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降雨的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9:21

人工降雨的办法篇1

关键词:河北省;暴雨发生原因;暴雨灾害防御;预防

中图分类号:p429

1引言

各地区出现暴雨很大一部分原因和该地区的地形脱不开关系,且很早以前国内外学者就已经就这一方面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地形能够抬升暖湿气流同时辅合引发降雨。结合1975年8月河南特大暴雨的研究,丁一汇等人指出,特殊地形会引起气流辅合,从而强迫暖湿气流抬升。而范广州也曾结合河北太行山地形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分析之初地形高度不同对降水量也会有不同影响。河北地区暴雨降雨也是因为其具有明显的地理特征,暴雨如果出现在燕山、太行山地区,会引起地质灾害,给社会、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更大损失。邯郸西依太行山脉,东接华北平原,也正是由于这一特殊地形,如出现暴雨则造成灾害会更大,会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将有力地保护社会、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也给邯郸的气象预报带来了可研究的课题。

2本次研究资料来源

本次研究参考了河北省100个观测气象站每日日降雨量的资料及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资料时间从1985年至2004年,共20年时间。对暴雨日的评定标准为:结合河北省气象台短期预报服务经验,若每日雨量图上出现三个监测站的日雨量达到50mm即可说明该日降水量达到暴雨。暴雨指24小时内降水总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降水,或者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mm以上,或者已达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气象部门就会暴雨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3地形对降雨的影响

河北省处于华北平原,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北接燕山,其中燕山山脉为东西走向,太行山为南北走向。这一独特的地理条件让河北有着独特的环流背景。燕山和太行山形成暴雨过程的天气系统有五类:低涡类(暴雨量45%);低槽类(暴雨量38%);副高类(暴雨量12%);切变类(暴雨量3%);台风类(暴雨量2%)。其中燕山山脉的暴雨类型主要以低涡类为主,低槽类次之,太行山山脉则低槽类、低涡类量相同。

低涡类暴雨主要有西北冷涡、河套冷涡、东北冷涡、西南涡、华北冷涡、蒙古冷涡。当有暴雨出现时,平原地区在500hpa处有闭合低涡。其中出现暴雨最多的属蒙古平原,其次到华北和东北,以西北和西南暴雨出现最少。该类地区出现暴雨时通常在高空气流层中会同时伴有冷温槽,冷涡一定较慢同时具有很强的斜压性。平原地面则处于冷锋和低压带。一般暴雨降落区有两种:中尺度对流性暴雨系统和产生在冷锋前的暴雨。后者在500pha高度时常伴有西南急流。这类暴雨通常出现在燕山山脉。西南涡暴雨在20年内仅出现过一次,其产生是因为四川盆地形成的暖性低涡遇到冷空气后致使低涡移出四川盆地,而当副热带高压加强后,西南涡沿副热带高压西侧的西南气流北上影响从而影响河北地区的降雨,该类降雨主要出现在太行山。

低槽类暴雨主要受天气尺度的影响,在500hpa高度图上低槽稳定在100―之间,而高压脊则位于120―间,若高压脊越稳定,则越容易产生暴雨。低槽所对应的地面天气尺度主要有冷锋、江淮气旋、地面倒槽等系统,当降雨来临时西南气流致使孟加拉湾的水汽向降水区移动,低槽处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交汇后让地面天气尺度系统形成并趋于稳定,由于高层西风急流易在高空辅散,此时低纬系统及边界层迎风坡气流抬升从而导致河北地区降水形成。

4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

多日的连续降雨不仅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而且严重的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为了实现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减少暴雨造成的损失,河北省人民政府颁布了《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并予以公布施行。

具体的暴雨灾害防御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预警,政府部门应当施行统一制度,及时向公众暴雨预警信息。只有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才有权限暴雨预警信息,其他人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允许向社会暴雨预警信息。且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有义务对其所属气象台的天气变化进行严密监控,同时提高暴雨预警的精确度和时效性,从而让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暴雨信息,并做好预防措施。做好暴雨预警信息的传播工作,尤其是在社区、学校、机场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在传播设施相对落后的村、县,居委会应当充分利用广播、喇叭、锣鼓等工具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暴雨预警信息;(2)应急响应,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气象灾害预防指挥部报告暴雨预警信息同时及时通报相关部门,而本级人民政府在接受到暴雨预警信息后应及时作出应急响应。响应措施如,通知居住在低洼地带、危旧房、临时建筑物内的人员,让其及时做好房屋漏雨、水浸等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同时教育部门也应当及时同时管辖区域内的幼儿园和小学,让其暂停室外教学活动;公安部门应加强城市地道桥、立交桥、高速公路和低洼路段的监控,通过及时了解各路段道路暴雨后的积水状况做好交通疏导工作,若出现险情还应当随时组织队伍进行抢险救灾;交通运输部门应在危险路段设计警示牌,让路过该路段的人员和车辆能够及时避险,从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水利部门也需做好暴雨预警措施,通过加强防汛值守来降低暴雨的损害;人防部门应及时做好排查工作,通过积极筹集防汛器材来加强对人防重点工程的防护,同时文物部门也应当对其管辖区域内的古建筑、古遗址等做好实时监控,若出现突发状况则第一时间实施抢险行动。

对暴雨灾害防御办法主要是灾前管理,预警和应急响应,若能够将这两方面做好,就可以将暴雨给社会、人民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从而有效的保护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5结语

暴雨属于自然灾害,是人们无法控制的,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暴雨灾害防御,是当暴雨来临时,将暴雨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本文主要是针对河北省暴雨形成的分析以及针对暴雨的有效防御办法的分析。由上文可知,河北省地理位置特殊,尤其是临近燕山山脉和太行山山脉的特殊地形,如形成暴雨则发生地质灾害较大,因此做好有效的暴雨防御措施至关重要。因此笔者结合《河北省暴雨灾害防御办法》就河北省暴雨防御进行了简单介绍,望给广大读者予借鉴。

参考文献:

[1]马鸿青,丁治英.河北中南部一次大暴雨个例的成因诊断.干旱气象.2009.(3).

人工降雨的办法篇2

一、排渍工作目的

保证区辖范围内细雨、中雨无渍水,大雨、暴雨保交通,继续大暴雨抗渍灾,呈现不成抵挡的特大暴雨雨情,尽最大努力缩短渍水时间。

二、排渍批示调度机构及首要职责划分

1、区水务局排渍工作指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排渍工作专班:由排水和水资源治理科、防汛和堤预防理科、局办公室、水政大队、排水队等部分及等人员构成。

以上部分和人员在组长、副组长的批示下,依照排渍运作机制的要求,结合各自职责,到岗到位,参加值班,辨别做好雨情预告、排渍调度、协调、检查、督办、信息搜集、反应、申报等各项详细工作。

2、排水队成立排渍抢险突击队,朱新华任队长,王乐新、陈宗福任副组长,突击队组织抽调精干人员,预备好抢险应急的车辆和物资,在旱季时期24小时待命突击。

泵站在旱季时期24小时有人值守,保证随时可以开启泵站抽排渍水。对易渍水地段在大暴雨时期必需派人值守,需要时揭开井盖尽快扫除雨水,揭井盖处必需有人值守并设立标记,留意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实时向局反应信息。

3、排水治理科要编制好排渍方案,把握排水管网转变状况,作好雨情、雨量和渍水搜集整治,拟对应急办法和提出处理方法,雨前预备好有关材料。安排好仪器测试和雨情数据搜集预备工作,雨中做好排渍工作的应急预案落实和雨情数据材料的汇总,处置上级督办和群众投拆反映的渍水问题,向市局反应雨情灾情状况。

4、局办公室要做好排渍值班和值班人员的后勤保证工作,做好排渍信息上报、传真采取、电讯疏通、宣传报道工作。

5、水政大队要加大对排水设备的巡查法律力度,实时处置各类压、占、填、堵、毁等毁坏市政排水设备的行为。

6、各街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的渍水状况的传递和组织辖区居民群众进行自救工作。

三、排渍运作机制

排渍期,区水务局执行如下运作机制:

1、小到大雨时期,排水和水资源治理科、局办公室、排水队辨别按照各自本能机能执行排渍常备值守。

2、暴雨时期,排水和水资源治理科、局办公室负责人组织本部分人员到位,检查相关排渍责任单位落实排水疏浚、泵站抽排、排渍抢险等工作状况,做好雨情、水情、工情搜集汇总和宣传报道。水政大队负责现场巡查督办和落实排水“110”应急处置。

3、大暴雨、梅雨时期

(1)轮番值守批示。

(2)排水和水资源治理科负责雨情、水情、工情搜集整治,对全区主要排渍问题提出处置意见并督促落实,协调排渍指导小组调度排渍。

(3)局办公室负责雨情、水情、工情及时反应和排渍宣传报道工作,保证二台排渍工作用车随时调度,搞好后勤保证工作。

(4)局办公室负责落实严重突发事情应急处置所需资金。

(5)依据降雨及排渍状况,局排渍工作专班需要时(灾祸性降雨)克请市有关技能人员参与,对全区重点渍水地段进行实地查询,把握第一手材料和灾情,现场安插、组织抢排渍水工作。

(6)严厉渍情呈现时,局排渍工作指导小组实时向区县政府分担区长汇报,恳求调动全区有关力量投入全区排渍抗灾工作。

四、排渍首要工作内容和办法

1、气候预警:由局办公室负责,凡天色预告有大雨以上雨情发生,须提早向局排渍指导小组申报,主汛期、梅雨时期,天色状况,汉江水位状况执行一日一报。

2、排渍批示调度:局排渍指导小组得悉主要气候预警材料后,实时下达排渍指令,排渍专班及成员按照指令和排渍运作机制的要求落实相关工作。

3、泵站抽排运转:立交桥等6座是我区排渍的主干设备,排水队要依据泵站抽排水位节制要求,落实预排、强排办法。

全区局部社会泵站、企业泵站要在区县政府的指导下,坚持联络,关键时辰和不利状况下要积极共同,协调联动,实时化解本地渍水矛盾。

4、排渍应急处置

(1)人员组织:旱季汛期,值班人员、泵站工作人员执行24小时到岗到位;大到暴雨时期,排渍抢险突击队执行24小时价守;大暴雨特大暴雨时期,全体干部职工投入排渍。

(2)设备物资储藏:排水队落实大型渍水警示牌(4-10个),标有“险”字的小型井盖安全警示牌25个;小型潜水泵3套;高压射水车、真空吸污车1辆;

(3)应急办法

a、降雨时期按照局、队职责分工,排水队组织专班巡查,实时发现排渍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实时申报并处置。水政大队增强检查督办

B、排水疏浚:排水队在日常疏浚的基本上,落实队伍人员,增强雨前、雨中、雨后疏捞,实时打通管涵阻点,肃清阻水物;雨中很多树叶,碴物,随雨水排放,极易封堵进水井口,要特别留意增强巡查,实时肃清掩盖在进水井口,泵站前池格栅上的渣物,疏通排水。

C、渍水引导:局部低洼路段、立交桥下呈现渍水时,巡查人员应在第一时间逐级向值班室申报的还,采取下列办法处置:一是设置交通警示牌,引导分流交通;二是设置井盖安全警示牌,揭井敞盖,以利雨水快速渗出;三是调度应激流动泵车支援。

D、排渍安全:排水队要落实排水疏浚安全防备办法,施工现场要设置安全防护栏,施工人员下井前要通风敞气,保证功课人员安全。渍水衰退后,组织专班清算现场,实时恢复被雨水冲掉的排水井盖。

5、重点排渍地段及安排

(1)舵落口泵站值守单位为市泵站处,要亲密和泵站处有关人员联络,关注舵落口桥下,保证下大雨无渍水景象发生,保证西大门的交通畅畅。

(2)机场河泵站和南泥湾泵站是位于骨干道的地凹地段的泵站,因而,该处的泵站要特别增强泵站检修,遇雨值班人员必需到岗进行抽排,以保证主交通要道的迟滞。若泵站呈现停电,排水队要实时调度大型发电机发电,保证抽排。

(3)增强110值班人员的安排:排渍时期,保证接、处警的实时、迟滞;有险情,即时通知值班人员及排渍抢险组。

(4)增强对2012年区重点工程的巡查力度,实时反映重点工程施工时期的排水问题。重点关注二环线施工现场、解扩大道上延线轻轨施工现场,亲密和其现场建设单位获得联络,关注施工进度,加大对现场排水设备的巡查力度。对排水设备的改建和扩建要提早拟好施工方案,重点制订施工导流方案、旱季排渍方案,以确珍重点工程的顺利施行和排水设备的安全运转。

人工降雨的办法篇3

(一)镇简介

镇位于烂泥湖大圈的西北部,烂泥湖撇洪新河将我镇自西至东分成南北两大片,南片为山丘区,北片为湖区。全镇辖22个行政村、一个社区、一个区属渔场,总面积10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66万亩,总人口近5万人。

(二)镇水利工程情况

镇水利工程主要有蓄水、排灌、堤防等工程。

1.蓄水工程:蓄水工程由组成,其中小二型水库12座,总库容327万m3,现状供水能力138万m3。河坝7座,总蓄水量960万m3,现状供水能力410万m3。山塘881口,总蓄水量1160万m3,现状供水能力410万m3。

2.排灌工程:排灌工程由排灌泵站、抗旱泵站组成,共110处123台3594.5千瓦。其中:外排4处10台1290千瓦,内排7处11台1155千瓦,排灌结合2处2台130千瓦,纯灌泵站97处100台1019.5千瓦。

3.堤防工程:堤防工程由二线防洪大堤、内湖湖堤组成,共有二线防洪大堤31.4公里(含支河),内湖湖堤40.92公里。

二、指导思想

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贯彻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落实“防重于抢、抢重于救”的防汛抗灾方针,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御办法,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工作原则

镇防汛抗旱指挥所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科学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镇、村干部分片包干负责,干部群众上下联动,共同抗灾。

四、防汛抗灾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镇人民政府成立防汛抗旱指挥所,下设工程、政保、后勤、办公室,其名单如下:

政委:

指挥长:

常务副指挥长:

副政委:

副指挥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

1.工程组:组长:

成员:

2.政保组:组长:

成员:

3.后勤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办公室:

防汛中队:各村按要求成立防汛中队,支部书记为中队指导员,村主任或负责民青治的村委委员为中队长,村会计负责后勤供应,巡逻队、技术队、防汛抢险突击队人员由村上统一造册登记,落实到人,签好责任状(后附各防汛堤段责任人以及各村三队人员负责人名单,分别为表一、表二)。

(二)职责

1.镇防汛抗旱指挥所职责

组织领导全镇防汛抗灾工作,贯彻落实上级对防汛抗灾工作的指示,制定全镇防汛抗灾政策,组织制定全镇防汛抗灾预案。及时掌握全镇雨情、水情、旱情、灾情,组织实施防汛抗灾救灾措施,负责全镇防汛抗灾经费、物资的安排、使用与管理,统一调度全镇防汛抗灾工作,组织灾后处置,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2.镇防汛抗旱指挥所办公室职责

承办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日常工作,收集、上报和雨情、水情、旱情、灾情信息,指导督促村制定和实施防汛抗灾预案,组织指导防汛抗灾服务组织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全镇雨情、水情、旱情、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等。

3.镇防汛抗旱指挥所成员单位职责

镇组织办:负责督查各村党支部书记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情况,掌握党政领导干部在组织抗洪抢险、抗旱和救灾工作中履行职责及遵守防汛抗旱纪律情况。正确把握防汛抗旱宣传工作导向,及时协调、指导新闻宣传单位做好防汛救灾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镇武装部:负责组织民兵应急分队实施抗洪抢险和抗旱救灾,参加重要工程和重大险情的抢险救灾工作。协助当地公安部门维护抢险救灾秩序和灾区社会治安,协助当地村、组转移危险地区的群众。

镇党政办:负责检查各项防汛抗灾措施落实情况,全面了解掌握雨情、水情、旱情、灾情、救灾情况、加强防汛抗灾工作的协调。

镇水管站: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指导防汛抗旱的日常工作,归口管理防汛抗旱工程。负责组织工程、指导防洪排涝和抗旱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督促完成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负责组织江河洪水的监测、预报和旱情的监测、管理。负责防汛抗旱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

镇财政所:组织实施防汛抗旱和救灾经费预算,及时下拨并监督使用。

镇经济发展办:指导防汛抗旱规划和建设工作。负责防汛抗旱设施、重点工程除险加固建设、计划的协调安排和监督管理。

镇民政办:组织协调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组织灾情核查,及时向防汛抗旱指挥部门提供灾情信息。负责组织、协调水旱灾区救灾和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管理、分配救助受灾群众的款物,并监督使用。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赠等工作;配合做好防汛抗灾救灾先进事迹的表彰奖励和失职渎职行为的查处等工作。

镇卫生院:负责水旱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工作。灾情发生后,及时向防汛抗旱指挥部门提供水旱灾区疫情与防治信息,组织卫生部门和医疗卫生人员赶赴灾区,开展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流行。

镇村镇建设站:协助做好城镇防汛抗旱规划制定工作的指导,配合有关部门组织、指导城镇公共设施和民用设施的防洪保安工作。

镇中心校:负责向学校师生宣传防洪、减灾和救灾相关知识,组织排查各类学校防汛隐患,加强学校防汛动态监测和险情巡查,确保在校师生的生命和饮水安全。

镇安监站:负责监督、指导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在汛期特别要加强对矿山、尾矿坝及其他重要工程设施安全度汛工作的督察检查。

镇农技推广服务站和动物防疫站:及时收集、整理和反映农业旱涝灾情信息。指导农业防汛抗旱和灾后农业救灾、生产恢复及农垦系统、企业、渔业的防洪安全。指导灾区调整农业结构,推广应用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和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负责救灾化肥、救灾柴油等专项补贴资金的分配和管理,救灾备荒种子、饲草、动物防疫物资储备、调剂和管理。

派出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打击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防汛抗旱物资以及破坏防汛抗旱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协助有关部门妥善处置因防汛抗旱引发的群体性治安事件,协助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或转移。

供电营业所:负责防汛抗灾的供、发电负荷安排,及时提供抗旱救灾的电力资源,保障防汛抗灾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电信、移动、联通、邮政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公共通信设施的防洪建设和维护,做好汛期防汛抗旱的通信保障工作。根据汛情需要,协调调度应急通信设施。

保险工作站:组织单位和个人参加防汛抗灾保险,及时上报公司并进行受灾财产查勘理赔工作。

五、镇山洪灾害避灾响应预案

(一)总体要求

1.镇防汛指挥所和村防汛中队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

2.山洪灾害发生后,镇村负责组织实施抗洪救灾工作,重大山洪灾害的抢险救灾工作由市、区政府和上级防汛指挥部指挥协调。

3.山洪灾害发生时,村防汛中队应及时向镇防汛指挥所报告情况,镇防汛指挥所接村报告后立即向新河分指和区防指报告情况,并组织抢险和群众安全转移。

4.因山洪灾害而衍生的疾病流行,水陆交通事故等次生灾害,镇防汛指挥所组织有关部门全力抢救和处置,并及时向新河分指和区防指报告情况。

(二)响应等级

按山洪灾害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山洪灾害避灾应急响应共分四个等级,依次为iV(一般)、iii(较重)、ii(严重)、i(特别严重),分别对应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

(三)响应条件和启动程序

山洪灾害响应条件及启动程序,由省、市、区人民政府和防汛指挥机构,根据水文、气象及灾情情况,启动响应等级,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和电话向公众,镇防汛指挥所和村防汛中队按照上级的响应等级,进行防汛救灾工作。

(四)响应行动

镇防汛指挥所严格按照上级防汛指挥部的相应等级要求,进行防汛值班、防汛会商和人员到岗到位,密切关注和了解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灾情和天气变化情况,并及时向区防指汇报情况,同时做好防汛巡逻查险工程抢险、物质调运和后勤保障工作。镇防指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派出干部、技术人员到一线指导村防汛中队防汛抢险,尽最大努力降低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五)响应结束

根据天气预报和山洪地质灾害发生后灾情的严重程度,区防指会商后,可以决定宣布降低或解除,由区防指的相应响应等级,镇防指按照区防指的信息执行。

六、镇山洪灾害避灾紧急转移预案

(一)前言

山洪灾害是我镇南部山区在汛期常见的由暴雨引发的自然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成灾速度快、危害程度大、防御减灾难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已成为防灾减灾中的突出问题,给山丘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和重大损失。为有效减轻山洪灾害损失,有针对性地提前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变被动抗灾力为主动避灾,减少人员伤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湘政发〔2005〕2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范围划分和基本情况

本预案界定的山洪灾害易发区是指山丘暴雨中心区域内,山体坡度在30°以上,地质条件差,遇强降雨和持续性降雨极易引发溪河、水沟洪水泛滥的洪泛区,或由此产生泥石流、山体滑坡的地带。

(三)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

1.预警依据及标准

山洪灾害避灾紧急转移以实际观测降雨强度和暴雨天气预报为预警依据,具体标准为:

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实测3小时降雨80毫米、6小时降雨100毫米、24小时降雨120毫米以上,且降雨还将持续,转移预警;当实测3小时降雨130毫米、6小时降雨160毫米、24小时降雨180毫米以上时,且降雨还在持续,转移信号。

2.雨量观察监测站点设置

在充分利用水文、气象部门已有的雨量观测站点的同时,根据需要向上级相关部门申报,近年适当增设雨量观测站,基本上做到每个骨干工程和山洪易发村均设有自动雨量站或简易雨量站。

3.山洪灾害预警形式及设施

预警主要采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报警器,手提喇叭、鸣锣等形式进行。预警设施根据当地村民居住情况和自然地貌分别进行安排,要使重点区域的村民能够在短时间内收到预警信号,对学校、企业等人员集中的地方重点安排。山洪易发重点区域的行政村每村必须安装警报器1套。配备手提喇叭1个,每个组配备铜锣1面;鉴于电话、手机已经普及,应充分利用现有通讯工具,多层次向村民转移信号,所有预警设施的购置,当地村组和镇政府应予安排经费集中采购。

(四)转移实施方案

人工降雨的办法篇4

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故障,对于乡镇雨量站维护人员来说,及时发现常见问题、迅速排除故障是保证自动雨量站正常运行的坚实基础[1]。

1常见故障及排除办法

1.1故障一:监测雨量点在山西GpRS无线雨量查询系统。

1.1.1故障原因及排除办法:

1.1.2这种情况一般是市电停电或采集器的电源线脱落,采集器内的蓄电池被耗尽电量造成监测点不显示。来电或插上电源线就可解决。

1.1.3安装好雨量监测点后没有及时到移动公司开通Sim卡的GpRS功能。开通该功能后即可解决。

1.2故障二:有降水现象(降水量不为0),雨量采集器不显示降水量(降水量为0),网页显示为0。

1.2.1故障原因及排除办法:

1.2.2信号线与采集器的连接处松动,重新拧紧。

1.2.3信号线与传感器的连接处松动,重新拧紧。

1.2.4信号线某处损坏,修复损坏处或更换新的电缆线。

1.2.5信号线与采集器连接处氧化,一般是连接接头处潮湿,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造成信号不能传输。清除氧化部分即可。

1.2.6雨量传感器的干簧管损坏,更换新的干簧管。这种情况出现的比较少。

1.2.7雨量传感器的磁钢组件松脱,重新固定好磁钢组件。

1.2.8出现雷暴时,采集器没有安装防雷装置而遭到雷击,采集器里面的元件或电容被击穿,更换损坏部件或主板。

1.2.9采集器主板上插头接触不良。

1.2.10采集器中主芯片在外界强干扰下死机,不能采集雨量值。重新开机即可,若不能解决,要更换新的采集器。[]

1.3故障三:雨量采集器显示降水量与实际降水量偏差较大(有大范围的降水过程,比较监测雨量点显示的降水量可以判断是否正常)[2]。

1.3.1故障原因及排除办法:

1.3.2雨量传感器的外筒有杂物(树页、泥沙、小虫、蜘蛛网等)堵塞,雨水流不下去,翻斗不翻转造成降水量偏差较大。将外筒取下清除杂物。

1.3.3雨量传感器的外筒出水口有杂物(泥沙、小虫、蜘蛛网等)堵塞,雨水流不出去,当达到一定量后翻斗浮在水面不翻转造成降水量偏差较大。疏通、清洗出水口。

1.3.4信号线在降雨过程中损坏,信号线在屋檐或窗户处破损,信号传输不到采集器造成降水量偏差较大。修复破损处,在容易破损的地方用布包裹好或更换新的信号线。

1.3.5承水器下面的铃状组件脱落。部分雨水因没有经过翻斗直接通过出水口流出而造成降水量偏差较大。用粘性胶重新粘上铃状组件。

1.4故障四:雨量采集器显示有降水量(不为0),但网页显示无降水量(为0)。

1.4.1故障原因及排除办法:

1.4.2雨量采集器Sim卡欠费停机。及时补充话费。

1.4.3雨量采集器的GpRS模块损坏,不能正常工作。需更换损坏的GpRS模块。

如何判断GpRS模块工作是否正常?GpRS模块上的指示灯:第一个为电源指示灯为红色;第二个为数据指示灯;第三个为网络指示灯。判断GpRS模块工作是否正常主要看电源指示灯闪烁的频率,通常GpRS模块在寻找网络的时候,电源指示灯闪烁的比较快,在GpRS模块登陆上网络后,电源指示灯闪烁的频率比较慢。雨量点维护人员可以自己比较一下电源指示灯的闪烁状态。

1.4.4GpRS模块与采集器主板接头接触不良。重新接好。

1.4.5采集器死机。当发现采集器上时间的秒闪灯不闪,这时采集器的主芯片为死机状态,重新开机可以解决,如果解决不了需要更换采集器。

2雨量站日常维护应注意以下事项

2.1检查Sim卡是否有费,要及时补充。

2.2信号线与传感器的接头是否松动,松动了要拧紧。

2.3信号线与采集器的接头是否松动,松动了要拧紧。

2.4维护时,将信号线断开,看雨量传感器的计数翻斗是否转动灵活,以免维护时产生误动作影响雨量数据。2.5将防堵罩和长过滤网拿掉,用清水将外筒冲洗干净,并将防堵罩和长过滤网刷洗干净再放回外筒中,清洗外筒时不要用钝状物用力清除杂质,以免承水器下面的铃状组件脱落。2.6将翻斗取出,再将短过滤网拿出,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将短过滤网刷洗干净后重新放入集水器中,注意

要放正。

2.7将取出的翻斗用清水刷洗干净,并将清洗后的翻斗背面用干净的布檫干净,不要碰撞并注意不要用手触摸翻斗内侧,再将翻斗放回原处,用手轻轻拨动翻斗螺钉处看其能否正常翻转,以免放置不正确造成翻斗不能正常翻转。

2.8检查出水口是否被泥沙、小虫、蜘蛛网等堵塞,疏通出水口。

3、雨量站启用前的维护:

冬季雨量站(11月1日—次年3月31日停用)在不使用的时候注意把雨量传感器的盖子盖上,把采集器电源关掉[3]。在第二年准备使用雨量站之前应该检查以下情况:

3.1雨量传感器下水漏斗是否被堵塞;

3.2传感器的计数翻斗是否转动灵活;

3.3翻斗上面是否灰土过多;

3.4信号线与传感器的接头是否松动;

3.5采集器电源是否正常;

3.6信号线与采集器接头是否松动;

3.7Sim卡是否有费;

3.8GpRS模块是否正常。

参考文献

[1]王春祥,赵宁乐,王双霞,等.乡镇自动雨量站常见故障分析及日常维护[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38-40.

人工降雨的办法篇5

关键词雨水集蓄;工程模式;效益;存在问题;建议

葫芦岛市连山区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是干旱缺水的山丘区。地表水系少,地下水资源埋藏不均,降雨在时空上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8月。多年平均降雨量在500~700mm之间。由于山区地势落差大,降雨大多流走,水土流失严重,“三年二头旱,十种九不收”是当地干旱缺水情况的真实写照。特别是3年连续大旱,有些地区人畜饮水也非常困难。

干旱缺水使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经济作物很少,商品经济不发达,广大农民生活十分贫困。为解决缺水问题,连山区水利科技人员,探讨降雨蓄集利用技术,以充分利用雨水,有效改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在反复实践及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取得显著成效。

1雨水集蓄利用的工程模式

所谓雨水集蓄利用就是通过工程措施,拦蓄夏秋之水,再用节水灌溉方式进行春天的耕地[1]。主要工程模式有:修建塘坝、方塘;打大口井、水窖、闸沟等。工程投资小,建设周期短,利用方便。

2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效益

(1)解决干旱缺水山区的基本生存问题。集雨工程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农村饮水困难和贫困农户的温饱问题。连山区大多是望天田,作物受气候左右,雨水决定丰歉,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由于进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利用所蓄集的雨水进行补充灌溉,从而解决了农作物“卡脖子旱”的问题。

(2)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山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2]。雨水集蓄工程的实施,使当地农业种植结构从传统、单一的粮食种植向粮、果、菜、花等综合发展,农村产业结构从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3)减少水土流失。首先,减少地表径流,因而减轻对下游土壤的侵蚀,同时集雨截流能有效地拦截流失水土;其次,雨水集蓄利用与坡改梯田等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

(4)有利于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开展降雨集蓄利用技术,该地区水源得到了保证,群众争相承包荒山荒坡植树、种草。不仅收入可观,而且还能有效促进水保、绿化工作的开展,这对减少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和保护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下游的防洪负担。集雨截流分担上游来水压力,有利于防洪。

(6)可减少灌溉对地表水、地下水的依赖,有利于充分利用水资源。

3开展雨水集蓄利用工作的做法

雨水集蓄利用在西南地区之所以能很快地发展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组织领导。县(区)、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班子,负责对项目进行实施。由水利厅牵头,区计委、财政厅、扶贫办、农业局、科委等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抓好此项工作。各级水利部门建立省(区)、市、县、乡4级技术推广网络体系,负责对此项工作技术进行指导,总之,在组织措施上,各市、县的制度健全,方法得力,成效显著。

(2)给予资金扶持。按照群众自力更生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原则,发展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全区对雨水集蓄利用采取不同的补助标准,为保证补助资金真正用在工程建设上,采取以物代资的补助办法,对农户发放水泥、灌排设备等实物,不拨资金[3]。对于发展雨水集蓄利用所用的水泥、灌排设备等实物,政府采取统一采购办法,保证雨水集蓄利用资金专款专用。

(3)制定一整套办法,加强项目管理,以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持续开展。

(4)用政策调动群众积极性。一是结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明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谁建、谁有、谁管、谁用”的政策,允许继承转让,有的还颁发产权证,鼓励农民在房前屋后和承包地建窖蓄水,发展生产。二是实行多干多补、少干少补的政策。群众积极性高、工程建的多的乡村,补助多;群众积极性不高的乡村补助就少。三是先贷后补、先干后补。工程竣工通过验收后,补助才到位。

(5)加强宣传。全区充分利用省、市、县3级电视、广播、报刊等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必要性和技术特点等,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重要性。各种雨水集蓄利用示范点又使群众看到雨水集蓄利用的效益,积极性空前高涨。

4雨水集蓄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技术服务力度不够。由于雨水集蓄利用工作面广、量大,前期工作经费缺乏,技术指导和服务力度明显不够,有的地方工程布局及地址选择由群众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而定,雨水集蓄利用无统一规划;有的地方缺少技术人员指导,施工中出现问题,轻则造成工程漏水,重则工程坍塌。

(2)管理不善。只“建”不“管”,使许多工程废弃。

(3)田间节水配套设施少。由于资金有限,雨水集蓄利用的重点在集雨上,节灌上投资不多,除个别示范点应用灌溉设备,如喷灌、滴灌、微灌等各种设备外,大部分地区几乎没有配套的节灌设施,节水效益不明显。以上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有力措施,给予解决,以保证雨水集蓄利用健康发展。

5雨水集蓄利用的建议

(1)加大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群众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有效办法,深受群众欢迎,群众积极性很高。但目前主要问题是资金缺口大,因此,建议尽快做一个雨水集蓄利用规划,计算需要投入的总数,中央、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和当地广大群众多增加一些投入,争取通过5~8年努力基本完成雨水集蓄利用工作。目前国家已有的扶持资金应尽快下拨。

(2)强化技术服务和监督支撑体系。雨水集蓄利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当地群众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在短期让群众都成为雨水集蓄利用的行家里手不太现实。因此,面对大规模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强化技术服务和监督至关重要。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关键是要普及浴室集蓄利用的知识,培训从事浴室集蓄利用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技术人员。在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中,省、市、县、乡、村各有侧重,村一级要培养进行施工和管理的技术能手,乡(镇)要培训一批会搞规划、能进行质量监督的人员,市、县在技术标准制定、定型图集编制、管理办法上下功夫,离开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雨水集蓄利用很难卓有成效。为保证技术服务和监督支撑体系建立,在政策上应允许有一定经费用于服务体系建立。

(3)加强对已有工程的管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能不能发挥作用,关键在管理,工程建得再好,管理跟不上,工程不上水,工程就无效益。要把能蓄上水作为雨水集蓄利用的管理中心,除农户自管外,村里在雨季进行检查督促,尽量争取能蓄上水、多蓄水。为便于管理,在工程建设时应考虑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以为管理创造条件。有关部门要尽早研究制定简便、科学、实用的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管理模式,在试点和技术管理基础上推广应用。

6参考文献

[1]乔生彩.干旱山区雨水集蓄利用的效益及思考[j].甘肃农业科技,2010(3):41-42.

[2]杨芳.论青海东部干旱区雨水集蓄利用[j].节水灌溉,2003(3):22-30.

人工降雨的办法篇6

特区应急管理局:

太极湖办事处地处武当山特区以北,濒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丹江口水库沿线、太极湖畔,东临丹江口市丁家营镇,西靠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南连武当山街道办事处,北与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丹江口库区、汉十高速公路接壤,316国道、福银高速穿境而过,面积82平方公里。办事处下辖15个村(社区),共有8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5万人。2020年以来,我办事处遭受洪涝、干旱和局地短时强降雨等多种自然灾害,受灾群众损失较重。为了摸清灾害损失和受灾群众冬春生活困难情况,我们按照武减灾办发〔2020〕2号文件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精心安排部署,组织开展摸底核查,对核查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然灾害情况评估

(一)灾情与损失

自6月份以来,我辖区经历了长达3个月的梅雨期,毛毛细雨和滂沱大雨轮番上阵,可以说是天无三日晴。库区沿线水位长期居高不下,威胁巨大;城中村部分道路、居民房屋多处频繁出现严重积水,给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山区土壤含墒量饱和,地质灾害频发,房屋、农作物及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总体而言,今年是个大涝之年,辖区受灾损失惨重。较往年相比,今年降水量大幅增加,主汛期(6-8月)累计降水量达到500毫米,较历年平均水平偏多三成;降雨天气显著延长,降雨天气累计超过50天,偏多四成;气温持续走低,日最高气温低于30度的天数累计达到40余天,偏多三成。

太极湖办事处15个村(社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灾情,涉及200余户,800余人,无人员伤亡情况发生,紧急转移安置95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70余万元。一是农房受损较重,直接经济损失60余万元。太极湖办事处累计有40户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严重损坏5户10间,一般损坏35户60间。二是农作物受灾严重。粮食及经济作物受灾面积达42公顷,成灾面积15公顷,绝收面积3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9万元。其中,玉米受灾面积最大,达到10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水稻出穗受强降雨影响较大,且光照不足,普遍减产将近40%,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万元。寨沟村在2019年成立农业合作社,引进种植大户和先进种植、管理技术,新发展西瓜种植基地220亩,当年明显见效,收益颇丰,今年全力做好春耕备耕,精心管理基地,未曾预料在生长关键期遭遇连续降雨天气,导致西瓜品质差、产量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万元。三是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97万元。因多次出现短时强降雨,水位暴涨,水流湍急,冲击力大,造成河岸损坏10余处,饮水管道损坏1000米,灌溉设施损坏2处。受山区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影响,道路中断30余处,路基塌陷10余处,路基损毁1.5公里,给群众出行带来严重不便。四是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威胁巨大。大型地质灾害点有10处,共涉及30余户100多人,根据国土部门现场勘察意见,其中6处地质灾害区域内的村民需要搬迁避让,目前职能部门正在制定方案。

(二)灾害主要特点

一是今年梅雨季持续时间明显加长,降雨连续性更强,累计降雨量显著加大。二是持续降雨导致山区土壤含墒量饱和,小型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灾害频发,对山区农户人身和房屋等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三是农村水、路、网、电等基础设施损失严重,农作物受灾面广,农户房屋受损数量大幅增加,总体带来的损失较往年显著上升。四是防灾减灾任务艰巨,工作量大,救灾资金缺口较大,灾后恢复重建面临较多困难。

(三)防汛救灾举措

自6月份入梅以来,降雨持续时间长、雨量大,山区土壤含水高度饱和,山洪和地质灾害发生风险剧增。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太极湖办事处党委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工作方针,坚决落实防汛救灾主体责任,切实担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领导辖区各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担当、敢打头阵,全力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严阵以待,筑牢防汛减灾屏障。办事处深入学习贯彻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市防指工作要求,把防汛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密切关注天气,多次召开会议对监测预报、隐患排查、预警转移、应急处置、值班值守、信息报送等环节做出周密部署,对工作纪律和责任落实提出严格要求,做好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备足应急物资和抢险力量。办事处以机关党支部为基础,成立党员应急队伍,辖区15个村(社区)以基层党支部为基础,村干部发动在村青壮年党员成立防汛抢险应急分队,平均每只队伍由10名党员组成,由各村书记领导指挥,统一接受办事处的调配管理,打造成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防汛铁军,参与到防汛救灾一线工作中,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

二是闻汛而动,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在办事处党委统一指挥下,150余名党员干部时刻保持高度警醒,紧绷防汛之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一旦气象部门预报会出现强降雨天气,全体驻村干部立即下沉一线,靠前指挥,指导联系村的防汛应急分队按照“不漏一处、不留死角”的要求,对村内山沟溪谷、库塘堰渠、山洪地灾隐患点、高切坡高填方区域、老旧危房、在建项目、道路沿线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深入排查,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发现重大风险隐患和险情征兆,第一时间转移受威胁区群众,同时设立警示标识,组织专人盯防,逐一制定落实可靠的应对措施,切实把各类险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上下联动,跑出灾后恢复加速度。一方面,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广泛发动群众自救。今年自入汛以来,出现了多轮降雨天气,每一次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都对辖区的房屋及基础设施等造成不同程度损坏,尤其是通村入户的公路,给群众出行带来严重不便。在上级救灾资金尚无着落的情况下,各村不等不靠,党员干部带头上阵,挥铁锹、拉斗车,清理路面淤泥,第一时间疏通道路。各驻村干部和村两委成员走村入户察看灾情,指导灾后处置工作,动员呼吁村民自行清理房前屋后的小型垮方,目前,辖区大部分受灾村民基本完成自救,消除了汛期强降雨带来的影响,生产生活基本恢复正常。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民政救助作用,完善人力物资保障。办事处民政办深入一线,主动救助受灾困难群众,通过临时救助等形式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办事处党委领导主动作为,通过积极协调,向上争取了40万元经费投入应急抢险救灾,帮助各村恢复受损的基础设施,保障受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解决部分群众合理诉求,有效化解了因灾造成的潜在矛盾纠纷,维护了社会平安稳定。据统计,此次救灾累计派出工作组30余次,投入1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救灾和灾后重建。

二、受灾人口冬春生活需救助情况评估

今年以来,辖区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部分村受灾严重,部分受灾群众当前和长远生活均受影响,为了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过节,办事处专题安排部署,要求各村(社区)成立专班,深入受灾困难群众家中,逐户调查了解家庭基本情况和灾害损失情况,办事处专班对各村摸排的情况进行了实地抽查,较为准确地掌握了灾害损失和受灾群众生活困难底数。

(一)受灾群众冬春生活困难情况

据统计,今冬明春我办事处因灾需救助224户,827人。其中需口粮救助224人,9389斤;需衣被救助207人,210件;需取暖救助85人。

(二)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计划

面对受灾群众冬春生活困难的严峻形势,我办事处在全力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同时,认真抓好受灾困难群众生活安排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平安度过冬令春荒。

一是严格实行生产救灾和灾区群众生活安排工作包保责任制,认真落实乡镇领导驻片包村,干部党员包户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分段安排,分月落实。对冬春灾区困难群众生活实行分段分月安排,对于有自救能力的农户,提供优惠政策支持,用活用尽能用的政策,为他们生产自救开绿灯,鼓励他们自力更生,依靠自身力量克服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对于缺口粮且无自救能力的困难户采取亲朋好友借一点、互助互济帮一点、社会捐赠助一点、政府救助补一点的办法,把口粮问题解决到位。同时搞好衣被救济,切实解决缺衣少被农户过冬御寒困难,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安全温暖过冬。

三是大力开展生产自救。组织灾区群众因地制宜开展小秋收、劳务输出、工副业生产等多门路的自救活动,増加灾民现金收入。搞好秋冬农业开发,力争明年粮油增产增收。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向灾区群众送温暖、献爱心,缓解灾区群众生活困难矛盾。

四是严肃纪律,切实管好用好救灾款物。在认真落实各项受灾群众救助措施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我办事处困难群众生活安排的重视与支持,严格按照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公开透明、阳光操作,规范管理使用,真正把有限的救灾物资送到最需要的群众手中,发挥出最大的救助效益。

(三)申报物资补助需求情况

太极湖办事处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连年受灾,年年多灾,损失严重,受灾群众家底空薄,自救能力有限。尤其是受灾的五保户、低保户和贫困户基本没有自救能力,生活生产困难多、压力大,需要政府给予生产生活上的扶持与救助。同时,我办事处冬春受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物资缺口大,困难十分突出,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形势严峻。

为了确保受灾群众生活不出问题,生产不受影响,一方面我们将立足办事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受灾群众全力开展生产自救,扎实推进倒房恢复重建,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确保他们温暖过冬、过节,顺利度过冬春荒。另一方面,恳请特区应急管理局考虑我办事处困难实际,帮助解决我办事处自身无法克服的资金、物资困难:今冬明春受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40万元,过冬御寒棉衣150件,棉被100床。

特此报告。

人工降雨的办法篇7

关键词:SL3型;遥测雨量传感器;维护

中图分类号:p414.95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全省标准化自动气象站及中小尺度站网的建设,越来越多的遥测雨量计投入到业务运行中,为保证资料的准确可靠,自动气象站的维护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研究了自动站SL3型遥测雨量传感器常见故障及维护方法。

1常见故障及维护方法

1.1雨量明显偏少或偏大

按照我国自动气象站技术性能要求和《SL3型遥测雨量传感器使用说明书》中的准确度要求,当自动站的雨量与人工观测雨量比较,在实况雨量≤10.0mm时,相差超过±0.4mm;当实况雨量>10.0mm时,相差超过±4%,即可认定自动站雨量偏大或偏少。解决办法:

1.1.1打开筒身,将二芯电缆中的一根卸下,检查漏斗、上翻斗、汇集漏斗、内网罩、计数,计量翻斗是否有灰尘和小虫子,正确的清洗方法是用镊子夹住脱脂棉蘸清水进行轻擦。

1.1.2在确定不是上述问题时,可以肯定是计量翻斗的问题,因为计量翻斗翻转次数的多少影响着雨量测量系统计量准确度,而影响计量翻斗转动次数快慢的是雨量传感器中的计量翻斗上面的两个基点定位螺钉间的距离,基点定位螺钉调节的准确与否,影响着降水量的计量准确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现场进行一次精度的测验和调试,用量杯量10.0mm水,以1mm/min的速度缓慢注入漏斗中,心中默记计量翻斗的翻动次数(计数值)。计算差值(公式为差值=(量杯量的雨量-计数值)/量杯量的雨量×100%),若差值是负,说明计量翻斗翻动过快,两计量翻斗的间距太窄,就应向外旋动两定位螺钉;若差值是正,就应向内旋动调整螺钉,这里要注意的是,每个定位螺钉旋动一圈是3%。调整时最好将差值百分数分配到左右两个定位螺钉上,才能更好的保持翻斗的平衡。慢慢调整,直至问题解决。

1.1.3进行上述两步检查后,再进行一次检验,最后用脱脂干棉花擦干各翻斗,接上二芯电缆(可以进行热拔插),盖上外筒就可以了。

1.2实况有雨,但测量值显示为零或总是滞后

有时实况在下雨,可从雨量传感器中显示的降水量却为0.0,还有时发现自动雨量有滞后的现象。这些故障可用下面的办法解决:

1.2.1检查承水器,若发现它的过滤器堵塞,有树叶、小虫、灰尘,将过滤器清洗即可。

1.2.2检查上翻斗,若发现它出现滴流而不翻转,就将上翻斗上的定位螺钉往里调小些。

1.2.3查看干簧管,如果有常吸或吸不动的现象,可细检翻动磁线与干簧管的距离是否正常,距离不当就予以调整,干簧管损坏则换新的。

1.2.4看看各翻斗部件在翻转过程中是否出现阻滞,若有该问题,可用清水清洗翻斗轴两端轴颈和宝石轴承的孔。

1.2.5查看雨量传感器的电缆,电缆弄断也常引起类似故障。

2平时维护

巡视仪器时要检查承水器里是否有杂物和灰尘,发现及时清除。仪器每月至少定期检查1次,清除过滤网上的尘沙,小虫等以免堵塞管道,特别要注意保持节流管的畅通无阻。翻斗内壁禁止用手或其他物体擦试,以免沾上油污。

3维护后的问题及处理

在维护过程中,进行人工调试时由于没卸下二芯电缆或者不经意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多余的降水记录,根据气测函[2005]227号文件第10条第①之规定,若无降水现象,因其他原因(蚂蚁、风、人工调试等)或自动站故障而多记录时,应删除该时段的全部分钟和小时降水量,该情况在值班日记中说明。

在实际工作中有2个简单的操作方法是:一是在正点资料卸载后到正点资料上传时间之前,点击“定时观测”,将分钟降水量删除后保存即可。二是在正点资料载后,打开D:\oSSmo2004\awsne目录下的Z_o_awS_St_C5_iiiii_yyyymmddhhmmss.txt文件(yyyymmddhhmmss为文件生成的世界协调时间),删掉第2条记录中的第14组小时降水量记录,改为“0000”,同时在第三条小时内降水量分钟记录中把相应的数据改为“0”,保存文本文件。上述两种方法避免了数据传送到省局自动站数据网站而产生错误降水值。

4结语

了解SL3型遥测雨量传感器的常见故障并熟练掌握应对方法,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可以迅速地解决,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而这些方法是通过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出来的。此外,要想确保自动站SL3雨量传感器的正常工作,台站值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业务上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强烈的责任心,坚持每正点前巡视仪器。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维护不出站,人人会维护,使自动站仪器设备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韦信高.SL3-1雨量传感器在应用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28(04).

人工降雨的办法篇8

继连续四年大旱之后,今年我省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在水利部、国家防总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我省的抗旱减灾工作取得了很大胜利,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根据会议安排,简要汇报我省抗旱工作情况和抗旱信息统计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旱情及抗旱工作开展情况(一)旱情特点及成因

今年我省旱情的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从96年以来,

我省持续干旱,每年的受旱面积均超过3000万亩。今年以来,除5月份降雨正常偏多,其它月份降雨均不同程度的偏少,春、夏、秋旱情持续发展是历史上少有的。二是受旱范围广。造成旱情严重的原因,一是降雨稀少。截止目前全省平均降雨仅402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40%,特别是汛期(6-9月份),全省平均降雨238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52%,为我省建国以来同期降雨量最少年份。经频率分析计算,济宁、泰安、临沂三市的干旱频率达到二百年一遇。二是气温偏高。

截止目前全省平均降雨仅402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40%,特别是汛期(6-9月份),全省平均降雨238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52%,为我省建国以来同期降雨量最少年份。经频率分析计算,济宁、泰安、临沂三市的干旱频率达到二百年一遇。三是抗旱水源不足。由于缺乏有效的降雨补充,全省80%以上的小水库、塘坝干涸,所有河道除部分引水、排污河道外全部断流。我国北方最大的南四湖一度干涸,最低时蓄水仅有200万立方米,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二)抗旱工作的主要措施

对于我省持续发展的严重旱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我省抗旱的关键时刻,温家宝副总理亲临我省济宁、济南等重旱区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极大地鼓舞全省上下战胜旱灾的决心和信心。水利部、国家防办一直十分关注我省的旱情,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防总秘书长鄂竟平专题听取了我省的旱情汇报。国家防办副主任赵广发、程殿龙先后两次到我省检查指导抗旱工作,深入重旱区查看旱情、灾情,帮助研究抗旱减灾措施。

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旱工作。原省委书记吴官正、省长张高丽先后亲临省防办了解旱情,安排抗旱减灾工作。分管副省长陈延明先后八次带领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深入重点旱区调查研究,主持召开了六次抗旱工作现场会,研究抗旱对策。省防指、省水利厅还先后派出6批、30个督查组深入重旱区,帮助解决抗旱中的实际问题,及时给省委、省政府领导提供抗旱减灾的决策方案。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了对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广泛发动群众,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了保城乡人畜吃水、保农业生产的全面抗旱,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全面实施抗旱预案制度,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省防办在淄博市开展了城市应急供水预案的研究试点,并多次邀请国家防办和省内部分专家进行研究审查。在此基础上,省防办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各地对全省面上的抗旱预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完善,先后召开三次专题会议,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市的预案逐一审查。通过预案的编制,各地摸清了水源现状,并根据不同时期的缺水情况和缺水重点,按照节流与开源相结合、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制定了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保证了抗旱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是科学调度水源,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最大效益。在摸清水源现状的基础上,各地普遍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对一些贫水区和重点干旱区实施远距离调水,初步实现了区域内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充分发挥中央调剂我省的8亿立方米黄河水的效益,省防办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科学的配水计划,加强了引水监督和用水管理,仅此次引水就增加蓄水1.8亿立方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沿黄部分地区城乡供水紧张的局面。今年以来,全省各类水利工程共提供抗旱水源170亿立方米,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四是大力推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省政府专门召开了抗旱节水工作会议,将节水的各项措施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单位。在工业上,调整布局和结构,实行以水定项目、定规模的思路,严格限制耗水量大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把万元产值耗水量列入工业经济考核的重要指标。在城市对各类用水逐步强制安装控制设备。在农业上,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尽量少种高耗水作物,调整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大力发展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工程,全年新增各类节水灌溉面积179万亩。六是充分发挥各级抗旱服务组织主力军的作用。在今年的抗旱斗争中,各级抗旱服务组织充分发挥技术和设备优势,组织1万多名技术人员,深入旱区帮助群众开展打井、送水、机具维修、带机浇地、推广抗旱新技术等服务。累计抗旱浇地1320万亩次,浇果树385万亩,帮助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4.5亿元

二、抗旱信息统计工作的主要做法

搞好抗旱工作,信息统计分析是关键,特别是在今年遭遇百年不遇特大干旱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提供抗旱信息,及时分析旱情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对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显得更加重要。为此,在今年的信息统计中,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今年我省严重的干旱,不仅给工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而且造成部分地区城乡供水紧张以及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抗旱所需的信息量也比过去成倍增加。针对这一新的特点,省防办及时调整工作重点,抽调了20多名精干力量,成立了情况信息、抗旱预案编制等五个工作小组,由一把手负总责,每个组均有一名副主任或副局长牵头,分工抓落实。同时,省防办两次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固定专门人员抓统计,节假日安排值班,提高了信息统计的时效性。

人工降雨的办法篇9

1设备日常故障及解决方法

本文以YaC9900为核心组网设备通过GpRS为主信道,GSm为备用信道传送数据、雨量传感器为20cmJDZ,精度0.5mm翻斗式雨量计的遥测雨量站为例,对采集降雨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解决。

1.1控制中心站无法接收测站数据

1.1.1故障分析在中心站网络畅通、测站信息参数配置正常的前提下,首先查看GpRS在线信息。该站在线,说明设备基本正常,可能因信号延迟所致,待整点过后再观察数据;如果该站不在线,则说明该站已经转向备用信道GSm状态,此时用手机拨打该站手机号码看是否处于关机状态,关机则可判断设备DtU通信模块出现问题,未关机则有可能信道传输问题。

1.1.2解决方法因北方天气温度较低,当温度低于-25℃或蓄电池使用年限超过5年会导致蓄电池供电能力不够。遥测站蓄电池以太阳能进行自动充电,输出为12V直流电,当电压低于12V时会导致设备停止工作,中心站无法接受数据。所以首先可用万用表查看电池电压,电压过低时检查太阳能基板输出电压是否正常,线路是否老化;再则也可以通过查看充电控制器来判断蓄电池供电能力,当电压正常时,控制器绿灯闪烁,电压过低或控制器损坏时为黄灯闪烁,更换蓄电池或充电控制器可解决。蓄电池供电正常时,检查DtU通信模块,模块设备上有online,act,power3种指示灯,工作状态下on-line和power指示灯常亮。当online指示灯熄灭时,设备无法用GpRS向中心站发送数据,此时拨打该站手机号码状态为关机,说明通信模块可能损坏或配置参数错误,更换通信模块,查看参数信息;当手机为通畅状态时,有可能因地区偏远信号能力差也会导致online灯熄灭,增强天线输出功率可解决此问题。当上述设备工作都正常情况下,还有一种可能是通信模块会产生一种假死的状态,当给设备重新上电时,模块指示灯正常,但过一段时间指示灯又会熄灭,此时则要检查电源板,电源板主要是为模块及主板供电。检查方法为当模块指示灯正常时,拔下电源板供电插座,查看模块指示灯是否熄灭,熄灭为正常,灯亮为电源板损坏,更换电源板。

1.1.3小结在设备配置参数正常情况下,检查蓄电池、充电控制器、通信模块、电源板等,对其有问题的设备进行更换,此方法基本可以解决中心站无法接受测站数据的问题。

1.2控制中心站接受测站数据为0

1.2.1故障分析测站设备按照主板定的参数,达到报送量级时,便向中心站发送数据,中心站可通过专用软件实时查询在线信息。当天气持续降雨过程中,中心站显示测站数据为0时,分析原因为测站设备采集的降水数据并未发送到中心站或发送数据为0。

1.2.2解决方法采集降水数据是通过雨量传感器中翻斗划过干簧管次数进行计算,划过一次计算一次量级,并把采集的数据通过终端进行编译发送到中心站。维修此问题,首先断开雨量传感器与终端设备雨量数据接口,把终端调制调试状态,用金属对接接口针脚进行人工置数,对接一次工作指示灯L1和L2亮起,然后熄灭即为向中心站发送一次数据。当中心站接受到数据时,可判断为雨量传感器至终端线路出现故障,此时检查雨量传感器与终端设备数据线是否断裂;雨量筒筛网有无堵塞;翻斗是否损坏或卡阻;干簧管是否老化,检查干簧管的方法是用万用表调制欧姆档,探针连接干簧管两级进行短接,当有报警提示时为正常;当中心站接受不到数据,且雨量传感器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可判断为终端设备故障,此故障发生几率较小,多为主板参数丢失或损坏导致,对其参数进行重新配置或更换主板可基本解决此问题。

1.2.3小结用人工置数的办法排查雨量传感器及终端设备问题,可排除中心站接受数据为0的问题。

1.3数据发生跳变

1.3.1故障分析降雨过程中控制中心站接受到雨量数据突然变大或持续一特大值进行传输。此故障排除正常降雨及人为加水导致外,可初步判断为采集雨量数据线短路或主板损坏所致。

1.3.2解决方法检查雨量传感器中干簧管至终端设备数据线路是否有对接造成短路,短路会导致雨量数据持续一特大值进行传输。排除线路问题可检查主板中参数是否丢失或篡改,如主板问题对其进行更换即可。

1.4无雨有量

1.4.1故障分析当天气无降雨时,中心站却接受到测站降雨数据。分析原因可能为人为因素、植物露水或主板故障。

1.4.2解决方法检查设备周边有无人为破坏或植物遮挡晨露所致;人工滴水试验检查主板,如有损坏更换主板。

1.5控制中心站接收数据信道为GSm方式

1.5.1故障及解决移动网络故障或调试Vpn虚拟隧道所致,咨询移动客服可解决。

2结语

人工降雨的办法篇10

2007年上半年县气象局工作总结

在省、州气象局,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开展了《》学习教育活动。在学习中扎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学习、工作两不误的好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习《》,提高认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指导下,我局《》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是党支部重视,至始至终抓学习,抓教育、抓实效,圆满完成《》学习教育活动任务,并制定了长期学习计划和具体措施。二是党员积极参与,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坚定了信念,振奋了精神,党员以实际行动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二、业务工作质量稳步提高1、预报服务工作质量有较大提高,短期综合质量达到56%,灾害性天气预报质量达到100%。成功地预报了5月12日大到暴雨过程并及时进行了服务。

2、测报工作质量稳中有升,达到0.0‰,加强管理、加强工作纪律、加强检查、加强岗上培训。三、气象服务工作取得成效一是抓决策服务不放松,年前为领导决策服务,建议2007年2月中旬大面积移栽柑橘苗,免遭经济损失近百万元。受到县领导和农民的好评,并积极为防灾抗灾服务。二是坚持常规服务,从4月下旬开始每天为县防汛办、滑坡指挥部、县委办、政府办及县领导电话服务,及时提供气象情报。四、积极贯彻文件精神,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怀下,2007年人影工作得到重视

,4月上旬举办了第六期人影培训班,6个炮班于4月10日进驻阵地,并先后开展防雹作业5次,耗弹197发,自5月上旬以来,县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旱灾。6月21日晚23时县委书记于德海、副县长向延河亲临县气象局,亲自督办6个炮班,并现场指挥城关地区增雨抗旱。于德海说:“只要有50%的把握就要开展增雨作业”。给全体工作人员以莫大的鼓励和支持,并下达指示,“今天晚上不把雨打下来誓不收兵”。随着7发火箭弹划破夜空飞向云层,23时45分开始降雨,零点56分结束,降水量达10.7毫米。大支坪、枣子坪、沿渡河炮班先后作业成功。降雨量达8-20毫米,逐步缓解了旱情,增强了农民抗旱救灾的决心和信心。于书记还强调:人工增雨是山区抗旱救灾最有效的措施。全县要支持人工增雨消雹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民了解人工增雨消雹,既使增雨、消雹时效果不明显时,农民也会理解。到目前为止人工增雨作业共16次,耗弹411发,火箭弹7发。作业保护面积为30多万亩,减免损失3千万元。五、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单位我局始终将此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工作之中,注重单位文明建设,以人为本,创造宽松环境,关心退休老同志,安居乐业。关心干部职工进步,6月召开党支部会议全体党员举手表决同意宋春林、张周嵩两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中共党员。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函授大专及其他培训学习,

4月在我局成功举办了全州气象部门纪检监察培训班、全州气象业务培训班。先后有7人到襄樊参加业务考试。单位注重抓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等项工作,并制定了相应办法和措施,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同时注重领导班子建设,强调以身作则,做群众的带头人。六、下半年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