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十篇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十篇

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0:39

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篇1

关键词:投资环境优化,区域经济发展

 

不同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及存在的同质性,同时又存在客观、主观及累计方面的差异性。清晰地认识其差异性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是寻求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有效路径的关键点。

一、投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从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的关系来看,政府投资的差异性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张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差异性的认识水平,也是消除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差异和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最重要的认识平台。从政府投资环境的实践来看,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

政府投资环境的客观差异性,主要来自于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热地理位置和自热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的不同和自然资源禀赋的差异,往往会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色,由此需要政府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提供不同的服务,进而形成特点各异的政府投资环境。地理位置不同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客观差异性的首要因素。另外,资本的流动性会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改变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在客观上对政府投资环境产生影响,使政府投资环境在质和量上呈现出某种趋同的态势。

2、政府投资的主观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的主观差异性,主要是指由于人的主观选择而使不同的行政区域形成不同的政府投资环境。这种差异性来自于特定行政区域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的理念、观念创新能力以及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等多个方面。这是构成政府投资环境差异性最重要而又经常发生作用的要素。就区域经济发展而言,实际发生作用的观念创新,并不表现在认识水平和能力高的个别人身上,而是一个行政区域集体的观念创新能力。观念创新能力的差异,也就构成了政府投资环境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

3、政府投资环境的积累差异性

所谓政府投资环境的积累差异性,主要是指政府投资环境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由于历史积累的原因而形成的不同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存在的差异。从客观上讲,由于客观上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行政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进而形成了政府投资环境上的差异性。在客观上的差异性还足以支撑既有利益结构的条件下,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容易做到。从主观上讲,主管差异性的历史积累,对于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特别是其历史惯性影响最大。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一个行政区域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具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改变的。

二、投资环境差异性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

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不同行政区域政府间投资环境质量的对比。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这种对比具有特殊性在于他们不是各种经济要素及其构成相同的行政区域的对比,而是所有行政区域政府投资环境的对比。因为在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上,所有的行政区域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既相互合作又要相互竞争。

1、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基本特点

认识政府投资环境与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系,首先需要对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与市场主题的竞争有相同之处,但又与市场主体间的竞争不同。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相同对手”的竞争。竞争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综合性竞争。普遍来说,市场主题的竞争主要表现为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产业中的竞争。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则表现为不同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竞争。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是一种合作和互补性的竞争。作为“想同对手”,不同的行政区域之间,既存在着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长期占有或赶超对方的竞争关系,更存在着因自然和历史上形成的分工而相互合作的关系。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既是在竞争中不断增强的,同时也是在合作中不断培育和生长的。没有合作就没有区域间的有效的竞争。

2.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比较优势的基础。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就其具体的技术层面来看,更多的体现着区域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从政府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主体,政府投资环境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不仅不是降低,反而是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基础。

1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并不等于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高低。不同的行政区域的政府投资环境都是因其具体的经济发展实际需要而形成的。加强政策环境建设,以及其他政府投资环境建设,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加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才能形成比较优势。

2,是不同行政区域占有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实际上是扩大区域间经济发展互补的空间。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通过突出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差异性,形成本行政区域的优势产业,增强与其他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补性,提升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综合竞争力。

3,是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提升政府投资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毕业论文,区域经济发展。政府投资环境质量建设,不能简单地复制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等,而是必须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只能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和产业结构,来提供相应的服务等等。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来说,政府投资环境如同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不是越洋越好,而是越适合自己的身份和体型越好。而要做到合身、合体、合用,就必然要以突出差异性为基础。

4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基本途径,政府投资环境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而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的比较优势,又决定了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关键是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

总之,突出政府投资环境的差异性是减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的基本途径。主要取决于其优势产业和相关的产业链条的平均成本。政府投资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意义,集中到一点,就是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平均成本,为市场主体提供最大的合理利润空间。当然,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成本,首先是降低其优势产业特别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的平均成本,以此来吸引市场主体和集聚民间资本,发展和壮大优势产业。只要要把降低优势产业的投资成本作为首选政策目标,我们的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将会越来越强。

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1.生态环境

世界环境保护的时代潮使得中国积极响应生态环境保护,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力争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进行,为此努力提高自然环境的生态质量。并希望能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积极长远而持久的影响力。

1.1生态环境含义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含义相近,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比较而言自然环境的外延要比生态环境的大,自然环境包括所有的天然因素。但生态环境仅是指符合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这个整体才被称为生态环境。也就是说生态环境不仅包括非生物因素的组成成分,也包括一些自然环境,但不能笼统的称之为生态环境。从这一角度说,生态环境只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两者具有一定的包含关系。

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生态环境遭受到较大的破坏,如果不能及时保护生态,必将导致人类居住环境的彻底恶化。因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正确的认识并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1.2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容与意义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其一是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这包括保护城乡的环境,保持本土的城乡景观,首先要尽量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对城乡环境的破坏,保持良好的环境质量,不断增强环境的净化和调节能力,要保持物种多样性,进而达到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良好循环的效果,合理的利用资源,才能更好地保护资源;其二是预防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其他的公害,同时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更要避免其他的公害和污染的产生;其三要注意保护哪些价值比较特别的自然环境资源。此外,相关的环境保护如防止水土流失,建筑符合城乡规划,坚持植树造林,有效的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分配生产力,可以有效地保护臭氧层、防止气候变暖,同时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也属于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在保护环境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把保护环境看做是发展国家经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任务,并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目前的形势并不乐观。由于前些年为发展经济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造成了我国经济的巨大损失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对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也造成了很大危害,长此以往必将影响社会稳定更有国际形象。

2.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2.1经济与生态环境资源和谐发展

人们普遍认为经济发展就会导致环境污染要保护好环境,就无法发展经济,认为两者是矛盾的,也认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经济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要发展经济就必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承担所付出的代价,要不经济就没有发展空间。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就是最好的证明,就是部分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也有相似之处,都是走上了先发展经济,之后治理环境的途径。

就目前情况,世界资源相对有限,环境资源也相对减少,世界经济的发展已走过上百年,而且人类社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在不断增加,这必然会进一步的增大环境的压力。所以在继续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已经不行了,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无法发展经济。要让自然环境为人类造福,就必须先保护好生态和自然环境,按照自然规律彻底根除破坏环境资源为代价的那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放眼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关系,让经济发展成为改善环境的技术先导,同时让环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2.2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可以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既要发展经济但同时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初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环境污染相对有限;当经济高速发展后,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使得生态环境恶化迅速而严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一些高污染的行业被关闭,经济发展使人们也意识到了改善与治理环境的重要意义。随着文明的发展环境意识进一步增强,更有利于环境改善。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对立统一又可以协调发展,首先是因为经济要发展,必须要先保护好环境。自然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必须要维护自然生态的可再生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自然资源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创造社会价值的基础。自然资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经济要持续增长就需要环境资源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其次是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必须要依靠经济发展。因为只有良好的环境质量才更有利于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与新的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生态失衡、资源枯竭。例如滥垦滥伐以及过度放牧和捕捞现象,要彻底的治理污染和保护好生态环境更需要相关的技术和资金,而这最需要的是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支撑。

当然我们应当认识到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例如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对资源的需求是不同的,而且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但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的承载能力是相当有限的;再者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或多或少的污染,要彻底治理环境污染也总是需要占用一定的自然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进一步的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3.中国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

3.1中国的环境问题现状

就人类整体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可以概括为三类:其一是全球范围的环境污染;其二长期的生产活动所造成的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其三是一些突发的大型公害事件所造成的严重污染。当前的一些发达国家同样面临的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有所不同的是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当前我国既面临环境破坏也有环境污染问题,并且都是十分严重的问题。这给我国每年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已经极大地威胁到了我国经济健康全面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将来的社会发展。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和资源,国家把这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但关于环境保护的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工业污染的问题依然难以根治,不仅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农村也面临各种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必须及时有效的解决。

3.2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国政府积极努力并有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来看,我国依然是一种粗放型的原始经济发展的模式,同时体还存在管理投资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致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当前中国的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就总的趋势来看,北方和大部分的西部地区生态严重环境退化,而东南沿海主要是环境污染。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难以平衡,在东南沿海地区环境污染严重,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达到了一定的治理效果。虽然西部地区的环境污染不是很大,但治理力度却相对有限,难以达到防止污染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2)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破坏状况依然严重,环境污染并没有得到较好改变,局部地方还在加剧。我国有七大水系,但一部分的湖泊与近岸海域受到的污染仍很难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部分地方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土地出现了沙化、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等问题还很突出。

(3)由于大量的污染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并出现一些自然灾害,不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也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生态环境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必然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必然会成为影响现代化建设的“瓶颈”。

3.3中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要合理地开发资源,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必须积极采取较好的对策,一方面大面积的发展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并让这成为新中国的环境保护的标志;利用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手段来促进经济转型和企业结构调整,是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良好举措。因为保护环境也是保护社会生产力和促进发展生产力。只有更好地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在现代文明建设中才能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才能和谐相处。为此我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及新的政绩观,并进而提出了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观,这是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把我国的工业生产带到工业化道路的途径,只有发展生态化的农业,并且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才能彻底的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小结

要彻底的化解发展经济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政府应积极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或者是科学技术的手段,一方面加大保护环境与治理环境污染的力度,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方法和策略;另一方面调整经济结构,迅速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不仅要提高效益减少废物和节约资源,还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展道路。此外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和生物能等替代能源,推动节能技术和替代能源特别是生态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并积极的提供政策和法律方面的支持、保障和激励,才能最终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l]杨卫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生态文化基础.特区经济,2007.1

[2]赵亚乔.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J].求是学刊,2007.4

[3]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等.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J].环境保护,2005.4

[4]章庆民.关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综述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

[5]刘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学术交流,2003.2

[6]牛勤.关于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几点理性思考[J].达州新论,2006.3

[7]刘东强.中国环境问题现状和原因分析.科学发展观,2007.2

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问题;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1)理论研究。1972年以meadows为首的罗马俱乐部提出“增长极限”,认为经济增长受不可再生资源的制约而不可长期持续,人类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应该人为的降低经济增长速度。myrdal(1974)、Hueting(1980)和pearce(1990)等从福利的角度说明经济增长存在生态极限,认为环境、资源使用过程中的负外部性会使得收入和福利之间存在差距。Daly(1977)根据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分析,认为经济活动物质和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一部分能量会转换为废弃物,这样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止。Sieber(1982)和opschoor(1992)认为环境只能承载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当经济活动的规模过大时,生态系统将崩溃,导致经济增长受到限制。而Cole(1973)在meadows的模型中引入资源回收利用、新资源勘探等因素,使不可再生资源的可用量保持指数增长,当资源增长的速度快于人口和消费的增长速度时,经济系统就不可能崩溃,经济增长也不存在极限。Lecomber(1975)指出,生产要素的替代、要素使用率的提高以及产出结构的变化有助于减轻环境压力,当三者带来的作用使环境污染的下降速度及资源投入量等于或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时,经济便可持续增长。ayres(1997)等也从物质平衡的角度提出,只要我们能将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废物加以利用,经济将会可持续发展。进入21世纪后,williama.Brock和m.Scotttaylor(2004),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分别利用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建立了绿色Solow模型、强化减排模型、源头与末端模型、诱发创新和幼儿园规则模型。(2)实证研究。经济增长到底是环境问题的因还是果,促使经济学家们对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相关的研究文献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研究。1991年,Grossman和Krueger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区的环境效应时,发现环境和收入之间也存在的倒U型关系,并对其进行了验证。之后Shafik和Bandyopadhyay(1992)、panayotou(1993)等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也对环境污染和收入水平之间倒U型关系进行了验证,并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世界发展报告1992》对eKC假说的内容表述如下:经济发展会破坏环境观点的提出是以技术、偏好和环境投资不变为前提的,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并且有能力解决环境问题了,污染水平就会随之下降。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经济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比国外要晚,基本上还处于跟踪国外研究阶段。理论方面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多个角度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进行定性研究;二是对引入环境因素后经济增长模型的研究,包括新古典增长和内生增长模型两类。如辜胜阻和巍珊(2000)从环境损失的角度分析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李善同(2001)等人则从资源分配的角度分析,指出经济活动除了内部均衡问题还存在经济外部均衡问题,而且经济外部均衡也应满足资源配置的一般经济学原则;李崇阳(2002)利用博弈论,指出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双方可以通过博弈实现彼此的协调发展;岳利萍(2006)等人,从社会福利最大化角度出发,通过设定物品消费偏好指数,建立量物品模型,得出环境质量演化过程曲线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而非仅仅与经济增长状况有关。国内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从21世纪才开始的,主要研究我国整体或省市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具备eKC特征。如雷玉桃(2007)利用我国1986~2004年数据,朱智(2004)利用我国1991~2001年的数据,采用指数回归模型进行研究,认为我国水环境和水利经济发展的关系位于eKC的上升阶段;刘燕等(2006)利用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对数回归模型进行研究,认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与传统的eKC形状不同,而是存在正n型的关系。

三、评述

从上述综述情况来看,国内外对经济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基本上是围绕着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环境问题是否会导致经济增长受到极限,并作相应的解释;二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条件。在这两个方面都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作出经济解释。这些研究成果能一定程度上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对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启发,能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但是,环境问题研究仅局限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没有涉及跨区域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实证研究方面也较少考虑区域空间因素以及跨界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环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篇4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环境是指周围的境况、条件。所谓经济发展环境,通俗地讲,就是指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处的系列境况和条件。人类社会发展的史实表明,良好的境况和有利的条件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恶劣的境况和不利的条件会抑制经济发展,阻碍社会进步。而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制度有直接的相关性。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系列准则,它的基本功能是在一定的框架下鼓励人们积极地、放心地去干什么,约束人们不能去干什么。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制度也有优劣之分,那些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系列行为准则属于好的制度,否则就是属于坏的制度。好的经济制度能够减少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降低交易成本,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性活动。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系列环境条件,往往是与坏的制度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更直接地说,是由坏的制度直接造成的。例如,坑、蒙、拐、骗的市场交易环境,要么是相关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要么是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的,更有可能是坏的制度激励的结果。因此,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首先得优化制度,从一定程度上,两者是等价的,优化了制度也就等于是优化了环境。能够起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无外乎来源于三条途径:一是相关制度的继承,即对历史上形成的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安排让其进一步发扬光大;二是制度移植,将别的国家或地区形成的相关制度安排移植进来;三是制度创新,就是制度发明。从维系市场经济发展的系列制度来说,能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主要是创新了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各国、各地区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所处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不同,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的安排需要在创新中继承;对于外来的制度安排,也要在改造的基础上借鉴,而不是简单地全盘照抄照搬。那么,如何通过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来优化相关的经济发展环境呢?第一,规范政策制定和实施程序,优化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府政策是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的政策与经济发展相抵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政府政策朝令夕改,缺乏基本的稳定性;三是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在各个环节被曲解或任意塞进人为意志;四是激励经济发展的政策难以制定和落实;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规范政策的制定程序、强化政策的实施程序、监督政策的落实程序。第二,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由多方面的内容构成。首先是管理服务,它是由政府提供的,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取决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其次是商业,它是由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性组织提供的;第三是社会服务,它是由社会非政府性、非商业性的公益性组织提供的,取决于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发展状况。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发展所面对的服务环境。服务环境的优劣关键在于管理服务的水平。优化管理服务,就必须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管理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的改善,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第三,强化立法、执法、守法的制度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各种法律是属于正规制度安排的主体部分,是经济发展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立法、执法、守法的系列制度创新,才能够营造出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在营造法制环境过程中,立法是前提,执法是关键,守法是保证。这三个环节都需要系列的相关制度创新来实现。第四,推进市场制度创新,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维护这一原则,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作保证。因此,需要通过系列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第五,促进非正式制度变迁,优化经济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在新制度经济学中,习惯、传统、道德、意识形态等属于非正式制度,在规范和调节人们行为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作为行为规范,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也可能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如何根除非正式制度体系中阻碍经济发展的部分,推进适宜于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发育发展,是经济改革面对的重要课题。只有通过相关的制度建设,不断开拓现代文化的发展途径,以诚实守信为美德,加强道德体系建设,才能营造出诚实、守信、和谐的人文社会环境。总之,加强以上相关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制度变革,就会营造经济发展环境的良好境况和有利条件,这是不可不做的事情。

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环境会计体系;企业管理;财务;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0[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中国目前依旧属于发展中国家,而且由于中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并且,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急剧增长,温室气体的排放使得温室效应愈发明显,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当下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从根本上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改革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倡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创新科技和开发新型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它是我国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和理念。

二、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体系的界定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

低碳经济的概念是由英国在2003年首先提出的,它的本质是利用技术创新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开发新型的清洁能源,从而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虽然低碳经济的概念被英国率先提出,但是并没有详细界定其概念。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经济体而言,低碳经济的要求并不相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由于其经济结构比较完善,整个经济行业的基础已经是高端产业和服务行业,低碳经济的要求应该是绝对碳排放量的减少。而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结构并不完善,科技发展水平有限,低碳经济的发展应该要求降低相对碳排放量。总而言之,不同的经济体结构和发展方式,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程度和温室气体排放量不同,所以,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相同。发展低碳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防止大气环境受到破坏。

(二)环境会计的概念界定

所谓的环境会计指的是通过会计手段来对企业设计环境的经济活动进行评测和计量,核算一定时期内,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资产、环境负债以及相应的环境效益和环境支出费用等。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提供评定依据。环境会计体系是包括环境信息生成、汇总、交工、评价、预测、监督等过程的会计制度体系。它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微观环境会计、宏观环境会计、环境管理会计和环境审计会计。其中,微观环境设计主要强调的是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应该保证社会效益和承担环境保护责任,既要提高经济效益也要提高环境效益。企业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创新科技,从而保护自然环境,承担其应有的社会责任。

(三)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体系的关系

提倡发展低碳经济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应该处理好低碳经济和环境会计体系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政府职能。首先,环境会计体系建立的基础和前提是推行低碳经济建设,而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为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低碳经济和环境会计体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二者的最终目标相同。推行低碳经济和建立环境会计体系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保护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三者全面提高,立体化的发展国民经济,促使国民经济能够可持续快速、绿色发展。追求经济利益是企业建立和运行的目的,但是,企业作为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应该尽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看似是一对矛盾体,但他们存在内在的固有联系,企业只有把握好这种联系,科学利用自然规律,必然可以实现双赢的目的。

2.低碳经济是环境会计体系的基础和前提。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必须以低碳经济为基础,因为低碳经济不仅为环境会计体系建立创造了有力的社会条件,而且也为其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3.环境会计体系是推行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环境会计体系是企业实现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推行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是为企业发展以及制定环境相关的经济活动提供现实依据,它反映了企业设计环境的经济活动运行情况以及环境影响力度。

三、低碳经济下的企业环境会计体系的现状

(一)环境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我国企业的环境信息纰漏会受到低碳经济的影响,在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下,学者之间展开对碳排放权的研究,他们希望能够用会计准则对碳排放权的核算问题进行规定,其内容具体包含了碳的定义、内涵以及分类;碳排放权对应科目的设置、确定、计量、记录和报案等。我国的环境信息相关使用企业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有关信息,例如,很多企业在年度财务报告中设立了单独的环境报告。对于目前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言,由于碳排放权的分类和计算比较复杂,使得交易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市场环境不容乐观,存在环境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的问题。

(二)环境会计主体权责不明确

由于低碳经济的推行,我国相关企业的环境会计主体所产生的外部特性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环境会计主体的责权不明确,其所享受的权利和对应的义务不对等。目前,我国环境会计无法明确的界定自然资源的产权,有些企业利用制度缺陷无偿占用自然资源,甚至出现滥采滥用的现象。很多企业任由其生产的废气,废水随意排放,将其自身本应承担的社会环境责任推卸给社会。缺乏相应的制度体系对相关企业形成约束,使环境会计主体的责权模糊不清,造成环境的破坏。

(三)环境会计理论研究不成熟

环境会计的确认、计量和纰漏的相关理论体系不够完善是企业环境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环境会计确认的对象中包含了阳光、空气等自然资源,它们不同于其他有形的资源能够用传统的会计核算进行界定。目前,我国的各项理论研究依旧不够成熟,无法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而且,也缺乏相应的环境信息系统来约束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纰漏,使得部分企业利用这种漏洞,使所纰漏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导致环境会计信息出现严重失真现象,误导决策者和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断,使环境会计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环境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人们对低碳经济理念缺乏应有的认可,企业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环境会计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价值。企业的环境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学习深造的动力,无法更新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依旧停留在传统会计核算的层次上,缺乏对环境会计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使我国环境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精神,有限的业务能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环境会计的发展。

四、企业环境会计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将环境活动核算放入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之中,相应的核算体系还不够完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很多企业在进行和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时,只知享受相应权利而不履行对应的社会义务。这种现象导致部分企业为了谋求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顾企业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影响,以牺牲所有人所共享的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最近几年,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非常多,很多企业以及企业内部职工保护环境的意识比较薄弱,缺乏相应的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淡薄,只顾及眼前的短期利益,

(二)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难以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经济活动和生态环境得到协调发展。这是一种长远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求,也要满足后代人对环境资源的需要。而且,新能源的探究依旧处于初始阶段,各方面的技术还很不成熟。现阶段人们很难利用技术创新找到适合的替代能源。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总量的不断提升,对能源的消耗也达到了空前的地步。所以,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目前我国技术来说还很难实现。为了发展绿色经济,必须一方面有效控制环境破坏严重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开发可再生能源。

(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不成熟

以目前我国市场环境来看,碳排放权交易依旧很不成熟。研究表明,将碳排放权放入市场之中,利用市场机制来控制和规范碳排放权的交易是有效控制环境污染,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主要措施。如果只是靠企业和个人的意识来运行,根本无法达到应有的目的。我国在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上,起步比较晚,各种规范和机制依旧不够健全,市场环境不够规范,使我国处于碳排放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

五、完善企业环境会计体系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监督机制

完善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监督机制是有效发展绿色经济,进一步完善环境会计体系的首要任务。首先,应该建立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由于企业经济活动而造成环境破坏给他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企业应该提供相应的赔偿金额,并且着力改善被破坏的环境。其次,应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的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监督体系。并且结合社会监督,利用社会力量对企业形成立体监督网络。多元化的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进行监督,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职责,爱护环境。

(二)完善碳会计理论研究

实践操作需要完善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持。政府应该设立相关的基金,为碳会计理论研究提供资金支持,而且要成立专门课题研究组,为理论研究提供人才服务。现在,我国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碳会计专业委员会,它可以通过调研、开设研讨会以及有奖征文的方式推动碳会计理论的研究。通过调研、研讨等方式,结合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环境现状,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会计准则。而制定出的准则也需要政府强力推行,并且可以借鉴西方先进国家成功的碳会计理论成果,制定出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不断完善和丰富我国碳会计理论体系。

(三)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化石能源是一次能源,它是不可再生能源,为了社会的长久发展,必须研究可再生能源来代替一次能源。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科技水平比较落后,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旧建立在高耗能、高污染的基础上。为了有效解决这种问题,政府机构应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和节能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而且,要提高资源开采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利用先进的技术来降低资源消耗而产生的废气与污染物,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规范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低碳经济是在资源消耗大,环境破坏严重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各国政府都在寻求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方法。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会计行业为了响应低碳经济而制定的。企业在进行环境会计核算工作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不同的披露形式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从而为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低碳经济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将环境资源纳入会计核算系统之内,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有效降低能源浪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随着低碳经济的推行和发展,环境会计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关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也越来越规范化和科学化。

(五)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环境会计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提高企业环境会计从业人员素质是发展环境会计,建立环境会计体系的重要环节。首先,国家应该将环境会计部分加入会计相关考试、考核之中,通过国家的统一考试来选拔环境会计人才。其次,企业要加强内部培训,提高企业内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对低碳经济相关知识的重视程度。再次,可以在高校内开设环境会计专业,培养专门的环境会计人才,从而为企业的改革提供人才储备。这样,不仅提高了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了会计行业的从业要求,而且也有助于人们增强环保意识,发展绿色经济,进而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和谐相处。

六、结语

目前,我国经济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为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绿色经济。首先,应该提高人们自身的环保意识,了解低碳经济的根本属性和发展实质,通过分析低碳经济的特征,从而有效的建立低碳经济下的环境会计体系。环境会计体系建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途径和有效方法。通过建立科学的制度体系,促进低碳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延莉,陆婷,陆薇,等.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商业会计,2013(17):82-84

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篇6

1.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西方工业社会目睹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领略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协同发展。

1.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念的反思,到上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成为联合国有关发展问题一系列专题国际会议的指导思想,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般来说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整个可持续发展体系中的核心。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在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同时,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1.2环境、环境保护的含义

关于环境的概念不同的学科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的,是人类目前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即阳光、温度、气候、地磁、空气、水、岩石、土壤、动植物、微生物以及地壳等自然因素的总和,也就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源和现象的总和。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人类在实现自己的经济发展目标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或者使环境向不稳定和无序的方向运动,特别不能使生命支持系统遭到继续破坏而使生命之网瓦解。

1.3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及稳定的基础,又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当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影响人民真正享受发展成果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问题。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不仅要实现经济上的富裕,更要实现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不仅要保障人们的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更要保障人们能够健康生活、长远发展;不仅要维护公众在个人物质财富上的合法权利,更要维护他们依法享有生态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权益。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政治民主、社会公平的国家。由此可见,对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篇7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是指构成环境的因素遭到损害,环境质量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甚至给人类造成灾害的变化。

   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自然力的巨大作用引起的,如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海啸等造成对局部或者大范围环境的破坏;二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的经济社会活动和战争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由于造成环境问题的因素如此之多,那么环境问题就是一个综合问题,它的解决就是一个复杂问题。要想设法解决环境问题,我们就必须首先分析造成环境问题的原因。有人根据产生的原因的不同,把环境问题分为原生环境问题,指上述第一方面的原因;后者叫次生环境问题。由此可见,次生环境问题是随着人类的出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渐产生并加剧的,它的解决理应“解铃还需系铃人”。

   我们知道环境问题不是一个新鲜问题,自古有之,自从人类开始学会钻隧取火那天起,就开始出现次生环境问题了。研究资料表明,人类大约在公元前200万年产生并进入采猎时代,约公元前1万年进入农牧时代,约公元1700年进入工业时代,现在进入后工业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逐渐积累,环境问题日渐恶化。人类进入20世纪,特别是30~4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更加严重。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燃烧大量的石油、煤等能源给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二战后,各种污染程度空前严重,在伦敦等地出现了光化学烟雾、核污染等等。环境问题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它需要全球一起并肩去战斗!

   于是,各行各业的科学家、有志人士、环保协会纷纷投入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行动中来。在这其中,经济学家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显得尤其关键。从经济的角度研究环境,把环境纳入经济发展的范畴内是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

   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出不是人类出现之后才有环境问题的,但是在人类出现后社会经济发展后而加剧的。单纯的原生环境污染在改变全球环境问题上,可以说缓慢的。然而,人类对环境的不当或者肆无忌惮地浩劫,却远远加剧着环境的恶化。美国新拍的一部电影《后山》,可以认为是继卡逊《寂静的春天》之后,又一部刻画人类对环境过度浩劫造成灾难的控诉。由此,把环境问题看成是经济问题是合适的。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表现,是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的结果。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主要基于下面三个方面的认识:1、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的。2、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潜力。3、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讨论到此,我们有必要把环境和经济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

   关于环境和经济的关系,有许多提法,如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关系、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关系、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关系、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等等。如何正确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按照怎样的经济发展模式运转,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综合起来有下面三种观点,也有人成为三大派系。

   一是悲观派的观点。主要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它是1968年四月由以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为主要内容,讨论人类未来命运为中心议题的组织。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的报告,提出了“零增长”的理论。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是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经济的发展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如果按现有的增长趋势下去,那么将造成地球毁灭。因此,人类必须停止经济增长,实行世界经济的“零增长”。还有人主张要回归大自然,回到原始的农牧时代,人类才免遭毁灭。

   二是乐观派的观点。这一派的代表是朱立安、西蒙的《没有极限的增长》(1981)和《资源丰富的地球》(1984)。他们的结论是:工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一切问题都会解决。他们的观点是人类社会经济应当无限制地增长。

   三是现实派的观点。1966年美国人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是这一派早期的观点代表。他告诉人们,要想人类在地球上这个茫茫太空中的小小宇宙飞船上存活下去,就必须使飞船上的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可持续生存。

   可以把上述三派的理论观点加以整理,有人提出了三种经济发展的模式:零增长模式,无限增长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现在我们比较认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从上面对经济与环境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下面的两点认识,首先是经济与环境是统一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各种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载体。同时,环境问题的解决,环境污染的治理又需要经济的投入和技术的支持。其次,经济和环境又是矛盾的。这表现在经济的发展要持续地从环境中摄取大量的资源,这毕竟对环境造成破坏;另外,对环境治理的加大投入,毕竟会限制经济的迅速发展,甚至环境的恶化会使经济发展退化,甚至崩溃。

   总上,我们看出经济与环境之间是对立与统一同在,二者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经济的发展,需要也必须考虑环境因素。环境是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必须把环境问题纳入到经济学的视野。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环境问题,是经济学家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出现了一个新兴学科环境经济学。从理论上,环境的使用不再是免费的了,也要进入市场竞争;要考虑环境的禀赋,实行环境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要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环境、标准价格、税费等政策工具和成本分摊等相应规定;把环境纳入我们的经济生活的视野。

   一般公认的从经济学角度论及环境问题的是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教授庇古在1920年发表的《福利经济学》,在这部着作中庇古提出要用国家税收的办法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基本政策思路(pigou,1932)。

   对环境问题借助于经济杠杆来约束,也早有经济学家论及。鲍摩尔和奥泰斯合着的最早发表于1975年的《环境政策的理论》(Baumol,w.J.andw.e.oates,1988)。这部着作系统地论述了局部均衡方法证明了基于市场的经济政策手段在经济效率方面优于命令式的控制手段。

   然而,事情的发展证明,问题并不是如此的简单。首先,在政策层面上,环境经济学家对他们在环境政策设计上的影响之微弱感到沮丧。政策制定者一般都选择更加传统的“命令式控制”政策工具,其中包括在许可水平上对排放的直接限制以及使用特定的污染削减技术,而不是就排污活动引入经济学家所建议的税或“排污费”,价格工具很少被用来对污染进行管制。[1]

   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在经济学家眼中,环境恶化问题是经济主体以污染的方式对社会大量地施加外在的成本。这里涉及到外在成本的概念,它是经济发展必然要向外界支付的资本。过去经济学一直对外部性感兴趣(例如,pigou,1920),因为如果外部性违背了市场经济中竞争均衡最优化的条件。当经济学家在分析外部性时,如果没有考虑到经济活动之间相互联系的“技术”系统,那么就会造成污染。例如,在露天采矿中会牵涉到污染底下水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pigouvian技术外部性分析为通过对引起负外部性活动征收税,来矫正外部性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在经济学家眼中,环境问题还是一个竞争性问题。因此,当把环境也看成一种资源时,自然也是一种稀缺的资源。他们把环境的使用看成是一种配置问题。在过去,环境经常以极地的价格被作为污染物的容纳媒质使用。对自然界各种资源使用的制度安排并未在环境上赋予价格。自然的零价格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也包括对社会成本和环境质量的损害。环境的零价格没有解决竞争问题,于是就有人提出给环境附加“价格”,把环境看成资源,对环境使用时必须付出资本。

   政府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对环境质量的保持上,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何给环境确定价格,怎样确定?首先应建立产权的概念,环境场所是谁的,环境的产权就由私人决定,或者由政府调整市场经济的制度框架进行。确定的一个方式是采用可转让的污染物质排放许可证,或者采用污染物质排放税。作为美国环保协会的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DanielJ.Dudek)博士一直致力于推广排污权交易理念,他的成就之一就是对《京都议定书》中加入“排污权交易”的内容作出了贡献。

   我国也逐渐开始重视排污交易问题的研究。近期中国环境经济与管理高级研讨会今天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行,与会的经济学家、环保专家和全国人大、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提出,在依靠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时,应逐步采取自然资源定价、计算环境成本、开征环境税等经济手段,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着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为中方组长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环境经济组,在过去的10年中围绕重要自然资源合理化定价、重大环境经济问题与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会代表就将自然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进行环境税改革、中国环境损害成本估算、环境保护与缓解贫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达成广泛共识。[2]

   自1986年以来,杜丹德一直致力于在中国建立基于总量控制的国家层面的排污权交易体系,他对中国环境管理的主要理念就是:可以用市场之手解决环保问题。因此,他被我国政府授予外国专家最高奖——友谊奖。

   下面是第一财经日报对环保协会经济学家杜丹德博士的采访内容:

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篇8

   关键词: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加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危机人类自身安全,危害到经济的持续增长,人们也逐渐认识到经济与环境生态系统和谐、完整的重要性。建设高效、公正、健康、文明的经济社会,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探求更加合理的发展模式,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学术团体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环境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界力量和作用的总和。环境的作用在于为人类活动提供不可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的废物和废能量进行消纳和同化,以及提供舒适性环境的精神享受。环境问题的实质在于,人类经济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和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愈来愈突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不仅关系到人类发展与生存环境协调发展,而且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环境问题主要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经济与社会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了,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保护环境、防治公害在某些方面又必然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但必须看到,环境是发展的基础,人类若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经济发展就失去基础。所以,保护环境非常重要,非常必要,它保障人类健康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环境问题产生于发展,是一种历史必然;环境问题解决于发展,同样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没有发展就不会有环境与经济的矛盾关系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既包括经济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又强调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社会、经济、环境通过不断调整以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共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环境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环境问题是发展不足和发展不当造成的,也必须在发展中加以解决。“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处理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但用什么样的具体模式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要求纳入统一的框架中取得“共赢”,则是需要深入探索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注意的问题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但必须在保护中谋求发展;保护是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但必须在发展中谋求保护。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中处理好以下关系:

   1.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发展与保护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另一方面,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不能忽视代际公平。在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出现矛盾的情况下,只有统筹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是我们的明智选择。

   2.处理好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

   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生态系统,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局部的破坏会影响到一个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中央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对不同地区进行功能区划分,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分别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这是优化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具有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坚决反对和纠正追逐狭隘利益的行为,做到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确保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在确保全局利益的前提下,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局部利益问题,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保障有力、运作规范的利益补偿机制。

   3.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关系

   经济效益为生态保护和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力量,可以促进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实现;社会效益是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重要目的,脱离这个目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就失去了意义;生态效益则是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不可缺少的保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中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关系,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要基础。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集中体现。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本保证。

   三、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1.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

   工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同时又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对环境影响深的工业部门,像化工、冶金、能源、建材、轻工等行业,要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措施,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生产技术,遏制环境恶化的势头。

   (1)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产业政策,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要严格限制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的发展,通过产业政策,支持企业提高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能力。

   (2)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制定工业发展地区布局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安排工业企业的类型和规模,依据自然地理的条件和特点,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3)启发和强化工业界决策者和管理者以及企业领导人的环境意识,鼓励他们自觉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强化对工业污染的法制管理,增强对污染行为的约束力和处理强度,改变执法不力的状况。

   (4)正确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调节手段,制定能兼顾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政策,以增强对企业采取环境保护措施的吸引力。

   (5)提高环境保护投资在工业建设投资中的比例。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是解决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2.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

   农业是我国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的农业属于资源制约型产业,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农业的发展。

   (1)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治理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和土地沙化。广泛植树造林,加强防护林、经济林的建设。(2)加强土地管理,整顿土地管理秩序,严格控制各种非农业占用土地,努力稳定现有耕地水平。(3)开发推广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防治农用化学物质污染土地,包括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等。(4)控制乡镇企业污染,加强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加强乡镇企业技术改造,调整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发展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行业。xchen.com.cn

   3.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基本动力,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消费量的多少是衡量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标志。同时,能源又是对环境质量产生严重影响的要素。

   (1)能源总量,既要保持人均能源消费水平的必要的、合理的增长,又要努力控制能源消费总规模,特别是控制煤炭消费总规模。要努力引导节能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通过革新,在较少能源消耗水平上达到较高生活水平。(2)提高能源效率,每年减少3—4亿吨标准煤的消耗,就会减少二氧化硫2500多万吨、粉尘2500多万吨、煤渣4300多万吨。因此,从经济和环境的角度看,节能降耗都是正确的选择。(3)稳步降低过高的煤炭在能源总量中的消费比例。例如,发展水电建设,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大型水利电力工程。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发展小水电建设,替代一部分农村薪柴和煤炭消耗,也可将煤炭更多地转换成电力,减少煤炭直接燃烧的数量。这些措施都能减少各种污染物的排放。(4)使用清洁能源,积极发展核电建设,替代一部分火电。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推广太阳能、风能,进一步减少物质资源的消耗。

   目前,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在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明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辅相成,生态环境保护得好,经济发展才有后劲,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有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才能不断得到改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对立又统一。两者关系处理的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则一损俱损。针对环境的特点,突出解决环境和经济的矛盾,探讨制定发展环境规划和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谁水平和促进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丁湘城.论地方政府在生态经济中的职能定位[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2).

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篇9

能够起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无外乎来源于三条途径:一是相关制度的继承,即对历史上形成的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安排让其进一步发扬光大;二是制度移植,将别的国家或地区形成的相关制度安排移植进来;三是制度创新,就是制度发明。从维系市场经济发展的系列制度来说,能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主要是创新了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各国、各地区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所处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不同,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的安排需要在创新中继承;对于外来的制度安排,也要在改造的基础上借鉴,而不是简单地全盘照抄照搬。

那么,如何通过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来优化相关的经济发展环境呢?

第一,规范政策制定和实施程序,优化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府政策是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的政策与经济发展相抵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政府政策朝令夕改,缺乏基本的稳定性;三是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在各个环节被曲解或任意塞进人为意志;四是激励经济发展的政策难以制定和落实;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规范政策的制定程序、强化政策的实施程序、监督政策的落实程序。

第二,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由多方面的内容构成。首先是管理服务,它是由政府提供的,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取决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其次是商业,它是由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性组织提供的;第三是社会服务,它是由社会非政府性、非商业性的公益性组织提供的,取决于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发展状况。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发展所面对的服务环境。服务环境的优劣关键在于管理服务的水平。优化管理服务,就必须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管理制度创新,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府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的改善,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水平。

第三,强化立法、执法、守法的制度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各种法律是属于正规制度安排的主体部分,是经济发展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立法、执法、守法的系列制度创新,才能够营造出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在营造法制环境过程中,立法是前提,执法是关键,守法是保证。这三个环节都需要系列的相关制度创新来实现。

第四,推进市场制度创新,优化公平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公平竞争。维护这一原则,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作保证。因此,需要通过系列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

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主体;动力机制;经济利益

循环经济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影响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因而与企业、消费者和各级政府密切相关。作为循环经济系统的成员或主体的企业、消费者和政府在循环经济运行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能。这些主体必须遵循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自觉发挥各自的职能并相互协作。这样,整个循环经济系统才能顺畅运转起来。然而,在现行的经济条件下,循环经济不会自发实现。事实上,当消费者还没有接受绿色消费的理念时,不会购买再生利用产品,选择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同样,当循环产业无利可图或资源能源监督都未能形成外部压力的情况下,企业也不会转变增长方式,选择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因此,在明确循环经济各主体职能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构建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就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

一、循环经济主体的职能

企业、消费者、政府构成了循环经济系统的主体。这三个主体通过各自不同的职能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其中,企业既是资源消费者,又是废弃物的排放者。它在循环经济系统中的职能主要表现为:尽可能采用可再生和便于回收利用的资源,并减少资源的消耗;向市场提供能有效减少环境负荷并有利于再使用和再利用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废弃物再使用、再利用技术等发展循环产业;对企业自身排放的废弃物实施再利用和适当处置;构建企业间的废弃物和副产物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链,实现废弃物的零排放。消费者是包括循环型产品在内的各类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者,也是废弃物的排放者。其职能应为:自觉控制容器包装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遵守废弃物的分类回收等制度,以促进其有效地回收再利用;购买环境负荷少的产品和资源循环利用产品;尽可能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采用注重功能、服务的享用而非物品占有的消费方式。政府是国家和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决策者和推动者。由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无能为力,因而政府干预就成为必要的解决办法。也就是说,循环经济不会自发地发展起来,而必须有政府的推动。政府的职能主要表现为:为国家和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指出方向和目标;制定和实施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借以引导和规范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为建立国家和地区的循环型经济系统创造条件;作为集团消费者通过自身的绿色采购行为直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为企业和居民做出表率。

为使循环型经济系统顺利运转起来,企业、消费者、政府这三个主体必须通过建立彼此间的合作关系,形成一个互为条件的整体。首先,企业和消费者要通过市场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共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如,企业要制造节约资源的环境负荷小的产品,消费者也要实行绿色采购,优先购买此类产品。在这里,企业把保护环境纳入经营宗旨和消费者确立绿色消费理念是二者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实现良性互动的条件。其次,要建立循环型经济系统中各类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包括生态工业园区围绕废弃物和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的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城市或区域范围内废弃物排放企业与废弃物回收、运输、资源化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等所谓静脉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上述各类企业都是循环经济系统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如果相互间不能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系统整体就无法顺利运行。再次,要建立政府与企业、消费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如,政府应通过制度设计,运用适当的政策手段,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市场行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和消费者也应通过确立环保经营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适应政策的变化,以求减少政策执行阻力,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此外,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政府的各相关部门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以保证政府制定的目标、规划、法令、政策等得以有效地贯彻实施。

二、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

为保证循环经济主体实现各自的职能,必须构建有效的动力机制,包括经济利益诱导机制、环境责任约束机制和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经济利益诱导机制和环境责任约束机制都是通过外在力量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而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则是通过经济主体价值取向这种内在力量,使其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

(一)经济利益诱导机制。指当某种制度能使经济主体获得预期的最大利益时,就会使其积极作为,以适应这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只有当它使企业有利可图时,企业才会积极推动或适应其发展,从而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如,当绿色消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资源节约型产品和循环型产品的市场空间日益扩大,循环型产业成为一种巨大的商机时,企业就会积极地适应这种变化,推动它的发展;当资源循环技术日趋完善,企业进行废弃物资源化能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时,企业就会从追求低成本高利益出发,发展循环经济。利益诱导机制对企业主体主要表现为追求循环经济中潜在的最大利润,对消费者则主要表现为以较低价格获得预期需求的满足。如,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通常决定于对商品效用与价格的比较,在效用相同或近似的情况下,会选购价格较低的商品。当循环型商品与原有同类商品相比效用相同或近似而价格低于或仅略高于原有同类商品时,就会对消费者产生吸引力。可见,通过对消费者进行这种以低成本获取需求满足的利益诱导,会开拓和扩大循环型产品市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二)环境责任约束机制。指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赋予企业、消费者等主体在循环经济运行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使这种运行成本在内部转化为各主体的成本,从而形成由环境责任约束而产生的动力机制。如,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要求企业承担管理、处置废弃产品的经济责任,使由此发生的成本内部化为生产企业的成本。这样,会激发企业积极开发产品回收处置系统,努力降低回收处置成本,并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的各环节努力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使产品报废后便于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样,当生活垃圾由政府统一处理时,消费者没有成本意识,也不会主动进行垃圾减量化,而当实施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使生活垃圾处理的经济责任由消费者承担时,由于消费者有了成本意识,就会产生回收再利用资源、减少垃圾排放的内在动力。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起关键性作用,如果政府的决策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则循环经济将无法实现。因此,必须通过立法形式赋予政府各相关部门在发展循环经济中所应当承担的环境责任,并建立和实施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法定责任的监督和考核制度,形成政府履行环境责任的约束力。这种环境责任的约束力就会成为各级政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绿色价值观影响机制。每个经济主体的行为都是在一定价值观的支配下进行的。通过教育和学习,使人们树立起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维持人类持续生存能力的价值观,就会产生自觉推动循环经济的动力。在循环经济主体中,绿色消费者是在绿色价值观影响下最先涌现出来的循环经济主体。这里所谓的绿色消费不仅指消费者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有利于健康的产品,还包括选择环境负荷少的节约资源的回收再利用产品。因此,绿色消费不仅在于倡导崇尚自然、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还在于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可持续消费。正是由于消费者接受绿色消费的理念,并用来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因而出现了日益扩大的绿色产品的市场空间,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在一定经营理念支配下进行的。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企业以追求最小投入获得最大利润为唯一出发点,不考虑自身环境行为后果。也就是说,企业经营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考虑社会生态效益。随着全球环境危机的加深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绿色消费者群体日益扩大,政府有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日趋完善,国际公约中的环境法规也日益严格。在上述背景下,企业的环境行为逐渐成为其获利乃至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循环型产业正在成为企业新的发展机会。因此,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企业良好的环境行为已成为自身发展的新的力量源泉。正是这种经营理念的深刻变化,成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政府的全部执政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执政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执政理念是政府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也是政府执政活动的动力所在。为保证政府在经济建设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除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对政府的环境责任约束机制外,还必须确立对政府的绿色价值观的影响机制,通过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形成政府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源泉。

三、构建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措施

(一)运用经济措施构建循环经济的利益诱导机制。运用经济措施保证企业和消费者从循环经济的发展中得到实际的经济利益是构建其动力机制的关键所在。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建立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使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市场,明确其产权关系,规定其交易和补偿机制,以促进环境成本的内部化,使企业产生珍惜环境和资源的内在动力,从而推动企业致力于资源能源的减量化和再循环。第二,制定支持和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包括制定税收政策,对浪费资源、损害环境的企业征收环境税,对实行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有利于改善环境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制订财政政策,政府投资兴建大型资源循环利用的公益性项目,强化政府主体对循环经济的投入力度。对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技术研发和生产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或从排污收费建立的生态环境基金中给予支持。实施政府的绿色采购政策,要求政府必须优先采购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制订金融政策,对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资源循环利用项目,通过银行的优惠贷款或运用证券和债券等融资手段给以支持。第三,制订鼓励消费者参与废弃物回收利用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措施。包括建立押金返还制度,鼓励消费者回收饮料容器、电池等可再利用和危害环境的物品,形成良好的环境意识;建立生活垃圾排放收费制度,促使消费者避免过度的饮食消费,减少生活垃圾排放;建立罚金制度,推动消费者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