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的认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8:57

仓储管理的认知篇1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需求的增加,人们逐步重视高职教学内容及相关课程体系的改革,开展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根据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相关要求,对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流程进行分析,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旨在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课程设计;仓储管理实务;工作流程

一、引言

近年来,物流业迅速的发展,增加了对物流管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物流业面临发展机遇的情况下,清楚未来物流业的发展方向及对人才的需求,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教学课程,培养出更多满足物流业发展需要的管理综合型人才,是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有使命。

二、管理实务课程设计思路

第一,课程与目标岗位定位。仓储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是面向物流公司和第三方物流提的学生。[1]目标岗位主要是一些物流企业、生产制造企业的仓储管理岗位,主要包括:安全管理员、业务员、计划员、入库操作员、保管人员、出库操作员、库存成本分析员等等。第二,课程设计思路。需结合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和人才的需求,以目标岗位确定其工作内容,根据工作流程设计教学内容。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工作岗位的需求为依据。第三,仓储管理实务教学内容设计要点:首先课程教学目标:其一知识目标:了解仓储财务知识、仓储工作流程、仓储设备使用知识、仓储管理知识、仓储安全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仓储管理能力、岗位绩效考核技能、实际运作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库存控制能力;其三职业素质目标:具有责任心、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等;其次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及仓储管理岗位的工作过程,确定仓储工作任务。以《国家物流师职业标准》为依据,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时,可依据职业素养、岗位知识、能力,合理地设计学习情景,编排工作任务。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学习情境:一是绩效考核指标设计;二是库存成本控制方法;三是货物出库作业过程组织;四是仓储设备的认知及使用;五是仓储货物入库过程组织与设计;其六物在库保管作业规划等等。第四,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的具体设计:首先考核方法设计。通过教学设计,使得教学内容顺利实施,但需通过考核检验实施的效果。考核内容包括过程性评价及结果性评价。其中,过程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表现来评价;结果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2]其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仓储管理实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通过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要通过模拟实训、实习、角色扮演等方式强化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及积极性:其一教学方法设计。根据仓储岗位的作业流程和所需的技能,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仓储业务评价、出库作业、在库作业、仓储认知、仓库系统规划、入库作业六个项目,设计每个项目的完成条件,并让学生制定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通过考核学生了解学生对仓储管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使用物流模拟软件,模拟仿真度高的仓储虚拟环境,使学生熟悉仓储岗位的工作流程,并自行完成模拟操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仓储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学生可以以组为单位,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感受仓储工作中的不同角色,站在角色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其二教学手段设计。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展示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仓储设备的图片,比如自动化立体仓库、货架、托盘、叉车、集装箱等,呈现整个仓储管理的工作流程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吸收。为了扩展课外知识,可将和仓储工作相关的音频资料融入仓储管理的教学中,比如分拣系统、仓储与货物分拨系统演示等,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学生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3]其三教学内容的选取。严格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依据,打破传统的章节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岗位层次设置课程内容。仓储管理实务的课程设置可分为仓储经营管理、拟建新仓库、仓储作业岗前培训、仓储业务操作、仓储库存控制五个教学项目:一是仓储经营管理。其包括仓储经营管理和仓储绩效管理,采用科学的仓储经营方法,充分使用仓储资源。此外,仓储管理者需制定仓储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该体系,有助于提高仓储经营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是拟建新仓库。结合自然环境、客户分布、交通运输等因素有效地选择仓库位置,不仅要最大限度地降低使用成本,还要满足客户的需求。合理的划分行政生活区、辅助作业区、仓储作业区,根据商品类型分为不同货区,以便于存取货物,提高仓储作业效率;三是仓储作业岗前培训。仓储管理人员在进入仓储企业后,需进行仓储岗前培训,使其了解仓储,了解仓储货物的性能并学会维护相关仓储设备;四是仓储业务操作。在教学过程中可分成四个部分,即仓储信息作业、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使学生掌握出库复核、商品分拣、商品接运、商品检验等基本操作技能;五是,仓储库存控制。做好库存控制工作,有助于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进一步提高仓储效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设计基于工作流程的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使学生在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习知识,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马江浩单位: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全喜.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仓储管理实务》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1(15).

仓储管理的认知篇2

“仓储管理实务”是甘肃武威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该课程在学生学习了先修课程“物流基础”的前提下开设,同时,又为后续的“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专业课程提供了知识支撑。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仓储经营管理、仓储设备操作、仓储作业组织等多种岗位职业能力,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与人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从事相关职业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奠定基础。

二、“仓储管理实务”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对仓库选址与规划、仓储作业设备、仓储作业流程(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出库作业)、库存控制、仓储商务管理、仓储成本分析、仓储管理信息技术、仓储的安全和特殊货物管理等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仓库入库作业、在库管理、出库作业的流程、组织与实施,并使学生能将仓储管理与配送管理、采购管理、运输管理等课程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专业系统知识;通过模拟软件的操作、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其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的养成。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仓储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仓库的选址与规划布局;熟悉仓储作业的基本流程;熟悉仓储作业的设备;懂得货品的保管与养护方法;掌握库存控制的方法,并对仓储成本进行分析管理;掌握仓储管理的信息技术;掌握仓库安全与特殊货物的管理。

2.职业能力目标。能进行仓库规划与布局;会进行物品编码与信息处理;能使用仓储常用设备;能组织货物进出库;能对库内物品进行保养与维护;能操作运用仓储管理软件和其他应用软件;能进行订单处理;具有成本分析与控制的能力;掌握仓库安全及防范的要求;能够掌握文明作业、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及内容。

3.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更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养成。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诸如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等职业道德与素质对个人职业发展、他人职业发展、企业成功的重要性,使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具体来说,要具备仓储管理员的基本职业素质要求;要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要有团队合作意识;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要有较强的书写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抗压能力。

三、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设计

(一)教学思路设计

为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应坚持“教、学、做”合一,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情境化教学模式。

(二)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

通过专业教师进入合作的物流仓储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仓储各项作业的任务内容,分析工作任务所对应的能力需求;将能力需求转化为项目化学习任务,最终通过项目化任务实现课程教学培养目标,确定岗位工作任务,具体内容如表2。

(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设计

“仓储管理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除课堂讲授外,应配合案例讨论、角色扮演、模拟实训、实习等各种方法实现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穿插介绍国内外仓储管理音像视频资料、图片等,以充分关注师生间互动和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挥,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教学方法设计

(1)项目教学法。本课程从仓储岗位职业能力出发,依据仓储作业流程,可将全部教学内容分解为仓储认知、仓库系统规划、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仓储业务评价六大模块项目,设计出完成每个项目的条件,让学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最后,对学生的实训结果进行考核。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采用案例进行讲解及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一般规律”方法及设计方案,从而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结合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可大量采用,此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可采用教材中的案例或搜集的案例信息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师引导启发、点评总结。

(3)任务驱动法。教师布置实训任务,理论学习由学生操作完成。在模拟实训室,学生按照教师演示,布置任务后可马上动手操作,从而有利于知识的快速消化吸收。如分拣作业、堆码作业、出库作业可采用此法。

(4)角色扮演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内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感受实际工作中的不同身份角色,从角色者角度考虑、解决问题。比如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分拣操作实训、仓储商务谈判及合同签订等可采用此法。

(5)模拟训练法。利用物流模拟软件和其它仓储实训软件,通过仿真度很高的仓储虚拟环境,使学生熟悉仓储岗位的各种业务流程及作业,并能进行模拟操作,从而促进对仓储理论知识的理解、接受和应用。

2.教学手段设计

(1)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多媒体课件可重点展示学生并不能经常接触的仓储设备的图片,如货架、托盘、叉车、集装箱、自动化立体仓库等;并展示整个仓储作业的流程图,以便于学生理解。

(2)音频、视频资料辅助教学。为扩展课外知识,可收集仓储作业相关的音像资料用于仓储管理的教学中。如仓储与货物分拨系统演示、UpS分拣系统、天津港集装箱装卸作业等,从而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其学习兴趣。

(3)实训教学。通过仓储模拟软件,可模拟仓库入库、在库、出库的作业管理流程,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对校外仓储企业的参观学习,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工作岗位,感受企业文化,增强学生对岗位职业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其求职和探索欲望。

(四)考核方法设计

通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实施,但实施效果如何,要通过考核来验证。考核可由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进行。其中,过程性评价依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训操作能力及表现来评定(占60%);结果性评价即期末考试(占30%);学生平时表现如考勤、学习态度(占10%)。这种考核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着重体现了职业能力培养中学生动手能力、实训能力的考核。

四、“仓储管理实务”教学设计实例

仓储管理的认知篇3

关键词:仓储社会化、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企业物流

“仓”也称为仓库,为存放物品的建筑物和场地,可以为房屋建筑、大型容器、洞穴或者特定的场地等,具有存放和保护物品的功能;“储”表示收存以备使用,具有收存、保管、交付使用的意思,当适用有形物品时也称为储存。“仓储”则为利用仓库存放、储存未即时使用的物品的行为。简言之,仓储就是在特定的场所储存物品的行为,他是集中反应企业物资活动状况的综合场所,是连接生产、供应、销售的中转站,对促进生产提高效率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仓储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的活动,在保障货物重组供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效益。良好的仓储管理,能增强生产计划的柔韧性、满足需求的不断变化、防治中断、阻止积压、充分利用订单优势、缩短库存周期。因此现代企业物流为了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打造高效利润空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和回报率,必须采取先进的仓储管理方法。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仓库已经由过去单纯的作为“储存保管商品的场所”逐步的向“商品配送服务中心”发展。而仓库曾经也只被认为只有仓储的功能,而现在库存的“流速”已经成为评价仓库职能的重要指标,仓库是“河流”而不在是“水库”或“蓄水池”。对仓储管理的要求也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储存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配送中心不仅储存保管商品,更重要的是担负着商品的分类,检验,计量入库,保管,包装,分拣出库及配送等多种功能并配有计算机实行自动化管理。既然仓储业已经不断的向前或更成熟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直至现代化,是与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那么为了保证仓储各个环节都能正常的运行,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有较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和现代化相结合,而仓储本身是对“物“的管理,但这种管理又是由人来实现的,因为只有人才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仓储业就需要大量的仓储人员,而仓储管理员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首先仓储人员的敬业精神

仓储人员的岗位大多是库房管理,人常说干一行爱一行,那么首先的要求就是仓储人员的心里素质,你必须热爱仓库的工作,具有敬业的精神,才能认真的贯彻执行有关仓储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忠于职守,廉洁自律,关心企业的经营。此外还要达到严格遵守仓储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熟悉仓库仓储物资的特性,还要加强自己的不断的学习与自身的充电……所以仓储人员必须首先具备敬业的精神,因为只有你具有了敬业的精神你才会做的更好。

二、仓储人员的要有吃苦耐劳精神

仓储管理这个行业,有它自己的特点:作业过程的不连续,入库的每一批货物不论时间的长短都要在仓库中储存一段时间,所以每一批货物从入库到出库并不是连续的作业,而是不间断的进行的。作业量的不均衡,仓库每天发生的作业量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各月份之间的作业量也有很大的不同。作业对象复杂,除了专业性的仓库外,仓库的作业对象也是各式各样的,可以有成千上万的品种,不同的库存物要求有不同的作业手段,方法和技术。因而仓库作业就比较的复杂,甚至存在一定的危险,所以作业时要特别的谨慎。作业范围广泛,仓库作业环节大部分是在仓库范围内进行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作业是在仓库以外的范围进行的,比如接运,配送等作业可能要在生产企业,中转仓库,车站或用户指定的地点进行的,作业范围相当的广泛。以上几点是对仓储人员素质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所以至今我觉得仓储人员的第一素质应是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仓储人员的技术素质

仓储活动的基本功能包括物资的保管,调节物资的供需,实现物资的配送和节约物资的功能。他的基本活动包括储存,保养,维护和管理。仓储活动离不开仓储技术装备的支持。仓储技术装备是仓储进行生产和转助生产以及仓库及作业安全所必须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设施。主要有:货架技术,起重技术,自动分拣技术等等。而自动仓储系统更是及高架仓库规划,管理,机械,电器于一起,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采用高层货架储存货物,用起重,装卸,运输机械设备进行货物入库和出库的系统。并且对仓库管理进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那么仓储人就应该与时俱进,熟悉仓储设备,能综合和高效的利用仓储设备。掌握现代的仓储管理技术,对仓储管理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充分的掌握。并能熟练的运用,这对于新时期的仓储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不想被行业淘汰,要做行业的精英,那么就要不断的强化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

四、仓储人员的业务能力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商品的保管,那么仓储最重要的两步便是入库和出库,这两步看似十分的简单,但是这动静之间确包含了很多。入库阶段有接运,验收和入库交接三大环节组成。可也不仅仅是几个字就可以带过的,验收工作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组织要求严密的工作,关系到整个仓储业务是否能顺利的进行,必须做到及时,严格,经济,入库物品经过点数,查验后方可安排卸货,入库编码表示仓库接受货物。这样入库才算完成。而出库要严格的遵守“先进先出,推陈出新”的原则外,尽量一次完成。防止差错,出库过程仓库按照货主的调拨出库凭证或发货凭证所注明的货物名称,型号,规格,数量,收货单位,接货方式等条件进行的核对凭证,备料,复核,点交,发货等一系列的作业和业务管理活动。所以仓储人员要不断的加强业务训练和操作,熟练掌握作业流程和工艺流程,不断提升自己的办事能力,有条不紊的处理各种事务。

五、仓储人员的财务素质

仓储管理的认知篇4

典型工作任务仓储实务教学构想《仓储实务》是一门再现物流仓储管理过程操作控制管理的实用性课程,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行动能力与社会能力三位一体。该门课程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如何让学生学好该门课程,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

一、《仓储管理》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1.课程的定位

支撑物流行业有两大支柱,一是运输、二是仓储。仓储是现代物流不可缺少的环节。搞好仓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合理使用物资的重要手段,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所以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应当开设《仓储实务》课程。

2.课程的作用

《仓储实务》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使学生熟悉仓储工作过程,树立现代仓储与库存管理理念,掌握仓储业务流程,获得商品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成本及库存控制等各工作环节的岗位能力。

二、《仓储实务》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教学过程中,从理论知识出发,结合多媒体资料认知各仓储作业活动、作业流程及设施设备,以案例分析等手段模拟相关知识的应用,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技职业教育的需求,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课程内容强调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训练

《仓储实务》一般按照仓储概述、仓库设施设备、仓储作业管理、仓储货物的管理、仓储管理信息化等顺序安排内容,课程内容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脱离了实际工作,对学生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较少,致使学生难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很多职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沿用以前的那种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模式,把理论知识讲授放在首位,而专业技能课学时偏少,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实习实训流于形式,职业技能培养落不到实处。

2.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有限

传统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对理论的讲解,学生则是对理论填鸭式的单向接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运用讲授法,教师讲得多,与学生的互动少,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没有足够地关注学生“学”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侧重对理论机械式的灌输,导致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养成和压抑学生自身发散、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的不良后果,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不能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3.教学环境简单,学生缺少实训场地

根据我校毕业生的反馈,认为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比较多,但是进入工作单位以后实践能力跟不上,在传统的“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下,缺少相应的实训设备,学生无法在仿真环境下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去实操,实训环节往往只能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企业参观等手段完成,只能达到最基本的感性认识,而没有条件进行操作,达不到理性的认识和实际技能的掌握。

三、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仓储实务》教学构想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是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是搭建在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立交桥。对于一个专业或一个职业来说,将来可能要面临哪些工作,把这些工作提炼出来,再分解成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然后与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转换成学习内容。教师通过带领和指导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将知识点和技能点涵盖进来、有机联系起来。学生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在做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掌握了蕴藏在工作任务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1.教师对物流仓储工作分析与典型工作任务提炼

教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与企业专家召开访谈会,追踪往届毕业生工作情况,和企业仓库管理员一起对仓储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然后对仓储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工作岗位、工作过程、工作任务的对象、工具、方法与工作的组织、对工作和技术的要求。例如,我们通过对在库操作实务的仓储工作分析与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得出在库操作实务的典型工作任务:货物堆码苫垫、盘点、拣选、包装、货物养护。

2.设置学习情景并下达相关学习任务

教师将根据企业仓储管理人员完整思维、职业特征及工作任务,把《仓储实务》课程的全部内容具体化为学习情境。通过案例、视频、设疑等方法为学生铺设一个仓储工作的背景,使学生对于在这种背景下所要开展的工作产生疑问,学生能够很清楚地明白通过本模块的学习能够掌握那种专业技能,完成哪种工作任务,从而激发其学习本模块的兴趣。在此基础上,老师讲解模块中所包含的知识技能点。最后,将相关任务下达给学生。

3.对任务完成的效果进行评价

(1)任务成果展示

任务完成后,在课堂上学生进行成果展示。由每个团队派一名代表上讲台辅以幻灯片分享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欲解决的办法,其他团队成员则当场帮该团队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样所有的学生就都能有机会一起分享所有团队的成果。这样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和与人合作的乐趣,并且逐渐将兴趣转化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并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

(2)自评与互评

在学生完成任务后,首先,让学生进行自评;其次,其他学生对该学生进行点评。把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更易接受,评价的效果会更好。任务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

(3)教师评价

教师针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对相关学生做出评价,对一些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范例向全班同学讲解,让学生进一步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处理复杂业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今后实际工作提供帮助。课后利用其他时间给每个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评价,使他们知道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优势和存在不足,在下次任务实施过程中加以发扬或克服。评价分优秀、良好、一般、不合格四个等级,由教师和组长在专用表格上作好记载,以便学生自己或同伴、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状况。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尽量用鼓励性的评价语气,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仓储实务》课程教学设计,能让学生置身真实或仿真的工作中,亲自尝试订单处理、搬运、出入库操作、拣货、盘点、配货等不同工作任务,生动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利用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多维度的能力和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适应行业职业对于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艳军.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04).

仓储管理的认知篇5

2014年全州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全州广大粮食职工的辛勤工作努力下,取得了较好成绩,但随着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进程的加速,我州的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与全省其他地市(州)的规范化管理工作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鉴于此,为切实提高我州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水平,发挥好粮食仓储管理工作在粮食流通和粮食宏观调控中的基础性作用,现就进一步做好粮食仓储基础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粮食仓储管理责任和制度

粮食仓储是粮食流通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做好粮食宏观调控工作的基础。确保库存粮油安全是粮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粮食仓储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各县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重点管、业务人员具体抓的仓储安全责任制,把安全储粮责任分解到仓储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具体落实到人;要严格按照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的总体要求,加强检查和指导,督促企业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储粮管理制度,落实安全储粮责任,确保库存粮油安全,促进安全储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二、加强储备粮及代储粮的安全储存,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认真做好粮情检查记录和分析

各县要按照“有仓必到、有粮必查、查必彻底”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加强库存粮油和代储粮的监督检查工作,做到常抓不懈。要认真按照“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制定和完善保粮措施,切实掌握粮情,加强对粮情变化的分析,及早发现安全储粮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要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和“一符三专四落实”的要求,严格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合理制定储备粮和代储粮的安全储藏技术,积极推广机械通风、电子测温、测湿、计算机粮情测控、环流熏蒸等先进储粮技术,进一步强化储备粮和代储粮的安全监管,确保粮食储备安全和万无一失。

三、切实加强仓储队伍建设,抓好粮食仓储保管员责任制落实

粮油仓储保管员和检化验员是仓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正常开展粮食仓储业务和确保储粮安全的有效保证;各县一是要认真制定和抓好粮食仓储保管员责任制的落实;二是要加强以储粮技术为重点的在岗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为安全储粮打牢基础;三是要弘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仓储工作优良传统,确保库存粮油储存安全工作中有一支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的技术骨干队伍,努力推动我州科学储粮水平迈上新台阶。

仓储管理的认知篇6

一、2014年的物资管理工作完成情况

(一)在仓储物资收、发、存方面,我较好的完成了上半年物资收发工作。作为仓储管理部主管,我按照全年工作重点,认真做好物资的收发工作,特别是加强了分库物资发放工作的管控力度。同时,在整个发放过程中对出库物资质量也加强了核验,在全年的物资发放过程中未出现大的差错。

(二)在编写岗位作业指导书方面,我按照公司的部署和要求,在企管部的指导配合下,完善了本部门各项岗位职责,编写完成了本部门各岗位作业指导书及各岗位工程流程,理顺了本部门与其它业务部门间的工作节点,确保了制度落地。

(三)在库存物资盘点清查方面,我按照公司对仓储管理工作的整体安排要求,积极配合计划部对公司接收的部分库存积压物资进行盘点清查,以物资存储是否超出保质期,外观情况等逐一对库存物资进行清查,将清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计划部,从而方便了公司各部门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

(四)在仓库安全管理方面,我于2014年年初分别与**,**,**签订个《安全保管协议》,对各个仓储单位和防腐厂明确了仓储各项管理要求,完善和加强了分库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也加大了对本部门员工和驻库保安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消除了仓库的不安全隐患,并定期对各库房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主要仓库和各分仓库未发生安全事故。

(五)在采购入库物资质检方面,我按照公司制定的相关法则,认真严格地对采购入库物资进行了检验,确保采购入库的物资质量,截止2014年年底,共计**批次**件入库物资进行了检验,出库抽检率符合公司物资检测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二、工作中的不足: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通过学习和实践锻炼,自己的各方工作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我深知距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通过对这一年来工作的总结,我深入挖掘在思想观念、工作定位、工作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够,一是在工作定位上有局限性,工作的前瞻性不够;二是因为传统习惯与科学管理间的观念差异,造成了制度、流程的执行力低下的问题;三是有时在工作方法上不注意细节,工作方式上不讲究策略,易产生急躁情绪,缺乏冷静慎重思虑;四是分析能力不足,缺乏专业性总结分析。

三、今后努力方向:

(一)总体目标:我会以仓储标准化管理为主线,不断提高仓储效率,优化仓储方式,降低仓储成本,提升服务质量,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仓储模式;同时,制定日巡查制度,加强各库保管员专业技能知识培训,提高仓储管理水平,在仓库物资做到日清月结,帐,卡,物相符率达到100%。

(二)基本思路:做好仓储工作的关键是要掌握库存周转的变化。我会加强对库存物资的入库,出库,存储状态以及存储环境等情况的分析,并找出进销、存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安全存储的隐患,突出管理重点,特别是加强对仓库仓储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分库管理方法,做到“三专”、“四落实”,即:专人管理,专库储存、转账记载、数量、质量、品种、地点四落实。

仓储管理的认知篇7

一、以日常监管为重点,全面推进仓储规范化管理

(一)推进标准化管理。按照全市统一印发的仓储管理常用表格表样,规范粮情检查、机械通风、熏蒸记录和库存粮油货位表卡册的录入;完善储备粮质量控制指标及入库验收办法;全面推进粮食仓储企业管理规范化。

(二)进一步完善现代粮食仓储管理制度。今年,我区粮食仓储企业要以《省粮油仓储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评价暂行办法》为标准,进一步完善粮油出入库管理、储存实物管理、设施设备管理、质量安全管理、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基本管理制度,加强日常和应急监督检查,不断强化区域粮食安全的“守责意识”,保障储粮安全。同时要加大对违反储粮管理制度人员的处罚力度,保证各项仓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二、以“危仓老库”维修改造为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强化人员素质提高、确保粮食储存安全

一是认真抓好“危仓粮库”维修改造工作,集中资金、人力、物力搞好通滩、弥陀库区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储粮功能提升。二是加大政策性仓储资金的争取力度。粮油仓储企业要主动争取财政支持,抓住近期财政资金对仓储基础设施维护、改造扶持力度加大的机遇,通过新建与维修改造相结合的方式,加速我区粮油仓储设施的优化升级。三是用好已争取到仓储维修资金,确保资金规范、专项使用。四是强化保防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加大对保管员、检验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扎实开展业务培训、粮油质量标准、粮油食品安全及管理知识培训,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下粮食事业科学发展的仓储行业技能型、复合型人才队伍。五是积极推广和应用储粮新技术。根据实际,逐步探索和使用低氧富氮、中药储粮等绿色储粮新技术。

三、创新管理手段、打造信息化监管平台

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突出应用、兼顾办公、整合资源、分步实施、确保安全”的原则,积极响应省粮食局在全省开展的省级储备粮和全省粮油应急预警远程监管系统一期工程建设,推广先进信息技术在粮食流通和监管领域的应用。

四、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粮食质量监管

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粮食质量监管,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提升我区粮油产品的质量档次,为实施名优品牌战略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一是在全区开展地方储备粮监督检查和质量调查;二是加强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建设和人员培训,强化粮油食品检测;三是在市局指导下,积极配合市监测站开展收购和仓储环节原粮卫生指标抽查和污染源调查、评价及对策研究;四是规范推进全区粮食产新质量调查和品质测报工作;五是完善粮油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六是加大粮油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市场监管能力。

五、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稳定安全生产形势

紧密围绕安全生产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安全生产法》和《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规定,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网络,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安全生产上要把储粮安全工作和储粮药剂监管作为仓储工作的核心,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安全发展的理念,着力做好防汛、防火险工作。认真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强化监管;对查出的各种隐患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工作不出现大的责任事故,切实稳定安全生产形势。

仓储管理的认知篇8

关键词:现状;优化;教学

一、仓储课程教学现状

仓储课程一般是为中职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其课程内容表现出理论性较强、与企业实践联系不够、学生动手机会少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枯燥、没兴趣,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物流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能力颇有微词,认为物流专业学生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不懂专业技能,很难直接上岗。我作为一线的教学人员,在认真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的基础上,认为目前仓储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理论缺技能

仓储课程一般按照仓储概述、仓库设施设备、仓储作业管理、仓储货物的管理、仓储管理信息化等顺序安排内容,课程内容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脱离实际工作,对学生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较少,如,在仓库设施设备单元,一般只是按照设备的类型罗列各种设备,没有提到常用设备的操作方法,这与“在做中学”的职业教学理念相违背,致使学生只会纸上谈兵,难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2.重视教忽视学

由于课程内容的限制,理论教学成了主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运用讲授法,教师讲得多,与学生的互动少,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没有足够地关注学生学习接受的过程。

3.有知识无实践

理论课程教学基本是在教室内完成,缺少相应的实训设备,学生无法在仿真环境下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去实操,一般是带学生去企业参观一下,只能达到最基本的感性认识,而没有条件进行操作,达不到理性的认识和实际技能的掌握。

二、教改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其实仓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职教系统中部分专业课程教学都面临的普遍问题。所以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在结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觉得课改可做如下设计:

1.优化教学模式

(1)将整个仓储作业流程分解为多个实训项目,每个项目分解设定了目的、标准、涉及课程的知识点、学生在完成这个项目时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

(2)通过“商品入库商品在库管理商品出库管理仓储质量与服务”等业务项目的下达,按“下达任务任务实施实训作业”的流程逐项完成。

(3)经过“做中学边做边学先做后学”的多次循环,最终完成任务。该做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了解、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既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责任感。

2.推进实施与评估优化

在教学中我们应按照“展示―评估―修正”的教学顺序抓好分段实施。从以往的教学现象来看,不少物流教师在教学中只照本宣科、纸上谈兵,在课堂上对入库作业的定义、程序等处理流于笼统表述,再通过举例加以巩固,完成教学,效果平平,这当然是缘于实际的操作能力和实际经验匮乏所致。而优化项目教学法后,我们根据工作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确定负责人,进行工作分工、分段实施。

(1)课前任务布置与分组。通过课前任务布置与分组,将具体的工作任务单提供给学生,使学生明确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工作效果的评价标准等。确定任务后,学生由以往的“听”转变为努力研究“怎样去做”,进而落实岗位职责,切身融入岗位工作的氛围中。

(2)计划实施。这是重要的操作阶段,是优化的重点,该阶段由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资料,掌握货物入库准备工作的内容以及入库验收的方法和程序,正确填写验收单据,完成入库货物的账目登记。我们认为,中职的学生只要掌握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就可以了,不宜太深。

(3)检查评估。完成项目任务后,要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解、自评、互评。这样,他们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从中发现问题,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教师要着眼于优化,在对学生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时,侧重在工作过程与改进过程的评价,而非结果的评价。通过点评,使学生知道完成此项任务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同时为下一项工作任务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

3.课外模拟与实训

(1)实训目标: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动脑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体现职业教育特征。

(2)岗位角色和地点:拟定角色和地点

(3)模拟步骤:①各小组讨论;②各小组制订出策划方案;③各小组按方案完成作业;④教师进行评价并和销售共同为各小组打分。

(4)注意事项:①学生分组时要合理搭配;②小组成员要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体现项目优势;③必须遵守纪律、听从指挥、讲文明,表现出良好的综合素质。

三、课改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课改,目前我们还处于摸索实验阶段,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与时俱进

新课程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都要求授课教师具有仓储企业的实践经验,授课教师首先要能够掌握仓储企业相关岗位的业务操作,如,手持终端、堆高车等相关设备的使用等,还要能够带领学生在模拟工作现场完成学习项目。

2.完善仓储实训室

新课程是根据物流专业典型职业活动直接转换的课程,对授课场所的要求较高,在教学实施时要尽量使学生处于一个相对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因此学校要为新课程实施创设条件,投资建立设备设施相对齐全的仓储实训室,这是顺利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课程实施的根本保障。

3.转变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习惯了坐着听,而新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动起来,既要动手又要动脑,不断地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这对学生来说的确是个挑战,所以要提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理解新课程实施的目的。

4.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应主动加强与相关企业的联系,使企业成为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或与企业签署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等,双方建立互相信任、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使师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各类仓储企业,加深对专业的认识。

新课程开发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只有遵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坚持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行动导向教学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做中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仓储教学改革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陆超.仓储管理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仓储管理的认知篇9

5月12日四川省发生强烈地震以后,国家粮食局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成立了以聂振邦局长为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之后,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千方百计地对四川灾区进行支援。当灾区提出需求后,陕西、湖北、青海、甘肃、河北、云南等6个省粮食局很快为灾区筹备了100万条麻袋,随时准备调用,在此特别予以表扬。5月13日国家粮食局军粮中心派人到灾区,现场协调解决10余万救灾部队、武警、预备役人员和专业救援队伍等的军粮供应问题。粮食工作是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粮食局党组研究决定,一方面抓抗震救灾,保证灾区粮食供应,尽快恢复生产,减少灾害损失;另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全国的粮食流通工作,为抗震救灾和经济建设提供支持。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对抗震救灾的支持。因此确定原来已经布置的各项工作,只要不和救灾矛盾,就按原计划向前推进。在此背景下,我们按计划组织了粮食科技周活动、仓储工作会议以及最低收购价预案启动会议等重大活动。从今天开始,是三天全国哀悼日,我们的会议取消正常工作以外的所有安排,以表示对灾区的支持、对逝者的哀悼。在这样一个时刻,更希望大家集中精力开好会。

从1999年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在南京召开全国粮食仓储工作会议以来,已经近10年了。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粮食仓储工作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是:十年来,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国粮食储备体系基本建成;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进展顺利,“三老”问题基本解决;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加强;粮食仓储技术不断创新,新理论、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凝结仓储工作实践经验而制(修)订的一系列新标准、新规范颁布实施;一批专业人员进入仓储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上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分析粮食仓储工作的新形势,研究粮食仓储工作的新问题,提出对粮食仓储工作的新要求。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总结近年来仓储工作的成绩,分析当前仓储工作形势,交流工作经验,宣传贯彻新颁布粮食储藏技术标准,推进仓储规范化管理进程,开创粮食仓储工作新局面。

一、十年来仓储工作的主要成绩

十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带领广大粮食战线职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流通政策,强化粮食仓储基础地位,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粮食仓容总量有了显著增加。1999年,我国共有粮食仓储企业5.4万户,仓容2.05亿吨。到2007年,我国粮食仓储企业因体制改革等因素减少到1.8万户,而仓容增加了1.15亿吨,达到3.2亿吨,增长了56.1%,基本消除了露天储粮的情况,解决了仓容不足的问题。另外,粮食仓储配套设施也得到改善。到2007年,全国粮食烘干能力达到5.08万吨/小时,地坪1.7亿平方米,罩棚1206万平方米,铁路专用线1207条、1491.7公里,码头泊位2113座。在总量增加的同时,粮食仓储设施布局也得到了改善,形成了大连北良、辽宁营口、辽宁锦州、广东新沙港、广东东莞、上海外高桥、江苏张家港、浙江舟山等一系列重要粮食物流枢纽,它们在促进粮食流通、保障粮食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仓容总量的增加和基础设施的改善,除得益于国家三次大规模粮库建设外,各地也利用地方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企业自有资金等建设了一大批粮库,其中,地方投资比较多的省份主要有福建、广东、江苏、浙江、河南等。

(二)粮食仓储技术水平明显提高。一是仓型结构更加合理。到2007年,全国总仓容中约80%的仓房已经实现散装储存。浅园仓、立筒仓等便于散粮装卸周转的仓容已经达到3410.7万吨,占有效仓容的11.9%。平房仓的整体质量也显著提高,仓房的密闭、保温、隔热性能大大改善,仓房完好率达到90%以上。二是仓储装备水平显著提高。2007年底,全行业共配备散粮运输火车2966辆,散粮运输汽车6798辆,运输船舶84艘。各企业共装备粮食输送设备11.7亿台,清理设备3亿台、汽车衡1.35万台。目前,大中型粮库基本实现机械化进出仓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条件。三是储粮新技术广泛应用。机械通风、粮情检测、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4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国粮食储藏技术实现突破。目前全国装备机械通风系统的仓容为1.98亿吨,占有效仓容的68.9%;装备环流熏蒸系统的仓容为1.08亿吨,占有效仓容的37.6%;装备粮情测控系统的仓容为1.45亿吨,占有效仓容的50.5%;装备谷物冷却机835台,为粮食储存安全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粮食储藏理论和技术研究取得进展。近年来,我国粮食储藏专家提出了粮食储藏生态理论,并在粮库建设和粮食储藏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科研院所组织开展了低温储藏、气调储藏、低氧储藏等技术的机理研究,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组织开展了粮食储藏品质、真菌毒素、害虫抗药性等方面的研究,并创新了相应的检测方法。

另外,在3批国债项目建设中,我们还组织开展了气调储粮试点项目、低温储粮试点项目、粮食输送减少破碎试点项目、烘干机自动控制试点项目、就仓干燥试点项目、散粮汽车试点项目、312专项等项目,这些试点项目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有些技术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今后粮食仓储行业发展做了大量的技术储备。

(四)粮食仓储管理制度框架初步形成。《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实施,为仓储管理制度框架的建立提供了重要依据。两个条例之后,我局会同有关部门了《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认定办法》、《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暂行办法》、《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办法、规定和规范性文件,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粮食仓储工作提出了相关要求。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出台了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粮食仓储设施管理制度、示范库站建设制度、规范化管理评价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对粮食仓储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的要求。另外,《粮食仓库管理办法》已经纳入国家发改委08年立法计划,我们将积极努力,争取年内出台。

这些规章、制度、办法和规范性文件涵盖了储备粮、政策性粮食、商品粮的收购、运输、库存、轮换、质量管理等各个环节,对于提高流通效率、保证粮食质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促进了粮食仓储工作水平的逐步提高。

(五)粮食仓储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立。2004年,我们委托有关单位编制了《粮油储藏技术标准体系》。根据体系的规划,粮食仓储行业需要编制138项行业标准,其中约50项为行业核心标准。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等37项重要标准的编制任务,还有《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评定》等16项标准正在编制中。已经和即将的标准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全面总结吸纳了近年来粮食储藏技术与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比如生态储藏理论、低温储藏技术、电子测温技术等;二是适应粮食仓储形势变化的要求,强化了绿色储粮技术、成品粮储存、安全生产、农户储粮等内容;三是标准内容更加严谨科学,通过复核、验证,对相关数据进行了调整;四是吸取了国际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逐步与国际接轨,采纳了国际标准相关原则,国际化程度更高。这些标准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了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的进程。

(六)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过去,粮食仓储行业创造了辉煌的历史。1953年,浙江余杭县仓前粮库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四无”经验,“四无”活动在粮食行业一直持续开展了半个世纪,至今仍有现实意义。1966年,河北玉田县粮库提出了“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口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粮食人,已经成为粮食仓储行业的精神,该库代表也曾3次受到主席的接见。

近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仓储设施水平不断改善,粮食仓储工作基础、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目标都发生了根本变化。面对新形势,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和粮食企业积极探索,在仓储管理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绩。北京、中粮集团开展了规范化管理“千分制”评价活动,天津、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川、宁夏等地开展了规范化管理活动,山西、云南等地开展了示范(达标)粮库建设活动,浙江开展了“星级粮库”评比活动,中储粮总公司开展了“精细化管理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收到很好的效果。粮食仓储企业库区干净整洁、设施设备配套完好、粮情安全稳定、职工精神面貌良好、档案资料齐全、经济效益逐步好转。一些企业还通过了iSo质量体系认证,管理水平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目前,在粮食仓储企业中,奋发向上、努力创新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七)农户储粮项目取得进展。2004年,我局与有关部门启动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重大项目,按照“技术、装具、方法、药剂、培训、服务体系”六位一体的基本思路,开展了农户储粮技术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研究定型了10种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农户储粮仓型,成功开发了3种高效低毒储粮药剂,形成了6套农户储粮技术模式;在互联网上成功开通了“农村储粮专家咨询系统”,为农民提供全面的粮食储藏知识查询和技术咨询服务;组织编写了《农户安全储粮技术手册》,制作了《农户安全储粮实用技术》VCD;在11个省进行了技术示范,并通过“粮食科技周”等活动,在全国范围进行了宣传推广,取得了良好效果。安徽省粮食局从省财政筹措资金,每年逐渐把工作推向深入。新疆粮食局也结合新疆特点,利用省财政资金独立开发了适合新疆地区的农户储粮装具。另外,2007年,国家粮食局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在辽宁、山东、四川三省启动了“农户储粮试点项目”,项目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我们正在与发改委协调,力争今年能够适当扩大试点的范围,全面推动农户储粮安全。

二、粮食仓储工作面临的形势、问题和我们的工作目标

(一)粮食仓储工作面临的形势。目前,我国粮食供求和市场形势十分复杂,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需要我们在粮食安全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加强对粮食的宏观调控。从国际粮食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看,全球粮食供需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市场粮价扑朔迷离。去年以来,由于欧佩克石油限产和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粮食减产、生物质燃料生产快速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国际市场粮食供求趋紧。在美元贬值、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粮食生产成本增加和国际投机资金炒作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际市场粮价居高不下。随着国内态势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程度加深,国际市场对国内粮食供求和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的难度加大。特别是最近国际市场大米价格爆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引起社会动乱,再次为我国粮食安全敲响警钟。

从我国粮食供求总量看,当年粮食产需基本平衡,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国家惠农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4年丰收,2007年总产量达到10030亿斤。粮食消费平稳增长,当年产需基本平衡。国家粮食库存充裕,粮食供应是完全有保证的。但是我国植物油产不足需,对外依存度超过60%,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从长远看,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粮食稳定增产的难度加大。从粮食品种和区域结构看,我国粮食生产与消费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小麦、玉米和稻谷产销基本平衡,但玉米工业消费快速增长,大豆产不足需,缺口较大;13个主产区粮食产大于需,11个产销平衡区的缺口有所扩大,7个主销区的粮食自给率进一步下降。我国粮食库存主要集中在粮食产区,主销区的库存比较薄弱。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些矛盾将更加突出。

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粮食仓储工作体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我国粮食库存总量将长期保持较大规模。受全球粮食供求多变,国内粮食增产难度加大,城市化水平提高,农户储粮减少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粮食库存总量将长期保持较大规模,这是对粮食仓储工作提出新的挑战。

——我国粮食物流总量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存在品种、区域不平衡的状况,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消费习惯的改变,今后农户自产自用的粮食总量逐步减少,进入社会流通的粮食总量将逐步增加,如何做好粮食仓储工作,提高粮食物流效率,是我们下一步面临的重要课题。

——粮食仓储企业多元化增加了监管难度。据统计,2007年全国粮食仓储企业中非国有企业已占17%。另外,粮食加工运输企业及非粮食行业的仓储企业也开始进入粮食仓储市场,给传统粮食仓储企业带来冲击。由于多元所有制企业中的大多数企业仓储条件较差,仓储设备不足,专业人员缺少而且游离在现有管理体系之外,加大了行业监管的难度。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食品安全意识增强,对粮食质量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将更加关注主食食品的营养、卫生和安全,这对粮食储藏期间的品质保证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粮食仓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近十年来我国粮食仓储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一是仓储设施还不能满足粮食储存的要求。一些地区的仓容总量偏少,不能满足粮食收购、储存的需要;需大修、待报废的仓容比例偏高,储粮安全存在隐患;现有仓储设施还存在布局、仓型不合理问题;另外,一些仓储设备还存在工作效率不高,粮食破碎率增加较多以及能耗较大等问题。

二是先进粮食仓储技术创新不足。生态储粮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粮食基础参数体系尚未建立。熏蒸剂替代技术、绿色储粮技术、节能技术、粮食减损技术等关键技术创新不足,有待取得突破性进展。粮食仓储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建立,一些成熟技术推广不够广泛,科技对粮食仓储行业的贡献率偏低。

三是现行的仓储管理机制还不能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现行仓储管理机制还不适应仓储企业多元化发展趋势,在监管范围、监管手段、监管方法和监管目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仓储管理还存在体制、机制不顺和管理粗放等问题,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标准、地方技术标准体系的创建工作刚刚起步,行业技术标准的应用水平总体不高,阻碍了企业发展。

四是现有的仓储管理队伍整体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总体上看,现有仓储管理人员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技能素质、职业素养、管理水平等方面还存在差距。仓储企业对职工的在职教育投入不足,在职培训、在职教育总体水平不高。仓储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健全,企业职工的创新能力和工作热情需要进一步调动和激发。

(三)粮食仓储工作的总体目标。近几年,我国粮食仓储工作的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加快仓储设施建设步伐,不断改善粮食仓储设施的基础条件。以生态储藏理论为指导,加大粮食储藏技术创新和推广力度,提高粮食仓储技术应用水平。以贯彻新标准为契机,规范粮食仓储管理行为,降低粮食损失损耗、降低能耗和费用,保持库存粮食品质。以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提升粮食仓储企业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三、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粮食仓储工作的新局面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总理在全国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是保证市场供给、抑制通货膨胀、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迫切要求,是应对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是顺利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当前,粮食安全已经成为社会稳定和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央指出“粮食安全的警钟要始终长鸣,巩固农业基础的弦要始终绷紧,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要始终坚持”。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粮食局长会议的要求,切实做好粮食流通工作。以学习贯彻粮食储藏技术标准为契机,全面推进仓储规范化管理活动,努力开创粮食仓储工作的新局面。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修工作。要以企业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要通过规划引导、重点扶持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粮食仓储设施的区域布局,建设和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粮食物流中心,适应粮食流通形势的变化要求。要利用部分企业退城进郊的机会,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粮食仓储设施功能,提高粮食流通效率。要科学论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严格管理,保证仓储设施建设质量。在做好新仓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旧仓的维修改造工作。旧仓改造一方面可以增加有效仓容数量,改善粮食仓储条件,还可以消除安全隐患,避免生产事故发生。旧仓改造的重点是仓房密闭改造、保温隔热改造以及其他影响粮食储存安全的改造。各地要加强对旧仓改造工作的指导,对本地区旧仓改造工作一是要有一个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二是要对本省仓容调查研究后有个改造的技术指导意见,如密闭、隔热、测温、通风等要有个改造规划;三是要有个很好的旧仓改造管理办法。湖北、江西旧仓改造做得比较好。各地要扩大旧仓改造资金来源,提高改造资金使用效率,完善旧仓改造标准,保证旧仓改造质量。另外,3批国债建设项目已经全面投入使用,并成为承储各级储备粮的中坚力量。各地要加强国债项目的维护工作,定期对仓房门窗进行检修,保证仓房密闭性能。定期检查仓房的防水防潮情况,及时修复出现的损伤,保证仓房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在仓房建设和维修中,要注意先进适用技术和成熟产品的推广应用。如粮情测控系统中的数字传感器技术、仓房门窗密闭技术等。

(二)推进粮食储藏技术开发创新和推广应用。粮食科研院所要加强粮食基础参数和粮食储藏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为粮食储藏技术创新提供支撑。要加大粮食储存品质控制、节能降耗技术、数字化管理技术、绿色环保杀虫技术、气调储粮技术等前沿技术的研究,力争有所突破,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各地要全面总结机械通风、粮情检测、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4项新技术使用经验,提高4项新技术应用水平。要积极推动成品粮储藏保管技术、控温储粮技术、密闭储粮技术、节能通风技术、就仓干燥技术、散粮装卸运输技术、防破碎技术等先进实用储粮技术的研究应用,提升粮食仓储技术应用水平。要通过技术示范、政策引导、经验交流、会议研讨、人员培训等方式,建立健全粮食储藏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速度,把科研成果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要鼓励企业职工立足岗位,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切实解决仓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鼓励“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促进企业和研究机构、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高研究效率,加快研究速度,提高研究质量。

(三)创新粮食仓储企业的管理模式。上个世纪50年代,原粮食部在全国推广了浙江余杭的“四无粮仓”经验,后经多次修改完善,形成了“一符四无”管理模式,为推动我国粮食仓储企业管理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当前,“一符四无”管理模式仍有现实意义,各地要继续坚持开展“一符四无”活动。在活动中要结合粮食仓储形势变化趋势,创新活动形式、调整活动内容、改进评价方法,提高“一符四无”活动的水平,扩大“一符四无”活动的影响力。另外,各地要借鉴本次会议交流的典型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现有工作基础,进一步梳理本地区、本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思路,明确规范化管理工作目标,拓展活动范围,提高规范化管理活动水平,促进仓储行业发展。开展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工作的要求是:仓储管理业务流程规范,设施管理规范,设备管理规范,工作制度规范,岗位职责规范,工作要求规范,文件档案规范。企业仓储规范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职工队伍稳定,设施设备完善,库存粮食安全,管理效率提高,管理成本降低,企业效益增加,发展后劲增强,社会影响扩大。下一步,国家粮食局将抓紧出台《粮食仓储规范化管理评价》等技术标准,为各地开展规范化管理活动提供技术支持。要逐步推广各地规范化管理的经验,促进整个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开展iSo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切实提高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

(四)完善地方和企业的标准制度。国家粮食局已经了《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储粮化学药剂管理与使用规范》等一系列技术标准,正在组织力量制订《粮食仓库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国家力争再通过两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行业标准体系和制度体系。

各地要根据已经和即将的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结合本地粮食仓储工作特点,抓紧修订、编制本地区粮食仓储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形成本地区粮食仓储技术标准和制度框架,规范本地区粮食仓储管理行为。在编制本地区粮食仓储技术标准和规章制度时,要坚持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要立足实现对全社会粮食仓储企业的监督管理,要力争实现粮食品质、粮食数量、经济价值等目标协调统一,要贯彻节能减排绿色储粮技术的推广,实现粮食资源合理利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指导企业逐步建立企业自身的标准框架,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标准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向社会提供优质仓储服务的重要条件。仓储企业要重视企业标准建设工作,通过企业标准的制订,形成企业的管理特色。同时,企业要逐步完善自身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业务流程,细化工作要求,明确岗位职责,提高仓储工作质量;要强化企业的战略管理,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要建立健全企业的创新机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规范评价行为,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五)进一步强化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国家粮食局已经委托成都所撰写了《粮油储藏重要标准理解与实施》培训教材,并计划举办一次培训示范班。请各地区、各单位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工作安排,认真做好新标准的宣传贯彻和人员培训规划,力争通过2年左右的时间,把骨干仓储管理人员轮训一遍,让各级粮食仓储管理人员、粮食企业仓储工作人员了解、熟悉并能灵活掌握这些标准。要尽快培养一支训练有素、精通业务、勇于创新、认真负责的仓储队伍。在培训工作中,要注意形式的创新,可以请专家讲课、可以搞知识竞赛、可以组织技能比武、可以由省里统一组织,也可以由各地区、各企业自行组织。国家粮食局将做好教材、师资等方面的服务工作。在学习贯彻标准过程中,要注意发挥领导的表率作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分管仓储工作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标准、讲标准、用标准,在行业内形成人人懂标准、开展工作靠标准、监督检查看标准的新局面。

仓储管理的认知篇10

根据仓储管理人员素质选择员工,打造优良团队。一般来说,仓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素质:

1)具有丰富的螺纹钢、丝材知识,掌握螺纹钢、丝材理化性质和保管要求,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管理措施。

2)掌握现代仓储管理技术,对仓储管理技术应充分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

3)热悉仓储设备,能合理和高效地安排、使用仓储设备。

4)办事能力强,能分清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地处理事务。

5)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查阅财务报案,进行经济核算、成本分析,正确掌握仓储经济信息,进行成本管理,进行价格管理和决策。

6)具有一般的管理素质。

2科学设岗明责

科学设置仓储人员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本作业区共设置主管、组长、副组长和服务人员几个岗位,人员共18人。

2.1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

1)单证和现场管理相对独立、相互制约。

监管业务人员工作重点是单证,调度人员工作重点是现场管理和库存管理。

2)重要单证的签发权集中。

如动产质押专用仓单和质物清单的签发集中在监管经理的手中。

3)规范化和灵活性相结合。

可以根据业务发展的实际设置岗位。对于仓库面积较大、监管货物货值较高、质物进出库比较频繁的客户仓库,可以采取一库一部的岗位设置,也就是一个监管仓库设一个监管部。

2.2期货仓储作业区工作人员职责

1)负责入库钢材、丝材的监管、盘点、查询,根据现场盘查填制各种单证,保证钢材、丝材账货相符。

2)关注钢材、丝材化学性质变化,维护钢材、丝材的安全,定期向调度汇报钢材、丝材的情况。

3)负责钢材、丝材标签,建立、管理和维护标识。

3培训、奖惩、考核

对各班组职工进行岗后培训并考试,评出优差的班组进行奖惩考核。培训内容包括岗位作业标准、安全生产知识及如何发现及解决常见设备故障等。

通过培训,职工认识到:岗位作业标准是许许多多的人用实践和经验甚至是血的代价换来的经验性标准,必须熟知、不光会背,更重要的是严格、认真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个人安全,保证设备正常,生产顺利。

4安全隐患的查找、排除

各班组根据工作现场情况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议和查找身边安全隐患,对提出的安全隐患立即汇总上报并及时排除。

一方面,作业区成立专门安全督察小组,对重要的设备、设施配备的消防器材进行一次认真彻底的检查,对过期的和损坏的进行更换,没有的配齐。

另一方面,作业区不定期对各班组人员进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检查,一旦发现违规行为进行严厉考核。

作业区所属各班组利用每周的安全活动时间,组织职工学习事故案例,并结合岗位作业标准进行讨论,在广大职工中掀起了学习安全知识的热潮,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提醒,从我做起,从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构成了良好的学习安全的舆论氛围,达到了共同进步。这样,不仅作业区人员形成了良好的个人工作习惯,个人安全意识和技能得到了有效提高,大大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更为全作业区的安全生产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5创新管理手段,实现队伍和谐稳定

仓储作业区大胆创新管理手段,将人文关怀、温情管理与制度管理相结合,实现了队伍的和谐稳定发展。

1)创新人才管理手段,事业留人。

每年定期根据管理能力、业绩成效、客户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期货仓储作业区员工及时进行考评。

2)实行差异化薪酬机制,待遇留人。

激励机制的建立是调动期货仓储作业区员工工作积极性,体现待遇留人的关键。仓储作业区根据员工现状和管理运作模式,采取灵活的薪酬分配形式、标准和管理办法等,效益工资标准充分,向管理安全、降低成本、客户好评员工倾斜,促使员工加强学习,努力学习岗位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