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40:24

农业科技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农业科技重要性创新进步

1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业科技传播的建设力度

加大对大众媒介的扶持力度(1)政府应加大对大众媒介的重视力度,利用大众媒介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扩大农业科技传播范围,增加传播效果。(2)农业科技传播具有公益化属性,对于带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节目和报纸,政府应予以支持,并鼓励兴办涉农专业报纸,或者在主流报纸上,开辟农村农业版或栏目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倾斜。(3)将农业科技传播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将节目的制作费用和采编人员的采访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或进行差额补助。1.2加大对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力度政府应在农村大力增设农村书屋,有针对性地采购农业科教、种养殖、文学、法律、医疗保健等书目和报刊,充分发挥农村书屋的信息窗口功能,帮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种致富信息、生产信息、市场需求等。

2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内容

(1)农业科技中涉猎多个学科。例如,植物学、化学、昆虫学、遗传学、育种学、经济学等。所以,农业科技的研究,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专业人员共同合作,解决农业生产前、中、后的各个环节的问题。而且,科技成果的应用,还需要综合配套措施,以确保效果。

(2)由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周期与生物有机体的生长周期密不可分,必须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因此,研究和开发农业科学技术不可一蹴而就。大多数项目的研究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所以,农业科技进步的体现也是渐进式的。

(3)应从实践中寻找课题,并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所以,必须将“科研”、“教学”、“推广”这3个环节融会贯通,共同强化,建立起有效的农业科技整合与共享机制,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把项目作为凝聚科技力量、整合科技资源的载体和平台。

3农业科技进步的意义

(1)我国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农业科技进步不仅能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更能够依靠科技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渠道。

(2)我国面临农业发展资源短缺的矛盾愈来愈突出的局面,所以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也愈发凸显,需靠农业科技进步来实现。(3)要实现科技兴农,实现农业集约经营的飞速发展,农业科技进步是唯一出路。

4农业科技进步的机制

(1)健全的机制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保障。公共性、基础性、公益性是农业科技发展应当遵循的原则。

(2)在确保农业科技的公益性机制的基础上,采用龙头企业、科技试验园区等形式,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只有将科技、经济资源有效地整合,才能够集结优势力量,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优质平台。

5农业科技进步的举措

(1)通过加强农业生物学研究,并结合各地的生产实践,有的放矢、因地制宜的开发创新科技,提高农业生物技术水平。

(2)各级农业部门应借助网络化、咨询平台、远程教育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强农业信息的交流。

(3)农业资源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农业发展的命脉。应加强农业资源环境建设,一方面应依靠农业科技中的多学科和多种科研成果的整合;另一方面也应依靠有效的行政管理政策。

6农业科技进步的成果

(1)过去30年里,随着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已经培育成功出高产、优质农作物新品种超过1万个,优良畜禽和水产新品种近100个,不仅促进了农业品质的更新换代,而且推动着我国粮食和肉、禽、蛋、果、蔬、水产等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业科技事业适应了“三农”的发展需要,为粮食连年增产、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自给自足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付俊红,郭永军.创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思考.中国农技推广,2007,(03)

[2]范素芳.农业技术推广新模式.广西大学,2006

农业科技的重要性篇2

(一)科技水平的进步可以扩大农产品的商品市场,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唯有高品质的产品才能得到市场的青睐,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这就必须改善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把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新的农产品不断涌现,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从而保证经济的增长不断增长。

(二)科技水平的进步提高了就业水平,改善产业结构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应用,使农业不再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需要禁锢大量的劳动力,而是用机械化代替人工,这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不断减少,农业生产所剩余的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改善了我国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促进了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

(三)科技水平的进步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技术进步加快了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促进了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消化新技术的能力不断改善。使优质人才在新形势下有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使农业技术在劳动者身上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二、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跟国外发达国家比较,农业科技化水平不高。

(一)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科研的成果过分的把目光放在市场上面,一切以市场为导向,尤其是偏向粮食棉花大宗农产品。对于其他农产品关注少,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在生产中,研究者把目光过分偏重于产中环节,忽视产前,产后的研究,造成了供需不平衡,矛盾突出的问题。我国农民的总体文化素质偏低,对专家提出的农业科技成果的重视不够,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较低的文化素质降低了技术效益,农民无法掌握较为复杂的技术方法,增加了农户采用新技术的风险。目前的科研体制不完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农业生产部门之间“各自为政”,信息不共享,遇事不沟通,办事不协作。遇到问题又相互扯皮推诿,没有有效解决机制,造成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使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广遇到瓶颈。

(二)对策

1、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农业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农业新技术得到革命性飞跃。通过转基因技等生物新技术的应用,科研工作人员培育出了一批超级稻、优质玉米、抗虫棉等转基因优良新品种,有些已经大面积应用于农业生产,并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2、加快我国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我国的农业体制是阻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突破体制障碍,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发展机制,是实现科技兴农战略,农业现代化的持久动力的保证。

3、强化成果转化,促进技术发展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是推广农业技术的规范应用,科技成果运营规模量产。对科技成果及时组织实地考核,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据此制定出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要求简单宜操,实事求是,方便农民的学习应用,建设农业新技术高产示范区,组织定期专家讲座,结合农民实际问题,改善新技术新方法。要以市场为根本,以高新技术为重点,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4、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

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最终受益主体是农民,只有农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才能保证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益,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业相对落后的面貌,科技进步,教育先行,以人为本。逐步建立起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职业化教育,专门培训为辅的专门化多层次的农业教育体系。

三、农业的发展,最终要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一)新的世界性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国家纷纷采取创新农业体制,加强对外合作,政府组织农业科研项目集体攻关等措施,来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特别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生物技术不断孕育产生并加速产业化的步伐。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世界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农业效益大幅度提高;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使农业结构不断的优化组合,完善的农业结构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生态平衡,从而保证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说着教育的普及,农业科学也随着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之间的差距在渐渐的缩小,但是发达国家处于农业科技主导地位还是没有改变。我国农业在这样的世界大环境下,即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又有着巨大潜力和难的机遇。

(二)我国新阶段的农业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更大需求

我国新阶段的农业发展目标主要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保障农民增收。根据此目标,我国制定了务实的计划。要通过专门培育、国外引进、高产高质加快发展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利用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较少农业污染,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村镇企业的机械化水平,培训熟练操作工,转移剩余劳动力。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要想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在于用先进的科技武装农业。我国的现状是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少这些问题再新世纪又要重新审视,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科技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距离,在关键技术上的表现尤为显著,农产品质量差,生产成本高、国际竞争力弱是现阶段的主要问题。这就为我国下一步的农业发展指出了方向,攻关农业科技的关键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结束语

农业科技的重要性篇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有利于促进云南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必将有助于云南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目标的实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云南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2010年,云南省全省生产总值达到7220.11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105.8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23.93亿元,增长15.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90.10亿元,增长11.5%。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3∶44.7∶40.0,人均GDp达到15749元,比2009年增长11.6%。但不容忽视的是,多年经济快速增长积累下来的矛盾日益显现,随着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资源环境的约束和竞争格局的变化,依靠物质投入、外延扩张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一种新的增长路径与发展模式,具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竞争优势强的特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成为云南省培育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科技和高新产业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长期重要战略措施;成为云南省实现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的重要途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云南省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30年来,云南省形成了一定的产业体系,极大地促进了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但总体上来看,云南省产业层次不高,整体竞争力不强,很多产品处于价值链低端。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完善,云南省产业结构所暴露出来的不利因素越来越多,产业竞争优势不明显,产业链条缺失,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机制尚未形成。因此,必须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保持云南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直接的动力,依托资源、能源、土地、政策等优势,集约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淘汰落后产能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为引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留发展、腾空间。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集群,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破解云南省农村经济发展中深层次问题的重要支撑云南省委、省政府及各级政府对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可以看出,省委、省政府对解决“三农”问题越来越强调综合改革,强调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对支撑和保障云南省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治安定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云南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也随之凸显:一是云南省城乡经济发展速度差距较大,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二是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由于具有“山区、民族、边疆”三位一体的特点,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地区性差异较大;三是云南省的贫困面较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依然是云南省经济建设中长期艰巨的重要任务;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难度大;五是在云南省农业向市场经济转变和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产业化和产业化经营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分散经营的小生产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3]。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单纯依靠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补贴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从战略上加以深入的研究。从根本上讲,中国的“三农”问题并不是由农业、农村、农民造成的,而是从深层次反映出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一种经济、社会因素综合在一起产生的问题。“三农”只是表现问题的载体,而不是问题的根源。不跳出这种认识局限,不可能解决好“三农”问题。要真正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关键点和难点在于减少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因为农业效益低、保障力不强等问题的更主要原因是农民的比重太大,要解决农民的分流问题、减少传统意义上的农民,最关键的是要从农业领域中寻找、开拓新兴产业,需要从中衍生和派生出一系列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的特色优势产业,这样才能使经济结构得到优化、“三农”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制约云南省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云南省有着“提升空间大,资源集聚,优势明显,发展基础好,支撑作用强”的优势条件。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投入渠道单一,制约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农业科技成果,从需求提出到推广、应用,再到转化成产业的全过程,需要足够的经费保障,而云南省的经费投入一直依赖政府拨款。由于低层次运行和对科技认识的不足,企业科技经费的投入比例明显偏低,非公有制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就更为有限[4]。而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源头,科技经费投入结构的不合理,发展活力不足,正是云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制约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离不开健全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否则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就难以及时有效地传播给广大群众,就不能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现阶段,农业发展并不是缺少技术和科技成果,而是缺乏有效的推广途径和手段,科技人员与服务对象,科技成果与产业提升,一直是难以突破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科技成果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科技人才的匮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的障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是高新技术的应用,而高新技术的应用又主要依靠科技人才。已有的科技人员面临知识老化、技术落后等问题,加之缺乏高新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机制,人才断档现象比较突出,尤其是深入农村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服务人员严重不足,这些都难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实际需求。农业科技服务形式落后,制约了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云南省地处边疆,相对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科技人员服务农业的体系更显单一和落后,与计划经济时期的服务方式相比没有太多改变,依然采用州(市)、县(区)、乡(镇)“三级农科服务网络”,所提供的服务仅局限于原有的行政管理范围,专业化水平较低,只能开展一般性的信息咨询与服务业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脱节,严重影响了农艺措施和物化技术效益的发挥。农业科技服务和科技推广机制不灵活,观念滞后,难以满足现代农村经济结构和生产经营方式的需要,更加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5]。

保障措施及对策建议

农业科技的重要性篇4

农业科技投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每年用于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总支出。

科学技术是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的农业发展也是建立在农业科技革命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振兴我国农业必须依靠科技。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科技活动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整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我国农业科技投入长期落后于国际水平,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国家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应该引起更加广泛的重视。

1.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但对农业科技投入却长期不足,导致农业科技装备落后,劳动生产率较低,农业科技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也是我国农业科技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加入wio以后,我国农业在面临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对着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如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调整农业科技投入结构,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显得尤为迫切。

1)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长期偏低。

1985-1999年,农业科技总投入(包括政府财政支出和研究机构的开发创收)从13.55增加到了63.68亿元。但是如果按不变价计算,1985-1999年间只有4.0%,大大低于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在1985-1999年间,政府对农业科研的财政支出在扣除物价增长因素之后实际上是下降了,每年增长率是-1.3%。1996-1999年间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加快,达到了7.4%,但由于前期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太少,从1985-1999年,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严重不足可见一斑。

2)农业科技投入强度显著低于国际水平。

在国际上农业科研投入强度(即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经常被用来衡量政府对农业科研的投入水平。按政府对农业科研拨款额计算(不包括科研单位创收),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从1985年的0.4%下降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0.20%-0.23%。这一水平还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37%)的1/10,仅为80年代30个最低收入国家平均投资强度(0.65%)的1/3。即使包括科研单位开发创收以及外国及民营企业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在内,1999年我国的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也仅为0.44%。这一水平也仅占30个低收入国家政府对农业科研投资平均强度的2/3左右。

发达国家的农业科研强度普遍大于非农业部门。例如90年代中期日本的总科研公共(政府)投资强度保持在2.8%-2.9%,农业科技的公共投资强度则高达3.4%;英国的农业科技公共投资强度在1995年(私有化改革之后)为2.29%,也高于它的科技总投资强度2.05%;法国、德国和美国两者则基本相当,都保持在2%-2.5%左右。而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科研公共(政府拨款)投资强度只为0.20%,远远低于非农业部门,仅为总的科研投资强度(0.60%)的1/3。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强度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1996年我国农业科研强度为0.36%,而同期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农业科研强度为1.4%、1.6%、0.52%和0.47%,均高于我国水平。

3)农业科技投入分散。

由于部门条块分割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加之我国财政预算科目设置不尽合理,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十分分散,造成了重复浪费和效率低下等问题。从管理部门来看,在国家层面上有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安排农业科技资金,由于渠道分散,无法实行统筹安排,从科研体系来看,学科设置大量重复,地方与地方之间农业科研内容重复,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现实需求

我国人多地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充裕,但劳动者的文化与科技水平普遍较低;农业资源总量虽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农业自身积累能力小,而国家的支持能力又有限;工业化程度较低,在短期内,工业难以向农业提供大量的价廉物美的技术装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差别悬殊,且总体水平较低;社会人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占有量较少,而社会对农产品需要的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因地制宜地优化资源配置,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可以增强农业自身积累能力。

目前,我国农业自我积累的能力很低,自我积累的机制还不健全,农民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较差,农产品竞争优势不强。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国家为了优先发展工业,曾利用行政力量通过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从农业中抽取工业化原始积累,导致农业资源向非农产品转移,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科技装备落后,经营规模较小,生产成本较高,农民收入较低,农业的自身积累能力十分低下,因此,今后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支持农业,保护农民,帮助农民提高自我积累能力。

2)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可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从我国的国情来看,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达国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无一例外地把农业科技放在首位。在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应该大力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因此,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遥感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通过农业科技进步使农业生产设备不断得到改进,农业生产工艺更加先进,各种资源利用更加合理,使农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必然要在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加速农业技术进步,实现农业生产力质的飞跃。而要实现我国农业的长期发展战略,需要相应地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经历了20多年的改革,我国农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较长时期地持续增长,促使主要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由过去的长期短缺转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状况不复存在,而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表明农业生产实际上存在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农产品过剩除了农业生产缺乏计划性因素外,与农产品质量不高、加工性能差有直接关系,因此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非常重要。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调整的关键时期,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仅需要加深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投入力度。依靠科技,启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技术,重点引进科研和生产急需的动植物种质资源及关键技术,改善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促进优质专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转化,为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业带的形成提供科技支撑,因地因时制宜地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搞好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的健康协调发展。因此要以市场、资源、政策为导向,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3.增加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理论依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即使是在工业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农业无论是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的稳定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运用公共财政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是维持农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是有充分理论依据的。

1)农业科研的福利分配理论。

   农业科研的福利及其分配产生影响。对于工业化初期的国家来说,政府通常尽量压低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对市民予以消费补助,同时大力促进以提高产量为目的的科研活动。由于人口增长越来越快,其结果是人均主要农产品的占有量增长缓慢甚至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带来的增加越来越快,其结果是人均主要农产品的占有量增长缓慢,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带来的福利增加在分配时有别于自由市场条件下的分配,生产者的剩余被缩减,而消费者的剩余得以增加。生产者的福利有相当的数量被政府用于消费者的补贴。其它部分则用于降低工业原料的成本。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在统购统销制度下,当农民生产状态良好时政府不太注重对农业的投入,而只有在农业生产状况恶化并影响到工业化进程时,政府才注意加大对农业和农业科研的投入。以缓解农业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之间的矛盾。中国是一个以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地位更加突出,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的发展模式,更应该加强农业科技的投入。

2)农业科技投入促进技术进步理论。

   农业科技进步是一个不断创造新知识,发明新技术并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进而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动态发展过程。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的结果,表现为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要保持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最终必须依靠科学技术。

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在理论上可以通过考察科技进步前后生产过程中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变化来衡量。一般来讲,科技进步能够使原有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出比没有科技进步以前更多的产品,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测定,分为科技进步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两个层次,国内测定科技进步率最常用的是是增长速度测定模型,通常用的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农业科技进步率在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中所占的比重。据测算,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建国初期的19.92%上升到“八五”期间的40.7%。

3)农业科技投入的政府公共选择理论。公共财政存在的前提是当市场提供公共产品方面是失灵的,需要公共财政加以干预,而大部分农业科技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般公共产品的特征;农业生产过程的非排他性,大多农业生产技术具有的非竞争性和外部性。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必然会出现“搭便车”现象,而技术“消费”的非竞争性则意味着若该产品的市场供给不足,其效益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农业是具有广泛外部性的产业,但其生产的特殊决定了它又是比较利益较低和承担风险较大的产业。农业科技存在明显的外溢现象。即某地对农业科研投资产生的技术,往往被其他地区推广使用,从而收益外溢,因此地方政府缺乏对农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加上大量农业技术成果具有公共物品的特征,如种质资源、病虫害防治、栽培养殖技术、水土保持技术等等,因此农业科技需要国家给予更大的支持。

农业的弱质性和风险性决定了农业投入比较效益低、投入回收具有较长的滞后性,因此,容易导致农业生产中的资金、土地、技术以及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向效益高、见效快的非农产业转移,最终导致农业萎缩。农业单凭自身的积累无法满足其资金的需要,农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外力予以推动。农业技术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特征,也必须主要由政府来支持才能发展。政府进行农业投资的行业动机是谋求宏观及长远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保障人民生产需要及政府的长远目标。政府在农业投入目标政策选择上,既要考虑农业自身的发展,又要考虑农业对社会稳定国民经济及其他产业发展的影响,既要考虑农业的积累水平,又要考虑农业的产出贡献。

   中国目前的农业科技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落后甚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国家财政应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4.增加农业科技投入的政策建议

   1)利用“绿箱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改善投入结构。

   1993年,世界贸易组织各成员国签署了《农业协议》,对关税、农产品补贴等做出了详细规定。在《农业协议》中,对各成员国用于农产品和农户的直接补贴有明确的限制,但其中的“绿箱政策”对农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的投入是鼓励的。在11项主要“绿箱政策”中,我国只用了政府一般性服务、粮食安全储备补贴及粮食援助补贴等少数几种,在所实施的“绿箱”政策中,政府一般性服务安全储备补贴数额最高,但转嫁给农业生产者的比例和对农业生产能力的推动作用却比较小。特别是在对农业产值增长和生产成本降低作用比较明显的农业科技投入方面,显得很不够。建议通过立法保证农业科教投入的适度增长,鼓励和规范政府的投资行为,确保在农业科技、农村教育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分配比例和优先序,在稳定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优先增加农业科技和农村教育的投资。

2)加大对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的支持度。

   要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的财政支持力度。在“绿箱政策”的范围内,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及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保障公益性推广体系的事业费,加大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的投入,并设立专项资金,扶持重大农业技术,标准化完全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同时,推进国家各项农技推广投入向优势产品和优势区域集中,试点启动优势农产品良种补贴和优势地区农业生产者的直接补贴。

   对农业科研单位通过农业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等方式的经营性活动和农业科技型企业予以免税、信贷担保等政策优惠;对个人的农业科技成果转让合法收入降低,所得税税率或提高纳税额度的政策优惠等。

3)引导企业投资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

农业科技的重要性篇5

(一)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客观需要

我国的农业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每遇到适合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大环境,以及相应的重大举措,就会使农业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形成一次快速成长期和革命性进展,并持续一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生了两次革命性进展,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农业出现阶段性的跃进。第一次是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顺了农村的经济关系,是农业生产力全面巨大的释放,奇迹般地快速达到农业生产的成倍增长,为告别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创造了根本条件;第二次是乡镇企业的广泛兴起,使农村进行了历史性的产业大调整,农村工业居全国工业增幅主要地位,开拓了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出路,把农民引向小康。这两次革命性进展,已各持续了一段时间。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将以突出科技发展为特点,需要进行重大的战略性调整。亿万农民和科教工作者呼唤和等待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可望第三代领导核心做出战略性决断和部署,争取15-20年的时间实现农村和农业的再次更大的革命性进展,为

会议代表时的讲话》)”,这也是本报告的主要理论支柱。必须据此以改革的精神制定农业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规划,以保证其顺利完成,并把农业教育放到与农业科技发展平行的重要地位。

(一)深化农业科教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科教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促进科教与经济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有机衔接和有效配置,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坚持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分类指导、加大投入、加快步伐、优化结构、调整布局、合理分工、适度分流的方针。在具体操作上,既要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农业科技的特殊性,对农业科技进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既要大幅度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使农业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又要满足调整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对科技的现实需求;既要大幅度提高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又要迅速把企业和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既要加速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大面积推广,又要力争使农业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或集团;既要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家,并大幅度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规划、计划、投入要突出改革,突出技术创新,突出重点领域。

2.总体目标

全面启动农业科技革命,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用现代工业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用现代信息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引导农业。遵循自然规律,用以现代林业为特点的优化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建立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相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的农科教技术创新体系和农科教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重点是六个大体系:精干高效的农科教研究开发体系;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和运行市场化的农科教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标准化、运行有序的技术质量监督体系;多层次、广覆盖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协调、高效的农科教管理体系;以及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的农业保护体系。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满足人民食物安全、农村经济安全和

国土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十五”期间至2020年的量化指标

(1)“十五”期间的量化指标

到2005年,把为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作为核心任务。

使我国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5年,科技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气象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45%、35%、55%、55%、60%以上,农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农业高等院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使我国同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从现在的10.5%提高到13%左右,其中研究生、博士生的入学率要有较大幅度增长;使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平均达到30%;对于其他87%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加强实用技术培训,使每年接受培训的农村劳动者比例达到40%左右。

(2)2006年至2020年的量化指标

满足食物安全的技术需求。为实现粮食总产达到6亿吨、肉类总产6500万吨,人均日摄入能量2500大卡、蛋白质75克、脂肪75克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为农村经济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提供技术与示范样板区,带动辐射面涉及范围。

为农村国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科学使用农业资源,发展新兴产业,为基本控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供技术与示范样板区并辐射全国。

加速农业科技自身发展,使我国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科技水平再次跃居世界先进行列,科技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气象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5%、40%、65%、65%、70%以上。

我国同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3%提高到25%左右,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入学率要大幅度提高。对于其他75%左右的同龄青年不能入学的,要加大培训力度,力争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劳动者。

三、重点突出农业科教改革发展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的三项历史任务

(一)在科技项目本身的发展上,不断总结成就,寻找差距,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攻关重要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强大的支撑和驱动力,技术项目的重大突破必将带动农业的产业升级和生产的高速增长,并成倍或几倍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要靠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重大突破。

1.总结成就,寻找差距

设备;收获机械、加工机械、复合肥料、低污染农药、可降解地膜等新型农业生产资料等的研制与开发。

③以节水灌溉技术革命为重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发节水农业的技术、设备;水资源宏观管理与调配技术;海洋、滩涂、南方草山草坡等资源的开发;长江、黄河上游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

④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重点,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抗虫棉花、超级稻、超级猪、抗虫玉米等转基因动植物培育与产业化;高效疫苗、生物杀虫剂、杀菌剂等生物农药的研制;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与应用;生物肥料、缓释肥料,锌肥、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等新肥料的研制与开发;农业综合性信息网络、农业专家系统、精准农业、虚拟农业、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农业技术信息网络的建设。

⑤推进区域发展,加速西部大开发,中部大发展,东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西部生态脆弱区,大力发展退耕还林、还草技术,坡改梯技术,防治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治理等技术;经济发达区,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试验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加速中部粮棉油菜、肉蛋奶等农产品高产、优质及加工的配套技术与商品基地建设。

⑥推进农村城镇化,加速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人口转移,走有

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2.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终身教育新体系

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当前,要从着重教学内容、学科结构改革,彻底转向着重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重点搞好对农业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学校的战略性调整。“十五”期间部级重点农业院校要逐步减少对本科生的招生数量,加大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招生数量,着重办好一般农业普通高校和普通高中,不断扩大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招生的规模,为农业技术革命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基层人才。

四、政策、措施建议

(一)从国民经济资源配置、市场运作入手,多渠道、多手段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再次振兴

对与国民经济关系重大的农业和农村领域予以高度重视。主要有:一是农田水利、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保障21世纪16亿人口食物安全;三是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小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别;五是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等等,对这些问题要全面给予科学技术支撑,并给予经济政策优惠和立法支持,在资本、资金、土地、劳务、交通等市场上尽最大程度地开放绿灯和绿色通道。

(二)突出农科教体制改革方案的重点

按照分类指导,抓大放小,适当归并,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有序地推进农科教体制改革。组建和完善国家、部、省(市)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培训中心、高科技园示范区、开发区、高科技集团等。近期将主要依托农口各部门的直属研究院所,联合有关院所、高校共同举办。部级重点科研机构要形成规模,集聚最优秀科技人才,其中,要有千名博士生以上高级学历的研究人员;部级重点高校的研究所要有百名博士生以上高级学历的研究人员。围绕关系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和技术创新,部级重点科研机构要求每周至少有一项属于发明创造或技术创新范围的专利性进展,部级重点高校科研机构要求每月至少有一项这类的进展。

(三)抓紧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

调整农业信息工作服务方向,即由当前主要为领导决策服务,转到在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更多地为广大农业科研、生产、经营者服务方面来。通过信息体系的完善,使科研单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的需要,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农业技术信息,促进科研面向生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抓紧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尽快制定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内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制定相应的技术操作规范,强化农业生产经营者、农产品销售、消费单位的标准化意识,以此带动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产品质量提高,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五)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农科教结合的突破口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其功能包括农业技术区域性试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农业新技术推广示范;农业技术培训;农村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在科教体制改革中,协调好教学、科研和推广的关系,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有机结合,建立一个高效率、高效益的转化科研成果的推广服务体系。通过这些举措,从根本上解决科技革命中成果转化困难这一主要障碍。

(六)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农科教改革总目标所列六大体系建设,不断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鉴于农业是一项特殊的产业,不仅仅是农民的事业,也是全民的事业,在千方百计发展自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给予必要的外力支助,制定特殊的政策,广泛运用尽可能的综合国力,动员全国人民为农业贡献力量,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最高的保障条件。其中,给予资金投入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农田水利、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预算内外的财政资金、基本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各种专项基金以及社会上的可用资金,都要对农科教增加投入并可按照资金性质给予优惠。

到2005年,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7-1%,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在整个财政支农资金中的份额达到20%以上。在农业重大工程项目经费中,划出2-3%用于提高工程的技术水平;加大力度支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农业科技,发挥科技的资源替代作用。

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要大幅度提高农业和农村教育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确保其教育投入高于全国教育平均投入三个增长的比例(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给农科教企业优惠贷款:小型科教企业的启动可以用“小额贷款”支持;中、大型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确定贷款期限,有的可以给予一定的宽限期,有的可以延长贷款期限,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投入多、风险大的问题,研究建立相关的风险投资担保机制。

建议“十五”期间,国家每年安排30亿资金,设立“国家农科教发展基金”,部署和实施六大工程:“新世纪农科教结合创新基地示范工程”,“农科教生产技术信息入农户网络工程”,“新世纪农民科技创业就业工程”,“21世纪农民培训工程”,“农科教远程培训工程”,“农科教西进工程”,统称为“农科教2120行动”(即21世纪前20年行动,简称2120行动)。

为了和国际接轨,创一流人才、一流成果、一流企业,当务之急是要留住我国农科教人员,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建议多渠道筹集一定数量的奖励基金,设立“国家农科教奖励基金”。奖励的范围:给有突出贡献的个人以重奖。还可以拿出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银行贷款等,用以奖的办法支持农科教企业和科技村、科技县(市)、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有条件的省、地、市,也可照此办理。

农业科技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农业科技;新闻;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2-0147-02

随着农民科技意识与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我国政府对农村工作的重视,农业科技已经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以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农业科技新闻也在诸多媒体中得以充分重视,在平面媒体、立体媒体中,多建立了专栏、专版、专题报道等。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农业科技新闻的报道经验,对当前农业科技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并提出优化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形式的几点建议。

一、农业科技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新闻与实际生产相分离

新闻媒体作为农村生产组织、政府干部、科技人员以及农民信息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以新闻媒介实现有效沟通,也是做好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根本动力。若想提高交流的畅通性,就需要农科科技报道贴近实际,否则就会出现交流“断层”,造成农业科技新闻报道与生产实际相脱节,不利于农业科技报道的顺利开展,甚至可能造成农民实践经验、技术价值、媒体、政府的名誉受到损害。另外,由于新闻采访不能深入基层,听不到群众的声音,再加上个别政府官员为了私利而牺牲公共利益,也是造成科技新闻与实际生产相分离的重要原因。

(二)农民受众对科技新闻的意识不强

实际上,农民可以从各种媒体中接触到科技新闻,但是由于一些科技报道缺乏专业性与实际数据的表达,造成报道内容晦涩难懂、给受众带来视听障碍,农民难以理解并接受。传统的科技新闻报道中,主要介绍单纯的知识性内容,节目以资料化为主,但是这种枯燥、单调的报道形式,让农民很难接受,造成他们对科技新闻报道的兴趣不高,甚至态度冷漠。反过来,农民真正需要的科技政策、科技成果、专业信息等得不到及时满足,失去了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真实意义。

(三)科技新闻缺乏“人文关怀”

目前,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方式与手法正在不断更新,试图寻求传播范围广、效果好的方式。但是科技新闻报道中缺少人文关怀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例如,报道选题的内容过于集中,多为政策与宣传报道等,分布失衡,对于农民来说缺乏实用性;报道的手法也过于单一,如语言趋向专业、缺乏通俗性等,难以被农村受众接收;传统呆板、严肃的说教形式,缺乏与农民受众的互动,亲和力不足。

二、提高农业科技新闻服务的几点对策

(一)加大农业科技的创新宣传

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强调技术手段,注重与社会服务体系的配套发展,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体现农业形态。首先,从内涵来说,现代农业为“大农业”的发展形势,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畜牧业、种植业、林业、水产业等,还包括水利、农药、农机、化肥、产后加工、营销、运输、存储或进出口贸易等,形成一个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为农业发展服务的大型产业链群体,囊括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其次,从功能来说,现代化农业生产突破了传统的农产品供给定局,不断扩展广度与深度。

例如,通过延展产业链,吸纳了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功能,改善就业问题;通过各种农业资源的整合利用,农业开始朝向旅游度假、教育、文化、生态保护等方向发展,由此产生了服务型农业、观光农业、循环农业及生态农业等新型形态。应该注意的是,传统的农业发展依赖大量资金的投入,而现代化农业发展则更多的依靠技术进步,如信息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耕作技术、生物技术等。因此,农业科技新闻报道服务,也应考虑以上几点内容,不断改变报道方向,促进农村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同时提升可持续发展力,促进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可见,在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农业科技创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技术支撑,这也为新形势下的农业科技新闻报道带来了全新关注点。现代农业改头换面,具备全新内涵与功能。创新性的国家战略给农业科技生产制定了新指标,同时也对农业科技新闻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注重农业科技精神的表达

在农业科技新闻报道中,注重农业精神的宣传,也就是以科学实践表达“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也是构建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根基,是一切新闻传播的重要前提。通过朴实无华、科学严谨的农业科技新闻报道,不会造成有悖科学理论的宣传内容,既误导了农民的取向,也可能产生一系列的笑话。同时应该注意到,不能一味寻求新闻的“轰动效应”,违法科技成果、国家相关规定等内容,更不能偏离科学的价值观与根本原则,不得打着“科学”的旗号,传播伪科学。科技新闻由于其科学性、精准性,而富有生命力。例如,过去大多媒体炒作的“邱氏鼠药”报道,是所有农业科技新闻工作者应牢记的教训。对于农业科技新闻报道来说,受众不能仅看到科学结论,更重要的是科技过程,以及从中体现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这才是科技新闻传播的重要导向。

因此,在新闻报道中,不能仅关注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作用,更重要培养一种思维习惯及行为方式,最终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科技除了带来物质财富之外,还涉及更多的科学理念,这也是农业科技新闻服务的重点。

(三)发挥新闻报道的实用性

基于对农民受众的需求研究,对农业科技新闻报道提出了实用性要求,应有针对性地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农业科技新闻服务主要面对的是数以亿计的农民、农业基层干部、农业经营者、农业从业者等群体,他们注重农业科技报道的实用性,追求农业技术的发展,推广产品销路及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这种科技的需要是支持我国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重要理念,决定了采编方针与受众定位。根据当前市场经济信息时代的需要,农业科技新闻的受众群已经进一步扩大,不再仅包括农村居民,还有更多城镇农产品的消费者、管理者、经营者以及相关的农业市场企业家、农业专家学者等需求。而有关农产品的食品安全、菜篮子、米袋子及农业科技的攻关等将成为未来农业科技新闻的报道重点。也就是说,一些城市受众也加入了农业科技新闻传播的受众群体中。另外,随着农村居民文化素质与物质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的实用性,加入了对防病健身、求医问药、科学生产常识、高科技知识等高层次需求。

(四)引入更多经济意识

新农村建设的报道重点在于发展生产力,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新闻报道中,应准确把握生产发展与农村的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等之间的关系,只有促进发展,才能带动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生产发展也是各项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基本与前提。在农业科技新闻报道中,应多报道有关农村生产力的具体方法,多刊发有关农村、农民的致富信息,报道有关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方法、新途径,以促进其摆脱贫困,帮助农民走上富裕文明的发展之路。例如,近年《黑龙江科技报》中,开辟了“市场分析”专栏,帮助农民分析有关种植业、养殖业的市场行情,并常年关注“大豆行情”,一直以来深受农民受众的欢迎,尤其准确判断的大豆收购最高价,为农民增收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第三产业在农村的发展,例如开办食杂店、摆设书报摊、办小型加工厂等业务,但是有些农民由于专业素质不高,难以摸清投资方向,通过“投资理财”的报道带动作用,让农民认识更多的致富带头人,并以此为榜样,促进自主创业、科学投资。通过农业科技新闻服务手段,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能认识外面精彩的世界,了解国内外最新资讯,促进农业效益发展。

(五)充分发挥“人文关怀”

在农业科技新闻报道中,主要分为软新闻与硬新闻两种形式。一方面,软新闻主要指富有人情味、轻松活泼,可引起受众的感官刺激与阅读兴趣等报道;另一方面,硬新闻则是具备较强思想性、知识性、指导性的有关政治、科技、经济等报道。在具体新闻报道实践中,针对农民受众的特殊性,应注重报道的平民化,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对于新闻报道角度来说,不能单纯针对某项技术着手,而是报道更多受众关心、感兴趣的话题。既可说明问题实质性,也可满足贴近性与可读性要求;对于新闻观点的表达来说,应注重科技与受众相关联;对于农业科技新闻服务来说,其实用性就是对科技成果的推广与普及。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必须注重科技成果的反映。例如,成果状态、增产情况、应用前景等内容,记者多应用修辞、比喻手法,尽量避免专业性过强。由于农业科进新闻面对的受众多为农民,因此在报道中,应将专业术语通俗化,符合农民水平需要,才能真正达到新闻服务目的。对于城市受众来说,他们不关心农业科技的应用问题,因此记者应学会将科技成果转变为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以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来,让报道更贴近生活,与受众实际相符,让城市受众感觉到,农业科技与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进一步扩大受众范围。

由上可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新闻工作者担任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深入,要求农业科技新闻服务中也要更新观念、深入基层、创新新闻报道的内容与形式,实实在在反映新农村建设的现状、问题、成果等,做到活泼生动、准确鲜明、深入浅出,富有较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充分发挥新闻报道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应吉庆,郑智斌.农业科技报道的价值判断[J].当代传播,2005(6).

[2]张志敏.如何提高农业科技新闻的影响力[J].科学之友(上旬),2007(7).

[3]李成砚.新闻媒体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J].新闻知识,2007(1).

[4]李光跃.浅析农业推广中农业科技信息的传播[J].2007四川省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2007.

[5]任尚斌.做好电视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几点尝试[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0(8).

[6]侯丙孬.农村科学传播的亲农化叙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19).

农业科技的重要性篇7

一、生态农业的特征及其推广要求分析

1.1生态农业的特征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它是人们自觉地按照生态学规律、生态经济学规律,使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建立起来的农林牧副渔各业相互结合而又各有侧重的高功能、高效率的知识密集型的集约化农业。生态农业的内涵体现了生态农业应致力于“六个结合”:①现代科学成果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②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③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④大农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相结合⑤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⑥生态化与经济化、社会化相结合。因此,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具有下列特征。

(1)地域性。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资源、环境不同。生态农业在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地域,研发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农业生态工程和技术类型,以适应各地区生态农业发展需要,使各区域都能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促进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外部性。从经济学角度讲,生态农业具有正外部性,它克服了传统农业(尤其是石油农业)的负外部性,强调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既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以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又要促进经济增长,达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3)持续性。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它重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和生物多样性优势,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从而弥补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重视农业生产系统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发展;强调农业产业系统整体效益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强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4)整体性。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要求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使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2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要求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它不同于传统农业,这就决定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要求,也不同于传统农业技术推广要求。

(1)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考虑农业生态区域的差异性。因为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的构成具有区域性。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农区,具有不同的农业生态因素,其对应于不同的农业技术和信息需求。例如在我国西部农业生产中,高原和较高的山地区畜牧业往往占有较大的比重,而精耕细作农业技术则主要存在于平原地区。一定的农业自然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只有适宜于这种自然条件的农业技术创新才能生长起来,而不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则不能获得发展的空间。自然条件虽然不能被视为农业技术进步的绝对决定性因素,但对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的制约无疑是明显而重要的。因此,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必须考虑农业生态区域的地形、土壤、方位以及自然生态环境。

(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不仅仅限于简单的耕种技术,重在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最主要的是要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更有效、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二是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还应包括对国家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协助农业生产者解决资金融通和产品流通问题,做好在政府和农业生产者中传递推广的反馈信息工作。三是解决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软环境建设,如注重培训生态农业技术人员。只有进行这种“全方位”的推广,才能加快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步伐。当然对于生态农业技术的推广,传统的技术推广体系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完成一定的生态农业的推广目标,因而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体系的优势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计划和市场双重价值取向。计划价值取向指它必须达到政府所期望得公益性计划性目标,主要是社会生态效益目标。在现阶段,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在经济效益上的优越性并不突出。但是,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有利于土地的改良和农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可以缓解现代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污染等负面影响。市场价值取向指它必须尽可能提高短期的和长远的经济利益。目前,生态农业单位产量不高于甚至低于现代农业,但农民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比较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并以此单项指标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因此,从生态农业技术所能带来的社会综合效益及所倡导的低碳经济考虑,政府就非常有必要将其作为公益性农技推广项目进行投资。同时从生态农业技术的市场效益角度看,政府在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过程中也要考虑其经济效益。[2]

(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要求政府具有主导性。生态农业技术属公益性农技,它具有非独占性和效益的共享性、外溢性特征。同时,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计划和市场双重导向性,使得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具有明显的非竞争性特征,导致生态农技推广主体包括推广机构、推广人员等在项目推广过程中很难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了促进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政府必须通过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来强化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经营的内在动力,并达到生态农技推广中的公益性目标。也就是说政府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中必须具有主导性,投资兴办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在这一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二、现阶段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2.1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较快,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即政府直接领导,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多部门协作的农业推广体系。该体系形式上功能健全,国家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人、财、物进行统一管理,统一立项选定重点推广技术成果,组织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科技服务实体,结合技术服务推广新产品、新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农业技术开发研究与农业技术推广分离;科、教、研及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等系统间相互协调困难,难以产生协同效应。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功能仅仅是销售种子、农药及地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技术服务推广功能形同虚设。先进的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没有形成,这种落后的推广方式和农业技术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的发展。

2.2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单一

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仍然是传统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主要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这种推广基本上是单纯的耕作技术的推广,忽视对农业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及农产品自身的安全等问题,使农业技术推广仅仅限于农业生产这一个环节上而不是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推广,最终导致了土壤污染、耕地衰竭、草场退化、水资源浪费及农产品质量低等种种生态问题。这种推广方式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生产模式相比,它主要是综合效益明显,远期效益突出,而农业企业是最讲实惠的,他们只看重经济效益,而且是只看重近期的经济效益。因此,我国生态农业技术推广经费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近年来用于农技推广的财政拨款逐年减少,用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上的更是少之又少,况且少数地方还出现挤占、挪用现象,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因资金问题难以维持。与发达国家相比,一般发达国家的推广经费占国内农业生产总值的5%左右,世界平均1%,而我国目前仅占0.2%,差距相当大。经费不足已严重影响了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

2.4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才缺乏

生态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强调的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对推广人员的技术要求高,但我国现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大部分只有中专学历,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不多。同时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基层农科站所“网破线断”的现象。另外,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仅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我国生态农技推广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这严重影响着生态农业推广和发展。

三、我国进一步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对策

3.1建立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

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紧密结合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要求,以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研究机构和农业高校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使它们相互合作、形成彼此分工、相互联系的农业技术创新组织体系。二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能够将农业科技人员、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户有机结合,通过农业机构研究形成先进和实用的科技成果,再让农户将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它有效地解决了研究开发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途径。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保障体系。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公开的、保密性差的成果,具有正外部性效益,因此,要制定保护农业科技创新的配套政策,保证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有效与快速地发展。

3.2建立新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生态农业技术不仅仅限于简单的耕种技术,重在生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利于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因此,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其功能:一是进行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和传播过程中要让农民懂得如何利用生态规律,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更有效、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持农村生态平衡。二是建立农业信息交互网络平台,把生态农业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向农业技术需求者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及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根据农业生产者的需求,向农业技术供给方确定科研方向,从而保证农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有效耦合,也促进农业技术研究、教育和推广三大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三是地方各级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协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制定和调整本地区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对推广项进行管理。另外,对于生态农业的推广,传统的技术推广体系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完成生态农业的推广目标。因此,建立生态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在原有机构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要求重新测算农技推广岗位,定编、定岗。

(2)建立能充分调动生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的激励机制。生态农业技术成果属于公共产品,生态农业技术推广属于公益性技术推广范畴,因此,政府要建立保证和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使生态农业科研、开发、转化投入能够获得高额的预期收益,从而刺激各利益主体,尤其是私人企业对农业的科研、开发、转化进行投资。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推广的奖励制度,对那些在科技成果推广方面取得重大成绩、创造显著经济效益的人员要给予重奖。在职称评聘工作中,把科技成果的推广情况作为考核科技人员的主要内容,要适当增加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数额,以引导科技人员和科技管理人员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三是应当允许和鼓励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依法进行有偿的技术承包,所得合法收入应受法律保护。

(3)通过政策倾斜,促成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及推广投资主体多元化。生态农业科技成果是一种公开的、保密性差的成果,具有正外部性效益。生态农业推广在市场中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难以得到成本上的补偿,因此,必须依靠国家给予农业推广以强有力的支持,在坚持以国办推广机构作为主体,国家财政作为推广经费主要来源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合作推广,建立多渠道融资投入机制。首先,政府要千方百计确保农业开发和推广所需的经费,确保农业科技人员的工资、补贴和奖金,确保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其次,要完善间接融资的体制,设立农技推广基金。鼓励民间、私人投资于农业推广,使农技推广基金逐渐成为继政府拨款之后的重要资金来源。在经济效益较好的推广项目中提倡使用各种银行贷款,可在农技推广基金中贴息予以扶持,鼓励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积极给推广事业贷款。三是鼓励农技推广部门兴办经济实体,增强推广部门的经济实力,但同时要正确处理好推广与经营的关系。四是通过工业反哺农业,鼓励各类企业、投资者把资金投到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和发展建设中去,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

农业科技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科研成果;科研管理

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一)地域性明显。我国地理面积位居世界前列,跨越三个温度带,所以各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季风气候等自然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农业的耕种模式及种植物业各不相同,农业生产规律更是各有千秋,所以使得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及发展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就孕育出了富有地域性差异的农业科技成果,每个农业科技成果的适用的地理范围有限,所以比对工业或者是第三产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十分明显,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换率低以及市场交易活跃性高,需要因地制宜。(二)基础性与公益服务特征。我国既是工业发展大国也是农业生产大国,“三农”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最基本保障,从21世纪发展以来我国不断强调“三农”问题以提高农业生产在我国的基础性地位,国家也是接连出台各项农业政策扶持农业生产。不过农业始终不同于工业发展,由于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等等原因,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是以工业反哺农业,以确保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所以近年来农业的支持是具有基础性及公益性服务,也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也具有基础性和公益性服务的特点。相对的农业生产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如今大力推广机械化水平,农业耕种以及耕种制度的优化、生产方式以及自然条件、政策因素以及市场因素共同作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创新以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模式简介。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政府主导型模式,政府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为农业科技成果提供资金和政策优势;二是企业主导型模式,是以市场化导向以利润作为目标,科技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供求关系不均匀问题;三是农业科研院及农业高校主导型模式,借助农业科研院及农业高校在研发中的优势,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四是协同转化模式,将政府引导作为基础,借助农业研究机构和农业大学的研发优势,以企业市场化作为生产开发,以农业高科技园为推广中心,实现四位一体的转化模式。

二、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目前我国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紧缺,加之农业技术服务机构不完善,导致农业新技术的科普、推广以及技术指导严重受到限制,一方面影响了科技成果在市场中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现阶段的农业科技人员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不仅要承担一般的农业科研工作,还要负责相应的数据普查以及项目管理,仅仅依靠现有的基层技术力量难以确保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果,致使目前很多农业新科技的科普与推广仅仅流于表象,无法形成科学、完整、规范的服务体系,导致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难度愈来愈大。(二)农业科技成果质量不高。虽然我国农民数量较多,但是受教育程度差异明显,对农业新技术和新方法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对于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及普及影响很大,但更受影响的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由于从业人员创新能力以及成果转化能力无法有效发挥,导致现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于30%,科研投入总量难以和基础性地位相符,很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环节是分来的,所以无法满足需求方的了解,加之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复杂,难以统一协调,导致现阶段项目的研究效率低,连续性差。

三、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对策

(一)选择合适的农业成果转化模式,确保农业科研的投入稳定增加。要促进农业科研发展提高科技产值,就需要提高农业科研的投入量,提高农业科研的发展朔评,以农业科研的公益性、基础性以及社会性作为发展地位,提高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进而解决目前农业基层技术人员的缺失,构建农业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提高科技研发的激励机制,提高我国农业科研发展的政策条例的规范性及完善内容,确保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大学的科研项目的正常运转,完善经费预算以及使用制度。确保科研稳定性之后,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农业成果转化模式,选择适宜的模式确保科技成果转化的稳定性及转化效率,以政府引导为主的科研项目、企业为主的科研项目、农业机构或是大学为主的科研项目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都要以市场发展及科技推广为着眼点,才能够提高成果的转化及市场交易的活跃性,所以协同转化模式应该得到重视,采用四位一体的转化模式,以提高转化质量及效率。(二)构建农民农业激励制度,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激发农民、农业、企业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使用意愿,才能够提高市场对农业科技成果的关注,提高市场交易以及转化成果,针对这一点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一是加强资源整合,通过农民培训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覆盖面以及市场资源挖掘,提高农民对科技创新成果的使用效果;二是完善农业基层成果推广机构,通过农业信息化平台的构建,鼓励农民和私营企业多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以及咨询服务;三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完善农业中介队伍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基层农业科技的资格认证制度以及信誉评价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四、结语

农业科技的重要性篇9

摘要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跻身在农业生产前沿,对区域内农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简略说明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提出了处理好科研与开发的关系才能使地市级农业单位引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多项改革政策与措施,尤其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业科研管理办法,使农业科研单位人才辈出,成果丰硕。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明确定位为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1],在全国各地广泛调查农区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深入研究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及产业化发展途径,因地制宜,热心科研,勇于创新,跻身于农业生产第一线。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农业科学研究为主要工作内容,注重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职能很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研方面,立足区位、人才优势,以创建区域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发展产业化农业为先导,为农区探寻农业发展道路;在农业科技转化方面,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培植农业科技产业化企业,开展农民培训、科技示范、技术转让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转化方式,向农业生产单位或分散经营农户进行科技服务[2]。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对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发展历史

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继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后在全国各地创办的,经50多年的成长壮大,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能力不断加强,在各农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上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从创立至今,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大体上可划分5个时期。

1.1初创时期

该时期为1957年春至1966年。1957年3月,我国政府批准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及下属18个研究所,而后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一般以行政区划建制;1960年,国家科委下发的“科研机构精简、迁移、合并、下放、撤销的意见”,对各地的农业科研单位产生了波动,编制大为缩减,有的单位被迁移,有的被合并,甚至撤销。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组建放慢了速度;至1962年,我国总结了“大跃进”给农业经济工作带来的教训,缩短工业战线,加强和支援农业战线,并采取加大农业科研人员编制,强化农业科研力量的措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力量得到了适当加强。

1.2曲折时期

该时期为1966—1976年(“文革”时期),这一时期农业科研院所遭受重创。农业科学研究被迫中止,农业科技人员下放,农业院校停止招生,导致农业科研人员锐减,农业科研工作处于停滞和倒退的状态。

1.3恢复时期

该时期为1977—1984年,改革逐步进入较为全面的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发展生产力作为全社会的主要任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数量急增,添置科研仪器,组建课题小组,农业科研呈现新的起色。科研计划每年下达,科研人员逐年增加,科研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轨道。

1.4探索时期

该时期为1985年至20世纪末,此时期处于经济改革日益深化、农业科研不断调整的探索时期。1985年3月,中央颁发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的决定》,拉开了地市级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帷幕,调整专业设置、搭建科研小组、确立区域内农业发展重点、探讨与建立农区所专业特色与优势、寻找对外合作途径、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等成为这一时期工作的主要内容;1992年8月,国家体改委下发的《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发展重点,从体制上解决力量分散、科研成果与生产应用相脱离的现象;1995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应紧密结合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并推出了若干深化改革措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对外合作,培养高、精、尖人才,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为农业走向高效化作铺垫。

1.5发展时期

进入21世纪至今,地市级农业科研日臻成熟,处于大发展时期。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现代农业技术研究、应用与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战略调整的重点,农业外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技术突飞猛进,带动了农业技术的一次又一次创新,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农业信息管理技术、设施栽培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研究蓬勃兴起,并日益被广泛应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积极支持‘三农’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时期,农业生产处于传统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正加大集成技术研究力度、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产业、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极力解决“三农”问题。

2发展现状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国家、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体系,地市级重在应用技术开发与研究。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共有1100余所,地市级逾600所,占总数的55%左右。2005年,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从业人员计3.26万人,是全国农业科研人员总数9.56万人的34.1%;地市级农业科研经费总投入23.01亿元,约占全部的25%。从所占份额可以看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要力量。农业科研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的获奖等级和数量上。据统计,从1957—2007年,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奖4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08项。近6年来,6个国家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有5项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得;38个二等奖中,有24项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单位共培育农作物新品种6000多个,其中有4000多个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培育。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适合农区农业生产特点,能充分利用农区自然资源条件,具有实用性。

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普及和应用上,研究创新机制,通过开展农民定期培训、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科技产业创立等多种科技服务模式,在“三农”服务中与农民直接接触,在农业生产前沿做出了大量科研与服务工作,带动了区域内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对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强劲的科技支撑。现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服务“三农”。

在科学研究方面,进一步掌握农区资源条件,主攻农业低消耗、高产出、低残留、高回报、无污染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强新品种的培育、新模式的创新,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科技服务方面,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打造崭新科技服务平台,拓宽科技服务渠道与形式,深入研究技术承包型、技术转化型、联合创新型等多种模式,参加“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江苏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在发展后劲的培养上,注重学科建设,强化人才培育,优化专业结构,突出特色学科优势专业的培植,用力研究人才梯队与结构,引进各类有用人才。

3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状况来看,由于各区域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不平衡以及农业科研的重视程度不相同,表现出各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快慢不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3]。

3.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服务主体是分散经营面广量大的承包农户,家庭式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普遍性,往往在新技术、新品种应用上产生脱节,显露出农业这一弱势产业的特点。生产周期长、收益的不确定等,使得农业生产难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尽管再三强调服务“三农”,但地方政府或主要领导缺乏对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仍受轻农、怠农等陈旧传统观念的影响。

3.2科研经费尚缺,科研手段落后

据统计,2000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经费收入中,政府财政补助(不含科技项目费)人均仅为1.14万元。200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仅占国家财政科技拨款总额的5.7%。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经费缺口较大,据资料显示,2005年,全年农业科研经费按人均经费计算,地市级7.05万元、部级19.73万元、省级9.71万元,经费不足导致科研手段相对落后、基础设施陈旧。有许多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办公用房、试验用道路、库房、晒场等,仍保持20世纪50—60年代的面貌,严重影响了农业科研的创新和发展。

3.3学科建设乏力,人才培养偏颇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学科建设、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等。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是依据社会发展、农区内农业生产特点、自然资源条件,对农业研究学科进行设立、调整或重组,是充分应用现有人、财、物等要素,增添、补充科研设备与人员,开辟新学科等一系列活动。现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上,仍存在盲目混乱现象。人才是关键,培养人才涉及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等整个过程。

3.4研究与应用脱节,科技转化不畅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衡量农业科技重要性的主要指标,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40%,而发达国家该指标近80%。在农业科研选题上,我国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缺乏应用上的考虑。在新型科技与成果的储备和筛选上,仍较为薄弱,对有价值的科研项目协作攻关力度不够、技术集成化程度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建设仍有待加强。总的来说,表现出研究的课题多而应用的成果少,重复研究的课题多而有创意的研究少,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严重。

3.5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长期性和有效性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过程就是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重科研轻开发或重开发轻科研,体制与机制尚不健全。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福利制度、激励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拨款体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弊端。

4发展对策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我国科研开发与应用体系中属基层,而在服务“三农”中直接与广大农户零距离接触,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处于先端,既有研究开发区域特色农业技术的义务,又担负科技服务的重任[4]。因此,如何在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中发展壮大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值得探讨。

4.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

在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上,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型国家事业机构的性质被进一步明确,肯定了其在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及农民培训上对各区域农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地方政府尤其是分管农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服务“三农”中的战略地位,认真挖掘现有的科研潜力,统筹兼顾,确实贯彻中央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利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面临基层、紧贴“三农”的条件,发挥其对区域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

4.2加强投入,强化创新能力

我国大面积农业生产仍表现出产量不确定性,是低效弱质的产业。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的公益性,要求政府在政策上、财政上予以大力支持,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幅度增加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人均事业经费的投入,避免无序或盲目的竞争,减少过度市场化竞争性专项科技经费在财政投入中的比例。可通过立法,规范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科研的比重、方式、范围等,可广开门路,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体系,保障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的非营利性。

4.3抓住重点,优化专业结构

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国每1万名农业人口拥有农业技术人员约4人,每666.67hm2耕地拥有农业科技人员5人,远远低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同类指标。相对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说,我国农业科研人员数量上很是欠缺。要进一步加大各类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适当放宽事业编制,提高福利待遇,吸引硕士、博士到基层农科单位工作,为人才发挥才干提供科研平台。根据农区情况进一步优化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确立优势专业,开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型学科,发展特色产业,注重新品种的选育,加快新技术应用,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出现人才带学科,科研出成果,成果促产业的良性循环[5]。

4.4明确职责,突出科技服务

公益性决定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基本职能与目标取向。应当突出科技服务,围绕“三农”问题,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积极探索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通过课堂讲授、田头指导等培训方式,将先进科技直接教给农民;依靠政府支持,以承包方式,服务大面积农业生产;开辟示范园区,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效果,引介推广新技术。仍需花大气力,投入研究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各项工作在服务“三农”中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4.5立足长远,完善保障体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社会聚集着60%以上的人口。“三农”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建设大局。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创新,在各区域的“三农”工作中有着巨大贡献。要面对现实,立足长远,制订一系列政策措施、管理办法,完善各项体制机制,保障科研与开发协调发展。在科研选题、立项、成果等评定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制度;在选人、用人上,要导入恰当的、确切的人才评价制度,营造稳定的竞争环境,以激励机制等创新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步入长期、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5结语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各自农区内面向“三农”,强化服务,立足科学研究,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持续丰收、促进地方农村经济工作进一步繁荣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就现实情况来看,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一是正确处理研究与开发的关系,使科研与开发呈良性互动;二是摆正区域特色农业研究位置,激励创新,在农区农业生产上施展技术优势;三是加强科技服务模式研究,科技服务是基层农业科研服务的职责之一,只有对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应用,使其服务于农业生产,科技成果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才能在经济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6参考文献

[1]王川.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与问题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3):20-21.

[2]岳绪武.浅谈新形势下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创新与发展[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1):20-21.

[3]贾宝红.论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22):9793-9794.

农业科技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平台建设;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2-0037-02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运用新的科学知识,采用新技术手段,运用新的方式来生产创造并将经营模式科学化,从而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最终达到显著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过程。要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科技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走农业科技创新之路是必然选择。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紧迫性

现代农业发展较之于过去的传统农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农业高度依赖农业科技创新,要想真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走科技创新之路。当前西方国家优质低廉农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对我国农产品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由此可见,农业科技创新仍然是当前国际农业竞争的核心。要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就迫切需要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的四川,近年来农业科技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实现了以占全国4.5%的耕地,养活全国6.8%的人口,并且常年对外输出大量农产品和劳动力。同时,我们应当客观清醒地认识到,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并不突出,一些方面甚至还比较滞后,只有开发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增强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央和中共四川省委多次强调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农民增收的必要性,对于四川省来说,迫切要求农业科技创新更上一层楼,不断推陈出新。

二、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全国大多数省份农业投入总量不足,四川省也不例外,由此导致了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偏低。近年来,四川省对农业科技投入已经有了显著的、大幅度的增加,所投入资金的总额在2009年一年就达到了36.62亿元,其投入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如此,四川省农业投入比例占全省农业GDp比重仍然较小,不到0.49%,仍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从2011年至今,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仍然较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科技发展的现实要求。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而目前四川省农业投入和农业科技创新获得的资金支持与本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极其不匹配的。

(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但要满足全省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特色优势产业原创性技术成果不足,缺乏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蔬菜、水果、花卉园艺、畜牧等产业的种源培育多采用“模仿式”或“转化式”,缺乏原创性技术成果;理论成果多,但在农业生产当中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偏少,具有重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不多,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科技成果少,科技含量亟待提升;一些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技术集成配套研究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够完善,产品缺乏深加工技术,导致产品单项成果多,深加工配套精品成果少。

(三)农业科技培训不够,农业科技应用主体素质不高

与全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年限相比,四川省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仅占农村劳动力的13%。根据调研统计,四川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人中,每年有70%以上放弃留在农村务农选择外出打工或是进入城镇自主创业,真正留在农村务农的,就是俗称的“99、61、38”部队,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留守在家的妇女。弱势群体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多采用传统、老套甚至是低效益的生产经营方式,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主客观能动性偏弱,先进技术、实用技术在农村难以得到推广,由此也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随着城乡二元结构日益突出和农业比较效益日渐偏低,这样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并很难解决。

(四)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四川省乃至我国目前的科研申报、成果评价以及与职务职称级别待遇挂钩的体制机制,导致了多数科研人员为了科研而科研,重科研轻转化,农业科技项目与成果同农民、企业、产业基地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未能紧密结合。二是各个科研院所对于科研工作的管理与服务往往是独立的,自主完成科研工作各个方面,如课题的选择、活动的组织开展,成果的申报转化等,由此导致各个科研单位之间缺乏合作,科研力量较为分散单薄,难以形成科研综合实力,科技资源也难以共同享用。三是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分配机制不完善。在当前体制下,政府决策和行政推动在农业科研项目的确定和农技推广方面起了主导作用,而大部分申报成功的课题结项以后,其成果的实际转化率和应用率偏低。

(五)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资源缺乏

四川省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不高,农业科技人才缺乏是其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省由于缺乏掌握农业尖端科技的人才和引领学科发展的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难以启动,即使开展,也成效甚微;同时,缺乏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开拓创新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滞后;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省会成都,或是绵阳科技城等发达地区,而在甘孜、阿坝、凉山等边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科技人才匮乏,甚至还占不到全省的19%。以上情况严重制约了四川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国家、省、市各级农业科技项目的资金支持。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逐年加大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四川省应抓住机遇,积极策划和开发具有现实意义的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向我省农业科技创新倾斜。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引,使用金融资金、外资和民间资本,争取使银行业、信用担保业、风险投资业、保险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四川省农业科研投资强度不高,这与农业科技创新投资主体单一、缺乏息息相关,因此,应该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并建立多种渠道的农业投资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一方面应加强四川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创新团队建设,将农业优势科技资源整合应用,配套协作,针对产业链条技术需求,创新和集成综合配套技术体系,促进产业升级发展。另一方面,应重视各地市州农科院作为连接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中间角色作用。为进一步发挥各地市州农科院在四川省区域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作用,理应加强其作为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同时,还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和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经营性农技推广体系相比,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具有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点,二者有机结合,将有效引导和鼓励企业、农户、农业协会等社会资源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来。

(三)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

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事农业经营主体的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积极为农业产业发展服务。有针对性地将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及农村服务业等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们,使他们既懂得耕种栽培、养殖、服务,又能将一部分人拓展经营规模,成为产业大户或经营销售大户。另一方面,应加强对农村的农技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只是不断更新,跟上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步伐。通过培训,使得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经营的需求变化。

(四)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一是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健全包括项目申报、研发、成果转化、市场经营、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税收、土地、资金、市场、人才、进出口贸易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快建设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体制;二是要为农业科技创新创造条件,提供基础设施、信息等服务,积极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网点建设,建设发展实验室、农业数据库,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现代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同时,注重对农业管理人员和信息员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三是多渠道整合农业科研单位的力量,使其能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提高农业科研单位的整体运行效率和创新能力。同时,将科研项目、成果与市场需求和农民生产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使农业科研成果真正能有效转化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产品与科学技术;四是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的管理机制;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予以奖励,形成有效激励机制;完善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各司其职、各尽其才。

(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没有一定的人才储备,四川省的农业科技创新就很难取得突破性成果。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办法,例如:积极利用政策支持和资金鼓励,引进年富力强、学科知识过硬、知名度高的农业科技人才,他们将准确把握农业科技发展方向,带领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一些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也培养选拔出了优秀的青年骨干,根据科研方向的调整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作为学术引领人重点栽培;在农业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为提高农业科技知识的应用和转化能力,就必然要增加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培训和学习深造。农业科技人员除了提升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外,还应该增强市场意识,提高管理水平,使之成为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卢良恕.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