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在线网络课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24:36

中小学在线网络课堂篇1

关键词:网络综合布线;动手能力;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041-02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总产值和建筑总面积均保持高速增长,每年全国新增建筑总面积20余亿平方米以上。而随着科技发展进程的加深,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已经不在满足于“坯土屋,茅草顶”,而是追求绿色环保化、智能化。作为智能化发展基础的网络,由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重要性

综合布线,是整个网络信息系统的根基,是组建智能化信息网络的神经系统,是整个网络组建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是否优良,不仅关系到互联网络系统的安全,也影响着网络辖区内每一位客户能否享受到优质高效互联网信息网络智能化服务的关键。网络综合布线分设计、施工两部分。其中设计部分,设计人员应结合当前布线建筑的网络构建基础需求,充分考虑到当前所需及长远规划,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水平布线尽量一步到位”。由于当前网络布线需求布线产品的质量保证一般都在15年左右,所以应尽量避开建筑永固部位,设计布局时也应考虑到建筑后期装修等实际情况,对主线缆部件尽量选用档次、质量较高的产品,有条件可利用“墙进”式布局,有效的避免强电、强磁干扰,对分线缆布局则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第一要务。一般来说,水平配线扩建难,应以远期需要为主;垂直干线易扩建,应以近期需要为主,适当满足远期的需要。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学习的重点就在于让中职学生能够在日后工作中,避免出现此类问题,或将其他成熟的网络布线方案不加更改就拿来使用。例如:某写字楼进行智能化改造,施工人员为图方便,直接把隔壁写字楼网络布线施工方案拿来用,结果由于两栋楼建筑结构的不同,不仅在各处墙体上钻了很多窟窿,而且在人家简单明确的环式结构,被他们变成了复杂、繁琐的蜘蛛网式结构。

2《网络综合布线》课堂的现状

1)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不够重视

中职学生大多来源于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也许可以将电脑操作说出个一二三四五来,可以把电脑游戏玩得出神入化,但实际上他们对于网络综合布线这种难以接触到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足够了解。并且,由于当前初中学生在初中学习时,面对的学习和考试压力较大,且多是记忆背诵类的学习问题,让学生们已经逐渐养成了一种,差不多就行,及格就够了,这种考试分数代表一切的学习态度,忽视了在中职课程学习中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2)教师只长于课本理论,缺乏对实际设计、施工操作的理解

中国语言是博大精深的,同样一句话,哪怕是标点符号的不同,也会引申出不通含义。教师授课时,一个不标准的发音,一个不该有的停顿,都可能引发学生用千奇百怪的方式去理解。教师在授课时太过着重课堂理论的传授,从而忽视了对实际操作过程的示范、演练,也让学生在学习时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把理论背下来、记熟,就能够轻松适应工作岗位,并且具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实际上是由于部分教师自身对于实际操作就不够了解,让学生在学习时就产生了理论高于实践的错觉,把理论学习和实际动手操作区分开,毕业后反而难以适应实际岗位工作。另外,当前科技发展速度迅猛,如大江涌动,不能逆流而上就等于顺水而下,逐渐被淘汰。网络综合布线教师也是如此,教师如果不能按照社会现状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教给学生的就是落后的,毕业时面对更新式的科技学生将无所适从。并且,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如不进行实际的布线的示范、演练,会促使学生理论与实践分离并产生倦怠情绪。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就更是天方夜谭了。

3提高《网络综合布线》课堂上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

在《网络综合布线》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可以有两种方法:

1)设立中职学校综合布线课堂实训室

拓展“零”距离办学理念,加强校企合作精神。合格的《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毕业生,必须具备极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而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学生就必须有相当的时间多动手进行操作。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就是学生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校中就能接触实际工作中才有的真实环境,发现并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所以,为了培养《网络综合布线》课堂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应加设网络综合布线课堂实训室。中职学校与合作企业沟通,引进一批综合布线设备对《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学生进行日常实训教学,以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促使学生毕业即能圆满完成岗位工作。《网络综合布线》的实训室是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如: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通用的实训室,并不会额外加大中职学校的教学负担。

《网络综合布线》的实训室是属中职学校技能大赛的参赛项目,为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也必须要组建相当规模的综合布线实训室,使真正的高技能人才能被学校所发现,也对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起规范作用。中职校内也可开展自行组织的技能大赛,教师引导或是学生间自行组成3-5人的参赛队伍,联络与学校相关的企业,对于获奖团队予以奖励。例如:学生可以由3-5名自成一组,自行准备好队名、口号、目标,规定时间内又快又好的完成参赛项目要求,由一名队长对小队成果进行展示、讲解,教师或企业代表加以评分,并指出小队成果的优缺点。小队成员荣辱与共,有担当、共进退,齐心团结为了小组荣誉而努力。学生小组共同完成一个项目,不仅需要严谨的程序、科学的方法,还需要熟练的实践操作技巧,即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交际能力,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对不足之处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加以改正,从而避免了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错误,并以此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手能力。

2)在传统课堂中设立实训课程

《网络综合布线》的实训室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确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但并不是说不具备建设《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的中职学校就只能着重理论教学,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网络综合布线》动手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实训室,在传统课堂上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同样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将任务驱动融入到《网络综合布线》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

例如:教师给予假设需求,某办公楼欲进行智能化改造,楼高20米,宽15米,层数15层,无地下空间。每层需配置70个信息点;每层楼可设置配线间,但整栋楼只能设一个中心设备间;所有信息点要求传输速率100mbps;主干核心网传输速率1Gbps;楼内局域网用户要具备访问互联网功能;整网必须具备管理功能,且有相当可靠性,并具有划分虚拟局域网功能等条件。并提出问题,各低层交换机如何与中间层交换器相连?主干交换机互联网间的连接要采用什么措施才能保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哪些网络传输介质可以满足问题中的传输速度要求?如果应用分层管理,应用多少低层交换机合适?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3-5人分组讨论,并找出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案,由小组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其他组员进行补充。讲解完成后,由其他小组寻找讲解小组的缺漏,讲解小组需及时给出解决方案。最后由教师进行评分,并指出各小组的缺点和优势部分,以引导小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强化学生对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4小结

《网络综合布线》这门课程在中职阶段是一门以实训为主的课程,学生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他们在这门课程中的学习效果,以及将来走上相关工作岗位后的适应速度,甚至是这方面工作的整个职业生涯。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方法、整合教学资源等手段提高学生在《网络综合布线》课堂中的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景毛.工程智能中《综合布线系统》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8(2).

[2]杨俊宇.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组建探讨[J].华章,2013(1).

[3]王芳.如何在《网络综合布线》的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J].河南科技,2013(2).

中小学在线网络课堂篇2

【关键词】翻转课堂;线性代数;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iDHt201304089);北京联合大学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线性代数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京联教〔2014〕18号).

一、引言

《线性代数》是高等学校的一门重要的数学基础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堂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将翻转课堂的理念融入到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被动状态,提高课程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了主动思考,课堂学习从讲授转向了讨论与互动.本文结合网络学堂的教学功能,针对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目标、形式、方法、内容、评价进行优化设计,研究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与设计,从教学方法和模式上尝试全新的能引发学生互动、共同学习.

二、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以学习音像资料代替教师课堂上面对面的授课;二是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关键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答疑、探究等自主学习和辅导;三是“翻转”指的是传统课堂讲授内容根据教师提供的视频资料在课外完成学习.这与传统教学模式遵循着由问题或案例导入新课启发式讲授小结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的教学过程正好相反.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音频等资料完成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作业、提问答疑等教学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化[1].

图1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模型

三、线性代数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对于线性代数课程来说,教学知识点明确,教学内容的核心思想可以通过讲授一个基本概念、一个计算公式、一道典型例题解释清楚.线性代数的这种便于总结和归纳的课程特点更有利于翻转课堂的实施.

我们要建立线性代数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将课程的知识结构细化,分成若干个微知识点,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制作ppt课件,录制教学视频,扩展阅读等;第二,建立和完善网络学堂,课程基本资料、课程简介、课程进度、章节练习、章节课件、微知识点视频、小测验、教学交流、留言板、社区互动等;第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将课堂、网络学堂和学生的学习有效的结合,相互配合,做好课堂上的互动和知识的内化,并及时反馈交流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1.微知识包重构课堂教学设计

斯坦福大学的教学实验研究表明,网上看教学视频也是很枯燥乏味的活动,因此大约每隔15分钟左右,在线视频会弹出一个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实验还增加了学生之间的提问、交流等共同学习的模式,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教学视频的时间长度、互动性、视觉效果等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制作教学视频时需要重视主题要点、设计10分钟以内的微课程或微知识点,切忌平淡冗长.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线性代数课堂教学转化为若干个以知识点为核心的微知识包,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视频长度尽量控制在10分钟以内,重构课堂教学设计,实现网络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加入翻转教与学的方式,微课程不一定要在课外看,能够及时解决教学难点的微课程也可在课堂中观看.我们对于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得到课程的微知识包结构.课程围绕着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这三大知识块,展开分析和讨论,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或学生的理解力等教学要求,可以灵活的添加或删减学习内容的微知识包.

2.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

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在课外传递给了学生,课堂内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包含了多种教育理念.如以人为本、创造性、主体性、个性化、开放性理念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优势在于: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则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当教师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就有机会观察到学生之间的互动,相互协作、学习和借鉴;教师教学的成就感有很大的提升.

具体实践方法:

(1)课堂.由教师事先将课程内容放入网络学堂,学生于课前上网收看预习,学生进入课堂后教师直接提问与讨论.在教室中,引导学生进行课本重点的深度讨论、援引课本以外更多实例进行分析、从事操作性或合作性学习活动、甚至直接进行作业的讨论与实作.采取学生分组坐在一排或者是前后桌,对于一段教学内容(微课形式,一个概念或者是一两个性质、一个计算方法等)让学生相互讨论、互相讲解、做练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测验.学习完成一个单元时,学生分组的形式做练习(小测、例题等),相互研讨分工完成.

(3)目标与过程结合.强化教学过程的细节管理,注重以平时的笔记、小报告、章节总结、网络学堂的课外学习等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平时作业,强调学生学的情况,可以用补交作业、修改作业、修改试卷、补充笔记等方式鼓励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教学实践表明:这样讨论式的学习和互助式的学习能有效地控制课堂纪律,教师很明显的能感觉学生的课堂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以优化教学形式和方法、目标、内容和评价为手段,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对课外教学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支撑,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四、结语

翻转课堂是学生在课外先通过视频、课件等自学知识点,到了课堂上,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做实际操作的任务和练习,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师进行指导答疑.这样,课堂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讲授,而是充分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区别化指导和项目式学习.

线性代数课程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教学内容的优化,微知识包的设计,网络学堂的辅助教学,教学模式优化等方面探究了翻转课堂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2]刘震,曹泽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7-20.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4]黄琰,蒋玲,黄磊.翻转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10-115.

[5]郭绍青,杨滨.高校微课“趋同进化”教学设计促进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98-103.

[6]屈艳丽,杨成.基于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的协作学习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5):49-51.

中小学在线网络课堂篇3

高职生特点和生理学学科特点,基于网络课程学习资源,设计出适合高职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整合实施方案,开展“全天候、无缝隙”教与学活动。(1)方案一:结合课堂教学,用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的网络学习活动。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将网络学习资源组建为网络学习单元,每个学习单元设置网络学习环节:学习目标浏览网上资源(网上预习)实施课堂教学完成在线测试、提交网络作业进行在线互动、讨论学习心得过程评测。①课前,学生按照学习环节,明确目标、浏览学习资源,对授课内容进行必要的预习;②课中,教师将授课活动与网络学习活动相互呼应;③课后,教师布置在线测试(网络自动评判,并呈现正确答案和解释)和网络作业(需教师修改);④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互动,讨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向学生及时反馈作业完成情况,纠正教学偏态;⑤根据学生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表现,给予客观评价,并计入期末成绩。这样,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配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的网络学习活动。(2)方案二:开展网络案例分析,节约时间成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用案例教学的课堂授课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但案例教学的准备、讨论、分析和总结环节,需要花费师生大量时间,而医学专业开设的生理学课程课时少、内容多,且大多是大班授课,实施案例教学常遇到很多困难,使得案例分析不彻底,达不到预期效果。组织开展网络案例分析,可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授课效率。如课前,在网络学习平台公布课堂教学案例,要求学生检索与案例相关的学习资源,并提交到网络学习小组,在教师网络引导下,经学习小组成员间充分分析、讨论,形成小组意见。课上,组长代表小组提交资料,阐述观点,教师再对案例进行总结性分析。网络开展的案例讨论资料丰富、准备充分,但也会有偏差,不深入、不透彻。如在讲述“离子对生物电现象的影响”时,曾举例“某女,50岁,秋冬季节频发下肢肌肉抽搐,查血钙水平较低,补钙后症状明显缓解。问血钙降低为什么引起抽搐?”学生检索到的资料非常丰富,网上讨论也很热烈,课堂呈现观点众多,包括“老人和婴幼儿低血钙的临床表现、低血钙抽搐的鉴别诊断、低钙诱发抽搐机理、低钙抽搐防治,”但很少有学生用生物电解释抽搐发生的机制。课上,教师结合授课内容引导解释:内环境低钙,致使周围神经钠通道与钙离子结合率降低,细胞阈电位下降,兴奋性升高,触发抽搐。课堂授课要达到纠正偏差、深入理解、记忆深刻的目的。

二对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学习效果的评价比较

临床医学专业2012级(对照组162名学生)与2014级(实验组152名学生)生理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发现实验组成绩明显提高(p<0.05)。再对实验组学生“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实施”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这种基于信息技术多层次、多方位辅助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的提高。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学习模式得到学生认可。

三网络学习与课堂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学生最感兴趣的网络学习资源是视频、在线测试、电子书等,而对配有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和学习导航不感兴趣。但若将全部课堂授课视频上传网络,既浪费网络资源,又浪费师生宝贵的时间,最好是借鉴mooC经验,精心录制微课程后展示给学生。此外,部分高职生信息素养及网络学习积极性不高,信息通道有时不畅(网络),网络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师生互动不足,教师对学生的反馈滞后等,也是网络学习中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的问题。今后需针对以上问题逐一解决,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四结语

中小学在线网络课堂篇4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翻转课堂”模式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它是一个个性化教学的有益实践模式,能促进教师教学技能发展,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其次,“翻转课堂”能体现“混合式学习”的优势,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然而,“翻转课堂”模式在我国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瓶颈。第一,它需要网络化环境的支撑。我国城乡差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限制了“翻转课堂”模式的开展。第二,大量优秀网络教学资源有待开发和研制,这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教师教学理念需更新,由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第四,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缺乏教师监督,自制力得到挑战。第五,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待评价。

二、对策研究

(一)网络学习空间与“翻转课堂”模式相结合

互联时代的到来为“翻转课堂”模式的真正运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微课、慕课的兴起为“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学生学习提供了优秀的网络教学资源,尤其是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的特点渐渐成为教学视频中的新宠。目前,承载网络教学资源的载体主要有QQ群、网络学习空间、微信公共平台等几种形式的平台。其中,网络学习空间是教育部“十二五”规划中的建设好“三通两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成为微课教学的重要依托。但综观国内研究领域,其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学生自主学习部分的自制力评价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估等两个方面的研究甚少,缺乏一套对学生自主学习自制力评估标准和一套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二)学生自主学习自制力评估

学生自主学习部分是学生利用网络设备进行在线学习的时段,在这一阶段,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自制力评估水平的因素应该从学生访问网络教学平台的几个参数指标来分析:第一,视频(包括是否学习、花费时间和兴趣度等三个指标);第二,在线测试(包括是否完成、准确率和花费时间三个指标);第三,心得体会(包括已完成和字数两个指标);第四,是否与教师交流(一个指标);第五,访问此网站时间长短指标。以问卷法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你喜欢在线学习的方式吗?

a.喜欢 B.不喜欢 C.无所谓

2.你会主动访问网络学习空间吗?

a.会 B.不会

3.每次花多少时间访问网络学习空间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a.不到10分钟  B.10-20分钟;

C.20分钟-30分钟 D.30分钟以上

4.每次在线学习时,你会想看点别的网络信息吗?

a.会 B.不会

5.你觉得网络教学空间中的“心得体会”模块好用吗?

a.喜欢 B.不喜欢

6.你觉得网络教学空间中的“与老师交流”模块好用吗?

a.喜欢 B.不喜欢

学生自主学习自制力评估标准是衡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自主学习环节中的网络教学空间部分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的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对学生自制力评估,教师可以不断完善自己的网络教学空间部分教学设计内容、教法等,为提高课程学习效率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中小学在线网络课堂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网络课程教学模型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通过提供经典案例,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学习情境,分析并展开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和反思。近年来,案例教学已广泛运用于教学和各类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案例教学一般在课堂教学环境当中进行,而在网络环境下如何组织好案例教学,实现案例的在线学习,还有待探索和实践。本文试图从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研究的意义入手,分析有关在线案例学习的网络课程网站,归纳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教学形式,从而构建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模型,最后实现案例教学平台的设计。

一、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研究的意义

课堂面授环境下开展案例教学,由于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难以保证其高效实施,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课堂案例教学一般采用学生自行准备、小组讨论准备、小组集中讨论、全班讨论,老师总结阶段和课后反思的基本模式,但授课班级的人数、教学时间、师生交流的时间长短等条件不同,直接影响学习者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从而影响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丰富共享的网络资源,实时的在线交互,使得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环境下的案例学习成为可能。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有以下优势。

(一)在线案例学习打破了时空的束缚,学习灵活性强。

课堂环境的案例教学,由于受课时和教室空间的限制,学生很难同时进入讨论状态,对案例进行多角度、全面和细致的分析。而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可以冲破时空的束缚,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并能实时记录讨论的全过程,供学习者共享。

(二)学习资源丰富,利用率高度,且具有增殖性。

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知识重组的功能,可以整合各类型的学习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学习资源。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大大扩大了参与讨论的学生的规模,课堂面授的案例教学学生数量控制在三十至四十之间最佳,人数超过四十,教学效果就很难得到保证。但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可突破时空的限制,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自由地交流和协作,学生的规模数量可扩大至约一百人,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学习资源随着讨论的深入,教学资源得到不断增殖。

(三)学习交互性强,学生参与度高。

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案例教学,可以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给予学习者实时的帮助,并能对讨论结果及时反馈,不断引导讨论的方向,使学习得以继续进行,学生的满意度和参与度大大提高。

二、案例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形式分析

通过对有关在线案例学习的研究,案例教学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形式可归纳为以下六种。

(一)案例引入。

在正式学习内容之前,引入一个与知识内容相关的案例创设情境,通过案例与主题内容的迁移类比,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常采用的方法有:案例可以是历史事件、生活当中常见的故事、经典实验或与主题相关的视频等。

(二)课中引例。

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对于重难点内容,采用举例说明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理解。常采用的方法有:①举例说明,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加深对主题观点的理解。②引用例子说明重点问题。③用举例的方法对知识点加以说明,给学习者提供实践方法。

(三)案例观摩。

在学习过程中展示观摩案例,然后让学习者对案例进行讨论思考,最后教师对案例进行详细的解读,对讨论和思考的结果进行点评。特点:在观摩并点评案例的过程中,帮助学习者发现问题。案例观摩的过程:案例呈现、教师解读、专家解读、反思与启示。

(四)案例讨论。

给予一个案例,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引起思考,学员可以运用课程知识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常采用的方法:①呈现案例、提出问题、实时讨论或面对面交流。②给出一个案例供学习者讨论思考,并对案例中涉及的讨论要点给予提示。

(五)课例评析。

课例是对教学问题和教学决定的再现与描述。课例评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教案设计、讲课思路、说课等环节的分析,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地研究课堂改进。课例评析一般包含教案阅读、课堂实录、教学说明和课例点评等环节。

(六)案例研习。

教学内容融合于综合案例中,学习者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和实践,加深对教学内容的深层理解。所以“案例研习”可以看做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案例学习(case-basedlearning)广义上既包括活动类型,又包括“案例研习”的课程类型。常采有的方法:①通过介绍成功案例,指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②教师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介绍。③课堂实录案例学习。

三、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型

通过上面对现有典型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应用分析,其网络课程只能称得上是课堂教学中的案例、课例素材而已,大多数是案例的电子化,其网络优势发挥不明显,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该内容旨在构建一种以网络为依托,虚拟现实的在线案例学习的模式。

图1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案例教学模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协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传统课堂面授案例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网络环境下共享、交互性强、突破时空的限制和学习灵活性等优点,以案例讨论为核心,利用网络监控机制,老师对学习者提供实时的引导和困难的帮助,使讨论得以继续进行,朝有益于解决问题的有利方面发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协作共事的能力。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学习案例和相关资料,根据学生注册的班级对学生过行分组;各成员阅读、分析和思考案例,形成小组案例分析列表。案例分析列表在小组讨论区再进行广泛、细致深入的讨论,形成小组案例分析报告,各小组的分析报告组成案例分析报告列表,然后全部各小组对报告列表进行讨论,得出关于该案例学习的案例分析报告。在讨论过程中,老师利用网络监控机制,对讨论进行引导,并提供实时的帮助,解决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困难,使学生不断树立学习信心,把持讨论的方向,保证讨论得以继续进行。最后,老师对整个案例学习的各个阶段、讨论结果,以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优缺点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整个在线案例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在线案例学习模型,如图1所示。

(一)教学案例及相关学习资料。

老师除了要呈现蕴涵知识点的案例外,还需提供事先设计好的案例分析题,有利于学习者的思维的导航;相关学习资料可以是学习材料、背景资料、类似的案例、友情链接、案例的增殖资源、相关的文章及多媒体资料等。

(二)案例分析列表。

学习者阅读案例及相关资料,自主探究,根据自己对案例的理解,完成案例分析题。小组各成员可对个人分析题作业互相评议、补充、修改、反思,促进对案例的进一步理解,最终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三)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是学习者通过诠释案例的各要素,将案例中的表象与知识点相联系,实现的意义建构。

(四)总结与评价。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整个在线案例教学活进行总结和对案例分析报告进行评议。

(五)监控机制。

监控机制是指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认识帮助工具和协作工具,如,QQ、微博、博客、电子学档、检索器、电子邮件、站内邮箱、案例报告生成器、留言板、论坛及通信电话等。

四、基于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模型的网络课程设计

在了解了网络环境下开展案例教学的意义,分析了现有典型基于案例教学的网络课程教学应用形式之后,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在线案例教学模型。为了使网络课程实现该模型,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可以从下方面考虑。

(一)系统设计的流程。

网络课程系统采用B/S结构架构,在功能上,要实现角色权限的设定、案例的和阅读、案例分析列表、讨论交流、分析报告的生成、教学笔记等功能。在线案例教学的过程包括:案例的、教学准备、教学进行和总结与反思四个阶段。案例的阶段,教师除了利用网络课程提供的案例编辑器编写案例或直接导入外,还要提供分析案例分析有关的相关资料,便于创设学习情境,并提出案例分析题;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对案例进行管理、建立班级和对注册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进行阶段,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在小组在各自的讨论区进行自主、协作学习,经过一段时间后形成本小组的案例分析报告,提交至本班的案例分析报告模块,各小组成员可对分析报告,再进行评议、修改、反思,最终完成案例分析报告,教学进行的全过程,教师可以查看案例学习的全部信息和参与案例讨论的过程,并可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总结评价和反思阶段,教师对案例学习的全过程、案例分析报告等进行总结和评价,并对记录在线案例教学时的思考。

(二)角色权限的设计。

根据系统设计流程,网络课程内容的浏览包括四种角色的权限,即: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和访学者。

系统管理:具有管理网络课程的最高权限,涵盖了其他角色的全部功能,具有角色定义、查看登日志、管理用户、管理案例、管理素材、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权限。

教师:和管理案例及相关资源、可以进入班级和各小组空间、可以上传和下载文件、查找用户等权限。

学生:进入案例空间、进入班级空间、进入小组空间、查找用户、上传文件等权限。

访学者:指没有注册的用户。其权限为浏览案例、检索资源等。

(三)监控机制的设计。

监控机制是在线案例教学得以胜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在监控设计上,应做到制度监控、实时监控和事后监控三个方面。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性和积极性,在设计上可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监控,如,对参与讨论、发帖的数量,是否按时完成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等,系统对学生成绩分数作相应的加分扣分或是零分处理;网络课程除了讨论区、留言板、邮箱等常见监控功能外,还应在教学进行阶段整合实时监控工具,如,在线QQ、博案、微博等。

五、结语

网络环境下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还处在摸索阶段,对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支撑平台设计及影响教学效果因素等都有待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本文在分析现有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在线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下的网络课程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国民,张剑平,邱红霞.基于教学交互视角的网络课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7).

[2]白杨.网络环境下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案例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

[3]刘名卓.教学案例在网络课程中的教学应用[R].华东师范大学,2010.

中小学在线网络课堂篇6

>>互联网+时代的运营商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平台研究顾家家居: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思维下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一心堂线下线上一体化高速增长基于微信UnioniD机制实现高校数字服务一体化基于微信公众号建立湖南烟草一体化移动应用门户的探析基于课程和云平台的线上线下学习模式研究基于智慧化的数字环保一体化平台建设与研究基于一体化平台的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线上线下的纠结基于jsp技术的气象监控平台一体化的应用实现打通线上线下服务能力用完即走的微信小程序搅动app市场打通线上线下服务能力用完即走的微信小程序搅动app市场浅谈Linux课程基于大学城平台的一体化教学基于一体化系统的广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策略浅谈基于GiS的市政管理与防汛应急一体化平台基于Soa架构面向服务的一体化办公平台建设探析基于移动技术的针灸推拿随访治疗一体化平台设计基于信息共享的高校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基于仿真实践教育平台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探索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基于微信平台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课堂基于微信平台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课堂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李松涛")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公众平台是一种微信用户的订阅服务,与微信一脉相承。本文研究如何综合利用微信公众号以及远程教育平台,设计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现代化教学课堂。【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互联网+一体化课堂【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018-03

“互联网+”就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平台结合,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一个新型的行业形态。这个“互联网+”结合教育行业,不是在教与学中简单地应用网络,而是相互融合,融合就是要产生化学反应而不仅仅是互联网与教育的简单合并。如何产生化学反应呢?本文选取高职学生的学习进行研究探讨。

学多数时间是单调枯燥的,如何吸引学员的兴趣,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向40分钟要高质量是解决高效学习的重要一环。

如何让想学的都能有条件学好呢?首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24小时课堂。在实际应用中,互联网应用已经进入了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只是效果没有预想的好。在教学环境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关键在于细节的设计,让技术成为教与学的好朋友、成为亲密战友。课前可以轻松预习或复习,课中可以良好互动,课后可以和老师互动反馈和轻松地巩固复习。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的结合使用,加强细节设计,增加教与学的美好体验,实现真正的现代课堂教学。

一常见的教育教学型态和技术手段

1.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是指通过对知识传授和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传统教学中,知识传授在教室内,知识吸收与掌握在教室外。翻转课堂的教学中,让知识传授在教室外,知识吸收和掌握在教室内。

翻转课堂是让同学在任意时间都能接收知识,尤其是课堂外通过视频等相关资料完成对知识点消化和吸收。翻转课堂更多的要求学员主动地学习,而不是在课堂内听老师讲授的一言堂。学员课外学,课内问,网络和老师都是学员学习的武器。翻转课堂学员通过互联网中老师提供的视频等学习资源进行学习,课堂内老师画龙点睛,对关键之处予以精确指点。利用互联网上老师提供的视频、图片和文字等资料进行学习,其中对相关的细节把握直接影响教与学的体验。翻转视频的长度一般认为在15分钟以内,这样的视频设计在学员的学习热情还没有耗尽之前,知识点已经讲完了。从内容上,一个视频只说一个知识点,只解释一个问题,让知识一点一点地积累。

2.互联网课堂

互联网课堂,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安排学习内容的顺序,可以规划不同的学习进度,可以跳过也可以反复地学习某一部分面对较低生育率的状况的内容,很好地满足学员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安排。互联网课堂的学习一般在课外,自学能力好的学员可以帮助自学能力差的学员。因为学员可以通过视频自学,所以教师授课就不必面面俱到,可以只讲重点、难点,课堂上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做精细化的突破,减少用于基础知识讲解的时间。

3.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微信软件本身免费,运行产生网络流量费由运营商收取。腾讯公司在设计微信产品时,做了很多的精妙设计,使得软件在运行时产生的流量费用在大众消费的能力范围内,加上其优秀的功能,所以用户量增长很快,目前是最流行的社交软件之一。微信群可以进行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沟通,非常方便。微信的很多细节做得很细致,有发红包等娱乐功能,既丰富了生活,又吸引了人气;同时微信还注重保护个人隐私等。

微信公众平台是一种微信用户的订阅服务,与微信一脉相承。教育团体通过注册使用微信公众号实现教育资源的传播,也能够在平台上面和关注的微信用户进行一对一的互动交流。微信公众号门槛低,个人和团队都可以注册。

微信和微信公众号之间通过简单的关注即可进行信息的互通,使用上非常的方便。教学资料的发送通过平台可以一键实现,非常的方便。学员可以登录微信后自动接收信息,并可以反馈信息给平台,信息支持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4.网络教学平台

远程教育平台上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下载学习视频,可以在线互动,在线搜索,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测试、问卷调查、考试等。远程教育平台具有非常丰富的功能,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课堂教的功能很突出,演绎得淋漓尽致。而网络教学平台中教学媒体体现得非常丰富,素材多、功能多,不受时空限制,和传统课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整合微信、微信公众号和网络平台的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

学员的水平往往参差不齐,现在的大中专课程设计又脱离实际,如何提高学员的兴趣,提高课程质量是关键。能否整合现有的技术,安排出高质量的课堂呢?本文尝试建立一个易学、易用、实践性强的多种技术联合的教学方案。

在班级教学开始时,建立班级微信群。课程教学开始时,建立该课程微信公众号,建立该课程教学网络平台,同时每一个学员的微信都加入班级微信群,都关注相应课程的微信公众号。

网络教学平台提供课程的教案、课件、课程的学习视频、学习的进度计划和学习的参考资料等,同时提供自测和考试功能。

微信和微信公众号,学员可以用手机随时访问,所以非常方便。微信公众号建立后,在平台上发放教学的资源,可以在微信打开时接收发送的消息,可以和平台进行互动,可以反馈信息给平台。对于常见的问题,答案是可以提前设计的。在课程微信公众平台上设计相关问题的标准答案,微信互动发来的信息将会在第一时间收到响应和回复。对于常见问题的回答,满足了基本知识的学习需求。

三多平台互动教学的实施

在信息技术的课程中,设计“windows基本操作”课程。首先,建立班级群,建立微信公众号并设置图文消息。

在建立相关资料时应该注重细节体验否则很难有良好的体验感,没有良好的体验也就容易引起学员的反感,不容易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微信公众号上传送的资料要求占用流量小即文件大小要小,同时手机屏幕小,就更要求教学资源要清晰。在资料的建立时要做到:(1)文件小,压缩视频文件;(2)同时一个视频只讲一个知识点,复杂的知识点进行分割处理,从20秒到3分钟不等;(3)视频传到网络平台采用高清的形式,复制链接到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发送。在视频浏览时在应该在客户端选择高清并缓存后观看,通过这样的设置即可在很小的流量下,观看清晰的网络教学视频。

在微信公众号的消息自动回复中,设置相关常见问题的回复,例如:看不见隐藏文件,可以微信发送“隐藏”;在微信公众平台中设置消息自动回复,回复内容为隐藏文件查找的操作,因为操作少,所以做成GiF小动画,用很小的文件清晰地给出这个问题的操作和答案。

在微信群中发起关于日常使用中遇到问题的讨论。在群中可以图文并茂的开展学术交流,可以简短的语音和视频交流,非常形象贴切地描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

在网络平台上相关高清视频、问卷调查、测试,

使用软件的下载链接等。网络平台相比微信平台可以实现更多更广的知识拓展,相比之下微信平台更加的便捷,方便利用零碎的时间来积累知识。

中小学在线网络课堂篇7

关键词:模式融合;创新;体育健康

在互联网时代的催生下,教育模式面临了新的变革,线上教育模式渐渐普及并且被广大学生所接受,同时我们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将线上与线下教育完美结合,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角,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教育的目标。体育教育也关乎着学生的身体健康,与其他文化课不同,体育教育更多需要体力劳动,如何在六盘水市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完美构建需要我们重视。为了符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传统教育模式上,开拓线上模式的新领域,需要付出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1、六盘水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价值

1.1、拓宽知识面,拓展学习路径

互联网的技术支持,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而线上教育可以弥补不足,网络教育具有开发性,让资源达到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线上获取大量有用知识,老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资源的整合,及时分析解惑,学生同时也完成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挥出网络资源的优势。线上教学模式使学生不会局限于单个的教师资源,学生可以以话题进行检索,获取更多优秀老师的教学课程,对体育与健康有整体认知,拓宽学生自身的知识面,与此同时展现出线上资源的优势,可以打破地域限制,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就能拓展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学习之路。

1.2、促使课程高效的实施

互联网在课程中的应用,使信息资源变得丰富,学生开阔了眼界。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资源共享,师生一起进行探索交流,不局限于课堂这个范围,可以从课堂放眼于外界的巨大空间,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的自身了解远远不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课程为起点,利用网络资源,有效进行深化了解,让课程实施从量化开始有质的提升。

1.3、学生学习资源的整体融合

近些年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改革,线上的学习资源丰富多彩,学生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资源获取,不仅可以作为学习者,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见解发表在网络上,供大家参考学习,这是一种交互式学习方式,一定程度上使学习资源得到融合。线下的教师通过课堂将网络有效资源共享与学生,营造线上线下共同学习的良好氛围。

2、六盘水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的作用

2.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互联网下的线上教育,新颖且具有时间弹性,很大程度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传统的线下教育模式和所传递的学习方法,一般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会安排学生要所学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在自主性方面一直处于匮乏。线上教育与传统教育的相结合,学生结合自身进行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能动性,自己会根据课堂上没有跟进的学习进程,在互联网上进行检索,查找相关内容知识,补缺学习中的短板。这样的方式更有利用学生自我教育的发展。

2.2、实现个性化教育

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对于老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学校外的线上教育层出不穷,但在校内线上教育还是不成形的。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都在学校,校内的线上教育使教师可以直观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资源进行了解,并且做出正确的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一样,如果可以利用线上资源分析配给学生所需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学习规划,安排学习进程,无疑可以实现个性化教育。

2.3、提升教学质量

混合教学模式没有模版,可以依照情况而定,最主要的是运用到网络资源的优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作为引导者、监督者,更多是引路人的身份,要发挥学生对学习、知识获取的积极性,要锻炼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不局限于课本知识,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利用网络资源使得课堂变得活跃,提升了教学质量。对于模式,不能执着于固守一种。模式没有标准,应该更多去创新变革。网络资源是一个平台,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实际的改革创新,使线上线下的教育完美融合,实现教育创新、教学质量的提升。

3、六盘水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3.1、线上线下资源的一体整合

体育与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是让学生学会强身健体的课程,是以健康为目的的中小学必需课程。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养好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在运动环境中感受积极向上的氛围。对于体育课程的线上教育,应整合教学资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最好能够提供个性化教育,从学生个体出发,分析学生基础代谢、体育基础能力、训练强度的接受进行合理制订目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把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体育技能,领悟到体育精神的精髓。线上资源的优势,我们应合理利用,为的是更好让学生在资源中得到有益发展的知识。

3.2、灵活教学,优化教学

通过体育教学,要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应灵活教学,进行及时沟通。比如,体操运动,对于动作的要领可以通过模拟动画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课堂外通过线上去观摩学习,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性,同时也实现了教学任务。不断丰富体育活动,多开展趣味运动,花式足球、武术、新式健美操、袋鼠跳等让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动游戏运动,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对体育课程始终保持新鲜感,积极锻炼身体,健康成长。在利用线上资源的优势下,让师生更好的互动,并且让学生不断学习了体育方面的知识,累积了经验,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整合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实现优化教学,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有很大帮助,换言之,也让学生更了解了这门课程开展的意义。

3.3、精化内容,掌握时间分配

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教学,需要掌握时间配比,主要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课前通过线上平台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解、参考教学资料,有宏观上的把控。对于细节上的问题、不能准确把握的问题上,教师应在课堂上精化内容。老师主要是作为引导者,对于课程内容的深入了解,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索,去发掘,完成独立思考,才能真正的掌握。老师针对学生在体育运动的动作要领以及专业知识,需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做出解释,帮助学生领会到要点,对知识进行延伸拓展,做学习的主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式沟通,一方面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使学生与老师共同进步。

3.4、管理模式优化,反馈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学生大多都不主动与老师沟通,教师对此可以采取分组模式,每组的学生可以相互沟通,来完成动作要领,而老师是以指导者的身份观察每组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点拨,这样针对性的教学,使课堂更加高效。在学生对课堂内容吸收后,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录制视频,就是将学生在课堂所学的体育动作进行录制,发送给教师,让教师观察反馈,优化整体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的高效性。

3.5、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现今体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要不断完善、创新来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对于体育课程的考核机制,大多学校都过于重视期末考核,使学生不重视其中的学习经历、过程,选择集中在期末加紧学习锻炼。混合式线上线下教育模式作为创新的教育模式,需要完善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才能更好发展。目前对于体育考核的方式单一,考核审核的主体也单一,应该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核,将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的课前准备、课堂平时表现加入在考核机制中,在每堂课后教师就应将当堂课学生的学习表现录入电脑,之后进行综合评定。在评价机制方面,作为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评价方式可以多角度,评价方式可以多元。教师不是单一的评价主体,可以建立小组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让评价更加客观,而评价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因为评价同时是对该生的综合能力、思维判断、分析理解能力的考量,重视评价的结果,也是为不断进步做出铺垫。总而言之,线上线下教育模式均有弊端,如何利用如何取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取舍。网络教学模式对目前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对教学者和受教者都有有求,尤其在中小学群体中,教师应如何利用互联网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如何更好指导学生在网络的大环境下获取有益指导值得我们进一步考究。对于学生来说,网络教学不可否认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也激起了学习的兴趣,但对互联网的把控力还不够,需要学校、老师、家长的共同监督。混合线下线上教学模式,目标还是在于学生的教育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在体育教育中,更多是让学生锻炼身体素质,磨练身体意志,成为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体育教学要引导学生处于自然环境,利用体育知识懂得与自然和谐共处,从而使学生从中受益终身。

4、结语

未来的教育趋势是在互联网驱动下的,线上教育与传统教育结合对新时代的教育发出挑战。互联网作为一个共享平台,资源信息丰富又具体,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有益的知识。对于时间的自由支配、课程的专门针对性、表达内容的相对精确、学生的积极性等都是线下老师无法比拟的。但回归传统,中小学自制力较差,对于判别是非的能力较弱,面对互联网上的巨大信息量,虽然觉得新颖,但索取有益的知识是因人而异的,所以需要老师进行指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要对互联网的合理利用提出建议。关于六盘水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顺应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线上教学和线下传统教学的相配合,让老师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的合理,让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了解了课程本身,丰富了理论知识。体育教育是关乎中小学身体素质的教育,有别于其他主修科目,在体育教学中的线上线下教学的资源配置中,需要在探索中不断进步,也应科学合理的随着时代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阎峰.基于微课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构建和实现[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

[2]邱向阳.如何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校本教研能力[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

[3]杨伊,任杰.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70年———兼论人工智能对体育教育的影响[J].体育科学,2020,40(06).

[4]朱斌,毛振明.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之惑与解决之策:对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建言[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01).

中小学在线网络课堂篇8

一、网络教学平台的创建

目前大多数学校创建了设备先进、功能完备的校园网络并接入互联网,但是网络的功能对于教学来说不应当只是教学内容的,而需要有一个既含教学内容与管理,又有在线课堂教学交互和评价、协作学习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来支撑。网络教学平台要能支持教师在线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如设计讨论的主题、制订自测方案、在线答疑等,以此来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网络教学平台要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建构知识的环境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设计与收集整理

创建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能为教师设计课程内容提供素材资源和参考,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在线备课,可以选择适当的内容直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也可对教学内容进行组合、拆分和修改。

优秀的、多样的课程资源是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资源除传统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外,还可以是图形、图像、文本、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的多媒体教学“微课”。“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例视频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与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当然,要想促进学生建构良好的知识和技能,网络教学资源内容的开发设计要从原来的“重教”转向“学教并重”,不单单要开发素材类、课件类资源,更要侧重开发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和研究性学习的有关资源。

三、教学评价

作业、测试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是随时改进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能有针对性实施个别化教学。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提供的试题系统统计分析完成,主观性的试题,教师可在批阅时形成评价。这样每次的作业、测试网络平台都会给教师一个统计报表,教师可依据它进行教学调整。

四、课后的在线教学、交流

课堂教学通常以班级的常规模式进行,教师的教授只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一般学习需求,对于一些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靠课后师生之间的交互来解决。基于网络,教师可以提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疑问,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出相关提示或提供一些材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自己利用网络去查找信息,然后通过论坛或在线聊天室讨论交流问题。

中小学在线网络课堂篇9

摘要:新型网络学习形式,受到越来越多学习者的青睐,高校也逐渐将网络学习形式引入课程的教学改革当中,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讨论了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混合式教学增强了面对面课堂互动,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学习形式;混合式教学;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只是单纯的面对面授课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独立编程的能力,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培养学生对于C语言的学习兴趣,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经过我校专业教师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学生们初出社会时,在工作岗位面临编程时就会发现无从下手,似乎学校里学习的C语言和实际应用中的C语言存在着天壤之别,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为此,课改小组积极去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引入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于C语言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被动学变成我想学,并且实现独立编程的能力。

一、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

经过对本校该课程近几年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认真梳理和仔细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学分设置不合理,教学课时严重不足,高职学校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只有两年半,时间短课程多,无法再增加课时总数;(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落后。C程序设计教学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填鸭式的讲法,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更心烦。课下布置编程作业,大部分学生疲于应付,程序抄袭现象严重;(3)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教学中存在着重语法,轻算法的现象,迷失了学习方向,丧失了学习信心;(4)教学内容及安排顺序有待调整。自该课程开设以来,受课时限制,课程后半部分的指针、结构体等核心内容很难从容展开。

二、引入混合教学,构建新的教学流程

2.1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

混合教学是人们对传统课堂上的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进行深刻反思后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将面授教学与网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学习资源和不同学习环境如教室和虚拟的网络环境的混合。混合式教学核心是在恰当的的时间为适合的人采用合适的学习技术来传递合适的技能来优化教学内容。C语言课程是一门重实践的课程,只有让学生多操作多练习,且让教师能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立马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了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由于课程课时数的限制,往往不能实现,而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我们将重要的需要面授的知识点放到课堂上,不太重要的知识点部分借助第三方平台放到网络上,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完成练习,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检阅即可。这首先解决了课时不足的问题,同时赢得了更多的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问题的时间。

2.2线上学习,引导自主学习

每周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上传课前预习通知,让学生根据通知进行课程预习,预习内容包括课程动态视频,视频总时长一般不超过60分钟;单元知识点的课前小测,用于了解学生观看视频后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线上课程的讨论区,考虑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有疑问,一般又不习惯在课堂上提问,在讨论区上留言,不然能及时解决疑问,也能让更多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对问题集中整理分析,选择共性问题在课堂重点讲解、答疑或讨论,除了预习通知以外,还有课后小测以及课后讨论区,学生通过完成课后小测,让教师能更好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课后讨论区是为了让学生完成课后任务后,将学习的心得体验,亦或是仍然存疑的部分提出来,让教师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学习体验调整授课的方式。

2.3线下学习,提高授课效率

线下学习即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授课,课堂教学活动的教授方向是以课前线上学习任务的完成为基础,就线上学习的课前讨论区整理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强化重点、难点和易错知识点,采取案例程序分析的形式,分析程序算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进而再进行案例程序的改写,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在改写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编程的能力。在讲解完单元知识点以后,增加上机实践时间,布置课堂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堂任务,程序编写和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先在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在课堂巡查中,进行针对性个别引导,就出现的共同问题进行分析指导,上机实践课结束之前要求学生上传实践任务书,任务书内容主要是算法分析以及编程代码。

2.4考核评价设计

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可通过提高线上学习部分考核分数在总成绩的占比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网络教学平台里,有课前视频学习、课前作业、课后小测、讨论、答疑、交流、公告、文件下载等几个助学模块,在课程结束后,可以通过每个助学模块来汇总学生的成绩,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讨论区学生的活跃度评价学生在班级学习活动中投入的总体情况。

三、结语

从整个实施过程看,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和实践课时严重不足的问题,网络教学平台使得教学资源更加的多样化也更加丰富,学生对于混合教学的方式接受度很高,课堂授课互动效果较好,上机练习机会增多提高了学生程序分析及设计能力。但想要激发学生长久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与改进。

引用:

[1]陈旭.混合学习模式下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能办发展的策略研究[D],2010.

[2]杨颖、曹红兵、王诗兵等.基于mooC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中小学在线网络课堂篇10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课程思政;立体化教学资源;“互联网+”课堂“

网络渗透与防御”是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内容之一。该课程覆盖信息安全理论、软件安全开发、网络应用等多专业方向,渗透测试必须遵循相关的测试策略保证测试的合理性,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德才兼修的行业素质。因此,积极探索并实施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教学模式显得至关重要[1-3]。

1“网络渗透与防御”课程的课堂教学主要问题

“网络空间安全”是为了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加快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开设的“网络渗透与防御”课程其目标是培养综合技能。1.1“网络渗透与防御”教材。因尚缺乏合适的本科教材,故需要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手段,合理地整合现有教学资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探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1.2传统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差异化需求。本课程综合了学生各方面的专业能力,由于学生能力差异化较大,故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不利于学生的差异化学习需求,难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1.3课程思政教学。作为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渗透测试应用直接用于网络空间安全的攻防对抗,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较突出。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思政教育是人才培育的根本,体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逻辑必然性[4]。1.4网络平台资源构建和利用。“网络渗透与防御”课程的网络资源要求有其特殊性。它不仅需要普通课程的在线教学平台,还需要模拟网络安全漏洞环境的在线测试靶机资源。它们是呈现安全漏洞的在线测试平台资源,不适合以普通web资源的部署模式(测试平台安全漏洞将导致整个web服务器的安全威胁)。为此,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在本课程中的体现更为必要。1.5课程学习评价。通过上述多方面的问题分析,考虑每个学生不同的专业能力和发展方向,结合线上、线下资源,采用过程化考核管理,以案例设计大作业等开放式的期末考核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评价。

2混合教学方案

围绕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及基本思路,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渗透测试领域的技术发展,具体实践方案如下。2.1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案例、有机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典型的教学案例设计,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让学生不反感、有触动、有觉悟。2.2完善各类教学资源,构建立体化资源本课程综合了软件开发、实践应用等众多网络空间领域,通过现有平台,不断建设和完善教学视频等各类资源,实现立体化学习环境。2.3指导学生写好writeUp,提升自主学习能力。writeUp(网络安全的解题分析),是网络安全实践应用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描述了案例的解决过程,而且分析了解决过程的思路、原理,以及现场的临时解决方案等。其开放性特点有利于发扬学生的专业个性,根据自身特点提高自主学习能力。2.4鼓励学生课堂讨论等多种交流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通过集体环境的讨论,提升了综合能力,也有利于课程思政教育的落实和深入。2.5采用课程过程化考核管理,开放式的渗透测试案例大作业为考试形式通过平时学习的过程化管理,汇集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投入、作业和实验的完成度,以及相关能力等学习数据,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机会。

3混合教学实践

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内容注重学生专业的发展,依托在线平台,体验了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5]。本项目的混合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3.1教学组织。本课程以超星平台的SpoC课程为基本环境,实现课堂考勤、课程直播、视频录播、教学活动、作业等教学环节的规划。授课教师组建了课程教学组,互相协作,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教学优势。3.2教学资源。课程的教学资源是立体化的,线上资源以超星SpoC为基本平台,配合了安恒攻防实验室的在线学习环境,并且提供了自建的渗透测试学习测评环境。线下资源,也不单是教师的课程教学,并且包括基于Docker和Vmware虚拟机环境的学生个人端资源。课程的立体化资源建设如图2所示。3.3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包括在线教学),主要由组长讲解、组员补充;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通过学习和讨论过程,指出改进方案,再修改报告提交老师。分组合作形式的翻转课堂,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3.4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在整个混合教学实践过程中,课程思政始终贯穿其中。通过正反不同角度讨论网络安全与国家、社会、个人安全的关联,由学生自主辨析自身的安全角色,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3.5课程评价。本课程采用过程化管理考核方案,体现对整个课程的综合应用。

4混合教学效果

本轮实施,总体的教学效果良好,以其中某教学班(34人)的统计数据进行说明如下。4.1学生的学习过程良好。经统计,每次授课当日的访问次数平均在3~4次,如图3所示;学习进度总体比较均衡,如图4所示,平均进度与最快进度相差较小(约1/20);对教学视频的观看时间如图5所示,平均超过了500分钟,最长观看时间达到1250分钟,比普通的在线课程观看时间更长。4.2学生大作业评价。开放式的大作业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个体的专业基础和在本课程中的学习获得,且与平时教学过程中的正向关联基本一致。可见,混合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效果。4.3学生综合成绩分析分布合理实施混合教学,通过课程过程化管理考核(平时成绩和期末大作业各占50%),综合成绩的分布较为合理,如图6所示。

5结束语

随着“数字高校”建设的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不断地循环改进与提升,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构建“一流课堂”,由浅到深把学习者引入深度学习[6]。教学实践增进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和翻转课堂的引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对课程思政的探索有利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能突出,业务精通,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的网信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Z].教高[2018]2号.

[2]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普通高校“互联网+教学”的指导意见[Z].浙教教高[2018]102号.

[3]裴兰珍,罗赟骞,景劼,李晓晴等.网络安全漏洞渗透测试框架综述[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6.3:10-13

[4]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10:60-64

[5]王利娥,刘红翼,吴璟莉,张灿龙,朱新华,邓福欣,张兰芳等.慕课背景下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9.8: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