理运行模式,实行教学与教务互动的新模式。学院将原来属于学院教务管理职能部门的一部分管理权、决策权下移,增强教学部的职能,强化其在教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部处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第一线,对自身各方面情况比较了解,把原本中专学校职能部门教务科的权力逐步移置到教学部,形成分工协作、协调一致的教务管理运行机制。

2.建立教学教务管理优化的目标。教学教务管理流程优化的目标就是分析现有的教务管理流程存在的问题,制定本校教务管理流程优化的目标,对组织结构进行有效重组,以实现教务管理工作的高效率、高满意度、高质量。

3.探索优化的教务管理体系。管理流程是管理工作之间的传递或转移的动态过程,所有的组织和管理都是面向流程的各部门对自己的业务全面负责,使学校上层与基层可以更及时地实现信息沟通,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教学管理实效性。学院在2011年将全院划分成基础教学部和专业教学部两大教学部门,明确学院教务处管理职责,比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审定、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等实行项目管理办法。教学部工作的重心围绕着学院的管理目标,施行过程管理,比如,对于课堂授课质量,明确规定通过备课、试讲、听课查课、信息反馈、总结讲评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1)优化常规性教务工作程序。①教学文件、规章制度。教务处负责学校教学文件及规章制度的制定、解释,各教学部执行学校各类教学文件及规章制度,各教学部根据实际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②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务处编制制订(或修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各专业制订或修订教学计划,教学部论证、定稿,报至教务处汇总。③教学大纲。教务处制定编写教学大纲原则意见,教学系部组织教研室及有关教师编写课程教学大纲,教学部审定,报教务处审核,讨论通过后汇编、备案。④专业建设。教务处组织制定学校专业建设规划,专业教学部做好本部门专业建设分规划,基础教学部做好各专业基础课程规划,教务处组织制订各专业建设的评估指标和验收办法,教务处组织对各专业的检查评估工作。⑤教学任务书下达。教务处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向各教学部下达教学任务,教学部根据课程归属安排、落实教学任务,并将任课教师配备情况报教务处审核汇总。⑥学籍管理。教务处负责新生编班、分班,根据报到名单对新生进行注册;对新生报到情况进行汇总并编制学号;对学生的休学、复学、退学、毕业、结业等进行审核、批准并上报等;审核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名单汇总,负责毕业、结业证书打印并向各班统一发放。⑦考务管理。教务处根据教学部填报的期末考试课程,确定考试时间和考场,安排监考教师。课程归属教学部,组织教师阅卷,统计期末成绩,将试卷整理归档。考试课程试卷统一装订成册,试卷内放有课程分析和试卷分析记录,教学部审核后,教务处存档。教务处确定补考时间,教学部安排好补考试卷、考场和监考教师的准备工作,学生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补考,课程归属教学部,组织教师阅卷、成绩登录管理系统,教学部汇总补考卷,上交归档。(2)优化教务管理队伍。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以及现代教务管理的要求,教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需要开展专项培训,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使其了解特殊职业教育的过程和规律,熟悉特殊职业教务工作规程,同时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的培训,以适应教务管理信息化、网络化的需要,为教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综上所述,实现学院教务工作流程优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特殊教育的特点出发,以教务管理流程规范化、信息化、效率化为切入点,以教师为本,合并相关及相近工作,激活教师教学的自觉能动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最终实施流程化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侯蓉,金宏伟.对高职高专教务工作流程化管理的思考[J].教育园地,2008,(3).

[2]舒畅.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流程再造探析[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4).

[3]童欣,等.影响聋人大学生能力培养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1,(1).

工程管理教学计划篇10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筑工程管理

0引言

随着我国行业的不断完善已经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施工企业以及建设行业对于高素质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也需要和社会广大需求同步。所以,推广全新的教学体制、改进当前的教学模式,完善和充实专业教学的内容、加快教学方法革新、转变教学思路是当前教学改革以及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当前学校在工程管理人员培养方面的改革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借鉴。

1落实校企共建的模式

在卓越计划下,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充分联系工程的实际情况,并且关注当前建筑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充分结合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培养。学校采用的培养方案需要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来进行实践教学,利用企业和学校在不同方面的资源优势以及环境优势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校企共建模式下,要邀请企业全面参与到人才培养计划以及专业教学大纲拟定中。学校需要保证学生在企业进行生产实习、认识实习以及毕业实习,学生甚至可以在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学校可以建设并且应用各种教学平台(比如科研平台、实践平台以及中外合作平台),进而为学生提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操作性强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和工程人员、教师共同开展对于工程技术问题的创新和研究,让学生最终掌握实用、专业和系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知识内容,发展成优秀人才[1]。在卓越计划下,不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来培养工程师,学校还需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平台来提升教师的水平,让教师也得到一定的锻炼。比如,企业和学校可以共同开创教师挂职锻炼体系,让教师能够获得在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学校还可以在职称评定以及岗位考核中强调教师企业挂职培训的重要性,例如在职称晋升条件中加入企业工程实践的要求,对于具备丰富工程经验的教师,学习需要给予一定的鼓励[2]。

2关注土木工程技术课堂的核心地位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来说,需要明确以下目标:“培养具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手段、方法以及理论,可以参与工程建设行业项目的投资和决策,同时具备全过程管理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在这个人才培养目标下,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个平台类型:工程法律课程、工程管理课程、工程经济课程以及工程技术类课程。依据“卓越计划”中培养工程师的要求和目标以及当前学生的实际就业情况,需要突出技术类课程的核心地位,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制定需要倾向于技术类课程,对于技术类课程课时以及数量的内容需要合理安排[3]。

3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在当前人才竞争激烈的年代,对于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更高的目标,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创业基础,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并且可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学校需要加强土木工程、经济学和管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教学,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管理手段、方法和理论,使其熟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学校需要培养可以在众多的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中负责全过程管理、项目咨询以及决策的人才。需要培养具备项目监理师、注册造价师以及注册建造师能力素质的、实践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4结语

综上所述,各学校需要加快建设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教育体制,进而形成符合行业需求并且适应经济需求的建筑工程管理培养制度、知识层次以及教学体系,进而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于土木专业工程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付志霞.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05):21-22.

[2]王煊,杨增科.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2(1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