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环保意识的目的和意义十篇环保意识的目的和意义十篇

环保意识的目的和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5:24

环保意识的目的和意义篇1

摘要:本文从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意义出发,探讨了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对策,并分析了目前重视的环境教育问题,并进行了展望。强调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师队伍的环境意识,同时,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增加更多的环境教育知识,才能提升学生的环境意识。

关键词:中职化学环境教育意识师资队伍

一、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提升人们的环境意识,对于改善环境意义重大。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对学生未来走向社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很有必要。

在中职化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提升师生的环境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知识和能力。有了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就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战略的推广。

二、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策略

中职化学教学首先要设定教学目标,其次是选好教学方法,最后就是注重课堂教学过程。要想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就必须在目标、方法和课堂上体现环境教育。

1.在教学目标中渗透环境教育

目标的设立:重视培养中职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中职学生环保责任意识的教育,引导中职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将这三个目标增设到中职化学教学目标中,充分渗透环境教育。

2.在教学方法中引入环境教育

在教学方法中引入环境教育,主要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中,多采用环境案例,通过环境案例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在课堂教学中增加环境教育

中职化学课教授的专业知识学习,要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例子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增加环境教育的比例,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三、中职环境教育的问题与思考

1.中职环境教育的问题

中职环境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师备课费时费力,学校缺乏环境教育意识。

(1)教师备课费时费力。提出在化学课中渗透环境教育后,很多的教师对环境教育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备课时,就会费时费力。

(2)学校缺乏环境教育意识。笔者在学校随机选择了100名师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都是与环境有关的知识。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师生对于一些普通的环境危害都不是非常了解,这说明他们的环境意识不够。接着我们又做了两个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是否愿意参加义务环保宣传活动”,100名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95人表示愿意;第二个问题是“你认为我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何”,100名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70人认为学生的环保意识不好。这说明学生和教师,还是非常愿意参加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的,只是没有具体实施。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必须有效地开展环境教育。

2.对开展环境教育的思考

在中职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必须从以下几点着手:提高认识,增设专门的课程,加强教材建设,增强师资队伍的培训。

(1)提高认识。要想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这需要在中职化学课堂教学中,多强调环境教育,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内容,教师从自身开始注重环境教育,提高认识,再加环境教育知识的传授,为学生环境意识的提高提供帮助。

(2)增设专门的课程。中职化学课和环境教育关系密切,所以,在中职化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增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意义重大。这就要求学校调整教学模式,增加环境教育知识,加大环境教育的力度,专门设置相关课程,并将该课程添加到考核科目中。

(3)加强教材建设。在中职化学教材中,增设更多的环境教育方面的内容和实际例子。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大胆地研发化学教材、创新教材,让新教材更适合教学,更多地传递环境教育知识。

(4)增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主要实施者就是教师。而在刚刚开始渗透环境教育时,教师也缺乏环境意识和环境知识。为此,要增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利用各种途径促进教师环境知识和环境意识的提高。通过培训使教师获得开展环境教育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情感。

四、小结

总之,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师队伍的环境意识,同时,在中职化学教学中增加更多的环境教育知识,才能提升学生的环境意识,才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融入社会,为国家的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潘荣辉.做环境保护教育的先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6).

[2]殷玉美.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

[3]程艳红.中学化学教育进行环境教育的目标和途径[J].内江科技,2005(2).

环保意识的目的和意义篇2

关键词:宣传思想工作;生态文明;内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X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227-02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四位一体”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现代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现代化与自然环境的一种互利耦合,是世界现代化的一种生态转型,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现代化建设是完全契合的。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更具有长远意义。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优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拟就生态文明建设中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作粗浅探讨。

一、生态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内容

1.生态意识教育。生态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公众生态行为的积极与否。进行生态意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明确人是自然界这个系统中的一员,应当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意识教育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忧患意识。在当前,环境、资源、人口等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生态意识教育最基础部分就是帮助人们真正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使公众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要使公众认识到,如果不坚持科学发展观而继续过度的开发利用资源,任凭人口的膨胀和环境的恶化,其后果将威胁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的忧患意识有助于确立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生态观,激发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心。其次,主体意识。目前中国公众环保意识和行为总体上都不尽人意,主要是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的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搭便车”心理大有存在。生态教育的主体意识就是要让公众明确,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每一个公民都应当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我们的行动和智慧创造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未来。最后,生态审美。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真、善、美相统一准则而从事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聚和体现。生态审美正是对自我生命与和谐状态以及普遍的生命关联和交融的感情和体认[1]。公众不仅应具有生态的科学知识还应有高尚的生态审美情趣,这不仅能唤起公众热爱自然、生态的丰富情感,还可以使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2.生态道德教育。“生态道德是一切环境素质的第一素质。”[2]公民生态道德意识的薄弱和缺失是生态问题产生的一个深层次根源。生态文明的道德内容应当包括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四个方面。

首先,生态善恶。其衡量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一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是为善,反之则为恶。树立生态善恶的道德观,让人们清楚生态行为中的是与非、荣与耻,才能使生态保护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其次,生态良心。生态良心是指深入心灵的生态责任感与道德“自省”融合在一起的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崇高道德情感。生态良心将使人们自觉遵守生态道德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平等、代际平等和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等)、持续性原则和整体利益原则,培养人们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科学发展观在内心的确立和形成。再次,生态正义。生态正义是人们在生态良心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体现为监督和评价他人的生态行为的自觉。具有生态正义的人会制止和约束那些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损人利己、祸及后代的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这有利于全体公众的经济行为和个人生活都规范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同理想目标之中。最后,生态义务。生态义务就是自觉践行生态道德规范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要求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树立生态义务的道德观,使人们关心自然、社会和他人,自觉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转化为自身的自觉实践,使其成为推动生态道德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

3.生态法治教育。宣传思想工作加强生态法治教育,提高人们的生态法律意识,促进有利于保证和促进生态的法律法规的功能发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首先是生态法治意识的教育。学法才能懂法,知法才能守法。加强生态法律和法规的普及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使人人懂法、守法、护法。这有利于规范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生态行为,也有利于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杜绝各种破坏生态的现象。再者是生态维权教育。生态文明的事业本质上是公众的事业。这在生态的法律法规体现为承认和支持公众的环保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如中国《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提高公众的生态维权意识有助于促进公众参与生态的立法和执法。

二、生态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

1.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是提高宣传思想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原则。在生态文明教育中仍然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首先,贴近大众的实际。环保没有局外人,但不同的群众的教育重点却有明显的差异。基层政府官员侧重于转变单纯追求GDp的政绩观,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青年学生由于可塑性强和社会建设的特殊地位以及教育系统可覆盖和深入强,因此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最为关键的重点对象。青年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应是全面的教育,使青年学生成为具有生态意识的认知,养成生态道德习惯,履行生态法治权利和义务的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大众应以培育绿色、健康、向上的生产、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不断加强和提高公众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贴近大众的利益。根据中国环境意识项目调查分析,目前中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功利倾向。公众的具有功利性环保意识有其一定的合理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我们进行生态教育的有效角度。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可以从生态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角度加以诠释。这样可以去除人民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对的观念,从而在生态意识上首先确立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的观念[3]。

最后,贴近大众的日常生活。生态文明建设涉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密切地围绕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生态问题很大多数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态保护也极大多数体现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态文明的宣传思想工作应结合公众日常生活,在宣传环境问题给人民生活造成不良后果的同时,还要宣传这一生态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提高人们对生态问题的认知的科学性。

2.互动。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思想工作的目的就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互动就是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意识和热情。

首先,多元主体互动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应完善政府引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宣传格局。政府的环保、宣传、教育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绿色非政府组织等民间组织都应该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优势,共同推进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宣传教育的多元主体互动参与能够有效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其次,公众互动参与的宣传方式。改变以往公众处于被动的宣传教育方式,通过一系列创新和安排,如加大大众传媒渠道中环保宣教活动的参与式比例,让公众主动参与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这样人们可以更多地掌握生态知识,更彻底的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更明确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权力和义务,同时也增加了公众响应生态文明教育的热情,从而扩大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也提高了公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统筹。统筹是为了协调。宣传思想工作的生态文明教育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多方面的利益和效益关系,建立协调有效的教育机制,着力推进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首先,统筹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利益。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管理和个人行为的生态合理的转变,会引发利益的重新分配与冲突。政府、企业、社会、环境保护组织、个人等,都面临着冲突与整合。他们就是变革的力量,也是变革的对象;他们要改变别人,也要改变自己。因此,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应统筹各种利益关系的宣传和教育,充分协调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合作与民主参与的环境。

其次,统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宣传思想工作的宣教,离不开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重要经济支持与保障,因此不能不考虑经济效益。但环境保护不仅是生态理智,而且也是经济理智的要求。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是我们任何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最后,建立和统筹生态宣传教育的各种机制。生态文明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为了提高教育效果,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应该建立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要切实加强对生态宣传教育工作的领导,把生态宣传教育的目标任务纳入全国宣传教育的总体规划,建立健全适应生态宣传教育发展要求的协调联动机制,统一规划、指导、协调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并适时组织总结、交流;建立健全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责任明确,责任到人;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和考核办法,创新奖惩机制。同时统筹各机制的协调运转,推进生态宣传教育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J].世界环境,2008,(2):121.

环保意识的目的和意义篇3

关键词:新农村;环境生态意识;农民

面对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加重的趋势,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探究农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水平并找到能够提高农民环境生态责任感的措施,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1培养农民环境生态意识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基础

党的十以来,以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和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早在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中就曾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更要重视对农民环境生态意识的培养,优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推进中国梦的伟大复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资本主义工业化早期生态问题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观。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人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观指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这一理论对当前增强农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当前农民环境生态意识的现状

通过分析浙江省宁波市部分农村的实地调查结果和研究政府工作报告,得出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状况既有可喜的一面,也有令人堪忧之处。

2.1现状

总体来讲,农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较20世纪相比有了明显提升。部分乡镇依靠自身地理区位的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非常重视对环境的保护;由于现代大众传媒的发展与普及,农村也能够借助电视和网络等平台,积极响应中央关于保护“绿水青山”的号召,大大提升了农民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此外,一些发家致富人士返乡投资建设新农村的举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农村民众的环境生态意识。在看到农民环境生态意识进步的同时也应关注到,农村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农民环保意识缺失,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不高,不知道如何尽己所能为保护环境做贡献,更不知是何种行为导致了环境恶化。其次,自身责任感不强,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大多数农民仅仅把目光放在了如何提高生活水平,获得更高收入方面,虽然意识到环境已遭到破坏,但却没有形成“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再次,大量污染性企业转移到乡村,废水废气的排放以及对资源不计后果的过度开采,也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最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建立统一的垃圾分类处理厂来处理农村日益增多的垃圾,导致垃圾乱堆乱放。

2.2原因分析

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得出几点原因:第一,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基层政府的环保宣传教育工作又开展不到位。在农村并没有营造出一种保护环境的社会氛围,部分农民甚至对环保问题充耳不闻。第二,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严重,仍采用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自古以来都强调以农为本,导致农民为了增加收入,想尽办法增加产值而无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没有“保护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远见卓识。第三,基层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不够,大量高污染型工厂企业为了躲避城镇严重的税收和租赁费,把厂房建到了农村,而农村的环境监管力度不强,直接导致企业不必担心因破坏环境而遭受到处罚,所以更加肆无忌惮。第四,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环保意识并没有因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在农村还缺乏建立系统的保护环境的措施。

3加强对农民环境生态意识的培育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其环境生态意识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必须重视加强对农民环境生态意识的培育工作,使得农民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

3.1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业生产活动是农民生活的主要方面,“新农村治理必定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且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因此,要先从农业着手,改变农民不良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生态型经济,推广农业机械化,这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培养农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如通过提倡发展生物、工程、耕作栽培措施等技术,让农民自觉改变耕作习惯;采用农业与旅游业发展并进的方式,发展农家乐等第三产业;利用网络途径,发展本地特色产品,让农村获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重实惠。

3.2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虽然大众传媒在农村已经相当普遍,但并没有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广告牌、报纸等宣传阵地,传递国家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方针和举措,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个人素养,使每个人都形成“主人翁意识”,从自己做起,提倡生态型生产生活方式。发挥村委组织的作用,向农民发放有关环境保护的小册子,培养农民“从自身做起”的责任感;在重视正面教育的同时,也要利用反面教育的作用,通过广播和组织会议等形式,以身边的消极案例作为警醒,使农民因畏惧破坏环境所带来的惩罚而自觉保护生态环境;通过设立宣传栏等途径,也可营造良好的保护环境生态意识的氛围。

3.3完善农村制度环境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建设。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同时,也要为保护环境提供制度保障。基层政府要把环保当作一种任务并贯彻实施,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到政府绩效考核当中;健全部分地区环保部门的监管机制,杜绝不作为、执法积极性低等问题;完善农村生态环境评价制度建设,推动农村管理的民主化和决策的科学化。3.4控制农村污染状况现阶段,由于城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环境质量愈加重视,因此对企业的要求和限制也越来越多,导致大量企业把工厂转移到了农村,这些乡镇企业不合理的生产结构、方式,也进一步导致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恶化。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必须加强对乡镇企业的集中管理和控制,提倡工业废物和废水的回收再利用,减轻农村生态环境的压力,从而为培育农民养成良好的环境生态意识做示范。

4参考文献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黄正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与路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56-59.

环保意识的目的和意义篇4

保护环境,恢复和重建已被破坏的环境也是靠人的努力,所以提高人的环境意识才是环境保护的根本。中学阶段正是人生观、道德观形成时期,中学生物课又与环境知识紧密相连,因此中学生物课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中学生环境意识的重任。提高中学生的环境素质,以此来带动全社会,提高整个国民的环境意识。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看,对环境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对环境知识的传播和传授尚未纳入教学主渠道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开展环境教育尚未引起广大生物教师的高度重视,尤其在中、小城市及农村中学这方面做得更差些。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的初中阶段培养目标,在思想教育方面包括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培养以及良好品德、品质,分辩是非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除此之外,还应将环境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明确纳入《计划》中,从而使环境教育正式化、法规化,引起广大生物教师的重视,并付诸于教学实际中。《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行)》在政治思想方面的目的要求中充分体现了环境教育的观点,新增加了热爱大自然、认识保护自然资源、控制人口、保护环境的目的要求。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上,从“三个面向”出发,也适当考虑了环境保护的知识。这就为广大生物教师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了依据和内容,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和先进性。

针对我国教育实际,环境意识的培养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的基本途径,应该是重视以“寓他”为基础的“渗透式教学”。即将环境教育寓于知识教育中,从而渗透于每个教学环节及每节课。

中学生物课教学大体可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

在课堂教学上,可结合课程内容将环境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载体作用”、“渗透作用”。例如,《皮肤》一章,介绍皮肤的保护功能时,一并阐明皮肤也会受到伤害,紫外光、大气污染物都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将有关臭氧层遭破坏,大气污染以及如何减少这些污染的内容引入教学内容中。又如,有机物的制造一节,不仅介绍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维持了大气中Co2和o2的平衡,使人类和其它动物得以生存和发展。还应进一步引伸到植物的其它作用(减少噪音、保持水工等)以及保护绿色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环保意识的目的和意义篇5

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多次深入阐述了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深邃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当前,西安市正处在追赶超越的关键时期,作为西安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曲江新区虽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巩固和扩大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重。眼下,我们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就是全面审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认真总结经验得失,努力破解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促进发展上抓落实、补短板、求突破,在改善民生上想对策、出实招、见成效,推动改革发展,增进人民福祉。

一是从顶层设计看,中央政策有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就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指出“绿水青山就是新的发展优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特别是对环境执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不能手软,不能下不为例”。这些重要讲话,不仅深刻阐明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而且形象生动地指明了环保工作的方针原则、目标定位、工作方法和基本要求,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主动适应西安市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好地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是从实践状况看,曲江新区落实有成效。近年来,曲江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意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忠实地落实和党中央、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与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建设结合起来,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创建,认真落实河长制水污染治理限排减排,全面开展建项目防尘减霾工作,全面扶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聚焦鼓励特色小镇建设,聚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初步建立了生态文明教育的长效机制,健全了引导、激励绿色消费和低碳消费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改革发展收效明显。

环保意识的目的和意义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72-03

生态文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时代需要的积极回应。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且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借助全民之力才能办好。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公民的生态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但究竟生态文明教育是什么,生态文明教育教什么,怎样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在理论上,有关提法如生态德育、生态素质教育、生态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不一而足,它们之间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向度差别很大,学者们在广泛开展研究的同时,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虽然学校和社会都已开展生态文明的相关教育,但总体来说,生态文明教育还处于碎片化、零散化的起步状态,没有形成工作系统,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教育效果自然不太理想。在众多的问题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理论和实践上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认识问题,本文试图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体系构建作进一步的探析。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2]也有学者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多层次的、具有丰富内容的系统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环境法制教育。”[3]还有学者则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意识、生态观念、生态道德、生态法治等方面。”[4]可以看出,虽然相关的研究很广泛,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成果,也都比较注意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作为理论依据展开论述。但是整体来说,目前关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存在着零散、浅显、杂乱、雷同的现象,没有形成共识,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对现有成果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以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不同于国外的环境教育,有关生态环境现状的教育和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等内容应该排除在外。它的内容体系应该是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消费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等教育的有机统一。

一、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思想基础,吸收现代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而产生的新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二者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人类要生存、发展并实现最终的解放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

进行生态自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在会见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的主要外宾时说,生态文明建设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5]。生态自然观教育首先就是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介绍帮助教育对象了解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使教育对象树立生态忧患意识。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使教育对象认识到,如果继续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使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让教育对象明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倡议的那样:“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热心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6]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个正确定位,也才能认识到人类制造了生态危机,现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平等观教育

生态平等观是关于全人类在生态权利的享受和生态义务的承担方面所处生态地位平等的观点,是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生态平等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同一代人在要求良好生活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当代人有责任保护地球环境并将它完好地交给后代人。

进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权利义务意识,主动承担生态责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意识。从生态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来看,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代内不平等的情况非常严重。正是发达国家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的快速发展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生态危机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而且,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奥康纳认为“资本的积累得以继续,主要是通过在总体上对南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穷人欠下一笔生态债来完成的[7]。代内公平要求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考虑到他人的环境需求,不能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利益。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还要求考虑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公平分担治理环境的责任。这种公平,不应是绝对数上的简单公平,而应从历史、现状来分析,强调一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代际公平”最早由美国国际法学者爱迪・B・维丝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类的受托人,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代人类的利益保护好自然资源。代际公平的思想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在很多国际条约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它要求我们不能为了当代人的眼前利益而牺牲后代人的长远利益,不能因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平衡,保证每代人公平地享有生态权利和承担生态义务。

三、生态消费观教育

生态消费观是在对西方消费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消费观,是生态意识在生活消费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消费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应深刻认识和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的消费异化;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反对高碳消费。

进行生态消费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正确对待生活消费,增强节约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对个人来说,作为一名消费者要自觉选择绿色产品,接受绿色服务,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要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自觉抵制那些污染环境、高耗费资源的商品。生态消费观教育要引导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选择绿色产品,注重对生活垃圾的处置。同时,生态消费观教育还要提倡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生活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反对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是一种超过生活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奢侈为特征,必将对自然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威胁到生态的平衡。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主张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值得当代人很好地继承与弘扬。

四、生态道德观教育

生态道德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道德规范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对西方生态伦理学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观点。生态道德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不但人与人之间存在道德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应成为人类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生态道德规范的遵守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在道德上完善自我的必然途径。

进行生态道德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良知感、生态善恶感、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使命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道德教育纳入其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使社会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一是生态良知感。生态良知是一种生态方面的道德认知。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伦理意识,需要把自然界作为有自身利益和自身情感的道德对象来看待。生态良知能够培养社会公众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他们在内心形成和确立生态道德观。二是生态善恶感。生态善恶感是一种深入心灵的生态道德“自省”。衡量生态善恶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都是善良的,反之则为恶。三是生态正义感。生态正义是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平衡原理,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尊重全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维护“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的生态利益,是监督和评价生态行为的道德准则。具有生态正义,就能够约束和制止其他个人或社会集团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与非正义的生态行为做斗争。四是生态使命感。生态使命感就是一种对生态道德规范的认真遵守和生态责任的自觉担当。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事业,要求每个公民积极参与,自觉履行应尽的生态道德义务。要通过生态道德观教育,使社会公众自觉担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道德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实践。

五、生态法制观教育

生态法制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法制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法律意识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方面的具体体现。生态法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的推动,也需要生态法律、法规的引导和约束;每个公民或社会集团在享有生态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定的生态义务;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法制手段是最重要的保障。

进行生态法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法律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法治意识和生态维权意识。近年来,注重通过法律手段来保护自然资源、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公众的重要立法共识,我国生态立法加速发展,已基本形成了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加强生态法制观教育,能够提高社会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强化公民在环境保护法律义务方面的政治认同,并以生态法律规范自己的生态行为。同时,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众的事业,法律法规支持公众在环保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但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方面,我国的立法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提高普通大众的生态维权意识,有助于促进人们在守法的同时参与生态的立法、执法和司法,从而提高生态立法的质量、执法的效果和司法的监督。生态法制观教育将增强社会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使他们在用生态法律意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还会运用法律武器与一切危害生态环境的不法行为作斗争。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的有关生态的思想观念的教育。这种观念教育一方面以一定的生态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生态环境现状的了解作为必要的前提,另一方面又以公民的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作为预期的效果和追求的目标。但生态知识并不直接产生生态行为,只有正确的生态理念才能搭建起两者之间的桥梁。在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可以提炼出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消费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作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基础因子。其中,生态自然观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主要用来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类自身代内和代际之间的生态权利和义务,它们是引导人们生态文明行为的前提,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内容。生态消费观教育主要用来引导人们在生活中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它是引导人们生态文明行为的重点,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关键内容。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们是引导和约束人们的生态行为的两种最重要的手段,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保障内容。五者之间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共同构建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为“培养生态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姜赛飞.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探究[J].教育探索,2011(8):23-24.

[3]廖金香.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诉求与路径选择[J].高教探索,2013(4).

[4]陈艳.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

[5]会见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主要外宾[n].光明日报,2012-12-13(3).

环保意识的目的和意义篇7

生态文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时代需要的积极回应。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且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借助全民之力才能办好。因此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育公民的生态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转化为广大人民的自觉行动。但究竟生态文明教育是什么,生态文明教育教什么,怎样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在理论上,有关提法如生态德育、生态素质教育、生态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不一而足,它们之间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向度差别很大,学者们在广泛开展研究的同时,并没有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上,虽然学校和社会都已开展生态文明的相关教育,但总体来说,生态文明教育还处于碎片化、零散化的起步状态,没有形成工作系统,没有形成教育合力,教育效果自然不太理想。在众多的问题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理论和实践上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认识问题,本文试图对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体系构建作进一步的探析。

对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学者们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有的学者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生态道德意识的唤醒;生态道德素质的形成;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的培养。”[2]也有学者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多层次的、具有丰富内容的系统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环境现状教育、生态科学基本知识教育、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环境法制教育。”[3]还有学者则认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意识、生态观念、生态道德、生态法治等方面。”[4]可以看出,虽然相关的研究很广泛,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成果,也都比较注意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作为理论依据展开论述。但是整体来说,目前关于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研究存在着零散、浅显、杂乱、雷同的现象,没有形成共识,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对现有成果进行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以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的理论体系。笔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不同于国外的环境教育,有关生态环境现状的教育和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教育等内容应该排除在外。它的内容体系应该是生态自然观、生态平等观、生态消费观、生态道德观和生态法制观等教育的有机统一。

一、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为思想基础,吸收现代生态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等相关理论而产生的新的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二者紧密联系并相互作用;人类要生存、发展并实现最终的解放必须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

进行生态自然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忧患意识。李克强在会见出席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会的主要外宾时说,生态文明建设要有“走钢丝”的忧患意识[5]。生态自然观教育首先就是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现状的介绍帮助教育对象了解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导致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使教育对象树立生态忧患意识。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使教育对象认识到,如果继续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将使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要通过生态自然观的教育让教育对象明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如《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层论坛――广州宣言》倡议的那样:“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倡导者、热心宣传者和忠实践行者。”[6]只有这样,受教育者才能在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有个正确定位,也才能认识到人类制造了生态危机,现在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建设生态文明。

二、生态平等观教育

生态平等观是关于全人类在生态权利的享受和生态义务的承担方面所处生态地位平等的观点,是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丰富和发展。生态平等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同一代人在要求良好生活环境和利用自然资源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强调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当代人有责任保护地球环境并将它完好地交给后代人。

进行生态平等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权利义务意识,主动承担生态责任,重点是培养他们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意识。从生态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来看,由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代内不平等的情况非常严重。正是发达国家不顾环境承载能力的快速发展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使生态危机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而且,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奥康纳认为“资本的积累得以继续,主要是通过在总体上对南部国家和世界范围内的穷人欠下一笔生态债来完成的[7]。代内公平要求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考虑到他人的环境需求,不能损害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利益。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还要求考虑各个国家和地区如何公平分担治理环境的责任。这种公平,不应是绝对数上的简单公平,而应从历史、现状来分析,强调一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代际公平”最早由美国国际法学者爱迪?B?维丝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每一代人都是后代人类的受托人,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必须为后代人类的利益保护好自然资源。代际公平的思想在国际环境法领域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在很多国际条约中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它要求我们不能为了当代人的眼前利益而牺牲后代人的长远利益,不能因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平衡,保证每代人公平地享有生态权利和承担生态义务。

三、生态消费观教育

生态消费观是在对西方消费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的消费观,是生态意识在生活消费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消费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应深刻认识和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的消费异化;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度消费;提倡绿色消费,反对高碳消费。

进行生态消费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正确对待生活消费,增强节约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绿色消费意识。对个人来说,作为一名消费者要自觉选择绿色产品,接受绿色服务,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都要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自觉抵制那些污染环境、高耗费资源的商品。生态消费观教育要引导消费者崇尚自然,追求健康,选择绿色产品,注重对生活垃圾的处置。同时,生态消费观教育还要提倡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就是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合理消费,它要求我们以获得生活基本需要的满足为标准,反对过度消费。过度消费是一种超过生活合理需求的消费方式,它以享乐、挥霍、奢侈为特征,必将对自然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威胁到生态的平衡。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主张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值得当代人很好地继承与弘扬。

四、生态道德观教育

生态道德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道德规范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对西方生态伦理学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观点。生态道德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不但人与人之间存在道德关系,人与自然之间也存在道德关系;生态伦理应成为人类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对生态道德规范的遵守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前提,也是人类在道德上完善自我的必然途径。

进行生态道德观的教育,目的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能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意识,重点是培养他们的生态良知感、生态善恶感、生态正义感和生态使命感。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道德教育纳入其中,弘扬生态道德观念,使社会公众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一是生态良知感。生态良知是一种生态方面的道德认知。培养社会公众的生态伦理意识,需要把自然界作为有自身利益和自身情感的道德对象来看待。生态良知能够培养社会公众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引导他们在内心形成和确立生态道德观。二是生态善恶感。生态善恶感是一种深入心灵的生态道德“自省”。衡量生态善恶的标准是以人的行为是否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凡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行为都是善良的,反之则为恶。三是生态正义感。生态正义是指个人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必须符合生态平衡原理,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尊重全世界人民保护环境的愿望,维护“只有一个地球”的全球共同的生态利益,是监督和评价生态行为的道德准则。具有生态正义,就能够约束和制止其他个人或社会集团破坏生态的不道德行为,与非正义的生态行为做斗争。四是生态使命感。生态使命感就是一种对生态道德规范的认真遵守和生态责任的自觉担当。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事业,要求每个公民积极参与,自觉履行应尽的生态道德义务。要通过生态道德观教育,使社会公众自觉担负起保护资源和环境的道德责任,努力使生态道德规范转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实践。

五、生态法制观教育

生态法制观是人们对如何运用法制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的系统认识和看法,是法律意识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方面的具体体现。生态法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包括: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的推动,也需要生态法律、法规的引导和约束;每个公民或社会集团在享有生态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法定的生态义务;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法制手段是最重要的保障。

环保意识的目的和意义篇8

绣品文化背景下的环保教育

三星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保护,教育为本。教育界在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与教育改革,把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建立对环境的正确价值观,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以及当今素质教育研究的新课题。实施本课题研究是开展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

我校地处全国家纺绣品名镇-海门市三星镇。这里个私经济发达,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星罗棋布,这里95%以上的家庭从事绣品加工与经营,形成了独特的绣品大市场。但随着家纺绣品产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主要表现在:

大气污染:绣品带动了一方经济,富裕了一方百姓。老百姓手里有了钱,机动车也急剧增加。然而,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却严重污染了大气;一些绣品加工户随意焚烧绣品边角料,污染空气;大量私企的出现,烟囱林立,排放的废烟、废气也污染大气;特别是多家印染企业排放的污水气味更给大气造成了污染……

水质污染:随着绣品产业的发展,外来人口急剧增加。大量人口产生的生活垃圾、特别是绣品垃圾倒入河中,污染水源;一些印染企业偷排污水严重污染水源;一些私企为了扩大经营面积或为图交通方便,随意填埋河沟,造成水流不畅,从而水质变坏……

土壤污染:飘散的包装袋造成严重"白色污染";抛弃的绣品边角料造成新的"彩色污染";焚烧的化纤品残渣使土壤板结僵硬等……

诸如此类的绣品垃圾污染直接危害着本地人们的健康生活,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唤起本地区人民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教育已迫在眉睫。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意义:

1、开展环保教育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培养的是跨世纪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专们人才,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三星本地人才,他们当中大多数的学生将来在三星这块土地上生息、发展。这些人才必须符合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的要求:把我们的接班人培养成具有现代意识的人,而环保意识是现代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环保教育是培养本地合格人才的需要,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2、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全国环境宣传行动纲要》中提到:“要根据大、中、小不同特点开展环境教育,使环境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环境教育过程特别注重向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关心他人利益教育,全社会协作治理污染的协作精神教育,关注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教育,这些教育恰恰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在进行环保教育过程中还可以向学生进行环保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态度等。因此.环境教育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开展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3、环境教育与科学探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小学科学课中,存在许多可用来帮助学生形成环境意识或环保意识的题材。发掘绿色教育中适合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小课题,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认清环境保护的迫切性,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获取有关的环保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通过环境教育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环境教育可以丰富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在《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中指出:“中小学要利用活动课教学时间,组织好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夏令营、冬令营、竞赛和征文等课外活动,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通过一些具体的大队活动,使环保宣传和少先队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共同关心人类,热爱生活的观念。

环境教育是本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到本地经济是否进入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的大问题,也关系到教育是能否培养出高素质,并具有现代意识人才的问题,开展环境宣教势在必行,进行环境教育意义深远。

三、课题研究的设计:

1、研究对象:

根据本课题的特点,我们选取全校三~六学生作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象,必要的时候把研究对象扩展全体学生及村小学生。

2、研究设计:

本课题实施与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相配合,采用行动研究法,采取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策略,以结合现行教材与《绣品文化校本课程》进行课堂渗透环保教育及社区考察研究、宣传为主,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是:现状调查分析、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学习、明确研究目标——实施行动计划、积累搜集资料——组织研讨交流、阶段总结调整——后期测试分析、完成总结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的目标是从学科的知识和特点出发,通过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环境意识,以及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能力;并探索出一条在小学阶段以科学探究进行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小学生养成环保意识,培养小学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

1、丰富学生的环境知识,让学生形成并不断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

所谓环境意识,就是人们关于环境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懂得最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能掌握有关环境、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一些基本概念。

二是懂得人与环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能正确理解“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的战略方针。

三是懂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当代和后代的严重危害,对我国和全球的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忧患意识。

2、不断提高学生的环境觉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一是具有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把保护环境看作是一种人人有关、人人有责、义不容辞的社会公德。

二是具有为维护良好环境而约束自己行为的自觉性,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是具有关心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在自己活动范围内宣传和推动保护工作。

四是具有与污染、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坚决斗争的勇气,对环境违法行为敢于进行制止或检举、控告。

3、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环保意识的目的和意义篇9

关键词:环境;意识教育;生态;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2-0090-01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业绩。同时,也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保护生态环境,走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地理教育是进行环境意识教育的关键

现在的中学地理教材中,已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谈到了部分有关环境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尤其是中国地理部分,在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都做了很详细的论述。育人者先育己,也就是说欲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环境意识教育,教师应首先受到教育,换句话说,教师要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强烈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观。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有效的教育作用,教师本身良好的科学环境观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并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地理教师要刻苦钻研教材,对教材内容既要理解的深、挖掘的透,还要翻阅大量的有关书籍,查阅资料,了解当今世界环境科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在环境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等。这样才能保证在教学中讲解的准、理解的透,教学到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环保知识,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二、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途径

(一)结合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一个国家的国情,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地理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在地理教学中,要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例如,中国地理教材既介绍了中国地大物博、山川壮丽、资源丰富、成就巨大等优越的一面,又讲到自然条件不利的一面。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认识自然环境的优缺点,经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奋斗目标,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环境意识,自觉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二)用数字来唤起学生的环境意识观念。在课堂上,可利用数字形式向学生展示我们周围的环境污染已相当严重,必须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例如,在讲我国土地资源时,既要讲优势又要讲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土地资源遭受到惊人的破坏。1981年与1957年比较,我国耕地净减少了149500k,是世界上耕地减少最多的国家之一。另外,由于滥伐森林,土地失去大面积森林的保护。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5×106k,水土流失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据测定,我国仅黄土高原每年因水土流失带走的氮磷钾为4×107t。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沙漠面积增加了约2×105k,即土地荒漠化以每年6670k的速度增大而居世界之首。当前人类生存的环境日趋恶化,如不及时控制,人类的生存将受到严重的威胁。通过这些严峻的现实和触目惊心的数字,唤起了学生的忧患意识,使学生意识到我们再也不能坐等灾难临头、生灵涂炭。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保护、治理生态环境。

(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教材中的插图可以直观地形象地将抽象的理论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问题,已不受国家疆界的限制,形成了全球的环境问题。比如,初中地理森林资源一节,在森林的利用和保护方面书中有一幅漫画《小鸟的悲哀》,学生对这幅漫画很感兴趣,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让学生了解目前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分钟50公顷速度消失,如不阻止这种趋势,五十年以后,地球上将不存在热带雨林,由于森林遭到破坏,许多野生动物也丧失了理想的栖息地,再加上环境污染、人类的滥捕,目前地球上有多种生物在减少或灭绝。通过分析讲述,使学生在观望漫画的同时,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提高了环境觉悟。

三、利用第二课堂进行环境意识教育

(一)走出校门,让学生在实地考察中自觉树立环境意识。环境意识教育虽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但还应采取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环境污染调查报告题”,通过学生的调查,可以了解到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及城市建筑废物是城市污染的主要来源,这已严重影响到城市环境的整洁美观,应积极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治理。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及防治途径,自觉地保护环境,投身到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活动中去。

(二)利用板报进行宣传教育。在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黑板报,可专门设立专栏,介绍“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十大危机”、“世界七大生态环境问题”和“人们必须关注的九大环境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宣传,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可以有效地达到环保的目的。

环保意识的目的和意义篇10

地理作为一门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有责任、有义务唤醒学生及全人类环境保护的意识,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课标”明确提出:“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虽然说是“必修课程”,但是目前并未列入中考考试科目,在基础教育阶段,部分地区素质教育尚未真正积极推行,而在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对“课标”课程目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觉得更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课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提出四点: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审美情趣。

2.关心家乡的环境和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非常重要。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作为地理教师有责任唤醒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学生一旦形成这种情感,自然就会主动去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重视学习的过程,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那么,如何唤醒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呢?环境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身边谈起,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

一、自然环境的恶化导致人们对家园和故土情感程度的降低

众所周知,优美的环境会使人产生亲近感和信赖感。可现实是,洁净而优美的自然风景越来越少:空气、土壤的变质,森林绿色的锐减,河流、海洋的污染,野生动物的濒危,赤潮、旱涝、酸雨、沙尘暴、泥石流的侵袭,化学性疾病的泛滥……“垃圾”无所不在地充斥我们的视野,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的生态标志。有几个数字更能说明问题:中国的荒漠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8%;人均水资源量不及世界人均值的1/4;森林占有量仅1/5;全球15个污染最重的城市13个在亚洲,而亚洲最大的污染地又首推中国;我国动物中的15%、植物中的20%濒临灭绝,世界公认的640个濒危野生物种,中国占了156个……当代人对地球资源的过量使用和消耗,已损害和危及了子孙后代生存的利益和发展权利,为了保证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利益不受侵害,我们必须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点,改变生活和经济发展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保护生态,治理污染,促进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们有很多的高科技产业和高效经济类专业,可从事环保生态研究的机构与人才寥寥无几。有资料表明,世界上的野生动物(尤其是珍稀类)消费地在亚洲,尤其以香港、广东、台湾为盛。

二、恶化的更有人间机制、社会游戏规则和人生竞争环境

我们不能不承认,当今中国,虽然生产力锻造了物质的空前繁荣,身体的居住空间亦不断得以扩大,但精神的居住环境却常常是迷茫、低回、狭仄的。

有一个现象颇说明问题:尽管我们有数不清的“楷模”,尽管不停地宣传和呼吁“奉献精神”,尽管职能部门煞费苦心地组织各种“志愿服务”、“爱心工程”,但在环保、公共卫生、职业信誉、文明习惯、公益支出、义务捐款等方面,我们反映出的公民道德水平和自觉意识仍有许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