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的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6:32

媒介融合的特征篇1

融合性媒介使用与媒介分工

融合性媒介使用鼓励受众通过不同的媒体平台获取媒介内容,并把分散在各媒体平台的内容以某种内在逻辑重新联系在一起,生成新的意义或后续行为。融合不仅发生在媒介使用的技术层面,同时也发生在受众将多渠道信息转化为个体认知及生产、生活资源的过程中。在信息获取上,面对多元化的传播媒介,融合性受众倾向于针对不同媒体平台的特点或性质,综合获得信息,并进行整合得出认知与判断。受众的媒介素养将影响其对媒介信息的使用及最终认知的形成,如电视的官方性,互联网信息的草根性、庞杂性及待去伪性等。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及网络收视调查显示,有2%~4%的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台官网、门户网站、微博及贴吧/论坛/社区等渠道获取电视新节目信息,这部分观众在电视或互联网上收看节目后,会“与在线好友分享”或“给节目打分、发表评论”。网络平台的参与性、社交性使受众以个性化的方式分享、评价热播电视剧的经典对白或潜台词,这成为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人际交流的网络表达方式,丰富或是改变了电视传播效果形成的传统路线。

虽然媒体使用率的消长及格局变化时有发生,同时某些媒体的某种特定功能已然消失或面临被取代,但从纸介质到数字化介质的媒介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传统的书籍和报纸并未消失,只是由于新技术或新媒体的进入,它们的地位发生了改变,这暗示着一种动态的平衡;而从使用者的角度讲,则反映了受众融合性使用的变化性与相对稳定性。这是因为媒介诸多社会功能的发挥给受众带来固定的期望满足,如获取信息、消闲娱乐;另一方面,不同媒介在受众融合使用模式中存在着潜在的分工,由于媒介技术所支持的功能不同、与之相配套的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不同,这些内在的特征外化为媒体提供的差异性内容与服务、立场与倾向,并通过受众的日常使用而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认知,如电视收看的家庭性、网络视频收看的个性化与互动性。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显示,当重大事件发生时,49.57%的电视观众因为网络信息传播的“方便快捷”而将之作为深入了解重大事件的媒体,比电视高出15.56个百分点;而在内容的权威性上,13.8%的观众认可电视媒体,比网络高出8个百分点(见表1)。可见,在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中,受众通过长期的媒体实践对于特定媒体的核心功能或核心属性形成了个性化认知或无意识共识,在其媒介使用图谱中,媒体分工或分立或重合,但在整体上都不影响受众将之娴熟地运用于信息整合过程中。

媒介使用习惯的流动与互补

在受众的媒介使用图谱中,媒介使用的融合同时带来了媒介使用习惯多形式的融合。媒介行为虽然具有强烈的个人性,但作为存在于一定社会背景下的大众传播与社会往工具,媒介使用凭借受众长期的社会实践,会在一个时期内沉淀为广泛且相对稳定的共享认知和行为习惯,如经常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除夕守岁时收看“春晚”节目等,这些媒介行为都具有特定而深刻的社会文化烙印。受众在特定时期及特定媒介平台上发展起来的媒介使用习惯并非孤立于彼此,它们之间在不同方向上对彼此产生影响。对于某种新媒介的采纳应用会在怎样的范围内与程度上改变受众使用“老”媒介的习惯,对于那些既是电视观众也是网络视频用户的有限观察显示,虽然存在一定的影响,但网络视频个性化的收看方式并未完全改变他们收看电视的方式。201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表明,在家里看电视时,29.13%的电视观众会“陪家人一起收看,增加沟通”,而电视——网络视频融合受众中,只有25.71%会与家人一起看电视,“无聊、打发时间”是这两类受众在电视终端上收看节目的普遍状态,认同比例均为60%左右。通过对受众电视行为习惯及网络视频行为习惯的研究与比较,可以大致梳理出这两种行为习惯之间存在的流动与互补关系。

媒介融合的特征篇2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

项目资助:201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基于媒介融合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研究》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媒介融合正在快速推进,我国的媒介融合也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更多地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介实现交叉、合作与融合,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创新业态不断涌现。媒介融合的快速推进对新时期传媒人才的类型、规格、质量、层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迫切的变革诉求。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媒介融合的相关内容及知识体系在传媒专业教学介入不足,存在“零散化”、“自发性”状况,知识覆盖的系统性有待提升。虽然当前我国媒介融合在实践层面获得了快速推进,在理论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媒介融合的相关课程体系设计、教材建设等存在着明显的滞后性。当前大部分高校在新闻传播及管理学专业教学中没有安排专门的媒介融合的相关课程,在关联课程中,媒介融合知识章节的内容存在缺失或者份额偏轻,与最新的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与特征存在较大的落差。一些专业教师凭借自身专业兴趣与工作阅历随机向学生介绍媒介融合的相关知识。当前媒介融合相关内容教学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及教学评价标准等亟待进一步厘清。

课堂教学与专业实践之间的关系建构与媒介融合的趋势存在较大的“疏离”。媒介融合本质上要求传媒从业者具备信息采集、分析、迁移、全方位立体化应用的能力,打破不同介质的媒体界限,具有多种媒体综合使用技能,这就对传媒人才的教学与实践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当前我国传媒人才培养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介质定向性”。即根据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介质媒体的特点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具有较高专业对口特征的定向实践等。这种实践模式对于传媒从业者跨媒体技能的培养带来极大的束缚,与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存在着较大的“梳理”,亟需得到改变。

媒介融合对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牵引力有待提升。媒介融合最终将引发的是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培养方式等的系列变革,实现传媒最新发展趋势与潮流在传媒人才培养中的深度渗透,使传媒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传媒发展的需求。当前媒介融合在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中的整体影响力和牵引力不足。一些传媒教育工作者自身对媒介融合的认知程度及实践经历亟待提升与丰富。而重建培养机制及实践模式所需要的有效要素支撑的不足,现行办学体制下对创新欲望的激励不足等原因,也成为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障碍。目前从整体上来看媒介融合仅仅停留于介绍与概念引入层面,尚未深入到实践与运用层面;媒介融合仅仅在局部院校进行了个案性质的自发性试验,尚未纳入整体传媒人才变革系统性规划进程,进入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主流政策议题及实践命题;媒介融合仍停留在传媒人才培养的若干个局部环节的变革探索,尚未进入综合性试验、联动创新的轨道。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原则

渐进性原则。媒介融合是传媒技术革命所带动的传媒理念、传播形态及方式、生产与营销模式、管理与运行机制等的系列创新。不同国家因为原有经济发展基础、传媒发展水平及传媒管理模式的差异,媒介融合的推进方式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当前我国媒介融合受经济文化发展的统筹水平、自主科技成果尤其是信息技术成果的研发及转化效能、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力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不确定性。与之相匹配,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始终要秉持“渐进性”原则。紧密结合我国媒介融合推进的实际确定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实施方案,科学设计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目标及试点方向等,踏准媒介融合推进的节奏,在稳步、逐级试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方案,避免造成两者之间的人为疏离,形成不必要的资源损耗。

协调性原则。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如何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衔接等问题,也涉及到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模式创新、评价机制改革等各项工作,牵涉面大、影响氛围广,且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协调性”原则。既关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个性特征,又充分兼顾到整体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与特征;兼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机制创新等各项工作之间的协调,实现集成联动,发挥整合效应;兼顾我国传媒体制改革的整体进度,现有的区域经济及传媒发展基础,生源素质构成等要素,合理确定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力度及改革幅度,避免片面求新、求大、求全而造成“后继乏力”。

关键性原则。在坚持统筹协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各项工作的基础上,要善于结合实际,抓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实现重点突破,带动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推进。这种关键性环节既可以是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累的优势性要素,比如有些高校在传媒实践教学环节积累了良好的经验,一些高校在传媒“双师型”队伍建设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也包括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及传媒发展水平所形成的“迁延性”、“反哺性”优势。比如某个地区发达的节目创新机制及优良的节目制作水平对该地区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带来的深刻烙印等。当前,一是要善于发现关键性要素,及时总结与提炼办学中的一些独特优势;二是要善于转化关键性要素,注重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把握契机,创造条件形成独特优势;三是要善于利用关键性要素,创新思路与机制,通过关键性要素发挥,牵引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变革。

特色性原则。高校在长期办学进程中不可避免地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与办学特色。这些办学特色为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土壤。要注重在传承原有的人才培养特色与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媒介融合的最新趋势与特征开展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努力探索具有特色、立足实际、多样化的改革方法,而不是片面谋求形式统一而忽视内在创新要素的传承与激发。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一是建立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究机构,建立开放式的研究平台,为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区别于其他在人才培养模式若干环节、若干方向上的战术性调整,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战略层面的体系重建,影响面广、程度深,改革的难度相对较大。高校要集中学校内的精英研究力量,或者通过重大课题招标的形式,组建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团队。同时创造条件鼓励区域内设置相关专业的院校或者具有行业背景的同类院校开展协作研究。研究团队要密切追踪所在区域、国内乃至国际媒介融合的最新发展趋势,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知名院校开展媒介融合教育的相关经验,总结国内相关院校自发性媒介融合教育开展的成效,立足学校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基础,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路径等,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强调建设开放性的研究平台,要积极吸收外脑,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充分吸收党委政府宣传舆论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传媒企业等用人单位、行业组织等部门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增强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在注重传媒及文化产业发展大趋势、大环境与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实际的紧密结合,凸显方案的“水土附着性”,结合学校的整体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可以尝试建立分阶段的、梯级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线图,使之更能适应实际需求。

二是科学设定传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综合协调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改革、评价机制创新等各项改革,厘清改革的步骤、推进力度等,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媒介融合要求传媒专业人才不能简单具备单一媒体的实践与运用技能,而是要具备跨媒体的综合实践运用能力,能够处理与运用多种媒体介质信息,能够适应多种场域状态、复杂工作环境的挑战。在这就要求在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定位中不能再沿袭传统的单一“专业化”方向,必须注重学生跨媒体能力的培养,能够熟练从事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媒体的采编及报道任务。在此基础上,定向培养学生对某一类型媒体的专业能力。在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试行跨媒体教育+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或者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完善跨媒体知识模块及技能培养环节。要加强媒介融合的相关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储备,尤其是要注重具有实践经历的“双师型”队伍的培养,可以试行“双送”制度,即专业院校培养的师资送传媒一线锻炼、来自传媒一线的师资送专业院校进修,不断提升其素质。要加速媒介融合相关教材的建设,编制媒介融合概念引入、介绍等通识读本,同时根据跨媒体技能培养的要求,编辑覆盖各种媒体形式、知识结构合理、难易程度适中的相关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跨媒体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要更加注重专业教学的开放性,适当扩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要建立适应媒介融合的多种评价手段与机制,允许学生以跨媒体实践经历评价、实践作品等作为课业成绩,而不再是简单拘泥于课业成绩的考察。要稳步推进改革,使改革的力度、推进的幅度与区域传媒发展水平、学校原有的办学基础相适应。

媒介融合的特征篇3

传媒融合的本质是信息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信息社会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媒介一方面通过产业内部融合的方式形成资本化、集团化、产业化经营,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提升其社会影响力逐步发展成为信息社会的中枢产业。在这一视野下分析广播的媒介革新,不难看出,广播媒体机构一方面在经营的资本化、集团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来自产业内部融合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又担负着发展成为信息社会中枢产业的社会责任。这就给广播的媒介革新提出了适应新时期产业竞争和产业发展环境,以及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双重要求。

广播节目作为广播媒介的基本构成单位,也是广播媒介革新的主要发展动力,可以说广播的媒介革新就是由各个单一的节目革新共同完成的。广播是听觉的媒介。具有时效性强、自由度大、受众接触门槛低的优势,但同时广播也有表现形式单一、信息保存性差的劣势。当今社会的媒介市场充斥着多媒体与各种新媒体,媒介传播的信息呈爆炸的态势快速膨胀。媒介融合的同时。受众却被多样化的信息接触方式不断细分,在传媒产业大众化的过程中呈现出受众小众化的特征。广播的这些媒介特点以及现阶段的媒介市场形势体现出了广播节目创新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同时也提出了广播节目创新的具体要求。

广播节目创新要体现广播的媒介特征

广播节目是依托于广播媒介进行传播的,广播节目创新的目标是带动广播媒体的媒介革新,因此广播节目的创新在体现出革新性的同时要严格切合广播的媒介特征。广播媒介借助电波传递信息相对报纸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的特征;广播信息通过收音机接收,具有受众接触便捷的特点,受众可以随身携带,也可以在汽车、商场、校园等场所中随时收听:广播信息诉诸受众的听觉,无须占用受众更多的感官,相对于多媒体媒介具有受众占有性低的特点,广播节目创新就要发挥广播媒介时效性强、接触便捷、受众占有率低的优势,使每一个节目都能体现出广播的媒介优势和媒介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广播的节目创新更直接地服务于高一层次的广播媒介革新。做到由节目创新出发带动媒介组织形式、信息内容、受众构成等一系列革新,最终推动作为整体的广播媒介革新。

广播节目创新要以产业化为方向

广播媒介革新的目标之一是实现广播媒介的产业化发展,媒介的产业化经营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信息产业的必然要求。广播节目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市场单位,实现在上一级媒介组织的整合下相对独立的市场经营是广播节目发展、创新的趋势。不断适应市场、实现媒体的产业化经营是广播节目组织形式、运营机制创新的首要要求。目前,大多数广播节目都有相对独立的广告收入,在节目的组织形式、运营机制方面也朝着越来越独立的方向发展。但广播节目的产业创新不仅仅体现在节目广告收入方面,应该更多地体现为由媒介经营革新带来的广告收入和非广告收入并重的多元化媒介收入构成,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多元化媒介效益构成。

广播节目创新不能忽视受众构成创新

在信息社会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信息膨胀、媒体多元化都使得受众的注意力日益成为稀缺资源,因此传媒产业也更多地带有了注意力经济的特征。如何将受众的注意力这种稀缺资源吸引到自己的媒体上是各个媒介机构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对于广播媒介这一传统媒介而言,新媒体发展所带来的受众分流无疑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广播媒介革新所要改变的现状之一。通过广播节目创新,创造出对受众更具吸引力、对市场更具竞争力的新型广播节目,是广播媒介革新的重要途径。在受众细分的市场大背景下,收听率和听众构成、分布范围无疑是一档广播节目市场价值高低的核心因素。因此广播节目的创新就要合理分析目标受众,以受众构成特征引导节目创新策略,做到最大化吸引目标受众、最大化获得注意力资源,从而更快地推动广播媒介的产业化进程。

广播节目创新应该是持之以恒的理念创新

理念创新是广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理念创新也是广播创新的核心内涵。广播媒介的革新所要达到的不是一次两次节目改版所带来的短期的直接的效果,而是广播媒介产业化、集团化、品牌化过程中的长期的间接的效果。要保证广播节目创新最终能给广播媒介带来长期有效的积极效果,单一节目的创新就不能是孤立的,而应该是由正确观念统一引导下的创新。这就要求广播节目的创新不能仅仅是节目内容、播出形式等表层创新,而应该是由理念创新引导的深层创新。广播媒介的革新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广播媒介发展的必由之路,广播节目的创新在坚持理念创新的同时还应该是持之以恒的,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技术水平、社会环境、受众因素作出适时的调整,是一项长久而持续的工作。

以上的四项不足以全部概括广播节目创新的方方面面,只能从媒介革新的宏观环境下粗略分析作为微观因素的节目革新,还有不少未涉及的地方。但从广播媒介革新看广播的节目创新,不难发现,节目创新始终是以媒介环境为主导的。在创新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就成了“新广播”的发展方向与特色,而媒介融合所带来的利与弊也给广播节目的创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媒介融合的特征篇4

关键词:融合新闻;媒介融合;传播特征;趋势

一、前言

融合新闻主要是指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融合媒介的基础上进行传播的新闻类型,也称多样化新闻。如今的融合新闻和媒介融合的研究探索在传媒界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对融合新闻的研究中,主要是从新闻应用学出发,对新旧媒介之间以及各种新媒介相互之间的融合方式进行探索。我国对融合新闻的发展研究还处于起跑线上,面临着复杂的发展背景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新媒介日益壮大,旧媒介不断整合,两者愈来愈频繁合作,在此基础上产生的融合新闻究竟有着怎样的特点,又使新闻传播界面临怎样的新挑战,这就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重点。

二、融合新闻的发展状况

“融合新闻”这一理念,最早是在2004年由美国学者提出来的,发展时间较短,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但是,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融合新闻的研究进程十分快速,到2006年,美国芝加哥论坛公司及媒体综合集团就对该理念进行了媒介融合的实践,使之得到了有效的验证。美国媒体综合集团将其旗下的电视台、报纸、网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闻中心,而芝加哥论坛公司则开发出另一种不同的实现模式。之后,中国的融合新闻理念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整合的基础上暂露头角。

一方面,传统的新闻媒体在经营方式上显得单一,信息来源不足,信息的接收也具有诸多局限性,为了改善这些方面的缺陷,传统媒体必须对新闻的传播机制作出全方位的变革,这就有必要借助新媒体多元化的传播平台进行辅助传播,如博客、论坛、手机短信等。将博客日记载入传统报纸、利用手机彩信的方式征集照片发表到报纸上都体现了新旧媒介的交流合作。而且,传统媒体除了利用新媒介搜集、新闻之外,还开发出手机报、电子报、网络广播电视、电子杂志等新的新闻传播形式,这些融合媒介便是融合新闻的载体。

另一方面,新型媒介还处于发展的初期,传播机制还不够健全,甚至没有独立的信息采集权,因而不得不依靠传统媒体。新媒体的新闻来源丰富、受众广泛,在传统媒体的帮衬下在新闻传播领域逐步融合。例如,每周二、周四都在报纸上长篇刊登的《焦点网谈》栏目即是河南报业网与《河南日报》共同主办的,该栏目是在网站上进行征稿,再由报社工作人员协助刊登到报纸的,是新旧媒体密切合作的产物。

三、融合新闻的特点

融合新闻的理念核心就是打破传统新闻报道载体的限制,整合重构各种传统新闻报道的传播方式,制作出比传统新闻传播活动更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在融合新闻的采集和传播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对新闻事件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展示,并且鼓励新闻报道的接受者参与传播及反馈信息。而不是如同传统新闻报道模式一样,只能进行传播者到受众的单方向传递,向受众呈现出的新闻内容相对浅显单一。融合新闻注重对原始信息的加工拓展,能够挖掘出更大的新闻价值,是一种全新的互动化、个性化、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方式。

(一)视觉传达多样化

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上,融合新闻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和图像交织在一起,为受众呈现更加形象、生动、立体的多维视觉效果。例如电子报,它不仅在传统的纸质报纸基础上使用了互联网络进行新闻的传播,使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广泛,还在以前报纸网站的基础上融入了各种多媒体功能,使新闻的表现效果更加明显深刻。报纸网站的功能只是单纯地将报纸内容复制到网站上,而作为融合新闻模式的电子报,不但移植了纸质报纸上的新闻内容,还添加了信息检索、动态链接、视频插入等功能。从新闻文字,我们可以获取对该新闻事件的研究分析;从新闻图像,我们可以了解到新闻动态;从新闻链接,我们可以获知更多相关信息。人们可以利用看、视、听等各种方式接收到新闻内容,使得新闻的传播过程更加便捷、人性。例如《浙江日报》与北大方正合作开发的新型电子报,就添加了朗读功能,使人们能够轻松“听”新闻。所以说,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融合新闻具有更多样化的视觉表现手段,新闻的表现范围也更加广泛。

(二)新闻业务整合化

融合新闻整合了所有的新旧媒介,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各种制约,协调了各个媒介之间的资源,各取所长,建立了一个具有很大优势的新闻采编传播流程。首先,集中各种媒体的新闻信息来源采集新闻素材,比如传统媒体的采访、征集以及网络媒体中各种原创信息。其次,根据不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对新闻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制成各种类型的新闻产品,如图像、声音、文字等。最后,按受众类型利用不同的渠道进行传播,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在坦帕新闻中心,不同的媒体设立着各自独立的运作机制和工作人员,但同时也设立了整体规划协调组织――多媒体新闻总编辑。多媒体新闻总编辑首先安排好整个中心的新闻采集活动,然后统一规划出各种新闻素材的传播方向和传播渠道。

(三)新闻载体数字化

通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逐渐模糊了各种媒体之间的分界,新闻的传播终端数字化特点越来越突出,互联网服务商及电信服务商与传统媒体进行融合,并快速介入到传播终端领域,开发出多种可移动的数字终端来承载新闻内容,人们的信息生活日益便捷。因此,电脑、apad、手机、电子报等数字载体成为电视、报纸、广播之外,人们接收所需信息的上佳工具。

四、融合新闻带来的挑战

融合新闻的产生不仅给新闻传播界带来了无限生机,同时也带来了多种挑战,这种全新的新闻形式给传统新闻传播机制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我国的融合新闻发展起步比较晚,媒介融合的的程度还不够深,形态还不成熟。无论在媒介融合还是融合新闻的研究实践中,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一)融合新闻对媒介内部管理和规制提出了新要求

融合媒介是融合新闻的基础。因此,融合新闻要发展,首先得有一个完善的融合媒介管理体制。而如今的媒介管理规制存在行业分割和区域分割的特点,使媒介管理在跨媒体、跨地区的发展上处处受阻。另外,媒介集团的管理模式和内部组织机制也需要进行改革。传统新闻传播活动的媒介往往是单一的形态,只使用少量的技术手段,因此,各种媒介都有其独特的新闻采编流程和内部结构,如日报的运行周期为24小时,电视需要操作来完成新闻滚动。而融合新闻对各种技术手段和媒介形态都有全方位的运用,就必须打破这些流程和结构,建立新的体制。融合新闻的采编管理必须实行跨媒介的团队合作,重组并整合各种媒介的新闻生产流程。

(二)融合新闻对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融合媒介的基础上,要生产出优秀的融合新闻,传媒界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更优秀的才能。融合新闻的发展急需的两种人才,一是可以熟练掌握多媒体集团内部整合传播策划手段的高层管理,二是可以熟练运用多种新闻采集和处理技术的全能记者。融合新闻的高层管理人才与传统媒体管理者不同的是,这类人才只能在现实的媒介竞争中磨练出来,具有多种媒介工作经历,对各种媒介都有相当程度地理解。而全能型记者编辑则需要通过高校培养以及对现有新闻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来获得。在我国,这两方面人才都还需要加大力度去培养。

(三)融合新闻要求公民拥有更高的媒介素养

融合新闻不仅仅是新闻传播界各类型的专业媒介新闻业务的融合,普通公民在网络媒介的支持下同样可以参与到新闻传播活动之中。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成为融合新闻的传播者,各个传播者之间地位平等,且没有具体的条约规定对其进行约束,新闻信息良莠不齐在所难免。让每一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参与者严格自律、奉公守法是新闻传媒界面临的又一巨大挑战。

五、结语

融合新闻的产生是多媒体技术发展推动媒介融合进程从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它是一个以融合媒介为操作平台、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特定人群为受众的新的新闻产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立体性。新媒介从产生到发展还只有几十年的历史,新旧媒介的合作交流时间更加短暂,媒介融合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而融合新闻相比于传统新闻,在各个基本要素上都表现出很大的优势,这些优势不仅是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现状,更是传媒界今后所追求的发展方向。我们只要把握住融合新闻的本质,理清思路,为它找到新闻传播界的正确定位,就一定可以让融合新闻成为传媒界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方洁.美国融合新闻的内容与形态特征研究[J].国际新闻界.2011(05):89

[2]冯艳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融合新闻[J].科技信息.2009(19):34-36

[3]李齐.浅析融合新闻[J].新闻天地(论文版).2009(01):40-41

媒介融合的特征篇5

教室不仅仅是师生集聚的物理空间,而且是教与学发生的重要场域。学习科学和教学理论的发展对教室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教室的革新提供了技术支撑。作为重要的教学空间和学习环境,教室的改造和未来发展备受关注。文章在教育技术视域下考察教室的演变,提出“3.0教室”的概念,并对其媒介技术特征和技术装备理念展开研究。文章认为,理念更新和技术迭代驱动教室不断进化,从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到以多媒体呈现为显性特征的“2.0教室”,再到媒介融合时代的“3.0教室”,各阶段的媒介技术特征十分明显。“3.0教室”具有多屏幕、开放性和智能化的特点。从教学支持到学习支持,从重视呈现到促进互动,从媒介组合到媒介融合,新型教室需要新的技术装备理念。

[关键词]

技术迭代;媒介融合;教室进化;3.0教室

教育技术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为了适应和支持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规划并提供合适的教学环境与条件[1]。近年来,教学环境和学习空间研究成为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关于“未来课堂”“智慧教室”和“智慧学习空间”的研究和实践成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从教育技术的视角来看,无论是教学媒体形态的改变,还是技术装备理念的革新,都可以明显感到教室处于不断的进化之中。

一、技术迭代与教室演变

(一)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

从教育信息的有效传递来看,黑板是一项重要的发明。时至今日,黑板作为传统教室的基本装备已经经受住了几个世纪的考验。黑板能重复使用,粉笔成本低廉,且能基本满足班级授课制下教师向学生群体传播教育信息的需要。黑板在传统教室中建立起稳固的地位,即便一些现代气息很浓的教室,通常也给黑板一席之地。事实上,黑板不仅是教室里一种不可或缺的装置,黑板也让传统课堂的结构得以定型,“粉笔+黑板”的教学信息展示系统,已经成为传统教室的隐喻性特征。从教育技术的视角回溯早期的教室,可将黑板隐喻下的传统教室命名为“1.0教室”。

(二)多媒体技术与“2.0教室”

从20世纪初开始,视听媒体技术促使了电教教室的形成。电教教室中安装了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等模拟电子设备,教师能够通过视听双重渠道向学生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后来随着计算机逐步走进教室,数字设备扩充并取代了大部分的模拟设备,以计算机和投影组合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室应运而生。在多媒体教室中,除了投影仪、大屏幕、计算机等硬件外,幻灯片制作和演示软件也必不可少。常见的幻灯片制作软件有powerpoint(简称ppt)、Keynote等,其中ppt的使用者最多。与“粉笔+黑板”的“1.0教室”相比,多媒体计算机、投影和大屏幕以及种类众多的教育应用软件,极大地提高了教育信息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整合技术资源和提高教学效率的角度看,这是教室功能的一次巨大提升。从教育技术的角度审视教室的代际演进,可将以“电脑+投影”为显性媒体特征的多媒体教室命名为“2.0教室”。

(三)媒介融合与“3.0教室”

伴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传播科技突飞猛进,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发展趋势。媒介融合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却是21世纪媒介发展的重大实践和前沿课题。随着媒介融合深度推进,一些新技术和新媒介不断涌入教室,教室的改造和重构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为了体现新型教室与传统教室、电教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区别,研究者提出诸多称谓来指代这种新事物,如“技术支持的主动学习环境”“主动学习教室”“主动学习空间”“协作学习空间”“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空间”“未来课堂”“未来教室”“智慧教室”“下一代学习空间”等[2]。以上对新型教室的多种称谓,一方面显示出人们对新型教室的期盼和学者的学术追求;另一方面也表现出新型教室的复杂性与多元化。以上称谓,有的过于复杂,有的偏重新型教室的某一个特征。虽然“未来课堂”和“未来教室”都是言简意赅且充满想象力的概念,但其体现出的教室代际特征并不明确。此外,“智慧教室”也是一个不错的概念,但智慧教室具有互动性、方便性、感知性、安全性、清晰性、开放性、生态性以及先进性等特征[3],目前的教室还达不到这些要求。鉴于此,笔者提出“3.0教室”的概念,这既体现出新型教室与传统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兼容与传承,也彰显了新型教室的范式转换。“3.0教室”既回避了“未来课堂”“未来教室”的宽泛性和“智慧教室”的特指性,又像“web2.0”和“web3.0”的概念一样易懂、易记、易传播。从目前情况看,“粉笔+黑板”的“1.0教室”已经落伍,“电脑+投影”的“2.0教室”亟待革新;伴随着教育技术的范式转换,媒介融合时代的“3.0教室”呼之欲出。

二、“3.0教室”的媒介技术特征

随着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研究的深入,新型教室的特征逐渐显现。有学者从人性化、混合性、开放性、交互性、智能型和生态性等六个方面剖析了未来教室的特性[4]。有学者从教学空间向学习空间演变的角度归纳了未来学习空间的关键特征:灵活的空间布局、多屏、形态多元、支持数字化学习[5]。笔者认为,在互联网和新型传播科技支撑下的“3.0教室”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征。

(一)多屏幕

从教室中的媒介形态来看,“3.0教室”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多种屏幕并存。所谓多屏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教室中有多个信息呈现系统。传统教室中,几乎是黑板主导教育信息呈现;多媒体教室中,通常以多媒体投影呈现为主,黑板书写起辅助作用;而“3.0教室”一般有三种以上的信息呈现系统。近年来,一些教室除了有黑板、白板、投影幕外,还有电子白板、电视屏等信息呈现系统。某些经过特别设计的教室,还有触控屏、电视墙等装置,师生的平板和手机还能与主显示系统联通。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扩大信息接收规模而将同一内容呈现在几个同样的屏幕上,这种屏幕配置并非“3.0教室”多屏幕的核心要义。“3.0教室”的多屏幕,一方面指信息显示系统不再单一,但更加强调多个信息显示系统之间要合理匹配和相得益彰。

(二)开放性

传统教室用几面墙体把师生围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再用讲台和课桌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范围进行规范。这种设计和布局为班级教学的正常开展营造了一个安静的环境,但也成为传统教室的重要缺陷———封闭性。与传统教室的封闭性相比,“3.0教室”的开放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互联网和校园网已经穿透了教室的墙壁,教室和外部世界在技术上已经连在一起;第二,教育信息化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把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带进了教室,“教师+教材+课件”的传统资源格局已被打破,教师和学生可以很方便地获得课堂内外的资源,并与资源进行良好的交互;第三,“3.0教室”可为技术发展和学生自带设备进入教室预留空间和接口。如果说多屏幕是“3.0教室”凸显的形态特征,那么,开放性则是“3.0教室”典型的时代特征。

(三)智能化

有学者指出,技术中介的智慧教育是现今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新诉求[6]。有学者从技术层面、环境层面、资源和服务层面论述了教室的智慧性[7],有学者从内容呈现、环境管理、资源获取、及时互动、情境感知等维度提出了智慧教室的“SmaRt”概念模型[8]和“iSmaRt”系统模型[9]。笔者认为,从技术进步的方向和师生的美好愿望出发,智慧教室是可以期待的;但是,从教室改造和装备现状来看,我们离“智慧的”教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3.0教室”重在智能化而非智慧性。“3.0教室”的智能化,重在降低媒介技术的使用门槛,减少师生使用设备进行教学和学习的技术操作负担,使师生更多地关注教与学本身。“3.0教室”的智能化以复杂的后台技术和友好的封装界面为保障,对于师生来说,复杂的高技术只是一个“黑箱”,师生通过简单的、人性化的操作即可实现对教室内各种媒介的控制。

三、“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

有学者认为,教室面临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的范式转变[5]。为有效教学和有意义学习提供技术支撑是教育技术的重要指向。从教育技术装备的角度看,“2.0教室”比“1.0教室”更现代,“3.0教室”比“2.0教室”更先进、更智能。最关键的是,“3.0教室”的技术装备理念与“1.0教室”“2.0教室”有着重大的区别。

(一)从“教学支持”到“学习支持”

无论是黑板隐喻下的“1.0教室”,还是装备多媒体的“2.0教室”,教育技术装备的出发点都是为教师呈现教学信息提供支持和服务,而如何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信息反馈则考虑得很少,有时甚至被忽略。从视听教育到程序教学、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学习环境设计,教育技术不断演进并发生多轮范式转换。近年来,教育技术从“教学支持”范式向“学习支持”范式转换的趋势十分明显[10]。黑板、粉笔、挂图和教学仪器等装备,主要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1.0教室”在教育技术装备理念上属于典型的“教学支持”范式。有了多媒体的助力,“2.0教室”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其装备理念本质上还是支持教师的讲解和教学效率的提高。与“1.0教室”和“2.0教室”明显不同,“3.0教室”的在技术装备理念上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虽然“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也要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合适的技术支撑,但其核心诉求是更好地促进学习、支持学习、服务学习。

(二)从“重视呈现”到“促进互动”

“1.0教室”的黑板和粉笔都是为了视觉呈现,“2.0教室”的媒体更加丰富,但也都是为了更好的视觉呈现效果和丰富听觉体验。可以说,“1.0教室”和“2.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都主要是为教学信息的有效呈现提供技术保障。如果说“1.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强调的是“人灌”,那么,“2.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则引发了“人机混灌”,它们都是基于客观主义知识观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建构主义、关联主义为“3.0教室”的技术装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理念指引,情境构建、提升体验、促进互动,应成为“3.0教室”的教育技术装备理念。如果说多屏幕、开放性和智能化是“3.0教室”的外显性特征,那么,多元互动就是“3.0教室”的内涵特征。“3.0教室”的多屏幕和开放性提供了多层次的互动空间,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现场互动,可以进行同步或异步的图文交互,还可以加入到形式各异的共同体进行互动[11]。“3.0教室”中的互动可在人、技术、环境、思维等四个维度之间发生,包括人际互动、人与环境的互动、人与资源之间的互动、人与技术(设备)之间的互动等多种形式[12]。

(三)从“媒介组合”到“媒介融合”

从“1.0教室”到“2.0教室”,教室中的技术装备不断变化,媒介越来越多。首先是幻灯机、录音机、电视机等装备把感性的世界带入沉闷的课堂,这些技术成为教师讲授和文字教材的拓展。后来,多媒体计算机和投影被引进教室,教学信息呈现更加方便,有时也更加炫目。但是,由“人灌”变成了“机灌”或“人机混灌”,并没有给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根本性的变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演进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崛起,封闭的教室被打开,海量的信息资源和大量的新媒介涌进教室。在“3.0教室”中,既有传统的黑板、白板,也有性能大幅提升的投影、大屏高清电视,有的还装备了VR、aR、mR等设备。除此之外,师生自带的笔记本电脑、平板和手机,已经成为教室中不可忽视的存在。教室中的技术装备既包括教育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也包括这些装备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理特性和关系特性是学习环境需具备的两个维度[13]。当前,媒介多、性能高几乎成为“3.0教室”的常态。但是,媒介多样多元和设备一味先进并非“3.0教室”的装备追求。如果这些媒介和设备只是勉强拼凑在一间教室里,它们非但不能有效地支持和促进学习,反而会分散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力。追求媒介的适切性,提高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从“媒介组合”到“媒介融合”,是装备“3.0教室”必须遵循的又一重要理念。在“3.0教室”中,新媒介和传统媒介要恰当配合,教室装备要与师生自带设备有机结合,硬件、软件、系统、终端和应用要有机融合。在装备“3.0教室”时,要把网络空间、信息空间和教室的物理空间集成为一个整体,要将技术、数据、媒介与人连接为一个整体。

作者:李明海王泽钰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斯佩克特,大卫•梅瑞尔,范•麦里恩博尔,德里斯科尔.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m].任友群,焦建利,刘美凤,汪琼,主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22.

[2]许亚锋,尹晗,张际平.学习空间:概念内涵、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82-94.

[3]李康康,赵鑫硕,陈琳.我国智慧教室的现状及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16(7):25-30.

[4]陈卫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7):23-28.

[5]许亚锋,陈卫东,李锦昌.论空间范式的变迁: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J].电化教育研究,2015(11):20-25.

[6]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2):18-26.

[7]陈卫东,叶新东,许亚锋.未来课堂:智慧学习环境[J].远程教育杂志,2012(5):42-49.

[8]黄荣怀,胡永斌,杨俊峰,肖广德.智慧教室的概念及特征[J].开放教育研究,2012(2):22-27.

[9]聂风华,钟晓流,宋述强.智慧教室:概念特征、系统模型与建设案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7):5-8.

[10]闫寒冰,张屹.试论教育技术的范式转换[J].中国电化教育,2003(5):9-12.

[11]王星,李怀龙,徐影.“互联网+”背景下微学习空间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35-40.

媒介融合的特征篇6

[提要】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下,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拥有多种复杂情状的选择。与众多的研究不同,本文尝试以城市电视台栏目在互联网发展进程中的选择发展变迁为横切面,以历史发展过程的方式展示媒体人与互联网之间走过的“冷眼——试探——融合”的过程,从这一栏目的五年发展史中,我们可以轻易地解析一个传统电视栏目与互联网逐渐从“自我发展——融合互动——舍力双赢”的复杂发展进程,从一个侧面、一个小的观察角度揭示媒介融合大浪潮中的典型个案及其发展特征,以管窥豹。

关键词媒介融合史纪考察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媒介融合”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广义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而本文所指的媒介融合主要指电视节目栏目综合运用互联网传输方式、与公众互动的、改变发展传统媒体媒介功能特色的融合与发展。

自从传统媒体感受到互联网新媒体的威压,媒介融合这一概念就从来也没有停止过从多个层面、多种形态的尝试与表现。城市电视台作为传统电视媒体体系的“中端”,上有央视、卫视的财大气粗举重若轻,下有本地同级其他传统媒体的挤压及互联网新媒体的强势竞争,媒介融合是被动选择也是主动试探,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样的方式融合,各传统媒体都有完全不同的选择和体验。《做给你看》作为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的一档收视率较高、影响力较大的节目,从2010年1月1日首创开播至今,其5年间走过的道路非常直观地呈现了传统电视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对待媒介融合“冷眼——试探——融合”的发展过程,从这一栏目的五年发展史中,我们可以轻易地解析一个传统电视栏目与互联网逐渐从“自我发展——融合互动——合力双赢”的复杂发展进程,我们尝试从一个侧面、一个小的观察角度揭示媒介融合大浪潮中的典型个案及发展特征,以管窥豹。

一、web0.0史纪,传统媒体各司其政,电视栏目心无旁骛自我发展期

《做给你看》在初创时是全国首档主持人的职业体验节目,节目以主持人体验不同的职业,展现不同的职场经历为主要内容,将主持人定位成一个普通的职场人,以低视角低姿态来感受不同职业不同岗位的迥异人生。主持人祝丹文,艺名破裤子,在杭州地区的老百姓当中有较高的知名度。初创时为周播节目,每个周末在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在这一时期,电视媒体外部压力并不大,可以心无旁骛地专注自我发展。

1.收视率为节目主要考评指标:媒体人由“自说自话”向对受众需求的应合满足转变。

《做给你看》推出伊始,和同期其他电视栏目一样,主要是以创作者主观意识指导下的“想当然”式的节目创作为主——既然是体验节目,就该体验那些又苦又累的工作或岗位,从这一思路出发,栏目组选择了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填埋工、垃圾发电厂的垃圾分拣员作为体验的岗位。原以为节目应该会有一个好的社会反响,但事与愿违,从收视率调查表上显示,观众并没有被这样的选题所震撼。在此期间,公共自行车养护员、停车收费员等的岗位体验,同样也是反响平平。节目初试身手,便遭遇挫折,这使栏目组相当困惑:为什么辛辛苦苦拍摄的选题却没能“打动”观众?此时,电视的发展环境相对纸媒还宽松得多,栏目有较充分的时间、空间去调研调改:栏目总结出了自身的第一个规则:以猎奇的心态,浮光掠影式的手法,想当然地以为只要反映了老百姓的疾苦,就能博取观众眼球和同情心恰恰偏离了栏目的定位——服务类节目的受众对象。

作为一档体验类节目,不可能让广大观众简单地去体验某一特定群体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就在困惑期,编导去阳澄湖做了一期捕捞大闸蟹的节目,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视效果。这期节目中有主持人下水抓蟹,吃蟹的片段,充分体现了阳澄湖好水养好蟹的自然景观。收视率结果出来创出了节目的高点——节目要想观众所想,真正生动细致地为老百姓做好服务才是王道。

2.节目开始注重受众互动:媒体人受众观念转变。

为了更好地实现电视节目服务大众的宗旨,节目在拍摄、展示农副产品的同时,会专门介绍这些农副产品的保健功效,邀请养生营养专家介绍食疗效果及养生保健的小知识。节目开始真正从观众的角度去思考,以观众的感受和喜好来选题及定位节目功能,节目注重受众互动与服务观众的观念逐步成为媒体共识,在这一时间段,电视媒体的节目尤其是生活服务类节目对受众需求的把握和迎合是主流状态——是否能服务受众是媒介竞争的重要表现方面,以收视率及节目的线下活动丰富为核心体现。

3.节目开始关注市场:媒体人的市场观念初具。

随着节目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线下的观众要求购买电视上介绍的优质农副产品。因为以媒体公信力为依托的电视节目中播映关注过的农副产品具有真实直观放心的特点,电视观众很想通过媒体(栏目)来购买这些优质产品。于是,顺应电视观众的需求,传统电视媒体开始了在当时只是简单“服务观众”观念指导下的“农副产品售卖服务点”,借助社会的力量,在不同的城区开设了服务网点,每周集中一天将节目中拍摄过的农副产品进行销售。这个服务举措一经推出,就立刻在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但这也仅仅是比较深度地“服务观众”而已,市场、销售、赢利这些环节均被作为电视节目的“副产品”弱化和淡化了,“电视栏目卖东西?”这在当时对媒体而言绝对是不务正业,只能浅尝辄止。

二、webl.0史纪,电视栏目开始第一轮转型升级,取向丰富

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民生需求日益扩大、社会管理模式急需创新的社会大背景下,电视媒体对此的应对和配合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而电视栏目作为媒体转型的“先锋”,其转型升级取向丰富,其中极富代表性的就有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取向表现——在被笼而统之的民生新闻栏目表象会在此时被细分成为“信息总汇型”、“帮忙型”、“调解型”、“评论型”,甚至还有“曲艺型”、“情感型”等多种表现样式。

对已经具备了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同时又在观众中形成较住口碑的《做给你看》栏目,也在此时实现了“系统”转型升级——创新“荧屏上下互动”,栏目进行“电话购物”尝试——荧屏上记者体验介绍特色农副产品,线下电视媒体开办实体店售卖该产品,电话订购、店面售卖成为此时主流模式。在电视媒体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选择转型升级的第一波浪潮中,《做给你看》依据自身长期关注农副产品资源及电视观众信任的双重优势条件下,取向电话购物、实体店经营成为其转型升级的主导方向,创新“荧屏上下”版“oto”并不令人惊异。

电视购物的产业规模在2007年就已经突破了一百亿元人民币,并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是普通生活服务类栏目与电视购物之间鸿沟明显,泾渭分明。作为生活频道的主打节目,《做给你看》相对边缘的角色定位使得节目的转型升级选择成为当时媒体环境下的特殊表现。在当时,由电视购物所引发的电视媒体的重大策略转向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一是改变了电视媒体被动的经营策略——由过去单纯依赖广告收入的“等米下锅”变成了开办“虚拟百货公司”,媒体的运营终端前伸到了整个产业链的“中上游”;二是改变了电视媒体的生存战略——不再单纯依赖广告客户,“唯收视率至上”,频道的收入构成有了战略性转变:与此同时,尽管观众对电视购物已有较高认知度,但信任度明显偏低;主要城市观众巾,由收看电视购物节目转化的购买行为只约占10%,且更多呈现冲动消费特征。正是在电视媒体一心谋变,摆脱原本的经营策略和生存策略引入电视购物的过程中,《做给你看》生逢其时,在这一次转型升级中找到了自身的发展取向。

1974年,美国传播学者布鲁勒和凯茨在《大众传播的使用》一书中,提出了“使用与满足”的基本假没。他们认为:人们寻求信息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们的理性和个人色彩。随着受众信息选择范围的不断扩展,受众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思考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受众心理也因此呈现出新的需求和动机。这是电视观众对电视节目尤其是促使他们产生购买欲望并达成购买行动的电视购物节目产生“需求”的核心支撑,以电视媒体的品牌和公信力为基础平台,以节目制作的严格流程制作节日,荧屏上记者的体验真实直观,线下的市场调研精细,特色营销、服务到位,配合节目制作流程、传播效果及节目反馈均围绕节目的全产业链条,以节目制作的严格水准扩展到产业链条的全局,在多方面精细耕作,节目才有可能在与其他正统电视购物、传统商业购物、网络购物的激烈竞争中立有一席之地。

在这一发展阶段,《做给你看》在保持销售水准的情况下并没有盲目扩张,传统电视媒体的人、财、物的限制也使得节目并没有大体量扩张的可能性,6家实体店铺的规模,远远比不过传统广告销售收入的盈利都使得节目农副产品销售只是维持在一个稍微盈利的发展规模上,体制机制的制约和观念的因素,节目一直以试探和稳健的方式发挥着频道主打商业性节目的效应。

三、web2.o史纪,电视栏目借助网络平台发展,媒介融合格局初显

媒介融合趋势强势来袭,多种观念多种方式并存,普通电视栏目也裹挟进了“大潮”之中,此时的媒介融合既有媒介组织结构角度出发的融合——认为媒介融合的前提是组织结构的调整和变革,在单一大众媒介内部设立多种媒介形态部门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联合行动,报纸、杂志、广播音频、电视视频与网络样态分别依据自身的传播规律和特点落实相应的报道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降低新闻生产成本;也有结合自身优势和新媒体的优势,发展成内容多样化、传播渠道多样化、接收终端多样化、需求种类多样化、消费模式多样化的数字化传媒的表现——媒体们都在或小心翼翼或大刀阔斧地试探互联网与传统媒体互动方式与各种可能。

1.网络电视平台节目传播方式的使用。

网络电视台是指以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兴信息网络为节目传播载体,融合网络特征与电视特征为一体的多终端、立体化传播平台,是新形态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网络电视台是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产物。与传统电视台不同,网络电视台具备了互联网的性格和特征:传统电视内容及时更新、专为网络电视台制作的节目及时,不必受传统电视节目编排表的限制:视音频内容的数字化、并且每个节目资源都配有数字标签,便于检索与点播;部分节目开通微博、论坛等方式线上、线下,在线或离线的互动;用户可以利用

关键词检索自己喜欢的节目或者按照电子节目菜单(epG)进行回看和点播。

在这一阶段,几乎所有的电视栏目都可以在自身归属的广播电视集团的网络电视台中得以点播观看,电视栏目借助网络平台改变了线性单一播出方式的限制,节目的影响力有了巨大的提升和发展,媒介融合格局初显。

2.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微信客户端助推融合互动。

借助社交媒体平台,传统媒体几乎都拥有了自身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依托于社交平台实现与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是传统媒体与受众实现互动的新方式,与其它社会机构相比,对传统媒体而言,微博微信的使用更是发挥自身在信息传播方面的经验及优势,利用“两微一端”形成了一种线上线下互动传播、营销的新方式。

传统媒体利用这个平台,新闻、传递信息、提供服务、生活参考、关注娱乐、打造自身形象,应该说“两微一端”确实对各级传统媒体在新媒体高度发展境况下的媒介生存提供了一条相对比较亲民、传播效果更为直接的渠道,因此,各级传统媒体均对自已的社交平台精心组织,精细打磨,精准传播,做出了非常有价值的尝试和努力,也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对“两微一端”的使用及积极表现也助推了媒介融合的具体实践。

《做给你看》节目也在其间表现甚佳。特别是微信推送的互动,特别好地体现出了内容融合、机构融合及媒体经营融合几个方面的特征:

(1)内容融合。

微信平台推送不是简单地将电视内容拿到手机上来,它是以电视内容为原创,通过互动的形式将电视内容手机化,产生适合手机阅读和使用的内容。主要的形式包括论坛发帖、评论、答题和竞猜等,并以图文、音频为主。比如频道微信平台推出的“方言配音”活动,就是以观众方言配音来参与活动,这些参与丰富了社交平台的传播内容。传统的电视节目的内容信息、优惠活动、促销信息、节目活动这些核心内容都通过微信及时传达到受众的手机终端上,在及时性、准确性、互动性上都颠覆了传统电视节目的表现:

(2)机构融合。

采编、经营之间的防火墙制度,原本是新闻媒体组织的基本制度,对于保证新闻质量、维持媒体公信力及促使媒体承担社会责任有着重要作用。不过,随着旧有的盈利模式遭到冲击,商业压力增大,在转型过程中,新闻业界对坚持防火墙的态度也出现松动。

传统媒体中,采编部、节目部、广告部与综合部是相交但各自运作的部门,一般不会有人员或机构设置上的交互,这几个部门只是在频道偶尔的大型活动时有分工合作的交集,但是目前在社交平台每日推送的过程中,尤其是微信公众号运营过程中,几乎每一条信息、活动的宣传都需要多部门联动密集合作,过去壁垒严明的部门区隔在目前的微信平台上都有了极大的“打碎重融”,集多种工作技能于一身的“多专多能”的人才成为最受欢迎的人,而相互交融密切配合的工作方式几乎是传播常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交平台宣传的“第二战场”的开辟助推了媒体机构改革的步伐和阶段,并加速了这一进程。

(3)经营融合。

一般情况下,媒体、广告商及商家客户通过媒体传播形成交互环节各自达成盈利,有了社交平台之后,特别是建立在微信公众号基础之上的微店经营,媒介的经营从单一的电视广告——荧屏内外的电视购物——微店经营线上线下互动,媒体经营明显地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四、后web2.0史纪.oto初步发力,线上线下联合发展,媒介融合顺畅,效益显现

在媒介融合层次样式都异彩纷呈的当下,《做给你看》节目的媒介融合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样式,线上线下联合发展,以频道为基础的媒介融合体系里,呈现以下特征,在后weB2.0史纪中,效益初现:

1.“本地+服务”是媒介融合的主导价值取向。

与新媒体相比,城市电视台最大的优势在于拥有专业的新闻团队和强大的内容生产力。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多年来对一方水土、一方民众的影响力、公信力和美誉度,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节目表现形态具有很强的符合市民需求的亲和力,采编在拥有信息渠道、发现制作节目的快捷性与便利性上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个方面,地方电视台具有不可比拟的地域和人文优势。

另一方面,保持一贯以来的服务观众的精神,节目具有与观众关联的通畅渠道,观众对他们亲眼看到的记者体验、制作过的农副产品具有天然的信任度,当海量信息远远超过受众有限的注意力需求时,传统媒体真正专业、原创、独立的采编报道还是会因为严肃、专业的表现受到受众的青睐,节目发挥真实、直观、亲和的风格,风趣幽默的产品表现模式,为受众提供高质量、有保障的优质产品,这是节目在互联网时代取胜的核心价值。

2.oto商业模式初现。

oto商业模式是一种新诞生的电子商务模式,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消费者决策时间,是由trialpay创始人兼CeoalexRampell提出的,“oto”是“onlinetooffline”的简写,即“线上到线下”,其商业模式的核心很简单,就是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购买线下的商品和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而《做给你看》的oto的核心模式就是使用微商的模式。微商是基于当前很受欢迎的微信中一种商业运用,基于微信的传播速度,极其简便等优点,为商家提供一个平台进行电子商务,同时利用微信平台也为商家提供更有效的宣传方式,更有利于商品的推广。

《做给你看》节目在微商的进一步开拓发展过程中还将在2015年改造其线下门店,将现有的线下门店改造成电商的线下体验店,体验店具有体验实物商品、订购商品和提货等功能,既是电商销售的有益补充,同时也能通过反向020的方式为电商引流。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移动购物的交易规模接近10万亿元,增长率达到270%。赶上这一波的商机,对传统电视媒体而言,绝对是对其日常媒介经营的有益补充和进一步深度拓展的前站。

3.社交电视稳定成型,商业互动初具规模。

社交电视就是将社交媒体如推特(twitter)、脸谱(Facebook)等同电视进行无缝结合,让电视成为社交媒体的重要终端。简单说就是在观看电视时,用户可以利用社交网络、手机客户端等同时进行互动、通信或者其他的与电视内容相关的社交化行为。这个社交活动,包括从最简单地了解节目信息、演员动态等幕后情报,到现在个人情绪的表达、朋友圈或兴趣小组的交流、投票竞猜等互动活动。社交电视打破了电视内容原有的隔日讨论或自说自话的舆论空间,以即时通讯等新媒体交互手段重新构建了新的舆论空间。

从2011年新浪看点、电视e族等提供社交电视服务开始,到2012年蜗牛、火花、酷云等大量类似产品的涌现,再到2013年初这些产品运营的停滞和转型,社交电视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然而,在最低谷时酝酿着新的转机:湖南卫视的呼啦、东方卫视的哇啦、江苏卫视的一站到底app、北京电视台的摇乐摇,电视正携其巨大的内容和传播优势进入社交电视领域。而社交电视的商业运用也不可小觑.2013年北京电视台广告部与京视传媒联合开展宝洁“寻宝行动”,为北京电视台最大的广告客户宝洁提供互动服务,通过手机摇一摇截取电视广告画面互动形式,将宝洁“品牌连连看”小游戏作为吸引点,以宝洁的20元京东代金券和宝洁品牌实物为奖品,吸引近200万次的双屏互动行为,宝洁品牌累计曝光1.5亿次,大大提高了宝洁广告的关注度,宝洁电子代金券直接将用户引导至京东电子商务平台。形成全新的020双屏广告互动模式,促进了宝洁产品的销售。

对社交电视的运用,《做给你看》也在积极跟进,在其运用中,观众在收看电视时,通过手机客户端摇一摇功能,直接截取电视画面,然后给予用户一个有趣的小游戏或参与活动,赢取电子代金券或实物奖品。摇一摇互动流程融合了电视、手机和互联网三种媒体,以电视屏幕发起活动,以手机为中心进行互动,这种互动流程是媒体融合实践成功的应用之一,并能够进行商业品牌的联动宣传,而栏目同期正在设计调试“随视购”,这一新型媒介融合模式的开拓更将为传统媒体拓展商业运营的广阔领域。

结语

媒介融合的特征篇7

关键词:媒介融合人多媒体特性进化理论

有关媒介融合的探讨和研究俨然成为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的热点之一。无论是涉及媒介融合概念、形成动因、层次结构及其未来走势等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还是诸如报网融合、融合新闻、传媒转型、人才培养等针对产业实践的研究,都力图使这个曾被视为“新闻学上的假设”①的新兴理论变得愈加血肉丰满。

然而有一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当前对媒介融合的探讨似乎总是围绕着技术层面、运作层面、实践层面和社会层面,而忽略了对作为技术与社会存在的核心――人的考量。换句话说,之前关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多是走实用至上路线;事实上,我们还可以从作为个体的人的微观角度进行思考。

在笔者看来,媒介融合不仅是技术、产业等物理层面上的汇流,由于人的存在,它还表现为一个活跃的、指向明确的、带着生命气息的演进过程。由此,本文提出“媒介融合是对人的多媒体特性的积极回应”这一命题,试图从麦克卢汉和保罗・莱文森两位传播学者的相关理论出发,对其予以阐释。

媒介是人的延伸:人的多媒体特性在理论上存在的可能性

“媒介作为人的延伸”②,这是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著名论断。在他看来,媒介是人的感觉能力的延伸或扩展。比如,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同时作用于人的神经中枢。这种延伸的机制能够改变人在使用媒介时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如果对此作逆向思考:由于人的视听觉主要依赖于眼睛、耳朵、嘴巴、神经中枢等器官,因此,印刷媒介、广播、电视等也就相当于延伸了人的眼睛、耳朵、嘴巴、神经中枢;反过来,在视听觉的意义上,上述人体各器官便具有了和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相似的特性,比如,我们就可以说,耳朵在听觉意义上具备广播媒介的特性。

当然,如果从广义的媒介出发,即“媒介是指使双方(人或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③,那么,眼睛、嘴巴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媒介。例如人要以图像的方式获取外界信息,必然离不开眼睛。由于本文探讨的是媒介融合,媒介理应限定为狭义的大众传播媒介,因此,笔者仅将人的身体器官视作具有某种大众传播媒介的特性。

这样,人的“多媒体特性”便具有了理论上探讨的可能:眼睛在视觉、图像层面上具有印刷媒介和影视媒介的特性,耳朵和嘴巴在听觉、声音层面上具有广播、电话(手机)媒介的特性,中枢神经系统在记忆、运算等层面上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媒介的特性,甚至可以说整个人体在自由移动的层面上具有手机(便携式网络设备)媒介的特性,由此,作为个体的人便融合了多种媒介特性于一身――此即人的“多媒体特性”。

此外,传播学上的“人内传播”概念亦能为人的多媒体特性提供理论支撑,它是指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④在这个定义中,“接受信息”和“信息处理”已经暗含了媒介的存在,因为对信息的接受势必要依赖于媒介,而对信息的处理则落脚于终端概念。这就意味着,人体自身需要有特定的媒介来完成获取信息的任务,同时需要有特定的媒介对信息进行处理。显然,承接上文可知,眼睛、耳朵、嘴巴等器官成为人最常用也最重要的信息获取与交流的工具,是人内传播中“接受信息”的媒介;中枢神经系统则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负责“信息处理”。如果将此置于今天媒介融合的语境之下,不难发现,其实人体自身就是以一种媒介融合的形式存在的。

媒介进化理论:媒介融合是对人的多媒体特征的一种回应

美国传播学者保罗・莱文森在其博士论文《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理论》中提出了三个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前技术世界、技术世界、小生境。⑤在莱文森看来,当技术参与到当前环境中来时,我们便处在一个技术世界,反之就是前技术世界。因此,前技术世界实际上就是没有技术性制约的环境,亦即自然世界或真实世界。

莱文森在论文中说“在媒介进化过程中,媒介回应的环境必然是前技术的环境,或是人们喜欢或渴望再现的真实世界的传播模式”,而“当一种媒介对前技术世界做出了满意的回应,或者接近于前技术世界的某些基本要素时,该媒介便找到了它的人类小生境”⑥。由此,“一切媒介的进化趋势都是复制真实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⑦。

对此,莱文森以广播与默片、黑白照与彩照、静照和抓拍等为例加以解释。比如,在他看来,在前技术世界里,有听觉而无视觉的传播模式较之于有视觉而无听觉的传播模式,更符合人的生理需求,广播媒介由于接近于前一种传播模式,因此得以生存,而默片则不得不淡出历史舞台。

笔者以为,莱文森在分析媒介生存与进化的原理时,是以特定的单个媒介为例阐述的,比如照片、广播、电影、电视等,并认为每一种媒介得以生存和进化的原因是符合其所对应的前技术传播要素;而媒介融合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媒介走向聚合,并伴随着新媒介的产生,这一动态的演变在笔者看来,就是试图去找寻到它所对应的前技术世界的“小生境”,并以一种具体的媒介形态完成对这一“小生境”的响应。

那么,媒介融合对应的人类“小生境”,即前技术传播模式究竟是怎样的呢?回想一下常态中的人际交流形态,几乎不是单独依靠某一个器官,如眼睛或耳朵,来完成信息传递与接受,而总是眼睛、耳朵、嘴巴、大脑,甚至肢体动作、空间位置等同时发生作用,相互协调。

很显然,媒介之所以走向融合,就是希望在传播模式上更倾向于后一种情形,从而更贴近人的自然生理特点――这便是媒介融合所对应的前技术世界人类“小生境”,而最终回应这一“小生境”的具体媒介形态,即是融合媒体,如手机、便携式计算机等。结合本文第一部分的探讨,笔者将媒介融合对应的“小生境”看做是人的多媒体特性(人的多媒体形式的传播特性),从而认为媒介融合是对人的多媒体特征的一种呼应。

同时,媒介融合也符合媒介的进化趋势是“复制真实世界的程度越来越高”这一法则。以手机这一媒介融合终端形态为例,它集文字(短消息、网络信息)、图像(彩信、mp4和移动电视)、声音(音乐、通话)于一体,复制的是真实世界中融语言信息、视听觉于一体的人际交流模式;同时,手机接通互联网后,就具有了类似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复制的是在信息交流中个体的记忆、计算、反馈等内容;而手机本来就能够实现自由移动,加上GpS功能,这对应的是真实世界里人际交流可随意发生位移的特征;另外,手机在设计上日趋轻薄化、便携化和人性化,以实现与人体的完全融合,试图抹去它在复制人类“小生境”时所遗留下的技术性痕迹。

“技术的人化”:媒介的融合及其进化应以人为核心

一方面,媒介进化理论通过“小生境”概念,将媒介与人的自然存在联系起来,认为媒介只有对人类的自然传播模式作出积极回应,才能得以存活和发展,莱文森称之为媒介的“人性化趋势”⑧。这说明媒介的进化会受到人的因素的制约,从而朝向符合人的特性的方向。但另一方面,媒介的日趋完美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其中的人性化和技术性是并存的关系,甚至往往出现技术先行、技术引导、技术中心的现象,这应当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媒介融合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更深,这是当前学界专注于技术、产业层面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既然媒介融合在媒介进化的层面上是对人的多媒体特性的回应,就应该在人和人性方面受到更多的关注。

笔者愿意称其为“技术的人化”。一方面,通过对媒介硬件(如体积、重量、材质和人体工学)的改进,使媒介融合的终端日趋轻薄化、便捷化;另一方面,通过对媒介软件(如工业设计、操作界面、程序设计和智能化)的创新,提高媒介融合终端的审美性、智能性。这样可以使媒介融合持续地积极地对它的人类“小生境”作回应,不断趋向人性化,真正实现技术服务于人类需求。

注释:

①2006年6月,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BrianBrooks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所作的关于媒介融合的讲座上称,“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

②马歇尔・麦克卢汉[加]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6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28页。

④百度“人内传播”:

⑤⑥⑦⑧保罗・莱文森[美]著,何道宽译:《莱文森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48页,第35页,第35页,第36页。

媒介融合的特征篇8

[关键词]移动通信媒体3g技术三网融合

一、移动通信媒体已经成为“第五媒体”

媒介的定义是信息的一个载体,凡是能够把信息从一方传到另一方的工具、手段称之为媒介。商业媒介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大众的行销服务的媒介必须是面对大众传播的,因此商业广告谈的媒介指的是大众媒介;2.可控制性,投资行为的本质是以较少量的投入换取较大量的回馈,既是投资行为,在投资上必须具有可控制性;3.付费,商业媒体的另外一个特点为商业性,所谓商业性的意义是媒体依赖广告为主要盈利来源,所以具有付费特征。

从以上媒介的定义和特征来看,移动通信媒体亦即手机媒体已经具备了媒介的所有要素,并且人们也已经普遍认可手机作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的地位。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媒体,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全球化、小众化化、实时性、交互性、广容性、易检性等特点,已经对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美国,2009年3月16日,有着146年发行历史的《西雅图邮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家改版为网络报的报纸,这比2008年11月28日就宣布将变成网络版的《基督教箴言报》的真正改版时间,还早了14天。北卡罗来纳州州立大学菲利普•迈耶教授预言:2044年10月,美国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而在

人们从广泛性和覆盖性意识到移动通信媒体的价值,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人们意识到手机媒体的更重要价值来源于它可以精确的区分受众。而且,手机还具有随身性、反应速度、区域能力、互动能力等其他媒体很难具备的特征,更使其可以进行精准甚至一对一的传播。广告将不再是单一的你投我放模式,而是与营销紧密结合的交互式沟通过程。随着手机上网资费的降低,人们使用无线网络的频率越来越高,而国家正在推行的三网融合会加速这一潮流,手机广告的形式也将大大丰富。在互联网时代,google、百度等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超越了众多的媒体公司,而移动通信媒体时代的到来,又为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传统媒体乃至终端机器生产商提供了一个再次竞争的舞台,“忽然间,你会发现全世界最强大的公司突然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这的确令人难以置信,我们的竞争对手成了苹果、google和微软”,诺基亚ceo康培凯这样感慨。

媒介融合的特征篇9

总体来说,研究成果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讨论议题不断丰富,理论探索不断深入。在这些相关研究中,以下论题是比较重要且受到众多学者关注的。

1.媒介产业融合的主导力量和发展路径:技术、市场、产业还是制度

媒介产业融合的驱动因素很多,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什么,这些因素之间又是什么关系黄河等认为技术是传媒组织的核心能力,以及传媒产业最重要的推动力。付玉辉等则认为市场是原动力,市场需求来自于电信服务和传媒服务的消费者。正是这个需求的原动力,最终推动并保证了技术融合乃至产业融合的实现。于小川则强调技术、产业与制度的力量。蔡骐、吴晓珍认为媒介融合始于技术创新,诉诸于制度创新,深化于产业创新,表现为产品创新。

在这种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媒介产业融合将遵循怎样的路径演变,按照层次和阶段将如何进行划分许颖首先把媒介融合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媒介互动,即媒体战术性融合;第二层次是媒介整合,即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第三层次是媒介大融合,即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昝廷全、金雪涛等则将媒介产业融合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种类型,对我国传媒产业融合则划分为“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三个阶段。彭兰的认识更进一步,认为媒介融合过程带来业务形态融合,市场融合,载体融合,以及机构融合等各个层面的变革。陈力丹、付玉辉则把产业融合的动因与融合的层次进行了关联,指出技术融合带来网络融合,市场融合带来服务融合,企业融合带来集团融合,管制融合带来政策融合。

2.融合对产业格局、经济特征、竞争方式的改变:瓦解与重构

媒介产业融合既发生在传统传媒业内部,同时也发生在传媒业、电信业、it业等与信息相关的现代产业之间。这种广泛而深度的融合,必将对传统传媒业的产业格局、经济运行特征,乃至竞争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付玉辉提出传媒产业结构将从旧均衡走向新均衡,喻国明也认为传统媒介一向自守的介质壁垒将被冲破,传媒市场的版图和游戏规则将被极大改写。陆地认为将带来媒介市场、电视市场格局、观众市场、广告市场四方面的裂变。旧的媒介体系瓦解之后会怎样如何实现重构呢郑保卫等人认为,一个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多媒体并存”的新的媒体格局,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王洪涛认为媒介融合的过程,是由垄断竞争向寡头垄断发展的过程;媒介融合的结果是新的更大媒介寡头垄断媒介市场。这是从市场结构上推进了一步。随后,肖赞军结合传媒产业的特质,指出传媒产业的经济特征将呈现出四大变化趋势:资源禀赋从渠道稀缺向内容稀缺转化;盈利模式从单一收入渠道向多元收入渠道转变;产业格局从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演变;市场结构从高度垄断的市场向竞争性垄断市场演化。并指出竞争和垄断双双被强化,未来传媒市场将演化成一种竞争性垄断的市场,传统传媒业的纵向市场结构裂变为横向市场结构,未来的传媒市场必将是一个网络型寡占市场。可以说,到这里,未来融合产业的市场结构获得了比较大的突破,有了更清晰的表述。

在这样的市场结构下,企业行为会发生什么变化呢金雪涛分析了传媒机构的市场行为战略从一种基于静态的范式转变为一种基于动态的范式。王斌认为传统媒介竞争经常使用的价值链正在向空间尺度扩展。而黄升民和谷虹提出,“三网融合”将是基于平台的竞争,并指出平台竞争是替代性的竞争,是赢家通吃。通过一系列的数据表明,现阶段广电系统和电信系统在抢夺平台制高点的过程中,必然选择“基础平台捆绑核心应用平台”的发展路径,展现出全方位复制性竞争的图景。

3.传统传媒业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与全媒体再造

面对来势汹涌的媒介融合和数字新媒体浪潮,传统媒体应该如何应对从导向上来看,可以分成三大阵营,第一种,剑走偏锋型。例如杜骏飞和王骥飞从长尾理论受到启发,提出传统媒体也可以利用数字新技术在长尾市场开拓利润空间。第二种,固守控制型。例如高子华提出在数字化变革中,广电机构赢家加强对用户终端、节目版权、媒体牌照的控制,最终整合渠道,占领市场。第三种,融合进取型。持这一导向的学者是主流,但至于如何融合进取,如何进行战略布局和策略运作,则体现了一个实践与理论相互推动的发展进程。

在融合进取导向的早期研究中,支庭荣提出内容和用户服务是两个关键。喻国明则提出媒体U化战略,即unite(融合)、universal(普及)、user(用户)、unique(独特)支撑的ubiquitous(无处不在)。并指出应该从“内容为王”转变为“产品为王”。但这些论述还显得比较抽象,未能对实践提出更具体务实的建议。

随着广电数字化进程的启示,数字化一下子成了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转型必经之路。黄升民等人指出,广电正在构架一个包含数字电视、直播卫星、移动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iptV和DaB/DmB数字广播业务等多种数字新媒体形态的数字化发展蓝图。彭兰介绍了以电子报纸和电子杂志为代表的平面媒体数字化产品形态。面对数字化的大潮,如何实现数字化呢蔡雯结合《泰晤士报》网站的经验,提出将报纸栏目重新组合以全新方式呈现,与传统媒体构成一体标准延伸品牌等策略。而更多的学者则加入了关于“台网融合、报网互动”的讨论上来。

进入2008年,“全媒体”取代“数字化”,成为传统媒体转型之道的最新理念。郑强在烟台日报的全媒体方阵布局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传统报业必须改变现有的以纸媒为中心的布局,进行战略转型:从一家“报纸社”转型成为“报道社”;从“营销报纸”转型为“营销内容”;开发“多形态”产品,如纸质报、多媒体数字报、手机报、电子纸移动报等;采用“多渠道”发行,比如传统报业分销网,互联网(包括wi-Fi),还有移动通信运营商的GpRS或CDma等传输手段等;发展“多终端”的阅读介质,如新闻纸、pC、阅读器或电子纸阅读器、手机等。随后,关于全媒体转型的文章不断涌现,成为学界、业界研究的一个热点。

面对“全媒体”热潮,也有部分学者提出理性的思考。彭兰指出一个媒体的全媒体产品未必一定要完全通过自己的平台。与内容包装商、渠道提供商、平台提供商等共同完成产品的多种形式生产、多种渠道传播、多种平台“贩卖”,可能是媒介融合带来的产业重组与流程再造的更深层含义。而温海玲和杜骏飞则从政策壁垒的角度出发,提出对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制度之困。所有这些,都是挡在全媒体之路上的理论与现实障碍,值得业界反思。

4.融媒产业的发展:模式探索与力量博弈

对于融合媒体产业的发展,研究的路径分为两条,第一条是从建设的角度,探讨融合形态的各种新媒体如何开拓市场,如何发展,如何盈利的问题。比如匡文波提出手机媒体在中国现阶段发展的重点是手机短信,而后他又总结了手机媒体的四大盈利模式。也有研究者对广电发展手机视频的对策、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手机媒体发展模式等作了探讨。

融媒产业发展的第二条路径是从博弈的角度,探讨融媒产业发展进程中来自不同产业主体之间是如何进行合作竞争的。黄升民等人认为在广电数字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中有行业监管和与运营机构主导权,市场行为与监管政策、技术标准、消费市场四大类冲突。董年初、范洁提出,移动运营商与广电部门一方是终端和电信通道的控制者,一方是音视频内容的提供者,这注定了手机电视业务领域将存在广电和电信两个部门的博弈。秦字兴、忻展红指出,即使管制政策对电信运营商放开,内容准入不成障碍,运营商的实际产量和盈利也远达不到理论值。黄楚新认为广电和电信的博弈恰恰是iptV发展的内爆力。

5.规制政策的变革:融合的理想与现实的困境

蔡雯、黄金在对比了美国、英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媒介规制改革之后,指出我国行政区划、行业垄断加剧了资本市场封闭,媒介规制的变革乃是媒介融合的必要前提。肖赞军总结出传媒规制的四大国际趋势:规制框架从纵向分业规制向横向分层规制转换,规制机构从分立机构向融合机构转变,规制改革的取向是放宽市场准入、倡导竞争、吸纳投资,规制重心从结构规制向行为规制转移。付玉辉认为网络中立原则论争及立法进程将塑造新型的互联网传播格局和数字传播生态系统。张志提出媒介政策应该呈现“模块化”趋势。彭兰则从更具体的方面对建立数字内容管理体系提出了整合性、层次化、兼容性三项原则。

在借鉴外国经验和国际趋势的同时,也有部分学者更注重规制改革在我国推进的现实环境。朱春阳鉴于中国的特珠国情和特珠的传播格局,提出对媒介融合规制应该体现中国面向,而政策规制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应该体现中国的现实与未来发展要求。喻国明和苏林森认为中国传媒规制的改革方向要从制度设计、评价体系、法治体系、区域特色等方面入手,以尽快完善媒介规制体系。陈绚也认为媒介融合规制的政策协调在中国尚需时日。■

(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释:

统计说明:来源是CnKi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通过主题、关键字、摘要等检索要素,分别输入“媒介融合”、“媒体融合”、“产业融合”、“报业数字化”、“广电数字化”、“新媒体产业”、“广电电信竞争”、“融合规制”等检索词,根据主题切合、观点鲜明、发表于核心期刊等原则,检索并筛选出其中主流文章统计而成。某些文章有可能因为主题或关键字与所检索词不直接相关而遗漏,而部分文章由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议题而出现重复统计,因此这是一个不完全统计数据,但基本上能够反映各年份和各议题的研究状况

黄河:《数字化如何改变传媒――聚焦数字化的四大力量》,《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2期;付玉辉:《试论电信业与传媒业的融合与结构转型》,《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3期;于小川:《技术逻辑与制度逻辑――数字技术与媒介产业发展》,《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1期;蔡骐、吴晓珍:《媒介融合发展策略解读――以创新经济学理论为框架》,《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体融合的三个层次》,《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昝廷全、金雪涛:《传媒产业融合――基于系统经济学的分析》,《中国传媒人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9期;金雪涛、李竹荣:《传媒产业融合与我国广播电视业的战略选择》,《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8期;彭兰:《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走向》,《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陈力丹、付玉辉:《论电信业和传媒业的产业融合》,《现代传播》2006年第3期

付玉辉:《试论电信业与传媒业的融合与结构转型》,《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3期;喻国明:《直面数字化:媒介市场新趋势研究》,《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6期;陆地:《手机电视的发展及其对传统电视市场的影响》,《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年第11期;郑保卫、李洋、郭平:《试论当前我国媒体格局变化的现状及特点》,《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3期;王鸿涛:《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前景》,《中国记者》2007年第6期

肖赞军:《数字化时代传媒产业的经济特征》,《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7期;肖赞军:《产业融合进程中传媒业市场结构的嬗变》,《新闻大学》2009年第3期

金雪涛:《基于产业融合的传媒市场行为战略研究》,《当代传播》2009第1期;王斌:《链与网:媒介竞争和媒介生产的视角转换》,《国际新闻界》2009年8期;黄升民、谷虹:《数字媒体时代的平台建构与竞争》,《现代传播》2009年第5期

杜骏飞:《新媒介策略――“长尾”时代的双重博弈》,《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5期;王骥飞:《“长尾”核变――新货架下传媒集团的变革与重塑》,《新闻大学》2008年第3期;高子华:《数字化变革中的广电渠道整合》,《中国记者》2007年第1期

支庭荣:《融合与转型:传统媒体的未来生存法则》,《中国记者》2006年第2期;喻国明:《数字化时代的媒体U化战略》,《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8期;喻国明:《产品为王:传媒产业竟争的新主旋律》,《当代传播》2008年第2期

黄升民、周艳、王薇:《发展冲突创新(上)(下)――解析中国广电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演变》,《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第6期;彭兰:《从新一代电子报刊看媒介融合走向》,《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蔡雯:《传统报纸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对话〈泰晤士报〉网络版执行副总编辑帕明德巴瑞》,《中国记者》2007年第11期

郑强:《地市报发展的“全媒体”战略与实践》,《中国记者》2008年第8期

彭兰:《如何从全媒体化走向媒介融合――对全媒体化业务四个关键问题的思考》,《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7期;温海玲、杜骏飞:《变革时代的战略理性――全媒体热潮中的冷思考》,《青年记者》2009年2月下

匡文波:《中国手机媒体发展前景分析》,《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匡文波:《论手机媒体的盈利模式》,《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6期

黄升民、周艳、王薇:《发展冲突创新(上)(下)――解析中国广电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演变》,《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第6期;董年初、范洁:《手机电视――媒体产业的新机遇》,《中国记者》2006年第4期;秦字兴、忻展红:《我国广电与电信在iptV业务中的内容产量博弈》,《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黄楚新:《论中国iptV发展的媒介生态》,《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

媒介融合的特征篇10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对传播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着新闻传播的面貌和运作方式,也使广告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传播方式的变革,了解广告传播的新规律、新特点,以使广告活动更好地应对媒介融合的新环境。

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又称媒体融合)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媒介融合”概念是舶来品,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蔡雯发表《培养具有媒体融合技能的新闻人才—与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的对话》一文,首次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之后,国内学术界开始讨论关于“媒介融合”的理论界定,近几年的研究,绝大多数从新闻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分析国内媒介融合的现状和前景,从宏观层面上探讨媒介融合带来的传媒产业的影响,微观层面上则关注媒介融合对新闻业务变革引发的变化。实际上,媒介融合对社会结构和传播方式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改变着新闻传播的面貌和运作方式,也打破了中国广告业的生态,使广告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分析媒介融合带来的传播方式的变革,探索广告传播的新规律、新特点,在广告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综合此前学者对媒介融合的认识,媒介融合大致包含三层含义:一指媒介功能的多样化,即各种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指单一媒体融合了多种媒体的功能,强调单一媒体对不同传播手段的整合;二指不同媒体之间的联盟与共融,即传媒业内部不同媒介间的联合,主要指不同媒介之间对信息资源的共享,强调信息内容针对不同载体的整合传播;三指传媒产业与通信产业等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指大传媒产业的形成,强调媒介产业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笔者认为,未来的媒介融合,是以数字和网络为基本平台、多种媒介形式为终端的媒介形态。数字和网络是信息传输的基本载体,电脑、手机、电视等成为信息输人和输出的设备。媒介融合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即时、移动、交互”,使大众可随时、随地地传受任何信息,信息传播方式随之发生变革,传统的广告传播思维也需要大的突破。

从针对不同受众群的传播到针对某一受众群的传播

传统媒介受到传播技术的限制,信息传播的时空性有较大局限。例如,电视媒介由于收视终端的限制,受众一般只能在固定场所主要是家里进行收看。受众的信息接收就要受到生活、工作的时间规律的影响,对传统媒介来说,也就无法一天24小时对同一受众群体进行信息传播,造成了传统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必须对传播时间段进行划分,根据不同时间段能接触到媒介的受众进行信息内容定位。以中央电视台一套2010年3月2日的节目编排为例,早上8:35安排了针对老年观众的《夕阳红:老年人家园》,下午4:58编排了针对家庭妇女的《天天饮食》,从17:43到19:00,是针对少儿观众的《动画城》和《智慧树》,而针对中青年上班族的节目则集中在晚上,也就是所谓的“黄金时段”。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首先把传播时段进行划分,再找出每一时段主要的受众群体,根据其需要制作、播放信息内容。这种情况下,媒介可能只需要关注非主流受众在非黄金时间的信息需求和主流受众在黄金时间的信息需求,媒介以受众为中心,是以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受众群体为中心,也就是媒介要面对不同时间段所对应的不同受众群体进行内容制作和营销。

而随着无线和移动技术的发展,单一媒介融合了多种媒介的功能,如手机融合了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介的功能,网络受众的媒介可得到性大大加强,受众全天24小时暴露在媒介中,随时随地都可接收、阅读和上传信息。这时,媒介传播要考虑的就是怎样针对受众不同时间段的信息需求来传播信息了。对于融合多种传播手段的媒介来说,就是针对受众在不同时间段传播信息,信息的传播手段则根据信息的内容灵活选择,可能有时候是手机报,有时候是手机电视,有时候是短信。对于整合了不同媒介形式的传媒集团来说,则是如何针对类别受众根据不同时段进行不同媒介的信息传播。此时,媒介面对的就是类别受众群体的全时间段。媒介以受众为中心,就是选择某一类或某几类受众为服务重点,分析具体目标受众群在不同时间段的信息需求和媒体接触习惯,打造适合他们的信息内容,并选择不同的媒介进行传播。

这种变化对于广告传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媒介组织来说,其广告传播的对象不再是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受众群体,而是精准的某一类别受众群体。这对要求媒介组织对于受众有更深人更全面的了解,要深人到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形影相随。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来说,媒介投放不再是在众多的媒介中选择目标受众可能接触的时段或版面,而是选择与自己的品牌形象相符合、目标受众相吻合的媒介、覆盖目标消费群体的生活时空。同时,在信息全天候围绕受众轰炸的媒介融合环境下,信息针对受众搜索的反应能力更加重要。广告主与媒介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分众传媒致力打造的“中国生活圈媒体群”,就是融合媒介针对特定受众群体进行全时空传播的典型案例。

从渐进式传播到整合传播

对传统媒介来说,由于其传播手段都是单一的,不管是印刷媒介还是电子媒介,其信息传播从时间顺序来看,都是线性的,即媒介如果要对某一信息进行多次传播,只能在不同时间段上进行渐进式的深人传播。传统媒介组织对信息内容特别是新闻传播的思维方式不外乎随着新闻事件的发生做跟进式报道和进一步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两种。但对融合媒介来说,除了传统媒介的纵向传播思路外,因为对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思考重点转向如何对同一个信息素材针对不同载体形式进行加工处理,再选择适当的媒介组合进行,也就是同一信息在不同媒体形式或媒介间的整合传播,实现最终信息产品的差异化和最优化。如果说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是线性的、平面式的,那么融合媒介的传播方式就是立体式的。

媒介融合对媒介组织在新闻信息处理上的要求同样体现在广告传播上。媒介组织不再只是单纯地销售媒介的“留白”时间或版面,媒介组织销售的是其目标受众的生活时空,或者说“生活场”(“场”在心理学中被定义为外界环境,“生活场”所指的是与个体行为活动相关的各种人、事、物)。广告传播的效果不再只是依靠媒介或内容产品的收视率或发行量,更多的是媒介的整合信息传播能力。“一个媒介所赖以赢得竞争、赢得对手的主要因素,决不只是靠具有原创性的独家新闻,而是靠独家的、具有原创性的信息加工标准、加工方式、信息处理手段及信息表现方式。’,峻对于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来说,多媒体的媒体形态为产品及品牌的营销打造了全新的3600的体验环境,广告创意不再仅仅是创造广告,更应该是创造品牌的体验。

从信息的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

传统媒介的传播是以媒介组织为主导的单向传播,虽然受众通过来信、电话和短信等方式可以进行信息的反馈,但这种参与的力量是十分弱小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普通公民获得了从未有过的参与传播的能力,他们不但可以通过手机短信评论节目、投票、参与节目和点播节目等,还可以借助手机、博客、播客、BBS等新闻,表达观点。“草根记者”的新闻报道、DV、彩信图片上报纸、上电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单方面的填鸭式的传播向双向互动交流的传受合一转变,受众在传播中的主动权日益上升,受众成为播众。

媒介融合带来的双向传播对广告传播最大的影响就是互动与内容共创。互动性对广告效果的提升作用已无须赘述,媒介融合为传受双方的互动提供了丰富的技术手段和表达方式。但多样化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手段给受众带来的显然并不只是与传播主体的即时交流,受众在广告传播中不再只是被动的客体,其不但与传播者的地位日趋平等甚至能反客为主,成为传播中的主导者。技术的进步打破了媒介组织对于传播渠道的垄断,来自公众的创造力喷薄而出。受众直接参与到信息内容的创意和制作中,进行内容共创,将成为丰富广告创意、提升广告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

2006年百事可乐举办了“百事我创巨星广告你做主”活动,面向消费者征集广告剧本,再在网上进行评选,活动共收到近9000个剧本。之后,百事可乐又策划了“百事我创Flash动画征集大赛”,根据“巨星广告你做主”的优秀创意,面向Flash爱好者群体征集Flash动画广告片,大赛提供巧个“百事我创”活动中的优秀剧本,参赛选手可以根据剧本制作30-60秒的Flash广告片,主题人物以周杰伦为主,参赛选手也可以自由发挥创意,自由创作。2007年,百事可乐再次策划了“百事我创我要上罐”活动,在全国消费者中遴选21位上罐英雄,打造中国消费者肖像罐,创造了206596081次网页点击率、143987068投票人数、25690003人参与活动、7525488个讨论留言帖、上传相片2465159张的惊人的参与记录。这几个活动中,百事可乐都充分利用了多种媒介形式,调动消费者参与广告甚至是产品包装的内容共创,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的关注度,加强了与消费者的情感沟通,更使消费者获得了深刻的品牌体验,获得了远胜于硬性广告投放的传播效果。

从单一的“信息条”传播到综合的“信息包”传播

在泛媒体的大背景下,传播活动空前活跃,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样,海量信息在丰富人们信息选择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泛滥的烦恼,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接收、阅读有效信息,成为受众对信息传播的新要求。传统媒介在信息内容方面更重视“时效性”与“独家性”,在媒介融合时代,人们对专业媒介组织筛选、整合信息的更多依赖决定了媒介的信息产品应该完成从“信息条”到“信息包”的转变,受众需要的不只是一“条”信息,而是与某一人物或事件相关的一“包”信息(之所以称为一“包”而不是一“组”,是因为“组”只是“条”的累加)。信息传播内容从分散到整合,对媒介组织的信息整理、加工能力(或者说打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