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开放课程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3:52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篇1

关键词:信息化在线开放《pLC系统编程与维护》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其中最重要的软实力是人才,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很多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传统学习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很多人的学习要求,现在的学习应该是随时随地、自由选择的自主式学习。因此,在线开放课程就显得更符合这个时代的要求。

1.在线开放课程平台

在线开放课程需要一个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自己的课程,让学习者在这个平台上学习,目前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很多,如智慧职教、学堂在线、百度传课等。

2.课程的资源库建设

课程资源库包括:教案、ppt课件、企业案例、教学录像、微课、图片、动画及习题库、自测题等。

教案应该体现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当然不需要太具体,条条框框就行,并且分配好教学时间)、训练内容、小结和作业。

企业案例可以采取现场视频(还要包括设计图纸和虚拟仿真)和案例说明(包括源程序、图片、文本)相结合的形式。

教学录像可以主要以制作的ppt课件为载体,使用录屏软件,制作教学录像。这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方式,配合ppt讲解时可以配大量的图片和适当的视频文件,使得教学内容更丰满。

微课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技能等单一教学任务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具有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一个微课时间在5分钟~10分钟为宜。

3.课程内容的设计

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pLC概述、编程与仿真软件的使用、基本指令及应用(包括指令的详细解析,举例)、顺序控制指令及应用(包括指令的详细解析,举例)、功能指令及应用(包括指令的详细解析,举例)及pLC通信(包括实际的应用)。

4.评价

在校生的考核方式主要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考核如下表所示。非在校生可以通过自测题检验自己学习效果。

5.结语

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可以让学习者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不用固定在校内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自主学习方式,也是让人乐于接受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文杰.一步一步学pLC编程[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篇2

关键词:学赛结合;网络营销;课程设计

《网络营销》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旨在训练学生利用网络技术、网络平台进行营销和策划的能力,是一门实践性要求极强的课程。笔者在实施课程教学时,以网络营销能力大赛为引导,通过实施“学赛结合”的教学模式,搭建便于学生实践操作和自主学习的《网络营销》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本文总结笔者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整体设计思路以及在线开放教学平台的架构方法。

一、基本设计思路

1.教学模式设计

“学赛结合”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将实践教学内容任务化,以竞赛形式完成实践任务。我们选择了中国互联网中心的网络营销能力秀大赛贯穿课程教学过程,在“学赛结合”的基础上,针对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学情特点,将教学过程细化为“导、学、做、结、战”五个环节。其中,“导”是建立知识导图,使学生了解知识框架、明确学习重点;“学”为学习课堂,主要通过微课的形式讲述基本营销方法;“做”就是操作课堂,采用微课的形式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就是项目小结,首先设计一个项目小测,对前面的学习进行验收,然后总结,再次提炼知识点;“战”是网络实战,在实战环节中,我们编辑了详尽的实战指导手册,同时以网络营销能力大赛为主要实战平台,以电子商务营销平台,如淘宝网等为辅助平台,指导学生通过参加竞赛、运营店铺等实战形式完成实践教学。通过以上五个环节的设计,教师有效实现“学赛结合”。

2.教学项目及进度设计

根据《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四个主要的课程项目,并精心设计了项目实施的进度。由下图可见,项目2、3、4是并行项目,可同时展开,尤其是项目3-2和项目4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需要学生边学边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两个项目的实施不能只局限在课堂教学时间中,学生要时刻关注平台的变化,在课外自主学习并完成项目。

3.教学考核设计

根据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内容,课程考核侧重实践过程的考核。主要考核内容为两大部分:高职院校《网络营销》在线开放课程设计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张涛摘要:《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专业中一门实践性要求较强的课程,“学赛结合”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将实践教学内容任务化,以竞赛形式完成实践任务。本文基于“学赛结合”模式从教学思路、教学项目及进度、教学章节等方面阐述高职院校《网络营销》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关键词:学赛结合网络营销课程设计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7-04-0270第一部分是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上的学习情况考核。在线开放平台上的学习内容以任务点展示,这些任务点包括微课视频的观看、案例分析、测验、作业、参与讨论情况等。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点,系统会根据完成情况评出相应的分数,最后得出在线学习的分数。第二部分是学生参与网络实战的考核。实践过程的考核分为两个项目的考核。第一个项目的考核是参加竞赛的考核,学生参加网络营销能力竞赛,得到一个竞赛等级值——aR值,这个aR值代表学生的竞赛努力程度和达到的营销等级。这个指标成为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另一个项目的考核是关于营销实战,如开设网店或者微店等情况的考核,学生在网上开设店铺会获得相应的店铺等级,这是实践考核的一部分。在设计这两个项目的考核方式时,我们采用等级折合分数的方式,按照学生的竞赛等级和店铺等级折合相应分数,然后与在线学习分数进行汇总,最后得出学生的考核情况。

二、在线开放教学平台架构

1.教学章节框架设计

框架是一门课程的主旨,清晰的框架能使学生快速形成对课程知识的梳理,从而明确学习目标。《网络营销》在线开放教学平台的教学章节按照项目驱动的方法进行设计,有效地将“导、学、做、结、战”五个教学环节融入每个项目的设计中。每一个项目下包含任务,每一个任务下的内容均包含八个环节,分别为:“了解我,丰富你——知识导图——学习课堂——操作课堂——项目小结——网络实战——pK大擂台——了解你,完善我”。可以看出,除了包含教学模式中“导、学、做、结、战”五个环节外,增加的其他三个环节不仅使课程内容前后呼应,有问有答,同时还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反馈环节设计

教与学是一个相长的过程。为了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需求,我们在每一个教学章节的最后都设计了“了解你、完善我”的互动环节,这个环节以开放式问卷的形式进行。教师一是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二是鼓励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是对这些内容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这些建议和意见是我们完善教学内容的依据。

3.创新性“pK大擂台”的设计

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在于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唱独角戏,而要让学生扮演学习的角色,发出代表不同观点的声音,让这些不同观点进行pK,在pK中使学生解决问题、发现真理,最终形成一致的认识。下面以“传统商务pK电子商务”为例,说明“pK大擂台”环节的在线平台设计思路。具体内容见下表

。4.教学资源建设

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我们建设了丰富的案例库和题库。案例既包括文字案例,也包括视频案例。案例的设计融入“学习课堂”的内容中,就是案例是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针对每一案例,我们设计了一些思考题或是投票活动,引导学生观看与思考,学生可以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题库中编辑了1000多道试题,涵盖各种题型和《网络营销》的所有知识点,可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专接本考试的复习资料。

三、在线开放课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适应移动学习模式

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移动学习成为未来重要的学习模式。因此在构建在线开放教学平台时,教师要注意课程资源的编辑与建设应适应移动客户端的浏览格式,如文字编辑要采用合适的字体字号,视频格式最好以mp4或aVi为主等,这样才能保障资源在移动客户端正常运行。

2.注重互动环节设计

互动和交流是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中,交流讨论模块的设计与运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其讨论,采用合适的交互策略,调动学生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只有形成学习者之间全方位的自主交互模式,在线开放课程的设计才能发挥实效。

作者:张涛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计算机基础课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在网络这个开放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在线开放课程并共享课程资源。文章以清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提出课程开放与共享的几个方面,包括教学理念共享、教学设计共享、教学资源共享、实施方案共享和学习机会共享,讨论教学资源开发中的指导思想问题、需求分析问题、标准化问题和知识产权问题。

关键词:教学资源;开放课程;在线学习;资源共享;基础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令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而且使得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教学过程,令没有机会进入校园的学习者可以在网络这个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在这种形势下,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何利用网络开放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的在线学习资源,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开放共享课程的现状与思考

大量开放共享课程正在不断涌现,主要由课程作者或教育机构开放课程或在线学习课程。开放课程的受益者主要是学习者,也就是要向学习者开放学习机会,但这并不够,共享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强调得比较多的教学资源共享,实际上只是教学资源公开。公开不等于共享,如果公开的仅仅是教学资源,那么这些资源将很难使用,原因在于教师不知道这些资源是根据什么样的教学理念设计和开发、需满足怎样的教学设计目标以及应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实施教学过程。

目前,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一个有效的机制,但是仅有平台和形式还不够,教师和教育机构还需要从理念上认识到共享的意义,从机制上保障和促进共享,真正愿意共享课程。同时,开放共享的资源需要标准化,这样便于资源在不同的平台间共享。另外,开放共享还需要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2课程开放与共享

2.1教学理念共享

教学理念共享是课程开放共享的基础与前提。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教师对一门具体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授课对象、教学模式等的理解。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设计、课程建设、教学活动实施的指导思想和总纲。

教学理念共享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指导思想。例如,清华大学计算机公共系列课程的目标是培养能够运用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技术从事其他专业研究的跨学科人才;课程体系设计理念是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其中,程序设计公共课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与工程开发的能力。课程建设与实施的指导思想是以理论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以技术为手段,鼓励多样化人才发展,提倡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协作学习和共同知识构建,加强实践环节和增强实践能力,引导和鼓励创新。我们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和课程资源建设正是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的。

2.2教学设计共享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的选择、讲授的线索和逻辑。所有教学环节的设计不仅包括教学活动和考核方式的设计、教学活动中涉及的资源,还包括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设计。同一个教学活动可以针对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在不同环境下实施,如听课环节让学习者既可以在实际课堂上听课,又可以在线听课。

教学设计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设计不同的资源与环境,如掌握知识和理解理论需要多种形式的课程内容(录像、讲稿、文字教材等),学会技术和掌握技能需要例题、案例演示、习题、实验环境等,进行设计、创意/创新需要协作学习环境和设计开发环境等。只有共享教学设计,使用者才能明确知道每种资源分别应用于什么目的和哪一个教学环节。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课程内容以面向对象的思想为主线,介绍程序设计基础知识、类与对象的基本概念、继承与多态、输入输出流、常用数据结构基础知识,此外还简单介绍泛型程序设计。

(2)教学模式是多种模式相结合,给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和考核方式的空间,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式学习。

(3)学习模式包括常规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常规教学模式包括大课、实验辅导和答疑;网络教学模式包括网上自学在线课程、在线讨论、在线提交作业和评分。

(4)考核模式包括常规卷面考试、自选题目的论文(包括答辩)和自选题目的项目训练(包括答辩)。

2.3教学资源共享

教学资源共享是落实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共享,一般来讲,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录像、讲稿、题库、实验/案例等。例如,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有《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学生用书》《C++基础教程学生用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经典实验案例集》(包括87个实验项目,数百个题目)等。

(2)教师用书《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教师用书》。

(3)多媒体课件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第4版)》讲课录像、《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配音课件、《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视频课件、《C++语言程序设计(第3版)》讲课录音。

(4)案例学习系统。

(5)教学网站包括清华大学网络学堂(主要面向校内学生)、开放学习社区(http:∥)、清华大学出版社“智学苑”()等。

2.4实施方案共享

实施方案是指课程所有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学时、具体教学和考核方式。只有共享实施方案,才能使得其他的共享落到实处。实施方案的共享途径包括教师互访和听课、以文字形式共享教案、在线呈现教学过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大课:2学时/周。以应用引导,以实际开发环境进行讲解。

(2)课外辅导。其中,教师补充例题讲解:1学时/周;学生分组讨论:2学时/学期·人。

(3)作业批改模式为考试系统自动批改加助教批改。

(4)案例学习内容包括学习《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或通过在线案例学习系统学习。

(5)基础实验课:2学时/周。助教辅导并当堂验收。

(6)项目训练,包括选题与需求分析报告、系统设计、程序实现、用户手册测试报告、总结报告、答辩。

2.5学习机会共享

学习机会共享是为学习者提供开放公平的学习机会,使得没有机会进入校园的学习者能够享有同样的学习机会,以实现人人拥有公平的学习机会。具体方式可以是将课程在线开放、提供录像及学习资源下载、提供在线学习指导和答疑、针对学习者的特点提供尽量真实的课堂教学体验或者适合在线学习的网络课程。要实现学习机会共享,仅有上述开放方式还不够,还需要解决面向社会服务的运营模式问题,才能真正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服务。

3教学资源开发

3.1指导思想问题

开发共享的教学资源,首先要从指导思想上具有共享的诚意与服务的意愿。无诚意的共享往往是因为某种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项目的要求而提供一部分教学资源,但是不提供最关键的资源,使得教师无法充分利用共享资源。其实,很多开放课程旨在开放却无意共享,因此只向学习者开放,并不提供给其他教师使用。诚意共享就应无保留地完全共享教学理念、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实施方案、学习机会,并且要本着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的指导思想认真分析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开发共享资源。

3.2需求分析问题

任何一个项目在开发之前都要进行需求分析,而开发教学资源则往往会忽略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适用对象分析。面向全日制学习者的主要教学环节是以面授为主,包括大课、面对面答疑、习题课、实验课等。亲临现场聆听教师的观点、对知识的诠释、对理论的演绎,其效果远远优于看录像。由于全日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他们可以利用完整的时间段进行系统性学习。网络学习环境是对面授的补充和对课外学习的支持,因此主要包括资源、答疑、讨论、练习和扩展学习。业余学习者以及在师资缺乏的学校和地区学习的学生,则需要使用网络教学获得优质的学习资源和方便的学习环境。

(2)学习过程需求分析。典型的学习过程主要包括新知识和理论学习、思考质疑和交流讨论、实践练习、尝试创新。网络学习系统应该为学习过程各个环节提供支持。

理论课程学习需要的资源包括多种形式的课程内容(录像、讲稿、文字教材等)、拓展阅读资料、例题/案例演示、习题;实践课程需要的资源包括实验指导和实验演示、虚拟实验素材/构件库、交互式虚拟实验、测试题等。

3.8标准化问题

标准化是资源共享的基本技术保障。标准化有利于优质资源复用、有效管理和高效检索,因此能够促进共享;有利于管理信息互联互通,实现全局有效管理、异地学习、终身学习,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优秀教学系统软件共享,能够缩短系统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实现共建共享。

标准化指的是按照标准的格式描述教学资源的属性。标准化与个性化不矛盾,通过属性的描述可以更准确地描述资源的特征。标准化有助于保护知识产权,标准属性中具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属性。目前,我国已教育信息化相关的7项国家标准和7项教育行业标准,待12项国家标准和6项教育行业标准,正在研制23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JtCi有一个分技术委员会SC3,专门从事学习、教育、培训领域信息技术标准的制订。

我国已的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如下:

·GB/t21364-2008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基于规则的XmL绑定技术

·GB/t21365-2008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学习对象元数据

·GB/t21366-2008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参与者标识符

·GB/t26222-2010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内容包装

·GB/t5271.36-2012信息技术词汇第36部分:学习、教育和培训

·GB/t28824-2012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学习对象分类代码

·GB/t28825-2012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数字权利描述语言

·GB/t28823-2012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平台与媒体分类代码XmL绑定规范

3.4知识产权问题

开放共享需要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从技术层面上讲,资源本身应该具有知识产权信息,使得网络学习平台应该能够识别知识产权信息并合法使用资源;从理念上讲,每一位教师应该尊重共享资源的知识产权;从政策法规上讲,开放共享应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篇4

关键词在线教育开放式导学教育平台

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线教育的应用越来越普及,这一教育模式充分发挥了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优势,能在师生之间实现教学信息的快速交流,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受课程教育。但同时,由于数字化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方式单一、互动交流封闭等问题,在线教育难以大范围推广。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积极探索“开放式导学”模式,提高在线教育的导学性、多元性和互动性,扩大在线教育的应用范围。

一、在线教育“开放式导学”的含义

在线教育(e-Learning)也称为远程教育,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的网络化教学活动。而“开放式导学”这一在线教育模式则强调教师在开展在线教育时遵循“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在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互动方式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导学性、开放性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该在线教育模式中,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自学是相互融合、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教师应留下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同时通过教学纲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达到课程学习目标[1]。在有效“导学”的基础上,该在线教育模式还注重教学内容、师生交流、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开放性,以避免传统在线教育的封闭和单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在线教育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生学前辅导、公共课和选修课等“非重点”的课程中,以此节省学校的课程成本,调节专业课程的开课时间、开课地点以及师资等方面的安排[2];二是专门性的网络学校课程,如职业网校、新东方网校、华图网校等,在所有课程教学中开展在线教育,学生所学的大部分课程都通过网络开展,以此实现随时随地的职业性教育和在职性培训。由于在线教育缺乏监督性和互动性,目前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较少,难以发挥网络化教学的优势。而“开放式导学”这一在线教育模式则能有效应对当前的推广困境,有利于在线教育模式的普及应用,值得学校和教师的深入研究和探索[3]。

二、在线教育“开放式导学”的应用价值

1.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适应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从传统的面授教育转向在线教育时,需要预先在学习心理、学习观念、学习方法和学习时间上进行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在线教育的网络化教学环境。传统的在线教育在学习环境上和面授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异,学生难以较快地适应新环境。而“开放式导学”这一在线教育模式能够营造开放性、互动性和导学性的学习环境,和学生以往所接受的面授教育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因而可以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网络化学习环境,并在新环境中开展有效交流和学习[4]。

2.提高在线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开放式导学”充分发挥了网络信息传播的多元性和海量性,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搜索多方面的学习信息,提高信息搜索、筛选和学习的能力。而教师在设计具有导学性的课程内容时,需要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和规划,从而形成具有系统性和指导性的在线教育资源[5]。这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资源的丰富性。此外,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平台以及微博、论坛等开放性社交平台进行知识信息共享和讨论,进一步扩展课程资源信息的传播渠道,提高了在线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3.提高在线教育方式的专业性

目前不少师生受传统在线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开展在线教育时缺乏针对性和专业性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参与在线教育时难以适应网络化学习的新特性,而出现学习进度慢、效率低等问题。而“开放式导学”则凸显了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让师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在线教育与面授教育之间的区别,尽快适应在线听课、在线互动、在线测评等网络化学习方式,并充分利用开放的网络信息环境开展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从而提高网络学习的有效性,真正实现“在线”教育[6]。此外,通过探索“开放式导学”等新式在线学习方式,教师能够形成更专业化、更深层化的在线教育技术,促使在线教育进一步普及。

4.加强在线教育过程的保障性

“开放式导学”在线教育模式的教育资源、教学方式具有丰富性、多元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互动、在线合作等,能够改变传统在线教育模式的“视频+作业+测评”流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化、合作化学习能力[7]。此外,“开放式导学”能够营造开放性的考评环境,让教师和同学在互动学习中开展过程性测评及考核,增强了在线教育的监督程度[8]。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开展过程评价,教师能有效改变传统在线教育以学生登录时间、作业及考试成绩进行评分的状况,有效加强在线教育过程的保障性。

三、在线教育“开放式导学”的内容设计

1.引导学生制定导学计划

为了有效实现“开放式导学”,教师应改变以往制定统一化学习计划的做法,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学习能力及时间安排来制定导学计划,从而提高计划的科学性、针对性和个性化程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在线教育平台以及其他社交平台向学生讲解相关课程的教学计划、难易程度、重点分布、应用要求、考核方式等,让学生进行自主选课,进而制定针对具体课程的导学性学习计划[9]。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仔细检查学生的导学计划,对不合理的部分提出调整、修改建议,提高学生自主计划学习任务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合理参考学生的学习想法,整合班级学生的导学计划,对教学资源搜集、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选择以及考评时间和方式等进行适当调整,为学生的在线学习提供充足的资源性支撑和技巧性支持,引导他们开展有效的在线学习。

2.开展导学性教案设计

在虚拟化的在线教育环境下,师生、生生之间缺乏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和条件,导致教师难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降低了在线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在设计教案前开展开放性的在线交流活动,以民主、平等的理念和学生开展互动,从中了解并收集学生的发展需求、学习基础等方面的信息,提高教案设计的针对性[10]。此外,教师还应发挥“开放式导学”的优势,提高教育引导作用。例如在备课时分析和整合每一章节的内容,选择符合学生理解能力的知识表述方法,并引入丰富的教材案例资料,让学生在开放性资料的引导下加深思考,并积累实践应用经验,提高在线教育的实效[11]。

3.设计自主性在线作业练习

教师在设计“开放式导学”的相关作业练习时,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作业练习的知识覆盖面。教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交流开放性的优势,突破课程教材知识的局限,引入多元化材料和习题。同时,教师在设计题目时也应增强题目条件的开放性,如理科作业习题上,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设计具体问题,进而自行作答;文科类作业题则设置开放性的答题方向和评价方式,让学生自由作答[12]。这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充分锻炼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二是提高在线练习的多元性。教师在布置在线作业时应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制定内容丰富、题型多样的作业练习,以便更好地测评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在线作业的有效性。

4.组织互动性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联系班级教学和个人学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开展生生互动的重要方式。教师应合理扩大小组合作的范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网络参与到合作中,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为此,教师应落实以下工作,充分发挥教学主导作用。一是制定科学的合作准则。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小组合作规则和评价方式,并选出每个小组的组长,赋予其小组组织权力,去制定合作计划、反馈学习情况、进行活动考勤、收集和整理组员作业等。明确的合作规则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在线教育监督不足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都切实地参与到小组交流讨论之中,避免出现“边缘人”而破坏在线学习氛围。二是落实过程性评价。教师应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小组成果纳入到期末考评之中,提高对学生合作能力及合作态度的重视,强化小组互动的秩序性和实效性。

四、在线教育“开放式导学”的有效实践方法

1.增强在线开放式导学的互动性

传统的在线教育以人机交互为主,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导致学生出现知识面狭窄、学习积极性低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在线教育的开放性和导学性,教师应积极组织多角度、多层面的互动交流。首先,教师应扩大在线教育的互动范围:一是充分利用学校的技术优势完善在线教育平台,根据课程特点设置具有交流性的栏目和模块。二是强化师生交流互动。教师应抽取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回复学生在网络教育平台里所提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提出导学性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在线课程学习。三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由于在线教育环境下,学生们缺乏实地交流的基础,容易在小组合作中出现隔阂。教师应定期组织线上活动,如语音交流、视频互动等,提高学生之间的了解度和互动性。其次,教师还应拓展平台应用。除了利用学校提供的专门教育平台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微博、微信、QQ、论坛、帖吧等开放性的媒体平台,引导学生加入同一交流群,并在微博、微信上互相关注,通过互相评论、分享和转发等强化在线学习的互动性。

2.兼顾面授教学的有效性

在传统在线教育中,学生的面授到课率往往较低。教师应针对这一问题,探索高质量、高效率的面授教学模式。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将以往的“权威引导者”转向“平等合作者”,改变面授课中“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发挥“开放式导学”的特色,面授课上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设置具体题目让他们进行思考和互动讨论。其中,组织方法应具有多样性,包括案例式讨论、研讨型交流、辩论型互动等。这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出勤率。此外,学校还应组织定期的面授课检查,以问卷调查、座谈会、交流会等方式监督学生的到课情况,并向教师了解面授效果,强化对面授教学的监督和引导。

总的来说,“开放式导学”这一在线教育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有效融合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优势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有利于增强学生在线学习的适应性,提高在线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专业性和保障性等。教师应自觉提高在线教育能力,发挥导学性作用,引导学生制定导学计划,并结合具体学情设计导学性教案,开展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和合作性的在线教学、在线作业练习和小组合作,提高“开放式导学”的多元性,发挥在线教育的优势。

――――――――

参考文献

[1]李艳艳.谈基于pLe平台的网络教育个性化导学原则[J].中国成人教育,2014(10).

[2]孙艳萍,江小青.远程教育导学教师的现状、问题与思考――基于天津、上海、安徽省级电大的实证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

[3]胡志金.论远程教师多维导学能力的研究视角与培训方略[J].中国远程教育,2011(6).

[4]杨仁聪.远程学习者自主学习过程中辅导教师的价值体现[J].教育探索,2010(7).

[5]江小青.社会学角色理论视野下的远程教育导学教师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3).

[6]桂步祥,周桔.远程教育教学过程系统完善之探析[J].成人教育,2010(10).

[7]方华,熊若宇.对构建电大远程教育“双阶”混合型教学模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2).

[8]孔邵颖,郭宏亮.基于建构主义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成人教育,2011(10).

[9]孙长忠.远程教育基层教学点学习者个别化自主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2).

[10]洪庆根.在线导学教师的角色与职责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5).

[11]王军锋,张亚斌.云计算环境中的“四学”远程开放教学模式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篇5

关键词:mooC;课程设计;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7)14-0173-02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large-scaleopencourses,theimpactofmooConhighereducationhasgraduallydeepened.thecharacteristicsofmooCcoursewerediscussedandanalyzed,andthecurriculumdesignbasedonmooCplatformwasputforward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thecourseof“lawnconstructionandmaintenance”,andthecurriculumconstructionwasdiscussed.

Keywords:mooC;Curriculumdesign;Curriculumconstruction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在教育教学中,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s)作为一种大规模在线开发课程平台使得教学模式也发生重大改变,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教育模式,开创了教学模式的新变化,并对传统的高等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1-2]。

1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特点

1.1开放性mooC课程具有开放性和免费性。在中国的大幕课平台,基本属于免费的课程教学平台,个人通过注册账号来实现学习,不仅方便学习,而且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来安排学习。基于开放性和免费性,将会改变了教育资源不足、不均衡的现状,为人们提供了平等学习的机会[1-2]。

1.2形象鲜明,易于掌握mooC课程设计把图像和文字等多种形式的媒介组合在一起并形成直观的教学视频。使教学更加的直观,学生易于接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可以加以动画方式进行演示,例如在讲“草坪养护技术”时候,通过FLaSH动画的形式播放整个流程,让学生感觉置身在当时的情景之中,从而能够对知识点全面的掌握[3]。

1.3丰富的学习资料目前,大都mooC课程建设除了视频单元,还有大量的非视频单元学习资料,主要有补充资料、讨论模块、测验、考试等内容,学生与老师可以在线互动,教师需要在授课以外时间完成学生的各种提问,同时可以在线进行课程考核。

2基于mooC平台的《草坪建植与养护》课程设计

《草坪建植与养护》是园艺园林类专业的一门技术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均很强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草坪基本知识,掌握草坪草的分类及常见草坪草,掌握各类草坪的建植与养护技术,具备草坪建植与养护管理技能。《草坪建植与养护》是我院的精品课程之一,2016年立项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mooC示范项目。

《草坪建植与养护》大型开放型网络课程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园林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开发的视频教学内容,以岗位需要及工作要求设计相应教学内容,分为4大模块:草坪基础及识别、草坪建植技术、草坪养护技术及草坪保护技术。mooC形式通过外景拍摄、出境讲解、实景授课等讲解方式。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想,将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由多个10~15min的视频组成,每个视频围绕一个知识点(概念、原理、技术)讲授,相对独立完整,具体见表1。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4-5]。

3课程建设探讨

经过多次课程团队讨论,确定课程知识点整体设计表,保证授课教师能够有条理地拆分知识点。制作合适脚本格式和ppt格式,具体建设思路如下(图1):第一,重新拆分整理知识点,突出重点知识点,将原来的院级精品课程升级为以知识点为节点的慕课课程,每个知识点视频尽量控制在15min左右。第二,针对知识点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准备相关资料、ppt及脚本,使教学内容呈现更加生动活泼。第三,采用翻转课堂授课模式,学生线上学习主要课程内容及知识点,线下授课教师采用案例分析、答疑、讨论、学生展示等多样化互动模式。第四,聘请专业视频制作团队进行拍摄与编辑;第五,mooC视频修正,对录制课程视频进行反复检查,片头、片尾、声音及相关字幕等进行检查,对有些不影地方进行修复或者重新录制,确保视频符合标准;第六,mooC课程上线运营,按照要求上传平台,提交相关部门审查;同时,针对本校学生进行教学运营,并在运营过程中查找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修正[5]。

4结语

大规模、在线、开放是mooC的显著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教学方法,mooC易于使用,覆盖的人群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时间自主学习,学习资源丰富。《草坪建植与养护》课程涉及知识较多,知识存在与其他课程交叉,该课程慕课设计知识点是以职业、岗位需要为导向,合理整合、删除相关内容,突出实用性知识点。笔者希望能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探索《草坪建植与养护》的mooC课程设计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黄健.mooC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8:3-6.

[2]张钰莎.探讨基于mooC平台的《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2014,9:8-11.

[3]文攀,过建春,陈宇明.慕课在园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J].科技视界,2015,12:65-66.

[4]江生泉.基于工作过程化的高职《草坪建植与养护》课程教学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2016,23:86-88.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篇6

摘要:“慕课”的兴起,倒推我国教育模式的改革,并将在线网络教育推向了最高峰。首先阐述了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教学模式的特点,介绍了我校汽车涂装技术课程基础,进行了基于mooC示范项目的情境设计,构建适用于mooC的知识碎片化的任务单元教学内容,从而建设开放性平台,最后总结了《汽车涂装技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mooC;汽车涂装技术;情境设计;开放性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267-02

一、mooC概述

mooC是英文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简称,中文翻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2008年起源于美国,迅速发展是在2012年,我国是在2013年开始慕课的融入,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多所高校加入国外“慕课”平台为标志,“慕课”的兴起,倒推我国教育模式的改革,并将在线网络教育推向了最高峰。mooC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是较为滞后的传统教学方式与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之间的矛盾衍生出来的产物。其呈现出大规模、开放性、在线、课程四个特点:

1.大规模。一门mooC课程覆盖的范围很广,学员规模大,传统模式的教学局限在教室内,授课对象只有几十个或者一百多个学生,而mooC课程的学员人数动辄达到几万甚至上百万,充分的利用了学习资源。

2.开放性的学习资源。最理想化的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可以免费获得高等教育,不分国界、不分地域、不分年龄、不分学历、不分性e。mooC课程允许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依托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将最优越的学习资源传送到世界最偏远的地方。

3.在线异步学习。整个学习过程完全依托网络平台进行,凡是愿意来学的,只要注册即可参与,没有受到任何时空的限制。由于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致,传统的教室授课易导致部分学生上课听不懂从而开小差的问题,而mooC教学模式具有可重复性,除了能够同步学习外,还能反复的进行异步学习。

4.先进课程体系。mooC的课程更突出视频教学,从而将某一门课程的课程体系整合成多个知识点进行讲授,多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从而推动了教学改革。

二、mooC教学法在汽车涂装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汽车涂装技术》课程基础。《汽车涂装技术》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汽车喷涂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及其所使用设备的操作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该课程是我校汽车工程学院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我院目前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以及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均开设了本课程。特别对我院国家示范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来说,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职业核心必修课程,开设于2008年。本课程构建于汽车专业《汽车钣金修复》、《汽车美容技术》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所以本课程放在第四学期开设。本课程师资队伍强,教学经验丰富,授课对象包括汽车工程学院的所有专业的学生。目前围绕本课程,建有汽车钣金实训室、汽车涂装实训室、汽车美容实训室等多个实验实训室,并在芜湖及周边地区设有多个实习及就业基地。根据市场调研和与汽车钣喷企业的深入交流,我院重新规划并设计了700平米的标准化汽车钣喷专用房,设置有研磨房、调漆房、烤漆房、举升机、大梁校正、理实一体化教学区等,本mooC课程实训视频的拍摄均在本实训室完成。本课程一直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包括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教学参考书、教案、电子教案、相关图片和课件等)储备比较完善。

2.基于mooC示范项目,设计学习情境。本mooC课程由若干个学习情境组成,教学内容以学习情境来设计,学习情境是在职业学校实训场地对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化加工,以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为目标。《汽车涂装技术》课程教学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从岗位需求出发,及时梳理教材内容,根据汽车喷涂工艺流程按模块化教学。通过对汽车涂装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从不同的阶段和角度设计,将整个课程设计成7个学习情景,即“汽车涂装基础技能”、“汽车底材处理”、“汽车调色技术”、“汽车面漆喷涂技术”、“汽车漆面缺陷处理”、“汽车驳口喷涂”、“汽车涂装综合技能”。学习情景的设计重点考虑汽车喷涂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及其所使用设备的操作方法。

3.基于mooC示范项目,构建适用于mooC的知识碎片化的任务单元教学内容。《汽车涂装技术》课程构建适用于mooC的知识碎片化的任务单元教程设计,每个任务单元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按照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并实施。在每个环节中多以问题或小任务的形式来布置,时长控制在5―15分钟之间,有效的在完成任务单元教学的过程中将知识碎片化,设置成适用于mooC教学的教学过程。根据对汽车涂装技术中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总结,在学习情景下可以设置17个任务单元,分别是干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打磨房及喷烤漆房的使用与维护、喷枪使用与维护、去除旧漆与状边打磨、原子灰处理、中涂底漆喷涂、面漆前处理、素色漆单色母微调、素色漆双色母色差微调、金属漆双色母色差微调、单工序素色漆喷涂、双工序素色漆喷涂、双工序金属漆喷涂、尘点、流挂、驳口处理、双工序素色漆板件内过渡喷涂、单工序驳口喷涂、双工序驳口喷涂、汽车涂装工艺综合技能,每个任务单元完成一个独立的工作工程。

4.基于mooC示范项目,建设开放性平台。通过《汽车涂装技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的建设,为汽车专业学生及汽车爱好者提供开放的优质学习平台,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视频课程,同时配备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实现网络的共享,做到学生自主学习与师生互动相结合。

三、结语

通过安徽高校省级质量工程《汽车涂装技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的建设,使本课程受众更广,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对于汽车企业人员或私家车主都可以现学现用。同时,在课程中体现新知识、新技术的更新,突出技能培养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基于mooC的建设思路,本课程更强调知识碎片化,小任务化和问题化,使更多的受众人群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容易。

参考文献:

[1]李会,魏瑞斌.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6,(9).

[2]郭敖鸿.“慕课”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翻转课堂”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0).

[3]过宏雷,崔华春.慕课:高校教学模式的全新挑战与变革契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5).

[4]毕大成.实施mooC示范项目优化工程制图教学方法[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5]王国栋,卓春英.mooC+翻转课堂视域下工程数学课程体系应用模式探索[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

收稿日期:2016-11-28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篇7

关键词:积件;微课;微课程;线上课程

随着信息化进程强烈地激发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变革,基于教学网络平台的线上课程,以其具有大规模的学习人数、开放的学习空间、在线实时互动和智能评价等优势引发了教育史上的再次革命。目前,国内外大量优秀的线上课程远程开放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课程,如mooC(慕课)、moodle(魔灯)、超星数字课程资源学习中心等,为广大学习者提供大量的线上课程资源。近年来笔者主持开发了国家中职示范校数字化资源电子电器专业共建共享课题建设,践行“互联网+”的教育新模式。本文以C51单片机数字化资源建设为例,从最小的具有独立性的知识点积件入手,以微课为知识片段,系统开发微课程;再阐述应用互联网教学平台,对微课程进行组合开发,形成优质的线上课程。

一、线上课程与微课程

1.微课与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及微课程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变革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方面独具优越性,且顺应了信息时代中学习者的惯方式。

(1)微课概念。微课是微型课的简称,来源于现实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师授课的浓缩、搬迁与改版,是一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包。

(2)微课程概念。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代名词,其灵感来源于可汗学院的翻转课堂实验,是将原有课程按照认知学习规律,分解成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微型课程体系。某一微课程是多个微课程单元组成的微课程体系;其核心要素包含知识点体系、教学方式、短小精悍的完整知识内容、辅助学习资源包;它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有参与、有反馈、有作业、有讨论和评价、有考试与证书,是将学习内容与学习资源整合为一体的新型课程体系。

2.线上课程概念

近年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在全球迅速兴起,这种网络上在线开放课程即为线上课程,特点是改变了学习者传统的学习模式,使不同受众群体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由此使开展大规模和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线上课程本质上由微课程组成,依托于不同的互联网平台,展现给受众群体以自由选择的海量线上学习资源,从而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的集成资源环境。因此可表述为:线上课程=互联网+平台+微课程。

线上课程具有开放的学习环境,自主的学习控制,交互的学习内容,完整的学习跟踪、互动和评价,方便快捷实现了课堂教与学的翻转。

二、线上课程开发平台解析

实现“互联网+”的关键基础是平台。目前已有的优秀开发或应用平台,主要有三类八种,第一类为mooC平台,包含Coursera、Udacity、edX三种;第二类为e-Learning开源网络教学平台,包含moodle、Sakai、Drupal三种;第三类为商业网络教学平台,包含Blackboard、tHeoL两种。比如mooC平台,以视频公开课资源为主题提供在线和开放教学,实现自主学习的网络模式,是“翻转课堂”概念的延伸,它有师资、课程材料、也有开课和结课时间,学习的过程包含了沟通和合作;moodle网络教学平台,属于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的开源免费平台,是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moodle具有强大的课程开发、学习管理、交互、评价等学习功能,教师可以设定或开发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或学习课程;Blackboard平台,类似地支持在线学习和在线教学,教师能够根据实际教学环境在平台上在线开发课程。

三、线上课程的开发实践

1.碎片化的知识点积件制作

开发线上课程需事先对课程进行规划和设计,结合课程的性质以模块、项目、任务的形式规划和细化课程,将课程体系碎片化,再把碎片化的知识点制作成“积件”,使其能够采用积木式的知识学习、组合或二次开发修改;积件是线上课程的最小单元,常用的Flash、Dreamweaver等工具制作,资源形式多为微视频、微动画、交互式试题、知识点文档、ppt等多种媒体组合。

在C51单片机线上课程的开发中,首先对课程进行项目设计,按项目―任务―知识点积件进行分解。如图1,项目九“简易数字电压表设计与制作”,划分两个任务,其中任务1“aDC/DaC”有两个知识点积件aDC和DaC,每个积件的内容包括知识点文档、微视频、微动画、ppt、试题各一个,构成线上课程开发的最小单元。

图1知识点积件内容

图2moodle平台的三大管理功能图

2.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程的制作就是融入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表现手段对知识点积件的整合,以描述一个相对独立知识点学习为原则,综合知识准备、检索、教学设计、资源应用、管理、评价等教学信息资源,并封装成一个可独立运行也可组合的知识点积件;经平台再次封装后的积件就是一节相对完整的微课程单元,通常设计时控制学习时间为15~25分钟。而后再将一系列微课程单元组合成微课程,即:积件―微课程单元―微课程。

对上述C51单片机中“简易数字电压表设计与制作”微课程的制作,是根据aDC/DaC积件教学内容,经再次封装后形成包含“知识点资源包”“微课程教学规划”和“实训规划”三部分的微课程单元。“知识点资源包”是各个相关知识点积件组合;“微课程规划”内含课程设计、教学评价、实施要求;“实训规划”内含实训计划、任务书、实训原理、程序包、演示视频。然后对应地加载到moodle平台上的课程区、论坛、测验、资源下载、投票、问卷调查、作业、聊天室、Blog和wiki等,成为线上课程的一部分。

当然,线上课程除微课程的知识点外,需要有紧密结合知识点并为之服务的配套资源,如案例、方案、试题、拓展资源、竞赛方案等,称之为通用主题素材。

3.互动功能开发及课程管理

线上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的互动功能非常重要,可根据平台功能开发如“导航、检索、分组、评价、学习跟踪、教学讨论”等功能,互动功能开发越全面,线上课程提供的学习和应用功能也越强大。

以moodle平台为例,应用该平台强大的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学习管理等功能,如图2。

在各功能模块中都可以构建相应的互动,课程选择、知识导航与检索、学习分组、测试与评价、进度与成效跟踪、专题讨论、热点论坛、维基百科等。C51单片机线上课程构建好后可分权限给任课教师,教师根据任课班级设定学习者的身份管理,分组分项目,对指定群体设定学习内容,跟踪学习情况,定期开展主题活动或更新知识内容。学习者登录课程会看到老师单独的授课或指导内容,以及课程完成情况;教师根据学习进度和效果开放下一个学习或互动环节。

四、线上课程的应用研究

线上课程=互联网+平台+微课程,对教师而言颠覆了传统的备课模式、教学组织模式、授课模式、评价模式,开放了学习者的时间、空间和学习自主性;可依照实际学生情况利用丰富的资源制订个性化的授课模式,实现一对一教学,达到“翻转课堂”的目的。教师是作为授课者、管理者、经营者、学习者等多重角色参加线上课程的开发和应用。

从线上课程的研究和应用中我们发现,其助力并推动教育变革后,我们的教与学出现了如下新的趋势:①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学能力的重要支撑;②传统的备课、教学、课堂等模式要颠覆;③开放式的教学将使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挑战;④对知识的管理、非正式学习和终身学习非常重要;⑤随时、随地、随需、个性化自主学习将是今后学习的主要模式。

通过对线上课程的应用与研究我们发现,微课、微课程、线上课程三者之间是紧密关联的,而积件是其最小的元素;微课作为数字化资源包中的内容,表现为知识的“短、小、精”;微课程则是把这些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包通过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整合设计,形成一个个分开时相对独立,融合时构成完整课程的知识点;线上课程是将一门课程系统地数字化设计,形成微课程后,利用教学平台引入互联网,在平台上开发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学习管理的微课程。

参考文献:

[1]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1).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篇8

关键词:纳税筹划;在线学习活动;五有五化

一、引言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提出,办好网络教育,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发展,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教高[2015]3号)指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新型在线开放课程和学习平台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激发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正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发生变革,给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e-Learning为在线教育、远程教育或者在线学习,是指在由通讯技术、微电脑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所构成的电子环境中进行的学习。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在线学习已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已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丰富又有质量的活动能最大程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在线学习成效。

二、《纳税筹划》课程在线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

(一)“五有五化”概述。在线学习活动开展的初衷是为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其设计充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目标、学生情况等因素。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活动设计之前,要重视开课前的准备,做到“活动有计划、活动有主题”,在运行过程中做到“过程有记录、活动有反馈”,在活动后期做到“活动有考核”。设计什么样的活动主题是在线学习活动的重中之重。借助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学习平台的各项功能,以“五有”和“五化”为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指导原则,即:活动有计划、活动有主题、过程有记录、活动有反馈、活动有考核;活动内容职业化、活动主题项目化、活动环境模拟化、活动方法多元化、考核评价全面化。(二)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纳税筹划》是各类高等院校会计、税收、管理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中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纳税人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形势应运而生的一门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纳税筹划涉及税收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等多学科的内容,兼有综合性、学科交叉性、实务性等显著特点。本会计学专业科开设了该课程,其对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也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学习《纳税筹划》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企业纳税筹划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随时追踪国家税收政策变化信息,并据此调整筹划行为与方案的习惯,为学生将来从事的财务规划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本课程共设计了9个主题(见表1),在2020年春季病毒肆虐的特殊时期,线上学习成为了大家主要的学习方式,需要设计更加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紧紧围绕设计原则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能力。表1《纳税筹划》学习活动设计表(三)在线学习活动实施。1.实施前期准备。在初步完成各项活动设计之后,与《纳税筹划》课程班的班主任充分沟通,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最终确定活动设计方案。然后以任课老师的身份加入到班级各项联络群,与班长和副班长建立长期联系关系,一同进行活动安排的讲解与分析,动员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并且在班级联络群上详细指导网上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及时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障碍。学生在线学习活动主要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纳税筹划》课程讨论区开展,按照设计方案,陆续上传在线学习活动主题。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通过国开学习网课程讨论区留言,或者微信、QQ、手机等途径留言与沟通,及时解决困难。2.具体实施过程。根据“五有五化”设计原则,将九个主题落实到每一次的线上和线下学习过程中,按照一定要求和学习讨论主题与任务(见表2),分期上传学习活动主题到网络平台,逐步完成整个课程的在线学习过程。

三、《纳税筹划》在线学习活动应用分析

(一)学生参与程度较高。根据“五有五化”设计《纳税筹划》在线学习活动,在2020春季会计本科班进行案例实验,该班班级总人数为49人,实验统计数据截止到2020年6月24日,有49人参与回帖,占班级总人数的100%,1-9条回复为8人,9-20条回复为23人,20-30条回复为13人,30-40条回复为5人,针对9个主题进行的回帖总数达到688条。其中参与回帖的学生中,最多回帖数为40个,最少回帖数为1个,回帖数量在9-20个区间的比例最高,达到44.23%。(二)主题互动紧贴实践。从互动话题回帖数来看,回帖数量较高(80个回帖以上,含教师回复数量、学生互动等)的话题有:“主题一:走进税收,学习筹划”、“主题三:模拟岗位,深度理解”、“主题六:实践引领,贯穿课程”、“主题八:归纳反思,取长补短”等,其他主题回帖数量都在70-80之间。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对课程学习、实践岗位、模拟实训、总结归纳等方面比较感兴趣,这也和开放教育学生的学习关注点,自身具备的优势等密切相关,这类的活动主题设计,会更加吸引已有工作经验的开放教育学生。(三)活动考核综合评价。在线学习活动实验结束后,根据学生个人回帖总数量以及回帖质量,对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进行了相应比例的赋分,体现了参与课程讨论活动对形成性考核成绩的贡献,并根据学生个人回帖总数量排名情况评出《纳税筹划》“课程之星”。

四、在线学习活动反思与改进

本次《纳税筹划》在线学习活动实验,在课程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成效上面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互动和交流效果也十分良好,但是与一些做得出色的开放在线课程相比仍有差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和改进。1.更加注重互动质量。活动实验过程中,学生回帖数量远远超过预期的数量,但是学生对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内容回复较少,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在今后的在线学习活动中,要进行有效引导,及时与同学进行沟通,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效。2.更加深入理解主题。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的9个主题,从回帖内容上来看,有很多同学对这几个主题的深层次意义理解不够到位,需要更加深入学习和思考,才能得到真正的帮助和成长。今后要针对每个设计的主题,制作一份活动主题说明和讲解,详细告知学生本次主题的主要用意和学习重点,有序开展学习,提高在线学习有效性。3.更加优化回帖方式。因上传学习活动主题的时间分布在前期、中期和终期三个阶段,时间上比较集中,会出现学生回帖很集中,教师来不及回复。今后实施过程中可以将主题上传时间安排在每周的某一天,固定时间上传,留足回帖时间,在下一个主题之前完成前一个主题回帖,可以确保及时有效的回复。同时及时肯定和评价积极回帖发言的学生,给予一些正确开展在线学习的方法。

五、总结

在线学习活动是解决学习者在线学习困惑的重要途径,教师负责对在线学习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在统一的网络学习平台,师生共同参与在线学习活动,可以给学习者较好的学习指引,更是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高等教育会计专业本科阶段的《纳税筹划》课程,是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在以网上学习为主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设计有效果、有吸引、有深度的在线学习活动,吸引学生目光,提高学生兴趣,强化学习效果,是助推本课程教学的有利手段。“五有、五化”的有效指导和深入融合下,通过实践教学过程中多思考、多总结、多分析,不断修改和完善该课程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最大限度地提升课程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王蕾.高等远程教育学生在线学习行为现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2019年07期.

[2]费杨.引领式在线学习活动的构建设计[J].科技视界,2019年9月.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篇9

课堂教学是课程学习的主阵地,因此抓好课堂教学、科学制定教学计划是建设好本课程的关键[2]。对“低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把握课程的总体结构和思路,环环相扣“低频电子线路”课程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为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简称“集成运放”)服务的。集成运放的内部结构主要包含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其中输入级采用“模拟集成电路”章节中的差分放大,中间级主要用到放大器件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输出级采用“功率放大电路”章节中的功率放大知识,二极管知识和反馈内容贯穿集成运放的整个电路环节,其它电源、信号处理与产生电路等知识构成了集成运放的辅助电路。(2)把握课程学习的重心,总分结构,先总后分“低频电子线路”课程的学习思路是:以集成运算放大器为主体结构,先学习其外部电路,消除学生对课程学习神秘感,把握好学习重心;由易到难,分章节分层次学习其他相关知识内容并加以思考应用,从总体上把握好学好本课程的重要内容。(3)立足基础,推陈出新各章既要有基础知识介绍,又要有最新知识引用研究;不仅有传统分立元器件内容,而且有新器件和新技术的扩展。整个内容安排做到让学生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学到基本技能,从中获得新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同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2课程教学重难点处理

我们认为“低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半导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和反馈放大电路,而教学难点是模拟集成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3]。为此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处理课程的重、难点。(1)抓住主次,重点突破半导体二极管知识、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是“低频电子线路”课程的基础,其反馈知识内容多、类型鉴别难,而且集成运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用到,所以,要让学生学懂学透,必须重点介绍,努力让他们做到零盲点。其它电路可以根据课时和专业需要,简单介绍或学生自学。(2)对比学习,求同存异“低频电子线路”课程中有两种重要放大器件:晶体三极管和场效应管。这两种放大器件是构成电压放大电路的必备单元,而且每种放大器件内容繁杂、较难分析、指标也多,所以分开单独教学耗时且易混淆。为此,对教学的改革方法是先主攻其中一种放大器件(比如晶体三极管),将其弄懂弄透,然后总结归纳,与另一种放大器件采用比较式学习,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只需学习不同知识点,从而达到事半功倍、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3)化整为零,举一反三模拟集成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是“低频电子线路”课程知识的综合应用。对这些难点知识,先细化成几个主要部分,然后对各部分进行讲解教学,逐个突破。同时,及时总结,巩固难点,举一反三。

3课程教学方法实践

“低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手段多变,教学方法多样,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单从课堂教学这一块介绍课程教学方法。(1)“三步法”的应用利用三步即可快速达到题干要求。以二极管导通状态判别为例,可采用“三步法”[4]:第一步:将电路中的二极管移开,留下两个开路点a和k(a、k分别代表二极管阳极点和阴极点);第二步:运用解直流电路的方法计算a、k点电位Ua和Uk(或者计算开路电压Uak);第三步:根据Ua和Uk(或Uak)进行判断,若二极管的阳极电位Ua高于阴极电位Uk(或Uak大于0)则为导通,反之则为截止。(2)枯燥内容形象化法半导体材料中存在两类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针对空穴的概念抽象难理解等问题,可通过类比说明:在一次演唱会上,将每个座位上的观众看成一个价电子,被束缚在座位上,前排因某种原因离开座位的观众就成了一个自由电子,当其座位空出后,后排观众为了更好地观看,依次向前移动一个座位,最终空座位移到了最后一排。因此,观众向前排移动可以等价看成空的座位向后移动。利用这个方法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穴真正的物理意义,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实验法和仿真形式进行教学。(3)总结归纳法该课程知识点比较散、易遗忘,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加以总结是非常必要的。对“低频电子线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基本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要紧紧抓住书本上的各个知识点,既要使学生从概念上理解各知识点,又要让学生了解本质。比如在反馈类型判别的教学上,总结出:一点出为压,两点出为流;一点入为并,两点入为串;并入阻小,串入阻大;压出阻小,流出阻大;压稳压,流稳流。

4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1)基础实验设置一些基础实验项目供学生练习。基础实验项目可以是: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设计,级联负反馈放大器设计,基于3片op07的仪用放大器设计,采用双电源供电的两级(同相和反相同时使用)放大电路设计,采用单电源供电的同相(反相)放大电路设计,基于Lm386低频功率放大器(集成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低频功率放大器(输出采用moS功率管)的设计,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设计,1kHz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迟滞电压比较器设计,基于三端稳压芯片的直流稳压电源设计,LeD驱动器设计,基于1n4148的温度传感器设计,光电开关的设计与制作(比较器电路+光敏电阻+继电器)。(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低频电子线路”实验的延伸和提高,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电子线路设计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课程组将着手研究课程设计的开设内容、开设方式等问题,切实提高课程设计质量。(3)学科竞赛实践活动以“低频电子线路”课程学习为基础,建立一套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通过采用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从项目筛选到项目总结,由团队内部组织对成员进行综合评价,实行优胜劣汰制。对与学科竞赛和工程实践相关的其他课程,从实际需要和重要性出发,提炼出具体问题供学生解决,实行弹性考核制度。

5课程教学实施与教学效果分析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以满足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新要求。首先,在课程内容上,要保持一定的先进性,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和企业需求,既注重课程理论的基础性与系统性,又要注重学科理论的前沿性和创新性[5]。在保留理论模块的基础上增加创新模块,以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同时,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列入教学内容,对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拓展和升华。其次,在开设方式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件,以扩大授课的信息量,增强上课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同时开设课程网站,通过案例讨论以及作业练习,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激发其课程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此外,课程组也可以利用教学辅助视频资料以及国内外一些较为先进学习网站比如mooC,Facebook等,根据需要引入课程。近年来,我院秉承课程改革新举措,积极开展各类教研教改活动,全方位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1)理论学习基础好,学生考研率高;(2)实践操作能力强,为优异的学科竞赛成绩打下基础;(3)学科竞赛成绩显著,学生综合素质高;(4)综合能力强,造就了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6结论

在线开放课程设计篇10

结合我校安全工程学院江苏省实验教学中心的现状,建设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基础实验系统及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开放实验很有必要。开发一套可编程控制的教学实验系统———pLC实验教学模拟控制板及各种方便学生实验操作的监测监控组件,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给学生留有科研拓展的发挥空间,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扩展性,形成一套安全监测监控基础知识学习与科研拓展训练于一体的实验平台。实验教学系统的开发应用不仅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为专业老师在复杂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实验对象及实验设备。通过建设基于光纤通信的pLC主从式站点通信实验平台,提高学生对监控系统远程通信的硬件组合及软件编程能力;鉴于井下风电瓦斯闭锁要求,建立基于pLC自动控制的局扇瓦斯超限断电模型实验系统,提高学生对监控系统功能实现的认知和编程能力。整合调试实验室已有的KJ90型煤矿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基于pLC远程控制的煤矿井下避难硐室环境综合监控系统,通过组合功能调试,提高学生设计监测监控系统的能力。

2课堂教学演示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效果分析

安全监测监控这门课程是从事工业自动化、安全管理等行业人才所应具备的基础控制技术的重要教学内容。该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工业控制网络及现场总线技术,了解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各种单元、规格,内部继电器及数据区,理解其通信功能,能按照可编程控制器的设计步骤去分析和设计对应的控制系统。因为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所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利用课堂教学演示系统提高教学效果,加强认知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适合面向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教学演示系统是为教学而设计,鉴于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其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系统结构小巧,便于携带,操作方便,且可与可编程的pC机一块置于实验台上,随时进行编程和实验。2)实验装置采用插头和插座式的连接方式,硬件导线的连接十分简易,在实验室可以实现即插即用,不用任何工具即可进行实验。3)突出教学实习、实验装置的实用性,具有模拟量和开关量多种输入方式,设计了可以实现这两种实验的实验模块,简单实用。4)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作为整个课堂教学演示系统的核心部分,pLC教学模拟控制板需要进行组装,组装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接口的分布要合理,恰当。2)器件的布置要做到美观,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3)在焊接的过程中要避免短路,使焊点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该模块在制作过程中,先把pLC、em231、em232固定在印刷板上,模块和模块之间通过电缆进行连接。在印刷板正面,通过导线将pLC及其扩展模块各接口引到前面的接线柱上面,在印刷板底部,利用烙铁将接线柱底部和排线插头底部连接起来,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接口的合理分布以及连接可靠,避免脱落、短路的情况出现,连接后的模块示意图如图1所示。开关量输入模块作为实验系统的主要部分,在组装过程中除了要遵守一般的器件组装原则之外,还要根据实验的内容和要求,合理布置器件在印刷板上的位置和间距,由于器件比较多,板子上空间有限,所以,在组装的过程中要特别的注意。方法和pLC及其扩展模块的组装方法一样,板子正面通过接线柱连接,板子底面用烙铁把排线插头和接线柱连接起来,组装好的开关量输入模块如图2所示。课堂教学演示系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演示系统有多种输入输出方式,实验效果明显,便于观察,可以增强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将枯燥的专业课教学转变为类似的“案例教学”。课堂教学演示系统还可以实现的实验内容丰富多样,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利用不同的输入输出元件,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大幅度的提高学习效果。

3完善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及整体的拓展训练

课程设计是本科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为目的,传统的课程设计方式无法与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及社会需求发展相适应,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课堂教学的改革及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完成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分析课程的课堂教学,提出挑战性的设计题目、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及评分机制等教学内容对课程设计的作用效果,构建将多种教学元素与课程设计交汇融合的创新课程设计模式,对课程设计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改革和拓展。为了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效果,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1)加强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的交汇融合,在课堂教学中间阶段适时地把课程设计的题目、任务、要求等告知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将课堂教学与课程设计融会贯通,使学生在课程设计时就有了充分的准备和认知,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2)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在课程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融入创新思想和意识,选题一定要具有前沿性和挑战性,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思维。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善于启发、鼓励学生,增加网络信息资源的查阅量,切实通过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的结合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教师在课程设计的指导过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及学习的层次基础,分不同的难度系数对每一组学生安排课程设计题目,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4)改变课程设计的评分机制,打破对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进行综合评分确定总分的传统方法,融入答辩式评分模式,最好能融入到设计的每个阶段,激发学生的辩论思维能力,提高答辩权重,保证课程设计的创新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