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象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7:59

城市形象概念篇1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城市;标志设计

城市形象标志的设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导入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其识别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城市形象的塑造、传播来展示城市的独特性和同一性两个方面的信息。城市独特性首先指它与其他城市的差异性;其次是它对这种差异性的不断创新以及保持。城市的同一性是指一个城市的各个环节以及在发展中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结、贯通,最终形成城市统一性的特征。城市形象设计就是要在城市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中实现各个要素和传播过程两个方面达到独特性和同一性的最佳统一,即用内在同一性的方式服务于具有独特性的城市形象塑造。

由此可见,中原经济区郑州城市形象标志设计并不是简单的文字和图形的绘制,而是一个以文化为根基、特色为中心、理念为先导的系统工程,必须站在建设和塑造郑州城市整体形象的战略高度。

郑州城市形象标志设计核心价值的研究

城市形象标志是城市与公众进行信息、思想交流和联络最便捷的工具。它传达了城市特定的信息和理念,这些信息和理念一定是最核心、最能代表城市特色的。因此,了解和掌握郑州城市形象的核心价值是郑州城市形象标志设计的重要环节。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一种印象和评价,是人们通过对城市的了解并对信息进行筛选后对城市的直接感知。但是任何人所感受到的城市形象绝对不可能是这个城市的全部,其仅仅是对这个城市的局部认知,这种局部认知是人们心中最深刻的“印象”。这种局部感受常常被认为是对整个城市的感受,并且,这种感受很容易演变为人们对整个城市核心价值的认知。城市形象标志设计要特别注意抓住公众的这种心理现象,着力表现城市最突出的方面,即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区别的最本质的特征。实际上,所表达的主题魅力越突出,那么这个城市的个性就会越鲜明,城市形象设计就越有竞争力。

通过抽取样本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以及收集相关资料的方法得知市内外公众对郑州的印象大部分停留在“黄河之都”、“炎黄文化”等历史文化遗产上,其中,“黄河之都”被提名最多。黄河诠释了这个城市的“伟大坚强”,以及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的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同时代表了郑州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黄河之都”这个形象比较大气,对内有巨大的聚合力,对外的影响力也比较大。尤其是“黄河之都,中国郑州”的郑州形象宣传片在央视走遍中国等媒体进行先入为主的适时传播,成功抢占了受众的记忆点。在黄河流域的城市很多,虽然像兰州、银川、西安、洛阳、济南这些著名的大中型城市都和黄河沾亲带故,但是,能用“黄河之都”作为形象识别的城市在中国只有一个,那就是郑州。

通过以上信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郑州作为一座黄河边的现代化都市,是黄河大统一思想基因的传承,“黄河之都”的城市定位,传递出了郑州城市品牌的核心价值。所以,我们在进行核心价值提炼时,应着力将郑州的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将郑州的现代化因素表现出来,塑造出黄河岸边一个现代而富有活力的都市形象。

对郑州城市形象标志设计概念以及主色调的研究

在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我们要把相同的标志、字体、颜色设计成一致的视觉传达系统,所以,在设计进入阶段,我们首先必须经过系统的探索,确定设计的概念和设计的主要色调。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将设计概念演变为视觉传达的符号,明确的设计理念是视觉传达的基本依据。因此,我们要在标志设计的主体概念及色调的运用上进行研究。

首先对主体概念的诉求倾向:文化概念为第一取向,建筑概念为第二取向,山水概念为第三取向。浓厚的历史文化一直是郑州的一大特色,所以以文化概念作为第一主体概念是无可厚非的。对主要色彩的诉求倾向:绿色为第一取向,其次是红色,黄色和蓝色为第三取向,说明郑州城市形象标志的主色调应该是绿色,红色和黄色作为辅助色。绿色最能代表郑州人“蓬勃生机”的精神风貌,和郑州作为“阳光绿城、和谐绿城”以及“建设卫生城市”这一形象甚是符合,同时也能表现郑州在开放性的大环境下,对美好未来的追求。红色凸显了郑州人民的热情、积极和敢于拼搏奋斗的精神。黄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所以最能表达郑州浓厚的历史文化。

郑州城市形象标志设计表现形式的研究

对郑州城市的核心价值、形象标志设计的主体概念以及主色调确立后,我们还必须呈现出用来传达郑州城市形象的视觉表现的形式,使整个过程有始有终。城市形象标志不是商业性标志,不应该过分地展现其商业气息,我们应该传达出其代表一个城市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因此,在郑州城市形象标志设计中,我们要特别突出它的识别性、功能性、独特性等特点。当然,我们也应该遵循标志设计的艺术表现规律,呈现其符号美、凝练美等特点。将其外在表现符号与其内在特质相统一,引起公众的注意并产生兴趣进而对其进行深刻记忆的效果,最终达到传播城市形象,吸引人才、旅游、投资,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

郑州城市形象标志设计

根据以上研究,笔者设计出了几个与研究相符的标志,分别为设计稿1、设计稿2、设计稿3。

设计稿1说明:以塑造黄河边上一座现代化都市为主体设计,三个椭圆代表黄河水,用水面平静的状态一改过去黄河奔腾泛滥的形象,与“自然和谐、生态和谐”相呼应。以水面初升的太阳做衬托,凸显郑州新生、现代化的活力城市形象。整个标志简洁、大方,容易记忆。

设计稿2说明:同样以塑造黄河边上一座现代化都市为主体设计,标志下部分以抽象而尖锐的粗画笔来表现黄河水的奔腾之势,象征着郑州城市经济、文化等的飞速发展,意喻郑州的文化会像黄河之水一样源远流长,郑州的经济会向更广更远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把“郑州”拼音首字母“ZZ”表现其中。整个标志以绿色为主要色彩,用以表现郑州作为“卫生城市”、“和谐绿城”、“生态城市”的都市形象。整个标志简洁、大气,容易记忆。

设计稿3说明:以塑造黄河边上一座现代化都市为主体设计,整体就像一座城市在奔腾、在飞翔。下半部分用比较中国化的元素表现出黄河水的奔腾之势,圆润又不失尖锐,同时也把“郑州”拼音首字母“ZZ”表现其中,上半部分用初升的太阳烘托出一座城,其中将为人熟知的二七塔、会展中心等代表性建筑物的剪影植入其中,剪影各不相同,形状奇特,意喻郑州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化的发展,真正塑造出了黄河岸边一个现代而富有活力的都市形象。

城市形象概念篇2

对于步入品牌式成长阶段的城市来说,创意也已经从一个概念发展成为一种理念。在城市发展所依靠的创意体系中,品牌创意具有极为核心的价值。品牌创意,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手段,影响和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步调、路径和措施;品牌创意,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目标,创意城市本身已成为城市形象的一种价值描述。

在一座城市里,当创意的团队从一个个个体延伸到一个个组织,当创意的氛围从一个个角落弥漫至整座城市的时候,创意会成为这座城市的一个符号,成为这座城市的一种能力,成为这座城市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还会成为所有城市之外的人观察这座城市的一种方法、记忆这座城市的一种印记、选择这座城市的一个理由。

城市品牌创意,具有宽领域、多视角的特点,需要有明确价值观指向和方法论指向。价值观指向决定着创意的高度和方向,方法论指向则决定着创意的路径和进程,二者都属于创意能力的范畴,也都会影响创意目的及效果的实现。本文所提供的就是城市品牌创意的方法论视角。

构建一个区域概念

任何一座城市都具有区域性,构建区域概念是城市品牌创意的一个重要视角。实际上,有很多的城市,就是因为区域的特点而诞生、发展、壮大。从拥有产业、拥有市场,到聚合人气、形成品牌,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名气越来越高。因此,很多城市都打上了区域的痕迹。

区域概念,首先具有地理学的意义。城市地理学上的一些特征,就会成为品牌创意的重要元素。自然资源是其一,位于沿海的港口型城市,位于内陆的湖泊型城市,位于山区的旅游型城市,位于科技中心的科技型城市,这些都是对城市核心资源的强调,也是对城市核心功能的强调;方位感则是其二,就是从地理学的角度强调城市的方位,都市圈概念、经济圈概念、三角洲概念,都是对方位感的描述,还有江南、江北、中国、东方等等,也是一种描述。

区域概念,又不只是具有地理学上的意义。从品牌创意的角度看,更需要从地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出发,来确立和构建一座城市的区域概念。这样的概念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的排他性。与概念相对应的产品形象与区域特征的紧密联系,就会产生一种城市区域化的标志,以及附属于这个标志的品牌。而这,就会逐渐形成为城市经济的基础。同时,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城市形象,就会为外来竞争者产品的进入创造障碍。这应当成为构建区域概念的着力点。

这样的例子很多。产品是城市品牌的标志之一,而产地则往往会成为产品的价值体现。比如说服装,同样的款式,同样的面料,同样的规格,如果产地是东京、巴黎或米兰,甚至产地在其他地方但贴上了这些城市的商标,那么,其价格就会高于其他产地或产品。因为,这些城市已经给人一种关于服装的区域概念,这个概念包含着高档、时尚、领先等认知元素,也就可以给消费者以身份、贵族、名流等价值诉求的满足。

其实,对于这样的思路,很多城市在进行发展设计与规划时,都已经关注到。问题在于,关注到了,但没有从城市品牌建设的角度进行很好的创意与策划。有的,把个性化、区域化、地理化的产品等同于了城市品牌,甚至企图替代城市品牌;有的,简单地将城市贴上某都、某镇、某基地等的标签,缺少对于产品文化与城市品牌的整合思考,缺少将区域化概念所包含着的产品、产地元素进行文化化、价值化的规划与设计;有的,过于急功近利,提出了区域概念,但没有围绕概念进行品牌塑造与建设的具体措施,让区域概念落地受限、传播受限,也就让人们的认知受限。如此等等,就算是提出了区域的概念,但概念不系统、不清晰,也就很难因此演进为城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区域概念,意味着一种地理特征,更意味着一种文化、一种品牌、甚至一种符号。它的载体,可能是一个港口,也可能是一个产品。但其核心价值的打造,需要超越单纯的地理元素或产品的实用功能,而让人们从这个概念中感受到精神的价值功能。这样,才可以让人们通过对于区域概念的认知,而形成对于一座城市的整体印象。

“极度全球”与“极度地方”的融合

这是与第一个区域概念相关联的另一个方法论视角。

话题先从一个花农说起。到山东的一个以花卉种植为农业主导产业的县级城市去,你会发现,如今的花农销售花卉,不仅依靠有形的线下交易市场,更多的则是依靠线上的网络交易。坐在自己家里,就可以了解到世界各地的花卉市场情况、需求状况,并完成交易。有关领导将此总结为“体现了城市的开放度”。

开放度,实际上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指标和标志。这个花农的例子,对于城市开放度的表达并不具有完全的价值,但是,却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在开放的世界环境下,城市原有的功能在发生变化,城市功能的释放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极度全球,是一种较为形象的表达。

不只是经济交往和贸易往来,如今城市内的日常生活,都已经现实化地涉及到了跨文化差异的协调问题。从在自己的城市里享受异国美食,到与外来观光客分享城市空间;从世界一些城市里的“中国城”,到中国一些城市里的世界城市风情街;从不同城市之间的民间往来,到结为友好城市;从文化、体育方面的交流,到大规模的招商引资,等等。由此,我们几乎可以在任何一座城市里发现另一些城市的影子。一个城市可以在其他城市留下痕迹,也能够留下其他城市的痕迹。

这就是城市的现状,也正是极度全球的一种表征。在很近的距离之下,甚至在面对面的环境下,城市之间有了太多的互动,太复杂的互动,太频繁的互动。而且,这与城市本身所具有的地方性、传统性,一起张扬着,彼此并行不悖。在大多数情况下,城市之间结合了种种形式与程度不同、地方与全球兼容并包的相互渗透,从文化到经济,到生活。

城市互动,给了城市功能以新的需求。城市,不只是地域的,也是全球的。对城市品牌进行创意时,无论城市的大与小,都需要用区域、国家、全球的视点进行综合考量,从互动推动发展的角度,评估和确定自身的目标、角色及定位,来发现和寻找自己的机会。在这里,极度全球和极度地方的融合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极度是一个方向,一种立场,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标准。需要处理好的是三个关系,一是极度的尺度把握,二是极度的可行性路径和价值体现,三是城市互动与坚守传统的关系处理。同时,需要重点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城市要表达什么?城市想传递什么?城市能承载什么?城市从世界获取以及向世界提供什么?

恒久“进程式”

城市的发展,是一种进程。城市品牌的创意,也需要一个恒久的“进程式”思路。

品牌创意本身就如同一段旅程,关注的应当是其过程而不是目的地。城市,没有目的地,品牌创意也就没有目的地。另一个角度说,品牌创意是一种创作,而每个创作都具有生命周期,随着创新时间和经验的积累,随着创意对象、创意环境、创意载体等的变化,就需要加以调整并再造。

“进程式”不只是一个从现在到未来的时间概念,“进程式”也表现为从现在到现在的价值概念。举三个方面的例证可以说明这一点。

比如,城市特质的确立。品牌创意需要寻找和发现城市的特质,这种特质可能属于某些个人,可能属于某些组织或机构,或者根本就是属于整个城市。但是,特质并不是抽象的,会表现为城市的风物、资源、也包括历史、文化等等。有些特质的构成要素,是流动的,随着时间、环境等状况的变化,就会发生变化。资源型城市会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传统工业城市也可能变迁为时尚旅游城市。这些特质的变化,就会影响到城市品牌创意的变化,或者说,创意要根据这些变化而适时、适度调整。

比如,城市的可读性塑造。城市就好像是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需要有欣赏价值,需要有内涵,需要将其价值和内涵赋予一定的形式进行传达,并以此吸引人们的眼光。这就是城市的可读性。而可读性,无疑是城市品牌创意所需要关注和达至的一个方面。但是,一个城市的可读性,会因为读者的不同而表现不同。这不是城市唯一的特性,但对于城市的环境规模,时间和复杂性而言,又是相当重要的。一座城市美好的环境意象,能够让人们产生一种安全感。同时,可读性强的城市,能让所有的居住者、外来观光者、投资者等,将自身与城市建立起一种联系,还会在这种联系中,扩展自己对这座城市感受、体会、欣赏的潜在深度与强度。

比如,城市的危机处理。就像一个企业或产品一样,城市的品牌也可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危机。有些危机是可以预计的,有些则是无法预计的;有些危机是可以避免的,有些危机是无法避免的;有些危机是可以有效处置的,有些危机则无法有效处理。很多城市,就是因为危机问题,从主流到边缘;有的城市恰恰相反,从边缘而主流化。

城市形象概念篇3

那么如何上好概念课呢?我发现现在的高中生的地理知识面都较窄,这构成了地理概念教学中的障碍。我们要“授之以渔”,让学生主动获取概念,这样概念才能“鲜活”地存在于他们的头脑中,并供他们灵活运用。高中地理概念五花八门,不管学生以何种方式获得概念,一般都可以遵循“发现——认识——巩固”的路径进行。下面就概念教学中每个环节的教学策略作一些阐述。

一、发现概念

1.直观呈现法

概念教学一开始应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向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直观地认识概念的有关属性。具体方法如下:

(1)结合演示和操作进行直观呈现

在教学中对于一些相对抽象的内容,尽可能利用恰当的演示或操作使其转化为具体的内容,然后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在讲“褶皱”概念时,教师可与学生一起用教科书充当岩层,然后双手从两侧挤压,观察教科书的变化。还可以用书来演示背斜和向斜,方便学生区分两者。通过实物演示使学生建立表象,从而解决地理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2)结合生活经历进行直观呈现

例如,在讲“热力环流”这一概念时,可让学生回忆烧开水时水开了的情景,锅中间的水向上冒,四周的水往下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教师可提醒学生回忆火位于锅的什么位置。这样,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锅中间的水受热多做上升运动,锅四周的水受热少做下沉运动,这就像书上的热力环流一样。这样把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学生具体的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又将其生活经历抽象为教学内容。

2.知识迁移法

知识迁移,就是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来的概念,以定义或描述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而使学生获得概念的过程。教师在备课时要分析有哪些旧知识与新概念有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从心理学来分析,这样做学生无恐惧心理,易于启发其思维。例如,在学习完“冷锋”概念后,可给出暖锋的示意图,要求学生找出暖锋与冷锋的不同之处,即“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这样就轻松地揭示出暖锋的本质属性,完成知识迁移。

发现概念并不是最终目的,它只是引起学生积极思维的一种手段。在学生发现新概念后,还要进一步去认识概念,真正在头脑中形成新概念。

二、认识概念

1.总结归纳法

教师通过演示、操作、结合生活经历等方式让学生发现了新概念,形成了对新概念的一些感性认识,接下来教师就应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总结归纳出概念的定义,从而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有利于验证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例如,在学习“断层”概念时,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总结断层的定义。部分学生可能会概括为“岩体发生破裂就形成断层”。这时教师再呈现一幅岩体仅仅破裂但未发生位移的图片,告诉学生这种情况不能称为断层,学生就会意识到之前的概念不完善,应该是“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断层”。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把大量感性材料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抛弃事物和现象非本质的东西,抓住本质特征,形成概念。因为是学生付出脑力劳动后而获得的概念,所以记忆牢固。

2.剖析本质法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寻找概念中的关键词,并剖析关键词的真实含义,从而将本质属性从概念中分离出来,加以明确。例如,很多学生学完“城市化”的概念后都狭义地认为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聚。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城市化概念中的关键词,即“乡村变为城镇”,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城市化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二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地域城市化。从而纠正他们原来的狭义认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变换本质属性的叙述或表达方式,验证学生是否真正认识概念的内涵。例如,在学习暖流之后,学生知道了“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这时教师可将暖流的概念改成“比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洋流为暖流”,让学生辨析对否,以增强学生对暖流本质属性的认识。

3.正反例证法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运用肯定例证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同时也要及时运用否定例证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辨析。例如,在讲到“人口迁移”的概念时,可提问:出国旅游是否属于国际人口迁移?为什么?通过这个否定例证帮助学生强化“国际人口迁移一般要人口跨国界并改变居住地达一年”这一认识。

4.比较辨析法

在高中地理中,有些概念的含义接近,它们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点与内在联系,对这类概念必须加以比较,然后把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找出来,使学生既看到它们的内在联系,又看到它们的区别。

例如,学生常常将“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相混淆。此时教师就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这两者都是研究环境与供养人口数量的关系,但前者研究一个地区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量,后者研究一个地区能供养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本质区别就在于“最大”“最适宜”这两个定语上。从而加强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区分。

三、巩固概念

1.通过运用来巩固

在教学中加强练习和运用对巩固概念具有特殊意义,如果可以,最好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所学到的概念。例如,在讲到“大气逆辐射”概念时,教师提问学生:“为什么在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可提示学生:“大气层就好比盖在大地上的一床被子,这床被子在晴天时比在阴天时要薄,这样一来这床被子的保温作用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呢?”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再借助教师的点拨,不但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兴趣和能力,也加深了对所学概念的理解。

2.建立概念体系来巩固

城市形象概念篇4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品牌;城市视觉形象;开放性设计;广州

引言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最先提出了“城市形象”的概念。随着企业形象设计的导入和城市形象战略的提出,人们开始将企业品牌与城市形象相结合,从城市品牌形象的视角展开对城市的研究。美国杜克大学教授KevinLaneKeller在《一座城市可以被品牌化》中认为,城市品牌化的力量是让人们知道和了解某一区域,并将某形象和联想与这个城市的存在自然联系在一起。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品牌的载体,从视觉设计的角度考虑城市品牌形象建设,即利用视觉图像传达城市的文化内涵,是一种更直观、跨语言的世界性传达方式。在“千城一面”的城市风格同质化时代,立足城市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升,借助视觉载体塑造城市个性化品牌视觉形象,成为城市品牌策略重要的一环。一般认为,西方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后掀起了城市形象构建的浪潮,进入21世纪,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系统的更新换代中。如,澳大利亚墨尔本在2010年启用新“m”字市徽,取代了上世纪90年代初启用的旧树叶标志,以反映这座国际公认的多元、创新、宜居和重视生态的城市形象。借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契机,伦敦市政府重新定位伦敦城市品牌,世界各地的数十名设计师为英国伦敦设计了品牌视觉形象。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重塑,向世界展示了城市的新面貌,让世界重新认识了城市,也表明了城市未来的方向和愿景。在此起彼伏的城市视觉形象设计浪潮中,我们试图找寻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趋势及思路,为广州的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提供借鉴。

一、以城市文化构筑城市品牌视觉形象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经济和技术上,更体现在文化和品牌上。城市文化是内在的、含蓄的,需要提炼与概括,它包括了城市的历史文化、文化产品、文化设施、人文特质、精神风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准则,等等。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精髓所在,体现城市的个性与魅力。城市品牌视觉形象是城市人文精神的体现,是社会大众对某一城市的空间印象和人文形象之印象的总和,而贯穿其中的主线和灵魂是城市文化。因此,城市文化是构筑城市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又是城市文化的产物。构筑城市品牌视觉形象需要从城市传统文化内容与现代文化特征中进行提炼与转述。

二、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多样性

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核心通常呈现为城市形象标志及标志辅助系统的形式。城市标志浓缩了城市的独特形象、文化、历史、定位及愿景等因素,通常包含具象与抽象两大因素内容,以表现物化的具体事物为主,如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历史象征物等,或是以表现非物化的抽象文化理念为主,如城市的名称、人文精神、风俗民情、文化内涵等。纵观近年国内外城市品牌形象标志的设计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内容更多的关注人文与情感,表现形式更多的考虑到延展应用的开放性。

(一)以代表性的具象形指代或象征城市形象

在城市标志之前,一个城市往往已具备某一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城市符号或城市特质,因此,选取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如建筑景观),或选取作为精神象征的动物形象、代表历史文化的图腾符号等具象形,作为城市视觉形象的视觉主体,是城市标志设计中常常采用的传统表现方式,如柏林的布兰登堡门,杭州的园林建筑特色,成都的太阳神鸟图案等,都是提取了城市中的历史物质形态作为元素进行视觉表现。此外,城市中非物质化的精神和理念,可以依附在具象的符号上,借助符号表征给人以心理暗示,成为该城市的视觉象征语义。如香港城市形象标志,以“飞龙”象征香港不断蜕变、不断演进的进取精神。

(二)运用抽象元素的开放式创新

抽象形是对具象形的概括和升华,以点、线、面和色彩来高度概括对象的内在本质精神。抽象形作为通用视觉语言,通过规律的组合和设计,在视觉形象的延伸应用中更开放、灵活,能更好地体现城市的现代性与未来感。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minsk)的标志为天蓝色的字体,极其简约,在视觉形象延伸中大量使用宽度相等的蓝色和白色线条作为辅助图形,这些线条可以根据不同的载体传递出不同的性格和情绪,与标志一起构成了城市品牌视觉系统中主体部分(如图1)。具象形相对于抽象形能更直接地以形态的特质指代城市的精神、理念,而抽象形能赋予城市更多开放的意义,指代更多新的意义。

(三)以人为本的亲切形象体现人本精神

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是指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一切以人为中心。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空间。展现城市的人本精神,传达城市友好、亲切、拥抱未来的态度,成为越来越多的城市在设计城市视觉标志时的重要考虑因素。西班牙北部城市布尔戈斯(Burgo)的城市标志由造型可爱笨拙的首写字母“B”作为主体形象,中间加入了一个笑脸,表现“微笑布尔戈斯”的概念,展示出布尔戈斯友好、开朗、开放、乐观的品牌形象。城市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该城市市民的形象,人是一座城市最为重要的因素,通过以人为主体的视觉形态进行表现,能很好地体现友好、和谐、以人为本的城市定位(如图2)。又如,重庆的城市形象标志“人人重庆”,以两个欢乐喜庆的人重叠成一个“庆”字,以人为主体展现重庆是世界最大城市的资源,象征重庆市以人为主的精神理念。

(四)以语言文本为概念进行视觉转述

城市理念识别是将城市形象的精髓以城市口号或城市主题的形式加以概括,以作为各类城市活动统一理念的文字标识。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提出了代表各自城市的主题口号,如纽约的“iLoVenY”,柏林的“BeBerlin”,以及首尔新的城市口号“i.SeoUL.U”,等等。以语言文本为中心概念的城市标志设计,指的是在“城市精神”或“城市理念”的背景下,设计一句简练的口号,直接作为标志视觉形象的表现主体。如阿姆斯特丹设计了“iamsterdam”作为城市的口号及视觉形象,“iam”用红色,“sterdam”是白色,红白结合的“iamsterdam”识别性强,以城市雕塑的形式展现在城市广场上,极富感染力。人们在说或表达“iamsterdam”时,展示了阿姆斯特丹人的骄傲、信心和奉献精神。

三、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趋势

发达国家在城市品牌形象塑造方面为我们从实践上提供了许多成功经验。从多样性的设计现状中,我们看到未来的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将更多地趋向于开放、人文、共创。柏林的城市标志由布兰登堡门图案与名字“Berlin”构成标志主体,当在标志的前方加入“Be”时,构成了柏林的城市口号“BeBerlin”,口号与城市标志完美结合,布兰登堡门图案成为了平衡两个要素之间的支点和视觉中心。随着传播主题的不同,“Berlin”标志可与不同的词汇组合,如“VisitBerlin”,柏林城市标志始终作为主要的识别性部分。可见,标志设计的开放性,使得标志具有了延伸的可能性(如图3)。2015年,东京了全新的城市视觉形象标识“&toKYo”。(如图4)标识中红色正圆案中反白的“&”符号可以和各种词汇组合使用,如“SpoRtS&toKYo”、“aRt&toKYo”等,其意图在于“东京希望鼓励个人和组织把自己的名字置于标志之前,由此推动人们与这座城市建立起多种多样的联系,并且在2020年奥运会来临之前强化日本首都的品牌形象,向世界传播东京魅力。红色正圆图案延续了日本一贯特有的符号形象,而开放、组合的形式,凸显了共创、共享的传播策略。东京的城市口号及视觉形象由“Yes!tokyo”更新为“&toKYo”,新标志有了无限延伸组合的可能,为人们提供了形象共创的元素及平台。同年,首尔的城市口号由“Hi,Seoul”更新为“i.SeoUL.U”,意味“首尔连接了你和我”。这些案例都表明,未来的城市品牌建设凸显沟通、互动、共创的一面。城市品牌不仅是人们对城市总体特征和风格的认知与印象,还包含了人们城市生活的体验及情感,是城市与人们之间建立的某种关系。在未来的城市品牌形象设计及推广策略中,不应该一味单方面强调自身现有的特色、形象,给人以孤芳自赏、高高在上的感受。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的传播领域都在考虑受众的共创与参与。同样,城市标志也应体现更多的互动创新形式。

四、广州城市品牌视觉形象创新设计思考

广州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以及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即从传统走向现代,注重传承与发展,以创新驱动未来。视文化为生产力,视品牌建设是文化构建的核心支撑,是对广州未来发展最准确、最有效的定位。

(一)广州城市文化表述与视觉符号提炼

城市视觉符号是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传播媒介,是城市视觉形象核心识别要素。城市视觉符号的提炼与设定,要总体把握城市文化的精髓和本质,在进行深度挖掘的同时加以传承,并注入新的活力,以艺术的表现形式呈现城市的文化象征意义。云山珠水是广州的面容、包容和开放是广州的心胸,千年商都是广州的门第,风云际会是广州的傲骨,香街十里是广州的气息,食肆酒楼是广州的味道,这些都是广州特有的城市文化品格(如表1)。20世纪90年代的广州市徽,以变形汉字大篆“羊”字和稻穗构成金钥匙图形,象征着羊城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显示了广州在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中的重要地位,下半圆周是市花红棉,象征广州英雄辈出,欣欣向荣。(如图5)在第16届亚运会期间,广州城市形象围绕亚运主题再次呈现在世人面前,“羊”作为主体元素与跑道、火焰构成了五羊石像的轮廓造型,广州的城市精神透过“羊”这一视觉符号具体化。(如图6)亚运会后的一段时期,广州的很多形象宣传意向延用亚运会会徽的五羊形象。广州后亚运时代,一些城市节庆活动及公共服务的视觉形象设计,反映了广州城市文化认同与传承创新的一面。如,广州迎春花市主题为“美丽花城,幸福广州”,迎春花市标志以木棉花作为主体要素,标志象征着珠江边,朝阳下,花丛中,欢庆的人群托起广州的美丽和幸福。(如图7)“文明广州”的城市公共宣传标志,巧妙地结合木棉花与“文”字,造型生动,识别性强。(如图8)广州市旅游推广的标志,同样通过抓取了五羊石像的造型神韵,结合“GZ”及草书“广州”二字,运用书法笔触的方式进行表现。(如图9)可见,“羊城”、“花城”在广州人的心目中位置无可替代,木棉与五羊是人们心目中最为认同的广州城市视觉符号。

(二)更为开放、立足未来的城市视觉形象创新设计

如前所述,许多城市都在重塑城市视觉品牌形象,探寻一种现代的、开放性的视觉表述方式,紧密联系城市与市民、城市与世界的关系。新时期的广州城市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关注的焦点,不仅是讨论选取哪些视觉符号要素作为广州的形象标志,更要考虑广州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标志。在设计之初,除了梳理、提炼城市现有的特质和视觉符号外,还应该尽量地去梳理城市发展的愿景,同时洞察受众的情感需求,考虑认同与识别,系统与延伸,既延续人们的情感与记忆,又面向未来与世界。创新设计应寻求在一个大概念背景下,设计一种开放性的、可供灵活使用和延展变化的视觉图形,体现各文化符号之间的关联。笔者以为,开放性的创新设计能让以城市标志为核心的整个城市视觉系统能够适应城市的发展,能够方便品牌的持续活化。

结语

城市形象概念篇5

关键词:景观色彩;景观规划;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

中图分类号:tH1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053-01

0引言

景观空间源于生存需求,发展于自身特色。目前各地的城市建设欣欣向荣,对于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都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许多城市在塑造城市独特形象上费尽心思。景观形象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视觉是第一要素[1]。色彩是附着于实体之上,体现实体功能、塑造实体形象的一种手段,因此景观设计免不了要考虑色彩的选取与搭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同步发展的跨文化传播,源于人类共同特征产生的文化同一性和源于千差万别的人类生存环境所产生的的文化差异性,这两种相互交织的力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而地域文化景观更加注重于特定地理范围内的文化差异性造就的景观特质。这就进一步需要将不同地理范围内的文化视觉特征进行提取设计。

1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1色彩学色彩学的这个部分涉及生理学、感知心理学,并且大量运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来研究。色彩会因不同观者、不同条件而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引发出色感(冷暖感、胀缩感、距离感、重量感、兴奋感等,由此可将色彩划为积极的与消极的两种倾向)、对色彩的好恶(包括对单色或复色、不同色调的好恶)、色彩的意义(象征性、表情性等)、色听现象(即联觉)等问题。简言之,这部分主要研究在特定条件下色彩与观者的感受、情感的关系,它是以个性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的。

1.2景观色彩体系景观环境是一种更趋于自然,更多提取自然色彩的存在形式。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呈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景观设计学是关于景观的分析、规划布局、设计、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

城市景观色彩与城市色彩的概念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两者都包含城市的自然、人文及社会景观,但城市景观色彩涉及的范围比城市色彩要广,城市色彩只是强调城市外部空间中的景观,而城市景观色彩则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由于城市景观概念既可以指整个城市整体风貌,也可以指城市中的具体景物,因此“城市景观色彩”所指代的内容则可从反映整个城市色彩面貌的“城市色彩”概念到反映具体城市景物的色彩,即从抽象到具体,涉及宏观与微观,有一定的层次性[2]。

2景观色彩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色彩属于心理与视觉艺术感受,景观色彩组合也应满足视觉与心理需求为原则。即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满足文化的继承和延续性,色彩分区原则性。虽然视觉与心理感受有着不断变化更新发展的不稳定性,但是它也有相对稳定的方面。视觉需求相对稳定的一面是指人们的色彩观念常受到理性文化传统的影响,即这种观念与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密切相关,不易变更。另一方面,在景观色彩的组合时,也应注意到视觉与心理需求不断发展、变化这一特点,以求景观环境色彩的组合顺应时代要求。

进行景观设计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创造出适合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在城市色彩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的今天,城市化所带来的文明成果和社会负担同时摆在人们面前,如何在尊重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建立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目标,这也是城市色彩景观研究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目标之所在[3]。

3景观文化中色彩提取与塑造的手段

3.1研究区域景观概况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基址位于泾渭新区南部,秦汉大道东侧,兰池大道北侧。北依五陵塬,南滨渭河生态景观带。向南通过横桥可达长安城。东西两侧为渭北商务发展带。是泾渭新区乃至整个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核心区。

地块内绿化状况良好,大面积的农耕用地视线通透,秦宫墙遗址内有一定数量的绿化种植和林地。散布多个村庄,乡土风味浓厚,但风格特色多样。

3.2总体形象建构在规划设计中,协调景观风貌之间的关系,并与规划分区结构相一致,重点突出遗址风貌景观,保留自然风貌景观。景观规划目标:①推进发展,刺激增长,依托秦咸阳宫遗址,打造极富秦风秦韵的特色商区。②多元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打造休闲娱乐地带,营建促进和谐交往的动感空间。③重建滨水生态系统,构件泾渭新区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④保护和展示秦咸阳宫遗址,塑造泾渭新区大秦文化形象,形成大秦文化品牌。

3.3研究区域景观色彩提取与塑造秦咸阳宫国家遗址公园概念规划设计的色彩提取方式主要以借鉴和概括为手法,收集大量秦文化遗存的文物典籍等进行归纳,最终选定凸显大秦气势的黑色与深灰色为主色调,饰以深红与暗金色,借以挖掘代表秦风文化的色彩内涵,直观地表达出规划思想有的人文精神。秦代文化中的黑色是大量典籍中出现描述的色彩,此处的黑色不仅受到美学因素的影响,还深深地打上了阴阳五行学说的烙印,进而延伸出鲜明的等级意义。

在夜景模式上顺型起光,用不同造型和色彩的光环境打造大秦盛世的繁荣景象。并在不同的分区采取不同的色光环境,同时强调当时“国”和“城”的概念,将色彩,灯光,形体,流线有机的融合。

4结语

景观色彩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在人文环境的保护和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色彩还饱含着城市丰富动人的文化情怀,对色彩主题的确定和恰当运用,可以使景观既有整体美感又散发个性魅力,把城市景观渲染成高质量的艺术环境[4]。景观色彩的提取塑造研究为今后的城市景观色彩规划提供有益的根据和参考,本文只是对此进行了一个实践性研究,在今后的多个课题和项目中仍需进一步修正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毅柳.城市景观色彩设计研究[D].西北大学学位论文,2011.

[2]卢春霞.城市建设中的色彩问题一对扬州城市色彩的考察与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学位论文,2001.

城市形象概念篇6

《南方都市报》从一张无名小报发展成广州市民每日必选的一份有全国影响力的报纸,其经营之道值得关注。

概念营销是《南方都市报》品牌经营的创新法宝

概念营销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它以某种有形或无形产品为依托,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向消费者宣传推广全新理念,从而赋予企业和产品以丰富的内涵、特定的定位,引起消费者的不断关注与反复认同,并最终唤起他们对新产品的持续需求。概念营销强调顺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趋势,借助大众媒介进行推广,使消费者接受新颖概念,从而产生购买欲望,可以说,概念的提炼与运作至关重要。

《南方都市报》的概念营销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传播主导型的概念营销活动,以塑造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为目的;另一种是市场赢利型的概念营销活动,直接吸引广告客户的目光,以拉动广告投放为目的。创刊初期,如何树立个性化品牌形象,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市场化运作、高水平经营人才的培养、宝贵经验的总结,都是当时这方面的有力举措,而鲜明、有效的概念营销的娴熟运用,对《南方都市报》打造响亮品牌同样功不可没。主管经营的时任总经理喻华锋如是说,“营销的本质是对概念的明确和推广”、“我们要给客户传递概念清晰的《南方都市报》”。

具体来说,《南方都市报》品牌经营的概念营销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可称为“童年期”,主打“都市人,都市报”概念。初创时期的《南方都市报》,一切未走上正轨,广告经营缺乏规范,自身品牌形象建设更是一片空白。实际上,1997年初,广告业务员向客户推销《南方都市报》时,甚至没有一条统一的广告语,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向客户介绍这份报纸,这严重制约了它的广告经营和品牌建设。直至1997年底,喻华锋入主《南方都市报》经营部后,才开始有了统一的对外宣传口径,那就是“都市报,都市人”的概念,《南方都市报》随之也被定位为一张地处大珠三角城市群的市场化、市民化的综合性日报,目标受众也被聚焦于45岁以下、消费能力强的都市年轻族群。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统一了报社人员的经营思想,标志着报纸开始走上概念营销的轨道,但这一概念的影响仅止于此,缺乏相关的概念推广活动予以配合,概念的内涵和潜力未能深挖,影响比较有限。

第二个阶段可称为“青年期”,主打“新主流媒体”概念。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新兴的都市报普遍注重市场化经营、广告市场培养,将报纸当成现代企业来经营。这种背景下,2000年,经过深思熟虑,《南方都市报》提出“新主流媒体”概念。该报时任主编程益中这样阐释“新主流”――作为新主流媒体,必须坚持主流政治立场,选择主流价值取向,树立主流道德观念,符合主流审美情趣,必须针对主流社会,锁定主流人群,吸引主流读者,吸纳主流广告。①在以大量的社区市民新闻占领、固定读者市场,稳定、扩张广告客户后,《南方都市报》开始转向主打时政新闻的严肃报纸路线,初步完成了由“英勇的破坏者”到“智慧的建设者”的角色转型。

第三个阶段可称为“成年期”,主打“办中国最好的报纸”概念。2000年7月,《南方都市报》进一步扩版为72版,报价提高到1元,成为全国最厚、最贵的都市综合类日报,发行量达80万份,其“新主流媒体”形象被广泛接受,扩大在全国的影响被提上日程,“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概念应运而生。这一概念鲜明清楚,明确表达了《南方都市报》的经营雄心,树立了新的发展航标,也成为随后的营销主打理念,成为奥运报道、汶川大地震报道等坚持的基本原则,并在版面设计、图片特色、社论策划等许多方面得以体现,为《南方都市报》今天的行业地位奠定了理念基础。②

《南方都市报》实施概念营销的几点启示

1.提出的概念应立足媒体自身实际。每一个战略口号的提出,都必须立足自身实际,必须综合考虑所处的市场环境。《南方都市报》提出“都市人,都市报”概念时,其经营境况十分窘迫,而广州广告市场上,《广州日报》、《羊城晚报》则财大气粗,《南方都市报》几乎没有市场空间,加之集团内部对其“断奶”,使它几处背水一战、濒临悬崖的境地,同时,报纸缺乏明确定位,自身广告人员缺乏统一认识,在广告经营中处于极度被动地位。正是针对这种局面,《南方都市报》才有的放矢地提出“都市人,都市报”的概念,迅速整合了认识,树立了统一的品牌形象。2000年,《南方都市报》突飞猛进,战略突围初见成效,超越《羊城晚报》被提上日程,又需要新的、与其市场地位和社会影响力相称的理念,来指引报纸的进一步发展,于是“新主流媒体”概念应运而生。

2.概念必须具有创新性。概念创新能使企业以独特视角审视消费者的现实或潜在需求,在某一层次或某一方面更突出地迎合消费者,满足其需求。这方面,《南方都市报》提出的“新主流媒体”概念,极具原创性。因为,在当时,党报是公认的主流媒体,都市报大多被贬称为“小报”,两者存在完全不同的形象认同。这样,提出“新主流媒体”概念,则既能使《南方都市报》区别于党报,摆脱主流媒体过于严肃的传统形象,同时又明白无误地告诉受众,《南方都市报》不是地摊小报,也不是边缘媒体,而是新型主流媒体,它的追求更加高远,它具有不一样的新价值。这些创新概念有效确保了可接受性、可发展性、可执行性,是成功的重要法宝。

3.概念必须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前瞻性一方面保证了理念的先进性,能使消费者产生心理期待,有利于消费者认可并进一步采取购买行为;另一方面,前瞻性又确保了判断行业发展方向的准确性,使其不会在汹涌发展的大潮中迷失方向。而指导性就是要使概念成为全体人员行动的航标灯,成为共同奋斗的目标。这方面,《南方都市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概念,便极具前瞻性和指导性。在中国媒体市场化尚不明朗的当时,《南方都市报》抢占先机,“办中国最好的报纸”口号的提出,使它走上了正确的发展道路,有了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具有指引道路作用的精神航标。

4.概念必须具有延续性。品牌营销是文化概念的渗透,其理念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持续发展性。实事求是地说,《南方都市报》三个代表性概念的提出,在创新性、前瞻性方面,是非常成功的,但就其内在的延续性而言,却不尽如人意。从“都市人,都市报”到“新主流媒体”,再到“办中国最好的报纸”,前两者都强调《南方都市报》的发展必须立足现代都市,目标受众被圈定为大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具有高消费能力的现代都市人群,这两个概念之间具有较好的延续性。③但“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的口号,虽说在表达《南方都市报》进取豪情、凝聚人心方面,不乏积极作用,但它抛却了区域性品牌的外壳,是渴望进军全国市场的虚泛口号,脱离了它赖以生存的大珠三角城市群的读者土壤和经济环境。它与前两者的诉求,缺乏一脉相承性,不利于品牌形象建设与品牌资产增值。

5.概念营销离不开恰当的营销组合。传媒要推广经营概念,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同样需要开展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完成概念的完整告知、准确传达。《南方都市报》通过全方位传播、客户联谊会等方式,实现了概念的“落地开花”。它创作了不少的报纸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将概念立体式推向读者和广告主。如推广“新主流媒体”概念时,就曾以罗马统治者凯撒征服埃及后说的那句气势恢宏的话――“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作为广告语,在各类广告中,反复出现,吸引眼球。客户联谊会方面,《南方都市报》始终以重点城市、重点行业、重点人群为工作重心,多方沟通,传播理念,以获得理解,达到较佳传播效果。

注释:

①罗以澄陈亚旭:《〈南方都市报〉主流化转型透视》[J],《新闻知识》,2008年第9期

②彭巍然:《〈南方都市报〉的品牌创建历程》[J],《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9期

③曾励:《〈南方都市报〉:如何成就主流之势》[J],《报刊之友》,2003年第8期

城市形象概念篇7

【关键词】:概念规划、区域、空间结构

概念规划的涵义

在中国,概念规划刚刚开始,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赵燕青认为:概念规划是一个横跨经济与空间的规划,其内容涉及部分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并包括总体规划大纲阶段的主要工作。张兵认为概念规划是要表达城市与区域在一个长久阶段内发展的整体方向,以及可以指导当前行动的整体框架。王蒙徽等认为:概念规划不是规划层次中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进行的规划。它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而不是作出详细的规划设计。虽然上述表述各不相同,但也有共同之处,就是:概念规划不可以与现行已规范化的规划体系的某一具体层次相对应,它具有区域的基本观念。概念规划是一种类型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尤其注重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它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方向、空间总体结构、城市功能定位等大政方针问题,强调对全局的把握,是涉及到空间、经济、环境等综合性城市与区域规划。

概念规划的发展过程

概念规划在国外已多有尝试。早在20世纪60~70年代,新加坡、英国、香港、波兰等国家都曾经编制过“概念规划”。

2.1英国的概念规划

英国的概念规划分两个层次,结构规划和都市战略规划指引

2.1.1结构规划

结构规划在英国又称战略规划,一般以郡为单位编制,为未来15年或更长时间的地区发展提供战略框架,作为地方规划的依据。在规划区范围内提出人口、住房、就业等的发展目标和建议,解决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平衡,协调公私部门的决策以及向政府和公众阐明有关结果和建议,确保地区发展与国家的区域政策相符。

2.1.2都市战略规划指引(SpG)

都市战略规划指引(SpG)产生于各城市区与环境部区域官员的对话合作,正是这种机制决定了SpG的特征,即不追求正式的结构和详细的方案,而是追求双赢的选择。环境部对SpG拥有最终决定权,这使得SpG带有政府决策的色彩。SpG的重要职能更多反映在其程序性和政治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SpG创造了一个展示和缓解城市区之间战略矛盾的论坛;(2)SpG为中央政府干预城市区之间矛盾提供了法律依据;(3)SpG提供了一个区域层面的监督框架。

2.2美国波特兰概念规划

美国波特兰市20世纪80年代曾经编制过概念规划。概念规划定位于城市规划主要要素的表达方式,主要反映土地利用、城市形态和城市规划的物质特性,例如:河流的利用与开发、交通走廊、高密度闹市区、低密度商业区、工业区、公园和开敞空间等等。

2.3结构规划、SpG与概念规划之比较

各国的概念规划虽然在程序、内容、层次上存在着各种差异,但是在关注的主要问题、规划理念、规划手法上存在着一些共性,而这些共性,恰恰是“概念规划”最鲜明的特色,体现出“概念”的内核。

2.4中国概念规划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的概念规划是在现实的需要下产生的,具有很强的现实适应性。2001年1月广州市完成了国内首次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的编制工作,此次规划编制的工作参与者――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都根据他们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和对概念规划的理解确定了概念规划的内容和模式,并因此引起了学术界对概念规划的概念、内容、模式、性质的大讨论。

我国的规划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规划体系。然而规划体制面临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的不适应,主要体现在:(1)城市发展质量问题;(2)社会经济转型背景问题;(3)传统规划模式僵化、内容庞杂问题。

概念规划的内容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的发展背景,城市与区域规划编制内容也有明显区别。在美国,表现为注重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交通、住房和环境的规划;在日本,则侧重于开发资源,复兴经济;在德国,侧重于区域间的平衡发展,解决现实问题;在法国,以国土整治为特色,以土地均衡发展为目标,促进落后地区发展,解决现实问题;在俄国,以发展重工业基地为重点,以部门专业规划为主,组建地域生产综合体。

概念规划的方法

概念规划方法取决于概念规划的特点,具体地说,是由其目的、理念和对象所决定的。和城市规划相比,概念规划一方面具有目标的未来导向性、对象的宏观复杂性等共同特征,另一方面,它更加强调规划的超前性、宏观性和战略性。

从我国已经进行的若干城市的概念实践来看,概念规划主要侧重于对城市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和论证,提出或论证城市或地区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概念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应当注重新理念的引入,并且需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股力量进行协商和利益平衡。城市中各种利益集团和各个阶层应当通过咨询、讨论等手段,参与到规划的全过程中来,共同协商、寻找解决区域与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县区之间、城市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的途径,制定出一个透明度高、满足大多数人要求的规划。

概念规划的缺陷与发展趋势

正如崔功豪教授指出:概念规划既没有对城市物质要素发展作全面的部署,也没有对城市规划建设用地作全面深入的研究(如用地条件、用地比例、用地指标等);概念规划缺乏区域规划的深度,也缺乏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度;他只是提供城市发展思路和空间方案的一种设想和研究。

城市形象概念篇8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发展战略规划;城市群

一、概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世界城市网络中城市间竞争的加剧,当今世界城市发展已呈现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这一显著的变化趋势。正是为了顺应这种发展,区域一体化已成为我国规划界关注的热点课题。本文通过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产生和发展动因两个主要方面的研究,认为区域一体化规划是区域层面规划领域的一次重要创新,并将对省域甚至是区域的整体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我们深深感到区域一体化的战略部署还有许多本质问题,方法问题、规划思路问题及区域层面的空间治理的重要影响问题等值得加深认识。

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理论探索

联系国内外对于城市群、都市圈及同城化的理论探索,浅析在我国经济及城市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发展。

我国对城市群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城市群(Urbanagglomeration)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城市集聚与城扩散的一种组团发育的高级现象(姚士谋、陈振光,2007)。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核心城市与所在区域协调发展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城市群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水平。

都市圈仍然是一定尺度的城市群的概念。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都市圈作为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是一个空间概念;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它的实质是城市的经济联盟,反映为“经济区”的概念(张正康,2002)。都市圈的发展与城市群的发展从本质上来说是基于同一理论溯源的。

同城化是城市相互作用的一种新模式,是指相邻城市空间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和制度一体化的地域过程与现象。同城化也是相邻城市产业发展相互协调、商品和要素跨区流动的额外成本逐渐接近于零的经济一体化现象。同城化更是相邻城市为提升综合竞争力而主动打破城市间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的一种制度一体化现象(桑秋、张平宇等,2009)。总而言之,同城化是在两个城市或者多个城市的空间距离与产业结构互补的基础上而衍生出的一种地域现象。

城市群、都市圈及同城化这三个学术概念在关于中心城市与其周围城镇的组合及相互关系方面的表述是一致的。目前,国际上对于区域一体化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与界定标准。笔者认为,区域一体化是城市群、都市圈及同城化现象的特别表征。区域一体化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打破传统的各城市之间的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限制,逐步实现资源共享、统筹协作,提高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而提出的一种区域发展战略。从更广义的范围上来说,区域一体化表征一种超越行政区划的经济融合,强调经济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意味着高程度的区域合作与融合。

三、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动因

(一)国内部分区域一体化案例

通过对沪苏、港深、广佛、沈抚、西咸、长株潭等国内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一体化案例的定性及定量分析,从而进一步研究指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驱动因素,从规划发展的角度提出区域一体化形成的基本条件以便更深入的学习研究,见表1。

(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基于以上对相关案例的归纳及了解,笔者认为区域一体化的驱动力的来源离不开以下几方面的条件支撑,见表2。

简而言之,区域一体化的发展离不开地域相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要素紧密联系,具有空间接近、功能关联、交通便利及认同感强等关键驱动因素。

四、结语

城市形象概念篇9

内容摘要:城市的发展应从政治、历史、经济、交通、文化、旅游和特殊活动等方面进行定位。而城市品牌建设在城市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城市的形象、知名度和竞争能力。本文探讨了城市品牌的内涵、形成的要素、品牌的分类等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城市品牌的初步思路。

关键词:品牌城市品牌城市形象城市营销

品牌是市场营销学的重要概念,是品牌主体无形资产的浓缩,并以特定的形象及所拥有的个性化“符号”或“信息”来识别。其主体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还可以包括城市、个人、文化等等。

城市品牌是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历史文化、地理资源、经济技术等要素被社会公众广泛认同的某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称谓。例如,广州被称为“花城”,哈尔滨被称为“冰城”,就是社会公众对其最具典型意义的形象概括,亦即城市的品牌。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城市品牌建设被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城市营销”等相关概念。所谓城市营销就是利用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来经营城市,将城市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作为产品,分析它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揭示它在全球性竞争中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定它的目标市场,并针对目标市场进行创造、包装和行销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为城市区域发展吸引人才、资金,扩大城市旅游业、教育业、房地产业等产业的对外销售,同时让本地居民对所在地感到满意并产生自豪感。目前我国的成都、杭州、昆明、大连、青岛、西安、哈尔滨等城市,都正以不同形式为自己的城市品牌定位,挖掘竞争优势、打造自身的特色经济及品牌形象。因此,城市品牌建设问题的研究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城市品牌的内涵

城市品牌的内涵是指城市特有资产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所生成的特殊的识别效应,是城市竞争优势的体现。城市特有资产系指城市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土地、人口、文化、生产能力等资产。这些资产构成城市定位和核心价值的基础,是城市识别的实质,也是城市品牌的本源。城市发展进程本身就是城市创造增加值的过程,反映了城市将其特有资产转化为增加值的方法和能力。其中包括历史的沉积和人为的规划。前者是城市品牌的战略积累,是城市最持久、最有资源潜力和最具文化意义的品牌开发过程,其所形成的个性特色是城市极具魅力和活力的识别要素,是城市识别系统的精神和灵魂;后者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各方面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管理,并将定位、价值和概念付于实施环节中。

城市品牌的形成要素

城市品牌的形成一般有其历史和现实的丰厚基础,是从诸多要素中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筛选出来的。形成城市品牌的要素主要有历史角色、文化底蕴、人文风情、地理特征、产业优势、经济实力、发展前景等方面。如果某城市在某要素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则该城市就可以该要素为主来塑造其品牌。例如:根据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洛阳和南京分别被称为“六朝古都”和“九朝古都”;由于文化底蕴的特色,巴黎和香港分别被称为“时尚之都”和“动感之都”;由于人文风情的特色,大连被称为“浪漫之都”;依靠地理特征,武汉被称为“九省通衢”,广州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根据产业优势,鞍山市被称为“钢城”,河南新郑市被称为“中原枣市”等等。

但城市品牌要素在品牌形成中的作用并非象上述那么简单,有些城市品牌的形成是由多种要素综合概括而成的。城市品牌并非一锤定终身,而是随历史的更替有所变换。甚至也有些城市因缺乏特色而长期未能形成品牌,如沈阳、太原、长沙等著名城市就是如此。

城市品牌的分类

关于城市品牌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界定方法。根据以上对城市品牌形成要素的分析,依据城市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可将城市品牌分为以下七种:

政治型城市品牌:一般属国际性组织所在地或国家的首都、省会等。如华盛顿、伦敦、北京等。

历史型城市品牌:以历史资源为主导因素塑造的城市品牌。如中山市(历史人物型品牌)、日本广岛和长崎(历史事件型品牌)、西安市(历史遗迹型品牌)等。

经济型城市品牌:一般是国际性或地区性经济活动与资本集聚地或工商业生产中心,它以经济为主导因素塑造城市品牌,如纽约、慕尼黑、青岛等。

交通型城市品牌:一般指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国内或国际性的交通要冲,如德国的法兰克福,中国的郑州、武汉等。

文化型城市品牌:一般具有独特的文化遗产和传统,如“音乐之都”维也纳、“时尚之都”巴黎、“古典园林之城”苏州等。

旅游型城市品牌:一般以旅游业为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并以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城市根本动力的城市。如黄山、桂林、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等。

特殊活动型品牌:一般通过打造“特色活动”来聚集目光,以塑造城市特色。如山东潍坊的“风筝节”、珠海的“航展”、宁波的“服装节”等。

应当指出的是,城市品牌的分类界限不可绝对化,可能会出现交叉和重叠现象,例如北京的城市“特有资源”相当丰富,可同时归为政治型、历史型、文化型等类型品牌城市。

建设品牌城市的思路

城市品牌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等诸多因素,因此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品牌城市在概念上应是高品质的产品,高品位的城市,高品行的市民有机融合,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城市过程中,应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理解和强化品牌概念和意识

从品牌产品到品牌企业到品牌城市,现代社会人们的品牌意识已扩展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导引着消费、生产领域的各类发展要素的流向,强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高速发展。

强化品牌意识关键在于借助自身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精品。在城市品牌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认真分析品牌形成过程,深入挖掘当地自然的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势,以丰富城市品牌的内涵。

构建科技型知识城市

科学技术对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科技进步不仅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动力,而且也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城市超越其经济、技术鸿沟,追赶发达国家的动力与源泉。因此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构建知识城市,推动城市经济转型与升级,是城市增强其综合竞争能力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

构建经济强市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中心任务,应以扶持支柱产业为龙头,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当前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制定产业法规和政策,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化;实现产业结构的均衡。要根据区位优势保持恰当的产业比例,以充分利用区位资源,做到产业在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上保持有机结合;培育一批名、特、优产品,提高城市的知名度。

构建特色精品城市

注重形成独特的城市风格,重视当地人文景观与旅游自然景点的相呼应;积极形成开发热点,用市场经济思维模式和现念去经营城市,有效地保证城市土地和各类资产的增值升值;注重扩大城市生产和消费需求,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着眼长远,认真搞好城市规划,优化城市布局,建成一个功能完善、风格独特、市场活跃、吸引力和辐射力强的品牌城市。

全面提高市民素质

市民素质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风貌,是城市的精神品牌,也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加强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和全民健身活动,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内容,激发市民热爱家乡,关注城市发展,支持并参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热情,形成人人代表城市形象,人人关注招商引资,人人关心城市发展环境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城市形象概念篇10

:社区、空间、城市社会学。

。从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史来看,社区与空间是城市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学者们通过社区和空间对城市生活方式和社会过程有了一个粗略的了解。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什么?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考察社区与空间是如何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焦点,以及研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本质与规律,可以更清晰地梳理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确定与变化的逻辑,从而找到确定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方法。

社会学起源于早期社会学家对城市化对欧洲社会的影响的关注。恩格斯认为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罪恶是不可忽视的。齐美尔认为,城市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与传统社会中的人相比,工业化社会中的城市人是冷漠的、有计划的。迪尔凯姆认为,新的工业秩序将取代早期的生活方式,即工业城市社会分工产生的有机统一将取代前工业时代化村庄个人通过血缘关系建立的机械结合。可能是看到城市已经进入社会学家的视野,作为与乡村的对比。当早期社会学家关注城市问题时,他们将城市作为一种新的类型进行讨论,社区的概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社会学家普遍承认,社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一方面,工业革命形成了一个人口众多的大都市,聚集在于城市。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使社会阶层分化,这种分化将在地域上表现出来。在《社区与社会》中,滕尼斯从集体形式、规范、价值观和关系形象来审视人类的共同生活,并将农村和城市社区分别定义为“社区”和“社团海盗”。1前者具有共同的价值观,以家庭、村庄、友谊或信仰群体为基本形式,后者是指城市中基于理性选择、利益和契约的社会组织。虽然社区和协会定义了两种不同的“人群聚集”的性质,但社区本质上是一个区域性的生活社区。后来社会学家继承并发展了社区的概念,一些社会学家将其应用于城市社会的研究。20世纪初,美国社会学家继承了齐美尔的主要观点。与马克思和迪尔凯姆一样,齐美尔将城市的性质归因于更大的社会力量的影响。在齐美尔看来,资本主义和货币经济产生的现代性将通过城市或大都市的人们的行为得到明确的表达。罗伯特·帕克、阿尔比恩、斯莫尔、路易斯·沃斯等学者都熟悉齐美尔的理论和思想。以帕克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追随齐美尔,关注于城市的活动模式。帕克发现,20世纪初美国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混乱和骚乱,在本质上与生存斗争非常相似。因此,他将自然科学的生态学理论引入城市分析。“人类是群居动物,他们无法独自生存。相对而言,他们不仅需要一定的环境保护,还需要合作伙伴的合作。”[1]大量的人是不同的聚集在城市地区。这些差异化的情节甚至会通过吸引同质化的人来强化自身的特色。对于这样的人群聚集,帕克用“社区”的概念来描述它,并将社区概念的焦点从最初的“强调社会整体关联方式”转移到“地域性生活共同体”。

帕克的定义使社区概念的含义更加明确。帕克引入人类生态学理论对社区进行进一步分析,提出社区是在一定区域内组织起来的一个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生态系统。在这里,人们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帕克带领芝加哥学校将城市作为一个社区进行研究,并构建了第一个城市社会学范式——人类生态学,标志着城市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20多年来,城市社会学研究一直以城市为既定前提,试图理解城市容器中的生活方式,从社区角度探讨城市形成和城市生活方式这两个主题,这是传统城市社会学的阶段。英国当代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安东尼·吉登斯)指出,“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群体和社会。”[2]城市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也不例外,但将研究范围限制在城市,社区作为城市人活动和居住的载体,已成为最佳分析领域。在谈到社区概念的翻译时,费孝通还指出,“社区是指共同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社会。每个社区都是一个社会,但社会不是一个社区。”人类生态学派研究城市社区在生物、经济、文化等因素作用下形成和变化的生态过程。城市主义将某种人类生活方式与城市和城市地区(内城、外城和郊区)等不同的生活类别(物理空间)联系起来,并通过三个方面了解不同社区的需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人与组织之间的社会行为、,以及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社会行为反映出的特点。因子生态学以经济因素(教育水平、就业、收入)、社会因素(阶级、民族、种族)、家庭因素(年龄、婚姻、子女)为基本变量,描述和概括社区的异同、特征和变化。。。学术界一致认为《社区的研究》和《社区研究》有两种模式,前者将共同体视为客观的、相对独立的研究主体和研究对象,后者视共同体为“透镜地区”为了理解其他社会问题,[4]传统城市社会学对社区的研究大多属于后者。他们不停留在简单描述社区面貌的层面上,而是通过对社区的分析和观察,了解城市人和城市社会的生活状态,,为了从城市社会的构成和发展规律中寻找城市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劳动力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以及一系列的经济重建,导致了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城市危机。传统的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问题和现象是由城市环境(城市空间)引起的,这些现象和问题已不能用既定的观点来解释。法国社会学家卡斯特1968年出版的《城市社会学》真的有吗?他认为所谓的城市性不是由人类的生态过程造成的,城市人口分布是阶级和种族等社会因素的产物,这是由更加复杂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决定的。在他的领导下创立的新城社会学改变了传统社会学将城市作为一个独立系统的做法,将城市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认为现代城市作为工业城市的主要载体,是社会影响的结果。城市是一个具有明确边界的社会区域,即一种空间形态的存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来透视社会城市空间的结构和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空间已成为该学科的实证研究对象。新城市社会学将城市视为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反映,回归到城市社会学兴起之初的研究概念,即社会学家将城市置于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中。这样,各种宏观社会理论自然成为新城市社会学研究空间的参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发现,一些重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批评的学者发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并没有直接或明确地研究城市和空间问题,他们应该补充和发展这些问题。为了将城市空间融入社会,列斐伏尔提出了“社会空间”的概念:“空间看起来是同质的,完全像我们发现的客观形式,但它是社会的产物。”[5]在列斐伏尔看来,任何生产方式都会产生相应的城市空间形式,如城市中部地区是一个商业功能区,人们分散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区。这种空间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用的结果。美国历史学家哈维继承了列斐伏尔的思想,指出生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资本投资产生了城市空间的物质设施和要素,如工厂、道路、学校和医院。

和卡斯特进一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城市空间。他深受阿尔都塞结构理论的影响,将城市视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卡斯特认为城市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功能是经济的,这种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消费上。因为城市是一个空间单位和一个社会单位,而空间在本质上只是物质存在的条件。这不是事情本身。具体而言,在研究中,空间不能成为概念单位。空间要想成为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必须在空间单元和社会单元之间保持一致,传统社会学研究的失败在于未能证明这种一致性。传统的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既定的空间来研究城市中的所有问题,并没有产生一个具体的城市社会研究对象。“他们只是将资本主义的过程,如竞争和个人主义,描述为城市的固有性质。因此,他们只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解释经验主义。”[6]列斐伏尔的空间研究也缺乏真正的研究对象,因为生产是按区域组织的,例如,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位于不同的城市,工厂和管理部门也可以位于不同的地区。生产可以解释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形态,但它不能真正实现人与人的身份认同。基于这些批评,卡斯特指出,集体消费的社会单位与空间单位是一致的。集体消费是由集体组织和管理的消费过程。其消费材料涉及住房、医院、社会服务、教育、文化设施等,这一过程依赖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必须有一定的空间边界。因此,集体消费是根据空间单位组织和供应的,该空间单位由资本主义劳动力再生产体系的要求决定。

作为新城市社会学流派之一,将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理论与韦伯的社会学思想相结合,分析了与城市空间形态相对应的社会现象。代表人物英国城市社会学家雷克斯(雷克斯)和摩尔肯定芝加哥学派(摩尔肯定芝加哥学派)关于“社区不同城市居住着不同类型的居民”的说法,但在他们看来,这不是人们自然竞争的结果,而是个人通过市场竞争机制获得住房资源的结果。另一位代表帕尔认为,《城市经理人》决定了不同类型城市资源在不同群体之间的分布,进而决定了城市资源的分布模式。

新城市社会学创立了空间生产的概念,并将其作为透视城市社会的概念工具。这座城市是在太空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城市社会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变化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城市发展演变的深层逻辑。空间生产及其视角构成了新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尽管存在差异,但他们都关注城市社会。虽然城市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从不同的理论角度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定义。那么,什么是城市?传统的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是人口聚集体或区域性社区,而“大城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人类的机会,特别是特殊和异常类型的人。城市生活充分展示和放大了人类的各种个性和特征。或许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应该将城市作为实验室或诊所来研究人类特征和社会过程。”[7]新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包含权力、阶级、资本和冲突。它是一个微观社会。城市包罗万象(家庭、教育、劳动和休闲),其特殊性在于规模和规模。城市社会生活最紧张,人口最集中,这在社会失范最有可能出现,因为人口集中有利于或促进某些社会进程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只是社会发展的条件活动和事件,而不是原因。因此,学者在研究城市问题时必须探究问题的原因。根本原因是通过了解城市社会的现状来找出最基本的社会运行机制。

城市概念的张力决定了城市社会学无法确定研究对象与社会学的其他分支一样。例如,家庭社会学和学校社会学都有一定的研究对象。他们以家庭和学校为分析单位,研究这些对象所包含的具体社会关系。与城市不同,它所承载的不是那么多的城市社会关系或城市社会过程作为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的存在。社会学家探索了现代城市,以展示社会内部的整体运作过程。城市社区和城市已经成为学者们洞察社会的对象。城市透镜的定位使城市社会学家倾向于用宏观理论来分析城市社会。在这种研究逻辑的限制下,城市社会学形成了一种确定研究对象的特殊方法。结合城市现状现状,引入解释性理论进行分析。同时,这一过程必须与社区和城市这两个空间单元相结合,因为它们是社会活动的容器。

20世纪初,美国三大城市之一的芝加哥,大量移民涌入。帕克、他的同事和学生非常关注移民和同化问题。在帕克看来,城市是由不同人群的态度和情感组成的。这个过程隐藏在小型社区环境中。他的任务是以物质共同体为分析对象,了解人的相互依存和适应过程。沃斯认为,规模、人口密度和异质性使不同的社区呈现出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社会学城市的任务是“揭示大量异质个体聚集的住宅典型的、相对长期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组织。”[8]尽管沃斯提出的人口密度、规模和异质性来自生态学的角度,但异质性“无意识地结合了文化的观点。异质性表现为生活方式,是阶级和生命周期的结果。沃斯的城市理论大多继承了齐美尔的城市思想。20世纪60年代,欧美爆发了城市危机,导致工人失业、住房短缺、居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欧美城市不断出现贫民窟骚乱和种族冲突。然后,国家在住房、医疗和教育等公共部门投入了巨额资金。在此期间,出台了大量的城市改造规划,各项福利政策也不断完善和完善。社会学家们也开始关注城市公众,特别是穷人和少数民族,并引发了一场关于政府的城市政策应该为谁服务。新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是资本积累、阶级斗争、社会活动以及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空间场所。学者们希望研究国际经济秩序、资本积累、社会阶层和国家权力等诸多因素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在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约翰厄里)看来,城市是一个由为生产而消费的主体组成的社区,也可以称之为“太平洋地区相对独立的劳动力”。每个城市都由大量的生产性家庭组成,他们需要为劳动力再生产维持消费服务,并争夺消费资源。卡斯特鉴于美国一些城市公共服务短缺导致的社区居民抗议运动和城市骚乱,重点是集体消费。在英国,由于住房短缺和工人严重失业,雷克斯和帕尔等学者关注城市住房和公共资源的分配。

确定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的方法不仅支持了整个城市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而且为社会科学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在这种方法的指导下,

确立了学术界公认的四个研究对象:生态社区、生活方式、集体消费和资源分配。每一个研究对象都是合理的,因为它们反映了特定时期和特定国家城市的鲜明特征。正如卡斯特所说,这个城市不是自变量,而是一个因变量。它受政治权力、社会制度和国际环境的支配。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城市的形态和性质也会发生变化。任何城市社会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各种因素不断集中,特别是大量人口涌入。人们如何在城市中生存和适应是当时社会学家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新城市社会学家如卡斯特的研究抓住了当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城市体系的一些重要特征:随着国家地位的上升,国家全面介入社会生活,这与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完全不同。此外,这四个研究对象分别植根于社区和城市空间,从城市的角度发展了城市社会学。正是因为

对城市社会学对象的确立是以社会为背景的,城市社会学现有的四个研究对象都抓住了一些反映社会本质的东西。人类生态学派的生态适应研究得到了主流功能社会学的肯定。帕森斯将社会组织功能的前提条件定义为综合性和潜在性因素。沃斯的生活方式关注已成为现代社会学家关注异化的思想基础。雷克斯关于种族不平等和冲突的研究也被纳入了种族社会学的研究。卡斯特的集体消费研究已经从桑德斯扩展到一门新学科——消费社会学。今天,这些触及当代社会理论核心的研究仍然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例如,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整合问题在本世纪初再次成为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但当时芝加哥学派面临着各种亚文化冲突,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主导文化。如何适应和融合各种文化将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城市社会学的小而精的人文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更新。卡斯特指出,在21世纪,我们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社区和城市空间的形式发生了变化。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应用,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这个过去围绕一个中心发展的城市模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中心区、郊区、远郊、城镇和多中心都市区的混合体。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个人、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交流。虚拟社区兴起并作用于真实社区。在此背景下,区域研究、文化认同、社会传播、时空压缩、虚拟社区等诸多领域都被纳入了城市社会学的视野。自城市社会学诞生以来,其研究对象的确立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学者们多注重对研究对象的梳理和批判,而对确定研究对象的方式和方法却鲜有讨论。事实上,后者对学科建设的意义更大。城市社会的特殊性在于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空间维度。人们在城市中的聚集就是社区,社区自然成为城市社会学的分析对象。另一方面,作为容器的社会运作,空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的城市分析。对社区和空间的关注也创造了城市社会学的两个基本主题:城市主义和城市化。任何研究都必须着眼于社区和城市空间,从特定的理论视角选择能够支持城市社会学理论建构的研究对象。

城市社会学的发展史上有几个不同的研究对象,这主要是由于于城市的透镜作用。不同取向、不同立场的学者用城市的镜头观察他们所关注的社会现象。随着全球城市的大规模扩张,城市与社会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城市的规模效应仍然是影响社会现象和问题以及城市现实的关键因素社会也成为全世界学者关注的焦点。城市与社会关系密切。一方面,社会的复杂性和发展性导致了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它也决定了城市社会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更多新的社会理论的引入。在

看来,城市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多样性,这为城市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卡斯特、戈蒂纳等学者指出,新世纪绝大多数城市增长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和新型城市化时期。基于中国城市镜头的独特性和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理论,创造不同于西方的研究视角,探索中国独特的城市发展过程,透视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从而丰富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促进城市社会学的发展。

引用

[1]帕克。城市社会学[m]。宋俊岭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65。

[2]吉登斯。社会学[m]。由李康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

[3]夏建中。城市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76.

[4]肖林。“社区研究”与“社区研究”——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研究述评[J]。社会学研究,2011,(4):18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