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的手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6:28

市值管理的手段篇1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王秀中(1958-),女,辽宁大连人,编审。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了东北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王晓玲研究员的专著――《基于价值工程理念的城市系统节约问题研究》,该论著是一部系统地探索节约型城市建设的新作。城市本身是一个有着复杂内外部联系和时空联系的开放系统,这个庞大系统又由诸多子系统和要素组成,如果不从系统的角度来审视节约型城市的建设,而只注重于城市的某一个领域或环节,那么,节约型城市建设就只能取得局部的成果。王晓玲的著作正是从系统的视角出发,探索解决城市中普遍存在的浪费问题的新路径,以丰富节约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并为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提供新思路,从而提高城市价值,实现城市系统的整体优化。

该书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并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和文化手段,进行节约型城市建设的探索。其突出特点有三个方面:

一是尝试以价值工程的方法研究城市系统节约问题。作者将城市系统视为一个整体,研究如何以最低的成本获得必要的系统功能,即以较小的投入谋求较大的发展,达到整个系统的节约。其中“以价值理念调整城市产业结构”、“以价值理念发展城市公共经济”、“以价值理念组织城市交通运输”三章,就是价值工程方法在城市系统有益尝试。作者通过研究发现: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投资、重复引进,以及由此导致的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和产品销售恶性竞争,在生产领域造成的浪费非常严重。还有城市公共产品短缺对私人经济发展的制约,以及公共投资失误、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等造成的浪费也很惊人。另外,由交通拥挤引致的“城市病”带来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已经非常巨大,加之城市运输效率低下,降低了城市系统运转效率,也导致严重的浪费。因此,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公共经济的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的有效组织将大大提高城市系统效益,在充分发挥和改善城市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系统最大限度的节约。

市值管理的手段篇2

abstract:in2006,ministryofFinancepromulgatedthenew“accountingStandardsforBusinessenterprises”.theimplementationofthenewaccountingstandardsisboundtobringahugeinfluencetoChina'slistedcompanies.withtheimplementationofthenewaccountingstandards,listedcompanieschangethewayoftheearningsmanagement.thepaperattemptstoanalyzetheinfluenceonthechangingway,andlooksforwardtograduallyunderstandsomecurrentproblemsaboutthenewaccountingstandards.Bytheresearch,thepaperhopesthatregulatoryauthoritiescanpayattentiontothechangeoflistedcompanies,graduallyimprovethesestatutesandregulations,andachieveeffectivemanagementofcapitalmarkets.

关键词:会计准则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Keywords:accountingstandards;listedcompanies;earningsmanagement

作者简介:马疆华(1979-),男,硕士,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公司治理、企业财务。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082-02

一、引言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个人谋取利益,而通过使用会计手段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使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水平的操控”。[1]企业管理当局基于某种动机的考虑,会通过盈余管理来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从而破坏了财务会计报告应该持有的中立性原则。

从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至今,新准则已经实施了两年有余,该准则的实施有利地实现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但也应该正视新准则与旧准则相比有无给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留下了极大的操作空间这一问题。本文就是基于准则变化的这一视角,来分析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诸多手段。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从盈余管理的角度来看,新准则中的某些规定并不是十分完善。正是由于新准则本身所具有的不完备性,也为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因此,在此种情况下更需要对新准则中便于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部分进行讨论,期望能够引起监管方的足够重视,从而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以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下面将就具体的准则条款展开分析。

1.《投资性房地产》准则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是新加入会计准则体系的一个章节,所谓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是将原属于固定资产准则和无形资产准则规范的企业部分资产,单独划分出来作为一类资产进行核算。依据新准则的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可以分为成本模式计量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并且企业可以将实行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变更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依据基本准则的阐述,可以知道为了实现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在新准则中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这一会计要素计量属性。这一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应该看到欧美国家之所以能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因为其市场经济已经非常发达,各种商品特别是房地产已存在一个较为稳定和活跃的市场。但我国的房地产交易市场建立时间尚短,各项规章都不是十分健全。在目前的情形下,《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的规定就为企业实行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可能。虽然从理论上讲,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更符合房地产的特征,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始终是一个难点。因此,上市公司就有可能想方设法通过提升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来操控公司利润。例如上市公司可以采用在年末增加该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的手段,来增加该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而最终影响公司的营业利润。

2.《无形资产》准则

旧《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企业依法申请取得无形资产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这一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活力,因为根据这一规定一些科技研发力度较小的企业的报表数据往往要优于科技研发力度大的企业。从制度层面上来讲,旧准则的这一制度设计不利于企业投入资金进行大规模的科研开发活动。较之旧准则,新《无形资产》准则在这方面做出了调整。新的《无形资产》准则将企业的无形资产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在无形资产研究阶段的一切支出予以费用化,这与旧准则处理相一致;在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若符合一定的条件予以资本化即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这一规定对无形资产的研发费用实行区别对待,而不像以前一样实行“一刀切”,这无疑会加大企业的无形资产研发力度。但这一规定也存在其争议的一面,就是如何很好的界定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情况也不是完全相同特别是在工序、系统、设备等方面,因此在研发费用的归属方面企业的决定权就更大了,这样企业就有可能将原本属于研究阶段的支出划归到开发阶段的支出,从而使企业的当期费用减少,利润和资产同时增加。鉴于此种情况,上市公司就有可能运用该准则规定中的漏洞实行盈余管理。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

新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凡是该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否则就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账面价值的计量模式。较之于旧准则中的账务处理特别是涉及收到补价方的十分复杂的会计处理,新准则无疑大大简化了会计处理方法,新准则的规定更加清晰明了。但是在新准则中,使用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会产生利润,特别是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差额较大时,就会对利润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上市公司就有可能利用这一规定,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作为手段,来增加企业利润,最终实现其操纵盈余的目的。

4.《债务重组》准则

目前普遍认为,债务重组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财政部之所以在2001年修订1998年颁布的《债务重组》准则就是因为当时有许多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这一方式来实现公司的盈余操控。据统计,仅1999年至2000年,至少有45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近60起债务重组,涉及金额超过了80亿元人民币。[2]这充分说明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比较偏好于使用债务重组这一手段。2006年颁布的新《债务重组》准则与2001年修订的旧准则有了很大的不同。新准则规定:由于债权人做出让步,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清偿某些债务,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与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重组利得,计入当期损益。而2001年的旧准则规定:债务人应付债务的账面价值大于用以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账面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新准则中使用了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前文已经提到它的计量比较困难,并且将重组利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些变化是否会再次重蹈2000年的覆辙?一些上市公司特别是那些由于绩效较差极有可能被暂停交易的公司,在强烈的利益驱动下会不会利用债务重组来增加企业利润,从而达到扭亏或其它目的?通过下面的分析可以得知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根据胡奕明等(2007)对2007年上市公司中报的研究发现,有115家上市公司取得了债务重组收益,平均增加当期利润135万元人民币,在115家上市公司中有43家St公司。[3]根据深市的统计数据,2007年在深市主板上市的公司中有137家上市公司存在债务重组收益或损失,债务重组涉及金额50.56亿元。由此可见,债务重组再次成为上市公司改善经营业绩的重要手段。

5.《借款费用》准则

在旧准则中严格规定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即只有固定资产构建过程中发生的借款费用,才能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予以资本化。新准则将这一资产范围进行了扩大,不仅包括固定资产还包括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可销售状态的存货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等;旧准则中还严格限制了借款费用可予以资本化的借款范围,即仅限于为构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专门借款,新准则的借款范围不仅包括专门借款还包括一般借款。这些变化会导致企业资产价值的增加,企业财务费用的减少和企业当期利润的提升。一些从事房地产开发的上市公司、进行成套设备建造且生产周期较长的加工制造业上市公司就有可能运用这一准则的变化进行盈余管理,前文我们已经说过每个企业的生产具有其特殊性,其产品种类可能千差万别,因此上市公司就有可能利用准则中的这一改变,设法将存货的借款费用资本化,从而达到减少企业财务费用和增加企业当期收益的目的。

三、总结

依照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上市公司管理层必定会在新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做出对自己公司最为有利的决策。本文就在这个假设前提下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从《企业会计准则》变化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了分析,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利用新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和手段将会有所增加”。[4]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希望能够引起监管部门的注意,逐步完善这些法规,兴利除弊,从而实现资本市场的有效治理。

参考文献:

[1]Schipper,mentaryonearningsmanagement[J].accountingHorizons,1989,3(4):91-102.

[2]邓跃辉.警惕债务重组留下的隐患[n].上海证券报,2001-04-02(12).

市值管理的手段篇3

盈余管理的手段有两大类:第一是影响财务报表的披露;第二是创造交易。在由企业管理层进行会计政策选择和估计后产生财务报表披露的结果,也就是以现实的交易为基础利用会计手段影响盈余信息;创造交易则是利用能够影响盈余信息的交易,实现其盈余管理。盈余管理的手段如下:

1、以资产减值作为盈余管理手段我国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非常之多,更多的是利用流动资产和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从而达到平滑盈余的目的。}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对资产减值的计提方法也有所不同,银行业有贷款减值准备和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所以资产减值准备得计提是银行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2、贷款损失准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是贷款损失准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按照全部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计提,用途是主要弥补尚未识别但有可能发生的损失是一般准备。}银行贷款首先要对贷款资产进行风险评估,然后依据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的原则对贷款资产专项准备进行风险分类,最后按照贷款损失的比例计提损失准备就是专项准备。依据不同贷款风险的特殊情况、估计风险损失,自行确定计提比例是银行的特种准备。因为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充分与否会影响银行损失的收回能力,同时贷款损失在税前扣除,进而影响银行当期盈余,所以贷款减值准备是商业银行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

3、调整可控制性项目利用可调整控制项目进行盈余管理是商业银行常用的手段。}由于研究与开发费用的确认具有灵活性,因此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能够灵活确认的项目进行盈余管理。还有改变贷款交易的时间也能够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其做法是提前执行重大经营活动到本年度或者下一年度,增加或减少当期的净利润和现金流量。

4、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是在原始金融工具地基础上发展衍生的,可以分割、转移风险,同时能够投机获利和套期保值,提高收益率。在新会计准则下将衍生金融工具计入表内,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此种计量模式下容易导致主观判断风险的产生,}使得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估值不合理,影响投资者决策。

5、关联方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发生关联方交易的概率很高。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资产转移或义务发生变化。关联方交易可以减少交易的各项成本,比如管理成本、监督成本和信息成本等,而商业银行就是利用关联方交易减少了交易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二、对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的建议

1、严格管理商业银行,进一步推行市场化。商业银行的持续稳定发展依靠的是行业监管和市场约束。行业的监管可以看做是一只“看得见的手”,市场约束是“看不见的手”。在全球发生金融危机使我们意识到过分信赖“看不见的手”导致行业发展迅速,甚至出现业绩泡沫;反之如果银行业过分依赖行业监管这只“看得见的手”带来的结果是银行的发展被束缚,为达到行业监管的要求努力应付各项行业指标,甚至不惜以盈余管理的方式粉饰盈余信息从而达到行业监管的要求,但最终影响的是银行业的发展。

2、加强管理规则化目前我国行业监管措施比较宽松,而且更多的是“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要实现监管的准确性就要求更多细节化的规则。所以加强规则细化,减少人为主观判断对财务信息的影响在金融监管规则制定中十分重要。比如商业银行对于贷款的分类标准不是很明确,特别是不良贷款和可疑类贷款,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相关管理规则没有细化。

3、金融资产监管创新监管机构应当对出台创新规则监管金融资产负责,虽然在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资产项目并是很多,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会计盈余信息产生一定影响。比如企业所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反映在其他综合收益项目中。在处置该项资产时,当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反映在收益表中,而以前年度确认的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不再转入利润表,这样就避免了商业银行利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4、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是在遵守会计法律法规下自主的选择会计政策,但是管理层为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过度利用盈余管理,严重影响了当期会计信息,同时损害了企业长期盈余总额。所以管商业银行的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非常重要,主要的措施有: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独立董事认真执行监管职责,肩负起监督职能,尤其是盈余管理方面。

市值管理的手段篇4

关键词:公允价值;盈余管理;上市公司

一、引言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了资本市场运行,随后逐年扩大,到2011年底,总市值在全球已位列第三名。如何能使投资者准确了解上市公司并作出投资决定,重要的依据就是会计信息,然而,信息的准确程度和质量高低又取决于计量模式。从2007年开始,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中普遍运用,并在五个方面(具体17项)提出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上市公司在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方法有:利用可以选择的政策、利用对金融投资差异化的分类方法、利用有弹性的价格、利用相互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利用资产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来调整利润、利用资产购买产生的增值等方法进行盈余管理。基于以上所述,本文在新会计准则下,对我国2007年—2010年间沪深a股有效样本数为1536家公司的盈余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从中找出会计盈余的形成与作用机理,验证会计盈余受公允价值的影响状况,使会计准则更加完善,以达到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及改善公司治理。

二、研究假设

通过理论分析,从中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是把双刃剑,在抑制盈余管理的某些方面时,又在扩大盈余管理的另一些方面,因此,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正负影响的程度如何,现提出以下几种假设:

假设1: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会采用财务费用科目进行管理。

假设2: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会采用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管理。

假设3: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会采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管理。

假设4: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会采用投资收益进行管理。

假设5: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会利用营业外收入进行管理。

三、盈余管理评价模型以及实证分析

(一)盈余管理的实证模型

下面是自变量的选择。一是企业盈余管理采用的是借款费用资本化,选用财务费用变化作为手段的替代变量,本应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却计入了相应资产科目,而使财务费用金额变小;二是用资产减值损失变化来进行盈余管理,资产减值损失其中有固定资产减值、存货跌价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及一些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等;三是用公允价值下损益变动进行盈余管理,主要包括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及非统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等;四是用营业外收入变动进行盈余管理,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债务重组或者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产生的盈利所得;五是用投资收益变动作为控制变量进行盈余管理,即企业通过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等实际手段来获得投资收益而改变盈余,等等。建立如下模型:

指标解释:Da=操纵性应计利润,ΔFin=财务费用变化,Δimp=资产减值损失变化,ΔFaiR=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变化,ΔinV=投资损益变化,Δope=营业收入变化。

(二)实证分析

(1)下面是对08、09、10年3年应计利润总额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描述性统计:

表4-1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中可以看出,09年、10年总体应计利润均值的绝对值均大于08年。原因分析为:利润总额由应计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量组成,而应计利润是非现金部分,它与现金流量二者共同构成企业的会计盈余。在权责发生制下,会计盈余由于有了应计利润的存在显得更具优越性。08年距离新会计准则应用于上市公司时间较短,而09年、10年相对较长,应计利润在公允价值的使用下,确认经济损益的功能得到增强,使用的熟练程度及灵活性也在增强,因此随着时间延长,新会计准则下的应计利润也会逐渐增大。

虽然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逐年在减小,但是根据表中数据表明08-10年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还是比较显著的。Da(操纵性应计利润)算出来后将其代入模型,来研究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一种具体手段。

(2)盈余管理和财务费用关系的研究

从上表可以看出,利用财务费用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在08年较少,09年比较突出,10年又减少。财务费用与盈余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而说明两者之间是负相关的关系。在新会计准则下,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时可以利用政策的可选择性,将本应计入财务费用的金额计入相应的资产科目中去,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来进行利润调整,这样就会使得财务费用的金额变小,选用财务费用作为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

(3)盈余管理和资产减值损失关系的研究

表4-3模型系数

由上表可以看出,09、10年和08年相比,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采用了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管理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虽然规定了除少数几种情况外,不得将计提的资产减值冲回,但是企业管理层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利用此科目进行盈余管理。

(4)盈余管理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关系的研究

表4-4模型系数

由上表看出,2008年运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较小,2009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盈余管理之间的检验没有通过,说明两者之间关系不明显,2010年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明显加大。

(5)盈余管理和投资收益关系的研究

表4-5模型系数

从上表看出,2008年利用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较小,2009年管理的程度最为明显,变化最大,由0.121达到了0.667,几乎是08年的5倍还多,而到2010年又下降到了0.125,

本文分析认为,2008年,在美国因房地产引起的次贷危机发生以后,引起房地产企业高度关注,企业可能通过处置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实际手段来获得投资收益而改变盈余,这样就表现为09年盈余管理的程度明显。

(6)盈余管理和营业外收入关系的研究

表4-6模型系数

由上表可以看出,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就是利用营业外收入科目,但从两者的系数来看影响程度并不大,这就说明了企业会通过债务重组或者利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来进行盈余管理。

从以上几种分析研究可知,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有资产减值损失变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变化、投资收益变化、财务费用变化和营业外收入变化等,但是,从标准化系数值大小来看,企业管理层还是善于利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具体项目来进行盈余管理。

(三)实证结果

通过以上几节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上市公司08、09和10年相比得出几点结论:

(1)盈余管理和财务费用二者价值成负相关。这是因为两者变化的相关性09、10年均比08年大,这就说明了企业在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来进行盈余管理。

(2)盈余管理和资产减值损失变化的相关性比较高,说明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这就告诉我们在涉及有关盈余管理问题的时,考核的重点应是资产减值损失。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为负相关,09年为特殊成正相关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造成的。

(3)盈余管理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变化呈负相关,08—10年相关性程度逐年显著,在10年已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最主要手段,说明重新启用新会计准则后,企业采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在逐年增大。

(4)盈余管理和投资收益二者呈负相关,企业采用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近期有所增大。

(5)盈余管理和营业外收入变化呈正相关,相关性程度在09特殊时期有所增长,在10年又减少,说明显著性不大。

以上结果表明,假设1、2、3、4、5得到了证明。

四、结论与建议

(一)本文结论

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会采用财务费用科目来进行盈余管理,运用政策的可选择性使费用资本化,以减少财务费用来达到调整盈余的目的;(2)企业会利用资产减值损失科目,采用一些资产减值损失可转回的政策来进行利润调整。(3)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在近年频繁使用,利用公允价格、标准不统一,以获得盈余管理来调整利润。(4)利用投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在09年最大,主要原因是对投资性房地产及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来调整利润。(5)利用营业外收入科目进行盈余管理,计入的是通过债务重组或者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得到的收益。

(二)对策建议

第一,强化信息披露。监督管理部门应严格监管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强化上市公司在公允价值计量下的信息披露质量。第二,强化对中介机构鉴证业务的监督。一是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监管系统的建设。二是建立后续跟踪机制。第三,强化对相关交易实质的审查。第四,强化对会计人员的培训。(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财务处)

参考文献:

[1]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09:25-35.

[2]魏明海.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0,09:37-42.

[3]韩俊华.公允价值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09,24:93-94.

[4]孙翯.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盈余管理行为——基于新会计准则视角的分析[J].科学决策,2010,05:35-43.

[5]高微.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盈余管理[J].甘肃科技,2010,13:108-110.

[6]康霞,邸丛枝.公允价值应用下的盈余管理[J].财会月刊,2007,13:14-16.

[7]卢士月.公允价值应用下的盈余管理[J].商业经济,2008,18:47-48+95.

[8]贺德富,邹晶.公允价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中国农业会计,2008,10:49-51.

市值管理的手段篇5

【关键词】城市发展;电子信息技术;应用

1.城市规划管理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时代,电子信息技术面临了更广阔的机遇与挑战。为此我们需要针对电子信息技术特征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敏锐洞察其存在的不足问题,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全面掌握电子信息技术状况,方能真正激发其内在作用价值。城市规划管理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极其广泛,可促进城市规划单位同安防部门的信息反馈交流机制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例如,办公自动化工作中,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全面提升管理效率以及质量水平,促进不同部门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并可进一步规范城市规划单位电子化发展以及信息流,创建形成一体化的信息通信桥梁,进而更好的发挥数字报建、网络公示等优质功能,并可为有关单位提供良好的决策支持,全面向着工作流程现代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延伸。

城市规划设计阶段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可促进各类数据的全面数字化,利用计算机系统精准的录入图形,便于更便利的获取信息,提升设计规划工作效率。

伴随计算机系统、网络传输手段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视频监控系统技术的逐步更新。电子信息技术这一全新突破使得城市安全防护工作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当前,视频安全监督管控系统逐步实现了网络化、现代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发展,这恰恰显现出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应用领域的逐步开拓。再者,安全监控体系还联合丰富的技术手段,构建成较多新型应用。尤其是在电信领域以及银行服务管理工作中,网络化监控需要持续增长,足以体现城市安防管理中电子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该项工作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具体包括公共监控、多媒体服务系统、应急指挥管理等安防工作。例如可将视频监控体系设置在交通事故高发地点或是社区公共场所、机场、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段。

2.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创建预警管理机制

基于城市安防工作中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的重要功能,可更好辅助相关单位加强安全防护。公安部门为确保大众稳定安全生活的重要机构,对监督管控体系以及城市报警做管理控制。因此,公安机关应全面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履行警防、民防以及现代技术防护联动机制。实践工作中我们应借助电子信息手段的现代化功能,针对海量信息关联性做分析评判,以提升及时应对处理效率,令系统应用逐步强化,并提升其实用功能。唯有如此,方能令电子信息技术合理转变成为内在战斗力以及强大的警力,确保城市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的顺畅开展。

3.城市安防工作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

基于各个城市发展环境以及经济状况包含明显差异性,因此各个区域监督管控报警等安防模式不尽相同。然而,更多的城市采取了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加强系统建设,通常涉及到视频监控以及电子报警手段等。

3.1视频监控系统技术

城市安防管理中采用视频监控电子信息技术,可对城市治安环境做实时监督测试并快速制定应急方案。视频监督管控技术还包括固定以及移动监控两类手段。城市报警以及安防监督管控体系之中采用最为广泛的信息技术手段为固定前端点位技术。该类技术方案具体包含全数字化以及数字模拟集成方案两类。移动视频监督管控手段可有效应对城市安防管理以及报警系统运行之中的监控范围的盲区问题。即使城市监督测控系统其视频控制点位具有较高的覆盖率,也仍然包含监控盲区,特别是在不能应对取电问题的状况下,采取移动视频监控手段也可弥补城市监控测试以及报警体系包含的不足性。

3.2电子报警技术

电子报警技术即在引发危机状况的过程中,可报警信号的手段。此技术还包括固定目标以及移动目标报警两种,划分标准主要依据防范目标所处的不同状态进行。固定目标技术原理在于从探测器之中发出探测电信号,通过信道传输至值班室报警管理中心。依照该类传输的数据信息,安保人员可快速的制定应急预案,有效应对终端非法入侵以及不良破坏行为。移动目标报警技术手段则多应用在对高价值移动物体的安全防护领域。该技术手段囊括了多重信息技术,例如定位处理、无线通信、报警技术、计算机系统技术以及GiS地理信息手段等。该类技术方案还可同医疗急救、火警、公安等报警电话实时联网,进而最大化的确保大空间的移动安全管理服务。当前,移动目标报警技术手段更多的应用于运钞车、运输贵重船只以及车辆等领域。

4.结语

总之,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关注,领域日渐拓宽。特别是在城市发展、安全防护、规划管理中发挥了重要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只有结合城市发展状况、现实特征,结合电子信息技术功能特点,制定科学有效实践应用对策,方能真正激发电子信息技术内在价值,推动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实践管理效率,开创优质、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城市环境,为大众提供更大的便利,创设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科]

【参考文献】

[1]王加梁,周亮.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楼宇智能系统设计与实现[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7).

[2]杨美霞,刘译泽.楼宇自控系统集成技术及发展方向[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9).

[3]周蓉.浅谈信息时代下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及工程应用[J].电子测试,2013(15).

市值管理的手段篇6

纳税成本不仅包括公司依法向国家缴纳的三大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以及财产税等实体税款,还包括缴纳税款耗费的时间成本、税收筹划成本、税务纠纷成本等纳税遵从成本。本文中的纳税成本指的是公司向国家缴纳的各种实体税款。

二、向上盈余管理的定义

盈余管理就是公司管理层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进行调整,以达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向上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管理层通过提前、延后确认交易和事项或者虚构交易和事项而高估会计利润的行为。向上盈余管理主要目的是让上市公司股东、债权人、管理当局、证券交易所及当地政府等利益人获得财务报告收益,但该行为可能要以支付一定的税收实体税款为代价。

三、上市公司最常采用的向上盈余管理手段

我国政府税收收入主要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主,这两个税合计大约占我国每年税收收入总计的百分之六十左右。本文分析上市公司向上盈余管理行为的纳税成本,主要指企业所得税成本和增值税成本。上市公司进行的向上盈余管理行为有计提和转回各种资产的减值准备,会计折旧政策的变更、延期确认或者虚减成本费用,提前确认或者虚增收入等。这些行为不是每种都能增加公司的纳税成本,例如,公司计提或转回的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在进行所得2015年1月11日2015年1月11日2015年1月11日税汇算清缴时不允许在税前列支,这使得税法口径的收入不会发生变化,进而不会增加所得税成本。例如,公司虚增产品或者原材料的销售收入时,会引起公司利润的增加,这会同时增加企业所得税成本和增值税成本。可见,上市公司所进行的向上盈余管理不是每种手段都能产生纳税成本,以下重点分析与纳税成本有关的向上盈余管理手段。

(一)虚增主营业务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公司销售商品确认收入是要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而很多上市公司管理层根本不理会收入予以确认的条件,他们会在交易发生之前确认收入或虚构根本不存在交易来虚增主营业务收入,进而实现其向上盈余管理的目标。案例:2006年证监会对科龙电器(证券代码000921)的调查显示:2002年、2003年和2004年,科龙电器累计虚增约12.20亿的主营业务收入、约3.30亿的利润,而这些财务报告收益的获得其是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的方式进行的。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根据会计利润总额调整后的应纳税所得额,增值税的计税依据是销售收入。科龙电器要对其这三年虚增约12.20亿的主营业务收入缴纳增值税,对虚增约3.30亿的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

(二)虚构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因其不是公司的主营业务,不经常发生,所以正常情况下公司主营业务收入金额远高于其他业务收入金额。但个别上市公司的其他业务收入甚至是主营业务收入的若干倍,这也成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案例:2006年经证监会对科龙电器(证券代码000921)的调查显示:2003年和2004年科龙电器分别虚增了2,002.52万元和2,833.86万元的其他业务利润。而这些利润的获得其是通过伪造出库单的方式进行的。根据规定,科龙电器2003年和2004年虚增的销售冰箱、冷柜等产品产生的其他业务收入要缴纳增值税,另外,其虚增的其他业务利润会增加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增加企业所得税成本,可见,这种虚构其他业务收入的向上盈余管理手段也同样增加了企业的纳税成本。

(三)政府补贴收入

近十几年来一些上市公司接受其当地政府给予财政补贴的现象已司空见惯,当地方政府的政绩与本市著名的上市公司业绩关联在一起时,其济困解危的援助成了准备上市、已经亏损、已经St或者即将被摘牌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案例:下图是科龙公司1999-2009获取的政府补贴收入情况图,单位:元。从图中可以看出科龙从1999年到2009年,来自政府的补贴收入共有三个高点。第一次是1999年的14382万,这与当地政府祈望科龙电器在当年的7月13日能够顺利上市息息相关;第二次是2006年的7051万,这个补贴数额大约是科龙当年净利润2412万元的3倍,而其在2004年和2005年已连续两年亏损,试想若没有政府这份无微不至的关怀,科龙2006年继续亏损,这样其将因连续三年亏损被暂停上市;第三次是2009年的6073万。这么高的补贴收入不能说与科龙2008年亏损没有关系。可见政府补贴收入是科龙实现扭亏、改善经营业绩以及防止被摘牌的有力武器之一。

四、结束语

市值管理的手段篇7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作为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盈余代表了最典型的会计确认和计量,是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一个公司业绩的最重要、最综合的数据。在盈余管理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会计准则作为盈余产生时必须遵守的规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最大。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为“现行会计准则”),对原有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作了较大的修改,使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了实质性趋同。但是,由于准则赋予了企业管理当局更多的会计政策选择权,一些会计事项的处理也更多地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因此,总体而言,在提供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同时,现行会计准则也为一些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一、盈余管理的界定

(一)盈余管理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定义主要存在两个分歧:一是盈余管理是否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二是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否包括非会计方法,如时间的安排和交易的构建等。本文将盈余管理限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范围内,并认为这是盈余管理不同于财务舞弊的关键。此外,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多种多样,不只限于会计方法的选用。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盈余管理的定义应为:企业管理当局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有目的地采取多种手段达到期望报告盈余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基本运行方式

1.利润前推管理

企业处于经营困难,又急需投资资金的时候,往往采用利润前推措施。因为此时企业一般来说财务状况不佳,净资产收益率不能达到配股筹资条件;其次资产负债率过高,使潜在债权人不愿提供信贷支持。此时若企业采取利润前推,即将后期的利润往前推,如改加速折旧为直线折旧,减少坏账损失的提取比例,推迟计提长期投资的减值准备等,就可以使企业当期的利润得以提高,从而使净资产收益率达到配股线,同时亦提高了股东权益率,企业将容易通过举债方式筹到资金。

2.利润平滑措施

对于生产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企业,实施利润平滑手段,可以向外界传递出一种生产经营稳定的信息,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稳定股价。

3.利润后移措施

采取利润逐年后移措施,使企业业绩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有利于树立企业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的良好市场形象,以吸收更多的投资者。

二、现行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制

(一)存货发出计价方式减少

现行存货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存货发出成本的核算如果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后进先出法,会使当期的费用上升,减少利润;而如果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则会减少当期费用,增加利润。因此,后进先出法的取消将限制上市公司利用变更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来进行盈余管理,加强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二)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必然增加企业的当期费用而减少当期利润,转回则相反。通过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可以将企业的全部利润在不同会计期间进行重新分配,因此,它曾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现行资产减值准则规定,除存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融资租赁中出租人未担保余值、《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资产以及未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的减值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以外,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种规定将使得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利用这种计提手法调节利润越来越困难。

(三)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扩大

现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所谓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现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对合并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无论是小规模的子公司还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均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而不是仅仅考虑股权比例。合并范围的扩大,杜绝了企业利用缩小持股比例,分离若干子公司的方法,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从合并范围中剔除,从而粉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做法。

三、现行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途径与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途径

1.固定资产折旧

现行固定资产准则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或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或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不再进行追溯调整。

由于固定资产的金额一般都比较大,上市公司只需通过对折旧年限进行调整,就可以对业绩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不再追溯调整,使得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来管理盈余。

2.无形资产开发支出资本化

现行无形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其中,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人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确认为无形资产。

将开发支出计入无形资产,和以前全部计入管理费用的处理相比,大大降低了其对当期利润的负面影响。因此,允许开发支出资本化无疑会增加高科技企业的盈余管理空间。虽然准则对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从定义上进行了区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风险大,很难明确划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因此,有些上市公司将可能通过决定研发支出费用化还是资本化来调控企业业绩。

3.借款费用资本化

现行借款费用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借款费用,可直接归属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的,应当予以资本化,计人相关资产成本。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占用了专门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被占用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允许资本化。而根据原借款费用准则,只有因专门借款发生的借款费用,才予以资本化,计人该项资产的成本;其他借款发生的借款费用,都应于发生当期确认为费用。此外,在现行准则中,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不再仅仅限于固定资产,还包括存货、无形资产等资产。因此,根据现行借款费用准则,上市公司可能会在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和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进行盈余管理。如公司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使专项借款之外的一般借款的利息支出符合计人资产的要求,扩大利息资本化的范围,提升业绩等等。

4.债务重组

债务重组一直备受进行盈余管理的管理层的青睐。按照现行债务重组准则,由于债权人让步,债务人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而原来是计入资本公积;同时引入公允价值,实物抵债以公允价值计量。该准则对于部分无力清偿债务的上市公司而言,一旦债务被全部或者部分豁免,势必会大幅增加利润,从而提高每股收益。

(二)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

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实施既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战略的需要,也是企业管理当局管理水平的体现和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就是一个成功运用盈余管理的巨型公司。在其他许多公司受商业周期困扰、收益不稳定的情况下,通用公司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利润,使得公司看起来可以不受经营周期的影响。

但是,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一旦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其结果必然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信息质量下降,进而损害到报表使用者的利益。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不少上市公司存在着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其调整盈余的数额之大、程度之深,远远超过了正常的盈余管理。具体表现有:(1)以某项资产还处于试生产阶段为借口,年年利息资本化,以虚增资产和利润;(2)不愿处理不良资产,使其长期挂账;(3)利用关联交易大幅度扭曲利润,如通过关联方之间的商品购销与劳务提供、托管经营、转嫁费用负担、计收资金占用费等形式进行的利润操纵。此外,公允价值的推行也可能将促发某些公司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

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是违背会计职业道德准则的,同时,它也会对公司的长期利益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因此,有必要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规范,并尽量压缩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从源头上防止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

四、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会计准则的质量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仍可以压缩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一方面,要减少会计准则的漏洞,加快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尽量减少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对于选择空间大的会计政策应规定更为详尽的限制条件,缩小人为调控的空间。

(二)增强盈余管理的外部监控

强化外部审计的责任,不允许以追求效率而忽视效果的审计方法取代完整的审计程序。提高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和职业水平,对濒临亏损的上市公司,以及亏损上市公司发生异常波动的营运资金项目和利润表中的异常应计收益项目,注册会计师应予以特别的职业关注。

(三)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

改变单一以利润为中心的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引进“平衡记分卡”等综合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系统,完善业绩评价标准,充分重视非财务指标及长期考核指标的考核,对离任后经营业绩大幅度反弹的公司管理高层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四)建立道德评价标准。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

建立适当的道德评价标准,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价,弘扬正气。对道德评价结果使用奖罚手段、示范道德榜样、公诸大众传媒等方式,使企业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始终置于各公司内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同时,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从思想上减少盈余操纵的驱动意识。

市值管理的手段篇8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价值链分析对电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作一些讨论。上世纪80年代,在英、美等国管理会计学者的倡导下,逐步形成了一种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与控制的成本管理方法——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Costmanagement,SCm)。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思想和相关管理的讨论日趋深入。日本和欧美的企业管理实践也证明了这是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有效方法。战略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和战略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传统成本适应市场环境变化而完善出的一种新的管理思维和方法,以战略的眼光从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对价值链进行成本管理,运用成本数据和信息为战略管理的每一个关键步骤提供战略成本信息,实现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核心竞争力的创造。战略管理范围一般包括价值链分析(波特理论)、战略定位(产业周期)和成本动因分析。一、电力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背景和原因电力产品从最初的煤、水、气以及核能等原材料投入经过加工到达最终电力消费者,要经过发电、输电、配电和销售等多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这就是电力作业链。该链条既是电力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又是电力产品价值形成和增值的过程,从而形成战略竞争上的电力价值链(value-chain)。电网企业处在电力行业价值链中的具体环节,而某个电网企业又是行业价值链中的某一段,从而形成电力行业价值链与电网企业价值链。在电网企业内部也可根据不同的分工,将企业价值链分解为许多单元价值链。由于价值链在产生价值的同时也要消耗资源,因而,进行企业价值链分析,主要是确定单元价值链上的成本与效益。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价值作业之间的权衡、取舍,调整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如果企业价值链上所有活动的累计总成本小于竞争对手时,就具有了战略成本优势。在战略成本管理中,往往突破企业自身价值链,把企业置身于行业价值链中,从战略高度进行分析,是否可以利用上、下游价值链进一步降低成本或调整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及范围,以取得成本优势。虽然电网企业在目前处于自然垄断状态,但由于电力价格的政府管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赵小平表示,在发电环节建立竞争性的电力市场;输配电价近期由政府按照“成本加成”的原则确定,待电网发展成熟后,实行“收入上限制”和“价格上限制”等激励作用较强的管制方式;销售电价改革方向是在用户自由选择供电商的基础上由市场决定,近期仍由政府制定。——上海证券报)和电力行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的结果是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和本企业价值链在行业价值链中处于平行位置。从战略角度分析,在电力紧缺的局面被打破以后,长期竞争和用市场手段调控的局面必将形成,各种电力运营商(包括各发电集团、供电公司)之间的竞争是同质竞争与异质竞争并存,提供的服务趋于一致,如发电企业之间、发电企业直供大用户和电网企业之间的竞争,结果是电力企业面临在动态平衡中寻求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发展的局面。这就要求在政府对电力产品定价监控下,电力企业开展成本管理必须将企业发展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形成总体战略,以应对逐步形成的新的市场规则,如不断开发新的服务领域(电力产品的单一性决定竞争领域的特殊性),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成本为基础,动态地管理成本和价格,发挥电力企业市场经济主体的地位,以成本为底限,合理确定成本和价格,逐步形成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是电力企业实现发展目标的途径和手段,也是决策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企业决策者要实现竞争性、战略性思考企业的长期发展,首先也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战略对整个企业进行管理,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规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面对电力企业的改革趋势和经济发展形势,电力企业必须具有战略意识、形成战略性思维和战略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重点。随着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信息化管理时代的到来,电力企业应该居安思危、合理决策,注重财务成本信息这一管理手段,在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和财务人员队伍培养的同时,更要对“成本信息”的构成这一根本因素予以足够的重视,形成战略成本管理意识和思维,辅之以全面预算管理,开创财务管理的

市值管理的手段篇9

盈余管理手段有好多,如提前确认或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其他业务利润、出售、转让和置换资产、政府补贴收入等。这些手段有着类似的后果,一方面它会造成当期收入的增加,如提前确认或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其他业务利润这会引起增值税成本和营业税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它们会增加当期的会计收益和税法收益。因为在计算所得税时,这部分收益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所以会增加当期的所得税成本。那么盈余管理手段是如何对税收成本进行影响的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一、虚增或提前确认收入,虚减费用

会计准则规定,收入应该在满足收入确认条件后才能予以确认和记录,企业管理者想要进行盈余管理,一般情况下会在过程完成和交易发生之前确认和记录收入,或者虚构不存在的交易和事项,以达到增加本期收入的目的。从费用方面,当企业管理者发现企业本年度的盈余无法满足需要时,可能把本应在本年度确认的费用推迟到以后年度确认,或者本应记入本期的费用确认为待摊费用在以后期间摊销。

这种多计收入少计费用的手段在目前上市公司的舞弊中很普遍,其中虚构交易事实,或者虚增资产是最常见的手段。具体手段包括虚构销售对象、虚构经济业务、填制虚假发票和出库单、混淆会计科目,自我交易以及循环交易等等。不少上市公司设立空壳公司或皮包公司,通过资金往来进行所谓的关联方交易,虚增收入、资产或虚减费用、债务。此外,一些上市公司也经常通过多方交易进行循环交易,由于这样的交易能够取得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所以上市公司就能达到既增加利润又节税的目的。

从上面的盈余管理的手段可以看出:上市公司通过对未发生的本应发生的交易本身实施巧妙安排、或者干脆构造本不应发生的交易,可以达到很好的盈利效果,但是反过来管理当局为其花费的“税收成本”代价也很大。提前确认或虚构主营业务收入,会增加公司的流转税及其附加税,最后产生的满意利润要为其支付所得税。特别是虚构主营业务收入为其负担的税收成本最高,因为这部分收入是虚构的,其没有对应的原材料成本,增值税基本上没有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但公司还要为其支付增值税销项税。

二、虚增其他业务收入

所谓其他业务收入是从主营业务以外的营业活动中取得的收入,一般情况下,其他业务收入取得的利润不会多余主营业务收入取得的利润。但今年来某些公司利用一些盈余管理手段,例如增加土地置换收入和租赁收入等,使得上市公司其他业务利润日趋上升,有时甚至是主营业务利润的若干倍,那这部分收入的增加的同时直接导致了流转税成本和所得税成本的增加。

三、出售、转让和置换资产

当公司的主营经营状况不尽理想时,特别是亏损上市公司、St公司其管理层往往通过出售、转让和置换资产来快速提高资产质量和实现盈利,以粉饰财务报表或某些财务指标达到特定标准,使企业能够顺利融资。

出售、转让和置换资产,包括出售和转让固定资产、股权投资和存货等流动资产,以及与外界进行资产置换,将部分资产或负债换出,同时换入部分资产,是企业优化资产结构、实现战略重组的重要手段。但在会计上,由于这种出售、转让和置换作价不符合市场运作规则,它就可能成为改变企业利润额的有效的方法,因而往往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法之一。这种利润增加体现在三方面:①通过与关联公司的价格协议,不良固定资产转让后在会计上获得营业外收入,不良投资转让后在会计上获得投资收益;②减少置换出去的不良投资经营产生的损失;③获得来自经营置换进来的优质资产的后续收益。

四、政府补贴

出于各种原因,地方政府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财政补贴的现象屡见不鲜,当上市公司业绩与政府部门政绩联系在一起时,来自地方政府的补贴收入就成了盈余管理的手段。补贴收入包括减少税负、降低利息、地方政府补贴、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

这些财政补贴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多是由地方政府进行的补贴,补贴原因年报中并未详细披露;②这种补贴不具备普遍性,只是喜欢对个别亏损上市公司进行;③补贴的金额占上市公司的利润比重大,甚至关系到亏损上市公司能否扭亏。某些亏损上市公司因借款金额大或期限较长,利息负担较重。地方政府对其拖欠的利息予以核销,降低了亏损上市公司的财务费用,增加了利润,从而有效地改善经营成绩。

政府补助在会计和税法上存在暂时性差异,当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用于研发、创新时,取得政府补助的当期在会计上确认为递延收益,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增处理;当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后,在当期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进行纳税调减处理。综合以上分析,对于政府补助的处理,在会计上作为收入,在税法上只要没有明确规定不计入损益的,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因此大部分的政府补贴收入是要承担所得税成本的。

总结起来,上述的盈余管理手段都会在改善企业盈利状况的同时会增加企业的税务成本,因此,企业在进行相应的盈余管理之前,不得不进行权衡,从而税收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企业盈余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荟.税务成本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D].中国人民大学.工作论文,2006:

159-172.

[2]张乐.盈余管理的税收成本文献综述[J].商业现代化,2011(7):128.

[3]盖晓丽,邹清明.基于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与税务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J].金融经济,2011(16):96-98.

市值管理的手段篇10

关键词:盈余管理;上市公司;新会计准则

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对我国上市公司产生了一定约束作用,但同时也导致其盈余管理行为的变化,上市公司利用新准则的一些不完善规定进行盈余操纵行为,以此来粉饰财务报表,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盈余管理概述

盈余管理最早出现在19世纪,是从早期的创造性会计演变而来,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契约理论的创始人科斯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这些契约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盈余管理的存在。理论界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人为地控制会计方法的选择来影响会计盈余,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盈余管理是管理者在准则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灵活运用会计选择以达到影响盈余调节的行为。盈余管理的前提必须是合法、合规,必须在一定的空间和范围内进行,如果超过这个空间,就可能有欺诈或造假的嫌疑,演化成会计造假。因此遏制企业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2006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限制了盈余管理的空间范围。但是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即无法回避的利润操纵现象。

1.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新准则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的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取消了存货计价的后进先进法,规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个别计价法或加权平均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这一新规定使存货流转得以真实反映,消除了人为调节因素,较好地抑制了公司的盈余管理。

(2)规定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目前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亏损年份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待明年冲回,以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二是在小盈利的情况下,选择某一年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待几年后缓慢冲回,以制造业绩小幅稳定上升的良好状态。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认不得转回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市公司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各期利润的可能性。

(3)扩大合并报表的范围,杜绝了上市公司利用缩小持股比例、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从合并范围中剔除从而粉饰业绩的做法。同时还规定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类似权益结合法的处理方法,合并对价按资产账面价值确认。这一规定充分考虑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程度,有利于规范企业超度的盈余管理行为。

2.新会计准则客观上增加了盈余管理的空间

虽然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但由于新准则的不完善及资本市场的不健全,客观上仍然增加了盈余管理的空间。主要体现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范围变化、公允价值运用范围的运用、资产减值存在不确定因素和主观判断、研发支出的非完全费用化处理等。这些都给上市公司留下盈余操纵的空间。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实施手段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的实施手段主要包括会计手段和非会计手段。

1.利用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1)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拥有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自,当公司利益与外部利益发生冲突时,管理层便会在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选择或变更会计政策,以达到盈余调节的目的。手段主要有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变更无形资产摊销方法、改变存货计价方法等。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都会直接影响企业当期以及未来期间的利润,因此成为许多上市公司盈余操纵的常用手段。

(2)变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我国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核算。上市公司为了提高当年利润,会将连续亏损的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减持到19%及以下,或通过其他方法使其对被投资企业不再具有重大影响,从而将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以暂时隐瞒亏损;反之,对于盈利状况好的被投资企业,上市公司会寻求提高其所持有的有表决权资本比例到20%及以上,使其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将成本法变更为权益法核算,以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

(3)费用与收益的提前或延迟确认

上市公司通过改变收入的确认时间来调节利润,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提前确认收入,即在销售完成前将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收入计入当期收益,即将后期利润转移到本期;二是递延收益,包括提前确认和延迟确认费用两种方法,例如通过一次性冲销不良资产的账面价值或费用支出资本化账等方法进行。

2.利用非会计手段进行盈余管理

(1)利用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方之间发生的转移资源和义务的事项。关联交易一直是上市公司常用的手段之一,关联方之间的购销、租赁、股权转让与置换、资产转让及收购都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操纵的主要形式。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或是将企业的一部分抽出来加以改制,因此,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再加上资源的稀缺,很多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来调节利润。这种行为其实质是通过合法不合理的方式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将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向上市公司转移,而将亏损转出上市公司。

(2)利用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是企业为了实现优化资产结构、完成产业调整、实现战略转移等目的而实施的资产置换或股权转让等行为。据有关资料显示,一些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秘决往往在于资产行重组。我国证券法规定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将暂停其上市资格,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上市公司便采取在某年巨额冲销,然后在后续年度连续盈利的盈余管理策略,以避免连续三年亏损的局面,从而保住上市资格。

(3)利用资产减值

新会计准则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作了许多新规定,其中在资产减值准备比例的确定赋予会计人员判断权,因此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为企业盈余管理创造了空间。如当本期利润较高时,可通过在本期多计提准备金的方式来减轻未来期间利润的压力。一些实证研究也表明,有些亏损上市公司在扭亏无望的情况下,就利用多计提资产减值来达到“一次亏个够”的恶性亏损行为,为以后年度的扭亏埋下伏笔。

(4)虚拟资产调节利润

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用来确定损益的基本方法,其实质是配比原则。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一个结果是产生了虚拟资产,即实际已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暂时挂账,列为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益等虚拟资产,然后通过分期摊销的方式调节利润。而这些虚拟资产带来的是未来的损失,和资产所定义的“未来经济利益”相矛盾。

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后果

盈余管理具有两面性,适度的盈余管理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契约成本,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但是过度盈余管理却会给公司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消极影响。

1.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会计信息的目标是为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各种信息,以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决策。会计信息的特征是可靠性和相关性,离开了可靠性,会计便失去了生命力。在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严重损害,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根据财务报告作出最优决策,甚至可能会受这些会计信息的误导,做出错误的决策。

2.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经营管理者掌握了企业未来收益和投资风险的大量内部信息,而投资者只能通过通过管理者传递的信息来评价公司的市场价值。当管理者运用盈余管理时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或作出错误的决策,会使投资者对企业失去信息,甚至对整个资本市场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产生质疑,从而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3.对公司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盈余管理是一种短期化行为,其存在不会从根本上增加公司的利润,而持续、过度的盈余管理却会对公司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当投资者和债权人对管理当局的道德和履行责任与义务的能力失去信任,从而加剧公司融资困境,不仅使管理当局的预期目标难以实现,甚至还可以会被市场淘汰。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盈余管理具有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恰当的治理和防范措施,将盈余管理置于一定的控制之下。

五、对上市公司过度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对于盈余管理,完全消除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而且适当的盈余管理是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政府应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契约,以此来约束上市公司过度的盈余管理行为。

1.完善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由于新会计准则本身具有可选择性和可操性,因此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实际执行情况不断地修订完善会计准则,尽量缩减会计准则的“真空地带”,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和范围,减少会计准则的模糊性概念和语言,最大程度地限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

2.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健全、规范的市场机制,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经常出现内部人控制的局面。据有关研究数据表明,上市公司之所以能够进行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关系较大。因此要防止盈余管理的泛滥,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培育经理市场,使内部和外部监控机制两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以抑制过度盈余管理行为的产生。

3.加强外部监督,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

有效的外部审计能很大程度发现并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降低盈余管理对利益使用者的损害。因此要加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强化行业自律性和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建立调查委员会。通过这些措施切实有效地切断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滋生之路。

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判断,关键在于是否损害了相关者各方的利益,是否严重影响到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否误导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最重要的是是否违反了我国现行的法律和会计制度。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盈余管理的管理,对其予以合理规范,达到去弊存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宇:透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会计之友,2008(13).

[2]郏宝云:浅议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财会通讯,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