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实施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2:00:00

社区教育实施方案篇1

一、建特色示范基地。

1.“沙河绿道.品学”。依托市政府打造的锦江绿道,开展社区教育绿道品学,展现天府文化的“锦江故事卷轴”。

2.“品学·非遗”,依托天府绿道和国际非遗博览园的资源优势,开展市民生态科普、运动健身教育。

3.“天府七湾”绿道。打造集会展、外事、商业、国际艺术文化长廊、音乐厅国际风情街、“现代五项”的滨水文化空间,建设极具特色的悬挑绿道,打造锦江观景台。

4.“白鹤滩湿地公园.绿道品学”。打造“以绿为骨,以滩为脉,以花为衣,以水为魂,以鹤为灵”的充满自然野趣的、自然生态河流原滩,开展环保教育、亲子家庭教育。

二、做“绿道•品学”实施计划

(1)组织社区教育专家,分批实地考察天府绿道,挖掘示范点位特色情况,确定品学主题开发方向,策划开发方案。

(2)结合绿道建设情况及各点位特点,聘请并组织专家开发、设计、编写不同主题的“绿道·品学”宣传手册。

(3)拍摄“绿道•品学”项目宣传片。聘请专业传媒公司根据不同主题,拍摄相应的“绿道•品学”项目宣传片。

(4)举办市民“绿道•品学”示范项目现场推广活动,扩大“绿道•品学”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5)开展“绿道•品学”示范项目体验活动。

社区教育实施方案篇2

区域教育发展要素分析模型

教育建模的必要性区域教育有差异,但也有趋同性、相似性。区域教育发展存在一些共同关注的要素和问题,如人口、师资、理念、投入、结构、制度、规划、资源配置等,而这些要素与问题,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发展阶段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程度并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也相互作用。这些共同的要素与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的维度与指标。

区域教育发展影响因素众多。它们是如何影响区域教育发展的,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贡献率怎样,各要素之间是如何作用的。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教育建模是一种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方式,模式简化了混乱的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区分区域教育系统中的本质要素和非本质要素,把握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帮助解释、预测区域教育发展的结果。

从逻辑上说,我们可以从动力学机制出发,建立区域教育发展模型,但由于区域教育发展既受社会发展因素影响,又受整个教育系统发展的影响,同时由于各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社会经济系统的时变性,加之统计数据的缺乏,我们难以用一个包罗所有因素的模型去描述区域教育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也期望能从发展的历史数据着手,利用唯象学预测法,通过现象看本质,以大量现象为依据,以时间为主体,在主客相融中认识世界,探讨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从现象出发,利用混沌理论与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这也许是我们将来努力的一个方向。

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要素模型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模型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概念、图表或数学公式。本文通过对区域教育发展要素的研究,借鉴一定的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区域教育发展的图式,确定基本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

在诸多区域教育发展要素中,我们首先要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归类,理顺它们的关系。区域教育强调区位的概念,按内外两方面划分要素,内外系统清晰,同时强调了区域教育的发展不只是受内部要素的影响,还要横向分析教育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纵向分析和国家、世界教育发展的关系。其次,要素的划分要有利于明确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直接要素、间接要素的划分就是为了体现这个要求。区域教育发展最终体现在区域教育质量提高上,尤其在我国现阶段重视教育内涵发展,关注质量;区域教育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但归根到底要通过直接要素发挥作用。我国现有的区域教育学书中对教育和外部要素关系探讨较多,而对教育内部要素相互作用关注不够。因此将直接要素单独列出,重点加以研究是必要的。

如果我们将区域教育发展看作复合函数Z,x指区域内部要素,y指区域外部要素。x1指直接要素,x2指间接要素,y1指横向外部要素,y2指纵向外部要素,则区域教育发展可表示为Z=f(x,y)=f[x(x1,x2),y(y1,y2)]。

区域教育发展的分析模型由于区域教育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它们相互影响、发展变化,因此这个图式结构应是多层、双向、循环、动态的。

外部要素:我国体制决定了区域教育也要在国家对教育的领导与宏观管理下,区域教育也是在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区位)的背景和条件下发展的。另外我国教育也要对外开放、面向世界。

内部要素:按是否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划分为直接要素、间接要素,这样划分有利于明确教育发展多主体的各自责任,便于操作。其中,在间接要素中突出战略要素,体现了本研究的重点。

上面给出了区域教育发展的一般分析模型(见图一)。任何教育主体只有对当前教育发展模型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才能产生教育行为的自觉性。有了这个模型,分析教育问题时就不会孤立、静止地分析个别要素,而是动态地、全面地分析要素间的作用。当要提高教育质量时,从直接要素分析,就需要提高师资水平,但提高师资水平又和其它间接要素有关,如教师的待遇问题。而调整教师的工资又需要考虑当地经济水平,以及和其它行业工资比较等诸多问题,最近有些地区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没有全面分析相关要素,有失偏颇造成。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需要全社会尊师重教,一些地区和学校存在的官本位现象,严重压抑了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水平还要考虑国家政策,如各级各类教师标准,也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和政策,如国外教师专业化的层级和课程等。只有全面分析了这些相关要素,并且重点研究本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才能有效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学习型社区模型

应以终身学习理论为基础学校教育只是针对某个年龄段的教育,而区域教育是面对人一生的教育。尊重基本人权、促进人的发展、促进区域社会发展,应该作为区域教育的基本定位。因此,区域教育发展的理论应以终身学习理论为基础,建立学习型社区。按照美国教育家赫钦斯的观点,学习型社会有两方面的标准:一是现象标准,即从时间和参与学习及教育活动的主体来看,只有全民终身参与学习与教育过程的社会才是学习型社会;二是价值标准,即学习、自我实现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等内在价值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价值转换的任务也不是教育自身所能独立完成,它需要社会发展目标转向的支持,并且将这种支持制度化为体制结构。英国学者兰森则认为,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需要了解其自身特点和变化规律的社会;一个需要了解其教育方式的社会;一个全员参与学习的社会;一个学会民主地改变学习条件的社会。因此,我们需要将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战略贯穿于人的生命全程,从早期教育到老年教育;将学习作为地区发展的核心,社区内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丰富的教育活动,人人积极参与学习。

还需要关注的其它理论区域教育发展方向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学习型区域模型当然要以上述理论观点为基础。但是由于区域教育发展涉及多个要素,并和多种学科关联,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都会对区域教育发展产生影响,当前还应特别关注以下理论:

其一,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理论观点。区域教育现代化任务是从区域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协调,宏观调控教育、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建立健全大教育体制,形成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和发育,使教育发挥其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进步及社会文明发展的区域现代化的基本动力作用,并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可见区域教育现代化与学习型社区有共同的目标趋向,学习型社区促使教育与社会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它使得社区与区域教育现代化交叉发展、共同促进。

建立教育与经济间的紧密互动关系是传统教育形态向现代教育形态转变的分水岭。教育只有推动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地增长才具有现代意义。我国区域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必然会影响各地教育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我们不能离开区域经济空谈区域教育现代化。现代化的社会动因和条件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和特点,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上也有不同的教育发展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重心各地也不完全相同。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从“加大教育投人,实现办学条件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工程。经济落后地区则可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凸现教育的战略地位,拉动经济发展,同时争取经济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持。另外,分析自身的教育优势所在,特别从制度层面,思想、观念层面首先倡导现代化。逐步实现:物质条件层面,课程内容层面、制度管理层面,思想、观念层面相互作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由于区域教育现代化有自己的责任主体,有自成一体的运行机制,因此,它具有主动规划设计、主动实施改革实践、主动科学决策的独立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优质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学习型社区是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其二,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社区中存在的理解、信任、网络、沟通和分享的价值观的重要性。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协同关系。人力资本关注从正规教育领域中所获得的学习的运用,而社会资本却强调社区非正规领域的学习和实践,比如工作场所和家庭。人力资本着眼于个体教育成就,而社会资本强调从社区的关联和沟通中获得学习。二者共同构成了学习的两个方面。在学习型社区中,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领域将会为个体提供更加全面而连贯的学习机会。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社会资本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三,新的生态学范式理论主张社会组织结构从层级向网状的转变,同时它强调可持续的社区发展,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通力协作,建构一个人与自然环境(基于资源守恒定律)以及与人文环境之间可持续的、和谐的发展关系所具有的深远意义。区域社会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另外,学校和社区也要重视早期经验对于大脑以及行为发展的影响,为促进个体的社会性以及智力发展创造新的学习环境的途径与方法。总之,我们在社区教育发展中应以终身教育、建立学习化社区理论为基础,博采其它先进理论,为区域教育发展服务。

学习型社区模型借鉴上述理论,我们以终身教育为轴心构建了学习型社区模型(见图二)。这一模型,体现了终身学习的原则以及无形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运用。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扩大了社区的合作与参与,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了正规教育体系的连贯性,增强了整个社区内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资源的联结,最终实现了社区内学习资源的最优化整合。

根据这个模型,从构建学习型区域、终身教育的体系来看,我国目前的区域教育水平与之还相距甚远。学校教育还没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态度、能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各校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社区成员的多种学习需求还不能都得到满足,非正规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发展。要建立三级区域教育网,整合社区教育资源。还要加快建设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给人人成才创造条件,更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需求。

区域教育发展的评价模型

我国现行教育评价的状况教育评价自上世纪80年代介绍到我国以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纵观我国十多年来的教育评价工作,主要局限在美国教育专家泰勒的目标导向模式,而其它的评价模式应用较少。作为“教育评价之父”的泰勒所创立的目标模式,这一评价模式的主要缺陷是没有解决以下问题:(1)作为评价核心和依据的目标是否合理?(2)除预期的目标外,肯定还存在着非预期的教育目标,这些非预期的教育目标要不要评价?如何评价?(3)教育教学是否有统一的目标?而这些问题对一个教育评价方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也是当前教育实际要求回答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要对教育评价理论和模式进行反思。

另外,我国现行的教育评价是以国家对教育的总体要求为价值取向,指标追求外显行为化和统一性,以政府为评价主体,由教育行政与督导部执行,是目标到达度评价。由于强调社会服务而忽视人性与特色的评价现象还比较普遍,对此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努力改善。

应建立什么样的模型针对我国当前教育评价的问题,区域教育发展评价应建立什么样的模型?这是我们首先要思考解决的。教育改革的过程也就是教育功能改进的过程。Cipp评价模式产生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它强调教育评价的改进作用,因此特别适宜于教育改革活动对教育评价的需要。目前,我国教育正处于全面改革时期。这一时期对教育评价的需要与Cipp评价模式产生的时期有着某些相似性,都是要求教育评价能对教育活动的改进和教育成效的提高做出贡献,以便更充分地发挥教育的功能。Cipp的理论和方法是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并被证明是合理的、可行的。借鉴Cipp评价模式有助于克服我们在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区域教育评价不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而是以教育决策为导向,为决策者改进教学服务。而这正是Cipp评价模式不同于其它评价模式的特点之一。

我们按照系统分析的方法,借鉴Cipp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把评价过程分成4个组成部分,即背景评价——(计划)方案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见图三)。

评价是一个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就需要将评价作为决策的一部分。作为研究者为了当好决策的参谋,就不只是参与,也可以是政策评价者。评价对过程不只是描述,要强调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结合。在关注信息,重视政策实施改进的同时,也重视价值的判断。收集的评价信息不仅为机构解决问题提供指导,而且也为做出是放弃特定的方案还是使该计划制度化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

区域教育发展的评价模型背景评价:主要研究确定目标的合理性(如区域教育发展目标的合理性),是对在特定的环境下方案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判断,并对实现目标的背景、需要、问题、资源、机会进行分析。“需要”指界定预期的受益人并评定其需要,这些需要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如何?方案的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已评定的需要?“问题”是指在满足需要时必须克服的障碍;“资源”是指在本地可以得到的专家和提供的服务;“机会”主要指满足需要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时机。评定方案、措施和其它服务目标的清晰度和适切性。背景评价的基本取向在于确认方案目标与方案的实际影响之间的差距,本质上属于诊断性评价,为计划决策服务。可以运用的方法如,系统分析法、调查法、测验、评议、特尔斐法等。

方案评价:这里的“方案”是广义概念。方案评价是指:在背景评价确定了方案的目标之后,对各种备择方案的相对优点加以识别和评定的活动,实质上是对方案的可行性、效用性的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及方案实施的策略程序,以及所需的条件资源,从而为组织决策服务。它要回答的问题是:采用了何种计划、程序和预算来满足这些需要?考虑过哪些备择方案?为什么选择此方案而不选择其它方案?所选方案的合理性合法性、道德性程度有多大?它潜在的成功程度如何?预算资金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评定的需要?可以运用的方法如,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的分析,所需人力、物力资源调查,小范围试验并征求意见等。

过程评价:主要是对方案实施的监督、检查、反馈,及时发现设计或实施中问题。为实施决策服务。为方案制定者、管理人员、执行人员提供反馈信息,以便了解方案实施的进度,是否依原计划实施,以及是否有效地利用可用的资源;由于一个方案不可能在事先设计时面面俱到、十分周全,因此,过程评价用于发现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为修正方案提供指导,为定期评估方案的参与人员的工作情况提供有效信息;为真正付诸实施的方案提供详尽的记录,包括实施的方案与原订方案的比较、在实施中所花费的账目,以及观察者与参与者对方案品质的整体评判等。总之,过程评价在于调整和改进实施过程,本质上属于形成性评价。这一步要回答的问题是:方案实施的程序如何?方案本身及实施过程要不要调整或修改?如何修改?可以运用监控、记录、交流等方法。

效果评价:主要是对达到度的评价,对结果的描述、解释。在这里,我们要强化价值判断,效果就有效率、价值评判的意思。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观察到了何种结果(肯定的和否定的,预期的和非预期的)?各类资助人是怎样看待这种结果的价值和优点的?获得的结果满足方案预定对象需要的程度如何?评价是对目标达到程度所做的评价,包括测量、判断、解释方案的成就,确证人们的需要满足的程度等。效果评价本质上属于终结性评价,为循环决策服务,可以采用指标、标准、本位参照法、增值法以及其它质与量的判断方法。

评价者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各种评价既可以在方案实施前使用,也可在方案实施中使用。可以实施一种评价,也可以实施几种评价。这完全取决于评价的需要,它是一种十分灵活的模型。依据这个模型,审视我们一些地区教育发展的评价、目标的定位,就值得商榷,如“2012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依据什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方案、措施也需要科学论证;如“区域教育的信息现代化”,究竟应怎样理解,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应从本地区情况出发选择比较,通过对方案的自身的评价,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决不是长官意志决定何时实现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更不是达到硬件要求就实现了信息现代化。

区域教育发展的评价指标

区域教育发展评价需要建立一套评价的指标体系。教育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教育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我们借助指标体系对发展教育的水平及教育各方面职能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可以了解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助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与政府部门对话。帮助政府判断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的合理性和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并且通过区域比较确定本区域教育发展位置,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指标不仅是描述的而且有内在逻辑。区域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在政策大规模扫描中能超越区域间差异,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客观解释分析,这样可以促进研究、政策改革与实践之间的更好融合。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应该建立能够反映我国教育发展状况又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我国自己的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就全国而言,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指标体系。我国目前教育督导系统的评价指标也只是选取部分指标对义务教育均衡情况进行质量监测,并不能全面反映教育发展水平。我国有的地区虽然有自己的区域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或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但大都是经验性的,缺少理论支持和评价模型。

建立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第一,形成科学的理论框架,采用国际通用的教育分类标准。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指标体系的更新发展一般是在基本分析模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教育指标体系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分析模式,从而维持指标体系的连续性和一致性。这样才能更科学地进行区域比较与合作,使各区域明了自己的优势与差距,推动区域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同时指标体系应注意采用国际通用的教育分类标准,这样,才可以和国际接轨,增加可比性,也可以使我国的有益经验为世界教育发展所用。只有这样才能把数据组织起来,确定最需要了解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对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的深入分析成为可能,这也有助于指标体系的逐步完善。

第二,指标体系必须具备一定的政策相关性。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应该在有关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的改变方面具有敏感性,如教育均衡化后的质量问题、生源变化、择校生情况等。同时,要增加反映教育过程的指标,如要看教育经费的使用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过程等,因为过程是考察教育效益的重要一环,籍此才能看到教育政策、教育投资的对错或适当与否。应针对教育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以及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来确定、补充、修改和完善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一方面,教育指标体系要保持总体结构模型的相对稳定,但是失去了时效性的教育指标体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处理好指标与政策之间的张力。指标的设立,要尽量避免受政策不稳定性的负面影响,采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来衡量教育发展;同时又要坚持教育指标为政策服务的导向,通过对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客观、真实的描述和评估,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取的、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数量与质量的指标并重。制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评价教育发展的质量为制定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关政策提供依据。因此,在指标体系中不仅要有反映数量、规模的指标,还要有体现教育发展质量的指标。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全面地反映出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依据。每个纬度上的指标,都要既重视数量的统计,又重视质量的指标,尤其在教育产出上应重视质量指标。量与质是辨证的统一,如果我们强行将一些指标量化,有时反而会失真。在数据采集途径上,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建立在对我国教育发展现状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用真实的数据反映教育现状,才能实现指标的政策指向作用。

第四,指标的设定有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选择的指标必须满足一定的概念标准和方法论标准。教育发展指标体系中概念的应用、领域的设定、数据的采集等方面力求标准化。要尽量实现指标体系理论上的完备性与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相统一。指标体系要针对不同教育主体(地方政府、学校、学生、家长)设定不同的指标,比如用不同级别政府的教育投入、质量管理措施等指标来约束政府;对学校进行教学效率、教师质量以及学生学业成绩等方面进行监督;针对家庭教育的缺失现状设定相关指标等。指标设立应精确、独立、有效,有可比性和可解释性。指标的设立还要考虑收集指标信息的方便。

当前应特别关注的指标其一,我国区域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应该在描述教育发展的有关情况之前,加入当前区域的人口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的发展状况,保留一些有利于考察和掌握区域教育实际状况的指标,以说明在此背景下,区域教育目前的发展状况。这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教育发展的经济和制度背景。这就决定了教育发展明显地要受制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也导致全国范围内存在教育发展不均衡状态。那么在制定办公经费、教学设施、教师工资等指标时,就必须与当地经济能力、物价水平及同其它行业之间进行比较,取其相对值,将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放在同一层面上进行比较。另外,现在流动人口比例很大,也要了解他们学习预期。作为区域教育发展,当然还要考虑国家政策的大背景,如国务院颁布了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开发,这对海南的职业教育就会带来契机。

其二,突出衡量和评价教育质量的有关指标。大面积“普九”验收后,基础教育在教学设施方面基本满足正常运转的需要。量的扩张之后,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教育质量问题,质量低下是教育资源的一种隐性浪费。因此,要从社会提高资源利用效益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方面出发,设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如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还应该通过不定期的专项调查(主要是考察教育指标体系中质量方面的情况)来补充和完善大规模全面调查的不足,并根据调查的实施情况和统计结果及时调整指标,从而逐步完善教育指标体系。

其三,教育发展底线标准的设定至关重要。在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下,选取保证学校教育活动正常进行的各种具体指标的最低值,或称其为保持教育可持续性发展的最低指标,作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底线标准,如学校办公经费(包括设备费、修缮费等)、生均公用经费、教师工资、教学时间等。还要有保证教育质量的底线标准。这对于经济、教育欠发达地区尤其重要。

其四,增加区域教育管理特别是资源均衡配置方面的指标。如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区域教育布局结构,学校课程开出率;从区域非正规教育考虑,增加社会资本方面的指标,如网络资源信息的运用、社区文化教育机构等。

指标体系的产生及结构我们以终身教育、社区教育为轴心,以Cipp为框架,借鉴oeCD指标,从我国现阶段区域教育现状出发设计区域教育发展指标。同时面向区域教育主管者开放性收集指标并预测筛选,然后在全国县区局长班上征求意见,最后请专家运用特尔斐法确定区域教育发展指标。

我们将区域教育发展的指标划分为4个领域即:教育机会和参与、教育政策与资源、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教育成效。这样划分的理由:一是符合Cipp的理论框架;二是与前文分析的区域教育发展的要素群基本一致;三是与前文中终身教育的社区教育理念一致;四是与社区教育的责任主体一致,便于操作。具体有如下指标:

一是教育机会和参与(主要对政府):当地出生人口的变动;流动人口的变化;小学教育入学率;初中教育入学率;高中教育入学率;社区青年的教育;残疾儿童入学率;早期教育入园率;择校生数;公办幼儿园比例;老年人教育比例。

二是教育政策与资源(主要对教育行政):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区域教育布局;生均教育支出;教育投入与GDp;公共教育投入;公共教育与私人教育投入比值;教育支出结构;政府津贴对学生及家庭的资助;社区网络系统;社区信息资源的整合。

三是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主要对教育实施机构):现代学校制度;学校课程开出率;初中等教育学生受教育时间;班额和生师比;校长的教育素质;教师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教师了解学生师生程度;对信息技术运用;教师的工作时间和教学时间;教师队伍结构(学历、专业搭配、职称、年龄、能力等);学生每天学习时间;社区文化教育机构协作等。

四是教育成效: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成绩;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初三青年的阅读能力;校际学生成绩差异的表现;高中(高级中等教育)毕业率及成年人达此教育程度的情况;期望接受高等教育青年的比例;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的毕业率、结业率及成年人达此教育程度的情况;15岁青年的阅读素养;15岁青年的数学及科学素养;15岁青年的自主学习;教育底线达到;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的市场参与情况;15岁至29岁人口的教育年限、工作年限及失业年限;教育与收入;人力资源与经济增长;区域教育短板的提升;区域教育的特色;提供持续发展的环境。

我们可以以上述指标体系为基础,根据需要分门别类地建立一些指标子系统,如针对教育均衡的监测指标体系、针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等,以适应不同教育评价目的需要。

结束语

以上几个区域教育发展模型虽然功能不同,但它们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浑然一体。要素和指标都是围绕贯彻终身教育原则、建立学习型社会展开,要素与指标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教育发展模型的建构要以对教育进程深层次的理性把握为基础:从教育实践出发,经过归纳和综合,可以概括出教育发展模型,模型一经证实就可形成理论;当然,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过类比、演绎,提出理论模型,并在实践中经受检验,不断地修改、完善。有的教育发展模型,能产生多种变式。当某种教育模型流行时,能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来构建同一模型的相应变式,往往成为衡量现代教育意识的重要标志,坚持教育发展模式的创新或展现形式的多样化,是区域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苗红1,郭捷2,慕静3,“高等教育—经济”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与预测模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0月第8卷,第5期

[2]王爱义,oeCD学习型社区模型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3]黄志峰,论社区教育在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教育与职业,第35期,总第567期

[4]肖远军,Cipp教育评价模式探析,教育科学,2003年6月第19卷,第3期

社区教育实施方案篇3

(一)美国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制定和执行能够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与法律法规。社区教育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1862年,美国出台了《莫雷尔法案》,这是在社区教育兴起之初出台的一部法律。通过这部法律,各州成立了“土地赠予学院”,规定学院将向社会的工业和生产阶级提供最好的设施,以使他们获得实用的知识和精神文化。这部法律的出台,客观上起到了确立社区教育的法律地位的作用,保障了社区教育的有序发展。1874年,联邦政府通过了《海奇法案》,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出资建立农业试验站。试验站不仅研究解决实际农业问题,还直接向农民传授农业科学知识。1914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史密斯-来沃法》,该法案拨款资助在国民中传播农业和家政的实用信息,并且鼓励国民利用这些实用信息。1917年,政府又通过《史密斯-休斯法》,该法案对成人职业培训的各种计划实施拨款资助。1963年,联邦政府出台了《高等教育设备法》,在该法案中联邦政府首次在立法中提到社区学院,并以立法形式规定给予社区学院教育经费。1978年,出台了《社区学校和综合教育法》,该法案中联邦政府要求社区学校“根据社区需要、兴趣和有关问题,通过社区教育项目,提供……教育的、娱乐的、文化的和其他相关的社区和健康服务”;并建立了基金,用来促进社区教育的研究和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20世纪中叶之后,美国政府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法律法规,如《经济机会法》、《训练就业综合法》、《成人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综合雇佣和训练法案》、《2000年美国教育法》等等。这些法律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美国社区教育全面、有序的发展。

(二)日本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日本政府是日本社区教育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为了推进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法律法规。1949年,日本文部省根据《教育基本法》制订了《社会教育法》,该法案中规定公民馆为日本社会教育机构,并规定了设置公民馆的目的是为市町村及其他一定地域内的居民,开展有关实际生活的教育,推进学术及文化方面的各种事业,提高居民的教养,增进居民健康,陶冶居民情操,振兴文化生活,增进社会福利。因此,可以说,公民馆是按照居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对其开展多种教育、学习、文化、艺术、体育、娱乐活动的综合性的社会教育机构。为了达到其目的,发挥公民馆的职能作用,依据《社会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公民馆还开展一些方便居民生活学习的业务。如公民馆开展了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的文化补习活动;还为居民开设了各种内容的定期讲座;举办讨论会、展览会等供居民学习;公民馆还置备了各种书籍、模型、资料等,供居民利用;公民馆还会组织文娱、体育活动等。该法在法律上确立了社会教育在整个教育制度中与学校教育并列的地位,进一步加快了社会教育的发展速度。1950年,日本政府出台了《图书馆法》,该法案规定图书馆是以收集、整理和保存图书、记录及其他必要的资料,供一般公众利用,以促进公众教养、调查研究和文娱活动为目的的,是为了使全体国民能够自主地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提高文化教养水平而设立的社会教育设施。为了实现图书馆的目的,发挥其应有职能,根据《图书馆法》规定,“根据当地的情况和一般公众的希望,进而注意可以援助学校教育,努力实现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开展一些便于公众学习的业务。如图书馆要充分收集乡土资料、地方行政资料、美术品、录音、电影、图书等资料供一般公众利用;图书馆还要求工作人员对馆内资料应具有足够的知识,并对公众开展使用咨询;图书馆还要设置分馆、阅览所、以及巡回开展汽车文库、出借文库活动等;此外,图书馆还会主办读书会、鉴赏会、资料展览会、研究会等。1951年,日本政府又出台了《博物馆法》,该法案规定:除了将历史、民俗、科学、乡土等原先就被称作博物馆的纳入其中之外,还将天文馆、美术馆、动植物园、水族馆等也包含在博物馆之中。该法案还规定,博物馆是以收集、保管、展示历史、艺术、民俗、自然科学等有关资料,并向一般公众开放,为提高国民修养、调查研究等实施必要的事业,同时对所收集、保存的资料进行调查研究为目的的社会教育设施。博物馆为了达到其目的,发挥其职能作用,根据《博物馆法》的规定,日本博物馆也开展了一些方便公众学习的业务。如对一般公众,在利用博物馆资料方面给予必要的说明、建议、指导等,以及设置研究室、实验室等供利用者使用;博物馆还会设置分馆或在该博物馆以外的地方展出博物馆的资料,供公众参观学习;编辑和颁发有关博物馆资料的指南书、解说书、图录、调查研究的报告书等;博物馆还会主办有关博物馆资料的讲演会、电影放映会、讲习会、研究会等;对博物馆所在地或周围地区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文化遗产进行编辑解说或编制目录等方便一般公众利用该文化遗产等等。这三法即社区教育“三法”,由此完成了对社区教育主要设施———公民馆、图书馆、博物馆的立法。1990年6月,内阁及国会又先后通过了由文部省提出的《终身学习振兴法》。该法案的目的“:鉴于国民普遍终身追求学习机会的状况,为促进都道府县振兴终身学习的事业,对整备该项事业的推进体制和其他必要事项,以及为促进在特定地区综合提供终身学习机会的措施予以规定。同时,通过采取设置调查审议有关终身学习等重要事项的审议会等措施,以谋求整备振兴终身学习措施的推进体制及地区终身学习机会,进而为振兴终身学习做出贡献。”随着《终身学习振兴法》的实施,日本终身学习运动也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日本政府所制定的这些法律法规是日本社区教育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

二、对我国社区教育立法的启示

(一)加快社区教育立法速度,做到有法可依社区教育立法是社区教育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各国政府管理和控制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纵观社区教育发展较好的各个国家,我们可以看到,制定和执行社区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是这些国家的共同特点。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民主先进与否,最重要的标准是看这个国家法制化建设和完善的程度。北欧、美国、日本这些国家社区教育发展较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各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社区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反观我国社区教育现状,虽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社区教育立法的重要性,但至今没有一部社区教育或终身教育法规,只有2004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政府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但是其权威性不够,而且具有较多的局限性。至今只有福建省人大制定了终身教育法规,其他诸省至今还只停留在政策文件、章程制度水准上,也都没有上升到法规程度。因此,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的法制建设势在必行。在社区教育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引导、推动的状况下,加快社区教育的立法步伐,可以将某些地区现有社区教育的“工作章程”“、组织章程”、“暂行条例”等加以修改和充实,使之上升为社区教育的法律法规,确立社区教育的法律地位,促使社区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

社区教育实施方案篇4

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全省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动员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和规范我区社区矫正工作,不断提高社区矫正质量,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在服务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根据省、市矫正办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的若干意见》,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首要标准”,按照“社区矫正重在规范”和加强社区矫正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工作要求,着力在健全组织、创新机制、完善制度、规范执法、落实保障等方面下功夫,在规范中落实“首要标准”;在规范中提升改造质量;在规范中深化试点发展,不断创造我区社区矫正工作科学发展的新优势和新业绩。

二、活动目标

力争通过开展“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实现下列目标:

(一)、社区矫正刑罚执行意识有新增强。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的执法理念和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法要求得到深入贯彻。

(二)、社区矫正组织管理建设有新进展。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力量配置和保障措施更加到位,新增执法职能得到有效履行。

(三)、社区矫正规章制度建设有新成果。从矫正对象接收到期满解除的整个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工作要求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各项工作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四)、社区矫正衔接机制建设有新突破。矫正办职能作用发挥明显,部门协调配合更加紧密,刑罚执行效率明显提高,社区矫正职责得到有效落实。

(五)、社区矫正质量有新提高。监督管理、教育矫正、考核奖惩等主要执法工作更加规范、措施更加有力、手段更加丰富、效果更加明显,全区社区矫正对象再犯罪率控制在0.8%以下,脱漏管率控制在3%以内。

三、活动内容

“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要紧紧围绕以下6个方面扎实推进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把“重在规范”的核心要求落实到社区矫正工作的全过程,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规范组织管理。进一步健全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力量,区社区矫正工作机构至少配备2名以上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确保日常管理指导工作的正常开展。司法所要确保有1名政法专项编制的工作人员专职从事矫正对象监督考察、教育矫正和奖惩考核等主要环节的执法工作,并按社区矫正对象与社区矫正工作辅助人员20:1的比例配置社区矫正协理员;按照社区矫正对象与社会志愿者至少1:1的要求组建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健全监管帮教网络。深化教育培训,区司法局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社区矫正业务培训活动,年培训时间不少于4天,参训面达到100%;社会志愿者的年培训时间不少于2天,参训面达到50%以上。

(二)、规范衔接工作。落实定期例会制度,区矫正办每年召开1次矫正工作委员会全体会议、2次矫正办成员单位会议。落实情况通报制度,区矫正办每季度向成员单位通报1次社区矫正工作情况;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每月核对社区矫正对象增(减)人员名单和日常监管帮教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突况随时通报。全面实行与法院开展当庭衔接庭工作,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与审判工作的无缝对接。

(三)、规范监督管理。落实监督考察制度,有社区矫正对象的村(社区、居)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站或小组,健全矫正对象监督考察小组,落实监护人。落实走访制度,做到重点对象重点访、一般对象经常访。落实报到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报到监管,积极会同公安机关查找下落不明对象,及时惩处违反报到管理规定的矫正对象。落实异地委托管理制度,严格矫正对象请销假和迁居管理,加强人户分离、外出就业、就学、就医等对象的监管工作,严防矫正对象脱漏管。落实定期排查制度,区矫正办每季、司法所每月组织1次矫正对象排查活动。落实动态分析报告制度,区矫正办每季、司法所每月分析1次本辖区内的矫正动态情况,形成情况分析报告逐级上报。落实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应急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落实重点时期、重要时段、重大节日、重点对象监管安全制度和矫正对象报备制度,健全和完善社区矫正监管安全防范体系及其工作机制。落实执法检查制度,区矫正办每半年开展1次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检查活动。

(四)、规范教育矫正。落实个案矫正制度,建立“一对一”、“多帮一”帮教机制,落实集中教育制度,确保必须的集中教育学习时间,正确处理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关系,大力推进思想文化教育、警示教育、法制教育、传统教育以及技能培训基地(来源:文秘站)建设,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公益劳动制度,结合行刑社会化的特点,加强公益劳动基地建设,着力创新公益劳动方式和手段,确保矫正对象每月参加公益劳动时间累计不少于2个工作日。深化心理矫正工作,加强与专业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合作,探索建立专业队伍,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等工作,提升矫正工作水平。深入开展帮扶工作,积极整合工作资源和社会资源,着力在提供法律服务、提高就业技能、政策措施引导以及帮助解决突出问题等方面下功夫,体现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

(五)、规范考核奖惩。全面实施《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奖惩考核暂行办法》,充分运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社区矫正执法环境。落实计分考核办法,严格按照考核内容及其标准实施加(扣)分,及时兑现分级管理、分级处遇和行政、司法奖惩。进一步严肃刑罚执行工作,依法加大违法、违规、违纪矫正对象的处罚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矫正对象再犯罪现象。落实奖惩告知制度和公示制度,依法办理考核奖惩工作中涉及矫正对象举报、投诉和申请复议等案件,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执法,维护司法公正。落实执法监督,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实施每半年1次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活动,强化内部监督,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全力保障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运行。

(六)、规范基础管理。规范矫正对象档案,落实《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突出矫正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动态性和规范性,统一档案格式,健全矫正对象一人一档。矫正对象解矫后,按规定整理成册,正档送交区级矫正办集中保管。根据实际需要,或组织档案员进行学习参观培训。规范司法所工作台账,统一将社区矫正组织机构、工作人员信息、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纪律和社区矫正工作流程、矫正对象考核奖惩情况等制度与内容公开上墙。规范社区矫正办公场所,统一社区矫正谈话室、教育室和档案室名称、布局和相应设置。

四、方法步骤

“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从3月份开始,到10月份告一段落。具体分五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

1、全面动员。3月下旬召开全区司法所长以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会议,传达全省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动员会精神和市里的工作要求,进行动员和部署。

2、学习讨论。区矫正办组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学习相关制度文件和全省、市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精神,开展以“社区矫正重在规范”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夯实活动思想基础。

3、制定方案。区局成立“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办公室,由姜章国、旷普才、谢燕君、徐海江等组成。办公室设在区局社区矫正管理科。各街道、镇乡也要成立“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办公室,制定“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二)查找问题阶段(4月1日至5月31日)

1、查摆问题。认真对照“社区矫正重在规范”和“三化”建设目标要求,全面查找和分析本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形成自查报告报送“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区活动办公室。

2、征求意见。区矫正办和司法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广泛征求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三)边查边改阶段(6月1日至6月30日)

针对自查和征求意见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按照“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规范”的原则,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及其时限。整改方案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并报上一级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建章立制阶段(7月1日至8月31日)

区矫正办要结合整改工作,组织人员力量着力在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体系上下功夫,着力构建社区矫正规范执法的长效机制。

(五)评估总结阶段(9月1日至9月30日)

要认真总结活动开展的主要做法、基本经验、实际成效,形成书面总结材料。各街道、镇乡的活动总结请于8月底前报区矫正办。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实效。

各单位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首要标准”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把它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振奋精神,努力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各地要把加强社区矫正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和落实领导有力、职责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推动“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的深入开展,不断提高我区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工作计划表

实施阶段

实施时间

工作内容及要求

动员部署阶段

3月

1、全面动员。3月下旬局召开司法所长及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会议,传达全省、市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动员会精神,进行动员和部署。

2、学习讨论。局组织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学习相关制度文件和全省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精神,开展以“社区矫正重在规范”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夯实活动思想基础。

3、制定方案。成立“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局社区矫正管理科。各街道、镇乡司法所也要成立“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办公室,制定“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查找问题阶段

4月1日至5月31日

1、查摆问题。认真对照“社区矫正重在规范”和“三化”建设目标要求,全面查找和分析本地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形成自查报告逐级报送“社区矫正规范落实年”活动办公室。

2、征求意见。区矫正办和司法所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广泛征求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3、6月份区矫正办组织成员单位进行监督检查。

边查边改阶段

6月1日至6月30日

针对自查和征求意见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按照“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规范”的原则,查找差距、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及其时限。整改方案应当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并报上一级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建章立制阶段

7月1日至8月31日

各级矫正办要结合整改工作,组织人员力量着力在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体系上下功夫,着力构建社区矫正规范执法的长效机制。

评估总结阶段

社区教育实施方案篇5

【关键词】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措施

"成功的做到使群众心满意足的教育"是政府对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加大招生体制的改进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政策是政府全面性的工作,此事系着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民生活的完善的保证,因而,对高中招生制度的改进方案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一、确定各级协调互补的高中招生体制

要制定明确政府督查与审核责任,落实高中招生机构执行招生方案的任务,提供社会监督和评价通道的体制。

省级政府的任务是审核所管理的各区域的招生准则、方案和途径。地区级政府的任务是建立该区域的招生准则、方案与方式,审核该区域内的各地方级的招生方案与方式。县级政府的任务是建立该区域的招生方案与方式,督促该区高中中学落实上级审核的招生方案与途径,依据相关规定杜绝中学在招生时的违规现象。招生工作完成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地方级政府要向社会公告该年招生进程和相关文件。

高中学校担任拟定并向县级教育有关行政单位呈递本校的招生政策和方案,严格依据上级的审核后的招生政策和方案进行招生。高中学校在招生进程中有义务接纳各级政府的监视督促并协同相关机构对其工作进行估量,招生完成后应该向县级教育行政单位汇报招生工作并递交相关文件。

社会评价对招生改革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为满足高中招生方案改革的需要,政府有必要向社会民众提供招生制度改革的进程和方案,以及社会意见反馈的平台,在评价结束后,应向社会公布评价的意见并解决提出的问题,完善高中招生制度。比如,从2009年开始,《少年智力开发报・数学专页》成立专家课题研究组,对该年的全国中考数学试卷进行民间评价,并做出学术评价报告,这种做法是是对我国招生考试改革的积极探索,促进了我国在数学方面评价体系的发展进程。

二、积极建立高中招生制度

整个社会明白和拥护高中学校招收学生的标准,是高中学校招生招收是否发挥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功能的要害。近年来,各课改区积极向社会公告招生方案、宣传招生政策,采取优化教学资源的措施,完善教学条件,制定初高中办学能力的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获得了广大群总的认可,应此应该坚持和推广。

而今需求深化评价标准和专业团体,确保初中学校的质量平衡发展,推动高中教育有特点地平衡发展。

应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依据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程度和学校办学的投资量来制定办学能力的检测标准。要及早培养足够的具有学科评价和心理学知识与能力的专业人员。

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早实施必要的方案,在管辖各分区域创立管理国家义务教育学业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状况的网络体系,为每个学生提供科学,完善的发展档案。

三、加强对高中招生的研究力度

科学研究录取标准应该招生的内容和有关指标获取的技术为重点。加强研究指标的正确性,可行性以及获得有关指标所需的成本,为改进招生原则和录取标准提供有力的数据。

科学研究招生方案应以初、高中教育对学生发展产生的影响为重点,确保正当合理的招生录取方案的实施,为改进和完善招生录取方案提供所需论证。比如在学业考试方面,根据课程内容的通用工具性、为高中阶段学习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有利于提高公民文化素养三项指标,将现行初中课程的科目分为统一闭卷分科考试科目、统一开卷合科考试科目、统一开卷合科考查科目。

社区教育实施方案篇6

1、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坚持做到“四个符合”,即符合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符合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符合广大教职工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力争在新的平台上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教育的品质、品位,做实、做优、做精、做强教育品牌。

2、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实践,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能力,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前提和保障,在教育工作的一切方面、各个领域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校际间发展的和谐,关注每个学生的和谐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3、根据*“四个率先”的发展目标以及*新一轮发展对教育的现实要求,坚持发展创新,着力打造以“精、特、优”为标志的“经典*、精品教育”,深化“精品教育”内涵,拓展“精品教育”外延,提炼“教育精品”要素,制定“精品教育”综合指标,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提高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二、加强统筹和指导,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4、贯彻实施《*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0*)》,加强幼儿园建设。做好市示范园复验和区示范园、一级园评审工作,充分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以“在整合理念下的园本课程建设”课题为引领,研究适合幼儿发展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整体提高3-6岁幼儿园保教质量。探索0-3岁婴幼儿早教服务模式,科学育儿指导率力争达到95%。

5、学习贯彻新《义务教育法》,高水平普及义务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保持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在全市的领先地位,实现高水平的均衡发展。小学继续以“校际联动,团队合作”为抓手,逐步形成校际间协作互动与交流合作的机制。以教育内涵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初中建设成果。依法保障残疾学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稳步推进初中随班就读工作,使随班就读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落实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

6、加大市、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和示范辐射作用,规范和优化“协作块”、“协作链”运行机制。进一步开展“协作链”交流活动,积极探索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的全面合作以及“协作链”运行的长效机制,在“协作链”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上有所突破。

7、贯彻落实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市商贸旅游学校建设,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以及专业结构的调整。启动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特色实验工程,加快实施弹性学习制度,实现完全学分制管理。职业学校要与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充分协作,集聚社会资源,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灵活开放、自主发展、职前与职后联动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与发展服务经济相结合。

8、按照区“十一五”成人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做大、做强成人教育。认真做好区业余大学(大同学院)迎接市教委对“*市独立设置成人高校教育检查”工作。进一步深化社区学院实体性运作机制,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工作,实现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职业培训全覆盖。加强对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的监管和引导,做好第二批民办非学历教育院校分等定级评估。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查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学科补课班。继续探索和筹划建立区教育培训基地,吸引更多更好的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培养“培训品牌”,提高教育对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贡献力。

9、服务学习型城区建设。继续探索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进一步扩大教育资源的开放度。配合街道等相关部门,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支持、组织全区所有中小学将符合社区居民需求,符合安全要求的教育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并会同有关单位做好相关的日常管理工作,实现区内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全覆盖,更好地满足广大社区成员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

三、坚持德育为先,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10、按照“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结合“二期课改”,充分发挥“两纲”在实施过程中的特色经验和优秀案例的指导作用,全面推进“两纲”进课堂。完善和优化“两纲”课外教育活动框架,将“两纲”精髓渗透到课外实践中。充分利用区德育名师工作室等资源要素,创新育德载体,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

11、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创建良好的校园秩序,营造优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有欣赏平台、情感走廊、休闲天地、才艺展示等体现人文关怀和班级特色的“温馨教室”。

12、以“加强德育过程管理,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为主线,“研”字当头,服务基层。通过研究学校,构建学校综合社会实践体系,形成内容相对稳定、教育功能独特、教育效应良好的富有校本特色的教育资源。通过研究教师,以个案剖析的形式,探索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研究学生,关注学生道德情感形成的过程,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3、以迎接“20*年国际特奥运动会”的举办为契机,聚焦社会公共道德,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各类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主题教育,组织发动学生积极参加“我为你加油”主题教育活动。

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4、结合“二期课改”的全面推进,加快建立新的课程教材体系、考试评价制度,制定科学、客观、操作性强、实效显著的教学质量监控和流程管理制度,20*年9月实施。树立“教育质量是取信于民的基础”的观念,将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纳入校长的实绩考核。

15、做好市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试验区工作。以《学生成长记录册》为基础,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面评价学生,全面反映中小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记录和评价工作的培训和指导,加强评价实施过程中的诚信教育,坚持实事求是和诚信原则。

16、提高教育科研的质量、效率和影响力。重心下移,促进课题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引导教师关注课堂,关注课改,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加大科研普及指导力度,加强科研培训,推广优秀科研成果,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交流展示、专题讲座等活动,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组织基层学校参加*市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评选。

17、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召开区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总结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典型经验,制定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把基础教育和“二期课改”架构到信息技术教育的平台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索利用网络平台实行国际间的课程交流。

18、认真做好体育、科技、艺术等工作。协办好20*年10月国际特奥运动会轮滑比赛。结合“*区学生体育大联赛”,积极开展深受学生欢迎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工作。加强体育设施和场地建设,培育扶持具有本区特色的体育项目进校园、进课堂。建设和完善“*区青少年科学研究院”,聘请专家指导项目研究,参与科技实践,参加重大赛事,为青少年科技活动和科技人才提供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的场所,建立“小研究员”队伍和优秀青少年科技人才档案库,构筑开放式跟踪培养平台。进一步完善体育、科技、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的长效管理机制,做好新一轮市、区体育、科技、艺术教育特色(项目)学校的申报、复评、命名、挂牌工作。

五、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19、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梯队培养、合理搭配”的原则,构建以名教师为榜样、中青年骨干教师(校长)为中坚、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根基的“金字塔”型的教师队伍。按照“与时俱进、积极稳妥”的原则,健全人才培养和福利待遇的经费保障机制,增强教师队伍的吸引力,创设校长和教师成长、成才、成名的条件。做好第二批名校长各名教师人选的选拔工作。

20、加强对新一轮20个名师工作室的规范化管理,让名师有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实施《*区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建立区学科带头人、区级骨干教师管理机制,为优秀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有计划地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启动高级教师职务等级管理,不断增强高级教师的工作动力。

21、创新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机制。细化培训项目,强化校本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务培训,激发教师自主学习的内在需求,通过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关注学前教育和初中阶段的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要尽快建设一支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22、加强教育协作与交流。继续组织“**教育论坛”和“‘*杯’长江三角洲地区17城市教育发展研究论文评选活动”。探索校级领导和骨干教师境外中长期考察培训机制。继续做好以外语、双语教师为主,其他学科优秀教师为辅的境外业务培训工作。

23、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理顺校长职级工资制,使之更规范、科学。进一步规范结构工资分配方案,各基层单位教职工结构工资分配方案的调整预案必须事前报区教育局人事部门,经审核后进入学校民主程序,通过后报区教育局备案。

24、加强聘用合同的管理,严格把好教职员工流动关。对所有引进人员进行心理测试和基本素质测试。加强人事干部队伍建设,汇编人事工作实务手册,增强实务培训,提高基层人事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六、实施布局调整,继续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25、妥善实施教育资源调整的重点项目和应急项目。*区第一中心小学新建项目年内实质性启动。大同中学学生公寓项目、实验小学新建项目进入论证程序。稳妥实施高标准开放式实训培训中心的建设项目。支持人民路隧道工程建设,制定并实施音乐幼儿园和*区第一中心小学过渡方案。

26、重点加强小学和幼儿园资源调整。采取整体思考、分步实施、梯度转移的策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实现教育结构整体优化,使小学和幼儿园的数量、布局、规模趋于合理。

27、继续推进“退商还教”。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完成紫霞幼儿园、中华路第三小学和*市商贸旅游学校“退商还教”工作。

28、加强校舍和教育设备等教育资源的管理。及时做好学校大修计划的编制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学校的修缮工程。按照必须和节约的原则,合理更新和添置教学设备,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学设施的效用。

29、建设“平安、卫生、文明、和谐”校园。认真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加强对拥有机动车等交通工具的在校师生的交通安全教育,严格控制社会车辆进入校园。以建设新一轮“健康校园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进行卫生应急预案全面大检查,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卫生防疫安全工作的监管网络,不断提升师生的健康知识认知水平和健康安全技能掌握水平。

七、提升管理水准,维护教育公平公正公益

30、切实有效地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事务受理与服务中心的职能,确立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逐步形成高效的服务型教育行政机制。建立规范公正行使职权的运行机制,改版“*教育信息公开”网络主页,主动推进政务信息的公开和宣传,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批评,继续加强对教育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和谐教育。

31、加大对学校教学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管理方面的指导力度。理顺学校用人机制,优化教育用人环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加强对教育经费的审计与监督,增强教育收费的规范化和透明度。

32、加强公文处理过程化管理,试行退文和通报制度。加强档案工作常规化管理,依法做好年度档案立卷执法检查。加强外事工作制度化管理,完善因公出国预报审批手续。加强信息工作质量化管理,提高信息报送的录用率。

33、进一步巩固教育行风建设成果。严格执行“一费制”,规范各级各类学校收费行为,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扶持体系。认真做好防治商业贿赂长效机制的工作。

34、推行“阳光招生”,依法治考、依法治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按照市教委的要求制定本辖区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并组织实施。加强对各类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妥善解决招生入学工作中发生的问题,依法办理与查处各类学校招生入学工作过程中的来信来访和违纪违规事件。招生工作人员要加强自律,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

35、发挥教育督导监督检查职能。认真贯彻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充分发挥督导结果的作用。深化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价机制,全面推行学校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督导模式,建立并实施以学校自评为主和以督导室为主的多元他评机制。探索校内评价监督制度的建设。对学校实施“二期课改”的情况进行监督指导。贯彻市教委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学校检查评比归口管理的精神,积极主动地协调教育各部门对学校的检查评比工作,以减轻学校的负担。

八、围绕中心工作,抓好其他各项工作

36、加强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管理,推动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继续做好、保密、双拥、计划生育、献血、红十字会及退管会等各项工作。

社区教育实施方案篇7

禁毒(prohibitionagainstdrugs)是指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的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禁毒社区实施活动方案3篇,仅供参考!

 

禁毒社区实施活动方案1

一、社区首先成立禁毒工作领导小组、禁毒帮教小组、妇女禁赌协会、青少年禁毒协会,还成立禁宣传员、禁毒志愿者队伍,使创建“无毒社区”工作形成网络化管理。

二、社区采取了一把手负责制,治保委员负责日常工作,同时,社区和东站街道办事处签订“无毒社区”责任状,社区和居民楼签订“无毒社区”责任状,社区和家庭制定争做“无毒家庭”保证书。让大家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三、将禁毒工作分解到各位社区干部、单元组长,做到分片负责,责任到人。

四、利用社区板报、文体等多种活动形式进行宣传,特别是在社区召开党员大会、居民大会、组织中小学学生活动时,也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宣传。做到每季度搞一次活动,让禁毒工作宣传到每家每户,让广大居民更多地了解毒品的危害性,为了家庭、为了个人、为了社会、为了国家,要远离毒品,关爱自已的生命。

五、建立和完善吸毒人员监控帮教小组,形成社区户籍警、单位、家庭的监控网络,做好强制戒毒出所人员和解除劳教戒毒人员的接续帮教和安置工作。

六、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理。在社区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绝不留死角,发现问题主动与派出所取得联系,掌握在社区帮教对象的特点,对涉毒人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做到不漏一人。

禁毒社区实施活动方案2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社区领导重视禁毒工作,将其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制度切实可行的本年度创建工作方案,确保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同时一年至少有四次以上研究本社区的禁毒工作,有专人负责禁毒工作,做到有落实,有负责,使禁毒工作机制运行正常,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实施长效管理。

二、进一步强化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要继续按照“经常性、广泛性、多样性、针对性”的禁毒宣传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广泛参与、面向全民、贴近群众、注重实效”,广泛动员和运用一切有利于禁毒宣传工作的力量和条件,强化禁毒宣传预防教育,夯实禁毒基础,不断提高全社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禁毒意识,努力形成“全民抵制毒品、参与禁毒斗争”的社会氛围。

我社区除了配合好街道禁毒部门组织的禁毒宣传外,还要因地制宜开展宣传,在辖区内建立一个以上禁毒宣传角,发挥宣传角作用和辐射功能,确保本社区禁毒宣传工作不留死角。利用好“6.26”国际禁毒日、“.4”法制宣传日的有利契机把禁毒宣传推向高潮。

深化以青少年为主的毒品预防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禁毒意识,利用法制学校开课的时机,重点对青少年开展毒品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把外来人口和可能涉毒品的“高危人群”作为宣传教育的工作重点,采取突出宣传与日常普及宣传相结合的方针,向社会广泛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教育,加强以禁种为主的农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扩大覆盖面,减少死角盲区,提高农村群众的禁种自觉性。

三、强化台帐建设,加大创建力度

社区禁毒台帐要严格按照区别禁毒委的台帐建设要求建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记录齐。今年创建无毒社区工作继续分“保无毒”、“创无毒”、“创达标”三种,加强社区创建工作,确保社区创建年终考核合格率达95%以上。同时加强禁毒工作示范社区建设,并能以点带面,促使禁毒工作在本辖区内全面铺开。

禁毒社区实施活动方案3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工会要把禁毒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提高对禁毒工作的认识,认真履行禁毒成员单位职责。

2、积极开展“无毒社区”“无毒单位”的创建和巩固工作,要以创建“无毒社区”“无毒单位”为载体,在创建工作中,以控制和减少新增吸毒人员为主要目标,加大禁毒宣传力度,努力做好吸毒人员帮教工作。

3、加强禁毒宣传教育,以学习、贯彻《禁毒法》为契机,深入开展禁毒预防、宣传教育活动,作为禁毒成员单位要带头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在禁毒预防教育中,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禁毒斗争。通过宣传栏张贴挂图上街集中宣传等各种渠道进行重点宣传,在“6?1、6?3、6?26”等尊重纪念日组织宣传、学习,组织观看有关禁毒的宣传片,努力提高职工识毒、防毒、拒毒意识。再掀起禁毒人民战争的新高潮。

社区教育实施方案篇8

论文关键词社区矫正司法所执法权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在全国全面试行,许多方面还处于探索之中,特别是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还面临一系列困惑和问题。本文通过对济南某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的调查,旨在总结基层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的有益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一、c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概况

(一)c司法所社区矫正队伍建设

c司法所坚持专门机关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了以司法所工作者为核心,其他机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辅助、社会志愿者补充的“四位一体”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

1.专业矫正人员为核心。司法所专业矫正人员2人,在矫正工作中处于核心位置,全面负责辖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帮扶工作,对矫正人员各方面表现进行考核,提出奖惩建议。同时负责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志愿者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矫治工作。

2.其他机关、部门配合。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积极取得公安机关的配合,依托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加强对矫正人员的监督考察,对违反监管或重新犯罪的矫正人员,依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协调民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帮助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矫正人员向民政部门申请列入城乡低保范围,争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矫正人员提供职业培训机会,帮助推荐就业。

3.社区居委会辅助。司法所依托辖区社区居委会,将部分矫正工作下移,在居委会的辅助下,共同完成对本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司法所解决矫正人员的思想、生活问题。

4.社会志愿者补充。司法所吸纳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组成社会志愿者队伍。通过开展各种专业辅导、咨询,参与到对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工作之中,推动矫正人员的积极转变。

(二)c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流程

1.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司法所认真开展适用前调查评估,严把社区矫正“入口关”。通过走访被告人、罪犯家庭、工作单位(就读学校)、同事(同学)、案件被害人及其家属,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等单位和个人,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等进行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调查材料,对于被告人、罪犯的人身危险性、是否具有再犯罪危险性、是否可以实现有效监管、是否可以适用社区矫正进行全面分析,把不适于社区矫正的人员及时反馈给相关机关,从源头上避免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情况的发生。避免了社会可能遭受到危害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社区矫正质量,提高了社会安全性。

2.交付、接收,建档管理。司法所密切与法院、监狱的工作衔接,做好接收的各项工作。做到及时接收社区矫正人员,组织宣告;根据矫正人员的实际情况、人身危险系数,划分a、b、c三类人员,制定不同的矫正方案;为矫正人员建立个人档案,做到档案盒、档案内容、格式、材料放置顺序、案卷装订规范统一,档案内容详实,每份档案都包含社区矫正人员考察表、矫正方案、思想汇报、阶段考核奖惩材料、鉴定材料等。

3.矫正实施。为了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性,司法所以“三个结合”的工作方式落实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三项工作任务。

第一,坚持监管和帮扶相结合。一方面,对矫正人员严格监管,要求矫正人员定期报告;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在特殊时段、重大活动期间加大这种跟踪监管。另一方面,对于各方面有困难的矫正人员积极帮困扶助,通过解决矫正人员的实际困难,激发他们认真矫正的积极性。

第二,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司法所不定期召开法制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各种课堂教育,同时,组织矫正人员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组织矫正人员到交通要道帮助维持交通秩序、帮助罪犯与受害人之间建立一对一的帮扶、谈心活动等。

第三,坚持专门矫正机关和社会力量相结合。司法所在依靠自身力量的同时,积极与矫正人员的家人、朋友、单位、学校建立密切的联系,通过与他们签订协议书等方式,促使他们参与到矫正过程中,通过这种至亲的教育力,极大的促进了矫正人员自觉自愿矫正犯罪心理,不再重新犯罪。

4.解除矫正。矫正期满,司法所对社区矫正人员作出书面鉴定,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向社区矫正人员告知安置帮教有关规定,与安置帮教部门做好交接工作。

二、c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司法所执法权缺失与自身资源匮乏

1.执法权缺失,难以实现社区矫正的监管职能。在实际工作中,c司法所会面对一些“棘手”的矫正人员,他们在“司法所没有执法权”的思想下,无视司法所监管,出现不及时报到,不服从管理、不汇报工作等现象,对于这类矫正人员,作为有责无权的司法所只能运用说服、教育等柔性的手段进行教育,即便是给予其警告,威慑力也不足。而具有法定执法权的公安机关只是监管的“配角”,这种角色定位使他们的矫正工作流于形式,工作没有主动性,双方的合作远未达到理想的状态。

2.自身资源匮乏,难以适应繁杂的矫正工作。c司法所辖区面积大,矫正人员逐年增加,但司法所的人员编制始终是2人,工作人员每天疲于完成对矫正人员的监管、教育、帮扶安置任务,完成上级司法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众多工作,管理事务多头,很难持续跟踪和全面落实对特定对象的监管、教育、帮扶,工作难以做细、做深。

(二)社会参与力量不足

1.社区居委会发展滞后。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是距离矫正人员最近的组织,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落脚点。将社区矫正工作和居委会工作竞合,充分发挥居委会的作用,是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独有的特色,将部分矫正工作下移至居委会,可在很大程度上将社会矫正工作做实、做深、做真,也可有效地缓解司法所人员不足的困难。但是目前社区居委会发展滞后严重影响了矫正工作的深入发展。

2.社会工作者队伍缺位。社会工作者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能为社区矫正提供专业服务的专门人员,他们的的角色定位和专业性容易与矫正人员沟通、交流,容易走入矫正人员内心世界,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完成对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因此,他们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但是目前司法所社区矫正中社会工作者队伍缺位。

3.社会志愿者队伍作用发挥有限。《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会志愿者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司法所要积极组建社区矫正社会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三)社区矫正实施效率、深度不足

1.监管手段陈旧,效率不高。目前,c司法所对矫正人员的监管,主要是通过定期汇报、实地调查、通讯联系等传统手段和方式进行,这种“人盯人”的传统方式耗费了司法所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监管力度并不强。随着矫正人员的不断增加,这种传统的监管手段越来越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2.教育矫正工作力度不足。对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矫正是社区矫正的重要内容,是促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犯罪人的犯罪心理矫正,可从根源上矫正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从c司法所工作运行来看,教育矫正工作力度不足,矫正效果难以深入。表现为:第一,存在重监管、轻矫正的现象。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大部分工作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对矫正人员的监管和帮扶上,而对矫正工作投入明显不足。第二,教育矫正方式针对性不强。c司法所矫正人员差异较大,有小学没毕业的,有知识分子,有高官、有市井之徒,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很大的差别,现有的矫正方式主要是组织讲座、报告,听汇报、交流,公益劳动等,以这些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矫正,难以达到理想状态。第三,缺乏对矫正人员的心理矫正。由于相关专业知识欠缺、心理矫正资源不足等原因,c司法所没有对矫正人员的犯罪心理进行专业的心理矫正。

三、完善建议

1.制定专门的社区矫正法。我国应该结合多年来我国开展社区矫正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尽快制定一部《社区矫正法》,从法律层面对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主体、适用范围、条件、程序以及各机关之间职责、相互间的协调等作出明确规定,畅通各部门衔接渠道,统一社区矫正执行机关,解决矫正双主体问题,明确执法权归属,解决目前司法所社区矫正的执法困惑问题,为司法所监管任务的实现提供法律保障,为社区矫正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法治基础。

社区教育实施方案篇9

(二)加强领导,建立网络。司法局成立了法律进社区领导小组,由局长或分管副局长担任组长,街道成立法律进社区工作小组,社区设立了法律进社区联络站。年初,司法局派出9名新录用司法助理员到6个街道司法所,充实基层法制宣传队伍。还在各大专院校法律挑选了一批优秀学生,在社区群众中挑选了一批有一定法律知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居民骨干,充实志愿者队伍。做到了层层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实,使法律进社区在组织上得到了保证。

(三)搞好对接,加强培训。组织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及区级机关的法制宣传志愿者,对口联系、分片包干社区法制宣传教育,建立了工作联系。为提高社区干部对法律进社区工作的认识,对我区600余名社区村干部,分批组织开展了学法用法依法行政培训。此次培训,采取各街道组织社区干部分片集中,由区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安排区“五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分别前往授课,培训内容主要是与基层民主管理、农业生产、征地拆迁、劳动保障、信访上访等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结束后进行了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全部合格。

二、广泛开展法治宣传,为“法律进社区”工作夯实基础

(一)多措并举,广泛宣传。以全民普法教育为主线,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以宣传资料、挂图,板报、标语、社区市民学校、法律图书角、法治题材的电影、法治文艺演出、法律知识有奖竞赛等多种法制宣传形式为载体,采用方便群众参与,易于群众理解的方式深入开展以宪法和与公民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使社区群众受教育率达到85%。组织居民委员会主任、居民骨干集中学习《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物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深化“一社区一律师”活动,组织我区“五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和相关部门的法律专家,深入社区,针对群众最关心的法律问题以案说法,组织开展法律案例大讲堂活动。半年来,共组织开展各类法律案例大讲堂活动432场,参加讲座的群众共约1.2万余人。

(二)针对社区人口分布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法制宣传。

社区教育实施方案篇10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现代化发展需要公民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和依法行事能力,这需要通过学校教育为其奠定基础。但目前,大多数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法制教育。由于学校不具备课程开发能力,法制教育流于形式,成为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学生的法制意识淡漠、运用法律知识进行自我保护的能力欠缺。这急需通过系统设计和有效的组织为法制教育的实施提供支撑。

2.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系统实施如何在区域层面进行整体设计,通过社会各方和学校教师联手合作有效组织推进,是亟待探索的薄弱领域。法制教育在实施中显得系统不够,整体性不足,学校实践研究往往在同一水平上简单重复。针对以上问题的存在,为提高法制教育的教学效益,浦东新区在大量调查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需求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区域层面整体设计、组织实施,为学校开展法制教育提供基础保障。同时通过鼓励学校、教师方法创新,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从2005年起,浦东新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司法部门合作制定“中小学法制教育发展规划”,系统研究区域层面推进法制教育的方案和举措。经过几年的积累,基本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制教育实施体系。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一)研究与实践的策略和方法

1.充分发挥区域教育行政和业务指导部门在法制教育有效实施中的领导、指导和引导作用,保障法制教育实施的通畅深入。由于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在法制教育实施中具有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协调各种力量组织推进的不可代替作用,因此,首先要发挥其领导作用,即对法制教育如何实现区域层面的全覆盖实施进行系统设计、策划,为区域特色创建进行政策和制度设计;其次,发挥指导作用,即通过系统设计体现法制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核心价值观作用,同时通过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积极吸纳学校参与来指导学校如何具体实施;其三,发挥引导作用,即在思想、原则和方向把握的前提下,引导学校特色创新,同时通过对学校经验的总结梳理进一步带动区域层面的整体发展。

2.区域层面整合各种资源,为法制教育实施提供基础保障。针对学校自主开展法制教育各自为阵、各有特色却不成规模的问题,区域层面首先组织来自市、区、学校和司法部门的法制教育人员,研究各种教材特点,结合区域发展要求,开发了一批供教师教学参考的音像资料和网络资源。

3.自上而下的研究推进与自下而上的试点改进相结合,有序推进区域实施。为了保障研究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普适性,项目组选取10所有一定法制教育基础的学校做试点,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二)研究与实践的环节和过程

第一阶段:深入调查,根据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组建来自不同层面的研究团队,多次组织方案研讨,以统一思想、协同前进;此外,还邀请法律专业人士就法律知识如何与教学内容结合进行了多次培训,对法制教育与学科知识整合的科学性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第二阶段:建设资源,培训队伍。根据调查中发现的法制教育资源馈乏的问题,区域层面开发了一系列可供教师教学参考的音像资料和网络资源。同时进行队伍配置,开展针对性培训,为法制教育全面推开奠定人力和物力基础。

第三阶段:面上推广,评估跟进。通过行政力量和区域教研、德研部门的工作,在全区范围每学期围绕一个重点召开2场交流展示会,每2学年组织1次法制教育星级示范校、教学设计评比。此外,召开了若干次专题研讨,如“青少年法制教育途径与方法”、“法制教育在学校实施的推进策略”、“法制教育评估的标准与方法”等。

第四阶段:总结成果,创建特色。通过每学期1次的研讨交流,不断完善教学指南和教学设计范例的编写,为研究成果辐射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力和成果的再反思、再创造力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在这些实践工作带动下,一批学校开始法制教育研究工作,一些有基础的学校申报了区、市级课题,一批法制教育特色学校得到培育。

三、成果主要内容

(一)理论基础

法制教育作为课程的一种,也应该按照课程设计的三要素进行结构化设计。即根据社会、学生需要和知识内在逻辑进行组织设计。

从社会需求角度,充分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对公民在现代法治意识、精神和思想等方面的诉求。

从学生发展角度,反映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通过中小学法制教育为学生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自觉遵法守法行为形成奠定基础。

从知识角度,在专题教育中,根据法律规范的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建构起不同的教学模块,围绕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主题组织教学内容。在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知识内容与法律法规进行有机对接。

(二)主要观点

1.法制教育的区域性实施必须要系统建设。要保障法制教育在区域内整体设计和推进的顺利实施、有效实施,不是走过场、走形式,就必须从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环境、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等角度进行全面思考与系统设计。

2.法制教育的科学实施首先必须体现于内容的科学设计。面向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首先进行科学合理的内容组织,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学生学习的专题教育内容。

3.法制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依托方法的有效。中小学法制教育应力求“入心入脑”,要实现由外部输入到观念内化,进而到行为外显、效果提升,必须要为学生营造起整体的学习环境,并探索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方法。即法制教育不仅在专题教育中进行,更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不仅在正规学习中进行,更在游戏和活动中体验;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更在学生喜欢的网络中植入。同时通过寻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如多媒体动画、案例剖析、讲故事、演小品、模拟法庭辩论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施策略

1.跨部门合作构建起实施的支持机制――发挥各主体积极性,教育部门与其他部门积极合作,贡献、共享优势资源,为保障法制教育的科学、有效、顺利推进提供支持。

2.利用信息技术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区域法制教育网络学校,实现教育资源的超时空辐射。要通过信息化网络建设为师生及时进行教学资源获取、自我研修、经验分享提供支持,将优质教育资源最大化。

3.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的不同特点建立起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利用各类评比的激励作用,提高校长、教师和学生对法制教育实施的参与度。区域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司法部门,一起组织开展了“法制教育星级示范校”评审、“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法制知识竞赛”等活动,有效激发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参与法制教育的动力。

(四)成果主要体现

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新区的法制教育在内容设计、教学时间保障、实施途径、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形成了相对完整、系统的架构。这些实践成果也得到了学校和教师的共同认可。

1.统整的内容:将目前在中小学开展的禁毒教育、安全教育、文明规范教育、环境教育等涉及法制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自成一体的中小学法制教育内容。

具体的教育模块是:小学阶段:基本知识、基本权利、行为规范、自我保护。中学阶段:宪法常识、基本权利、行为规范、自我保护、环境保护。

内容编制的纵向依据是学生的年龄特点;横向依据是学生社会化所产生的“我与自己――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生活――我与世界”这一关系变化带来的教育需求。

根据几个内容模块,不同年级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不同要求的教育。如小学阶段的“基本权利篇”,主要通过“你也是小公民”强化社会性责任承担的开始;通过“父母不能把孩子赶出家门”等让学生明白他与家庭的关系及其在家庭中的权利义务;通过“上学是你的权利”等让学生了解他与学校的关系及其权利义务;通过“网上的不都是好的”等让学生明确他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义务。而中学阶段的“基本权利篇”则主要通过“不要漠视你的肖像权”等强化学生的人格权;通过“对家庭暴力说不”等深化他在家庭中应拥有的社会性权利义务;通过“你有继续深造的权利”等进一步深化他作为学生的权利义务观;通过“小作家也有著作权”等让学生学会自我社会性保护,等等。

2.规定的时间:规定除学科中融入法制教育外,每个班级每两周要进行一次法制专题教育,专题教育课时要进入课程表中。

3.开放的空间:创建区域法制教育网校,使师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查找和学习交流,实现法制教育的超时空辐射。

在学科中融入法制教育主要以法制故事、案例等形式将学科内容自然引入到法制教育目标之中,突出“有机结合”和“源于生活”的实用性。

专题教育的实施强调“课程化”思路,即要体现教育内容的系统性、结构性、完整性,为学生获得持续的强化和内涵不断丰富的教育内容提供保障。

在课外活动中实施法制教育,则强调知识的境遇性、文化性体验,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法律的精神内涵,使法制教育“入心入脑”。

4.有效的方法:鼓励教师通过教学方法手段创新提升教学有效性。实践中生长出一批卓有成效的做法,如杨园小学在校内创建“模拟法庭”;一些学校利用法制诗歌和童谣创作、法制教育游戏棋等开展寓教于乐的学法教育;教师在教学形式中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喜好利用动漫、电视栏目、小品表演、模拟社会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5.多来源队伍:除实现班主任重点承担、学科教师全面参与外,新区还校内外结合实现教育队伍的多元化。一是每所学校都配置了来自司法部门的法制副校长(辅导员);二是在部分学校建立了专业律师进学校制度;三是建立法律专业大学生进学校实践制度;四是建立家长和社区志愿者队伍。

6.多样化资源:通过多年的实践积累,区域层面形成了系统资源。一是建设完善了“浦东青少年法制教育网校”,开辟“基本课程室”、“教学参考室”、“课外阅读室”、“作品交流室”、“学法心迹”等12个栏目,服务师生教学需要;二是编制了一批法制教育音像资料、教学资料和教学指南、教学设计案例,为教师有效实施法制教育提供参考,减轻教师面对新任务的心理压力;三是创建了一批法制教育基地,校内的如杨园小学的“模拟法庭”、浦东南路小学的“海军基地”、林苑小学的“少年航空军校”等;校外司法部门的,如浦东新区法院、律师事务所、禁毒馆、民防基地,等等。

四、成果实践效果

(一)学生发展――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知法守法能力得到培养、责任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加强。抽样调查显示,82.7%的教师对当前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持“非常认同”或“基本认同”的态度。大部分教师(88%)将其归因为教育系统到位的法制教育工作。很多教师反映,上课结合法制案例或故事来组织教学,学生更喜欢了,教学中的情感态度目标落实更有抓手了。

(二)教师发展――教师自身的法制观念和法制教育意识(尤其是郊区学校)明显增强,教育方法和能力得到提高,教师注意通过教法学法创新带动学生通过对法制知识的学习实现认知体验内化进而实现行为转化。抽样调查显示,学科教师,尤其是思品(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文科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融入法制教育。

(三)家长辐射――法制教育成效辐射到大多数家庭。通过学生影响,学校开展家长教育、发放宣传材料,家长们更愿意与孩子一起交流讨论法制问题,订阅法制刊物的家庭多起来。很多家长被吸引到学校做法制教育义工。

(四)社会影响――成果在上海乃至全国产生较大影响,为市级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了咨询意见。

1.新区的法制教育网校、星级示范校评估等成果得到国家司法部的充分肯定。在司法部的普法工作总结会上,领导要求在各地加以推广。潍坊小学用《小小律师》动漫教材得到司法部法宣司司长王进毅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新民晚报》等媒体争相报道。

2.多次在市级会议上介绍经验,并受市教卫党委法宣处委托草拟了《上海市中小学法制教育实施意见(草案)》。研究成果受到来自市司法局、市教卫党委法宣处、市教委法规处领导以及其他专家高度认可。

五、成果特色与创新

1.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而实用的学科教学法制教育指南。与司法人员一起系统梳理了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学知识点与法制条文的对接,并提出了教学策略、方法建议,为教师更专业地进行教学奠定了基础。

2.基于资源优势的合作支持机制形成――建立了教育系统内外优势资源整合的服务支持体系,为推动法制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3.可共享辐射的资源平台建立――创办了有利于师生自我研修、资源共享的网络学校。占领法制教育主阵地,让网校成为学生获取法制知识支持的最佳渠道。同时创设其他栏目为教师教学提供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