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和趋势十篇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和趋势十篇

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和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9:38

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和趋势篇1

关键词国际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trendsatHome

andabroadinCurrentStage

CHenXiang

(GuangzhoumoderninformationengineeringCollege,Guangzhou,Guangdong510663)

abstractUnderthebackgroundofeconomicglobalization、informationsocietyandknowledgeeconomy,theworldiswitnessingprofoundchangesinhighereducationtoadapttothetimesdemand.inthispaper,the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athomeandabroadatpresenttrendsisexpounded.

Keywordsinternational;China;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tendency

1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当前,国际高等教育呈现出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两个角度促使高等教育发展的外因和内因加以叙述和分析:从外因即满足时代需求的角度看,高等教育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这三大背景,相应的呈现出国际化、信息化、与社会和市场联系更加紧密三大趋势;从内因即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大众化和终身化等趋势。当然,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求和时代需求是密不可分的,这里之所以将二者分开叙述,是为了突出在各趋势中内、外二因何者占据主导地位,以便更加清晰地叙述和分析这些发展趋势。

1.1时代需求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带动下,各国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其特征为国际通用性、开放性和交流性,具体表现为国际间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日益频繁、高校学生结构国际化、高校课程国际化等,加之信息社会的到来,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更加简单,很多发达国家高校已将“全球化大学”作为其面向未来的一个基本目标。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势头仍在迅猛发展,国际化仍将是高等教育未来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举措。(2)高等教育的信息化。随着全球互联网的普及,信息革命已经深刻地影响并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知识的传播方式亦被彻底改变。高等教育必须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式上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同时,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也要求高校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与合作。当前,社会信息化程度仍在不断加深,信息化将是高等教育未来的另一主要发展趋势,是适应信息时代的必然举措。(3)高等教育与社会、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这种新型的充满生命力的经济形态将逐步超越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成为全球经济的主体,知识也将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经济与社会、市场密不可分,因此,高等教育与社会、市场的联系将日趋紧密。高等教育将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其社会化功能将愈加突出,市场化将成为高校建设自身、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这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于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1.2自身发展需求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一种方式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同样,一种教育也无法满足所有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多元化,不仅仅是其面对时代需求所需做出的改变,更是维护其自身发展的根本动力,不过是时代将多元化这一需求反映得更加明显。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教育结构的多元化、学生结构的多元化、办学体制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规格的多元化以及经费筹措渠道的多元化等。(2)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终身化。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知识将逐步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来源,普通大众对于知识的需求将会迅速增加,以往所谓的精英教育将会一去不返。同时,为了培养具有知识和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必然需要面对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普通大众反过来也将会为高等教育带来生命和活力。因此,高校若要维护自身的健康发展,大众化势在必行。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人类知识的更新速度和传播速度迅猛增加,这意味着,学生在高校学习到的知识,很可能已经老化、过时,传统的大学毕业即是受教育终结的观念将成为历史,每个人必须时时至少是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现代社会。这对高等教育提出新的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满足人们知识快速更新的需求。而只有做到终身化,高等教育才可能达到人们的要求,才可能正常发展,因此,终身化亦是高等教育的一大趋势。

2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在我国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今天总共不过一百多年。我国高等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概括而言,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是成就与问题并存。就其规模而言,目前已居世界第一。就其层次结构而言,目前已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这一较为完善的多层次教育结构。就其科类结构而言,目前已形成类别明晰、内容全面的学科结构。然而,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在近十几年来快速扩张,同时带来不少问题。

2.2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办学模式过于单一、较为封闭,同质化现象严重;公办学校占主体,高校资金供给渠道较为单一,基本靠政府予以支持;高等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比较落后,管理理念混乱;人才培养的素质较低,难于与社会需求相符合。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高等教育与市场脱离,国家对高校的管理条条框框太多,管得过紧;二是只顾规模的迅速扩张,而忽视了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的更新;三是高校自身没有空间,也没有意愿来探索自主办学思路,对高等教育缺乏热情。

3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我国高等教育依然面对着不少问题,这在上文已有述及。面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借助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探索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之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除了遵循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外,针对我国高等教育的问题,还有其独自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观念向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转变;完善高等教育体制特别是管理体制以适应时代需求;构建国家、市场、高校一同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和高校办学体制;加强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建立创业教育的新模式。

4结论

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正不断凸显。中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经验上相对发达国家有所欠缺,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吸取他国经验,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把握其发展趋势。唯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为中国培养出合格人才,中国的崛起才会有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晟.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探析[J].科教论坛报,2008(10).

[2]王莉芬.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借鉴[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5).

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和趋势篇2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大数据;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7)01-90-03

0.引言

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中着重强调“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要“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建设,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提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要求。这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基本完成了以规模发展为核心的外延式发展任务,将开始进入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阶段。

“大数据”时代已悄然而至,对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方式都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高等教育也处在这场变革当中,为更好的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进行监控,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建设势在必行,也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教育监测评估是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如用大数据思维、互联网思维、云计算思维,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与方法持续收集和深入分析有关数据,根据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把与本科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报表或者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直观呈现高等教学的各种状态,由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从学校各业务系统中提取的与教学相关的基础性数据,因此能客观的反映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为解决高校教育质量监测、监控、预警、预测等问题提供客观依据,并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1.建设目标

edwardsDeming曾说:“除了上帝,其他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说话。”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中的数据项多且涵盖面广,如学校基本信息和条件、教师信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信息和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基本上包含了教育部要求的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主要观测点,在收集众多数据的基础上,遵循高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从多个维度反映高等学校教学运行状态。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具体的建设目标如下。

(1)保证教学状态数据的统一性、准确性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中的数据来自学校各个业务部门,如教学信息来自教务处,教师基本信息来自人事处,科研信息来自科研处等,数据录入采取“谁产生,谁维护”的标准,通过分配不同的权限,既确定了数据来源的惟一性,也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

(2)实现对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可视化的常态监测

在状态数据库中所有的状态数据可按照权限进行查询,校领导及相关部门院系领导按照权限能实时查询状态数据,并能进行不同深度和范围的数据挖掘最终以报表、图形等方式进行直观的展示。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自定义报表或图形方式展现。

(3)实统状态数据组合分析,并将状态指标和支持数据建立挖掘关联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中的数据并非独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因此可以运用数据挖掘的相关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各种分析操作,对用户而言就是以报表或者图形的方式展进行查看,校领导或部门领导能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了解和分析学校或者院系的各类教学数据,从而深入了解这些状态数据的内涵。

(4)实统学校自评,建立学校教学状态数据的长效管理机制,并将教育部文件上报工作常态化

通过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中数据常态化的检查和分析,及时有效的发现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或即将出现的异常,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校教学质量分析和预警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学校发展及校管理者决策提供辅助支持。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后,数据采集和分析变成常态化的工作,每年高校向教育部上报“教学质量报告”等文档时,便能直接生成教育部要求的各类统计报表,既避免了学校每年重复收集数据的工作,也有利于学校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和评估体系。

2.建设内容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是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建立为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提供了强有利的数据支持,因此也是反应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窗口。通过建设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学校可以从多维度掌握本科教学工作的现状,综合分析本科教学的基本状态和变化趋势,促进教学质量监控水平有效提高。教学状态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以下。

(1)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和上报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的数据涉及高校基本状态各个方面,既包括有形的教学条件,也包括无形的校园文化、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教学基本状态的活动主体既包括师资队伍,也包括学生;教学基本状态的面貌既包括反映状态的本科教学改革建设与管理,也包括反映效果的本科教学质量,涵盖了学校基本信息、学校基本条件、教师信息、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学生信息、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七个方面内容,包含几百个数据指标。由于数据涉及面广,校内各职能部门和院系分权限录入基本数据,校级相关部门审核后汇总为学校的基本状态数据库数据。数据采集和审核完成后,既能提供数据查询、展示和管理功能,又可以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自动生成能直接报送教育部的《院系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和《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

(2)可视化的统计分析模块

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中,引入了“大稻荨敝谐S玫氖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对高校教学相关数据进行多个维度的浏览、分析和挖掘,既能生成灵活的报表和图形,还能进行趋势预测。

(3)校内院系间横向比较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中不但可以提供学校的宏观数据,还能按院系进行分类统计,同样可以提供各种报表和统计图形,并且用户可以自定义条件和模式进行组合查询,这样院系领导既能通过各项数据了解所处的位置,也能让校管理者更深入地了解本校教育教学的现状,查找优势与不足。

(4)阈值设定与预警

在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中,可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对各类指标设定阀值,从而对办学条件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还能对各院系的特定指标进行综合等级评判,这样能及时发现优势及不足,为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整改建设提供数据依据。

(5)设置变化趋势与预测分析模块,提供辅助决策

随着大数据等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到高校信息化管理中,决策支持系统也应用于高校的教学、科研等方面的研究。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立后,在此基础上按各类主题进行分析,找出学校教学工作变化规律,客观的分析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表象背后的内因所在,找出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或即将出现的问题,发现高校个体指标的特点和差异,用以揭示高校长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为校领导和院系领导决策分析提供依据。

3.建设效果

高校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通过建立统一可靠的数据源,灵活的统计分析和展示,使高校决策者实时地掌握学校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决策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既有效的发挥教育决策系统的功能,又促进了教育决策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促进高校自我评估

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利用先进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用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出学校的本科教学状态,就如同3D打印,呈现了学:校办学的立体影像,特别是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主要观测点,为学校开展自我评估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丰富了学校自我评估的手段和方法。同时,也为学校各类统计分析、预测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帮助学校把脉、问诊、准确研判,从而有效的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精细化

数据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将量化的数据,提升到质量状态进行考查分析,改变了高校管理的传统思维模式,从感性到理性,从碎片化到系统化,由拉链式到协同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教学管理的精细化、系统化和信息化水平。由于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来源于学校各二级部门,实现了专业指标、院系指标的分级采集和管理,能多维的分析对比各院系、各专业本科教学的特点,从而修正管理决策,真正的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一线服务,不但能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理念的更新,还能提高管理规范化的程度。

(3)促进高校质量监控

教学状态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和反馈信息,能反映教学质量工作的重点因子,能帮助学校设立教学质量监测点,这样既能使高校决策者能实时掌握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增加学校办学的透明度,又能促进学校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

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和趋势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现状;重要性分析

1前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极大的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作为社会重要领域之一,也在信息化的发展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信息化技术极大的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式和教育效果。面对这一系列新的情况、新的变化以及新的趋势,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有觉得这是一种进步并且对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也有觉得这是对教育本源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使教育走上了一条错误发展道路的。笔者认为,关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充分了解目前的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现状和程度如何,进而才能深入分析究竟信息化技术对教育有何作用。

2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

笔者经过充分详细的调研,发现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教育程序的信息化

所谓教育程序的信息化主要指教育的招生、录取、管理等环节中目前大量建立了信息化体系。信息化广泛使用之前,我国不管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从招生到报名再到考试再到录取再到入学后的一些列管理工作都是手工进行,每年将会产生大量的纸质材料,将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目前,这些工作已经几乎全部建设了信息化平台,从入学前到入学后直至修学结束,全部由各种教育软件和教育平台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大大降低出错的概率。

2.2教育手段的信息化

所谓教育手段的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过程中所用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传统教育手段以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为主,讲授方式无非就是黑板加粉笔,围绕教材进行讲授。而现在的教育中,则已经普遍建设了多媒体教室,教室中配有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等信息化硬件,多媒体课件已经基本取代了传统的板书,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在课上及时向学生展示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各类最新动态及信息,多媒体课件中还可以加入视频音频等元素,声情并茂的向学生进行展示。传统教育手段中的作业环节主要以老师布置,学生课后完成,上交后老师进行批改,然后下发讲解为主要形式。而现在的教育中,则已经越来越多的采用各种作业软件进行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以及讲解,甚至可以通过各种app及云处理,进行网上作业讲解。教育信息化建设在教育手段这一领域可以说是效果最为明显的,比如以前的教学中,教室如果要随堂做次练习,必须印制一定数量的题纸,而现在教师只需要将题目发送至班级群中,学生各自下载后即可当堂进行练习,教育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手段中的大量采用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育手段的多样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使相对枯燥的传统教育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多彩更加具有吸引力。这一点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最为显著,众所周知幼儿教育是教育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如何激发幼儿对各类知识的兴趣是长期以来困扰教育界人士的问题,如今在信息化技术大量进入教育领域的情况下,各类幼儿教育软件被开发出来,这些软件多是以幼儿相对比较感兴趣的游戏形式来进行各类教育,比如近几年在汉字教育中很流行的悟空识字,以游戏闯关的形式来进行汉字识别教育,同时进行汉字释义,效果很好,很受幼儿及家长的欢迎。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教育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以及可接受性。

2.3教育资料的信息化

所谓教育资料的信息化主要指在教育中所采用的的一系列资源及材料,传统教育中的教育资料主要包括教师的各类纸质讲义以及教师为学生制定的学习计划,学习流程和学习作业等。现在的教育信息化技术下,很多教学资料均已实现了网上共享,并且指出云端存储和快速检索,包括课件、讲义、辅导资料以及作业都能实现网络共享。有些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已经实现了每个教室均有前后高清摄像机,能够对所有教学过程实行自动摄像并存储于云端,学生和有需要的人员均可以随时检索,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的效率,并且对于教育资源均衡化也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3信息化对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信息化技术目前在教育中的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在很多方面影响和改变着教育的发展,对此,社会各界褒贬不一,有人觉得这是一种现代化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教育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有人认为现在的很多信息化手段改变了教育的初衷,同时导致学生的学习认真程度降低,比如上文中提到的现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手段方面学生可以在群里自行下载习题进行练习并且有些作业可以直接在网上完成,一方面趋势提高了教育效率,但是另一方面让学生带着移动设备到教室上课,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学生分心,进而降低学习的认真程度;还有各类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一方面增强了教育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会分散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和思想集中程度,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不断向前发展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趋势,同时客观上虽然也存在着部分缺陷和不利影响,可总的来说信息化技术的大量使用对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还是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建设范围更广程度更深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下面展开分析一下信息化对教育的重要性。

3.1信息化可以大大提高教育各环节的效率并改进教育各环节的效果

众所周知,信息化之于社会各领域最大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其超快的反应速度,同时还有着极低的差错发生率,可以大大提高社会各领域的工作效率同时改进工作效果,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从截至目前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来看,确实如此。比如说在教育工作的初始阶段即各阶段学生的录取环节来看,近几年信息化技术的介入,使原本繁重而冗长的录取工作变得简洁而高效,不管是数据录入、数据管理还是数据存储以及数据筛选排序,信息化和自动化都极大的提高着工作效率并且比起以前人工操作过程在出错率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再如教育的中间环节也就是教育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大量采用,较为典型的就是投影仪和互联网技术的大量采用,大大节约了教师上课写板书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板书的规范化程度,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板书内容,互联网技术的引入还能使课堂教学内容随时可以应教师教学需要而联网检索相关前言知识,对于第一时间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还有在教育的末端环节也就是考查环节,信息化技术的大量引入可以极大的提高教师的批阅速度,甚至很多教育中现在已经全面实现了答案纸以标准填涂卡的形式最终由系统进行阅卷,有些教育领域甚至已经广泛推行了无纸化考试,全部在系统上完成,考试交卷即可立即获得自己成绩,这相比以前的传统教育模式下手工阅卷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大大降低了阅卷的出错率,还做到了环保,可谓一举三得。

3.2信息化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教育资源均衡化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服务,理应最大限度的实现均衡化分布,可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资源均衡化进程很慢,在有些地区甚至还出现了越来越不均衡的分布趋势。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化主要集中体现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分布过于集中以及山区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两个方面。政府和社会各界不是没有意识到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将会导致多么严重的社会后果,长期以来一直都在采取这各种政策措施以促进我国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分布,可是事实表明收效甚微。然而现在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中越来越广泛的使用,我们发现信息化技术对于逐渐降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化程度乃至最终完全消灭,有着很有前景的意义。首先,目前的趋势下,教育各个环节的方方面面都已经正在或者即将引入对应的信息化系统或者手段,教育对于信息化的依赖程度正在日益增强。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首先进行基础教育阶段的统一化管理,由于基础教育所用教材基本都一致,可以组织精英教学团队进行教案编制以及课件制作,然后随同课本一起发行,在多媒体教室已经得到普及化的现阶段基础教育中,各地区学生都可以得到这些精英团队的教学资源,各地区教师也能更便捷的进行自身学习及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可以减少教育资源不均衡化的不良后果,通过教师端和学生端双向拉近教育发达区域和教育落后区域之间的差距。其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一定是网络化,这在目前信息化得到广泛应用的社会各个领域已经能够体现出来,凡是应用信息化的领域包括教育领域,大量信息化处理需要依赖互联网以及大数据,将来的发展趋势一定是网络化程度越来也高,大数据平台的效用越来越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甚至可以围绕教育信息化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在课件以及教案统一化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影像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将各个学校各个教室的每一节课都实现同步化上传至大数据云端,然后各个地区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视频直播或者回看任何一个教师的教学全过程,甚至未来我们还可以引入VR技术等前言信息化技术,实现跨地区的虚拟现实参与式听课,相信这样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对于彻底消灭教育资源不均衡化将会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4结语

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和趋势篇4

一、未来的党校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是近代与现代科学技术同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中国特色和一定的事业开拓性与历史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进步,电化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地扩展,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原来的界定,并且正在和继续向前发展。

未来的电化教育将沿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趋向、伴随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进程而逐步前进。党校电化教育寓在其中,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革,总的趋势如下:

1.电教观念将从单纯的工具手段论,向着现代敦育技术体系转变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突破,即以研究开发的新一代科技成果,取代原有的一代科技成果;二是融合,即组合巳有的科技成果,发展成为新的技术。

电化教育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与教改实践基础上的一类现代教育媒体,它代表着时代精神,应当扩展涵概当代所有的各类先进的教育媒体技术;教育本是综合运用各类媒体、手段、方法达到预期目的的社会行为,具有整体性。

2.电教环境将从校园式向着国际化的方向转变

目前的党校电化教育多是一校一班一课地进行,虽然通过软件交流,其信息渠道同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宽阔一些,但仍有较大的局限性。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将对教育传播方式、方法及其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高速公路具有信息传播容量大、速度快、范围广、双向交互作用等特点,因此,将出现突破党校“围墙”,课堂教学与广播电视、通讯教学融为一体、新型的远程距离双向交互的教学方式与国际化的教学环境。未来的党校,特别是条件较好的党校,将设置校园信息管道线,教室安装信息板,同信息高速公路联通,形成包括家庭在内的“校园信息网”,师生可以通过信息板选择和利用计算机中心的软件并通过各类视频设备进行教育传播。

3.电教媒体将从以投影、电视为主体,向着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主体转变

社会信息与教育信息传播的大环境预示着党校电教最基础的设施是计算机,计算机不仅是党校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而且是辅助教学的主要工具。

将文字、声音、图象和各类视频信息同时抓取、处理、编辑、存贮,并展示两个以上的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叫多媒体技术。这种技术将成为末来党校电教技术的核心,它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学生自学;还可以用于编制投影、电视教材与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目前一些党校的教室或电化教室、语言实验室、学科专业教室等,配有幻灯、投影、电视、音响教学系统,这些媒体几乎都是单独设置和使用的。今后这些媒体仍在教学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工作方法将发生重大变革。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电教设备与多媒体计算机联结,组合为一体,以计算机进行总体调控、演播,将是党校电化教育发展的方向。

二、电教作用方向将从封闭式,群体化向着开放式、个别化转变

党校普遍实行班级授课制,教师面对一个群体以一种模式教学,具有较大的封闭性,难以因材施教。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为适应培育现代人的需求,党校必将普遍发展多种形式的个别化教学。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作用之性能,又由于国家、地方和校园信息网的建立,使电化教育具有广阔的信息源,最适宜开展个别化教学。在班级或分组教学、课堂和家庭中自学、课外阅览等各类教学活动中,提供广泛的信息资源,进行人机对话,发挥交互作用,开展个别化教学将是电化教育的最新优势。

三、运行方式将从单一的机械推进,向着综合化、智力化方向转变

发展电化教育多是一种种媒体、按其几种不同的标准要求推进。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各类电教媒体及其他教育技术日益融为一体,因此发展电化教育必将成为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性的工程。原来意义的电教技术手段将与传统教学技术手段融合,并依多媒体技术的需求而加以改造,形成与党校教育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与新型教育方式。现代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由“机械技术”向“智能技术”转变。因此硬件技术转向软件技术,有形产品开发转向无形产品开发,偏重硬件发展路线,转向注重整体的发展路线,这是当代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党校电化教育将强化“智能技术”、以教学设计为前导,以软件开发为重点,综合化、整体性地推进,并以此促进整体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又以整体教育改革与发展引导教育技术不断地提高水平。

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和趋势篇5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发展

本文对广西高职高专“十五”时期的专业现状、“十一五”时期的专业规划做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今后一段时期,广西高职高专教育在专业发展上呈现出三大趋势的同时也在专业发展规划上存在三大隐忧。基于此,课题组对广西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发展提出了五大对策。

一、发展趋势:三产类为主、跨行业拓展、财经电子成热门

根据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以下简称《专业目录》),高职专业按照产业、行业、职业分类,共分为19个专业大类、78个专业类、532个专业种。截至2005年7月,广西共有52所举办高职高专教育的高等院校。经分析研究广西各高职院校“十五”时期高职专业现状和“十一五”高职专业发展规划情况,可以看出,广西高职高专教育在专业发展上呈现出如下趋势。

1.高职院校仍偏重发展第三产业类专业。广西举办高职高专教育的院校共有52所,按隶属关系分为三类:本科高职(15所,含2006年上半年专升本院校)、行业(部门)所属院校(20所)、市属及民办高职(17所,未含2005、2006年升格备案高职院校),形成“三分天下”格局。若从区域布局上来看,52所院校中有31所即将近60%的高职院校集中在桂南经济区,而这又主要都集中在省会南宁市,很显然是个“一头沉”的结构。课题组研究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在专业布点上,64%的专业集中在文化教育、电子、财经三个大类,在开设专业种数上,第三产业类专业占据近2/3。广西的52所高等院校举办的高职高专教育中,共设有专业点948个,涵盖了三大产业的19个专业大类,分属66个专业类的248种专业。与《专业目录》对比,广西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大类覆盖率为100%,专业类覆盖率为85%,专业数覆盖率为47%。在已开设的248种专业中,第一产业类专业18个,第二产业类专业68个,第三产业类专业162个。248种专业覆盖各产业的比例分别为:第一产业7.3%,第二产业27.6%,第三产业65.7%。专业数排名前四位的专业类为:文化教育类、财经类、艺术传媒类、计算机类,均属于第三产业。

2.专业覆盖面扩大,跨行业发展的院校趋多。根据广西各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发展规划,按产业门类分布情况统计表明,计划到2010年,广西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总数达到363个,在现有的专业数基础上增加46.4%。涵盖三大产业的19个产业门类,分属69个二级专业类,共设有专业点1479个。与“十五”期末相比,第一产业规划增加11个新专业,增幅为61.1%,增幅居中,增量最小;第二产业规划增加46个新专业(含4个目录外专业),增幅为67.6%,增幅最大,增量居中;第三产业的规划增加58个新专业(含16个目录外专业),增幅为35.8%,增幅最小,增量最大。按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开设情况来看,“十一五”期间,广西区内平均每所院校将覆盖7个专业大类,比“十五’’期末的校均覆盖5.8个专业大类有较大发展。其中“一业为主”(一个专业大类存量占本校专业多数)的院校由“十五”期末的25所下降至17所;“二业为主”(两个专业大类存量占本校专业多数)的院校17所,比“十五”期末增1所;“多种经营”(三个以上专业大类存量占本校专业多数)的院校由“十五”期末的11所增加至18所。

3.电子信息、财经等专业成热门走向。从各院校的“十一37'专业发展规划来看,各院校的专业跨类发展主要向电子信息和财经专业大类进军,80%的高职院校涉足电子信息大类,78%涉足财经大类,一小部分院校继续保持原有“一业为主”的特色。

二、发展隐忧:供求信息不足、专业结构欠优、发展特色不够

从各院校“十五”时期的新增专业和“十一五”时期专业发展规划分析的情况来看,广西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规划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隐忧。

1.在专业开发上相对缺乏高职人才培养的供应信息、就业需求信息的分析支持。各个院校在专业开发时注重社会调查,听取行业、企业人员的意见,有些院校还专门成立以企业、行业的现场人员为主的专业顾问委员会,对专业设置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论证。但这种社会调研基本上局限在验证性过程,调研所得到的信息对开发专业来说是不充分的。部分院校的部分专业发展规划缺乏科学性,一味地追求专业的设置数量,而不考虑学校本身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也不考虑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就业的需求状况。这势必会引发专业设置重复、教学资源浪费、就业困难等问题。从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的现状来看,现有专业布点超过20个以上的有6个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30、文秘28、电子商务24、市场营销23、应用电子技术22、商务英语20),从专业设置科学性上来看,应限制新设布点,可仍然有学校规划设置。这样,在就业市场需求量增幅不大的情况下,今后的生源、就业竞争系数将进一步加大,势必会对这些专业的生存、发展和毕业生就业形成较大冲击。

2.专业发展规划的产业结构与广西“十一五”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十五”时期,广西高职高专教育新增了不少专业和专业点,在三大产业上都有布局,尤其是为适应广西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不少院校开发了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在高校扩招和满足第三产业的人才急需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整体来看,“十五”时期广西高职专业结构中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专业仍然偏大(约占专业总数的65.7%),专业设置结构不能尽如人意,特别是第三产业类专业中的“轻型”专业居多,“科技”含量不大。按照广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十一五”广西的经济发展重点是推进工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广西的高职院校应加强开发面向农村、面向工业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应用型专业,以推进我区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按广西高职院校“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高职院校的第一、二、三产类专业比例为8:31.4:60.6,而2005年广西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2.3:39:38.7,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广西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8:44:38,广西高职院校在一产、二产类专业发展规划上,与广西建设新农村、加速“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3.具有盲目向财经、电子信息大类模式化同构化拓展的倾向,缺乏专业特色。从课题研究的结果来看,广西高职院校“十一五”规划有向多专业大类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综合化”成为时尚,而“一业为主”的行业所属院校数量在下降,绝大部分院校“跨行”发展趋势明显,行业高职院校的特色有逐步丧失的可能,而师范类高等专科学校有弱化“文化教育”的倾向。广西高职院校在专业拓展上出现模式化倾向,主要模式有:“本业+3(电子信息、财经、艺术设计传媒)”、“本业+2(电子信息、财经)”、“本业+1(电子信息或财经)”等模式。如综合类院校,一般采取“本业十电子信息+财经+艺术设计传媒”模式;文教师范类院校,主要采取“本业(即文教)+电子信息”,部分采取“本业+财经”模式;工交类院校,主要采取“本业+电子信息”模式,部分采取“本业+电子信息+财经”模式;农林类院校,采取“本业+财经+电子信息”模式;财经类院校主要是“财经+电子信息”模式;政法类院校已开始由单一法律专业大类向“法律+财经+电子信息”发展。

三、发展对策:加强三个外力支撑,加强院校特色化发展

1.政府加强“五厅委”统筹协调,合理布局,扶持重点。首先,政府应建立由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人事厅、劳动厅等政府部门领导组成的“五厅委高职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还可以考虑将分散于教育、人事、劳动等部门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将其合而为一,构建统筹管理的“广西人才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年度人才人力使用情况的政府公告制度,通过对企业、事业、政府等用人情况的定期汇总统计,建立定期人才人力资源就业状况和需求信息,以指导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整,指导学生的专业报考选择。其次,政府应合理规划院校专业布局。+方面要依据需求与可能原则评估学校的专业承办能力,另一方面一些特定专业还要考虑承办学校的行业背景,以此确定专业分布的合理性,做到各展所长,错位发展,相互补充,协调共进。再次,政府应尽快建立“高职高专基本状态公布制度”。按照教育部自2006年起建立每年统计和公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的制度,广西可以建立“高职高专基本状态公布制度”,定期《专业就业年报》《专业布点年报》和《专业开发指南》,以强化政府对专业开发的指导,以增强院校在专业发展规划上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最后,政府应对急需专业实行“扶持院校、扶持学生、扶持就业”的三扶持政策。一是扶持学校开办某些有很好的市场需求但由于专业建设成本高的急需专业;二是扶持学生就读某些学生不愿意读或者是读不起的急需专业;三是对某些急需专业学生担心就业不保障,政府可以协调用人单位与学生签订培养就业合同等方式来支持。

2.组建行业联会加强中介服务,建立专业评价和专业预警制度。首先,组建行业联会。近年来,政府部门的分化整合和院校办学的跨类发展,呼唤着新的“行业联会”出现。国外的“大行业(产业)协会”(如农业协会、工业协会、商业协会、服务业协会等)的做法值得借鉴。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可以在现有行业协会的基础上将若干个相近的行业协会联合起来组成“行业联会”,由“行业联会”协调“行业协会”制定“高职专业人才标准”,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纲”,协调建立行业、产业的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定期分析、定期公布人才需求信息,为各高职院校提供更好的指导。其次,加强中介服务。成立“高职专业评价中心”等为教育服务的社会中介服务组织,发挥其在高职专业建设中的作用。(1)定期进行高职专业评价并向社会公布结果,促进高职院校不断提高专业质量,为社会、家长、学生提供客观的高职专业质量信息,以此加强社会对高职专业质量的督导。(2)进行就业岗位情况和趋势的定期分析并公布分析报告。包括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数量需求和发展走向,特别是那些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相对应的岗位需求,要着重加以分析。(3)进行高职专业预警分析并面向社会公布分析报告。做好全区的专业战略发展规划,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要建立起人才需求预警机制,使社会和高等院校及时了解人才需求的现状,同时又能适当预测其发展趋势。

3.成立“广西高职研究会”,组建“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目前广西有“广西高等教育学会”,还有“广西高等成人教育研究会”,但却没有专门的高职学术研究组织。因此,广西的高职院校应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加强联合,成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学会”或“广西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如暂不适宜,可在现有的“广西高教学会”中,成立“广西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职业教育分会”。总之,要尽快成立广西高职教育学术组织,为高职专业规划、建设、发展提供统筹服务。此外,还应加强“专业大类”的教育教学研究。目前教育部已组建了全国性的高职高专教育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广西应在成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学会”的基础上,组建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加强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分类指导。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职能主要是,开展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及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分析,依据政府有关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对全区的专业建设和结构调整进行全面的、准确的、系统的指导和调控,受权审议全区各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方案,指导重点专业、精品专业及专业基地的建设,评估现有专业的适应度及竞争系数,专业的需求程度等级及专业的预警等级,为政府提供专业建设及专业结构调整的参考意见。

4.高职专业规划应遵循“六道程序”,注意“五个把握”。高职高专院校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上应遵循以下“六道程序”:一是调研。政府和学校应加强对人力资源供求、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调研。二是分析。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具体、明确。三是规划。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进行,政府由决策机构进行宏观规划,或由决策机构主持,聘请独立机构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四是决策。决策机构既包括区域内的教育行政机构、行业协会,也包括学校的决策层。规划的思想要通过具体政策加以体现和贯彻。五是实施。在政策的引导下,学校负责专业的建设和实施。六是评估。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分析出专业运行中的优势和问题,并及时反馈到学校并加以调整,或反馈到分析环节并调整规划,推进新一轮的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在专业发展规划上应做到“五个把握”:把握经济方向、把握市场需求、把握专业布点、把握自身条件、把握长远发展。所谓把握经济方向(即趋势),就是把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走向是什么?所谓把握需求,就是市场需要什么专业、急需什么专业?所谓把握布点,就是谁举办过这些专业、这些专业办得如何?所谓把握条件,就是能不能、该不该举办这些专业?所谓把握长远,就是要主动规划专业、引领专业发展新方向。

5.构建高职院校的产业特色、行业特色、职业特色和办学特色。(1)加强专业大类规划,以突出高职院校的产业特色。高职院校的产业特色体现在其主体专业大类是定位于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主,还是均衡发展。(2)加强专业类规划,突出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在高职19个专业大类中,一半的专业大类基本对应政府单一部门,另一半的专业大类则是对应政府的多个部门,如果按照行业来对应,那么多数的专业大类对应的是几个行业。因此,要突出高职院校的行业特色,就应该做好重点发展专业类的规划。(3)加强专业种规划,突出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我国的职业有1838个细类,除去“其他”职业,实际职业总量为1496个。教育部的《专业目录》共列有高职专业532个,理论上每个高职专业平均对应2.8个职业。应通过重点专业规划,形成独具特色的名牌专业、支柱专业、重点专业,以此为主干结构,构建科学、合理、全区性的专业结构框架,并进而带动其他专业均衡协调地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区域性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满足重点经济领域、支柱产业的职业人才需要。

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和趋势篇6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模式;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7—0006—04

教育信息化是高等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多数的高校现代教育技术部门都经历了从20世纪70年代的电化教育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转变[1]如今的教育信息化给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部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课题。高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发展,新媒体的应用和迅速更新使教育资源和环境逐渐达到一种数字化聚合的状态;各种新软件的应用使教与学的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的网络架构和营运模式越来越成熟和规范化。[2]

探讨与研究新形势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在最大限度降低总成本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高校公共教学资源的管理效率,切实地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益,不仅对各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职能部门的建设与发展有所裨益,更是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现有服务管理模式概况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部门在以多媒体教室为代表的公共教学资源管理方面,以实施按照教学区设置值班点配备安排技术人员轮岗的管理模式为最常见的方式。然而随着设备的集成化程度和性能稳定性的逐步提升以及现代高校师生整体信息化水平的素质提高,这样的管理模式开始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源浪费趋势,教学管理效能不能完全发挥或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院校已经开始进行了“大物业”管理模式或者专业服务供应商委托管理模式或是混合管理模式等多种方式的探索性尝试,以减少在设备管理上的资源投入,提升效率。但是在实际效果上,往往因为沟通有效性、分工不明确或者服务维持费用标准不菲等综合原因,造成效能提升效果有限,成功经验也较难复制。

因此,我们有必要细致地分析一下当前现代教育技术与服务管理需求的趋势与特点,从问题的本源着手解决,进而提出现代教育技术服务管理的创新模式,在保证教学支持力度不变甚至提高的前提下寻找到效能提升与管理成本下降的平衡点。

二、当前现代教育技术与服务管理需求的新趋势

1.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新趋势

(1)网络化集中控制趋势

伴随计算机、网络与数字化教学设备的空前发展与技术的不断成熟,对于现代教育资源和环境的建设已经达到一种数字化聚合的状态,新的网络架构和营运模式越来越成熟化和规范化。网络化数字中控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一种大家公认的多媒体教室、公共机房甚至语音实验室的标准化建设模式,与之配套的软、硬件系统也已经达到低故障率、高性能的市场化程度。

(2)设备硬件故障与维修减少趋势

当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加集成化之后,电子教学设备或计算机的故障率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同时设备的维修与更换变得更加专业化、集成化,过去依靠技术人员检测设备和维修电子设备或计算机的方式已经逐步减少甚至消失。

(3)供应商服务意识与能力的增强

绝大多数的服务商已经越来越重视售后的跟踪与支持服务;各高校在签订合同时也更加关注后续服务支持的部分。因此,设备采购合同中往往都有后续服务维护的条款,设备服务商的主动跟踪服务开始增多,服务力度加强,有些服务商甚至会采取定期主动上门检测的措施。

2.现代教育技术服务需求的变化

(1)多校区服务需求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与各高校的扩招发展,大多数的重点高校都出现了分校区和多校区管理的需求。同时在校区内部也存在教学楼宇或者公共教室分散建设的情况,跨区、跨点的离散管理成为新形势下的要求之一。

(2)数字化设备、信息技术服务占主导地位

相比较早期的幻灯投影教学、电影教学、电视教学环境下[3],现代教育技术部门所承担的技术任务与教学辅助角色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于数字化设备、计算机及网络软硬件的应用技能成为目前最主要、最基础的服务内容,80%以上的技术服务请求均属于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应用或设置方面的问题。

(3)技术与服务相分离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应用的不断成熟,以及教师整体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的提升,服务性成分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技术支持工作中比重越来越大,技术性成分比重越来越少,大量服务工作不再需要高深的专业技术基础。

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服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为了更好地构建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我们首先就目前的工作特点进行一些分析。

1.时间集中性特征

只要有教学活动的发生,就会有现代教育技术服务需求的产生,因此在学期开学之初一至两周的时间里,以及每个课程上课前后5~10分钟内服务请求集中出现,比例高达75%~90%。服务需求呈现出极高的时间集中性。

2.需求周期性特征

由于高校的课程安排一般以学期为单位进行,每学期根据开课情况安排一次上课教师与教室,因此在每个开学初的服务需求与维护需求特别突出,包括因上课教室更换造成的教师设备使用不熟悉,因假期休息引起的设备操作程序遗忘,安装课程需要的教学软件的要求等。加之计算机操作系统一般也需要定期的软件维护与更新升级,大多数学校也是以学期为单位时间安排进行,因此服务需求呈现明显的学期性重复的特征。

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和趋势篇7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育信息化;信息化硬件环境;信息化资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到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江苏作为教育大省,全省80余所高职院校均开始了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地方发展不均衡、重赛不重应用等问题,如何突发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瓶颈,真正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一、高职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综述

近年来,学界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成果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高职教育信息化工作现状分析、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和教育信息化对高职院校及教师的影响及应对三个方面。

在高职教育信息化工作现状分析方面,姚磊(2011)认为当前高职教育信息化存在认识不到位、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对社会主动服务意识不强等四个方面问题;孙淳(2013)研究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标准的建设,从领导、计划管理、组织管理和控制管理四个方面论述了信息化标准建设的方案;徐文静(2013)分析了高职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提出要完善队伍、加强管理和统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王妤夜(2014)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中理念落后、规划不足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景亚妮、孙炎(2010)以张家口市为例,分析了信息化建设中的误区。

在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作用方面,饶钦焕(2013)基于复杂性视角,提出高职信息化教育存在开放性造就的复杂性、非线性造就的复杂性、特殊性造就的复杂性,因此信息技术能够提高高职教育信息化的境界;郭慧玲、陈伟(2013)研究了各类信息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学科本位型教学方式、学科辅助型教学方式和综合研究型教学方式三种类型;周世杰(2012)基于“数字化校园”理念,提出了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云计算平台、开发与服务平台、通信服务平台等;彭召波、彭召军(2013)基于江苏经验,分析了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体制机制建设方案,总结了形成三个覆盖、实现四个助推、完善五项保障的“三四五”工程特点;姬琳(2014)基于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统计数据,指出我国信息化教学的地区差异比较大,但同时开展信息化教学的人才基础已经具备,应当树立现代信息技术理念,高度重视“核心人群”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展信息化教学提升工作。

在高职院校及教师的影响及应对方面,宋建军(2009)分析了高职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高职教师在信息化时代应提升终身学习能力、科研能力、沟通和学习能力、指导能力和信息化课程设计能力,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张静成、邵顺增(2011)以个性化学习特点分析为切入点,提出了高职教育信息化中远程教育的特点;康东等(2013)分析了高职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提出环境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重点内容、人才培养是核心关键;邓居英、李建国(2013)提出教学信息化建设体现在“三分软件、三分政策、四分服务”;张静成(2010)探了高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型教学模式,提出要兼顾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互动;唐文晶等(2015)总结了对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调查结果,提出当前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环境配备不足、企业经验不足、理念与实际融合不足等问题,并向职业院校提出了应用渠道、统一规划、顶层设计、协调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建议。

二、江苏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及不足

江苏作为我国东部发达省份之一,经济基础较强、电子信息设备普及率较高,同时高职教育发展水平也较高,因此在江苏发展高职教育信息化有着比较好的基础。近年来,江苏的高职院校对于教育信息化改革普遍较为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度普遍较快,硬件设备支持力度较大,在全国性职业教育信息化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也较为突出,但同时仍然存在教师整体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均衡、学生接受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不足、环境配套重硬件轻软件、新技术新方法应用周期过长等等,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一)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均衡

2015年,张一春、王宇熙(2016)对江苏74所高职院校超过800名教师进行了信息化教学能力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教师普遍接触并了解教育信息化理念并接受过相关培训,也能够对信息化教学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但整体情况并不均衡。

一是信息化教学课程设计能力不够强。大多数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工具的掌握仍然比较初级,对于传统工具如office、wpS、即时通讯工具等较为熟悉,但对于动画制作软件、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现代化工具了解不足、掌握不够,进而导致多媒体课程设计能力较为欠缺,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二是教学资源获取与创造能力较差。信息化教育的基础在于大量教学资源的创造和占有,但高职院校教师受自身能力和时间的限制,往往难以实现充分的信息检索和获取。同时,网络时代信息化教育的“共享”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对有能力创造新型教学资源的教师而言是一个挑战,在知识产权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创造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三是教学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还是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配备信息化、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偏高,加之部分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技术工具不够熟悉,导致其难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

(二)“重比赛轻应用”现象较为突出

姬琳(2014)对于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结果来看,江苏职业院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普遍较高,主要表现为参赛院校数量较多、获奖总数多、获奖比例高。但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信息化教学方面“重比赛轻应用”的情况较为突出,相当一部分教师或教师团队针对教学大赛的目标或要求开展针对性准备和训练,但将竞赛获奖作为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出发点和目标,在日常实际教学中却较少采用信息化技术和手段,造成竞赛水平同平时教学水平不相称。

(三)新技术转化教学资源效率过低

伴随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当前已经进入以云技术、移动互联和人工仿真技术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时代。与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相比,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水平和能力明显较为落后,教学方式仍然以传统的办公软件、影音软件和手段为主,教师对于技术前沿不了解、不掌握,而新技术从研发成功到实际应用到教学中的周期过长、效率过低,这些都不利于新技术转化为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

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教育信息化是随着信息通讯技术(iCt)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在美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并于新世纪开始在世界发达国家蓬勃发展起来的。近年来,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具体而言可分为三个方面:

1.国家(地区)发展规划的设计和实施。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对教育信息化有着明确的规划,其中对于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实施步骤、资金来源、技术手段等都有着较为明确的要求,从而为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构建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美国在1997年制定的教育发展规划中就已明确了其在21世纪初的信息化建设具体指标,全美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也制定了师生信息技术和能力的具体要求;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在其2009年制定的2010-2012年战略中明确e-learning、研究环境、管理信息系统、云计算等作为其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领域;法国公布“2012数字法国”计划,强调互联网普及和数字服务发展;日本教育信息化指南,从学校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育的指导、教学科目中iCt应用、信息教育体系的推进与构建等10各方面详细规划了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机制;等等。

2.高度重视新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的互动创新。新世纪尤其是第二个十年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Ct)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各类新产品、新技术、新手段层出不穷,整体而言呈现出个性化(personalization)、社会化(Socialization)和移动化(mobilization)三个重要趋势。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这一趋势,并不断针对新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先后提出了“onetoone”模式、“自带设备”(BringYourownDevice)、云教育、mooCs、翻转课堂等新思路,而这些新思路本身又反过来影响和促进了相关新技术的适应性调整和针对性发展,形成了技术创新与教育创新的良性互动。

3.强调高校教师与民间团体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从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实践经验来看,教师和民间团体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管部门也高度重视并积极支持其开展教育信息化尝试和创新工作。比如,在美国教育信息化浪潮中,Kinvolved、practicemakesperfect、Schoology、StriveforCollege等多个程序既是由民间团体或是教师、学生个人所创办,通过创造信息化教育工具与方法,推动了信息化教育产业化的新模式和新思路;新加坡鼓励教师将各类电子信息成果转变成能够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软件或模块如packettracer、Simventure、Retailworkshop等,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充分提高真实环境下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江苏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策略建议

江苏高职教育信息化进程有其突出特点,既具有充足的经济和教育资源作为基础,同时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现象;既拥有大批广泛接触并接受信息化教育理念的教师,也存在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技术方式落后的弱势。因此,进一步推动江苏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必须实现理念、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人才应用的统一,创新信息化教育手段,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效果。

(一)树立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理念

教育主管部门、职业院校应当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从宏观和中观层面制定并完善教育信息化中远期规划,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另一方面切实加大对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资源投入,确保信息化工作得到足够的支持。同时,高校应当引导教师转变传统化教学理念,接受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教学方式,提升信息化教学效率。

(二)创建符合国际水平的信息化硬件环境

信息化的硬件环境是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因素。目前江苏省大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开始重视信息化教室、信息化实训室的建设,但真正的信息化硬件环境不仅仅是通过网络、电脑、移动终端实现的,而应该通过这些硬件设施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硬件系统,通过这个信息化硬件系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交互、多媒体课堂教学、一键上下课及自动点名、教室环境智能感知、高密度wiFi及物联网覆盖、云平台无缝连接以及支持各种智能终端互动教学等方面的综合功能。

(三)建成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关系到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提到2020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框架中:完成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库及优秀数字文化资源的建设。我们应在构建信息化硬件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充实软件环境,高职院校教师可利用江苏省在线课程中心爱课程网等信息化资源网站创建、引用和管理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碎片化、虚拟化等方式实现多地点、低限制以及个性化的学习。

(四)加强高职院校信息化应用人才队伍的建设

主管部门和职业院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丰富信息化教学评价方式,激发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兴趣与信心,在此基础上选拔信息化教学能力强的教师组成骨干团队,开展信息化教学精品课程设计和教学资源积累,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同时,应进一步完善高职信息化教学培训体系。从国家、省市、学校三个层级建立并完善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培训体系,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探索技术引领、广泛参与、普遍应用移动通讯技术的多元化培训机制。在微观培训中,更加重视技术介绍、知识学习和工具使用;在宏观培训中,更加重视理念树立和方式创新,从而促进高职教师队伍整体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最终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信息化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一春,王宇熙.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及提升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70-74.

[2]国家统计局统计科研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指数(Ⅱ)国际比较研究[J].调研世界,2013,(1):4-9.

[3]魏雪峰,李逢c,钟靓茹.2015年度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动态及趋势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6,(4):120-126.

[4]胡永斌,张定文,黄荣怀,李馨,赵云建.国际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5.

[5]赵诚.2015年教育信息化新趋势[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15-17.

[6]孙淳.高职教育信息化标准的建设与管理研究[J].信息技术,2013,(42):147-150.

[7]唐科莉.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最新趋势[J].环球,2010,(3):75-76.

作者简介:

朱捷(1984-),女,江苏南京,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和趋势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挑战;现实矛盾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社会环境的挑战和教学实践中的现实矛盾。深入分析这些挑战和矛盾,对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面临的社会环境及挑战

(一)世界形势的复杂多变性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巨大挫折的客观现实20世纪是社会主义制度在全世界确立的伟大历史时期。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使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坚信不移,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得到了强化和保证。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了巨大挫折。而当代资本主义经过自身的调整和修复,出现了马克思经典作家们未曾预见的一些新变化: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增强、科学技术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理论与现实的强烈反差,造成了青年学生认识上的迷茫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疑。

全球化成为当代世界格局变化最主要特点经济全球化是从资本主义扩张和生产方式变革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此,必然带有“西方中心论”的理论和实践色彩。法国雅克·阿达指出:“论述全球化,就是回顾资本主义这种经济体制对世界空间的主宰。www.133229.Com”这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经济政治事务的主导权基本掌握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手中。经济全球化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客观现实,使青年学生无法理解两种社会制度在现实中的反差,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持怀疑甚至抵制态度,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淡化了青年学生的爱国意识,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出了崭新课题。

思想文化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剧冷战结束后,文化的地位和力量得以迅速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文化日益多元化。多元文化现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引导青年学生用开放的眼界审视民族间文化的异同,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异质文化,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二是文化呈现出趋同性特点。汤用彤先生指出,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接触,必然使双方都发生变化。文化的趋同性特征要求培养学生积极开放的文化接纳心态。三是文化呈现出冲突共存的特点。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文化冲突的必然性,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主义”,造成了事实上的文化冲突。因此,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教育引导青年一代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义不容辞的责任。

世界多极化、多样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已经成为发展潮流,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一是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将在未来的多极世界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要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二是要教育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和长期性,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三是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本来面目,充分认识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野心和图谋。

(二)社会思想领域的深刻变革

改革开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人们的价值立场、思想观念、利益取向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了崭新的时代命题。

利益的导向性作用日益加强随着利益意识的觉醒,在利益机制的主导作用下,人们重新审视物质金钱等客观利益,甚至把金钱和利益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这就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选择向经济利益倾斜,集体主义和互助协助精神不同程度地被降低,政治动机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个人主义成为思想支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社会本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把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对立起来。市场经济颠覆了传统的价值观念,人们普遍肯定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并积极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在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极大调动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容易出现极端个人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造成国家意识、奉献精神的弱化。因此,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树立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长期研究的重大课题。

等价交换原则在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对于繁荣市场、推动经济发展、规范经济秩序具有根本性意义。但是等价交换原则向社会生活领域的漫延和渗透,则必然导致社会生活秩序的混乱和对社会肌体的腐蚀。有些学生认为个人的任何付出都要有对等的回报,奉献意识淡化,利他主义缺失。这些现象都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现实的困难。

实用主义思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排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力冲击着传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尚未完全建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处于不确定状态。同时,作为传播意识形态的基本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能对青年学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受市场经济短期效应和现实功利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急功近利思想严重,认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用处不大,甚至持排斥态度,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网络信息化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育人环境的可控性、传统教学内容和模式、教育对象的人格形成等方面受到极大影响。

网络传媒快捷、信息量大的特点冲击着传统信息获取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几乎是学生获取相关信息的唯一渠道,学生对于教育内容和传递方式基本没有选择性,教师的观点是学生的唯一参照,这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师的权威性。今天,网络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大学生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网络信息覆盖面广、流量大、更新迅速、观点多元化、操作简单易行等特点,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简单方便、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且可以同时比较参照多种观点。相比之下,课堂教学显得内容单薄、方式简单,教师的权威性正在日益受到挑战。

网络信息管理的无政府状态带来的负面效应网络信息管理的无政府状态使信息资源良莠并存,色情、暴力甚至反动的观点和信息充斥其间。在网络中,任何人既是信息获取者又是信息制造者。不良信息在对大学生进行负面影响的同时,又反过来诱导学生参与不良信息的制造。更重要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网络向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现实矛盾

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诸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普遍性与个人需要的特殊性矛盾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任务。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传递给青年学生,引导他们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培养作为公民的基本政治素养和价值准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责所在。但是,在市场经济“趋利性”的牵引下,大学生存在严重的急功近利心态,把“谋利性”知识作为主要选择,政治信仰缺失,政治意识淡薄,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能获利,就没有必要区分意识形态。

(二)利他性与利己性矛盾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感恩情怀和利他意识的社会主义公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呈现蔓延趋势:把正当的个人需求无限延展,模糊奉献与索取、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界限,过分强调个人本位,缺少基本的社会责任意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所传递信息的正当性提出质疑,甚至对高尚的价值取向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予以嘲弄,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处于尴尬境地。

(三)理论教学目标与社会实践经验支持的矛盾

政治素质的培养和政治信仰的确立,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过程。教育对象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不断用理论指导社会行为和政治实践,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方面,美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大学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的实践教学,让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区服务、社会服务、募集资金、竞选宣传、环境治理、帮助孤寡、慈善服务等社会活动,使大学生了解国情、民情,将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是理论灌输,学生没有基本的社会实践体验,感觉思想政治理论课抽象、晦涩,甚至虚无缥缈,进而产生厌倦情绪。

(四)感性兴趣与理性接纳的矛盾

大学生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阶段,理性思维习惯尚未完全形成,加之社会文化日益娱乐化倾向,大学生更倾向于追逐那些轻松愉快、通俗易懂、娱乐消遣、新奇有趣的“快餐式”文化,对于那些思辨性强的文化形式缺乏兴趣甚至持排斥态度。在课程选择上,更倾向于生动有趣、简单明了、现实功用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抽象性、理论性、长效性等特点,既缺乏生动性,又缺乏现实功用性,很难获得教学对象的积极响应。因此,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当务之急。

(五)教育对象工具性和教育的目的性矛盾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终极意义上是使学生的思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构成元素,使学生服务于社会,因而在实际上存在着忽略教育对象个体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倾向,教育对象的工具性比较明显。但是,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要以人为本,重视个体的生命意义,培养人格健全和思想独立的人,这就使教学存在着教育对象工具性和教育目的性的矛盾。如何在满足大学生需要和发展的基础上完成意识形态教化的任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解决的问题。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根据育人环境的变化和教学对象的思想特点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只有深刻了解和掌握教育的现实背景,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乌·贝克,哈贝马斯,等.全球化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215.

[2]雅克·阿达.经济全球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

[3]胡佐斌.论新形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特点和所面临的挑战[j].中西部科技,2009,8(13).

[4]王卉.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6(6).

[5]万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04)[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和趋势篇9

【关键词】媒介融合媒体变革发展趋势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断融合。媒介融合在业界的繁荣使学界对其的研究进一步深入。2011年,新闻学术期刊中对媒介融合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的相关研究加以梳理。

一、对媒介融合概念的理解

1978年,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提出“媒介融合”概念。张建在《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一文中指出:“所谓的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出现后,与传统的四大媒体在信息的流通领域各自发挥作用,并彼此融合和促进。媒介融合时代的特征为:新兴媒体主导,新兴媒体成为引导或影响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的强势媒体;新旧媒体融合,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密切交融,共同主导主流舆论与文化状况;媒体竞争加剧,每一种媒体都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竞相伸张和突显自身的传播优势。”张建运用了网络时代兴起的一种理论――长尾理论来阐述媒介融合的必要性。①

南京大学丁柏栓教授在《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中认为:“媒介融合是由新媒体及其他相关因素所促成的媒介间在诸多方面的相交融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现有的国情条件下,媒介所有权的融合,常常涉及非常复杂的因素,是否融合、与谁融合、何时融合、如何融合、在多大程度上融合,并不是由媒体负责人和一般的新闻从业者所能自主决定的。”②

丁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应从三个层面理解,即物质层面、操作层面和理念层面的融合。物质层面的融合即工具层面的融合,也就是传播工具之间的功能相互交融;操作层面的融合主要包括传播业务和运营业务层面的融合;这主要是针对新闻从业者来说的;理念层面的融合即意识层面的融合。

谭天、刘晓璇在《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中认为:“当下我国媒介融合的现实图景是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推进为主导,但更多的还是在行业的框架内展开。由此,广电、报业和新媒体各自为战,总体上呈现分兵合进的融合态势。”广电行业要积极应对三网融合,报业要全面实行全媒体战略,新媒体要积极推进跨界与越位。③

二、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媒体变革

媒体融合带动了媒体变革,而媒体变革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

1、变革手段之一:异质媒体的互动和联合

陈善宝、陈力峰在《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一文中,以《楚天都市报》打造“金喜购”网络平台为例,阐释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互动与联合。“依托于《楚天金报》、金网两大媒体平台的金喜购,一亮相即赢得《楚天金报》50万忠实读者、金网20万时尚网民的高度关注。基于《楚天金报》和金网的双向互动,金喜购借助于《楚天金报》的品牌和公信力,聚合了目标客户群体,延伸了报业传统盈利模式的产业链,通过客户和读者的互动体验和支付,形成了媒体形态和商业形态的有机融合,最终实现销售盈利和模式创新。”④

2、变革手段之二:报业集团化经营

姜帅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中指出:“通过媒介组织的融合,组建集团式发展的优势在于,不同的媒体可以通过生产流程的设计与控制实现资源重整,利用不同类型媒介的介质差异,在新闻信息传播上实现资源共享而又产品各异,化竞争为合作,结果就能联手做大区域市场,并且在这一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湖南省现已组建了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和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两大报业集团,湖南报业由此走上集团化发展之路。”⑤

3、变革手段之三:自身模式的创新

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不同的媒体要争取“和而不同”。王凡在《“和而不同”―――媒介融合下的报纸生存之路》一文中认为,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进行报网融合的同时,努力突破新闻专业主义的种种限制,在“和而不同”中提供优质的观点,才能真正意义上成为国民知情权的代言人,找到新媒体环境下自身的发展壮大之路。

广播媒体也同样如此,需要不断创新模式。郭珂在《媒介融合趋势下的广播媒体发展创新策略》中认为:第一,强化广播在舆论引领中所起到的独特功能;第二,精办广播栏目,坚持走品牌经营的道路;第三,实时更新节目形态,开发适合新媒体播出平台的节目。在多种媒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今天,对于广播而言,一定要采取正确的发展创新策略,借助新媒体的手段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三、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在可预见的未来,媒介融合的进程会逐渐影响到传媒的各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为了适应未来媒介市场的需要,新闻教育与人才培养方面也会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徐文婷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教育改革探讨――以“5w”模式为分析框架》中总结了现在很多新闻院系做出的一些有益尝试。包括通过专业设置开辟传统新闻专业人才的“试验田”,通过借鉴国外的融合教育模式来改造教育环境以及通过与业界合作,依托媒体平台开展融合教育。她认为对于学界而言,要想真正培养出适应业界发展的人才,必须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内容的变革以及教育理念的转变上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解决新闻教育中最最关键的由谁教、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这几个问题。

管文娟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中认为“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一媒体专业技能的界限被打破,具备跨媒体技能的多面手将成为未来新闻人才的首选。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是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人才的突出表现,记者不再为某一单一媒体服务,而是为集团内的多个媒体信息数据库服务。”⑥

媒介融合大潮引发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对新闻传播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媒介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姜卫玲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一文中认为媒介环境的改变导致过去的新闻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新闻教育体系需要重新建构。

四、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将会引领媒介向哪个方向走,不少文章将重点放在了这一个议题上。

程美华在《出版媒介的融合方式及其发展》中总结了出版媒介的五个发展趋势:第一,出版媒介组织机构间的融合将会渐渐摆脱行政力量的因素,不会受行政干扰;第二,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融合仍会是业界较为关注的话题;第三,媒介形态的融合将会进一步加大;第四,资本的力量将会日趋彰显,并且在出版媒介融合中起纽带作用,出版媒介融资的渠道将会更宽、力度也将更大;第五,出版媒介融合出现的多元化趋势将极大地促进出版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孔玮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市场格局的主导者将会是传媒集团,尤其是多媒体新闻集团,例如经济科技娱乐类新闻信息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新闻融合”的竞争焦点。⑦

对于媒介融合的方向孔玮认为可以归纳为四个,即跨媒介融合、跨区域融合、媒介资本融合、媒介集团化融合。孔玉双、孔庆帅在《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中提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融合势在必行;接收终端的融合的实现,它是指将多种媒体功能整合在一起,以一种开放的终端平台和统一的技术标准将信息和服务传递给使用者;媒介融合更趋向于多元化;媒介融合将进一步满足受众的需求,强化人文关怀,以受众为中心,实现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⑧

五、2011年媒介融合研究的特点

综合分析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的论文,我们可以发现既有对宏观规制的分析,也有对具体业务的探讨。总体来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对于媒介融合的概念等基础性研究继续进行

众所周知,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传播业界的一种引人注目的实践,也是一个涵盖面十分广并且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对于其概念的解读可能有所不同。2011年,对于媒介融合概念等基础性研究依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2、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

梳理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传媒治理与媒体变革方面占很大部分。当今世界,伴随传播进步的是业界传播理念的更新。媒介形态的创新以及多种媒介的融合会导致新闻传播理念和实践的创新,这种创新也体现在媒体变革和传媒治理上。研究者们在媒介变革与传媒治理这个议题上展开了不少讨论。

3、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操作建议

研究者们较多关注媒体技术发展给媒介生态环境带来的变化,进而讨论媒体变革的必要性和手段。这部分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结合现实案例,指导性较强。

纵观2011年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虽然成果颇丰,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研究者大多把目光投向媒介融合给传播领域带来的益处,与对媒介融合带来的担忧相比,我们更多的是看到学者们对于媒介融合持过度赞扬的态度,对媒介融合带来的社会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参考文献

①张建,《简论信息时代的媒介融合》[J].《丝绸之路》,2011(22)

②丁柏栓,《媒介融合的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2011(11)

③谭天、刘晓璇,《知行并进的“媒介融合年”》[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3)

④陈善宝、陈力峰,《从“金喜购”谈媒介融合趋势下报业盈利新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1(1)

⑤姜帅,《媒介融合背景下湖南报业转型之路探析》[J].《东南传播》,2011(5)

⑥管文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刍议》[J].《科技信息》,2006(26)

⑦孔玮,《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体发展方向的思考》[J].《传媒观察》.2011(3)

⑧孔玉双、孔庆帅,《中国媒介融合的现状、表现形式与未来》[J].《探索思考》,2011(3)

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和趋势篇10

一、中职中专电子信息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学校课程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所培养的中等专业人员水平的高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中职中专电子信息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电子信息课程教育的质量水平。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电子信息课程教育问题集中表现于:(1)学校。中职学校在教育决策方面出现了失误,误导了电子信息课程教育方案的实施,影响了整个专业课程的教学成效。另外,学校对电子信息课程缺乏足够的条件支持,也是课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一是观念。中职学校尚未认识到电子信息科技的重要性,没有将校内课程教学与市场人才需求相结合,对电子信息课程失去了正确的认识;二是设备。对新型课程教育缺少资金支持,教育资金过少而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无法接受到最专业的教育。(2)教师。对于任何一门专业课程教学来说,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本身专业水平决定了后期的教学质量。目前,中职学校教师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专业问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落后,与当前社会科技发展趋势不相符,部分教师依旧停留在过去信息技术的认识水平,课堂教学中无法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专业知识;二是方法问题。电子信息属于科技类的专业课程,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平台,才能使学生客观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而实际教学中教师所用的方法不科学。(3)学生。学生是课程教育中的主体,教师只有围绕着学生的需求拟定教学方案,才能更好地挖掘中专生的专业潜能。而中专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参与电子信息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了其专业课程水平的缺失。例如,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中专生因自身学历较低,失去了与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等参与就业竞争的信心;对于电子信息课程缺少全面的认识,削弱了其学好电子信息课程的信心。

二、中职中专电子信息课程教学的改革

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未来我国产业经济将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各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注重中职学校教育改革是不可缺少的。与此同时,中专学校内部教育模式相对落后,影响了电子信息课程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这也给实际课程教学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顾及到中专生未来的成功就业,以及提高中等学校的教育水平,必须要对电子信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调整。具体如下:

第一,方案改革。“电子信息”是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的典范,其对专业课程教育的要求十分严格,教师必须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学习,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专业人才。教学方案是实际教学的总指导,对教学方案进行自动化改革,有助于电子信息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必须结合电子信息本专业的特点,拟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第二,流程改革。当选定电子信息课程教学方案之后,应对其教学流程实施优化改革,这是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执行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把电子信息方案每一个步骤落到实处,进而加快电子信息教学流程的改进,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例如,指导中专生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知识,这些都是教学流程中不可缺少的。

第三,方法改革。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这是未来中职学校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趋势。因此,教师要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平台,应用新型教育手法指导其学好专业知识。例如,引导中专生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积极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还可根据学生未来的就业趋势,引导学生设计开发一些电子、通信器件等。

三、结束语

经过较长时间的变革发展,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日趋完善。除了高等教育事业保持了良好的改革现状外,中等教育事业也受到了国家及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职业中等教育对于社会人才的培养意义明显,每年向各个行业提供了足够的人力资源,注重电子信息教育模式创新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方丽君.中专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改革策略[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9(1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