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地震应急预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54:51

工厂地震应急预案篇1

关键词:防震减灾;灾害预防;灾害救助;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无地不在发生,“5.12”的强烈地震让我们更进一步认识了自然灾害。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是消极的或破坏性的,它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它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因此,为了防震减灾,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完善防震减灾立法以更好地预防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是我们经历这次汶川地震后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防震减灾法现状

在我国1997年防震减灾法的基础上通过总结防震减灾工作和现行防震减灾法实施经验、特别是及时总结四川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成功经验,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后,委员长会议决定,全文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修订草案)》对现行防震减灾法作了全面修订。修订草案在现行防震减灾法的基础上,重点对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震后恢复重建等做了修改、完善,新增了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本次修改使得这样一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法律草案,更具科学性、完整性。但由于我国长期缺乏综合性的灾害对策立法,该法在立法思路,地震灾害预防、地震灾害救助过程中的措施选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等内容上的不完整性就凸显出来,再加上其大多是原则性规定,因此就无法真正达到灾害对策的系统化,从而也就无法实现其综合性与计划性防灾的目的。

二、我国防震减灾法的完善

(一)防震减灾的立法应重视环境保护。从立法思路来看,我国防震减灾法一直以预防和减轻灾害带来的人身和财产损害为目的,然而对于地震灾害预防机制中的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次生环境危险一直未予重视,对于灾害发生后可能诱发的生态破坏事故、污染事故都未能从预防和治理角度作出相关的法律规定,仅以该法第21条“对地震可能引起的火灾、水灾、山体滑坡、放射性污染、疫情等次生灾害源,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有效防范措施。”一笔带过。由此可见,我国防震减灾立法一直以来未对地震灾害预防机制中的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次生环境危险予以重视。除此之外,地震后还会引起水体污染,及民用及军用核设施、核原料库、放射性废物库以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库(场)引起的核污染和固体废弃无污染等,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重大次生环境危险。因此,我们应该扩展当前的立法思路,通过法律明确具体规定地震灾害预防机制中的环境保护和预防、应对次生环境危险的相关内容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的环境利用和规划的问题,从而弥补之前的立法空白和取代原来的原则性规定,比如灾害预防机制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相关部门以及诸如化工厂、矿山等特殊主体在预防和应对环境危险的具体权利和义务等,只有对地震灾害预防机制中的环境保护和自然灾害带来的次生环境危险予以重视才能最终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所带来的损害。

(二)地震灾害预防应重视环境保护

1、长效预防机制的建立。针对我国现行防震减灾法对于地震灾害预防中缺乏对环境保护予以重视的问题,我们认为应通过法律明确规定地震灾害预防中的环境保护内容来建立长效预防机制从而真正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害最终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我们认为,对于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环境灾害的建设工程以及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等除了应该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外,为了达到长效预防,必须一方面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工程建设与自然的适应性,避免诱发重大地质灾害。因为许多大型工程建筑,必然改变原有自然界的状态,所以进行大型工程建设时,应当注意与自然条件和谐并且应贯穿于发展规划、具体的工程实施等各环节;另一方面通过对建设工程在紧急事故中可能引起的次生环境危险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该项工程可能引起的次生环境灾害的预测科学决策并制定相关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最终从源头杜绝次生灾害的发生。因此,我国的防震减灾法应对这一部分内容作出相关规定。

2、明确防震减灾各相关主体责任。地震灾害预防中的环境保护内容除了确立长效预防机制外,我们还应该在防震减灾法中对于在地震灾害发生后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特殊主体(比如拥有危险物品的化工厂、矿山、核工厂等)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规定,才能在灾害发生后更有效地防灾减灾。

纵观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国家的有关防灾减灾法律,我们认为日本的《灾害对策基本法》值得借鉴,该部法律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在于它明确规定了行政管理部门的防灾责任,它在规定国家、地方自治团体、指定公共机关以及指定地方公共机关在防灾中的职责的同时,并将灾害对策区分为灾害预防、灾害应急对策及灾害复原几个阶段,并明确前述机关在各阶段的责任。他不仅明确规定了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同时还将每一位公民都纳入到了防灾减灾的权利义务体系中来,这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较好的法律保障,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重要内容,我国防震减灾法应将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等的地震灾害应急处置过程中的职责具体化、法律化,改变已往建立“现场指挥部”等指挥方式,从而避免出现准备不足、长官意志决定一切、不能顾全大局等弊端,这些需要通过加强立法来予以规范和完善。比如,对于环境保护相关部门可明确规定其具有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对灾情进行估计,判断和调查义务,掌握灾情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做好水体和空气等污染物的监测以及危险品污染物的防护等职责。同时,还应规定违反职责的法律责任。

除了应对各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外,对各特殊主体,比如拥有危险物品的化工厂、矿山、核工厂等,以及公民的权利义务也应予以重视,这与日本《灾害对策基本法》中将每一位社会成员都纳入权利义务体系的做法同样重要。拥有危险物品的化工厂、矿山、核工厂等特殊主体对于危险品和危险设施本身就应具有高于一般主体的注意义务,他们不仅应在工程建设时作地震安全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并且应在建成后负有制定遭遇紧急事故(如地震等)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的义务,在灾害发生后应对其所辖的危险物品和危险设施尽到特殊的注意义务,应排除环境影响,掌握灾情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尽快使受损的设施得到恢复,以防止污染的产生和扩大。尽力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防范各类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最大限度地减轻次生环境污染危害。

(三)地震灾害救助过程应注意环境保护。针对我国现行的防震减灾法仅对震后的救灾措施做了原则性规定,而未对诸如如何进行灾后卫生防疫等作出具体规定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融雪剂的经验教训中得到解决地震灾后因卫生防疫而大量喷洒消毒剂所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的答案。

我国2008年雪灾中大量使用的是以“氯盐”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融雪剂,以氯化钠为主,它价格便宜,使用方便,但对大型公共基础设施的腐蚀作用很严重。高浓度的盐还可能增加水的酸性,产生类似酸雨的破坏影响。同样,震灾区中使用的消毒剂根据2008年5月16日卫生部颁发的《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杀虫剂敌敌畏位居榜首,直到5月25日,国家卫生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部才联合紧急通知四川灾区,禁止使用敌敌畏,以及国家命令禁止的666农药进行杀虫,防止对环境和水源进行污染。不论是敌敌畏还是666都是人类健康和环境破坏的大敌,在大量使用后都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等。由此可见,无论是融雪剂还是消毒剂都恰好体现了我国由于缺乏事前具体的法律规定而导致灾害救助过程中具体措施选择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我们应该以史为鉴,把自然灾害救助措施的选择与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将其纳入到法律调整的范围中来,从而更好地起到防灾减灾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无论是地震灾害的预防机制和地震灾害带来的次生环境危险还是地震灾害发生后行政管理部门及各特殊主体(比如拥有危险物品的化工厂、矿山、核工厂等)的权利义务、地震灾害救助过程中的措施选择以及本文未论述的灾后重建问题,都说明了我们在防灾抗灾减灾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这也正是现行《防震减灾法》亟待完善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长期地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保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我们不断完善《防震减灾法》的同时,也要做好《防震减灾法》与相关环境立法的分工协作关系,通过完善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法等相关法律中关于地震灾害所可能引发的次生环境危险的规定,形成与《防震减灾法》调整范畴和功能的互补,最终实现自然灾害防御、应对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参考文献:

[1]滕五晓.《日本灾害对策体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姚国章.《日本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解析》,电子政务,2007年7期.

[3]冀萌新.《各国灾害管理立法概况》,中国民政,2001年第1期.

[4]卫生部颁发《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2008年5月16日.

工厂地震应急预案篇2

一、地震对档案的危害及分析

地震对档案的危害主要有以下情况:

1.档案装具被砸毁(木制装具全部被砸碎),档案散乱被埋压在瓦砾和泥土中,使档案受到严重危害。一是地震时房屋倒塌、档案装具损毁,特别是砖混结构库房地震时倾该倒塌,木质装具被砸碎,使档案埋在废墟之中,加之地震后天气异常,伴有阴雨发生,使不能及时扒出的档案被雨水浸泡形成档案砖。二是灰尘中带有大量棱角的固体颗粒,使档案受到严重磨损。三是灰尘吸附有酸碱性成分,会加速档案纸张的老化和字迹褪变。四是灰尘带有大量霉菌孢子,档案制成材料(纸张和字迹)在高温和高湿环境中受到霉菌严重污染。据统计,唐山地震后清理出的被埋压档案,90%以上受到霉菌不同程度的危害。五是档案被埋压在废墟中受到机械性损伤,纸张被折或被撕裂断开等。六是档案被砸丢失。地震后,有的档案被埋压太深,有的因发生地面位移或档案人员震亡埋压位置无法确定,有的因分散保管,不能及时扒出,致使档案丢失。

2.地震引发水患淹毁档案。档案库房一般设在一层或地下室,档案容易被水淹毁。(1)地震发生后造成供水管道被震裂或扭断,流水进入地下室,造成档案被水淹,同时地上库房也有受水浸的可能。(2)震后阴雨不断,地面积水全部涌人防空洞或地下室,致使档案被淹。(3)由于地震引起的土地返浆,地面冒水或泥浆,使一层以下档案库房的档案被水淹或泥浆污染。

3.地震引发火灾烧毁档案。(1)建筑物、构筑物倒塌后,电线短路瞬时引起火花而引燃周围其他可燃物发生火灾烧毁档案资料。唐山矿冶学院(今河北理工大学)图书馆火灾,就是由于电线短路而引发火灾烧毁图书资料的典型实例。(2)炉火蔓延引起火灾烧毁文件材料。当时我国北方普遍用炉火做饭,地震发生后房屋倒塌,引起炉火蔓延而未被急于抢救伤员的人们发现,致使一些尚未归档的文件材料被烧毁。值得庆幸的是震后调查,未发现炉火蔓延烧毁大量档案的实例。

4.人为造成档案的次生灾害。地震后,人的第一需求就是生存需求。从事的一切活动首先是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因此可能人为地对档案造成某些次生灾害。(1)把文件资料作为助燃物烧毁。由于震后短时内不能解决食用问题,人们为了充饥要烧火做饭,有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捡些被砸散失的文件资料作为助燃物引火做饭、烧水、消毒等等。(2)震后快速清墟复建造成大量档案资料受损。地震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面临的问题比比皆是,解决居民衣、食、住、行问题是市委当时工作的着力点。而外地来唐的救援、援建队伍的主要任务也是抢救伤员和清墟复建,缺乏对档案资料的抢救保护意识。因此,有些档案资料或是因清理不当受损、或是被误装入清墟车辆而遗失。(3)有些人把震散的档案、图书资料据为已有,造成档案、图书资料的丢失。唐山市图书馆图书资料的丢失就属此类情况。

5.由于震后保管条件恶劣,致使被抢救出的比较完好的档案资料又重新受到二次损害。震后,有些单位人员伤亡较少、领导档案意识较强,及时组织人员对档案资料进行抢扒和抢救,使许多档案资料免受损失,有些档案资料被扒出后仍完好无损。但是震后工作条件很差,一无库房、二无装具,只能把扒出的档案资料打成捆装入麻袋放在露天,用油毡或塑料布苦好。条件好的也只是放在帐篷或临时搭建的简易窝棚里。这样本来较为完好的档案资料,又重新受到潮湿、光照和灰尘沙土的污染,有的还会被虫蛀、鼠咬或发霉变质、字迹褪色或脱落,使档案受到二次危害。

二、地震灾害的预防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将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这四个环节称为防震减灾活动,确定了“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把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国务院还颁布了《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法规,充分体现了国家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了地震灾害预防的重要性。

档案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减轻地震灾害对档案馆及档案资料的破坏,充分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在防震、抗震救灾与重建中的作用尤为重要。

1.建设抗震防灾的档案馆。地震毁坏档案资料的主要形式是震毁存放档案资料的档案馆建筑,进而引起火灾、水患、污染等其他灾害使档案资料遭到破坏。因此,新建档案馆必须条例符合《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试行)》要求,具备抗震防灾能力。

建造抗震防灾档案馆,首先要选好地址。新建档案馆选址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避开易造成地震灾害的不利地段。如地震易发地带及其附近地区,地下水位较浅和土质松软的古河道、沙滩地等,地势较陡的山坡及河坝旁,地下有溶洞的地方等,避免造成投资浪费和工程隐患。档案馆要远离有易燃易爆物的场所,躲开有污染腐蚀性气体单位的下风向,避免上空高压输电线路通过。建造档案馆宜选择地势较高、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空气流通和环境安全,同时交通方便。

其次,档案馆建筑设计要做到科学合理,既抗震又适用。要严格按照《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试行)》要求和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和设防。档案馆建筑要规则整齐,尽量减少凸出凹进、高低错落;建筑结构以框架结构为宜,并设有地下室。

最后,档案馆建设施工,要选择正规的、技术力量雄厚的施工队伍,确保工程质量。同时,防火、防水、防污染、防人为破坏等综合防灾设施齐备。

2.现有档案馆建筑抗震能力评价和加固。现有档案馆建筑一般为多层钢筋混凝土建筑,也有少数多层砖砌体建筑。无论何种结构建筑,凡未按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和施工的,都应进行档案馆建筑抗震能力评价,确定该档案馆所能达到的抗震能力。达不到抗震能力标准的,必须进行加固。

现有档案馆建筑加固。首先,要根据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或者地震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查出本地区有烈度参数。然后,请专业建筑设计部门按照本地区抗震设防要求和现有档案馆建筑抗震能力评价结果,制作档案馆加固设计方案,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加固施工。

为预防地震引发火灾,档案馆库区电源总开关应设在库处,并设有防漏电安全保护装置,控制导线及档案库供应导线用铜心导线;档案馆内要杜绝明火;档案馆内不允许铺设燃气管道;用电要注意安全,定期检查用

电设施、供电线路,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档案馆内要配备足够的灭火设施,工作人员必须学会使用灭火用具。

为预防地震引发水患,还应做到:档案馆库上层或屋顶不设置给水设施,库内不设置用水点,给排水管道不穿越库区,生活污水管避免安装在与档案库相邻的墙上;教育工作人员做到安全用水,下班后上班前由保安人员关开供水总阀门,防止夜间漏水或地震时造成水管破裂浸毁档案资料。

此外,档案馆应配备抗震防灾功能的档案装具。

3.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依据国务院《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各级档案馆要结合本馆所处地域和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从应急机构、队伍组织、行动计划等方面制定出具体的地震灾害预防措施。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包括:(1)应急机构的组织和职责;(2)应急通讯保障;(3)抢险救灾的人员、资金、物资准备;(4)灾害评估准备;(5)应急行动方案。

应急行动方案除抢险救灾措施外,还应包括预防地震后人为造成的档案次生灾害措施。即地震发生后,要将抢扒出的档案资料要放在地势较高、通风、便于搬运检查的安全地带;要对扒出的档案和尚未倒塌的库内档案实行全天候监护;要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不要把档案资料作为助燃物或据为已有等。

4.重要珍贵档案资料可多套分地保存。重要档案资料实行多套、分库保存,是预防地震危害档案资料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抗震救灾的一项得利措施。唐山第一造纸厂档案在唐山大地震中全部震毁,而唐山市档案馆后库(设在遵化县)保存的该厂底图,为该厂的恢复生产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建议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对重要档案实行多套备用制,也可备份计算机数据分地保存;对珍贵档案进行缩微复制分地保存。

5.关注地震信息,随时做好档案资料防护准备。目前,我国对地震孕育发生的规律已有所认识,对某些类型的地震做出过一定程度的预报。因此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可信度。鉴于我国目前地震预报水平,档案管理行政部门应加强与地震管理部门的联系,注意了解地震监测部门有关地震预报信息,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减轻地震灾害对档案资料的破坏。

工厂地震应急预案篇3

1、为确保供水工作在应急情况下各职能部门正确履行职责,使应急供水工作快速启动,高效有序地运转,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种灾害和事故造成的影响,特制定本预案。

2、应急供水工作实行“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保障供水”的指导方针,遵循统一指挥、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大局利益,一般工作

服从应急工作的原则。

3、应急供水工作要与日常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协调一致,统筹兼顾,并保证应急供水工作实施过程中的权威性。

4、所有单位(部门)和个人都有积极参加抢险救灾,保障供水的义务和责任,对应急供水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失(渎)职等违规行为将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5、本预案适用于破坏性地震、台风、洪水、水源污染、恐怖破坏等灾害及事故的应急供水。

6、因供水系统设备、管道故障、停电等原因造成长时间(超过24小时)无法恢复供水时,应适时启动应急供水预案。

7、县自来水厂是应急供水预案启动的责任单位。供水企业内部必须服从统一指挥,随时奔赴应急现场救援。

二、应急处置指挥体系和职责

1、决策指挥机构

对供水突发事件的决策指挥,建立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由县府办分管领导和县公安局、水利局、建设局、卫生局、供电局、环保局、广电局等主要领导组成,负责对供水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决策指挥和处置。

2、领导小组职责

①检查督促各相关职能部门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身及社会财产安全的法律和政策、规定;

②督促检查各相关职能部门制订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及有关的应急准备工作;

③责成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应急处置的组织,配备相关的工具装备;

④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处置突发事件;

⑤检查监督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善后处理以及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的工作;

⑥及时向上级机关及社会公众突发事件的信息。

3、安装维修队和机电抢修队的组成和职责

①组成:由县自来水厂安装队、维修队、生产技术科等有关人员组成,县自来水厂厂长任负责人。

②负责供水管道和设备的修复工作,抢修重点放在党政首脑机关及要害部门、医疗部门、人员疏散点及市区主干管道。

4、**县自来水厂职责

①学习贯彻落实好本预案;②组织开展自救;③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情况和传达执行指挥部的指令;④向指挥部请示支援。

5、在预案启动后各机构成员应按时报到,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一切行动听从指挥,不得各行其政。

6、物资保障

应急供水的物资供应实行备齐备足、按需划拨、力行节约、确保重点的原则,由指挥部统一调配。各部门要用好救急物资,且及时退库保管,各种应急设备要确保在完好随时可用状态。

三、应急处置的原则、程序及类别及处置基本方案

1、各单位、部门和个人在供水突发事件处置中应执行“科学预警、紧急处置、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

①科学预警:包括“群策群防”和“科学预测”,充分发挥全体市民的责任感和积极性,把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责任落实到各相关职能部门、个人。各相关职能部门(个人)应定期收集、分析供水和社会综合信息,建立灵敏的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时预防和化解,争取把供水突发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②紧急处置:按照就地就近、及时处置的要求,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接到突发事件信息时,有义务在第一时间报告相关主管部门,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置,不得延误。责任部门按应急预案采取紧急处置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按规定上报。

③统一指挥:对发生各类突发事件,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处置,各职能部门、单位的专业小组按照职能范围负责处置突发事件,各相关部门和个人应积极协调配合。

④分级负责:在突发事件中,各部门、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及时报告和行动,听从指挥,对分工负责的工作不得推诿回避。

2、特殊处置程序

①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一旦获悉供水突发事件警报,应立即向110指挥中心或县自来水厂报告,由110指挥中心或县自来水厂上报领导小组启动相关应急预案。联系电话:2322119、2324887。

②应急处置预案启动后,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各专业应急小组和相关部门以最快的速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态的扩大(散),各有关部门、单位应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把影响降到最小。

③突发事件处置程序可简单概括为“定性质、早报告、快处置、保安全”四句简语。

3、突发事件类别

①漠村溪水源遭到严重污染,河道出现大面积的油料污染、原水理化指标严重超标。

②城区供水主管道突然爆裂,造成全城停水48小时以上,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市民生活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

③重大自然灾害,造成供水专线停电、水厂停水全城无供水48小时以上,严重影响市民生活、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造成社会不安定的。

④运输有害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泄漏造成的水源污染。

⑤重大燃油泄漏事故造成的水源污染。

4、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基本方案

(一)水源遭到严重污染,河道出现大面积的油料污染、源水理化指标严重超标

①由县环保局、县卫生防疫站对污染水源进行取样化验定性。

②县公安局所对污染源进行调查取证。

③县广电局对沿河群众进行严禁使用污染和防止污染扩大的宣传。

④领导小组下令供水企业关闭源水、供水管线,自来水厂停止向城市供水。紧急启动备用的龙池水厂紧急生产,可保证全县基本生产、生活用水。

⑤县卫生局、环保局负责提出污染水处置的方案,县自来水厂负责对各自分管的管线、制水设备的消毒、清洗工作。

(二)重大自然灾害

因雷击、洪水、地震等造成外部供电系统发生问题,由县供电公司组织力量抢修(救),供水企业内部供电设施由县自来水厂负责抢修,县供电公司派员协助抢修;源水水质由县卫生防疫站、环保局取水化验,领导小组根据备用水源化验结论下达启用备用水源的命令,县自来水厂负责实施,待自然灾害解除后自动恢复。

(三)供水总干管爆裂

由县自来水厂组织力量抢修,县广电局负责进行安民告示。

(四)制水车间遭人为破坏

县自来水厂负责抢险,供电公司协助,广电局进行宣传告示,公安局进行现场保护、调查取证和破案,卫生防疫站、环保局负责水样化验、定性等工作。

四水源污染预案

1、发现水源水被污染,特别是破坏性或突发性意外污染时,水厂取水口立即停止取水,制水车间的反应池、沉淀池、滤池必须泄水放空,紧急启动龙池备用水厂,并及时上报上级领导。

2、接到水源污染报告,应立即指挥、部署和检查各成员单位的落实工作,水源污染可从消除污染源方面整理,遇到破坏性或突发意外污染时,应认真肃清污染,尽快恢复供水系统正常供水,以保障城市供水。

3、县自来水厂中心化验室应及时派人对污染源采样分析,尽快拿出结果,并提出解决方案。

4、对水源污染事故,供水企业自身无法解决时应及时上报指挥部及政府有关部门,请求尽快协助解决。

工厂地震应急预案篇4

1.1从汶川地震看(特)大型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性据不完全统计,因汶川地震出险水库(水电站)2473座,其中溃坝险情水库69座,高危险情水库331座,由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山体滑坡堵塞河道形成一定规模的堰塞湖35处,受威胁总人口超过200万。由此可见,水库一旦发生严重震害,不仅危及工程本身安全,还会引发次生水灾,其损失往往超过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因此,对水库工程抗震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视应上升到新的高度。

1.2丹江口水库地震及次生灾害的研究情况及意义自1970年蓄水至1985年,库区内诱发地震800余次,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竣工后,坝高将由162m增至176.6m,正常蓄水位将升至170m,库容将从210亿m3增至339.1亿m3,加大了水库再次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表明:二期蓄水后,水库水域范围扩大,在新淹没区内具有发震构造条件的部位上,发生5级作用的地震是有可能的。一般天然地震在主震发生后,总体上震级水平呈衰减趋势,在震情发展的预测分析上较有把握,而水库发震机理和诱震因素很复杂,在震群活跃期震级往往维持在一定的水复发作,趋势判断难度很大,从而加大了应急决策的难度。2006年,湖北省政府确定了十堰城区、丹江口、竹溪、竹山、房县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开展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地震及次生灾害的防治,对保障水库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丹江口水库地震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情况

2.1编制完成《丹江口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预案以切实做好水库遭遇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调度和险情抢护工作、力保水库工程安全、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少损失为目的,对险情监测与报告、险情抢护、应急保障等方面应急工作进行了严格、细致的规定和部署,并根据水库管理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作适时的调整,为水库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防洪抢险应急工作提供了指导。

2.2水库防洪调度积累了丰富的应急管理经验,具备一定的地震灾害应急能力多年的防洪调度积累了丰富的应急处理经验,培养了大批运行、检修专业人员。2008年抗击雪灾和四川抗震救灾中,汉江集团的抢险救灾队伍分别担负了抢修郴州城区主干线“两桂”线和疏通高危险级的文家坝堰塞湖的任务,体现了我们在电力、水利应急抢险方面的技术实力。

3丹江口水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3.1加强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提高地震灾害的预警能力。目前,丹江口水库的遥测地震台网的技术水平为第二代,随着二期加高工程的进行,应建设和三峡同级的第四代综合观测和数字地震遥测台网。对可能诱发地震的地段要设专业地震台网进行地震活动特征监测,以及各种地震前兆的监测研究,根据诱震预测采取防、治相结合的抗震措施。这样不仅有利于水库的防洪安全、水库的安全调水和周边民众的生活安全,还可为丹江口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料,为防震减灾打下坚实的基础。

3.2制订、完善和落实水库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预案制订、完善和落实中应注重以下方面的问题:

3.2.1须做到一旦地震,应快速对大坝的安全作出地震反应评价,提出应急措施,制定抗震减灾方案,并通过远程通信网络将抗震减灾的方案与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呈报至决策部门,使地震引起的直接与次生性灾害降至最低限度。

3.2.2预防措施重点要对在强震中最易破坏的部分进行改进,或加强结构,或改变型式,提高其抗震能力,如变电站的构架、送出线路的杆塔、设备仪表的保护、闸门的启闭系统、土石坝坝坡、上坝道路等。水利工程的破坏主要是变电、输电架构和送出线路的倒塌、送电中断;机电设备、仪表、通讯、备用电源的损坏;其次是边坡崩塌,交通中断;泄洪设施如闸门、启闭机的破坏,导致不能正常启闭泄洪;厂房围墙和生活设施倒塌。地震灾害发生后,关键要密切监测和巡查水利工程的可能受损结构、部位及设施,及时对险情进行应急处理,使地震灾害的损失和危害降至最小。

3.2.3地震灾害中水利工程的应急处理还涉及到水、雨、工情的监测预报和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问题。除降雨、余震等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对水利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外,山区河流沿岸的崩山、滑坡、泥石流,可能壅堵河道,形成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当湖泊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可能冲溃堵塞坝,形成溃坝灾害,对下游大坝造成冲击。因此,预案应对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在可能的情况下,既保证正常的供水、供电,又要保证工程的安全,做好准备确保大坝的泄洪设施安全,让大坝顺利泄水,降低蓄水位,甚至考虑腾空库容,避免出现溃坝事故。预案中还需强调,水利部门有权对易发生次生灾害的设施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加强监控,还有必要提出应急性的群众转移、避灾方案,情况紧急时,可强制组织下游群众避灾疏散,以防止灾害扩展,减轻或消除危害。

3.2.4应发展应急通信优势技术,建立起一套空中与地面相结合、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立体应急通信系统,加强互联互通监管和通信相关设施保护工作。制定详尽周密的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还应定期进行应急通信演练活动。

3.2.5与地方政府积极协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及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推进抢险救援志愿者队伍建设。

3.3加强水库管理单位与地方政府间的沟通和协调,紧密结合内、外部应急预案

水库的内部应急预案是针对大坝管理单位而制订,外部应急预案是针对政府和公众,对大坝上下游地区实行应急处理而制订,两者应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应急系统。水库地震灾害应急预案实际上涉及水利、工程安全、社会、管理、灾害、信息工程等多领域科学,它不仅要考虑水库大坝安全本身的一系列技术问题,还要重点考虑大坝安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和协调。

工厂地震应急预案篇5

1总则

1.1目的和编制依据

1.2适用范围

1.3事件等级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机构

2.2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及成员单位

2.3指挥部主要职责

2.4各工作组职责

3应急程序

3.1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的应急反应程序

3.2临震应急的反应程序

3.3有感地震的应急反应程序

3.4地震谣传应急处置反应程序

4应急结束

4.1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

4.2临震应急

4.3有感地震和地震谣传事件

4.4震后总结

5后期处置

5.1社会救助

5.2善后处置

6地震应急重点保障与准备

6.1通讯联络保障

6.2应急救助资金及装备的准备

6.3避难场所的准备

7其他

7.1宣传教育

7.2培训

7.3奖惩

8附则

9附录

1总则

1.1目的和编制依据

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地震应急工作顺利进行,依据《青岛市四方区地震应急预案》,结合本辖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1.2适用范围

(一)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

(二)临震应急

(三)有感地震

(四)地震谣传

1.3事件等级

Ⅰ级(红色)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

Ⅱ级(橙色)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临震应急

Ⅲ级(黄色)较大突发公共事件——有感地震

Ⅳ级(蓝色)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地震谣传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机构

设立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在区委、区政府及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开展辖区地震灾害事件的应对工作。

2.2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及成员单位

按照职责设立指挥部办公室、抢险救灾、社会交通治安、后勤保障、灾民疏散安置5个工作组,指挥部总指挥由办事处主任担任,副总指挥分别由4名副主任、办事处人武部部长担任。成员单位由办事处党工委办公室、办事处办公室、办事处人武部、四方公安分局兴隆路派出所、平安路派出所、湖岛派出所、驻辖区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注:此处注明单位名称)领导各1名。

2.3指挥部主要职责

1、负责向区委、区政府报告灾情及救灾应急方案和救灾中发生的重大问题;

2、建议区政府确定和宣布应急或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并视震情建议区政府决定在灾区实行或解除特别管制措施;

3、统一指挥本辖区地震应急、抗震救灾工作,部署和监督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

4、指导抢险救灾,协调解决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及时掌握灾情、震情、险情及其发展趋势,请求区有关部门实施对口紧急支援;

5、统一把握震情、灾情报道口径;协调跨辖区抗震救灾工作和临震应急事项。

2.4各工作组职责

1、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办事处城管科(兴隆路47号)。

分管指挥:办事处副主任:宗立祥

负责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灾情、震情、险情,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区地震局报告,传达、贯彻、落实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策;起草、整理指挥部的文件及文书档案;组织有关会议和接待工作;督查领导批示、交办和会议决定事项;宣传防震、避震知识,鼓励、动员群众战胜地震灾害,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安定民心、重建家园,安排指挥部值班及处理地震信息咨询等事宜。

2、抢险救灾组

分管指挥:办事处人武部部长:刘德华

负责灾区抢险救灾,组织灾区干部群众进行自救和互救;接收应急救援装备;统一指挥、调度驻辖区厂矿企事业等单位的医疗机构,迅速赶赴灾区抢救伤员,向灾区提供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

3、社会交通治安组

分管指挥:办事处副主任:周承臣

负责维护社会治安、要害部门的警卫、消防灭火以及实施特别管制措施等;协助市区有关部门尽快恢复被破坏的铁路、公路、桥梁、港口等交通运输设施及通信设施,保障交通及通信畅通。

4、后勤保障组

分管指挥:办事处副主任:袁涛

负责抗震救灾所需各项物资的保障和专项资金管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抗震救灾有关物资保障方案和措施;制定并严格执行抗震救灾专项资金、物资的筹集、预算和支出管理办法;管理抗震救灾的捐赠事宜;管理使用物资、善款;负责指挥部办公室财务管理。

5、灾民疏散安置组

分管指挥:办事处副主任:矫学爱

负责设置灾民疏散、避难场所和救济物资供应点,安置疏散灾民;接收、调配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提出紧急救灾物资种类、数量及需求援助捐款金额;负责灾害损失的统计和评估。

3应急程序

3.1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Ⅰ级红色)的应急反应程序

1、当我市发生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时,在获知震情信息的第一时间,总指挥、副总指挥应迅速到达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抗震救灾工作,并立即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最晚不得超过30分钟;

2、立即启动办事处地震应急预案,指挥部办公室在最短时间内将地震发生的信息及震情概况上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区地震局;

3、指挥部办公室负责:

(1)迅速了解汇总震情、灾情,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震情、灾情及已采取的抢险救灾措施,及时提出请求紧急支援的项目和内容;

(2)及时编制《震情灾情快报》,供各级各部门领导参阅并作为宣传部门报道依据;

(3)视震情提出向灾区实施紧急支援的有关事宜。

(4)依据市、区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授权,及时向公众震情、灾情等有关信息;做好宣传工作,鼓励、动员民众战胜地震灾害,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安定民心,重建家园;

4、抢险救灾组负责

(1)迅速开展灾区抢险救灾,组织灾区干部群众进行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2)迅速组织、调集抢险救灾人员赶赴灾区,抢救被压埋人员;协助区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

(3)统一指挥、调度驻辖区厂矿企事业等单位和部门的医疗机构,迅速赶赴灾区抢救伤员;向灾区提供所需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源、食品等;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5、社会交通治安组负责

(1)组织民兵协助公安、交警维持社会治安,加强灾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预防和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社会治安,维护交通和社会秩序。

(2)协助市有关部门尽快恢复被毁坏的水、电、通信线路、道路、水库、码头、堤防等设施;采取必要的交通管制措施,保障交通畅通,优先保证抢险救灾人员、物资的运输和灾民的疏散。

(3)协助市地震部门派出的现场工作队尽快抵达震中区开展地震现场监测预报、宏观考察、灾情调查评估等工作。

(4)加强对政府机关、金融单位、救济物资集散点等重要目标的警戒。

6、后勤保障组负责

(1)及时接收、安排、拨发抢险救灾的补助资金和灾区救济补助资金,保障抗震救灾所需各项物资和资金的管理。

(2)协助区有关部门及时调运粮食、食品(饮水)等相关物资,保证粮食、食品等物资供应;保证灾区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尽快恢复商业经销活动。

7、灾民疏散安置组负责

(1)迅速安置疏散灾民于疏散、避难场所。

(2)协助区有关部门开展震灾损失调查与评估;对地震灾区的震中位置、震害损失等情况进行核实、报告,调配灾区房屋,供抗震救灾人员和灾民住用。

(3)协助区有关部门调配救灾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转移和安置灾民,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妥善处理死亡者的善后事宜,统计灾区伤亡人数及损失情况;及时为灾区发放救灾款。

3.2临震应急(Ⅱ级橙色)的反应程序

1、召开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通报震情,研究、布置本辖区的防震工作;

2、成立和派出防震监督检查小组,赴临震预报区检查督促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协调处理有关事项;

3、遵照区政府指令采取临震应急期社会治安管制措施;

4、按照市政府发出的避震疏散公告,向预报区居民避震撤离指令;

5、协助区有关部门和驻区电力、通讯、港务等单位对预报区内城市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采取紧急抗震防范或加固措施,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工作;

6、协助公安部门加强预报区内社会治安管理,对党政机关、金融等重要部位加强防卫,组织社会和企业治保力量加强大型、重点企业(商场)的安全保卫工作;

7、协助区有关部门在预报区内广泛宣传防震、避震知识,及时平息地震谣传、误传,维持社会安定;

8、协助区有关部门做好救灾前期准备工作。

3.3有感地震(Ⅲ级黄色)的应急反应程序

1、在获知震情信息的第一时间,总指挥、副总指挥应迅速到达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待命,并立即向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最晚不得超过30分钟;

2、各组分管指挥立即通知本组成员单位,迅速到达办事处抗震救灾指挥部待命,最晚不得超过30分钟;

3、指挥部办公室应在最短时间内,将有感地震发生的信息及震情概况上报区政府和区地震局;

4、指挥部办公室根据授权,向社会地震信息,最大可能地稳定社会;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宣传有关地震、防震知识,及时发现和平息地震谣言。

3.4地震谣传应急(Ⅳ级蓝色)处置反应程序

发生地震谣传时,办事处应立即上报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区地震局,并会同区地震局迅速予以平息和澄清。

4应急结束

4.1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

当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指挥部须对救援工作进行全面评估,经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批准后,方可结束应急救援行动,并由指挥部办公室立即通知已被动员或调派的所有救援力量。

4.2临震应急

指挥部办公室须对应急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报告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有关领导后,由指挥部办公室宣布应急结束,并及时通知有关方面。

4.3有感地震和地震谣传事件

由指挥部办公室报告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区地震局,得到批准后及时通知有关方面。

4.4震后总结

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指挥部办公室需将应急处置的总结及时上报区指挥部办公室和区地震局,并将有关资料备案。

5后期处置

5.1社会救助

破坏性地震及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指挥部办公室应组织辖区各单位和人员开展自救和互救,抢救人员。

5.2善后处置

因救灾需要,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事后应当及时归还;造成损失或无法归还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适当补偿或作其他处理。

6地震应急重点保障与准备

6.1通讯联络保障

由办事处武装部负责。接受市通信管理局统一调度,在地震应急时,按照权限和职责分工,优先保障区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区地震现场指挥部之间的通信联络,同时保障与上级政府之间的通信联络。

6.2应急救助资金及装备的准备,由办事处负责。

1、负责准备、接收抢险所需资金;

2、负责准备千斤顶、起重机械等救援器械;

3、负责准备橇棍、钻、锯、镐、锨及手电筒等救援照明器材;

4、负责准备、接收救灾帐篷、食品、衣被等物资;

5、协助区政府办公室准备地震应急救助运输车辆;

6、负责准备用于扑灭火灾的消防器材;

6.3避难场所的准备

疏散、避难场所应设置明显指示标志,本辖区疏散、避难场所位于:海云俺广场(兴隆路1号)

7其他

7.1宣传教育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开展地震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教育,增强辖区公民防范意识,学习掌握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7.2培训

指挥部成员单位的公职人员应接受对突发地震灾害相关知识的培训,以增加公职人员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知识和能力。

7.3预案修订

指挥部办公室对本预案进行的修订须报经区地震局的审核批准。

7.4奖惩

在破坏性地震应急活动中有下列事迹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上级机关或者防震减灾工作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1、出色完成应急任务的;

2、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财产或者抢救人员有功的;

3、及时排除险情,防止灾害扩大,成绩显著的;

4、对地震应急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5、因震情、灾情信息传递及时而减轻灾害损失的;

6、有其他特殊贡献的。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违抗指挥部命令,拒不承担地震应急任务的;

2、阻挠指挥部紧急调用物资、人员或者占用场地的;

3、贪污、挪用、盗窃地震应急工作经费或者物资的;

4、在临震应急期或者震后应急期不坚守岗位,临阵脱逃或者的;

5、在临震应急期或者震后应急期哄抢国家、集体或者公民的财产的;

6、阻碍抗震救灾人员执行公务或者进行破坏活动的;

7、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应急工作的;

8、有对应急工作造成危害的其他行为的。

工厂地震应急预案篇6

灾情就是命令

受汶川大地震波及,陕西十个市普遍震感强烈,导致陕西部分地区的电力设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共有11座35~330千伏变电站受损停运,7台110~330千伏变压器受损,109条10~330千伏线路跳闸停运,低压配网受损涉及42个区县,造成2475个台区停电,25876户群众无法用电。陕西电网总负荷由707万千瓦骤然降至520万千瓦,共损失负荷187万千瓦,全网周波最高达50.162赫兹,处于极其危急的状态。

危急关头,陕西电力公司上下牢记职责、坚守岗位。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明确职责分工,保障信息畅通,保持24小时值班,加强了抗灾组织领导和指挥协调,为抗震救灾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公司领导亲临调度中心协调指挥安全生产及应急工作,第一时间掌握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组织开展电力设施受灾排查,对辖区内重点输电线路、设备进行巡检,同时对输电线路、输变电设备的受灾情况和本单位办公、生产、生活各类建筑的受损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及时上报电网受损情况,为指挥救灾提供第一手信息资料,保证了陕西电网在震中紧急应对和震后有序恢复。他们按照“保主网、保重点、保生活”的原则,认真做好对政府、通信、交通、水、气、医院等重要基础设施和重要客户的保电和优先恢复供电。并且加大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积极了解和通报震情,加强职工思想教育,稳定职工情绪。广大干部职工,在自然灾害面前,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众志成城,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为取得抗震救灾阶段性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迅速决战抢修

面对灾情,陕西电力公司科学决策,有序应对,稳定队伍,凝聚力量,把抗震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奋力开展抗震救灾保供电工作,加快抢修,减少灾害损失,战胜灾害。

在救灾的紧急期间,针对汉中电网受损严重的情况,国家电网公司安全总监李庆林、陕西省电力公司总经理贾福清亲赴汉中指挥救灾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奋战在抗灾一线的电力员工,十个地区供电局的抗震救灾、抢修恢复工作全面迅速展开。

西安震感明显,电网负荷从176万千瓦掉至113万千瓦,损失负荷63万千瓦。西安供电局第一时间组织抢修队伍应急出动,巡查电网设施设备受损情况,同时向新闻媒体通报电网安全运行措施,确保省会城市电力供应秩序不受影响。12日当晚,西安地震故障电网基本恢复。

咸阳市有1条110千伏、1条35千伏、23条10千伏线路因强震出现跳闸情况。咸阳供电局及时启动电力预案,电力“零距离”服务队人员迅速到位,全面展开线路抢修,变电工区各变电站值班员加强值班,仔细观察设备线路运行情况;随时做好故障抢修的准备。当晚10时,除1条10千伏线路外,所有故障线路全部恢复供电。

渭南电网330千伏渭南变渭零线跳闸、110千伏良田变10千伏126线路跳闸。渭南供电局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对重要线路进行特巡;对10千伏126良田线所带用户采取倒负荷的方法,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大部分用户的正常用电,确保了全市电力供应正常和渭南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安康临近四川,地震发生时,正值安康供电局职工上班高峰期,该局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同时密切关注震情发展,随时准备安排职工家属撤离。当日起实行局领导带班值班制度,所有值班人员坚守岗位,发动群众护线员对输电线路重点部位进行密切关注,95598服务热线加强值班并认真做好服务解释工作。在连续受到汶川地震的余震影响时,安康水电厂果断采取六项措施应对地震灾害,全面检查水电站厂房和大坝、防汛设施安全情况,对闲散人员和家属做了紧急疏散、撤离,确保全厂生产、生活秩序安全、稳定。

宝鸡震感强烈,电网负荷从71万千瓦骤然掉至33万千瓦,损失负荷38万千瓦。宝鸡供电局在临时指挥部的统一组织下,全力以赴抗震救灾。5月12日晚7时,除110千伏太白变电站外,10千伏以上线路全部恢复供电。当天夜里,该局组织抢修分队赶赴太白变处理故障,于次日凌晨6时恢复该变对外供电。经过该局干部职工在抗震救灾一线的积极抢修,5月13日下午4时,宝鸡电网因灾受损线路全部恢复供电。

重点突击汉中安康

在国家电网公司高度关注下和陕西公司具体指挥下,广大电力干部职工急人民群众所急,想人民群众所想,发扬抗冰抢险精神,克服重重困难,连续作战,终于在短短时间内取得了抗震救灾恢复供电战斗阶段性的胜利。

汉中距离汶川县380公里,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汉中市震感非常强烈,导致略阳电厂110千伏段母线损坏,6号机组解列运行,共有25座变电站、51条线路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坏,短时负荷损失近三分之二。

汉中供电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工作方案,成立抗震救灾恢复供电应急领导小组,及时恢复生产指挥系统,全面负责抗震减灾的指挥协调和调度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科学调度。生产部门成立了抢险突击队,随时应急出动抢修。广大干部职工恪尽职守,连续作战,开展重要设备、线路特殊巡视,克服通信阻塞、联络不畅等困难,千方百计与重要客户取得联系,重点保证政府机关、新闻单位、通信部门、重要客户和人民生活的安全用电。

汉中电网遭受的灾情,引起了国家电网公司和陕西公司领导高度关注。5月12日深夜,国电公司李庆林总监率救灾督察组抵达西安,13日清晨在陕西公司贾福清总经理、李永莱副总经理陪同下,赴陕南受灾严重的汉中地区实地了解电网受灾情况。他们踏着时时袭来的震波,来到220千伏勉县变现场、330千伏武侯变现场,详细查看了受地震灾害损坏的设备,组织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要求详细检查灾情,迅速组织抢修,及早恢复供电,确保人员安全和重点用户供电,树立国家电网良好形象。

地震发生8小时后,汉中电网主网供电能力即基本恢复;13日凌晨6点30分,最后一个因震灾停电的大型用电企业――略阳钢厂恢复双回路供电;13日12时12分,直管直供的44条10千伏配网线路全部恢复正常运行。

5月14日20时47分,受“5・12”汶川地震灾害影响较大的汉中电网全面恢复正常运行方式,转入全面排查治理设备隐患保供电阶段,这标志着陕西电网的正常供电全面恢复。

电扇的凉风吹散了闷热,群众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抗震抗灾新闻,孩子们在救灾帐篷里的台灯下安心学习……三天,一段并不算太长的日子,但在位于陕西汉中市西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的略阳县和宁强县却显得如此漫长而难忘。

百年难遇的特大地震灾害肆虐陕南大地,略阳和宁强两县是这场大灾中陕西受灾最为严重的两个县。汶川地震当天,这两个受灾严重的县城大面积停电。尽管当地政府随即成立了电力抢修应急队,但随着灾情的进一步蔓延和加剧,县里的电力应急队已无力应付。灾情就是命令,地震当天,陕西省电力公司抗震指挥部,便迅速召集来自陕西各地的电力抢修队员从四面八方赶赴陕南略阳、宁强两县支援恢复电力,这些电力抢修队员告别亲人、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齐聚灾区。一场保护电网、抢修线路的战斗在陕南打响。

在陇海线西康铁路实现双回路稳定供电以后,沿着这条进入四川灾区救援的铁路生命线已有上百列增开列车满载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运进四川地震灾区。

陕西省通往四川有两条铁路运输线:宝成铁路和西康铁路,在宝成铁路因地震中发生山体塌方中断后,西康铁路就成为了川陕之间唯一的铁路运输通道,西康铁路因此每天增开一二十对列车,而位于陕西省临潼的铁路供电枢纽110千伏新丰编组站牵引变电站是单回路供电,无法应对成倍骤增的西康铁路运输压力,于是请求电力部门予以支援,实施双回路供电。

工厂地震应急预案篇7

**领导高度重视,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立即要求在第一时间与各成员企业取得联系,对受灾单位及员工表示慰问,了解地震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情况,迅速开展救援工作,同时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全公司立即启动了应急响应预案,实行应急管理制度,与受灾单位尽快取得联系,了解各单位受灾情况,做好应急准备。公司值班室和值班人员与各单位加强联系,重点监控单位每半小时联系一次。

5月13日,**总裁主持召开股份公司领导班子和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会议,迅速传达贯彻总书记、总理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国资委、铁道部的安排要求,决定成立**任组长,**、**任副组长的股份公司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公司的抗震救灾工作。随后,股份公司党委和行政立即向全公司下发《关于立即组织开展汶川地区特大地震抢险救灾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单位立即行动起来,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迅速投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之中,尽最大努力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一是按照《**股份有限公司安全质量及灾害事故(事件)应急响应预案》的规定,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受灾比较严重的要成立抢险救灾组织领导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切实加强领导,深入受灾严重的一线,靠前指挥,组织抢险救灾工作。实行应急值班制度,24小时值班,在第一时间沟通与所属单位、工程项目的通讯联系,随时掌握和报告抢险救灾进展情况,确保抢险救灾工作迅速全面展开。

二是立即组织受灾地区各单位开展生产自救工作。全面开展受灾情况调查,详细了解统计灾害损失的情况,随时掌握灾情发展情况,积极组织各单位和工程项目迅速修复受损工程、生产设施、厂房、机械设备,排除影响施工生产的安全隐患,尽快恢复生产,努力维护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

三是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积极参与当地政府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强与各铁路局和地方政府的沟通联系,积极主动地参与铁路、地方和受灾中央企业的抢险救灾工作,以实际行动维护铁路大动脉的畅通,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中央企业整体利益,为夺取抢险救灾的胜利作出应有贡献。

四是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受灾地区各单位职工及家庭的正常生活。加强对办公设施和职工生活设施的隐患排查工作,对已经受损的办公楼和职工住房,尽快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确保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可入住。对受灾职工及家庭的困难进行全面调查,及时进行生活救助,保证受灾职工家庭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处。积极组织广大职工参与社会开展的向灾区赈济救灾活动,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献爱心。

五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在全公司全面开展一次安全大检查、事故隐患大排查活动,特别是对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加强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切实消除各类事故隐患,确保全公司在抢险救灾期间不发生任何安全质量事故。密切关注灾情发展情况,加强灾区有关灾情监控,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尽量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

六是加强抢险救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好稳定人心的工作,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教育引导职工不信谣、不传谣,以实际行动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团结广大职工共同战胜这次特大地震灾害。

5月13日,**股份公司党政工团发出关于在全公司立即开展向地震灾区人民捐款的紧急通知。

**所属各单位在做好自身生产生活自救的同时,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各种方式参与到抗震救灾工作中,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各单位迅速参与到抗震救灾工作中12日21点50分,总公司接国资委业绩考核局值班室通知,根据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指示,东方电气位于绵竹市的厂房大面积倒塌,人员被埋,急需施工队伍救援。**总裁要求位于德阳的**二局五公司立即帮助抢险。22点15分,**二局副总经理**带领首批8名抢险人员及两台吊车、两台装载

机到达现场,是第一个赶到抢险现场的单位。截至13日6时,已有40名抢险人员及吊车5台、挖掘机两台、运输车5台、指挥车3台在现场开展抢险工作。

“5.12”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强烈地震后,位处成都的**八局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组建了五个工作组,确立了有关责任人员名单,对抢险救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了抗震救灾一号命令,要求全局做好自救维稳工作,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参与社会救援活动。

局董事长曹义、总经理杨峰也亲自挂帅深入现场查看灾情,指导开展救助工作。局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将抗震救援工作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重心,全心参与、全力以赴,切实搞好当前抗灾救援工作,要求指挥部人员必须24小时处于工作状态,轮流坚守岗位,作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努力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该地区抢险救灾的通道,八局二公司成都北站地铁项目部派出100余人,于14日上午赶赴四川彭州,抢修恢复成都通往彭州市白水河和银厂沟地区的通道。八局物资部门已准备了大量铁铲、大绳、抬杠、刚钎、雨鞋、雨衣、手电筒以及工字钢、钢轨、发电机等物资随时待命。“5.12”大地震造成宝成线K150+835处109号隧道塌方,宝成铁路运营中断。17时,**一局接到铁道部紧急通知:组织人员设备,准备抢险宝成铁路。**一局立即启动工程应急救援预案,公司副总经理曹根子在第一时间进行安排部署,从一局三公司、四公司、五公司、新运公司立即抽调精干力量,迅速集结待命。18时,副总经理崔科宇带领两名专业工程师从西安先行赶赴现场。5月13日凌晨1时30分,首批抢险人员,到达位于甘肃省徽县的事故现场,并现场成立抢险指挥部,和民锁任指挥长,下设四个工作组。和民锁要求:在组织抢险的同时,始终要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制定周密可行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抢险工作顺利进行,尽快恢复宝成铁路通车。

在由铁道部卢春房副部长主持的事故处理第一次现场会议上,**一局接受抢通公路、修建便道、嘉陵江便桥及清理隧道出口段塌方体的任务。随后,和民锁亲自带队对现场进行踏勘,针对现状进行进一步安排部署,制订抢险救援方案,并立即组织实施。由于事发现场方圆6平方公里内的居民都已进行了疏散、现场断电、缺水,使抢险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全体抢险队员克服重重困难,于5月13日13时,顺利完成了抢通公路的12日晚上8时左右,**电化局接到西安铁路局电话,受地震影响,宝成铁路徽县境内150公里+300米处一列油罐车在隧道内脱轨起火,宝成线运输中断;宝天二线1311公里+400米处关庄大桥3个桥墩支座发生位移,数十列客货列车受阻,请电化局立刻派队伍参加宝成线、宝天二线铁路抗震救灾抢险。与此同时,**电化局西铁建设公司已集结150名抢险队员,整备装载机、起道机、吊车等大型抢险设备24台(套),并备齐了卫星电话、车载电台、应急灯、手套、雨衣、胶鞋、帐篷、卫生防疫用品等大批抢险物资。全体抢险队员摩拳擦掌,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奔赴四川地震灾区。

在距离震中只有90公里的**五局路桥公司成都地铁项目部党组织及全体员工积极投入抗震救灾。根据成都市政府初步安排,拟在**五局成都地铁项目部施工场地平整的28万平方米地铁车辆段成立全国抗震救援物资中转站。目前,成都地铁公司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部领导和各种救灾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五局路桥公司成都地铁项目部内。同时,项目部还在紧张的施工现场中先抽调出了抗震救灾急需用的挖掘机、装载机、发电机各一台,支援地铁公司调配。九家施工单位的17件大型施工设备和近30个各类工程设备司机和技术人员已经汇聚**五局成都地铁项目部驻扎待命,等待前方被毁坏的道路修复后立即开赴灾区投入抢险。

二、各单位迅速展开排查与自救据各单位上报的情况,在汶川县特大地震中,全公司职工及外部务工人员,目前有1名退休职工死亡,1人重伤,1人伤势不明,10余人轻伤。

**五局六公司住成都沙湾基地80岁退休职工蔡志衡因遇地震坠

地,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一局都汶高速公路项目1人重伤,已送往成都医院治疗,5人轻伤已出院;成都地铁项目有3人轻伤。**二局都江堰董家山隧道因临时工棚倒塌,造成4人轻微擦伤;**八局公司员工从大楼紧急疏散时,个别人员轻微擦伤。**西南院都汶高速公路监理组,1名员工轻伤,1人受伤送往当地救助站,目前伤势不明。员安全。**四局目前在四川、云南、重庆、贵州等省市共承建了达成铁路、成都地铁、乐巴铁路、大丽铁路、攀田高速公路、重庆绕成公路等20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共有参建员工4000多人。

工厂地震应急预案篇8

[关键词]医药工业厂房;结构设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337-01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医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建医药厂房也越来越多,对医药厂房的结构设计进行总结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加强医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进而提出以下内容。

1.医药工业厂房结构布置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1合理布置电梯间

在很多的多层工业厂房结构中,实际使用时会涉及到很多货物和机械设备的运输,对于运输系统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负责竖向运输的是电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对电梯井筒的刚度要求很高,其设置容易导致整个建筑产生偏心的问题。一般在空间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将电梯设计在结构的端、角等部位,如果不可避免要设置在这些地方的时候,需要对其周边的框架和楼板体系进行一些结构上的加强设施。

1.2合理控制纵、横向框架周期

在进行工业厂房的结构设计时,需要仔细控制好其纵、横方向的框架的周期在允许范围内。在进行厂房建设时,要认真考虑好其跨度的问题,一般厂房建筑都有比较大的跨度,布置的梁和柱等构件的数量都比较少。但有时也会用到柱距比较小的设计,其数量就相应地会增多,此时应当对其横向周期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合理性和其抗震性能。

1.3地震缝的合理设置

很多厂房结构都比较长,需要设置一些结构缝,但是在地震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应当控制地震缝的合理设置,不应当通过盲目增设地震缝来寻求达到抗震的目的,对很长的厂房减少地震缝的设置实际上是可以提高其抗震效果的。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每隔40m设置宽度为1.4m的后浇带一道,需要注意的是,后浇带应当设置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对温度比较敏感的部位,需要适当提高其配筋率。另外,还需要适当地布置一些架空层,增加屋面通风效果,或者将屋面的保温板加厚提高其隔热效率,以提高建筑的设计效率。

2.厂房特点

具有荷载大(工程楼面活荷载为10.5kn/m2)、工艺流程复杂、设备种类多、吊挂综合管线多、空调系统多、空调机房面积大及结构降板区域多等特点。工程层高高,平面尺寸大,属于超长结构。根据洁净要求,工程不应设缝。

3.消防用电设备

配电线路及配电装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是指从低压总配电室或分配电室至消防设备最末级配电箱的配电线路,均应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不能与其他动力设备、照明设备等共用回路。其配电线路应穿管保护,暗敷时应敷设在不燃烧体结构内,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需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并在表面涂防火涂料或采用隔热材料覆盖,导线应选用耐火型。消防用电设备配电系统的分支线路不应跨越防火分区,分支干线不宜跨越防火分区。末级消防配电箱至其配电消防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30m。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设备应有明显标志,盘面加注“消防”字样标志。

4.消防应急照明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是密闭厂房,内部分隔多,室内人员流动路线复杂,出入通道迂回。为方便发生火灾情况下人员的疏散和及时救灾灭火,洁净厂房应设置供人员疏散用的应急照明。洁净厂房应急照明系统主要包括事故应急照明灯、应急出口标志及疏散指示灯,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疏散指示灯,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拐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上,且疏散指示灯间距不应大于20m,疏散指示灯自带可充电、免维护的镉镍电池组。另外,应注意由于特殊的工艺要求,医药工业洁净厂房内常出现袋型走廊,袋型走廊内设置的疏散指示灯间距不应大于10m。二是洁净厂房在专用消防口处应设置红色应急照明灯,以便于消防人员及时进入厂房进行灭火。

5.医药工业厂房结构设计

一是设计参数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地区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为0.45s;场地类别iii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二级。

二是构件尺寸框架柱截面地下层1-地上层3为800×800,地上层4为600×600;框架梁截面地下层1-地上层2为400×800,地上层3,4为350×700;次梁采用十字梁结构,特殊房间采用井字梁结构,次梁截面地下层1为300×700,地上层1,2为300×600,层3,4为250×600。地下层1次梁截面较其他层截面高,主要因素是考虑地下室悬挂综合管线过多和有些管线需要穿梁的特点。

6.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是工程属双向超长结构,由于不能设缝,故在结构设计中采用以下两种方案来解决超长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共同作用下的应力问题。第一种方案是在结构主体中间部位设置两道十字交叉的通长后浇带,第二种方案是采用双层双向的楼板配筋方案。

二是由于厂房地下室悬挂综合管线过多,在进行地下室顶结构计算时,在综合管线穿过的楼板上分别又附加了2.0kn/m2(次梁计算)、1.5kn/m2(框架梁、柱计算)的吊挂活荷载。在进行地下室框架柱设计时,考虑综合管线支架两端预埋件的作用,对设有综合管线支架预埋件的框架柱的主筋和箍筋都适当加强。

三是医药厂房的设备非常多,主要需考虑的重设备有发酵罐、真空检漏机及脉动真空灭菌器等,设计时除考虑他们的等效活荷载外,还须验算设备对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冲切。另外大型脉动真空灭菌器所搁置位置还需要考虑降板,降板深度及尺寸由工艺专业定,一般为360mm。

四是对于药厂,还有一个重要的房间是制水间,其特点是罐子种类多且密集,房间内地面垫层厚,还设有排水沟,结构设计时需根据水专业要求考虑是否降板。根据设计经验,制水间的等效活载一般取25-30kn/m2。由于制水间罐子多且密集,在设计时应采用井字梁,梁间距不宜太大,适当的时候可以增加钢筋混凝土楼板厚。

五是药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屋面通风塔多,放在屋面上的冷却塔比较重、冷却塔基础高。所以在设计屋面结构时一定要考虑通风塔及冷却塔的稳定问题,并加强冷却塔基础与屋面结构板的连接构造做法。最好在冷却塔的条基下设置屋面梁。

7.总结

医药工业厂房在结构设计中,一定要把握规范要求,合理地设置设施,使系统可靠运行,不断地提高设计的质量,促进医药工业厂房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李永康,白薇.绿色工业建筑之钢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探析[a].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结构》杂志社.第五届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C].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结构》杂志社:,2016:4.

[2]罗森林.钢结构工业厂房结构设计的几点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0:221.

[3]徐华冰.多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52:116-117.

工厂地震应急预案篇9

关键词: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抢救;成批爆震烧伤;应用探讨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的建立对抢救成批爆震烧伤患者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现在医疗卫生单位已经逐渐全面制定了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但是每个医疗单位都有不同的地方,根据当地成批爆震烧伤的患者严重程度制定本单位具有地方特色的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1]。我国目前各地依然存在重大自然灾害和工厂意外,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的制定对及时较少这些灾害带来的不良后果具有很好的效果[2]。本文就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在抢救成批爆震烧伤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救治的火灾烧伤患者12例为观察组,烧伤分级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3]。对12例患者的烧伤程度分级如下:2例患者属于重度烧伤,3例中度烧伤,7例轻度烧伤。12例患者年龄24~45岁,平均年龄为(36.52±1.23)岁。与之前还未采用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的12例烧伤患者进行比较为对照组,这12例烧伤患者与观察组的烧伤程度分级无明显差别,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为(36.32±1.45)岁。

1.2方法对每例烧伤患者采取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具体流程如下:由急救人员在现场判断患者病情,进行分类处理,通知院内急诊部门进行重大烧伤的抢救,急诊护士通知上级领导,由局长报告给卫生局。由120急救回到医院后,重伤患者立即进入急诊部门,在急救时,每位患者由2名急诊护士参与,中度烧伤患者在治疗室进行清创缝合,轻度烧伤患者在急诊大厅治疗。之后联系各个科室转运患者。①现场分类:根据患者烧伤程度及合并伤对患者进行分类,红色患者需要立即进行抢救,黄色类别的患者进行清创缝合,绿色类别的患者可以在急诊大厅进行治疗[4];②现场急救:包括CpR、输液、包扎、固定等;③院内急救:需要抢救的患者由两名急诊护士参与,1位护士专门负责输液、扩容,另1位护士负责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给予氧气。对于面色苍白、意识模糊的患者要警惕有无合并其他的损伤,积极进行治疗[5]。

1.3观察指标观察这12例患者在救治过程中的救治情况,计算平均救治时间及死亡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12例患者救治平均时间为(29.82±2.57)min,死亡率为0%;对照组12位患者平均救治时间为(38.64±3.58)min,死亡率为8.33%。观察组的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1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救治时间见表1。

表1采用t检验,t=0.0167,p=0.0283,p

2.2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见表2。

表2采用x2检验,x2=7.8341,p=0.0316,p

3结论

此次研究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本研究中采用了对比分析法,在控制变量一致的情况下比较得出需要的结论。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在抢救成批爆震烧伤患者中改变了之前手忙脚乱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6]。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在建立的初期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预案的不合理、存在的漏洞等等[7]。在此次研究过程中发现在出现成批爆震烧伤情况时,现场急救人员准确的对伤者进行分类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这可以避免浪费救治的时间,能够迅速及时的给患者营造更多的抢救时间,提高伤者的存活率。经过本次探究,可以看出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在抢救爆震烧伤患者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缩短了救治时间,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应急预案急救护理流程在抢救成批爆震烧伤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尹昌林,文亮,罗旭,等.爆炸伤的急救现状及展望[a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1:4.

[2]方方.成批爆炸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新一轮医院评审新思路"研讨会、第4届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2:3.

[3]罗晓双.自然灾难中伤员急救的护理要点及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新一轮医院评审新思路"研讨会、第4届全国自然灾害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华护理学会:2012:3.

[4]刘瑛,沈红.突发性群体性创伤的急救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3(1):83-84.

[5]杨晓媛,李洁,李世英.急救护理应急预案在抢救成批地震伤患者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09,21(2):323-324.

工厂地震应急预案篇10

abstract:theFukushimanuclearpowerleakincidentinJapanonmarch11,2011highlightsthenecessityandimportanceofstrengtheningtheenvironmentalriskassessmentandcontrolofnuclearpowerplants.therefore,basedontheliteraturereviewofenvironmentalrisksofnuclearpowerplantsathomeandabroad,thispaperanalyzestheproblemsofenvironmentalrisksininlandnuclearpowerplants,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forenvironmentalriskcontrolfromimprovingtheriskpreventionawareness,reasonabledisposalofradioactiveemissions,andwatersourcesprotection.

关键词:内陆核电站;环境风险;控制对策

Keywords:inlandnuclearpowerplant;environmentalrisks;control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m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051-03

0引言

2011年日本福岛发生了9.0级的大地震,随即引发的海啸使得福岛核电站的多台相关操作设备的冷却功能停止了运作,地震和海啸这两种天灾同时的侵袭,相关人员没有实时做出精准判断和应对,使灾害降低到最少,直接导致发生了爆炸,放射物质大量泄漏。从此次事情中我们发现,对事件的预防和缓解认识不足,没有及时的恰当利用现有的有效性的系统管理和我们目前已经掌握的相关技术补救方法,这就导致了自三哩岛、切尔诺贝利核事件发生后,核电企业发生的又一件影响范围很广破坏性极强的核事故核危机[1]。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警醒了所有核电企业,在核风险控制领域要学会未雨绸缪,学会预防。当今威胁人类生存的天灾在原三大天灾即地震、海啸、巨风的基础上又新增了核泄漏、环境污染和地球变暖,环境风险控制对于当今的人类生存和发展来说越来越重要。环境问题总是因为关乎着大家的切身利益,而备受关注。环境风险具有破坏性大、造成事故影响波及范围很广等一些显著特点,同时这种发生我们无法提前预知和肯定,所以一旦发生将无法想象,对于整个世界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对整个生态平衡来说也是致命的打击与破坏(见表1)。就拿福岛来说,发生后的数些时日里,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在很大一部分疆域都可以检测的出来,而且给海洋中排放的具有放射性的污水更是不敢想象,所引发的环境成本难以弥补和估计。所以,我们针对核电的环境风险控制变得十分重要。

1国内外文献综述

1.1国外研究现状

随着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开始进行重建,民众对于风险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一些有关于生活所能涉及到的水利、资源类工厂快速发展,恰巧是因为这些各行各业的部门纷纷发展与兴建的缘故[3],社会的进步,人们不断的追求文明与科学,对各类研究更加深入,当然也包括了近些年才走入人们视野的环境风险研究,越来越完善深入,环境风险也在逐渐趋于成熟。Zamanali和Jalal在1998年对核电站概率安全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并对该方法的进展进行详细的论述,并且在美国已经开始应用[4]。margulies和timothy在2004年对核电站的选址进行研究,并对其风险优化提出自己的研究成果[5]。2006年Kirchsteiger和Christian开始对欧洲和其他地区的核电站进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分类[6]。

1.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二十世纪中后期才对风险管理进行探讨,与发达国家研究的时间相差甚远,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与扩大,如何降低甚至规避风险所带来的隐患成了人们关心的焦点。王晓辉和徐元辉两位专家在他们的文章中对于环境风险的含义和特征表现进行了恰当的表述,提出了风险管理数量模型等有关问题及相关管理理论[7];袁策风、李蒙和夏兵则针对建设期间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8];陈妍等人提出了公众健康和非人类物种的核电站环境风险评价框架,并针对框架所造成的不利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对于核电站环境风险而言的权重并对其进行排序,目的是为了发现哪些因素是占主要权重的,随后针对偏大的进行优先管控和预防[9];李晓慧就核电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论述了核电项目工程风险管理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针对影响核电企业的几个风险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针对核电企业项目风险进行防控的有效方法,也对之后的相关政策决定提供了很有效的参考依据[10]。虽然核电风险领域已经吸引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但在实践方面的研究还是不足,更缺少与我们国家核电发展情况相联系的案例分析。

2内陆核电站项目环境风险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环境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企业的宗旨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是获取盈利,这就导致了企业在对其资金的投入上会倾向性避开收益微小甚至为零的选择。预防环境风险的危害需要提高企业对于环境风险控制机制,环保技术的投入,而这部分投入也是企业提高环境风险防范能力的根本,但因其无法产生短期收益,使得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而且惩处力度不够强劲的政策环境中,某些企业可能心存侥幸在不安全不合格的生产环境氛围内作业,使得企业的潜在环境风险指数很高,极易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爆发。

2.2核电站污水处理不当

何以做到“最严重事故工况下核污水可封堵、可贮存、可控制?福岛核电站至今也控制不住核污水以每天400吨的速度增长;号称“环境影响微不足道”的美国三里岛事故核污水高达9000吨,耗时14年才处理完。核电厂在运行、维护和退役的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向环境排放放射性废液,而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也会泄露大量放射性物质,这会造成大范围的人员伤亡,引起人民恐慌和社会的不稳定,进而从根本上限制了核电的长远发展。其具体的危害表现在:①核泄漏造成人员伤害;②大量放射性污水直接排入海中造成水体污染;③地下水污染与放射性物质沉降污染附近土壤。而对于排放的控制,政府的监管与相关政策的推出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排放标准控制来看,根据《核电厂放射性液态流出物的排放技术要求》的标准制定表明了我们国家对于放射性物质的排放标准远高于发达国标准,这表明我们国家对于放射性排放的监管不到位。

2.3“核雾霾”的产生

大气弥散条件是内陆核电选址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年平均风速越高,静风频率越低,大气弥散条件越好,越有利于放射性气载污染物扩散,核电站正常运行时对周围公众的辐射影响越小,反之,则产生微米级“放射性气溶胶”颗粒,形成“核雾霾”。美国内陆核电厂址的大气弥散条件远远好于我国,9个拟建核电厂址的年平均风速都在2米/秒以上,年静风频率在1%以下(只有一个厂址高达2.28%),即每年无风期不到4天(最长也不过1周)。而我国大部分内陆核电厂址是与欧美迥异的小静风天气,例如湖南、湖北、江西的核电站中除江西彭泽气象条件稍好外,湖南、湖北的年平均风速均在2米/秒以下,年静风频率则分别高达16%、8%,即每年无风期长达29天~60天,均大大超过了美国标准。

2.4内陆核电站“旱”和“涝”

核电站因遭受干旱洪涝等不可抗力自然事件而产生的后果,其严重性不言而喻。内陆核电站面临的一大自然风险是地震。曾经因洪水灾害的发生导致FortCalhoun和Cooper两个核电站发生事故,造成站内厂房坍塌,幸运的是洪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凶猛,而且水容量是在可承受的范围内,才没有让灾难发生。另外,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要产生巨大热量,需要大量的冷却水,所以核电站的选址必须靠近水源,最好是靠海,而内陆地区的水源全部为淡水,几乎所有的大江大河都担负着直接向周边城市供应生活用水的职能。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干旱或是洪涝灾害,其后果不堪设想。

2.5核电站所处地域稳定性差

日本的福岛核电站事故给所有核电企业敲响了警钟,也将核电站选址的问题推上了和核电环境风险控制研究的风口浪尖。核电站部分位于板块交界处,这些位置很有可能出现偶发性地震,继而引发海啸,严重时可导致核电站爆炸,造成核泄漏等安全事故。例如大阪核电临近水库堤坝,经常性的发大水,处在这样的危险中,一旦爆发洪水等自然灾害,那后果难以预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它位于板块交接处,地震频频发生,2011年发生的里氏9.0级大地震最终导致了福岛核事故。对于这种极其不稳定的地域,就需要充分考虑板块稳定性。但从现有的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我国对于巨灾的研究以及日本地震后的经验总结还停留在某个单项制度的学习上,希望通过实施巨灾保风实现灾害风风的分担与补偿。缺乏从社会宏观制度层面上对巨大环境风风进行整体治理的研究。

3加强内陆核电站环境风险控制的对策

3.1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日本福岛早在灾难发生之前就已存在诸多问题,然而并未引起政府足够重视,配套的法律、政策和机制明显跟不上核电发展,这与日本政府对地震实施的完善的相关机制形成鲜明对比。这充分说明了政府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能为核电环境风险控制提供强大的后盾,但单纯将风险防范依赖于政府的重视是不可靠的。企业管理层的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对企业感知环境风险并提前做好应对计划十分重要,对于环境风险的研究,由于其难以预测,所以管理层应在完善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成立应急管理小组,以备不时之需。针对后果严重的特别风险还应专门建立相关制度防范、降低此类风险,努力保障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性,减少因人为原因产生的事故。

3.2合理处理放射性排放物

核废料一直是众人关心的重点,内陆核电站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核废料的处理事故的危害更大。企业必须对残渣或者排放到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过滤,例如对废水的二次利用,而对其排出的放射性物质,用一些化学药物对其降解等方式,使得排放的废水中放射性含量极低,总排放浓度极低,使整个过程尽量达到“近零排放”。政府也应建立监管制度以监督企业完成上述措施。其次,应对核电站周围的居民进行知识普及,防止不必要的事故发生。桃花江核电站对周围的民众进行一系列科普工作。核电开放日组织周边机关和村民到已建成的秦山核电等基地参观消除恐核及心中疑虑等。在和民众的沟通过程中,他感受到,开展核电公众沟通,是整个行业或全社会共同的工作。

3.3科学选址以保护水域、水源

作为“以防万一”的应对手段,核电站在上马前已缜密考虑了核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可行性,在厂址选择阶段就根据厂址条件(人口分布、交通、气象、医疗、通信、农副业生产、水资源利用、外部事件)制定厂址区域核应急方案,论证实施紧急防护和中长期防护行动的可行性,这些措施尽可能地确保事故发生时能保护附近居民的安全。对于水域问题,我们对厂址会引发水灾的各种情况的灾难,乃至我们人为引起水域变化的情况全面理性的进行检验,对假设的研究分析再实践而后得出厂址的地势高度,确保不会出现危机。一般有隔水岩层分离,相当于独立个体,没有必然的关联,这样即便发生事故也不会造成系列反应,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3.4大气弥散条件的改善

对于我国部分内陆核电厂址可能相对较多出现低风速条件的情况,已经有设计研究单位在湖北咸宁核电厂和湖南桃花江核电厂址进行了现场大气弥散条件试验研究,包括SF6示踪试验以及精细模式应用(三维诊断风场模式,蒙特卡罗数值扩散模式或三维拉格朗日高斯烟团模式)。这两项试验研究中均观测到低风速条件下有明显的风向摆动现象,而这使得气载放射性羽流的水平扩散范围显著增大,从而使地面浓度明显降低。但为从源头降低气溶胶颗粒的产生,核电站应在在反应堆运行过程中,减少主冷却剂系统中腐蚀产物等废物的泄漏,设计运行有效的废气处理系统来净化处理这部分气载污染物。而且除了采用高斯直线烟流模式,还需采用可以较现实地模拟低风速情况下的大气弥散条件的更为精细的大气弥散模式如蒙特卡罗数值扩散模式,应用这些模式往往需要实施较为庞大和精细的现场气象观测计划,需要企业提高大气弥散测量预算。

3.5如何防范地震等自然风险

我国内陆地区远离“俯冲带”断层,而且内陆核电建设单位均注意将内陆核电厂厂址选择在地震活动水平较低的地区。根据30个通过初步可行性研究确定的内陆核电优先候选厂址的相关资料,可以从中看到,这些厂址均位于区域地壳稳定地区或区域地壳相对稳定地区,即均处于地震活动水平很低的地区。日本福岛9级地震在核电厂附近区域的地面水平加速度峰值据估计为0.41G至0.50G,也就是说,内陆核电拟建的ap1000核电厂在类似日本福岛9级地震的环境下也能保证安全。关于核电站选址,要求厂址内部必须没有断裂带通过,而且要求核电站数公里范围内没有活动断裂,厂址100km海域、50km内陆,历史上没有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厂址区600年来也没有发生6级地震的构造背景。2016年2月24日,湖南省桃江县桃花江核电站厂址附近发生了ml3.2级地震,引发了周围民众的担忧,按照中国核安全法规的相关要求,核电站选址阶段要由国家地震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进行详细的地震安全评价。但是安全评价是否排除了所有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而专家认为桃花江核电站厂址处于低地震活动区,厂址近区域范围不具备发生大地震的条件。

4总结

总之,随着我国核电工程建设越来越成熟和完善,核电会成为生活上所不能或缺的一部分,作为最主要的清洁能源,核电的应用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生态不平衡,同时核资源为我们的生产生活质量带来很多的便捷。但核电内含的风险始终惊醒我们需要提高安全意识,努力提升核电站的安全系数,未来的核电在我国能源中会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而我国的人文地理环境决定了内陆核电站有着更好的发展空间,所以研究内陆核电站的环境风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虽然提出了一些对策,但对于环境风险的研究仍需要更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学会.科学解读公众关注热点[n].新华报,2014-5-8.

[2]虞义华,秦萍,郑新业,傅佳莎.核电,我们准备好了吗[n].人民日报,2015-6-26.

[3]吴越峰.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8.

[4]Zamanali,Jalal.probabilistic-riskassessmentapplicationsinthenuclear-powerindustry[J];ieeetransactionsonReliability,1998(9):23-26.

[5]margetllies,timothy.S.Riskoptimization:sitingofnuclearpowerelectricitygeneratingunits[J].Reliabilityengineering&SystemSafety,2004(11):323-325.

[6]Kirchsteiger,Christian,Currentpracticesforriskzoningaroundnuclearpowerplantsincomarisontootherindustrysectors[J].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06(08):392-397.

[7]丁小峰.核电项目前期风险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9.

[8]袁策风,李蒙,夏兵.核电工程总承包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